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格鲁派念诵集米则玛念诵词

[转载]米则玛共修开示
米则玛共修开示
以后开讲以之前先唱颂一下米则玛。
今天,我们讲一个主题,分为三个部分。主题是讲菩提道次第与上师瑜伽融合在一起如何修持。因为,大家都学过《广论》,有的都学过不只一遍。
这个问题是怎么引发的?因为,在网上大家都在讨论共修的问题,有的主张念百字明,也有的主张念心经。所以,我也这样想,如果共修,我们共修什么?以我的意见,大家作为一个团队,我们还是有组织的、统一的来做这么一件事会比较好。所以,我想,如果大家有共修的热情,那么,我们就组织这么一次共修。以后,这样的共修我们还会继续做下去,每次都会有不同的内容。关于这些,我们都已经有了想法。
我们建网站主要有三个目的,要起到三个功能:最主要的是传播,其次是起到复习与巩固的作用,第三是为大家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我们现在就可以利用这个平台,利用这三个功能,在没有开课以及没有辅导的情况下,了解大家都有什么问题、有些什么想法以及怎样才能把事情做好。我们要依靠大家的力量,群策群力、发挥团队效应,共同把这个事办成。这也是我们以后的一个指导思想。共修则更是要依靠大家的力量。“依靠”、“依赖”、“观待”这些都是中观哲学的思想,所以我们依赖大家来做事。修行也是一样,在于大家来共修,这样也符合中道。
我们今天三个题目,第一个是为什么共修?第二是我们共修什么主题?第三个是留下一些时间,大家有什么疑问我们在网上做一些交流。
我们先讲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共修?刚才前面我们做了一个引子,也就是说共修符合中道哲学。从俱舍论这个角度来讲,共修可以做到效果倍增。如果十人在一起,而且在发心相同的情况下,每个人念了1万遍咒子就相当于你就念了10万遍咒子。有人念上亿是怎么念出来的?有的时候就是利用这种效果,这是很好的。五明佛学院,还有其它的组织,都在发动一些共修,如极乐共修法会、百字明金刚忏等。当然,如果你有时间,都可以参与。我们这里,没有说一定要修格鲁派或者一定要修哪一个法,因为我们倡导一个利美运动。但是,在我们的一生之中,所主要依崇的只有一个宗派。因为你的时间、心量与能力有限,所以你只能有一个。我们推崇八宗并宏,但是我们自已得有所尊崇,要有所崇、有所宗。这个不矛盾,不知大家听懂了没有?思想上八宗是平等的,我们都要宏扬。但是自己作为主修来说,必须找对自己的契机、相应自己的根基和心量。八宗并宏并不是说一个人要学八个宗,它是一种思想上的平等。我们自己应该怎样对待八宗?那就是选一种适合你根基的。包括密宗也是一样,四大教派我们也必须决定尊崇哪一个?若依我就说,我们就尊崇格鲁派。要毫不怀疑的亮出自己的底牌!不能畏畏缩缩的,哪一个都修。这样,你就什么都不是了。这个思想,希望大家能把握这个度。比如大家对格鲁有信心,对我有信心,那我说的话就有力量。如果你对其他的有信心也可以,他安排你修什么都可以。这要取决于你对谁有信心。对谁有信心,他就是你相应的,也就是加持力最大的。
上师与本尊现前,你选哪一个?这也取决于你对谁有信心。我们应该这样来取决。否则,我们只要一个上师就可以了,何必要那么多善知识?这道理大家明白吗?在我们心目中至高无上的就是法王。只要法王就行了,法王一个人把课讲完,剩下的善知识全部下岗。不用再讲了。因为再也没人能超越过他了,他一个人讲课就行了,全世界用一个统一的版本来流通就可以了。但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善知识分布到世界各地去辛苦的宏法呢?难道他们比法王更慈悲?学识比法王更渊博?为什么不是一个本尊,有那么多本尊出来化现?还有,为什么不是一个上师,要有那么多上师?只要一个人成佛不行吗?我们为什么还要成佛?众生很苦,我们可以不可以推选一个最聪明的成佛,而其他人就不用成佛?因为三平等决定了佛的功德事业都是一样,所以两个佛加在一起与一个佛的功德应该是一样大。如果这样,那我们就推选一个,没有第二个成佛的必要了。因为,一个人成佛就够了,再成佛就多余了,能量也没有增加。然而,既然十个佛加在一起,与一个佛的智慧能量事业都是平等的,没有增加,那为什么一个佛成佛不可以,还要那么多人都要成佛?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众生的业力,是由众生的业力所致,众生的根性所致。
我们有主张三平等,有主张一平等的。还有主张三种种性,主张一种种性。三种种性就是根据众生的根基,就是有三种的类型,有三种情况会发生。站在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从究竟的角度、站在应成这个角度来说,只有一种情况。但是,为什么有那么多善知识出来宏法?就是因为众生的根基问题。每个众生的根基不一样,他喜欢的善知识形象、与其意乐能否相应,都是不一样的。所以一个善知识出来,他所对应的所化机一定与他的某些方面是比较相应的。用中国的文化来说,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所以说,每个众生的意乐、业力决定他相应的那一个本尊,本尊所应化机也各不相同。就是这么一个原则!
刚才讲了为什么共修?一个是功效倍增的原因,另外,各个团体、佛学中心都在发动大家共修,因此有一批人就专门等在我们这里,等待我们的共修,这是第二个原因。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佛学博士课程即将启动,必须要做好前提基础。所以,我们称之为热身课程,我们要全力以赴的做好准备。一个是我们前面的基础,你必须稍微的有点基础。另外,你的信心要坚固吧?你粗重的烦恼你要去除一点吧?这些东西都是为我们后面的博士课程的开设做准备。
第二个问题:我们共修什么?共修的内容有很多。以后会有共颂菩萨戒半个月,共修大礼拜。如果讲经的话,比如讲《入行论》,最起码要抽出一个礼拜共读《入中论》。大家全部都在颂读《入中论》,这本身也很有功德。汉地的早课与藏地的早课不太一样,在藏地他们做早课的时候,会把五部大论加进去。《入中论》、《现观庄严论》等,就会作为一个早课来颂。所以,我认为我们汉人颂经,经的涵义要广泛一些,应该要包括一些论,如颂《入中论》也可以称之为颂经。汉地的经与藏传佛教的经,其涵义是不一样的。藏传佛教是以戒定慧三学来划分,汉地的标准是佛所说的叫经,菩萨所说的叫论。但是,这也未必,有的是经但它是论,有的是论但它是经,有的既是经也是论。因此,共修的内容会很多。我们这次选一个米则玛作为共修,也就是无缘慈悲颂,藏文叫米则玛。
为什么选米则玛作为共修?先讲它的重要性。首先,我们至少有两个米则玛传承。一个是佛爷在我们这里北京传了一次,还有一个我们在拉萨求到了一次。我把拉萨一个班智达修米则玛成就的故事讲给大家听。远的不说了,修米则玛有什么样的功德,佛爷讲解了《上师瑜伽与大手印导修》这篇文章大家都可以去看,都可以看得懂。资料我们马上就提供给大家,大家可以在网上下载。我们现在讲的是近的。我们这次从拉萨回来。拉萨有一个修米则玛成就的。他是怎么成就的?他是色拉寺的一个僧人,现在还在。应该是五十岁左右,小时候很笨,笨最主要的表现在记忆力差,连四句偈颂都背不起来。在藏地上经堂是要背诵经典的,象长条经文,一般情况下一般的僧人都能背诵二千页,相当厉害。所以,藏地的僧人背功是相当厉害的。由于他不会背,因此就没有权利进入大殿。这是一个很大的悲哀,作为一个僧人却进不了大殿,还算不算这个寺院的僧人?是不是?这是一种莫大的耻辱!我想,这对他的心灵有很大的挫败。但是,出了家却背不了经,入不了经堂,还能干什么呢。在藏地,大概也有人家供给寺院一些羊,所以,寺院就安排他去放羊。应该说,这也是一个积累福报机会。这一放羊就放了六七年。在放羊的过程中,他狠下功夫,就背米则玛。米则玛也是费很大的力才背出来。我们原来估计大概背了七八年,但他自己说没有这么多年,待会我们再说他到底背了多少年。
大概几年以后,僧人回到寺院进行考试,其中有一课就是背诵。背什么都可以,由你选择,就把本子拿过来,反证背一下就行了。如果这样,就很简单了,因为就拿一个小薄本子也可以。这样,大部分人都拿一个很薄很薄的本子。而这位放羊的僧人却拿了相当于《菩提道次第广论》那么厚的三十本经文进行背诵。一下子就把全体僧人都给震住了,从此一举成名,被尊称为“班智达”。这个人离我们很近很近,我们都见到了。现在我们为什么要共修?就是因为我们从他那里获得了传承。以后我们会传给大家,也会让他给大家再传一次修米则玛这方面的密诀,再给大家作加持。所以,有这么多的因缘,我们这样共修的意义太殊胜了。
另外,他这个奇迹的取得,不像我们想像那样,要七八年的时间。虽然我和我的经师也算了一下,但是,当我们去问他的时候,他却说只有四五年时间。这样我们就更看到了希望了,只要四五年。开始我以为每天至少要念几万遍。一下子能背下这么多部广论一样厚的经书,我估计一天得念几万遍,每天只睡几个小时。但他跟我说,并没有一天背几万遍,一天大概遍就可以了,这个数字基本上我们都能达到。他每天至少念1000遍,多的时间能达到3000遍。这样四五年下来就成为“班智达”了。你看看,这个例子还在,那是一点也不虚的。佛家是不妄语的。他的绰号就叫“班智达”,你想想,这意味着什么?而且我也见到了,确实是成就师。这就是修米则玛的成就,我们现量可以见到的。他这里面也有很多的诀窍。我们见面以后,他传了一些。
这是讲近的,讲远的就更神奇了,佛爷讲了很多故事。其中有一个格西,也就是佛爷他们附近的格西。考完了格西了以后,他并没有去宏法,也没有去闭关。他就专修米则玛。按常理,格西那么博学,显密都通达了,一定是修无上密,最高最高的法了。但是,他没有这样做。他选择了米则玛。我估计大概也念了十来年。他每天念的时候,对着一幅唐卡念,是一幅由贡唐大师加持的宗喀巴大师师徒三父子像。唐卡不大,他就带着唐卡到家里去。藏地很穷,不像我们有豪华的佛堂,他就是一幅唐卡摆在面前,每天对着唐卡念米则玛。一直念到唐卡会说话,可以直接和唐卡对话。有人的时候他在睡觉,没人的时候就跟唐卡对话。人们只感觉到他在说话,好像在自言自语。他看到宗喀巴大师的唐卡不再是唐卡了,直接是宗喀巴大师,直接就能说话。因此,他就能请教一些问题。疑难问题当下就可以解决了。就像宗喀巴大师直接与文殊菩萨对话,这样的真实。按中国常理的一句话,这就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还有一句话叫至诚通神。所有的信心凝聚到一起,就开花结果,最后通神,宗喀巴大师直接现前,直接可以对话。至诚能通神,明白吗?我们现在什么也不通,为什么?是因为没有诚心,或者说我们的诚心不够。
这个案例给我们的启发,至少有三点:第一,修米则玛和修三大最高的本尊没区别;第二,修什么法成就取决于你的信心。你信心不诚的话本尊也不灵了。所以只要我们信心诚,宗喀巴大师可以直接现身。信心最重要。这前面就有人显现过这方面的例子;第三,不在于我们有多少学问,而在于学问最终都要转化为证量。所以,一定要学修并重,齐头并进。按道理,他都已经是格西了,可以说已经是个宝了。但是,他要是不去修的话,会出现奇迹吗?不会!至少知识是一块,修证是一块。这两个并不等同。这两个要并重,明白吗?我们现在是有修的没有学,有学的没有修。我们现在很惭愧,学和修都谈不上。但是,没问题,只要我们有信心,就永远不会太晚!我们现在已经看到了希望了,曙光已经在前了,那就不会太远了。佛爷曾举了个例子,一个屠夫一天突然善根成熟了,就放下屠刀,念《金刚经》,其它什么也不念,念了十几年之后死了,火化之后,天上出现彩虹,出现各种样的奇迹。最后,舌头没有烧坏,出现舌舍利。和他一比,我们有信心吧?第一,你不是屠夫,没有造太多的杀业;第二,你比他年轻就入门了;第三,他那时可怜,就没有听到什么佛法。在藏地,以居士身份能听到佛法还是很困难的。不像我们汉地,大家普遍都受到现代教育。因此,有各种各样的渠道、各种资讯能够听闻到佛法。最起码,你对缘起性空等名词是听说过的,但在他那个时代,未必会听到这些名词。什么中观、应成等我们最起码是听闻过了,但他都搞不清楚;你还知道广论、三士道等等,会比他多。所以,相比较来说,还是要把信心鼓足起来。有时就应该想:“屠夫都能成就,我们还不能成就?”
这是远的功德,再讲一般的功德。如驱蝗虫、祛邪。有一家招邪,好多人念经不管用,一小孩就请教一个喇嘛,喇嘛就将他的鞋与念珠加持了,让小孩带回放在家门口去。这个鬼再也不敢来了。之后达成了一个协议,只要念诵米则玛108遍的人就不可以伤害。这个魔就是白哈尔魔,是个大力魔,一般的小鬼就不用说了。这是修米则玛的功德与殊胜。
如何修米则玛?我们有两个传承。大致而言,分为内修、外修与密修三种修法。
外修:我们一定要知道,宗喀巴上师与三本尊:文殊、观音与金刚手,修他们的形像。
内修:是修他们的功德。宗喀巴具有观音菩萨的悲心,智慧等同文殊菩萨,其能量、事业或降魔的能力与密续之王金刚手是一样的。
密修:就不是这样了,我们站在更高的层次。就是站在究竟的了义层面上来说,宗大师智慧与文殊菩萨不光是等同,就是完全一样,而且不光是完全一样,就是文殊的化现。一个是等同,一个是化现,这两个是有区别的。化现就是一模一样。如同今天穿这件衣服,明天穿另一件衣服,换了个形象,但本质上就是你这个人。什么叫同一体性?这就叫同一体性。还有,宗喀巴大师的慈悲心就是观音菩萨的化现。宗喀巴大师的法身功德、降魔能量就是金刚手菩萨的化现。可以说,就是三江合流!
宗喀巴大师其中有一个闭关地址,就是选择在三江合流之处。这个地方我们去了,是海拔最高的,海拔将近7000米。我们几乎拿命作赌注上了一次山。我们可以顺带提一下这事,不能算是修米则玛所产生的功德,而是对宗喀巴上师信心所产生的功德。当时,我们上了宗喀巴大师第一个闭关的地方,也就是大威德闭关。这个山很神奇,整个山就是大威德的形像,其中有一块石头撑出来就是大威德的嘴。宗喀巴大师就在这块石头底下闭关。宗喀巴大师修大威德法的时候,亲见大威德现身,就是在这个地方。上午,我们先上那个山,到了那里。中午也没吃东西。那里是没有人家的,因为宗喀巴大师修法的地方都是离人群很远的地方。他沿着雅鲁藏布江逆流而上,一直往山里走,是有意识在远离人群,是离人群很远很远的地方,周围都没有村庄。所以,那时我们就想,在那么寒冷的地方,那么皎洁的月光下,宗喀巴大师如何能征服自我?如何能战胜寒冷?不像我们这里,还有暖气,还有电热毯。那里什么都没有。吃什么?连生火都生不起来。现在山早就被雪覆盖了。那个山洞一般情况下人是站不起来的,都是弯着腰进去。
我们有一个计划,就是怎么把这些展示给大家。毕竟有的人一辈子是见不到这个地方的,毕竟只有很少很少人能见得到这个地方,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这个地方。宗喀巴大师写《缘起理赞》在哪个地方?《辨了不了义》这么辉煌的著作是在哪个山洞里写的?《菩提道次第广论》是在哪个洞里写的?宗喀巴大师实修的历程几乎都是在山洞里度过的。所以,有人认为宗喀巴大师仅是个学者,他根本就不了解宗喀巴大师。你看看宗喀巴大师生平的传记,看看他实修的历程,你就会彻底的改变你的思维。宗喀巴大师在我们心目之中是一代法王,人中之人,而他实际的物质生活状态却几乎与野兽一样。所以,大家知道钢铁是怎么炼出来的吗?平凡的一生如何炼成超凡的一生?如何入圣者流?我想在因缘条件成熟时,确实有必要以纪录片的形式展示出来。即使你没有办法亲临现场,也可以在纪录片里看一看,看看我们的宗师,看看被认为只是学者的宗喀巴大师是怎么从事实修的。这样,你的观点就会全部改变。
宗喀巴大师就是在那个山洞里面写下了缘起理赞。那个山洞在就三江汇流之处,从上面三股水流汇集过来。我想那时,宗喀巴大师饮水肯定只是凉水,没有热水。那个地方也确实很殊胜,宗喀巴大师见文殊菩萨,见龙树菩萨,见月称菩萨,见佛护菩萨,都是在那个洞里面。我们拍了一些照片。
接下来讲讲我们一路的历程。当时我们去的时候,太阳快要下山了。我们到底去还是不去?如果不去,可能就再也没有机会了,因为一下山就很远了,我们是雇车来的。如果去,则需要找人帮忙,因为山的路程很远,虽然看起来近,但实际上走的话很远。当地居民走起来要一个小时,但对于我们来说至少翻倍,要两个小时。而且当时下着雨,这更可怕。从雪山群里,宗喀巴上师的洞那边,一股乌云过来,雨唰唰啦的下着,下得很大。可以设想在乌云涌起的地方可能下得更大。在藏地一下雨就很冷,加之中午没有吃饭,体力衰竭,面临黄昏,根本没有躲雨的地方。这就面临着生死较量。当时,我就这样想,这就是生死较量,是信仰的问题。对我们来说,完全可以回,以后花钱再来也没有问题。但是,我们就做了这样的选择:发起一个信心,一路念米则玛上去。因为,我们想,带着一个清净的心,即使在途中死亡,这种选择也不错。然后,有几个藏民帮助我们一路直奔宗喀巴大师最高的闭关洞。人们常说,当你下定决心的时候,地球都会为你让道。就当我们走到中途的时候,我们的毅力决定不会退转的时候,一念兴起,乌云就散掉了,雨慢慢也就停下来了。这样我们就达成了目标。最后,在下山的过程中,将近要下山了,雨下得非常之大。而我们刚好进了车里,然后就下山了。差一点命就丢在那里,这是一次生与死的较量。所以,这里面也能感受到宗喀巴大师米则玛的加持力,只要你有这种信心,对宗喀巴升起这种无垢、清净的信心,无事不办!因此,要靠信心!
就像电影《木乃伊归来》里的讲的故事一样,主人公去盗宝,这时木乃伊复活了,门也关上,他跑不了了。他身上挂了许多护身符,先把阿拉伯的护身符拿出来,不管用;然后把观音菩萨的护身符拿出来,也不行。那个魔鬼继续向他走过来,而他自己已经走进死胡同里去了,魔鬼只要一伸手就可以把他抓死。虽然他身上有很多护身符,但他拿出来都不管用。这说明什么呢?说明信心不专一,念哪一个都不成。所以,不在于多,一定要在于信心,在于专一。我们讲共修也是这个意思,大家要放弃所有的一切,这段时间就修这一个。
修的时候,大家把名字,把表格都填好。发过来,形成一个共修名单。然后,我们到拉萨的时候,可以给米则玛成就者现量加持。我们还要规定一个数量。衮却格西的一生大家都看了吗?他的事迹我们会挂在网站,大家要注意下载,回去好好的看一看。衮却格西修米则玛修了80万,他在闭关之中就修了80万。衮却格西还修了十加行。在拉萨流行十加行,每个加行都要修完不下于10万。这十个加行我们未必要全部修。但你至少修其中的两个或三个。我们现在已经是最少最少了,十个中哪个不能少,就选哪个。应该说,米则玛是必不可少的。还有一个也必不可少,这要等我们下一个共修再说。明白了吗?我们已经给你浓缩浓缩到这样了,已经不能再少了。用衮却格西的话来说,严格说起来,你要不修米则玛,你就不是格鲁派的弟子。这句话说得很有份量,说得很严重。这是谁说的?是赤江仁波切说的,他是法王的经师,那就是权威,是格鲁派的一代掌教者。他要说你不是格鲁派,你就不是格鲁派。这说明一定要修米则玛,是必不可少的。不要少于40万。衮却格西修了80万。我们已经打了五折了,只要40万就可以了。40万我算了一下,如果一天1000遍,也就是一年多一点点时间。如果稍微努力一点呢,一天2000遍,只要大半年时间就够了。所以说,这是我们能够够得着的。刚才我们讲了那个班智达,就用了四至五年的时间,每天也就遍,四至五年他念了100万。我们是第一个阶段,先念四十万,慢慢的来。100万也没问题。他念100万能背30部《广论》,我们念40万,哪怕只背一本,这一背子肯定不会下三恶道。这是我决给你保证的。你只要能把《广论》背下来,临死的时间,什么破瓦法、念经都不用,你就告诉家人,把《广论》给我打开,沐浴更衣,OK,就圆寂了,那个肯定不会下三恶道。你看多殊胜!
这是修米则玛的功德问题。第二个我们讲如何修的问题。如何修的问题分为四个步骤来说:第一步,发心皈依;第二步,七支供;第三步,观想甘露,洗罪和增加智慧与能量;第四步,功德回向。
先讲第一步:皈依和发心。
皈依和发心的偈颂很多。其实,大乘有大乘的不共皈依。这里面大家看一看《上师瑜伽》,这在在《成佛之道》里就有。
虔诚皈依上师与三宝,发愿为利众生成正觉,
学修菩萨大行六波罗,现证事理两种菩提心。
“虔诚皈依上师与三宝”这就是皈依,“发愿为利众生成正觉”这是愿菩提,
“学修菩萨大行六波罗”就是行菩提,“现证事理两种菩提心”就是愿菩提与行菩提,佛爷将其翻译成事菩提与理菩提。这是大乘不共的,小乘就不需要这样的皈依。这里发菩提心都有了。
第二步: 七支供。
首先,迎请圣众。
自喜足天弥勒心中生,皎洁如酪层叠之云头,
遍知一切法王洛桑扎,众圣簇拥冉冉而光临。
观想在弥勒净土里。我们现在知道净土就有两个,一个是西方极乐净土,在西方,念阿弥陀佛就可以往生;另一个就是弥勒净土。弥勒净土在哪里?在欲界吗?有人说在弥勒净土在欲界,这就错了。是在欲界的上方。欲界里面分为四个层次,它在四个层次上方的半空中,那里有一块土叫弥勒净土。欲界里面最底下一个阶层是四大天王,还有三十三天,再上一个是喜足天。弥勒菩萨就是在喜足天里面。这是我们要讨论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宗大师要到弥勒净土?怎么不到极乐净土?是极乐净土条件不好吗?
这里面还有很多问题,比如宗喀巴上师戴着黄色帽子、尖顶。尖顶这么高,做个平顶行不?改个形状可不可以?为什么一定要尖顶?还有宗喀巴大师左边坐着克珠杰大师,右边贾曹杰大师,面带微笑,宗喀巴大师为什么面带微笑?克珠杰大师为什么笑中含怒?等等,这些问题只有细细的去研究,才能把教理搞透。下面我们还要讲座《广论》的一些问题,修米则玛属于上师瑜伽,这个上师瑜伽在《广论》属于哪个层次?它和下士道有什么关联,和中士道、上士道有什么关联?下士道和亲近上师法有什么关联?反过来,亲近上师法和下士道有什么关联?我们必须举一反三,锻炼我们融会贯通的能力。
那么,宗喀巴大师为什么在弥勒净土里而不在极乐净土?是因为所有成佛最后都要在弥勒净土中等候。经典上说,所有成佛必须在弥勒净土里排队,然后一个一个下。宗喀巴大师在弥勒净土,意味着宗喀巴大师已经成佛了。在现在未来的时空里,宗喀巴大师要从弥勒净土到人间来宏化。
然后从弥勒胸中涌现三道云彩,白白的像奶酪。若没有见过奶酪的,可以观像洁白洁白即可。然后,就出现了法王宗喀巴,还有克珠杰大师与贾曹杰大师。宗喀巴大师面带微笑是代表慈爱,身上有慈悲心,增加你慈爱的种子。克珠杰大师微笑中含怒,表示如果对宗喀巴大师任何经论有所疑惑要想挑战,那你看一看克珠杰大师的面貌就知道了,微怒相就是专门对付你的挑战,就是降伏你的邪见。就是说,你要是想找问题,没门!谁要是想在宗喀巴大师的著作里面找任何一点点的纰漏都是不可能的。所以,要是有人说宗喀巴大师的思想不清净,我相信说这个人肯定是不敢观修克珠杰大师的愤怒相。宗喀巴大师圆寂了以后,克珠杰大师就贴出了布告,所有对宗喀巴大师思想著作有怀疑的,趁我在,你们就可以站出来,跟我辩驳。我不在了以后,你们就不要再说是非了。结果是一个也没有。克珠杰大师就说,那就到此结束,以后我走了你们就再也不要提出问题了。
那宗喀巴大师的帽子为什么是尖尖的?表示宗喀巴大师与文殊菩萨的智慧是等同啊,是文殊菩萨的化现,因此,表示智慧锋利。尖就表示锋利。最锋利的智慧是中观应成相,表示宗喀巴大师获得了最究竟的中观密意,所有一些微细的疑惑都能给你断除无疑。所以,你观想时,应该把宗喀巴大师的帽子观想得尖尖的,越尖越好。
下面是七支供。
七支供一般讲起来是礼敬、供养、忏悔、随喜、求转法轮、祈请住世及回向。但是,这个七支供有点特别,它将祈请住世放在前面。
第一是祈请住世。
前方虚空狮座莲月上,至尊恩师喜悦慈祥容,
作我心中无上之福田,为使圣教昌盛住百劫。
这是祈请住世,为什么放在前面?因为宗大师代表第二佛陀,他就是要想使佛教长久不衰成为人类永久的一盏明灯,靠的是教法。而教法靠什么?靠的是善知识。只要善知识永久住世,魔王就不敢摇动这盏正法的明灯。所以,祈请善知识住世就相当于掌握了整个教法住世的根本和命脉。没有善知识你能听闻到佛法吗?没有善知识你能够解中观密义吗?根本就不可能!甚至我们连好多名词都没有听说过。有人说,我现在会看书会识字,会网络搜索,用GOOGLE一搜索都有了。可是,你连名词都不知道,你能搜什么?你总不能搜索一个未知的名称。我们不知道的名词很多,比如说密法里面很多很多的密语,大家连名称都不知道,你更不用谈怎么去修了。也不用谈怎么去求。格鲁派里面有很多绝密的东西。包括在藏地,有人求了十几年了,但有时我跟他讲一个东西,他连名称都不知道。我就觉得太奇怪了,他藏语汉语都这么懂,而且在藏地呆了十来年了,都可以翻译经书了。他怎么会连名字都不知道呢?你就知道,藏传佛教的密法的保密程度做得相当的好。至于大家,那就更不用说。所以,一定要依止善知识。否则,你就只能漂流在教门之外。好,这就是祈请住世。这里面也有一些观想,都是比较密的,所以我们将几个版本放在一起来讲,就比较全面一点。
第二是礼敬支。
囊括万法性相智慧心,有缘喜闻妙音善解语,
瑞相光华笼罩庄严身,见闻思念受益我敬礼。
这是礼敬,礼敬也有点特别。为什么不礼敬身口意,按道理身口意也要先礼敬身啊。可是,我们这里“囊括万法性相智慧心”是礼敬意功德。所以说,三功德中意功德是最能利益众生的。因为有了意功德,有了甚深的缘起中观见,就有了解脱的命脉。然后,通过口来宣说。最后,通过身化现各种形像在你面前显现。所以说,先礼敬意功德。这里面大家可以结合佛爷讲的《兜率上师供》来理解,佛爷讲的比较全面。
第三是供养支。
甘美水供绚丽多姿花,沁脾熏香烛光百花露,
实陈意设千百万供云,诚心献给无上福田您。
供养分为实陈与意设。有功德水,洗垢水、香花、熏香、明灯、饰品、音乐,八支供,还可能再增加,七珍八宝都可以观想供。实设就是实际的去做。然后就观想,一定要观想放大。其实,整个密法的训练都是训练我们的思维,训练我们的心量。所以,我们一般都观想海量,无量无边。所以,常常用虚空来表示。你看“囊括万法”不是指一万,而是指所有的。“性相”是本质,它可以概括为“如所有性和尽所有性”。“如所有性”是讲事物的究竟本质,是讲事物的法性,是胜义谛这个层面。“尽所有性”是讲世俗谛这个层面,指一切的生灭现象,如“因果、生死轮回、解脱、系缚”等等这些都是世俗这一层面。这两个层面要相容,相摄。所谓相容是指两者一体的,是同一体性的。所谓相摄,是指有世俗谛的同时,通过另一面就可以看到胜义层面。通过性空,我们就理解它是缘起的。这里面有很多的问题要辩论。比如说《广论》中的“毗婆奢那”,佛爷翻译为“胜观”,大家要重点看。我就讲“胜观”这一部分,就有很多问题要辩,我们现在来辩一辩。
比如说,其中一个是“量”的问题,凡人与圣人之间,以什么为标准?有人说就以圣人为标准,圣人讲什么都对的嘛。是不是?要想好了。好,凡夫与圣人,你选圣人为量。你认为圣人看一切都是对的。好。而圣人里面他也有两个量,一个是世俗量,一个是胜义量。胜义量是在根本定里看东西,当然是最正确的。那我们就以圣者的根本智为量,这是第二个推论。那圣人一看什么都没有,看桌子桌子没有。那我们听不听圣者的话?圣人的根本智应该是对的,以圣人的根本智为标准,桌子是没有。但为什么,我们看了却有?这怎么解释?是我们眼睛花了,还是我们只是凡夫?或者说是圣者的正见不可思议,凡夫都是颠倒的。这样就自己否定了自己。这里就要辩了,为什么我们看到桌子甚至说没有呢?这就要看圣者在什么情况下说没有,以及世人明眼看到的量是不是量?在什么情况下是量,什么情况下不是量。引用《入中论》里的话,“世间皆非量”。如果世间人见的都是量,都是标准答案,那我们还要修圣干什么?我还要辛勤的修道,证灭谛有何用?因为,凡夫直接就见到量见到标准了,那就不用修了。因此,凡夫见到的不能说是量,“世间皆非量”。然后,《三摩地王经》里也这么说。所以,两个一引证,就说明,我们凡夫见到的量不是量。好,那圣者见到的量是量。那圣者见到的量是怎么说的?圣根本智里面一些法都不显现,都不存在。你服了吧?因此,两头给你堵死,你只有服了。这时你就想,那为什么我看到桌子呢?这是就只有“卖拐子”了。证明你有问题了,你只有“拄拐”回家了。这只是举个例子,佛法里面很多跟这个一样。有的人搞个他空见,或搞一个大中观,那就是“卖拐”,你两下就给他“忽悠”住了,觉得有道理。有时间,我们对“毗婆奢那”那一部分会详细的学习一下。所以,大家现在听到“缘起就是性空,性空就是缘起”觉得很简单,但是大家细细的分析的话,会推出很多问题。好,这就是供养支。在供养支中,其中有一个不能供,就是卫生香不能供。为什么?因为它杀害生命,而且它是化学物的合成,有臭味,这就不好。凡是你认为最好的就可以供。那些臭的,不好的,连你自己都不愿意吃的东西都不能供。
第四是忏悔支。
我自无始以来所造作,一切身言意之诸罪业,
尤其违犯三禁戒过失,潜心深悔从此誓自律。
忏悔支是我自无始以来所造身言意之诸罪业,尤其违犯三戒过失,潜心深悔从此誓自律。是讲怎么忏悔?是身口意忏悔。忏悔最主要的力量是什么呢?是发誓不再造。其中不是有誓力么?一定要具备誓力才能忏悔干净,不具备誓力忏悔不干净。
第五是随喜支。
身处浊世博学勤修持,八病不染人生有作为,
救主您的生品与伟业,我等生起万分随喜心。
“身处浊世博学勤修持”是讲宗喀巴大师。这是谁写的?我看到资料说这个《上师瑜伽》是克珠杰大师写的。克珠杰大师见到宗喀巴大师,宗喀巴大师传给他一些密意,他融合了这些密意写出来的。佛爷说,原来这是作为一个“大手印”,作为密理,叫无字经书。但是,现在变成了“网络经书”了,到处可以看,这就成问题!所以,有时候资料不能下载太多,保密的东西还真的要保密。所以,我就有这样的体会。上次格西过来,他的翻译就说了这个问题,说有的深密的法不能提前传,到时候再传。为什么?他说如果提前传到以后就没有加持力了。这真的是这样。你看许多东西我们在网络上就能搜到,有加持力吗?没有!但你要是费了很大的劲,只传给你一个无字天书,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才能显示文字出来,你才看到这样一个经典,你会用什么样的态度去修?那个加持力有多大?你可能当时就乐晕倒了。而现在呢,根本就没感觉了。所以,我们还是要有意识避免这样的信息传播。所以,我想大家如果学显,就要遍学多闻,而学密就在于依止传承的加持,一点一点实修就可以了,资料不在于看多。不要都看资料,否则到时传的时候加持力会很弱。
“八病不染人生有作为,救主您的生品与伟业,我等生起万分随喜心”,这里讲什么呢?就是宗喀巴大师生平传记。大家要看《至尊宗喀巴大师传》,否则这句话读起来没有分量。你就不知道“您的生品与伟业”,要把这个给补上。《至尊宗喀巴大师传》你可以上网去搜,在网上有这本书。青海出版社有,很早以前我就见到这本书了。我想以后我们有时间,我们都要坐下来慢慢学习,都要从宗喀巴大师传记学起,从热译师的道歌开始学起。从《贤愚经》、《法句经》,从这些基础的经典我们一点一点学,才有意义。所以现有我们少了很多的东西没有去学,读这个哪有分量呢?现在唯独还有一个方法是,就是我们从网上上传给大家。以后大家需要什么资料,我们在网上基本上给你们找好,你们在网上就可以下载了。有一个资料,新的翻译的,叫《至尊宗喀巴大师密传祈祷文》,是克珠杰大师所作的,台湾的比丘尼翻译的,好像佛爷也翻译过的,我们准备上传给大家。这是随喜支。
接下来是,转法轮,然后回向,这里都有。
功满行圆至尊诸上师,法身高天广布悲智云,
在那相应化机田野上,普降深广大法甘露雨。
在下所作一切善功德,资助众生幸福教昌盛,
尤其使得称慧大法王,圣教精华显扬永住世。
在全部修完了以后,剩下的就开始内修、外修和密修。佛爷翻译出来的,文字也都很好懂。修的时候,一般情况下是直接念诵,念藏文也好,念汉文也好,都一样。我们也可能这样,念108遍汉文,然后最后1遍念藏文。或者也可以一开始念3遍藏文,后面都可以念汉文。这样有什么好处呢?就是大家念一下藏文,种下这个种子,下辈子说不定可以投生到藏地,这样你学藏文也快。最起码你能和藏人结缘,种下深厚的习气。在你心情比较高兴的时候,或者心情比较郁闷的时候,你还可以唱诵。用唱诵的方法来调节一下心情。高兴的时候可以手舞足蹈的唱,不高兴的时候也要唱,自我调节一下心情,一唱心情就调节过来了。平时,心情很平稳的时候不要唱,以念诵为主,为什么?因为有任务在身,不能老唱。米则玛当时我学了两个语言,一个是安多语,一个是拉萨语,它们略微有一点点差别。现在我们听的这个版本是拉萨语,我们来听一遍,是蒙古一个卓玛念的拉萨语………(播放,师尊跟着唱诵)……唱得很好很好,确实很投入。这是一个外蒙古的人唱的。
我们平时是念诵,就是“无缘慈悲大海观世音…..”。念诵的时候,在我们的头顶上方莲花宝座坐着宗喀巴大师,宗喀巴大师顶轮里面是月轮坐着观音菩萨;喉轮里面是红色的莲花坐着文殊菩萨;心轮里面也是月轮,但不是坐着,是站着,站着金刚手菩萨,放着蓝色光。念到哪一个菩萨,就放哪一色光,白、红、篮。如念到“么g美这为得r倩绢锐惹g”是放白光,冲洗自己身体所带来的一些恶业,我们获得了修持获得化身的种子;喉轮是报身,心轮是法身,三身灌顶,三密灌顶。最后,“雪域圣哲之首宗喀巴,洛桑扎华我向您祈祷”,这时候一起放光,放的是五色光。我们就获得了第四种灌顶,名词灌顶,词句灌顶。即“瓶灌、智灌、密灌和词句灌”四种灌顶都获得了,一是获得了灌顶的种子,一是消除了一些业障。还有比这个更殊胜的吗?直接获得了信心,开发了智慧。这里面还有一些口诀性的传法,大家若是求健康,则可以观想在甘露里面降药,如人参之类的,就是甘露药;若求财则在最后降五色甘露时观想以黄光为主,黄色的成份多一点,这可以给自己带来一些增益、智慧和能量。宗喀巴大师的帽子为什么是黄色?就给格鲁弟子种下了智慧的种子,而且智慧种子不断的增长。所以宗喀巴大师的帽子是黄的。帽子为什么是尖的?表示我们以后要证得究竟的中观见密义,智慧锐利。而只要相信宗喀巴大师、相信格鲁派的都是格鲁弟子,范围可以这样的广泛。
为什么我们要修宗喀巴大师作为上师瑜伽?大家现在概念老是搞不清,其实修上师瑜伽各派都有,但是宁玛派修上师瑜伽是修莲花生大师,噶举派修玛尔巴大师,我们格鲁派修的是宗喀巴大师,是以宗喀巴大师为上师。上师的统一形象都是以宗喀巴大师为形象出现。你心中认可哪一个肉身上师,你也不能观他的形象,要观想宗喀巴大师的形象,以这个形象为显现。为什么?有几个原因:
第一,可以消除我们世俗的颠倒见。因为我们世俗见都认为肉体的上师都是有障碍的,而你观想虚空的就不会有障碍;
第二,消除我们的执实心。我们观想肉身上师有肉体,有骨头,有血,有肉,但是观想宗喀巴大师是虹化身,是自性空而显现的一种缘起的现象,这不就获得了中观正见了吗?
第三,你获得了无上的加持,就是上师本尊与护法不二。这要在我们的脑海之中,在我们的心智模式中,要牢牢的记住这一点。
有弟子问:增强记忆开智慧观想什么?师答:增强记忆开智慧观想黄光,如果消罪业以观想白光为多。还有三本尊合修的话,你念完了之后还可以再修一些咒子。比如你修观音法,就可以最后观想宗喀巴大师额头顶轮里面的观音菩萨放光、渡众、降甘露,然后你再念“嗡嘛呢叭咪吽,嗡嘛呢叭咪吽,……”这样去念不就是本尊上师护法合一吗?这里面还可以有密法大手印的观修,这就要等下一个阶段,我们再讲这个问题。
现在我们已经开始启动了。今天下午是启动共修法会的第一步,你一定要跟上这第一步!因为没有第一步就没有第二步,道理就这么简单。你这一个修不了四十万,下一步你怎么办?你又跟不上了。等到下一步,再修什么大法、密法、深法的时候全部都是拿这个作为参考资料。否则,我们传给谁、不传给谁,你很有意见。现在大家就平等,我们来统一的建档,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三年五年我们就能达到我们想要的东西,就这么简单。明白了吗?你一定要紧紧的跟上,一步也不能拉下,不能漏踏。否则,第二步就很吃力,第三步你根本就跟不上,最后就放弃了,就出去了。那就惨了,就惨不忍睹了。眼看着你就要到滚滚的三恶道里去了,那真的是没办法再救了。听明白了吗?要紧紧的抓住,至死不放松。我们三年、五年的目标计划都有,我们这里男菩萨学什么,女菩萨学什么,我们都给大家计划好了。但是,你要是错过这个,几年之后,修不满我们规定的任务,那你就真的没办法去学。错过这个机会,你到藏地求法真的很难的,各方面的条件你很难具备。而依靠集体的力量,我们有可能会达到我们这样的心想事成。这是刚才我们讲的四十万,具体怎么去修,就是大家的事情了。
刚才我们讲外修、内修与密修。外修就是讲大师的悲智力三种功德是类似于这三位菩萨;内修就是说宗师内在的功德是等同这三位菩萨,我们说大师有慈悲心,且与观音菩萨的慈悲心是一样的,相等,但是宗喀巴大师是宗喀巴大师,观音菩萨是观音菩萨,这是内修。而密修是指宗喀巴大师的悲智能就是观音菩萨、文殊菩萨与金刚手菩萨的化现,宗喀巴大师就是观音菩萨,宗喀巴大师就是文殊菩萨,宗喀巴大师就是金刚手菩萨,我们修米则玛就要有这种信念,这样才有加持力。还有比这个本尊更殊胜,比这个上师更殊胜的吗?
下面我们来讲一讲修米则玛的殊胜功德。这里面有十二点:
第一,是格鲁派的殊胜不共上师法。它的全部仪规包括在这十二句颂里。但是,它包括了佛陀所有的八万四千法门。千万不能把它当小法来看。蒙古的有一个财主向班禅大师求法,他说,“你就根据我在家的身份传一个短的、小一点的法给我就可以了,这样我就可以修了。”班禅大师就问他,“你要求什么小法?”财主就说,“那就米则玛吧。”
班禅大师听了很不高兴。这个法怎么可能叫小法呢?恰恰相反,再也没有比这个法再大的法了,也没有比这个法更殊胜的法了。佛爷也讲了,一些法的根本都上升到皈依法,这叫真正的会修,不会修就不是这样。
我们现在要论证的是,为什么这个法圆摄了三士道,融合了《广论》,融合了八万四千法门?这就要推理,否则的话,我仅仅讲这句话,你会相信吗?你可能会信,因为你信崇善知识,这是一种信。还有一种信呢?必须要经过推理,这也是一种信,叫理信。一种是随法行,一种是随信行。第一就是讲到了不共秘密口诀心要。这个主要来自文殊菩萨对宗大师口授。这个可不一样啊,这个法的源流在哪里?是文殊菩萨直接传给宗大师的心要,上师瑜伽是最迅最快捷之法,除此之外再无它法了。格鲁派除了注重以闻思法入门和守戒而闻名以外,还有一个最大的特色,就是宗喀巴大师综合了各派密法的心要,特别是还有来自于文殊菩萨口授的密诀。宗喀巴大师通过自身的证悟来体验,并将其融合为不共的秘密心诀,我们称之为“心中心”。
刚才讲的法流大家应该清楚了。一方面,宗喀巴大师综合了各派秘诀。有没有宁玛派的?有!比如说我们大家都知道的马头金刚法,就是从宁玛派学来。有没有萨迦派的?
萨迦派的法还比较多,施身法是萨迦派的。还有密集是噶举派的。所以说各派的法流格鲁派都有,宗喀巴大师在广泛遍求的基础上,在文殊菩萨的指导下进行抉择,汇编成心要。还有一支,是直接从文殊菩萨传下来。这就是我们的格鲁,大家明白了吗?格鲁派就是这么来的。所以说,为什么我们不能分得太清楚,这是噶举派,这是宁玛派,不要有排斥,不要有不平等的心,应该要融合,应该要利美运动,应该要无门户、无宗派、平等的去摄持与尊重,原因就在这里。这在我们的续流里面都有。
比如,我们马上要由格西来给我们开讲《入行论》。格西一生之中讲了很多次《入行论》,就我听到就至少不亚于三次,他一生讲《入行论》,可能还有很多次。他是色拉寺的第一名格西,肯定是很殊胜的,而且自身有很多的体验,他对色拉寺里面的僧人与格西也就这么讲解,对我们也是这么讲。所以,为什么我们的课程叫“博士课程在线”?因为我们受到的都是平等的教育,机会是平等的,他们格西听的,我们也在听。但是,你能不能听明白,能不能下功夫,那是你个人的事。之所以,我们没有起名叫博士学院,只叫“博士课程在线”,是因为课程是课程,但是你学到什么程度,那是你的事情。那么,《入行论》的传承从哪里来?我一直是不清楚,他那天跟我讲了,格鲁派的《入行论》传承,包括法王,都是从宁玛派的一代高僧华智仁波切处传来的,他一辈子传《入行论》,传《入行论》传得最多,被认为是寂天菩萨的再来。所以,他是《入行论》传承的持有者,格鲁派的传承也是从他这里来的。你看看这是何等的心量!所以,我们的心量要开阔,不要有这种门户之见,要广学要多闻,要遍求善知识,要融合各个宗派,要求取各种传承。这是第一个,不共的秘密心要。
第二,道次第具足修法。佛陀教授基本上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广大行,一个是甚深见。那么,此教法中文殊菩萨就可以代表甚深见,观自在菩萨代表广大行,金刚手代表密乘、代表金刚乘。所以,宗喀巴大师代表了道次第全部,三本尊都现于一身,圆满具足,无有缺少。你想想还有比这更殊胜的吗?这是它的不共。
第三,三宝及三根本具足。三宝为佛法僧。什么是僧?凡僧是不是僧宝?四个凡僧,也就是四个普通僧人,一般的出家人加在一起就是僧宝。其中最主要的是要解释这个僧,我们不是僧宝,但我们是僧。在我们汉地,只要出家人就是僧。但是,按照佛爷准确的解释,我们也是僧,就是说四众弟子:“优婆夷”、“优婆塞”、“比丘尼”、“比丘”,就是僧。所以,这个僧的定义就很广泛,我们汉地一直就把这个僧给搞错了,错在哪里,错在认为僧就是和尚,认为出家、剃光头和尚就是僧,这是一个狭义的解读。你可能都不相信你是僧人,这是传统文化的问题,一下子说出一个正确的东西,可能都接受不了。在西藏为大家所公认的觉悟者是谁?就是宗喀巴大师。宗大师具足三宝佛法僧,宗大师的意代表佛,语代表法,身代表僧伽。宗大师身为上师,又具足三宝,故修此法即等同于修三宝,修皈依,修资粮田,这是一大殊胜。
三根本是以什么为根本?这里的三根本(空行、上师与护法)是以上师为根本。此法以第二佛陀宗喀巴大师为加持根本,本尊为成就根本。成佛必须要具足智慧与慈悲,故佛被称之为两足尊,缺一不可。所以,此法中文殊为智慧尊,观自在为慈悲尊,护法为事业的根本。故此法中包括以金刚手为诸佛的大力化身为诸佛事业的根本。加持的根本是上师,
事业的根本是护法,成就根本是本尊与空行。三根本(成就的根本、事业的根本与加持的根本)都具足了。文殊与观音菩萨作为本尊成就的根本,金刚手菩萨作为护法的根本、事业的根本,宗喀巴大师作为上师是加持的根本。你看上师、本尊、护法全都有了。所以,我们现在是从理论上讲为什么修米则玛这么殊胜。
第四,上师与三本尊同时修。这个法中包括了文殊菩萨、观自在菩萨和金刚手菩萨。文殊菩萨是诸佛菩萨智慧的化身,观音菩萨是慈悲的化身,金刚手菩萨是诸佛能量、大力的化身(金刚手菩萨在我们汉地就是大势至菩萨)。因为众生都具足了智慧、慈悲和力量,而在诸经续及诸菩萨中都授记宗喀巴大师为文殊菩萨、观自在菩萨和金刚手菩萨的化身。因此,修此法等于同时修宗喀巴上师瑜伽、修三本性所化现的三本尊。所以,修上师瑜伽和修三本尊,修观音、修文殊、修金刚手是等同的。
第五,三身具足之法。此法具足三金刚身、金刚语、金刚意。因为我们将观自在菩萨、文殊菩萨、金刚手菩萨观想在宗喀巴大师的身口意三处的时候,修此法就等于同时修三金刚身,法报化、身口意都有了。而我们最后的成就,就是身口意成就。我们一般观想“嗡啊吽”代表身口意三业圆满,而这里则是以三本尊来化现。
第六,三部同修。文殊菩萨代表佛部,观世音菩萨代表莲花部,金刚手菩萨代表金刚部,三部密法等于同时修,还有修破瓦法。我们修净土念阿弥陀佛就可以了,往生极乐世界。如果修弥勒净土往生法怎么修?怎么去弥勒净土?宗喀巴大师就在弥勒净土。若今生我们修不成,我们可以上升弥勒净土。到弥勒净土也很好,以后可以跟宗喀巴大师一起下来,听闻佛法成佛。所以,弥勒净土也相当的好。怎么去弥勒净土?好像经典上没说往生弥勒净土修什么。修米则玛可以往生弥勒净土。许多大成就者他们都是往生兜率天内密净土,也就是弥勒净土。比如阿底峡尊者、宗喀巴大师、无著论师,还有世亲菩萨、太虚大师、慈航法师等等。因为这些菩萨悲心重,希望在最快时间回到娑婆世界普渡众生,而往世当来下生佛是弥勒佛,所以他们往生弥勒净土,以便在弥勒菩萨成佛时,助弥勒佛来此渡众生,助其宏扬佛法。
此法随时观宗喀巴大师来自于弥勒菩萨心间,而弥勒菩萨在弥勒净土里面,故此法为欲往生兜率天之破瓦法。怎么往生?在临时的时候,我们修米则玛,只要对刚才所传的七支供,内外修、密修的三个观想法保持正观,就一定可以往生到兜率天,这就等同于修破瓦法。修破瓦法未必能够往生,并不代表一定能够往生。但是,我们修米则玛如果信心、诚心够,往生是决定的。只要保持正观,即正知正念。也就是说刚才我们所讲的你都要了解,要了解宗喀巴大师的传记,对宗大师升起无垢的信心,以这种心来祈祷。
还有一个,就是要有菩提心,一定要有菩提心摄持。这就是那个班智达告诉我们的,他说一开始,并没有修出什么成就。为什么?因为就是为自己去想。这时他就觉得应当反省一下,他觉得自己很惭愧,觉得很羞,人很低劣,只为自己考虑,连家里的亲人都考虑不到,朋友也考虑不到。慢慢的把心量扩大,为自己的朋友,为家里的亲戚,为父母去修;然后,为一些有缘、无缘的众生去修;然后,心量慢慢的扩大,发愿带着他们一起去修,最后发愿为他们而去修。菩提心升起了,加持力大了,所以他只要四五年,他就达到这个成就。这个口诀可真的不一样!我认为传口诀可能就是讲怎么观,怎么降甘露。但他不这样讲,他直接把这个问题的核心给我们讲出来。而一般不会认为这个是核心,一般都认为降甘露是核心。其实,相应不相应一定在于你的菩提心。这是班智达特别给我们交待的!
第七,祈祷殊胜。修米则玛还有一个殊胜就是祈祷殊胜。殊胜在哪里?在于它祈祷的是第二佛宗喀巴大师。就像宁玛派祈祷莲花生大师是一样的,它祈祷的是第二佛陀。
第八,护法殊胜。宗喀巴大师的护法是阎罗法王,这很殊胜。这个阎罗法王多厉害呀,三界众生的生命都由其掌管。所以,我们修宗喀巴大师阎罗法王能不高兴吗?
第九,可获七种智慧。修此法可获七种智慧,文殊菩萨传给宗喀巴大师的秘密心要七种智慧就是广大、明了、反应迅速、甚深,讲说口才,辩论、著述,前四种自觉,后三种为利他。
第十,七支供。七支供为一切供中之王,汉地称为十大愿王,在藏地就是七支供,十大愿王浓缩概括就是七支。一切供养之中七支供最为殊胜,力量最大最完美,积攒福报资粮忏罪是最快的。
第十一,四种成就。此法能代表四种成就:息就是消灾;增就是增长智慧增长财富增长福报增长寿命;怀就是怀爱,如何让别人对自己尊重,活得有尊严;诛是降服别人,是一种力量的征服。息灾以观世音菩萨为代表,观想白色,以白色为代表,增益以文殊菩萨为代表,就是黄色观想黄光,怀爱是以宗大师摄咒为代表,灭即降服是以金刚手篮色为代表。所以,这四种事业都具备了,不需要单独去修了。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刚才传的米则玛为主的上师瑜伽,包括了八万四千一切法门,具足了三宝、三根本、三本尊、三金刚身、破瓦法、七种智慧、四种事业。仅此一法能在短短的一座中修足以上诸法;又是如此精简,特别适合现代繁忙的社会;又那么深奥,完全不逊色于修密集大威德,传承清静具足加持力又大,所以应该赶快修。
(今后我们的学习)应该是讨论式的学习比较好。就是说,我们修上师瑜伽或者米则玛,如何将三士道都融到一起来?这就可以测试一下我们修广论的功夫了。那你可能会说,修米则玛什么功德都有了?不是这样的。我们还是需要理性来推理才行。它一定有一个推理规则。什么叫理性?有因一定有果吗?一个种子播下去了,下了一场雪就提前将它摧毁了,它哪来的果?它没有果,有因未必有果。苹果树的种子种下去了,它的果就是要长成树。这是它的果。可是,种子刚种下去没几天,一场大雪就将它摧毁、整个就死了,死了不是它的果。没有发芽就不是它的果,所以说,有因未必有果。有果是否一定有因?有的东西不是因就可以成。有的因就是果,果就是因,大家是一个东西。这样就可能避免这个问题:有果必定有因。所以,这就要动脑子。我们整天说佛、文殊菩萨加持。加持我们干什么?加持我们开智慧。开智慧干什么?这些东西你就明白了。这些推理你就知道了。
我们刚才讲,凡事都讲究理性,包括对佛也是。佛是量士夫,用现在的话说,佛是完美主义者。他的完美表现在哪些方面?你怎么知道他的完美?比如,三宝说有业果有轮回。你听谁说的,听老师说的。老师听谁说的?老师是听经书、听佛说的。那佛听谁说的?不知道了,没办法再去问了。最后说,那佛说的一切我们都听吧。这是不是佛教的态度?不全是!一种(是)随信,信的人可能用这种方式。但是,绝大部分是不主张用这种方式来学佛。一定要理性的学佛。佛说的我们就一定要接受吗?我一定要经过理性的推测,推测完以后,正确了,以理为重。这就是理性佛教,重视理性、重视正见。佛说的法是对各种各样根基的人说的。比如,古代的中医也是这样,一个人拉肚子,他给你开了药。然后,你就把他的药方拿去了,所有的人拉肚子,这药方就到处用,这肯定有问题,对不对?中医需要把脉,同样是拉肚子,这个人开这种药,那个人开的药就不一样了。因人施教,因病而治。所以说,不一样。因此,你怎么可能把佛所说的话,拿过来遍一切是处的用呢。那究竟相信谁的呢?要相信理、相信正理!为什么要学因明?这就告诉你怎么样去推。什么是正理,正理不是真理,就是这个理一定要有他的因,正确的因。因明,这个因是推理的意思,原因的意思,指正确的因。比如说,彼山上有火你看不见。但是,因为有烟故,所以你可以推出来。对不对?我看到有烟,则一定有火了。这是推理推出来的,肯定不会错的。谁告诉你说,那里有烟没有火。你肯定不会相信。你相信谁的?你一定相信理。所以,佛教是最重理性的,用佛爷一句话可以概括,就是理信。
修米则玛是亲近上师法,上师法和下士道、中士道与上士道有什么关系?我们来看一看、检测一下我们学的广论如何?以后,学习我们要用三个方式来测试。一个是你的基础知识,最起码你对《广论》的字面意思要通达无碍。第二个,综合能力,也即融会贯通能力、举一反三能力,这是第二阶段。第三阶段,你的心态,你的证量。用这三种方式来测试我们的学习成就。
我们现在来推一推,修上师瑜伽如何融摄三士道。它并不是本身包含,是因为你会想才会包含,你不会想,它本身有,但你没有体验到。就像桌子里面有没有空性?桌子是不是空性?这两个不一样。桌子有没有空性是包含,是大和小的问题。桌子当然是有空性,如果没有的话,它没办法建成。世俗谛一定要建立在空性的基础上。一切法都因为空性而得成。没有空性一切法都不得成。这是《中论》里面就讲这个问题。那桌子是不是空性?它不是。为什么?因为空性是胜义谛,桌子是世俗谛。胜义谛不能跟世俗谛等同。从这个角度它们俩不等同,就应该这样讲。白马是不是马?这个讲了很多遍了。白马是不是白色?白马是不是白色是穑渴鞘裁瓷恳膊皇屈色难道没有顔色吗?所以,我说白马是白的怎么会错呢?跟刚才的解释一样,白马这个马本身属于相应心法,色法、心法和不相应心法,是不属于无色法、也不属于心法的有为法是不相应心。然后,顔色是色法,不相应心法与色法不能等同。它们归属的类不一样。这是藏地因明,我们汉地的语法结果好像不成立。白马是白色吗?你说白马不是白色,人家当然要说你了。这是汉藏的差距。但是,如果我们要严格思辨的话,就要这样思辨。所谓的等同,那要完全等同才行。概念外延大小完全等同。但它不完全等同。
我们现在来推。《广论》总共包含几个部分?
应该是四个部分,依止善知识,然后是下士道、中士道与上士道。上士道里面又有两个部分,一个是广大行,一个是甚深见。甚深见这部分从十三卷开始一直到二十四卷,占了将近一半。这厚厚的一半都是讲止观,而胜观部分又占了止观的一大半。所以,胜观部分占了很大的份量。前面都是讲广大行,是以菩提心摄持的广大行。我们现在讲,我们依止善知识这一块如何与下士道关联?下士道重点是修业果与皈依,而业果与皈依两者之中又以皈依为主。皈依又以三宝为主,这是下士道学的主要课题。而要想对三宝产生信心又必须依靠善知识,这样就联系上了。所以,推了这么多终于联系上了。
我们再推。就像彼山上有火,因为有烟故。按照这个原理来推。没有人回答,为什么?这就是基础啊。基础薄弱,现有上综合能力的课就比较难了。我们广论师就要达到这一步。三年广论要把广论的字面意思全部通过,科判全部会背,然后这里面全部的千丝万缕的关系,你都能够理清楚。然后,我们三年毕业了,给你一个证书——广论师。这样你讲广论才行。你倒讲,顺讲,纵讲,横讲,都能够圆融无碍,要达到这一步。
下士道与中士道是什么联系?下士道重点讲的是三宝,分为意乐与加行。中士道也是分为意乐与加行。这是讲依止善知识部分,依止善知识分意乐和加行,意乐分恭敬和信心,信心的产生依赖于善知识,这就和下士道发生了联系。中士道同样分意乐和加行,意乐主要是四谛和十二缘起。四谛讲了两重因果――生起与还灭,生起包括苦谛和集谛,集谛是因,苦谛是果,还灭包括灭谛和道谛,道谛是因,灭谛是果。十二因缘和四谛有什么关系?我们必须懂四谛和十二因缘才能做这方面的研究,它们之间是粗和细的关系,十二缘起是四谛的展开。中士道的加行是戒、定、慧三学,从戒的角度重点讲业果。下士道也讲业果,但下士道遮除粗分烦恼,中士道为了遮除细分烦恼,就要靠戒定慧,尤其依靠慧,而慧依赖于定,定依赖于戒。这个慧不是一般的慧,不是聪明,是无我慧。因为系缚生死轮回的根本是无明,无明的正对治是“明”,这个“明”不是一般的智慧,特指无我空慧。
那么中士道和下士道有什么关系?下士道重点从业果和三宝的角度讲,三宝包括佛宝、法宝、僧宝,其中最重要的是法宝,而法宝是从四谛、十二因缘中开出来的,这就与中士道联系起来了。上士道重点讲三宝中的佛宝,中士道重点讲法宝。依止善知识的功德如何与三士道发生关联?因为对三宝信心的生起依赖于善知识,对法宝的认识依赖于中士道,对佛宝的认识也依赖于上士道。上士道与中士道有什么关系?上士道重点修甚深见和广大行,甚深见是无我慧,广大行是菩萨行。没有广大行仍然可以有甚深见,小乘的阿罗汉有甚深见,可以证空,但没有广大行。那么,甚深见与广大行没有关系吗?如果不成佛,甚深见与广大行就没有关系,如果要成佛,就有关系。下士道是共下士道,中士道是共中士道,上士道是不共道、成佛道。中士道“共”在哪里?因为上士道的成佛也要通达中士道的缘起甚深见。发了菩提心再修四圣谛就不是小乘的四圣谛,而是共中士道的四圣谛。缘觉修十二缘起,大乘也修十二缘起,声闻为什么修四圣谛不修十二缘起?《现观庄严论》对这个问题讲的很清楚,因为声闻智慧不够敏捷。上士道修十二缘起与缘觉修十二缘起深度、广度不一样,同样修空,小乘和大乘修的空本质上完全一样,但修的理路、角度及深广不一样,从无边的理路来切入是因为有菩提心。由于菩提心的推动,我们所修的甚深见就更加的深广、坚固、不易衰损。佛陀做了比喻,阿罗汉所证的空像牛迹,佛陀所证的空像虚空,同样是空,大小差别非常大。因此,对于成佛来说,甚深见与广大行有关系,必须双运。菩提心和空性见有关系,二者通过什么联结?通过破我执。菩提心有两种修法,七重因果与自他相换,我们的传承合二为一,最后部分必须加上自他相换。自他相换的最主要目的是去除我爱执,我爱执的根源是我执,对治我执靠空性,这就找到了菩提心与空正见的联结点。通过理性找到了二者的关系,我们就明白,不懂空性,很难生起菩提心;没有菩提心,证得的空性不坚固,有衰损的危险。
我们先理清三士道之间的关系,再讨论上师瑜伽与三士道之间的关系。菩提心与中士道有什么关系?菩提心的生起依赖于大悲心,大悲心是菩提心的近取因,没有大悲心,绝不可能生起菩提心。大悲心就是期望一切众生离苦得乐,期望众生离苦得乐又基于对自身离苦得乐的认识,自身离苦得乐是指脱离根本苦、究竟苦――苦的根源,逃出三界,这就是出离心,仅仅想离开某种具体的苦不是出离心。刚才已经推出,菩提心的生起依赖于大悲心,大悲心的生起依赖于对自身苦的深切体会与厌离,这种厌离的具量标准就是出离心,所以,没有出离心就没有大悲心,没有大悲心就没有菩提心,而出离心就是中士道要做的事。中士道对四谛、十二因缘的认识已经很深刻了,因此就生起出离心。这里边又有个问题,对四谛的全部认识才能生起出离心,还是一定认识就能生起出离心?不懂菩提心的人能不能生起菩提心?佛学虽然抽象深奥,但她是建立在理性和逻辑的基础上的,是可以推理的,否则就不用这样理性的学习。这对我们汉地是一剂最重要的强心针,汉地缺乏理性学习,信口胡说、随意妄说的很多。
我们对刚才的问题再进行一次理性推理,学佛就应该这样做。我认为没有空正见,就不能生起出离心,因为没有空正见,就不知道如何脱离三界的苦,怎么想脱离?但有位我认识的格西说不尽然,他说只要认识了三界的苦,即使不认识空性,也想脱离苦,就能生起出离心。他举了个例子,阿底峡尊者的两位上师,一个是唯识派,一个是经部派,他两位都不懂空性,但他们都是加行道的菩萨,意味着一定具有出离心,不然不会有菩提心。这也有道理。但我的观点是,按照应成派来说,要生起真正的出离心,必须有空正见。如果不讲应成派,也不讲真正的出离心,只是泛泛地讲,那么,没有空性见也能生起出离心。比如四谛有粗细之分,缘起有粗细之分,粗分的缘起下部宗义和外道都能通达,而惟名安立、施设而有的细分缘起惟应成才能通达。如果有人问,唯识懂不懂缘起?我们就应该这样反问,你说的缘起是粗分的还是细分的?抑或是最细的?唯识不懂细分的缘起,自续只懂第二种缘起。第一种缘起是因果缘起,第二种缘起是观待的缘起。比如这个桌子,整体观待于部分,自续派不会承认桌子是不需要分别心安立全然从境上独立而有,这就破除了胜义,建立起观待缘起。
刚才我们讨论了上士道和中士道的关系,即有了出离心才有大悲心,有了大悲心才有菩提心。那么在什么情况下才能生起出离心?认识了四谛才能生起出离心。是对四谛全部认识还是部分认识?只有对《广论》融会贯通了,才能考虑、辩论这些问题。我们以后学《广论》就是辩论式学习,闭关式修炼,再加口诀教授指导。我们计划明年开讲《广论》,直接请班智达讲,现在只是课前热身,指明方向,让大家认识到原来佛法还可以这样学习。
刚才讲认识苦谛就可以生起出离心,那么认识苦谛又依赖于什么?这又依赖于下士道,依赖于法宝,苦谛属四谛,四谛是法宝,法宝属于三宝,三宝的根源又是善知识。
那么必须按依止善知识、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依次而学吗?为什么有的人直接学习菩提心?为什么利根者先学空正见?为什么《广论》开出了这样的次第?因为《广论》有学习和实修两个传承,学习传承可以直接从上士道切入,利根者可以从空正见切入。《广论》开的次第是实修次第,如果实修的话,一定要按亲近上师、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的次第修,实修也叫量的提升,一定需要这样的次第。
学习《广论》和念米则玛有什么关系?关系很大。比如学下士道,主要是遮除粗分的烦恼和过患,就要祈求上师加持,然后对中士道和上士道要学习、认识,心中有一个轮廓。这样对三宝、尤其是法宝就生起了信心。有法宝才有佛宝,有佛宝才有僧宝,三宝之间是这样的关系。下士道要遮止的善知识完全做到了,所以善知识是楷模,我们要求善知识加持,这就与修持联系起来了。另外,我们的目标是直趋佛果位――一切种智,为了达成此目标,我们要先修中士道、下士道,因此叫共中士道、共下士道,到了上士道就不共了。就分道了,上士道就成佛了,而小乘就停留在中士道了,修完了中士道下士道为什么要修上士道?因为你不修上士道,你不成佛,你报不了恩哪!无法利益众生哪!所以,这又和善知识即上师瑜伽发生了联系。因为,只有究竟的成佛才能报答师恩、报答佛恩。然后,当我们的心性彻底开显出来,最后我们才觉得,我们和自己的心、佛、众生是一体的。对不对?那就彻底的融为一体了、真正的融为一体了。是不是这个意思,所以说,从善知识开始到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作为一个圆圈,无论如何从哪一个契入,你都能给它联结起来,串联起来,这就是道次第学通了。那么,我们在修米则玛的时候,这些内容都要想到、融摄进去。所以,道次第与上师瑜伽如何融合,在这样的融合下,我们的心灵就能够飞速的成长。我们很早以前就提出一句话叫什么?让我们的心灵开花。所谓的开花是什么呢?那就是佛,我们心灵的开花就是佛。埋的种子是什么?埋种子了没有?心灵里面埋种子了没有?有种子嘛!我们很早以前,那个种子师班不就埋种子嘛。那就是菩提心的种子,是吗?种子埋了吗?埋了。好了,有种子了就解决主要问题了。后来用水速速的浇灌,这个水是什么?以大悲水勤勤的浇化。然后开出了菩提果,这个菩提果是什么?就是佛。是不是吗?OK,不就这样。好,就这个意思,对不对?
今天的主题就是菩提心与上师瑜伽融合下的心灵成长,是怎么融合的,三士道如何融合,三士道与上师瑜伽如何融合,上师瑜伽里面又分为内修外修密修,是如何的去修,我们呢,应该说作为一个热身的课程,就讲到这里了,大家有什么问题,我们可以讨论讨论。
我们不是提出那个问题吗?现在大家感觉到很多姓善,对不对?这是对的。因为我们是善知识嘛,对不对?善知识带领的团队我们都姓善,这是我给大家的一个建议,大家可以根据你们的名字去提,提一个善什么什么的,姓善,姓善好听。人家说你姓什么?姓善,哦,这就是学佛法就学对了,学佛法之后都要姓善。你为什么姓善?姓善与基督教有区别吗?那就看你怎么样广义的与狭义的来讲。我可以引用《现观庄严论》的最后一句话,一切的善行都是佛的事业,佛的事业与善同一。知道吧,从这个定义里面你就推出来,就是善,大善,普善,普贤菩萨就是普善,这善的涵义是很广很广的,它含摄了一切佛教的精华,都是用这一个善字。还有什么比善更美的吗?还有什么比善更有魅力的吗?你想想?是吧!所以说,我们都姓什么?姓善。因为我们姓释不行啊,释勇啊,释空啊,那个不行,为什么,都给和尚占了,和尚们都姓释。在家弟子说姓释,搞得不像。所以,我们就开出另外一个了,是吧?我们都姓善,这可以了吧。
他说,想治病。如果治病的话多多观白光对吗?对!可以多观白光。
米则玛开发六种智慧的窍诀,应该怎样观想?我们就提出了六种智慧,它里面观想的内容具体的要口传,要口传,那是很密的。
坐相念诵,如坐车念诵,不计数?坐车念米则玛,我们现在可以喽。现在我们就是你怎么修都算数字,惟独有一个不算,比如念108遍你中间跟人说话了,这个108遍不要再算。明白吗,你反正要确保这108遍无论如何一定要完整。那么就坐着修,走着修都可以。知道吗?看电视不要修。我们条件放宽一点,好吧。
得到了止和观未必通达空性,知道吗?生起次第也未必一定是开悟、证悟空性。就是空性的通达有两种,一种是比量通达,一种是现量亲证。加行道位是用比量通达,知道吗?所以说,尽管有止观,止观的成就也可以说是在加行道位置,它这个是不矛盾。得到幻身的成就也没有说是一定在见道位。得到的胜义光明在密法里就是见道位。
有人说,每天念至少108遍才算数。应该是这个样子的。108遍很容易修的。
你看看这里又出现了什么上师,又是善知识,这很混淆。我们反复地再加声明一下,不要称上师。这是非常令人不喜欢听的名词。我们都叫善知识,以后我们请的一些人都叫老师。汉地都叫老师,藏地都叫仁波切。对不对?善知识是总称。这最主要是涉及一个问题,就是入乡随俗的问题。你看我们现在网站在做什么?如何让它和汉文化融合为一体,这才叫智慧。不是我们搞个摇铃打鼓,然后把藏传佛教完全的引进。不是这个样的意思。任何一个东西,你能够将它活学活用了,那才叫智慧。否则的话,叫知识。所以,我们汉地没有上师这个名词,这是一个。
第二个,真的我不能称作为上师。这都是大家的称呼,我从来都没有自称为什么上师之类的。我也不喜欢这个名词,我也自己不称呼这个。我就倡导一种平等的一种学风、宗风。我就带着大家学习嘛,大不了叫个老师,也可以,是吧。当然这是以前的,如果现在新来的,咱们比如说以后就依止一个老师学习,那就比较好了,都叫师兄弟比较好听一点,对不对?现在大家比较习惯,也改不过来了,一个历史遗留问题,很麻烦。叫师长也可以,这名字多亲切呀。汉地叫法我觉得比较亲切。孙悟空叫唐僧为师父,你看这多感人那!对不对?那个就把传统文化一下子浓缩出来了。对不对?所以说,我们以后不要用上师这个称呼了。我们彼此之间怎么称呼?一个是同修,一般都叫师兄,这是比较有礼貌的。不管男的、女的。称女的也叫师兄。大家相互之间称师兄,明白吗?然后,我把大家称什么呢?我称大家为菩萨。这都是我们汉地的,这挺好。在家的菩萨,男菩萨,女菩萨,是台湾过来的,称义工为什么呢?年龄大的叫仁者大德。和尚称什么呢?和尚称为法师就行了。所以,我们上面有一个叫任杰菩萨,大家可能不大理解,就是在家人。这是我们汉地的一种文明作风,我觉得要吸收进来。而且很容易融合、很文明。在家菩萨,你看看,各位菩萨下午好!你看看多好?这多好,大家听起来也舒服。这是汉传佛教的文化,我们好好来分享。一见面问什么呢?阿弥陀佛!问好。不要说,哇你在哪里发财呀?不要这样说。太俗了嘛!你就问一句阿弥陀佛,多好啊。一接起电话,阿弥陀佛,多好。
念句阿弥陀佛,你有这个机会念句阿弥陀佛,增长一份功德。这句阿弥陀佛可没白念啊,未来都会结果的。彼此之间见面大家都叫师兄,多好啊。一家人,现在是一个家嘛。你家、他家我们这么多家拼成一个家,不就一个家了嘛。慢慢的十个人拼一个家,一百个家拼一个家,这不就是在一个家庭了嘛。一千个家,一万个家,我们要组成一个大家庭。那你想一想,多么样的慈悲和温暖。是不是?要打开这个家庭的界线。对吗?比方说内蒙古还是天津的,几家拼成一家。所以说,国外有一个叫做“家庭慈心推广”。它是这样的构想,比如说我们几个家就是一个家。你家有问题就是我家有问题,你家有难就是我家的难。我家有什么就完全可以分享。这是学菩萨道的点点滴滴的一种做法。开放了,对不对呀?再也不要搞防盗门了。先从我们学佛者自身做起呀。所以,我有很多的一些想法。我们以后慢慢的推广。你称它为人间佛教也好,人间天堂也好。对不对?
我们就是学习了这些大论了以后,我就经过了我们这些思考,这样的做法符合不符合佛教的要求,最后发觉非常有道理。知道吗?所以,我们推广一些东西不是盲目的。它都是经过一个理性的抉择。这是国外在这样做,我们觉得我们也要这样做。一个家庭,大家称呼都是师兄弟,对不对?OK了。然后呢,都用一个姓,姓善。你看看起个名字叫善根,还有叫善通我看也好。…,他就应该叫善语。他叫史春宁,你就叫善宁嘛,挺好的嘛。他是头部气流流动,做不了观想。头部气流流动不是做不了观想,观空啊,你观它上下是个通道,是通的。善记,对,记忆力很好。我们的名字靠在一起。管理员叫什么?善多。对,善多也可以,希望你的善行多多。大家赶快想,看看有什么名字。记住,名字你要起到你的涵义,有时候就提醒自己,就相当于一个警示语一样的。我自己也起了一个名字,姓善了,现在我自己也改为姓善。我的名字重新起,想了很多,最后想了一个,觉得也挺不错的,叫作善无畏。因为大家都姓善那,我要带着这帮姓善的人无畏,要大丈夫无畏。我们前面勇捍圣教不败是表示一种无畏的精神。我们从事一些善行,这个善行还是需要无畏的精神去护持。最后一看,哦善无畏,唐朝也有。唐朝是国师,他也是善无畏,咱也不错,咱就重名吧,也叫善无畏。咱们就统称为善知识啦,咱们都统一到一起来了。现在也统一到一起来了。
还有什么吗?大家还有什么要问的吗?善无畏师父,这个名字叫得太多了,就顶礼善知识就行了,这个还挺好。又概括了很多,把所有的善知识都浓缩到一个善知识。我今天听了很多很多等同的意义嘛,所以就叫善知识就好了。天津的陈万福说:“收获很大,任务很重,信心很足。”对!信心很足。这个三年,五年,九年,对不对。三年是专科,五年是本科,九年是博士,大家一定要鼓足信心哦!要活到那一天。确实是,我们有的人年龄比较大。但是,只要有信心!你如果发一个誓愿,你说我要一直的这么活着,我要好好的来学习教法来利益众生,一直是这个善愿,这个善愿是最大的,很强烈。那么,到时候,阎罗法王会给你通融通融的,他会考虑是否让你寿命延长。是这样的,延长寿命最主要靠愿力。我跟大家开玩笑,其实这里面也含有密义在里面的。你没有什么大的善愿,也没有什么愿景,你说延长寿命干什么,没啥意思。对不对?
还有什么问题吗?下个礼拜,我们讲一些什么呢?我想每个礼拜我们抽一个时间,改为礼拜天吧。下个礼拜天仍然是下午,我们再讲解。大家认为讲解什么比较合适?适合这个热身课程。善通,通什么呢?通达缘起正见,这个叫善通。有个名字叫善良,善良就是一切的功德从内心生起,良心上的生起。
听我安排?我就想,我想讲一些比较简单的,适合热身课程,讲深的话,不要把人讲没有了。我想讲一个,讲一个….,不行,我们就把佛爷翻译的《噶当语录》拿过来讲一讲。这是一个,还有一个叫做《六祖坛经》。《心经》与《金刚经》的讲解都稍微深了一点点。以后我们都会讲,会怎么样从科判的安立来讲。《三主要道》现在讲起来也不一定对胃口。就是说我们和汉地的经典,比如说《六祖坛经》里面讲到了一些中观见,又讲到了一些广大行和一些慈心和孝心的问题,是不是比较契入呢?对不对。《噶当语录》比较好懂,但它里面也有一些很深的一些东西,不是我们一般就能看得懂的。所以,像这样的东西,我们一点一点的过渡,培养一个学习的兴趣,大家把这个习惯培养起来。因为,明年四月份我们就要正式开始了。那时候就会很忙。基本上每天都会有课程。你看五年之内,我们想把五部大论全部学完。
这里面有人问到,他说:“睡觉的时候,观想上师在心间,这个姿势是坐着还是卧着?”。这确实也有一点麻烦。你说你睡着,你观想上师是坐着还是卧着?上师也不能睡着了,坐呢也不能二十四小时坐着。这不能按我们平常的讲法。观想上师是坐着,立向,知道吗?立向,立向就是坐着,而且很小,应该是很小很小的,小指节,指节那么一点点。全身是光明,光明像。对吧?这样的入睡很好。和自己没关系,你自己怎么睡,趴着睡都没问题,你反正观想上师仍然在心中悬着、立着嘛。明白吗?就可以了。
修米则玛我刚才不是讲了吗?不要按照那个唱音来读,自己念,直接念,自己直接念“无缘慈悲大海观世音,无障智慧总主文殊师,破除一切邪魔密藏主,雪域圣哲之首宗喀巴,洛桑扎华我向您祈祷,…….”就用这种方法就可以了。
网络?当然是通过网络授课,就像这种方式授课。
我们念藏音可以吗?可以呀。刚才说了嘛,但是从理解这个角度,要念一点汉音比较好。因为一定要理解。按照佛爷的传承一定要理解。是吧?升起信心,这是最主要的。如果你念藏文不知道什么意思,升不起信心,作用就不大,这个你自己看。
那个上师祈请文,给大家下载回去吧。先听一下,大家听一下上师祈请文,这个版本很不错,我一直在找。有位同修给我们发过来的,下次如果我们需要一些资料,大家可以多方面去寻找,寻找了我们一起共享,包括你看那个《超越轮回》大家要下载了看,我给大家已经传上去了。然后,还有一个《喇嘛衮却格西的一生》,这个传记也要反复的看。还有给大家下载了很多一些故事片、音乐,还有这次这个读诵,这个《上师祈请文》我觉得很好,还有那个《为师长父母祈请文》,那个大家可以下载,也可以听。你放一下,…..
以下播放《速得加持道次第祈请文》…….。
“……深重的众生,无始以来一直沉沦于轮回的苦海,这样痛苦地流转,不知要到何年何月!可悲的是直到现在我还未真正懂得轮回之苦,一刹那也不曾生起逃脱轮回之心。祈请上师大悲观注啊!使我真正深畏轮回之苦,加持我从心底深处生起逃脱轮回之心!我们好不容易得到这个暇满的人身,这是何等珍贵呀!可是宝贵的光阴却总是毫无意义地荒废而过!我们的一生只知道追求虚幻不实的世间名利,为之竭尽全力、从不厌倦。而真正解脱轮回这件大事却从来不曾追求,即使偶尔想到,做起来也总是糊里糊涂、马马虎虎。在这人生的宝库中,我一次又一次地空手而回。祈请上师大悲观注啊!使我真正懂得人身难得,加持我珍惜这珍宝般人身的每分每秒呀!
在这大地上,你找不到有哪一寸土地没有死过人,每一寸土地都曾是我们的坟墓。无始以来我们生了又死,死了又生,不知有多少回了。现在我们也同样在一刻不停地奔向死亡,可是为什么我还以为自己有百年、千年的寿命…….”
那就这样了吧,这个大家可以下载,我们已经提供给大家,大家可以下载去,今天的课就到这里,下个礼拜天仍然是下午两点我们开始讲《噶当语录》,试试看啊,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可能通过“修学社区”,把这个消息发过来,希望大家到修学社区多讨论一些问题,每天希望你多上一些网,每天你都养成一个习惯上一下善知识网,然后到修学社区去讨论一些问题,包括有什么问题需要询问的也可以,这样把这个网站大家共同发心来维护起来。这段时间,我们尽量抽出时间和大家多一些见面,熟悉这个网络,否则明年可能会措手不及,我们提前练习。是吧,所以,我们叫热身课程的意义就是在这里。好,今天的课就到这里,谢谢!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念诵四无量心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