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th用法参数 怎么设置

桌面出版筆記(转载)(页 1)
- PS.平面技巧 - 印前技术 -
- 华语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品牌设计产业门户 -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亚洲CI网's Archiver
musedesign 发表于
桌面出版筆記(转载)[font=黑体]桌面出版筆記(转载)[/font]
出片注意事项
1、彩色图像一定要是CMYK格式。&&
2、EPS格式图像如无特殊的加网要求,在存EPS文件时,不要选取Include HalftoneScreen项。&&
3、是否有专色、专色是否压印。&&
4、应用Freehand软件时,文档设置是否严格符合成品尺寸,是否置设置了出血,出血是否设正确。&&
5、Freehand中慎用字体效果例如Heavy、Outline、Pagemaker中中英文字体勿用&空心&、&阴影&、 等效果,中文字一定不要用&加粗&效果,否则易出现糊字等。&&
6、Freehand3中使用Pattern进行填充时,只可用实地100% 的C、M、Y、K或实地颜色的组合。
7、黑版是否正确指定了压印,文件中是否有灰网存在。&&
8、文字请勿用空格定位,否则文字容易出现跑位现象。
9、不要使用系统提供的字库,如&Kai&、&Hei&、&Song&、&Beijing&.
10、中英文混排时,请勿用中文字体定义英文字。容易出j文字跑位,文字挤在一起等现象。
11、是否使用了特殊字体,如有的话,应将&true type&字体文件拷在盘中带到输出中心。
12、带齐全部有关输出文件,尤其是页面上所有图像的原始Photoshop文件。
13、提供所有哪款字库。
14、联系印刷厂确定出片线数。。musedesign 发表于
CD文本框转曲线的最佳方法
把排好的文本框放到没有其它对象的地方(包括隐了的),画一个比文本框大一点的闭合曲线,在滤镜中选透明度,系数为100%,选冷冻,确定,现在我们把这个新东东解散,删掉最上面的和最下面的曲线,去掉原来的文本框,留下的就是我们要的曲线文字了,一点不变形,记得群组一下。此目前我知到的较好的法子,不用通过其它格式和导出导进。musedesign 发表于
MO光盘拷图片有横线解决方法往MO盘片里拷图时往往发现图上有许多时断时续的小横道,我在工作过程中也曾碰到如此问题,在我细心分析之后,发觉其中还是有不少的奥妙啊! 首先弄清楚往MO盘片上拷图的几种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这里以PC机为例,相信MAC上道理也都是一样的,我用的是富士通640的MO驱动器,盘片则640/230均用)&&
1-在资源管理器上往MO盘片上直接拷图;&&
2-?*** agemaker6.x中选“另存为……”换名存盘时,链接所有图片文件一起往MO盘片上写文件与图片;&&
3-在即时存储型的扫描仪扫描图片时边扫边往MO盘片上写图片文件。也许还有别的什么情况,但这三种是比较常见。 我在以前的工作过程上从来没有发现过这种出现小横道的情况,大概也就在今年发现了这个问题,所以怀疑是现在的MO盘片的质量问题,或者是我的驱动器老化了,但最后发现这只是引起小横道的一方面的小原因,而并不是完全由它引起的。 我的分析由此开始,先采用第一种方式拷图:即从资源管理器上往MO盘片上拷,拷完后,用PHTOSHOP直接在MO盘片上打开图像文件,结果,小横道出现了,而且小横道基本出现在文件兆数较大的(一般大于10兆以上)的图像文件中;接着我关掉了该图,注意,这里对图不能有任何cao作,特别是存盘等,然后打开资源管理器,将出现横道的图拷回硬盘,重新在硬盘上用PHTOSHOP打开,这时,呵呵,拷回硬盘的同一张图像文件中的小横道居然不见了!这让我大惑不解,如此反复试了试, 只要拷到MO盘片上的图像文件不做任何修改,拷回硬盘后图像将不会有问题(不会有小横道),当你在MO盘片上打开的时候,你看到的只是一个假像而已,但是如果你对该图进行了修改,存盘,那很不幸,那个小横道将真的出现在这个图中了。 然后我又采取了上述的第二种拷盘方式,发现这种情况很不好,不但大图像文件上容易有小横道,而且搞不好PM文件都容易被损坏,鉴于MO盘片经常擦写,而且现在的MO盘片质量又不很好,驱动器老化等原因,用另存的方式往MO盘片上存文件是较冒险的,不但链接的图像文件安全得不到保障,连PM文件都容易被牵连啊!&&
至于那第三种拷盘方式,原理同第二种拷盘方式是一样的,存在的问题也是一样! 现在制版的机器一般都是几台连成一个局域网,当你这台机器连着MO驱动器并正在往上面拷着图时,有人通过局域网访问你的机器(或者从你的硬盘上打开一个图什么的),那么在这时会影响你的机器往MO盘稳定而均速地传输数据,也会造成小横道的产生,而这个小横道是真实存在的。&&
产生小横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尽管小横道们的模样都一样,但是有的小横道是并不实际存在的,而有的小横道是真实存在的。 我建议网友们往MO上拷图时,老老实实用资源管理器吧(?*** C),尽管也会出现小横道,但那是假像,相信我,没错的,不信你往硬盘上回拷一下…… 朋友们不坊一试!前提是你得有一个服役两年以上的MO驱动器和一直用三十到五十元一张的盘片,用新的驱动器的朋友可不必费事,但可试试你往MO上拷图时,通过局域网让别人在你的机器上捣乱,看看有什么后果!musedesign 发表于
DTP设计人员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由于DTP将从原稿到出四色软片的所有印前工作都置于电脑之中;由于DTP贯穿了从设计到印刷的所有环节;由于在电脑中用纯数学语言描述的电子页面, 有别干将油墨高速印刷在纸张上这样一个物理过程,所以DTP将电脑设计人员推向了参与印刷制版的第一线。
这就对电脑设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除了有美术专业设计能力外的还要求其他知识,尤其是印刷中的分色、挂网、套印、拼版知识等等,以便能够准确、真实地再现原稿。
第一个需要注意的是分色,挂网等问题。&&
电脑设计人员要清楚,在印刷过程中是通过把不同量的青色、品红色、黄色和黑色油墨以网点的形式叠印在一起来表现各种彩色的。我们近距离地观看一张彩色报纸,可以发现它是由许多点组成。在比较暗的地方,点比较大;在中间区,点的大小适中;在比较亮的地方,点比较小。但是,相邻点之间的中心距离是相等的,相邻点的中心距离决定于挂在图片上的网屏,这一距离叫做网屏线数。网屏线数一般用每英寸内单向平行线的条数表示。报纸所用的网屏线数的典型值是每英寸80-100线,杂志等彩色印刷品是每英寸120-150线,高质量的美术画册是每英寸175线、200线。一般他讲,用扫描仪输入彩色图片的解析度(dpi)数值是以输出网屏线数的2倍为原则。假如你要以150线印刷一本杂志的封面,那么在制作时扫描输出图片的dpi值应为150 x2=300(dpi)。因此,设计人员应首先了解所设计的作品要印制成什么,是报纸还是画册,以确定图片扫描的dpi数值。扫描dpi数值设高了,印出的印刷品会“糊”,dpi值太低,作品不精美。常用的数值为:&&
作品载体 网屏线数 扫描dpi&&
报 纸 80 -- 100 150 -- 200&&
杂 志 120 -- 150 250 -- 300&&
画 册 175以上 350 -- 400&&
在四色软片中,不同颜色的网点都按不同的角度排列,以免在印刷时把不同颜色的油墨叠印在一起。网点中心垂直连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度叫做网屏角度。在照排中已设定了这种网屏角度,它们采用的是经过精心选择的再巧妙的折衷方案:青色是15,品红色是45、黄色是90,黑色是75。有些大胆的设计人员会放弃这些缺省的角度而自己进行选择,这应该慎重考虑和反复试验,以免因网线角度不合适而发生“龟纹”。为了能准确真实地再现原稿,印刷网点增量也是应该予以注意的问题。所谓网点增量是印刷品的网点比原始设计中的网点在大小上有极微小的百分比变化,表现在视觉上是印刷品的浓淡深浅与色彩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在亮部。&&
一般网点会在下面几个阶段产生增量。
1)照排机在输出的软片上产生网点增量
2)晒片时曝光的网点增量
3)印刷油墨产生的网点增量
当然,印刷机器的种类,纸张的种类也是产生网点增量的重要因素。
为了能得到尽量忠实于原稿的印刷品,在设计制作中要考虑并克服网点增量。对于照排机产生的网点增量,可以通过定期校正输出软片的网点百分比来克服。可以定期输出下面一组灰阶网片,并通过密度测定它,然后校正照排机的这组数值,这种校正是非常重要的。
印刷网点增量约为10%左右,在设计中应考虑设计的网点要比想得到的实际网点小10%,以保证印刷品能忠实于原稿。最好的方法是针对不同的印刷厂。不同的油墨,经反复实验来确定印刷网点的增量百分比。并在制作时较精确的加以克服。
网片网点百分比(%)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网片浓度值(Density)&&0.00 0.05 0.10 0.16 0.22 0.30 0.40 0.52 0.70 1.00 3.50&&
第二个问题是叠印&&
当有两种颜色在页面上毗连时,例如:在黄色背景下印一个蓝色的圆,必须在蓝色圆下面的黄色背景上,挖一个白色的圆孔,否则(蓝圆压在黄底上会变成绿色的圆,这不是我们想要得到的效果。然而在印刷过程中,印刷机上的纸张受到拉伸,会出现少许移位,况且印刷机也很难能够一直保持良好的定位,这就不可能把蓝圆恰好印在白孔上,结果圆和背景之间出现了白色的缝隙。叠印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用叠印可以在两色间形成过渡,把因套不准出现的缝隙填满。当纸上有两种颜色相遇时,较深的颜色确定浅色的边界。所以有两种通用的叠印方式。扩张是用以把浅色的物体叠印在深色背景上;收缩是用以把深色物体叠印在浅色背景上。看上去,总是深色确定物体的边界。所以这两种方法均利用浅色进行叠印,而深色部分保持不变。
在DTP设计制作中,电脑软件象FreeHand、Illustrator在绘制一个图形时,它的内部颜色和边框颜色是可以分别定义的。利用这一特性,可以完成图形的叠印。具体做法是设定图形的边框为压印(Overprint),其颜色为图形与背景色中颜色为最深色。例如:在做叠印时,应遵守浅色进入深色的原则,这样图形的形状才不致发生明显的改变。白色--黄色--青色--绿色--品红--红色--蓝色--黑色
有些黑色的名人题字或标志,可以直接定义为压印。象邓小平同志为我社题的社名:高等教育出版社,我们在使用时就直接定义为压印,或将其制作成含有底色成份的四色墨。&&
第三个问题是拼版&&
以前,拼版是制版之前的最后一道工序。用手工完成,费时费事,容易因套不准而发生质量问题。现在可以作为DTP设计中的最后一道工序,用相应的拼版软件和大型照排机来完成。
拼版是将多页电子页面安排在一张印刷正文用纸上。常用的印刷用纸尺寸为787 x l02毫米和850 x ll68毫米两种。通过电脑拼版,出一张符合印刷纸张要求的软片来。
为保证印刷后正文在裁剪和折叠以后,页面能按正确的顺序排列,还应注意拼版的顺序:&&
在装订成册时,要在书籍的天头,地角和书口各切去3mm的毛边。所以在拼版时,页与页之间要留有6mm的切口。这一部分工作在四色印刷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试想要将16页16开的四色软片拼在一页印刷纸张上是极不容易的,而用电脑来完成相对要容易得多。
总之,彩色桌面出版除去单纯的电脑创作,电子页面的后期处理是与分色、印刷的专业知识密不可分的。设计人员应该清楚他们所做的工作有相当一部分是专业制版与印刷的工作,只有在这些方面达到专业的水平,才能达到彩色桌面出版设计的要求,才能占领市场,推进彩色桌面出版的发展。musedesign 发表于
印刷纸张常用尺寸开本按照尺寸的大小,通常分三种类型:大型开本、中型开本和小型开本。以787×1092的纸来说,12开以上为大型开本,16~36开为中型开本,40开以下为小型开本,但以文字为主的书籍一般为中型开本。开本形状除6开、12开、20开、24开、40开近似正方形外,其余均为比例不等的长方形,分别适用于性质和用途不同的各类书籍。&&
正度纸张:787×1092mm&&
开数(正) 尺寸 单位(mm)&&
2开 540×780&&
3开 360×780&&
4开 390×543&&
6开 360×390&&
8开 270×390&&
16开 195×270&&
32开 195×135&&
64开 135×95&&
注:成品尺寸=纸张尺寸-修边尺寸&&
大度纸张:889*1194mm&&
开数(大) 尺寸 单位(mm)&&
2开 590×880&&
3开 395×880&&
4开 440×590&&
6开 395×440&&
8开 295×440&&
16开 220×295&&
32开 220×145&&
64开 110×145&&
注:成品尺寸=纸张尺寸-修边尺寸musedesign 发表于
常用偏旁音首的录入一 g 丨 hhll 丿 ttll 丶 yyll 乙 nnl 厂 dgt 七 ag 乜 nnv 匚 agn 冂 mhn 勹 qtn 冖 pyn 了 bnh 卩 bnh 阝 bnh 凵 bnh 刂 jhh 卜 hhy 亻 wth 亠 yyg 冫 uyg 讠 yyn 厶 cny 廴 pny 扌 rghg 艹 aghh 廾 agth 尢 dnv 弋 agny 囗 lhng 彳 ttth 彡 ettt 纟 xxxx 犭 qte 夂 ttny 饣qnb 忄 nyhy 氵 iyyg 宀 pyyn 丫 uhk 之 pppp 彐 vngg 尸 nngt 门 uyhn 巛 vnnn 攵 ttgy 丬 uygh 疒 uygg 廿 aghg 兀 gqv 丌 gjk 亍 fhk 孓 byi 孑 bnhg 么 tcu 爻 qqu 戈 agnt 乇 tav 卅 gkk 牛 rhk 殳 mcu 灬 oyyy 礻 pyi 肀 vhk&&
钅 qtgn 亓 fjj 衤 pui 玄 yxu 疋 nhi 豸 eer 甾 vlf 艮 vei 予 cbj 攴 hcu 虍 hav 芟 amcu 芗 axtr 軎 gjfk 孚 ebf 豕 egty 缶 rmk 亥 yntw 屮 bhk 刁 ngd 爿 nhde 弁 caj 糸 xiu 乡 xte 匕 xtn 丐 ghn 卢 hne 芈 gjgh 皿 lhng 凸 hgmg 凹 mgmg 圭 fff 耒 dii 臼 vthg 聿 vfhk 曷 jqwn 已 nnnnmusedesign 发表于
在CORELDRAW中排汉语拼音的几种方法一、利用现成的中文字体中的区位码(0801=ā、0802=á、0803=ǎ、0804à……)或动态软键盘输入声、韵母。?&&
①根据预留的图空位置,把汉语拼音和汉字分开“走”,拼音一行;汉字一行,可按单字注音方式排或按《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国标GB/T )所要求的分词连写法、成语拼写法等排版,视具体情况而定,拼音与汉字这两行之间是离散的,并非组成一个“物件”,一次可排多字。拼音字体一般选诸如宋体、大隶体、中隶体、中等线体、细等线体、舒同体、魏碑体等,设置好字体、字号、字距等参数,&&
拼音声母为全角英文字母,韵母字符用区位码,&&
由于全角声韵母字符要占一个汉字的宽度,所以字距参数须取负值;&&
拼音与汉字上下对齐须手工左右调节汉字的节点或在汉字的前后加空格调整上下对位,如果字体、字号发生改变,还须重新手工调节拼音与汉字的上下对位关系,另外原稿中须有注音。?&&
②汉语拼音和汉字虽说也分在两行,但它们已“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物件”,可以移动节点也可以整体移动。先输入拼音声韵母、汉字字符串,然后拉黑拼音和汉字,点选格式菜单,填入几个参数,如拼音字体、汉字字体、字号、字距等参数,一次只排一个字或一个词。在CORELDRAW9以下版本中,拼音与汉字的字体、字号无法分别随意改变。如下图所示。?&&
以上两点说的都是排法,但是在具体的cao作中就要遇到怎样输入拼音声韵母字符串的问题,是手工单键输入,还是按字符串“整体”解决。?&&
常用的办法如下:?&&
①在DOS或WINDOWS下使用区位码或动态软键盘把拼音和汉字分行分别&&
录入,整个cao作过程都显得非常麻烦且极易出错。?&&
②在BDDOS或WINDOWS中用书生五笔自动注音输入法录入“拼音+汉字”字符串(包括轻声词),快速准确。如敲五笔编码〓ggg?wáng王?&&
③用王码4.5版加载“拼音词库”(WCHROUT.WM6,文件大小65K),把“拼音+汉字”字符串按“词”的编码(四码)录入,如敲〓gggg〓提示行出现:1.wàng王〓2.wáng王〓仅按空格键,使用频率较高的〓wáng王〓优先直接上屏。这就实现了〓汉字?拼音+汉字的整体录入。原稿自然也就无须注音,快速准确且不易出错;即使有错,也往往是多音字或变调在那个位置读音不搭配。?&&
④用SR32把纯文字文本转换为“拼音+汉字”文本,一自然段拼音,一自然段汉字;然后用记事本或写字板打开转换后的拼音文本文件,一小段一小段地粘贴到CORELDRAW中的彩图上,手工调节汉字节点使拼音与汉字上下对齐。?&&
⑤把五笔编码的“拼音词库”文本加载到自然码6.0以上版本的用户词库中,启动自然码,按五笔编码录入也行,但因重码较多,须来回翻找,手工选词,虽然“拼音+汉字”字符串以另外一种颜色标出,还是没有王码4.5版用起来顺手。?&&
二、利用外挂的“拼音字体”手工单键注音或和王码五笔型录入“拼音+汉字”字符串相结合。?&&
〖HTSS〗&&
由于使用成现的中文字体排拼音时,使用的是文本方式,文件虽小,但拼音声母、韵母字符均为全角,每个字符占一个汉字的宽度,显得太松散,字距控制较麻烦,且用区位码或动态键盘录入时出错率较高,我们就可以人为地“生造”出几种“拼音字体”(西文单字节TRUE TYPE字体),用于WINDOWS平台,再加上用王码五笔型快速录入,相得以彰。?&&
用CORELDRAW就可以做出“拼音字体”来,真所谓原汤化原汁。?&&
“拼音字体”与标准101键面字符对应关系定义如下:?&&
(一)、二十六个小写英文字母与汉语拼音字母基本上一一对应,仅有小写字母v定义为ü:&&
(二)、单韵母定义为:?&&
〖HTSS〗[HT10.5]&&
`〓1〓2〓3〓4〓5〓6〓7〓8〓9〓0〓-〓~〓!〓@〓#〓$〓%〓^〓&〓*〓(〓)〓_〓?&&
ā〓á〓ǎ〓à〓ō〓ó〓ǒ〓ò〓ē〓é〓ě〓è〓ī〓í〓ǐ〓ì〓ū〓ú〓ǔ〓ù〓ǖ〓ǘ〓ǜ〓ǜ?&&
在注音文字量不是很大的情况下,用王码4.5版五笔型加载“拼音词库”录入和“拷贝粘贴”相结合排拼音,还是很有实用性的,具体细节,说明如下:?流程:?&&
输入拼音+汉字??拼音、汉字上下对位??加号复制??输入拼音+汉字?&&
A.打开或建立CORELDRAW文件。?&&
B.建立拷贝粘贴“模型”,以文字“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例。点选文字工具“字”,然后点击加载了“拼音词库”的王码4.5版五笔型输入法,设置拼音字体,从PY96yttf、PY97yttf、PY98yttf等八种“拼音字体”中选一种,字号〖ZZ(〗先〖ZZ)〗选8点;汉字选宋体,字号亦选8点。键盘输入〓kooo〓提示行出现〓1.zh7ng中〓2.zh4ng中;按空格键,使用频率较高的〓2.zh4ng中(zhōng中)〓直接上屏,避免了单键输入的麻烦;用箭头左移光标到“中”字前,加回车,使拼音和汉字分在两行,&&
拉黑在两行的拼音和汉字“〖HT4”SS〗中〖DD(〗〖WT5XT〗zhōng〖DD)〗”〖HT4”SS〗&&
;点选“文字”?“文字格式”?“对齐”选参数“中”,点击“应用”、“确定”,&&
这就排好了“模型”字“〖HT4”SS〗中〖DD(〗〖WT5XT〗zhōng〖DD)〗〖HT4”SS〗”字。?&&
C.接着点选“选取工具”,键盘cao作 Ctrl+C、Ctrl+V,按向右的箭头就“移出”一个“〖HT4”SS〗中〖DD(〗〖WT5XT〗zhōng〖DD)〗”〖HT4”SS〗字,再点选文字工具“字”,拉黑移出的&&
“〖HT4”SS〗中〖DD(〗〖WT5XT〗zhōng〖DD)〗〖HT4”SS〗”字,键盘cao作输入编码 wxfh 提示行出现〓1.hu3华〓2.hu1华〓,按空格键,使用频率较高的〓2.hu1华(huá华)〓直接上屏;左移光标至“华”字前;再回车,用箭头移动注音汉字到合适的位置,第二个字“华”字排好了;〖HTH〗&&
如果嫌麻烦,拷贝cao作可以不用 Ctrl+C、Ctrl+V,而改为直接敲副键盘上的“加号”(+)键,再按向右箭头平移出一个&&
“〖HT4”SS〗中〖DD(〗〖WT5XT〗zhōng〖DD)〗〖HT4”SS〗”字,如果汉字之间距离难调,可以把“微调偏移”参数改小为0.5mm~3mm,具体视情况而定;&&
余者以此类推,以至排完。?&&
D.排完后版式若有变动:如汉字、拼音字体;字号;字距等要变化时,最好分两步各自调整,较为方便。用“选取工具”点选所要改变的部分,大段文字或个别文字都行;依次点选“文字”?“文字格式”?“字体”,挑选汉字或拼音字体,重新设置“点”大小;用“应用至”的选项“亚洲文字字符”、“拉丁字符”分别进行调整汉字和拼音字体、字号的重新设定。?&&
E.根据版式要求,注音汉字绕图或压图随意调整即可。?&&
这种方法可按单字注音方式排版,也可以按《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国标GB/T )所要求的分词连写法、成语拼写法等排版;只是由于“拼音词库”文件容量的限制(不能突破65.5K以上),所以排分词连写时,除一千多条轻声词组外,余者可按单字输入,删掉多余的汉字。?&&
三、导入单个注音汉字TIF位图?&&
由于单个录入汉语拼音的声韵母和汉字时不免要出差错,笔者把国际 GB2312—80 汉字库中的常用汉字,做成了一个个单张TIF图,黑白图和灰度图两种,每个TIF图的文件的文件名就是该汉字,&&
文件的内容就是该汉字及其注音。例如:王.tif?〖HT4K〗王〖DD(〗〖WT5XT〗wáng〖DD)〗?&&
拼音一般用小四号或五号细体,汉字用四号楷体。每个TIF图占5K左右的磁盘空间,TIF图高为0.87cm,宽亦为0.87cm。交叉组合就会产生七八种之多。每种约占硬盘空间二三十兆,&&
在FAT16的硬盘上占空间稍大一些;&&
用ARJ压缩后仅有数兆,用时展开,不用时删掉,也不会浪费太多的磁盘空间。?&&
顺便说一下,笔者曾见有位老兄把汉语拼音的所有单声、韵母字符做成TIF图,?*** AGEMAKE中用来排版,显得极其麻烦。?&&
具体cao作如下:打开CORELDRAW图形文件,然后拉两条水平方向的参考线,&&
线间高度,视具体要求导入的字体、字号为准,&&
按 CTRl+I 或点选“导入”,点选导入文件格式TIF,用任何一种输入法,输入要导入的注音汉字位图文件名,回车即可。如果该字为多音字或轻声字,意即该字有多个TIF图,则在该汉字后边加0或1再回车,另外还有轻声词一千多条。?&&
由于白底黑字的TIF图置入到PAGEMAKE中后就自动变为透明图,所以也就不用考虑去底色的问题,余者以此类推,导完为止;而在CORELDRAW中须用屏上调色板取掉黑白图的白底色,或者用位图彩色掩膜(点阵图彩色遮罩)取掉灰度度中的白底色,即使TIF图压在彩图上也没有什么影响。?&&
四、直接导入拼音版文字块。?&&
由于用CORELDRAW直接排拼音版有困难,也可以考虑导入华光、方下排版的发排结果&&
——拼音文字块TIF图或专用软件生成的EPS图形文件。?&&
在BDDOS或WINDOWS下用书生五笔注音输入法录入排版或用SR32把纯文字文本直接转换为加了拼音注解的小样文件,根据图空位置大小、高低排出拼音文字块,最后发排成单张TIF图,再导入CORELDRAW中即去掉白底色即可。?&&
另外,也可以把 WORD 2000 拼音指南的排版结果用“拼音字体”(WORDSSZY.TTF)规范后,用 ADOBE ACROBAT 转存为PDF文件格式,用 PHOTOSHOP 剪掉多余的白边,再导入到CORELDRAW中。?&&
五、扫描粘贴?&&
把别的排版系统(如科印、华光、方正)排的拼音版输出到硫酸纸或白纸上,再手工剪贴到彩图上,然后扫描,经PHOTOSHOP再制作加工,导入CORELDRAW中或把输出的拼音版软片粘贴到分色片的黑版上再制版印刷。?&&
六、在导入CORELDRAW时,有几点说明:?&&
①把S2或S72文件发排为TIF图时,发排参数一般选A4幅,600dpi或修改发排参数自动剪掉图片上下多余的白边。?&&
②用PHOTOSHOP打开TIF图,关掉重取样项,把文件的分辩率由72dpi调为600dpi,剪掉多余的白边;或先剪掉多余的白边,再调分辩率。?&&
③如果发排参数选用300dpi,从印刷效果上看,拼音字母粗细不均匀;如果再用PHOTOSHOP打开,重新取样,把文件分辩率再设置成600dpi,则文字及拼音字母边缘会出现锯齿,应尽量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④若是用CORELDRAW 6导入位图,要取掉TIF图的白底色,用屏上调色板即可;也可以用PHOTOSHOP或别的图形软件把TIF图转存为灰度色再导入CORELDRAW中,打开“效果”&&
位图彩色掩膜卷窗帘,用吸管在位图的白底色上“吸”一下,点击“应用”即可。?&&
⑤若是用CORELDRAW 6以上版本导入位图,去掉TIF图的白底色,与上述方法基本一致,只是&&
位图彩色掩膜卷窗帘在CORELDRAW 8以上版本中&&
变成了“点阵图彩色遮罩”,用吸管在位图的白底色上“吸”一下,调节“容错度”点击“应用”即可,之所以这样做是在拼音文字块压着彩图时,为了避免在菲林中产生不必要的分色及镂空,提高印刷质量。?musedesign 发表于
除乱码 将PC机上的Word文件拷贝到苹果电脑上时,首先要先将PC机上的Word文件另存为纯文本格式的文件。当用苹果电脑上的Pagemaker排版软件打开这个纯文本文件时,有时会在排版页面出现乱码。最简单的解决方法之一是:将Pagemaker排版软件的显示状态从排版页面转换成编辑文本状态,在编辑文本状态下,将出现乱码的文字剪贴下来,然后再回到排版页面上,将剪贴版中的文字再贴回原处,多数情况下乱码已被排除。musedesign 发表于
色彩管理通过印刷而实现,而印刷控制也只有在承印物颜色、三原色油墨颜色、油墨叠印、和其他印刷变量相对稳定、平衡时才能获得。
  众所周知,三原色油墨印刷已经从原始的作画工艺发展到用十分科学的方法,实现原色叠印、从照像制版发展到完全数字化的印前过程,这些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印刷者还必须关注油墨和承印物等原材料的可变性。这些可变性对色彩平衡的影响很大。色彩不平衡将会使印刷复制品产生整体偏色,典型情况是含有中性灰区域印刷品的整体颜色偏色时,这种现象十分明显。颜色的失衡可以在印刷中多个阶段产生,而不管图像何时变成另外的一种表现形式。例如:扫描过程,从RGB转换到CMYK的过程,输出到打样机和印刷机(或打印机)的过程,都有可能导致颜色的变化。
  数字彩色管理系统通过调整不同设备的色调值,在较大程度上减少了印前部分的色彩失衡发生几率。但是印刷从整体上来讲,色彩失衡仍然普遍存在,特别是纸张印刷品。本文就三色颜色管理在印刷方面进行灰平衡控制的应用。
颜色的传递
  要理解如何控制偏色,首先要了解颜色的传递过程。在特征化复制过程及其后面的印刷过程时,有两个重要的cao作员来决定三原色印刷品中整个色调范围内的色彩平衡。一个是印刷cao作员,他决定油墨压印顺序、压印值和三原色颜色密度的控制;另一个是印前cao作员,他设置印刷中半色调区压印色的油墨百分比,比如高调和中间调的设置。
  印刷复制品的整体色彩平衡是由三原色油墨的强度(密度)和颜色(色相和饱色度)决定。只有当这些印刷因素保持稳定时,印刷中彩色网点的混合百分比才能被决定。在印刷中及印刷与印前的颜色传递和复制中,如果没有严密的控制,只kao色彩管理系统的参数控制是无法保证印刷质量的。实践表明,通过经验控制油墨密度和灰平衡在半色调彩色印刷色彩管理中是一个最重要的部分。
  灰平衡控制不是一个新概念,在计算机时代之前,以照像为基础进行分色时,标准的SWOP(胶印出版指南)密度都已经建立起来了。但目前已发生了些变化,其一是柔性版印刷在三原色印刷中已占据了重要席位;其二、由于油墨颜料新技术的出现,基本的油墨原色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且,数字艺术品已经出现。
在向新技术过度的时刻,虽然针对灰平衡控制的谈论好像已经失去意义,因此,要想强调它,必须结合色彩管理。
  色彩管理系统必须通过印刷来控制,相反,印刷控制也只有在承印物颜色、三原色油墨颜色、油墨叠印、和其他印刷变量相对稳定和平衡下才能获得。实际上,这些重要参数的平衡会随着印刷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比如为了与变化的基本材料、油墨和承印物相匹配等。印前制作人员,利用了所有的控制、色彩管理和测量系统,但仍然不能保证一定能获得颜色一致的、色彩平衡的半色调产品。其原因就是承印物颜色、油墨不透明度或叠印的微小变化对于印刷人员来说,要想察觉是很难的。
灰平衡和三原色油墨
  在印刷中,油墨三原色是采用不同的比例混合,来获得所要的颜色光谱色调值的。印刷在承印物上的三原色油墨的密度正确和平衡与否与印刷人员有直接的关系。印刷cao作人员虽然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测量、设置油墨密度,不过这些密度范围可以帮助获得较大范围的叠印油墨色,不论油墨是否透明,或承印物是否纯白。我们可以十分方便地在各种相关的出版物上找到这些密度范围:如FIRST和SWOP标准中都有说明。
  根据指导说明上的油墨密度范围可以用于任何油墨叠印顺序,即YMC、YCM、CMY、CYM、MCY或MYC。但是是否每一种顺序都产生同一种颜色呢?其实不是。
  即使实地密度被控制在绝对值时,每种叠印顺序也会产生红、绿、蓝的不同叠印色,因为每种印刷油墨配方有各自不同的属性,比如影响遮盖率的油墨不透明度。所以,先印刷的油墨干燥膜层的表面能将影响后印刷的湿油墨的附着特性。
  黄色颜料的遮盖率差,品红和青色颜料的遮盖率好。但是黄色颜料油墨的表面能高。
  在印刷中进行颜色管理的第一步是确定最好的油墨叠印顺序和能够提供高呈色范围的密度平衡。GATF协会在多年前开发了一个简单的颜色六角形颜色图来使不同颜色的配比可视化。密度计可通过测量色相偏差、灰度和叠印色来显示颜色的优劣并与三原色相比较。
  例如,在六角形颜色图中互不相临的三个角上是理想油墨三原色(YMC),另三个角上是叠印复合色(RGB),六角形的中心是中性色(白到灰到黑)。油墨色强越大,越kao近各个角,越远离中性色。
  当实际印刷色和复合色分布到六角形颜色图中时,三原色油墨(CMY)和复合色(RGB)的密度、色相差和灰度值就呈现了出来。因为油墨不是太理想,分布的六边形(不规则)将不与整个理想六角形颜色图一样大小,但它可以用作最优化印刷。因此,使用GAFT方法进行不规则六边形分布来显示印刷三原色和复合色信息,就可以得到最好的密度和叠印顺序。通过测量颜色的覆盖区域大小决定了整个油墨呈色性能和印刷颜色的对比强度,当然区域越大越好。
  其他密度值也可以作为测量顺序的一部分进行分布,比如颜色的25%网点、505网点、755网点密度值。若这些其他色调值的分布集中就说明印刷是处于控制之中,反之,分布不集中就说明印刷失去控制,应当进行必要的调整。musedesign 发表于
CORELDRAW实用技巧一.选择隐藏的对象&&
  使用CorelDraw8.0设计图形时,也许正是灵感澎湃,思绪如潮。却突然在选择隐藏在大对象下的小对象时遇到麻烦,尽管费尽了心机,仍然屡试不中。这样一来好不容易产生的灵感也许就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得一干二净。其实如果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的话,选择隐藏对象就非常简单了:   &&
(1)按ESC键取消对任何对象的选择;   &&
(2)然后单击工具栏中的“挑选工具”;   &&
(3)最后按住Alt键单击大对象的中部。   &&
看看是否如愿了?您也许会怀疑上述方法的有效性,但是打消疑问的最好办法就是亲自试一试。   &&
二.实现“智能复制”   &&
很多图形处理软件都有对象复制的功能,CorelDraw8.0也提供了很多复制对象的方法(包括使用+号、快捷键和菜单)。不过“智能复制”功能(即让对象按规律排列)却是其所独有的。实现“智能复制”的步骤如下:   &&
(1)用“挑选工具”选定要复制的对象;   &&
(2)单击“编辑/再制”或“编辑/克隆”(此时不能使用加号复制);   &&
(3)将复制的对象移动到一定位置,然后再单击“编辑/再制”。&&
  此时,三个对象将按规律排列。如果再次重复cao作,则可使更多的对象按规律排列,这一功能在处理重复对象组成的图形时非常有用,也非常方便,如果要精确设置再制对象与原对象的相对位置,可在再制对象之前单击“工具/选项”,在“选项”对话框中单击“工作区/编辑”,进入“选项”对话框。在“再制位置”文本框处可填入相应数值:正数值将使复制对象向右和向上偏移,负数值则向左和向下偏移。&&
  三.复制填充&&
  有时我们需要将精心设计的一个对象的填充“复制”到其它对象上去(这些对象包括文字)。方法如下:先用挑选工具选中第一个对象,然后用鼠标右键将其拖至需要复制填充的对象后释放鼠标,最后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单击“复制填充”即可。复制对象的轮廓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方法。&&
  四.给对象改变色调和添加浓淡不同的颜色&&
  调色板的颜色虽然已经比较丰富,但其颜色的饱和度却是一样的,这有时会给我们的设计工作带来不便。利用调色板改变对象色调浓度,其过程是这样的:&&
  (1)用挑选工具选择对象;&&
  (2)按住Ctrl键单击调色板上的颜色(要求与原来填充的颜色不同);&&
  (3)重复上述过程可以增加色调。&&
  通过下述方法可以给对象添加浓淡不同的颜色:按住Ctrl键的同时单击调色板的颜色并按住鼠标不放。&&
  关于色调cao作,请记住这个非常有用的小技巧:右键单击调色板能设置对象框架或路径的颜色,按住Ctrl键右单击调色板则可改变框架和路径的颜色浓淡。musedesign 发表于
常用字号与磅数换算表
字号& && && && & 磅数& &
小五号& && && &&&9磅&&
五号& && && & 10.5磅&&
小四号& && && &12磅& &
四号& && && && &16磅&&
小三号& && && &18磅& &
三号& && && && &24磅& &
小二号& && && &28磅&&
二号& && && && &32磅&&
小一号& && && &36磅&&
一号& && && && &42磅musedesign 发表于
随着小胶印的推广使用普及,用这一方法有利于短版活件,快速印刷业迅速便利地清洗胶印机墨斗,特别是有些活件要改换墨色,开始印刷时需用清洁的墨斗。用一条比墨斗宽度差不多的粘纸盒的透明胶带,把胶带沿长度方向粘在墨斗的内部,清洗墨斗时,只要把胶带上的油墨刮清、然后拉出扔掉即可。墨斗就可很快清洗干净,既省时又经济。musedesign 发表于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印刷油墨印前调色的一些规律,它适用于铝塑泡罩包装中铝箔的印刷调色,同时也适用于软包装材料的印刷,现向大家介绍一下:
  一、油墨的三原色
  蓝、黄、品红为油墨的三种原色。三种原色不能通过其它色炎混合得到。从理论上讲,三种原色按不同比例混合后可以调出所有的颜色。
  二、配色的基本规律
  根据对色彩的要求往往必须将几种不同颜色的油墨混合后才能获得所需要的颜色,这种方法叫做调色。需要指出的是在原墨中加入不同比例的透明冲淡剂(调墨油)后,可以获得不同程度的淡色调,但这仅仅是色彩明度的变化,色相是固定不变的。而在原墨中加入了不同比例的白墨后,可以获得不同程度的饱和度,但色相仍是固定的。
  油墨三原色的混合有着下列基本规律:
  1.品红+蓝=紫(如果品红成分多于蓝,则成紫红,反之则成蓝紫)
  2.品红+黄=红(如果黄的成分多于品红,则变成橙红色,反之则变成草绿色)
  3.蓝+黄=绿(如果蓝的成分多黄,则变成深绿,反之则变成草绿色)
  4.品红+黄+蓝=黑(如果品红多于黄,而黄又多于蓝,则变成枯叶色;如果黄多于蓝,而蓝又比品红多,就变成柠檬色;如果蓝多于黄,而黄多于品红,则变成橄榄色)
  在这里要注意的是品红+黄+蓝=黑这是一种理论上的定义,与实际cao作有很大差别,在实际调色中,品红、黄、蓝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得到的只是一种深灰色,与真正的黑色有较大差别。
  三、颜色的视觉效果
  在实际工作中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当一个灰色样品放在红的底色上,灰色样品会带上绿色,放在黄的底色上会带蓝色。
  下面是互为补色的几种颜色:
  蓝和红互为补色,蓝紫色和黄色互为补色,绿色和品红互为补色。互补色彼此之间很少含有对方的成分,在视觉效果上表现出最鲜明的对立。它们能互相衬托对方,使色彩与纯度都大大加强,补色的并列,能表现出强烈的色彩差别,还能满足人眼对色觉平衡的需求,补色对比的特点就是鲜明生动和相得益彰。
  实际上我们所看到的颜色都含着不同的色相及亮度。因此在注视第二个颜色时往往色相起了变化,亮度也改变了。
  例如:
  1.在浅色背景上,深色能力加强,浅色被削弱。
  2.在深色背景上,浅色能力加强,深色被削弱。
  3.互为补色的一对颜色在一起时,都能得到加强,色彩更鲜明。
  四、注意事项:
  我们应力求以最少的原色调制待配色,原色用多了,必定会产生互补而成灰色,使饱和度下降,对于特别鲜艳的颜色更要注意。
  我们还应该注意配色工作者的年龄不宜过大,一般人超过40岁以后,眼睛内水晶体逐渐变黄,辨色能力及色觉都受影响。从生理角度考虑年龄在20~30岁最为合适,当然,还应考虑人们在病态及疲劳后的色觉是有差异的。musedesign 发表于
RIP(光栅图像处理器)&&
RIP(Raster Image Processor)类似一个自动电子翻译机,是PostScript的解释器。能把电脑软件中排好的文字图像、线条、图形,自动转换成数字图像的点阵信息,再将这些点阵信息资料送到照排机上,像开关一样控制着激光光点的「有」和「无」,并把排好的结果映射到菲林片上。RIP有硬软之分,硬RIP属硬件设备,与照排机装在一起或连在一起,软RIP则属于应用软件,装在与照排机相连的电脑主机上。目前软RIP已开始逐步取代硬RIP。
DPI(每英寸包含的点数)
用于扫描仪分辨率、打印机分辨率和图片分辨率的一种度量单位,如600DPI激光打印机即指打印机的打印分辨率是600DPI,在每英寸的长度打印600墨点。扫描仪分辨率也称为PPI。
点阵字、TrueType字、PS字
点阵字一般用于屏幕显示,如软件菜单文字。这种字最大的问题是精度低,放大、变形后有锯齿,不能作为印刷字体。
TrueType字是由直线、点、曲线等图形数据来描述文字轮廓,采用二次曲线,一套字体既可用于屏幕显示,又可作为打印字体。是使用最为广泛的字体。
PS字也就是PostScript字体,与TrueType一样也是由直线、曲线等图形数据来描述文字轮廓。TrueType与PS字的区别是:TrueType字体装在电脑中,屏幕显示与打印使用同一套字体。而PS字则不一样,在照排机硬盘中装入PS字,用于最终输出,而电脑中装入与PS对应的点阵字,用于屏幕显示。输出时电脑发送字体的代码到照排机,然后照排机根据字体代码寻找相应的PS字。
随机网点和传统网点&&
随机网点又称调频网点,如LinotypeHell的钻石网点、Agfa的水晶网点都属调频网点。具有如下优点:网点大小相同,但分布不均匀,比传统网点小得多。无网点线数、无角度,以点的疏密来表现图象的浓淡,而不是以点的大小。没有角度错网的顾虑和网花的干扰。能忠实地呈现传统网点不易表现的细致纹理。目前喷墨打印机基本上使用调频网点,印刷上由于工艺的限制尚未广泛使用。相对于调频网点,传统网点可称为调幅网点。具有以下特点:频率(点的间距)固定,振幅(点的大小)改变,而产生大小不同的网点及灰阶。调幅因频率固定,因而产生固定的点排列,故有网点线数、网点角度等限制。
通常用于评论一幅印刷品的清晰度,也就是常说的线数(lpi),与DPI不是同一概念。如150lpi,表示在每平方英寸的面积上,用水平和垂直方向各150根细线组成的网格分割图像。制作越精细的印刷品,要求的线数也越高。musedesign 发表于
如何正确选择碳粉
目前,随着电子出版的推广及普及,用户对激光机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许多客户需要一种能够直接利用硫酸纸制版的碳粉,要求黑度好,熔性好,颗粒精细。那么,如何去正确选择碳粉,以下介绍几点鉴别方法以供广大用户参考:&&
一、超细精度:&&
各种碳粉均满足300-1200DPI激光机要求;&&
二、黑度:&&
制版型碳粉,专用增黑配方,使碳粉微粒黑度增加;&&
三、电性能:&&
制版型碳粉微粒的带电性比一般通用粉的高,保持电荷的能力也强,因此碳粉在磁辊-OPC-纸上的整个转印过程中均保持与机器相关电压,使碳粉能够更充分的转印到纸上,大大减少了残粉;&&
四、固化力:&&
碳粉,不论是在复印纸,还是在制版转印纸,以及绦纶软片等介质上都有很好的附着力&&
五、定影温度:&&
按不同机型的定影温度而设计,使其能在相应的温度下充分熔解,并在短时间内凝固,使用中碳粉在介质上的定影效果更佳,并且不粘定影辊,或定影膜,使用分离爪能很容易把纸分离出来,减少卡纸从而减少对相关部件的损坏;&&
六、磨擦系数小:&&
超细微粒碳粉减少了与感光鼓的磨擦程度,可延长感光鼓的使用寿命,同时刮板极易将残粉清除干净&&
& & 以上正是“佳顿”制版型碳粉的特性,更适合激光机新鼓的第一次加粉和“三菱”等优质感光鼓。“佳顿”激光打印机专用碳粉,采用原装进口碳粉分装。严格按照日本佳能、美国惠普各型激光打印机的激光成像、硒鼓充电电压、转印电压、加热方式以及定影温度等指标而分类配方,改变了以往碳粉通用的习惯,更能针对不同机型,发挥所长。 保存碳粉要注意防潮、防强光、防静电,加装碳粉前要将碳粉充分摇匀,使其有良好的流动性,使用时间一般不超过一年musedesign 发表于
图像尺寸、扫描精度与生成文件大小参考表
图像& & 平方& &50& && &75& &100&&150& & 200& &300& &450& &600&&&&
& &尺寸& & 英寸& &dpi& &&&dpi& &dpi& &dpi& & dpi& & dpi& &dpi& & dpi&&dpi& & dpi& &dpi& & dpi
35mm胶片&&1.4& & 11K& & 23K&&40K&&91K& &160K&&359K&&808K&&1.4&&3.9& & 5.6& &15.6& &62.2
2.25胶片& &5.1& &38K& & 84K&&149K&&335K&&594K&&1.3& &2.9& & 5.2& &14.5&&20.9& &57.9& &231.7
3×5& &&&15& & 110K& &248K&&440K&&989K&&1.7& & 3.9& &8.7& &15.5&&42.9& &61.8& &171.7&&686.7
4×5& &&&20& & 147K& &330K&&586K&&1.3& & 2.3& & 5.2&&11.6&&20.6&&57.2& &82.4& &228.9&&915.5
4×6& &&&24& & 176K& &396K&&704K&&1.6& & 2.8& & 6.2&&13.9&&24.7&&68.7& &98.9& &274.7&&1098.6
5×7& &&&35& & 257K& &577K&&1.0& & 2.3& & 4.0& &9.0& &20.3&&36.1&&100.1&&144.2&&400.5&&1602.2
6×8& &&&48& & 352K& &792K&&1.4& & 3.1& & 5.5& &12.4&&27.8&&49.4&&137.3&&197.8&&549.3
7×9& &&&63& & 462K& &1.0& & 1.8& & 4.1& & 7.2& &16.2&&36.5&&64.9&&180.3&&259.6&&721.0
8×10& & 80& & 586K& &1.3& & 2.3& & 5.1& & 9.1& &20.6&&46.4&&82.4&&228.9&&329.6&&915.5
8×11& & 88& & 645K& &1.4& & 2.5& & 5.7& &10.1& &22.7&&51.0&&90.6&&251.8&&362.6&&1001.1
10×10& &100& & 733K& &1.6& & 2.9& & 6.4& &11.4& &25.8&&57.9&&103.0&&286.1&&412.0&&1144.4
10×12& &120& & 879K& &1.9& & 3.4& & 7.7& &13.7& &30.9&&69.5&&123.6&&343.3&&494.4&&1373.3
10×14& &140& & 1.0& &&&2.3& & 4.0& & 9.0& &16.0& &36.1&&81.1&&144.2&&400.5&&576.9&&1602.2
10×16& &160& & 1.1& &&&2.6& & 4.6& & 10.3&&18.3& &41.2&&92.7&&164.8&&457.8&&659.2&&1716.6
12×12& &144& & 1.0& &&&2.3& & 4.1& & 9.3& &16.5& &37.1&&83.4&&148.3&&412.0&&593.3&&1648.0
12×14& &168& & 1.2& &&&2.7& & 4.8& & 10.8&&19.2& &43.3&&97.3&&173.0&&480.7&&692.1&&1922.6
12×16& &192& & 1.4& &&&3.1& & 5.5& & 12.4&&22.0& &49.5&&111.2&&197.8&&594.3&&791.0
12×20& &240& & 1.7& &&&3.9& & 5.9& & 15.4&&27.4& &61.9&&139.1&&247.2&&686.7&&988.8
14×14& &196& & 1.4& &&&3.2& & 5.6& & 12.6&&22.4& &50.5&&113.6&&201.9&&560.8&&807.5
14×18& &252& & 1.8& &&&4.1& & 7.2& & 16.2&&28.8& &65.0&&146.0&&259.6&&721.0&&1038.2
14×20& &280& & 2.0& &&&4.5& & 8.0& & 18.0&&32.0& &82.2&&162.2&&288.4&&801.1&&1153.6
20×20& &400& & 2.8& &&&6.4& &11.4& & 25.7&&45.7& &103.1&&231.7&&412.0&&48.0
20×24& &480& & 3.4& &&&7.7& &13.7& & 30.9&&54.9& &123.7&&278.1&&494.4&&77.5
20×30& &600& & 4.3& &&&9.7& &17.2& & 38.6&&68.6& &154.7&&347.6&&618.0&&1716.6
24×24& &576& & 4.1& &&&9.3& &16.5& & 37.1&&65.9& &148.5&&333.7&&593.3&&1648.0
24×30& &720& & 5.2& & 11.6& &20.6& & 46.3&&82.3& &185.6&&417.1&&741.6
24×36& &864& & 6.2& & 13.9& &24.7& & 55.6&&98.8& &222.7&&500.6&&889.9
30×30& &900& & 6.4& & 14.5& &25.7& & 57.9&&102.9& &232.0&&521.4&&927.0
30×36&&1080& & 7.7& & 17.4& &30.9& & 69.5&&123.5& &278.4&&625.7&&1112.4
36×36&&1296& & 9.3& & 20.8& &37.1& & 83.4&&148.2&&334.1&&750.9&&1334.8
36×42&&1512& &10.8& & 24.3& &43.2& & 97.3&&172.9&&389.8&&876.0&&1557.3
36×48&&1728& &12.4& & 27.8& &49.4& & 111.2&&197.6&&445.5&&79.8
48×48&&2304& &16.5& & 37.1& &65.9& & 148.3&&263.5&&593.9&&1334.8
48×60&&2880& &20.6& & 46.3& &82.3& & 185.4&&329.4&&742.4&&1668.6
48×96&&4608& &33.0& & 74.1& &131.7& &296.6&&527.0&&53&&
60×60&&3600& &25.8& & 57.9& &102.9& &231.7&&411.7&&928.0
60×96&&5760& &41.2& & 92.7& &164.7& &370.7&&658.7&&1484.9
96×86&&9216& &65.9& &148.3& &263.5& &593.2&&75.8
96×120&&1& &185.3& &329.4& &741.5&&69.7
1.“图像尺寸”一栏中未注明单位的一律为“英寸”;文件尺寸未注明单位的一律为MB(百兆字节)。
2.单位换算:1英寸=2.54厘米,1英寸2=6.45厘米2
3.以上数据仅是试验数据,实际情况会有所不同。musedesign 发表于
扫描仪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案
1.开启扫描仪时出现“SCSI card not found”提示。
SCSI卡上设置了保险丝,当遇到不良电路状况?电压不稳或短路等?会自动断开,待线路良好或测得温度降低后会自动连接。
2.扫描时发出的噪音很大。&&
这是扫描仪工作时机械部分的移动产生的,与扫描速度密切相关。根据各品牌机器的具体软件,把扫描速度设置成中速或低速就可以解决问题。
3.找不到扫描仪。
确认是否先开启扫描仪的电源,然后才启动的计算机。如果不是,可以按“设备管理器”的“刷新”按钮,查看扫描仪是否有自检,绿色指示灯是否稳定地亮着。假若答案肯定,则可排除扫描仪本身故障的可能性。如果扫描仪的指示灯不停地闪烁,表明扫描仪状态不正常。先检查扫描仪与电脑的接口电缆是否有问题,以及是否安装了扫描仪驱动程序。此外,还应检查“设备管理器”中扫描仪是否与其他设备冲突?IRQ或I/O地址?,若有冲突可以更改SCSI卡上的跳线。
4.扫描仪指示灯为桔黄色。
若打开扫描仪后,其指示灯一直呈桔黄色,则应关闭扫描仪电源,并检查扫描仪电源是否插紧在插座上,以及是否接地。大约60秒后再打开扫描仪电源开关。
5.扫描仪的Ready灯不亮。
打开扫描仪电源后,若发现Ready灯不亮,先检查扫描仪内部灯管。若内部灯管是亮的,可能与室温有关。解决的办法是让扫描仪通电半小时后,关闭扫描仪。1分钟后再打开它,问题即可迎刃而解。若此时扫描仪仍然不能工作,则先关闭扫描仪,断开扫描仪与电脑之间的连线,将SCSI ID的值设置成7,大约1分钟后再把扫描仪打开。在冬季气温较低时,最好在使用前先预热几分钟,这样就可避免开机后Ready灯不亮的现象。
6.输出图像色彩不够艳丽。
如果扫描的图像色彩不够艳丽,可以先调节显示器的亮度、对比度和Gamma值。Gamma值是人眼从暗色调到亮色调的一种感觉曲线。
Gamma值越高,感觉色彩的层次就更丰富。在扫描仪自带的扫描应用软件里,可以对Gamma值进行调整。当然,为了求得较好的效果,你也可以在Photoshop等软件中对Gamma值进行调整,但这属于“事后调整”,可以根据扫好的照片的具体情况进行Gamma值的调整。在扫描仪自带的软件中,如果是普通用途,Gamma值通常设为1.4若是用于印刷,则设为1.8;网页上的照片则设为2.2。还有就是扫描仪在使用前应该进行色彩校正,否则就极可能使扫描的图像失真;此外,还可以对扫描仪驱动程序对话框中的“亮度/对比度”选项进行具体调节。
7.扫描仪扫出来的画面颜色模糊,有些颜色不正确。
1?可能是扫描仪的平板玻璃脏了。请将此玻璃用干净的布或纸擦干净。注意不要用酒精之类的液体来擦,那样会使扫描出的图像呈现彩虹色。
2?请检查扫描仪使用的分辨率是多少。如300dpi的扫描仪扫1200dpi以上的影像会比较模糊。因为300dpi的扫描仪扫1200dpi相当于将一点放至四倍大。
3?请检查显示器设置是否为16bit色或以上。musedesign 发表于
去网工艺新法
如果碰见在画面上出现了因莫尔条纹产生的斑驳情景,我们一定想找到一个十分奇妙的方以避免或消除这种现象。在做印刷品的再次复制时,经常会碰到这种令人头痛的情况,虽然,我们并不愿意将一张已经加网的图象做为原稿进行复制。人们一直在推荐各种各样的方法,以解决这个问题。这篇文章也为诸多解决方案增添了新的成员。   图一 阿尔布莱特肖像a b&&
下面有两幅图象,是美国国务卿阿尔布莱特的同一幅照片。一幅是有龟纹存在(图一a);另一幅是使用本文所要推荐的方法处理的效果(图一b),上面已没有龟纹存在了。那么到底是怎么做的呢?其实对两个效果使用的是一个相同的文件,并做了相同的剪裁。&&
对于相同的图象,为什么在印刷质量上会有如此大戏剧性的变化呢?这说明加网的原稿有一些自身的问题,许多这些问题都可以在我们记住下面这个概念时得以解决,那就是:30度角。这也是我们这种解决方案的核心。&&
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加网的几大要素。我们先看黑白原稿,要想成功地完成复制过程,就要注意整个阶调的再现:白,黑,暗灰,亮灰,中调灰。但是,在印刷机上,除了有黑油墨和白纸以外,并没有灰色的油墨参与印刷过程。我们就考虑使用一些策略来完成这个表现灰色的任务。怎么办呢?通过巧妙地将较小,大量的黑色油墨点与表现成较小,大量的白纸点共同使用,可以达到迷惑观察者视觉的目的,而使眼睛感觉的是灰色的效果。&&
这样做的方法有几种。使用随机出现的点子将会获得想要的结果。如果点子可以很容易被观察到,我们称这种效果是网线铜版网(Mezzotint);如果点子非常小,就称为调频网。然而,印刷行业使用某种规则的油墨叠印模式,以获得更暗或更亮的效果,来再现不同的灰度阴影。目前,这种模式仍未改变,它使用的点子是尺寸上会发生变化的网点,但点子的相互间距是不会改变的。这种模式称为调幅网屏。每一英寸长度上,所有网点的数目叫网屏频率或加网线数(Screen frequency ,screen ruling)。加网线数越高,表示印刷质量越好:对新闻纸来说,65线/英寸的加网线数比较合适,而杂志印刷的加网线数,一般是133线/英寸。&&
如果网点行数正好在页面的横向或纵向,则网点形式一般会更加明显。因此,惯例要对加网模式进行角度规定。一般,精确的网角不会有什么误差,除非图象使用多种油墨进行印刷或我们正想对已加网的图象进行复制。 30度角的解决方案&&
我们大部分人对使用四个不同的加网角度对青,品,黄,黑四色进行印刷的认识比较模糊。一般情况,我们是否知道使用何种角度或为什么使用这些角度都没有关系。但是,如果准备对已加网原稿进行处理,则对加网角度设置理论的理解就十分关键了。   无论何时,两个规则的加网模式互相叠印在一起,就会产生某种干涉效果或莫尔条纹。它可以从十分显著到几乎无法察觉。当然,我们希望看到第二种情况。然而,如果我们使用相同的网屏角度进行四色印刷,肯定看到的结果是第一种情况。&&
使用半色调进行的CMYK印刷方式,经历了长时间的实践考验。很早,人们就知道,当多色印刷,要使用许多角度的网屏时,它们之间相差30度角所得的结果最可kao。   如果对四色印刷仔细考虑一下,就会发现,仅有三个墨色的角度相差30度。如果某个油墨的角度是0度(网点完全水平排列),也可以说是90度,因为网点也是完全竖直排列的,我们可以将第二色油墨放在30度,第三色油墨放在60度,但是第四色角度就不会这么规则。&&
幸运的是,黄色比其它几色都浅,所以它的加网角度是多少都没什么关系。只要青,品,和黑的角度相互相差30度,就可以放心了。一般,品色是75度(从水平方向顺时针方向测量),黑色是45度,青色是15度,这三个角度之间的30度角差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而实际角度的数值到底是多少倒不是十分重要。&&
现在,我们回头再看阿尔布莱特的照片。原图出现在美国《纽约时代》周刊上,它第一次印刷时使用的角度与前面提到的是一样的。也就是,黑版的角度是45度。我们扫描时,得到了它的网点模式。尽管对这幅扫描图象来说,可能该原稿并不在精确的垂直位置,但是也可以判断,这种模式的角度可能在43度到47度之间。&&
我们再次印刷时,使用的二次加网角度也是45度,这样在图一a中就获得了龟纹。而图二的效果却没有龟纹存在,因为图一b本身所处的角度并不是水平或垂直位置,所以它不同于使用了两个45度的加网角度。这种情况相当于对这张原稿来说,使用的两次网屏,其中一个网角是45度,而另一个网角是75度。所以虽然我们使用的加网角度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图象效果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这一论证使我们在对已加网黑白原稿进行处理时,可以通过在印刷页面上将图象旋转30度的方法,获得显著改进的质量效果。遗憾的是,这个方法有些不太现实。&&
我们都知道飞蛾扑火的事实,而从蟑螂的角度考虑,它会想:“为什么这帮家伙都这么傻呢?或者到底是为什么非得这样呢?难道它们没有感觉吗?”。其实45度的加网角度很正常,但是没有强制的措施规定,一定要让它象飞蛾扑火一样,不能更改。如果原稿图象和新加网屏有相同的角度,并且我们无法旋转原稿,请旋转网屏。&&
如果?*** hotoshop中存储EPS格式的图象,就可以选择一种网屏角度和加网频率,这些选择项会覆盖激光照排机的缺省项。&&
如果图二中阿尔布莱特的照片转回到与图一正常的位置,但又不想出现令人讨厌的龟纹,那么怎么办呢?只要将黑色网屏的角度设置成15度或75度,这两个角度都与原稿网角成30度。&&
对网屏频率和网点角度的改变,可以获得极佳的效果。如果我们将这个图象用在其它的地方,可以使用这种方法获得完全不同特征的极佳效果。Photoshop并没有提醒说,EPS文件有内置的网屏设置。如果我们为防止后期发生问题,可以自建一个命名为Albright.screens.in或类似名的内置提示文件。&&
PageMaker软件中的菜单项打印&色彩选择同样允许我们对加网角度的频率进行选择,而在将它们内置到图象文件中,并不会影响后面的cao作。QuarkXPress软件没有这个功能。&&
内置网屏&&
对黑白图象来说,我们对内置加网线数以最小化莫尔条纹的考虑还可以轻松一些。但对彩色图象来说,就存在着很大的危险性,所以这个问题应该是专家们的策略问题。但是在黑白图象中,如果我们将角度改为15度或75度,这对曾经进行了45度加网的原稿来说有优化的效果,而且不会在什么其它的地方出现问题。&&
但在这样做的时候,应该同时考虑加网线数的问题,因为这也是一种对曾加网原稿进行处理的不同于常用方法的方式。&&
我们使用一幅美国总统克林顿的肖像(图二)说明一下为什么不能只考虑使用破坏网点的方法达到目的。虽然这幅已经加网图象在扫描时并没有进行校正,而且我们并没有对加网角度进行调整,但是在画面上几乎看不到龟纹了。实际上这幅图象与阿尔布莱特的肖像出自一张新闻报纸。&&
这幅图象处理的唯一变化是阿尔布莱特的肖像再加网使用的是65线/英寸,而克林顿像以标准的133线/英寸再次加网。加网线数越粗,莫尔条纹越明显。输出网屏越精细,我们就可以获得越好的效果。&&
图二 克林顿肖像。对二次加网原稿的不同处理方法所获得的结果&&
(1)未校正的扫描方式。&&
(2)用内置200线/英寸加网的同一个图象文件。&&
(3)同一幅扫描的图象,使用本文中推荐的方法进行了校正。&&
(4)同一图象文件,使用15度黑版角度,150线/英寸加网。&&
(5)用莱诺-海尔扫描仪的自动密度范围校正和去网功能扫描图象的效果。&&
而不利的一面是,网点越小,印刷时控制越不容易。如果印刷人员不能保证网点的完整性,图象就会表现模糊的效果。常常,我们觉得那是件可怕的事情,但是对二次加网的图象来说,却是件好事儿。通常,我们相信印刷人员所说的有关最大加网线数的事情,但是一般不是指这类情况。&&
例如,对杂志的推荐线数是133线/英寸。如果使用的是二次加网的黑白原稿,建议内置一个150线索/英寸的网屏,并且黑版的角度放在15度,而非45度。musedesign 发表于
我们做了一个十分有趣的测试。其中一幅克林顿像的加网线数是200线/英寸。印刷人员如果事先知道了这个情况,可能会对它倍加注意。而卷筒纸印刷对于这种线数是没有任何办法的。即使是使用最好的纸张的最精密的单张纸胶印机,要达到200线/英寸的加网线数也是很困难的,对激光照排机来说也是一样的。&&
前我们对杂志印刷从没有做过这方面的尝试,所以也象您一样对产生的结果十分好奇。过于精细的网屏在产生某些问题方面的作用被过高估计了。我们不希望看到的图象结果十分糟糕,我们当然也承认,在杂志印刷时,正常用200线/英寸加网线数的图象比133线/英寸获得的结果会更差。从样张上还没有办法对这些情况进行分辨,我们可以看出使用200线/英寸加网,并结合我们推荐的方法获得的效果会更好一些。 再提30度角   除了原稿角度和激光照排机的角度外,还有第三个角度必须得以考虑,这个角度是扫描角度。&&
扫描仪采样过程的发生是沿一个十分平直的方向进行的。或者为了与以前的说法相统一,我们说它是沿0度角方向进行的。这个过程也没有免除与30度角的关系。如果象扫描阿尔布莱特像那样,随手将曾加网的图象扔到扫描仪上去扫描,那么扫描的结果会很差。如果想获得好的复制效果,扫描过程也有角度安排的问题。如果原稿以垂直的方向安放到原稿架上,那么在扫描方向和加网模式上,就有不让人满意的相差45度的角度安排。所以我们可以将原稿旋转15度,对黑白图象来说,旋转的方向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没有关系,因为不管哪种情况,角度都会相差30度,正是我们希望的结果。   对扫描角度进行安排,早就被很多文章提到过,但这些文章中多是让工作人员试试,哪个角度最合适。如果原稿差得不行,我们也承认这样不会对扫描图象有任何坏处。但是为什么对这个角度还要进行猜测呢?我们现在推荐30度是最佳的角度,那么为什么还要选择任一角度来处理这个问题呢?&&
如果我们相信15度是最佳角度,就不必对它进行猜测了。使用上述提到的加网角度和加网频率,我们可以解决大部分的黑白原稿的去网问题。对一幅二次加网的原稿来说,这些方便的步骤可能会为我们提供所有的质量要求。如果是这样,下面的部分就不必再看了。下面这些部分是为那些对二次加网图象复制的要求不仅是可以就行,而是要达到极佳的质量效果而写的。&&
加网线数和其它&&
任何更进一步的改进都开始于对网点模式两面的认识上。一方面,它会使用破坏性的龟纹来阻碍图象反差的增加。另一方面,它可以保留所有的细节。所以我们不必省略它,只要在增加整个范围的时候对它做一些控制就可以。&&
确切地说,到底可将网点模式降低多少,是根据具体的图象来定的。这篇文章中会为您提供一些规则,但是在工作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正。&&
图三. 图示找到合适的网点角度的方法,尤其对彩色图象适用。例如,为找到青版的角度,想象一个L型条并转动它的角度,直到青版网点线与它上下对齐.&&
不过,下面几条经验一般都是正确的,即:&&
* 对已加网的原稿进行扫描时,总使用尽可能高的分辨率,然后通过重采样将它降低。非常高的扫描分辨率常常不会太好,因为它会使图象的过于平缓,但是如果原稿已经被加过网,则平缓正好有助于表现图象.&&
* 学着观察原稿的加网角度.这需要一定的经验,尤其是在处理色彩时.在放大镜下观看原稿,象图四中所显示的那样,想象一个盒子或L型条.将L型条进行旋转,直到网点的垂直行与 它的边相匹配,我们就可以知道这个角度了.几乎没有例外,我们一般都会发现黑版的角度是45度,品红版和青版分别在15度和75度.但是也不总是这样,尤其在以前的出版物或欧洲印刷品中.一旦确定了角度,在扫描和成象时,使用30度角的规则.&&
* 制作一个扫描仪模版,以提示我们哪儿是15度.&&
* 不要使用清晰度强调滤镜.已加网原稿的问题主要在它太清晰了.一般甚至希望对它们做一些程度的柔化.但是我们可能想对某些局部区域进行清晰度强调.例如,在柔化时,人的眼睛或宝石将会失去光泽.这样将使用这个工具,但是并不是对全部图象进行该滤镜功能.如果我们所做的柔化功能很大,那么必须对全局锐化.&&
* 不要使用扫描软件中的自动去网功能.有一些扫描仪的去网功能,象使用莱诺-海尔的方式进行的克林顿肖像处理的例子,效果是非常好的.但是所有的细节被清除了,所以没有什么能象人眼的仔细参与所得的质量那样好.Esokofot是一个高档扫描仪生产公司,对软片有一个十分成功的去网算法,但是一旦油墨粘到纸上,那么因为许多可变因素使去网效果最好只是中等水平.&&
现在,介绍几点诀窍.首先,回头再看阿尔布莱特照片上的莫尔条纹,并确信那并不象想象的那样差.她的宝石钸物还是非常好的,她的深色衣服和背景或多或少还可以接受.最清晰可辨的莫尔条纹发生在脸部.这是十分典型的,属于图象的中间区域,而非在两头的区域.&&
第二,将图象按我们的想法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网点部分,这部分包含细节;另一部分是网点间的白色部分,这部分不包含细节.我们肯定要减少这两部分的差别,但是对这两个部分使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处理是不是没有什么意义,而且还不如对全部都使用一种方式呢? 要考虑这些问题,(见图四
  * 在灰度扫描前,计算图象正确的尺寸和旋转角度,并根据自己的要求和品位进行反差调节,而可以不必考虑这样会造成网点模式变坏的事实.&&
* 制作两份图象的备份,我们称为备份A和备份B.&&
* 对备份A,使用半径为1.0的高斯柔化滤镜.这会按我们的希望填充空白部分.但可能会与我们的意愿相背,也会对网点产生较大破坏
  * 取消柔化cao作.使用图象&应用图象,将备份A应用于更暗效果模式.这对网点不会产生影响,而备份A将必须比原稿提亮得更多.&&
* 转到备份B.使用曲线或色阶命令,以使用高光最小的网点是20%(变暗模式的又一种方法).&&
* 对最新暗处理的备份B,使用Photoshop中的Dust & Scratches 滤镜,半径设置成1.这将减小网点,但或多或少可以保留网点的形状,除了最亮点外.&&
* 对备份B取消上一步cao作,再对未经Dust [$ Scratches滤镜的备份B使用提亮模式.前面变暗的备份B现在变得干净明亮了.第五幅图象的最亮部分不会因这个cao作而受影响-备份B会更暗,最大的反应在中间调区.备份A将更突出背景]备份B将减小网点模式,而不会产生完全消除网点的效果.&&
观察上面处理获得的四幅图象,如果其中某一幅的结果看上去合适,则再做一次增加反差的cao作,获得的就是满意的效果了.&&
如果我们能在印刷前,对图象进行打样,对上面提到的诀窍要采取保守的态度.在第二步更容易实现莫尔条纹的去除,而不是保存保持图象的细节. 自圆其说的预言   如果认为十分荒唐的200线/英寸的网线太精细了,则使用150线/英寸或者甚至175线/英寸会好一些.对黑白原稿来说,一般没有什么技术问题,对色彩来说,问题也不多.对已加网的彩色原稿,处理更加容易,在这个意义上说,网点的模式并不是十分重要.但是它们也是十分清楚的,所以我们会因为担心异常色彩的漫延而花费很多的时间.   Photoshop软件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超过传统方法的许多好处.有时也会听说,老式的处理方法效果更好.我们的前辈们一直将已加网的原稿使用制版相机来进行处理和加网.这个结果然后用手合成一个最终的软片.换句话说,他们将原稿网屏做为最终的网屏使用.而我们,在对它进行复制时,必须别无选择地要对原稿进行再一次加网,所以十分不幸.&&
如果原稿的网屏与最终期望的大相径庭,使用照相的方法就无法进行工作了.例如,象克林顿像,原稿使用的网屏是65线/英寸,而需要与杂志的133线/英寸的加网线数相匹配.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高档复制方法是以相当高的分辨率对原稿进行扫描,我们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使用桌面扫描仪进行扫描,但是扫描时要做到虚焦状态,就无法实现了.我们也不能使它与使用连续调图象复制的效果一样.但是质量效果可以接受吗?我们认为是可以的.克林顿肖像系列与在65线/英寸的新闻报纸上的原稿的尺寸是一样大小的.那么所得的效果就与原来一样了,对于新版来说,真太不合理了.&&
图四. 降低网点的影响最好分别用提亮和变暗步骤进行。象文中所说的那样:(1)克林顿像放大的效果。(2)对原稿图象进行了高斯柔化的效果;(3)对第一幅图象进行柔化和变暗模式处理的效果;(4)对原稿图象使用去划痕和去灰尘处理的效果;(5)对第三幅图象进行提亮模式处理的效果。&&
它应该效果更好,而不是只使用一张已经加网的原稿来制作,但是我们不能必免会出现这种情况.原稿图象丢失或损坏了;历史照片只剩下印刷品形式的稿子了,等等.如果使用一些过去使用的高档工具处理是非常好的.但我们也能做到这一点.&&
一些工作人员认为,使用桌面处理的方法无法从这样的原稿获得满意的效果.他们以错误的角度对原稿进行扫描,然后以错误的角度进行输出,当他们不能完全再现这些网点时,只有用一些自圆其说的方法.&&
这些网点是我们的朋友,如果我们允许它们出现龟纹时,它们就变成了敌人.记住30度角的规则,它们就不会变成我们的敌人了。musedesign 发表于
如何获得最佳软片输出
作为设计制作人员,谁都希望自己完成的电子文件能在输出中心顺利、迅速地输出,拿到满意的软片。可对于许多新近加入出版印刷行业的人员,输出中心似乎总在跟他们作对,不是说这不行、那不行,就是不能按时送来软片,甚至会因为出错而重新出片。事实上,当输出出现问题时,很多都是设计制作的原因,这些问题在输出中心发生,设计制作人员可能根本看不到这些问题,其实这些问题并不复杂,只要经历过一次,就知道该怎样避免,如果设计制作人员都能在工作时加以考虑,尽量避免问题的发生,便可以节省大量的金钱和宝贵的时间。
字体事业的麻烦
通常设计制作人员在工作时,会选择各种字体以满足自己的设计需要,但是因为字库种类繁多,输出中心不可能备有所有的字体,当设计制作人员使用了输出中心不具备的字体时,就会出现问题,出来的软片并不象期待的那样,精心选择的字体变成了其他的字体、乱字符,或者干脆空白。
因此,首先设计制作人员应选用汉仪、文鼎、方正等业内通用的中文字库。其次设计制作人员应该与输出中心取得联系,了解他们使用的字库情况,使自己的中英文字体尽量与输出中心已有的字体保持一致。如果使用了输出中心所没有的字体,那么不要忘记拷贝一份字体给输出中心。此外还应对输出中心拥有的输出用中文PS字体的情况有所了解,优先使用这些字体,因为TrueType字在输出时需要下载大量字模信息,而PS字则只需传送简单的代码,可以大量节省输出时间。注意不要使用屏幕显示字(放大后可见明显锯齿边缘),因为使用了屏幕显示字的文件在输出中心打开时,不会得到缺字体的警告,所以常常被忽视,直到文件输出成软片后,才发现这些字体是点阵的。
还有一个经常出现的问题,设计制作人员记住了在排版文件中使用的字体,但往往会忘记在版式中置入的图形文件(通常为EPS格式)所使用的字体,从而造成图形文件中的字体缺失,文字变成了乱字符。因此在将这种包含EPS图形的文件交给输出中心时,最好先把图形文件中所用到的文字转换为路径,使它成为一个图形,这样就能保证这些文字正常地出片印刷了。当然,这样的文件由于包合大量的曲线信息,对输出设备难免会造成一定的压力。
另外有些设计制作人员喜欢在图像处理软件中编排文字,使文字与图像成为一个整体,这样也可以避免字体的问题。对于较大的标题和需要特殊效果的文字,我们可以这样做,但对于较小的内文则不足取,因为点阵图像输出时会挂网,对黑色文字也不会自动压印,因此会造成文字边缘模糊、套印不准时露白边等问题。
有一种处理方法可以不必考虑字体的匹配,也能避免在出片时出现缺少字体这种问题,那就是自己生成PS文件,将已生成的PS文件交由输出中心直接出片,而不是把排版文件传给输出中心,在输出中心打开这些文件后再出片。在使用这种方法之前,要对输出中心的RIP和照排机有一定的了解,要知道,并不是所有排版软件生成的PS文件和所有的RIP都能相互兼容,最好选择与输出中心相同的打印机驱动和相同的打印描述文件(PPD)。在生成PS文件时,应选择最通常的、最简单的打印方式,诸如分色、加规矩线、补漏白等工作都交给输出中心去做。而且一定要注意,在打印时,中英文字体的选项要分别设定为“下载为TrueType字”和“下载为TrueType和PostScript字”。此外,由于生成后的PS文件无法再对其内容进行改动,如果在输出中心发现了需要修改的地方,他们无法帮这个忙,还是要设计制作人员修改好后再重新生成一个PS文件。所以,在生成PS文件之前,一定要确保排版文件的正确无误,以免日后修改所带来的麻烦。
图片带来的麻烦
与字体相似,图片带来的麻烦也很多。通常会出现缺失图片、图片错误、或图片分辨率不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与设计制作人员关系极大。
专业排版软件为了保证较高的运行速度和灵活的可cao作性,通常只在排版文件里置入一个低分辨率的图片,并通过链接信息保持版式文件与原图片之间的联系,原图片文件都是独立存在的。因此在把版式文件传给输出中心时,要将其中的所有图片文件一并传送,以保证输出的正确。但是,大多数的设计制作人员都在这方面出过问题,要么没有传送或漏传了图片文件,要么将图片文件存放到了另外一个路径下,要么在排版之后又改动了图片的文件名而没有重新键接。这样,出片后得到的软片上就会缺图,或是只有一个粗糙的低分辨率图像。
在图片的处理中,会涉及到许多色彩的问题。首先,应始终使用CMYK色彩模式,以保证能够正确分色。当然,我们还必须面对显示器、彩喷样、印刷品等与原稿色彩不一致的问题。由于印前流程中各设备色域范围的差异以及诸多可变因素的影响,这一问题一直困扰着许多设计制作人员。虽然现在已经推出了一些色彩管理系统,但由于普及率的关系,经验与实践目前仍起着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先对前端设备进行基本校准,然后在稳定设备工作条件的情况下,与输出中心进行若干次的磨合,最终使自己的设备工作在一个较理想的状态下,并保证定期复核。同时,有意识地在工作中不断丰富自己的印刷色彩知识,积累一些数据,这样就能做到心中有数了。由于篇幅关系,这里不再赘述,但有一点需要记住,无论何时,一本好的色标本都是必须的。
与色彩相比,图像分辨率的问题就简单多了。从理论上来讲,图像的分辨率只要达到其印刷控网线数的1.5倍时,即能保证图像的印刷质量,也许是为了保险起见,业内往往采用印刷控网线数的2倍来作为图像的分辨率,这也没有问题。如果图像分辨率再高,则对提高图像质量已没有帮助(线条图除外),反而会增大图像文件容量,增加处理时间,也对输出速度造成较大影响。因此通常精美的彩色印刷需要300~350dpi的图像分辨率,一般宣传品、画报用300dpi已足够,黑白印刷对分辨率的要求则更低。  随着网页制作的发展,许多设计制作人员会利用从网上下载的GIF格式的图片。这些Index_color RGB模式的图片在屏幕上显示和打印的效果都非常好,但是不能分色,也就不能直接用来出片,如果转成能分色的CMYK模式的TIFF图像,又没有好的办法来增加图像分辨率,同时又不缩小图像文件的尺寸。?*** hotoshop中提高分辨率到输出需要的数值,只是增加插值像素,即在原有像素的基础上由软件计算出新的像素来,并不能实际增加原始图片的细节。因此唯—一个保证得到高品质图像的方法,就是以所需的分辨率和输出尺寸来扫描这些图片。
有的设计制作人员从Word、Excel、Powerpoint等软件中把图片拷贝下来,直接粘贴到排版文件中,这时排版文件中只包含一个Windows Megafile(WMF)格式的文件,经过RIP解释后,图片不是分辨率不对,就是色彩不对。正确的做法是:把图片从Word等软件中拷贝粘贴至Illustrator、CorelDRAW等图形软件中,存储为EPS格式后再用Photoshop等图像软件以所需的分辨率打开,进行必要的处理,然后再置入排版软件中。当然,这种处理方法的前提条件是最初插入Word等软件中的图片具有足够的分辨率。  排版软件可以对图片进行缩放、旋转、镜像、倾斜等cao作,因而设计制作人员为了更方便地工作,会习惯于在排版软件中对图片进行这些处理,而不是?*** hotoshop等图像处理软件中。殊不知,在排版软件中所进行的缩放、旋转、镜像、倾斜等cao作,在输出时要由RIP来解释,这无疑会加大RIP的工作量,延长输出时间。所以,最好?*** hotoshop等图像处理软件中把图片的缩放、旋转、倾斜、镜像等工作做完,再置入到排版软件里。在图片处理过程中,出于各种需要,设计制作人员会生成一些路径,这些路径也会使RIP在解释时耗费大量的时间,影响出片的速度。所以,应该把多余的路径和通道部删去,使图片尽可能的简单。
设计制作要为输出做好设置
设计制作人员不一定会考虑版式文件的页面尺寸对输出有什么样的影响,当文件的页面尺寸和输出软片的尺寸不匹配时,会有很多问题发生,直接导致的是软片的浪费。输出中心为了节约成本,就要对页面设置进行改动,这些工作很需要时间,还有可能引发本不会出现的其他问题,如果设计制作人员能预先考虑到这一问题,对出片效率的提高和文件错误率的降低都将非常有利。
照排机通常能生成印刷品的角钱、中城等规矩线,有时,对于特殊的印刷品,照排机自动生成的规矩线不能满足要求,就需要手工绘制规矩线。绘制规矩线时要注意,线型要选择“极细”,四色印刷时,规矩线要定义为CMYK四色墨都为100%的实地色,折线、书脊线、角钱、中线各有其规矩,不要搞错。
如果需要拼版,除了规矩线的一些注意事项外,还要注意拼版的顺序和方向,折叠版式要符合装订厂折页机的要求。最好先用打印机打出一张小样,折成一本书来检查。如需将多个版式文件挤在一起,要注意各版式文件之间同名的排式、颜色等的设置是否相同,否则肯定会出现混乱的情况。
对于补漏白,可在拼版软件中设置,也可在RIP上设置,或者利用专门的补漏白软件,建议设计制作人员把这项工作交给输出中心去做。
当设计制作人员把需要输出的文件准备好后,应该把这些文件与字体等与输出有关的文件拷贝到一起,传送给输出中心,其中不要包括旧版文件、中间过程文件、设计用的样品文件等容易引起混淆或与输出无关的东西。同时也要告诉输出中心,你的印刷品要印在什么样的纸上,印色数,是否拼大版,需要的挂网线数是多少,输出比例是多少等等有关的信息。为了保证出片的正确性,还应交给输出中心一份最终的校样以备核对。  以上,是在设计制作过程中影响输出的一些问题,也许这里列出的问题并不全面,但它们确实很常见。希望这能对新近加入出版印刷行业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以上材料转载:[url]/home/forumdata/viewthread_cache/76//18478_1.htm[/url]希望对CI网的朋友有所帮助!
[[i] 本帖最后由 musedesign 于
17:24 编辑 [/i]]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agth用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