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里的生活建屋的所有材料帝国类似小说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停滞的帝国 佩雷菲特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促销信息:
商品评分:
配&送&至:
服  务:
温馨提示:
赠  品:
促销信息: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停滞的帝国 佩雷菲特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商品名称:停滞的帝国 佩雷菲特 生活.读书.新知三...
商品编号:
上架时间: 10:06:40
商品毛重:1.0kg
商品产地:
如果您发现商品信息不准确,
书 名:停滞的帝国
作 者:(法)佩雷菲特 译者:王国卿 毛凤支 谷炘 夏春丽 钮静籁等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3年11月
版 次:第4版
页 数:502
59&元 本店价:
折扣:【80】 节省:11.8&元
货号:1429609
1793年英国使者马戛尔尼到访中国,这次出使在历史上最大的争论是:英国使者有没有向乾隆皇帝下跪磕头?……
《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作者佩雷菲特从世界史的角度,将此次出使作为东方与西方的首次撞击来考察,于是,视野开阔了,可供思考的素材也就相应丰富起来。在作者眼中,这次英国人的出使实质意味着当时的“天下唯一的文明国家”面对“世界最强大的国家”……
《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以详实的史实,有趣的细节,精彩的笔致,揭示中西文明巨大差异和冲突。
法国著名学者佩雷菲特从世界史的角度,将此次出访看作“东方与西方的首次撞击”,于是,视野开阔了,可供思考的素材也就相应丰富起来。在作者眼中,这次英国人的出使实质意味着当时的“世界最强大的国家”面对“天下唯一的文明国家”,是“传统社会”全面遭遇“现代社会”。《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以详实的史实,有趣的细节,精彩的笔致,揭示中西文明巨大差异和冲突。内容提要
1793年英国使者马戛尔尼到访中国,这次出使在历史上最大的争论是:英国使者有没有向乾隆皇帝下跪磕头?……
《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作者佩雷菲特从世界史的角度,将此次出使作为东方与西方的首次撞击来考察,于是,视野开阔了,可供思考的素材也就相应丰富起来。在作者眼中,这次英国人的出使实质意味着当时的“天下唯一的文明国家”面... &显示全部信息
1793年英国使者马戛尔尼到访中国,这次出使在历史上最大的争论是:英国使者有没有向乾隆皇帝下跪磕头?……
《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作者佩雷菲特从世界史的角度,将此次出使作为东方与西方的首次撞击来考察,于是,视野开阔了,可供思考的素材也就相应丰富起来。在作者眼中,这次英国人的出使实质意味着当时的“天下唯一的文明国家”面对“世界最强大的国家”……
《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以详实的史实,有趣的细节,精彩的笔致,揭示中西文明巨大差异和冲突。
阿兰&佩雷菲特,生于1925年。法兰西学院院士,学者,法国《费加罗报》编辑委员会主席,曾担任过七任部长,在法国政治界和学术界都颇有影响,属于法国传统上博学多才、思想敏锐、视野广阔的一类知识分子。目录译者的话前言一次探索的冒险小引三个时期的见证人(1793年、1816年、1840年)第一部分 “地球上最强大的民族”向中国驶去(1792年9月—1793年6月)第一章 启程时的热情(日—10月8日)第二章 “人类的主人”(日—27日)第三章 对中国着了迷的欧洲(日—11月30日) &显示全部信息译者的话前言一次探索的冒险小引三个时期的见证人(1793年、1816年、1840年)第一部分 “地球上最强大的民族”向中国驶去(1792年9月—1793年6月)第一章 启程时的热情(日—10月8日)第二章 “人类的主人”(日—27日)第三章 对中国着了迷的欧洲(日—11月30日)第四章 在英国舰队的保护下(日—日)第五章 中国味(1793年1月底一6月16日)第二部分 另一个星球去中国觐见皇帝(1793年6月—9月)第六章 澳门,衔接两个世界的缓冲地(日—23日)第七章 避开了广州(日—24日)第八章 稀奇的怪物(日—7月5日)第九章 搜罗领航员(日—18日)第十章 “英国的名声”(日—31日)第十一章 运送礼品(日—8月5日)第十二章 “对你来说,一切都是新鲜的”(日—7日)第十三章 礼品还是贡品?(日—10日)第十四章 沿白河溯流而上(日—16日)第十五章 一堂磕头课(日)第十六章 分配住进一座庙宇(日—21日)第十七章 一座由木结构房屋组成的城市(日—20日)第十八章 出现乌云(日—21日)第十九章 路经北京(日)第二十章 在圆明园边上(日)第二十一章 和传教士初次见面(日—24日)第二十二章 科技宫(日—24日)第二十三章 狼狈不堪的“学者”(日)笔二十四章 您有统治国家的科学吗?(日—28日)第二十五章 富丽堂皇的监狱(日—26日)第二十六章 已变成中国人的欧洲人(日—29日)第二十七章 一个受他人影响的君主(日J29日)第二十八章 皇帝的朱笔(日w31日)第二十九章 谈判不在热河进行(日—9月1日)第三部分 傲慢对自负在皇帝的庇荫下(日wlO月6日)第三十章 长城路上(日—5日)第三十一章 在鞑靼区(日—8日)第三十二章 礼仪危机(日—9日)第三十三章 赢啦!(日)第三十四章 各有各的理(日)第三十五章 冲击波(日—14日)第三十六章 觐见那天的早晨(日)第三十七章 在皇帝脚下(日)第三十八章 “万树天堂”(日—16日)第三十九章 鞑靼皇帝(日)第四十章 但愿庆典仍继续(日—18日)第四十一章 内宫秘史,床笫隐私第四十一章 天气转阴(日—25日)笔四十三章 回到北京(日—30日)第四十四章 遭难(日—10月2日)第四十五章 御座上的一卷纸轴(日)第四十六章 君主给封臣的信(日)第四十七章 扔人海里的瓶子(日—4日)第四十八章 “我们像小偷似的离去”(日—7日)第四部分 真正的使命开始(日—11月11日)第四十九章 迟到的答复(日—8日)第五十章 一位文人大学士(日—10日)第五十一章 天朝文书(日—15日)第五十二章 劳动和日常生活(日—18日)第五十三章 “破坏夷船”(日—20日)第五十四章 “皇上对任何变化都表示怀疑”(日—23日)第五十五章 无与伦比的邮政(日—24日)第五十六章 “迫使中国人挨饿”(日—28日)第五十七章 乾隆发怒(日—11月1日)第五十八章 用公鸡祭河神的地方(日—6日)第五十九章 苏州,中国的半个天堂(日)第六十章 被出卖的未婚妻(日)第六十一章 黑暗中的微光(日—11日)第六十二章 “于严切之中,仍寓怀柔”(日—13日)第五部分 峰回路转,希望复萌(1793年11月—1794年9月)第六十三章 老传教士的遗嘱(日—10日)第六十四章 在南方内地(日—17日)第六十五章 逆来顺受(日—20日)第六十六章 一段旱路(日—22日)第六十七章 “我国的造化”(日—72日)第六十八章 一名官员当众遭受鞭答(日—27日)第六十九章 旅行者的失望和幸福(日—12月4日)第七十章 标志进步的火柴(日—6日)第七十一章 南下广州(日—14日)第七十二章 那里憎恨洋鬼子(日—18日)第七十三章 广州(日—23日)第七十四章 会合(日—日)第七十五章 与外界联系的修士和奸商(日—8日)第七十六章 后卫战(日—日)第七十七章 明天的中国(日—15日)第七十八章 中国人更兴旺发达……(日—2月1日)第七十九章 令人吃惊的军事同盟要求第八十章 处于战争状态的海洋(日—9月6日)第六部分 马戛尔尼之后的一系列不幸第八十一章 不再迷恋中国的欧洲(1794年—1816年)第八十二章 蒂津——丢了脸的使团(1794年—1795年)第八十三章 戈洛夫金——半途而废的使团(1805年秋)第八十四章 阿美士德——被驱逐的使团(1816年—1817年)第八十五章 圣赫勒拿岛上战俘的忠告(月)第八十六章 鸦片换茶(1817年—1840年)第八十七章 耀武扬威第八十八章 内破裂(1850年—1911年)结束语天文地理音乐钟与景泰蓝附录
前言一次探索的冒险
小引三个时期的见证人(1793年、1816年、1840年)
第一部分 “地球上最强大的民族”向中国驶去(1792年9月—1793年6月)
第一章 启程时的热情(日—10月8日)
第二章 “人类的主人”(日—27日)
第三章 对中国着了迷的欧洲(日—11月30日)
第四章 在英国舰队的保护下(日—日)
第五章 中国味(1793年1月底一6月16日)
第二部分 另一个星球去中国觐见皇帝(1793年6月—9月)
第六章 澳门,衔接两个世界的缓冲地(日—23日)
第七章 避开了广州(日—24日)
第八章 稀奇的怪物(日—7月5日)
第九章 搜罗领航员(日—18日)
第十章 “英国的名声”(日—31日)
第十一章 运送礼品(日—8月5日)
第十二章 “对你来说,一切都是新鲜的”(日—7日)
第十三章 礼品还是贡品?(日—10日)
第十四章 沿白河溯流而上(日—16日)
第十五章 一堂磕头课(日)
第十六章 分配住进一座庙宇(日—21日)
第十七章 一座由木结构房屋组成的城市(日—20日)
第十八章 出现乌云(日—21日)
第十九章 路经北京(日)
第二十章 在圆明园边上(日)
第二十一章 和传教士初次见面(日—24日)
第二十二章 科技宫(日—24日)
第二十三章 狼狈不堪的“学者”(日)
笔二十四章 您有统治国家的科学吗?(日—28日)
第二十五章 富丽堂皇的监狱(日—26日)
第二十六章 已变成中国人的欧洲人(日—29日)
第二十七章 一个受他人影响的君主(日J29日)
第二十八章 皇帝的朱笔(日w31日)
第二十九章 谈判不在热河进行(日—9月1日)
第三部分 傲慢对自负在皇帝的庇荫下(日wlO月6日)
第三十章 长城路上(日—5日)
第三十一章 在鞑靼区(日—8日)
第三十二章 礼仪危机(日—9日)
第三十三章 赢啦!(日)
第三十四章 各有各的理(日)
第三十五章 冲击波(日—14日)
第三十六章 觐见那天的早晨(日)
第三十七章 在皇帝脚下(日)
第三十八章 “万树天堂”(日—16日)
第三十九章 鞑靼皇帝(日)
第四十章 但愿庆典仍继续(日—18日)
第四十一章 内宫秘史,床笫隐私
第四十一章 天气转阴(日—25日)
笔四十三章 回到北京(日—30日)
第四十四章 遭难(日—10月2日)
第四十五章 御座上的一卷纸轴(日)
第四十六章 君主给封臣的信(日)
第四十七章 扔人海里的瓶子(日—4日)
第四十八章 “我们像小偷似的离去”(日—7日)
第四部分 真正的使命开始(日—11月11日)
第四十九章 迟到的答复(日—8日)
第五十章 一位文人大学士(日—10日)
第五十一章 天朝文书(日—15日)
第五十二章 劳动和日常生活(日—18日)
第五十三章 “破坏夷船”(日—20日)
第五十四章 “皇上对任何变化都表示怀疑”(日—23日)
第五十五章 无与伦比的邮政(日—24日)
第五十六章 “迫使中国人挨饿”(日—28日)
第五十七章 乾隆发怒(日—11月1日)
第五十八章 用公鸡祭河神的地方(日—6日)
第五十九章 苏州,中国的半个天堂(日)
第六十章 被出卖的未婚妻(日)
第六十一章 黑暗中的微光(日—11日)
第六十二章 “于严切之中,仍寓怀柔”(日—13日)
第五部分 峰回路转,希望复萌(1793年11月—1794年9月)
第六十三章 老传教士的遗嘱(日—10日)
第六十四章 在南方内地(日—17日)
第六十五章 逆来顺受(日—20日)
第六十六章 一段旱路(日—22日)
第六十七章 “我国的造化”(日—72日)
第六十八章 一名官员当众遭受鞭答(日—27日)
第六十九章 旅行者的失望和幸福(日—12月4日)
第七十章 标志进步的火柴(日—6日)
第七十一章 南下广州(日—14日)
第七十二章 那里憎恨洋鬼子(日—18日)
第七十三章 广州(日—23日)
第七十四章 会合(日—日)
第七十五章 与外界联系的修士和奸商(日—8日)
第七十六章 后卫战(日—日)
第七十七章 明天的中国(日—15日)
第七十八章 中国人更兴旺发达……(日—2月1日)
第七十九章 令人吃惊的军事同盟要求
第八十章 处于战争状态的海洋(日—9月6日)
第六部分 马戛尔尼之后的一系列不幸
第八十一章 不再迷恋中国的欧洲(1794年—1816年)
第八十二章 蒂津——丢了脸的使团(1794年—1795年)
第八十三章 戈洛夫金——半途而废的使团(1805年秋)
第八十四章 阿美士德——被驱逐的使团(1816年—1817年)
第八十五章 圣赫勒拿岛上战俘的忠告(月)
第八十六章 鸦片换茶(1817年—1840年)
第八十七章 耀武扬威
第八十八章 内破裂(1850年—1911年)
结束语天文地理音乐钟与景泰蓝
插图和节选
【 前言 】
二百年前,大英帝国以给乾隆祝寿为名向中国派出了马戛尔尼勋爵率领的庞大使团,分乘五艘船只,浩浩荡荡,经过10个月的航行,于1793年7月底到达天津大沽口外,并于9月14日在承德避暑山庄觐见了乾隆皇帝。
英国在率先实现工业革命之后当时已是西方的第一强国。它在世界各地拥有许多殖民地,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殖民帝国。而中国却一直是东方的第一大国,虽然鼎盛时期已过,但仍统治着疆域辽阔的领土,周围许多国家对这强大的邻邦还得俯首称臣。
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英国急于向外扩张,以寻求原料与市场,自然觊觎这块远东的沃土。正是在这种扩张主义的战略下英国派团访华,希望同清政府谈判以改善两国的贸易,并进而建立经常的外交关系。
中国方面由于文化背景与政治观念的不同,认为“中央帝国”同异邦的关系只能是宗主国与藩属的关系,异邦只有岁岁来朝、俯首称臣。长期的闭关锁国使中国当时的统治者对外部世界的进步与西方的科学文明一概不知,而为自己处于“盛世”沾沾自喜。他们认为英国是仰慕中华文明才遣使远涉重洋为皇上祝寿的。
这场聋子的对话尚未开始就注定要失败了。学术界争论已久的马戛尔尼觐见时是否下跪的问题并不单纯是一场礼仪之争,而是两种文明的撞击,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
法国作家阿兰&佩雷菲特先生就这一主题在1989年5月出版了《停滞的帝国》一书。该书一出版就进入畅销书行列,半年内就售出了20万册。
佩雷菲特先生出生于1925年,先后在第五共和国的前三任总统戴高乐、蓬皮杜和德斯坦时代担任过七任部长。1977年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10年后又以全部赞成的票数被选人道德与政治科学院历史部。.1981年任法国最大的报纸《费加罗报》的编辑委员会主席,同时还是国民议会议员与普罗范市的市长,在法国的政界与学术界都颇有影响。
佩雷菲特早在50年代就有写一本有关马戛尔尼的书的想法。他在波兰克拉科夫的一家旧书店里偶然购得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外交部长恰尔托雷斯基收藏的一套游记,其中就有随马戛尔尼访华的斯当东与巴罗写的有关中国之行的书。法国人对中国的看法长期受到18世纪启蒙时期的思想家如伏尔泰等人的影响,以为中国是一个由开明君主治理得井井有条的国家;而英国人写的中国游记使佩雷菲特先生看到了另一个中国,他就想把这个中国介绍给他的同胞。
1971年他率领法国议会代表团访华,回国后他出版了《当中国觉醒时……》一书(1973年),到1980年该书出新版本时,仅法文版就售出了150万册。此书被认为是法国非汉学家写的关于中国最有分量的著作,奠定了佩氏作为中国问题专家的地位。
为写《停滞的帝国》,作者从1980年至1988年六次访华,参观了马戛尔尼使团走过的主要地方,搜集了1.2万多页原始资料;他打开了故宫的大门,研究了清朝廷有关接待英使的所有文件。同时他还从英国、法国、美国、日本、南非等地阅读了大量未发表的内部档案。
作为此书的附录,他准备出三本资料集:第一本为清室档案,1991年底已全部译成法文,并以《中国人的观点》的书名出版;另外两本分别为英国外交部与东印度公司和天主教会的有关档案,现正在编纂之中。
作为政治家和历史学家,佩氏对马戛尔尼访华一事作出了这样的评论:
“如果这两个世界能增加它们间的接触,能互相吸取对方最为成功的经验;如果那个早于别国几个世纪发明了印刷术与造纸,指南针与舵,炸药与火器的国家同那个刚刚驯服了蒸汽,并即将制服电力的国家把各自的发明融合起来,那么中国人与欧洲人之间的信息和技术交流必将使双方都取得飞速的进步。那将是一场什么样的文化革命呀!”
闭关锁国只能导致文明与国家的衰退,无力抵御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
记取这一历史教训也可使我们今天更坚定地走改革开放的道路。
此书翻译的分工如下:
前言、小引 毛凤支
第一章至第五章 谷炘
第六章至第二十九章 薛建成
第三十章至第四十三章 夏春丽
第四十四章至第六十二章 毛凤支
第六十三章至第八十章 钮静籁
第八十一章至第八十八章、结论、附录 王国卿
王国卿统阅全文。
本书翻译时得到了法国友人汤明毅先生及阿妮&吕埃女士、法国普罗旺斯一阿尔卑斯一蓝色海岸大区图书协会和设在阿尔城的国际文学翻译学院的帮助,特在此表示感谢。
本书的出版还得到了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外国问题研究会会长张芝联先生、北京大学教授侯仁之先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朱雍先生、北京社会科学院外国问题研究所曹增友先生的帮助与指教,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原著旁征博引,涉及的参考书籍极多,有些无法找到,只能根据佩氏所引的文字直译;书中所引的中文材料绝大部分都已找到原文,有个别因来源不明无法找到的只能从法文译回中文,几经周折当然就不会是原来的模样了,读者引用时务请注意。
【 节选 】
第六章&澳门,衔接两个世界的缓冲地
英国人终于在出发9个月之后,即日看到了中国。第二天早晨,他们在澳门海面上停泊。中国就在那边,相距不远。但马戛尔尼不敢靠岸,生怕中国把他的船扣了。马戛尔尼拒绝从规定的口岸进入中央帝国,连澳门也不能吸引他,因为澳门虽已是中国,但它还不完全是中华帝国。英使只派斯当东去澳门,向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代理人打听隋况。
乔治爵士沿着一些荒芜小岛航行,并在一座殖民老城的城下靠岸。城里的房屋尽是浅绿色的斑斑点点。小巷曲曲弯弯,条条通向一座装备有大炮的城堡。他在这块非同寻常的共管地逗留了4天。这里由一名葡萄牙总督和中国官员共同管理。葡萄牙总督对欧洲人享有权威,而中国官员则对他们的同胞拥有司法权。中国人和葡萄牙人的区别在于葡人是被隔离的。他们不能离开这个半岛。这半岛被一堵带有门洞的围墙隔断,只有华人可以越过界线。中国官员则可以随意出入。
在这座中葡共管的城市里,远东和西欧的两种文化交融在一起,它成为所有欧洲商货公司和传教士的“大本营”。在将近两个半世纪里,澳门一直作为衔接两个世界的缓冲地,这个角色后来被香港取代了。
斯当东通过英国东印度公司收集有关北京意图的新情报。使团的英国人在巴达维亚时就从到那里的一位信使嘴里获悉公司的生意做得不错,但他们很想详细了解中国政府对他们即将到达的消息有什么反应。他们从朴次茅斯港出发的日子不正好是已抵广州的英国东印度公司代理人请求会见中国当局的日子吗?
10月11日,他们获准与海关监督会晤,18日与广东巡抚郭世勋会晤,后者代替正出征西藏的福康安总督。
非同一般的夷人
这些高级官员已经知道广州的英国人不像一般的外夷那么好对付。葡萄牙人、荷兰人和其他所有的商人或传教士都能随便磕头,而英国人则始终拒绝磕头。英国人不磕头也同样已成为一种习惯。正当中国人和英国人在海关监督那里开会时,突然听到一声炮响,这说明圣旨到。英国人于是就退避。他们是出于谨慎而回避的吗?不是,他们是为了避免在内装皇帝谕旨的黄色丝盒面前磕头。当海关监督接了圣旨后,英国人才再次被带进来。英国人和广州人之间达成的这种妥协办法,北京方面不一定知道。
今天,我们通过查阅内阁档案知道,广东巡抚向皇帝禀报了10月18日会晤的内容:“英吉利国夷人来广求赴总督暨粤海关衙门具禀事件,臣等当即会同传见。称系该国王前年大皇帝八旬万寿未及叩祝,今遣使臣马戛尔尼进贡。
惟是外夷各国,凡遇进贡,俱由例准进口省份先将副表贡单呈明督抚。该国王又无副表贡单照会到臣,所递禀札仅据该国管理买卖头目差遣赍投,臣等未便冒昧遽行具奏。”
由商人这种卑贱小人来通知英王国使团的到来,这礼貌吗?呸!那东西是不能递给皇上的。中国官员们很清楚,如果转呈这种违背永恒礼仪的书信,他们是要冒很大的风险的。“据称该夷人起程之时贡船尚未开行,贡物尚在备办,伊等不知是何名目。又贡品繁重,由广东水陆路程到京纡远,恐有损坏。
此时已由洋海径赴天津。若任由择地收泊,于事非宜;现在若再照会该国王,令其至粤候旨遵行,则洋海辽阔,往返无时。(……)请敕下浙闽及直隶省各督抚饬令所属查验放行,由天津进京。”
乾隆皇帝接到这份奏折后当即用朱笔批示:即有旨。
不多久,谕旨就发出了,但不是一次,而是两次。谕旨对英国使团的到来感到满意,认为它可能会“荣耀大皇帝的光辉”。
“臣实不胜踊跃欣忭之至”
乾隆皇帝是在日发出谕旨表示同意的,并由福康安总督亲自传旨到广州,当时福康安刚在西藏打败尼泊尔廓尔喀军队后回到京师。皇帝的谕旨是在日由公行传到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在这方面,不存在任何违反礼仪的问题:商人本来就是应该和商人谈判的。
要好好接待英国人,但同时又要对他们严密监视的命令已发往中国沿海各港。沿海的所有督抚很快都回文表示接到皇帝的谕旨。下面是直隶总督梁肯堂的奏折:“臣仰见皇上德威远播声教覃敷,似此海隅外夷人亦不避重洋,输诚入贡。当航海献瑞之时,正劲旅凯旋之候。熙朝盛事,亘古罕闻。臣实不胜踊跃欣忭之至。伏查该使臣马戛尔尼等既由天津进口登陆,初履中华之土,得近日月之光,似宜量加犒赏,以励其向化之诚。”
以下是山东巡抚金简的回奏:“该国贡使如于该处口岸收泊,自应地方官加意照料护送,令其迅速进京。俾万里航海远夷早遂瞻天嵩视之诚。臣③接奉谕旨遵即飞饬该管道府等就近督饬沿海各州县。臣一面奏闻并专派明了大员照料贡使先行进京,并将贡物等项起岸运送,不敢稍有守候耽延迟误。”
面对从地球另一端来的卑谦的朝圣者洋洋得意,同时由于对外夷总是存有戒心故而又对他们十分警惕:接待方针就这样定了。
至于斯当东,他已想好针对将来的困难作出解释和澄清的一套办法:作为回顾全部交往历史的官方发言人,他要揭露欧洲竞争者的嫉妒和地方贪官污吏的敌对态度。P41-43
本产品质保期为:
服务承诺:
注:因厂家会在没有任何提前通知的情况下更改产品包装、产地或者一些附件,本司不能确保客户收到的货物与商城图片、产地、附件说明完全一致。只能确保为原厂正货!并且保证与当时市场上同样主流新品一致。若本商城没有及时更新,请大家谅解!
权利声明:京东上的所有商品信息、客户评价、商品咨询、网友讨论等内容,是京东重要的经营资源,未经许可,禁止非法转载使用。
注:本站商品信息均来自于合作方,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拥有者(合作方)负责。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温馨提示:因厂家更改产品包装、产地或者更换随机附件等没有任何提前通知,且每位咨询者购买情况、提问时间等不同,为此以下回复仅对提问者3天内有效,其他网友仅供参考!若由此给您带来不便请多多谅解,谢谢!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浏览了该商品的用户还浏览了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浏览了该商品的用户最终购买了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经典著作排行榜
购买了该商品的用户还购买了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浏览了该商品的用户还浏览了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根据浏览猜你喜欢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欧美鸡巴_脚交小说_huang色的电影_幼香阁快播电影');}else{$("#headerad").html(''); }}else{$("#headerad").hide();}
您现在的位置:
同类热销商品
定价:¥30
博库价:¥21.3
折扣:71折
定价:¥28
博库价:¥20.2
折扣:72折
定价:¥27
博库价:¥18.9
折扣:70折
定价:¥38
博库价:¥27.4
折扣:72折
定价:¥29.8
博库价:¥20.28
折扣:68折
定价:¥29.9
博库价:¥19.8
折扣:66折
定价:¥29
博库价:¥20.59
折扣:71折
定价:¥52
博库价:¥34.3
折扣:66折
定价:¥46
博库价:¥29.4
折扣:64折
定价:¥39.8
博库价:¥27.08
折扣:68折
定价:¥35博库价:¥24.15折扣:69折
定价:¥345博库价:¥224.25折扣:65折
定价:¥32.8博库价:¥19.8折扣:60折
定价:¥39.8博库价:¥23.6折扣:59折
定价:¥42博库价:¥26折扣:62折
我要买: 件
收藏人气:0
最佳组合购买
1件商品组合购买
总定价:&54.6
总博库价:&31.94
立即优惠:&22.66
编辑推荐语
&&&&广阔的草原,牛羊成群,这里是黄金家族世代居住的家园;奔腾的骏马卷持着狂沙,这就是黄金家族子孙们选择的生存方式。
他们的战马在广阔的亚欧大陆上嘶鸣,他们在马背上留下了自己的奋斗史。他们来匆匆,所向披靡。弓箭是他们书写历史的笔,土地是记录他们历史的长卷。
黄金家族驰骋在历史的丛林中,创造了一个民族的历史与一个帝国的神话。
从默默无闻的草原游牧者,到影响世界的显赫家族,成吉思汗和他的子
孙们,将一个又一个不可能变成了现实。&&&&
黄金家族的子孙们用近百年的时间,完成了一个民族的发展史,也将黄
金家族的脚印深深烙在了历史的卷轴之中。&&&&
从青铜到黄金
马背上崛起的家族
黄金家族的新远征
西征与南下:衰落的开始
群雄纷起争汗位
从鲜血到珍宝
让黄金家族所向披靡的十大军事思想&&&
这本书的宗旨,是借助解说黄金家族的成功与强盛及至后来的延续,给
代人提供一些可用的借鉴:家族应该如何经营,以及公司、团队这些实际意
“现代黄金家族”应该如何借鉴蒙古人的成功,并避免陷入误区。&&&&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黄金家族”的概念是什么。&&&&
关于“黄金家族”的称谓,有先后两种解释:最早指的是血统纯正的蒙
古人。&&&&蒙古族有一个始祖母阿兰,据记载阿兰与她丈夫一起生了...&&&
精彩页(或试读片断)
亚洲北部,农耕文明区的北面,是一片广阔的草原,从兴安岭向西,
一直绵延到欧洲的深处,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片游牧人的家园。&&&&
这草原绝不枯燥,也不是寂寞之乡,不是不毛之地。这其中有和缓
的群山、险峻的深谷、流向极光方向的大河、像海一样的大湖和最荒凉
的沙漠。沙漠中有神话般的绿洲、狼群、怪兽、流浪汉、奇异恐怖的传
说、月圆夜草原深处萨满的火堆,也有战士和劫掠者。&&&&
在混沌初开的黎明时期,这里是匈奴人、东胡人的乐园,后来又有
了鲜卑、柔...&&&
作者的其他作品
博库价:&18.4
博库价:&20.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材料帝国txt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