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陵龙眠香香江在哪里里打啊

明孝陵风水篇第三章:明孝陵风水的保护_钓鱼舟_天涯博客
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
今日访问:[$DayVisitCount$]
总访问量:1530682
开博时间:
博客排名:936
(1394)(162)(292)(222)(149)(18)(44)(280)(151)(68)
(23)(31)(29)(28)(19)(20)(24)(31)(25)(20)(19)(26)(21)(37)(43)(30)(16)(31)(45)(34)(35)(27)(22)(26)(24)(41)(26)(17)(21)(17)(19)(22)(23)(20)(23)(35)(14)(7)(13)(20)(9)(4)(14)(13)(9)(7)(4)(12)(19)(17)(9)(1)(1)(6)(10)(9)(7)(9)(8)(12)(12)(15)(13)(7)(2)(2)(1)(3)(12)(7)(5)(1)(10)(9)(3)(4)(7)(1)(7)(4)(7)(6)(6)(18)(19)(12)(21)
三、明孝陵风水的保护  (1)完备严密的守缮制度  在当时的人看来,明孝陵作为明王朝王权的象征,是明王朝的“龙脉”所在,关乎“王气”,关乎大明王朝的治乱兴衰,自然不允许对其有任何损坏或不敬。  明孝陵的陵域几乎囊括了整个钟山,由一道22.5公里长的红墙围住,而当时国都应天(南京)的城墙总长度也不过35.267公里左右,孝陵的红墙相当于京师城墙长度的三分之二,规模甚为宏大。明孝陵的防守,外有孝陵卫,内有神宫监。孝陵卫位于南京朝阳门外,设于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之后。孝陵卫设有令史一名、典史一名、所司吏六名管民事,设有亲军卫指挥使司管军队。孝陵卫卫军有五千六百人,后来时有增损,他们的专职就是护卫明孝陵,孝陵卫还辖有牧马千户所等五所。孝陵卫各种人等勋禄阶级均有定制,职掌也各有专司,升除降调均有定法,袭职更替均有定例,官舍考试都有定程,弘治十二年还开始进行卫官的考选,每五年一次。孝陵卫的卫军食粮配发要比外卫丰厚。孝陵神宫监归南京守备太监直辖,设有太监、左右少监、左右监承、典薄各一人,长随奉御无定员,职掌陵园内的香火、洒扫、种植、饲养等事。又有掌印太监,辖佥书、掌司及谪来种菜的净军等人(内宫监有罪的,谪发到孝陵种菜,叫“净军”)。除了孝陵卫、神宫监的守护外,南京守备官还要不时过来巡视。锦衣卫每个季度也要委派两名百户、旗校二十名来巡查,禁人樵采,  同时,律令中对陵寝的保护也有严格的规定。《大明律》中有所谓“十恶”之科,其二为“谋大逆”,其六为“大不敬”。谋毁山陵与谋毁宗庙、宫阙同属“大逆”之罪,《明会典•刑律》规定对其的惩罚是:“但共谋者,不分首从,皆凌迟处死。祖父、父、子、孙、兄、弟及同居之人,不分异姓及伯叔父兄弟之子、不限籍之同异,年十六以上,不论笃疾、废疾,皆斩;其十五以下,及母女、妻妾、姊妹、若子之妻妾,给付功臣之家为奴,财产入官;若女许嫁已定,归其夫,子孙过房与人及聘妻未成者,俱不追坐。”盗大祀神御之物称为“大不敬”,陵寝与天地、宗庙都属于大祀,其所用的祭器、帷帐、玉帛、牲牢、馔具等如果置于殿内或祭祀之所,即为已进“神御”,有盗窃者不论多少都要处斩,如果所用之物尚未进神御,盗窃者也要杖一百,徒三年。犯了“十恶”之罪的,遇到大赦也不能被赦免,并且一旦定罪会被尽快处决,不会象其他犯死罪的一样等到秋后问斩。《大明律例•临民宝鉴》云:“五刑之中,十恶尤重。以其亏损名教,毁裂纲常,故犯十恶及强盗者决不待时。”  风水术中常把“土高水深,郁草茂林”的生态环境看作是理想的风水环境。郭璞《葬书》说:“山之不可葬者五:气以生和而童山不可葬也,气因行来而断山不可葬也,气因土行而石山不可葬也,气以势止而过山不可葬也,气以龙会而独山不可葬也。”断山、石山、过山、独山不可以葬,因为不能通“气”,没有草木的童山尤其不可以葬,因为不能使气生“和”,这就在客观上要求风水宝地同时要有优美的自然环境。既然如此,风水术士便把草木的枯荣与祸福吉凶联系起来了,旧题北宋李思聪《堪舆杂著•覆验》云:“树木荣盛,可征山有气至。朱侍郎祝禧寺祖冢,先是植木皆枯,人疑为不祥。乙未前,树木忽葱蒨如油,公发大魁。”清林枚《阳宅会心集•种树说》云:“盖树之立位吉者,伐则除吉;位凶者,动亦召凶。”阴、阳宅风水对自然环境都很重视,《普陀洛迦新志》说:“后山系寺之来脉,堪舆家俱言不宜建盖……凡本寺前后左右山场,不但不可侵渔,且风水攸关,竹木务悠久培荫、斫石取泥,俱所当慎。”《阳宅会心集》中也说:“村乡之有树木,犹如人之有衣服,稀薄则怯寒,过厚则苦热。”良好的自然环境既是“聚气”的保障,也是“聚气”的表征,保护自然环境便成为保持风水的重要手段。  为了保护明孝陵的龙脉风水,当然要防止盗伐、盗猎、放火、樵采、取土、取石、开窑等等各种危害、破坏其自然环境的行为。《明会典•刑律》云:“凡凤阳皇陵、泗州祖陵、南京孝陵、天寿山列圣陵寝,承天府显陵,山前、山后各有禁限。若有盗砍树株者,验实真正桩楂,比照盗大祀神御物斩罪,奏请定夺。为从者,发边卫充军。取土、取石、开窑烧造、放火烧山者,俱照前拟断。其孝陵神烈山铺舍以外,去墙二十里,敢有开山取石、安插坟墓、筑凿池台者,枷号一个月,发边卫充军。若于凤阳皇城内外耕种、牧放、安歇作践者,问罪枷号一个月发落。各该巡守人役拾柴打草,不在禁限。但有科敛银两馈送、不行用心巡视,及守备、留守等官不行严加约束,以致下人恣肆作弊者,各从重究治。……若于山陵兆域内失火者,杖八十、徒二年,延烧林木者,杖一百、流二千里。”  实际上,就是想进入明孝陵区域也绝非易事,遑论破坏了。《明会典•兵律》云:“凡擅入太庙门及山陵兆域门者杖一百,太社门九十,未过门限者各减一等。守卫官故纵者,各与犯人同罪,失察觉者减三等。”  (2)明孝陵风水的破坏与处理  严刑峻法可以防止人为的破坏,但不能阻止自然灾害的发生,《明史•五行志》便列举了许多明孝陵发生的“震雷”、“恒风”、“地震”等“灾异”,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英宗天顺二年二月,暴风拔孝陵松树。……成化十五年八月辛卯,大风拔孝陵木。……孝宗弘治元年五月丙子,南京震雷坏洪武门兽吻,又坏孝陵御道树。弘治六年十二月壬戌,南京雷雨,拔孝陵树。……弘治十五年六七月,南京大风雨,孝陵神宫监及懿文陵树木、桥梁、墙垣多摧拔者。……武宗正德元年六月丙子,南京暴风雨,雷震孝陵白土岗树。……正德十二年十一月癸巳,南京大风雪,仆孝陵殿前树及围墙内外松柏。……神宗万历二十一年四月戊戌,雷震孝陵大木。……崇祯九年正月甲戌,雷毁孝陵树。……崇祯十五年四月癸卯,雷震南京孝陵树,火从树出。”  灾异在古人眼中是天人感应的产物,是天对统治者不恰当行为举措的告诫,降灾异于明孝陵,则反映了其作为“龙脉”的重要政治地位。据《明宪宗实录》卷一九四“成化十五年九月甲戌”条记载,南京守备成国公朱仪上奏说:“孝陵大风拔木,压损城垛。且殿宇及明楼、金门、碑亭诸处岁久,亦多损坏,俱宜遣官修理。”宪宗皇帝说:“风拔皇祖陵寝树木,天变岂无为乎!朕袛畏天戒,栗焉不宁。其令朱仪俱以朕意祭告孝陵。仍亟行南京所司,凡城垣压损及殿宇之年久颓坏者修葺之。”还有人把地震、地陷、洪水等所谓“灾异”现象归结为地脉受伤,要求护龙脉以减灾异。据《明神宗实录》卷四一三记载,万历三十三年(1605)有大臣上奏云:“礼部言比年灾异地震独多,自三十一年五月二十三日京师地震至于今,未三年也,其间南北两直隶以至闽蜀山陕宣府辽东,无处不震。今年则湖广武昌等处,山东宁海等处,而广东琼雷等郡,广西桂平等郡,至有陷城、沉地,水涌裂,屋宇尽倾,官民半死者,其为变亦匪细矣。臣伏而思之:地之有土沙,如人身之有发肤指爪,故拔一发而遍身皆动,去一指而全体皆病,其血脉盖相属也。自开采以来,无处不凿,地脉之伤残甚矣,坤体不宁,连年震动,此理易见,不待占测而后知者。”  上天可以降灾异,也可以显祯祥,据《明孝宗实录》卷十二“弘治元年三月壬午”条记载,时已致仕的南京吏部尚书钱溥上奏称:“初,成化十一年十一月初八日,先帝册立皇上为皇太子,二十五日,诏至南京。臣时为南京翰林院侍讲学士,与文武群臣奉迎于朝阳门外,见孝陵山上有瑞云如宝盖,曾撰《祯应颂》一篇上献,蒙先帝俞悦。今皇上出震承乾,孝隆两宫,身亲庶政,宗社奠安,则瑞气之兆,岂虚其应?谨重录所撰颂,乞宣付史馆,载之实录。”孝宗皇帝命礼部讨论并拿出处理意见,礼部说:“孝陵,王气所钟,祯应之事,诚可纪述。请移文南京礼部,勘报祯应岁月时日及始末之详,庶可备史馆收载。”得到了孝宗皇帝的同意。  自然灾害不可避免,人为的破坏也时有发生。《明英宗实录》卷七八“正统六年四月癸酉”条记载,英宗敕南京守备太监刘宁、罗智、唐观、袁诚曰:“得丰城侯李贤、参赞机务兵部右侍郎徐琦奏:神宫监种菜军人周游子等首称,监工官安招、李真保擅领军匠伐孝陵山后旧种柏树二十余株,作姜棚私用。又挖马鞍山下大树三株,周围见根。又伐山前大松树一株,作猪槽。此事未审虚实,敕至,尔等即用贤暨琦体勘。如果实,即执安招等送都督院问明奏来,务须公当,不许枉人及宽纵有罪。”又根据《明穆宗实录》卷四○“隆庆三年十二月甲子”条记载,南京神宫监太监王采因为盗伐孝陵树木被论斩。从文献记载来看,明代前期对明孝陵的毁坏少有记载,中后期则逐渐增多。  崇祯十四年(1641),于明孝陵前立“禁约碑”对明孝陵的保护再申禁谕,其中有规定说,明孝陵一些区域内“遇有枯槁树木,或雷火□□□损,务要以时补栽,枯木即行移运。仍具疏奏闻”。这给了人钻空子的机会,据张岱《陶庵梦忆》记载,崇祯十五年“朱成国与王应华奉敕修陵,木枯三百年者尽出为薪,发根,隧其下数丈,识者谓伤地脉、泄王气。今果有甲申之变。虽寸斩应华,亦不足赎也”。《广阳杂记》亦云:“崇祯季年,有言孝陵松木甚多,恐致火灾,有旨搜芟孝陵朽木,内官因之斩伐无忌。数百年乔木,尽罹斧斤。孝陵杉板,沿街贱售矣。而百姓遂有‘皇帝伐卖祖宗坟树’之语。不祥莫大焉!”在明末的战乱中,明孝陵的环境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屈大均清初时拜谒明孝陵时说:“旧有松树十万株,苍翠荫森,与岩石、云林相蔽亏,皆六朝古物。今弥望无一存矣。”  (3)对明孝陵风水的利用  因为其重大且敏感的地位,明孝陵风水有时还会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据《明孝宗实录》记载,弘治年间,南京守备太监蒋琮仗着皇帝宠信,喜欢到处逞威风,还滥用权利,欺凌手下军职。他被委派修运河时,居然在宿州禹庙后面建起了生祠,把自己的塑像供在里边。他还假托修造会典馆武学,侵克在官皂隶的工资银两。有人劾奏蒋琮以上不法之事,皇帝便派刑科给事中任伦、刑部郎中盛洪、锦衣卫千户赵良、御史刘玮堪等人会同勘问。任伦等人知道蒋琮深得皇帝宠信,便阿谀逢迎,一味为他掩饰。  蒋琮稍通书史,好延接人士,自鸣得意,许多南京科道官员因为得罪了他,被他报复定罪,所以众人恨透了他,但又无可奈何。在勘问期间,蒋琮上奏说南京兵部郎中娄性暗中调换了案卷,于是皇帝派司礼监太监赵忠、大理寺少卿马中锡等人调查此事。蒋琮又奏南京兵部员外郎袁某侵欺马快船价事,也牵连到了娄性,娄性遂具疏自辩。蒋琮又屡屡上奏,不断有人牵连进他的案子,株连蔓引几乎达到数百人,遂成大狱。蒋琮攻讦娄性的时候,怀疑朝中当道的两个大臣保护娄性,扬言要举报二家的不法之事,二个大臣非常恐慌,便授意南京广洋卫指挥同知石文通上奏,指控蒋琮开掘聚宝山,有伤皇陵王气,及殴死商人、占役军匠、侵夺官地、私造马船等罪。赵忠等人调查发现都是事实,皇帝只好下旨让南京都察院逮问蒋琮等人,定了他的死罪。但皇帝毕竟舍不得蒋琮,便从轻发落,说:“蒋琮掘断聚宝山脉,打死人命,违法多端,本当处死,姑宥之,发孝陵充净军种菜。”所掘聚宝山口,令南京守备等官填补。这一年是弘治九年(1496)。  在这件事情上,因为上有皇帝袒护,下有众官逢迎,蒋琮本来可以顺利过关,但当道的两个大臣深知明孝陵风水的分量,于是派人从这方面做文章,终于扳倒了蒋琮。据《明会典》记载,正德元年(1506),给事中周玺奏:“弘治中,南京守备太监蒋琮,于孝陵南二十余里案山开路,私便行走,事发论死。”此时离蒋琮案发已有十年。从周玺的话我们可以知道,聚宝山虽然距离明孝陵有二十里远,却是明孝陵的案山,关系重大。所以,蒋琮当初开掘聚宝山时人们摄于他的权势都不敢管,但在政治斗争中一旦有人抓住这一点不放,便足以致他于死地。需要说明的是,从风水理论来看,如果以聚宝山为案山,则距离明孝陵太远。不过无论如何,聚宝山都是钟山龙脉的“支龙”,地位非常重要,况且在当时,龙脉牵动着皇家敏感的神经,对其任何的破坏和不敬都可以被无限地上纲上线。  明孝陵的风水有时还成为地方官员对抗皇帝旨意的口实。万历年间,矿监税使及其爪牙在明神宗的指挥纵容之下,到各地开矿征税,滥行搜刮,江南地区一时矿山密布,税使咆哮。据《明神宗实录》卷三三六“万历二十七年六月丁未”记载,应天巡抚陈惟芝疏请朝廷停止开矿、召回税使,但奏疏上了六次都没有回音。万历二十七年(1599),陈惟芝再一次上疏,并绘制了《孝陵风水图》,疏曰:“东南为财赋重区,民劳而鱼赭。臣抚兹三年,忧深杼轴。近大江南北,所在开凿,臣初惧貂珰横恣以厉民也,及相山川形势,匪厉民,并以厉国。钟阜紫金山,高皇帝卧弓剑之地,二百余年,王气钟焉,山之祖也。其牛渚、石柱、龙眠、瓜步,亘五六百里,皆紫金之枝也,枝凿则伤根。谨恭绘《孝陵风水图》,细注原流。”结果是“上览图,即日报罢”。一直到死,贪财成性的明神宗都没有罢除矿税,但江南部分地区矿税的解除毕竟减轻了当地人民的负担,明孝陵的风水取得了胜利。  (4)崇祯皇帝的“风水救国”  明崇祯年间,内忧外患不断,崇祯皇帝从风水上找到了原因,派人保护龙脉,是为“风水救国”。明人蒋德璟《查勘皇陵纪》详细记载了一次崇祯皇帝为皇陵风水问题召开的专门会议。崇祯十四年(1641)农历4月25日上午,崇祯皇帝朱由检召成国公朱世臣、恭顺侯吴惟英、新乐侯刘文炳、驸马都尉万炜、巩永固、宣平伯卫时春、礼部尚书林欲楫、礼部侍郎王锡衮、蒋德璟等人入宫。当时蒋德璟腹泻,带病入午门直房,和诸位王公小座,然后进左掖门纂修馆等林欲楫。等诸人到齐之后,到皇极殿旁的直房小坐。当时正值朝中祈雨,按礼制,进见者应着青布袍装束,可是皇帝传令用青锦绣本等服色。诸臣还有点不敢相信,太监急让办官取出袍带给他们换上,随后进弘政门。太监又催促说:“皇上已在中极殿等候多时了。”  到了中极殿,诸大臣分东西两班在槛外行一拜三叩之礼,皇帝唤他们进殿,诸臣进殿东西立。崇祯帝说:“成国公等过来,礼部过来。”于是他们到殿中央跪下。崇祯帝说:“孝陵为高皇帝弓剑之所,关系重大。《会典》所载,近陵不许开窑、取石、斫伐树木,禁例甚严。近来法久人玩,于原额四窑外开得甚多。及烧凿红石,所损树木等项虽经南中诸臣回奏,还须特遣重臣亲勘。卿等有所见,各奏来。”六名勋戚各通职名上奏,大约都说的是奉命往勘,不敢轻徇情面的话。尚书林欲楫奏:“勘陵须用通晓地理者同去。闻有上林苑监杨应祥颇晓堪舆,可取来同看。”崇祯遂命人立即去召杨应祥。礼部左侍郎王锡衮奏称:“臣原来当过南京司业祭酒,颇知孝陵事体。”皇帝让其他人起来,唯独让礼部的三位大臣奏对。王锡衮继续奏称:“孝陵自花山以下属句容,以上属上元,向有祖窑四个,天启后渐添颇多,宜行拆毁。”礼部右侍郎蒋德璟奏称:“孝陵在钟山,古称龙蟠虎踞之地,最为形胜。其龙脉从茅山来,历燕冈、武岐、华山白云峰龙泉庵一带,至陵可九十里。祖制附陵二十里内禁例甚严。今新开诸窑,若碍龙脉,自当严禁。只是愚民无知,以前似不必究。臣又见宗室举人朱统鐼曾有疏,言孝陵水口、关砂诸处,亦有私取红石,并陵后龙潭一带皆当查看。又前岁有泾县百姓全大功疏,言泗州祖陵、凤阳皇陵二处,亦当照管。”皇帝问:“是全大功?”旁立的阁臣答道:“是全大功。”蒋德璟又奏称泗州地势稍底,听说发大水时几乎可以淹没陵山砂脚,凤阳皇陵龙脉来处也有开凿池塘的。皇帝仔细听完说:“这以前没有闻奏。”问在场阁臣,都说不知道。  随后崇祯帝吩咐赐宴,群臣叩头说:“时方祈雨斋宿,不取用酒。”皇帝说:“特赐酒。”令太监布席,诸臣十三个人,每人一个席位。四位阁臣和林尚书同用一长桌,用金莲花杯,王锡衮、蒋德璟同坐,用镀金莲花杯,杯高大如瓶,圆可四寸,下有三小蒂承之,旁有荷柄,俨然一朵大莲花。诸勋戚的席则设在西侧。各席总共用了三十多个器皿,都很精致洁净。每席设两个花瓶,插着莲花。(崇祯皇帝书法)  宴席结束后,崇祯帝说:“右侍郎来。”蒋德璟出班,皇帝连说:“右侍郎蒋德璟来。”蒋德璟随即到殿中跪下。皇帝说:“上来。”蒋德璟膝行数步,皇帝说:“再上来。”蒋德璟再膝行数步。如此三次,蒋德璟到了离皇帝御座一丈左右的位置。崇祯帝说:“汝才奏的,再奏来。”蒋德璟奏曰:“孝陵前对茅山,后枕大江,高皇帝弓剑之所,自当慎重。”皇帝说:“泗州、凤阳事再说来。”蒋德璟奏曰:“臣未曾到凤阳,亦未知其详。只部中见全大功疏是如此说。祖陵只禁附陵二十里,此外皆与民同。所以愚民不知,间有开凿灌注,须查果系龙脉与否。如不系龙脉,则民生水利亦当照管。其泗州因高曰一带地势亦低,闻下面闸板不甚消水,所以水势壅塞,时有淹浸之患。”皇帝对阁臣说:“这奏说的是。凤阳、泗州须一并踏勘。”诸阁臣领旨,蒋德璟要叩头起身,皇帝又让他继续禀奏。蒋德璟继续奏称:“中国有三大干龙,中干旺气在中都,结为凤、泗祖陵;南干旺气在南京,结为钟山孝陵;北干旺气在北京,结为天寿山诸陵。这三大干本朝独会其全。真是帝王万世灵长之福。”崇祯帝问:“这三大干部从昆仑山发脉来?”蒋德璟奏:“诚如圣谕。儒者言南北两戒,南戒自岷山蟠冢来,负地络之阳,至扬子江入海,为南京;北戒自黄河积石来,负地络之阴,至天津入海,为北京。是两大戒山河形势,皆两京收住。”皇帝问:“这北戒是至天津入海么?”蒋德璟奏:“北戒自太行山一带过天寿、西山入京城,出天津便是大海结聚处。就是西山一带龙脉过处,亦不宜开窑口。”皇帝说:“西山一带亦当照管。起来,傍立。”  崇祯帝命成国公、新乐侯、礼部尚书上前,说:“今命卿等三人特往南京孝陵,会同奉祀及守备、神宫监、礼部、礼科察勘附陵三十里及龙脉经形处,并左右砂水,俱不许开石烧灰。凡新添窑房,悉行拆毁。树木桩楂,或宜移去,或宜栽补,俱详察便宜行。至泗州祖陵、凤阳皇陵,一并严行踏勘。如有势豪大姓把持,立行参奏治罪。”礼部尚书林欲楫奏称:“杨应祥,江西人,今丁忧回籍,恐不在家。有原任礼部郎中,今升浙江提学副使王应华,系臣旧属官。如杨应祥不在,即取王应华来。”皇帝说:“一并行文取来。”赐成国公路费二百两、彩缎二十表里,新乐侯路费一百五十两、彩缎十五表里,尚书林欲楫路费一百两、彩锻十表里。接见结束后,崇祯皇帝命再赐茶。  
在这次接见赐宴中,诸臣就席,崇祯帝用茶闲览案上文书,司礼监大太监在旁立侍,而诸臣坐,蒋德璟认为这此接见是前所未有的盛事。按明朝祖制,宴群臣都在午门之外,文华门外惟郊祀庆成,宴三品及学士在皇极殿。永乐中,召坐西内圆殿。宣德中,召儒臣入万岁山广寒殿,又召游太液池,皆赐宴。嘉靖中,赐宴西苑。但都侍坐,也没有在中极殿的,因为中统之后坐礼就废除了,到了崇祯十三年才重新议行。而赐宴在中极殿的,除了亲王外以前也没有过。蒋德璟对赐宴情形特加记述,可能他平时很少接受赐宴的机会,同时表现了皇帝对这次召见的重视。  
后来崇祯皇帝取来全大功、朱统鐼的奏本观看,并发了一道二百余言的特旨,详细陈述了孝陵及凤、泗二陵察勘事宜,给大臣关防、敕书以行。同时,明孝陵神宫监奉崇祯皇帝之命,在明孝陵下马坊东立“禁约碑”,严禁妨碍明孝陵风水的行为。禁约碑现仍存,碑为卧碑,通高3.46米,碑额宽5.31米,碑身宽5.25米,碑座宽5.62米。碑额浮雕二龙攫珠纹饰,碑面镌刻禁止损坏陵墓及谒陵条款,碑座为须弥座式台基及两层条石基座。(禁约碑拓片)  崇祯皇帝的“风水救国”不但表现为对自家风水的保护,还表现为对敌人风水的破坏。明末因满人克取辽东,明朝廷疑为金代陵寝气旺所致(努尔哈赤以“大金”为国号,史称“后金”),所以派人将位于房山县金代帝陵后的地脉掘断,又因皇太极于崇祯二年举兵入犯关内时,曾派王、贝勒、大臣去祭房山的金太祖、世宗皇陵,明人便又派人将陵前的石柱等拆毁,并改建了关帝庙,以求镇压风水。后来,当李自成领导的起义军势如破竹,官军一路溃败之时,崇祯皇帝就派人到陕西米脂去平毁了李自成家的祖坟,想通过破坏其风水遏制住李自成的攻势。李自成也不是吃素的,他的军队打到凤阳后便烧毁了明太祖朱元璋父母的陵寝明皇陵。后来崇祯帝自缢煤山,李自成兵败身死,也给了风水先生宣传的口实。  (5)明朝之后对明孝陵的保护  崇祯帝损毁金太祖、世宗皇陵的石柱,还建关帝庙镇压其风水,这种“风水救国”可以看作是急病乱求医。清朝帝王出于政治需要,却不计前嫌,不但不破坏明朝诸陵的风水,还对其格外地以礼相待。顺治二年(1645)五月,豫亲王多铎平定江南之后,于二十七日谒明孝陵,并命灵谷寺僧人修理陵园。七月,多铎又派内官正、副二人,陵户四十名来守护明孝陵,后来成为定制。康熙皇帝于二十三年(1684)南巡,更是亲谒明孝陵,行三跪九叩头礼。康熙三十八年南巡时,还特谕严禁樵牧。康熙六次南巡,有五次亲自谒陵。雍正七年(1729)三月,也有诏命有司防护明孝陵。乾隆皇帝“绍承家法礼前王”,六次下江南皆亲谒明孝陵。嘉庆三年五月又诏修明孝陵。咸丰三年(1853),洪秀全占领南京,明孝陵御碑亭、享殿、前后厦门及屋宇、墙垣毁于战火。同治八年(1869),清政府修复了御碑亭,十二年(1873)又建了守陵房屋三间,补砌了围墙并安设了栅栏。清政府对明孝陵的守护和修复自然不是为了保护它的风水,但在客观上有利于明孝陵周围生态环境的恢复和发展。(康熙皇帝像)(咸丰皇帝像)  民国十八年(1929),明孝陵划入总理陵园区,“加以修治,又焕然一新矣”。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对明孝陵的管理和保护不断得到加强。1991年起,随着《明孝陵保护规划》的制定、批准和逐步实施,明孝陵的管理保护工作走上了正规化、法制化的道路,使其壮美的人文建筑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日,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二十七届会议审议,明孝陵以其独有的建筑体制、极高的历史地位、永恒的文化价值、完整的空间序列、优良的生存环境和周全的保护体系赢得全票赞成,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明孝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证书)  分类: |
| 浏览:3671 |您现在的位置: >>
日 16:59作者:神瑛侍者来源:
&&& 无论打哪个星宿将军的时候力士(游侠)都要使队友面向BOSS的背部,就是不要让老怪和队友面对面,因为有些老怪是范围性技能。好分别讲一下怎样打BOSS:& & 玄武的技能是招小弟,力士(游侠)拉着老怪跑,其余的队友清小怪,集中打一个,如果玄武招的是彩衣侍卫,呵呵恭喜你们中奖了,强烈建议死一次重新打,一般情况下是招两小弟(必出)和一守军(有可能还会出一守军统领),出彩衣侍女的几率很小,打完小弟就可以强杀BOSS了,玄武就没别的技能了。对了忘记提一下玄武守护室的守护是立即复活的要在守护室外面一个一个引出来打,杀了守护就清小怪,清了小怪开BOSS。其余守护室是时限复活,就是在一定时间内守护不复活,这个时候每位队友都要输出,争取在时限内将守护杀死,一样杀死守护清小怪后开BOSS。& & 朱雀可以说是我们认为最好杀的一个(我风雨清风+坚挺+爱你一辈子+飘飘oO+明止水是固定刷皇陵队),(朱雀要拉到下面来打)只要让朱雀背对队友(跟打王八一样),力士(游侠)注意躲避朱雀的技能就可以了,值得一提的是朱雀有击倒技能,击倒技能会附加一状态:在一定时限内受到火系法术攻击时会额外受到450伤害,朱雀在击倒技能之后是一连招增强版的火鸦术,先是三个火鸦,然后五个,接着七个(火鸦术可以躲),在力士(游侠)被击倒后天君一定要先解毒再加血,注意了以上两点(躲避和解毒)那么朱雀你就可以不鸟它了,呵呵。& & 开青龙要在上面的台子上开,打青龙的时候就是要注意在青龙只剩下三分之一血左右的时候会放一个群体技能击倒加伤害技能(可能法师会被秒),所以在青龙只有三分之一血的时候法师和医生要格外注意,医生要注意在这之前刷好力士(游侠)的血,青龙在放技能前有停顿的,每位队友要注意躲避。剩下的就是白虎了,也是曾经令我们很头疼的一位大哥级BOSS了,因为其余的三个是阵地战,白虎就要用游击战(什么时候游击下面说)。& & 白虎的第一个技能是给自己套一个护圈,第二个是单体落剑(放技能的前兆就是白虎会抬手),只针对引怪玩家,第三个极大的可能是单体落剑,很小的可能是群体落剑(针对一定范围的全体玩家)在白虎落剑的时候大家都要跑动,因为落剑能秒人。在白虎最后三分之一(其实很多BOSS在只有三分之一血的时候会放大招的)血的时候会放旋风刀(放技能的前兆就是白虎会面向你弯下腰,攻击范围是一条直线),就是白虎全身旋转向你冲过去(秒人,但可以躲,这里的躲不是躲避,是跑到一边去),所以打白虎最重要的是要学会跑动和观察技能释放的前兆。杀完两个BOSS后出一个传送们,传送到去二层的传送门那里(也可以走过去,如果您不怕费时间的话,呵呵)。点击传送到二层的传送门去二层。& & 大家到了二层会看见一个任务NPC(郑玄卿),但是不要点(任务先不交),因为那是一个BOSS。在杀完楚正义后可以杀。推荐大家走左边。走左边大家在郑玄卿那不动,力士(游侠)引一队侍女过来(NPC会帮忙打,呵呵,很牛的)。强调要优先杀彩衣侍女,因为彩衣侍女会招小弟,分别杀死两队侍女后,大家可以一起走了,侍女会掉两个龙眠香。再解决掉两个侍女后就到了点香的地方了,香炉旁边的苦役可以不杀就能点龙眠香,但强烈建议大家用电群下(很快的),苦役有一定几率爆戒指。点燃龙眠香后左边的侍女就会进入睡眠状态,大家可以一直走到楚正以那,老办法清掉右边的两队侍女点燃龙眠香(如果队友有镇魂铃就直接在楚正义后面点钟,跟钟对话两次就可以清除二层的所有小怪, 然后再去点香),然后拖着楚正以跑到郑玄卿那里(大家也可以强杀,呵呵,在上面是不可能强杀的,要引到下面来强杀。因为楚正以的招很牛,感兴趣的可以自己体验下。)两个BOSS对砍,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的对楚正以用击倒技能,不让楚正以放技能,有旗子优先打掉,法师最好站在最远的距离攻击,防止全队被恐惧。这样楚正以就很容易就解决掉了。郑玄卿的技能是游侠40法宝技能的加强版(秒人),要注意躲避,还有就是平常捕快的那个击倒技能。那位玩家被锁定了最好格挡和跑动,最好让力士始终拉着,但这个BOSS的仇恨不知道怎么计算的,他总会跑来跑去,呵呵。& & 另外要说明的是戒指是唯一物品,一种只能拥有一个,所以大家不要珍藏了,有了就用,没了再刷。最后祝大家能在皇陵玩得愉快,刷到自己50的套装。呵呵最后感谢明止水的审阅和指正.注:未经766寻仙主题社区或风雨清风本人许可严禁转载此帖!
[责任编辑:bayon3t]
766游戏网发布此文仅为传递信息,不代表766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加载中,请稍后...
眼下《炉石传说》已经正式通过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文化部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香江在哪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