升级完怎么升级网卡驱动动 丢了网络密钥24302

水星网络无线USB网卡这个密钥是什么?求大神指点····台式机的~我想连无线家里没有路由器~然后买的这个_百度知道
水星网络无线USB网卡这个密钥是什么?求大神指点····台式机的~我想连无线家里没有路由器~然后买的这个
com/zhidao/wh%3D450%2C600/sign=c831dcadcc26fdcceff8/203fb80e7bec54e72feb504fc26af9:///zhidao/pic//zhidao/wh%3D600%2C800/sign=d00c16c33ac79f3d8fb4ec368a91e129/203fb80e7bec54e72feb504fc26af9,驱动都安装完成了~现在就差这个了~://b.hiphotos.baidu.jpg" target="_blank" title="点击查看大图" class="ikqb_img_alink">水星mw150us.baidu.baidu.jpg" esrc="http://b<a href="http
提问者采纳
网卡是连路由器用的,你要买路由器才能用
额~这个是无线网络发射器啊~他们说买完这个可以不用路由器了,有路由器就不用这个了把···
这能发射局域网,在电脑连接有线网络时可以当路由器用。也能接受别的路由器的信号。而用作接收时就必须有别的发射端。
提问者评价
原来是这样,感谢!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私人未设密码的别轻易去上,否则遇上陷阱容易得不偿失。除非你找到开放的无线路由器(不设密码的),比如肯德基之类的别人家的路由器设了密码的
这个我当时买的时候问卖家说插台式机安装驱动就可以用~不用路由器也可以的·····难道我被忽悠了?
没有你能上的网络就没有用吧。应该是被忽悠了吧。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无线usb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无线网卡 -
无线网卡无线网卡的作用、功能跟普通电脑一样,是用来连接到局域网上的。它只是一个收发的设备,只有在找到上互联网的出口时才能实现与的连接,所有无线网卡只能局限在已布有无线局域网的范围内。无线网卡就是不通过有线连接,采用无线信号进行连接的网卡。无线网卡根据接口不同,主要有PCMCIA卡、、MiniPCI无线网卡、、CF/SD无线网卡几类产品。从速度来看,无线上网卡现在主流的速率为54M和108M,该性能和环境有很大的关系。54Mbps:其传输速度一般在16-30Mbps之间,换算成MB也就是每秒传输速度在2MB-4MB左右。取其中间值3MB,这样的速度要传输100MB的文件需要35秒左右,要传输1GB的文件,则需要至少4分钟以上。无线网卡108Mbps:其WLAN传输速度一般在24-50Mbps之间,换算成MB也就是每秒传输速度在3MB-6MB左右。取其中间值4.5MB,这样的速度要传输100MB的文件需要25秒左右,要传输1GB的文件,则需要至少2分半钟以上。无线网卡就是不通过有线连接,采用无线信号进行连接的网卡。无线上网卡:无线上网卡的作用、功能相当于有线的,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它可以在拥有无线电话信号覆盖的任何地方,利用的SIM卡来连接到互联网上。其常见的接口类型也有PCMCIA、USB、CF/SD等接口类型。无线上网卡主要分为和两种。其速度也会受到墙壁等各种障碍物,其它无线信号如手机、等的干扰。GPRS的实际速度:基本和56Kbps的Modem速度持平。CDMA的实际速度:达到153.6Kbps,是家里电话线上网的四倍左右。无线网络,就是利用无线电波作为信息传输的媒介构成的无线局域网(WLAN),与有线网络的用途十分类似,最大的不同在于传输媒介的不同,利用无线电技术取代,可以和有线网络互为备份,只可惜速度太慢。
无线网卡 -
无线网卡无线网卡按照接口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 一种是台式机专用的无线网卡;一种是笔记本电脑专用的PCMICA接口网卡。 一种是USB无线网卡,这种网卡不管是台式机用户还是用户,只要安装了,都可以使用。在选择时要注意的只有采用USB2.0接口的无线网卡才能满足802.11g或802.11g+的需求。USB无线网卡除此而外,还有笔记本电脑中应用比较广泛的。MINI-PCI为内置型无线网卡,机型和非迅驰的无线网卡标配机型均使用这种无线网卡。其优点是无需占用PC卡或USB插槽,并且免去了随时身携一张PC卡或的麻烦。MINI-PCI无线网卡目前这几种无线网卡在价格上差距不大,在性能/功能上也差不多,可按需而选即可。
无线网卡和无线上网卡的区别: 无线网卡和外观很象,但功用确大不一样。通过这一比较可见,二者虽然都可以实现无线上网功能,但其实现的方式和途径却大相径庭。 所有无线网卡只能局限在已布有无线局域网的范围内。如果要在无线局域网覆盖的范围以外,也就是通过实现无线上网功能,电脑就要在拥有无线网卡的基础上,同时配置无线上网卡。由于手机信号覆盖的地方远远大于无线局域网的环境,所有无线上网卡大大减少了对地域方面的依赖,对广大个人用户而言更加方便适用。所以说,无线网卡和无线上网卡虽然都能实现无线功能,但实现的方式和途径是完全不同的。无线网卡主要应用在无线局域网内用于局域网连接,要有或这样的接入设备才可以使用,而无线上网卡就象普通的56K MODEM一样用在手机信号可以覆盖的任何地方进行Internet接入
无线网卡 -
自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研制出无线电。
无线网卡 -
无线上网卡选购三要素
一、接口之选:PCMCIA最为合适和其他很多外设一样,选购无线上网卡也需要在接口选择方面多加考虑。目前,无线上网卡主要采用PCMCIA、CF以及USB接口,此外也有极少数产品采用或是Express card接口。PCMCIA得到几乎所有笔记本电脑的支持,而且其接口带宽基于PCI总线,速度表现自然是最为出色的。不过平心而论,低带宽需求的无线上网卡并不会对接口提出高要求,因此PCMCIA的优势在于实际使用时可以让无线上网卡完全插入笔记本插槽的内部,基本不会有突出的部分,这样无疑更加安全,不会因为一些意外情况而发生碰撞。CF接口比PCMCIA接口更加小巧,而且通过一款几十元的转接器就能转换成PCMCIA接口,因此这也被誉为是无线上网卡的最佳接口。当然,选择CF接口并不是为了配合笔记本电脑,而是给以及UMPC等设备带来方便。如今,很多PDA都带有CF接口,而且支持数据传输功能,此时结合无线上网卡就能实现很不错的户外移动上网应用。相对来说,USB接口却并非是理想的选择。以配合笔记本电脑应用为例,USB接口的设备必然无法做到完全插入,此时一旦意外的磕磕碰碰就很容易把无线上网卡弄坏。此外,一般PCMCIA以及CF接口的产品总是更多地为低功耗设计考虑,而USB接口的产品似乎更加偏向于台式机应用,因此往往功耗控制更差一些。当然,选择USB接口的无线上网卡也不是没有好处,灵活兼容于台式机与笔记本电脑,这便是最大的诱惑力。至于SD接口或是Express card接口的产品,我们建议大家暂时不用考虑。SD接口的无线上网卡要求设备具有SDIO接口,这只有少数PDA支持,而且价格不菲。至于Express card接口,虽说它取代PCMCIA接口的长远趋势,但是至少目前还显得太过超前。无线网卡二、:可伸缩式最理想天线是大家在选购无线上网卡时容易忽视的细节,但是这却在实际使用中关系到可靠性与稳定性。市场上的无线上网卡分为可伸缩式、可分离拆卸式以及固定式。毫无疑问,前者使用起来是最为方便的,在不使用时可以收起来,不仅不影响美观,而且不会在磕磕碰碰时弄坏。可分离拆卸式是避免磕碰损坏的最佳方案,而且万一弄坏也能很方便地买到备用天线。不过,可分离最大的不便在于难以保管,且很容易丢失。当然,部分无线上网卡在信号较好的情况下即便不使用天线也能正常上网,这就显得比较灵活一些。至于,大家一定要看看是软天线还是硬天线。软天线一般便于弯折,不容易损坏。而如果是硬天线,那可就得小心看护了。
三、关注传输稳定性与散热表现对于无线上网卡而言,决定其和稳定性的关键在于。由于目前全球发射模块被几大厂商所垄断,因此不同产品之间的差距实际上并不大。如同手机信号强弱一样,不同的无线上网卡在弱信号处的数据收发能力稍有区别,这与厂商不敢贸然加大发射功率有一定的关系。一般而言,厂商并不会公开无线上网卡的发射功率,因此大家只能根据产品实际试用情况来选择。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现在市面上流行的正规品牌产品中,发射功率基本都是相同的,毕竟厂商也需要遵循有关部门的相关标准。然而,一旦是购买一些水货或是,那可就得小心一些了,毕竟国内的信号并不如国外那样好,过分注重低发射功率的健康保护也会给户外上网带来一些麻烦。稳定性则是我们另外需要关注的焦点。由于驱动和应用软件方面造成的稳定性因素基本不存在,因为相关驱动的核心内容都是由发射芯片厂商统一提供,而软件开发也不会抬高技术难度和。相对来说,发热量才是我们该关心的重点。在狭小的PCMCIA插槽中,无线上网卡如果连续长时间使用,那么其发热量必须足够小,否则就容易导致产品加速老化,甚至频繁掉线。笔记本如何实现无线上网
使用对于笔记本而言,采用PCMCIA接口来扩充无线网络是很方便的,目前市场上采用此接口的GPRS无线网卡非常多,价格基本维持在600元左右。GPRS无线网卡很像一部GPRS手机,也具备电话接听能力,并且需要插入的SIM卡。惟一区别的是,GPRS无线网卡有专用的PCMCIA接口以及驱动程序和拨号软件,整个配置过程十分轻松。在安装完成之后,只要你的开通了GPRS服务就可以享受到随时随地无线上网的乐趣了。拨号方法与其他的上网方式差不多,而且具有连接查询功能,可以随时显示流量速率监控信息。使用目前直接内置CDMA 1X的笔记本还不多见,而由于CDMA网络在欧美并不普及,因此也很难看到采用PCMCIA或者SD接口的CDMA 1X无线上网卡,大多数产品都采用笔记本专用的PCMCIA接口。
无线网卡 -
只有无线网卡无法连接无线网络,还必须有无线AP,相当于有线网络的。只有在无线AP可以覆盖的区域内,进行适当的设置,才能连接无线网络.无线上网是靠无线网卡,当然,配套的还需无线路由(无线猫)。无线网卡相当于是接收器,无线路由(无线猫)相当于发射器。其实还是需要有线的Internet线路接入到上,再将信号转化为无线的信号发射出去,由无线网卡接收。
一般无线路由可以拖2~4个无线网卡,工作距离在50米以内效果较好,远了通信质量很差。这种无线方案严格的说,只是无线布网,工作环境必须紧挨着有线网络。一套的售价在300~800不等。另外一种就是纯粹的无线了,这就需要通信器材,比如,或可以上网的手机等等,这些东西通过专用的数据线接入电脑,由他们接收来自或无线网络服务的信号,但是速度不怎么样,通信费用超贵。并且卫星接收器和手机的价格也不菲,通常在不等,优点就是,即使你在荒山野岭也能上网(当然要有电脑)。这两种方案都可以用在笔记本和台式机上,当然,台式机本来移动就不方便,无线就没什么太大的意义了。
无线网卡 -
无线网卡说到无线网卡的历史起源,就不能不提到无线局域网的的历史。无线局域网的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期间,当时陆军就采用了无线电信号做资料的传输,他们研发出了一套无线电传输技术,并且采用非常高的加密技术。 后来,这项技术就在美军和盟军中间广泛使用了;这让一些学者对此产生了兴趣并从中得到了灵感。
1971年,(University of Hawaii)的研究人员创造了第一个基于封包式技术的无线电通讯网络,被称为ALOHNET网络,是最早的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这个WLAN包括了7台,采用(bi-directional star topology)横跨四座夏威夷的岛屿,中心计算机放置在(Oahu Island)上。从这时起,无线局域网可以说是正式诞生了。虽然从有限的资料中我们无法找到有关无线网卡的只言片语,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其中必定出现了今天无线网卡的始祖。如果从1971年世界上第一个无线网络实验成功开始计算,那么到现在为止无线网卡的历史也就短短的35年。事实上,无线局域网的大规模发展是在20世纪90年代。1997年IEEE(Th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提出并制定了最早的无线标准IEEE 802.11;在1999年9月又提出了IEEE 802.11a标准和IEEE 802.11b标准。随着IEEE802.11a、IEEE802.11b标准的出台以及的成立促进了无线局域网产品的兼容化、标准化以及市场化。从此以后,无线局域网随着电脑的普及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无线网卡 -
无线网卡在2001年的第21届大学生运会期间,大运会组委会第一次为记者和大运会工作人员提供了最新的宽带无线上网服务。组委会在国际会议中心(新闻中心所在地)、(大运会开幕式举办地点)和大运村等区域,实施了WLAN覆盖;新闻记者、工作人员仅需在笔记本电脑中插入一块无线局域网卡,就可以通过WLAN宽带无线网络连接到互联网上,实现的服务有文字发稿、照片传送、高速Web浏览、文件下载、点播等,用户可以通过WLAN,现场在新闻中心收看其它场馆开幕式、比赛的赛事直播等内容。当时,经常在工作之余为这小小的无线网卡能有如此神通而感慨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大运会期间,无线网络也吸引了多家传统媒体和媒体的目光,被人们称为“大运会通信技术的闪亮焦点”。无线网卡虽小,却牵出一个庞大的市场,只要给笔记本电脑装上一张无线网卡,无论身处何地,都可以实现自由自在的网上办公或冲浪。这种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正悄悄成为现代生活潮流的组成元素。在随后的2002年笔记本大战中,很多厂商都把无线网卡作为提升自己笔记本科技含量的有力武器。一时间,无线网卡漫天飞只要是笔记本广告必提无线网卡。
无线网卡也成了无线网络的代名词。其实,当时最为盛行的是一种GPRS的无线上网卡。时间到了2003年迅驰来了,无线网卡有幸被迅驰收入麾下更是出尽了风头。而“无线上网”的地位终于从虚张声势的噱头一下子成为PC厂商、运营商、设备商们实实在在的利润。目前,由于无线上网方式不拘一格,导致市场上无线网卡琳琅满目。目前,无线上网方式按照途径不同可分为:无线局域网与无线。前者可以是基于蓝牙、802.11a/b/g等无线网络技术把整个办公室(或家庭)组成一个无线局域网,然后通过宽带运营商接入广域网。后者主要基于GPRS、CDMA等手机运营商的无线网络覆盖,实现了随时随地无线上网。虽然现在无线网卡很庞杂,但我们按照设备接口的差异可分为:PCI无线网卡、PCMCIA无线网卡、USB无线网卡。
无线网卡 -
新一代无线局域网标准IEEE 802.11n的制定完成令人期待,但巨大的市场潜力促使无线局域网厂商纷纷提前推出了11n草案产品,由于所采用标准的不统一,致使11n产品间的互联互通问题,针对这一情况,制定了Wi-Fi 11n(草案2.0)互操作测试方法,以确保11 n草案产品之间良好的互操作性,也为今后准标准化产品向802.11n最终版本的升级奠定了基础。无线网卡标准1、IEEE 802.11a :使用5GHz频段,传输速度54Mbps,与802.11b不兼容;2、IEEE 802.11b :使用2.4GHz频段,传输速度11Mbps;3、IEEE 802.11g :使用2.4GHz频段,传输速度54Mbps,可向下兼容802.11b;4、IEEE 802.11n(Draft 2.0) :用于4笔记本和高端路由上,即将全面推广,可向下兼容,目前还是草案。 一、IEEE 802.11n标准大幅提升无线局域网竞争力
无线局域网标准、技术快速发展,产品逐渐成熟,无线局域网的应用也日益丰富。越来越多的家庭用户开始使用无线接入点组建方便快捷的家庭无线宽带网络;许多企业也纷纷在自己的办公大楼内布设无线局域网,为员工提供高效的接入,据Forrester Research 2006年9月份的数据显示,已有超过60%的企业在公司内部署了无线局域网;同时,电信运营商对无线局域网也给予了极大关注,国内外各大运营商都积极在、、等公共区域铺设公众无线局域网,为广大电信用户提供无线宽带接入服务。由于无线局域网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数据传输速率不够高、信号受周围环境影响大、覆盖范围小、漫游不方便等弊端,而阻碍了它在更大范围内的普及。针对以上问题,IEEE提出了新一代的无线局域网标准——802.11n。802.11n与以往的802.11 a/b/g等标准相比,性能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网络传输速度最高可达600 Mbit/s,这让无线局域网一跃进入了高速网络的行列;智能天线技术也使无线局域网的覆盖范围延伸至几平方公里;更重要的是,802.11n使无线局域网获得了更大的环境适应能力。二、IEEE 802.11n互操作问题值得关注巨大的无线局域网市场潜力激起了所有无线网络产品制造商的热情,尽管目前802.11n标准还处在制订过程中,正式的标准预计要到2008年第三季度才能出台,然而,各大厂商已竞相推出了802.11n系列产品,例如,日1.10版本的802.11n草案通过后,1月24日,就推出了新一代Wireless-N网络连接,宣布将802.11n网卡作为Santa,Rosa(迅驰4)的标准组件;Atheros、Broadcom、Marvell、Airgo、Belkin、Linksys、Netgear、D-Link等公司也已经相继发布了基于802.11n标准的产品。虽然所有的802.11n设备提供商纷纷表示自己的产品符合标准,但由于大家所依据的802.11n草案版本不尽相同,而且标准化组织内部WWiSE和TGn Sync两大11n技术阵营的存在也使802.11n在解释和执行方面面临多种选择,使得当前不同厂商生产的802.11n产品之间存在一定的技术差异,出现了很多不同厂商的802.11n产品之间不能够很好地互联互通的问题,这极大地影响了用户对802.11n产品的选购与使用,也阻碍了802.11n的市场化进程。针对这一情况,作为全球WLAN测试标准制定与产品认证机构的Wi-Fi联盟决心制定802.11n产品互操作测试方法并开展相应的802.11n认证工作。三、Wi-Fi联盟制定802.11n(草案2.0)互操作测试方法
Wi-Fi联盟是一家全球性非营利产业联盟,目前拥有超过300家成员企业和11家认证实验室,主要致力于推动的使用与产业的发展。Wi-Fi联盟通过制定互操作测试方法和开展WLAN产品认证,确保基于IEEE 802.11系列标准的无线局域网产品之间的互操作性,从而为WLAN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自2000年3月开展认证以来,目前已有超过3400种产品获得了Wi-Fi CERTIFIEDTM认证标志,有力地推动了Wi-Fi产品和服务在消费者市场、企业市场和电信运营领域的全面发展。考虑到802.11n的标准化进程,Wi-Fi联盟计划将802.11n互操作认证分成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依据802.11 n草案2.0制定互操作测试方法,开展对802.11n草案产品的互操作性认证,为802.11n发展初期产品之间的互联互通提供保障;第二阶段,根据最终版本的802.11n标准修订第一阶段的互操作测试方法,为升级后的802.11n系列产品进行互操作认证。Wi-Fi联盟通过这种分阶段进行的方法,既照顾到了市场对产品认证的需求,又坚持了对技术标准的长期承诺。四、Wi-Fi 802.11n测试方法对被测设备的分类目前,Wi-Fi联盟第一阶段的802.11n(草案2.0)互操作测试方法已制定完成,方法将被测产品划分为AP设备和终端设备两大类,再根据被测设备安全机制的实现方式,细分为家用级和企业级两类,家用级被测设备只需测试预(PSK:Pre-Shared Key)的身份认证方式,而企业级被测设备不但要测试PSK方式,还需测试基于认证服务器的扩展认证协议(EAP)身份认证,如EAP-TLS、EAP-TTLS、PEAP等。同时,考虑到终端产品的应用领域不同,对流量的需求也有比较大的差距。如果使用完全相同的流量限值,对Wi-Fi电话等对流量要求比较低的产品将不够合理,为此,Wi-Fi联盟按照应用领域将终端分为手持终端、消费电子类终端和个人电脑类终端等三大类,并针对不同应用类别的终端设备制定了不同的限值。 五、Wi-Fi 802.11n(草案2.0)互操作测试方法介绍
Wi-Fi 11n互操作测试方法将AP设备的测试划分为三个大的部分,基本内容如下:①被测的802.11n AP与802.11 a/b/g终端设备的互操作测试。这部分内容参考了现有的“Wi-Fi 802.11 with WPA2,WPA,and WEP System Interoperability Test Plan For IEEE 802.11 a,b,and g Devices”测试方法,使用与测试基本相同的802.11 a/b/g测试平台,验证802.11n AP与802.11a/b/g终端的互操作能力;②802.11n AP对服务质量的支持。这部分内容参考了当前的“WMM(including WMM Power Save)Specification”认证测试方法,验证支持Wi-Fi多媒体功能的802.11n AP与802.11n和802.11 a/g终端的互操作性;③802.11n AP与不同厂家的802.11n终端的互操作性能。这部分内容综合了对802.11n物理层和MAC层的多个测试项目,如:对多个空间流接收的测试,测试和AP作为接收者时的数据单元汇聚测试等,验证被测AP设备对11n技术的支持。相应地,终端测试也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①802.11n被测终端与802.11 a/b/g AP设备的互操作测试,以及测试。这部分内容参考了目前的“Wi-Fi 802.11 with WPA2,WPA,and WEP System Interoperability Test Plan For IEEE 802.11a,b,and g Devices”测试方法,使用与WPA2认证测试基本相同的802.11 a/b/g测试平台,验证802.11n STA与802.11 a/b/g AP的互操作性能力;②802.11n被测终端对服务质量的支持。这部分内容参考了“WMM(including WMM Power Save)Specification”测试方法,验证802.11n STA与支持Wi-Fi多媒体功能的802.11n AP以及802.11a/b/g AP的互操作性;③802.11n STA与不同厂家802.11n AP的互操作性能。这部分内容综合了对802.11n物理层和MAC层的多个测试项目,如:对多个空间流接收的测试,终端作为接收者时的MAC协议数据单元汇聚测试和短保护间隔测试等,验证被测STA设备对11n技术的支持。
六、Wi-Fi 11n认证测试展望Wi-Fi联盟在积极进行授权测试实验室的802.11n互操作测试资格的评审工作,计划在日正式启动802.11n草案产品的互操作认证,届时,所有通过评审的Wi-Fi联盟授权认证实验室将开始接受802.11n认证申请,对草案产品进行认证测试。由于802.11n测试方法已涵盖了802.11a/b/g和WMM测试,因此,通过802.11n认证测试的产品将同时获得Wi-Fi 802.11a/b/g和WMM的证书。由于目前的Wi-Fi 802.11n认证测试方法是依据802.11n草案2.0版本制定的,为确保与后续的802.11n正式标准一致,在802.11n标准最终出台后,测试方法也将进行版本升级,同时,Wi-Fi联盟将对所有通过认证的草案设备进行一次认证,促使草案产品符合正式标准的要求,以期为所有获得Wi-Fi认证的准标准化产品和全面标准化产品之间的兼容性提供保障。凭借在WLAN测试标准制定与产品认证方面的丰富经验与强大的号召力,Wi-Fi 802.11n互操作认证必将提升准标准化的802.11n产品之间的互操作性,也为今后草案产品向802.11n最终版本的升级奠定了基础,将极大地推动802.11n产品的普及与应用,促进整个WLAN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无线网卡 -
无线网卡的标准
IEEE 802.11a :使用5GHz频段,传输速度54Mbps,与802.11b不兼容;IEEE 802.11b :使用2.4GHz频段,传输速度11Mbps;IEEE 802.11g :使用2.4GHz频段,传输速度54Mbps,可向下兼容802.11b;IEEE 802.11n(Draft 2.0) :用于Intel新的迅驰2笔记本和高端路由上,可向下兼容,传输速度300Mbps。
无线网卡 -
按接口类型和其他很多外设一样,选购无线上网卡也需要在接口选择方面多加考虑。目前,无线上网卡主要采用PCMCIA、CF以及USB接口,此外也有极少数产品采用SD接口或是Express&card接口。PCMCIA得到几乎所有笔记本电脑的支持,而且其接口带宽基于PCI总线,速度表现自然是最为出色的。不过平心而论,低带宽需求的无线上网卡并不会对接口带宽提出高要求,因此PCMCIA的优势在于实际使用时可以让无线上网卡完全插入笔记本插槽的内部,基本不会有突出的部分,这样无疑更加安全,不会因为一些意外情况而发生碰撞。CF接口比PCMCIA接口更加小巧,而且通过一款几十元的转接器就能转换成PCMCIA接口,因此这也被誉为是无线上网卡的最佳接口。当然,选择CF接口并不是为了配合笔记本电脑,而是给PDA以及UMPC等设备带来方便。如今,很多PDA都带有CF接口,而且支持数据传输功能,此时结合无线上网卡就能实现很不错的户外移动上网应用。相对来说,USB接口却并非是理想的选择。以配合笔记本电脑应用为例,USB接口的设备必然无法做到完全插入,此时一旦意外的磕磕碰碰就很容易把无线上网卡弄坏。此外,一般PCMCIA以及CF接口的产品总是更多地为低功耗设计考虑,而USB接口的产品似乎更加偏向于台式机应用,因此往往功耗控制更差一些。当然,选择USB接口的无线上网卡也不是没有好处,灵活兼容于台式机与笔记本电脑,这便是最大的诱惑力。至于SD接口或是Express&card接口的产品,建议大家暂时不用考虑。SD接口的无线上网卡要求设备具有SDIO接口,这只有少数支持,而且价格不菲。至于接口,虽说它取代PCMCIA接口的长远趋势勿庸置疑,但是至少目前还显得太过超前。按天线类型天线是大家在选购无线上网卡时容易忽视的细节,但是这却在实际使用中关系到可靠性与稳定性。市场上的无线上网卡天线分为可伸缩式、可分离拆卸式以及固定式。毫无疑问,前者使用起来是最为方便的,在不使用时可以收起来,不仅不影响美观,而且不会在磕磕碰碰时弄坏。可分离拆卸式是避免磕碰损坏的最佳方案,而且万一弄坏也能很方便地买到备用天线。不过,可分离拆卸式天线最大的不便在于难以保管,且很容易丢失。当然,部分无线上网卡在信号较好的情况下即便不使用天线也能正常上网,这就显得比较灵活一些。至于固定式天线,大家一定要看看是软天线还是硬天线。软天线一般便于弯折,不容易损坏。而如果是硬天线,那可就得小心看护了。按稳定性与散热性对于无线上网卡而言,决定其传输速率和稳定性的关键在于发射芯片。由于目前全球发射模块被几大厂商所垄断,因此不同产品之间的差距实际上并不大。如同手机信号强弱一样,不同的无线上网卡在弱信号处的数据收发能力稍有区别,这与厂商不敢贸然加大发射功率有一定的关系。一般而言,厂商并不会公开无线上网卡的发射功率,因此大家只能根据产品实际试用情况来选择。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现在市面上流行的正规品牌产品中,发射功率基本都是相同的,毕竟厂商也需要遵循有关部门的相关标准。然而,一旦是购买一些水货或是工包产品,那可就得小心一些了,毕竟国内的信号并不如国外那样好,过分注重低发射功率的健康保护也会给户外上网带来一些麻烦。稳定性则是另外需要关注的焦点。由于驱动和应用软件方面造成的稳定性因素基本不存在,因为相关驱动的核心内容都是由发射芯片厂商统一提供,而软件开发也不会抬高技术难度和瓶颈。相对来说,发热量才是该关心的重点。在狭小的PCMCIA插槽中,无线上网卡如果连续长时间使用,那么其发热量必须足够小,否则就容易导致产品加速老化,甚至频繁掉线。
无线网卡 -
无线上网卡的作用、功能相当于有线的调制解调器,也就是俗称的“”。它可以在拥有无线电话信号覆盖的任何地方,利用手机的SIM卡来连接到互联网上。其常见的接口类型也有PCMCIA、USB、CF/SD等接口类型。无线上网卡主要分为GPRS和CDMA两种。其速度也会受到墙壁等各种障碍物,其它无线信号如手机、微波炉等的干扰。GPRS的实际速度:基本和56Kbps的Modem速度持平。CDMA的实际速度:达到153.6Kbps,是家里电话线上网的四倍左右。无线网络,就是利用无线电波作为信息传输的媒介构成的无线局域网(WLAN),与有线网络的用途十分类似,最大的不同在于传输媒介的不同,利用无线电技术取代网线,可以和有线网络互为备份,只可惜速度太慢。无线网卡和无线上网卡外观很象,但功用却大不一样。通过这一比较可见,二者虽然都可以实现无线上网功能,但其实现的方式和途径却大相径庭。所有无线网卡只能局限在已布有无线局域网的范围内。如果要在无线局域网覆盖的范围以外,也就是通过无线广域网实现无线上网功能,电脑就要在拥有无线网卡的基础上,同时配置无线上网卡。由于手机信号覆盖的地方远远大于无线局域网的环境,所有无线上网卡大大减少了对地域方面的依赖,对广大个人用户而言更加方便适用。所以说,无线网卡和无线上网卡虽然都能实现无线功能,但实现的方式和途径是完全不同的。无线网卡主要应用在无线局域网内用于局域网连接,要有无线路由或无线AP这样的接入设备才可以使用,而无线上网卡就象普通的56K&MODEM一样用在手机信号可以覆盖的任何地方进行Internet接入,新手要注意区别。
无线网卡 -
无线网络掉线解谜之客户端接收不到无线信号&常见现象:组建无线局域网之后,发现客户端无线网卡接收不到无线AP/路由器的信号,即无法连接无线网络。原因分析:1、客户端无线网卡距离无线AP/路由器的距离太远,超过了无线信号的覆盖范围;或者无线信号在传播到此位置时已经非常微弱,造成无线网卡无法进行正常的信号接收。2、客户端无线网卡与无线AP/路由器之前有过多阻隔,例如承重墙等,导致无线信号被阻挡,造成无线网卡搜索不到无线网络。3、无线AP/路由器未开通电源或者因过热引发故障,造成无法正常工作,最终导致无线网卡无法进行连接。4、当客户端无线网卡距离无线AP/路由器较远时,有些用户会使用定向天线来增强无线信号的传播,但如果定向天线的角度没有调节好,也会导致无线网卡无法连接无线网络。5、如果客户端无线网卡的IP地址设置不正确,即与无线AP/路由器不在同一网段,造成无法连接。6、无线AP/路由器增加了安全设置,例如开启了MAC地址过滤功能,造成无线网卡无法连接无线网络。解决方法:1、挪动无线AP/路由器的位置,缩小其与客户端网卡的距离并减少两者间的阻隔。如果无线AP/路由器位置固定,那么可以利用中继或更换大功率天线的方式增加无线信号的覆盖范围。2、最直观的方法就是通过无线AP/路由器的LED指示灯进行观察,如果指示灯状态异常,可以尝试重启无线AP/路由器。3、调节定向天线的方向,使其面向无线AP/路由器,并且保证在无线信号覆盖范围内使用。4、重设客户端无线网卡的IP地址,使其和无线AP/路由器在同一地址段。例如无线AP/路由器的IP地址是192.168.2.1,那么可以设置无线网卡的IP地址为192.168.2.X。(X表示2-254任意一个数)5、登录无线AP/路由器的Web配置界面,把客户端无线网卡的MAC地址添加到允许连接的MAC地址列表中。
为本词条添加和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770多万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您也可以使用以下网站账号登录: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30次
参与编辑人数:17位
最近更新时间: 13:04:04
贡献光荣榜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升级网卡驱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