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周几?有没有玩问道全局双倍时间的?今天有天降双倍吗?几点…

女性到了一定年龄,就会想生孩子吗? | 科学人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女性到了一定年龄,就会想生孩子吗?
冷冻卵子 生育 责任 生物钟 生殖 试管婴儿 剩女
本文作者:Moira Weigel
(鬼谷藏龙/编译)“我被那个人渣耽误了这么多年!”这句话我从没听过哪个直男说,但要是从一个刚分手的女人嘴里说出来,大家马上就会明白她是什么意思。我们被潜移默化地灌输着一个理念,那就是女人的身体是有保质期的——要是不及时找到如意郎君结婚生子的话,她迟早会过期,仿佛女人的卵子就像灰姑娘的华服一样,一旦午夜钟声响起就会灰飞烟灭。
尽管各时各地的女性都承受过生孩子的压力,但是过去几十年里出现了一个新发明:这理论声称,女性随着年纪增长,她的身体自然而然就会“想”要孩子——也就是所谓的“生命钟”。
注:the biological clock,是美国社会的一种流行观念,不同于生物节律意义上的生物钟,指的是女人有一种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想要孩子和家庭的倾向,跟我国“女大愁嫁”的思想有些类似。
它最早现身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日,华盛顿邮报在其市政版首页宣称:“职业女性的生命钟正在嘀嗒作响。”该社论的作者理查德·科恩(Richard Cohen)当时恐怕还无法意识到他这论调的影响会变得多么深远。
女性年龄一大,就会想要孩子,还会后悔没有早生?这种观点其实由来并不久远。图片来源:Nathalie Lees
他的文章以一次午餐约会作为开头,约会对象是一位“复合女子”,据称她能代表所有27到35岁之间的女性。“她来了,走进餐厅内。”他在文章开头写道,“她是个美人儿,深色头发,不高不矮,打扮得也挺考究。她现在正脱去外衣,显露出曼妙的身材。”这位复合女子的心态也很好,“工作棒极了,她的自我感觉也挺好。”但接着,她的眼神却逐渐黯淡了下来。
“怎么了?”她的约会对象问道。
“我想要个孩子。”她回答说。
科恩坚称他所认识的几乎每一个女人都想要孩子,无论她们正处于何种恋爱关系。
“我像个勤劳的小蜜蜂一样四处奔走,采访了一个又一个女人。”他写道,“其中大部分都声称能听到生命钟的嘀嗒声……这位复合女子可以是个已婚妇女,也可能未婚,最惨的甚至都还没有男人进入她的生活。但生命钟总在耳边嘀嗒作响,令你无处可逃。”
在几个月内,生命钟就开始笼罩各地职业女性的生活,波士顿全球报的职业撰稿人安·基希海默(Ann Kirchheimer)报道说:“妇女运动的受益人,这些决定全职工作、旅行和独立自主而非相夫教子的第一代自由女性,随着年龄增长,她们耳畔生命钟的嘀嗒之声突然变得越来越响。” 基希海默采访的一位女精神病医师曾把她和她单身闺蜜们的困境戏称为“子宫凋零综合征”。
那时候,美国人正开始关注生育率下降的问题,在那之前的二十年里,出生率出乎意料的骤然降低。1957年平均每个美国女性会生3.5个孩子,而到1976年,这个数字跌到了1.5。在女权主义运动之后,有效的避孕药和宫内节育装置迅猛发展,加之堕胎合法化,越来越多的女性推迟结婚生子,转而追求教育和事业。
即便是有生育意愿的女性也大大延后了她们的生育计划,到1977年,36%的母亲是30岁以后才有的孩子,看起来,许多女人似乎都可能会无限期地拖延生育。难道这才是世界终结的方式吗?不是毁于炸弹而是毁于药片?
一些保守势力甚至认为服用避孕药就是在杀死婴儿。图片来源:jesus-passion.com
尽管泛滥的生命钟论时不时也会提及这些宏观的人口趋势和担忧,不过一般而言,这类说法主要针对的是个人。媒体对决定在追求高要求的职业生涯同时生孩子的妇女高唱赞歌,并警告那些推迟要孩子的女性,她们今后将追悔莫及。(却绝少提到有些女人也许根本就不想要孩子。)
1982年二月,出演电视剧《霹雳娇娃》的明星女演员贾克琳·史密斯登上了时代杂志封面,她穿着一件宽松的蓝色连衣裙,但坚定地抓着她那浑圆的肚子。封面上写着“新的婴儿潮”,“职业女性正在选择怀孕,而且这正在成为时尚。”在杂志内,约翰·李德(John Reed)重申了那日渐耳熟的警告:
“对许多女性而言,养儿育女的生命钟即将奔向终点。”李德写道,“那来自月亮,深入骨血,来自在层层文化和反文化观念之下、深埋染色体内的基因编码,从更新世一脉相承的古老召唤啊,它正在令成功的商界女性、职场女强人,乃至成年子女的母亲驻足沉思。”
生命钟的比喻也许不如后面这一大串那么辞藻华丽,但它表现出了同样的决定论,李德把“生命钟”的存在作为论据,认定女性不能离开自己的“传统角色”太远。在他的定义下,女性要么就是母亲,要么就是没有当上母亲的失败者。
尽管现在女性可以在高薪行业中和男性竞争,也可以到处发生婚外性关系,但是这些文章暗示,自由恋爱和女权运动并没有改变她们的本质,女人可以穿上职业装,但她们的身体终究还是渴望孩子的。
这也许听起来像是事实陈述,但这其实是个命令。
生命钟:是个比喻,但不是科学事实
“生命钟”的传说是个关于科学和性别歧视的故事。这揭示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关于性别的刻板印象会影响科学研究的优先关注,而科学研究也可以被人用作性别歧视的目的。我们太习惯于把“生命钟”视作一个既定事实而非某种比喻,如果我们仔细追溯一下这种论调的源流,就不难发现生命钟的说法与文化的关系至少和自然一样大,而在文化上,这种言论就是为了对抗妇女解放而存在的。
首先,关于“生命钟”的讨论是在逼迫女性成为人母,是在暗示即便某些关于性别的双重标准正逐渐销蚀,但这一个差别总会存在:女性在规划情感生活时,不得不考虑“生育不能太晚”。其次,这种比喻也暗示,试图与男性在职场上竞争的女性由于同时要考虑生育,因此居于下风是很自然的事情。
在社会经济变革天翻地覆的年代,生命钟的说法被用于强化男女有别的旧有观念。事实上,生命钟论将性别差异夸大到了连五十年代的传统主义者都难以想象的地步。于是,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女性闯入了曾被男性一统天下的高薪行业,而另一方面,人们又在谈论着生命钟论,觉得生育是一件只有女性才应该关注的事情。
像科恩和基希海默这样的评论员警告女读者,她们推迟育龄愈久就会愈发觉得恐慌,而与此同时,他们又为男性炮制了一套 “真理”,号称经历过时间考验但实际是新造的。他们说男人的身体使他们天生不想要长久关系和后代;男性没有统治着女性恋爱生活的时间压力,已经进化出了对“无牵无挂的性”的偏好。(在差不多同一时间,大学里新生的演化心理学正在论述,异性恋人群的婚姻形式是需要性的男性和需要保护的女性之间相互妥协的产物——而且男女还要靠他们的“适婚性”来取得所需。)
注:初期的演化心理学曾有过这种误区。但今天演化心理学早已确认,男性并非只要性,女性也并非只要保护,两性都同时拥有短期择偶和长期择偶的需求,只是在程度和表现上有所不同而已,个体之间的差异也很大。
尽管调查显示近至五十年代,大部分美国人还把婚姻和家庭视为追求幸福的基石。但八十年代的专家们一致认为男性和女性在约会时有着截然不同的目的和特权。永恒的单身汉不会变老,但职业女性如果想找个如意郎君的话,那她就得把生活规划得无懈可击。
时间被描绘成了女性的敌人——要想事业家庭两全,女性就必须步步为营、分毫不差。图片来源:Nathalie Lees
到了八十年代中叶,婴儿潮时代(美国1946年到1964年出生的一代人)的女性已经形成一支“生命钟守望者”大军,至少记者莫莉·麦凯恩(Molly McKaughan)是这么称呼她们的,她在1987年的畅销书《生命钟》里报道,那些原本持有截然不同态度的女性全部“屈服于生孩子的本质需求”,一些人悔不当初等那么久才开始寻找孩子他爹,不过大部分人早就意识到,自己应该战略性地约会。“要是女人等得太久,”麦凯恩反思道,“时间就会抛弃她。”没有文献声称这些女性的男朋友们也有相应的问题。
时至今日,女性生育力随着年龄增长到底会如何下降多少仍然是一团浆糊。正如心理学家简·温格(Jean Twenge)所指出的那样,被频繁引用的许多关于女性生育率的统计结果是偏颇的。在一篇2013年发表在《大西洋月刊》上的文章中,温格指出,许多往往被作为真理传授给女性的“事实”其实压根没什么可靠的证据基础。在清查医学研究数据库之后,温格发现了不少问题,比如说,有个经常被引用的结论说,35到39岁的女人中有三分之一无法在备孕一年内成功怀孕,这个在2004年得出的结论居然是建立在1670年到1830年的法国出生记录上的。“换言之,”温格写道,“对数以万计女性的备孕建议依据的居然是在电力、抗生素和生育疗法发明之前的统计数据。”
生育数据还有另一个偏差因素,我们会从医生那里收集信息,但是一般来说,只有生育力有问题的病人才会求助于医生,因此我们实际上很难知道人群的总体状况。多少夫妇是因为不想要孩子所以才没孩子?又有多少夫妇是因为采取了避孕措施?要把这些因素都纳入考虑几乎是不可能的。
尽管这些知识空白确实存在,但强有力的科学证据的确表明女性卵子的质量和数量会随着时间衰减。无数为各种原因推迟生育的妇女的确陷于无法怀孕的苦楚中,从某种意义上说,“生命钟”带来的焦虑确实有理有据。但这些卷帙浩繁的报道却从未提及另一个关键的事实——男性生育力也会随着年龄下降。
真要说“生命钟”,只提女性并不公平。图片来源:misstosha.wordpress.com
当然,有很多著名的例外可以拿来说事,比如说查理·卓别林和巴勃罗·毕加索都曾在古稀之年老来得子,但“男性生育力丝毫不受时间影响”这说法虽然广为流传,但根本就是错的。自八十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精子的数量和质量都会随着时间下降,年迈父亲的孩子会比年轻父亲的更容易遭受孤独症以及其它健康问题,“老年精子”往往只能在卵子周围徘徊到死,却无法使之受精。
这些事实也偶尔会被报道,而且几乎都被冠以了这样的新闻标题——“男性生命钟”。生命钟前面需要专门加“男性”二字,其实暗示了这些事实被长期忽视的原因所在:社会舆论似乎觉得只有女人才有身体。
根据美国生殖医学会的资料,在美国寻求治疗生育障碍的夫妇中,40%的问题出在“女性因素”,40%则在于“男性因素”,还有20%原因不明,男女出问题的比例差不多,但你在阅读大多数有关生育障碍的报道时绝对看不出这一点。我们的假设似乎是,生育首先是女性的责任。出了任何问题都是女人的错。
和女人一样,男人的生育力也会随着年龄下降。那么,为什么女人,而且只有女人必须要和时间赛跑的观念如此逼人?为什么“生命钟”不能成为一个全人类的概念,正如其事实上的那样?
女性没有时间,是因为她们更忙了
答案恐怕比什么女性独有的更新世召唤之类的辞藻要乏味的多。生命钟论崛起的时代恰逢经济结构转型,工作与时间的组织方式也正因此发生变革。而女性正是从那时起开始觉得时间紧迫,这并不是因为什么神秘的生物力量,而是因为那时的女性开始广泛走进职场,与此同时仍然无偿承担着绝大部分家务。换言之,她们更忙了——她们确实就是比以往更没时间了。
在20世纪,朝九晚五已是常态,这将生活分割成了两部分:上班和下班。在五六十年代,上班时间的工作被认为主要属于男人,而女人的工作则在家里——一个被社会定义属于“下班”的地方,隔绝于经济活动之外,在那里付出的劳动更多被视为爱的奉献,而非工作。
男人挣来的“养家薪水”本应足够补贴他妻子的无偿劳动,但到了七十年代,工资停滞导致越来越多的家庭难以只靠一份收入为继,而社会福利的削减更让这些家庭雪上加霜。受过高等教育的白人女权主义者为这女人挺进男人职场的契机而欢呼,但中产阶层家庭主妇们的大批离去不仅是出于对自由的渴望,也是一种经济上的必须。
工作场所并没有为帮助女性更易成功而改变其模式,其结果就是女人不得不一直追赶时间,如果她们想要得到男同事们享受的事业家庭两全的话。她们不得不想方设法周旋于家庭生活和公司时间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要求中,还要处理在双重生活中挣扎的“时差”困境。嘀嗒,嘀嗒,“生命钟”就这么响起来了。
要与丈夫一样上班工作,下班后还要继续承担绝大部分家务,女性自然开始感到疲于奔命。图片来源:huffingtonpost
1989年,社会学家阿莉o霍赫希尔德(Arlie Hochschild)创造了一个词,“第二班”(the second shift),用以描述有工作的女性还要继续做大部分家务的现象。大概十年之后,她观察到许多女性实际上还承担了“第三班”,多出来的这一“班”用来处理前两班带来的的情绪问题——在她们意识到“两边兼顾”往往只意味着“啥都得干”后,女性感受到的强烈负罪感和怨恨。
对“生命钟”的无穷讨论,使得女性平衡工作和生活面临的困难听起来更像是一种折磨个体女性的疾病,而非一种大尺度的社会问题。(想想前文中患有“子宫凋零综合征”的那位精神病理学家和她的单身朋友们。)
它掩盖了真相:真正的矛盾在于社会的优先级。像美国这样的国家,几乎从未颁布过法定产假或是为育儿提供帮助,这使得决心生育的女性不可能平等地参与到经济活动中去。“生命钟”的歇斯底里将其描绘成每个女人卵巢里的定时炸弹,使得每位女性必须独自应对这些障碍。
技术被用来解决表面问题,但观念不平等还在
不少职业女性默认了这一切。最起码,她们没有组织起来要求更多的产假和育儿补助,她们听信了专家对女性的老生常谈:“你问题很严重啊!不过好在总有些昂贵的新奇玩意儿,你可以花钱解决问题。”
就在记者们开始嚷嚷“生命钟论”的几个月前,医生们掌握了体外授精(IVF)技术。日,世界上第一例“试管婴儿”路易斯·布朗(Louise Brown)在英国奥尔德姆综合医院降生,路易斯宝宝一时名扬全球。但如果一支营销团队想要在广告销售中不落下风,忽悠更多妇女接受体外授精,那恐怕没什么比编造一大堆“生命钟论”来得更高明了。而理查德·科恩在《华盛顿邮报》上的文章就是这一风潮的始作俑者。
体外授精的本来目的是解决一个特定的医学问题,路易斯·布朗的母亲因为输卵管阻塞而无法正常怀孕。但到了1981年,研究人员开发出了用激素刺激卵巢一次性排出多枚卵的技术。不必再依赖于月经周期,医生们开始多多益善地从病人身上提取遗传物质,很快,他们就在向完全没有输卵管问题的女性推销体外授精技术了。
在尝试九年都无法自然怀孕后,路易斯·布朗的父母选择了试管婴儿技术。图中为路易斯·布朗的父母、她本人和她的大儿子卡梅伦。图片来源:abcnews.com
在1983年,华盛顿疾控中心的两位医生,塞夫吉·阿拉尔(Sevgi Aral)和威拉德·凯茨(Willard Cates)发表的一篇文章宣告了“流行性不孕不育”的到来,这篇文章广为流传,恐慌开始蔓延,而辅助生殖技术产业也应运而起。到八十年代中叶,提供体外授精的诊所在全美遍地开花,到九十年代又出现了提供卵子捐献和代孕等服务的机构,同时出现的还有“单精注射”技术(ICSI,全称卵胞浆内精子注射,二代体外授精技术,做法是直接把精子注射到卵子里面使之受精)
体外授精帮助了不少女性成功怀孕,但这可不是个简单的活。这种技术很昂贵,在2015年的美国,一个用“新鲜”卵(即新取出的卵子)人工授精的流程平均费用为12400美元,还要外加三到五千的药费,许多患者要经受好几次流程才能成功怀孕,而且很少有健康险种可以报销这笔钱。在英国,每个流程的花费在英镑之间,而且不是每个女性都能从国民卫生服务体系中获得这项服务。不但如此,体外授精毕竟是一项侵入性的操作,它伴随着显著的生理和心理风险,有数不清的研究详尽说明了这对许多女性而言带来了负面影响。
尚没有多少研究着眼于人工授精采用的激素干预对女性身体的长期影响。2015年十月,伦敦大学学院的研究人员发布了一项研究,他们追踪了255000个在1991年到2010年间接受过体外授精的英国女性,他们发现较之对照组,这些女性卵巢癌的发病率高出了37%。我们无法知道这究竟是因为她们接受过体外授精,还是因为她们的生育问题来自某种未被诊断的疾病,但这两种可能性都不是什么好事。
然而,我们的文化太理所当然地觉得女人要想怀孕就应该承受痛苦,而这些医疗技术又是这么利润丰厚,以至于极少有研究者被资助研发替代方案。甚至当一对夫妇不能生育的原因出在男人身上时,女人还是非得接受体外授精。
辅助生育技术往往被描述为一种突破生物体限制的途径,但在经受了体外授精的巨大痛苦和成本后,人们也还是要冒一无所获的风险。美国生殖医学会在2012年的最新报告显示,任一特定的体外授精的成功率都是很低的,对于42岁以上的女性来说,一次体外授精流程让她们怀孕的成功率为3.9%。
如果一个女人打算指望这些医疗手段来建立家庭,那么希望破灭的打击恐怕是毁灭性的,对高科技的过度期望会让她更加觉得生不出孩子是自己的错。
冷冻卵子也不该是把责任推给女性的理由
就像任何产业一样,辅助生育技术也会寻求扩展新的市场。研究显示,新世纪以来,女性开始在越来越小的年龄关注自己的生育力。2002年,美国疾控中心的全国性调查显示,在22到29岁之间的少女中,接受生育治疗的人数较之过去七年翻了一番,达到了23%。在2006年,一本来自奥兰多的杂志《孕》(杂志的标语是“我们是备孕专家”)发现,他们46%的读者年龄低于30岁。
有了并不成熟且价格高昂的冷冻卵子技术,女性是否就应该给自己“上保险”呢?图片来源:nautilus
在过去数十年间,辅助生育技术产业正开始向并不需要的人群大肆营销那些昂贵的疗法。冷冻卵子本是为罹患癌症的妇女设计的备用手段,但在2014年,FertilityAuthority公司启动了一个叫做“”(Eggbanxx)的机构,来为医生冷冻卵子提供便利。这个机构的目的就是为了将市场扩展到没有生育问题的女性身上,“我们将会以优步(Uber)那样的方式推行卵子冷冻服务。”公司的CEO,吉娜·巴塔西(Gina Bartasi)在2015年春天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时说。
我们会用“存货”或是“礼物”之类的字眼来形容精子或卵子捐献,但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这些机构把冷冻卵子比喻成“保险”。提供冷冻卵子的诊所常常在广告中使用金融界的术语。他们拿“冻结资产”开玩笑,诚挚地讨论“风险对冲”的智慧。冷冻卵子不仅仅是一种选择,更是一种“期权”,与华尔街的交易员口中的“期权”别无二致,女人得花上一笔钱来冷冻卵子,在美国一般是首付15000美元再加上每年的保存费,好在将来把自己的卵子拿回来。
跟体外授精一样,冷冻卵子最早也是出于特殊目的而被研究出来的:年轻的女性癌症患者预先冷冻卵子,使之免受化疗影响。但在最近几年,各个小诊所纷纷向健康女性提供这种试验性疗法,而且还鼓励女性越早冷冻卵子越好。
要求女性付钱来接受昂贵而不必要的措施听起来并不像是什么特别正经的生意,更何况这种措施还在试验阶段,而且女性也还需要很多年才有可能需要其“疗效”。然而,冷冻卵子的逻辑已经说服了美国许多最成功的企业。2012年,谷歌、脸书和花旗银行宣布,他们正在考虑为每位公司女员工报销最高两万美元的冷冻卵子费用,作为一项健保福利。许多人将这类活动吹捧为打破仍然肆虐职场的性别不平等现象的灵丹妙药,《时代》杂志在其封面报道中宣称,“冷冻卵子就是实现平等的那个伟大因素。”
在媒体上,选择冷冻自己卵子的女性往往会宣称她们感觉自己“被赋权了”,然而,比起攀登事业高峰,这类报道中的采访对象似乎更加担心在生命钟滴答作响的同时寻找爱情的困难程度。
2011年《时尚》杂志描绘了“一位35岁,苗条的媒体公司总经理”,她刚刚冷冻了她的卵子。她强调了这样做为她的约会生活带来的好处。“利亚知道她正危险地逼近一个年龄节点,符合她要求的男人们将会从她的眼神中寻找恨嫁的急切,那生命钟嘀嗒作响的阴霾。‘冷冻卵子是我的小秘密’她说,我需要这种有备无患的感觉。”
“他说的是甜言蜜语,她想的却是‘生命钟’的滴答声”。图片来源:eyeforstyle.cc
2013年,记者莎拉o伊丽莎白o理查德(Sarah Elizabeth Richards)出版了一本名为《成为人母:重新计划》的书,此书追踪了五名女性的卵子冷冻过程。作者说她本人对此感到狂喜,这卸下了她的压力,让她可以重新开始爱情生活。“冷冻卵子……抚慰了我的伤痛,我在一个并不想和他一起生孩子的男人身上浪费了二十多岁的时光,又为一个我甚至不知道他到底想不想要孩子的男人浪费了更多三十多岁的光阴。但这项新技术化解了我近乎惩罚性的寻找新伴侣的压力,并帮助让我在42岁时再度获得爱情。”听起来,冷冻卵子与其说是一种促进职场平等的工具,更像是延长寻觅如意郎君时限的昂贵手段。
冷冻卵子广告中亮相的女强人往往会采用“选择”或者“自我赋权”之类的字眼,但实际上,冷冻卵子迫使女性接受关于浪漫和生育的性别偏见,这种做法越普遍,就会越强化一种观念——女人理应承担生育的责任和经济负担。不难想象,机遇会转变成义务:公司都提供了冷冻卵子的福利了,那么拒绝冷冻卵子的女员工就会被认为是没把事业放在心上。这种“赋权”形式看起来有点奇怪:花上几万美元,让你在约会时更自在些。或是让你得以攀爬事业的阶梯,但这架阶梯不会为生育期的女性员工做出哪怕一丝一毫的迁就。
现如今,美国一半以上的劳动力是女性,而在英国,67%的女性在家庭之外从事全职工作。现在让你在两种政策改革间选择:更好的健保和产假政策,或者是能“冻存青春”的技术,我们真会觉得,对于职场传统带给女性的困扰,把青春“冻存”起来是更现实的解决方案吗?
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一个个女人会选择冷冻卵子,但是冷冻很少能解决问题,相反,冷冻只是延长了问题的存在。
“生命钟论”让人口延续的负担应该几乎完全由女性承受这一点显得天经地义、不可避免。这一观念既有道德暗示,也有现实层面的言外之意:要是你没有把人生规划得恰到好处,你就活该孤独终老。
“对生育负全部责任是女性的天职”这种谎言对女性造成了极大的负担,并且让男女之间的浪漫关系变得剑拔弩张。希望与对方发展感情和性关系的男女双方想要的东西天生就截然不同,这种观点对谁都没有好处。男女都有日渐衰老的身体,所有人都有着对感情、性爱和尊重的基本需求,这有什么不能痛痛快快承认的呢?(编辑:Ent)
The foul reign of the biological clock, The Guardian
你可能感兴趣
引用 的话:1:所以我非常建议,她们既然不认同这个生命钟,大可以以身试法,反正淘汰掉的不是我的基因。既要反对又要嚷着下崽,没见过这么贱的。2:原来努力工作获得支持整个家庭包括抚育子女在内的资金不算抚养子女?你让那...引用 的话:另外,这种所谓要求“分担家务”的所谓平权,其根本是建立在不把男性平时的辛勤工作当回事的基础上,只特么想着自己,觉得自己扫扫地洗洗衣服就是天下最累,我特么还想跟你换呢,你来玩玩我这一个月只睡两晚上的试试...你也不能一棍子全打死了。。。。。。而且为什么你会觉得没有女性愿意跟你换?至少,默克尔和耶伦这样的女性肯定十分乐意和你换,她们就在政坛上打拼得很high;希拉里肯定也很乐意跟你换,人家还要参加2016年美国大选,很是乐意和男人们抢地盘;”铁娘子“撒切尔夫人肯定也十分乐意换。中国历史上的慈禧和武则天更是把一竿子男人都斗垮了,将全中国的权柄牢牢捏在手里。所以,为什么你会认为没有女性愿意像个男人一样在外面打拼?说不定她们就乐在其中呢?而且,我也相信,只要更改教育模式,鼓励男女两性自由选择自己的社会角色,一定会有更多的女性愿意和男人们交换角色,也一定会有更多的男性愿意和女人们交换角色。关键是传统的男权社会根本不给女性们交换角色的机会,传统文化总是教育”男人要像个男人,女人要像个女人“,人为塑造一个刻板印象,但是这根本就没有道理。举个例子,很多证据都表明在理工学科上,男女两性并没有绝对的天赋差异,所谓的在理工学科上的成就差异基本都是后天文化影响+罗森塔尔预言的的结果。但是现在公众们依然有”女性在理工学科上的天赋不如男性“的偏见。我也没有鼓励极端的女权主义,也承认男女两性存在差异,但是消除刻板印象,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鼓励两性自由发展,鼓励更多女性走入政治、经济、科研这些原本由男性统治的领域,个人认为这些要求是合理的。
笑,有些垃圾男权癌就不要装作不懂了。拥有献祭般的生育能力而这种能力却被绑架为“你一定会想要实行它”or“你必须实行它”的“义务”。猜猜最后会变成什么样?少子化只会指向两个结果,而单身税不是垃圾国家并不会敢于实行。没错,女人可以靠“生育”这个独一无二的能力“绑架”一切,当然实际上的情况会非常温和:优质精子库的存在,和大量屌丝的绝后。非常有利于人类质量的提升不是么。对了,还有zf对生育行为的强力补贴,对不婚生子的允许。女人怕“孤独终老”?笑话,男人要么买得起代孕,要么足够优秀到能够娶到一位愿意为他生育的妻子或者让精子通过精子库的筛选。而女人,虽然生育有时间限制,却是天生自带的功能——虽然要吃苦,但数量上,筹不到一百万的育龄男人可是比无法生育的育龄女性多多了。人造子宫?这倒是对男女双方的解放。并不想要生育的女性不要太多。母系社会演变为男权社会的假说之一就是,强势部族的女性利用俘虏来的女奴大量生育,让兄弟的孩子成为部族的后代,从而避免自己完成高死亡风险的生育行为,这就引起了后代只会强调父系的血统而忽视母系,长此以往…… 从古至今,对女性生育能力的膜拜或者恐惧都是一脉相承的。现今“文明”多了,打着“关怀”的幌子来恐吓来规训。可惜,“进入婚姻(不你是不是因为“人一定要结婚爱不爱什么的不重要”被吓进去的)就要生育”or“被抢来的女奴就要生育”都再也行不通。想要生育的会生,不要的,再恐吓你“年纪大了一定会想要孩子的”也没有用了。我们现在可以永远不婚,可以不婚找精子库,垃圾男人的基因算什么?哦顺便贴个新闻, 啊呀垃圾精子真是太多了,为了人类的未来,这些人本来就该断子绝孙嘛~女人嘛想生找个优质精子库就是了。毕竟子宫可是有限的,精子可以一对nnnn地供应呢。垃圾精子并不配找好子宫,基因不好的女性用个好精子可并不算浪费资源呵呵呵~~
顺说,国家在舆论恐吓女性生育上倒是和男权同流合污的。无它,女性一旦觉醒,生育的苦痛就难于被补贴弥补了。前段时间微博某个热点里北欧某国丧心病狂补贴生育的广告也是让纳税人都心累吧,特别是有人为之生育的可能性极低的屌丝。文章里强调职业女性都想要生育的男性,要我说,多半是个男权癌,而这种声音被放大,没有国家意志简直不能相信。何况,如果真的只是要一个后代,人家分分钟找去精子库,关约会和结婚什么事?(后代的抚育?男权社会对丧偶式育儿如此宽容并且鼓励遗腹子打脸啪啪啪的嘛,当然米帝并没天朝严重。好吧正经说,单亲抚育有爱和钱就够了是有研究证实的)你说一个中国二三线城市的小姑娘以为结婚必生子生子必结婚我还信,米帝职业女性想要个孩子就只能丧心病狂地恨嫁?23333这得是多大的脑洞而且文章的男权癌简直连扯爱情的虎皮大旗都不屑了。天朝还会扯一句婚姻是为了爱情,他倒好,女人你一定会因为怕没有孩子而想要结婚的——2333两者到底哪里有因果关系了。如果说现代许多人以为爱情=婚姻是对过去长期存在的痛恨自由恋爱的包办婚姻——婚姻在诞生之初就是为了结两姓之好而跟爱情毫无关系的玩意,而于男女双方本人则是你出生育家务我出养家钱的契约——认识不足,那连这个幌子都不扯的人,看到他满口胡扯而没有迈出那最后一步:孩子只和精子有关和婚姻无关,的女性,也是智商低的可以了。最后,澄清一个长期的污蔑:女权主义者只看利益。不,把爱情和利益绑架的是男人。有了爱情,女权主义者当然不反对ta对ta奉献一切。女权主义者反对的是恐吓女性必须进入婚姻,年纪大了就会“贬值”等诸如此类的说法,以将许许多多女性赶入一个“凑合过日子”的状态,而在婚姻中被剥削生育价值和家务劳动,何况在双职工时代,女性往往还承担一半养家责任,更有甚者,丈夫们在孩子出生后直接“丧偶式育儿”,根本不帮衬带孩子或仅仅象征性做一点事情。记住了,爱情不等于婚姻,如果等于,那恐吓你不需要爱情也能进入婚姻、而结婚后就要你为了“夫妻情”“结婚必须生娃”而大量牺牲付出的就是谎言和骗局。
引用 的话:各种体外受精、卵生动物表示,别以为胚胎到了体外,为人父母的就可以不管了。。。照顾一个不会有任何表达能力的东西,其成本和代价都会比照顾一个有一定独立能力的婴儿要高得多。。。你只要能花得起那个钱,也许到时...脑补过头了。生疏是不大可能的。幼儿对父母建立安全感【啊有个专业名词是啥来着我忘了】是在出生后的三年内建立的,怀孕时几乎没有感觉没有记忆。至于父母,无非是心理上的适应。我们现在来想可能有点膈应,但真到了有这种技术的时候,未来人的接受能力怎样可不一定。再说,人的感情是相处得来的,现在代孕的、抱养的、领养的孩子还不是照样融入家庭。至于最后一句,那是你脑补出的逻辑,可不是我上面那句话的逻辑。代价必然存在,但从古至今人类都在想办法减小生育后代的代价。由于人类的身体结构的特点,比如硕大的大脑【头部】等的进化后果一直由女性承担,很复杂地结合在一起最后导致古代生产简直就是过鬼门关,古代可没有什么仪器,一旦胎位不正或难产,一尸两命常常发生,几乎十不存三、十不存五,流个产也要死人。到今天,随着医疗技术发展,包括死亡、残疾、疾病等代价也一步步被解决,甚至疼痛也可以缓解社会也在不断地完善保障体系。发展到最后,一旦技术和生产力成熟,体外培育顺理成章会出现并普及,当然,不排除科学家有更好的方案的可能性。分娩的痛苦和恐惧不经历无法体会,在极端疼痛面前,什么母亲的喜悦都算个P。如果您是男性,体会这种疼痛的感觉,大概可以想想被人踢了睾丸然后疼上个一小时起步?而且还不能肯定这种痛能及得上分娩。想想,这种痛苦被解决难道不是幸福的吗!想把这种痛苦解决是如此正常的事。生育的代价越低越有利于繁殖。况且类似这种的代价被解决同样有利于解放劳动力。有需求就有市场,这事无论女权不女权都会一步步成型,人类必然趋利避害,这是本能。不过也许女权的存在会促进它?也许也不会。不过女权忙着呢,世上的事多着呢,哪能到处插一脚。
引用 的话:脑补过头了。生疏是不大可能的。幼儿对父母建立安全感【啊有个专业名词是啥来着我忘了】是在出生后的三年内建立的,怀孕时几乎没有感觉没有记忆。至于父母,无非是心理上的适应。我们现在来想可能有点膈应,但真到了...嗯,俺确实有点脑补过头了,俺也是支持共产主义的,未来如果不能将生育与家庭完全割裂,以便令婚姻丧失存在基础的话,那是不行的。。。。。。只是,论脑洞,恐怕很少有比马克思还大的了。。。
引用 的话:笑尿,有奉献精神的人首先就不会对着鸡毛蒜皮的小事扯高调要这个权利那个权利,尤其是洗个衣服扫个地这种现代一键搞定根本不算事的事——你以为我结婚之前都是买新的不扫地的?你以工作类型来判断愿不愿意跟我换?你...啧啧。首先,奉献精神不代表放弃权利。如果洗衣扫地是个一键搞定不算事的事,那平权也没什么了反正只是小菜一碟呗,怎么激动干什么?难道不就是因为它不是个小事或者你懒在找理由?至于换不换,不好意思,你以为女性不在上班努力工作是不是?你说女权忽略了男性的付出和辛勤工作,你有何尝不是?五十步笑一百步罢了。天天加班不顾家庭的女性也不少啊,你没看到舆论常常指责她们吗,换句话说,别说想不想,已经有不少人这么干了好吗?至于”她们一定说这是男人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这就是性别刻板印象,女权反对这种论调。你是否真正了解女权就来反对了?你既然表现出对这种认知的不满和无奈,干嘛不推翻这种印象?关于性别刻板印象,这是心理学由来已久的结论。麻烦左转性情或心事鉴定。现代生活的“自然而然”不过是现在情况下导致的某种结果,我们适应它良久,于是认为它是“天经地义”,然而情况在改变,这种“自然而然事物”的改变如此自然而然。最后,再问一遍,您是否真正了解女权运动,您以为的女权又是否是真正的女权?你知不知道,你反女权怎么厉害,你有些观点从某种角度上算半个女权了好嘛!!!请不要为了反对而反对。
引用 的话:嗯,俺确实有点脑补过头了,俺也是支持共产主义的,未来如果不能将生育与家庭完全割裂,以便令婚姻丧失存在基础的话,那是不行的。。。。。。只是,论脑洞,恐怕很少有比马克思还大的了。。。哈哈,看来是同道中人。讨论还是跟您这样的人比较舒服。的确,不分离的话,感觉没有这个社会基础和氛围,可能导致一定的混乱。所以我们这代应该是没有机会的。马克思的脑洞还是很成功的,指导了十几个国家的撒。共产主义什么的,他老人家真敢想,我觉得好久远并且不大敢相信,以后肯定是要深入学习马列主义的,此道我还是菜鸟一只。
感觉没收获,还是没有弄清楚。标题和内容不一致啊,我感觉
引用文章内容:时间被描绘成了女性的敌人——要想事业家庭两全,女性就必须步步为营、分毫不差。我承认文章太长,我只看到这句话为止。但是已经把我的膝盖戳得稀烂·~因为作为一个女性,我在社会上也不过走了两年,就深刻感受到时间的压力。我无意指责身边人给女性带来的“诸多压力”,但是事实就是,只要女性还有生育功能,那么这种压力就不会消失。比如:要生孩子,为了孩子的身体和自己的身体,你得避免成为高龄产妇吧?就算你当了高龄产妇,你还得有一个愿意高龄生子的配偶和婆家吧?就算你配偶及婆家及身边一切人都愿意高龄产子甚至丁克。你还得奔事业呀,你得跟那群不怀孕不分娩不哺乳不来大姨妈的男人去拼搏~~可是当你终于达到自己的目标时。你发现你快累死了~你得付出比男性和其他“没追求”女性更多的精力去平衡家庭和事业~~所以,我现在觉得单身真好,只要对自己负责就行了
引用 的话:你生0.5个孩子试试平均数有小数点没什么问题啊~一个家庭主妇生3个,一个发展事业的妇女不生孩子,平均也是每个人1.5个孩子~~
引用 的话:嗯,俺确实有点脑补过头了,俺也是支持共产主义的,未来如果不能将生育与家庭完全割裂,以便令婚姻丧失存在基础的话,那是不行的。。。。。。只是,论脑洞,恐怕很少有比马克思还大的了。。。婚姻,生育,家庭,爱情这几者在未来相互分离是必然的吧,个人觉得这未必不是好事。想要家庭事业双丰收的女性越来越多了,我母亲的一个朋友的女儿还想生第二胎,但是她现在正好处于事业的上升期,再努把力就能成高管了,到时候年收入就能过百万。所以她现在压根儿就腾不出时间来生育。人造子宫,精子/卵细胞保存技术如果成熟对于男女两性来说确实是个福音,人们大可趁着年轻的时候将自己的生殖细胞存起来,想什么时候要孩子就什么时候要,完全避开事业上升期。脑洞再开大一点,在未来说不定连传统的家庭都会消失。所有人都在自己最健康的时候捐出自己的生殖细胞保存起来,后代经过基因优化后从实验室走出,并交给社会统一抚养,人类社会的最小单位直接由家庭变为个体。婚姻和爱情如果还存在,则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追求了。
引用 的话:顺说,国家在舆论恐吓女性生育上倒是和男权同流合污的。无它,女性一旦觉醒,生育的苦痛就难于被补贴弥补了。前段时间微博某个热点里北欧某国丧心病狂补贴生育的广告也是让纳税人都心累吧,特别是有人为之生育的可能...特地登录为你顶,这贴炸出太多直男癌。可以看出在果壳这样普遍文化程度较高的网络社区,依然有大量直男癌存在,可见平权的思想在中国恐怕只是小众中的小众在接受。
引用 的话:哈哈,看来是同道中人。讨论还是跟您这样的人比较舒服。的确,不分离的话,感觉没有这个社会基础和氛围,可能导致一定的混乱。所以我们这代应该是没有机会的。马克思的脑洞还是很成功的,指导了十几个国家的撒。共产... 引用 的话:婚姻,生育,家庭,爱情这几者在未来相互分离是必然的吧,个人觉得这未必不是好事。想要家庭事业双丰收的女性越来越多了,我母亲的一个朋友的女儿还想生第二胎,但是她现在正好处于事业的上升期,再努把力就能成高管...说实话,俺支持归支持,但每当从理论中回归现实,看到实际生活中人类的种种表现,俺真心觉得,也许人类可以向着共产主义的方向努力,但真要实现的话,估计那时的社会中,已经不是“人类”这个物种在活动了。。。。。。既然不是人类了,那么性别、生育、家庭……这些东西,就都不存在了,所以要讨论这些问题,最好还是立足于现在,太过于未来化、技术化的思考,实在是没什么意义的啊。。。。而就现在来说,人类所以是人类,是有其特殊的社会和生物性规定的,尽管这些规定不是牢不可破,但真要打破的话,先不说时间和技术,就生育问题而言,其讨论的基础前提就消失了,毕竟我们是在说人类的性别、人类的生育,而不是未来那些已经摆脱了现有人类属性的家伙们的生育问题。。。。。现有的人类属性显然是存在诸多必要或不必要的限制,咱们先不要一下子解除掉所有限制,只说哪些限制在现时条件下是必要的,哪些是不必要的,这样讨论大概才会有的放矢。。。。
引用 的话:因为有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留下自己的基因是一种本能,女权主义者自身却有一个矛盾,她既要遵从这个本能,又要你们不能要求/建议/提及她遵从这个本能,否则就是歧视。然而客观事实毫无区别,人类是极端K型策略生...我没有啊。 我就是女权觉醒的拥护者啊,但我是男的啊。
我的朋友就比她男朋友挣得多干得好啊。
这种个体差异怎么能代表一种群体呢。
你这个人怎么能乱说话呢,变得跟那些蒙昧的傻女人一样。引用 的话:女权反对这种论调?那是在她们有利可图的时候,你真叫他们干点活,你看她还反不反对,分分钟变回封建妇女。还有你这句话,他人的懒惰与精进,和你只有对比关系而没有直接的效率关系。 精英总是会累的啊,但是你是精英的话,你占有的也比别人要多得多啊。
我昨天有一同事,干苦力活中暑了,今年终于请了第一次假,而那个地方20多人只有两个干体力活的女性,她却是两个主管中的一个。同时他与另一位男性主管相比,她生养了三个孩子,她老公跟她挣得差不多的工资,那位男性主管只要了一个孩子。
呐,活生生的能者多劳,就是会累的例子啊。 另一个对比是她的员工,也来过几个懒鬼被她开了啊?
所以,你说的懒,跟女权究竟有什么直接的逻辑关系。还是说这是以一场举例子多少为标尺的大赛,看谁的例子多?
难道懒鬼,不是存在于所有的群体中么?
还是说你喜欢这种想当然的判定他人的感觉,立论总是会比实证舒服。
讲真。。23岁的我真的想生个孩子。。哈哈哈哈哈哈前两天在街上被一小女孩喊妈妈 好开心!
这居然也能掐……相比社会提高福利配偶用爱呵护这些劳神费力的,当然是骗女性做牛做马成本低不是吗?只是越来越多的妹子不再受骗上当了而已。顺便,还真不觉得是“生物钟”让女性焦虑生育,如果没有人每天在耳边BB谁会想生。当然也有看到别人家孩子幸福心里痒痒的,这也算一种潜移默化的外界刺激,并不是本能自发反应。
引用 的话:说实话,俺支持归支持,但每当从理论中回归现实,看到实际生活中人类的种种表现,俺真心觉得,也许人类可以向着共产主义的方向努力,但真要实现的话,估计那时的社会中,已经不是“人类”这个物种在活动了。。。。。...兄台,你这话没几个女的能看懂吧,汗。。。我觉得你是白费功夫了。说话还是该简单一点,不然。。。我似乎听说过,所谓的基督徒,并没有几个看过圣经的,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引用 的话:兄台,你这话没几个女的能看懂吧,汗。。。我觉得你是白费功夫了。说话还是该简单一点,不然。。。我似乎听说过,所谓的基督徒,并没有几个看过圣经的,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好吧,俺还是回火星好了。。。。
引用 的话:那么您这位主管有上街去要求女性权利吗?如果你的“上街”是在借鉴讽刺的话,那么我没有平和说下去的必要了。
要求权利本身是一件政治正确的事。
相对个人可以不理任何一个人的任何一个要求。但是社会不行,在没有决定好这个要求要不要被实现时,整个社会都只能听着。
而这述说者当中,必然有懒鬼和精英共存。 毕竟人是逐利的,懒鬼身体懒但是鼻子还是灵的。
你,我都控制不了。
只能建立制度,再修订制度。
引用 的话:所以要我评价你的话,你上一段逻辑混乱到连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了。
你的评价无从说起。你不能因为自己觉得怎么样,就认定别人也该是和你的认为是一样的。
我之前一段话从第二句开始,每一句都是下一句的基础。 你如果不想深究的话,我们的讨论也可以就此结束了。
引用 的话:错,你的每一句话都是前一句的转进。不惜牺牲自己的逻辑以强行歪曲事实,你也是够拼了。然而你的叙述只证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女权所要求的根本就是虚无的特权,当前社会以能力评判,任何人都没有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一个条件加上另一个条件,得出两个条件为基础的后果。这没什么不对,也不用够拼。弱者得到特权是人类文明最大的赞赏。因为只有生产力富裕才会成批出现这种现像。懒鬼得到特权是规则出现漏洞,因为有限的事实里能延伸出无限的可能。如果你觉得女权要求的是特权。你首先评估的应是这种特权是否应当,同时你无法左右他人的评估。而不是觉得但凡特权都是对他人的不公。如果你觉得她们要求的是虚无,那么你无所谓担心与阻止。
引用 的话:兄台,你这话没几个女的能看懂吧,汗。。。我觉得你是白费功夫了。说话还是该简单一点,不然。。。我似乎听说过,所谓的基督徒,并没有几个看过圣经的,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如果没几个女的看得懂,其实也没几个男的看得懂吧。。。毕竟在智商上,男女群体没有啥差别,更何况我觉得他说的好像不是啥极深奥问题。。。。。
引用 的话:性别刻板印象?臂力肝力上进心这是与生俱来的男女生理区别,不然特么人类还分性别干嘛?个个有丝分裂算了。我还是那句话,反生命钟,有本事不要生,断子绝孙最好。看来你还是没去了解什么是性别刻板印象。。。。性别刻板印象( gender stereotypes)人们对男性和女性的假想特征所抱有的信念。两类性别中均存在这种刻板印象,而且正反面的特征都有。例如,正面的女性刻板印象,认为女性是亲切的、善于教导的、考虑周全的。相反负面的则认为她们是的、被动的和过于情绪化的。同样的,刻板印象中也假定男性具有正负两方面的特点。例如,认为男性是果断的、自信的和积极的,但也是富侵略性的、感觉迟钝的和傲慢自大的。.性别刻板印象忽略了个体的差异,生硬地将人类用生理的差异分为两类塞进准备好的”性格模板'。事实上,人类的性格主要由遗传和后天环境影响决定,性别带来的差异没有他们夸大的那样【甚至可能微乎其微】,现在男女性格主体表现出的差异很多是由于教育的差别和社会环境的潜移默化造成的。这种刻板印象在现代生活基本没有作用,甚至正在阻碍个人的发展,压抑人的天性和天赋。臂力在天生上是不同,但认为上进心不同就是性别刻板印象了,是人就有上进心,人总是想要更好的,无论男女都有向上走的渴望。只是每次女性在刻苦工作的时候,总有人说:"哎哟女孩子怎么努力干嘛,早点嫁人生孩子才是正事“”学得好不如嫁的好',烦不胜烦,正是以为你好之名行阻碍之事,实质就是不平等的心理暗示。同时才消磨了女性的上进心!【我特烦这种人,诸如此类还有各种以女生应该怎样开头的句子】事实上,这种话没有任何作用,只有负面的心理暗示。如果她真想要嫁人,自己会说,自己会想要,不必以一种自以为是的论调天天烦人。生命钟这种东西的科学性还存疑,它不想是一种科学结论而更像一种文化暗示或者宣传广告。没必要拿这种似是而非的东西庸人自扰。
引用 的话:一个条件加上另一个条件,得出两个条件为基础的后果。这没什么不对,也不用够拼。弱者得到特权是人类文明最大的赞赏。因为只有生产力富裕才会成批出现这种现像。懒鬼得到特权是规则出现漏洞,因为有限的事实里能延伸...哎,我看他根本没觉得女性现在有受到不公待遇,只觉得自己的特权是理所当然的,反而对他人要求的正当权利认为是特权,却不想想在中国的女性连被平等地生出来的权利都没有。看不到世界上比我国更落后的国家中女性是怎么过的。只会自己臆想出一个“平等世界'和“不知所谓的女权们”,以自己去推想别人的想法,甚至不顾事实强加于别人。在这样的思想下,他永远都不会理解我们在说什么,女权者在说什么、又做了哪些他不知道的事。引用 的话:错,你的每一句话都是前一句的转进。不惜牺牲自己的逻辑以强行歪曲事实,你也是够拼了。然而你的叙述只证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女权所要求的根本就是虚无的特权,当前社会以能力评判,任何人都没有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哈,任何人都没受到不平等待遇,这是我听到的本世纪最大的笑话!不说别的,你先解释一下一个如此平等的世界,为何男女出生比例远远高于自然比例?我觉得没必要在深谈了,到此为止吧,没用的。
引用 的话:如果没几个女的看得懂,其实也没几个男的看得懂吧。。。毕竟在智商上,男女群体没有啥差别,更何况我觉得他说的好像不是啥极深奥问题。。。。。兄台高见,我也承认在智商上。男女群体没有啥区别。不过这是对群体而言的,不是群体的还是算了吧。
男性女性,都是在人类这个大集合之内的。人类这个大集合存在的第一要务就是,存在本身。存在也就是生存,由于人类的个体必然会死亡,所以作为群体生存的解决方案就是繁育。而女性作为人类二性中唯一能生娃的性,大自然就把想生娃的本能交给了女性(其实是不想生娃的DNA没有后代),而男性就自然的担负起创造更优的生娃环境的责任。所以那些到了年龄不想生娃,却以女权来标榜自己的,就让她去吧。。。这样的DNA本不该有后代,这叫自然淘汰。法律/道德/政治/智商。。。这些是什么?在生存这样的原初驱动力面前都是渣渣。。。当然,等到生娃不再靠二性的时候,那就可以考虑两性的绝对平等了。
引用 的话:笑,有些垃圾男权癌就不要装作不懂了。拥有献祭般的生育能力而这种能力却被绑架为“你一定会想要实行它”or“你必须实行它”的“义务”。猜猜最后会变成什么样?少子化只会指向两个结果,而单身税不是垃圾国家并不...我蛮同意你部分说法的。部分的网友认为女人一定要生孩子,人没有孩子就无法传递精神和DNA,她们的人生就没有意义了。那么那些无法生育(天灾人祸什么的)的男男女女们还应该领养孩子吗,还是直接自杀呢?近两年,在新闻上都有看到逼婚的消息,家长各显神通的逼婚大法让子女们接受不了。家长们除了想要含饴弄孙外,也是为子女们的生命钟而着急。这里说的是子女们,真的是因为现阶段男性的精子质量越来越差,不只是女性着急,男性也很着急。文章中只问了女性,如果也问男性的话,想要孩子的也不在少数!现社会发展的越迅速,运动越少,和电子产品在一块的时间越来越多(玩手机,打LOL等),亚健康人群不断扩大。女性一生只有400个卵子,到55岁左右就会慢慢绝经,如果从生育的角度来说,冷冻卵子真的是个后备选项(当然,个别部分丁克人群除外),选项的意思是:你可以选择Y/N!就好像车的备胎,你不一定用的到,但是有备无患。同理,冷冻精子(男性精子质量随着年纪的增长而下降)。冷冻卵子/精子是项好技术!这和女/男权主义无关无关。从意义上,如果大家热议冷冻卵子,为什么觉得冷冻精子就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这就是大家所在意的问题所在了:到底是女/男权主义?我支持两性平等。男性有权利冷冻精子,那么女性也有权利冷冻卵子,而大家都有权利对生孩子Say NO!不是说冷冻了就一定要复苏,这是大家所忽略的一点。女权认为,冷冻卵子就是告诉大家女人一定要生育!我认为太过坚决了,冷冻卵子是备胎(就好比你买了重大疾病保险,不一定会得重大疾病,但是保险的存在可以避免更大的损失)。如果哪天后悔了,想要宝宝(为了自己),起码不会在身体不支持的时候无法得到宝宝。有部分人也认为可以领养,但是请查看中国的领养相关法律,有严格的领养要求的(健康的儿童少,有部分缺陷甚至残疾的儿童多)!在你无法达到要求下,冷冻卵子就是你好的选择。——一切来于你愿意!对于男权主义的人来说(部分女性也是男权主义的拥簇者)女人就应该这样,就应该那样来评判女人。而这部分的人却缺少了评判自己的标准。他/她们认为女人就应该生孩子,生育是女人天生的责任义务!且要家里家外两手抓。他们代表着中国社会上多数人的舆论意见,缘起旧时代的思想。对于这部分人我认为还是需要女权主义的思想冲击。从男女比例来说,男性比女性多(可以自行查询相关官方数据),加上接受旧思想(无论中外的男权教育部分)教育的部分女性,和支持女权主义的男性甚少!由此推测支持男权主义的言论多,女权主义少。从两性平等的角度出发,我支持女权主义的崛起,更多的思想冲击会让大家思考到底是哪种主义好,或者是两者都太偏激了呢?当大家都不是那么坚决时,所有的事情都有选择的余地,不会因为社会舆论强迫选择。让自己为自己负责,做人最重要的是开心嘛~让我为女权主义加把火吧:从繁衍的角度出发的话,冷冻精子(能进入精子银行的精子质量不错!)可以一次对应多个卵子,那么意味着说可以淘汰一部分DNA不是那么良好的男人!男权主义者们都有信心认为自己支持的或自己精子质量真的那么良好吗?应用文章一段话:“对生育负全部责任是女性的天职”这种谎言对女性造成了极大的负担,并且让男女之间的浪漫关系变得剑拔弩张。希望与对方发展感情和性关系的男女双方想要的东西天生就截然不同,这种观点对谁都没有好处。男女都有日渐衰老的身体,所有人都有着对感情、性爱和尊重的基本需求,这有什么不能痛痛快快承认的呢?”——语文一般般,请勿喷。
我觉得生与不生是个人自由吧!拿生不生孩子来对女性进行评判真的不公平。也不是所有的女性都迫切的希望为人母好吗!那些说什么你没生过孩子,不懂生了孩子以后跟宝宝互动有多开心!
拜托,怎么可以把你自己的感受以点概面了呢。或许人家根本对生孩子没兴趣,也不会对生出孩子以后感兴趣。而且,生儿育女就是女性(男性)必须走的正途么?很多人似乎都将那些不愿意生育的女性(男性)看做异类,并抱着一种怪异的审视眼光,我只想说:管好你们家孩儿就行,别总操心着别人家的事情OK,生不出来你是能帮上忙咋的?还是生出来了你能给人帮忙养是咋的?
显示所有评论
(C)2017果壳网&&&&京ICP证100430号&&&&京网文[-239号&&&&新出发京零字东15000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举报电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问道全局双倍时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