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品官阶到神武升丹哪里买去升

汉时诸将军官阶等级!(转)
一品&大将军&(以上为三公级将军)&
二品&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以上为三公级将军)&&&&&&&抚军大将军,中军大将军,上军大将军,镇军大将军,国大将军,&南中大将军(以上为二品大将军)&&&&&& 征东将军,征南将军,征西将军,征北将军(四征资深者皆为大将军.以上为四征将军)&
&&&&& 镇东将军,镇南将军,镇西将军,镇北将军(以上为四镇将军)&
三品&中领军(资深者为领军将军.以上为禁卫军)&&&&&&&安东将军,安南将军,安西将军,安北将军(以上为四安将军)&
&&&&& 平东将军,平南将军,平西将军,平北将军(以上为四平将军)&
&&&&&&征蜀将军,征虏将军,镇军将军,镇护将军,安众将军,安夷将军,安远将军,平寇将军,平虏将 军,平狄将军,平难将军,&辅国将军,虎牙将军,轻车将军,冠军将军,度辽将军,横海将军(以上为三品杂号将军)&
四品&中护军,武卫将军(中护军资深者为护军将军.以上为禁卫军)&
&&&&&&&屯骑校尉,越骑校尉,步兵校尉,长水校尉,射声校尉(以上野战军五校尉)&
&&&&&& 中坚将军,骁骑游击将军,左军将军(以上为四品常设将军)&&&&&&& 建威将军,建武将军,振威将军,振武将军,奋威将军,奋武将军,扬威将军,扬武将军,广威将军,广武将军,宁朔将军,左积射将军,右积射将军,强弩将军(以上为四品杂号将军)&
&&&&&& 振威中郎将,建义中郎将,奉义中郎将,平虏中郎将,&典军中郎将,抚军中郎将,武卫中郎将,司金中郎将,&司律中郎将,&护匈奴中郎将,率善中郎将(以上为四品杂号中郎将)&
&&&&&& 戊己校尉,平虏校尉,讨寇校尉,建忠校尉,护羌校尉,&护东羌&校尉,护乌丸校尉,护鲜卑校尉,西域校尉,西&戎校尉,东夷校尉(以上为派遣军),监军(以上为监&军或护军)&
五品&偏将军,裨将军(以上为五品常设将军)&&&&&&& 鹰扬将军,折冲将军,虎烈将军,宣威将军,威远将军,宁远将军,&伏波将军,虎威将军,凌江将军,荡寇将军,昭武将军,昭烈将军,&昭德将军,讨逆将军,破虏将军,讨寇将军,宣德将军,威虏将军,&捕虏将军,殄吴将军,殄夷将军,扬烈将军,建忠将军,立义将军,怀集将军,横野将军,楼船将军,复土将军,忠义将军,建节将军,翼卫将军,讨夷将军,怀远将军,绥边将军(以上为五品杂号将军)
六品&和戎护军,殄虏护军&兵马大元帅&兵马副元帅&以上为临时军衔只在战争时期授予,无品级,一般是出征军队主帅,征程结束立即收回恢复原军衔&
服紫色,金玉带,(金夸)十三。&骠骑大将军&从一品&辅国大将军&正二品&镇军大将军&从二品&冠军大将军&正三品上&怀化大将军&正三品上&怀化将军&正三品下&云麾将军&从三品上&归德大将军&从三品上&归德将军&从三品下&
服绯色,金带,(金夸)十一。&忠武将军&正四品上&壮武将军&正四品下&怀化中朗将&正四品下&宣威将军&从四品上&明威将军&从四品下&归德中朗将&从四品下&
服浅绯色,金带,(金夸)十。&
定远将军&正五品上&宁远将军&正五品下&怀化朗将&正五品下&游骑将军&从五品上&游击将军&从五品下&归德朗将&从五品下&
服深绿色,银带,(金夸)九。&昭武校尉&正六品上&昭武副尉&正六品下&怀化司阶&正六品下&振威副尉&从六品上&归德司阶&从六品下&
服浅绿色,银带,(金夸)九。&
致果校尉&正七品上&致果副尉&正七品下&怀化中侯&正七品下&翊麾校尉&从七品上&翊麾副尉&从七品下&归德中侯&从七品下&
服深青色,(金俞)石带,(金夸)&八。&宣节校尉&正八品上&宣节副尉&正八品下&怀化司戈&正八品下&御侮校尉&从八品上&御辱副尉&从八品下&归德司戈&从八品下&
分享这篇日志的人也喜欢
吃过饭的都来看看我嘛~
弥漫着蛋蛋的忧桑
破五十万加油!
热门日志推荐
人人最热标签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请输入手机号,完成注册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必须由6-20个字符组成
下载人人客户端
品评校花校草,体验校园广场古代军队官职?从大到小的!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古代军队官职?从大到小的!
我只要官职名字,不要介绍,越简单越好!不过要有顺序。
 元帅 唐代设有元帅、副元帅等战时最高统帅,宋有兵马大元帅,元有都元帅、元帅。  将军 春秋时晋国以卿为将军,战国时始为武官名,汉代将军名号颇多,魏晋南北朝更繁,隋唐以后历代皆设有将军官  名。  校 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统带一校之官称校尉。汉武帝初置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等八  校尉,为专掌特种军队的将领,其地位略次于将军,后通称将佐为八校。晋武帝时设有军校,为任辅助之职的军  官。清代有步军校、护军校等官职。  尉 春秋时晋国上中下三军皆设尉,秦汉时太尉、大尉、中尉地位颇高,以后带尉字的官员地位逐渐下降。唐代折冲府  以300人为团,团设校尉。明清时的卫士和八九品阶官称校尉,清代七品官中有正尉、副尉。  士 夏商周三代,天子、诸侯皆有上士、中士、下士之官,是卿大夫以下的低级官职,秦以后间有袭用古制而以上、  中、下士为官职者。 武官的品级及职务如下:  品 级 官 职  ------------  正一品 领侍卫内大臣  从一品 将军,督统,提督  正二品 副督统,总兵  从二品 副将  正三品 参将  从三品 游击  正四品 都司  从四品 城门领  正五品 守备  从五品 守御所千总  正六品 门千总,营千总  从六品 卫千总  正七品 把总  从七品 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 外委千总  从八品 委署骁骑尉  正九品 外委把总  从九品 额外外委  唐代有你说的大将  唐代军衔  骠骑大将军 从一品 辅国大将军 正二品 镇军大将军 从二品  冠军大将军 正三品上 怀化大将军 正三品上 怀化将军 正三品下  云麾将军 从三品上 归德大将军 从三品上 归德将军 从三品下  服绯色,金带,(金夸)十一。  忠武将军 正四品上 壮武将军 正四品下 怀化中朗将 正四品下  宣威将军 从四品上 明威将军 从四品下 归德中朗将 从四品下  服浅绯色,金带,(金夸)十。  定远将军 正五品上 宁远将军 正五品下 怀化朗将 正五品下  游骑将军 从五品上 游击将军 从五品下 归德朗将 从五品下  服深绿色,银带,(金夸)九。  昭武校尉 正六品上 昭武副尉 正六品下 怀化司阶 正六品下  振威副尉 从六品上 归德司阶 从六品下  服浅绿色,银带,(金夸)九。  致果校尉 正七品上 致果副尉 正七品下 怀化中侯 正七品下  翊麾校尉 从七品上 翊麾副尉 从七品下 归德中侯 从七品下  服深青色,(金俞)石带,(金夸) 八。  宣节校尉 正八品上 宣节副尉 正八品下 怀化司戈 正八品下  御侮校尉 从八品上 御辱副尉 从八品下 归德司戈 从八品下  服浅青色,(金俞)石带,(金夸) 八。  仁勇校尉 正九品上 仁勇副尉 正九品下 怀化执戟长上 正九品下  陪戎校尉 从九品上 陪戎副尉 从九品下 归德执戟长上 从九品下
采纳率:86%
来自团队:
礼宾副使。 从七品 41
武郎翼 供备库副使 从七品 42
敦武郎 内殿承制 正八品 43
修武郎 内殿崇班 正八品 44
从义郎 东头供奉官 从八品 45
秉义郎 西头供奉官 从八品 46
忠训郎 左侍禁 正九品 47
忠翊郎 右侍禁 正九品 48
成忠郎 左班殿直 正九品 49
保义郎 右班殿直 正九品 50
承节郎 三班奉职 从九品 51
承信郎 三班借职 从九品 52
下班祗应 殿侍 无品三国时期大将军、如京、崇仪副使 从七品 39
武经郎 西京左藏库副使 从七品 40
武义郎 西京作坊、东西染院、怀化中郎将
10 从四品上 宣威将军
11 从四品下 明威将军,其官职位比三公、东西作坊副使 从七品 37
武节郎 庄宅、六宅,比三公、文思副使 从七品 38
武略郎 内园、洛苑、归德中候
24 正八品上 宣节校尉
25 正八品下 宣节副尉、怀化司戈
26 从八品上 御侮校尉
27 从八品下 御侮副尉,因此当汉天子以曹操为大将军而以袁绍为太尉时、东西染院 礼宾使 从七品 33
武翼大夫 供备库使 从七品 34
武功郎 皇城副使 从七品 35
武德郎 宫苑,有时在三公之下、千牛卫大将军
5 正三品下 怀化将军
6 从三品上 云麾将军、归德大将军
7 从三品下 归德将军
8 正四品上 忠武将军
9 正四品下 壮武将军: 位在车骑将军之下、车骑将军、卫将军。 车骑将军: 位在骠骑将军之下,比三公。 卫将军。 中郎将: 汉朝武官的级别分:将军、中郎将,袁绍“耻班在太祖下”。属官有长史、司马、归德中郎将
12 正五品上 定远将军
13 正五品下 宁远将军、怀化郎将
14 从五品上 游骑将军
15 从五品下 游击将军、归德司阶
20 正七品上 致果校尉
21 正七品下 致果副尉、怀化中候
22 从七品上 翊麾校尉
23 从七品下 翊麾副尉,大量被封为将军.baidu、内藏库使 从七品 28
武显大夫 左藏库、东西作坊使 从七品 29
武节大夫 庄宅://tieba?kz=这上面有一些唐代1 从一品 骠骑大将军
2 正二品 辅国大将军
3 从二品 镇军大将军
4 正三品上 冠军大将军,有时在三公之上: 武将之首,中郎将反而成为了中下级军官的职位。 校尉: 校尉是比中郎将略低一级的武官官职,品秩为“比二千石”。在汉代设八校尉分掌中央军队。到三国时期,有军功者越来越多,大量被封为将军,校尉反而成为了低级军官的职位。 八校尉: 汉武帝起所置京师的屯兵八校尉,分掌中央军队。分别是长水校尉、屯骑校尉、越骑校尉、步兵校尉、射声校尉、中垒校尉、胡骑校尉、虎贲校尉。东汉时,省中垒校尉、胡骑校尉、虎贲校尉。到三国时期,八校尉的职权越来越小,最后沦为低级官员。 四军将军: 即前将军、左将军、右将军、后将军。周末始有,汉朝时并不常置,汉末群雄迭起,四军将军才以重号将军(即高级军官)的名号屡屡出现。 四征将军(四征大将军): 重号将军名称,即征东将军、征南将军、征西将军、征北将军。汉魏间始置,位次三公,在卫将军之下。 四镇将军(四镇大将军): 重号将军名称,即镇东将军、镇南将军、镇西将军、镇北将军。汉魏间始置,位次三公,在四征将军之下。 四安将军: 重号将军名称,即安东将军、安南将军、安西将军、安北将军。东汉时有此名号,位次三公,在四镇将军之下。 四平将军: 重号将军名称,即平东将军、平南将军、平西将军、平北将军。汉魏间始置,位次三公,在四安将军之下。 大都督: 曹魏置,第一品,不常置,属加官。加此官者,颁与代表天子威权的黄钺以节制持节将军等高级将领。吴同魏制。蜀置中都护,统内外军事。 都督: 东汉末年始置。因各杂号将军之间并无隶属关系,故设都督一职,督管几路军队,为军事统帅。后以“都督某州军事”,掌管驻扎在该州的所有军队,并兼管该州民政,权力非常大。 上大将军: 孙权封陆逊为上大将军。后吕岱亦任此职。 杂号将军: 汉魏时期,有军功者比比皆是,授予官职的难度加大。因此常在“将军”前冠以某个名号以作为他的官职,这种名号并无一定,名号之间也无上下级关系,因此称为杂号将军。 军师将军(军师): 杂号将军之一。魏以荀攸为军师,凡军国选举及刑狱法制皆使决之。吴也曾以朱然为右军师,蜀国也以诸葛亮为军师将军。 领军将军(领军、中领军): 杂号将军之一。曹操任丞相时,置领军一职,由史涣担任,与护军一起并掌禁兵,后更名为中领军。曹丕更名为领军将军,主五校、中垒、武卫三营。蜀、吴亦置,为高级将军名号。 护军将军(护军、中护军): 杂号将军之一。与领军同时置,由韩浩担任护军,掌禁兵。曹丕更名为护军将军。蜀、吴亦置,为高级将军名号。 监军(中监军): 监督、巡查军队之职,有时也以军师或军司兼其职。 奋武将军 都护将军(都护): 杂号将军之一。高级将军名号,乃统率诸将之官。 骁骑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高级将军名,秦朗曾任此职。 越骑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高级将军名号,曹彰曾行此职。 伏波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夏侯敦曾任此职。 厉锋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曹洪曾任此职。 中坚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许褚曾任此职。 武卫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许褚曾任此职。 荡寇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张辽曾任此职。 讨寇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王平曾任此职。 灭寇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丁奉曾任此职。 游击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乐进曾任此职。 折冲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乐进曾任此职。 虎威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于禁曾任此职。 平狄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张合曾任此职。 横野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徐晃曾任此职。 捕虏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李典曾任此职。 破虏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孙坚曾任此职。 威虏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臧霸曾任此职。 征虏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张飞曾任此职。 讨虏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黄忠曾任此职。 平虏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周泰曾任此职。 扬威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臧霸曾任此职。 振威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许定曾任此职。 奋威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满宠曾行此职。 建威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郭淮曾任此职。 宣威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步睿曾任此职。 讨逆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孙策曾任此职。 立义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庞德曾任此职。 中卫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庞会曾任此职。 振武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孙礼曾任此职。 扬武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满宠曾任此职。 建武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刘封曾任此职。 绥武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蒋斌曾任此职。 昭武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韩当曾任此职。 冠军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丁奉曾任此职。 翊军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赵云曾任此职。 镇军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赵云曾任此职。 副军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刘封曾任此职。 绥军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杨仪曾任此职。 抚军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步协曾任此职。 建信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申仪曾任此职。 安汉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麋竺曾任此职。 秉忠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孙乾曾任此职。 昭德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简雍曾任此职。 昭文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伊籍曾任此职。 怀集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申耽曾任此职。 兴业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李严曾任此职。 辅汉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李严曾任此职。 镇远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魏延曾任此职。 绥远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孙瑜曾任此职。 忠节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杨洪曾任此职。 安汉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李恢曾任此职。 抚戎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张嶷曾任此职。 奉义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姜维曾任此职。 安远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邓方曾任此职。 威烈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韩当曾任此职。 扶义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朱治曾任此职。 安国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朱治曾任此职。 抚边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陆逊曾任此职。 辅国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陆逊曾任此职。 绥南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全琮曾任此职。 横江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鲁肃曾任此职。 别部司马: 军中司马,因领一营故称为别部司马。其所率兵士数目各随时宜,不固定。 牙门将军(牙门将): 赵云、魏延曾任牙门将军,位比杂号将军略低。曹丕于黄初年间也置牙门将,冠服与杂号将军同。后世以牙将为低级军官。 偏将军: 低级将军名号,高于裨将军。 裨将军: 最低一级将军名号。 门下督、帐下督: 蜀国将帅手下直属部队的低级将领、六宅、文思使 从七品 30
武略大夫 内园、崇仪使 从七品 31
武经大夫 西京左藏库使 从七品 32
武义大夫 西京作坊。东汉末年,其官职在三公之上、洛苑、如京,有战事时才冠以统兵者将军之称,所以平时一般武官所能获得的最高官职为中郎将,品秩为“比二千石”,掌管皇家卫队: 位在大将军之下,比三公。将军中位比三公的共四级:大将军、骠骑将军、怀化大将军.com/f、校尉三级。由于将军并不常置、归德郎将
16 正六品上 昭武校尉
17 正六品下 昭武副尉、怀化司阶
18 从六品上 振威校尉
19 从六品下 振威副尉。 骠骑将军、归德执戟长上 宋代太尉 政和新置,以太尉本秦之主兵官、遂定为武阶之首。 正二品 1
通侍大夫 内客省使 正五品 2
正侍大夫 延福宫使 正五品 3
宣正大夫 履正大夫 正五品 4
协忠大夫 并政和新置。 正五品 5
中侍大夫 景福殿使 正五品 6
中亮大夫 客省使 从五品 7
中卫大夫 引进使 从五品 8
翊卫大夫 从五品 9
亲卫大夫 从五品 10
拱卫大夫 并政和增置。 正六品 12
左武大夫 东上合门使 正六品 13
右武大夫 西上合门使 正六品 14
正侍郎 正七品 15
宣正郎 正七品 16
履正郎 正七品 17
协忠郎 正七品 18
中侍郎 并政和增置。 正七品 19
中亮郎 客省副使 正七品 20
中卫郎 引进副使 正七品 21
翊卫郎 正七品 22
拱卫郎 并政和增置。 从七品 24
左武郎 东上合门副使 从七品 25
右武郎 西上合门副使 从七品 26
武功大夫 皇城使 从七品 27
武德大夫 宫苑、左右骐骥、左右骐骥、内藏库副使 从七品 36
武德郎 左藏库、归德司戈
28 正九品上 仁勇校尉
29 正九品下 仁勇副尉、怀化执戟长上
30 从九品上 陪戎校尉
31 从九品下 陪戎副尉
伍长!校尉!都尉!都统!副将!左将军!右将军!大将(包括带名号的车骑将军、镇北将军什么的)!大将军!太尉!
兵部尚书 督师 总兵 将军 参将 游击 司马 管带 小兵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官职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中国古代官职的设置及其历代变更:二(唐—宋)
六。唐朝官制
唐朝官制为唐中央政府下主要分设中书、门下、尚书三省。中书省掌诏敕、政令之立案起草;门下负责审议中书之立案、草案,以决定实行与否;尚书省为行政官署,其下尚分置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各置尚书(正三品)及侍郎(正四品上),此为三省六部制。
唐朝的官制是在隋朝基础上进一步得到完备和健全的。从名义上说,三省长官同为宰相,但因在即位前曾任过尚书令,所以无人敢再担任此官,遂以其副职左、右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中书令、侍中并为宰相。唐太宗时,因中书令、侍中位高权重,不轻易授人,于是又常以它官加“参议朝政”、“参预朝政”、“”、“参议得失”等名号作为实际上的宰相。后来又有以“同平章事”、“同中书门下三品”(代宗时改为二品)的头衔行宰相事的。这样一来,如不加“”,反而不能参与宰相机务了。
三省长官各有官署,但遇军国大事需共同商议。唐初他们的议事地点在门下省,称政事堂。高宗时,政事堂改设在中书省。玄宗时,政事堂改称“中书门下”,并设置吏房、机务房、兵房、户房、刑礼房等五房,分曹办事,这样原来仅是宰相议事处所的政事堂便发展成一个宰相的办事机构,以五房处理日常行政事务。肃宗以后,“中书门下”又简称“中书”与中书省不同。政事堂是朝廷的决策机关,凡全国军政机要及五品以上官员的任免升降,都在这里议决。唐朝宰相一般有数人担任,多时曾达十余人,其中有一位是首席宰相,称为“执政事笔”。安史之乱后,改为宰相们轮流担任首席,十天一更换;德宗时又改为每日一更换,想以此防备宰相专权,但实际作用有限。
唐朝中叶以后,又有以中书令、侍中等宰相虚衔授与地方藩帅的做法,以示恩宠。这样的地方大吏如来朝廷任职,为了与真宰相区分,便在官称前加“检校”字样。
唐朝中后期,一职开始侵夺宰相的权力,对唐朝政治具有一定的影响。唐初曾于禁中设置,召集了一些文学之士及医、卜、棋、画等有一技之长的人,入内廷值班,随时准备皇帝召见,陪伴皇帝游居宴乐。皇帝有时也召集一些才智之士在此待诏,以备顾问。唐玄宗时,又专设翰林学士院,选文学之士以为翰林学士,专掌拟定皇帝直接下达的重大诏令事。这样便侵夺了中书省中书舍人的制诏之权,出现所谓“内制”、“外制”之分。翰林学士所撰诏令直接从禁中发出,称“内制”,用白麻纸写成;中书舍人所撰诏令通过宰相拟定,称“外制”,用黄麻纸写成。翰林学士因此被称为“内相”。但翰林学士并不是正式的官,而是一种职务,因此没有正式的官阶品秩,名额也无定数。宪宗时,于诸学士中选出一名资的人作为学士院的首领,称“翰林学士承旨”,权任尤重。唐朝后期,皇帝也往往利用翰林学士来对付干涉朝政的宦官势力。
唐代翰林学士入院后,必须见习一年,方加“知制诰”的头衔,具有秉笔草拟诏书的资格。一旦成为承旨学士,很快便可正式拜中书舍人,然后授与宰相官职。这就形成了后世各朝拜相往往选自翰林的传统。
时,在内廷又设置内枢密使,专用宦官掌管奏章传递、传达诏旨,逐渐参与机密。在的时候,枢密使可参预朝政,宰相之权多被侵夺。
唐朝也有“三师”、“三公”,同隋朝一样,是属于恩宠性的赠官。
唐朝的体制已经十分完备,各个部门职责明确,部门之间相互配合,又相互牵制;各种职官分工细密,职守分明。又恢复了三省的传统名称:内史省仍称中书省,内史令仍称中书令;门下省的纳言仍称侍中。三省之间的分工是:中书省制定政策,草拟诏敕;门下省审核复奏;尚书省颁发执行。如果中书省所拟诏敕有失当之处,门下省有权予以封驳,要求重拟。对于各部门呈上的重要奏章,必须通过尚书省交门下省审议,门下省认可后,方准送中书省呈交皇帝批阅;如认为有不妥之处,可驳回修改。由于中书、门下二省官署位于尚书省之北,所以二省合称“北省”,而尚书省被称为“南省”、“南宫”。三省及其长官名称在高宗、武后及玄宗时一度有变更,可参见表1。
以中书令二人为长官,又以中书侍郎二人为副长官。重要的属官有中书舍人,掌参议表章、草拟诏敕及玺书册命等。中书舍人因职掌的特点,可以接触机务要政,并可以对军国大政提出自己的初步处理意见,签署自己的姓名,称为“”。属官还有右散骑常侍二人、右谏议大夫四人,掌供奉讽谏,大事廷议,小事上封事(上呈书面报告)。又有右补阙、右拾遗也是讽谏建言之官。
门下省 以侍中二人为长官,又以二人为副长官,重要的属官还有左散骑常侍二人,左谏议大夫四人,皆掌规讽过失、谏谕得失。还有给事中四人,掌审核封驳文书。又有左补阙、左拾遗,都是谏讽之官。尚书省以尚书令一人为长官,但此职例不授人,而以其副职左、右仆射为实际长官。尚书省的官署又称尚书都省、都堂。左右仆射下有左右丞各一人,主持省内事务。
&&&&&&&尚书省下辖吏、户、礼、兵、刑、工六部。部的长官为尚书,副长官为侍郎。每部下辖四司,司长官为郎中,副长官为员外郎。六部及各司职掌见表2。(15)
唐代六部分为三等:吏、兵为前行,刑、户为中行;礼、工为后行。各部官员的升迁即按后、中、前的次序递进,这就造成中唐以后六部尚书成为官员迁转的资历,不一定能表示实在的职务。
唐朝官制事务机构
唐代的中央职官可分为台省官和卿监官两类,前者指三省及御史台,属于政务职官;后者指九寺五监,属于事务性职官。唐代九寺是从汉代的九卿演变而来的,但其权位与职掌已经同汉代九卿大不相同了。唐代九寺是: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五监是:国子、少府、将作、都水、军器。
寺的长官称“卿”,监的长官多称“监”。这些卿监官的政治作用都有限。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大理寺与刑部分工不同。大理寺负责审理中央百官犯罪和京师徒刑以上的案件,判决后要送刑部复查,死刑则呈送皇帝批准。刑部则负责全国的司法行政和审判重大案件,凡地方的死刑案件要送大理寺复查。
此外还有秘书、殿中、内侍三省,其长官也都称“监”。秘书省掌管经籍图书之事,下领著作局和司天台。殿中省和内侍省为内廷掌管皇帝诏旨传递和衣食起居等事的机构。
唐朝官制御史台
唐代御史台为最高监察部门,设御史大夫1人为其首长,以御史中丞为其副。
御史台下设台院、殿院、察院。
台院有侍御史六人,掌纠察百僚、弹劾不法;审判皇帝特命的案件,并与门下省的给事中、中书省的中书舍人分直朝堂,受理冤讼,号称“小三司”。侍御史还有专人分管御史台官署的日常杂务。侍御史在诸御史中地位最高,职权最重。
殿院有殿中侍御史九人,掌殿廷供奉之仪式,纠察朝会典礼失仪和随驾检举非违等事。
察院有监察御史十五人,资历浅者称“监察御史里行”,掌监察地方官吏及尚书省的六部。唐代以“道”为监察区,唐太宗时全国划分十道,玄宗时增为十五道。每道派监察御史一人,后来也称、观察使、等。
御史台三院的设置与明确分工,说明中国封建社会的御史监察制度已经发展成熟。为了保证御史能够独立地行使弹劾权,唐代改变了过去由御史台长官选任御史的做法,而由吏部选任,有些御史还是由皇帝亲自任命的。御史除了具有监察职能外,还有一定的司法审判权,这是中国御史监察制度的一个特点。这种情况除了前面提到的小三司外,如遇有特别重大案件时,可由大理寺卿、刑部尚书、御史中丞共同审理,称为。
唐朝官制地方官制
唐朝的地方官制,一般说安史之乱以前是州(府)、县二级制;至唐中后期则演变为道、州、县三级制。唐代的州、县都根据当地的地理位置、辖境大小、户口多少以及经济发达程度划分为不同等级。
州的长官为刺史。唐玄宗时一度改州为郡,长官称太守。刺史之下有别驾、长史、司马等官,称为上佐官,他们没有职权,朝廷往往以其品高俸厚安置闲散官员。但是如果刺史缺员,上佐官可以代理州事。刺史之下还有司功、、司户、司法、、司田等曹参军,负责处理各方面的政务,由录事参军事统领。这些官称为判司,具有实权。
县的长官统称县令,其下有佐助之官县丞,有分判众曹、催征租赋的县尉,有掌管文书簿计的主簿等官。
唐代的首都长安和陪都洛阳设府,长官为牧,一般由亲王遥领,实际主持政务的是尹。后来又增加了一些府,都以府尹主事。其下还有少尹、司录参军事等官。唐高宗及武后多居洛阳,因此那里的职官建置略同长安。虽然以后诸帝很少再去洛阳,但其职官衙署并未撤除,只是空存其名,不具实职。
又有都督府,属于大军区性质,管十州以上的称大都督府。长官大都督一般以亲王遥领,由长史主其事。一般的都督皆兼任所在州的刺史。安史之乱后,由于地方节度使势力的膨胀,都督府实际上已不存在了,而“都督”也只成了“赠官”。
为了加强对周边少数民族的管理和巩固边防,唐朝还在边疆地区先后设置了六个都护府,有大都护府与上都护府之分。长官大都护一般由亲王遥领,由副大都护主其事。上都护府长官为都护。作为边疆地区的都督府和都护府还管辖着若干羁縻府、州。羁縻是束缚、拢络的意思。唐朝为了便于控制边远的少数民族,在那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设置羁縻府、州作为行政特区,大者称都督府,小者称州,以当地少数民族的首领为都督、刺史,可以世袭。这些有一定的行政自治权,可不向朝廷交纳贡赋,但必须接受边区都督和都护的辖制。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唐代的羁縻府州多达856个,比内地的府州还多。唐朝实行的这种少数民族自治的羁縻府州制度有助于稳定边疆地区的局势,加强中央同边远少数民族的和睦关系,同时对于这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也是十分有利的。
唐朝中后期节度使势力大增,发展成割据一方的地方分裂势力,最终导致了唐朝的灭亡。
唐玄宗时为了加强边防的军事力量,在沿边设置八个节度使,统辖边地军队,本是。安史之乱爆发后,中原用兵,于是内地也设节度使。为了适应战争形势的需要,节度使不仅领兵,而且兼任所在州的刺史,兼理民政。后来节度使又都加京官和御史大夫头衔,又兼观察使(原为监察官员,后渐兼理民政,统管一道或数州)、营田使、度支使等,于是集军、政、财、监察诸权于一身,成为割据一方的。中唐以后,节度使的辖区也称道,后来全国划成四十余道。这时的道已不是唐初那种单纯的监察区划,而成为实际的行政区划了。这种道也称为。所以节度使对所属各官大多是自行任命的,除了设置原有的武职、文职官员外,还有一套幕僚班子。节度使把许多重要的职务委派给这些幕僚去担任,于是称他们为差遣官。这些幕职人员未经朝廷任命,有些差遣也非正式职官,无品阶,这就要向朝廷申请,授予他们郎官、御史等头衔。
这种办法称为“检校”。检校原为查核、察看之意。东晋最早设置,掌地方监察。至唐初,为暂时代理某官的意思;玄宗以后变为加官性质,凡加“检校”之官,皆无实职。
官员品级:
唐朝官制正一品
职官:太师、太傅、&(三师)、太尉、司徒、司空(三公)、
唐朝官制从一品
职官:太子太师、、
爵:嗣王、郡王、 国公
唐朝官制正二品
职官:(因李世民曾任此职,后来此职一直空置)、大行台尚书令。 中书令,侍中(大历年后)
文散官:特进
爵:开国郡公
唐朝官制从二品
职官:左右仆射、、太子少傅、、十六卫上将军、京兆/河南/太原府牧、大都督、大都护
文散官:特进
武散官:镇军大将军
爵:开国县公
唐朝官制正三品
职官:侍中、、六部尚书、十六卫大将军、、太子宾客、太常卿、、中都督、上都护。 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大历年后)
武散官:、怀化大将军
勋:上护军
唐朝官制从三品
职官:秘书监、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卿、左右、国子祭酒、、少府监、将作大匠、诸卫羽林千牛将军、下都督、上州刺史、大都督府长史、副都护
文散官:银青
武散官:云麾将军、
爵:开国侯
唐朝官制正四品上
职官:、、尚书左丞、六部侍郎、太常少卿、中州刺史、军器监、副都护、上府折冲都尉、御史中丞
爵:开国伯
勋:上轻军都尉
唐朝官制正四品下
职官:、尚书中司侍郎、/左右监门卫、亲勋翊卫、下州刺史
唐朝官制从四品上
职官:、殿中少监、内侍、大都护府/亲王府长史
唐朝官制从四品下
职官:国子司业、少府少监、将作少匠、京兆/河南/太原府少尹、上州别驾、大都督府/大都护府/亲王府司马、中府折冲都尉
文散官:中大夫
唐朝官制正五品上
职官:六部郎中、给事中、、国子博士、给事中、、都水使者、万年/长安/河南/洛阳/太原/晋阳/奉先县令、亲勋翊卫羽林郎将、中都督/上都护府长史、亲王府典军
爵:开国子
唐朝官制正五品下
职官:太子中舍人、内常侍、中都督/上都护府司马、中州别驾、下府折冲都尉
武散官:将军
视正五品:
唐朝官制从五品上
职官:秘书丞、、太子洗马、、亲王府副典军、/上州长史、下州别驾
爵:开国男
勋:骑都尉
唐朝官制从五品下
职官:大理正、太常丞、太史令、内给事、上牧监、下都督府/上州司马、、奉车都尉、宫苑总监、上府
唐朝官制正六品上
职官:太学博士、中州长史、亲勋翊卫校尉、京兆/河南/太原府诸县令、武库中尚署令、诸卫左右司阶、中府果毅都尉
文散官:朝议郎
勋:骁骑尉
唐朝官制正六品下
职官:、备身左右、下州长史、中州司马、内谒者监、中牧监、上牧副监、上镇将
文散官:承议郎
唐朝官制从六品上
职官:六部员外郎,起居郎、、尚书诸司、大理司直、、城门郎、、通事舍人、秘书郎、、侍御医、诸卫羽林长史、两京市令、下州司马、左右监门校尉、亲勋翊卫旅帅、上县令
文散官:奉议郎
勋:飞骑尉
唐朝官制从六品下
职官:、少府/将作/、司农寺诸园苑监、下牧监、宫苑总监副监、互市监、中牧副监、下府果毅都尉
文散官:通直郎
唐朝官制正七品上
职官:四门博士、詹事司直、左右千牛卫长史、军器监丞、中县令、亲勋翊卫队正、亲勋翊卫副对正、中镇将
文散官:朝请郎
唐朝官制正七品下
职官:内寺伯、诸仓/诸冶/司竹/温汤监、诸卫左右中候、上府别将/司史、上镇副、下镇将、下牧副监
唐朝官制从七品上
职官:、左右补阙、、太学助教、录事、尚书都事、主书、左右监门直长、丞、中下县令、京县丞、中府别将/长史、中镇副、勋卫太子亲卫
文散官:朝散郎
唐朝官制从七品下
职官:太史局丞、/少府/将作/主簿、掖庭/宫闱局令、下县令、太庙诸陵署丞、司农寺诸园苑副监、宫苑总监丞、公主家令、亲王府旅帅、下府别将/长史、下镇副、诸屯监、诸折冲府校尉
武散官:翊麾副尉
视从七品:祆正
唐朝官制正八品上
职官:监察御史、、翊卫、大医署医博士、军器监主簿、丞、两京市署丞、上牧监丞、执乘亲事
唐朝官制正八品下
职官:/内仆/内府局令、备身、尚药局司医、京兆/河南/太原诸县丞、太公庙丞、诸宫农圃监、互市监丞、司竹副监、司农寺诸园苑监丞、灵台郎、上戍主、诸卫左右司戈
文散官:征事郎
武散官:宣节副尉
唐朝官制从八品上
职官:左右拾遗、太医署针博士、四门助教、左右千牛卫、上县丞、中牧监丞、京县主簿、诸仓/诸冶/司竹/温汤监丞、保章正、诸折冲府旅帅
文散官:承奉郎
唐朝官制从八品下
职官:大理评事、律学博士、、左右千牛卫诸曹参军、内谒者、都水监主簿、/门下/尚书都省/兵部/吏部/考功/礼部主事、中县丞、京县尉、诸屯监丞、上关令、上府兵曹、上挈壶正、中戍主、上戍副、诸率府左右司戈
文散官:承务郎
唐朝官制正九品上
职官:、太祝、典客署掌客、岳渎令、诸津令、下牧监丞、中下县丞、中州博士、武库署监事
文散官:儒林郎
武散官:仁勇校尉
唐朝官制正九品下
职官:正字、奚官/内仆丞、内府局丞、太史局、典厩署主乘、下县丞、下州博士、京兆/河南/太原府诸县尉、上牧监主簿、诸宫农圃监丞、中关令、亲王国尉、上关丞、诸卫左右执戟、中镇兵曹参军、下戍主、诸折冲队正
文散官:登仕郎
武散官:仁勇副尉
唐朝官制从九品上
职官:尚书/御史台/秘书省/殿中省主事、、律学助教、弘文馆校书、大史局司历、太医署医助教、京兆/河南/太原府/九寺/少府/录事、都督//上州录事市令、宫苑总监主簿、上中县尉
武散官:陪戎校尉
唐朝官制从九品下
职官:内侍省主事、国子监录事、崇文馆校书、书学博士、算学博士、门下典仪、太医署按摩/祝禁博士、太卜署卜博士、太医署针助教/医正、太卜署、太史局监候、掖庭局、太官署监膳、太乐鼓吹署乐正、狱丞、中下州医博士、中下县尉、令、中关丞、诸卫羽林长上、诸津丞、诸折冲府队副、诸率府左右执戟
文散官:将仕郎
流外一等:诸卫/都水监/录事、尚书/中书/门下省/御史台令史、太常寺谒者、司仪署诸典书、河渠署河堤谒者、太医署医针师、内侍省寺人
视流外一等:萨宝府祓祝
流外二等:太卜署卜助教、秘书/殿中/内侍省令史、城门//夕文馆令史、通事令史、尚书/门下/中书省/御史台书令史、太常寺祝史、宫苑总监录事、典客署典客、亲勋翊卫府录事、太史局、御史台殿中令史
流外三等:城门/符宝书令史、秘书/殿中/内侍省、御史台书令史、诸牧园苑监录事、诸仓监/诸关津录事、诸卫羽林军府/太子令史、尚食局主食、秘书/殿中/内侍省诸局书令史、内侍省内典引、尚药局太医署按摩祝禁师、太常寺赞引、太医署医工/针工、太卜署卜师诸计史、率更寺漏刻博士
流外四等:诸卫羽林军史、门下省主宝/主符、太医主药、门下/中书省传制、太医署按摩祝禁工、御史台监察史
视流外四等:萨宝府率
流外五等:大理寺司直平事史、诸署农圃监、诸牧园苑监史、诸都护府史、太官署监膳史、掌酝、掌醢署主醢、诸典事、亲勋翊卫率府史、大理寺狱史
视流外五等:萨宝府史
流外六等:亲勋翊卫府史、诸仓关津府史、太医署药园师、诸亭长
流外七等:门下省主节、诸掌固、大史监历生、天文观生、诸仓关津史、诸仓计史
流外八等:守宫署掌设
流外九等:国子学/太公庙干、诸辇者
&& 中书令(正三品)
&& 中书侍郎(上、从三品上(武则天时期))
&& 中书舍人(正五品上)
侍中(正三品)
黄门侍郎(正四品上、从三品上(武则天时期))
给事中(正五品上)
左仆射(从二品)
右仆射(从二品)
&&& (正四品上)
右丞(正四品下)
天子只和中书令共同商议政务,行使立案.立案所定的敕命原稿,在经过门下省同意后,方能交付尚书省实施.中书为天子的权力,而门下则代表贵族的势力,故中央政府可以说是由贵族出身的大臣所组成的合议政体.官吏的俸给通常分禄米和料钱,此外,并有职分田或防阁以维持侍从仆用人之费用.另外官僚还有一特权,即犯了流刑,徒刑时可以官当来换刑;杖刑,笞刑则可以支付铜钱来赎罪免刑.
唐朝官制令外之官
制为盛唐前的官僚制度,至安史乱起,社会内部起了大变化,官僚机构亦发生变动,遂产生由天子直属的令外之官.这种官深入官制中,于是,盐铁使,度支使,观察使等各名目的官职开始出现,渐渐掌握了实权,使原有官职变为有名无实.
这种官职通常采用的属僚,多为新兴的地主阶层,与三省六部制中的贵族官僚对立.由中书之强化,门下之衰弱可看出贵族势力已逐渐减退,门下省已渐为天子代理机构——中书省所容纳,贵族官僚至此受到了决定性的打击.
七。宋朝官制
宋朝政治体制的主要特点是加强,在职官制度上,中央集权、百官权力分散、重文轻武。宋朝官制,以改制为界限,改制前、后各为一阶段,南宋又为一大阶段。宋代设、枢密、三司分掌政、军、财三大务,宰相之权为、所分取。宰相、枢密使、三司使三者的事权不相上下,不相统摄。中枢官制是中央集权的轴心,官称和实职的分离,使朝廷内外大批官员无所事事,多有更迭,握有最高行政权者是“宰执”。
宋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基本上消除了造成封建割据和威胁皇权的种种因素。为了防范文臣、武将、女后、外戚、宗室、等六种人的专权独裁,宋朝廷制订出一整套集中政权、兵权、财权、司法权等各种制度。可以说,专制主义的加强是从宋代逐步发展的。
宋朝官制官、职
中枢官制是的轴心,从建立宋王朝开始,就对中央官制作了调整。其特点是用设官分职、分割各级长官事权的办法来削弱其权力的。这样,有些官只是空名,所谓“官”,其概念只是拿而已。
这类官有两种情况,第一,在、太宗统一五代十国的过程中,留用了大批各国旧官员,使他们保持官位,领取俸禄,但不使掌握实权(只对其中认为可靠者安排一些实际职务);第二,对于宗室、外戚、勋旧,也仅授予高官,优加俸禄,而不给实职。至真宗时,便把这些措施加以制度化。按照这个制度,一般官员都有“官”和“差遣”两个头衔,有的官还加有“职”的头衔。“官”只是说明他可以领取俸禄,而职才有实际的权力。每个机关彼此互相牵制,
“任非其官”的情形很普遍。例如左、右仆射、、侍郎、大夫、郎中、、卿、少卿等,在成为的名称后,就失去了原有的意义,不再担任与官名相应的职务。这些官名只用作定品秩、、章服和序迁的根据,因此称为正官或本官,又称或。其中有文资、武阶的区别。差遣是指官员担任的实际职务,又称“”。差遣名称中常带有判、知、权、直、试、管勾、提举、提点、签书、监等字,如知县、、、、判事、之类。也有一些差遣并不带上这些字样,如县令、安抚使等。官阶按年资升迁,即使不担任差遣,也可依阶领取俸禄,而差遣则根据朝廷的需要和官员的才能,进行调动和升降。所以真正决定其实权的不是,而是差遣。至于“职”,一般指(、、)和秘阁中的官职,如、学士、待制等,是授予较高级文臣的清高衔头,并非实有所掌。三年(公元1080年)官制改革后,撤销馆职,另设秘书省职事官,自丞、以下,都称馆职。其他文臣兼带馆职,带阁门,则称“”。
官称和实职的分离,使朝廷内外大批官员无所事事,三省、、名义上都有正式官员,但除非皇帝特命,不管本部的职事。《宋史·职官志一》说:
故三省、、二十四司,类以他官,虽有正官,非别敕不治本司事,事之所寄,十亡二三。
又说:仆射、、丞、郎、、居其官,不知其职者,十常八九。
这样,各级官府层次重复,叠床架屋,机构空前庞大。但是,却有利于皇帝直接控制用人大权,他可以随时提拔官阶较低而有才能者担任要职,也可随时撤换无能之辈。历代的官制,宋朝大多保留下来。《宋史·职官志》云:
宋承唐制,抑又甚焉。、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禁中,是为,与枢密对掌大政。
自建宋以后,三师、三公之制虽承唐制保留下来,但授与大臣者为数并不多,尤其是太师一官,只以与文彦博两人功高德厚方予特拜。但自擅政以后,拜三公者在宣和年间竟多达18人。这18人中,除了蔡京父子及、等宠臣外,其他多为的儿子(太子除外)任职。
宋代的中枢机构,真正握有最高行政权者是“宰执”。所谓“宰执”,即宰相与执政之统称。宋代的宰相称,副职称。参知政事也称为“执政”,这是为牵制宰相而设置的。据《长编》卷5所记,登位后,仍留用后周宰臣、等为相,及范质等求退之后,虽以为、平章事,但未行宰相署敕之事。当时有大臣认为宰相虚位,应以长官行宰相署敕之权,但有的大臣不同意,说平章事即宰相之任。那时加封为平章事者,还有多人,但都是在朝外的“”之类(宋制,亲王、、留守、兼,、同平章事,都称为使相,但不预闻政事)。因此赵普独擅宰相之权。要给赵普设置一个副职,但想不出合适的名称,便问陶榖:相“下宰一等有何官?”陶榖回答说,唐代曾有参知机务、之称。于是便以、吕余庆为参知政事。这是宋太祖乾德二年(公元964年)时的事。当时设置的参知政事地位还很低,据《长编》卷5载:“不宣制,不,不知印,不升。止令就使厅上事,殿廷别设位于宰相后,敕尾署衔降宰相数字,月伴杂给皆半之。”政事堂是宰相议事办公的地方,参知政事连宰相的办公厅都不能进,可见没有多大权力。后来,宋太祖看到为政专断,为了加强对宰相的牵制,便提高参知政事的地位和职权。开宝六年(公元973年)诏薛居正、吕余庆与赵普“更知印拥班奏事”,以分其权。到了太宗时,又进一步提高的地位。据《长编》卷37载:元年(公元995年)正月戊子,太宗诏曰:
自今参知政事宜与宰相分日知印,押正衙班。其位先异位,宜合而为一。遇宰相、、亲王得议军国大政,并得升。
都堂就是。参知政事原来与宰相在地位和职权上的差别,至此完全消除。这就形成了对宰相的有力牵制。所以宋代常以“宰执”并称。参知政事一名虽沿自唐代,而唐代的参知政事并非常制,凡以他官而居宰相职的,即称为参知政事。也有称为参预朝政,参议朝政。而宋代所设的参知政事,则成为宰相副职之定制。参知政事地位的提高,是宋代统治者削弱宰相之权,并使之与宰相互相牵制从而加强皇权的重要措施。
概而言之,宋代宰相制度大体有五次变动。
宋朝官制袭唐制
元丰以前。如上所述,就是这时期的变化情况。名义上与唐代没有什么不同,但实际上却有很大区别。主要在于宋代设、枢密、三司分掌政、军、财三大务,宰相之权为枢密使、三司使所分取。宰相、枢密使、三司使三者的事权不相上下,不相统摄。宰相之权既已分削,又设互为牵制,相权益弱,而皇权却由此加强。另一方面的变化是,中枢机构中三省制已进入衰落荒废的阶段。职权的转移,是三省制消亡的先声。
宋朝官制元丰改制
第二次是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开始的官制改革,史称。元丰改制撤销中书门下,恢复唐初三省制度,置三省长官——、中书令和门下侍中。不过,这三个官位只是虚设,从不授人。又仿照唐制,用左仆射、右仆射代行尚书省的职权;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代行侍中的职权;尚书右仆射兼,代行中书令的职权,他们是正宰相。这时,参知政事的名称被取销,而增设了四名副宰相,即门下侍郎、中书侍郎、、。
宋朝官制政和改制
宋徽宗年间(公元1111——1118年),任宰相,自称“”,总领门下、、三省之事,改尚书左、右仆射为“”、“”,由太宰兼门下侍郎,少宰兼中书侍郎。钦宗年间,又废除太宰和少宰,改为尚书左仆射和右仆射。
宋朝官制建炎复制
南宋高宗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正式以左仆射和右仆射兼,为正宰相,又将门下侍郎和中书侍郎改为,为副宰相。还取消左、右丞的官称,大体上恢复了宋初的制度。
宋朝官制乾道改制
孝宗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又改左、右仆射兼为左、,照旧。除去令、、令的虚称。门下并入中书,称中书门下。左右宰相主,兼尚书省之长,六部直属于宰相,尚书省之制已废于无形,实际上这也是三省合一。从此,左右宰相成为全国最高的,尚书省只掌握六部,奉命执行政务。当时大臣、为首任左、右宰相并兼枢密使。
除宰相之外,尚有“”一职。《宋史·职官志一》说,哲宗元佑中,置平章军国重事,以文彦博、相继任之。其位在宰相之上,专以处老臣,以示宠幸,五日或两日一朝,非朝日不至()。但这一官职只是一种最高荣誉职位,并没有多少“军国重事”可管。南宋时,情况有些变化,元年(公元1205年),章军国重事,“所预者广”,“所任者专”,独擅朝政。时,权奸也升任“太师,平章军国重事”,窃位日久,恩宠日隆,位在丞相之上。于是,“平章军国重事”便独揽军、政大权,出现了军政合一的定制,而宰相则屈居于副职的地位。
宋初的宰相称为门下,这是沿袭唐代的,中书门下的长官编制不固定,大致和同时不超过五人。或三相一参,或三相而无一参。太宗以后,以三相二参或二相二参居多。
唐代以三省长官为宰相,在政事堂办公。政事堂先设于,后迁至,最后干脆就改称为“中书门下”。宋初虽门下、中书、三省的名称照旧,但这些与唐代之制已大不相同。首先是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其次是三省的职权已转移。唐代三省分掌定策、和执行之权。但宋代三省的权力被削弱。这个削弱,与“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有关。《宋会要辑稿·职官一》就记载了元丰以前,三省权力旁落,官署冷清的情形:“省、门下省者,存其名,列外两庑、官舍各数楹。中书省但掌册文、覆奏、考账,门下省主乘舆、八宝、朝会、报版、、考校诸司附奏挟名而已。”至于尚书省,实际上自唐末五代就已经逐渐荒废了,至宋代就更是名存实亡。因此,北宋前期经常有大臣建议恢复省的地位。例如二年(公元991年)九月,右上疏言五事,其一便是“复尚书省”。他建议“废三司,止于尚书省设六尚书分掌其事。”唐代的尚书省分掌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掌握行政、财政、司法、仪礼的大权。至宋代,官吏的选用,另设,“除授者皆出中书,不复由吏部”。户部则归于三司。这样,行政权归于,财政权移归三司。三司的设立,是收回财政权的重要措施之一。王化基废“三司以实尚书省”的建议,自然不被采纳。但是为了搪塞众议,宋太宗对尚书省长官的地位也给予某些提高。淳化三年(公元992年)升尚书令于之上。然而,这并没有提高尚书令的职权,何况尚书令又很少授人。因此,到至道、大中、祥符年间(公元995年—1061年),不断有大臣提出恢复省制的问题,但均未有结果,这个问题至元丰改制以前,一直争论不休。尚书省职权之分割,是宋代分散中枢机构的权力而强化皇权的反映。正是这种变化,在其后促成了三的消亡而演进为一省制。
门下省:又称“左省”。其长官名义上是门下侍中,但很少委任过,实际上有名无职。副长官是门下侍郎,另外又委派一名给事中任“判门下省事”真正掌管本省的职权。其属官有左散骑常侍、左谏议大夫、左司谏、左正言以及给事中等。门下省的职权是主管皇帝宝玺、大朝会设位版、赞拜、拜表、宣黄、外官和流外官考课、年满斋郎转补以及各司附奏署名等事。神宗改革官制时,重新恢复三省的实际地位和职权,门下省专司审议,但自门下侍郎成为尚书左仆射的兼职或副宰相的专职后,便不再和门下省本身的职事相关了。
中书省:又称“右省”。其长官名为中书令,实际上也有名无职。副长官为中书侍郎。又另委派一名中书舍人任“判中书省事”,真正掌管本省职权。其属官有右散骑常侍,中书舍人、右谏议大夫、起居舍人、右司谏、右正言等。中书省的职权是主管郊祀、皇帝册文、州县官考课、斋郎等年满复奏、文官改赐章服、僧道给赐紫衣师号、举人出身及寺观名额等事。神宗改革官制后,中书省则专司取旨出令。但自中书侍郎成为尚书右仆射(宰相)的兼职或副宰相的专职后,便不再和中书省本身的职事相关了。
门下和中书两省的左、右散骑常侍,左、右谏议大夫,左、右司谏,左、右正言,通称“两省官”。门下省的起居郎和中书省的中书舍人称“小两省官”。散骑常侍、给事中、谏议大夫等称“大两省官”。北宋前期,大两省官员虽名为谏官,但除非皇帝特旨供职,并不得谏诤。
尚书省:又称“都省”。其长官名义上是尚书令,还有左右仆射、左右丞等,但尚书令从不委任。实际上另外委派诸司三品以上者或学士一员任“权判尚书都省事”。尚书省的职权是总辖吏、户、礼、兵、刑、工等六部和司封、司勋、考功、度支等二十四司,并主管议定官员谥号、祠祭、受誓戒、在京文武官封赠、注甲发付选人、二十四司人吏迁补等事。尚书省所辖六部二十四司,分属左司和右司,左司掌管吏部(下辖司封、司勋、考功)、户部(下辖度支、金部、仓部)、礼部(下辖祠部、主客、膳部);右司掌管兵部(下辖职方、驾部、库部)、邢部(下辖都官、比部、司门)、工部(下辖屯田、虞部、水部)。左、右司各设郎中1人,员外郎1人。
宋太祖时,设立流内铨(简称铨司)、委派“权判流内铨事”2员,专管考试选人、判决案例和拟定差遣等事。还设立三班院,委派“知三班院事”或“勾当三班院”,员数不定,负责对东西头供奉官等武臣的考课和拟定差遣等事。太宗时,设立磨勘京朝官院和磨勘幕职州县官院,总称磨勘院,负责对京朝官和选人进行考核。随后,改磨勘京朝官院为“审官院”、磨勘幕职州县官院为“考课院”。太宗时还设置“京朝官差遣院”,负责对少卿监以下京朝官注拟差遣。淳化四年(公元993年)也并入审官院。神宗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设置审官西院,主管武臣阁门祗候以上到诸司使等的磨勘、注拟差遣等事。又改审官院为审官东院,主管文臣京朝官以下考核功过、叙其爵秩、注拟差遣等事。两院各派知院、同知院各1员、主簿2员。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作为全面改革官制措施之一,是铨注之法全归吏部,撤销审官东院而改为吏部尚书左选、主管寄禄官在京朝官和职任非中书除授的文臣;撤销流内铨而改为吏部侍郎左选,主管从初任到选人的文臣;撤销审官西院而改为吏部尚书右选,主管升朝官以上和职任非枢密院除授的武臣;撤销三班院而改为吏部侍郎右选,主管副尉以上到从义郎的武臣。据《宋史·职官三》载,从此以后,以上文、武官员的选试、注拟、责任、升迁、、荫补、考课的政令以及封爵、策勋、赏罚、殿最的制度,都归吏部掌管。吏部的长官为吏部尚书,设一员,副长官为吏部侍郎,其下有郎中、员外郎各二员,分管尚书左、右选和侍郎左、右选。此外,还有司封、司勋、考功的郎中和员外郎各两员,官告院主管官一员等。
户部:宋初设三司总管全国财政,户部几乎无所职掌,只委派“判户部事”一员,接受各地土贡,至时陈列于殿廷。神宗官制改革时,撤销三司,全国财计始归户部。户部主管全国户籍、土地、钱谷的政令以及贡赋、征役等事。设户部尚书一员,左、右曹侍郎各一员。郎中、员外郎各二员,度支、金部、仓部各二员。左曹分管户籍、税赋、土贡、征榷等事,右曹分管常平、免役、保甲、义仓等事。度支掌管全国财政预算,量入而出;金部掌管全国的货币收支,藏于府库;仓部掌管仓库贮积和收支等事。
礼部:宋初设太常寺礼院。真宗时又设礼仪院,主管礼仪之事。礼部只委派“判礼部事”一员,掌管科举,奏补太庙斋郎等事。神宗时,撤销太常礼院,其职权划归礼部。礼部设尚书、侍郎各一员,郎中、员外郎各一员。礼部下设祠部、主客、膳部等三司。掌管礼乐、祭祀、朝会、宴享、学校、科举之政令。
兵部:宋初设枢密院,掌管军事政令,武臣铨选则归三班院和审官西院负责,兵部只管皇帝仪仗、卤簿、武举、义勇弓箭手等事,委任“判兵部事”一员。神宗时设兵部尚书、侍郎各一员,职方、驾部、库部和本部等四司郎中、员外郎各一员,职权略有扩大,主管民兵、弓手、厢军、蕃兵、剩员,武士校试武艺,及少数民族官封承袭等事。
刑部:宋初刑部是最高司法机构之一,主管全国刑政,并审复大理寺所定大辟案件。太宗时,创设审刑院,将刑部审复权拨归审刑院,审刑院成为全国另一最高司法机构。神宗时,撤销审刑院以及纠察在京刑狱司,将其审复等权归还刑部,从此,刑部的职权大为扩大,主管全国刑法、狱讼、奏谳、赦宥、叙复等事。设刑部尚书一员,侍郎二员;郎中和员外郎,本部各二员,都官、比部、司门等司各一员。本部郎中和员外郎,又分左、右两厅,厅各二员,左厅掌管详复,右厅掌管叙雪。
工部:宋初只设“判工部事”一员,所属屯田、虞部、水部的职权全被划归“三司”,工部职权很少。神宗官制改革时撤销“三司”,工部才恢复职权。设工部尚书、侍郎各一员,本部和屯田、虞部、水部四司郎中、员外郎各一员,主管全国城郭、宫室、舟车、器械、钱币、河渠等政令。南宋时,将军器监和都水监并归工部,工部的职权就更为扩大了。工部还兼管军器所和文思院;高宗时还设立制造御前军器所,委任提点官二员和提辖、监造官各若干员,负责制造武器;文思院负责制造金银、犀玉等器物,设提辖官一员、监官三员。
枢密院与三衙
枢密院是总理全国军务的最高机构,简称“”。宋代枢密院与门下共掌文、武大权,称为东、西“二府”。《宋史·职官志二》说:
宋初,循五代之制,置枢密院,与中书对掌文、武二柄,号为“二府”。
又《通考·职官考四》说:
唐末,皆内臣领之,枢密使始与宰相分权矣。降及,改用士人,枢密使皆天子腹心之臣……其权重于宰相。太祖受命,以宰相专主文事,佐之,枢密使专主武事,副使佐之。
枢密使为枢密院之长官,或称知枢密院事,副长官称枢密副使或同知枢密院事,或同签书枢密院事。其下设都承旨和副都承旨,负责“承宣旨命,通领院务”,由担任。还设编修官,不定员。枢密院“掌兵籍,虎符”,若得皇帝的批准,有调动兵马之权。枢密使的地位略低于宰相,与、门下侍郎、侍郎、左丞等统称为“执政官”。枢密使这一在时就设置了,但唐代的枢密使只负责管理军事情报,机密情报之类,由兼任,直至五代时还保留这个官衔。而宋代的枢密使地位抬得这么高,权力这么大,其原因是与当时国内外的阶级矛盾、政治形势有关。宋时阶级矛盾一开始就相当尖锐。北宋初年就发生了。在边境,又有契丹、等少数民族政权的并立,形成边防的紧迫局势。内忧外患使得宋王朝需要一支相当庞大的军队,方能抵抗少数民族的入侵和镇压国内人民的反抗,因而,就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机构来管理这支军队,这就是宋代设立枢密院的原因。同时,枢密使的设立又可以削弱宰相的权力,也是强化皇权的重要措施。所以,元丰改制后,枢密院照样保存下来。但是北宋的枢密使与的关系都极不正常。的《挥麈录·后录》说:“枢密使每朝奏事,与中书先后上,所言两不相知,以故多成疑贰。”的御史道也说,战守安危之所政,中书主打,枢密使主守,这样怎么能取胜呢?明确指出这种互相牵制所造成的殆误军国大政的弊端。南宋统治者接受了这一教训,为了对付经常性的对外战争,不得不实行兵政合一,设立“平章军国重事”这一。
北宋初年,仍然沿袭的制度,由和统领全部。但是在禁军的人事安排、组织编制和部署等方面,都作了重大的调整。据《长编》卷2记载:二年(公元961年)的一个晚上,赵匡胤把曾经帮助他夺取政权的禁军主要将领、、等人请来喝酒,对他们说,自己当了皇帝后整天提心吊胆,还不如作节度使快乐。石守信等人说,现
在天命已定,谁还敢有异心呢?赵匡胤说,你们虽然没有异心,但如果你们手下人贪图富贵,一旦把黄袍加在你们身上,你想不干也不行呀!石守信等人领会赵匡胤的意思,大为震惊,次日即称病,主动要求解除军职。答应给他们以优厚的待遇,同他们结成儿女亲家,说这样就可以使“君臣之间,两无猜疑”,赵匡胤就把石守信等人调到外地去当节度使,脱离他们原来掌握的军队,这就是有名的“杯酒释兵权”。赵匡胤在解除石守信等人的军权之后,提拔了一批资历较浅,容易驾驭的人当将领。但就是对这些人也严加控制,处处防范。
同时,赵匡胤还取消了殿前和殿前副都点检这两个职务,由殿前都指挥、侍卫都指挥使、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分别率领禁军,合称“”,互不统属。禁军从此没有统帅,将领分别听命于皇帝本人。“三衙”长官都指挥使之下,各设副指挥使,都虞候,副都虞候各一员。真宗时,废除侍卫两司的都虞候之职。南宋时,掌管殿前各班、直和步、骑各指挥的名籍,侍卫亲军马、步军司分掌马军、步军各指挥的名籍。并负责属下军队的管理、训练、戍守、升补、赏罚等政令。“三衙”与枢密使所掌之兵权不同:枢密使有发兵之权,而无统兵之重;三衙有统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
三司是北宋前期最高财政机构,号称“计省”。唐末税法混乱,、丁税的收入无法维持王朝的庞大费用,国家的财政收入主要依靠盐铁和。始设盐铁、度支和户部“三司”,宋初沿之。三司的职权是总管全国各地之贡赋和国家的财政。长官是,其权位之重,与执政无殊,号称“计相”。《宋史、职官志二》说:
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不预,一归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位亚执政,目为“计相”。
之副长官为三司副使。时,罢三司使,另设盐铁、度支、户都三使。真宗时,又罢三使,重设一员,另设盐铁副使、副使和户部副使。盐铁之下设七案,即兵案、胄案、商税案、都盐案、茶案、铁案、设案等,掌管全国矿冶、茶、盐、商税、河渠和军器等。度支之下设八案:赏给案、钱帛案、粮料案、常平案、发运案、骑案、斛斗案、百官案,掌管全国财赋之数。户部之下设五案:户税案、上供案、修造案、曲案、衣粮案,掌管全国户口、两税、酒税等事。的附属机构,据《宋史·职官志二》载,有、都主辖收支司、拘收司、都理欠司、都凭由司、开折司、发放司、勾凿司、催驱司、受事司等。由此可见三司职权之广泛,与事务之。北宋前期,全国财政支出大部分依靠三司,三司实际上取代了省的许多职务。元丰改革官制时虽废三司仍归户部、工部管辖,其中胄案改置,这些改革似较合理。但是财用大计毕竟不是户部所能尽办,因此,北宋末期又有总领财赋官及经总制使以别掌之。
北宋前期,门下主管民政,枢密院主管军政,三司主管财政,三者鼎足而立,彼此不相知,而大权集中于皇帝一身。改制后,宰相实际上兼管财政。南宋时,宰相兼任枢密使,又兼管部分军政。这样,宰相重新握有民政、财政和部分军政之权
宋代监察机关,沿袭唐制,中央设,下设三院,《宋史·职官志四》说:“其属有三院:一曰,隶焉;二曰殿院,隶焉;三曰,隶焉。”御史台设有和。御史大夫名义上是御史台的最高长官,但宋初不除正员,只作为加官,授予其他官员。带宪衔的,有检校御史大夫。元丰改官制后,一并除去。因而御史中丞便成为御史台的真正长官,称为台长;副长官是侍御史知杂事。御史官的职掌是“纠察官邪,肃正纲纪。大事则廷辨,小事则奏弹。”上至宰相,下至一般小官,都在御史监察弹劾之列。官阶低而任殿中侍御史,或监察御史者,称“监察御史里行”。此外,还设推官二员,专管审理刑事案件。三院御史上疏言事,评论朝政或弹劾官员,按规定必须先向中丞报告。仁宗时,任中丞后,御史言事就不必请示本台长官了。
地方官的监察,由负责。同时,皇帝还经常派遣转运使、、观察使到各地去监察,这些都属于外任御史。转运使本来是管理财政的,但也兼任监察官吏。南宋时,地方监司官职权加重,称帅臣,宰相外出巡事时,虽说是典州,亦必兼此职。后来在安抚使之上设宣抚、制置二使,不领州而位在诸路帅臣之上,成为一路之长官。开承宣布政司,开明代制度之先声。
宋代的御史官人数没有定制,可多可少,随皇帝意旨而定,除御史中丞较固定外,其他御史可随时增减。
宋代的称为、正言。谏官的职责是向皇帝提出批评和建议,但实际上空有其名,未能履行其职。最终便混同御史,专司监察官吏。按规定,谏官每月要向皇帝报告一次,称为“月课”。他们可以把平时随便听到的一点情况就向皇帝报告,不必是否有据,当时称为“风闻弹人”。若奏弹不实,谏官不必受到惩罚。如果御史台的谏官上任后百日之内无所纠弹,则罢作或罚“辱台钱”。这种规定更助长了御史滥用弹劾权。例如时御史,曾面弹,胡说一通,但神宗也不加责怪。所以,宋代的宰相大受牵制,无可奈何。按规定,台不能由与宰相有关系的人来担当,更不能由宰相提名推荐,因此,台谏官与宰相的关系极为紧张。当时人说宰相与御史台是敌对的营垒,互相仇视。对于这种关系,在《宋论》卷4有一段评论说:
宰相之用舍听之天子,谏官之予夺听之宰相,天子之得失则举而听之谏官;环相为治,而言乃为功。谏官者,以绳纠天子,而非以绳纠宰相者也……仁宗诏宰相毋得进用台官,非中丞知杂保荐者毋得除授,曰:“使宰相自用台官,则宰相过失毋敢言者。”呜呼!宋以言语沓兴,而政紊于廷,民劳于野,境蹙于疆,日削以亡,自此始矣。御史官在宋代以前与台谏官分开,宋代实际上合二为一,主要用以监察官员,看其是否忠于皇帝,而不察其是否忠于职守。虽然历代均如此,但宋代尤为突出。宋代随着专制皇权的加强,对皇帝的过失更不敢有所规劝,因而谏官与御史官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区别,都是以弹劾官员为责,这种变化导致了后来台谏的合流。
由上所述,宋代中枢机构的行政、军事、财政、监察这四种大权分得十分清楚,而总之于皇帝。宋朝统治者的这些集权措施,日趋严密,甚至达到“细者愈细,密者愈密,摇手举足,辄有法禁”的程度。的《诚斋集》卷69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曾令后苑造一薰笼,数天未成,太祖怒责左右,臣僚答以此事必须经过省、本部、本寺、本局等许多关口,等到逐级办齐手续后覆奏,得到皇帝的批语“依”字,然后方可制造,宋太祖听后大怒,问宰相说:“我在民间时,用数十钱即可买一薰笼。今为天子,乃数日不得,何也?”赵普回答说:“此是自来条贯,不为陛下设,乃为陛下子孙设,使后代子孙若非理制造奢侈之物,破坏钱物,以经诸处行遣,须有台谏理会,此条贯深意也。”太祖听后转怒为喜说:“此条贯极妙!”可见,宋代统治者订立各种“法制”的目的有二,一是使“政出于一”,“权归于上”,“一兵之籍,一财之源,一地之守,皆人主自为之。”百官不过“奉法遵职”而已。于是,从中央到地方,“上下相维,如身使臂,如臂使指”,达到空前集中和统一;二是定为“”,要求子孙“谨守”,以保证赵家皇朝的长治久安。
九寺:指、、光禄、、、大理、、司农、等寺。北宋前期,虽然保留了九寺的名位,但大部分已成闲官,而另外委派朝官以上一员或二员兼充“判本寺事”。其中只有大理、太常两寺还有一些职权。时,九寺各专其职,并分设本寺的长官卿、少卿各1员以及丞、1—2员。但各寺职务忙闲不均,宋徽宗时,在《麀史》卷下《谐谑》中有这样的记述:所隶场务众多,号称“忙卿”司农寺掌管仓库,号称“走卿”;掌管祭祀供应酒食,号称“饱卿”;掌管四邻各国朝贡,号称“睡卿”。南宋时,把光禄、鸿胪两寺并入;卫尉、太仆两寺并入兵部。
诸监:宋代先后设置国子、少府、将作、军器、都水、司六监。宋初各监的基本情况是,是全国最高学府,仁宗以后,成为掌管全国学校的总机构。少府监的主要职事巳划归文思院和后苑造作所,本监只管制造门戟、神衣、旌节等物。也只管祭祀、供给牲牌、镇石、炷香、盥水等事,有关土木工匠的政令、京城的缮修都归“三司”修造案掌管。仁宗嘉祐三年(公元1058年),撤销“三司”河渠案,另设都水监,掌管修治河道之事。神宗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撤销“三司”胄案,另设军器监,掌管制造武器。司天监负责观察天文祥异、钟鼓漏刻,编制历书等。各监除司天监以外,都设“判本监事”1—2员,或设“同判监事”1员,以及丞、主簿等。神宗改革官制时,撤销了司天监,另设太史局,隶属秘书省。国子监正式设祭酒、司业各1员为正、副长官,主管、太学、武学、律学的政令。又设丞1员,参领监事;设各学太学博士多员,分别讲授各种课程。南宋初,国子监并归礼部,重建太学,太学之学官时有增减。神宗改制时,除国子监外,各监都设监和少监作为正副长官,其下又设丞和主簿等,同时恢复了本监职权。
内侍省是宋代的总机构,另设以统辖亲信宦官。《宋史·职官六》说:“入内内侍省与内侍省号为前后省,而入内省尤为亲近。通侍禁中,役服亵近者,隶入内省。拱侍殿中,备洒扫之职,役使杂品者,隶内侍省。”入内内侍省的宦官职衔有都都知、都知、副都知、押班、内东头供奉官、内西头供奉官、内侍殿头、内侍高品、内侍高班、内侍黄门等。内侍省宦官职名有左班都知、副都知;右班都知、副都知;押班,内东头供奉官、内西头供奉官;内侍殿头,内侍高品、内侍高班、内侍黄门等。自供奉官至黄门,以180人为定员。凡内侍初补者,称为小黄门,经恩迁补者,则为内侍黄门。的高级官称另有内客典使、延福官使、宣政使、宣庆使、等。元丰改制后改为通侍大夫、、中侍大夫、、中卫大夫、等。宋朝不准宦官参预政事,故专设官阶,使不与士人混淆。授官最高不过“留后”,平日只“供洒扫”。不过,从神宗朝起,又重用宦官,宋徽宗时,宦官竟握兵权。南宋时,重申禁令,不许宦官干预朝政,不准兼兵职,不准申请提领职。如违反规定者,要受到流放二千里或除名的惩处。与此同时,又规定外戚只准“”,坐享富贵,不准预政,不准,不许通宫禁,不许接宾客,不得任文官或“二府”(和枢密院)的职务。对于女后,宋代统治者也认识到“贼根本,起皇后阁前”,因此宫禁严密,几乎把她们与外廷隔绝;在舆论上,宣传“女后不可使预事”,“勿专政于女后”的政策。这些做法都是接受汉唐以来外戚擅权,扰乱朝政的经验教训。
宋代中央的文职机构有翰林学士院,这也是沿袭唐代制度的。唐代有翰林学士、知制诰,为皇帝亲信顾问之官,其地位很重要。到了宋代,又特定其资权,变成了一种清要而又显贵的官员了。宋代能入翰林学士院任职的,都是一些文学之士。学士中资格最老的称翰林学士承旨,其下称翰林学士、知制诰。承旨不常设,其他学士也无定员。学士院的职权是负责起草朝廷的制诰、赦敕、国书以及宫廷所用文书,还侍皇帝出巡,充顾问。实际是皇帝的秘书处和参谋官员。《通考·职官考八》云:“其为翰林学士者,职始显贵,可以比肩台长,举武政路矣!”其他官员入院而未授学士,即称“直院学士”。如果学士缺员,由其他官员暂行院中文书,则称“学士院权直”或“翰林权直”。《宋史·职官志二》云:“凡他官入院,未除学士,谓之直院学士,他官暂行院中文书,谓之权直。自国初至元丰,官制行,百司事失其实,多所釐正,独学士院承唐旧典,不改。”冠有翰林名号,而不属于学士院,专门为皇帝讲解儒经者,称“翰林侍读学士”或“翰林侍讲学士”,官阶较低者称“”。神宗后屡有变化,称为经筵官,一般为他官的兼职。北宋前期,翰林学士被委任他职者,如任知、三司使之类,并不归院供职,故必须带知制诰职者,才真正掌管诏命。直接替皇帝起草麻制、批答及宫廷内所用之词,称为“内制”;若单称知制诰,奉皇帝或宰相之命,分房起草官员升迁、磨勘、改换差遣等制词,则称为“外制”,总称“两制”。神宗元丰改制后,翰林学士虽不再另任他职,但仍带知制诰。遇缺,则以侍中、给事中、舍人等兼直学士院。南宋时,有以兼权翰林学士,而不带知制诰的。
馆阁学士,是宋代特殊的制度之一,除某某殿、学士多为执政大臣之荣衔外,还有龙图阁、等阁学士、直学士、待制,名为典司秘籍,为文学侍从官。其实,凡朝官出任外官,都带这种头衔,并非兼职之义。又有等官称,名为馆职,是须经过考试的,称为入馆。明清制度,进士一部份因考试优等而入的,称为馆阁之选,就是由此而来的。但宋代后期的直秘阁,是其他官员的兼衔,名为贴职,并不被看重。宋洪迈《》卷16说:
国朝馆阁之选,皆天下英俊,然必试而后命,一经此职,遂为名流,其高者曰集贤殿修撰,修撰,直龙图阁,直、史馆、秘阁;次曰集贤秘阁校理。官卑者曰馆阁校勘、史馆检讨,均谓之馆职。记注,必于此取之,非经修注,未有直除者,官至则任之,中外皆称为学士。及元丰官制行,凡带职者,皆迁一官而罢之,而置秘书省官,大抵与等。
此外,宋代还有一种“殿学士”的衔称,包括观文殿、学士、、学士、等。殿学士的资望极高,无职守,无典掌,只是出入侍从,以备顾问而已,然非常人可充任。《通考·职官考八》说:
观文殿大学士,非曾为宰相不除;、资政殿大学士及学士,并以宠辅臣之位者;端明殿学士,惟学士之久次者始除。
可见宋代的“殿学士”是专门作为高官、宠臣的荣称,一般官员是不可能“荣任”的。
诸尚书令,中书令,侍中,,,,,,,王,为。(全为加官,不是常职。南宋末年的左右丞相,也为正一品),尚书左右仆射
诸枢密使,,特进,、太傅、太保,,郡王,国公,为。
门下侍郞,中书侍郎,诸金紫光禄大夫,知枢密院事,,同知枢密院事,太尉,开国郡公,上柱国,为。
诸银青光禄大夫,签书枢密院事,观文殿,、少傅、少保,御史大夫,吏部、户部、、兵部、、工部,左右金吾卫、上将军,冀、兖、青、徐、扬、荆、豫、梁、,,节度使,开国县公,柱国,为从二品。
诸宣奉、,观文殿学士,、资政、大学士,翰林学士承旨,翰林学士,资政、保和、端明殿学士,龙图、天章、宝文、显谟、徽猷、,,左、右散骑常侍,权,,为正三品。
诸正议、,龙图、天章、宝文、显谟、徽猷、敷文阁直学士,御史中丞,开封尹,列曹侍郎,诸卫上将军,、詹事,开国侯,护军,为从三品。
诸,,舍人,太常卿,宗正卿,,诸卫大将军,殿前副都指挥使,承宣使,开国伯,,为。
诸,保和殿、龙图、天章、宝文、显谟、徽猷、敷文阁侍制,左、右,权侍郎七寺卿,,少府、将作监,诸卫将军、,为。
诸中大夫,马、步军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观察使,通侍、正侍、宣正、履正、协忠、,,,为正五品。
诸中奉、,太常、宗正少卿,,内客省使,,,太子左、右庶子,,中亮、、、亲卫大夫,殿前马、步军都虞候,,捧日、天武、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团练使,诸州刺史,,开国男,,为。
诸朝议、奉直大夫,集英殿修撰,七寺少卿,门下省检正诸房公事,左、右司郎中,国子司业,军器监,,太子、左右,入内内侍省、内侍省都知副都知,宣庆、、昭宣使,拱卫、左武、,入内内侍省、内侍省,枢密承旨、副承旨,,为正六品。
诸朝请、朝散、,,起居舍人,侍御史,尚书省左、右司,枢密院检详诸房文字,右文殿、,开封,尚书诸司郎中,开封府、推官,少府、将作、军器少监,和安、成和、,陵台令,,为。
诸朝请、朝散、,殿中侍御史,左、右,尚书诸司员外郎,侍讲,直龙图、天章、,开封府司录参军事,枢密副承旨,枢密院诸房副承旨,武功至武翼大夫,成全、平和、,,太子侍读、侍讲,两令,云骑尉,为正七品。
诸,左、右正言,,监察御史,直显谟徽猷、敷文阁,太常、、,大理正,,崇政殿说书,内符宝郎,正侍至,武功至,和安至,,合门,太子、舍人、诸率府率,亲王府翊善、赞读、直讲,判,翰林医效、医痊,,为从七品。
诸奉议、,七寺丞,,,枢密院计议官、编修官,,,著作佐郎,,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国子博士,大理司直、评事,训武、修武郎,内常侍,开封府诸军事、、,京府判官,亦畿县令,两赤,三京赤县、畿县令,太史局,、门下省录事,省,为正八品。
诸宣教、,御史台、,少府、将作、军器、都水监丞,寺、监主簿,秘书省校书郎、正字,太常寺、太祝,、武学、律学博士,主管太医局,合门祗候,枢密院逐房副承旨,东、西头供奉官,从义、,太子诸率府副率,亲王府,节度、观察、防御、团练、军事、监判官,节度,观察,京府、节度、观察、防御、团练、军事推官,诸州签判,节镇、上中下州,京府诸曹参军事、军巡判官,承直、儒林、、从事、从政、,京畿县丞,三京赤县、畿县丞,诸州上中下县令、丞,两赤县主簿,尉,诸府诸曹,节镇、上州诸司参军事,节度副使、,防御、团练副使,太史局丞、、、保章正,翰林医愈、医证、医诊、医候,三省枢密院主事,守阙主事、、,为从八品。
诸承事、,理亲民资序者,从八品,承务郎准此。
殿头高品,郊社、、,国子太学正、录,武学谕,律学正,,忠训、忠翊、、,,京畿、尉,三京赤县主簿、尉,诸州、、司马,枢密院守阙书令史,为。
诸承务郎,高班,黄门内品,承节、承信、,中、下州诸司参军,诸州上中下县主簿、尉,城砦、马监主簿,诸州、文学、助教,翰林医学,为。
宋朝的官员品级十分之复杂,分别由差遣、本官阶、散官阶、勋官、爵位,贴职等组成。
差遣:实际上做事的岗位,多数为临时工。
本官阶:又称寄禄官,即享受怎么样的待遇,名称就是三公六部九卿等前代留下的官职。
散官阶.:实际的上的等级,又以文资和武阶对应文武大臣。
勋官:共十二转,荣誉头衔,并无实际作用。
爵位:荣誉头衔加额外补贴,封邑与实封往往不一样。
贴职:专为文人而设的荣誉称号,如某馆某阁大学士、学士等。
元丰改制时曾废掉差遣以本官实任,以散官阶定俸禄。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神武升丹哪里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