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关机有没有辐射手机党一起聊聊?

神车党退避 一起聊聊大众减配的那些事
03:40 / 李林果
8月8日,易车网发布了文章,众多网友开始了疯狂的吐槽,有褒有贬。有日系粉的冷嘲热讽,也有疑似自黑型的&省吃俭用,东借西凑花了十好几万,我怎么选了这么辆破车!!!!!!!!!!&评论,自然也少不了汽车之家的&好基友&来吐槽。
速腾后悬架真的是&减配&带来的意外?到底大众汽车在中国是怎么进行&减配&的。我们这次找到了一位大众汽车内部的&深喉&人士,他讲述了大众汽车在中国的一些采购策略,讲了大众车型不同的部件是怎么减配的。这篇文章有一半内容是基于TA的爆料而完成的,另一半是我们实地拍摄了8辆不同年款的大众车型,从2004款的途安一直到2014款的速腾。我可不是一汽-大众的托儿,也不是上海大众的黑,这次从两家各找一款车,一起来寻找&减配&背后的那些故事。
首先回应下上篇文章的网友观点,有些被点赞几百次,但这不代表我们认同那些观点。相反地,网友关注的热点,是我们接下来写作文章的指导方向。
咱还是不黑不捧的态度,就事论事。直接把那位&内部人士&的观点写出来,文字会很枯燥,咱就轻松着走起~
问题1:为什么要减配?
吐槽归吐槽,在的后悬架事件背后,&减配&成了很多网友黑的重要原因。首先,我们先搞清楚什么是&减配&,以及在中国的&减配&策略。
2014年上半年统计,的全球销量目前是第二,卖了506.6万辆,距离老大的509.7万辆只差了3.1万辆。按照目前的增长速度,在2014年底就会超过,成为全球汽车销量的老大。
做梦都想成为全球汽车销量的老大,这样可以把每辆车的成本拉得更低。MQB平台如果成功的话,不仅可以在全球销量上超过丰田,而且单车利润要比竞争对手更高。
成本因素之外,&技术过剩&(起码很多神车党是这么宣称的)也是大众汽车在中国敢于大胆减配的重要原因。如果某项技术,竞争对手都没有使用,那自己采用无疑等于变相提高了车型的售价,因为毕竟为此支付了更高的生产成本。
如果售价高出竞争对手,大众汽车就会面临&劣币驱逐良币&(不懂的自己问度娘去。概括来说,就是如果你能花1块钱买到一颗大白菜,你通常不会愿意花1块2买一颗,哪怕后者质量确实高出20%)的尴尬竞争局面。适当减配,带来汽车售价的下降,最终会在竞争中占据更大优势。
综合以上两点,减配是综合考虑之后的理性决定。市场销量可以证明这点,&神车&销量依然是中国市场的领头羊。如果日系车粉直接攻击&买神车无脑&的话,那就去回顾下过去几年的销量增长吧。
2006年,那时候还没有&郭美美&们出来坑&干爹&,也没有&神车&这个高端黑的词汇。那时候我在马路上看到一辆,绝对和现在看到一辆C同样的&崇拜感&。为什么不是宝马3?那群车主始终太张扬,在马路上不受人们待见。
那时候的,一款车月销万辆已经了不得了。而现在呢?光是就每个月两万多销量。&神车&的称号不是白来的,但最&神&的应该是早些年的那些车。那些车有多神?即使不断减配下来,照样销量越来越大。
当然,接下来谈到的&减配&,只是针对汽车的某些细节,并不是说汽车技术在倒退。实际上,时间的推移让技术越来越先进,电脑和手机行业对这点感触最深。说到这里,我们给诺基亚上柱香吧,我刚买了Lumia 1020,打算留给我儿孙们收藏用了。
问题2:的减配针对哪些部件?
上一篇文章讲过,的产品策略是&模块化&,说白了其实就是&零部件尽可能多地共享&。某款车销量增加30%,整体利润就可以增加一倍。
同样地,如果用在很多车型上的零部件成本降低一些,所带来的利润将会是巨大的。对奉行&模块化生产&的来说,&减配&有着难以抵挡的诱惑力。
对目前在中国合资生产的车型,如果或者觉得某些配置&技术过剩&了,就可以考虑进行减配。发动机和变速器这些核心部件,奉行统一采购的原则,基本上不会有太大的变化。除此之外的几乎所有零部件都可以进行&减配&。
根据我们在内的&深喉&总结,在中国的减配主要有两个原则:
1. 核心安全部件很难减配。
2. 除此之外的所有部件都可以研究进行减配。
问题3:的减配流程是什么样的?
这里得插句话,介绍下国内两家厂商的背景知识。
由占控股地位,话语权较为强势。是上汽与德国各占50%的局面。两家企业都要遵循德国对于零部件采购的规范,但在一些不重要的零部件商,和拥有较为独立的话语权,前提是采购的零部件要符合的全球标准。
接下来就是有趣的环节了。如果决定把的后悬架换成非独立的,就需要向德国提出申请,德国进行技术验证之后给出定论。如果决定把高、中、低频喇叭减配成高、低频喇叭,基本上这事自己就能办差不多了,给德国提出申请单子,交一定费用(这个环节非常有意思,接下来会详细讲),这事基本就妥了。
问题4:更改汽车配置,谁来做决策?
至于要改个后保险杠、换掉车门铰链这种事情,自己差不多可以主导给办了。但是涉及发动机、变速器和车身基本结构的变动,想减配还是挺难的。
自主权就更大了。严格意义上来说,德国给了7款车的生产权,而只拿到4款(如果算上的话,这代是和北美一起开发的,并不是由德国主导的)。消费者经常调侃&是(德国的)亲儿子,是干儿子&,可恰恰是&干儿子&有着更多的技术支配权。
举例来说,这款车基本是自己开发的,在配置选择上自主权也更大,对市场的反应更快。如果和同时决定给某款车增加一个什么配置,肯定是先搞出来。
也有自己的苦恼。虽然自主权更大,但每次要更改一个车型配置(例如更换一块内饰板),都需要提交一份技术申请给德国。提交申请需要申请号吧,德国大众先收你5000欧元,至于能不能批,那是另外的事。
德国从和上汽那里有着各种各样的挣钱办法,谁让技术掌握在人家手里呢。以后神车党们要给或者上汽提意见时候,别忘了捎带上&干爹&德国。
问题5:日本的合资车也会减配吗?
我们的&深喉&相当给力。TA又拿来日系车作为对比,来讲述的减配和日系车的减配有什么不同。
首先,日系车肯定也会不断减配。但是日本车的采购体系和截然不同,所以减配思路也完全不同。
是全球采购,提供零部件的供货商相当于商业伙伴,有时候会对商业伙伴使劲压价(谁让采购量大呢,他们买6AT比日本人买4AT还便宜),有时候又需要更换供货商,真是相爱相杀的纠结关系啊。
日本汽车也是对外采购,不过很多供应商是自己参股甚至绝对控股的。价格基本上是双方&心知肚明&的。例如&田会对自己控股的某供货商说:&这段时间我要上个新车,你先把&&发动机价格给我降个一半&,但也可能说:&这个&&变速器2万是不是便宜了点?我看就4万吧~&以上画面纯YY,我们的&深喉&也只能这么给出比喻,因为日系车的采购通常非常隐秘,外界很难得知背后的利益关系。
综上,不管是还是日系车,都会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减配。部分原因是销量大了以后,分摊的采购成本下降;更主要的原因是根据竞争对手的车型更新情况,及时&优化&车型的配置和成本。
问题6:减配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绝对是好事!我这么直接下结论,不知道&神车党&和&日系粉&会不会同时骂我。我是@李林果-易车 ,我为自己带盐。
可在7年前,就是高高在上的&女神&。我那时候月工资5000,根本没敢和&高富帅&们去抢。目前的起步价11.38万元,要是没有&减配&,女神还是女神,现在我也&不用多久就会升职加薪,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赢取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了。
10年前,的也绝对是&神车&,最早买的都是中国汽车消费的&先行者&,那群人非常懂车也非常懂得用车。可由于成本太高(年轻的&神车党&们,你们花点时间去研究下吧,那才叫&技术绝对过剩&),市场销量很差,直到最近几年,买的人才多了起来。
如果从消费者的角度,减配是绝对是好事。下面我们来具体进行分析。
已添加到收藏有没有正要高考的手机党?进来聊聊...._魔兽世界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6,099,378贴子:
有没有正要高考的手机党?进来聊聊....收藏
还有21天了,大家过得怎样???其他党员为我们加油
1楼 10:20&|
2楼 10:20&|
快试试吧,可以对自己使用挽尊卡咯~◆◆
没人吗?/????
3楼 17:59&|
4楼 18:04&|
登录百度帐号
内&&容:使用签名档&&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手机关机有没有辐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