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自然美酵素的审美活动中的社会性,还是自然中社会性的美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论自然美与社会美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美,对于一般人来说,不但不是陌生的,反而是非常熟悉、十分亲近的。或许可以说,一谈起美,就会唤起我们一串串美好的回忆,就会使我们沉浸在那亲身体验过的美感所带来的愉悦之中。但美究竟是指什么呢?或许我们能举出难以胜数的一连串的实例、各种美所带来的愉悦感,但是却不能给出一个很确切的定义。美即是美,“美并不是一种实体性存在:它既不是一种主体性实体,也不是一种客体性实体”。[1]这正意味着美只是自身,而不是其它什么。因此,这也正意味着我们不能询问“美是什么”,而只能询问美的种类有哪些,都有些什么特性。如果我们总是询问“美是什么”,并力图回答“美是什么”,那么这已经包含了一种危险,即美自身的遗忘。当我们说“美是什么”时,美已经不是美了。 中国论文网 /9/view-971566.htm  我们也许可以说美的概念是自明的;这个概念有一种普遍性,一种类的普遍性;每一类的概念是具体的,可以给出一个相对贴切的定义的。在这个各种物质、文明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的世界上,美也已经不是单纯的一种一类了。传统美学一般将美分为自然美、社会美、技术美和艺术美四大类。如果从宏观的角度、从欣赏美的具体对象来分,客观存在的现实的可以欣赏的美对象可以分为自然美和社会美,这正如一般所说的现实既包括自然界又包括人类社会一样。不过有的美学家认为:自然美“只是社会生活的美的一种特殊的存在形式”,“是一种客观社会性的存在”。[2]也就是说,自然美既没有独立的品格,又不能离开社会生活而存在;自然美不是现实的审美对象的一个重要部分或类别,而是社会美的一种特殊的形式。按照这个说法,自然美就要被社会美所吞并。十分明显这种见解完全混淆了自然美与社会美的区别,以社会美吞并自然美、否定自然美,这是我们所不敢苟同的。   一、关于社会美   实际上,自然美和社会美既相互联系,又有显著的区别,在产生条件、性质、表现形态与所引起人们的美感等方面都各有独自的特点,是不能混为一谈的。社会美与社会事物的发展是分不开的,而社会事物及其发展都是由社会关系所规定的,也即由社会的必然所规定,故社会美是社会关系的美。由于社会的实体是人,而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的,因此社会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主要是人和人的关系,以及相关的由人和人的关系所引起的物和物的关系。因此,社会美作为社会关系美,它的具体所指或者是人的行为美,或者是人的性格美,或者是社会环境美,等等。社会美的产生根本上是由社会的必然所规定,受社会的必然所规定的人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主动的,是充满了思虑、激情和行动,追求着一定目的的。当这种积极性、能动性符合社会的必然,或者是在认识社会必然的基础上,发挥这种主观能动性,就可能产生社会美。也就是说,社会美的产生不仅在根本上受社会的必然所规定,而且有相对的自由性。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社会美的产生既是必然的又是自由的。而社会美既然是人为产生的,是自由与必然的统一,那么社会美就不仅与社会的真是一致的,而且与社会的善是根本一致的。不过,并不是大凡善的就都是美的,大凡真的都是美的,大凡美的都是永恒的。这是因为,社会毕竟是社会,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每个历史阶段的真善美的衡量标准都是不一样的。社会美根本是社会的关系美,反映在表现形态上,无论是人的行为美、性格美,还是社会环境美,等等,都偏重于社会事物的内容或本质方面,所以对社会美的认识往往需要联系社会历史进行理性的深思,社会美所给予人们的美感也往往是不伴随感性的快乐和舒适的,而更突出地给人以理性的收获、精神的满足。[3]   自然美与上述的社会美有着十分明显的区别,虽然它们都是现实的。那种以社会美吞并、否定自然美的观点,实质上是把自然美排除于美学科学的范围之外。自然美是现实的、客观存在的审美对象的一大类,是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对象。它是独立的,自主自足的。   二、关于自然美   大家都知道自然,因为它几乎无处不在;不过,对于自然这个概念也许就没多少人可以说清楚。自然的概念一般具有两重含义:其一是指事物自身具有的本性,即它所固有的趋势和特性在在时间过程中合乎规律的展现;其二是指自然物的集合体,即整个自然界。[4]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曾经指出:“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只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5]那么,由此可以说说自然美的概念:所谓自然美,是指自然现象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它能为人所欣赏和观照,从而使人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感受。这里所说的自然事物和现象,不仅包括未经人类加工改造的天然物,如日月星辰,而且包括经过人工培育和改造,但仍以自然生长过程和天然质料为特征的人工自然物,如林木花卉和湖光山色。[6]虽然自然界是先于人类而存在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只要存在自然界就会有自然美。因为美作为一种特定的价值存在,是与主体的审美需要的产生相关联,并以相应的审美方式的形成为根据的。这就是说,自然美的发现是以相应的审美主体的培育、相关审美需求的产生和审美对象的确立为标志的。   自然美的发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山川景物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而出现,标志着人们已经自觉地用审美眼光来观照大自然;二是对自然美的欣赏成了审美主体的自觉需求;三是对自然美的需求促进了相关审美意识的物化,由此而形成相应的艺术等领域的作品。那么,人们也许要问自然美的形态特征是什么呢?大自然是具有一定时空特性的物质存在,当人们处于它的环抱之中,通过视觉、触觉、运动觉和方向感等形成一种整体的空间知觉,由此激发出一定的审美意象。即,自然界具有时间特性,它会随着时间的流失而变化。审美对象在时间的流逝中,会依照一定的规律产生一定的变化,从而会影响到审美主体的审美感受,也就是同一客体在不同阶段会使同一主体产生不同的审美感受。时间对于自然美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对审美对象的影响上,而且表现在对审美主体的影响上:随着时间的流逝,在一般情况下,人的年龄和阅历也会相应地增长,因此同一主体对于同一客体的感受在不同的时间段也会有不同的表现。距离感在审美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距离产生美感,在对自然美的观照中也不例外。这个距离不仅是指时间中的,而且指空间中的。时间中的距离的影响前面已经论述过了,下面试着略论空间中的距离的影响。对自然美的观照可以发生在不同的视角和运动状态之中,由此使自然的形态获得不同层次的展开或形成不同的氛围和情致。由于客体的静止或运动可能会呈现出不同的意蕴,从而使自然美和社会美相连在一起。随着观赏距离的变化,客体在主体的视觉中可能会产生或模糊或清晰的状态。   自然美是以其形式特质取胜的。它的情感内涵会因审美主体的不同或心态的迥异而产生极大的差别。当然,自然环境的固有特质也会形成不同的、特殊的情感氛围。黑格尔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这一点对于自然美格外贴切。[7]自然美那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状态,首先使人摆脱了各种思想的负担和困扰,使人的心情得到自由和解放的感觉,对大自然的空间感受可以转化为一种心理的境界感;自然界本有的和谐和静穆会给人一种安详感,使人排解忧患的思绪,产生心理的净化。人类在大自然的怀抱中酝酿成长,与自然界的亲和力是人天生的本性。自然美可以培养人的感受力和创造力,可以使人获取知识、活跃思维、激发情感。   三、自然美的本体论原理   对于自然美的根源和形成机制的探讨,一直是一个莫衷一是、众说纷纭的领域。人们提出了各种不同的甚至针锋相对的见解,它们是反映美学基本原理一些观点。下面大致罗列如下。   同一个审美对象即客体在不同的审美主体看来,或在同一个人的不同心境下看来,就会有不同的景观特色和情调。据此,有人从主观唯心的角度看,说自然美是主观的。这是一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   还有人说,若把自然美看作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那即是自然美是自然人化的产物;但是,自然物所以能构成审美对象,离不开它自身的条件,它是由一定物质特性所构成,并按一定自然规律运动。因此,只能从物质的自然特性本身去寻找美的根源,而不是把它看作是社会的存在、受社会规律的制约。[8]   对于这两类观点的产生,我认为是由于对于美的基本鉴定的不明所造成的。总之,自然美是客观存在的,当然,自然美所引起的美感经验是一种主观的感受;若一定要分主观和客观存在的话,那只能说审美对象即客体是客观存在,而主体和主体的审美感受、美感经验是主观存在。      参考文献:   [1]蒋培坤.审美活动论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李泽厚.美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   [3]严昭柱.自然美论.湖南人民出版社,-17.   [4]徐恒醇.生态美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79.   [6]徐恒醇.生态美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7]黑格尔.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   [8]徐恒醇.生态美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70.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您当前的位置: &
西方自然美观念的四次转型
摘& 要:自然美在西方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先后经历了古希腊源始本体论的自然审美观、中世纪神学本体论的自然审美观、近代理性主义的自然审美观与现代生态论的自然审美观四大发展阶段。西方自然美观念的每一次转型都意味着西方美学思想的变革,它对西方美学的发展起了或积极、或消极的作用。
关键词:西方自然美;源始自然;理性自然;生态自然
自然美是西方美学的重要审美形态。作为西方美学重要审美形态的自然美在西方人与自然的历史与现实关系中有其深刻根源:西方自然美须援引西方人历史与现实的生存审美观念来获得深入理解,西方自然美因而指向西方审美观念的重大变革,即由古代本体论的自然审美观为滥觞,经中世纪神学本体论的自然审美观的铺垫过渡,进入近代理性主义的自然审美观,到现代生态论的自然审美观而走向全新的发展阶段。西方自然美及其审美观念的每一次转型都意味着西方美学思想的一次重大变革,它或促进、或阻碍、或改变了西方美学思想的发展。
一、源始自然:西方古代本体论的自然审美观与自然美的滥觞
自然美的本体是自然。“自然”(physis)一词,在古希腊语用中,源于词根phuo,意为生成、生长、自身绽现、本来如此、自然而然,故“自然”的涵义主要是“origin”或“growth”,即源泉或生长。海德格尔后来指出,罗马人用natura(自然)一词来翻译希腊文的physis,而natura出于nasci,后者意为“诞生”、“源于”,natura的含义因而就是:“让……从自身中起源”。可见,在早期古希腊罗马人的观念中,“自然”具有源泉、渊源、本源、生出和生长等涵义。英国历史学家柯林武德在其《自然的观念》一书中认为:“(自然或本性)一词……总是带有被我们认为是英语单词Nature的原始含义。它总是意味着某种东西在一件事物之内或非常密切地属于它,从而它成为这种东西的根源,这是在早期希腊作者们心目中的惟一的含义,并且是作为贯穿希腊文献史的标准含义。但非常少见地且相对较晚地,它也富有第二种含义即作为自然事物的总和或聚集,它开始或多或少地与cosmos(宇宙)――‘世界’一词同义。”科林伍德这里实际上指出了古希腊“自然”一词的两种主要含义:世界本源与世界存在。
作为一种审美经验,自然美源于早期西方人对自然的直接心灵感知与身体体验,它在古希腊神话中得到最初的形式表达。古希腊神话所表明的是希腊初民素朴的有机自然观:宙斯及众神统治天地万物,宇宙神系因而就是自然秩序;反之亦然。
进入古希腊哲学中,米利都学派超越巫术神话的混沌创世思维而以具体的感性物质(“水”、“气”、“火”等)作为自然万物的“始基”,由此开启了古希腊自然哲学的序幕。在古希腊自然哲学中,“自然”在存在论意义上被设定为“世界”、“宇宙”,在物理学意义上被设定为具体的物质(“水”“火”“土”等不同的“始基”),在宇宙论意义上被设定为“本源”,在理性哲学意义上被设定为“本质”、“规律”。随着希腊哲学的发展,后一意义得以突显,并逐渐发展成为主导观念。如毕达哥拉斯学派关于自然万物本质是“数”与“形式”的玄想,赫拉克利特关于“艺术模仿自然”的观念,柏拉图关于自然源于“理念”的设定,都可归入对自然“本质”与“规律”含义探讨的范围,它们为该期的自然美学的诞生奠定了哲学基础。
从审美发生学的角度看,西方自然美的产生需要两大前提。其一,西方人在意识中与自然的分离,是自然成为其欣赏对象的逻辑前提。因此,与巫术、神话及宗教思维中外在自然(“天”)与人的逐渐剥离而成为人们思考的对象是自然哲学诞生的逻辑前提相类似,外在自然超越自身而成为人们欣赏的对象是西方自然美学诞生的逻辑前提。这个时间大约发生在公元前6世纪,以毕达哥拉斯学派明确把外在自然看作是符合“数”的和谐与优美的几何形体为标志;自然之所以成为美,在于其具有感通与合目的性的“数”的形式。其二,自然成为西方人加工、改造与欣赏的对象,是西方自然美发生的事实前提。这从早期西方艺术集中于雕塑、建筑等现实题材内容可以得到证明。自然之所以成为美,在于其具有与维持人类生产生活与情感寄托休戚相关的现实内容。所以,如果说自然哲学是古希腊哲学发展的初始形态,那么,自然美学理应是西方美学发展的初始形式,它所反映的是西方人类审美意识萌发时期的一种最初理性思索与官感体验。这种理性思索与官感体验在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美学中获得了清晰的表达。
柏拉图的“理念论”将自然视为文艺模仿的对象,认为“自然”是指“位于开端的东西”,它与“灵魂的存在”相等同,“自然”因而更直接地通向“理念世界”,它处于“现实世界”和“艺术世界”的最高层,“自然的床”比起“木匠造的床”与“画家画的床”,是最美的,因为它处于“理念世界”,自然美因而也就是理念的美。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对“自然”含义的梳理考察亦突出了“自然”一词的“本质”、“本源”含义,并在《物理学》中将由于自身原因而存在的“自然物”与由于人为原因而存在的“制作物”区别开来,认为自然美就是美的形式,“整个生物界向我们表达着自然的美,每一生物也各向我们表达着某些自然的美。在自然的最高级的各种创作中,绝对没有丝毫的混乱,殊途而同归,一切都引向一个目的,而自然的创作与组合的目的就是美的形式”。这一美的形式就是“秩序、匀称和确定性”。显然,亚氏的自然美学透出了早期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形式美思想对其的深刻影响。
中世纪神学思想笼罩下对自然及自然美的解释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奥古斯丁和阿奎那都将自然及自然美视为神的创造。比起神的伟大、无限、光辉与永恒,自然及自然美是渺小的、有限的。但即便如此,自然美仍高于艺术美,因为艺术美是人创造的,它须依赖于一个先在的自然美;而自然美直接就是神的创造,它是艺术美模仿的主要对象。可以说,经中世界神学的浸染,自然美从古希腊已经高度抽象化的形而上理念与形式世界,逐渐下降到形而下的感性现实世界,成为人类审美的一种重要形态。
二、理性自然:西方近代认识论的自然审美观与自然美的衰落
文艺复兴运动重新发现了人,也重新认识了自然,自然成了独立于人与神之外的具有内在合目的性的外在世界,自然美因其感性丰富性与生动多样性而成为艺术美的范本,由此开启了西方认识论自然审美观的进程。
17、18启蒙运动推崇人的理性,也重视人的感觉经验与人性情感,但不管是英国经验主义美学与大陆理性主义美学,还是法国新古典主义美学与德国启蒙运动美学,都推崇主体性的自然审美观。主体性的自然审美观强调人在审美时的主体地位,自然作为一个不受理智控制的独立外在的审美客体,处于等待审美主体进行审美发现与审美欣赏的位置;与之相伴的是近代工业文明的蓬勃发展和科学技术的高歌猛进同时助长了人的主体性精神的极度膨胀,自然成了人的奴婢,由此造成了一种理性主义和机械论的自然审美观。自然由于缺少主体性的自由与自律特性而被排除在近代认识论美学的中心议题之外。
出于对这一弊病的深刻认识,卢梭等人声讨因近代工业文明巨量发展而造成的对自然的戕害,反思因理性哲学无情宰制而造成的认识论自然审美观。“回归自然”成了卢梭等启蒙运动巨匠素朴的社会和人性理想。这一理想后经歌德、席勒和谢林等人的承继,演变为声势浩大的浪漫主义洪流。虽然其在事实并没有根本扭转理性主义的自然审美观,但它却提醒人们注意:理性主义及其技术进步,是否会必然地导致人类的福祉?出于对这一问题的深刻反思,人的自由与自然的自律成为近代美学关注的中心问题。而从自然美角度对其作出重要思考,并试图对其予以解决的首要功劳应归于康德。正是康德,使自然美成了解决这一问题的钥匙。
康德指出,“一种自然美是一个美的事物”,但我们“不需要预先对这对象应当是怎样一个事物拥有一个概念”,因而我们就只须把“把自然美看作是形式的(单纯主观的)合目的性概念的表现,而把自然目的看作是实在的(客观的)合目的性概念的表现”。自然美因而是“自由美”而不是“依附的美”,我们对自然美的欣赏也仅以其“合目的性的形式”为对象,“在这里愉快同时就是教养”。在康德看来,自然美源于自然的合目的性形式所引发的知性和想象力相协调而产生的情感愉悦。
但由于康德哲学体系明确规定了自然的最高目的是向道德的人的生成,自然美因而本身也体现出一个由自然的人向道德的人的生成过程,那就是:由纯粹形式的自然美向承载美的理想的依存美跃进,再向能够明显体现人的道德力量的崇高美攀升。前者只是由于其“形式的主观合目的性”而使主体产生“知性和想象力的协调”;次者则由于其“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即“客观和目的性”而使之与概念关联起来,体现出对象具有客观完善性的内容意蕴;后者则更进一步,理性观念碾转战胜自然感性形式的强大外观而实现主体对自身自由自觉本质力量的观照。自然美的这三个层次的逐级递升意味着自然美从客观对象向内在主体的转移,意味着由观照对象向观照人自身的转移,意味着自然的人向道德的人的真正生成。“我们领受恩惠地观看美的自然界,因为我们从它的形式上感到了完全自由的(无利害的)愉悦”,人由此在对“无限广大”的自然美欣赏中“感到自己高尚起来”;而“对自然的美怀有一种直接的兴趣(而不仅仅是具有评判自然美的鉴赏力)任何时候都是一个善良灵魂的特征”。康德格外强调,这里所谓的“自然的美”,是指“自然的美的形式”,惟有对这种单纯的“美的形式”的“习惯性”兴趣,才是有利于道德情感的培养的;反过来,一个人只有当他事先“建立起了对善的道德兴趣”,而后才能对自然美产生本真的兴趣,自然美与人类道德因而体现出亲缘般的同一性。
如果说康德因自然具有“向人生成”的道德属性而抬高自然美,那么,黑格尔则因其绝对观念的哲学体系本身的需要而不得不贬低自然美。在黑格尔看来,自然美为绝对精神的外化,处于绝对精神发展的低级阶段,绝对精神的进一步发展,必将扬弃自然美而向艺术美发展。“理念的最浅近的客观存在就是自然,第一种美就是自然美。”不仅如此,自然美由于缺乏像艺术美那样“生气灌注”的东西,即人的精神力量,所以它不是高级的美:一方面,“自然美只是为其它对象而美,这就是说,为我们,为审美的意识而美”;另一方面,“我们只有在自然形象的符合概念的客体性相之中见出受到生气灌注的互相依存关系时,才可以见出自然的美”。“自然美只是属于心灵的那种美的反应,它所反映的只是一种不完全不完善的形态。”即言,自然美的程度与其所反映的主体心灵的多寡成正比。在这个意义上,“有生命的自然事物之所以美,既不是为它本身,也不是由它本身为着要显现美而创造出来的。自然美只是为其它对象而美,这就是说,为我们,为审美的意识而美。”在黑格尔看来,自然美只是自在的、不完善的,还不是自为的、完满的,还不能充分实现理念的感性显现,因而是要扬弃的。但黑格尔的可贵之处在于,他将“自然美”视为包含客观自然界、社会及人的自然生活等一切不完善的存在,敏锐地认识到了人现实地生活在由这些“不完善”所构成的“散文世界”,在其中,人“不得不让自己在多方面成为旁人的手段”,也“不得不把旁人变成他自己的单纯的手段”,不得不面对“人类生存的全篇枯燥的散文”,故而其对于自然美的研究同时也就具有了一定的文化社会学批判意义。这一意义后经马克思的阐扬,而直接进入人类社会生活领域,使自然美成为观察人类生产与生活状态的重要标尺。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不仅五官感觉,而且所谓精神感觉、实践感觉(意志、爱)等等,一句话,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只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即“人化自然”命题的提出,是“自然向人生成”的标志性事件,它既为自然在总体上成为人类审美对象作了审美发生学的逻辑说明,同时也使自然美超出西方美学形而上思辨传统而向客观实践论方向发展。当然,源于马克思“人化自然”思想及其自然审美观还主要是对自然美根源的一种逻辑设定,不能直接用其来解释自然审美现象。因为从工艺结构到审美心理,中间尚需要诸多转换环节。所以,当青年马克思在一种人类社会理想价值范型的意义上谈论自然美,视“自然美”为在手段与目的双重意义上指向人类社会的理想形态时,其所表达的是一种略带人类中心主义色彩的人道主义的情怀,它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康德美学的自然审美视野:康德的“自然向人生成”是指通过自然美而使自然的人变成文化的人和道德的人,马克思的“自然向人生成”是指通过自然美而使自然人变成实践的人和审美的人;前者突出了内在自然的人化,后者突出了外在自然的人化。
三、生态自然:西方现代生存论的自然审美观与对自然美作为“美学难题”的解答
进入西方现代美学,自然美成了一个美学的难题。“自然美成了一个美学的难题”意味着西方近代以来形成的以“艺术哲学”为主潮的美学观念与美学思想在运用到自然美评判时的失效。
首先,从审美主体的角度看,审美主体在对自然审美时并不像对艺术美的欣赏那样需要非功利的静观默会,而是身所盘桓,目所绸缪,心亦吐纳。其次,从审美对象的角度看,自然美本身并没有象艺术品那样是一个作为加上“边框”的外在对象,它不需要主体在其中发掘它所蕴含的人的本质力量,它所需要的只是审美主体对自然内在价值进行美的发现、激活与观照,而不需要人主观地去赋予它以价值。再次,从审美关系的角度看,审美主体在对自然审美时不可能象对艺术审美那样置身于审美对象之外,而是就处在审美主体之中,与审美主体构成一种共在关系。所以,当现代自然美学悬置审美主体的知、情、意心理结构而直接强调自然美存在的源发性与先在性,认为感性自然的存在是美的根源时,“模仿说”、“表现说”、“移情说”、“象征说”等西方经典美学观念就受到了致命挑战。
当然,自然美之所以是一个美学难题,最直接的原因在于,如阿多诺所指出,自然美具有不可概括化与不可概念化的特征。“自然美是由其不可界说性(undefinability)得以界说的,……作为不确定的东西,自然美敌视所有一切界说。”即言,自然美从其外在形式上讲具有感性形式的直接性、无规则性特征,它与艺术美形式的明显的理念显现与形式意蕴相悖。即使是在“人化”的自然美身上,这些特征也表现的并不明显,在更加宏观意义上的宇宙自然中则踪迹全无,但所有这一切并不妨碍自然在事实上成为审美的对象,不妨碍自然美的存在与发生。自然美在现代成为一个美学难题,客观上要求现代美学对其予以解决。然而,解决这一难题,却意味着会触动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传统美学的一个“隐痛”,那就是:作为人造物的艺术美凌驾于作为自在物的自然美所造成的人类对待自然的工具主义态度及其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根基的褫夺。认清这一事实并试图抚平这一“伤口”,正是海德格尔的贡献。
海德格尔视“自然”为一个存在整体,认为“神圣乃自然的本质”。因为从存在者角度看,自然是天、地、人、神的四方游戏之一元;从存在论角度看,自然是“人诗意地栖居”的敞开之所,人“纵身大化”、“返虚入浑”,并与自然共在一体;从本体论角度看,自然又是天、地、人、神的四方游戏所敞开的本然境界(澄明之境)与终极之美。可以说,从海德格尔开始,自然美再次被赋予了本体论地位,这是自然美在时隔两千多年后重新向古希腊早期自然美及其素朴观念的一次回归。这一回归后来很快就得到了生态哲学与环境美学的响应支持: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用生态系统的观念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哲学在西方兴起;20世纪80年代初,以加拿大学者艾伦?卡尔松(Allen Carlson)和巴里?萨德(Barry Sadler)主编《环境美学:阐释性论文集》(Environmental Aesthetics: Essays in Interpretation,1982)一书的出版为标志,环境美学(国内美学界习惯称“生态美学”)正式在西方诞生。当代西方生态哲学和环境美学要求摒弃传统美学在对自然审美时的人类中心主义态度、对象化思维模式与二元论哲学立场,以全新的生态整体主义、交互主体性思维与一元论立场,将包括自然和人类社会及一切人类文化创造物全体在内的整个世界作为审美对象,用生态整体的全新审美标准,来介入对整个世界的思考与关注。
可以说,当代西方环境美学的兴起与对自然美的重新发现,既是对西方工具理性价值观和技术进步主义的批评反思,也是对西方主体性美学思潮和以艺术美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西方二元论美学的当代重建。在其影响下诞生的全球性生态保护运动与自然审美实践,具有超出美学理论与生态实践的更为深广的形而上人文教化意义,它径直指向“自然向人生成”和“人向自然生成”的双向进程,使传统自然审美观获得现代性的消解、转化与落实。所以,今日西方以环境美学和环境保护运动为契机对自然美的重新发现,既是西方人对工业文明及其理性规训的某种祛魅,又是其对自身在工业文明状态下肉体与精神的双重异化所施行的现实救赎与心灵返乡:人需要重新回到自然母亲的怀抱,用一颗敬畏之心享受自然对我们肉体的安顿与心灵的慰藉。
当然,当代环境美学倡导对自然美审美范式由“人”到“物”的根本性转移及其“自然全美”观念主张,并不是对自然美根源的真正解答。一方面,自然美的根源必定超出其浅表形式美外观而指向更深层的终极宇宙论根据,对于这一根据,至今仍然是一种神秘的东西。如康德所指出,由于“自然目的之不可解释性”,对于自然及其审美的解释只是人类的一种类比性的悬拟设想,为的是提供一种反思性的审美原则,以便将自然及其审美引向道德留有余地,因而其不能成为客观性原则。另一方面,自然美的根源又离不开人的存在,自然美的隐秘需要人来激活,需要心灵与自然在刹那相遇时的“一时明白起来”。因而对于自然美根源的解答,至今仍然是西方美学的一个难题。
综上所述,在西方古代社会,自然美是神圣的,它构成艺术美模仿的源泉;中世纪的上帝创世观念祛除自然美的魅力而将其置于一个被创造者的位置;近代主体性美学将自然作为改造、征服、利用和提升的对象,使艺术美正式超越自然美获得了主流美学的地位;西方当代美学重新阐扬自然美,将自然美问题置于解决西方美学发展困境与人类现实生存需要的位置而予以思考,开启了自然美问题的新向度,自然美因而获得了形而下的观念转化与形而上的人文教化之双重意义。就自然美本身的发展来看,从希腊早期人格化的源初自然,经中世界神意化的神性自然,到近代机械化的理性自然,再到现代生态化的生态自然,其所反映的是西方物质与生产生活的重大变迁。就人类审美观念的变革来看,从古代本体论的自然审美观,到近代认识论的自然审美观,再到当代生存论的自然审美观,所体现的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逐渐提高。就自然美的逻辑发展线索来看,从古代淳朴的“自然美”形态(外在自然),到近代“第二自然美”形态(艺术美、社会美),再到现代生态化的“自然美”(世界整体)形态,又正好体现了合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正――反――合”辩证演进历程。
 相关稿件
 热点新闻
 图片新闻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9〕22号 浙ICP备号
中共开化县委宣传部主管 开化县新闻中心主办 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然美酵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