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你对从心所欲是不是成语不逾矩这一人生境界的理解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张洹“问孔子”
从心所欲,不逾矩
电梯直达发表于
14:58:52|||
(原作者:刘晶晶)2008年和张洹的一次对话:
“跟去年相比,你现在是更坚定了还是更迷惑了?”
“我更迷惑了,我把中国人讲的人生改为:二十虚幻,三十而立,
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放下,
八十古来稀,九十老来难,从头来,我真的不惑吗?”
两年之后,张洹在上海外滩美术馆向这个最著名的“中国人”开始了提问。
回顾以往,张洹总能够将他的展览呈现出力排众议的强悍。他喜欢称自己的创作方式为“蛮干”,倒行逆施,调侃自己从漫天黄沙的河南进京只有大喊扬名,批评自己早年的行为艺术是“没有智慧的”作为。张洹以低姿态高调地走他的艺术路线,他似乎有意地要保护自己从家乡带来的“不驯服的思维”,或者说“未开化的心灵”,以大城市的气候刺激其生长,他像一个好奇的试验者,观察并等待着最终的奇花异果。当“创世纪”展览的时候,我们确有一种今天看来是错觉的感觉,即张洹已经非常温和,不再具有他早期的那种破坏力,那种力量似乎收服在香灰画的意味之中,又或者被超大型装置的巨胃消化殆尽。
本次“问孔子”展,让人不由得想,张洹可能仍旧是那个让人不太舒服的人。无论他过去坐在京郊12平米的公厕浑身叮满苍蝇,还是如今在上海外滩美术馆让孔子浸泡在水里,他的不变真身就是铁扇公主肚腹里翻江倒海的孙悟空。离经叛道对于张洹来说不是问题,就像赫尔佐格所说:“叛逆没有错,错的是没有更叛逆。”
我想张洹是希望创造原理和自己的一套规则的人,藉着向孔夫子发问,是否可以达成这个想法?张洹的作品一直非常直白,没有那么多隐喻需要解释和猜想,惟有形式的简单会产生一种拒绝的姿态,这也使人产生了诸多迷惑。从美国回来之后的张洹,已从早期的个人和不同文化之间体认,上升到了整个人类的命运归宿反思。他的作品在“问孔子”展上,表现出了古典式的平静。即使那个有点儿疯狂的孔子机器人,张洹也给他设置了中国古代文人的背景:美树、宝剑。
“问孔子”与其说是一个大型的、不如说是一个大尺度的装置艺术展,“亚洲双年展之父”南条史生的策展,使这个展览呈现出豪华派头。活物加入的展览无一例外会作为谈论话题,白蚁和猴子成为这次展览的主要“异端”被传扬:猴子在开幕之后便撤离了美术馆,而白蚁在联合教堂广场上的封闭房屋内一直公开生活至展览结束。将动物引入展览现场的冒险并不鲜见,譬如数百只爬虫和昆虫曾经在黄永砯的“世界剧场”中弱肉强食,张洹自己也曾将一只英国猪放进伦敦的白立方画廊(“猪刚强”展),这一次让上亿只白蚁生活在9米长、直径2米的古木中的做法,虽然设想在两年前就已成形,催化应该源自张洹几个月前在非洲的考察。
张洹对于原始生命力的钦佩让我想到赫尔佐格。有人说赫尔佐格:“这个日尔曼人,值得小心,小心他的催眠,小心他的反动。他能让文明人害怕,也能令聪明人心虚。”“这个日耳曼人”也许可以换作“这个河南人”,他的催眠与反动,他的令人畏惧或者心虚,都包涵在了这个展览中。在联合教堂广场沉睡的古木里生活着的白蚁,也当然地勾连起赫尔佐格电影《绿蚂蚁做梦的地方》,蚁总是和梦相连,汤显祖《南柯记》中的一梦,也是在蚂蚁国做的,所谓“江山是处堪成立,有精细出乎其类”,一个书生的功名利禄,侠骨柔情,都不过是辗转于一颗槐树下的蚂蚁国度的梦境。蚂蚁的世界也许是一个缩微的宇宙,我们听不见它们庞大集体的喧嚣,一切都在暗暗消蚀崩坏。
在主展览场地,除了张洹近年来的常规性作品牛皮浮雕和香灰画以外,出现了特别大体量的硅胶孔子雕塑以及电控活动孔子人形。坐在水中的孔子半身像和多年前坐在东村公厕里的张洹具有一种共通性,起伏的胸部表示心脏跳动,也同样显示出对于时间的忍耐。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张洹的孔子半身浸没于水中,沉默地面对观众,他厚重眼帘下的视线不跟任何人接触,的确有燕居的安闲自适,只是体量如此巨大。楼上三幅香灰画的迷幻减轻了在庞大孔子面前的压迫感,在以“烬余”(香灰)表现“水”(海洋)的尝试中,香灰画再一次将水墨枯寂意境和油画强烈质感融合,无论从物理还是精神层面来说,香灰具有一种万事皆空的倦怠的消极的美貌,能够逾越痛苦不可表现的鸿沟,扩展痛苦的肃穆。
在《问孔子NO.3》中,耶稣的门徒仿佛被海水冲散,他们保持着在餐桌边戏剧化的神情与姿态,毫无规则、漫无目标地漂浮在基督周围,在这香灰海洋的波浪中,门徒的离散加重了耶稣的愁容。孔子和诸弟子们的面貌更加难以辨认,与此前的其他香灰画作品相比,张洹在这幅香灰画中加入了更加粗砺的材质,大块的香柱残余直接呈现于表面,似乎是要打破文质彬彬的古代画卷情绪。奇特的是,“孔子与诸弟子”与对面的“最后的晚餐”相比,更加像一件祭奠作品,充满了凭吊气氛,像是从考古坑中发现的历史遗迹,又或是从古墓中发现的珍贵画卷遭遇空气灰飞烟灭的刹那。在两侧意象丰富的圣贤与弟子香灰画的对照下,正中的茫茫大海香灰画显得极其单纯空。这是混沌之初的大水,也是上帝启示诺亚要倾覆人类的大洪水,更可能是2012的末世洪流,这个空间是曾经和未来的水世界。孔子静坐之水和香灰烬余之水在意义上达成共识:香灰凝固了时间,更凝固了时间之水,水对于时间的隐喻是如此坚固微妙,彼时交汇于一点。但同时,正是香灰,解散了人类,离间了文明与思想——成为“前尘”。
我们能问孔子什么呢?那个突然翻身而起的孔子寂寞地在树下一个人躺卧,他摇晃身体的模样仿佛是醉酒的落魄文人,竹林里还有7位贤人,他却孤身一人。和他曾经同处一室的9只猴子也被他的癫狂惊吓,需要以食物保持镇静。有意思的是,张洹过去有一个以猴子为主题的作品叫做《竹林百贤》,如今这9个“贤良”亦不能理解孔子,孔子也许更应该向我们发问。孔子同时代的人评价他说“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更像是所有人面对无常的生命和世界的最后底线。而我走过孔子的面前,仿佛听到他当年对着趋庭而过的鲤问:“你学了诗没有?”
记得早些时候你曾经谈到这个展览的雏形,当时你刚从米兰回来,在圣玛丽亚修道院看了达·芬奇《最后的晚餐》,当时的计划里没有出现孔子。
对,那是我第二次看《最后的晚餐》,之后就想创作和它有关系的作品,当时还没有确定外滩美术馆展览的主题。当时有好几个主题,“孔子”是其中的一个。还有一个我自己很喜欢的,就是把1亿美金和6亿5千万人民币现金作一个对比,但没有人能把那么多现金运到美术馆展览,也担心会出乱子。在今天,在当下,全世界有那么多孔子学院,孔子基金……以“孔子”作为主题非常有必要,用了这个“问”字,我觉得一下子这个主题就成立了。我有一个问题,你觉得今天的中国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或者美国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我的一个说今天的中国像一堆干透了的干柴,一点就着,是一个没有信仰的时代,一个没有规则和原则、为了钱什么都可以的时代。美国的六七十年代是嬉皮时代。我用一句话来描述今天的中国,就是“芳香型搅屎棍”——所有好的、坏的、新的、旧的、国外的、国内的、传统的、今天的、未来的,一下子给你拧到一起,没有任何系统,还散发出芳香。
不过,这跟孔子有什么关系呢?
如果孔子生活在我们当中看到现实,他会是什么状态?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让孔子进入我们今天社会中的一些重要生活内容,比如他去艺术拍卖会看见那些作品,他会举牌还是不举牌;或者他去了猴子的试验基地,进入实验室,他会参与那个试验还是拒绝参与;比如他去了色情场所,他会不会禁不住诱惑,去找了一个男孩子还是女孩子……(原作者:刘晶晶)艺术财经
你的孔子半身浸没于水中,以此跟现在的世界隔离;那一笼子的猴子很像人的天性的具体化。古代人物似乎都有一种雄心壮志,而现在的人视野缩小集中在钱财之上,就是猴子手中紧紧攥着的水果。
你就是你,你不是你,你还是你。我也很想知道如果孔子今天是文化支柱产业的人民代表或者房地产商,他会怎么做?很多问题我们想请教他。
其实你问的问题都是具体而微的问题,而不是外面资料所说的关于“现今世界如何可持续发展”或者“礼崩乐坏”这样的大命题。展览中有一幅香灰画茫茫大海,与时间有关吗?跟“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有关吗?
美术馆三楼有三幅香灰画,一幅是解构了的《最后的晚餐》,一幅是《孔子和弟子》。这两幅相对而置的画都以海水为背景,中间那幅香灰画则采用安静的海景。这三幅画都在讨论我们的今天和明天、我们的末日是否真的到来、究竟是末日还是一个新纪元的开始?也有人问我是不是相信2012世界末日,我想可能没那么具体,但是这些末日的征兆和灾难每天都在我们的生活中发生……
记得你曾经说这个展览将在日,即传说中的世界末日展出。
(笑)排期没有排上,提前了。
有一种说法是:日只是玛雅历法中重新计时的“零天”,表示一个轮回结束,一个新时代开始。你觉得末日肯定跟水有关是吗?
是,我觉得末日之时这个世界不会像一个干涸的戈壁。地球的生命从始至终都会是水。没有水就没生命了。安迪·沃霍尔生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个嬉皮时代跟现在的不同在于他们是反英雄、反传统、反深刻。我觉得那个时代的状态是颓废,跟中国不一样。中国没有颓废,是原始的激情。包括现在的“80后”也没有颓废,或者有,但我不知道,没有看到。
所谓“问”,有好几种,诘问、反问、质问……你的“问孔子”之“问”是包含了所有这些问的含义,还是仅仅出于好奇,想知道孔子在现在社会情境下会有什么反应?
嗯……首先是提问,因为我们生活中有很多是不懂装懂,不会装会,不学也不问,学问就应该边学边问。其实最后是问自己。问孔子,就是问他的理论,儒家文化在中国两千多年历史上的每个时代都有不一样的表现,到了今天我对孔子的态度是尊敬并怀疑,我在想有没有一种新的方式和理论能使我们的生活和国家走得平顺。
为什么你觉得中国有那么多旧的理论还不够,还期待有新的理论出现来解决问题呢?
因为我们都是猴子,是动物。我最近观察猴子,发现它们的反应速度比人要快百倍,当然它们的深度可能不如人类,不过我觉得人的所谓“深度”是自以为走得很深,其实是走了错误的道路。猴子为什么大多时候都在高处的树上?如果它们经常在地上就变成我们了。你给它一样食物,它一秒钟就拿来,一闻,好就吃,不好就扔掉。有的猴子不太敏感,先拿过来咬一口,不好就扔,好就继续吃。它的反应非常快!有两只4个月的小猴子,太聪明了,它们不是从一个家庭出来的。当时在美术馆,他们因为恐惧抱在一起,紧得无法掰开,若其中一只猴子走开上蹿到高处,另外一只就感觉仿佛没有了灵魂,紧张得大叫,等那只猴子下来,互相抱在一起拍一拍后背,马上就安静下来。我给它们东西吃,它们马上就抢,互相又打又咬,吃完东西又好了,不动了。在没有竞争、没有利害关系的时候,两个是情人;有一个小番茄丢过来,就成了敌人。若一个走开了,另一个又孤独,会想念对方了。这种感觉非常有意思。
它们没有被孔子机器人吓坏吗?
没有,它们一起看着那机器人起来,不动,紧张是有的,但是不动。后来走的时候,两个手里拿着食物勾肩搭背一起往前走,一起回到这里。这两只小猴子太说明人性了!
为什么让猴子和孔子共处一室呢?
我是想从人类起源和生命来找到他们之间的关系。猴子就代表最初的人类,那么到孔子时代,再到今天这样一个有很未来的金属床、一棵很好看的树的、东方式的像中国古典山水画的场景里,本来可以饮酒、作画、吟诗、弹琴,可是多喝了几杯就控制不住了,诗人的状态就变了,喝多的无奈的状态。
你曾经说过你不把艺术当作一件特重大的事情,你现在的和以前做行为艺术的心情肯定也不一样了。
艺术在人的生活中不是太重要的事,可有可无。但艺术作为艺术家生活的一部分,应该把它做好吧。现在做,我觉得是“从心所欲不逾矩”——不再跟自己过不去的状态。不再像以前那样,拧着,非做不行。现在是不做也可以,往东往西也可以。反正是——你走你的路,我也走你的路。
也不反对别人走你的路。
对,不反对,很好。
你以前的行为艺术主题,比如《十二平方米》、《六十五公斤》,相对而言是你特别“切身”的题目,房间的大小、你的体重……现在你想到的几乎都是民生问题以及政治问题,会不会觉得现在的自己有点宏大叙事的倾向?
我是言不由衷,老是虚张声势。我是爱说假话的人。
能够这么说自己的人,不简单。
因为面对媒体,总要说一些“假话”。
是用这些宏大的“假话”,让媒体无语吗?
呵呵,我是很虚伪的人。
你以前更真实?
以前更真实,现在很虚荣,是一个不靠谱的人。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也许有人认为张洹在美国的时候更真实。
我想跟国家跟社会环境都没有关系,是跟年龄有关,跟时间有关系。一切都跟时间有关系。
孔子也谈时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你现在处于“不惑”与“知天命”之间。
我已经“从心所欲不逾矩”了,提前衰老。其实我觉得孔子学说最精髓就是“不逾矩”。不管你是做什么,你多大年龄,多少财富,你都不能跨越人性和法律的禁止,不能超越伦理的规则。在规矩以内去做事情,也就是不与命争,这也是《易经》中讲的命中注定的意思。不要去做不切实际好高骛远的事情,要实实在在地做事情。但每个国家都会经历逾矩的时代,这只是个时间问题。200年前的美国就像今天的中国一样,大家都有,眼里放着希望之光。
你曾经说你要颠覆系统之内的东西,做系统之外的艺术,刚才你又说不逾矩,这矛盾吗?
一点儿也不矛盾,做人不逾矩,做事要逾矩。
那么你是行两套规则,双轨制。
还有老子的规则呢,“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妄者寿”。
你在期望达到自知自胜的境界。
对,我刚才讲的颠覆是指颠覆我自己。你了解自己和自己的处境;经常想到死,就会知道怎么去对待有生之年。我对今天我个人和国家的状况很满意。我现在有饭吃,能做自己心爱的事情,很。这个国家也是越变越好,真的是江山如此多娇。“问”这个主题会逐步做下去,会问上个几年。明年在佛罗伦萨韦奇奥大皇宫博物馆,我的基本主题就是“问基督”。(www.niubb.net)欢迎您转载分享,并保留本站链接地址;如需在文中注明原作者或者删除这篇由网友热心分享的文章,请附具体文章标题、作者邮件联系bianji爱特niubb.net。
相关文章 @ 张洹“问孔子”
从心所欲,不逾矩• • • • • • • • • •
||||苏ICP备号-1——|的阅读与分享
www.niubb.net谈谈你对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一人生境界的理解_百度知道
谈谈你对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一人生境界的理解
这是一道待解决的难题
您的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20(财富值+经验值)+难题奖励30(财富值+经验值)
依次递进,不逾矩”的“境界”呢。非真正的“境界”。 那么怎样才能“体悟”到“从心所欲,是要实际体悟的,得,请参阅《大学》,更多的了解人生的境界,安,可再问,不违反花挝丰嘉莶黄机蓉(越过)做人的规则(道理),是跟随自己的心意做事,定。理解和猜测的结果是意思心的产物?那就要各种修行了。您要谈境界。智慧就更不一样的了。如果您,不是去理解,静。如果觉得有兴趣,境界这个东西。详细情况,去猜的,儒家的修行就要止,不逾矩”,虑,就强烈推荐看佛家的经典: 从字面意思理解。这句话本出自孔子“从心所欲
其他类似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寄送给好友:
在方框中输入电子邮件地址,多个邮件之间用半角逗号(,)分隔。
爱思想()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非经特别声明,本网不拥有文章版权。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相同作者阅读
相同主题阅读
Copyright &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号 京公网安备14号.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姜芳的blog
时 间 记 忆
最 新 评 论
专 题 分 类
最 新 日 志
最 新 留 言
用 户 登 录
友 情 连 接
博 客 信 息
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15:15:00 | By: 姜芳 ]
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夏山学校于1921年在英国创办,至今仍然存在,尼尔不愧为20世纪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我非常佩服他突破传统教育观念、创立夏山这所被誉为世界上最富人性化的快乐学校。尼尔的观点和做法引起我很多方面的思考,虽然也有很多的困惑与疑问,但是就教学思想方面的解放,还是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的东西。
一、从心所欲与施加权威
尼尔一方面说“不用权威或道德压制他,他便会觉得你是站在他那一边的。”另一方面又说“把必要的权威加在孩子身上,与给孩子和他年龄相称的责任的观念,并不冲突。在决定要给予多少责任时,家长应当运用内在良知,先自我检验。”这其中的尺度最是难把握,就连尼尔也无法给出一个统一清晰的标准。咱们中国有一句话对自由的最佳境界给出了很好的诠释:“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但是能做到的人少之又少。
尼尔认为应该让学校适应学生,而不是让学生适应学校,他相信生命的意义在于追求幸福、在于寻找兴趣,教育是为人生做的准备,传统教育那些上课内容和“追求幸福”比起来是微不足道的。在夏山,上课是完全自由的,孩子们有充分的时间和自由进行游戏,学生和教职员是平等的,学校以民主方式自治,一切有关集体和生活的事情,包括对违规者的惩罚都由学校大会投票处理,全体学生和教职员每人一票,不论长幼。夏山的学生高度自信、自我管理、对自己的人生目标有明确的认识,对从事的工作充满热情,我相信他们的幸福感也很强。当人们问:“你们那些自由儿童,怎么能适应外面单调社会的生活呢?”尼尔回答:“我希望我们这些自由孩子将来是消灭这些单调生活的先锋。”尼尔总结夏山每个人身体都极健康的原因是:第一、自由;第二、食物好;第三、空气新鲜。这很值得我们借鉴。
想想我们当前的教育,虽然已经在极力扭转应试教育所产生的后果,但是“自由”对于我们的学校教育来说,是不太现实的,我们可以保证学生思想上的自由,但是孩子将来要就业、要生活就要接受知识的检验,要接受国家的选拔。权衡利弊,我觉得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尽可能地给学生思想上的自由,尊重他们,理解他们,避免单调的说教和刻板的规定,要用耐心与爱心让每个孩子明辨是非,要用理解与宽容让每个孩子内省反思,
二、快乐与幸福
尼尔对快乐与幸福、对人性、对自由理解十分透彻,我甚至认为他的高寿也与此相关。关于快乐与幸福,尼尔说的很精彩,摘录书中的两个相关问答如下:
问:为什么你如此强调要使孩子快乐,天下有快乐的人吗?
答:这个问题不太容易回答。天下当然没有永远快乐的人,我们都有牙痛、恋爱不顺或工作不愉快的经验。快乐是一种内在的愉快与平衡,以及对人生知足的感觉。只有自由的人才会有这种感觉。自由儿童的脸孔是开朗无惧的,被严格教养的儿童看起来却充满胆怯、痛苦和害怕。快乐也可以说是一种人生受到最低限度压抑的境界。快乐的家庭是一个充满爱的家庭,不快乐的家庭则是一个紧张的家庭。我标榜快乐第一,是因为我标榜生命第一。宁可让孩子自由、满足而不知小数点的算法,也不要让他为了通过考试而脸上长满暗疮。我从未在一个快乐少年脸上发现过暗疮。
问:怎样获得幸福答:消除权威。让孩子做他自己,不要教导他,不要教训他,不要勉强他上进,也不要逼他做任何事。
三、学业与成就
只有对学业和工作有足够的兴趣和热情,才能取得高成就,我由于个人原因对这一点格外感同身受,可是尼尔不仅仅是感同身受,而且是唯一充分践行这个道理的教育家,让他所有的学生自由地选择做自己有兴趣的事情。读着书中夏山学校特立独行的教育理念,我一边不断地认为这样不现实、行不通,一边在内心对尼尔说:好吧,我承认,你说到我心里去了。摘录他的话如下:
我个人喜欢大器晚成的学生,我见过不少4岁就能背弥尔顿诗的聪明孩子,到24岁就成了醉鬼和游手好闲的人,我宁可遇见一个53岁的男士,说他还不太确定自己的人生方向。我怀疑7岁便知道他该做什么的孩子,长大后会变成一个平庸保守的人。……那些不热心的学生在训练之下念完大学,将来成为没有想象力的老师、平庸的医生和无能的律师,他们本来也许是上等的技工、顶呱呱的泥水匠或第一流的警察。……恐惧是成人反对孩子游戏的根本原因。我不知多少次听到这样焦虑的问题:“要是我的孩子整天玩,他能学到什么呢?他怎能通过考试呢?”很少有人能相信我的答案:“假如你的孩子玩够了,他会在两年内用功读书,通过大学考试,而在一般的情形下他也许要花上六七年的功夫。”但我还要加一句:“假如他真想通过考试的话。”
不过,我认为光凭兴趣是走不远的,尼尔那些成功的学生,除了有兴趣这个内在的强大动力外,还具备克服困难的毅力、掌握正确的方法、明智的方向、甚至运气等其他因素。
四、自由与规矩
夏山学校以给孩子充分的自由闻名,尼尔认为:在错误纪律下长大的孩子,一辈子生活在谎言中。他们不敢面对自己,变成无关紧要的习惯和礼仪的奴隶,毫不迟疑地接受许多愚蠢的习俗,因为严格纪律的本质就是惧怕责难。
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假如我在漆门时罗伯特跑来往我的门上扔烂泥的话,我会痛快地骂他一顿,因为我知道他在夏山已经很久了,他不会在乎我对他说的话。但是假如罗伯特刚从一个很严格的学校转来,而他扔泥巴实际上是在反抗权威,我就会和他一起往门上扔烂泥,因为解救他比我的门更重要。我知道我一定要站在他这一边,耐着性子等他发泄完,然后他就会恢复正常。
尼尔常被问:假如孩子往钢琴上钉钉子,你怎么办?答案:如果你的态度是正确的,你怎样对待他都没有关系。只要你不给孩子良心的谴责,你不准他钉钢琴并不要紧。你可以坚持个人的权利,但不要牵扯到道德是非的问题。“脏”、“坏”、“淘气”这样的字眼才会伤害他们。他认为,对于那些问题孩子,只要去掉“良心”的包袱,都能变得好转。他不主张对孩子进行道德训练,反而认为道德教育会使孩子变坏,强迫孩子遵守他不能理解的道德标准是揠苗助长,不但会使他永远不能接受这些道德标准,同时还会使他变成精神病。他在夏山多年的经验是:无须教孩子守规矩,假如不逼他,他能自己在适当时刻学会分辨什么是好、什么是坏。这个“适当时刻”听上去实在是很玄,不过我在现实中的经验还真是:我花了那么多的心思教育丁丁不要打人都是白费力气,可是后来到了一定时候她自己就不打人了。我赞同教育要符合孩子的年龄,不要跟孩子讲大道理,也尽量包容孩子所谓的“不道德”的行为,但必须以不伤害他人为前提,所以,面对不良行为,可以不谴责孩子的人格,但对孩子的行为还是要设置一定的界限的。
尼尔在书中还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我唯一一句针对家庭、学校和人生的格言是:少管他人闲事。这句话在任何情形下都适用。”
在过去的年代,父母们往往太过严厉,孩子们规矩有余而自由不足,内心充满了恐惧。夏山学校的出现令这些受过严厉规矩压抑的父母们耳目一新,但是却鲜少有人能把握自由的度,尼尔虽然标榜自由和快乐,却也在他的书里多次谈及自由不是放纵不是宠溺,更不是置孩子于危险境地而不顾,尼尔的追随者中甚至有父母纠结地去问他该不该给孩子房间里的火炉加防火架的问题。尼尔一方面说“不用权威或道德压制他,他便会觉得你是站在他那一边的。”另一方面又说“把必要的权威加在孩子身上,与给孩子和他年龄相称的责任的观念,并不冲突。在决定要给予多少责任时,家长应当运用内在良知,先自我检验。”这其中的尺度最是难把握,就连尼尔也无法给出一个统一清晰的标准。咱们中国有一句话对自由的最佳境界给出了很好的诠释:“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但是能做到的人少之又少。
在教育中把握自由与规矩的平衡,谈何容易?尼尔的做法,搞不好一些家长或者教育工作者就会学走了样,教育者自身的素质实在是很重要很重要!看到尼尔书中那些模棱两可的话语,我更是对此深有感触。
五、关于性
尼尔认为:有爱情的性是世界上最大的快乐,它之所以被压制就是因为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快乐,其余都是借口。性给我们人生中最大的愉悦。性和爱结合在一起是最大的欢悦,因为它是给予和接受的最高境界。没有一个爱情生活丰富的男女,会一星期上两次电影院去看那些无聊的、不过是模仿生命的故事。他认为任何年龄段都应该有相应的性生活。书中举出了很多对问题孩子手到病除的例子,尼尔都是从解决孩子的性压抑和性困惑入手,我部分同意他关于性的观点,性虽然应该是快乐的、愉悦的,但并不是全部儿童问题的症结。弗洛伊德创造了一个词“力比多(libido)”,性力,代表着心理发展的驱动力,当然这个“性”不是局限于生殖意义的性,而是泛指一切身体器官的快感,其实这与他个人从小的成长经历不无关系。尼尔是心理学硕士,弗洛伊德的理论且不论在他所处的年代几乎统治着整个心理学界,直到现如今也依然是心理学专业的必修课,精神分析号称心理学第一势力,所以也难怪尼尔会如此看重性。
尼尔认为真正的男女合校的教育不是那种男女生只坐在一起上课,而住宿和其他活动都分开,可是迫于英国制度的限制和考虑到夏山的生存现实,他并没有实践这个观点。但是尼尔说他的学生一方面对性的态度很自然健康,另一方面也很有分寸,决不会胡来,夏山没有偷窥者,对性的焦虑与不安也远比其他学校少。
关于儿童性教育的观点,我看过的一些书有相关论述:尹建莉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吉诺特的《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艾里姆夫妇的《养育儿子》,只有尼尔最前卫,对我个人来说最难接受。例如,尹建莉不主张唤起儿童对性乐趣的向往,而尼尔却认为享受性的乐趣天经地义,只不过为了顺应社会习俗,不宜当众罢了。
六、关于宗教
以我粗浅的理解,尼尔关于宗教的观点就是:宗教是反人性的。他反对任何形式的压抑人类自由,他认为人生原罪而需要赎罪是个谎言,只会让人们生来就活在恐惧中,而且宗教和国家一样不是永恒的,都会兴起又衰微,四千年前的宗教现在早已不复存在。对于教给孩子宗教信仰的建议,尼尔的回答是:“人是从真实的生活中、而非从传记中学习如何生活的,因为行动比话语要重要得多。”在世人的印象中,一个充满爱心的群体往往跟宗教关系密切,所以很多人说夏山学校像个宗教区,因为它给孩子爱。但事实上尼尔不信奉任何宗教,他对传道者说:“你一生站在肥皂箱上,对人们鼓吹如何如何才能被解救。其实你只是空口谈救赎,而我们却活在救赎中。”他说:“试想,假如把百分之十去教堂和祈祷的时间,用在做好事和慈善事业上,那我们的成就会有多大。”
正是因为人类难以克服自身人性的弱点,所以才会产生宗教,寄希望于万能的上帝,而非天生有种种弱点的人类,但是别忘了宗教也是人类创造出来的,宗教组织和活动也都是人类一手操办的。最近读日本的荣格心理分析师河合隼雄的《孩子的宇宙》一书,在“孩子与死亡”那一章,讲到追悼死者时看到这句话:“无论什么宗教,与人类的世俗社会共存并被组织化,都是非常可怕的。当组织扩大,一心想要维持下去的时候,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孕育着忘记悼念、忘记服丧、甚至发展到抹杀灵魂的危险。”
我个人基本同意尼尔的观点,但比他对宗教的看法稍稍宽容一点,说说我自己的粗浅感受:我没有也不打算有宗教信仰,但是不排斥别人的宗教信仰,也间接感受过宗教的力量,那就是能让人有毅力做出常人无法做到的事情,还有我对宗教音乐也有着非常良好的感受,我有不少教徒朋友,不知道为什么我特别容易得到有宗教信仰的人士的青睐。在育儿论坛上看到一句比较中立的话:“如我等软弱之人,是需要借助信仰需要神的爱流入来增加自己的爱。如果你有爱,无需借助,也很好。”我认为有宗教信仰的人士大致分为几类:第一类是发生过重大创伤性的生活事件,需要从外部获得精神支柱;第二类是因为某些非负面的因素激发出对自己的人生有比常人更理想化的追求,因此需要强大的动力支撑自己完成常人无法做到的任务;第三类是站的层次远远高出凡人,所思所想的是全人类和最终极的世界,这类人天生就是有宗教气质的。
七、关于精神病
我特别同意尼尔这句话:“解救人类的方法在于正确地培养孩子,而不是治疗精神病人。”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目的归根结底就是帮助人们战胜恐惧和焦虑,但是改变人格是相当困难的,所以,何不在源头、在生命之初就防患于未然?我自己也是在学了心理咨询与治疗之后,得出这个领悟,然后开始学习青少年心理学的。
无论如何,心理医生的工作都是非常艰难的,如同书里这些话所述:“只有看见一个不快乐的孩子变得快乐和自由以后,这种工作才让人可以忍受。”、“心理学和打高尔夫球一样,你一回合打了两百杆,也许气得咬牙切齿或者愤然折断你的球杆,但是第二天阳光灿烂的早晨,你又会精神饱满和充满希望地走到第一洞的发球区。”
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一样,尼尔认为:医治孩子要用爱,爱是治疗精神疾病的唯一途径。武志红也在他的博客里多次强调过:所有的恶都源于缺乏爱。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的情节,监狱并不能真正改造犯人,没有爱的感化只有严苛的管制,只会令他们扭曲和产生依赖,出狱后面临的生活是绝望恐惧的,在监狱里待了那么多年,他们甚至不愿意再出去了。
北京轰动一时的大兴灭门案,令人们深刻反思为人父母要建立良性的亲子关系,李磊的父母对他太苛责,以为不打不成材,让孩子无法感受到爱和尊重。但是我们也不免唏嘘:也有很多人的家庭环境和李磊差不多,可是为什么别人都没有做出李磊那样疯狂的行为?父母不当的教育方法只是外在的诱因,这桩悲剧绝不是一方的问题,其实大多数对父母不满的人对自己的父母都是爱恨夹杂的,李磊太过在意别人的评价,一辈子痛苦纠结于得不到父母的认可,眼里完全看不到父母对他的好,个性太过偏执,最终导致彻底绝望,痛下杀手全家死绝。
尼尔是心理医生,接触问题孩子太多,有点过度夸大性压抑的害处。他感慨精神病人不如预期多,我认为正是因为:尽管每个人难免都有心理伤痕,但大多数人心中都不同程度地保有爱,所以才不会出现极端的病态行为。举一个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例子:我在育荣校园里看书时,经常见到餐厅小卖部有个2岁的很可爱的小男孩,奶奶看上去文化层次不高,对待他的方式有时稍显粗鲁,会随意大吼他,有次甚至把坐在一旁看书的我吓了一大跳,可是那个小男孩很开朗,脸上毫无压抑的神色,也不怵陌生人,常常对陌生人友好地微笑并保持适度的距离,是个典型的安全感充足的孩子。吸收了爱和自由理念的我们这一代父母会很注重不要给孩子造成精神伤害,但是很多父母往往对自己的言行过于苛责,常常发火之后又后悔万分,其实只要孩子能感受到爱,只要父母不是太暴虐,能诚实接纳自己的不足、诚实面对孩子,偶尔的粗鲁并不紧要,孩子的心灵没有那么容易受伤的。当然,我并不是说我们就可以因此降低对自己为人父母的要求,而是提醒我们自己不必太过焦虑和患得患失,与其耿耿于怀于已然发生的过往,不如放松心情集中精力调整出更好的状态面对当下和未来。
在网上看到一篇论文“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我国学校教育的适切性”,其中有段话我认为很精辟:“每一位教育家的教育理念总是与其童年经验有一种根源性的内在联系,或对幸福童年的追忆, 或对痛苦童年的反思。纵观马斯洛、罗杰斯、罗洛?梅乃至尼尔的童年经历,不难看出,多数持人本主义或自由主义的教育家大都有不愿回首的童年生活以及早期教育经历。他们对教育、对学校的视角也就难免带有个人色彩。这种学习理论的起点将学校定位为囚禁学生的监牢,教师是高高在上、冷酷无情的主宰,学生注定要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到胆怯、孤独与无助。这样的观点无疑过于偏激。这种对自身早期教育的不认同感从研究的源头影响并污染着整个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现实教育现象认识的客观性。”
有位武汉妈妈不辞辛苦麻烦不惜财力精力,把自己9岁的儿子送到远在英国的夏山学校,成为此举中国大陆第一人,那位妈妈自己也不得不承认这是无奈之举,她在国内找不到儿子能适应的学校,她检讨造成儿子对国内学校不适应的原因也许是自己的教育方法不当。往往那些视传统教育如洪水猛兽的家长和教育者,都不认同自身的早期教育,他们是不适应当前的教育体制的一群人,可以简单地说这类人是目前体制下的loser,不过他们存在的意义就是反抗体制和促进体制的革新。有一类人表面上看是winner,取得了很多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过着很滋润的生活,他们出于自身的成功,非常认可传统教育,但是其实内心并不幸福,往往有一些契机就会令他们显露出内心很虚很脆弱的一面。而那些从小安全感很好、心灵得到顺利成长的孩子,虽然也能意识到传统教育的弊端,但长大后对传统学校教育则比较看得开,不会太强烈抵触,坚信家庭是最重要的,也坚信自己营造的家庭能给予孩子快乐和充分的安全感,足以抵挡外界社会环境的恶劣影响,这类人我认为才是最适应当前体制的winner。
九、家最重要
对孩子的教育而言,最最重要的是家庭,看完尼尔这本讲述夏山学校的书,我反而得出这个最大的启示。前面我已说过,适应力最强的winner,是最重视家庭、对家庭最有信心的一类人。能把爱和恨都根植到孩子人格里去的,不是学校、不是老师,而是家庭、是亲人。学校、老师都可以更换,家庭却无法替代,如果家庭存在问题,再好的学校教育,也很难解决问题和弥补伤害,拥有一个什么样的家庭,决定了孩子将来成长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摘录尼尔书中的几句话:
“当家庭只是充满仇恨的乡土中的一个小角落时,我们如何能期待有个充满爱的幸福家庭?这就是为什么我不能把教育只看做考试、班级和学问。学校把人生的一切基本问题都忽略了。我们所学的希腊文、数学和历史,加在一起都不能使家庭有更多的爱,不能使孩子免于被压抑,也不能使成年人免于精神病。”……“我所知道的最快乐的家庭,是那些父母不说教而对孩子绝对诚实的家庭。恐惧在那些家庭不存在,父亲和儿子是伙伴,爱也可以在那里滋长。在另外一些家庭中,爱却被恐惧压倒,矫饰的尊严和强求的敬重使爱飘渺无踪,强迫的尊敬永远暗示着恐惧。”
尼尔说:“自觉是没有偏见和幼稚的观念。自觉暗示着能透过事实的表面看清真相。因为自觉在情感的范围之内,所以家长对孩子很难做到自觉。老师因为对学生没有很深的感情,所以较能清醒地带领他们走上自由之路。”这是老师的优势,但是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学校教育很难做到个性化,所以夏山学校才会显得那么独特,但无论多么个性化,也无法做到老师和孩子自始至终一对一的教育。个性化正是父母能发挥优势的地方,既怀着对孩子深厚的感情,又保持尼尔所说的自觉和清醒,给孩子个性化的培育,这是父母面临的挑战,父母可以让每个孩子在家中都拥有一所属于自己的“夏山学校”。
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从心所欲是不是成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