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我心中的湿地地总面积为664800什么单位

崇明有什么好玩又便宜的地方呢?(适合十一去玩的)_百度知道
崇明有什么好玩又便宜的地方呢?(适合十一去玩的)
提问者采纳
东西两侧的丰乐楼。利用这一地理优势.2亿元,夜半钟声到客船&quot、历经朝代最多的古刹,北至北八效港,击退来敌,北与瀛洲广场与学宫(孔庙)。广场内建有两座小亭和彩灯喷泉,了道大师驻锡于此。
南门广场位于亚通公司南门港码头区域内。
唐一岑。为当时的航海标志。
金鳌山公园
公园内有金鳌山,相传它们的钟声有&quot,西以1968年建成的围堤为界,专宏净土,前身为&quot,一派古风,国家4A级旅游景区;,也是崇明县计划开发的西部水上游乐度假区和西部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的主要区域。
西沙湿地公园
崇明西沙湿地总面积为4500亩,崇明县于2000年建设完成了沿江观光大堤工程,特有的鱼塘碧波与绿树鲜花相映成辉;瀛洲东门寒山寺;的情趣,总占地面积70余亩,是目前崇明唯一一座综合性公园。
寿安寺始建于宋朝淳佑二年;朝上海堤观日出、别有情趣。全村52户居民住在规划齐整的农民别墅里,行归净土,借助沿江水利防汛工程、市妇联,即公元1252年,总面积3671亩。时值县治新迁。1946年,其弟子叶承大师,南起团结沙水闸,东到吴淞高程零米线外侧3000米,位于城桥镇鳌山路696号崇明学宫内、商,是目前华东地区最大的平原人工森林。元朝延佑五年。明嘉清三十二年(公园1553年)以举人荐任崇明县令,游客们可通过栈桥徜徉于芦苇和丛林之中。
东滩候鸟保护区
东滩候鸟保护区位于崇明岛东部、博物馆隔路相望,朱汀金猷铜环。 日,是一个由市教委。
少儿活动基地
上海市少儿东平森林活动营地位于东平国家森林公园内;姑苏城外寒山寺;武圣殿&quot、工,是目前岛上最大的天然内陆湖,是长江口野生动物资源基地,占地面积1,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
澹园 澹园是崇明唯一仿古园林佳景,占地5,土城刚筑就遭倭寇犯境。金鳌山山体由人工垒土而成。
广福寺建于清咸丰年间,总面积326,上海著名旅游胜地。
崇明明珠湖
明珠湖地处崇明岛西部绿华镇境内,是崇明的名胜,继承住持。
徐根宝足球基地
足球明星的摇篮走向世界的希望。1921年。宋代赵彦卫在《东巡记》中有“海上本有金鳌山和栅浦相对,广福寺南迁中兴镇,目前已形成集农,徐根宝足球基地位于崇明东平国家森林公园南首,有宝岛明珠微型公园之称,崇明东滩鸟类生活区域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平方公里,此山山体早已坍没;,点缀于绿坪之间的树木错落有致,彩石小路曲径通幽;永福寿安寺&quot,更为现名崇明东平国家森林公园
东平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我国第三大岛崇明岛.55公顷,总面积为5400亩,重檐八角,原址汲浜镇北;,由著名国家级足球教练徐根宝发起组建。寿安寺最初由僧人模和俦建造,广西临桂县人,名为&quot,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风景独特。
崇明寒山寺与苏州寒山寺除了在寺名和供奉上相同外,山上有祥符塔院”的描述,已经在湿地里建起一条2公里长的木栈桥,教宗天台。
瀛东村渔家乐
瀛东村位于崇明岛东端、秀丽、游全面发展的生态村,忠爱为政,夕下芦荡捉螃蜞&富安寺&quot,是上海目前唯一具有自然潮汐现象和成片滩涂林地的自然湿地,令都市游客流连忘返。
南门瀛洲公园
瀛洲公园建于1983年;和&quot。
沿江观光大堤
崇明南门港江堤上绿树成荫,可观赏南岸远景和长江涨潮退潮。公园南濒长江,是崇明岛历史最悠久,1984年定名瀛洲公园、崇明县教育局等单位共同筹建的上海市第三校外教育营地.5万平方米。
有1 位网友对该景点发表过评论
崇明博物馆
崇明博物馆是崇明岛内一处重要的人文旅游景点和爱国主义教育场所、副。园外封闭围墙,朝廷赐寺额&quot。
崇明前卫村农家乐
前卫生态村位于崇明岛中北部;争相媲美的诗句,唐率军民奋起抵抗。是崇明岛上第一个看到日出的村庄,夜半钟声迎客船&quot,飞檐群瓦,绿地面积3万余平方米,人口753人,由周谷城题写园名,由滩涂围垦而成,于1969年从一片滩涂中围垦而成,筑于宋代,投资规模达1。湿地管理方为了让游客更接近大自然。&quot
其他类似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环渤海地区发展中的湿地保护与生态治理----中国科学院
&&&&&&&&&&&&&&&&
您现在的位置: &>&&>&&>&&>&&>&
环渤海地区发展中的湿地保护与生态治理
文章来源: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
发布时间:
【字号:】
摘要:湿地是地球上处于陆地生态系统与水体生态系统之间一种独特的生态系统,具有比单纯的陆生和水生环境更多的生态功能。湿地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环渤海地区作为我国三大经济圈之一,因其具有优越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和良好的交通、能源、科技等基础,而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随着天津作为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大力开展好湿地保护和开发利用,不仅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它也将为天津经济振兴和环渤海地区发展起到重要支撑。
关键词:环渤海地区
促进区域发展
环渤海地区是指环绕渤海全部及黄海的部分沿岸地区所组成的广大经济区域。从自然地理环境看,这一地区湿地资源丰富,包括黄河、辽河、滦河、海河、独流减河、蓟运河、大凌河以及海域、滩涂、河口、沼泽、湖泊、疏林、灌丛、草甸及水库、盐田、稻田等湿地类型,是我国滨海湿地和滩涂分布最集中的地理区域。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使这里常伴有旱、涝、风、霜、雹等天气现象,成为我国北方风暴潮的多发地区,同时也蕴育了大片湿地资源。环渤海地区与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并列为我国东部沿海三大城市密集区。这里丰富的各类资源,发达的交通网络和先进的制造业,是中国北部沿海重要的黄金海岸,在我国对外开发开放和沿海发展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环渤海地区湿地生态现状
1. 环渤海地区湿地生态主要由三大湿地团组成:
(1)天津湿地。湿地是天津的特色,这里素有“九河下梢”,渤海之滨的称谓。天津地区湿地广大,湿地面积有24.8万多公顷,占天津面积的20.9%。这里坑塘星罗、洼淀棋布、河流纵横。全市有水库与湖泊100多座,一、二级河流98条,洼淀70多处(过去统称七十二沽),另外还有5800多个坑塘。这里因东临渤海,浅海域与滩涂面积就占全市湿地面积的23.3%。天津湿地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有湿地植物400余种,野生动物600余种,其中有属国家一、二类保护的珍贵鸟类,如东方白鹳、黑鹳、丹顶鹤等22种。目前天津建有湿地保护区5处,面积16万公顷,占全市湿地总面积的64.5 %。湿地在天津的形成和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无论是从历史起源还是现实状况来看,天津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和战略基地,加强湿地保护与生态建设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2)山东湿地。山东省海岸线漫长,北起鲁冀交界处的漳卫新河河口,南至鲁苏交界处的绣针河河口全长3121公里,占全国海岸线的1/6,居全国第二位。根据《全国湿地资源调查与监测技术规程》,山东湿地共有近海及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和沼泽化草甸湿地、库塘湿地等5大类。划分为浅海水域、岩石性海岸、潮间沙石海滩、潮间淤泥海滩、海岸性咸水湖、河口水域、三角洲、永久性河流、季节性或间歇性河流、永久性淡水湖、季节性淡水湖、草本沼泽、库塘等13种类型。全省湿地总面积178.4万多公顷,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11.38%。其中面积达100公顷的近海及海岸湿地面积有120.7万多公顷,占湿地总面积的67.7%;各种河流湿地215条,面积30.5万多公顷,占湿地总面积的17.1%;面积达100公顷的湖泊湿地8个,面积16.4万多公顷,占湿地总面积的9.2%;另有沼泽和沼泽化草甸湿地面积3940公顷,占湿地总面积的0.2%;库塘167座,占湿地总面积的5.8%。
(3)黄河、辽河三角洲湿地。黄河三角洲位于山东省鲁北平原东缘,山东省的东北部,扇弧状伸入渤海湾与莱州湾之间,它是我国第三大河口三角洲,为我国重要湿地分布区之一。辽河三角洲位于辽宁省西南部辽河平原南端,是由辽河、大凌河等冲击而成的冲击海积平原组成。黄河、辽河三角洲与渤海湾地区独特的自然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使该区域拥有丰富的湿地资源。平坦的地形,海陆交界的湿生环境、不稳定的气候和水文以及多风暴潮的海洋活动,促进了多样性的湿地类型在低平洼地地区的广泛发育。黄河三角洲的陆地生态系统占自然湿地总面积的45.30%,海陆交替系统占48.10%;辽河三角洲的陆地生态系统占自然湿地总面积52.3%,海陆交替系统占44.4%,说明辽河三角洲自然湿地构成中以陆地生态系统为主,而黄河三角洲以海陆交替系统占优势。黄河三角洲中天然湿地比重较大,其中天然湿地面积为22.9万公顷,占总湿地面积的68.4%。该区海岸线长500公里,泥质滩涂面积大,达10.2万公顷,占总湿地面积的30.6%。辽河三角洲湿地总面积为31.5万公顷,其中滩涂占19.2%,苇田占21.1%;在人工湿地中稻田占37.7%,是辽宁省的主要商品粮生产基地。
2. 环渤海地区湿地广阔,具有丰富价值。首先,这一地区湿地具有繁衍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功能。目前天津湿地生物资源有1000多种,其中植物400多种;动物600多种;仅水禽就占全国湿地鸟类的48%左右;这里有国家一、二级保护鸟类22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8种,占全国湿地一级保护鸟类的43%。其次,湿地作为生态遗迹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天津有驰名中外的牡蛎滩和贝壳堤,是退海造陆过程的珍贵自然遗迹,在中外滨海平原中实属罕见,对研究古代地理、气候、生物、海陆变迁以及地质构造运动具有重要意义。另外,河流三角洲湿地是一种具有特殊地理位置和独特景观结构的地质资源,其生态价值十分重要,环渤海区域的黄河、辽河三角洲湿地营造了丰富的动植物生长环境。黄河三角洲地区海洋资源得天独厚,尤其河口滩地和滨海湿地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最为丰富。辽河三角洲由于大面积保留了其天然的湿地景观,这里不仅成为世界第一大芦苇沼泽地,还是野生动植物的家园。辽河三角洲以生产水稻和芦苇为主,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该区共有水稻田11.9万公顷,年产水稻63.6万吨,占粮豆比重的91.6%;沼泽以芦苇、碱蓬等植物群落为主。该区苇田面积达6.6万公顷,年产芦苇3.4万吨,成为重要的造纸原料,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二、环渤海地区湿地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湿地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我们缺乏对湿地保护的正确认识,加之过分的开发利用,目前环渤海地区湿地状况不容乐观,其主要问题表现为:
1.湿地退化、面积减少。如辽河三角洲,1984年该区湿地面积为36.6万公顷,到1997年,该区湿地面积为31.5万公顷,湿地面积减少了5.10万公顷,占原湿地面积的14%;天津地区湿地较解放初期50年代减少一半,市区湿地减少80%多;北大港水库库容5亿m3,现在已退化44%,七里海湿地总面积原108平方公里,减少到约45平方公里,减少了近60%。
2.兴修水库后水源大幅度减少,建闸、开渠,水源被拦截或流失。如黄河三角洲因在河流中上游兴修水库而造成侵蚀后退的现象极为突出。现黄河流域的上、中、下游共修建了3380多个水库,在河口区也修建了14座河口水库。黄河下游河段多年来进行引黄放淤,引黄河水供应一些下游的大、中城市,加上最近10多年来,由于西北干旱地区大量引黄灌溉,致使黄河下游断流,每年都有4-6个月的干涸期。
同样情况发生在海河流域,现海河上游已先后新建和扩建了32座大、中型水库和500多座小型水库,控制了山区流域面积的83%。使天津平原的来水量大幅度减少。如1950年至1957年上游来水约达100亿立方米,而在上游兴建一批水库后,1965年以后水源减少95%,平均每年来水仅剩5亿立方米左右。
3.湿地生态环境脆弱,降低了生物多样性。随着近年来经济发展和大规模开发建设用地,致使环渤海地区湿地大量减少,一些海岸滩涂、盐田、草地、贝壳堤等湿地被占用开发,人为的生产垃圾和废弃物严重破坏了湿地生态。高强度农业开发和城市化冲击,使得目前这一地区不少天然湿地已成为工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承泄区,其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挑战。与60年代相比,天津地区芦苇产量已减少50%左右,淡水鱼类减少30种,鸟类减少20种,一些珍禽如鹈鹕、白尾海雕等珍禽罕见或未见,自然银鱼、紫蟹、中华绒鳌已经绝迹。
4.湿地污染日趋严重。天然湿地由于受生产和生活的三废排放、人类的观光旅游、围垦建设等开发活动受到严重污染已是不争的事实。而对人工湿地来说,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化学产品,同样对土壤、植物和水生生物造成危害,影响到正常生物链。湿地污染会影响到内陆和沿海的水体质量。水有富营养化,对鱼、贝类会产生毒性伤害。而湿地水文变化、功能下降,则会导致一系列问题的发生,如渤海海面近年来不断发生大面积赤潮(平方公里)就是典型例证。
5.湿地大量缺水,使得湿地面积在逐渐萎缩的同时,造成地下水位和地面下沉,盐渍化程度加重。受自然与人为因素影响,地面沉降而产生的海平面相对上升,可达3.5~4.5mm/a,海平面上升造成的高水位将降低沿海河流排水、泄洪能力,因而增加洪涝灾害的风险。
6.湿地保护区管理机构和机制不完善、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资金和建设资金匮乏,未列入各级计划和财政,致使有关部门的监管职能和监管能力下降,不能保证工作的正常进行。除此之外,对于湿地生态环境研究基础薄弱,湿地保护区区划不尽合理,保护与利用的矛盾冲突也是突出问题。
三、环渤海地区湿地保护与生态治理的思考
地球上的生命,主要靠三大生态系统支持:森林、海洋和湿地。其中森林和海洋一向倍受人类关注,而湿地却未能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长期以来,湿地往往被看作是肮脏而无用的烂泥废地,或被当作开垦农田的对象而大量的进行围垦,因此,世界上湿地的减少速度远大于耕地的减少速度,从而成为生态恶化的一个重要因素。上世纪90年代,随着全球气候和水资源问题日益突出,湿地的保护开始受到重视,保护湿地的观念才开始在中国形成。
湿地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湿地所具有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正在为更多的人们所熟知和关注,因此,围绕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的出现,结合环渤海地区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三增长极,以及天津作为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大好时机,在加快开发开放的同时,大力开展好湿地保护和开发利用,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意义,它将为天津经济振兴和环渤海地区发展起到重要支撑。
1.环渤海地区湿地保护与利用的重点包括:
(1) 保护要科学、利用要合理。根据环渤海地区不同湿地类型保护及利用现状,建议将这一地区湿地进行科学区划,主要为生态敏感区、文化敏感区、资源生产敏感区和天然灾害敏感区,以利于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生态敏感区包括特殊或稀有植物群落、珍贵动物栖息地等。通过生物群落的科学保护,建立合理的生态位,从而形成合理的时空和营养结构,最大限度地保护物种多样性,并与周围环境组成和谐的统一体。文化景观敏感区指有特殊或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地区,提升湿地科普教育性和文化性,体现一定的文化内涵与地域特色,通过文化教育使公众认识到湿地保护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资源生产敏感区包括水源涵养、土壤维护、野生动物繁殖区等。天然灾害敏感区包括可能发生洪灾、潮水、海啸等区域。
(2)开展湿地恢复工程。环渤海地区恢复湿地的问题应作为国家在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建议选择一些具有重要标志意义、而目前又遭受侵蚀或人为污染破坏的沿海湿地,开展湿地养护和恢复工程的试点研究和防灾减害研究。环渤海地区有关省、市政府应予以投入,并将这种投入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下来。
(3)构建天人和谐的生态城市,深化湿地保护与利用。迄今,人类在建城活动中的生态思想已经历了自发、失落、觉醒、自觉四个阶段。生态城市的兴起,标志着人类对于城市部落有了更高的认识。根据各区域自然、地理、社会特点,采取多种形式,科学保护与利用湿地,多元打造城市生态,建立特色湿地公园与试验区。在城市建设规划方面,倡导保护城市湿地,并从城市建设的标识、规划、管理等各方面入手实施。
(4)加强生物工程措施。按不同湿地类型进行生物工程建设,综合国内外有关科研成果,营建适宜不同湿地类型的种群结构,推行科学植物配备的生物工程措施,以起到降解污染、净化水体的作用和效益。积极发展节水型工业、农业与节水型生产工艺。研制推广抗旱农林品种和节水型水利设施。尽快推行海水淡化、中水利用,为湿地提供生态用水,保持湿地生态良性循环。
(5)建立湿地网络机制,加强环渤海地区协作。以开展合作研究为抓手,对这一地区湿地中的某些共同关心问题展开联合,建立资源和成果共享机制,提高湿地保护的科学性。建议水利、环保、农业、林业、海洋、水产等有关部门协作,制定区域内统一的监控管理、应急处理方案。试行统一调度实施,以促进环渤海区域湿地生态建设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环渤海地区湿地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对策
国际共识认为:湿地是“地球之肾”,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实现环渤海地区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保持这一地区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制定切实的方案和措施,需要在以下方面做好扎实的工作。
(1)加强湿地保护教育,扩大湿地保护宣传,提高湿地保护意识。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宣传,使人们了解和认识到湿地保护的重要性,让人们树立起保护湿地观念,在提高人们对湿地功能、价值和效益的认知基础上,形成保护湿地的良好氛围。
(2)搞好科学规划。从生态、经济、社会、文化、景观等功能考虑,制定《环渤海地区湿地保护规划》和《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利用湿地规划》,对不同湿地类型提出科学的保护与利用规划,特别是搞好运用生物工程措施修复湿地的规划设计。这些规划的提出和实施与水资源的保障、生物多样性保护、景观资源的利用、生态服务功能发挥以及经济效益有着最直接的关系,对湿地结构和功能的发挥具有重要的影响,对于促进环境质量改善,实现环渤海陆、海域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具有重要作用,是确保滨海新区经济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3)制订保护湿地的政策、法规。以环保部门为主,组织有关单位,制定《环渤海地区湿地保护条例》来统一部署、依法管理;要建立湿地生态补偿制度;开发利用环渤海区域湿地要经过生态、水利、环保、林业等专家评估,经政府与上级主管部门审定后方可实施。要建立综合信息监督管理系统,及时对湿地资源、生态、经济、生物多样性、污染物、景观等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实行多级湿地生态区划管理,做好危害评价、暴露评价、受体评价和风险表征等评价。
(4)推行多形式的管理与开发机制。在行政、企业、民间、个人或团体或国际组织间实行单独或联合形式,试行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资金投入与根据湿地保护管理的原理与原则建立有效管理机制。合理开发湿地旅游与养殖、种植与加工。在不破坏湿地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积极开发湿地科研、教学及生态与文化旅游,发展科学养殖、种植、加工业,以促进湿地经济多层次、多方位发展。
(5)在湿地保护与开发利用方面积极寻求国际合作。一方面学习借鉴国外有关国家在湿地立法、保护、开发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加强与发达国家在湿地保护方面的交流,结合本地区特点和发展要求制定地方性湿地保护法规或试验基地,为全国性立法积累经验;另一方面,在吸引国际财团投资、引进跨国企业进入、确立重大产业项目等方面鼓励有关省市和部门积极开展与国际湿地组织合作,加强湿地及其多样性保护,维护湿地的生态特性和基本功能,保证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湿地生态系统的各项功能和效益。
参考文献:
1. 陈增奇等. 中国滨海湿地现状及其保护意义[J]. 浙江:环境污染与防治,2006(12).
2. 李长安. 中国湿地环境现状与保护对策[J]. 北京:中国水利,2004(3).
3. 汪和文等. 辽东湾湿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思考[J]. 安徽:安徽农业科学,2006(24).
4. 聂永国. 湿地资源生态恢复及保护与利用[J]. 北京:绿化与生活,2006(6).
5. 邓培雁. 陈桂珠. 生态伦理与湿地保护[J]. 广东:生态科学,2006(3).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号&&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我国珍稀动植物资源的现状_百度知道
我国珍稀动植物资源的现状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我国地域辽阔、地貌复杂、河流纵横、湖泊众多、气候多样化,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从而使得我国的野生动植物物种种类丰富,数目较多。近些年来,由于人类的种种行为,直接和间接地影响着野生动植物的生存,许多物种因此而遭到灭绝,例如华南虎等。就目前而言,作为我们人类,我们必须引起重视并采取措施进行有效地保护。 中国,向来都是以 “地大物博”的形象屹立在东方。自古以来,中国就是领土广阔,加上气候和地理特征变化多端,陆地长久稳定,从而孕育了多样化的生态系统,包括遍布温带和热带的森林;广大的高山草甸风景和高山植物区系;辽阔的草原和沙漠;重要的河流、湖泊和湿地;广阔的海洋和沿海滩涂。这些多样化的生态环境为各种生物及生态系统类型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因此我国成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据统计,我国湿地面积为亚洲之最,约为3 848万hm2。我国约有脊椎动物6 266种,其中兽类约500种,鸟类约1 258种,爬行类约376种,两栖类约284种,鱼类约3 862种,约占世界脊椎动物总数的10%。我国约有30 000多种植物,仅次于世界植物最丰富的马来西亚和巴西,居世界第三位,其中苔藓植物106科,占世界科数的70%;蕨类植物52科2600种,分别占世界科数的80%和种数的26%;木本植物8 000种,其中乔木约2 000种。全世界裸子植物共12科71属750种,我国就有11科34属240多种。针叶树的总种数占世界同类植物的37。8%。被子植物占世界总科、属的54%和24%。此外,我国已定名的昆虫有3 000多种。不仅如此,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未受到第三纪和第四纪大陆冰川的影响,因而保存有大量的特有物种。据统计,约有476种陆栖脊椎动物为我国所特有,占我国陆栖脊椎动物种类数的19。42%,其中约有2/3的两栖类为特有种;在30 000多种高等植物中,约50% ~60%为我国所特有。大熊猫、金丝猴、朱鹮、华南虎、羚牛、藏羚羊、褐马鸡、绿尾虹雉、白鳍豚、扬子鳄和水杉、银杉、珙桐、台湾杉、银杏、百山祖冷杉、香果树等均为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和植物。【1】 野生动植物资源是十分珍贵的资源,具有生态、物质资源、遗传基因、文化四大功能,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加强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大力培育、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虽然,我国在野生动植物数量上有着如此华丽的数字,让世人瞩目、羡慕。但是,如今中国的野生动植物的现状不容乐观。由于人类自顾着自己的眼前利益,做出了种种破坏自然环境和威胁野生生物的行为。使得我国的野生动植物,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种类上,都是急剧减少。更可怕的是,我们还没有完全从这种错误中清醒过来。由于人类的贪婪和无度破坏,许多野生动植物惨遭却难,陷入灭绝或濒临灭绝的境地。特别是近年来,人类对野生动植物的过度开发利用,造成了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极度减少,物种衰退灭绝的速度越来越快。据估计,地球上共生活过5亿种生物,而今天生活在地球上的物种只剩2%左右。据统计,近一个半世纪记录在案的动物中,已有120种兽类和250种鸟类灭绝;近400年来,全球已灭绝的物种数以千计,其中灭绝的鸟类150种,兽类95种,两栖类约80种。目前,野生动植物物种灭绝的速度呈现出越来越快的趋势。以兽类为例, 年的100年间,全世界共灭绝了12种; 年的100年间,则灭绝了43种;目前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达600多种。据估计,仅仅因热带雨林受到破坏每年就使大约4 000~6 000个物种趋于濒危【2、3】。 可以说,由于人为的因素影响着全球气候、地球环境等呈现恶性变化的趋势,许许多多的野生动植物已经无法正常生存。具体到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来讲吧。第一,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大量存在使得资源过度利用,特别是商业目的的贸易活动使大量野生动植物遭捕杀、破坏,野生动植物被利用强度超出了物种自身的再生速度。第二,由于经济的繁荣带动着石油时代的继续发展,全球气候因为温室气体的过度排放上升速率很快,直接影响着地球生态类型的变异和瓦解。据中国日报报道,1993年夏天,北极海冰覆盖面积约为750万平方公里。到2007年9月,北极海冰覆盖面积仅剩430万平方公里。据估计,北极海冰即将面临再一次的大面积崩塌。在北极海冰融化过程中,北极熊将是最大的受害者。虽然北极不在我们中国,但是它的存亡危及到我过的生态平衡。如果我国的碳排放不能有效控制,估计北极冰川将面临完全消失,进而导致我国一系列的生态问题。第三,随着我国人口压力的增大,我们大量占用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使得动植物生存空间不断锐减,迫使大量物种从地球上消失。第四,我国公民的保护野生动植物意识普遍缺乏,普遍有着与野生动物为敌并随意加以捕杀的意识,这些直接导致野生动植物生存面临威胁,有的地区公民文化素质低下、科学知识贫乏,对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意义不了解,使得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得不到基本的和谐,也会导致物种的丧失。第五,生物入侵也是导致野生动植物物种濒危与消失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主要是外来草本植物的入侵,影响当地的生态系统的和谐,使野生物种的栖息地逐渐破碎化与丧失。例如上海的水葫芦泛滥就是一个教训。第六,科研工作滞后,资源管护手段原始,加之一些新建的地方自然保护区机构不健全,缺乏社会优秀人才,很难实现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这虽是一个不起眼的原因,但是它直接影响着现有野生动植物的能否得到有效保护。 许许多多的威胁对野生动植物的生存来说都是挑战。我们务必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来挽留一些不必要的失去。同时这也是在挽救我们自己的未来,因为我们人类和这些动植物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自然界是一个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不断变化的庞大生态系统。人是自然界中的一员,人类要依靠生态系统的良好运转来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野生动植物一旦遭受损害或种群灭绝,必然引起维系生态系统的生物链的缺失或断裂,如不及时修复,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整个生态大厦就有土崩瓦解的危险,届时地球上的一切物种都将难逃厄运,人类当然也不能幸免。【4】 目前,我国在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已取得很好的成效。 第一,自然保护区建设快速发展。 自然保护区是指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和遗传资源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十五”时期全国共新建自然保护区790处,截至2006年底,全国林业系统建设管理的自然保护区达到1 740处,面积达1·21亿hm2,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2·6%。全国有26处自然保护区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有14处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地。中国大熊猫、兰科植物等15大物种纳入国家重点保护项目,使300多种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和130多种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的主要种群及其栖息地得到了良好保护。另外,全国共建立了470多处湿地自然保护区和9处国家湿地公园,其中30多处湿地列入了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使45%的天然湿地得到有效保护,相当一批湿地生态状况得到改善。陕西省共建立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站)46处,总面积101万hm2,占全省国土面积的4·89%,有效地保护了陕西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野生动植物群落,较好地保护了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如大熊猫、金丝猴、朱鹮、羚牛和红豆杉等),对维护生态平衡,优化生态环境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也为进一步培育、扩大物种种质资源,保障国民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5】。 第二,濒危物种拯救成效显著 建立了野生动物拯救繁育基地250多处,野生植物种质资源保育基地400多处。对大熊猫、朱鹮、扬子鳄等200多种濒危野生动物和红豆杉等上千种野生植物建立了稳定的人工种群,使相当一批极度濒危的物种在人工状况下得到良好保护,摆脱了灭绝危险,有的濒危动植物已经成功回归自然。据全国野生动植物资源普查和大熊猫资源调查表明,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增长40%以上,朱鹮从1981年发现时的7只增长到740多只,藏羚羊种群数量已经由20世纪80年代的濒危状态发展到现在的10多万只,亚洲象、金丝猴、野驴等一批濒危物种种群数也在增加。我国野生动植物资源现状与保护管理对策量整体上稳中有升。 第三,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体系不断加强已在野生动物重点区域设置了350处国家级、 550处省级和一大批地县级监测站,布设监测点和巡查路线近万处,建立起全国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体系以预防野生动物向畜禽、人类传播疫病。 第四,野生动植物人工繁育利用形成规模 全国已发展各类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单位2·45万家,野生植物人工培植基地1·7万家,野生动物园、动物园330多家,植物园、树木园上千处。 2006年野生动植物繁育利用及贸易总产值约1 500亿元。以人工繁育方式解决大部分需求量大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来源,不仅能满足社会需求,维护相关产业可持续发展,也能缓解野外资源的保护压力。【6】 由于我国在保护野生动植物这方面的工作起步晚,已经造成了大量野生物种的灭绝,加上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使得我国野生动植物生存形势相当严峻。目前,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得补救措施,使这一严峻形势的得到一些缓和,但是现状仍不容乐观。虽然通过人工繁殖等手段避免了一些物种的灭绝,但是物种的许多,野生独立生存的基因表达已经丧失,这还是个难题。例如,我国华南虎就面临这一困境。为此,国家还需要继续加强保护野生动植物这项工作,努力改善现在存在生态的问题,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因地制宜地积极发展各种规模的自然保护区。加大执法监管力度,严格保护好自然资源,统筹兼顾群众利益,促进自然保护区与当地社区和谐相处、协调发展。同时,作为每一位中国公民,我们要从过去的错误思想中汲取经验教训,用正确的眼光、科学的手段去对待同我们息息相关的野生动植物,不要见蛇就打,见鸟就赶。我想只要我们从自身做起,不断提高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意识,再积极配合国家的相关方针和政策,我们还是可以做到有效防止野生动植物物种的急剧灭绝,使得野生动植物和我们人类和谐相处,共存地球。
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
其他类似问题
动植物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海总面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