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神古器2东莱 左传 博议怎么去

网站导航 :
&nbsp&nbsp&nbsp|
光荣与梦想——殷官屯王氏家史
王金宝 &&& 沧县殷官屯是一个人口近两千人的行政村,这里的居民主要有王、张、杨、黄、翟、邢、陈几姓,而王姓在这里的时间最久,相传有六百多年了。作为殷官屯的第一大家族,王姓人无论在本族建设还是在全村事务中都做出令人景仰的成就,然而这样一个家族却没有一部完整的家谱和可供传承的家史。这虽然是历史造成的,但很久以来,却一直是所有王姓人心中的一大憾事。本人是殷官屯王氏后辈,初通文史,又颇具考据之癖,为族中耆老错爱,受托整理我王氏家史。本人虽感力不能及,但又觉得本族之事不可推托,只能殚精竭虑,勉力为之。所赖祖先保佑,使我不负重托,最终缀就此文。望我同宗,读我家史,感受先祖筚路蓝缕、励精图治的艰辛与荣光,激发我等奋发有为、重振家声的雄心和梦想。 &&&&&&&&&&&&&&&&&&&&&&&&&&&& 一、 源远流长 &&& 据专家研究,王姓有四大来源:子姓之王、姬姓之王、妫姓之王和虏姓之王 。其中源头最多的是虏姓之王,变化最频繁的是妫姓之王,人数最众的是姬姓之王,而得姓最早的是子姓之王&&比干王。 &&& 由于王姓来源复杂,所以王姓人寻根问祖的愿望反而更加迫切。那么殷官屯王姓的来源到底如何呢?我的观点是殷官屯之王为殷商末年杀身成仁的王子比干的后人。 &&& 王子比干,子姓,名干,生活在公元前11世纪,是商代第二十九任君王文丁之子。文丁死后,帝乙即位,帝乙就是比干的哥哥。帝乙死后,帝辛即位,帝辛就是商纣王。由此可知,比干是商纣王的叔叔。商纣王在位时,比干担任少师之职。 &&& 纣王即位之初,也能称得上英明一时,他曾亲率大军东征徐夷(今徐州一带),一直打到长江下游,使得东夷部落纷纷臣服。纣王凯旋时,比干带着文武大臣,步行几十里前往迎接。那时君臣团结,上下一心。但商纣很快就腐化堕落,他大兴土木,驱使奴隶建造了一座高高的摘星楼;他宠信苏妲己,建&酒池&、&肉林&,沉湎于声色犬马之中;他还造&炮烙&之刑,以杀人取乐。 比干是个忠臣,与他齐名的还有箕子、微子两个人。孔子曾说:&殷有三仁焉。&这&三仁&,指的就是他们三个人。面对朝纲不振,社稷将倾,三位仁人忧心忡忡。箕子去劝纣王,纣王将箕子的头发剪掉,把他囚禁起来;微子进谏,纣王依然不听,微子只好抱着祖先的祭器远走他乡。    比干觉得为人臣子不能说走就走,就是杀头也得据理力争。他说:&君主有了过错,臣子不去劝谏,这不是忠良的表现;臣子因为怕死而不敢进言,这不是勇敢的表现。君主有过就慷慨指出,不被采纳就舍身取义,这才是真正的忠臣。&    于是,比干进宫朝见商纣,他说:&当年汤王时,天下大灾,饿殍塞途,汤王下车抚尸而哭,自责无德。又立即开仓济贫,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天下称颂。你今天的作为与先王的仁政背道而驰,若不改悔,天下就危险啦!&    对于比干的直谏,商纣当然无动于衷。比干就留在宫中,甚至登上他的摘星楼,得空便谏,三日不去。终于,暴虐的纣王被激怒了,他问:&是什么力量使你这样坚持到底?&比干答:&君有诤臣,父有诤子,士有诤友,修善行仁,我是凭着大义坚持到底。&纣王勃然大怒:&我听说圣人的心都有七个窍,但不知是否符实。&当即命人将比干拉出,剖胸挖心,并宣布:&少师比干妖言惑众,依律赐死。&    比干死后,商纣王众叛亲离。不久,周武王伐商,两方军队战于牧野,商人竟至阵前倒戈,商纣王自杀,商朝顷刻覆亡。 如今,比干的躯体早已化作一抔尘土,但他舍生取义的浩然正气却永留人间。后人有言:&自古拒谏之君莫甚于商纣,自古死忠之臣莫甚于比干。&这应该算是对比干的一个中肯的评价。    周武王建立周朝后,十分赞赏商代三仁人。他叫人释放了被囚禁的箕子,向箕子询问治国之道。箕子不愿作周的顺民,带领遗老故旧一大批人从今胶州湾(一说莱州湾)东渡到朝鲜,创立了箕子王朝。周武王获知后,予以承认。微子则自缚于周武王门前,说明自己远离商纣的原因。武王十分同情,亲释其缚。后来,他被封于宋,成为宋国的始祖。虽然纣王无道,但纣王的儿子武庚还是得到了优待,被封在商朝原来的都城殷地。    最让人感佩的当然是比干。为旌表比干忠烈,武王为其封墓。比干建墓后,历代帝王和名人都前往瞻仰。春秋时,孔子率弟子祭奠比干,他亲自用剑在石碑上刻下&殷比干莫(墓)&四个字,并赞曰:&殷有三仁,公居其一。&据考证,这是孔子留下的唯一真迹,这块碑也被称为&天下第一碑&。 从上面的史实中我们不难发现,箕子和微子都得到了优厚的封赏,就连纣王之子武庚也被封在殷地,而最令人崇敬的比干却只受到精神上的褒奖,其后人并没有得到重用和封赐。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只有一个,就是比干的后人并没有真正地臣服西周统治者,而是走上另外一条略显悲壮却又充满荆棘的道路&&抗周复国之路。 &&& 比干后人的抗争不只是由于其秉承了先辈的忠义之气,更主要是因为在胶东半岛上还有一支可靠而强大的同盟军&&莱夷。 &&& 莱夷是我国先秦时期活动于东部沿海地区的东夷族的一支,是山东半岛的土著居民。《史记》卷三《殷本纪》载:&(商祖)契为子姓,其后分封,以国为氏,有殷氏、莱氏。&就是说莱夷与殷商统治者本为同族,只是一居于朝一居于野而已。 &&& 商周更替之际,部分殷商王室不甘臣服,或武装抗周,或割据复国,而与其同族的莱夷人的世居之地便成为他们最理想的根据地,比干的后人应该就是在这一时期来到了山东半岛 。随着反周力量的不断壮大,不久他们便在山东黄县一带建立了自己的政权&&莱国。由于比干后人是反周诸力量中声望最著的一支,所以他们顺理成章地成为莱国的主要创立者。莱国君臣怀着光复大商的志愿,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经过若干年的奋斗,所辖之土已经是大半个山东半岛了。从此以后,莱国统治的广大地区便被中原的人们习惯地称作东莱。 &&& 由于莱国是商朝后裔建立的国家,所以与周朝不存在臣属关系。在齐立国之初,由于莱与齐争夺营丘莱齐关系还一度十分紧张,到周孝王时才慢慢缓和以至友好起来。春秋早期的齐桓公时,齐、莱间没有任何战争。到春秋中期周定王时,齐与莱,以及鲁与莱的关系又到了非战争不能解决问题的地步了。公元前567年即鲁襄公六年,莱国最终被强大的齐国所灭。 &&& 从公元前11世纪建立到公元前567年灭亡,莱国存在了大约500年。在这段不算短暂的岁月里,比干后人以其特有的政治地位和突出的经济实力使其后代子孙得到迅速地繁衍,并且逐渐漫延到东莱大地的每一个角落。之后又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演进,比干的后人终于成为胶东半岛上一个声望最高、人口最众的族群,这就是东莱王氏。 &&& 南宋硕儒王应麟在《姓氏急就篇》&王氏&注中说:&王氏,太原、琅邪,周灵王太子晋之后;北海、陈留,齐王田和之后;东海出自姬姓;高平、京兆,魏信陵君之后;天水、东平、新蔡、新野、山阳、中山、章武、东莱、河东、殷王子比干之后;又金城、广汉、长沙、堂邑、河南、共二十一望。&其实在两宋时期,广泛流传的王氏族望有三十八望之多,可是他只肯定了其中的二十一望,这足以说明王应麟是治学严谨的大儒,他所给出的结论必然是经过严格考证的。现在的谱牒学家们一谈到比干之王首先提到的是汲郡 王氏,认为汲郡王氏才是比干之王的源头,这显然是经不起推敲的,原因很简单&&汲郡王氏并不在二十一望之中。相反,东莱王氏做为比干的后人,与史相参,确有明证,更能为世人所信服。 &&& 在有关的碑刻和著述中曾多次提到王子城父在王姓发展史上的始祖地位,认为东莱王氏至少有一部分,可以肯定是王子城父的传人。如《王基断碑》云:&成父出仕于齐,获狄荣如,&&为东莱大夫。&《三国志》卷二十七《王基传》:&王基字伯舆,东莱曲城人也。& &&& 王子成父又写作城父、成甫。大约生活在公元前696年前后 。零星史料提到,王子城父由齐国名相管仲推举给齐桓公,在举荐他担任大司马一职时,管仲对齐桓公说:&在疆场上能让三军将士个个奋不顾身,视死如归,我不如王子城父,请您任命他为大司马,掌管天下兵马。&后来,王子城父成为齐国的一代名将。 &&& 据载,北狄有一个鄋瞒国,该国国君有一个弟弟叫荣如,在齐襄公二年时,荣如率众侵齐,王子城父迎击,在周首(今山东平阴县西南)大败荣如,斩其首级埋于北门下。之后,王子城父乘胜追击,与卫国一起灭了鄋瞒国。因战功卓著,他被齐国封为东莱大夫。从此,其后人便生活在东莱的土地上,另外还有一些子孙辗转到达太原等地。据研究,王子成父的这些后人都是以王为姓的。 东莱王氏的祖先,一说王子比干,一说王子成父。何者为是?钱宫詹的《金石文跋尾》给出了完满的解释:王子成父为王子比干之后,至春秋时又任齐国莱大夫,子孙留居于东莱,后因迁徙演变而为东莱曲城人。由此可知,成父的后人也是比干的后人,二说并不矛盾。 &&& 东莱王姓为王子比干的后人,但王子比干的后人又为什么会姓王呢?要弄清这个问题,首先得普及一下中华民族古老的姓氏文化。 &姓&是表示有血缘关系的世系同族称号,起源于母系社会,&氏&则为由姓衍生的分支,起源于父系社会。古老的&姓&形成后较为稳定,&氏&则是后起的,易于随着历史发展而变化。其时,&姓&和&氏&是完全分开的,&姓&用以别婚姻,&氏&用于明贵贱,二者的功用不同。到战国时代,&氏&开始与&姓&融合,至汉代&氏&与&姓&已合而为一。 &&& 殷商时期王室之人皆为子姓殷氏,但殷商失国后,他们的氏却随之发生了变化,微子之后为宋氏,箕子之后为鲜于氏,纣王之后仍为殷氏,这实际是以归周后的封国或封地为氏。但比干之后未受周人册封,仍以商王后裔自居,所以有一部分就以比干生前的身份&王子&为氏了。 &&& 莱国初创之时,比干后人就应该是以王子为氏的,莱国灭亡前王子成父仍然以王子为氏,王子比干和王子成父一向被认为是复姓王子氏的祖先。直到汉朝时还有一个叫王子中同的学者,以治《尚书》而闻名于世。但王子作为复姓在汉代以后便很少有人使用,汉末魏初的名臣王基,作为王子成父的传人,把姓名简化到不能再简的程度,此时的复姓王子氏已正式并入王姓之中了。在王子比干的后人中,东莱王氏是比较特殊的,他们是唯一的曾以王子为姓氏的一支。 &&& 莱国是东莱王姓的肇兴之地,直到现在这支王姓人的绝大部分仍然生活在山东半岛上,但由于种种原因也有一部分人离开故土迁徙到其他地区。比如,世居太原的王基、王仲舒皆言出自成父,而他们二人一个是曹魏名臣,一个是唐代名士。又如北京宛平的王倚,其先人也为东莱王氏,可他是元世祖时期的高官。东莱王氏的外迁之频繁,范围之广泛,由此可见一斑。 &&& 话到这里,终于可谈谈我们殷官屯了,因为殷官屯的王姓家族就是东莱王氏外迁大军中的一员。事情发生在明代,那是在靖难之役后的永乐二年,我王姓先人作为军屯首领随部迁来此地&&始祖王可鉴,原籍山东省登州府文登县。虽然年代已经久远,虽然族谱已经丢失,但我王氏后人对自己的先祖和祖籍永远也不会忘,数百年来一直在口口相传。 &&& 作为来自文登的王姓人,我们是否就属于东莱王氏呢?答案是肯定的。东莱作为一个年代久远的古国,它的统治范围虽然史无明载,但也并非无迹可寻,我们在距莱国灭亡数百年后修成的《汉书》中,仍然能觅到其疆域的踪迹。 &&& 《汉书&地理志第八》载:&东莱郡,高帝置。属青州。户十万三千二百九十二,口五十万二千六百九十三。县十七:&&东牟,有铁官、盐官,莽曰弘德。惤,有百支莱王祠,有盐官。育犁,昌阳,有盐官,莽曰夙敬亭。不夜,有成山日祠,莽曰夙夜。&由于古今地名的变迁,我们有必要加以解释。东牟:故城即今山东牟平县治。铁官:传说东牟县有铁官山,在县西。惤:故城在今山东黄县西南。育犁:故城在山东烟台市西。昌阳:故城在今山东文登县南。不夜:故城在今山东荣成县北偏西。成山:即今成山角。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山东文登汉时属东莱郡,此前当然为东莱之地了。  &&& 可能还会有人提出质疑:东莱有王姓的迁出,自然也会有王姓的迁入,怎知我们的祖脉不是从外地迁入文登的异源之王呢?对此我也做过一些调查,发现在胶东半岛的王姓中有一种&老山东、小云南&的说法,就是说这里的王姓大部分是原居于此的居民,外地迁入的除了来自云南的一支外,其余的就不多了。可据有关资料记载,来自云南的王姓人是明朝永乐年间从军至此的,比先祖可鉴公迁出的时间还要晚些,由此推知,我殷官屯王氏祖脉文登王氏不是异源之王,确为声望素著的东莱之王&&比干王。 &&& 王姓是中华百家姓中的第一大姓,其来源十分复杂,再加上年代已经久远,所以一般的王姓很难找到自己的根。而现在的很多王姓人,有的自称是太原王,有的自称是琅琊王,有的自称是三槐王,有的自称是开闵王 ,总之大部分人都说自己是名门望族之后,而这些名门望族的始祖又都是一个人&&周朝时得道成仙的王子乔 。但历史记载的事实是,王子乔只活了十七岁,而且是患病多年后去世的,他有没有后代还是个未知数,那些人的说法有几分可信就可想而知了。别人的事情我们不便多加评论,但我们自己绝不能做这样的事,绝不能丢下祖宗去攀附高门。殷官屯的王姓后辈要牢牢记住:我们是殷商的后裔,而且是敢言直谏、忠义齐天的王子比干的传人。 &&&&&&&&&&&&&&&&&&&&&&&&&&&& 二、 创业艰难 &&& 明朝初年是我国历史上人口流动量最大的时期之一,在这一时期,政府不仅有组织的进行过多次移民,还实行了大规模的屯田政策。屯田之制:曰军屯,曰民屯。其制,移民就宽乡,或召募或罪徙者为民屯,皆领之有司,而军屯则领之卫所。永乐年间,直隶沧州一带是屯田活动相对集中的地区,这与明史上著名的事件&靖难之役&有很大的关系。 &&&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死,因太子朱标已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病亡,由太孙朱允炆继位,年号建文。朱允炆称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在亲信大臣齐泰、黄之澄的密议下进行削藩。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燕王朱棣援引祖训,打着&清君侧&讨齐黄的旗号,自称靖难之师,在北平起兵相抗。这场统治集团内部争夺皇位的战争,便称为&靖难之役&。战事爆发后,燕王大军所向披靡,多次在北方战场大败南军,史书上称之为&燕王横扫北方&,这就是民间传说中&燕王扫北&的由来。1399年9月,朱棣以声东击西之计,突然围困沧州,生擒都督徐凯,坑杀南军数万人,可见沧州是&燕王扫北&战争的焦点地带。1402年,朱棣统兵南下,采取批亢捣虚之策,直取京师,李景隆等开门迎降,燕军不战而胜。至此,历时四年的&靖难之役&以燕王的胜利告终。次年朱棣称帝,并改元永乐。 &&& 靖难之役期间,沧州及其邻近地区,百姓大量死亡和外逃,村庄变成了废墟,良田变成了荒原。战争结束后,为尽快恢复这里的社会秩序和农业生产,明政府曾组织了若干次以开发沧州为目的的大规模的移民和屯田。 &&& 在沧州城北面有个小县&&兴济县,它虽治属河间,但地近沧州,在战乱中受到的破坏非常严重。永乐2年,公元1404年,这里迎来了第一批拓荒者,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有的是民屯百姓,有的则是军屯官兵。 &&& 兴济县城西临卫河,河西岸是一片面积很大的水泊,东西横直十余里,南北长约三十里,水满多鱼,芦苇繁盛,人称西泊。可耕之田大多在河东,近河之处,尽是膏腴之地,偏东近海,大多荒碱瘠薄。由于民屯之田税收较轻,军屯之田税收较重,所以民屯之所集中于县境之东部,而军屯之所大多位于卫河东岸数里之内。 &&& 在开赴兴济的屯军官兵中,有一位来自登州府文登县的王可鉴,他从军多年且饱读诗书,时任屯军百户之职。王可鉴,就是后来殷官屯王姓的开基之祖。 兴济一带的军屯采用的是百户分屯的办法,即每位百户带领屯军百名,建立一处屯所。但当时王可鉴及其所部建立的屯所并不在殷官屯,而是位于兴济县城正东二里之处,大致是现在的罗官屯一带。这里虽是离县城最近的一处屯所,但初建时条件还是十分艰苦的,官兵和家属足有数百人,房无一间,地无一垅,一切都要白手起家。可这些拓荒者并没有被眼前的困难吓倒,在王可鉴的带领下,官兵们清理废墟,建起新居,烧荒拓土,辟出良田。经过数年的奋斗,一个崭新的军屯之所已初具规模:村容整洁,土地肥沃,丰衣足食,安定祥和。这期间,可鉴公也收获了自己的快乐,他已经身为人父,儿女绕膝了。 &&& 紧邻兴济县城的那条卫河,就是现在的京杭大运河。但这条河在600年前并不是现在的模样,那时它可是兴济一带有名的&乾宁八景& 之一。当年,兴济县教谕张颂曾赋诗赞曰:&城下西流绕卫河,秋来雨急涨洪波。排空雪浪奔腾远,得水鱼龙变化多。两岸人众分野色,一堤杨柳挂烟萝。渔翁不解东西路,稳坐船头发浩歌。&就是这条乡人心中壮美无比的河流,也有其暴虐狂野的一面,历史上它曾多次决堤,西岸的西泊就是卫河决堤的&杰作&。 &&& 就在可鉴公来到兴济的第十二年(永乐13年),卫河又一次发威了。大约是这年的夏秋之际,接连下了几场大雨,卫河水不断上涨,终于在一天夜里,河水冲决了东岸的堤防,顷刻之间,兴济一带变成了水乡泽国。对于这次水灾,兴济县志中曾作过令人惊心的描述:&河水冲决民田宇,知县王弘毅痛不能救,投水而死,尸漂入县正堂,百姓悲号。&知县尚且如此,百姓的惨状就可想而知了,那真是一场灭顶之灾啊!时至今日,在王姓人的传说中还留有这场水灾的印记,老人们说,罗官屯一带有王家的三座坟,三座空坟。现在想来,那就是三座衣冠冢啊&&可怕的洪水让可鉴公的多位亲人葬身水府,尸骨无存。 &&& 罗官屯一带地势低洼,洪水退去,屯所已化为乌有了。为了重建家园,可鉴公擦干眼泪,带领着幸存的人们,去寻找心目中安身立命的地方。几年后,一个全新的屯所&&殷官屯,出现在县城的东南方向。 &&& 村庄的布局非常规整,所有的房屋都建在一块宅基之上,宅基呈规则的方形,东西半里长,南北半里长。宅基的上面盖满了房子,南北成列,东西成行。几条胡同通向村子中央,那里是可鉴公的居所,也是处理屯所事务的地方。为抵御洪水,宅基垫得很高,由于是就地取土,在村东和村西挖出了两个被称作东坑和西坑的池塘,一到夏天,池塘里碧波荡漾,鸭鹅戏水,荷花飘香。池塘的三面都是菜园,近村的一面凿出了水井,那里是人们种菜和取水的地方。村子周边是晾晒打轧谷物的场院,被称作东场、西场、南场、北场。村口处有几条通向四方的道路,人们每天沿着它走向田野,去收获喜悦,播种希望。 数年之间,建成这样的村庄,其难度可以想象。要知道那时候没有任何机械,靠的是牛拉人拽,手挑肩扛,那会是一种怎样的景象呢?可鉴公,你不愧为我王姓的开基之祖啊,是你的心力体力,你的汗水泪水,为子孙开辟了这生存繁衍、停泊启航的地方。 &&& 明代的屯田和移民是一场波澜壮阔的运动,有一个兴起、发展和衰落的过程。 &军田一分,正粮十二石,贮屯仓,听本军自支,馀粮为本卫所官军俸粮。永乐初,定屯田官军赏罚例:岁食米十二石外馀六石为率,多者赏钞,缺者罚俸。又以田肥瘠不同,法宜有别,命官军各种样田,以其岁收之数相考较。自正统后,屯政稍弛,而屯粮犹存三之二。其后屯田多为内监、军官占夺,法尽坏。宪宗之世颇议厘复,而视旧所入,不能什一矣。弘治间,屯粮愈轻,有亩止三升者。&这段文字出自《明史&食货志》,是正史中对明代军屯从兴起到衰亡整个过程的概括性记述。通过大明王朝的这段军屯史,就可勾勒出殷官屯王姓家族在这一时期的创业历程。永乐年间,可鉴公创建了殷官屯。之后,他的后人们就生活在这个地方,并承袭了百户的身份。大约在正统年以后,屯军士兵数量不断减少,土地无人耕种,可鉴公的后人占有了屯中之田的绝大部分。宪宗、孝宗朝,由于税率很低,加之所占土地不在征税之列,王姓人积聚了一定数量的财富,家道渐殷。后来,随着土地政策的改变,他们取得了朝庭签发的地契&&占单龙票,土地的所有权得到了官府的承认。这时的王姓人已是殷官屯最大的家族,耕种的是自己的土地,居住的是自己的村庄,成了殷官屯真正的主人。 &&& 一代又一代,王姓人一直生活在殷官屯,他们有的务农,有的经商,有的从政,有的做学问,但无论干什么,王姓子孙都秉承了先祖可贵的精神&&百折不回、踏实勤奋,这是立世之本,也是成功之本。 &&&&&&&&&&&&&&&&&&&&&&&&&& 三、 劫后余生 &&& 王姓人创建了殷官屯,殷官屯也成就了王姓人。从明中叶至清前期的殷官屯王姓,家业如火旺,子孙多才俊,家族的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 听老人们讲,那时候村里有个王姓大户,乡下有良田千亩,城里有买卖票号,可以说是家资巨万,富甲一方。尤其是这家人办过的一场丧事更是让人津津乐道,据说光水陆道场就作了很多天,出殡时灵棚从村里一直搭到墓地,十里八乡的人都来观看。 &&& 乾隆年间,王氏门中还出了个有名的读书人,他早年间是国子监的贡生,后来由于才华出众,被皇帝破格提拔为国子监属官。晚年时回到故土,他还为家乡奉献余热,据说有不少取得功名的读书人都曾受到过他的指点。 就在前几年,一个古董商人在殷官屯买走了一尊红木佛像,很小的物件就卖了几十万元。佛像是庙里留下来的,而庙是王姓人修的。据说王家不光是出资修庙,还给庙里施舍了上百亩的田产。 &&& 一段段传说,一件件遗物,都在向人诉说着王氏家族的繁荣。可是到了嘉庆年间,这种繁荣却似乎在一夜间烟消云散了。从坟地上看,此前的人丁是那样的兴旺,而此后的传人却寥寥无几了;从田产上看,此前属于王姓的土地,此后已变成了别人的财产;就连王氏的家谱,也是在这个时候突然失传了。那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王姓人到底遭受了怎样的劫难呢?通过零星的传说,结合史书的记载,再经过认真的思考,我们终于解开了这个疑团。 &&& 大约在乾隆年间,华北地区出现了一个很有影响的反清组织&&天理教。天理教用&反满兴汉&的思想发动群众,得到很多汉人的响应。到嘉庆年间,教众已遍布山东、山西、直隶、河南。那时候,殷官屯出了个王五爷,他精通武艺,浑身是胆,人称&滚地雷&,是天理教中有名的好汉。五爷在村上威望很高,受他的影响,有不少王姓子弟都加入了天理教。他们有的外出串联,有的接受训练,王五爷也为教中事务四处奔走,经常来往于沧州、独流、北京、天津之间。 话说嘉庆16年,大清国出了件新鲜事,钦天监的大师们夜观天相,有了个重大发现:清朝庭将遭兵燹之灾,时间应在闰八月的那一年,也就是两年后的嘉庆18年。为了避免灾难,他们奏明皇帝修改皇历,把闰月移到了嘉庆19年的二三月之间。 &&& 转眼间到了嘉庆18年,这一年恰逢直隶一带两季大旱,粮食绝产,一时间流民遍地,社会动荡不安。天理教认为时机已到,于是厉兵秣马,准备向清庭发难。 &&& 且说这天理教,有两个最著名的首领,一个是传教直隶的林清,一个是传教河南的李文成,两人多次聚会京城,作出了闰八月十五日在北京和滑县共同举事的约定。 &&& 兵戈未动,舆论先行。他们根据钦天监的闹剧,借题发挥,编出了几句谶语:&二八中秋,黄花落地,天数难逃,移改无益。&一时间口口相传,群情汹涌。 谁料河南的李文成,未能履行约定。因消息不慎泄露,他被迫提前行动,于闰八月初七日攻下了滑县县城。接下来又挥师北上,攻下了山东的定陶、金乡,直隶的东垣、长明。但由于未得到北京的策应,义军遭到了清军的重兵围堵,没能继续北行。 &&& 再说京内的林清,很久没有得到河南的消息,正不知作何举动。后闻大臣们都要去迎接从木兰围场赶回的嘉庆,于是决定趁朝内空虚,直取皇宫。计议已定,他们就在闰八月十五日采取了行动。二百名精心挑选的勇士,在几个太监的引领下,于黄昏时分摸入皇城。留守宫内的皇次子绵宁,跟前没有多少卫兵,发现情况不妙,他带领着宫中的女眷们躲进了隆庆宫。由于宫门紧闭,勇士们只能翻墙而入,但是连续上去三个人都被绵宁等用火铳击中。大家见翻墙不成,大门又难开,就抱来柴禾堆在门前,改用火攻。这时候天空中忽然雷声隆隆,大火迅速被雨水浇灭,烧门的办法也未能成功。时间一长,留守的大臣们已带兵进入了皇城。勇士们的血肉之躯,怎抵得住清兵的火枪,结果被俘的被俘,牺牲的牺牲,冲宫行动以失败告终。 &&& 几天后,林清被捕遇难。数月之后,南部的起义也先后被镇压,李文成投火牺牲。 在天理教起义的过程中,殷官屯一带的教众也采取了积极的行动。早在一个月前,他们便用送月饼的机会传递消息,月饼里夹着字条,写的是&八月十五杀鞑子,二八月里动刀兵。&闰八月十五日前后,在王五爷等人的召集下,他们还全部集结起来,静候起义的命令,准备着一旦北京方面得手,便杀进官府,夺取县城、州城。但随着&冲宫&的失败,起义的时机已经不在了,首领们只得遣散教众,取消了军事行动。 &&& 从起义失败一直到嘉庆23年 ,清政府一直在大肆地搜捕、迫害天理教的教众。在这五六年的时间里,王姓的子弟有的被抓,有的被杀,有的则弃家亡命,英雄一世的王五爷也漂泊异乡,不知所终。而王姓家族的那些财产也未能保全,有的被抄没,有的被侵吞,几乎被盘剥得干干净净。村子里已变得冷冷清清,人丁兴旺的王姓人只剩了些老人、妇女,还有几个未谙世事的孩童。 虽然时间已过去近二百年,但回顾我王姓人的那场劫难,仍让人唏嘘嗟叹: 全为了反满兴汉,捧出咱忠心赤胆,拼将我身家性命,换他个舜日尧天。怎奈那清庭数未尽,遂使咱大计难成意难安。好端端一个大家族,顷刻间曲终人散,只剩些孤儿寡母,苦苦熬煎。好在是,人无情,天有眼,小儿郎终于长成了男子汉,又把咱王氏的薪火代代相传 。 &&&&&&&&&&&&&&&&&&&&&&&&&& 四、村名考辩 &&& 殷官屯是个历史很长的村子,不少家族已在此生活了数百年之久,可这里有个奇怪的现象,似乎没有一个人能说清村名是怎么来的。有的人觉得殷官屯可能为殷姓所建,只是后来殷姓绝后了;有的人则说殷官屯应该是一个殷姓的军官屯兵的地方,军队撤离了,村名却留下了;某些读书人还作出更为奇特的猜想,他们觉得西边有个梅官屯,东边有个殷官屯,明朝时正好有个驸马梅殷,此二村应该是梅殷所建,进而还联想到梅官屯的梅姓应该是梅殷的后代,梅家的青砖坟就是驸马梅殷的墓地;而有些王姓人则认为殷官屯既然为王姓所建,村名自然与王姓有关,但为什么会叫殷官屯,就没法解释了。各种说法似乎都有些道理,可又无一例外的拿不出令人信服的证据,这就叫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吧。 && &但出人意料的是,最终还是有一种说法被承认了,因为它被收入了《沧县地名志》。《沧县地名志》是八十年代中期由县文化部门编写的,详细记述了沧县境内所有村镇名称的由来。对于殷官屯的来历,它是这样记述的:&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附马梅殷来此圈地占产,并建二庄,分别以其姓、名命名庄名,西为梅官屯,东为殷官屯。& &&& 在那些地名志的编者们看来,&梅殷建村说&或许是个最堂皇也最具有文化气息的说法,但我却觉得它是一个笑话,一个荒唐得没有一点常识的笑话。其一,洪武十五年,明朝国都在南京,距朱棣迁都北京尚有三四十年之久,身为附马的梅殷不可能来此建村。其二,在我国的整个封建社会时期,从百姓到官府始终奉行着&为尊者讳&的成例。梅殷贵为当朝附马,人们怎会直呼其名,并以其为小小的村落命名呢?其三,明初官员封赏之田属于官地,明代兴济县志中对官地的记载非常详细,其中并无梅殷之田。其四,兴济县志中对辖区内高官和皇亲均有著录,其中并无梅殷之名,也没有其他梅姓之人。其五,史有明载,梅殷为奸人所害后葬于南京附近的牛首山上,其墓至今仍在,已经不可能葬于几千里外的梅官屯了。其六,据《兴济县志》和《重修隆兴寺碑》所载,梅殷二村初建时分别叫梅百户屯和殷百户屯,大约到清朝初年才更名为梅官屯、殷官屯。由村名可以知道,梅官屯应该是一个姓梅的百户所建,而作为一个&连级干部&,怎么可能与堂堂驸马粘得上边呢?其七,据地名志载,邻近各村均建立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以后,独有梅殷二村早建几十年,这显然是经不起推敲的。 &&& 为弄清此事原委,笔者进行过多次调查走访,后来才知道,地名志之误的始作俑者原来是梅官屯的* * *。上年纪的人都清楚,殷官屯周边各村均以建立者姓氏命名,唯独殷官屯没有殷姓,村名来历也无从考证。为填补地名志的空白,修志者就这一情况咨询了梅官屯的文化人* * *。不知是什么原因,* * * 没有实言相告,而是捕风捉影,添枝加叶,附会出了以上的说法。此说一经形成,便以讹传讹,不仅载入了《沧县地名志》,还刻成了殷官屯地名碑。 &&& 或许在某些人看来,一个村名的来历如何无关紧要。但我认为:此事虽小,如任其谬种流传也将遗害无穷,因为它是对历史的亵渎,对后人的愚弄。 &&& 本人是个好奇心很强的人,对一直困扰着人们的村名问题颇感兴趣,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入研究,终于取得了一些突破,我的感觉是:村子不大,来头不小;村名平常,意味深长。 &&& 只要你稍稍了解王姓的家史就会知道,殷官屯创建者乃本村王姓祖先王可鉴。史载,燕王扫北(靖难之役)后,沧州一带人口锐减、田地荒芜,于是明政府在此地实行了大规模的移民和屯田。永乐2年,即公元1404年,原籍山东文登的王可鉴随部来到河间府兴济县。作为一名屯军百户,他率领所部百余屯军,几经辗转,终于定居下来。然后择地建房,破土垦荒,春播夏芸,秋收冬藏,用无数的辛劳和汗水亲手建起了自己的又一个家乡。 &&& 本村既然为王姓所建,为何却以&殷&字命其名呢?此事甚小,只在一字之间,然而却也关涉到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史。 &&& 首先得从王姓的起源谈起。汉人的王姓有四大来源,其中之一为殷商王室比干之后。比干是帝辛(纣王)的叔父,为劝谏暴君而遭剖腹挖心之刑,此后建立的周王朝欲彰其德,为其封墓立碑,民间传说中也将其奉为文曲星、财神爷。商部落的故地在黄河下游一带,西周建立之初,部分殷商王室怀念故国不服统治,于是率部东迁。据传,箕子由胶州湾(一说莱州湾)渡海到达朝鲜半岛,其后人以殷和鲜于为姓。比干的后人定居于胶东半岛,后来以王为姓。王姓开枝散叶,世代繁衍,至今已遍布山东半岛的每一个角落,而文登王寨亦传我王姓之一脉。经笔者严格考证,文登王寨之王及沧县殷官屯之王实属殷商比干之后裔,此论当为无疑。 &&& 历史让人睿智,历史让人深刻,历史可让今人与古人对话,知道他们在做什么,想什么。只要我们向历史去求证,并用古人的思路去思考,村名来历的难题或许就能迎刃而解了。 &&& 永乐2年,王氏先人王可鉴偕全家到达河间府兴济县,数年后卜居殷官屯,此时尚无村名。由于邻近各村均为编制为百户的军屯之地,所以后来命名时都被称作百户屯,而且在前面冠以首领的姓氏加以区分,如梅姓百户统领的军屯叫作梅百户屯,薛姓百户统领的军屯叫作薛百户屯。可当时兴济县城北面已有王姓军屯存在,于是王可鉴根据家族的渊源,以故国之名命名本村为殷百户屯。这样做,既避免了重名,又寄寓了他对后人的警示和勉励:不忘先祖的亡国之痛,鉴古知今,发愤图强,以光大王氏门楣。 &&& 另外,殷官屯之名的来历可能还与商朝中期的&盘庚迁殷&有关。商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王朝,其统治维持了六百年之久。商朝前期,由于水旱灾害接连不断,社会动荡不安,为摆脱困境,商王室曾多次迁都。第十九位帝王盘庚在位时,进行了最后一次大规模的迁都,定都于殷(今河南安阳一带)。盘庚迁殷后,商朝的统治终于稳定下来。从此,商朝又被称为殷朝,盘庚也成了殷商的中兴之主。据王氏族人们讲,王可鉴刚到兴济县时,暂居罗官屯一带,后来由于诸事不利才移居殷官屯。现在想来,他把村名定为殷百户屯,或许还寄托了一个美好的愿望,就是希望这次迁居能一劳永逸,并能象&盘庚迁殷&那样,带来家道的中兴。 && 也是一位饱学秀士,他很清楚自己家族的这段历史,对齐家治国之道也进行过深入的思考。这一点,从他的名字上便可得到证实:&王可鉴&,不正是根据&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所取吗?&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语出《诗经&大雅&荡》,这首诗旧说是&召穆公伤周室大坏&所作,主要内容就是借文王咨殷之语托古讽今。全诗八章,历数纣王之昏庸贪暴。末二句&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是点睛之笔,对那些作恶多端,一意孤行之人提出了严正的警告。鉴:古器名,可以盛水照影,这里引申为借鉴。后:帝王,夏后就是夏朝亡国之君夏桀。&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全句的意思是&殷朝统治者可供借鉴的事情就在夏桀那个时代,时间不长啊,为什么就不知借鉴呢?&王可鉴之名实际上是反其意而用之,也算是对古人感慨的一个回答:对于前朝的覆亡,虽然殷纣不知借鉴,但我王姓祖先比干却是懂得以史为鉴的。 &&& 说到这里,也许你已经发现,王可鉴之得名与殷官屯之得名,实属一因多果、一脉相承。&&这应该算得上村名来历的又一佐证。 事情已经弄清,我们可以改改《沧县地名志》了:&殷官屯,始创于永乐年间,明季为军屯之所。屯所为王姓所建,地名因王姓而得,王姓乃比干后裔,故取殷字以志之。& &&& 本人为殷官屯王姓后辈,初通文史,见闻不多,所论所议,但存一说。 && &&&&&&&&&&&&&&&&&&&&&&&&&&&&五、几多辉煌 &&& 我们比干后人是中国历史上得姓最早的王姓人,到现在已有3200年了,如果再算上比干公有史可查的祖辈,其历史还要长得多。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我们的祖先从商丘、安阳 ,到胶东、文登,再到沧州的殷官屯,一路走来,阅尽了人世的沧桑,也创造了无数的辉煌。 &&& ① 敬畏天地鬼神 &&& 祭祀是人与神灵或祖先交流的传统方式,具体表现就是用礼物向神灵和祖先进行祈祷和致敬。商代是祭祀活动非常频繁的时代,它几乎成了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们不光祭天、祭地、祭山川,而且还祭神灵、祭祖先,甚至还要祭祀万物。各种祭祀活动反映出的是商人对天地鬼神的敬畏之心,实际上是一种最原始、最朴素的宗教信仰。 &&& 商人这种虔诚的信仰直接影响了后来的周人,也成为春秋时期很多重要思想流派的源头活水。儒家的&仁者爱人,以孝为先&的思想,道家的&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思想,无不脱胎于这种对天地鬼神的敬畏。 &&&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种土生土长的宗教是道教,道教徒一直将老子奉为他们的始祖,但从道教的宗教仪式和宗教信仰上看,其真正的源头应该是商人的祭祀文化,所以道教的始祖不是老子,而是我们的远祖&&商人。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正是由于儒家、道家和道教的共同影响,才造就了中国文化有别于其他文化的独特风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的祖先&&商人,才是中国文化的真正的奠基者。 &&& ②肇创农牧工商 &&& 王姓的祖先不仅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先行者,也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从源头上讲,我国的农业、工业、畜牧业和商业都是商代人及其先辈,也就是我王姓的祖先创立并发展起来的。 &&& 中国的原始农业,主要包括对谷子、水稻和小麦的种植与培育。据研究,谷子的栽培起源于北方的黄河中上游地区,水稻的栽培起源于南方的长江流域,而大麦和小麦的种植则开始于商代,最早出现在山东半岛的牟平、莱阳等地。 山东半岛很多地名有&莱&字,有些地名还有&牟&字。甲骨文&來&,象麦子形,本义为麦。&萊&又同&來&, 因此&麦&和&莱&在古代是通假字。而&牟&同&麰&,意为大麦。顾名思义,牟平、东牟等地是种植大麦的地方,莱国,就是指种植麦子之国。数千年来,这些地名中遗留的信息,一直向后人传扬着我们的同族对中国农业的伟大功绩。 &&& 现代的经济学者普遍认为,中国的工业萌芽于清末的洋务运动中,在此之前中国只有些不成规模的手工业,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工业文明。事实上这种说法是不严谨的,因为我国的工业不仅早就出现了,而且一度相当发达,这一奇迹就出现在我国的商周时期。我们知道,我国历史上的青铜时代开始于商朝,那时候要制造一件青铜器,需要经过探矿、采矿、冶炼、设计、铸造、整修等若干工序,这需要很多人的密切配合才能完成,而要制造出体积庞大、外形精美、数量众多的青铜器,就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可见,青铜器的制作已经是一种初具规模的工业生产,我们的祖先在商代就创造了工业文明的奇迹。 &&& 公元前19世纪,中国还处于夏朝中叶。这个时候,出了一个叫王亥的人。史料清楚表明,王亥是商王朝的始祖子契的第六世孙,是商王朝的建立者商汤的第七世祖,当然他也是比干的先祖,我们王姓人的远祖。 &&& 在商代的王室世系中,王亥享有崇高的地位。据统计,《殷墟卜辞综类》所收祭祀王亥的卜辞,多达96条。当时,商朝人祭祀王亥所用的牲畜多达三十牛、四十牛,甚至五十牛、三百牛,有时还用祭天的礼节来祭祀王亥。王亥享受如此尊崇,源于他的两大贡献:第一,他驯服了马牛,使商部落的畜牧业得以兴起,从而让商部落很快富裕起来;第二,他开始了一项前所未有的事业,即商业贸易,从而让商部落走向强大。 &&& 王亥生活的夏朝中叶,奴隶制社会得到了较大发展,但还是处于初期阶段,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作为商部落的首领,王亥和他的部族成员们在长期的实践中驯服了牛和马,从而使畜牧养殖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关于这段历史,古史中这样记载,&相土作乘马&、&亥作服牛&。这是一件标志性的大事,它不仅提高了商族的生活水平,同时还极大地促进了社会进步。因此,王亥被奉为中国畜牧业的创始人。 &&& 一个人带动一个新兴产业的崛起已经很了不起,但王亥还不止于此,他掀起了一场更为深刻的经济革命,这就是商业贸易。在农业与畜牧业的发展进程中,商部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剩余农产品及畜牧产品堆积的数量越来越多。为了让剩余产品发挥更大功用,以换回部落内部欠缺的物品,王亥率领部落成员同其他部落进行以物易物的交易。这种交易不是简单的个人与个人之间物品的交换,而是有一定规模的部落与部落之间的贸易活动。 &&& 我们可以想见,当王亥率领他的子民们,赶着牛车,牛车上堆满了各种各样的产品,组成一条长长的队伍,在荒原,在山间,在晨曦中,在落日下,他们奔走于部落与部落之间,那是一幅怎样绝美的景象! &&& 在贸易的过程中,其他部落的人称商部落的人为&商人&,称他们带来的物品为&商品&。就这样,&商人&与&商品&的称谓,从那时起历经数千年,一直沿袭至今。王亥因此而被尊为中国商业的鼻祖。 &&& 在今天商丘市区穿境而过的运河南岸,宽阔的商都广场上巍然耸立着一座王亥的雕像,这是现代人对这位极具开创精神的王氏先人的无声的颂扬。 &&& ③力行忠义仁孝 &&& 什么是忠义仁孝呢?按我的理解,忠就是对国家对民族的崇敬和热爱;义就是为了正义的事业甘于奉献一切的牺牲精神;仁就是对他人对万物的宽容和悲悯;孝就是用真心用行动表达对长辈对父母的深深地感恩。 &&& 王姓人自古就不乏忠义之士,我们的始祖王子比干应该是有史以来践忠履义的第一人。千百年来,先祖的忠义之气,一直澎湃在王姓后人的血液里。商周更替之际,东莱的王子氏义无反顾地举起了抗周的大旗,为了实现复国大计,前赴后继,奋斗不息;清朝嘉庆年间,殷官屯的王姓人纷纷参加天理教起义,为了反满兴汉,对自己的身家性命毫不顾惜;清末的义和团运动中,殷官屯有个王兆基,为了抗击八国联军,他慷慨赴国难,最后牺牲在外国人的租界地;抗日战争中,殷官屯出了个游击队干部王庆玉,不幸被敌人逮捕后,他宁死不屈,最后被汉奸们装进麻袋,抛入了滚滚北去的运河里。 &&& 在王姓人的性格里,不仅有一股忠义之气,还有一种宽宏博大、包容万物的情怀,这就是仁爱。 &&& 《史记&殷本纪》有这样一段记载:&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这实际上是后来流传很广的网开一面的故事,说的是商朝的开国之君成汤,有一次外出途中,见一片田野四面都张起了捕获鸟兽的网,张网的猎人在一旁祈祷说:&愿天下的鸟兽一个不留,都进入我的网中!&听到猎人的祈祷,成汤觉得他很不仁道,于是对他说:&都象你这样,天下生灵岂不被一网打尽了吗?&说完,成汤就让人拆掉了猎人三面的网,只留下了其中的一面。 &&&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作为一个君王,王氏的先祖成汤不只是对百姓,即便是对鸟兽也怀有一颗慈悲之心。正是由于这种包容万物的大德仁心,才使殷商的统治能够大得人心,才为殷商奠定了长达六百年之久的皇皇帝业。   在三四千年前,殷商的宗室就特别重视对父母的奉养和对先人的祭祀,这是中华美德中&孝道&的源头。作为比干之后,我们王姓人继承了这一传统,并创造了感天动地的孝的传奇。 &&& 史载,在金代的时候,宁海州文登县出了一个读书人王震。他的母亲患风疾多年,痛苦难当,生活不便。为治好母亲的风疾,王震四处求医,但均未见效。后来听乡人说,要想治好风疾只有一个方子,就是每天给患者喂食少量的人肉。王震事母至孝,他毫不犹豫的决定用自己身上的肉给母亲治病。从此,王震每天都忍着剧痛从大腿下剜下一块肉,把它偷偷地掺在食物中喂给母亲吃。苍天不负苦心人,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母亲的病竟奇迹般的痊愈了。 &&& 又过了几年,母亲去世了,王震十分悲痛,日夜痛哭,最后哭坏了双眼。母亲安葬以后,王震坚持不去治病,而是寸步不离地守在母亲的坟前。也许是王震的孝行感动了上天,守孝期满后,他的双眼竟在一夜之间不治而愈了。 &&& 王震原来是个举人,为了给母亲守孝,他错过了三年一次的进京大比的时间。幸运的是王震的事迹已传到了朝庭里,他的孝行深深地感动了皇帝。于是在明昌三年,朝庭专门为王震组织了一次特殊的考试,并由皇帝亲试其文,最后赐予他同进士出身,国子监一等教授的崇高荣誉。 &&& 忠义仁孝,作为中国人的道德规范,几乎无人不晓,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做得很好。& 而我们的祖先却能身体力行,这足以成为每个王姓后人的骄傲。 &&& ④知兵通儒修道 &&& 东莱王氏是王子比干的后人,当然具有殷商的皇族血统 。也许是这个原因吧,东莱王氏在数千年的传承中俊杰屡现,英才辈出。这里面最引人瞩目的当数历代的兵家、名将。 &&& 王子成父是东莱王氏中最早见于史册的军事家。虽然各种史籍中对他的事迹记述不多,但仍可看出人们对他的评价是非常高的。在《史记&律历三》中,司马迁说过这样一段话:&晋用咎犯,而齐用王子,吴用孙武,申明军约,赏罚必信,卒伯诸侯,兼列邦土,虽不及三代之诰誓,然身崇君尊,当世显扬,可不谓荣焉?&意思是说:&晋国任用咎犯,而齐国任用王子成父,吴国任用孙武,各自都申明军纪,赏罚必守信用,结果成为诸侯霸主,兼并别国土地,虽然比不上三代时受诰誓封赏的荣耀,然而同样是自身宠荣,君主尊显,当世显名扬声,能说不荣耀吗?&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司马迁又一次提到了王子成父:&《司马法》所从来尚矣,太公、孙、吴、王子能绍而明之,切近世,极人变。&这句话的意思是:&《司马法》产生已很久了,姜太公、孙武、吴起、王子成甫能继承并有所发明,切合近世情况,极尽人事之变。&由此我们分明可以看到,太史公把王子成父与姜太公、孙武、吴起相提并论,而且把齐国称霸诸侯的首功记在了王子成父的身上,这足以说明王子成父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泰山北斗般的崇高地位,也足以证明王子成父在中国古代历史进程中所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 到了三国时期,东莱王氏中又出现了一位著名的军事家,它就是魏国的名将王基。王基原本是个供职京城的文官,他的军事才华得以展露是从被外放为安丰太守时开始的。安丰位于曹魏的东南边境,其地与东吴相接,多年来一直受到东吴的侵扰。王基到任后,先是于民兴利,整顿治安,使民心大定,随即又修武强兵,明设防备,使敌不敢犯。在任数年,边衅不起,于是朝庭加封王基为讨寇大将军。后来,王基在任荆州刺史的时候,又以扬烈将军的身份随征南王曹昶出兵东吴。按事先的部署,王基率领的大军应进兵夷陵。但他发现夷陵防守甚严,就临时改变了作战方案,一面派兵佯攻夷陵,暗地里却分兵直取邸阁。由于指挥得当,此役中王基不仅最终攻取了夷陵,而且生擒了东吴的安北将军谭正。高贵乡公即尊位后,重臣毌丘俭、文钦起兵作乱,王基以监军、假节的身份随司马景王出兵讨叛。大军抵达淮南后,由于很多人畏惧毌丘俭等人的勇悍,使得景王迟迟不肯出战。王基屡谏不听,于是擅自出兵,一举攻取了重镇南顿。之后,王基又利用文钦等出兵偷袭邓艾的机会,乘虚而入攻克了毌丘俭盘踞的项城,从而使毌文之乱很快得到了平定。后来大将诸葛诞起兵谋反,东吴也派大将朱异赶来增援。王基时任镇东将军,都督扬、豫诸军事。他急欲出兵平叛,但朝庭里有些人却认为贼势强大,应暂避锋芒,严令王基不得出战。为挽救危局,王基多次上书陈词,要求急速出兵,以防贼势漫延。后来朝庭终于采纳了王基的建议,派司马文王引重兵与王基会剿叛军,这样才使魏国的局势转危为安。景元二年,吴将邓由等派人请降,大将军司马文王接报后,准备借此机会震荡江表,发起对东吴的战争。可王基却敏锐地体察到这是敌人的诈降之计,于是他上书朝庭,尽述邓由的可疑之状,并陈明开战的利害,最终使东吴的阴谋未能得逞。由于王基具有特殊的军事才干,所以一生中屡建奇功,他自己也先后被封为关内侯、常乐亭侯、安乐乡侯、东武侯,食邑五千七百户。直到王基去世后,还被朝庭追赠为大司空。 &&& 同样是在三国时期,东莱王氏中还出现过一个著名的将领&&王颀。王颀和王基同保魏国,只不过一个扬威南疆,一个建功北地。史载,正始三年,句丽王位宫进犯辽西,魏国派大军征讨位宫,其中就有这位骁将王颀。正始六年,魏军再次征伐句丽,位宫引败军逃往沃沮。将军王颀率轻骑逐之,绝沃沮千余里,一直打到肃慎以南,才刻石而还。回军途中,他们又扫荡残敌,铭不耐城,刊丸都山,建立了中国对外军事史上的奇功一件。 &&& 西晋惠帝末年,东莱王氏中又出了位叱咤风云的人物&&王弥,在兴熙年间他举兵与西晋朝廷对抗,转战于青、徐、兖、豫各州间,开府库,取器杖,众至数万。王弥权略过人,晋书称其&凡有所掠,必豫图成败,举无遗策,弓马迅捷,膂力过人,青土号为&飞豹&。&后来王弥因兵败投奔另一支反晋武装刘元海,元海对他十分器重,认为得到了王弥就如同得到了孔明。永嘉初年,王弥接连攻下上党,围困壶关,一路抢关夺隘,晋军闻风丧胆。因功勋卓著,元海又升他为征东大将军,封东莱公。后来王弥又与元海的侄子刘曜合兵,先打下了襄阳城,又一举攻陷了京师洛阳。从此西晋王朝一蹶不振,并最终走向了衰亡。在晋书中王弥始终是个反叛者的形象,但用现在的眼光来看,面对晋朝黑暗的统治,王弥敢于揭竿而起,并给统治者以重创,他完全称得上是一世英雄,一代名将。 &&& 武将多建树,文士亦风流。作为东莱王氏的优秀代表,一些胸怀锦秀的文人儒士也屡屡见诸史册。 &&& 谈到这个话题,还是要说一说王基,因为王基不只是个军事家,还是个有名的学问家。我们还是看看《三国志&王基传》的记述吧:&王基字伯舆,东莱曲城人也。少孤,与叔父翁居。翁抚养甚笃,基亦以孝称。年十七,郡召为吏,非其好也,遂去,入琅邪界游学。黄初中,察孝廉,除郎中。是时青土初定,刺史王凌特表请基为别驾,后召为秘书郎,凌复请还。顷之,司徒王朗辟基,凌不遣。朗书劾州曰:&凡家臣之良,则升于公辅,公臣之良,则入于王职,是故古者侯伯有贡士之礼。今州取宿卫之臣,留秘阁之吏,所希闻也。&凌犹不遣。凌流称青土,盖亦由基协和之辅也。大将军司马宣王辟基,未至,擢为中书侍郎。&从这段记述可以看出,王基早年有志于儒学,曾游学齐鲁,遍访名师,故学有所成,时誉早集。被青州刺史王凌辟为别驾,很是得力。司徒王朗欲辟从事,朝庭也欲召王基为秘书郎,王凌皆留而不遣,于是便引出一场官司,王郎上书弹劾王凌。后来大将军司马宣王也来争夺王基,仍然未能如愿。最后,还是朝庭更有实力,直接提拔王基作了中书侍郎。王凌、王朗、司马宣王都是曹魏重臣,为了得到王基辅佐而争来抢去甚至发生争执,说明他们爱才心切,同时也说明王基很早就得到了社会的重视。 &&& 王基之所以有这么高的学问和声望,是因为他拜过一位名师&&三国时期最著名的儒学大家郑玄。史书上是这样评价郑玄的:&自秦焚《六经》,圣文埃灭。汉兴,诸儒颇修艺文;及东京,学者亦各名家。而守文之徒,滞固所禀,异端纷纭,互相诡激,遂令经有数家,家有数说,章句多者或乃百余万言,学徒劳而少功,后生疑而莫正。郑玄括囊大典,网罗众家,删裁繁诬,刊改漏失,自是学者略知所归。经传洽孰,称为纯儒,齐、鲁间宗之。其门人山阳郗虑至御史大夫,东莱王基、清河崔琰著名于世。&这里为了赞扬郑玄,还特意提到了为师争光的王基:在那个时代,王基已经是著名于世的大儒了。 &&& 王基不仅儒学造诣深厚,治学态度也相当严谨,在他和其他大师之间就发生过一次关于儒学的论战。当时朝中有一位名叫王肃的散骑常侍,他钻研儒学多年,写出了一部《诸经传解》,并以此论定朝仪。王基发现他的《诸经传解》改易了郑玄旧说,有违儒学大义,于是就用郑玄的学说来驳难王肃的谬误,维护了儒学研究的严肃性,一时间成为儒学界的一个美谈。 &&& 到了唐朝的时候,又出了个知名的文人王仲舒,他虽然世居太原,但也是东莱王氏的后人。仲舒早年嗜学工文,不就乡举。凡与结交,必知名之士,与杨顼、梁聿、裴枢为忘形之契。后因文名拜右拾遗,转尚书郎,又自职方郎中知制诰。仲舒文思温雅,制诰所出,人皆传写。穆宗即位,召为中书舍人,后出为洪州刺史、御史中丞、江南西道观察使。至此,王仲舒由知名文人变成了国家重臣。仲舒去世后,大文豪韩愈为其亲书碑文,这足见二人相交之厚,感情之深。 &&& 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时,大都附近的宛平有个高官王倚,他的祖先也是东莱人。元史中这样称赞其道德学问&&&孝友乐易,重然诺;与人交,不苟合;读书务躬行,不专事章句。&王倚早年长期辅佐太子,&凡时政所急,民瘼所系,倚知无不言。&他晚年时又辅佐皇孙出镇,使&营幕所在,军政肃然。&王倚一生为太子师,为皇孙师,培养了元代皇家的两代人。由于他与皇家的特殊渊源,曾一度拜为工部尚书和礼部尚书,死后还封侯太原郡。 &&& 除了文官和武将,东莱王氏中还出现过一个特殊的人群&&道士。如果说芸芸众生皆属入世之人的话,那么这些修道之人就应算作超然物表的拔俗之士了。 《魏书》载:&东莱人王道翼,少有绝俗之志,隐韩信山,四十余年,断粟食麦,通达经章,书符录。常隐居深山,不交世务,年六十余。显祖闻而召焉。青州刺史韩颓遣使就山征之,翼乃赴都。显祖以其仍守本操,遂令僧曹给衣食,以终其身。&北魏是中国历史上佛教流行的时期,所有的皇帝都崇佛、佞佛,几近痴迷。而王道翼作为一个道士却能受到皇帝的礼遇,并能以自己的道行和操守为道教争得一席之地,在当时的形势下确实是个奇迹。 &&& 到了金元时期,随着全真教的创立,东莱王姓又出了个声名远播的真人&&王处一。正一道与全真教是道教的两大支系,其中全真教是王重阳在金大定年间于牟平全真庵讲道时创立。王处一是王重阳的七大弟子之一 ,道成后,东游槎山,住在云光洞里,深研道法,创立全真教嵛山派,著成教义名为《云光集》。嵛山派发展很快,元初时已传播到山东半岛以外的很多地区,朝臣们也听说了王处一的道行,于是征召他进京,为皇帝亲传全真道的教义。 &&& 除了王道翼、王处一,东莱王氏中还有很多得道的高人,仅在金元时期就有王唯一、王吉昌、王丹桂、王丹枉&& &&& &文可安邦,武能定国&人们常用这句话来形容国家的栋梁。我觉得东莱王氏也当得起此评,因为东莱王氏既有兵家决胜千里,又有大儒史册流芳,更有些方士真人以他们的超尘拔俗之趣教化万邦。 阅尽了世事沧桑,创造了无数辉煌,而今又由我们接过了先人手中的接力棒。将来我们还要把它传下去,那时候要让后人们历数我们创造的辉煌,感受我们带来的荣光。 &&&&&&&&&&&&&&&&&& 六、放飞梦想 &&& 自小颠狂,平生落魄,放浪飘蓬。把三教玄机,从根识破,包含万象,混沌家风。问释谈机,问儒说理,问道言丹守个中。无拘执,但闲来捉虎,怒后擒龙。不分南北西东。信步逍遥到处通。向太华峰头,瑶池会上,诗吟万字,酒饮千钟。足下云生,袖中雷起,剑吐寒光射九重。真风子,出乾坤之外,劈碎虚空。 &&& 这是一首《沁园春》,题目叫《真风子》,是我们的一位王姓同宗在元代时创作的。这首词格调昂扬而激越,抒写了这位修道之人澎湃于胸的希冀与梦想。 一个人有梦想,一个家族也要有梦想,只有憧憬着远大而美好的梦想,我们的家族之船才有既定的航向,才会直挂云帆,乘风破浪。 &&& 有人用&王而不王&概括王姓的得姓历史,意思是当我们王姓开始姓王的时候,早已失去了王位,已经不再是统治天下的王者了。这样的概括符合史实,但未免让人感伤、颓唐,我觉得我们王姓人应当振作,应当奋起,将&不王而王&作为我们家族的梦想:现在我们不是王者,将来也未必要据有天下,但王姓人一定要在各自的领域中创造辉煌,让我们的王者之气、王者之风 人人仰望。 &&& 我们的梦想绝不是空想,也不是狂想。因为我们有伟大的祖先,我们有炫目的辉煌,我们饱尝失国之痛,我们阅尽世事沧桑,我们的血脉里沉淀了太多的深沉、内敛、慷慨、激昂,它时刻提醒着我们做事要潜于事功,做人要不卑不亢。这会使王姓人不事张扬而事业精进,朴实无华而芬芳四溢,最终必定会抵达我们梦想的彼岸&&&不王而王&。(完) &&& 我的祖父万义公是一位热心族中事务且有深厚旧学功底的忠厚长者,他是殷官屯王氏族谱的主要修纂人,在世时也曾多次表露过要写王氏家史的想法,但由于身体的原因只到89年去世一直未能落笔。本文的很多材料都是祖父的心血,是二十多年前我从祖父那里获知的,现在我把它写成文章,不只是为了回报族中耆老的错爱,也是为了完成祖父万义公未了的心愿。但愿此文此心可达九泉,以告慰我的祖父和我们的列祖列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莱 左传 博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