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对破格的解释是不是前后矛盾病句啊?

评审人意见矛盾,咋办 - 论文投稿 - 小木虫 - 学术 科研 第一站
&& 查看话题
评审人意见矛盾,咋办
鄙人一个半月前向《Molecular Biotechnology》投了小作一篇,经过45天左右的煎熬式等待,终于在本周六收到了评审人的评审意见,其中一个很感兴趣,建议发表,并提出了5条具体的修改建议,而另一个人直接说没什么新意,不建议发表,对论文本身啥建议也没提,现在期刊主编让我"Response to Reviewer Comments",对于第一审稿人的意见,我照着改就是了,现在最让人纠结的是第二个审稿应该怎么回复他才好啊,需要说明一下的是我在文章的讨论部分驳斥他以往文章的部分观点,是否因此他才给我颜色看的。需要单独给编辑来一封信直接说明情况将其换掉吗?
另外就是主编让"Please also ensure that you incorporate explanations ,in response to all the reviews' comments,into the text of your revised manuscript."这句话是让我直接在修改稿中注明原因还是在讨论部分作为文章的正规的一部分以其他形式提及一下而已,如是前者岂非使论文显得很凌乱吗,另外就是如真是前者,解释部分是否应用红色字体突出显示?希望能得到高人指点,不胜感谢!如有投过《Molecular Biotechnology》的过来人指导就更好了
1)关于第一点。你怎么知道审稿人是那个你驳斥的的文章的作者?如果真的是的话,这种应该算是conflict of interest, 应该在投稿的时候就列出来。现在这个阶段,因为他拒了你的文章而建议换审稿人,估计可能性是很小的,一般主编都不会采纳。建议楼主还是认真的回复,重点强调文章的新意和贡献。另外可以在讨论中也对驳斥别人文章的地方做些调整,要注意写法,比如先肯定人家工作的重要性等等,然后在提出方法中的不足,而不是一棍子打死。这样那个人肯定不爽。要尽量强调自己工作的新颖,而不要太过于强调是纠正了别人的错误。
2)这个基本意思只是要你在修改稿里面针对审稿人的意见,作出相应解释和修改。一般在修改稿件中不需要突出显示,只需要在response letter里面回复具体意见的时候列出在文章的哪个章节做了相应修改即可。
仅供参考,祝好运! 你的编辑可能非常了解你与审稿人的关系,而且这个拒你稿件的审稿人应该就是编辑从你的参考文献里选的。编辑之所以给了你修改的机会,可能就是要你将自己的观点充分阐释,促使你和同意接收的审稿人代表的学术观点与拒稿审稿人的学术观点之间展开激烈交锋,以达到真理不辩不明的目的!
如果你和稀泥,很可能不会有好的结果!
仅供参考。祝好运! 我和1楼都说了自己的真空想法,但显然我们两个人的想法不一致,请楼主慎重采纳。而且我们两个人的结束语几乎都是一样的!呵呵 !
其实我感觉1楼说的也非常有道理!
码了这么多的字,也挺累!我唯一要求的回报是希望知道楼主最后怎么修改的!如方便请告知,也好让我们也长长经验!谢谢! “真空”应为“真实”。 现在最让人纠结的是第二个审稿应该怎么回复他才好啊,需要说明一下的是我在文章的讨论部分驳斥他以往文章的部分观点,是否因此他才给我颜色看的。需要单独给编辑来一封信直接说明情况将其换掉吗?
除了审稿人的意见,主编的意见也至关重要,在2个审稿人的意见相左的情况下,没有请第三方仲裁,已经说明了主编的立场。既然执负面意见的审稿人说楼主的文章没有新意,楼主就需要摆事实讲道理,尽可能令人信服地说明自己文章的创新点。单独给编辑去信要求换人就没有必要了 说明你文章的不同点,创新点就行 楼主可能研究的方向可能一下就想到了是哪个审稿人吧。呵呵,这种情况常见,但是换审稿人基本很难。楼主要逐条回复,重点是要针对那个不同意的人回复,拿出确凿的证据,不然他还是固执的认为不可以的。你一定要回复他回复的好!证据要确凿,如果你有不确定性,那可能会悲剧的。 说明你的文章很有意思 编辑才这么做的 你可以把你的回信抄送给编辑,这么有争议的文章应该发表 针对审稿人的意见,作出相应解释和修改 "在文章的讨论部分驳斥他以往文章的部分观点" - 这个需要注意一下语气,赞扬作者的贡献,提出自己的看法,就可以了。
“另一个人直接说没什么新意” - 这个解释一下就可以,编辑没有据,审稿一般人不会找编辑麻烦。 1、针对第二审稿人缺乏新意的意见,恐怕关键在编辑。应该给编辑说明你文章中的创新点、亮点及意义。
2、最好在修改稿中用醒目颜色注明已修改部分,然后再逐条回应审稿人的问题。 建议:1.对于第一个审稿人的意见逐条进行修改;
2.对于第二个审稿人的意见主要陈述自己文章的创新之处及重要性,这一条应该只能说给编辑或编委,力争使他们定夺。另外要修改一下文章中指出别人文章不足之处的语气。
var cpro_id = 'u1216994';
欢迎监督和反馈:本帖内容由
提供,小木虫为个人免费站点,仅提供交流平台,不对该内容负责。欢迎协助我们监督管理,共同维护互联网健康,如果您对该内容有异议,请立即发邮件到
联系通知管理员,也可以通过QQ周知,我们的QQ号为:8835100
我们保证在1个工作日内给予处理和答复,谢谢您的监督。
小木虫,学术科研第一站,为中国学术科研研究提供免费动力
欢迎监督,发现不妥请立即
E-mail: & QQ:8835100今日舆情解读:&别让“破格”成为提拔的保护伞
来源:&&日16:56
(日 星期三)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见习分析师 刘翔 杨洋
一、热点事件概述
综合今日舆情数据,今日舆情热度最高的事件是“扬州市政法委书记女儿毕业3年升副处”,热度最高的单条网络新闻是腾讯新闻:“扬州市政法委书记女儿毕业3年升副处”。截至今日上午11时,“扬州官员女儿升副处”相关话题位居今日舆情热点排行第一位,已有至少36.7万网友参与讨论和超过4.3万条网友评论。
今日舆情热点: 扬州市政法委书记女儿毕业3年升副处
相关链接:/a/332.htm
近日,有微博爆料扬州市委政法委书记袁秋年女儿袁慧中“火箭升迁”,质疑其“毕业三年升副处”,称袁慧中为“扬州火箭神女”。
现代快报记者来到扬州市委组织部采访时,扬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爱军表示,在袁慧中提拔任用问题上,很负责任地讲,整个过程体现了公正、公开、平等竞争。
二、舆情发展态势分析
1.各类媒体报道走势图
5月20日以来“扬州官员女儿升副处”话题媒体关注度
5月19日以来“扬州官员女儿升副处”话题微博关注度
2.舆情发展走势分析
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观察,5月19日,“扬州市政法委书记女儿毕业3年升副处”事件在曝光后,舆情经短暂发酵,引来众多网友强烈关注,5月21日当天的相关微博超过1.7万条,5月22日当天的网络新闻达到近500篇,
截至到今日(5月22日)12时,据数据显示相关媒体报道和相关话题微博热度略有所下降,但此话题仍处在网民关注的高位。
三、相关舆情发展态势分析
1. 网民热议
网民观点摘编:
只要公正、透明 被提拔也无可厚非
网民“惜指失掌”:我们对领导干部子女被选拔也辩证地看待,他们与一般百姓子女一样共同享有被选拔任用的权益.只要人家走正常程序,通过正常渠道被提拔任用的,网民应无可厚非.这才是正常的心态。
网民“凝1982“:说实话,袁秋年在扬州的口碑还是不错的。网名应该客观理性地看待领导干部子女被选拔的事情,这些人不应有特权,应该与一般百姓子女一样共同享有被选拔任用的权益.只要人家走正常程序,通过正常渠道被提拔任用的,无可厚非.这才是正常的心态。
提拔不能只看学历
网民“琅琊钓叟“:不管哪家大学,学历仅仅是个学历而已,不代表能力,不代表工作经验,三年升副处明显不符常理。
网民“宁缺毋滥“:提干不看政绩,不看实际工作能力,片面看学历加拼爹,这个社会就必然要出问题了!
博士提为副处很正常
网民“无诤” 正常。2009年南大博士毕业,经选调生选拔!人家本人毕业就是博士,说明有一定水平。如果是个中专生、大专生、本科生确实需要带个问号?
网民“其实也挺好oοΟ”: 博士的话我觉得正常啊,硕士毕业招聘公务员的话都是副科待遇么。,并且通过公开考试的话值得可信。
网民“周云评论:”关于扬州袁小姐三年升副处的事,我觉得很多微博有些不厚道,都在强调,毕业三年升副处,却只字不提那位小姐是博士毕业。在高校,博士毕业三年提为副处,不常见,但也不罕见。
行政人事管理腐败
网民“盛洪微博” :官二代火箭提拔只是整个宪政崩坏的一个方面。如果对行政部门滥用公权力没有有效约束的话,怎么可能防止他们将这种“违宪违法的权力”传给第二代?
荣锦天:择优提拔晋升本来是为了鼓励愿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为当地发展多作贡献。现在却变了,破格提拔却为人事管理腐败的制造了一次次的机会。呼吁竞争上岗。
2. 近期“火箭提拔”官员
常骏生,男,1990年生人,原共青团望江县委副书记。
日,常骏生当选为望江县团县委副书记。
2013年5月,望江县委已决定对常骏生作停职处理。
韩寒,女,1987年生人,原山东省金乡县鸡黍镇镇长。
日,在鸡黍镇人民代表大会上,韩寒“以高票当选为该镇镇长”。
日,山东省金乡县鸡黍镇25岁女镇长韩寒辞职,同日,其父济宁市组织部副部长韩东亚也辞去现职。
徐韬,男,1985年生人, 原湖南省湘潭县副县长、党组成员
2012年12月--2013年5月 任湖南省湘潭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党组成员。
日,中共湖南省湘潭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提名免去徐韬为湘潭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职务,按科级职务安排相应工作。
江中咏,男,1984年生人,原广东揭东区副区长
2011年11月,江中咏升任揭东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党组成员,同时兼任霖磐镇党委书记。
2012年底,揭东撤县改区,江中咏任揭东区副区长。
日,江中咏被撤职,按办事员安排工作
3.媒体评论:破格成权力寻租保护伞
白岩松:我看很多其实出了问题也都有两个字叫“破格”,“破格”是不是也成了一种保护伞了,因为“破格”就可以不一定走完完整的程序,因为我是“破格”嘛,这里就为某些人权力寻租提供一种可能。
其实我们都不反对破格,而且非常欢迎,这样的话选人才,整个国家向前需要这一点,但是你必须公开透明。我们也从来不反对年轻的人迅速走上领导的岗位,但是你也要程序公开和透明。我们也不反对有很多优秀的,哪怕你的父亲或者母亲有这样一个官位的背景,也没有关系,但是只要在相关的制度下公开透明,让大家心服口服,所以我们要解决的是如何让程序正义。
“火箭提拔”为何屡现江湖?
中国网相关评论指出,这例疑似“火箭提拔”真的是如江苏回应的那样公正、公开、平等竞争吗?我们看到其公开的履历中不难看见袁慧是2009年博士毕业后直接选调的,恰逢选调生政策做重大转变之年,缺少基层2年基层锻炼的经历,显然是钻了政策模糊界定的空子;其次,按照目前规定副科满两年才能提为正科,正科满三年才能向上提报为副处,在这个过程中选调生、博士生等头衔,就再也没有光环了,那么这其中有什么奥秘呢?扬州方面并没有做过多的回应。一方面,我们提倡干部要年轻化,要破格提拔;但另一方面,一遇到年轻而破格提拔的干部,都少不了引来质疑如潮。是网友太敏感,还是我们的程序出了问题?从组织部长的回复来看,似乎认为袁慧足够优秀,一切也合乎规范,没必要给太多的解释。但网民却认为,就一句官方语言不做过多的解释,就是在掩饰,并且这种思维在之前已有18名火箭提拔官员的事件中得到巩固,一时半会想打消疑虑尤其艰难。
扬州神女事件,暴露出的网民问题不容忽视
荆楚网评论指出,在自媒体时代,媒体先进技术为公众提供了方便地发布信息的途径。不少网民不能正确使用,把它当作情绪宣泄的渠道,一有刺激眼球事件出现,就不明真相地转载,凭短短的数十个字,就轻易下结论,就起哄,甚至有人希望从中找到快感。这难道不是心态出了偏差吗?受年龄大小、学识高低乃至社会经验多少的限制,很多网民认为任何官员的提拔任用都有猫腻。应该承认,这件事也与当前官场不良生态环境有关。长期以来,一些官员在选拔任用官员时,违规违纪,任人唯亲,甚至互相提拔亲属,在群众中造成了很坏的影响。很多人在惯性思维的作用下,认为袁慧中也是这样的。事实却不如,袁慧中参加公选的过程中,其父亲已经回避了。事实与我们想象不一致是不是有问题呢?联系之前的29岁市长和28岁副县长等事件,有些网民真的应该反思,对待类似事件是不是该多些思考,多些调查,少些妄猜呢?
四、舆情点评
近日,媒体爆料扬州市委政法委书记袁秋年女儿袁慧中毕业3年晋升副处,引发民众强烈质疑,官员子女“火箭提拔”再次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扬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爱军表示,在袁慧中提拔任用的整个过程体现了公正、公开、平等竞争,然而,这种解释无力打消民众种种质疑。网民普遍认为“权力世袭“在中国已司空见惯,身为官二代的袁慧中破格升迁已是不言而喻的行政人事腐败现象。
央视评论指出破格成权力寻租保护伞,有些地方“破格”就成了一种猫腻,就是掩盖不为人知的一些行为,“破格”可以,但是要写清楚、“破格”的理由是什么,必须做到大家心服口服。
《人民日报》刊登署名文章《破格提拔干部要从严》,文中说:“严格标准、严格程序、严明纪律,坚决整治不正之风、确保选人用人风清气正是中央三令五申的明确要求。选拔任用干部包括破格提拔干部,一定要落实从严治党方针,选人标准决不能降低、选人程序决不能成为摆设、选人结果决不能失去公正,对违规用人、失察渎职的要严肃查处、坚决追究责任。”
综合舆论观点,对于官员子女破格提拔引起社会质疑,其原因无论是行政人事选拨制度的问题还是出于网民对官员的惯性偏见,必不能缺少的环节是能给出民意信服的合理理由,从选人用人制度上严格把关,才是遏制“火箭”提拔、消除民众质疑的有效途径。
(本文数据来源:人民网舆情监测室)
(责编:何新田&刘翔、庞胡瑞)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新闻排行榜
123456789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前后矛盾病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