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三国刘备激活码这个人怎么我觉得他想个SB。又看假...

帖子主题:刘备托孤之时,帐内埋伏着刀斧手
共&31107&个阅读者&
军号:1428360 头衔:大明永历皇帝元年 工分:705000
/ 排名:496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刘备托孤之时,帐内埋伏着刀斧手
从前我看到刘备托孤这段,总有一种奇怪的感觉,那就是诸葛亮的表现太夸张了。我们来看原文?:先主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孔明听毕,汗流遍体,手足失措,泣拜于地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言讫,叩头流血。一般认为这是诸葛亮对刘备的信任所感动的结果,但仔细想想,这种说法是经不起推敲的,因为感动是不可能感动到汗流遍体,手足失措的,更不用叩头流血的。不信我们来看看下面两个例子,陶谦让徐州和刘表让荆州时刘备的表现。原文是:谦曰:“请玄德公来,不为别事:止因老夫病已危笃,朝夕难保;万望明公可怜汉家城池为重,受取徐州牌印,老夫死亦瞑目矣!”玄德曰:“君有二子,何不传之?”谦曰:“长子商,次子应,其才皆不堪任。老夫死后,犹望明公教诲,切勿令掌州事。”玄德曰:“备一身安能当此大任?” 刘表让荆州时 曰:“吾今年老多病,不能理事,贤弟可来助我。我死之后,弟便为荆州之主也。”玄德曰:“兄何出此言!量备安敢当此重任。”孔明以目视玄德。玄德曰:“容徐思良策。”遂辞出。 陶谦之时,刘备已经取得徐州实力派的支持,陶谦也是想让刘备照顾他的两个儿子,故不可能埋伏刀斧手而出言试探刘备,所以刘备可以轻松对答说:备一身安能当此大任? 但在刘表之时,由于刘表还掌握着荆州,这么说很有可能是在试探,帐内埋伏的刀斧手,所以刘备回答得非常谨慎:兄何出此言!量备安敢当此重任。 如果真看了诸葛亮的暗示,答应下来,只怕已成为刀下之鬼了。但此时刘备一来手下关张手上有万余兵马,贸然杀了刘备不好收场,二来曹操大举南征在即,以后刘棕还要依靠刘备抵抗曹操,所以只要刘备不流露明显异心,就应该是安全的,故刘备没有如诸葛亮那般紧张。在来看看刘备面对真正试探的状态,原文如下: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 此时曹操是在试探刘备,如果刘备此时流露出傲色或高兴,那曹操就要对刘备起杀心了,刘备也非常清楚这一点,所以反应是: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诸葛亮汗流遍体,手足失措,乃至叩头流血,绝对不是被感动的结果,而且察觉到了帐后埋伏着刀斧手,明白面对刘备这种枭雄,此时表态稍微有点不对,让刘备怀疑,只怕马上就身首异处了,在极度害怕的情况下,才做出了那种夸张的表忠心的姿态。而刘备的话,也只是一种试探,如果诸葛亮稍微流露出同意的表情,帐内的刀斧手就一拥而上,把诸葛亮砍成肉酱。这场比鸿门宴还凶险的托孤,由于后世神圣皇权的需要,被神化成了一个感人至深,君臣鱼水交融的故事,不得不让人感叹,果然是谎言说三遍就是真理。
延伸阅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刘备托孤之时,帐内埋伏着刀斧手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125683 工分:41383
左箭头-小图标
热回复背景
第一,如果刘备真滴SB砍了孔明,过不了几年蜀汉就结束了。第二,如果孔明察觉刘备试探准备砍他,当时敷衍过去极其容易,事后绝对不爽,后主会死的很快的。所以,你说的不对!
(<span id="Wonderful3)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009 头衔:吃老虎的猪 工分:316458
/ 排名:2587
左箭头-小图标
热回复背景
刘备如果帐中真埋伏刀斧手的话,不会不留下任何蛛丝马迹。。。以诸葛亮之智慧以及掌控力,不难发觉。。。既然如此,诸葛亮后期大权在握,岂不会篡权夺位???所以楼主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刘备纯以感情激将诸葛亮。。。而诸葛亮鞠躬尽瘁辅佐刘禅以报。。。而刘备识人之能,古之少有。。。
(<span id="Wonderful6)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566634 工分:77
左箭头-小图标
热回复背景
13楼& 楼主不去《壹周刊》混真是屈才了。 你说得对 这说的就像亲眼看到一样 这么多史学家都没他聪明
(<span id="Wonderful8)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541695 工分:543
左箭头-小图标
热回复背景
瞎扯!楼主是现代人,根本体会不到古时忠义两字的含义。诸葛亮的忠诚勿用置疑,刘备用他还有什么不放心?
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13155 工分:12351
左箭头-小图标
热回复背景
扯淡,刘备的话半真半假,但绝对傻到埋下刀斧手的!因为诸葛亮真的想取而代之,也不会在刘备死之际留下马甲;如果没有搞刀斧手只会起反作用,使刘备的形象受损。
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183533 工分:12068
左箭头-小图标
热回复背景
8楼&第一,如果刘备真滴SB砍了孔明,过不了几年蜀汉就结束了。第二,如果孔明察觉刘备试探准备砍他,当时敷衍过去极其容易,事后绝对不爽,后主会死的很快的。所以,你说的不对!8楼说得有理!任谁也想象不出一个受到过生命威胁的人还能做到鞠躬尽瘁。现今某些人利欲熏心已不知忠义为何物,尽弄些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事来。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20591 工分:84771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热回复背景
以前看过《权力脸谱》一书,里面的一章好像叫诸葛亮的权臣之路。这里面的的说法和张兄类似。我并不完全同意张兄全文的说法,尤其我不认为诸葛亮会主动取而代之,但是对刘备托孤这件事我赞同你的分析。刘备的确有私心,说出取而代之的话,有很大的试探的成份,是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从刘备的安排来看,刘备想用诸葛亮和李严来相互牵滞,共保刘禅。最后见赵云,肯定也有交待,说不定杀手锏在赵云的手里也未可失。至于有没有刀斧手这个不好说。三国里讲了太多的计谋用略,其实讲的更多的是人性。人有太多的不确定性了。看三国,角度不同,面目全非。所以我一直都认为自己没有真正看明白三国到底是咋回事情,水太深!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435646 工分:660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热回复背景
蜀汉的政治格局,是刘备设计的。这个政治格局,使刘氏的江山稳如铁桶一般。刘备活的时候,已通过联姻、拜把子等手段,构建起一个以刘禅为中心的利益集团。一个人想窥视刘禅的宝座,那刘禅的母亲、叔叔、舅舅、弟弟们会同意吗?显然是不会的。与刘禅叔叔、舅舅、弟弟们利益相关的人会同意吗?显然也是不会的。刘备进入四川时,刘璋的嫂子已寡居。人们都劝刘备娶刘璋这个寡居的嫂子,刘备认为与刘瑁(刘璋的哥哥)是同宗,娶他的寡妻有些不合适。最后在人们的一再劝说下,终于娶了这个女人。人们为什么都希望刘备娶一个寡居的女人呢?刘备为什么会冒着让人非议的危险,娶一个同宗寡妻呢?显然一切都是基于政治上的利益。这个政治联姻,使刘氏皇族与蜀中大族利益联系在了一起。皇后本身有着深远的政治背景,而刘备为了让她能更好的保护后主刘禅,更一个劲的重用皇后家的成员。皇后姓吴,皇后的族兄吴壹是车骑大将军、族弟吴班是骠骑大将军。吴氏一门,单凭这两个人的地位,就足以成为蜀汉帝国最显赫的家族之一。更何况,这个家族首席代表人物是帝国的皇后(后来的皇太后),而且与从前蜀中大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仅皇后(后来的皇太后)一系的力量,就足以让想窥视后主刘禅皇位的人望而怯步。更何况维持后主刘禅皇位的人,还不止这一系力量。关羽、张飞的后人,好像都没有什么过人的才能。他们能继续享有父辈们取得的一切,仅仅因为帝国皇帝是他们伯父的儿子。更何况张飞的女儿,还是帝国的皇后。既然如此,有人如果敢窥视后主刘禅的宝座,关羽、张飞的后人会同意他们吗?刘禅的两个弟弟,都也是帝国尊贵的亲王(安平王刘理、甘陵王刘永)。安平王刘理的媳妇,是马超的女儿。如果有人威胁刘禅的地位,与他们利益相关的人会同意吗?显然是不会的,因为刘禅地位受到威胁,他们利益都会受到威胁。后主刘禅为中心的利益集团,只有后主刘禅高高在上,才能最大限度的、完整的保存下来。如果后主刘禅的地位受到了威胁,他们的利益靠什么保障?事实上,如果有人取代了后主刘禅。与刘禅关系密切的利益集团,都会受到新皇帝的猜忌、压制。所以,有人敢威胁后主刘禅的地位,这个庞大的利益集团是不会答应的。所以,一个人想挑战后主刘禅的地位,首先得掂量自己能不能把这个集团打垮。否则,只会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忠君并不是基于人们的道德思想。如果真的是基于这一切,那圣人也不会忠君的。有人嘲笑孔、孟两位圣人:“当时周天子还在,您两位老兄不好好为天子效力,却没完没了的游说那些割据一方的诸侯算什么事?”辅政大臣实只是皇帝的一个高级管家、高助组理罢了。但面对一个年幼的、能力弱的皇帝,辅政大臣常常会产生一种幻觉,他很容易会以为自己是帝国的真正的主宰。只有大智慧、大勇气的人,才能拒绝这种幻想,才能不让这种幻想支配自己的行为。比如诸葛亮,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他如果向前走一步就能成为皇帝。但诸葛亮却一直选择忠于后主刘禅。诸葛亮忠于后主,那自然可以得到后主为中心的利益集团支持。如果诸葛亮不忠于后主,那他就会把这个利益集团逼到自己的对立面。这是让诸葛亮忠于后主的主要原因。这里无意贬低诸葛亮,事实上一个人处于诸葛亮相若的地位,还会继续忠于皇帝,在历史也是极为罕见的。因为面对巨大的利益,还有继续保持理智的人并不多。一个成熟的政治家,不是靠杀死一两个人来维持自己期望的政治局面,而是通过各种精密的安排互相制约的部署来从客观上限制某一个人打破平衡一家独大,这个某一个人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名字,而是每一个有威胁君主权力的潜在人选,刘备以他识人用人之能,既然选择了诸葛亮,就绝对相信他至少不是一个蠢到听见君可自为之这样的话以后会“面露喜色”的人,其托孤现场表现如何根本就不是他衡量的指标之一(最简单的例子,司马懿被曹睿托孤的时候表现够好吧,杨坚被周宣帝盘问时神色自若吧,结果呢),选中诸葛亮,自有其事前的考察,事后的布置,和全盘的考量。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394271 工分:729
左箭头-小图标
你比罗冠中还牛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038386 工分:23288
左箭头-小图标
鄙哉!刘备!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387717 工分:76202
左箭头-小图标
用人不疑,刘备看人还是相当准的,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是君臣,和陶谦的关系是友军完全两码事,古代的忠臣在现在看来是很难理解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015604 工分:53349
左箭头-小图标
刘备都快死的人了,还埋伏刀斧手托孤,这哪里是托孤,分明是逼着诸葛亮将来直接干掉刘禅的节奏!对于刘备,能够临终托孤的人能力大小姑且不论,起码必定深得刘备信任,不可信之人何必托孤与他?谁见过几个当爹的临死前拿着枪对着自己的好兄弟说:你将来要是照顾我老婆孩子不好,老子毙了你!再说,知道自己快死了,帮死者照顾全部家当包括老婆孩子的人,必定不是那种“住你房子,花你的钱,睡你老婆,打你儿子”的人!楼主编排虚假理念,混淆视听,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可见一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64851 工分:23789
左箭头-小图标
不同意你的观点!刘备如果担心诸葛亮篡权,直接罗织个罪名把诸葛亮杀了便是!选择托孤是杀害诸葛亮,难道不怕蜀汉内部臣民不服?其实刘备是很矛盾的,知道他死后,诸葛亮想取刘禅而代之易如反掌!但是古人就是古人!我们不能以当代人之思维揣度古人!古人认为篡权乃大逆不道,极少有人敢于这么做!即使是枭雄曹操,在世之时,也不敢杀害汉献帝而代之,而曹丕也只是以受禅让而即位这种手段来达到目的。因此,研究历史,切勿以当代人之思维揣度古人的思想和行为,那么看,古人都是大傻瓜!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15452 工分:15451
左箭头-小图标
......78楼&你都说了当时那个年代,想诸葛亮这样的人把名声看得比性命还重要了,那么刘备根本就不需要埋伏刀斧手了。埋伏刀斧手那是弱智才干得出来的事,刘备显然不是弱智!82楼&诸葛亮是臣,刘备是君,君防臣子叛乱是很正常的,如果把自己的江山依托在靠臣子珍惜自己名声而不谋反那才是真正的SB。92楼&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你一来需要重用依仗对方的才能,二来又要处处设防对方,那么你这个人才要么就想法反你,要么就会离开你!所谓忠臣、奸臣,最关键的因素在“君”上,有能的君就有忠的臣,无能昏庸的君就不会有忠臣,因为忠臣要么就被你砍了,要么就被你的疑心跟弱智气走了。像刘备这种草根阶级能成为一方霸主,靠的就是懂得用人,智商显然在你我之上,这种傻逼一样的决策出得出来就不会有他的霸主地位了。就算是诸葛亮真想反,你在托孤的时候,他肯定会推脱不会表露出任何喜悦来,像诸葛亮这种能人能是这点水平都没有?对照下司马懿!当时刘备御驾亲征大败,大伤蜀国元气,人气大降,杀了诸葛那就是死路一条。你敢杀?就算是他刘备认定了诸葛会反,他当时也不会杀他,而是布下亲信棋子,等蜀国度过那难关才会伺机下手。另外,历史上很多原本的忠臣良将都是被像你们这样思维的昏君给逼反的。把你这个丧家之犬一样的小人物出生入死辅佐成称霸一方的雄主,你还疑心重重,处处设防。但凡有点真本事的都会离你而去,只会留下些混日子的泛泛之辈在朝野里勾心斗角。93楼&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那要分在什么事情上,尤其是刘备这种“老奸巨猾”的伪善的人,不疑才怪了,这也说明了只有具有这种品质的人才能成为帝王。诸葛亮不具备,只能是劳碌命。94楼&都说了是老奸巨猾了,就算不相信别人也会装作非常信任别人的样子,否则让手下的人觉得你不信任他,他就不会为你卖命,这还不懂?你觉得埋伏刀斧手会逃过诸葛亮之类的能人的眼睛?况且埋伏了对谁都没好处,刘备这点脑子都没有的话,怎么可能成就霸业? 可刘备始终是不如诸葛亮聪明的,有些事情猜都猜得到了。再说诸葛亮本就无取而代之的意思,他也取代不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158013 头衔:蓝色老A大队长 工分:30010
左箭头-小图标
如果真想杀,是不会试探的。因为诸葛亮的表态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孔明之所以汗流浃背,是吃惊。想不到刘备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当然,备哥从来就没玩过真的,无非以此笼络孔明罢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379108 工分:59279
左箭头-小图标
赵云是绝对忠于刘备的,何况如果跟他人推翻刘家,对他自己也无好处。刘备清楚这点。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068232 工分:19910
左箭头-小图标
......62楼&第一:就算过不了几年蜀汉结束也比自己刚死就被诸葛亮篡权的好。第二:如后主登基,毕竟是正统继承,诸葛亮人脉再广,如果自立也得落个背叛主家的恶名,在那个年代,像诸葛亮这种人,名声比性命重要。78楼&你都说了当时那个年代,想诸葛亮这样的人把名声看得比性命还重要了,那么刘备根本就不需要埋伏刀斧手了。埋伏刀斧手那是弱智才干得出来的事,刘备显然不是弱智!82楼&诸葛亮是臣,刘备是君,君防臣子叛乱是很正常的,如果把自己的江山依托在靠臣子珍惜自己名声而不谋反那才是真正的SB。92楼&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你一来需要重用依仗对方的才能,二来又要处处设防对方,那么你这个人才要么就想法反你,要么就会离开你!所谓忠臣、奸臣,最关键的因素在“君”上,有能的君就有忠的臣,无能昏庸的君就不会有忠臣,因为忠臣要么就被你砍了,要么就被你的疑心跟弱智气走了。像刘备这种草根阶级能成为一方霸主,靠的就是懂得用人,智商显然在你我之上,这种傻逼一样的决策出得出来就不会有他的霸主地位了。就算是诸葛亮真想反,你在托孤的时候,他肯定会推脱不会表露出任何喜悦来,像诸葛亮这种能人能是这点水平都没有?对照下司马懿!当时刘备御驾亲征大败,大伤蜀国元气,人气大降,杀了诸葛那就是死路一条。你敢杀?就算是他刘备认定了诸葛会反,他当时也不会杀他,而是布下亲信棋子,等蜀国度过那难关才会伺机下手。另外,历史上很多原本的忠臣良将都是被像你们这样思维的昏君给逼反的。把你这个丧家之犬一样的小人物出生入死辅佐成称霸一方的雄主,你还疑心重重,处处设防。但凡有点真本事的都会离你而去,只会留下些混日子的泛泛之辈在朝野里勾心斗角。93楼&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那要分在什么事情上,尤其是刘备这种“老奸巨猾”的伪善的人,不疑才怪了,这也说明了只有具有这种品质的人才能成为帝王。诸葛亮不具备,只能是劳碌命。都说了是老奸巨猾了,就算不相信别人也会装作非常信任别人的样子,否则让手下的人觉得你不信任他,他就不会为你卖命,这还不懂?你觉得埋伏刀斧手会逃过诸葛亮之类的能人的眼睛?况且埋伏了对谁都没好处,刘备这点脑子都没有的话,怎么可能成就霸业?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15452 工分:15451
左箭头-小图标
8楼&第一,如果刘备真滴SB砍了孔明,过不了几年蜀汉就结束了。第二,如果孔明察觉刘备试探准备砍他,当时敷衍过去极其容易,事后绝对不爽,后主会死的很快的。所以,你说的不对!62楼&第一:就算过不了几年蜀汉结束也比自己刚死就被诸葛亮篡权的好。第二:如后主登基,毕竟是正统继承,诸葛亮人脉再广,如果自立也得落个背叛主家的恶名,在那个年代,像诸葛亮这种人,名声比性命重要。78楼&你都说了当时那个年代,想诸葛亮这样的人把名声看得比性命还重要了,那么刘备根本就不需要埋伏刀斧手了。埋伏刀斧手那是弱智才干得出来的事,刘备显然不是弱智!82楼&诸葛亮是臣,刘备是君,君防臣子叛乱是很正常的,如果把自己的江山依托在靠臣子珍惜自己名声而不谋反那才是真正的SB。92楼&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你一来需要重用依仗对方的才能,二来又要处处设防对方,那么你这个人才要么就想法反你,要么就会离开你!所谓忠臣、奸臣,最关键的因素在“君”上,有能的君就有忠的臣,无能昏庸的君就不会有忠臣,因为忠臣要么就被你砍了,要么就被你的疑心跟弱智气走了。像刘备这种草根阶级能成为一方霸主,靠的就是懂得用人,智商显然在你我之上,这种傻逼一样的决策出得出来就不会有他的霸主地位了。就算是诸葛亮真想反,你在托孤的时候,他肯定会推脱不会表露出任何喜悦来,像诸葛亮这种能人能是这点水平都没有?对照下司马懿!当时刘备御驾亲征大败,大伤蜀国元气,人气大降,杀了诸葛那就是死路一条。你敢杀?就算是他刘备认定了诸葛会反,他当时也不会杀他,而是布下亲信棋子,等蜀国度过那难关才会伺机下手。另外,历史上很多原本的忠臣良将都是被像你们这样思维的昏君给逼反的。把你这个丧家之犬一样的小人物出生入死辅佐成称霸一方的雄主,你还疑心重重,处处设防。但凡有点真本事的都会离你而去,只会留下些混日子的泛泛之辈在朝野里勾心斗角。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那要分在什么事情上,尤其是刘备这种“老奸巨猾”的伪善的人,不疑才怪了,这也说明了只有具有这种品质的人才能成为帝王。诸葛亮不具备,只能是劳碌命。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068232 工分:1991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8楼&第一,如果刘备真滴SB砍了孔明,过不了几年蜀汉就结束了。第二,如果孔明察觉刘备试探准备砍他,当时敷衍过去极其容易,事后绝对不爽,后主会死的很快的。所以,你说的不对!62楼&第一:就算过不了几年蜀汉结束也比自己刚死就被诸葛亮篡权的好。第二:如后主登基,毕竟是正统继承,诸葛亮人脉再广,如果自立也得落个背叛主家的恶名,在那个年代,像诸葛亮这种人,名声比性命重要。78楼&你都说了当时那个年代,想诸葛亮这样的人把名声看得比性命还重要了,那么刘备根本就不需要埋伏刀斧手了。埋伏刀斧手那是弱智才干得出来的事,刘备显然不是弱智!82楼&诸葛亮是臣,刘备是君,君防臣子叛乱是很正常的,如果把自己的江山依托在靠臣子珍惜自己名声而不谋反那才是真正的SB。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你一来需要重用依仗对方的才能,二来又要处处设防对方,那么你这个人才要么就想法反你,要么就会离开你!所谓忠臣、奸臣,最关键的因素在“君”上,有能的君就有忠的臣,无能昏庸的君就不会有忠臣,因为忠臣要么就被你砍了,要么就被你的疑心跟弱智气走了。像刘备这种草根阶级能成为一方霸主,靠的就是懂得用人,智商显然在你我之上,这种傻逼一样的决策出得出来就不会有他的霸主地位了。就算是诸葛亮真想反,你在托孤的时候,他肯定会推脱不会表露出任何喜悦来,像诸葛亮这种能人能是这点水平都没有?对照下司马懿!当时刘备御驾亲征大败,大伤蜀国元气,人气大降,杀了诸葛那就是死路一条。你敢杀?就算是他刘备认定了诸葛会反,他当时也不会杀他,而是布下亲信棋子,等蜀国度过那难关才会伺机下手。另外,历史上很多原本的忠臣良将都是被像你们这样思维的昏君给逼反的。把你这个丧家之犬一样的小人物出生入死辅佐成称霸一方的雄主,你还疑心重重,处处设防。但凡有点真本事的都会离你而去,只会留下些混日子的泛泛之辈在朝野里勾心斗角。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052908 工分:181
左箭头-小图标
8楼&第一,如果刘备真滴SB砍了孔明,过不了几年蜀汉就结束了。第二,如果孔明察觉刘备试探准备砍他,当时敷衍过去极其容易,事后绝对不爽,后主会死的很快的。所以,你说的不对!62楼&第一:就算过不了几年蜀汉结束也比自己刚死就被诸葛亮篡权的好。第二:如后主登基,毕竟是正统继承,诸葛亮人脉再广,如果自立也得落个背叛主家的恶名,在那个年代,像诸葛亮这种人,名声比性命重要。78楼&你都说了当时那个年代,想诸葛亮这样的人把名声看得比性命还重要了,那么刘备根本就不需要埋伏刀斧手了。埋伏刀斧手那是弱智才干得出来的事,刘备显然不是弱智!82楼&诸葛亮是臣,刘备是君,君防臣子叛乱是很正常的,如果把自己的江山依托在靠臣子珍惜自己名声而不谋反那才是真正的SB。 其实君可自立的另一种解释是,你自己看着废立吧,后面还有儿子排队呢,不过能行废立的大臣权力也是最大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364991 工分:47720
左箭头-小图标
刘备死后已是蜀中无大将,作为父亲他也知道自己儿子是块什么料。要把诸葛亮杀了等于是加速亡国。托孤无疑是一种无奈之举和对自己儿子将来的期望罢了。再说越是聪明的人越有心机,其实后来诸葛亮忠心辅佐等于是垂帘听政的摄政王,只不过在蜀没能夺取天下之前诸葛亮还不如好人做到底,等时机成熟后以诸葛亮的能力要夺阿斗的位置简直是探囊取物。相反,如果阿斗能有像秦始皇这样的为君之材的话,诸葛亮的结局会和吕不韦一样。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81849 工分:15841
左箭头-小图标
刘备根本不需刀斧手,无他,三国对峙,一旦孔明夺权,必将为魏、吴瓜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021365 工分:48195
左箭头-小图标
楼主从汉活到现在,毛都绿了吧。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478343 工分:28
左箭头-小图标
白读了一辈子三国,佩服楼主的才智。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478343 工分:28
左箭头-小图标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771116 工分:11926
左箭头-小图标
既然不信诸葛那又何必托孤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46490 工分:1904
左箭头-小图标
想改变历史或者什么的自己去写一本野史好了有能耐就卖得掉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20591 工分:84771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回77楼网友haiqingabc分散在《三国志》各卷中的只言片语向我们展示了永安托孤这一重要事件的全貌。《后主传》说:“先主病笃,托孤于丞相亮,尚书令李严为副。夏四月癸巳,先主殂于永安宫,时年六十三。”《诸葛亮传》说:“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临终时,呼鲁王与语:‘吾亡之后,汝兄弟父事丞相,令卿与丞相共事而已。’”我们对刘备托孤事件的认识就是以这两段记载为基础的。它告诉我们刘备将军政大权和儿子都托付给了诸葛亮,而诸葛亮也立下了鞠躬尽瘁的誓言。然而,这样的描写对于分析这一事件对日后蜀汉政权的影响来说,太过简略了。我们需要从这两段记载出发,仔细品味文字背后的点滴宝贵信息。条分缕析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刘备为什么选择了诸葛亮作为政治委托人?刘备政治生涯的前半期颠沛流徙,没有固定的据点。难得的是有一群忠心耿耿的人才始终聚集在他的周围。这群人就包括关羽、张飞、简雍、糜竺、糜芳、赵云等人。他们来自北方各地,组成了蜀汉政权的原从派系。但是这一派系人数有限,掌握的军队和政权也非常有限。到章武三年,赵云是原从派系中硕果仅存的“大佬”,他率领的江州军也是原从派系掌握的主力军队。刘备得到新野,不仅获得了发展的据点,也获得了与荆州世族增进关系的据点。荆州大世族势力有蒯家、蔡家、庞家、黄家、马家、习家等,刘备最终取得了多数本地地主的支持,庞德公、庞统、马良、马谡、黄忠、伊籍、诸葛亮、张南、冯习等人都投入了刘备阵营。这些人人多势众,组成了作为蜀汉政权支柱的荆州派系。荆州派系支持刘备进取四川,在关羽失荆州后则支持刘备攻吴。四川的多数世族在刘备执政后,也都转而支持蜀汉政权。法正、张松、孟达、黄权、刘巴、李严、吴懿等人组成了四川派系。刘备托孤之时必须取得控制军队和政权多数的荆州派系的支持。首先,诸葛亮是荆州派系的核心人物之一,符合这个最重要的要求。诸葛亮的叔父诸葛玄是刘表的旧友;沔南名士黄承彦是他的岳父;原在荆州主掌行政的蒯家是诸葛亮大姐的婆家;掌握军权的蔡瑁是他的妻舅;庞家是诸葛二姐的婆家。通过这些直接关系的转折,诸葛亮又和马家、习家等搭上了关系。诸葛亮绝不是什么“躬耕南阳的布衣”,而是荆州派系关系网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人物。其次,诸葛亮是战后人才凋敝的蜀汉政权中声望、功绩最高者。刘备东征之前,庞统、法正、关羽、张飞、黄忠就已经先后亡故。东征失败,张南、冯习战死,马良遇害,黄权被迫投降魏国。战后声望和资历甚高的司徒许靖、尚书令刘巴以及骠骑将军、凉州牧马超和刘备的妻舅、安汉将军糜竺相继去世。蜀国已经没有人能在功劳和名望上与时任丞相的诸葛亮相匹敌了。所以刘备面临的不是挑选谁为“辅命大臣”的问题,而是如何让这个人尽心选辅助幼儿、延续政权的问题。正史的说法是刘备以情动人。他一方面告诫儿子对诸葛亮要“以父事之”,要像对父亲一样尊重诸葛亮,听从诸葛亮;另一方面,他又当众大大夸了诸葛亮一番(顺便贬低了老敌手曹操的儿子一番),推心置腹地说如果刘禅可以辅佐,你就辅佐他。如果刘禅实在不成器,你就取而代之吧。诸葛亮感激涕零,当场表示要忠心事主。不管刘备是真心还是假意,白帝托孤都是以退为进的成功战略。日后的政治发展都证明刘备对刘禅的判断、对未来的把握是正确的。刘备“诚心诚意,举国相托”;而诸葛亮“忠心为国,鞠躬尽瘁”,树立了千古明君忠臣的典范。第二个问题是,承诺毕竟是苍白无力的,怎么约束权臣的行为呢?刘备临终前设计了复杂的权力结构,希望对诸葛亮进行实质限制。他将身后的权力三分给了三个派系。刘备召见诸葛亮的同时也召见了尚书令李严,在任命诸葛亮为“辅命大臣”的同时也让李严“同为顾命”。李严是人们相当陌生的名字,却是刘备寄予众望的股肱之臣。李严,南阳人,先后在荆州、四川任郡吏、县令、护军。办事干练,在各处势力任职都受到器重。建安十三年,曹操攻打荆州,时任秭归县令的李严并没有投曹或投刘,而是弃官入蜀投奔刘璋,任成都县令,成为四川势力的代表之一。建安十八年,刘备伐蜀,时任护军的李严受命驻守绵竹抵御刘备,但李严率部队投降刘备,转为刘备阵营的重要人物。在蜀汉政权中,李严历任裨将军、犍为太守、兴业将军、辅汉将军。在地方官任上,李严表现出其出色能力,屡次以少数兵力平定大规模的叛乱;又凿通天社山,修筑沿江大道,大兴土木,短短两年就将郡城整修一新,“吏民悦之”,“观楼壮丽,为一州胜宇”。李严是历任犍为太守中政绩最好的一位。李严的政绩和官职都与诸葛亮不相上下。章武二年秋,刘备伐吴败回,征召李严到永安宫,由太守提拔为尚书令。李严带领蜀汉政权不多的主力之一(川内地方军队)来到川东,实际负责刘备行营的大小事务,显示出强劲的“接班”架势。刘备最终还是选择了诸葛亮为头号辅命大臣,而是让李严“同为辅命大臣”,“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这样的权力结构正好让诸葛亮和李严互相制衡,防范的对象是照行丞相事的诸葛亮。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刘备多次笼络提拔李严,并藉由其政治地位的上升以及原有的基础,取代去世的老将,为诸葛亮树立了一个强大的对手。刘备选择李严与诸葛亮保持制衡,也因为李严本身南阳人,在荆州和四川两大派系中都有关系。这就为双方的利益协调与合作奠定了基础,以免刘备死后蜀汉政权内讧激烈,难以控制。刘备最后召见的是原从派系的代表――赵云。刘备的事业因原从派系而起。赵云是反对刘备的伐吴决策的,因此没有参与东征,而率领本部兵马驻扎在江州,聚拢着原从派系的最后血脉。战败后,蜀汉政权还全赖这支生力军在川东稳住了阵脚。“先主失利于秭归,云进兵至永安,吴军已退。”各方都非常清楚,随着征伐无常、后继乏人,原从派系的衰落是难以避免的。作为三派中最弱的一派,原从派系非常适合扮演“关键少数”的角色。赵云的威望和他所控制的军队就是这一角色最好的砝码。刘备在生命之火即将熄灭的时候,动情地回忆起早年经历的幽州起兵、河北烽火、中原逃难,感激赵云近四十年的忠心追随。最后,刘备深情地嘱托赵云继续照看刘禅,关心朝政。这段嘱托给了赵云非正式的“辅命大臣”地位。尽管之后赵云依然低调,从来没有利用这一法宝,但他及其派系始终是隐藏在花丛后的大炮。之所以不厌其烦地分析托孤事件,是想表明刘备在生命之火即将熄灭的时候,其实是相当现实的。人都会有私心,刘备死时出于私心,为儿孙计,也无可厚非。难道,我说他刘备有私心就是小人了?!这是什么逻辑?刘备死时,既没有念念不忘兴复汉室,高呼“北伐!北伐!”,也没有劝告后人积蓄力量,以待时机,争夺天下。相反,他只希望自己辛苦半生建立的事业能够在后人的手里保住,不希望出现权臣当国、危害儿孙权位的情况,这是人之常情!诸葛亮后继遗命,鞠躬尽瘁,为后世典范,我又何曾说过一句孔明的是非???ps:发言有大部引用一些书籍。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15452 工分:15451
左箭头-小图标
8楼&第一,如果刘备真滴SB砍了孔明,过不了几年蜀汉就结束了。第二,如果孔明察觉刘备试探准备砍他,当时敷衍过去极其容易,事后绝对不爽,后主会死的很快的。所以,你说的不对!62楼&第一:就算过不了几年蜀汉结束也比自己刚死就被诸葛亮篡权的好。第二:如后主登基,毕竟是正统继承,诸葛亮人脉再广,如果自立也得落个背叛主家的恶名,在那个年代,像诸葛亮这种人,名声比性命重要。78楼&你都说了当时那个年代,想诸葛亮这样的人把名声看得比性命还重要了,那么刘备根本就不需要埋伏刀斧手了。埋伏刀斧手那是弱智才干得出来的事,刘备显然不是弱智!诸葛亮是臣,刘备是君,君防臣子叛乱是很正常的,如果把自己的江山依托在靠臣子珍惜自己名声而不谋反那才是真正的SB。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27546 工分:363020
/ 排名:2012
左箭头-小图标
望文生义!难道是孔明知道了有埋伏怕了才如此?以孔明之智慧,刘备死后难道不行?关键是人品!古时人忠君思想不是我们现代人可以理解的!现在有些人完全是历史学得太少,根本不顾历史环境,仅仅以当代人的观点度古人之心!往往得出所谓惊世结论,可谓语不惊人死不休咦!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068232 工分:19910
左箭头-小图标
21楼&刘备大伪似忠,诸葛亮阴险,善玩政治,但不懂治国治军,所以纵观蜀国后面的发展,也不能全怪扶不起的阿斗了…蜀国在云长丢失荆州,刘备御驾亲征以后已经到了蜀中无大将的境地了,可以说是危在旦夕了。但是诸葛还是把大局稳定了下来,并在几年后就处于攻势,这不是一般人能做的了的。且蜀国被灭是诸葛死后二十年了,哎~~~还能怪诸葛不懂用人啊。。。。。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068232 工分:19910
左箭头-小图标
61楼&刘备没有必要这么做,当时永安的军队有这样二部分,一是赵云的军队是当时蜀军主要精锐,二是伐吴败退下来的残军,也能保证绝对忠于刘备,如果发现诸葛亮有二心,随时可以将其解决。诸葛亮自己当然也清楚这一点。会有如此反应。即便以后,朝廷中有李严等地方势力制约诸葛亮,军队中有老将赵云 。如果诸葛亮要反,老将赵云可不见得会忠于刘家!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068232 工分:19910
左箭头-小图标
8楼&第一,如果刘备真滴SB砍了孔明,过不了几年蜀汉就结束了。第二,如果孔明察觉刘备试探准备砍他,当时敷衍过去极其容易,事后绝对不爽,后主会死的很快的。所以,你说的不对!62楼&第一:就算过不了几年蜀汉结束也比自己刚死就被诸葛亮篡权的好。第二:如后主登基,毕竟是正统继承,诸葛亮人脉再广,如果自立也得落个背叛主家的恶名,在那个年代,像诸葛亮这种人,名声比性命重要。你都说了当时那个年代,想诸葛亮这样的人把名声看得比性命还重要了,那么刘备根本就不需要埋伏刀斧手了。埋伏刀斧手那是弱智才干得出来的事,刘备显然不是弱智!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068232 工分:1991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2楼&以前看过《权力脸谱》一书,里面的一章好像叫诸葛亮的权臣之路。这里面的的说法和张兄类似。我并不完全同意张兄全文的说法,尤其我不认为诸葛亮会主动取而代之,但是对刘备托孤这件事我赞同你的分析。刘备的确有私心,说出取而代之的话,有很大的试探的成份,是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从刘备的安排来看,刘备想用诸葛亮和李严来相互牵滞,共保刘禅。最后见赵云,肯定也有交待,说不定杀手锏在赵云的手里也未可失。至于有没有刀斧手这个不好说。三国里讲了太多的计谋用略,其实讲的更多的是人性。人有太多的不确定性了。看三国,角度不同,面目全非。所以我一直都认为自己没有真正看明白三国到底是咋回事情,水太深!其实到了托孤的时候,假如诸葛亮想反,刘备已经掌控不了了。刘备的亲信已经差不多都挂了,那时的军中重权已经大多在诸葛亮手里了。正因为刘备知道处境,所以来个托孤,一来可以激将他让他更加感恩于自己。二来,真的反了,也不至于把刘禅等人置于死地,因为已经托孤,诸葛亮也就可以不杀刘禅就能即位。埋刀斧手那是最傻逼的行为,有点脑子的都不会那么干,楼主这种智商级别除外。想刘备如果能想出这种招数来,那他就不可能有那成就!另外,不要拿自己的小人之心去度人君子之腹!如果有人对自己有知遇之恩,且一直都信任有加、委以重任,有很多人是会一心一意跟着他的。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当皇帝的!!!要强调的是,历书可能是为了表现出诸葛亮的忠义之心,所以在有些方面用词夸张了些。历史上大忠大义之人也就那么几个,如果他们没有那大忠大义之心,也就不会流传那么久了。。。。就如同你拿自己的思维去套包拯的正直之心一样,假如包青天像大家想的那样,那他也就是个普通官而已,他就不会千古留名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16784 工分:26714
左箭头-小图标
没什么,当年楼猪就是其中一个---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129385 头衔:铁血水区永久灌水工 工分:2457371
左箭头-小图标
57楼&楼猪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自以为是。说什么后面埋伏有刀斧手,不过是楼猪的猜测而已。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我们先假设楼猪所言是真,后面有刀斧手。先不说孔明有能掐会算的本事,他不可能预先什么都不知道。就算他到了帐前才察觉到后面有危险。大家都知道,作为杰出的军师,孔明为刘备化解了多少次的危机?以孔明的心理素质,完全是临危不乱。如果楼猪认为孔明那时表忠心是假。那么刘备一死,他为何还要那么忠心耿耿的去扶持被称为“扶不起的阿斗”??以孔明的智慧,完全可以玩弄刘禅和其它大臣与股掌之间。 回第57楼:诸葛亮是正义和智慧的化身,如果孔明要玩阴的,就不成为诸葛亮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607995 工分:18
左箭头-小图标
了解一下历史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080368 头衔:朝鲜验钞机 工分:104733
左箭头-小图标
8楼&第一,如果刘备真滴SB砍了孔明,过不了几年蜀汉就结束了。第二,如果孔明察觉刘备试探准备砍他,当时敷衍过去极其容易,事后绝对不爽,后主会死的很快的。所以,你说的不对!更重要的是,刘备真预备刀斧手,诸葛亮会很轻易识破刘备的伎俩,如果表面上答应,但等刘备死后再做点什么,刘备就更傻B了。所以楼主很可能是拿自己的想法按在刘备身上。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612088 工分:20
左箭头-小图标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71754 工分:26900
左箭头-小图标
16楼&刘备如果帐中真埋伏刀斧手的话,不会不留下任何蛛丝马迹。。。以诸葛亮之智慧以及掌控力,不难发觉。。。既然如此,诸葛亮后期大权在握,岂不会篡权夺位???所以楼主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刘备纯以感情激将诸葛亮。。。而诸葛亮鞠躬尽瘁辅佐刘禅以报。。。而刘备识人之能,古之少有。。。楼主没有情商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339498 工分:258385
/ 排名:3661
左箭头-小图标
楼主应该去演马戏。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804123 工分:4341
左箭头-小图标
逗比,书读的少就会有无数的问题。你知道刘备说这句话的意思吗?不是要他辅佐刘禅,而是要他篡位。难道你要孔明若无其事的说“放心好了,哥绝对不会干这种事的。”你知道不知道什么叫士为知己者死,刘备江山都愿意给孔明,那还有什么好说的。现代人书读的少,又喜欢高谈阔论。搞出许多莫名其妙的理论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970996 工分:27
左箭头-小图标
三让徐州的时候,刘备帐下还没诸葛亮吧!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63630
左箭头-小图标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刘备戎马一生,能成为一代枭雄,必然是慧眼识人的,自己儿子是什么料怎么会不知道,他希望孔明取而代之,是不希望自己打下的基业白白毁在一个庸才手里,希望孔明可以继续自己的遗志,统一天下救国救民。否则何必要提到亮才胜丕10倍?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15452 工分:15451
左箭头-小图标
58楼& 蜀汉的政治格局,是刘备设计的。这个政治格局,使刘氏的江山稳如铁桶一般。刘备活的时候,已通过联姻、拜把子等手段,构建起一个以刘禅为中心的利益集团。一个人想窥视刘禅的宝座,那刘禅的母亲、叔叔、舅舅、弟弟们会同意吗?显然是不会的。与刘禅叔叔、舅舅、弟弟们利益相关的人会同意吗?显然也是不会的。刘备进入四川时,刘璋的嫂子已寡居。人们都劝刘备娶刘璋这个寡居的嫂子,刘备认为与刘瑁(刘璋的哥哥)是同宗,娶他的寡妻有些不合适。最后在人们的一再劝说下,终于娶了这个女人。人们为什么都希望刘备娶一个寡居的女人呢?刘备为什么会冒着让人非议的危险,娶一个同宗寡妻呢?显然一切都是基于政治上的利益。这个政治联姻,使刘氏皇族与蜀中大族利益联系在了一起。皇后本身有着深远的政治背景,而刘备为了让她能更好的保护后主刘禅,更一个劲的重用皇后家的成员。皇后姓吴,皇后的族兄吴壹是车骑大将军、族弟吴班是骠骑大将军。吴氏一门,单凭这两个人的地位,就足以成为蜀汉帝国最显赫的家族之一。更何况,这个家族首席代表人物是帝国的皇后(后来的皇太后),而且与从前蜀中大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仅皇后(后来的皇太后)一系的力量,就足以让想窥视后主刘禅皇位的人望而怯步。更何况维持后主刘禅皇位的人,还不止这一系力量。关羽、张飞的后人,好像都没有什么过人的才能。他们能继续享有父辈们取得的一切,仅仅因为帝国皇帝是他们伯父的儿子。更何况张飞的女儿,还是帝国的皇后。既然如此,有人如果敢窥视后主刘禅的宝座,关羽、张飞的后人会同意他们吗?刘禅的两个弟弟,都也是帝国尊贵的亲王(安平王刘理、甘陵王刘永)。安平王刘理的媳妇,是马超的女儿。如果有人威胁刘禅的地位,与他们利益相关的人会同意吗?显然是不会的,因为刘禅地位受到威胁,他们利益都会受到威胁。后主刘禅为中心的利益集团,只有后主刘禅高高在上,才能最大限度的、完整的保存下来。如果后主刘禅的地位受到了威胁,他们的利益靠什么保障?事实上,如果有人取代了后主刘禅。与刘禅关系密切的利益集团,都会受到新皇帝的猜忌、压制。所以,有人敢威胁后主刘禅的地位,这个庞大的利益集团是不会答应的。所以,一个人想挑战后主刘禅的地位,首先得掂量自己能不能把这个集团打垮。否则,只会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忠君并不是基于人们的道德思想。如果真的是基于这一切,那圣人也不会忠君的。有人嘲笑孔、孟两位圣人:“当时周天子还在,您两位老兄不好好为天子效力,却没完没了的游说那些割据一方的诸侯算什么事?”辅政大臣实只是皇帝的一个高级管家、高助组理罢了。但面对一个年幼的、能力弱的皇帝,辅政大臣常常会产生一种幻觉,他很容易会以为自己是帝国的真正的主宰。只有大智慧、大勇气的人,才能拒绝这种幻想,才能不让这种幻想支配自己的行为。比如诸葛亮,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他如果向前走一步就能成为皇帝。但诸葛亮却一直选择忠于后主刘禅。诸葛亮忠于后主,那自然可以得到后主为中心的利益集团支持。如果诸葛亮不忠于后主,那他就会把这个利益集团逼到自己的对立面。这是让诸葛亮忠于后主的主要原因。这里无意贬低诸葛亮,事实上一个人处于诸葛亮相若的地位,还会继续忠于皇帝,在历史也是极为罕见的。因为面对巨大的利益,还有继续保持理智的人并不多。一个成熟的政治家,不是靠杀死一两个人来维持自己期望的政治局面,而是通过各种精密的安排互相制约的部署来从客观上限制某一个人打破平衡一家独大,这个某一个人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名字,而是每一个有威胁君主权力的潜在人选,刘备以他识人用人之能,既然选择了诸葛亮,就绝对相信他至少不是一个蠢到听见君可自为之这样的话以后会“面露喜色”的人,其托孤现场表现如何根本就不是他衡量的指标之一(最简单的例子,司马懿被曹睿托孤的时候表现够好吧,杨坚被周宣帝盘问时神色自若吧,结果呢),选中诸葛亮,自有其事前的考察,事后的布置,和全盘的考量。我想这才是接近事实的全部。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094540 工分:20650
左箭头-小图标
8楼&第一,如果刘备真滴SB砍了孔明,过不了几年蜀汉就结束了。第二,如果孔明察觉刘备试探准备砍他,当时敷衍过去极其容易,事后绝对不爽,后主会死的很快的。所以,你说的不对! 对!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15452 工分:15451
左箭头-小图标
16楼&刘备如果帐中真埋伏刀斧手的话,不会不留下任何蛛丝马迹。。。以诸葛亮之智慧以及掌控力,不难发觉。。。既然如此,诸葛亮后期大权在握,岂不会篡权夺位???所以楼主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刘备纯以感情激将诸葛亮。。。而诸葛亮鞠躬尽瘁辅佐刘禅以报。。。而刘备识人之能,古之少有。。。59楼&刘备就像长者,不玩阴的。 刘备才是玩阴高手。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15452 工分:15451
左箭头-小图标
8楼&第一,如果刘备真滴SB砍了孔明,过不了几年蜀汉就结束了。第二,如果孔明察觉刘备试探准备砍他,当时敷衍过去极其容易,事后绝对不爽,后主会死的很快的。所以,你说的不对!第一:就算过不了几年蜀汉结束也比自己刚死就被诸葛亮篡权的好。第二:如后主登基,毕竟是正统继承,诸葛亮人脉再广,如果自立也得落个背叛主家的恶名,在那个年代,像诸葛亮这种人,名声比性命重要。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379108 工分:59279
左箭头-小图标
刘备没有必要这么做,当时永安的军队有这样二部分,一是赵云的军队是当时蜀军主要精锐,二是伐吴败退下来的残军,也能保证绝对忠于刘备,如果发现诸葛亮有二心,随时可以将其解决。诸葛亮自己当然也清楚这一点。会有如此反应。即便以后,朝廷中有李严等地方势力制约诸葛亮,军队中有老将赵云 。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392611 工分:763
左箭头-小图标
53楼& 不忠不义之人看三国,当然能读出不忠不义之事在理
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998578 工分:14053
左箭头-小图标
16楼&刘备如果帐中真埋伏刀斧手的话,不会不留下任何蛛丝马迹。。。以诸葛亮之智慧以及掌控力,不难发觉。。。既然如此,诸葛亮后期大权在握,岂不会篡权夺位???所以楼主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刘备纯以感情激将诸葛亮。。。而诸葛亮鞠躬尽瘁辅佐刘禅以报。。。而刘备识人之能,古之少有。。。 刘备就像长者,不玩阴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435646 工分:660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蜀汉的政治格局,是刘备设计的。这个政治格局,使刘氏的江山稳如铁桶一般。刘备活的时候,已通过联姻、拜把子等手段,构建起一个以刘禅为中心的利益集团。一个人想窥视刘禅的宝座,那刘禅的母亲、叔叔、舅舅、弟弟们会同意吗?显然是不会的。与刘禅叔叔、舅舅、弟弟们利益相关的人会同意吗?显然也是不会的。刘备进入四川时,刘璋的嫂子已寡居。人们都劝刘备娶刘璋这个寡居的嫂子,刘备认为与刘瑁(刘璋的哥哥)是同宗,娶他的寡妻有些不合适。最后在人们的一再劝说下,终于娶了这个女人。人们为什么都希望刘备娶一个寡居的女人呢?刘备为什么会冒着让人非议的危险,娶一个同宗寡妻呢?显然一切都是基于政治上的利益。这个政治联姻,使刘氏皇族与蜀中大族利益联系在了一起。皇后本身有着深远的政治背景,而刘备为了让她能更好的保护后主刘禅,更一个劲的重用皇后家的成员。皇后姓吴,皇后的族兄吴壹是车骑大将军、族弟吴班是骠骑大将军。吴氏一门,单凭这两个人的地位,就足以成为蜀汉帝国最显赫的家族之一。更何况,这个家族首席代表人物是帝国的皇后(后来的皇太后),而且与从前蜀中大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仅皇后(后来的皇太后)一系的力量,就足以让想窥视后主刘禅皇位的人望而怯步。更何况维持后主刘禅皇位的人,还不止这一系力量。关羽、张飞的后人,好像都没有什么过人的才能。他们能继续享有父辈们取得的一切,仅仅因为帝国皇帝是他们伯父的儿子。更何况张飞的女儿,还是帝国的皇后。既然如此,有人如果敢窥视后主刘禅的宝座,关羽、张飞的后人会同意他们吗?刘禅的两个弟弟,都也是帝国尊贵的亲王(安平王刘理、甘陵王刘永)。安平王刘理的媳妇,是马超的女儿。如果有人威胁刘禅的地位,与他们利益相关的人会同意吗?显然是不会的,因为刘禅地位受到威胁,他们利益都会受到威胁。后主刘禅为中心的利益集团,只有后主刘禅高高在上,才能最大限度的、完整的保存下来。如果后主刘禅的地位受到了威胁,他们的利益靠什么保障?事实上,如果有人取代了后主刘禅。与刘禅关系密切的利益集团,都会受到新皇帝的猜忌、压制。所以,有人敢威胁后主刘禅的地位,这个庞大的利益集团是不会答应的。所以,一个人想挑战后主刘禅的地位,首先得掂量自己能不能把这个集团打垮。否则,只会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忠君并不是基于人们的道德思想。如果真的是基于这一切,那圣人也不会忠君的。有人嘲笑孔、孟两位圣人:“当时周天子还在,您两位老兄不好好为天子效力,却没完没了的游说那些割据一方的诸侯算什么事?”辅政大臣实只是皇帝的一个高级管家、高助组理罢了。但面对一个年幼的、能力弱的皇帝,辅政大臣常常会产生一种幻觉,他很容易会以为自己是帝国的真正的主宰。只有大智慧、大勇气的人,才能拒绝这种幻想,才能不让这种幻想支配自己的行为。比如诸葛亮,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他如果向前走一步就能成为皇帝。但诸葛亮却一直选择忠于后主刘禅。诸葛亮忠于后主,那自然可以得到后主为中心的利益集团支持。如果诸葛亮不忠于后主,那他就会把这个利益集团逼到自己的对立面。这是让诸葛亮忠于后主的主要原因。这里无意贬低诸葛亮,事实上一个人处于诸葛亮相若的地位,还会继续忠于皇帝,在历史也是极为罕见的。因为面对巨大的利益,还有继续保持理智的人并不多。一个成熟的政治家,不是靠杀死一两个人来维持自己期望的政治局面,而是通过各种精密的安排互相制约的部署来从客观上限制某一个人打破平衡一家独大,这个某一个人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名字,而是每一个有威胁君主权力的潜在人选,刘备以他识人用人之能,既然选择了诸葛亮,就绝对相信他至少不是一个蠢到听见君可自为之这样的话以后会“面露喜色”的人,其托孤现场表现如何根本就不是他衡量的指标之一(最简单的例子,司马懿被曹睿托孤的时候表现够好吧,杨坚被周宣帝盘问时神色自若吧,结果呢),选中诸葛亮,自有其事前的考察,事后的布置,和全盘的考量。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389722 工分:308
左箭头-小图标
楼猪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自以为是。说什么后面埋伏有刀斧手,不过是楼猪的猜测而已。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我们先假设楼猪所言是真,后面有刀斧手。先不说孔明有能掐会算的本事,他不可能预先什么都不知道。就算他到了帐前才察觉到后面有危险。大家都知道,作为杰出的军师,孔明为刘备化解了多少次的危机?以孔明的心理素质,完全是临危不乱。如果楼猪认为孔明那时表忠心是假。那么刘备一死,他为何还要那么忠心耿耿的去扶持被称为“扶不起的阿斗”??以孔明的智慧,完全可以玩弄刘禅和其它大臣与股掌之间。
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26220 工分:4677
左箭头-小图标
牵强附会,拿刘备的事作为例子来说事,根本就没可比性,根本就不是同一个人,人与人之间的性格不同,对同一件事会有不同的反映,根本无可比性!有人见刀都不惧死,有人吓一下就屁滚尿流,就能以偏概全说所有人的都应该是不怕死或都怕死的吗?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129385 头衔:铁血水区永久灌水工 工分:2457371
左箭头-小图标
本来不想回复的,不过看贴回贴是美德。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790260 工分:2446
左箭头-小图标
你讨论的到底是演义还是正史?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989105 工分:620
左箭头-小图标
不忠不义之人看三国,当然能读出不忠不义之事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590097 工分:112
左箭头-小图标
8楼&第一,如果刘备真滴SB砍了孔明,过不了几年蜀汉就结束了。第二,如果孔明察觉刘备试探准备砍他,当时敷衍过去极其容易,事后绝对不爽,后主会死的很快的。所以,你说的不对! 此题正解,所以,楼主说滴不对!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492404 工分:474
左箭头-小图标
仅凭瞎猜就能否定历史,那历史就太不严肃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036454 工分:2443
左箭头-小图标
要使一个民族灭亡。先否定其历史。然后是文字。靠自己的主观揣测就以为自己认识了历史的真面目,你是圣人?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063401 工分:259
左箭头-小图标
38楼&刘备 武靠五虎,文靠诸葛,当时 关张黄都死了,马超不是嫡系,赵云没有资历,文官更是诸葛为首,说实话,不托孤给诸葛还能托谁?杀了诸葛?那更是自毁长城,荆州系和益州系矛盾会立刻爆发,不用别人打,蜀国就完了。44楼&你说的在理,但是你说赵云没资历?子龙追随先主于患难之中,长坂坡单骑救阿斗,截江夺阿斗,被阿斗尊称为赵叔,连关张真么高傲的人也对子龙另眼想看,更是诸葛亮用兵的第一人选,怎么没资历?到死就是卫队长!在加上有当山贼的经历!那时候门阀主义很严重得!
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196197 工分:111
左箭头-小图标
最讨厌的是那些恣意编造历史以显自己很高明的骗子。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966636 工分:20067
左箭头-小图标
古代人讲究忠义!就相当于士为知己者死一样的!孔明是个极度聪明的人,所以他的忠心耿耿故事一直流传至今....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515024 工分:520
左箭头-小图标
自以为是的瞎掰。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051834 工分:111480
左箭头-小图标
这话极对,有道理有逻辑。换句话说,如果曹爽有能力,司马懿是不可能夺得大权的;同样,曹爽如果有能力,也不会让司马懿想夺权。权在现在意味是财或者什么,因为现在没有株连九族。在古代,不但是个人以及司马家族,而是司马家族的一切连带,这种后果和结果的可怕,不是现代人能想象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878642 工分:77
左箭头-小图标
38楼&刘备 武靠五虎,文靠诸葛,当时 关张黄都死了,马超不是嫡系,赵云没有资历,文官更是诸葛为首,说实话,不托孤给诸葛还能托谁?杀了诸葛?那更是自毁长城,荆州系和益州系矛盾会立刻爆发,不用别人打,蜀国就完了。你说的在理,但是你说赵云没资历?子龙追随先主于患难之中,长坂坡单骑救阿斗,截江夺阿斗,被阿斗尊称为赵叔,连关张真么高傲的人也对子龙另眼想看,更是诸葛亮用兵的第一人选,怎么没资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7219 头衔:铁血第一寂寞高手 工分:64656
左箭头-小图标
一句话让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先主将将之人。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591080
左箭头-小图标
楼主家隔壁老王幽会的时候
门外栓了几条大狼狗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678157 工分:2791
左箭头-小图标
别把小说当历史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275668 工分:15218
左箭头-小图标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刘备的识人用人在三国是第一的,曹操孙权跟他比弱爆了,刘备用的人,没一个有二心,也从不怀疑,这是他最后能鼎足的原因,楼主以为跟自己一样,疑神疑鬼的。反面教材就是曹操父子,梦中好杀人,头痛杀华佗,呵呵,就这心胸,只能用人不能交人,用司马懿托孤,结果呢,呼之则来挥之则去,换了诸葛亮也要反,这哪是用人,这是玩人。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2692 工分:20098
左箭头-小图标
刘备要是就这点能耐,早就死翘翘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107273 工分:4536
左箭头-小图标
刘备 武靠五虎,文靠诸葛,当时 关张黄都死了,马超不是嫡系,赵云没有资历,文官更是诸葛为首,说实话,不托孤给诸葛还能托谁?杀了诸葛?那更是自毁长城,荆州系和益州系矛盾会立刻爆发,不用别人打,蜀国就完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107273 工分:4536
左箭头-小图标
孔明和司马都是托孤老臣,结局完全不同。越是枭雄越是明白 用人不疑的道理,如果个个怀疑,那就无人可用。越是枭雄也越明白,臣子的忠心和君主自己的能力是有关系的,明君才配有忠臣,昏君不是误杀忠臣就是把忠臣逼成奸臣。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246849 工分:2397
左箭头-小图标
如此猜测,将帅之间还有信任可言吗? 有一种说法较为可信,说刘备为防止其他异己闹事或者篡权,任命最为信任的赵云为近卫部队的最高首长,确保稳定。赵云有长板坡救阿斗之功且足以表明忠心和勇力、智力,所以委以大任。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356763 工分:6183
左箭头-小图标
楼主是信仰缺失的人不会理解忠贞节义 礼孝廉耻 儒家思想什么的只有乱猜 这叫以今非古是为无知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072686 工分:19165
左箭头-小图标
呵呵,那当然敷衍过去,刘备死了,谁奈他何?你的意思是死刘备吓活诸葛一世?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909264 工分:323
左箭头-小图标
凭楼主之才,在这个地方呆着真是委屈你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55243 工分:44440
左箭头-小图标
呵呵,楼主三国应该读得不多,厚黑学应该读得挺多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952939 工分:5390
左箭头-小图标
骗一个临死的人对于诸葛先生而言是再简单不过的事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31999 工分:16653
左箭头-小图标
楼主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363977 工分:849
左箭头-小图标
楼主根本不了解诸葛亮,这人吃软不吃硬的,刘备深信此理,如果硬来反而容易出问题,只能说楼主就是和阿斗一样的庸才。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996154 工分:34639
左箭头-小图标
刘备有知人之明,所说的话无非是让诸葛亮更加感激他的知遇之恩,从而不生异心,但刘备又有后手,招赵云进内嘱托说“卿可念吾故交,早晚看觑吾子”,接着又重用李严,假如诸葛亮真有异心,刘备的旧部赵云,益州集团的李严都不会答应,这也起了制衡的作用。可以说刘备对诸葛亮的才能必须要依仗的,他说那话无非是让诸葛亮郑重表态,对赵云说“早晚看觑吾子”却不说“听丞相之言”临死之前既攻心又留后手,刘备真不愧一世英豪,反观袁本初刘景升之意图糊涂导致兄弟相争,何啻霄壤之别?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483619 工分:3398
左箭头-小图标
这个可以去写小说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384451 工分:65
左箭头-小图标
诺贝尔奖项应该再设个历史发明奖!楼主可以与袁老师共同被提名,楼主加油!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384937 工分:989
左箭头-小图标
楼主你忒聪明了,你这智商要是在我公司里,不用刀斧手,我直接告诉财务结账让你走人。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027011 工分:2116
左箭头-小图标
文学描写不是正史写实,突出孔明的感激涕零,是要写出忠臣之态教化后人。楼猪这也拿来说事,唉!无知者无畏。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183533 工分:12068
左箭头-小图标
8楼&第一,如果刘备真滴SB砍了孔明,过不了几年蜀汉就结束了。第二,如果孔明察觉刘备试探准备砍他,当时敷衍过去极其容易,事后绝对不爽,后主会死的很快的。所以,你说的不对!8楼说得有理!任谁也想象不出一个受到过生命威胁的人还能做到鞠躬尽瘁。现今某些人利欲熏心已不知忠义为何物,尽弄些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事来。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605878 工分:23
左箭头-小图标
刘备大伪似忠,诸葛亮阴险,善玩政治,但不懂治国治军,所以纵观蜀国后面的发展,也不能全怪扶不起的阿斗了…
该帖子发自铁血军事iPhone手机客户端[]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631160 工分:21263
左箭头-小图标
搞笑篇,楼主自言自语,笶得我想趴地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241089 工分:56151
左箭头-小图标
《演义》是文学,《志》方为正史。在小说的世界里,有没有刀斧手,值得推敲么?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051834 工分:111480
左箭头-小图标
lz完全凭凭空想象得出这种结论。换句话说,是推心置腹的托孤好??还是变相威胁的托孤好??你人都死了,还能威胁谁??还帐后埋伏刀斧手威胁???你说用相互制衡来威胁或者平衡还能说得过去,当面或者让人清楚明白有刀斧手威胁,只能说智商极低。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374163 工分:579
左箭头-小图标
16楼&刘备如果帐中真埋伏刀斧手的话,不会不留下任何蛛丝马迹。。。以诸葛亮之智慧以及掌控力,不难发觉。。。既然如此,诸葛亮后期大权在握,岂不会篡权夺位???所以楼主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刘备纯以感情激将诸葛亮。。。而诸葛亮鞠躬尽瘁辅佐刘禅以报。。。而刘备识人之能,古之少有。。。我也感觉16楼说的有道理,如果刘备觉得诸葛亮不可信就不会在自己死前继续重用,会在临终前把路给他儿子铺好,而他儿子估计也是两个极端,要不是庸才,要不很聪明,庸才的话不用说,哀大莫过于心死,反正没希望了就看天意随礼诸葛亮好了。要不就是他儿子完全有能力驾驭诸葛亮这样的人,只要是中间的话,刘备完全会为自己儿子留后路,削弱诸葛亮的影响力和权力,甚至诸葛亮莫名其妙的死掉。
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009 头衔:吃老虎的猪 工分:316458
/ 排名:2587
左箭头-小图标
刘备如果帐中真埋伏刀斧手的话,不会不留下任何蛛丝马迹。。。以诸葛亮之智慧以及掌控力,不难发觉。。。既然如此,诸葛亮后期大权在握,岂不会篡权夺位???所以楼主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刘备纯以感情激将诸葛亮。。。而诸葛亮鞠躬尽瘁辅佐刘禅以报。。。而刘备识人之能,古之少有。。。
(<span id="Wonderful6)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566634 工分:77
左箭头-小图标
13楼& 楼主不去《壹周刊》混真是屈才了。 你说得对 这说的就像亲眼看到一样 这么多史学家都没他聪明
(<span id="Wonderful8)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054207 工分:657
左箭头-小图标
刘备托孤不是在大帐,是永安宫。托孤时已经卧床不起,一举一动都要假以人手,调兵谁会不知道?楼主的立意就不反驳了,实在不值。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851326 工分:29658
左箭头-小图标
楼主不去《壹周刊》混真是屈才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594850
左箭头-小图标
整天遐想、玩穿越、
。 能不能正经点、像你这么低俗的文章
不知道你读书时候的作文是怎么写的、 点到为止、留点口德
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325609 工分:6391
左箭头-小图标
这帖子就像个低级黑。这结论一出刘备和诸葛都像小人,搂住这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行为要不得,诸葛有心反,又那里在乎一个承诺,刘备有疑心就不必托孤了,或者多托几个,何必多此一举,至于流汗流泪的,谁知道当时的文风是不是这种,形容感动不都是这样乱七八糟的,楼主望文生义极尽揣摩多此一举了。如果只是写个帖子骗骗点数就就算了,其实写写美国人是否上国月球挺好混点数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541695 工分:543
左箭头-小图标
瞎扯!楼主是现代人,根本体会不到古时忠义两字的含义。诸葛亮的忠诚勿用置疑,刘备用他还有什么不放心?
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13155 工分:12351
左箭头-小图标
扯淡,刘备的话半真半假,但绝对傻到埋下刀斧手的!因为诸葛亮真的想取而代之,也不会在刘备死之际留下马甲;如果没有搞刀斧手只会起反作用,使刘备的形象受损。
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125683 工分:41383
左箭头-小图标
第一,如果刘备真滴SB砍了孔明,过不了几年蜀汉就结束了。第二,如果孔明察觉刘备试探准备砍他,当时敷衍过去极其容易,事后绝对不爽,后主会死的很快的。所以,你说的不对!
(<span id="Wonderful3)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946509 工分:29591
左箭头-小图标
楼主的观点不能使人信服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959614 工分:31225
左箭头-小图标
5楼& 这太有意思了,原来历史可以去无根据的推测想象?嘿嘿嘿嘿。你怎么不试着想象一下刘备让自己的老婆即孙权的妹子跟诸葛亮睡一觉,拉拢拉拢诸葛亮?这不是你的专长吗?什么又变了立场?
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479327 头衔:历史灶头撩拨第一棍 工分:65869
左箭头-小图标
这太有意思了,原来历史可以去无根据的推测想象?嘿嘿嘿嘿。你怎么不试着想象一下刘备让自己的老婆即孙权的妹子跟诸葛亮睡一觉,拉拢拉拢诸葛亮?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952321 工分:57740
左箭头-小图标
胡扯。明明是埋伏了一群冲锋枪手,准备一声令下就冲出来一顿横扫。
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051853 工分:17862
左箭头-小图标
刘备试诸葛亮刀斧手有没有不清楚,但刘备担心肯是有的,而在荆州就是楼主看法有误了。当时荆州犹如一块肥肉,群雄环而视之,刘表不是不清楚。他就是杀了刘备又有何用?刘备没要,却让其舅子卖给别人了。还不是给别人?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20591 工分:84771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前看过《权力脸谱》一书,里面的一章好像叫诸葛亮的权臣之路。这里面的的说法和张兄类似。我并不完全同意张兄全文的说法,尤其我不认为诸葛亮会主动取而代之,但是对刘备托孤这件事我赞同你的分析。刘备的确有私心,说出取而代之的话,有很大的试探的成份,是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从刘备的安排来看,刘备想用诸葛亮和李严来相互牵滞,共保刘禅。最后见赵云,肯定也有交待,说不定杀手锏在赵云的手里也未可失。至于有没有刀斧手这个不好说。三国里讲了太多的计谋用略,其实讲的更多的是人性。人有太多的不确定性了。看三国,角度不同,面目全非。所以我一直都认为自己没有真正看明白三国到底是咋回事情,水太深!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100条记录]&分页:
&对刘备托孤之时,帐内埋伏着刀斧手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sp刘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