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速里,太阳(月亮)十大劲歌金曲金曲,分别是什...

十大中文金曲颁奖音乐会 (英文:RTHK Top Ten Chinese Gold Songs Awards Presentation Show) 由香港电台主办,是香港最重要的流行音乐颁奖项目之一,亦是历史最悠久的华语流行音乐颁奖活动。    
由于香港电台的官方身份,所以该颁奖典礼的权威性在1980年代备受认可,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成就。由于我对1980年代香港乐坛的热爱,所以借天涯的音乐版一角,做一点数据,谈一点心得。也因为今天开始事情会比较多,所以我会缓慢更新,还望大家原谅,轻拍。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一、中文歌曲龙虎榜每周冠军曲目    1980年代的香港乐坛,由于经济腾飞,人民购买力提高;辅以电视、电影等媒体助威;又加上许冠杰等歌手掀起了粤语歌的浪潮,使得唱片工业的潜力被充分挖掘,好歌手纷纷涌现,经典歌曲亦层出不穷。    这样,每年只选出十首歌曲来评奖,固然是对歌手和好歌金曲的褒扬,同时也会埋没许多并不次于侪辈的好歌。所以,我这里对历年中文歌曲龙虎榜每周冠军曲目进行了一个统计,通过这个角度,以窥这十年内歌手的成绩。    需要指出的是,我的数据来自本坛好贴/publicforum/content/music/1/60118.shtml,对他的贡献致以敬意。    第二,群星合唱的,我一般不纳入统计;三个歌手以下的,按0.3和0.5统计。不重复计算,比如谭咏麟、钟镇涛、彭健新和“温拿”并列。    下面按照入选冠军曲目数量多寡做降幂排列:      谭咏麟 27  林子祥 22.5  草蜢 18.5  梅艳芳 18  张国荣 18  钟镇涛 15.8  许冠杰 14.5  罗文 13.5  徐小凤 13  甄妮 13  关正杰 12.3  蔡枫华 12  张学友 11.3  区瑞强 10.3  陈慧娴 10  叶振棠 10  张德兰 9  林忆莲 8.5  邓丽君 8  叶倩文 8  郑少秋 8  汪明荃 7.5  达明一派 6  杜德伟 6  邝美云 6  林志美 6  Raidas 5  陈洁灵 5  张明敏 5  林姗姗 4.5  卢冠廷 4.5  蔡国权 4.3  黄凯芹 4  李克勤 4  刘美君 4  太极 4  叶丽仪 4  苏芮 3.5  Maria Cordero 3  鲍翠薇 3  陈美玲 3  郭小霖 3  李龙基 3  彭健新 3  熏妮 3  雷安娜 2.5  王杰 2.5  叶德娴 2.5  Beyond 2  陈秋霞 2  陈秀雯 2  关菊瑛 2  何国禧 2  何嘉丽 2  黄绮嘉 2  李丽蕊 2  吕方 2  麦洁文 2  王雅文 2  夏韶声 2  周启生 2  Blue Jeans 1  蔡琴 1  陈迪匡 1  崔健 1  邓霭霖 1  邓惠欣 1  方伊琪 1  关淑怡 1  黄恺欣 1  黄敏华 1  黄绮嘉 1  蒋丽萍 1  刘家昌 1  尤雅 1  刘文正 1  路家敏 1  罗大佑 1  罗嘉良 1  齐秦 1  泰迪罗宾 1  王虹 1  威利 1  威镇乐队 1  温拿 1  温兆伦 1  仙杜拉 1  徐小明 1  张艾嘉 1  张立基 1  郑人文 1  刘天兰 0.5  虞戡平 0.5  辛尼哥哥 0.5  源子才 0.5  
    抱歉,更正一下上面的数据:陈百强应为18.5首;而草蜢应为1首    做表格真麻烦    今天到此为止,TO BE CONTINUED...
  关注!
  单从《中文歌曲龙虎榜》每周冠军曲目来看,有很有趣的发现:    这是一个反映歌的数据,而不是反映人气的数据。从歌星的角度来看,有的歌星是歌红人不红;有的则是人红歌不红。当然歌和人都红就是名副其实的巨星了。    从这个角度来看,十年内获得十首以上冠军歌曲的,可以称为一线歌手,这些歌手平均每年保证有一首歌获得周冠军。他们是:    
谭咏麟 27    林子祥 22.5    陈百强 18.5    梅艳芳 18    张国荣 18    钟镇涛 15.8    许冠杰 14.5    罗文 13.5    徐小凤 13    甄妮 13    关正杰 12.3    蔡枫华 12    张学友 11.3    区瑞强 10.3    陈慧娴 10    叶振棠 10    首先,这些歌手以男歌手为主,女歌手只有梅艳芳18首、徐小凤13首、甄妮13首和陈慧娴10首。可见香港乐坛一直以来的阳盛阴衰。    第二,钟镇涛、蔡枫华和区瑞强从来没有被认为是大明星,没想到其实歌也是很红的;而且张学友在80年代已经是一线明星,可见其90年代歌神的地位不是平白而来。    第三,谭咏麟和林子祥是唯二超过20首的歌手,平均每年至少有两首周冠军(谭咏麟更是有2.5首),可谓是真正的既叫好又叫座。    
  这个女歌手还是很能说明问题的,女歌手中80年代超一线的梅艳芳,一线甄妮,徐小凤。二线陈慧娴,林忆莲,叶倩文,此外还有邝美云,刘美君,刚好五朵金花    男歌手有点落差,超一线的谭咏麟,张国荣,但林子祥和陈百强人气显然不如面前,歌则一点也不逊色。男歌手一线的人马众多,确实是阳盛阴衰,香港歌坛影坛历来都如此。    
  需要说明的是,wiki上的数据,谭咏麟是28首,林子祥是23首,是把和唱歌算为一首,我这里是和唱歌算半首的。
  如果把八十年代分成前后两段,又会是另一个结果.
  香港,台湾在80年代都是阳盛阴衰,女歌手只是点缀     香港女歌手一直没有翻身     台湾到陈淑桦开始翻身,《梦醒时分》销量突破80万张,打破童安格《其实你不懂我的心》50万张记录为标志,开始平起平坐
  @小囡难  21:22:48    香港,台湾在80年代都是阳盛阴衰,女歌手只是点缀         香港女歌手一直没有翻身         台湾到陈淑桦开始翻身,《梦醒时分》销量突破80万张,打破童安格《其实你不懂我的心》50万张记录为标志,开始平起平坐  -----------------------------  这个应该算男女的人数吧,不应该只算单张专辑的销量
  @郁北子  17:59:29    如果把八十年代分成前后两段,又会是另一个结果.  -----------------------------    正合我意,我现在把一线歌手的历年成绩排一下:      歌手 82 85 88 1989  谭咏麟 0 2 2 2 4 3 3 5 4 3  林子祥 3 2 2 2 1 3 2 2 4 1  陈百强 2 2 1 2 1 2 2 3 2 2  梅艳芳 0 0 1 1 2 1 2 3 3 5  张国荣 0 0 0 1 1 2 4.5 3 2.5 4  钟镇涛 1 1 2 2.5 0 2.3 1 3 2 2  许冠杰 1 1 1 2 2 2 2 2 0.5 1  罗文 2 2 1.5 3 1 0 1 1 1 1  徐小凤 1 2 1 2 1 1 3 1 1 0  甄妮 1 1 1 2 2 2 3 0 0 1  关正杰 3.5 3 3.5 0.5 1 0 0.3 0.5 0 0  蔡枫华 0 2 2 3 1 1 1 2 0 0  张学友 0 0 0 0 0 3.3 4 2 1 1  区瑞强 2 2 2 1 1 1 1.3 0 0 0  陈慧娴 0 0 0 0 2 1 1 1 3 2  叶振棠 3 3.5 2 1 0.5 0 0 0 0 0  
  1990年
  1.红叶斜落我心寂寞时(钟镇涛)
  2.烧(林忆莲)
  3.今夜又被软化(甄妮)
  4.一缕情丝(徐小凤)
  5.夕阳醉了(张学友)
  6.风再起时(张国荣)
  7.我估不到(刘美君)
  8.天问(达明一派)
  9.卡拉永远OK(谭咏麟)
  10.人在风雨中(王杰)
  11.试问谁没错(陈百强)
  12.你知道我在等你吗?(张洪量)
  13.推搪(林忆莲)
  14.封面女郎(梅艳芳)
  15.同舟共济(许冠杰)
  16.情深缘浅(黄凯芹)
  17.心中的歌(草蜢)
  18.钢琴後的人(伦永亮)
  19.半点心(草蜢)
  20.耶利亚(梅艳芳)
  21.在这遥远的地方(周慧敏)
  22.珍重(叶倩文)
  23.焚心以火(叶倩文)
  24.可不可以(刘德华)
  25.心急(关淑怡)
  26.心仍是冷(梅艳芳)
  27.相逢何必曾相识(蒋志光)
  28.双城记(徐小凤)
  29.Everything(王靖雯)
  30.1001夜(李克勤)
  31.把根留住(群星)
  32.理想与和平(谭咏麟)
  33.擦身情缘(杜德伟)
  34.没有你之後(温兆伦)
  35.是否(吴国敬)
  36.你令我性感(林忆莲)
  37.爵士怨曲(谭咏麟)
  38.凝聚每分光(群星)
  39.还看今朝(罗文)
  40.似梦迷离(林子祥)
  41.前尘(林忆莲)
  42.失恋(草蜢)
  43.Electric Girl(张立基)
  44.开心气候(钟镇涛)
  45.梦醒时份(甄楚倩)
  46.畀面派对(Beyond)
  47.依依(刘美君)
  48.变色感情(徐小凤)
  49.乐与悲(太极)
  50.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伍思凯)
  51.给恋爱喝采(伦永亮)
  52.请您回来(黄凯芹)
  53.亲爱的(王杰)     
  从上表来看,所有年份都有周冠军歌曲的歌手有三位,分别是林子祥、陈百强和许冠杰,真可谓是常青树。令我诧异的是谭咏麟在1980年没有冠军歌曲,于是去查了wiki百科,发现让他成为一流歌手的专辑《忘不了你》发行于1981年,之前他主要精力还放在台湾拍电影呢。当然《忘不了你》这首歌没有获奖也很奇怪。所以说谭咏麟虽然年龄和罗文相仿,但从歌手的阶段来说,还是属于80年代起步的那一代,也许大器晚成才能永远25岁吧。    从这个表能看出来,80年代初期,歌曲最受欢迎的男歌手不是许冠杰也不是罗文,而是关正杰和叶振棠,也符合了电视剧插曲和收音机时代的特征。    从个人的顶峰数据来看,分别取得该年度5首冠军歌这样顶级表现的是谭咏麟(1987)和梅艳芳(1989),巧合的是分别是该歌手宣布退出竞争的前一年,也许是盛极必衰吧。    从竞争角度来看,男歌手之间有明显的此消彼长,张国荣在1986年取得了1980年代次好的4.5首冠军歌的好成绩,这一年正值谭咏麟在海外开巡回演唱会,忽视在香港的宣传,于是上演了“谭张争霸”的好戏(其实我觉得林子祥、陈百强的歌艺和成绩也不逊色于张国荣,但舞台爆发力和竞争心上,只有张国荣能成为谭咏麟的对手)。同时,张学友也取得了4首冠军歌的好成绩。而在1987年和1988年,谭咏麟成绩分别为5首和4首,张国荣和张学友相应就有所衰退。    但在女歌手方面,则没有明显的这种情况。反而在谭咏麟和张国荣都无心恋战的1989年,梅艳芳和陈慧娴成绩都很好。    当然数据只是数据,我这里也是“趣谈”,很多话肯定也是隔靴搔痒,各位看个乐呵就可以了。
  需要指出的一点是:并非所有一线歌手都是活跃于整个八十年代的,有的歌手到了后期就不发片了,而有的歌手是八十年代中期才开始发片。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张学友其实只在后5年参加竞争,所以他的年平均冠军歌数量为2.26首,仅次于谭咏麟的2.7首而排在第二位。    可以这么讲,张学友是香港流行乐坛起点最高的歌手,除了那个靠老爸催谷的郑中基,别人没他这样的起步成绩。    而且他一直延续到90年代后期,成为香港乐坛历史上活跃时间最长的顶级歌手。不过话说回来,这也是90年代的“四大天王”体制保护了他,让他免于谭咏麟那种“乐坛霸主”的纷繁是非之中。所以说虽然总是拿不到最受欢迎男歌手,也是有得有失,求仁得仁尚何语了。
  下一个要讨论的,就是每年十首的“十大中文金曲”了,现在按歌手把这十年的一百首金曲列在下面:      1989年 真的爱你 BEYOND   1988年 友谊之光 Maria Cordero   1987年 倾心 Raidas   1981年 倩影 蔡枫华   1983年 何必曾相识 蔡枫华   1983年 你的眼神 蔡琴   1982年 涟漪 陈百强   1983年 偏偏喜欢你 陈百强   1984年 摘星 陈百强   1986年 凝望 陈百强   1987年 我的故事 陈百强   1988年 烟雨凄迷 陈百强   1989年 一生何求 陈百强   1988年 傻女 陈慧娴   1989年 千千阕歌 陈慧娴   1989年 夜机 陈慧娴   1982年 今晚夜 陈洁灵   1980年 残梦 关正杰   1981年 一点烛光 关正杰   1981年 醉红尘 关正杰   1982年 万水千山纵横 关正杰   1984年 天籁…星河传说 关正杰   1980年 人在旅途洒泪时 关正杰 雷安娜  1982年 两忘烟水里 关正杰 关菊英  1983年 常在我心间 关正杰 黄露仪  1981年 旧梦不须记 雷安娜   1989年 一生不变 李克勤   1987年 灰色 林忆莲   1989年 依然 林忆莲   1982年 感情的段落 林志美   1984年 偶遇 林志美   1980年 分分钟需要你 林子祥   1980年 在水中央 林子祥   1981年 活色生香 林子祥   1984年 爱到发烧 林子祥   1985年 每一个晚上 林子祥   1986年 阿LAM日记 林子祥   1987年 千亿个夜晚 林子祥   1988年 真的汉子 林子祥   1980年 亲情 罗文   1981年 红棉 罗文   1986年 几经风雨 罗文   1985年 听不到的说话 吕方   1983年 赤的疑惑 梅艳芳   1984年 似水流年 梅艳芳   1985年 蔓珠莎华 梅艳芳   1986年 爱将 梅艳芳   1987年 烈焰红唇 梅艳芳   1988年 STANDBYME 梅艳芳   1989年 夕阳之歌 梅艳芳   1989年 淑女 梅艳芳   1988年 大约是冬季 齐秦   1980年 水霞 区瑞强   1984年 酒干倘卖无 苏芮   1985年 谁可相依 苏芮   1981年 想将来 谭咏麟   1982年 雨丝情愁 谭咏麟   1983年 迟来的春天 谭咏麟   1984年 爱的根源 谭咏麟   1984年 爱在深秋 谭咏麟   1985年 雨夜的浪漫 谭咏麟   1985年 爱情陷阱 谭咏麟   1986年 无言感激 谭咏麟   1986年 朋友 谭咏麟   1987年 DONTSAYGOODBYE 谭咏麟   1987年 知心当玩偶 谭咏麟   1980年 京华春梦 汪明荃   1982年 勇敢的中国人 汪明荃   1989年 谁明浪子心 王杰   1988年 千载不变 温拿   1982年 星星问 徐小凤   1983年 随想曲 徐小凤   1985年 顺流逆流 徐小凤   1981年 印象 许冠杰   1985年 最紧要好玩 许冠杰   1986年 心思思 许冠杰   1980年 上海滩 叶丽仪   1988年 祝福 叶倩文   1980年 戏剧人生 叶振棠   1982年 忘尽心中情 叶振棠   1983年 情义两心坚 张德兰   1984年 MONICA 张国荣   1985年 不羁的风 张国荣   1986年 当年情 张国荣   1987年 无心睡眠 张国荣   1988年 沉默是金 张国荣   1988年 无需要太多 张国荣   1982年 我是中国人 张明敏   1985年 情已逝 张学友   1986年 月半弯 张学友   1987年 太阳星辰 张学友   1989年 LINDA 张学友   1981年 东方之珠 甄妮   1983年 世间始终你好 甄妮 罗文  1984年 再度孤独 甄妮   1986年 海上花 甄妮   1980年 轮流传 郑少秋   1981年 做人爱自由 郑少秋   1983年 要是有缘 钟镇涛   1987年 诚恳 钟镇涛   
  如果按照歌手获奖歌曲数量来做降幂排列的话,就是下面这个表:      谭咏麟 11  林子祥 8  梅艳芳 8  陈百强 7  关正杰 6.5  张国荣 6  张学友 4  罗文 3.5  甄妮 3.5  陈慧娴 3  徐小凤 3  许冠杰 3  蔡枫华 2  林忆莲 2  林志美 2  苏芮 2  汪明荃 2  叶振棠 2  郑少秋 2  钟镇涛 2  BEYOND 1  Maria Cordero 1  Raidas 1  蔡琴 1  陈洁灵 1  雷安娜 1  李克勤 1  吕方 1  齐秦 1  区瑞强 1  王杰 1  温拿 1  叶丽仪 1  叶倩文 1  张德兰 1  张明敏 1  关菊英 0.5  黄露仪 0.5  
  我们可以看出,这个表和“龙虎榜”的排序基本还是呈正态相关的。谭咏麟、林子祥还是排在最前面,然后是梅艳芳、陈百强、关正杰和张国荣。    很令人惊讶,关正杰虽然人不红,但歌实在是红,甚至只在头四年的成绩,就超过了偶像巨星张国荣的总数字。    如果按统计的年限来计算的话,谭咏麟在8年之内拿到11首金曲,平均每年1.375首,林子祥、梅艳芳10年之内拿到8首金曲,张学友5年之内拿到4首金曲,平均每年0.8首,依然是频度最高的几个人。需要指出的是,在谭咏麟退出领奖之后,实际上“十大中文金曲”的获奖歌曲中依然有他的四首歌曲,分别是88年的《半梦半醒》和《水中花》、89年的《情义两心知》和《你知我知》(89年的信息来源我只在网络上见过,无法分辨其准确性),如果都计算在内的话,那他就是10年内拿了15首金曲,不过这样势必会影响整体数据,所以只是随便说说了。
  “十大中文金曲”和“龙虎榜”还是有很大区别,就是能看出歌与人的差别,以及歌与歌的差别。都是冠军歌,但每年只有25%的冠军歌能进入这十大。这就要看歌的素质、歌手的人气以及方方面面的考虑了。    比如说女歌手方面,甄妮、梅艳芳、徐小凤和陈慧娴在冠军歌数量上的差距,就没有“十大”获奖歌曲数目上的差距大了。    男歌手方面相对好一些,谭咏麟、林子祥、陈百强、张国荣这个次序是一致的。
  @ALMM-09 22:37:21    @小囡难  21:22:48      香港,台湾在80年代都是阳盛阴衰,女歌手只是点缀             香港女歌手一直没有翻身      ......  -----------------------------   这是当时一期音乐杂志(名忘了)一篇评论得出的结论,从陈淑桦开始,无论专辑销量还是女歌手实力,数量,都不逊男歌手     个人也喜欢台湾女歌手远多过香港的那些天后,比如扬林,这些甚至很冷门的女歌手
    楼主也是个谭迷吧,你把整个八十年代拉在一起,用总数量来衬托谭咏麟的优势    就是想混淆一个事实:张国荣是84年才崛起的歌手,如果用80年代后段的成绩来计算的话,谭咏麟与张国荣比没什么优势。    实际上到了86年,谭咏麟已经被张国荣赶上并超过了,87年的所谓“优势”,是他买奖的结果而已。
  @红尘掠过一样沉重  09:48:10  楼主也是个谭迷吧,你把整个八十年代拉在一起,用总数量来衬托谭咏麟的优势  就是想混淆一个事实:张国荣是84年才崛起的歌手,如果用80年代后段的成绩来计算的话,谭咏麟与张国荣比没什么优势。  实际上到了86年,谭咏麟已经被张国荣赶上并超过了,87年的所谓“优势”,是他买奖的结果而已。  -----------------------------    根据实际的数据最后谭咏麟排第一我就是谭迷,这逻辑让我闭口无言    张国荣虽然是84年才成为一线歌手,但他出唱片是在70年代,一直到1989年宣布退出乐坛,整个八十年代,他都是站在竞争的第一线的。    如果是80年代后期来比较的话,龙虎榜冠军歌谭咏麟是18首,张国荣是16首;十大中文金曲谭咏麟是6首(这是三年的成绩),而张国荣是4.5首(这是四年的成绩),怎么看谭咏麟都还是占优势的。    至于说“买奖”的传闻,我觉得在确凿的庭审结果之前,我只能存疑;而且我们谈的是十大中文金曲的数字,周边的问题实在不是我这个帖子关心的重点。
  好贴,哪位仁兄来介绍下蔡枫华?实在不熟      [发自iPhone/iPad客户端: 天涯 ]    
  楼主分析有理有据,不错。
  @Benjamin_Ho  22:16:46    楼主分析有理有据,不错。  -----------------------------    谢谢,所以我认为,谈80年代的香港乐坛不能动不动就谭张梅,事实上,林子祥、陈百强、许冠杰、关正杰、甄妮、罗文、徐小凤、钟镇涛都是成绩很好的歌手。80年代是百花齐放的时代。
  问楼主一个问题,89年张国荣为何没有歌曲入选?
  @我是星魂  23:55:53    问楼主一个问题,89年张国荣为何没有歌曲入选?  -----------------------------    1989年张国荣退出乐坛,十大中文金曲尊重当事人,故未选取其歌曲    当年十大劲歌金曲则选了他的“由零开始”
  下一步,我想分析1980年代香港唱片业的原创率,当然样本越丰富越好,但我时间有限,所以先从“十大中文金曲”入手吧。    历年获奖歌曲创作者如下:      1 《人在旅途洒泪时》 黎小田 卢国沾 关正杰 / 雷安娜  2 《上海滩》 顾嘉辉 黄霑 叶丽仪  3 《分分钟需要你》 林子祥 郑国江 林子祥  4 《水霞》 冯添枝 区瑞强 / 易空 区瑞强  5 《在水中央》 林子祥 郑国江 林子祥  6 《京华春梦》 顾嘉辉 邓伟雄 汪明荃  7 《残梦》 黎小田 卢国沾 关正杰  8 《轮流转》 顾嘉辉 黄霑 郑少秋  9 《亲情》 顾嘉辉 黄霑 罗文  10 《戏剧人生》 黎小田 卢国沾 叶振棠    1 《做人爱自由》 顾嘉辉 黄霑 郑少秋  2 《印象》 许冠杰 许冠杰 / 黎彼得 许冠杰  3 《倩影》 蔡枫华 卡龙 蔡枫华  4 《红棉》 钟肇峰 郑国江 罗文  5 《一点烛光》 陈秋霞 郑国江 关正杰  6 《想将来》 欣逸 林敏骢 谭咏麟  7 《旧梦不须记》 黄霑 黄霑 雷安娜  8 《东方之珠》 顾嘉辉 郑国江 甄妮  9 《醉红尘》 顾嘉辉 郑国江 关正杰  10 《活色生香》 林子祥 郑国江 林子祥    1 《忘尽心中情》 顾嘉辉 黄霑 叶振棠  2 《今晚夜》 顾嘉辉 黄霑 陈洁灵  3 《雨丝‧情愁》 五轮真弓 向雪怀 谭咏麟  4 《星星问》 大冢博堂 郑国江 徐小凤  5 《我是中国人》 刘家昌 刘家昌 张明敏  6 《万水千山纵横》 顾嘉辉 黄霑 关正杰  7 《感情的段落》 周启生 郑国江 林志美  8 《涟漪》 陈百强 郑国江 陈百强  9 《两忘烟水里》 顾嘉辉 黄霑 关正杰 / 关菊英  10 《勇敢的中国人》 顾嘉辉 黄霑 汪明荃    《赤的疑惑》——(主唱:梅艳芳 作曲:都仓俊一 填词:郑国江)  《迟来的春天》——(主唱:谭咏麟 作曲:因幅晃 填词:向雪怀)  《情义两心坚》——(主唱:张德兰 作曲:顾嘉辉 填词:邓伟雄)  《何必曾相识》——(主唱:蔡枫华 作曲:周启生 填词:郑国江)  《常在我心间》——(主唱:关正杰 / 黄露仪 作曲:J.Christopher/W.Thompoon/M.James 填词:林敏骢)  《你的眼神》——(主唱:蔡琴 作曲:苏来 填词:苏来)  《偏偏喜欢你》——(主唱:陈百强 作曲:陈百强 填词:郑国江)  《要是有缘》——(主唱:钟镇涛 作曲:钟镇涛 填词:卢永强)  《随想曲》——(主唱:徐小凤 作曲:顾嘉辉 填词:郑国江)  《世间始终你好》——(主唱:罗文 / 甄妮 作曲:顾嘉辉 填词:黄霑)    《Monica》——(主唱:张国荣 作曲:Nobody 填词:黎彼得)  《偶遇》——(主唱:林志美 作曲:李雅桑 填词:郑国江)  《似水流年》——(主唱:梅艳芳 作曲:喜多郎 填词:郑国江)  《酒矸倘卖无》——(主唱:苏芮 作曲:侯德健 填词:侯德健)  《爱的根源》——(主唱:谭咏麟 作曲:陈斐立 填词:林敏骢)  《天籁》——(主唱:关正杰 作曲:卢冠廷 填词:卡龙)  《摘星》——(主唱:陈百强 作曲:顾嘉辉 填词:林振强)  《再度孤独》——(主唱:甄妮 作曲:伊藤薰 填词:林振强)  《爱在深秋》——(主唱:谭咏麟 作曲:李镐俊 填词:林敏骢)  《爱到发烧》——(主唱:林子祥 作曲:——﹡原曲为英文歌《Let It Whip》 填词:林振强)    《雨夜的浪漫》(主唱:谭咏麟 作曲:铃木喜三郎 填词:向雪怀)  《谁可相依》(主唱:苏芮 作曲:林敏怡 填词:潘源良)  《不羁的风》(主唱:张国荣 作曲:大泽誉志幸 填词:林振强)  《听不到的说话》(主唱:吕方 作曲:杉真理 填词:向雪怀)  《最紧要好玩》(主唱:许冠杰 作曲:许冠杰 填词:林振强)  《蔓珠莎华》(主唱:梅艳芳 作曲:字崎龙 填词:潘伟源)  《情已逝》(主唱:张学友 作曲:来生孝夫 填词:潘源良)  《每一个晚上》(主唱:林子祥 作曲:Andrew Lloyd-Webber / 黄自 填词:林振强)  《顺流、逆流》(主唱:徐小凤 作曲:蔡国权 填词:蔡国权)  《爱情陷阱》(主唱:谭咏麟 作曲:芹泽广明 填词:潘源良)    《几许风雨》(主唱:罗文 作曲:佚名 填词:小美)  《凝望》(主唱:陈百强 作曲:陈百强 填词:郑国江)  《爱将》(主唱:梅艳芳 填词:潘伟源)  《心思思》(主唱:许冠杰 作曲:Terw Britten / Lynsey de Paul 填词:林振强)  《无言感激》(主唱:谭咏麟 作曲:神林早人 / 深泽德 填词:小美)  《朋友》(主唱:谭咏麟 作曲:芹泽广明 填词:向雪怀)  《月半弯》(主唱:张学友 作曲:玉置浩二 填词:卡龙)  《海上花》(主唱:甄妮 作曲:罗大佑 填词:罗大佑)  《阿Lam日记》(主唱:林子祥 填词:林子祥)  《当年情》(主唱:张国荣 作曲:顾嘉辉 填词:黄霑)    《太阳星辰》(主唱:张学友 作曲:德永英明 填词:林振强)  《灰色》(主唱:林忆莲 作曲:Tambi Fernando / Iris Fernando / Wayne Brown 填词:林振强)  《千亿个夜晚》(主唱:林子祥 作曲:Forster / Keans / Jackson 填词:潘伟源)  《Don't Say Goodbye》(主唱:谭咏麟 作曲:铃木/大津 填词:黄真)  《我的故事》(主唱:陈百强 作曲:陈百强 填词:向雪怀)  《诚恳》(主唱:钟镇涛 作曲:林敏怡 / 钟镇涛 填词:林敏骢)  《无心睡眠》(主唱:张国荣 作曲:郭小霖 填词:林敏骢)  《倾心》(主唱:Raidas 作曲:黄耀光 填词:若愚)  《知心当玩偶》(主唱:谭咏麟 作曲:谭咏麟 填词:陈少琪)  《烈焰红唇》(主唱:梅艳芳 作曲:伦永亮 填词:潘伟源)    《友谊之光》(主唱:Maria Cordero 作曲:周蓝萍 填词:南燕)  《无需要太多》(主唱:张国荣 作曲:马兆骏 填词:林夕)  《傻女》(主唱:陈慧娴 填词:林振强)  《真的汉子》(主唱:林子祥 作曲:林子祥 填词:郑国江)  《祝福》(主唱:叶蒨文 作曲:梁弘志 填词:潘伟源)  《千载不变》(主唱:温拿乐队 作曲:谭咏麟 / 钟镇涛 填词:卢永强)  《烟雨凄迷》(主唱:陈百强 作曲:黎小田 填词:潘伟源)  《沉默是金》(主唱:许冠杰 / 张国荣 作曲:张国荣 填词:许冠杰)  《大约在冬季》(主唱:齐秦 作曲:齐秦 填词:齐秦)  《Stand By Me》(主唱:梅艳芳 填词:陈少琪)    《一生不变》(主唱:李克勤 作曲:彭承松 / 范俊道 填词:向雪怀)  《千千阙歌》(主唱:陈慧娴 作曲:Kohji Makaino 填词:林振强)  《依然》(主唱:林忆莲 作曲:A.Armata / B.Cantorilli 填词:林振强)  《真的爱你》(主唱:Beyond 作曲:黄家驹 填词:小美)  《淑女》(主唱:梅艳芳 作曲:鲍比达 填词:潘伟源)  《Linda》(主唱:张学友 作曲:片山圭司 填词:林振强)  《夜机》(主唱:陈慧娴 作曲:R.Siegel / Robert Jung 填词:陈少琪)  《谁明浪子心》(主唱:王杰 作曲:王杰 填词:潘源良)  《一生何求》(主唱:陈百强 作曲:王文清 填词:潘伟源)  《夕阳之歌》(主唱:梅艳芳 作曲:Kohji Makaino 填词:陈少琪)  
  我把歌曲创作分为三类:    1.原创,就是指香港本地的音乐人首度创作,需要注意的是,香港本地的创作人包括各民族国籍,比如刘诺生、卢东尼都不是华人,但他们都是香港本地唱片工业的一份子。    2.外包,就是指外埠音乐人为香港歌手首度创作,这个信息比较难以获得,如果我弄错了,请大家指出。    3.改编,就是改编外埠歌曲了,需要注意的是,香港歌手用其他语言首唱的歌曲改编成自己演唱的粤语歌,我这里算外包,不算改编。
  再补充一下:台湾歌手入选歌曲,如果不是香港本地创作,我就算外包了
  1 《人在旅途洒泪时》 黎小田 卢国沾 关正杰 / 雷安娜
原创  2 《上海滩》 顾嘉辉 黄霑 叶丽仪
原创  3 《分分钟需要你》 林子祥 郑国江 林子祥
原创  4 《水霞》 冯添枝 区瑞强 / 易空 区瑞强
原创  5 《在水中央》 林子祥 郑国江 林子祥
原创  6 《京华春梦》 顾嘉辉 邓伟雄 汪明荃
原创  7 《残梦》 黎小田 卢国沾 关正杰
原创  8 《轮流转》 顾嘉辉 黄霑 郑少秋
原创  9 《亲情》 顾嘉辉 黄霑 罗文
原创  10 《戏剧人生》 黎小田 卢国沾 叶振棠
原创    1 《做人爱自由》 顾嘉辉 黄霑 郑少秋
原创  2 《印象》 许冠杰 许冠杰 / 黎彼得 许冠杰
原创  3 《倩影》 蔡枫华 卡龙 蔡枫华
原创  4 《红棉》 钟肇峰 郑国江 罗文
原创  5 《一点烛光》 陈秋霞 郑国江 关正杰
原创  6 《想将来》 欣逸 林敏骢 谭咏麟
外包  7 《旧梦不须记》 黄霑 黄霑 雷安娜
原创  8 《东方之珠》 顾嘉辉 郑国江 甄妮
原创  9 《醉红尘》 顾嘉辉 郑国江 关正杰
原创  10 《活色生香》 林子祥 郑国江 林子祥
原创    1 《忘尽心中情》 顾嘉辉 黄霑 叶振棠
原创  2 《今晚夜》 顾嘉辉 黄霑 陈洁灵
原创  3 《雨丝‧情愁》 五轮真弓 向雪怀 谭咏麟
改编  4 《星星问》 大冢博堂 郑国江 徐小凤
改编  5 《我是中国人》 刘家昌 刘家昌 张明敏
外包  6 《万水千山纵横》 顾嘉辉 黄霑 关正杰
原创  7 《感情的段落》 周启生 郑国江 林志美
原创  8 《涟漪》 陈百强 郑国江 陈百强
原创  9 《两忘烟水里》 顾嘉辉 黄霑 关正杰 / 关菊英
原创  10 《勇敢的中国人》 顾嘉辉 黄霑 汪明荃
原创    《赤的疑惑》——(主唱:梅艳芳 作曲:都仓俊一 填词:郑国江)
改编  《迟来的春天》——(主唱:谭咏麟 作曲:因幅晃 填词:向雪怀)
改编  《情义两心坚》——(主唱:张德兰 作曲:顾嘉辉 填词:邓伟雄)
原创  《何必曾相识》——(主唱:蔡枫华 作曲:周启生 填词:郑国江)
原创  《常在我心间》——(主唱:关正杰 / 黄露仪 作曲:J.Christopher/W.Thompoon/M.James 填词:林敏骢)  《你的眼神》——(主唱:蔡琴 作曲:苏来 填词:苏来)
外包  《偏偏喜欢你》——(主唱:陈百强 作曲:陈百强 填词:郑国江)
原创  《要是有缘》——(主唱:钟镇涛 作曲:钟镇涛 填词:卢永强)
原创  《随想曲》——(主唱:徐小凤 作曲:顾嘉辉 填词:郑国江)
原创  《世间始终你好》——(主唱:罗文 / 甄妮 作曲:顾嘉辉 填词:黄霑)
原创    《Monica》——(主唱:张国荣 作曲:Nobody 填词:黎彼得)
改编  《偶遇》——(主唱:林志美 作曲:李雅桑 填词:郑国江)
改编  《似水流年》——(主唱:梅艳芳 作曲:喜多郎 填词:郑国江)
改编  《酒矸倘卖无》——(主唱:苏芮 作曲:侯德健 填词:侯德健)
外包  《爱的根源》——(主唱:谭咏麟 作曲:陈斐立 填词:林敏骢)
原创  《天籁》——(主唱:关正杰 作曲:卢冠廷 填词:卡龙)
原创  《摘星》——(主唱:陈百强 作曲:顾嘉辉 填词:林振强)
原创  《再度孤独》——(主唱:甄妮 作曲:伊藤薰 填词:林振强)
改编  《爱在深秋》——(主唱:谭咏麟 作曲:李镐俊 填词:林敏骢)
改编  《爱到发烧》——(主唱:林子祥 作曲:——﹡原曲为英文歌《Let It Whip》 填词:林振强)    《雨夜的浪漫》(主唱:谭咏麟 作曲:铃木喜三郎 填词:向雪怀)
改编  《谁可相依》(主唱:苏芮 作曲:林敏怡 填词:潘源良)
原创  《不羁的风》(主唱:张国荣 作曲:大泽誉志幸 填词:林振强)
改编  《听不到的说话》(主唱:吕方 作曲:杉真理 填词:向雪怀)
改编  《最紧要好玩》(主唱:许冠杰 作曲:许冠杰 填词:林振强)
原创  《蔓珠莎华》(主唱:梅艳芳 作曲:字崎龙 填词:潘伟源)
改编  《情已逝》(主唱:张学友 作曲:来生孝夫 填词:潘源良)
改编  《每一个晚上》(主唱:林子祥 作曲:Andrew Lloyd-Webber / 黄自 填词:林振强)  《顺流、逆流》(主唱:徐小凤 作曲:蔡国权 填词:蔡国权)
原创  《爱情陷阱》(主唱:谭咏麟 作曲:芹泽广明 填词:潘源良)
外包    《几许风雨》(主唱:罗文 作曲:佚名 填词:小美)
改编  《凝望》(主唱:陈百强 作曲:陈百强 填词:郑国江)
原创  《爱将》(主唱:梅艳芳 填词:潘伟源)
改编  《心思思》(主唱:许冠杰 作曲:Terw Britten / Lynsey de Paul 填词:林振强)
改编  《无言感激》(主唱:谭咏麟 作曲:神林早人 / 深泽德 填词:小美)
外包  《朋友》(主唱:谭咏麟 作曲:芹泽广明 填词:向雪怀)
外包  《月半弯》(主唱:张学友 作曲:玉置浩二 填词:卡龙)
改编  《海上花》(主唱:甄妮 作曲:罗大佑 填词:罗大佑)
外包  《阿Lam日记》(主唱:林子祥 填词:林子祥)
原创  《当年情》(主唱:张国荣 作曲:顾嘉辉 填词:黄霑)
原创    《太阳星辰》(主唱:张学友 作曲:德永英明 填词:林振强)
改编  《灰色》(主唱:林忆莲 作曲:Tambi Fernando / Iris Fernando / Wayne Brown 填词:林振强)
改编  《千亿个夜晚》(主唱:林子祥 作曲:Forster / Keans / Jackson 填词:潘伟源)
改编  《Don't Say Goodbye》(主唱:谭咏麟 作曲:铃木/大津 填词:黄真)
改编  《我的故事》(主唱:陈百强 作曲:陈百强 填词:向雪怀)
原创  《诚恳》(主唱:钟镇涛 作曲:林敏怡 / 钟镇涛 填词:林敏骢)
原创  《无心睡眠》(主唱:张国荣 作曲:郭小霖 填词:林敏骢)
原创  《倾心》(主唱:Raidas 作曲:黄耀光 填词:若愚)
原创  《知心当玩偶》(主唱:谭咏麟 作曲:谭咏麟 填词:陈少琪)
原创  《烈焰红唇》(主唱:梅艳芳 作曲:伦永亮 填词:潘伟源)
原创    《友谊之光》(主唱:Maria Cordero 作曲:周蓝萍 填词:南燕)
改编  《无需要太多》(主唱:张国荣 作曲:马兆骏 填词:林夕)
改编  《傻女》(主唱:陈慧娴 填词:林振强)
改编  《真的汉子》(主唱:林子祥 作曲:林子祥 填词:郑国江)
原创  《祝福》(主唱:叶蒨文 作曲:梁弘志 填词:潘伟源)
改编  《千载不变》(主唱:温拿乐队 作曲:谭咏麟 / 钟镇涛 填词:卢永强)
原创  《烟雨凄迷》(主唱:陈百强 作曲:黎小田 填词:潘伟源)
原创  《沉默是金》(主唱:许冠杰 / 张国荣 作曲:张国荣 填词:许冠杰)
原创  《大约在冬季》(主唱:齐秦 作曲:齐秦 填词:齐秦)
外包  《Stand By Me》(主唱:梅艳芳 填词:陈少琪)
改编    《一生不变》(主唱:李克勤 作曲:彭承松 / 范俊道 填词:向雪怀)
改编  《千千阙歌》(主唱:陈慧娴 作曲:Kohji Makaino 填词:林振强)
改编  《依然》(主唱:林忆莲 作曲:A.Armata / B.Cantorilli 填词:林振强)
改编  《真的爱你》(主唱:Beyond 作曲:黄家驹 填词:小美)
原创  《淑女》(主唱:梅艳芳 作曲:鲍比达 填词:潘伟源)
外包  《Linda》(主唱:张学友 作曲:片山圭司 填词:林振强)
原创  《夜机》(主唱:陈慧娴 作曲:R.Siegel / Robert Jung 填词:陈少琪)
改编  《谁明浪子心》(主唱:王杰 作曲:王杰 填词:潘源良)
外包  《一生何求》(主唱:陈百强 作曲:王文清 填词:潘伟源)
改编  《夕阳之歌》(主唱:梅艳芳 作曲:Kohji Makaino 填词:陈少琪)
  历年的歌曲来源如下表:    年份 原创 外包 改编   0   0   2   3   6   6   4   4   5   6  总计
36    原创率:53%  改编率:36%  非原创率:47%
  从上表来看,香港十大中文金曲的原创率尚可,占半数以上,而且歌手完全唱口水歌的改编率也在36%,把80年代的香港乐坛说成都是靠改编歌有些过分了。    但也能看出逐年的趋势,在1984年之前,原创歌曲占绝对上风,这是因为电视剧主题歌的因素,香港有一个传统,电影、电视剧主题曲一般都要原创,尤其是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也实在不宜改编或外包,自然造成这个形势。    但需要看到的是,谭咏麟、张国荣、梅艳芳、张学友这些在80年代崛起的新一代歌手,以改编和外包歌曲居多,这也能看出商业化大潮对香港乐坛的冲击,毕竟那些销售记录和疯狂的乐迷都是他们带来的。    但是,反过来说,是否也是脱胎于粤曲的香港流行音乐界的问题呢?香港有多少能创作出既符合潮流又质量上乘的流行音乐作品的音乐人呢?我们推许顾嘉辉、黄霑、黎小田,但他们的音乐风格难道没有限制吗?    值得我们赞赏的是林子祥和陈百强,他们在两个时代都能保持自己的影响,创作和演绎出出色的音乐作品,可称为香港乐坛的脊梁。
  好帖,支持lz
  先做个记号,有空把楼主提到的歌都下来听  
  列这么多清单,又听不到
  最近还蛮所喜欢听许冠杰的歌
  @songgariula
19:45:00   十大中文金曲颁奖音乐会 (英文:RTHK Top Ten Chinese Gold Songs Awards Presentation Show) 由香港电台主办,是香港最重要的流行音乐颁奖项目之一,亦是历史最悠久的华语流行音乐颁奖活动。         由于香港电台的官方身份,所以该颁奖典礼的权威性在1980年代备受认可,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成就。由于我对1980年代香港乐坛的热爱,所以借天涯的音乐版.....  -----------------------------  邓丽君太吃亏了, 她太早红了, 香港开始排十大中文金曲的时候, 她已经逐渐转往日本二度发展, 后来身体不好就开始引退了。    不过香港票选20世纪十大经典金曲, 邓丽君《月亮代表我的心》是历史上第一名, 还由她弟弟代为领奖。  
  @songgariula
19:45:00  十大中文金曲颁奖音乐会 (英文:RTHK Top Ten Chinese Gold Songs Awards Presentation Show) 由香港电台主办,是香港最重要的流行音乐颁奖项目之一,亦是历史最悠久的华语流行音乐颁奖活动。  由于香港电台的官方身份,所以该颁奖典礼的权威性在1980年代备受认可,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成就。由于我对1980年代香港乐坛的热爱,所以借天涯的音乐版.....  -----------------------------  @驳吃粉HC论  23:25:09  邓丽君太吃亏了, 她太早红了, 香港开始排十大中文金曲的时候, 她已经逐渐转往日本二度发展, 后来身体不好就开始引退了。  不过香港票选20世纪十大经典金曲, 邓丽君《月亮代表我的心》是历史上第一名, 还由她弟弟代为领奖。  -----------------------------    这就实在没办法了,你看罗文、许冠杰,如果他们的时代红馆已经建成,他们就能靠开演唱会大赚特赚了。    而如果80年代大陆全面开放的话,谭咏麟、梅艳芳、陈百强也能靠唱国语歌大行其道,四大天王的历史也就不同了。    这就是英雄造时势,时势造英雄的道理了。
  《偶遇》——(主唱:林志美 作曲:李雅桑 填词:郑国江) 改编  ----------------------------------------------------------  这个是原创吧.
  先mark下,继续看
  支持,喜欢老歌。
  @songgariula  10:02:01    但是,反过来说,是否也是脱胎于粤曲的香港流行音乐界的问题呢?香港有多少能创作出既符合潮流又质量上乘的流行音乐作品的音乐人呢?我们推许顾嘉辉、黄霑、黎小田,但他们的音乐风格难道没有限制吗?        值得我们赞赏的是林子祥和陈百强,他们在两个时代都能保持自己的影响,创作和演绎出出色的音乐作品,可称为香港乐坛的脊梁。    -----------------------------  含泪大排,很喜欢当年WEA的男歌手  
  @枫下  07:08:15    《偶遇》——(主唱:林志美 作曲:李雅桑 填词:郑国江) 改编  ----------------------------------------------------------  这个是原创吧.  -----------------------------    我以为这首歌是改编自潘越云的《偶遇》,后来发现这位作者给蔡枫华、威镇乐队、徐小凤等香港歌手都作过曲,看来是我弄错了
  LZ辛苦了,看到这些熟悉的名字,一转眼二十几年过去了。  支持一下。
  《似水流年》好象应该算外包而不算改编. 《似水流年》 是香港电影(严浩导演, 赢了许多奖),
喜多郎为电影配乐, 顺便写主题曲, 片尾播放, 梅艳芳主唱, 所以应算外包.    《淑女》(主唱:梅艳芳 作曲:鲍比达 填词:潘伟源) 外包...... 鲍比达在香港出生, 出任香港百代唱片公司的音乐总监, 只是后来事业发展到台湾, 应该算原创.
  @gettingfat  17:16:06    《似水流年》好象应该算外包而不算改编. 《似水流年》 是香港电影(严浩导演, 赢了许多奖),
喜多郎为电影配乐, 顺便写主题曲, 片尾播放, 梅艳芳主唱, 所以应算外包.  《淑女》(主唱:梅艳芳 作曲:鲍比达 填词:潘伟源) 外包...... 鲍比达在香港出生, 出任香港百代唱片公司的音乐总监, 只是后来事业发展到台湾, 应该算原创.  -----------------------------    有道理,多谢多谢    这样看来,原创率更高,而改编率更低  
  @郁北子  17:59:29    如果把八十年代分成前后两段,又会是另一个结果.  -----------------------------  单纯为排这位同学而回帖。
  这个帖子就是用来收歌的,我也喜欢张国荣,但是我觉得楼主是用事实说话,已经做到很公平了,本来歌手就象流水一样的换,各自又有高峰和低谷,你要面面俱到不可能,尽量客观公证的看他们就行了。
  女歌手真是凤毛麟角。陈慧娴粤语歌相当经典
  个人听觉,许多入选的歌曲实在是口水味太重,听完就不想再听,倒是有些无心拾遗的很不错
  @映帆  16:37:28    个人听觉,许多入选的歌曲实在是口水味太重,听完就不想再听,倒是有些无心拾遗的很不错  -----------------------------  要顾及大众的口味,难免口水,倒也没有听完不想再听那么不堪,有一些歌曲还是十分值得回味的。
  好精准的数学分析啊,看好楼主
  马克楼主辛苦了
  @songgariula
19:45:00  十大中文金曲颁奖音乐会 (英文:RTHK Top Ten Chinese Gold Songs Awards Presentation Show) 由香港电台主办,是香港最重要的流行音乐颁奖项目之一,亦是历史最悠久的华语流行音乐颁奖活动。  由于香港电台的官方身份,所以该颁奖典礼的权威性在1980年代备受认可,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成就。由于我对1980年代香港乐坛的热爱,所以借天涯的音乐版.....  -----------------------------  @驳吃粉HC论  23:25:09  邓丽君太吃亏了, 她太早红了, 香港开始排十大中文金曲的时候, 她已经逐渐转往日本二度发展, 后来身体不好就开始引退了。  不过香港票选20世纪十大经典金曲, 邓丽君《月亮代表我的心》是历史上第一名, 还由她弟弟代为领奖。  -----------------------------  @songgariula  00:05:28  这就实在没办法了,你看罗文、许冠杰,如果他们的时代红馆已经建成,他们就能靠开演唱会大赚特赚了。  而如果80年代大陆全面开放的话,谭咏麟、梅艳芳、陈百强也能靠唱国语歌大行其道,四大天王的历史也就不同了。  这就是英雄造时势,时势造英雄的道理了。  -----------------------------  同意。
  LZ的数字分析很有说服力,小弟也有几点看法:    80-90年代,音乐的发展须依靠经济环境,所以香港的音乐圈影响力要大于台湾。    香港音乐或者说十大金曲的衰败,主要取决于两点,一是原创,二是国语。比如90年钟镇涛的【红叶斜落我心寂寞时】就是改自Richard Marx的【Right Here waiting】,李克勤【一生不变】是改自张镐哲的【不是我不小心】,林忆莲的【依然】改自BRENDA的【i still believe】,如果仔细寻找,还能发现很多,都是冷饭热炒。最搞笑的是同一届中,陈慧娴的【千千阙歌】和梅艳芳的【夕阳之歌】都是同一作曲,且均非首唱,真是千古奇闻。    原创是音乐圈大环境使然,非创作歌手很难一时改变,也可以理解。至于粤语改国语,那就是个人眼光问题了。张学友和刘德华在这一点上起步的比较早。相比之下,陈慧娴,关淑怡,李克勤就固执了些。娱乐圈的规律就是过时不候,所以今日影响立见高下。    当然李克勤应该是个特例,因为他是比较早主张且实践原创的,可惜时机差了那么一点。所以原本80年代末90年代初他和张学友是同一等级,但张搭上了非原创的最后一班地铁即【每天爱你多一些】,从此开始歌神之路,李则庙街之路漫漫修远,时至今日还是小媳妇未能熬成婆。当然,就香港现在的音乐水平,婆不婆的也无大碍。    记得十七八年前曾看到报纸上罗大佑批评香港音乐,说相差台湾三年。现在看看说十年也不过分。这么说吧,香港音乐很像中国足球,出奇的像。    最后,还是得提一下徐小凤。LZ的统计中,对她有些忽视了。徐小凤对于香港,就等于邓丽君之于台湾。只不过她生于49年,和梅艳芳陈慧娴已隔了一代人。徐小凤的音色实在是天赋异禀,蔡琴和她有点像,算是迷你版。我一直耿耿于怀,为虾米无间道中梁朝伟不用徐小凤的声音试碟。    
  对了,顺便提一个苦逼的人就是王杰。丫本来在台湾挺红的,后来把【安妮】改成了【可能】,【孤星】改成【人在风雨中】,然后到香港拿最佳新人奖(好像当年另一个是关淑怡),我看这就是他霉运的开始,就和香港音乐一样大江东去了。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的十大金曲典礼上,一大堆新人站在一起,一人唱一句自己的拿手歌曲。王杰和关淑怡站在最中间。后来这批人99%都已陨灭,只有一人,卷发,唱腔略带乡土,粤语发音稍嫌不准。就是这最不起眼的一枚,成就今日功名。此人当时在台上报名叫王靖雯。
    作者:播求 回复日期: 23:29:30  回复
      对了,顺便提一个苦逼的人就是王杰。丫本来在台湾挺红的,后来把【安妮】改成了【可能】,【孤星】改成【人在风雨中】,然后到香港拿最佳新人奖(好像当年另一个是关淑怡),我看这就是他霉运的开始,就和香港音乐一样大江东去了。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的十大金曲典礼上,一大堆新人站在一起,一人唱一句自己的拿手歌曲。王杰和关淑怡站在最中间。后来这批人99%都已陨灭,只有一人,卷发,唱腔略带乡土,粤语发音稍嫌不准。就是这最不起眼的一枚,成就今日功名。此人当时在台上报名叫王靖雯  -----------    好像是校长颁的奖。  关淑怡虽然比不上王杰和王菲的大红大紫,她的歌还真是好听
  @玉面飞龙74  12:59:07        作者:播求 回复日期: 23:29:30  回复          对了,顺便提一个苦逼的人就是王杰。丫本来在台湾挺红的,后来把【安妮】改成了【可能】,【孤星】改成【人在风雨中】,然后到香港拿最佳新人奖(好像当年另一个是关淑怡),我看这就是他霉运的开始,就和香港音乐一样大江东去了。      ......  -----------------------------  兄台所说不错,确实是谭校长颁奖,记得好像那年的司仪是雷宇扬,这个比较囧。    除【难得有情人】外,我比较喜欢关淑怡的【患难建真情】和【地老天荒】,后者是双龙会中的主题曲。
  当然李克勤应该是个特例,因为他是比较早主张且实践原创的,可惜时机差了那么一点。所以原本80年代末90年代初他和张学友是同一等级,但张搭上了非原创的最后一班地铁即【每天爱你多一些】,从此开始歌神之路,李则庙街之路漫漫修远,时至今日还是小媳妇未能熬成婆。当然,就香港现在的音乐水平,婆不婆的也无大碍。  ----------------------------------------------------------------------  李克勤在03,04,06都获得最受欢迎男歌手奖
  当然李克勤应该是个特例,因为他是比较早主张且实践原创的,可惜时机差了那么一点。所以原本80年代末90年代初他和张学友是同一等级,但张搭上了非原创的最后一班地铁即【每天爱你多一些】,从此开始歌神之路,李则庙街之路漫漫修远,时至今日还是小媳妇未能熬成婆。当然,就香港现在的音乐水平,婆不婆的也无大碍。    -----------------------------------------------------------------    李克勤在03,04,06都获得最受欢迎男歌手奖    --------------------------------------------------    我不是说李克勤不好,他声线好,基本功扎实,但你知道机遇这个东西很难说的。他确实后面拿了几届最佳男歌手,但事实是那时含金量已严重不足。现在内地谁会关心香港的音乐奖呢,都在看台湾的金曲奖。    我感叹的是,李克勤和张学友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都属于老人和新人之间待上位的夹心层。我甚至觉得李的杆位要更靠前一点。    20年后看看,不论是自身的知名度还是歌曲的传唱度,李已经望尘莫及了。
  香港粤语歌,听来听去20多年了,还是鼎盛时期的谭校长最牛。其他人靠边站
  香港粤语歌,听来听去20多年,还是鼎盛时期的谭校长最牛。
  说内地歌迷都在追看台湾金曲奖有点太夸张了。  台湾金曲奖是一个十分本土化的奖项,选出来的一些人,台湾本地人有时都知之甚少,更不要说是内地的歌迷了。
  这个帖子很好!看来80年代应该是谭林(林子祥)争霸才对!    另外1986年谭咏麟入选冠军歌少,是因为他只发行了一张专辑《第一滴泪》,加上和TVB关系闹翻,被封杀,MTV都不给拨!
  忧得几多  10:04:47    这个帖子很好!看来80年代应该是谭林(林子祥)争霸才对!        另外1986年谭咏麟入选冠军歌少,是因为他只发行了一张专辑《第一滴泪》,加上和TVB关系闹翻,被封杀,MTV都不给拨!  -----------------------------  谭咏麟自己才是霸主~~  好吧~  可惜只是80年代比较强一点罢了    可惜只有80年代呀
  忧得几多  10:04:47  这个帖子很好!看来80年代应该是谭林(林子祥)争霸才对!  另外1986年谭咏麟入选冠军歌少,是因为他只发行了一张专辑《第一滴泪》,加上和TVB关系闹翻,被封杀,MTV都不给拨!  -----------------------------  @甚迷离  10:25:52  谭咏麟自己才是霸主~~  好吧~  可惜只是80年代比较强一点罢了  可惜只有80年代呀  -----------------------------    我可没说啊,只是反对抹杀林子祥的成绩,抬高某些偶像派的成就而已!    这里说的就是80年代,当然就谈80年代嘛!    谁说谭咏麟只有80年代的?90年代和21世纪,一样有成就,只是不领奖,也不玩复出,不换公司,不搏噱头而已!    今年谭校长的巡回演唱会在大陆多个城市都有站哦,我至少会看其中一场的!    好好听歌,不在意别人的阴暗心理!!!
  这确实是一个好帖子,纵观香港80年代乐坛男歌手中谭咏麟与林子祥二人份量确实最重,一位是宝丽金一位是华纳的当家人物,创造经典无数。数据最有说服力。非常巧的是二人又是老乡,私人关系又非常好,一个外向豁达,一个内敛低调。纵跨三十几年见证了香港乐坛的岁月变迁,令人尊敬,应该由衷珍惜。
  这是有谭咏麟三个字最少其他迷进来的帖子,那个红尘什么的在另外的帖子被证明是荣黒.
  顶起等水稻猫
  流金岁月——陪伴我们长大的那些音乐,现在听起来还是那么有感觉。
  @忧得几多  10:04:47    这个帖子很好!看来80年代应该是谭林(林子祥)争霸才对!        另外1986年谭咏麟入选冠军歌少,是因为他只发行了一张专辑《第一滴泪》,加上和TVB关系闹翻,被封杀,MTV都不给拨!  -----------------------------  和TVB只是因为一些问题没有谈妥,但是谭咏麟和TVB后来又恢复了良好的关系    谭林(林子祥)争霸?你真会扭曲香港乐坛历史:    “谭张争霸”开始于1986年      张国荣1986年以后在香港的成绩就不比谭咏麟要低         1986年开始谭咏麟的销量就开始下滑:86年谭的《第一滴泪》虽然也30万张,但是评价已经不如他前几张专辑,而张国荣的《STAND UP》在86年已经达到30万张              1987年谭咏麟的专辑销量更是下滑到每张25万,张国荣87年的《夏天的浪漫》就突破七白金,年销量更是超过40万张              谭咏麟在88年初颁奖前就有他买奖作弊的报道满天飞,周润发,楼南光更是公开说谭咏麟有买奖,在这样的情况下谭咏麟马上退出颁奖礼              谭咏麟88年退出颁奖礼后销量反弹了一年,89年销量又下降了下来,谭咏麟89年的唱片《爱念》25万,《忘情都市》20万,而张国荣89年的唱片《侧面》则有近35万的销量      90年代张国荣在香港乐坛的成绩比谭咏麟好的多:    香港历年来在销售榜上停留周数最久的唱片            来源:IFPI Album Chart Statistics            按 : 统计数字由 1993 年 4 月 29 日开始             最多第一名歌手                        男歌手             张学友 (50 weeks)             郭富城 (29 weeks)             刘德华 (25 weeks)             黎明 (23 weeks)             郑伊健 (19 weeks)             许志安 (13 weeks)             张国荣 (12 weeks)             谢霆锋 (10 weeks)             周华健 (8 weeks)             梁汉文 (7 weeks)             李克勤 (6 weeks)             Beyond (5 weeks)             苏永康 (4 weeks)             陈奕迅 (4 weeks)             古巨基 (4 weeks)             罗嘉良 (3 weeks)             郑中基 (3 weeks)             王杰 (3 weeks)             草蜢 (2 weeks)             陈百强 (2 weeks)             张信哲 (1 week)             张智霖 (1 week)             林海峰 (1 week)             陈晓东 (1 week)             巫启贤 (1 week)             吴奇隆 (1 week)             罗文 (1 week)             谭咏麟 (1 week)             软硬天师 (1 week)      
    作者:忧得几多 回复日期: 10:48:12 
            谁说谭咏麟只有80年代的?90年代和21世纪,一样有成就,只是不领奖,也不玩复出,不换公司,不搏噱头而已!  --------------------------------------------------------------    宋永前(80年代在宝丽金唱片任职)曾经亲口说过谭咏麟所在的宝丽金唱片拣完拣剩的歌曲,才会留给张国荣所在的新艺宝唱片(新艺宝唱片为宝丽金唱片及新艺城电影的合资附属公司)    也就是说张国荣所在的新艺宝唱片在选歌优先权上在当年是不及谭咏麟所在的宝丽金唱片,即使如此在香港龙虎榜歌曲上,整个“谭张争霸”时期(1986年-1989年)谭咏麟与张国荣入榜歌曲数量非常接近:一个16首,一个15首。足以说明他们当年的竞争有多激烈        1986年-1989年谭咏麟与张国荣在香港龙虎榜的冠军歌曲列表:        谭咏麟:    曾经     Maggie     Don't say goodbye     再见吧!浪漫     知心当玩偶     半梦半醒     不见不散     八十岁后     水中花     爱念     情义两心知     你知我知         张国荣:    谁令你心痴     Stand up     黑色午夜     当年情     有谁共鸣     爱慕     无心睡眠     拒绝再玩     想你     沉默是金    无需要太多     继续跳舞     侧面     由零开始     从不知        1999年谭咏麟,张国荣同在环球唱片(宝丽金此时已经被环球唱片收购),在接受相同公司资源的情况下,张国荣在香港电台中文歌曲龙虎榜的冠军歌曲远多于谭咏麟。从日至2001年香港龙虎榜冠军歌曲数量排名:             取得5周冠军以上的相关统计如下:     张国荣(8周冠军)     1. 陪你倒数 张国荣     1. 路过蜻蜓 张国荣     1. 枕头 张国荣     1. 大热 张国荣     1. 大热 张国荣     1. 没有爱 张国荣     1. 梦到内河 张国荣    1. 幻影 + 雾之恋             谭咏麟(2周冠军):     1. 幻影 + 雾之恋  1。自选角度  
  作者:songgariula 回复日期: 10:30:32  回复
      我们可以看出,这个表和“龙虎榜”的排序基本还是呈正态相关的。谭咏麟、林子祥还是排在最前面,然后是梅艳芳、陈百强、关正杰和张国荣。        很令人惊讶,关正杰虽然人不红,但歌实在是红,甚至只在头四年的成绩,就超过了偶像巨星张国荣的总数字。        如果按统计的年限来计算的话,谭咏麟在8年之内拿到11首金曲,平均每年1.375首,林子祥、梅艳芳10年之内拿到8首金曲,张学友5年之内拿到4首金曲,平均每年0.8首,依然是频度最高的几个人。需要指出的是,在谭咏麟退出领奖之后,实际上“十大中文金曲”的获奖歌曲中依然有他的四首歌曲,分别是88年的《半梦半醒》和《水中花》、89年的《情义两心知》和《你知我知》(89年的信息来源我只在网络上见过,无法分辨其准确性),如果都计算在内的话,那他就是10年内拿了15首金曲,不过这样势必会影响整体数据,所以只是随便说说了。  --------------------------------------------------  你的频度少计算了张国荣的:    张国荣在5年之内连续拿到6首10大中文金曲,平均每年也有1.1首。这个频度也是很高的。    张入选十大的时间是比较晚,年这段时间他主要还是做电视,电影演员,1980年,1981年,1982年张国荣也没有出唱片,也不存在歌曲进入“十大中文金曲”的可能。  83年的唱片《风继续吹》是他在整个80年代的第一张唱片,84年张国荣正式进入一线歌手行列,并有歌曲入选十大中文金曲      关正杰超过张国荣这也很正常,关正杰早期是宝丽金唱片的代表歌手之一,当年和许冠杰并称为“歌坛双杰”的人就是关正杰。      其实从“龙虎榜”冠军歌曲和十大中文歌曲来看,谭咏麟所在的宝丽金唱片在80年代无疑是香港最有实力的公司。梅艳芳,张国荣,陈百强这些非宝丽金唱片的歌手在本公司实力不如宝丽金唱片的情况下还能够取得好成绩,实属不易。  
  作者:songgariula 回复日期: 09:27:33  回复
      @红尘掠过一样沉重  09:48:10    楼主也是个谭迷吧,你把整个八十年代拉在一起,用总数量来衬托谭咏麟的优势    就是想混淆一个事实:张国荣是84年才崛起的歌手,如果用80年代后段的成绩来计算的话,谭咏麟与张国荣比没什么优势。    实际上到了86年,谭咏麟已经被张国荣赶上并超过了,87年的所谓“优势”,是他买奖的结果而已。    -----------------------------        根据实际的数据最后谭咏麟排第一我就是谭迷,这逻辑让我闭口无言        张国荣虽然是84年才成为一线歌手,但他出唱片是在70年代,一直到1989年宣布退出乐坛,整个八十年代,他都是站在竞争的第一线的。        如果是80年代后期来比较的话,龙虎榜冠军歌谭咏麟是18首,张国荣是16首;十大中文金曲谭咏麟是6首(这是三年的成绩),而张国荣是4.5首(这是四年的成绩),怎么看谭咏麟都还是占优势的。  ------------------------------------------------------   1980年,1981年,1982年张国荣也没有出唱片,也不存在歌曲进入“十大中文金曲”或者龙虎榜冠军歌的可能。      如果是80年代后期来比较的话:整个“谭张争霸”时期(1986年-1989年)谭咏麟与张国荣入榜歌曲数量非常接近:一个16首,一个15首。足以说明他们当年的竞争很激烈,谁都没有很明显的优势(根据文库的算法,合唱歌曲计为一首,尤其《沉默是金》张也出了独唱版本),而且张国荣当时所在的新艺宝唱片在歌曲优先权上在当年是不及谭咏麟所在的宝丽金唱片。    另外在88年以及89年叱咤颁奖典礼上张国荣的总体上榜歌曲的总分数是多于谭咏麟的:所以89年叱咤颁奖典礼:张国荣获得叱咤男歌手金奖,比谭咏麟受欢迎            
  作者:忧得几多 回复日期: 10:48:12  回复
      我可没说啊,只是反对抹杀林子祥的成绩,抬高某些偶像派的成就而已!  ---------------------------------------  你处处含沙射影的针对张国荣,真是服了你了!抬高某些偶像派的成就?      在韩国:    张国荣是家喻户晓的明星,韩国媒体曾用亚洲超级巨星形容他在韩国的地位,1989年韩国举办“亚洲10大最受欢迎艺人评选”,张国荣名列第一位    张国荣是第一位享誉韩国乐坛的华人歌手,并且是华语唱片在韩国销量纪录保持者                  张国荣的歌曲《a thousand dreams of you》曾攀升至韩国本地流行排行榜榜首    张国荣也多次获得韩国最受欢迎国外演员奖        而谭咏麟在韩国既无知名度,也无人气,韩国举办过多次最受欢迎10大国外艺人评选,也从来没有过谭咏麟的名字。            ```````````````````````        日本:张国荣是华人男歌手在日本演唱会的场次纪录保持者,两次打破香港歌手在日本开演唱会的场次纪录,张国荣也是第一位获得“日本影评人大奖最佳男主角奖”的华人演员,第一位受邀担任日本东京国际电影节评委的华人男演员。日本的最受欢迎国外明星评选中也多次看到张国荣的名字。            而谭咏麟在日本既无影响力,也无人气,日本举办过多次最受欢迎国外艺人评选,也从来没有过谭咏麟的名字。        ````````````````    泰国,新加坡:    张国荣早年凭借电视剧在在泰国获得很高的知名度和人气,详细见此帖:http://bbs./bbs/zhangguorong/.html        2005年,新家坡《联合早报》举办亚洲人气50强评选,张国荣进入前5强,所获得的名次是香港艺人历年来最佳名次。50强名单并没有谭咏麟        ``````````````````````        欧洲美国:谭咏麟基本没有知名度,而美国《洛杉矶时报》曾经评论张国荣以电影《霸王别姬》扬名国际。在欧洲美国的文艺界,尤其是那些爱好中国电影的人士中张国荣具备一定的影响力。            综上所述:    在影坛的成就和影响力张国荣甩开谭咏麟一大截        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张国荣甩开谭咏麟一大截    在海外乐坛的贡献和影响力张国荣甩开谭咏麟一大截      国外媒体多次用:    “亚洲超级巨星”,“亚洲顶级巨星”来形容张国荣在亚洲地区尤其是日本韩国的巨大影响力。       
    1986年-1989年“谭张争霸”时期谭咏麟与张国荣在香港龙虎榜的冠军歌曲数量非常接近:一个16首,一个15首。足以说明他们当年的竞争很激烈。              谭咏麟入榜歌曲:      曾经       Maggie       Don't say goodbye       再见吧!浪漫       知心当玩偶       半梦半醒       不见不散       八十岁后       水中花       爱念       情义两心知       你知我知             张国荣入榜歌曲:      谁令你心痴       Stand up       黑色午夜       当年情       有谁共鸣       爱慕       无心睡眠       拒绝再玩       想你       沉默是金      无需要太多       继续跳舞       侧面       由零开始       从不知              1999年谭咏麟,张国荣同在环球唱片(宝丽金此时已经被环球唱片收购),在接受相同公司资源的情况下,张国荣在香港电台中文歌曲龙虎榜的冠军歌曲远多于谭咏麟。从日至2001年香港龙虎榜冠军歌曲数量排名:              张国荣(8周冠军)       1. 陪你倒数 张国荣       1. 路过蜻蜓 张国荣       1. 枕头 张国荣       1. 大热 张国荣       1. 大热 张国荣       1. 没有爱 张国荣       1. 梦到内河 张国荣      1. 幻影 + 雾之恋                   谭咏麟(2周冠军):       1. 幻影 + 雾之恋  1。自选角度  ---------------------------------------------  谭咏麟所在的宝丽金当时是香港最大牌的唱片公司,拥有强大的资金和制作团队,而张国荣所在的新艺宝唱片是一家刚刚成立不久的新公司,并且是宝丽金的附属公司。而宝丽金对新艺宝的优势正是它用有强大的财力,好的原创歌曲总是先留给自己公司的人,挑剩下的再给新艺宝。    曾经在宝丽金唱片任职的宋永前曾经亲口证实此事。并且宝丽金还有能力延请国外音乐人给谭咏麟专门写歌,这方面张国荣所在的新艺宝是难以做到的。所以张国荣,陈百强这些非宝丽金唱片的歌手在本公司实力不如宝丽金唱片的情况下还能够取得好的成绩,实属不易。      宋永前(曾经在宝丽金唱片任职):“你与他们这么熟(指关、向等监制,以及宝记宣传部高层),你都知道啦,他们(指宝丽金唱片)拣完拣剩的歌曲,才会留给新艺宝。”  
  看来是我忽视了张国荣在1983年之前没有出唱片这一点,所以在这里向大家道歉,这样的话,张国荣在7年内获得18首冠军歌,以及6首中文金曲,按频度算的话分别是2.57和0.86    从冠军歌的频度来讲,张国荣的频度仅次于谭咏麟的2.7,高于林子祥的2.25    从中文金曲的频度来讲,他的频度也仅次于谭咏麟的1.1,高于林子祥、张学友和梅艳芳的0.8首,不愧是80年代仅次于谭咏麟的偶像巨星。    感谢网友水稻猫给我提供信息,但我这个帖子主要是讨论数据的,这些花边新闻与本文无关,希望你不要再做这种事了,谢谢
  抱歉,上面还是弄错了,谭咏麟的金文金曲频度是1.375,因为88年和89年他没有参加奖项的竞争    还有,叱咤和劲歌金曲的奖项,请不要在这个帖子里发表,因为第一,本贴是讨论港台十大中文金曲的;第二,叱咤是80年代末期才开办的,劲歌金曲是83年开办的,都无法代表整个1980年代。
  这样的好帖留名,楼主辛苦了,喜欢80年代的歌坛,独爱哥哥
  作者:songgariula 回复日期: 11:26:02  回复
    看来是我忽视了张国荣在1983年之前没有出唱片这一点,所以在这里向大家道歉,这样的话,张国荣在7年内获得18首冠军歌,以及6首中文金曲,按频度算的话分别是2.57和0.86  ------------------------------------------  整个80年代张国荣是有三年没有出唱片的,分别是1980年,1981年,1982年    1989年十大中文金曲张国荣并没有参加(由于退出歌坛的原因,在1989年度十大劲歌金曲的颁奖礼上张国荣亲口说这是他最后领取的奖,十大中文金曲在劲歌金曲的颁奖礼之后举行,会遵照张的意思不参加)    所以张国荣的各项数据为:  是7年内得18首冠军歌,按频度算的话是2.57  是5年内得6首中文金曲,按频度算的话是1.1  
  @忧得几多  10:48:12    忧得几多  10:04:47    这个帖子很好!看来80年代应该是谭林(林子祥)争霸才对!    另外1986年谭咏麟入选冠军歌少,是因为他只发行了一张专辑《第一滴泪》,加上和TVB关系闹翻,被封杀,MTV都不给拨!    -----------------------------    @甚迷离  10:25:52......  -----------------------------  我阴暗?  我不知道是多阳光呀!  相反,某些人的粉丝,不好好的去支持他的演唱事业,天天在这发什么所谓的比较帖子。  90年代之后,除了一些老歌迷外,还有几个人喜欢得上谭咏麟?  比什么?比专辑销量?  
  @忧得几多  10:48:12  忧得几多  10:04:47  这个帖子很好!看来80年代应该是谭林(林子祥)争霸才对!  另外1986年谭咏麟入选冠军歌少,是因为他只发行了一张专辑《第一滴泪》,加上和TVB关系闹翻,被封杀,MTV都不给拨!  -----------------------------  @甚迷离  10:25:52......  -----------------------------  @甚迷离  14:36:31  我阴暗?  我不知道是多阳光呀!  相反,某些人的粉丝,不好好的去支持他的演唱事业,天天在这发什么所谓的比较帖子。  90年代之后,除了一些老歌迷外,还有几个人喜欢得上谭咏麟?  比什么?比专辑销量?  -----------------------------    谁说不去啊?校长这些年的专辑,我都有买,演唱会,我都尽量参加  今年还有巡回啊,一定要去看!    90年代以后,校长开了多少巡回演唱会,如果说只是“一些老歌迷”喜欢他之外,这“一些”可不少哦。    还有,人家这个贴说的是1980年代,请阳光的荣迷小朋友仔细阅读题干信息,不要涂错卡片哟!
  @春天asd  13:55:36    作者:songgariula 回复日期: 11:26:02  回复        看来是我忽视了张国荣在1983年之前没有出唱片这一点,所以在这里向大家道歉,这样的话,张国荣在7年内获得18首冠军歌,以及6首中文金曲,按频度算的话分别是2.57和0.86    ------------------------------------------    整个80年代张国荣是有三年没有...........  -----------------------------  @春天asd,楼主的计算方式是以发唱片那一年作为开始时间,不参加颁奖典礼可以除外。张国荣整个80年代是1983年第一年开始发唱片,以这个时间作为开始时间是没有问题的,另外2.57可以近似写为2.6   是7年内得18首冠军歌,按频度算的话是2.6  是6年内得6首中文金曲,按频度算的话是1.0
  作者:songgariula 回复日期: 09:50:49  回复
        从竞争角度来看,男歌手之间有明显的此消彼长,张国荣在1986年取得了1980年代次好的4.5首冠军歌的好成绩,这一年正值谭咏麟在海外开巡回演唱会,忽视在香港的宣传,于是上演了“谭张争霸”的好戏(其实我觉得林子祥、陈百强的歌艺和成绩也不逊色于张国荣,但舞台爆发力和竞争心上,只有张国荣能成为谭咏麟的对手)。同时,张学友也取得了4首冠军歌的好成绩。而在1987年和1988年,谭咏麟成绩分别为5首和4首,张国荣和张学友相应就有所衰退。  ---------------------------------------------------------  张国荣在1986年不也在海外开了演唱会吗?  “谭张争霸”不是因为谭在海外开巡回演唱会才造成的,谭咏麟开不开巡回演唱会也不影响张国荣的歌曲打入龙虎冠军歌曲榜单。  张国荣1987年只出了一张粤语主打大碟,打榜歌曲减少,但是这张粤语主打大碟是1987年的冠军大碟,我不认为他的成绩在倒退。1988年张国荣是4首龙虎冠军歌曲。  
  龙虎榜冠军歌上对于两人合唱歌曲如何算这个本身就是值得商榷,按楼主的算法是把合唱歌曲算半首,但是本人在查阅百度文库资料时候该文作者是把龙虎榜冠军歌上的两人合唱歌曲按一首算,所以如果按照百度文库资料的计算方法张国荣获得年度最多龙虎榜冠军歌曲的年份是:  1986年的五首龙虎榜冠军歌  另一个是2000年五首龙虎榜冠军歌取得六个周冠军(歌曲《大热》蝉联两周龙虎榜冠军),可以说在80年代和新世纪张国荣都有自己的颠峰年。  张国荣1987年只出了一张粤语主打大碟,打榜的粤语歌曲有所减少。  1988年,1989年张国荣都保持了每年四首龙虎榜冠军的成绩。  
  “谭张争霸”开始于1986年          张国荣1986年以后在香港的成绩就不比谭咏麟要低             1986年开始谭咏麟的销量就开始下滑:86年谭的《第一滴泪》虽然也30万张,但是评价已经不如他前几张专辑,而张国荣的《STAND UP》在86年已经达到30万张                  1987年谭咏麟的专辑销量更是下滑到每张25万,张国荣87年的《夏天的浪漫》就突破七白金,年销量更是超过40万张                  谭咏麟在88年初颁奖前就有他买奖作弊的报道满天飞,周润发,楼南光更是公开说谭咏麟有买奖,在这样的情况下谭咏麟马上退出颁奖礼                  谭咏麟88年退出颁奖礼后销量反弹了一年,89年销量又下降了下来,谭咏麟89年的唱片《爱念》25万,《忘情都市》20万,而张国荣89年的唱片《侧面》则有近35万的销量  -------------------------------------------------------------------  谭咏麟86年第一滴泪的销量要远远超过STANDUP.麻烦荣迷吹牛打打草稿好吗?  同样地,89年爱念在销量榜上的成绩也是超过侧面很多.  88年就不说了,张国荣两张加起来都不如校长的一张;  也就是87年,张国荣一刹那的光辉勉强赢了校长一次.其实也是拜张国荣转投新艺宝引发的附加效应.  也就这一次,被荣迷吹得.............
  校长80年代的港台中文金曲,从81年算起,到87年,7年11首金曲,合下来1.57首/年;如果再算上88,89年港台因为尊重校长选择,不让其四首金曲入选,就是9年15首金曲,合下来1.67首/年;张国荣6年6首,也就是1首/年;孰高孰低,一目了然。  另外,校长还获得了4次IFPI大奖,包括荣迷所称的86,87年;而张仅获一次,还是在校长已退出领奖的88年,孰高孰低,一目了然。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同时转发到微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十大劲歌金曲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