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20年前,寒门学子 清华北大出学子,而今天为什...

寒门再难出贵子(原文精华版)
昨天,在早晚报上看到一条新闻《寒门难出贵子》,下意识地留意了一下,再仔细想想,还真是有一定道理。
当前的中国,教育成本越来越高,很多寒门学子从一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上;什么胎教、早教、择校等等,都价格不菲,而能享受到这些的,都是家庭条件较好的儿童;语言要从小学起,因此两三岁就请美式口语的外教执教的,钢琴也要要早点学,争取高中之前考过八级,要多带孩子旅行,长见识阔视野,这些,都是需要父母大量投入金钱、时间与精力的;现在的高考试卷越来越时尚化和多元化,网络语言正成为高考试卷的新宠;社会热点、国际时事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高考重头戏的语文作文题目,也越来越标新立异,甚至到了哗众取宠的地步,被网友无奈地评价人“雷人”、“坑爹”,估计一些没接触过网络、没条件关注世兵赛、著名歌星的学生,真的是无从下手……如此等等,在基础教育上,寒门的学子们在起跑线上的欠缺,使得他们在高考——这个他们眼中改变命运的终生大考中,开始越来越不具优势。
如果,很幸运,进入大学。情况会不会好一些呢?大学生,不再以学习好作为主要目标,需要积极地参与实践、拓宽视野、提高综合素质。是的,是的,这是大势所趋、是必须。可是,如果仔细观察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团体,你会发现那些思想活跃、乐观开朗、口才一流、钢琴八级、英语流利、扣篮帅气、白衣飘飘、阳光帅气的俊哥美女们,大多是带着iphone4和laptop的来自城市、经济条件良好的家庭的娇娇女、宝贝男。此时,来自寒门的凤凰男女们在干什么呢?有在忙着勤工俭学打工挣钱的,有钻在图书馆如饥似渴地恶补以前落下的课外读物的,有在自习室刻苦学习的(其实,除非一些基础学科,除非真的立志要在某个领域钻研高、深、精,大学里完全没必要如此刻苦学习,这对你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就业竞争力的改善帮助寥寥甚微)。他们只所以这样,很大部分原因是旅行、参观、聚餐、购物等等项目都需要钱吧?当然,这还都是好的,不好的呢?终于来到了繁华的大城市,有条件了,彻夜上网的、沉迷游戏的、为了虚荣心而拿着父母的辛苦钱装有钱人的,这些,就真的让人很痛心了。
终于,大学毕业了,子女十几年寒窗、父母几十年辛苦,终于到了收获的季节!光耀门楣、孝敬父母、还上学期间的借款、贷款等等。可是,有人说了,家有大学毕业生,那就是动员七大姑、八大姨等所有的社会关系,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家长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时候。外面世界的无奈远超过了精彩,寒门学子们发现:想要北京、上海户口,越来越难了;想考公务员,家里“上头没人”;想进大型国企,听说竞争激烈程度和找关系走后门的趋势快赶上考公务员了;想进外企,英语口语不够好,眼界不够宽。……于是,城市里有了那么多的“蚁族”,这个名词听上去让人多少有些怜悯和心痛;有些人“准确”地形容这个群体为“穷二代”,这个词听上去就更多的是悲哀了吧?!
蒋小涵等主演的《毕业时刻》对这个现象算是有过揭露:努力学习、艰苦朴素的农村凤凰女求职和就业之路走得无比艰辛!这直接导致其所在家乡的“读书无用论”重新抬头。这确实又是一个新的问题了,现在大批的农村学生,初中毕业就直接去广东、江苏等地的工厂打工,家长和孩子都觉得这样挺好,反正就算读个大学也找不到工作,还不足早点就业。以前谁家考个大学生、那是要受到全村尊敬和羡慕的哦!现在呢?
社会文化真是丰富,奇怪的词汇屡出不穷:
蚁族——好不容易走进大城市的大学毕业生们像蚂蚁一样在繁华的背后生存;
毕婚族——学得好不如嫁得好,趁着有学历、趁着年轻貌美,抓紧钓金龟婿;
啃老族——传统的“养儿防老”变成了“养老防儿”;
群租——原来一个客厅也能打隔断住几家人,大阳台也可以封起来住人;
穷二代 & 富二代——这个,你懂的!
曾有社会学者说过,社会财富正在越来越迅速地集中到少数人手中,特权阶级、精英阶层所掌握的优质社会资源呈现聚集化和代际遗传化特征。按照这个趋势,那么贫困者和弱势群体所呈现的贫穷、弱势是不是也要代际遗传呢?看来是的,要不怎么有了富二代、又有了穷二代?其实,还应该有很大一个群体——精英二代,这个群体比富二代听上去少了很多有教养和没文化的感觉吧?要知道这个群体,背景可丝毫不比富二代简单!
当一个社会宽容和多元化到笑贫不笑娼的地步,当畅谈理想者显得又酸又穷又悲哀又可笑,当社会公平可以被随意践踏,当崇尚个人奋斗的精神变得遥远,当上文所列的种种越来越普遍……寒门,当然难出贵子!
“成绩是用钱堆出来的”
  发帖网友linyang222是一所中学老师,他称,近两年学校里的中高考状元,基本家里条件都很好。上个月中考结束,学校有5个孩子上了重点线。他们都来自开跑车、住别墅的家庭。这个月,这几位学生的家长们还商议送孩子去澳洲参加夏令营。
  “反观我们小时候读书,成绩好和家庭条件基本成反比。班上同学读书好的,家里都很穷。”linyang222感慨,“现在的尖子生,除了家庭教养外,父母都舍得花钱,送各种培训班,甚至请私人家教,成绩都是钱堆出来的。”
  不出20年,教育的差别越来越大,穷人的孩子要想成绩好,光能吃苦是远远不够的,起跑线已经低了一个级别。
linyang222直言,“寒门学子输在了教育起跑线上。”
  农村娃上大学要付出更多。
  他的观点获得了众多网友的支持。有网友跟帖说:“良好的教育确实需要大量金钱,胎教要钱,早教班要钱,各种兴趣班要钱。我亲戚家的孩子才五岁,在教育上已经投入六位数了,学了钢琴、芭蕾、绘画、英语等。”现在小升初考试比拼的不是学科成绩,而是奥数和英语。这两门就得家长去砸钱上培训班。
  网友“小洋很忙”说,以某重点高中来说,今年上北大、清华的就有十几个。其中一个班上全部上重点线,2个出国、1个香港、5个清北,剩下的全是211和
985的高校。全班62个人,家庭是一个比一个好,从政的、经商的,最差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农民、打工仔家庭的只有那么一两个,而且绝对是那种对孩子超级负责的家庭。
  “我绝对相信穷人家的孩子也能够出高考状元,能够上名校,但是他们所付出的精力,所吃的苦头,真的比家境优越的孩子要多得多。”网友“青青木瓜香”说。
  “面对城市学生,我们丧失了基本竞争的机会”
  昨天下午,记者在华科见到了雷磊时,他刚从广州回到武汉,还在为一份理想的工作而努力。三天前,他在南方周末发了一篇讲述自己上大学经历的稿子《走到只剩我一个》。这两天,他接到了邻镇好几个大学生的电话和邮件。之前他们素不相识,这些人辗转找到他的联系方式与他联系,只是为了跟他说一句,“看了你的稿子我们很感触,感同身受。”
  农村尖子=城里差生?
  雷磊的经历是众多农村大学生的缩影。他出生在陕西平利县一座村庄,2006年,第一次参加高考就过了一本线,但他想上一个更好的大学,选择复读。一年后,他以全县第五的成绩考上了华中科技大学。
  但一进学校他就受到了巨大的打击。同班一名女同学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从她的口中他得知,那所学校中一本上线率竟然达到了97%。“我的成绩太差了,只能上这所学校。”女同学的话深深的刺痛了雷磊的心。
  “农村的基础教育太差了。”雷磊说。小学时,他就要走7公里山路去上课,每天早晨天没亮就打着火把出发了,走到教室就筋疲力尽,很多学生一去学校就打瞌睡。
  他们邻近的两个镇每年适龄学生近千,只有五、六个人能考进县中。而有时候,全县一年都没有一个人能考进全国排名前十的大学。“几率几乎跟买彩票差不多了。”雷磊自嘲说。他是全村第一个大学生,也是全乡有史以来考上最好大学的学生。
  想上好大学全凭自学
  农村的孩子不是不想考大学,而是他们考不上好大学。学者杨东平的研究显示,以湖北省为例,年5年间,考取专科的农村生源比例从
39%提高到62%,以军事、师范等方向为主的提前批次录取的比例亦从33%升至57%。而在重点高校,中产家庭、官员、公务员子女则是城乡无业、失业人员子女的17倍。
  “农村学生在起点上就输了。”雷磊说。“这些差距在中小学时就埋下了。”在农村,不要说培优,连幼儿园都没有。
  农村学校待遇差,没有老师愿意去。像他所在的八仙中学,大部分老师都是中专毕业,毕业于陕西师范的老师一个都没有。
  上大学的N个条件
  雷磊总结说,在农村想考上一个好大学,必须具备N个条件:首先你得生在一个殷实之家,可以供得起你上学的花费;其次你的父母要有很强的意愿培养你成才;而且你得在高中之前就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一门心思学习;最后,你还得有个聪明的脑子。“要同时具备所有条件,你才有可能在那种环境下考上一二本的院校,差一个都不行。”
  据他了解,他们全镇有史以来考上全国排名前15大学的人只有四个,还全是复读生。
  上大学太难很多人放弃
  由于读书那么难,考上大学的可能性又那么小,现在农村的读书无用论越来越抬头。很多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去读书了。他以前的小学中年生源也逐年下降。
  “这可能不仅仅是人口自然减少的原因。”雷磊说。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在他们那里上小学,每天要行走7公里,由于中午吃不到饱饭,学生们个子都长的特别矮,而且每天支出10多元,一般家庭都有2个孩子。他们那边一个壮劳力一天的收入大概在50元左右,要是供两个孩子读书,根本无法维持生计。“这些隐形的条件就把很多农村孩子淘汰掉了。”
  现在他的压力也很大。10年前,他们家是村里第一个盖起小楼房的。但为了供他和妹妹读书,到现在房子都没装修。而村里其他人家早就盖好楼了。雷磊说,“家里很多亲戚都不相信我毕业后能找到一份好工作。他们说上大学的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划不来。”
  今年,他家一个亲戚的女儿考上三本大学,女孩的父亲没让她去上,说还不如出去打工。这也让雷磊感到很茫然。
  资源不平等
  昨日,北大湖北招生组负责人朱怀球向记者证实,近几年,他接触到进入北大的湖北考生,绝大部分家境殷实,父母不是公务员就是知识分子。
  20年前“寒门出贵子”,20年后“寒门难出贵子”,造成这种转变的原因是什么?对此,朱怀球表示,“保送、加分、自招等高考政策叠加了优越家庭的优势,寒门子弟拿什么和他们竞争?靠什么改变命运?”
  暑假期间,武汉市25中语文老师(武汉市学科带头人)林晓红和同事一起进行了家访。她发现,在家庭清贫的学生家里,除了课本外,几乎没有什么课外书籍,孩子阅读面比较窄。他们的父母通常因忙于生计,对孩子的教育仅限于吃饱穿暖,孩子的学习上,鲜有问津。而现在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仅看考试成绩,综合素质愈发重要。
  武大四大名嘴之一,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副教授尚重生称,“寒门再难出贵子”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首先,高考的题目对于农村的孩子不利,比如考试中出现的一些网络语言,农村的孩子可能没接触过;其次,“寒门学子”大多信息面狭隘;再次,寒门学子社会关系匮乏,不利于他们的发展。尚重生提出了担忧:未来“贫二代”越来越多,社会断裂,贫富矛盾增多,不利于社会安定。他说,寒门孩子成功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应该更懂事,不能自暴自弃。
中国科举制的兴起,就是统治阶级笼络百姓,同时扩大统治基础不断更换政府血液的有效方式。古往今来,多少寒门子弟抱着“学而优则仕”的观念,赤裸裸又赤诚诚的走向社会的上层。哪怕退回去十年,21世纪的最后几十年,在神州大地上,“读书是唯一的出路”还是响彻大江南北响到那些偏远的山沟沟里。好好读书,考上大学,哪怕不做官,出来做个生意,当个老师,也是“泥腿子”变成了城里人,一人能读书,全家人的光荣。
但是,今日的中国,寻常人家似乎很难再出个“贵子”了。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该是普通身份的学生更努力学习,争取以后更好的生活机会啊。为什么现在学校里成绩好,都是那些家里有钱有权的呢?
其实,很多人只觉得这是一个怪现象,而没有细想其中的根源。
根源就在于中国社会现在的板结化程度越来越高。既得利益集团千方百计想继续垄断社会资源,官二代富二代官三代富三代一出生享受着天然的家庭优势,整个社会的阶层金字塔结构已然形成,被重重压在底层的“寒门”子弟几乎看不到人生向上的奋斗渠道。读书的时候老师为了讨好有钱有权的家长极力的哄着捧着家境好的学生,考公务员的时候考官为了关系为了金钱极力的暗取巧取有背景的考生,办手续的时候职员们为了收礼为了给面子极力的优先抢先让有钱有权的人办…
中国这样一个自古以来的人际社会,人情社会,即便在近代接受了德先生(民主)、赛先生(科学)的洗礼,发展到现在,还是成为了一个阶层流动接近凝固的不公平社会状态。20%甚至更少的人掌握整个中国80%甚至更多的财富资源和社会资源,权贵阶层还要想继续垄断这些生存资源,就要阴险的关闭阶层上升流动的渠道,让更多的人世世代代做底层人员。
在这样的残酷社会现实面前,普通家庭的子女努力读书又能怎样?尽管有些老师想做到公平公正,但是这个社会的潮流是一切“向钱看”或者“向权看”,很多青少年在学校里看透了这些人情世故,不好好读书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常用的一句话就是“读书有什么用,大学毕业照样找不到工作!”别说好工作,就是给子女找个工作,家长在没钱也没权的情况下,亲戚朋友转了好几层关系,终于托了一个有点关系的人找了一份还好饿不死的活儿……家长们也看透了,让子女读书是没什么用了,还不如去打工学一门手艺,挣钱养家。
即使有侥幸的寒门子弟从这万恶的社会丛林中混出来了,出人头地了,混得一官半职,心态也早已扭曲了。他们变得为达目的不择手段,“鸟为食亡,人为财死”,整个社会弥漫这一股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不祥气氛。有多少贪官,不正是年轻时受尽了家里穷自己没钱的苦,开始拼命捞钱以求补偿自己那颗纠结的心?
当然,也有太多贪官,已经不愁吃不愁穿不愁钱不够花还在贪,那也是面临这样一个板结化的社会,觉得钱越多越好,囤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中国的社会就是这样,不是再难出寒门贵子,而是社会板结只许出豪门贵子。中国的历史也是这样,每每到了这个时候,富不过三代,过犹不及。非要到崩盘的时候,才知道人太少了游戏也不好玩,你取消太多人玩游戏的资格,他们就会联合起来破坏你的游戏,再建立一个新的游戏……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寒门学子流泪揭秘清华生活:自卑压力大_网易教育
寒门学子流泪揭秘清华生活:自卑压力大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你知道农村孩子最大的缺点是什么吗?”接受采访时,这个身高一米八、皮肤黝黑的男生突然问道。“是自卑。”他自问自答。
 8月27日上午,清华大学启动新生军训,机械工程系最小新生、13岁的范书恺格外显眼,他就是通过“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进入清华的中国青年报报道:“你知道农村孩子最大的缺点是什么吗?”接受采访时,这个身高一米八、皮肤黝黑的男生突然问道。“是自卑。”他自问自答。说完这几个字,杨弘毅低下头沉默了一会儿,再抬起头时,满脸泪水。3年前,18岁的杨弘毅读高二。那年的国庆节,他的母校——某国家级贫困县的唯一一所高中,选拔了30名成绩优秀的贫困生到北京,游清华、爬长城,杨弘毅是其中之一。第一次来北京,杨弘毅感觉挺兴奋,但对于考清华大学这件事,他那时“连想都不敢想”。确实,近年来,寒门学子上名牌大学的几率越来越小。有研究表明,中国重点大学农村学生比例自1990年代起不断滑落。北大农村学生所占比例从三成跌至一成多,清华大学2010级农村生源仅占17%。为扭转这一状况,2012年3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发出《关于实施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的通知》(以下简称“专项计划”),决定自2012年起,“十二五”期间,每年专门安排1万名左右招生计划,以本科一批高校为主,面向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生源。该计划旨在增加贫困地区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2013年,这一计划招生人数增至3万名。杨弘毅正是通过“专项计划”进入了清华。2012年,跟杨弘毅一样,通过该计划进入清华的贫困地区考生一共30人。这一年,清华大学自己也推出了“自强计划”,跟中国人民大学的“圆梦计划”一样,该计划面向的是“长期学习、生活在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或民族地区,且自强不息、德才兼备的高中毕业生”。该计划2012年共录取29人。2013年,通过“专项计划”和“自强计划”进入清华的贫困地区学生达到76人。清华大学招生办向中国青年报提供的统计资料显示,目前,这些寒门学子有不少分布在水利工程系、化学系、机械工程系、生物医学工程系、工业工程系等农村地区紧缺的专业人才领域。然而,种种状况表明,这群学生在融入著名大学的过程中,遭遇了种种难题。尽管,为了帮助他们尽快融入学校,顺利学习和生活,各大高校都出台了多项帮扶政策,如清华北大的&“双导师”制、与知名校友“结对子”等,但是,一些现实问题仍在困扰着他们。这也表明,事关教育公平的公共政策,每一个环节都值得重视。差距“在我之前,我们高中十年没出过上清华的学生了。”杨弘毅坐在清华大学最大食堂的一个角落里,局促而迅速地吃着午饭,“我一会儿还有课,暑假小学期的专业课,很难”。1992年,杨弘毅出生在黄土高原一个只有30户人家的小村庄,父母都是农民,家里3个男孩,杨弘毅最小。一年一季种在20亩梯田上的玉米,是家庭收入最主要的来源。杨弘毅的母亲小学二年级就辍学在家,父亲念到初中毕业就没再继续念下去。而现在,杨弘毅的3个室友都来自省会城市,其中一个有生物奥赛加分,一个是体育特长生。他的经历,在室友们看来不可想象。不像城市里的小学,他上的小学只有一间教室,一到六年级的20个学生全挤在这间教室里上课。唯一的老师给其中一个年级讲课时,其他年级的学生就做作业。上到小学三年级,杨弘毅觉得村小实在太差了,想转到县里的学校,但没有小学愿意接收,觉得他会拖班级的后腿。后来,一个在县城中学当会计的亲戚帮了忙,“硬把我说进去了”。县城的教育经历让他很压抑,“基础差,拼音念不准,语文老师都笑话我”。2012年6月,复读了一年的杨弘毅再次参加高考。报志愿时,班主任向他推荐了“专项计划”。“这个计划,当时在我们省只招一个专业的学生,就算录不上也不影响第一志愿,我就报了。”结果,杨弘毅以低于清华大学在该省录取分数线30分的成绩,成为该省当年唯一通过这个计划进入清华园的学生。回想起来,杨弘毅已很难记起刚来清华时的兴奋。他印象深刻的,是在清华上的第一节专业课,紧张而不知所措。“一上课,没听懂,心里很紧张,感觉周围人好像都能跟上。”课下,他按老师的讲义恶补,仍然收效不大。此后,就跟“条件反射一般”,他一上课就紧张,越紧张,越听不懂。除了课堂上的自我施压,与同学的比较也让这个昔日的好学生“压力山大”。谈到和其他人的学习差距,杨弘毅停下手中的筷子,眉头紧锁:“我真觉得自己悟性不够,智商低。我课后做四五个小时都做不出来的题目,很多人课上就做完了。”学习的压力影响到了他的身体健康。最严重的时候,他去了校医院,拿回来一张“强迫症”的诊断书,“断断续续吃了两个月的药”。同样感觉学业受挫的,还有来自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的温发琥。他是清华大学首批“自强计划”选拔出的29人之一。温发琥家里的生活来源主要靠父母在镇上摆摊卖水果,“勉强维持生活”。高考那年,清华在甘肃理科的录取线是658分,他考了625分。借助“自强计划”的选拔,温发琥进入了清华。这在他的中学是件大事,因为该中学也已经十年没出过考上清华的学生了。但这种荣耀很快就被学业压力盖过。2012年11月,第一次期中考试,温发琥的几门功课分数都在70分左右,颇感心情不顺的他,在网络上感叹道:“我真想知道,自己还有没有资格继续待在这个地方。”被英语系录取的张辉也是如此,他入学后“很头大”:“我当时没想到会被调剂到英语系,第一志愿报的是法学院,没录上。”高考前两个月,张辉得知自己通过了清华大学“自强计划”的选拔,满足高考总分降60分录取的条件。让张辉头疼的是,英语并非自己的强项,而同班同学多为大城市重点外国语学校保送或考入的学生,“听力和口语基础都比我好太多,我感觉很难追上他们,努力之后成绩也还是居中下游,大一整个学年都挺消沉的”。苦恼作为清华大学的学生,杨弘毅只有在家乡才能感觉到家乡人对这一身份的“骄傲与尊重”。但清华园的生活跟他原来预想的不一样。没来清华前,杨弘毅憧憬的大学生活轻松而又丰富多彩,“除了学习,我还有很多想做的事”,他对社会工作很感兴趣,也期待遇到一个“质朴、善良”的女孩,在校园谈一场恋爱。然而,过去的一年,他的校园生活既简单又辛苦。除了偶尔踢场球,他的其他课余时间都用来上自习,“补差距”。总结在清华的第一年,他觉得“比高三还要辛苦”。他用足球场上的释放来帮自己减压——与一帮不认识的人踢球,“出一身汗,回去冲个澡,感觉特别好”。大一上学期,杨弘毅加入了系里的足球队,但队里“很多学长踢得太好了”,他还一直没获得上场的机会。周末时,他偶尔会和原来的好哥们儿网上聊天。高中同学中,和他一样通过“专项计划”进入名校的有4个,“分别去了浙大、上海交大、西安交大和哈工大,学习这块儿,我也和他们交流过,都感觉压力很大、很吃力”。心里不好受时,杨弘毅找到心理老师求助,老师让他“换一种看待事物的方式,多想一想自己的优点”。杨弘毅对此更茫然,不知道自己有啥优点。与杨弘毅同专业的赵齐峰,也是通过“专项计划”进清华的,境况更不容乐观。他因为跟不上所在专业的学习进度,曾多次向招生办提出转系申请,但专项生招生计划规定,“专项生在校学习期间不转学,不转专业”。赵齐峰的同学透露,他在大一第一学期挂科两门的情况下,开始消极厌学,“每天读小说,写写诗,挺逃避现实的”。张辉的苦恼,则在于心事无人倾诉。张辉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一年到头,就过年时回家几天”。他高考时,父母也不在身边。现在每周一次的“亲情通话”,话题多围绕“身体上的嘱咐和关心”,往往说不到10分钟,电话就挂了,有心里话也没法说。据了解,上述问题在“专项计划”和“自强计划”进来的生源中有一定的普遍性。前景事实上,杨弘毅们也在努力融入学校。虽然学习吃力,但从小勤奋的杨弘毅并没有泄气,“大一时,我成绩中下游,压力很大。这学期已经上升到中游了”。2013年暑假,杨弘毅修了一门专业课。虽然学得挺辛苦,但结课考试,他感觉“发挥得还不错”。此外,社会工作能力和绿茵场上的球技也“越来越好”。但想到接下来3年的大学生活,他还是会焦虑:“感觉和别人差距挺大的,还是希望能有人指导一下。”虽然他自己觉得没啥优点,但室友们不这么认为。在他们眼中,这个寝室唯一的专项生性格外向,待人格外憨厚、善良。“他总能遇到一些奇葩经历。”室友王勇说起杨弘毅的清华一年,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对待“求助者”的宽容和单纯。“有次晚自习,一个陌生女孩在教学楼里叫住杨弘毅。她说在清华复习考研,没地儿住,没处洗衣服,递过来一包衣服,问他能不能帮忙洗。”室友彭飞说,他没想到的是,杨弘毅接过了对方的衣服,还借给了她130块钱。后来,女孩取走了杨弘毅帮忙洗好的衣服,却一直没还上借走的钱。尽管室友们一致认为“肯定遇到骗子了”,但杨弘毅想了想说,再遇到类似情况,“还是不好意思拒绝”。其实,杨弘毅手头并不宽裕。提到对“专项计划”的建议,他说希望能减免学费。但他又补充道,学校现在给的已经不少了,“我觉得已经足够了”。对于“自强计划”生源,除了最高60分的降分录取优惠,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还为每名同学一次性提供1万元的资助。“专项计划”在招生中虽然强调“专项生与其他学生同等享受奖助学金政策”,但入学后,并不会为这些学生提供统一的学费减免,只有毕业后到贫困地区就业创业和服务的专项生,才能按照有关规定享受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等优惠政策。“感觉自己经济上挺寒碜的,和同学出去,什么也不敢买。”在清华的第一年,杨弘毅每月花费700元左右,其中约500元用于吃饭。现在,温发琥和张辉受益于清华大学“自强计划”的后续培养措施——&“双导师”制,即一名所在院系专业老师辅导学生的课程学习,一名所在院系毕业的成功校友“一对一”指导该生的个人发展。与张辉结对子的校友也是“苦出身”。每个月,这个校友都会抽出机会和他聊一个多小时,“他会跟我说他读书时的一些感受,告诉我,很多问题他当年也遇到过,让我慢慢来”。温发琥在学校图书馆找了一份勤工俭学的工作,“一小时挣17块钱,一周差不多能拿到100块。”这个自称性格“像哈姆雷特一样纠结”的男生,通过这份工作认识了很多人,“在清华的这一年,我觉得自己总归是成长了。要是一年前,我可能都不会接受采访,不会和你说这么多。”对于赵齐峰,清华大学招生办了解到他的诉求后,及时将情况反映给了教育部,目前得到的回应是,延续“不转专业”的政策。笔者想采访赵齐峰,他婉拒了,在短信中回复说:“在这一问题上,我已没了发言权。但我仍想说,‘专项政策’很好,也很感谢这政策。”(应要求,部分采访对象为化名)相关部门态度:争议:寒门学子应不应该勇于逆袭您的观点:!寒门学子招生计划一览“圆梦计划”、“自强计划”、“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这些自主招生计划,尽管名称各异,但因其针对的群体和强调的目标,自出台后,多被解读为实现“促进教育公平”“缩小城乡差距”等目标所作出的努力。其中,“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自2012年实施之初就广受关注,这项由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及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发布的计划,提出要“在普通高校招生计划中专门安排适量招生计划,面向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生源,实行定向招生”,并“引导和鼓励学生毕业后回到贫困地区就业创业和服务”。2013年,该项计划的招生人数由1万名增加到3万名。
通过这些计划入学的学子,多具备“成绩优秀”和“家境贫困”两个条件。2012年首次实施的中国人民大学“圆梦计划”甚至规定,家中需“三代无大学生”。2013年,该计划的招生办法做了修改,申请人须“高中三年均在县及县以下中学就读、平时成绩排名为中学的前5%的应届农村户口”,去掉了引起争议的“三代之内无大学生”这一条件,同时,将成绩排名要求从前10%提升到5%。今年,北京大学首次公布了该校的农村生源比例,在招收的3145名本科生中,农村学生占到了14.2%。而清华大学招收的3374名本科新生中,来自县级及县级以下高中的考生,近年来首次超过四成,达到41%。
本文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寒门学子 清华北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