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签证药材商怎么找翻译

  前言:楼主混天涯很多年了,但一直是潜水没做贡献,有些惭愧,希望现在能有所补救,诚恳发帖。因为楼主照相水平有限,小学生略不如,并且一直习惯在爪机上阅读,所以配图不多,美图基本更是全无,望恕罪。游记分为三部分,夹杂一些吐槽和攻略。(吐槽是重点...)    第一部:加德满都谷地的尘埃  一.启程和抵达:飞越珠穆朗玛  其实我一直梦想着去加德满都,那里的佛座上开满了莲花。  少年时候读过席慕容的诗,很多都忘记了,只记得一句话是:“佛座上的莲。”就一直想去诗里说的光明之都看看。后来有个机会去西藏,外派尼泊尔,但是因为家庭的原因没有成行,小小愿望沉淀在心里就成了执念,有了种飞越珠穆朗玛的野望,想在天上看看地球上最高的地方。终于,日,我坐上了飞往加德满都的飞机。  飞机一路平稳,偶遇气旋。我事先预约了靠右舷窗的座位,银鹰在青藏高原上穿行片刻之后,厚厚云层中冒出了一座座白色巨塔,他就是喜马拉雅。一眼望去,万里层云,千山暮雪。藏族朋友曾经告诉过我,喜马拉雅的意思是:“雪的故乡”。而在南亚人心中,他更养育了恒河及雪山女神帕尔瓦蒂,是万山之王。神话中,雪山女神和大神湿婆的爱欲沿着冈仁波齐倾流而下,落入圣河恒河孕育了天神、宝藏与印度文明。喜马拉雅群山,是印度教、苯教、耆那教和佛教的圣地,是须弥山的所在,是吠陀经中众神的源头,是敦巴辛降落之处,是沙姆巴拉的始初。    加德满都可以直译为“神庙的森林”,常常被称作神灵比人还要多的处所。看过斑驳的大地和五颜六色的火柴盒,飞机降落在特里布万国际机场。这或许是世界上最简陋的首都机场,一架大飞机和几辆可怜的军用飞机随意地停放在机坪的角落上,这就是尼泊尔的空中一号和国防空军。机场的候机大楼是红砖砌成,一下飞机就可以看到它前方飘舞着的尼泊尔国旗(世界唯一的异形国旗)和下方的迦楼罗铜像。空中之王迦楼罗是守护神毗湿奴的坐骑,毗湿奴又把迦楼罗的画像制成战旗高悬在自己头顶,彰显神鸟的荣耀。    加都机场的甬道浅而透明,曲曲折折,晚点的航班带来了夕阳的问候,灰尘和余晖给四周染上了神秘的色彩,影子拉得老长,仿佛和时光一同站着。候机楼很小,有鸽子在飞翔,人群让空间充满了异国风情。几步走了出去,一辆拖拉机就拉着铁框大摇大摆地跟了过来,它是行李车,简陋的铁台就是传送带。不过机场工作人员仍然认真地核对检查。拿到行李后,马上会有热情的当地人来为你服务。可惜热情不是免费的!如果他为你搬运了行李,你得有所回报。机场兑现不是好的念头,20块钱人民币足够让你从机场抵达泰米尔。    从特里布万到了泰米尔,从黄昏到了晚上。尼泊尔是一个电力缺乏的国家,每天都会停电,如果你有幸入住一家24小时有电的宾馆,那是它一直在自行发电保证客人的供给。因为明天一早要飞去博卡拉,笼在昏暗的路灯中,我们胡乱找了家廉价酒店。不过在当地旅游公司和酒店前台拿到的房间价格,常常远低于订房网站,这是尼泊尔的神奇之处,与众不同。  把行李放在房间内,到街上觅食,昏暗的灯光把周遭罩了一层轻纱,尘埃隐隐约约的浮现,托着你行走。已经饿了呢,和巍按图索骥,兑换了尼币,在梦花园白色大门对面,隐蔽的院子里找到了著名的Fire & Ice
Restaurant。这是一家意大利餐厅,灯光明亮,人声鼎沸,侍者的微笑好像温暖的炉火。盆栽点缀着大厅,辣椒泡在酒里放在每张桌子上面,我至今不明白它的用途。这是个缓慢的国家,耐心等待后一个纽瓦丽风的餐盘被端了上来,白色的冰淇淋坐在红色的草莓上面,红色的香肠镶嵌在金黄色的披萨上面。香气和暧昧预示着愉悦晚餐的开始……    尼泊尔的高级餐厅都会加收23%的税费和服务费,这顿美好的晚餐花费了2000RS,不过还是值得的。  吃过饭后随意走走,周围的店铺大多已经关门。加德满都每天晚上21点30分之后就会宵禁,只有最执着的生意人才会继续营业。中国豪客名声在外,店家们热情相迎,不惜把灯泡闪得发亮。旅途是累人的,随意买了些小包,就回酒店洗澡睡觉。  酒店的楼下有一滩积水和一个烧烤摊,不知道烤鸡翅有没有家乡的味道。在喜马拉雅的另一边,诸神伴我浅浅入梦。  梦里不知身是客。
楼主发言:18次 发图:
  二.巴德岗:爱上一座城  来到的巴德岗时候已经是重回加德满都,安娜普尔纳和博卡拉是另外一个故事,我们会在其他篇章中讲述。    博卡拉飞回加都只需要30分钟,一出特里布万机场立刻看到了接机的司机,帅气的廓尔喀中年人。吉吉一直奇怪为什么Cosy
Hotel会打破惯例派人到加都机场接机,这种优待也委实让我莫名其妙。在车行了约40分钟之后,折入平庸大楼旁边的小巷,我们拿出护照,巴德岗的门票是1500RS,中国人只需100RS,难得的福利。司机细心的叫售票员盖章并注明多次进入的信息,带我们穿梭在迷宫般的古老小巷。几分钟后来到有座小佛塔的庭院,旁边就是Cosy Hotel。登上狭窄的楼梯,推开雕花的窗棂,几个世纪会忽然展现在你面前,这就是巴德岗。    我们通常所谓的加德满都通常是指加德满都谷地,包含加德满都、巴德岗(也叫巴克塔普尔)和帕坦三座古老的城市,其中巴德岗又是历史最悠久的,据称始建于公元389年。古代客商从西藏收购羊毛、药材、盐巴,或者从中东和欧洲收购最好的手工制品,都会在巴德岗作一段时间的停留和休整,小镇就逐渐繁荣起来。到13世纪初,马拉王朝定都巴德岗后,陆续修建的王宫、寺庙等建筑,让这里不仅有了城市的风貌,还一度成为尼泊尔政治、宗教和文化的中心。直到1768年,这座城市才结束它5百多年作为古都的历史。巴德岗是中世纪尼泊尔文化和建筑的发源地,鼎盛时有172座神庙,77个水池,华美绝伦红色砖墙和黑色木雕保留至今,不愧是尼泊尔的文化之都,虔信之城。  巴德岗有四座重要的广场,其中杜巴广场、陶马迪广场和陶工广场相隔很近,最古老的塔丘帕广场则通过一条漫长的巷道和他们相连。红色砖城的小巷错综复杂,让人摸不着头脑。最简单的游览方法就是找到那条古城内唯一可以通车的砖石道路,西边起点是狮子门,售票亭的所在,狮子门上面是水池和出租车停车场,沿着道路步行很快就可以来到陶工广场。    陶工广场是一座简单的小型广场,类似的广场在加德满都谷地随处可见,但琳琅满目的满地陶罐告诉你,这里是手艺人的天堂。巴德岗的意思是稻米之城,在每年稻谷丰收的时候,金黄的稻谷会掩埋暗红的陶器。  广场中央两座小神庙,实心砖制那座供奉着毗湿奴,重檐的属于甘尼许。甘尼许是大神湿婆和雪山女神的幼子,象头人身,坐骑是它可爱的地鼠朋友。传说象头神是伟大史诗《摩诃婆罗多》的第一个抄写者,由于迫切地渴望写下这部史诗,他拔下自己一颗长牙作笔,于是便只剩下了人们所看到的另一颗长牙。象头神因此被视为纯真智慧的象征,但后来却逐渐演变成商人的保护神和财富的化身,这种微妙的演化体现了知识和金钱在我们生活中重要程度的改变。顺便一提,象头神在佛教中被称为大欢喜天。一位陶工捐献了财神庙,至今该寺祭司还在陶工种姓中产生。广场有很多陶器作坊,你甚至可以看到烧窑。陶制品简单粗陋,生活和历史在这里的交融却让人着迷。  
  沿着陶工广场从大道向东边漫步,很快高大的尼亚塔波拉神庙(Nyatapola Temple)就出现在眼前,神庙建于1702年,高约30米,是尼泊尔纽瓦丽风格寺庙建筑的典型代表,也是加德满都谷地最高的寺庙。五层基座和五层屋檐代表了须弥山,通往寺庙的台阶两侧分列着五对雕像,从下到上分别是金刚、大象、狮子、狮鹫和天女。金刚的力量是凡人的10倍,而往上的每层神物都比下一层的力量大10倍。吉祥天女拉克什米供奉在寺庙中,只有祭司才可以觐见,但周边檐下柱头上有108个女神的雕像。具信女神的作用是为了平息恐怖之神陪胪的忿怒,陪胪的神庙在面对尼亚塔波拉的右侧,一般称为巴伊拉布纳神庙。    陪胪是毁灭神湿婆的忿怒化身,又翻译为黑拜拉弗神,面目狰狞,青面獠牙,手持宝剑、盾牌、斧头、头盖骨等,脚踏尸体。传说中湿婆为了争夺宇宙至高者的地位,化身为陪胪砍下了创造神梵天五首中头顶的那个,并持在手中,因而被称为“杀梵者”。陪胪是尼泊尔信仰体系中最重要的神灵之一,在主要宗教建筑集中地几乎都能找到他的身影。印度教徒认为在陪胪面前撒谎会马上死去,因此又常常在法院作为誓言的见证。陪胪在佛教中被称为大黑天或大威德金刚,在藏传佛教中是地位显赫的明王,被视为阿弥陀佛的化身。  大黑天和印度教中的黑天是完全不同的神灵,前者是湿婆的忿怒相,后者是毗湿奴化身的英俊多情王子,不要混淆。  只要对宗教稍有研究就会发现,任何教派主神都有着极恐怖暴力的一面,如耶和华洪水灭世,安拉真主降下火雨,慈悲为怀的佛主也曾忿怒明王。比较而言,毁灭之神有恐怖化身到更理所当然。恐惧,或美言为敬畏往往是盲信的开端。我突然明白,某些伟大领袖为什么深受万民景仰,大概是因为他们从来不吝向袍泽和百姓挥起屠刀。只是随着人道的发展,恐怖信仰也越来越萎缩,逐渐只残存于偏远和落后封闭的国家。人们更愿意称颂的,还是神的爱。  巴伊拉布纳神庙两侧随意放置着战车的零件和轮子,只有在4月中旬Bisket Jatra节,也就是尼泊尔新年,才会组装起来巡游全城。神庙的正面有两尊精美的铜狮,可以看到恐怖之神的头像,中门的野猪嘴可以送入祭品。进入神庙要从旁边小庙进去,恐怖阴森。  巴伊拉布纳神庙右方你可以在墙背后找到一座隐藏起来的毗湿奴神庙,迦楼罗正对庙门跪立在柱上。或许印度教徒们认为,毗湿奴夫妇(前文所说吉祥天女是毗湿奴的妻子)的合力才可以真正压制陪胪的恐怖。神庙旁边可以看到放置在约尼上的林伽,林伽和约尼是湿婆夫妇的象征,代表着男女的结合和阴阳的平衡,是最重要的湿婆标志。    面对尼亚塔波拉神庙的尼亚塔波拉咖啡馆(Cafe Nyatapola)也许是尼泊尔最具历史气息的咖啡馆,由古老神庙改建,狭窄但视野极佳,消费价格不菲。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屋顶支柱上的色情图案。  
  陶马迪广场的西北方向连接着杜巴广场,有明显的指示牌。杜巴在尼泊尔语中就是王宫的意思,只有曾经成为尼泊尔国都的城市才有资格拥有杜巴广场。因为1934年地震的缘故,巴德岗杜巴广场的很多建筑只剩下塔基,可相对加都和帕坦杜巴广场来说的稀疏和与静谧,反而为它增添了不少颜色,仿佛在修筑之初就预想了今日的破损,这些残缺的神庙仍如此的完美。    按指示牌进入巴德岗杜巴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帕斯帕提那神庙,它是加德满都帕斯帕提那神庙的微缩版,也是杜巴广场最古老的神庙。檐柱上刻着色情图案,特别是矮人托碗让人遐想翩翩。帕斯帕提那同样也是大神湿婆的化身,被认为是动物和生殖之神,湿婆因而又称“兽主”。  兽主庙前方是瓦斯塔拉杜尔迦神庙(Vastala Durga Temple),杜尔迦也叫难近母,是湿婆妻子帕尔瓦蒂的战神化身,坐骑是狮子或老虎,手持着诸神赐予的武器战胜了水牛怪摩希沙。你可以在各种杜尔迦神像的手上看到湿婆的三叉戟、毗湿奴的神盘、梵天的水平、因陀罗的闪电、阎摩的宝剑等等,这即是杜尔迦和雪山女神最恐怖化身,时母迦梨最显眼的区别,黑色女神往往手上只有弯刀,首级做项链,残手当腰带,脚踏着她的丈夫湿婆。  瓦斯塔拉杜尔迦神庙前面有一口Taleju(塔莱珠)大钟,1737年修建,用来提醒人们早晚两次前往Taleju神庙的祈祷。神庙基座上还有一口小钟,被称为犬吠钟,据说敲钟的时候会伴有犬吠。  女战神庙水池前面是Chyasilin Mandap寺,这座八角形的寺庙曾经是广场上最精美的寺庙之一,后来毁于1934年的大地震中。1990年人们对其进行修复,内部为金属结构。  沉溺于神庙之后抬起头来,你就可以看到精美宏伟的巴德岗王宫,当地人称为“老王宫”。王宫鼎盛的时候曾有99个庭院,可惜大多损毁于1934年地震。布彭德拉?马拉的国王圆柱面朝着金门凝视着王宫,这个圆柱是1699年仿造加德满都杜巴的国王圆柱修建,是三大杜巴国王圆柱中最精美的那个。    金门是巴德岗的标志,极其杰出的艺术品,它的塑造几乎耗费了一个王朝的鼎盛岁月。金门上方是王室女神塔莱珠(Taleju Bhawani)四首十臂的精美雕像,从造像和名字可以看出,女神具备杜尔迦、迦梨相结合的宗教特质,也是雪山女神的重要化身,被视为王室的保护神。塔莱珠的童年转世就是大名鼎鼎的活女神库玛丽。活女神有多个,在整个尼泊尔广受尊崇,在宗教和经济上都深具意义,每个王宫广场都有供奉她们的宫阙。    在金门的女神头上有着显眼的迦楼罗雕像,门上的神鸟不只具备宗教意义。迦楼罗被认为是纳迦,也就是蛇的天敌,金翅鸟神像可以驱赶毒蛇,保卫王宫。非印度教徒在通过士兵把守的金门之后,仅仅只能到达Taleju庭院入口和去参观纳迦水池(Naga Pokhari)。水流通过从鳄鱼口中探露的山羊头注满整个水池,上方精美的纳迦雕像互相对峙,这也是水池名字的由来。水池是王室女神每日沐浴之所。    金门的右侧就是著名的55扇窗宫,墙壁以红砖砌成,上面饰以优美的背景和雕刻图案,还有55个用黑漆檀香木雕刻的“窗户”,每扇窗户的窗棂上都雕有造型各异的艺术形象,并镶有各种不同色彩的宝石,极为精美,王宫就以此闻名于世。据说当年曾经有位王妃,因为身困宫门不能自由外出而郁闷不乐。国王为了讨美人一笑,下令将皇宫的一面墙拆掉,全都换成窗子,一共55扇,这样,王妃足不出户也能看到外面的世界了。  我不禁联想起郑愁予的《错误》: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我认识的行走四方的旅人多是姑娘,是不是她们天生就有向往远方的渴望?  金门的左侧是国家艺术馆,收藏了大量印度教和佛教绘画作品,木雕石雕和贝叶经,被认为是全市三座博物馆中最好的一座。特别要提出的是两侧墙壁守卫着的神猴哈奴曼和门上的人狮那罗辛哈。    哈奴曼广泛传播来源于史诗《罗摩衍那》,讲述了风神之子神猴哈奴曼帮助阿逾陀国王子罗摩(Rama)从魔王罗波那(Ravana)手中放出解救王妃悉多(Sita)的传奇故事,据信是《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原型。神猴有时怀抱着太阳神或者脚踏楞伽城魔女,正如巴德岗国家艺术馆门前的雕像。  印度教女人有头抹朱砂为丈夫祈福的仪式,传说哈奴曼见悉多如此,为了让自己的师傅罗摩有最大的福报,便用朱砂把全身涂成红色,以祈求罗摩长生不老。于是演变成了给哈奴曼“穿衣”,即涂抹朱砂的习俗,并推广到诸多神灵。因此我们经常看到被涂红的神像。  人狮那罗辛哈是守护神毗湿奴的第四个化身。大阿修罗王希罗尼耶格西布通过极度苦行蒙梵天恩诺:不论是人是兽,从内从外,白天黑夜,无论使用任何武器,都不能伤害他。他有恃无恐,大闹天上人间。其子普罗诃多不顾他的反对信奉毗湿奴。一天,希罗尼耶格西布脚踢一根石柱,问普罗诃多:“如果你的神无所不在,那么,他也存在于这石柱里吗?”毗湿奴当即以人狮形象从石柱中出现,于薄暮时在门前用爪子杀死希罗尼耶格西布。它的雕像也就被供奉在门檐上。  神猴和人狮的形象广泛存在于南亚东南亚的宗教建筑和遗迹中,柬埔寨暹粒女王宫中的最为精美,而新德里有两尊巨大的哈奴曼立像。  王宫主体建筑的同侧东边是同样巨大的法希得噶神庙(Fasidega Temple),座落在六层红砖基座上,是一座白色尖顶的建筑,供奉着湿婆神。神庙的阶梯从下往上是大象、狮子、母牛雕像,前方广场是巴克塔普尔节庆时的聚会场所,神庙顶上有很好的视野。    法希得噶神庙对面是拉克什米神庙(Siddhi Lakshmi Temple),常被称为石庙,是广场主要部分和次要部分的分界线。阶梯两边有人物和动物雕像,其中包含人狮那罗辛哈,这非常罕见。  王宫主体的西边是警察局,门上蔓延着盛开鲜花,基本上每个人都会与之合影。警察局旁边是学校,校门口蹲立着两尊巨大的石狮,北墙上左边是女战神杜尔迦,手持武器杀死阿修罗,右边是陪胪,湿婆的恐怖相。据说为了不让以后再出现类似的杰作,雕刻家完工后被废去了双手,充分展现神灵的恐怖起源于人类自身。    广场西端还集中了一些相对不那么重要的神庙,被称为Char Dham。猎奇者还可以穿过广场的大门,经过检票口的盘问,70米之后在你的左手边找到双重屋顶的湿婆——帕尔瓦蒂神庙(Shiva Parvati Temple),支柱上有色情图案,其中有一对大象在竭力交配,充分享受肉欲的快感。这就是色情大象庙。  细心的同学会发现我在每处色情图案都不厌其烦地提醒,因为这是一个十分有意思的宗教现象。在惯常的宗教信仰中,肉欲通常是作为爱情或婚姻的附属物存在,如维纳斯、月老,甚至被压抑,如天主教、回教、儒教。但在印度教中,生殖之神湿婆和爱欲之神迦摩分别支配与繁衍相关的不同生理心理活动,甚至后者也是爱欲而不是爱。神灵大多也以夫妻的形式出现,妻子角色的地位通常不低于她的丈夫,如湿婆和帕尔瓦蒂就同时受到尼泊尔信徒的广泛崇拜。他们所在兽主庙中的托碗矮子,特别突出了这种对繁殖活动的信仰:印度教徒认为战神室建陀、贵金属和印度文明都来自于湿婆神夫妇的爱液,体液是神圣而不是肮脏的。  没有性罪孽感的宗教特征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在长期分裂、交流频繁的国家聚集区,战争和贫瘠造成了人口的稀少,人口繁殖常常不及人口消耗,性冲动和它带来的生育是被鼓励的。一旦进入大一统时期,随着统治的稳固和时间的推移,人口增长,上层建筑不断膨胀,有限的资源再也无法满足高层的欲壑。这时,统治者就通过宗教和政治手段来限制底层人口的生育,以满足他们资源的优先供给,男女之防被他们不断提起和利用,繁殖成为权贵的特权。最后甚至采用极端方式来减少人口,例如蒙古帝国对汉人的刻意屠杀。无论是欧洲教廷高举王座的中世纪到文艺复兴之后两性关系的演变,还是华夏从南北朝到宋代婚俗风气的变迁,似乎都印证了这一点。藏传佛教和北传佛教在这点上也因而大不相同,至少在内地就没有多少佛教徒敢大谈肉身布施,以欲离欲。  正是因为印度教产生兴盛于集权统治并不稳固的南亚次大陆,所以推动了它爱、欲分离的宗教信仰模式。还有一点非常有趣,生殖崇拜的信徒很多都是妇女,特别是性力派,因为林伽和约尼结合意味着某种意义上的男女平等,这在妇女地位不高的南亚令人神往。
  贯穿巴德岗的道路蜿蜒曲折,回到陶马迪之后我们找到主路继续向东方前行。从陶马迪到塔丘帕广场的要经过一片繁华购物区,道路的两旁应有尽有,巴德岗的世俗生活在鲜果汁、印度歌曲、背夫皮带和摆着地摊的砖制神庙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我还有幸遇到了一次盛大的游行,人群中有趾高气扬的老板,可爱的盛装女童,身着传统服装的号手,戴着面具的地上神灵,西装学生装祭司装交相辉映,构成了光怪陆离的画卷。经过艰难的交流,我大致弄明白了这是一家餐厅的开业宣传,老实说,比起中国街道上广场舞大妈们敲锣打鼓的红歌神曲开路,至少高大上十倍。    当你在沿途的两边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精美的木雕、唐卡和饰品的时候,塔帕丘广场就到了,它是整个巴德岗的起源。塔帕丘广场的规模不大,主要的神庙只有两座。  广场的西侧是Bhimsen神庙,坚固的两层矩形建筑,毗湿奴的居所,神庙的前方有座平台,通往深深的Bhimsen水池。平台上有小型的毗湿奴神庙和立着铜狮雕像的圆柱,狮子爪子高高扬起,这在毗湿奴神庙中是少见的。    Bhimsen神庙对面是Dattatraya神庙,始建于1427年,和加德满都谷地其他早期神庙一样,据说也是由一整棵树的木材建造而成。基座上雕刻着色情场面,门口矗立的金刚力士和尼亚塔波拉神庙第一层基座的一模一样。这座神庙罕见的供奉着Dattatraya,梵天、湿婆和毗湿奴的三位一体。但从正面圆柱上的迦楼罗,两侧的圆盘和海螺我们可以轻易判断出,毗湿奴占据主导地位。Dattatraya神庙是毗湿奴派教徒、湿婆派教徒和佛教徒的共同圣地。    广场周围有10座建筑,最初都是Math,即印度教祭司建筑,历史的尘埃完全无损于它们的精美。其中最著名的是Pujari Math,如今被改造成了木雕博物馆,很容易就可以找到。有兴致的话可以慢慢闲逛这些古老建筑,让自己走进纽瓦丽人梦幻和现实交织的生活。  塔帕丘广场是一个以供养毗湿奴为主的宗教圣地,在20世纪之前,每年都有商队从西藏携带大量贡品前来朝拜。Dattatraya神庙背后的平台身后右手侧有条充满木雕商店的小巷,在那里可以找到位于Pujari Math左侧墙的孔雀窗——尼泊尔雕刻最完美的杰作。孔雀窗对面有家木雕商店,店主是个老木雕师和他的女儿,会热情地让你到二楼近距离的观赏孔雀窗。老先生以到过乐山大佛朝拜为荣,将照片放大放在最显眼的位置,而作为乐山人,我也深感骄傲,只是希望他来的时候不是黄金周。孔雀窗附近生产尼泊尔最精美的木雕,精湛工艺和普通工艺之间价差很大。    我太爱巴德岗,游记中其实希望多谈谈自己的体验,但由于国内对东方学的一贯忽视,加上神灵众多和翻译不一致,我不得不使用大量的篇幅介绍印度教诸神和尼泊尔神庙的由来和传说,以免不知所云。可惜印度博大精深,也只能窥斑而已。  在某些说法中,印度教是基督教、回教之后的第三大宗教,并和其他宗教互相影响,最典型的就是印度教和佛教,在东方学研究中两者常常被做归纳比较:梵天是四面佛,湿婆是自在天,毗湿奴是遍入天,因陀罗是帝释天,实际上八部众都来源于印度教,几乎主要印度教神灵在佛教中都有化身。佛经中佛祖诞生时帝释、梵天以各种化身示现,守护四周。天女散花,天众以天乐庄严,并以殊胜美妙之甘露沐浴佛身;印度教经义中释迦牟尼被视为毗湿奴的第九化身,佛祖和保护神都尊称为世尊。这些都体现了两者间的主动融合。只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印度教终于在本国高举须弥山,佛教不得不远赴东方升起净土。  印度数千年来广泛深远地影响着南亚次大陆和东南亚地区,并通过和其他宗教的融合影响着整个世界。可以说,不了解印度教,你就无法在南亚东南亚地区取得最完整的旅游体验。  某些国人常常有种奇怪的倾向,即对西方文明的盲目崇拜和对周边文明的无端轻视。这种想法应该来源于近几百年来中华民族长期被异族侵略扭曲形成的“胜者为王”观念,我们崇拜“枪杆子里出政权”,强大的就是好的。但实际上,经过战争扭曲人性的胜利者在没有调整心理之前,根本不适合在和平时期管理国家,英国人民战后抛弃丘吉尔正因如此。更没有哪个文明能保证亘古长存,世事唯有沧海桑田。西方文明现今占据着世界的主流,固然有其先进性,但这并不能抹杀其他文明在过去悠长岁月里创造的辉煌。那些色彩斑斓的壁画,精美的神像,雄伟的建筑,瑰丽的传说,严整的民俗,无不在告知你他们也曾是光耀人类史的伟大文明,值得后代骄傲和自豪,更值得我们尊敬和了解。我们如果抱持着傲慢与偏见,缺乏平等和包容,永远无法得到别人真正的认同,这或许是为什么作为世界旅游消费的大国,国人却常常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就算整个尼泊尔毁灭,只要巴德岗(巴克坦普尔)尚存,就值得你飞越半个地球来看她。” 英国著名旅行家鲍威尔如是说。巴德岗是我的最爱,这是个奇妙的城市,只要一跨入狮子门,时光就像水般粘稠起来,带你穿越回到了中世纪。这里居住的纽瓦丽人的面容是平和的,步伐是轻缓的,孩子是天真的,少了泰米尔的浮躁与欲望,人们之间更多的是笑容不是金钱。小城的手工艺品和水牛乳的酸奶Ju Ju Dhau,都值得你流连忘返。最值得一提的还是他们对历史的保存,建筑和人文都历历还在昨天,这让我想起故乡残破的城墙和断头的佛像,有种莫名的悲哀。    我经过巴德岗的一天。  在每天清晨的雾霭中,纽瓦丽姑娘会提着系上绳子的铝壶,在大大小小的井边沐浴打水,晨光照映着她们和毗湿奴。从纳迦嘴里流出的池水勾勒出曼妙的曲线,这水也曾经沐浴过初生的佛陀,仿佛预示着某种神性。  午后的古都是慵懒的,南亚灼热的阳光照进曲曲折折的巷子和高高低低的神庙之后,仿佛也少了几分力气。踱到大大小小广场都有的咖啡馆喝杯下午茶,日子像滴漏咖啡,滴答滴答,慢、香而醇,似乎可以维系到时间的尽头。太阳下的金门比太阳还要光明。  傍晚的巴德岗则是我的挚爱,走到广场中央,夕阳把神和你的影子都拉得很长,就像下一秒就陪着老去,就像这就是一生。站在神灵和黄昏之间,我脑海里竟浮现出一幅古怪的画面,那是《坂上之云》中日清战争爆发后,子规母亲凝视着中国传来的瓷像和墙上的汉字,轻轻叹息:“清国是个梦幻般的国度啊,你们怎能前去?”  虔信之都的白天远比加都安静,像是为了补偿什么,到了晚上,声音却像熊孩子一般钻了出来:犬吠声,钟声,诵经声,还有天边神女缥缈的歌声让你不能入眠。饮半杯月光和苏摩酒吧,把那浮生和着浅斟低唱。  远方的人们来到加德满都,请一定要去巴德岗。这里的一刻就是过去的一个世纪,这里的一天就是梵天的一劫,这里的岁月早已死去,这里的旅人分外年轻。  如果我有一个情妇,我会叫她住在这砖砌的小城,什么也不给她,只留一畦金线菊,和一个雕花的窗口。或许,斜阳偶尔投进一点神像的寂寥。  金线菊是善等待的,我想,寂寥与等待于妇人是好的。我看她时,穿着蓝色的裹脚裙,让她感觉那是相守,或是候鸟的来临。  因我不是常回家的那种人。    注:结尾向郑愁予大师再次致敬。
  @叶凉x 欢迎楼主!手机码字、发图辛苦啦~喝杯咖啡吧~  
  @傲雪伴梅 6楼
13:08  @叶凉x 欢迎楼主!手机码字、发图辛苦啦~喝杯咖啡吧~    ------------------------------  谢谢捧场,继续修改中...
  因为您的游记和图片,于是,异国风情版有了精致内容;   因为您的阅读和回复,于是,异国风情版得以生生不息。
  三.加德满都:国度只属于众神  结束巴德岗的柔软时光,回到嘈杂喧闹的泰米尔,加德满都的尘埃扑面而来。姑娘们厌恶地戴上口罩,我却爱着加都的尘埃:小时候住在爷爷奶奶的老宅子里,每天清早醒来,总能看到几束晨光中灰尘在轻盈地舞着,一如今日,时间流逝回童年。    尼泊尔如美人般横卧在喜马拉雅山南麓,加德满都位于她的酥胸,泰米尔就是她跳动的心脏。在这里,光明城的面目复杂而又鲜明:脏水堆积的街道旁边是Dream Garden这样的建筑杰作,破烂的贫民窟中间藏着百万富翁的Dwarika’s Hotel;传统苦行僧身着华美的涂饰,眼里盯着你的每个铜板,褴褛乞丐熟练的在人群之中收获,随后却给室建陀奉上圣洁的百合;黄牛在街道中间被奉为圣兽,西餐厅出售着上好的澳洲牛肉;有糟糕的基建、炎热的天气和停水停电,也有繁美的海娜、慈悲的佛眼和角落里偶然邂逅的神庙。有人发誓绝不再来,也有人最爱此处。万象因金钱变得虚幻,信仰却在磨砺中回归纯粹。泰米尔是外国人的聚集之处,也居住着最正统的纽瓦丽民族,尼泊尔从来不是天堂,一千人眼中有一千个加德满都。    我是个俗人,热爱加德满都这座杂乱的城市(事实上,我对充满世俗生活的城市一向抱有好感,如天津如重庆),也入住在泰米尔。泰米尔最大的优势是位于机场和其余景点的中间位置,到各处景点的交通都十分顺畅,购物餐饮也相当集中。  Dream Garden所在的那条路是泰米尔的土豪街,有许多的户外用品专卖店,这里出售的才是正品,不要相信那些路边的山寨店。街道两旁有很多高大上的珠宝店,几乎都是假货,这样才能应付他们高昂的房租,淘货还是要深入那些密密麻麻的小巷。梦想花园对侧顺路走,左手边第二个路口是一条石板路,它可以直接抵达杜巴广场。这条古老道路承载着现代化车辆的碾压,已经有些不堪重负。道路两侧有很多商店卖着廓尔喀弯刀,刀锋冰冷而锋利,长春藤一样热带的情丝,挥一挥即断了。    顺着走大约一半,我们可以看到Thahiti佛塔,典型的覆钵式塔。在国内也有类似的佛塔,源头是尼泊尔匠师阿尼哥,五台山白塔和北京妙觉寺白塔就是他的杰作。中国的覆钵式塔和尼泊尔砖瓦木结构的纽瓦丽建筑都可以看作是双方文化的影响,但是白塔往往建造在中原受异族统治时期,如蒙古和满清,纽瓦丽建筑却是加德满都传统建筑。可见中华文明对周边文明辐射的主导性,让后人引以为荣。  
  @回望长安 8楼
14:47:00  因为您的游记和图片,于是,异国风情版有了精致内容;  因为您的阅读和回复,于是,异国风情版得以生生不息。  -----------------------------  谢谢斑竹鼓励。
  从佛塔继续慢行10分钟,穿过因陀罗广场,感受到人群熙熙攘攘的气息,杜巴广场就到了。有数个入口可以进入杜巴广场,检票点却只有两处。  很多游客都会觉得加都杜巴广场乏善可陈,拥堵的交通,嘈杂的人群,满地的鸽子粪,乞丐丛生,就连精美的神庙都因为太过密集而令人感到厌倦。可是,只有在这里才能触摸到加德满都真正的灵魂。登上高处,Maju Deval的赭石台基让人愉悦,坐在上面时间会在不知不觉中流逝。凝视四周,世界上你无法再找到另一处地方神灵和世俗是如此的融洽,人神混居得像奥林匹斯山的起初。    独木庙((Kasthamandap)这座广场西南角的建筑可以说是杜巴无趣的总代表,加德满都因它得名。在经历了巴德岗的洗礼之后,我很难再对加都这些独树一帜的神庙提起兴趣——实际上更多是偷懒的托词,因为杜巴广场的故事是一本厚厚的专著,我无力书写。但加都的心房总归有一些不一样的惊喜,让人不得不提起。    独木庙北侧Maru Tole 街的起点,金光闪闪的Ashok Binayak神殿虽然迷你,但确实是尼泊尔最重要的象头神庙之一,精美的雕工证明了这点。老王宫前的哈奴曼神像身着红衣,高举华盖,橙色泥团已经让它的脸黏成一团,它的身后是骑着狮子的毁灭神夫妇守卫着有10个庭院的王宫。纳拉扬神庙前的巨大迦楼罗像是一位天使,脸上的笑容让人怀疑它是在嘲笑GADDHIBAITHAK愚蠢不搭的文艺复兴建筑,人狮无奈地守卫着纳萨尔庭院。    大神湿婆是尼泊尔信仰的主流,黑拜拉弗神像高耸在广场中心,漆黑六臂,面目狰狞,脚踏象征无知的尸体。我曾经在晚上探奇杜巴,发现教徒们会围绕神像举行各种仪式,火光中的湿婆化身更加神圣或者更加可怕。也许是为了安抚人们的恐惧,伟大的Shiva-Parvati Temple House就位于Maju Deval东北,湿婆和他的妻子帕尔瓦蒂面带微笑的看着人群,和蔼可亲,湿婆在古印度语中是吉祥慈悲的意思,信徒们妄图用这名字让神丢掉那些灭世的念头。这两尊精湛的彩绘木刻雕像是加德满都旅游形象的标志。    最后提一提库玛丽女神的寝宫,虽然现在活女神因为信仰和挣钱甚至已经遍布尼泊尔各地,但传统观念中认为加都王宫的库玛丽才具备预知和为国家和国王赐福的能力,也最受人重视。独木庙对面,通过一道狭小精致的木门你就可以进入女神的庭院,三层红砖小楼上分布着优美的木窗,上面的雕刻繁复得让人难以置信。矩形的天井把广场的喧闹隔开,神殿静谧而冷清,像是受着某种隐秘爱情的折磨。  只要你跟着旅行团混进入,基本上都能觐见女神的真容:带着不安天真的漂亮小女孩,塔莱珠的化身,拥有释迦族的高贵血统,还有禁止拍摄。我当时耳边响起了舒婷的诗:“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加都杜巴广场是容易让人忽略的地方,因为行程和喧哗,人们往往都匆匆走过,在印花布和苦行僧间忘记最初的目的,回过头想起又有不少的后悔流连。只记得广场上的鸽子,它们或飞或降,用嘴慵懒的梳理着羽毛,仿佛轻声说着:“我离开你。”  
  王宫广场前面停满了出租车,250尼币就可以把你带到博大哈塔,世界上最大的覆钵半圆形佛塔。博大哈塔高38米,周长100米,巨大的佛眼俯视着加都河谷,三层八角形平台衬托出磅礴宏大的气势,彩色燃料在塔身画出莲花花瓣。环墙外壁有147个凹进去的壁龛,内悬挂经轮和108个打坐的神佛像。佛塔位于尼泊尔和西藏之间商路的终点,古代西藏商人们在穿越喜马拉雅之后会在佛主的身边感恩,并祈求能够平安返回。  大佛塔的门票是200尼币,门卫很友善,在得知我寻找卫生间,很主动地领我去了街对面的卫生间,并等我出来后再陪我回到博大哈。在路上我们进行了简单讨论,我对宗教场所收取门票的行为表示不赞同。老人微笑告诉我其实有很多路口可以免费进入佛塔,门票只是针对外国人和不信教的人,教徒告知后免费进入。  一直以来,我对以昂贵门票剥夺国民参观权利的行为是持否定态度的。我们常说世界观,没有认识过世界你凭什么形成世界观?我们常说爱国主义,被隔绝后不知中国之美如何去爱?    博大哈塔是宏伟的建筑,通常的旅游介绍是从下到上讲解它的象征意义,但严格来说,和世俗进程相反,宗教范畴内的佛塔是从上到下建成的。最上面的极顶是“空”(很多人翻译成“天”),它的属性是声。继“空”之后又生出“风”,由华盖来表示,代表触和声。“风”之后是“火”,火即光,金色的四方形佛塔因而大放光明,火比风多一个属性色。接下来的元素是“水”,水是半球形的塔台,意味着触、色、声、味。庞大的底座是“地”,地的属性包含触、色、声、味、香。这种次序也是宇宙形成后五大元素产生的顺序,在印度教和佛教经义中,所有有型物质都由五大构成,毁灭时也重归五大。  金塔上彩绘的佛眼慈悲深邃,俯瞰整个河谷,关注世间一切苦难,问号般的佛鼻是尼泊尔数字中的“一”,象征万法和谐归一,额上的竖眼代表佛的无不见知。佛塔本身也寓意着须弥山,又有佛陀的悟道和佛教的本质:四层基座代表冥想,极顶代表解脱后的空无,四方形金塔由13层塔刹组成,象征通向涅槃的13个阶段。    博大哈佛塔据称是由露珠混着泥沙筑成,当地又叫露珠塔,里面供奉着过去佛迦叶的舍利。转塔的正确做法是沿着顺时针,一路可以看到许多虔诚的信徒,不少藏民在一次次的五体投地。巨塔外围众星捧月的围绕着稍小的白塔,北面是著名的天花女神阿吉玛(Ajima)寺庙,沿着楼梯登上天台,你可以看见两只金鹿朝拜着法轮,这里是博大哈塔最好的观景平台。女神庙门口还有两个巨大的转经筒,高达3米。    因为某些原因,藏传佛教在尼泊尔得到极大的发展,藏传佛教的四大分支:宁玛派(红教)、噶举派(白教)、格鲁派(黄教)和萨迦派(花教)都在博大哈建有丛林,佛塔周边居住着许多原先的藏民贵族,随处可以见到悬挂着的黄教活佛和嘉华噶玛巴画像。博大哈现在已经成为尼泊尔藏传佛教的中心,在世界藏传佛教传播中也占据重要地位。如果对宗教本身有浓厚兴趣,在这里可以难得的全面近距离地接触藏传佛教。    信仰是文明的基石,也是民族性的集中体现。很多人认为当今中国是没有信仰的,我持不同看法,因为任何理论缺少信仰都难以构筑成完整的世界观。在唯物主义的圣经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马列主义者每当无法自圆其说的时候就搬出“客观规律”来解围。和有神论中的神灵相比,只不过一个物化,一个人化。缺少人性化的神灵是可怕的,因就没有了怜悯。聪明的唯物教主甚至让人民认为客观规律是由他们发现创造,继而登上神坛,这也是教主们孜孜不倦地宣扬自创理论的原动力。  J总监曾经问我爱和爱情的区别,我回答我心目中的爱是高于爱情的,爱须有怜悯。我不赞成使用任何的暴力手段来处理信仰分歧,恐惧高压只能造成盲信和不幸,以及更多的裂痕。真信徒必定因爱而信,信仰是为了构建和而不同的更好世界,而非反之。    既然说到信仰问题就简单谈谈华夏信仰,华夏可以粗略地从字面理解为花盛开的夏日,绚美繁复,光耀四方。《尚书正义》又云:“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在很多西方理论中,有“儒教”的概念,这点我是认同的,我中华民族自有根基。儒学生于中原,教化四夷,传承千年,远播海外,一直是东亚哲学思想的主流。但时至今日,儒学危矣。  儒的核心是仁,即对他人和世间的爱悯以及因此产生的责任心。然而历代天子为了加强集权,有意淡化“仁”强调“礼”,注重道德和制度,即上下级的相互规范。但礼包含着上下级的相互尊重,平等交流,仍有所制约。于是干脆披起了外儒内法的外衣,以“法”治国(我认为西方所称的法,更类似于中国传统意义中的礼),法即是权,注重的仅仅是统治的秩序,但还残存有相对的公正。崖山之后神州陆沉,又有山海关遗恨,为了奴役汉人,“法”最终演变成了“刑”,体现在文字监狱、杀人闭口等方面,以此维护异族统治者的极权。所以历代伪儒假法真刑者络绎不绝,君子应有是非之辨。  砖家常把韩非,商鞅的失败归咎于触动了贵族集团的利益,美其名曰为改革的代价。鄙人到认为是因他们违背大众利益,跪舔君王才受人道反噬,落得身死族灭。斑斑青史,有识之士无不掩面:“法家,华夏之大害也。”    继续回到尼泊尔。博大哈佛塔周边是除了泰米尔之外另一个适合游客居住的地点,餐饮住宿都非常齐全,并且品质不低,藏传佛教传统工艺品也让人值得一逛。塔门正对一条小路,步行约30分钟就可以抵达加都的另一处圣地:帕斯帕提那神庙(Pashupatinath),俗称烧尸庙,尼泊尔最大的印度教神庙,也是南亚最重要的湿婆神庙之一。2001年之前,下等种姓甚至不允许进入。  帕斯帕提那的意思是兽主(翻译成生主是完全错误的),是湿婆大神最和蔼最富创造性的化身,动物与生殖之主。帕斯帕提那神庙是加德满都门票最贵的景点,主要建筑却不允许非印度教徒进入。穿过等待死亡的老人群和布满黄牛、鸽子的广场, 1000尼币的景点唯一让人值得一提的就是壮观的大门。湿婆和他两个儿子的画像都非常精美:湿婆是最典型的显像,头顶恒河,手持三叉戟,脚边是林伽。左边的甘尼许和它的地鼠朋友,头上是新月,右边的室建陀倚着坐骑孔雀,头上是红日。我想没有游客会喜欢帕斯帕提那神庙空气中弥漫着的奇怪味道,但是不来这里,你无法真正深刻的认识尼泊尔这个复杂的国度,这种认识有关生死。    烧尸庙这个糟糕的名字正是起因于神庙旁边的巴格马蒂河,巴格玛蒂河被视为伟大恒河的源头之一,所以也成为尼泊尔的圣河。教徒们相信在巴格马蒂河中沐浴可以清洗一生的罪孽,把骨灰洒入河水则能帮助灵魂升入天堂。  而今河水已经被染成了墨绿色,紧紧依偎着帕斯帕提那神庙。通过神庙旁边的桥梁,你就可以抵达东岸的朝祭平台。桥的左边是平民的火葬石台,右边则由富裕阶层使用,神庙前的高台曾经只专属于王室。只要来到帕斯帕提那神庙就一定能看到火葬仪式,因为每天都有人死去。  河流东岸你还能看到尼泊尔最华丽敬业的苦行僧演员和忙碌的猴子,他们四周的小塔内供奉着林伽,山坡上还有精美的大佛像,但都因气味和黑色的河水失色不少。    我仔细观看过一次“荼毗”(即火葬)这种印度教中最神圣的仪式。那是个头发花白的尼泊尔老妇。在用圣水和鲜花沐浴了尸体后,助祭为她裹上了黄色的绢纱。这时家人依旧悲伤,祭司表情严肃,工作人员无动于衷,外国人们则兴致勃勃地开始摄影和微笑——有东方人(我并未免俗,但这不对),更多的是西方人。最后终于燃烧起熊熊大火,在柴禾和香料中,尘归尘,土归土。躯壳都化为灰烬之后,长子会在河中沐浴,家人把祭品和骨灰洒入圣河。  令人吃惊的事情这时发生了,许多小孩突然冒了出来,或在岸边举起大网,或者跳入河中,竭尽全力地捞取祭祀的水果和食品。身边的尼泊尔人告诉我,他们都是动荡产生的孤儿,靠此获得食物为生。我问为什么政府不进行救助,他耸肩:“太多了!”我沉默,其实在我繁荣富强的祖国,类似的事情都在发生,在这个全世界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更不该觉得奇怪。那些活着的孤儿和死去的老妪,两者之间谁更幸福,实在让人难以言说。  
  好片子!!!赞
  一直想去尼泊尔。看了你的游记,更有出行的冲动。
  @叶凉x 5楼
12:50  “就算整个尼泊尔毁灭,只要巴德岗(巴克坦普尔)尚存,就值得你飞越半个地球来看她。” 英国著名旅行家鲍威尔如是说。巴德岗是我的最爱,这是个奇妙的城市,只要一跨入狮子门,时光就像水般粘稠起来,带你穿越回到了中世纪。这里居住的纽瓦丽人的面容是平和的,步伐是轻缓的,孩子是天真的,少了泰米尔的浮躁与欲望,人们之间更多的是笑容不是金钱。小城的手工艺品和水牛乳的酸奶Ju Ju Dhau,都值得你流连忘返。最值得一提的........  ------------------------------  真是个宗教信仰很强烈的国度呢,有信仰的人更易满足和感到幸福。我想去应许之地~希望在我还年轻的时候能够成行。
  @叶凉x
12:50  “就算整个尼泊尔毁灭,只要巴德岗(巴克坦普尔)尚存,就值得你飞越半个地球来看她。” 英国著名旅行家鲍威尔如是说。巴德岗是我的最爱,这是个奇妙的城市,只要一跨入狮子门,时光就像水般粘稠起来,带你穿越回到了中世纪。这里居住的纽瓦丽人的面容是平和的,步伐是轻缓的,孩子是天真的,少了泰米尔的浮躁与欲望,人们之间更多的是笑容不是金钱。小城的手工艺品和水牛乳的酸奶Ju Ju Dhau,都值得你流连忘返。最值得一提的........  ------------------------------  @甜瓜窝窝 17楼
20:25:00  真是个宗教信仰很强烈的国度呢,有信仰的人更易满足和感到幸福。我想去应许之地~希望在我还年轻的时候能够成行。  -----------------------------  泰米尔已经堕落了,巴德岗和帕坦还保存得比较好。
  @灰灰灰626 14楼
14:55:00  一直想去尼泊尔。看了你的游记,更有出行的冲动。  -----------------------------  尼泊尔滑伞徒步和人文旅行都非常赞,东西也便宜。
  尼泊尔是个落后的不发达国家,即便再强调它的幸福指数也不能遮盖这一事实。幸好的是,据我所知,许多慈善组织都在积极进行公益,努力弥补过去动荡造成的创伤,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也加入其中。只是很多同胞往往见到孤儿就直接施与他们钱或糖果,以后一旦上街,身边就围满乞讨的儿童,如果拒绝还会被恶言相向。我觉得这是公益方式的问题,我们传统的手段就是直接索要老百姓的钱和物,即不能保证用途,也不利于帮助受助者形成完整的人格。更好的途径还是通过义工和关心来帮助他们度过难关,文具和书比巧克力更值得使用。钱物则由专业的慈善机构来合理地处置。而判断慈善机构好坏的唯一标准,就是有没有公开透明和详细说明每一笔钱用途的账目,至少我不会把善款交给那些不敢于在网站上按时公布账目的组织。  对于那些处境困难的人,个人认为更重要的是平等和尊重。社会教会我们对上位者的阿谀和对下位者的蔑视,却忘记教导我们如何公平地对待别人,我们表面上热情善良,骨子里却戒备冷漠。事实上即使是从事最卑微工作的人,人格上仍然有不亚于你我的高贵。施予者和受助者之间更应如此。我想这种尊重,才是那些不幸者的根本需要,也才能真正地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我们是一个人口众多且文化繁荣的民族,数千年来,都无偿提供给周边文明成长的给养,所以才有了上国的尊称。在几乎任何一个亚洲国家,都可以看到中华文明的痕迹。即便到了今日,中国庞大的人群仍然具备改变一个地区生态的能力,我衷心希望,这种改变会是积极的。我曾经遇到《等风来》来中画海娜的小女孩,她现在和所有刻苦钻研中文的尼泊尔人一样,更热衷于中国人民币而不是中国人民,这不是好现象。    好了,和我一起丢下的沉重话题,重新返回热闹的泰米尔。离开加德满都之前请去次Dream Garden,整个泰米尔最浪漫的地方。门背后你能逃离混乱的加德满都,只剩白房子、花栗鼠和鲜花的芬芳。当你遇到雨天不知去哪的时候,就去梦花园喝杯咖啡吧。倘若你还有多余的时间,建议逛逛当地市场和超市,尽量坐小面卡去,真正感受下尼泊尔人的日常生活。很多攻略上把Kathmandu Mall称为最大的超市,但真相是它根本没有超市,只是一个不大的商场!加都最大的超市叫Bhat Bhateni,和博卡拉等地最大超市同名,估计是全国连锁。    我在加德满都只呆了三天,老实说,留下太多遗憾。俯瞰加德满都的猴庙,金碧辉煌的帕坦,古老的昌古纳拉扬神庙,战士的故乡廓尔喀,都是想去没有去的地方。加都像一位内心充实的可敬女士,越是接触,你越能明白她的可贵。或者某天,我会再去这座神灵多过凡人的城市,在诸神的祝福下,在神庙的森林中,在漫天的尘埃里,在Dream Garden花开时。    在往世书中,毗湿奴斜靠着龙王舍沙,漂浮在漆黑的海面,入梦时肚脐长出莲花,开出梵天,上演一次次创灭世的轮回。直至遥远的终焉,毗湿奴自身也终将涅槃。究竟是诸神创造了我们,还是我们创造了诸神,这本身就是个无解的命题。或者说,不知是心造梦境,还是天地造得梦境,我们身入其中?  纽瓦丽人在贫瘠山区如此急迫地塑造文明,恐怕正是因为深知万物注定在坦达罗舞中归于虚无。倘若神是他们的情人,那么这些风化千年的石刻就是最后的情诗。时光在这里停滞,双马童依旧在天空驰骋,萨加玛塔照常反射着阳光,加德满都河谷华美有如蜃楼。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我还写了尼泊尔的攻略,有人有兴趣可以一并更新...
  @叶凉x 21楼
21:45:00  我还写了尼泊尔的攻略,有人有兴趣可以一并更新...  -----------------------------  等更新~
  很早之前我就梦想飞越珠穆朗玛,去那众神相望的国度。——题记  尼泊尔之行回来已经有段时间了,我的心绪还没有平息。似乎闭上眼睛,雪山、鸽子和杜鹃花就在我的面前,那是个奇幻的国度。亚洲的山与海都是美的,尼泊尔就在群山之颠,能和它一起分享喜马拉雅是我们的幸事,绵长的山脉遮挡住了岁月,时间仿佛停留于最美的始初。  我想尽我所能写一篇完美的游记,希望能激起您出发的冲动。无论如何,我们总该有穿越离天最近之所的旅途,哪怕一生一次。为了方便大家的出行,在游记之前还是简要介绍下尼泊尔旅行的基本情况,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这或许是2014年最好最实用的尼泊尔攻略。  必须要承认,我从来不是说走就走旅行的信奉者,虽然我干了几次类似的蠢事。一个有准备的旅行会减少你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节约大量的时间、金钱和精力。如果你能对你的目的地有所了解,那么它会回报给你更多的乐趣。  
  一.简介,季节和行程安排  尼泊尔如美人般横卧在喜马拉雅南麓,世界十大高峰有八座在她境内。远在公元前6世纪,尼泊尔人就已在加德满都河谷一带定居。这些小国家各自发展,后来成为尼泊尔的各个民族。加上后面从印度来的移民,以及英国的入侵,共同谱成了尼泊尔的历史。尼泊尔国会于日宣布废除君主制,结束了240年的沙阿王朝,成立尼泊尔联邦民主共和国,实现共和制。全国有近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务农。一般我们常去的旅游城市是加德满都、博卡拉、奇特旺和蓝毗尼,此外还有登山圣地卢卡拉。  加德满都:我们通称的加德满都应该叫做加德满都谷地,包含了加德满都、巴克塔普尔和帕坦三大主要城市。随着社会的发展,它们已经连成一片,并涵盖了周边许多景点,如纳加阔特、帕斯帕提那神庙、昌古?纳拉扬神庙等,是整个尼泊尔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也是宗教文化艺术的精华所在。加德满都谷地是尼泊尔最早的世界文化遗产,于1979年列入名录。  博卡拉:世界三大滑伞圣地之一,世界十大徒步圣地之一,鱼尾峰和费瓦湖相看不厌。  奇特旺:国家森林公园,世界自然遗产,世界上最大的亚洲独角犀牛群栖息地,骑着大象漫步丛林或者泛舟河上观察各种鸟类让野生动物爱好者们兴奋异常。  蓝毗尼:加德满都谷地外尼泊尔另一处世界文化遗产,佛祖诞生地,佛教四大圣地:蓝毗尼花园、菩提伽耶、鹿野苑和拘尸那迦之一。  卢卡拉:世界上最危险的机场丹增希拉里机场所在地,跑道尽头就是万丈深渊,飞机却是唯一进入途径(感觉不会再爱了),珠穆朗玛在那里。  旅游季节:通常来说,10月到11月和3月到4月被公认最好和次好的两个时段,特别是4月的杜鹃花和11月的尼泊尔樱花,会让旅程增色不少。但是实际上不徒步的话,一年四季尼泊尔都值得一去,即使是雨季,南亚往往阵雨多晴,不会过多地影响心情。徒步的话,请尽量避开7月到9月,12月到2月,雨水和冰霜会增加前行的难度,过厚的云层会影响日出雪山的景色。当然,也有同学是上边季节去的,反响还好,但绝不是最好。  行程安排:国内年假加上两个周末是9天,我就根据自身经验以9天来安排行程,分徒步和不徒步两种情况,大家可根据行程轻松的增减时间,在这基础上进行5到30天的旅行。徒步是短期徒步,想要进行大环,EBC之类徒步的同学,请在我的基础上补足更专业徒步路线。  
  不含徒步尼泊尔9日旅游行程  Day1:乘坐航班或大巴抵达加德满都  入住泰米尔地区Hotle YALA peak民宿 ,1200尼币每晚。在时间充分和不下雨的情况下,前往世界文化遗产斯瓦扬布纳寺(猴庙),观赏加德满都谷地的落日余晖。  梦想花园对面的冰与火餐厅的披萨是晚餐的不错选择,冰淇淋也很赞。  机场打车前往泰米尔约350尼币,泰米尔前往猴庙约250尼币(文中不特意说明为一车正常价格,议价能力强还可少)。  Day2:加德满都出发乘大巴前往奇特旺  大巴花费时间约5到7小时,视路况而定。  奇特旺的旅行非常推荐打包行程,包含了加都到奇特旺,奇特旺到其他城市两段交通,三天两晚的吃住,骑大象泛舟和丛林探险等项目,Rhino Lodge酒店打包费用约130美金每人。Rhino Lodge酒店曾经出现在电影中,是奇特旺最好的酒店之一。  Day3:奇特旺丛林探险一日游。  很多朋友对给大象洗澡很感兴趣,但往往是大象为你洗澡,女同学请不要穿遇水则透的衣服。丛林中你运气不是太差就能看到犀牛,但是孟加拉虎几乎看不到。  事实上,我们骑象进入的并不是真正的国家森林公园,只有吉普车探险才能深入,所以价格不菲,约1600尼币。  尼泊尔另外一个自然遗产是萨加玛塔国家公园,位于加都东北部。  Day4:奇特旺出发乘大巴前往博卡拉  大巴花费时间约5到7小时。  抵达博卡拉之后入住湖滨区Lakeside Rtreat酒店,1203房阳台正看鱼尾峰,60美金每晚。此时天气允许的话,费瓦湖泛舟前往湖中神庙,甚至登上湖对面的世界和平塔看日落都是很好的安排。  博卡拉新开了一家叫等风来的中餐馆,被西餐折磨了几天的胃或许需要它的安慰,和恶俗的名字相比,味道还是值得期待。夜晚沿着博卡拉湖滨区唯一的主干道散步闲逛,请不要购买昂贵的物品,加都是更好的选择。  Day5:博卡拉一日游  上午推荐去萨朗科看鱼尾峰日出,接着滑伞,不要害怕与天空亲密接触,只要你不对教练说:Big Big Crazy,滑伞是一项中老年运动而已。  下午可以去老城区逛逛,了解下人文的变迁或者环湖自行车。至于瀑布洞穴之类的景点,可以不去。  Moondance的高大上西餐总是人满为患,继续住Lakeside Rtreat。  Day6:博卡拉出发乘大巴前往蓝毗尼  大巴花费约5到7小时,入住韩国寺或中华寺,感受佛学氛围。蓝毗尼的酒店普遍贵且不好,住寺庙是好的选择,寺庙住宿一般免费,但离开时请随喜功德,以全福报。  地图上奇特旺到蓝毗尼更近,但因为大巴车况不好又要转车,建议先到博卡拉,再去蓝毗尼。  Day7:蓝毗尼一日游,瞻仰佛祖诞生地,在寺庙中静修片刻。  尼泊尔境内信仰藏传佛教的为多,在蓝毗尼很多寺庙却属于南传佛教,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小乘佛教,但小乘本身是带贬义的,上座部佛教是比较恰当的称呼。  Day8:蓝毗尼飞回加都  请乘坐最早的一班飞机,尽量选择Buddha Air稍大的飞机会给你更多安全感。左舷窗的座位可以看到很棒的雪山,记得提醒工作人员。  抵达加都后去酒店寄放行李,去博大哈塔和帕斯帕提那神庙(烧尸庙),感受神圣与轮回。如果您是无神论者,请保持礼貌的态度,信仰和生死值得尊敬。  下午去巴克塔普尔(巴德岗)吧,那是我的最爱。在陶马迪广场神庙改建的餐厅内喝杯下午茶,你会有穿越的感觉,酸奶不容错过,孔雀窗也是。  晚上回泰米尔入住Kantipur Temple House酒店,75美金每晚。参观宾馆,购物,尼泊尔可买的东西太多。  Day9:离开加德满都,回到温暖的家  一般的飞机都是下午或晚上航班,好好利用这最后的时光。别忘记了加德满都杜巴广场,泰米尔步行就可前往,晨光下很美。有鸽子和女神。  去去梦想花园,泰米尔的秘密花园,也是最浪漫的地方。  我猜你会继续购物,买吧。  后续补充:实际上这个行程安排比较紧凑,我自己更愿意不去奇特旺或蓝毗尼,花些时间在博卡拉发呆或者巴德岗住上一晚,还有帕坦、班迪普尔、纳加阔特等等,都是值得一去的地方,就是加德满都谷地,还有很多地方可以深入挖掘。不过考虑到我们可怜的假期,你想在尽量短的时间游玩尼泊尔,这几乎是性价比最好的安排了。  我所有列出的费用都是非常公道偏低的价格,两人成行全程大概每人花费不到4000元,有自信想砍到最低价的请自便。我比较在意旅行品质,除了第一晚过渡民宿外,酒店都是保证了不停电不停水24小时热水WIFI含早的舒适酒店,两人入住费用也不算高,希望减少费用的同学我会在后文列出其他选择。  总之,时间费用可以灵活,行程大概如此。另外漂流去奇特旺或者博卡拉相当Nice,每个城市都有飞机,土豪可以全程飞机,花更多时间在游玩上。飞机价格和推荐的住宿我会在后文详细列出。  
  @叶凉x   从穷游网,微信一路跟来的,喜欢你的文笔和思想。
  写的非常好,lz文才了得,对我9月之行非常有帮助,十分感谢
  十分感激,介绍得真好!在即将出行的时候读到这样一篇深刻认识尼泊尔的文图。
  马克,楼主可以上更多的图
  马克,楼主可以上更多的图
  楼主!!!说好的飞机和住宿呢~~不要弃楼啊~~~·
  马克一下
  已 从尼泊尔回来,看楼主的帖子,正好补充一下宗教常识的缺漏。如果楼主再次去尼泊尔,建议你去丹森转转,很不错的小城。因为游客稀少,当地民风还保留的很好。  
  刚回来,感觉特别好,楼主的文笔也非常的好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尼泊尔签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