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庭上提醒君主论被处死的有谁

寄给好友:
在方框中输入电子邮件地址,多个邮件之间用半角逗号(,)分隔。
凡本网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本人和中国战略与管理网,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战略与管理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中国战略与管理网不拥有该文版权。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即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Copyright & 2013 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版权所有纲常仁义道--叶子的空间、学佛网个人空间
※ 与我交友
※ 法宝流通
我的友情链接
14:39:00 阅读:&&
第四章&&道的延续&&&&&&&&&&&&&&&&&一&&商的三仁文王的修因好,形成的命更好。在至乱保昏君中成就了大乾坤,他至仁,不忍心看着自己的君王衰到底,上天满足了他这个心愿,未等纣王自焚,文王先归天了。不是至德者,天不会随其愿。寿由自定,走由自定,处由自定,这三大自由文王都实现了。还有来由自定,这四大自定由唯有性王所独有。等待着我们慢慢地去修就。微子启是帝乙的长子,又是纣王的同母兄。天下老子&&&&&&&&&&&&&&&&向小儿,这是无道的表现。但再向也得找个理由遮盖一下,所谓的理由是微子启降生时其母还不是正妃,因此纣即位。微子启藏德在心,对于王位从不计较,对于弟也没有嗔怨心。最让他忧心的是纣即位后,荒淫无度,不务国政。微子启多次进谏他却不听。后来西伯侯大修政德,西岐日益强盛。微子启知道后又来劝规说:“您要好好向西伯侯学习,我们殷人才能强盛,政治才能清明,万邦才能拥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自古常讲,否则我们殷王朝就危险了。”纣王执迷不悟却说:“殷王朝坐天下,这是天命所在,姬昌能奈我何?”微子启咳声叹气地走了出来。在纣的身上微子看不到一点生机,他误的不是他个人,而是整个天下啊!微子欲生无望,欲死不能,进退两难,无奈何去找太师少师。太师少师说:“殷朝已经没有了清明的政治了,上梁不正,下梁歪,泥皮瓦块掉下来,整个殷朝自上而下都在败坏我们的先祖树立起来的德政。咳!我们殷朝的时日不多了。王子啊!你虽是一块好钢,可你能拈出几个钉啊!现在朝野上下没有人能引船渡河。即使有连渡口都找不到啊!你有满腔热血,可无处释放。算了吧,算了吧,眼不见心不烦,不如一走了之的好。”太师少师抱着祭器投奔西岐去了。微子启心想,我是王子,与他们不同,又不忍心看着自己的弟弟下坠,于是隐居在民间,期待纣王复升。按常人想法微子启为王子,完全可以自立而使殷复兴,但他是圣人对君没有二心,只有为臣之心,他更不愿意那样去做。箕子是纣王的兄长,非一母所生。最初看到纣用象牙筷子吃饭,就悲叹地说:“现在用象牙筷,不久就会用玉杯,玉碗。因为只有这样才配套。将来还会用象牙床。荒淫无度,追求奢侈豪华,耗费珍奇异宝,拖累的是天下百姓,人民会怨声四起的。久而久之,国家无法振兴,人民必定遭殃。”箕子真为纣王担忧。屡次规劝。纣王仍是不听。过了一段时间微子隐去了,有人告诉箕子,并说:“大势已去,您也该走了。”箕子说:“作人臣的向君主进谏,君主置之不理,就远离君主,这就等于无意中宣传君主失德了;脱离君主生活在民间,就是失去了为臣之道,这是工作失职。你在民间表现的越好是扬己德扬得越很,对比之下君之脸上越黑,我不忍心这样做。”于是箕子披头散发,假装疯癫做了奴隶,后来纣王把他囚禁起来。微子与箕子的不忍心角度不同,随意终结的方式不同。孔老夫子都称他们为忍者。王子比干是纣王的叔父,又任相之职。他不赞成微子,箕子的做法,他说:“君主有罪过,因为怕死而不敢硬劝,那不能算真忠。君王劝不下来,百姓必受伤害。君主伤及无辜的臣民,做为辅臣活在世上,生不如死啊”于是比干在朝庭上直言进谏,纣王大发雷霆,把比干轰出金殿,自此比干三日不上朝。纣王硬召而上朝,在朝廷上比干大声说道:“主有过,不谏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过则谏,不用则死忠之至。”纣说:“人人都说你是圣人,我听说圣人有七窍玲珑心,我观之如何?于是比干毫无畏惧地把身躯捐献给君王,以死而谢世。此一死惊天地,骇鬼神,千古少有啊!这又是一位大菩萨离世。微子听到这个噩耗,痛苦地说:“父子骨肉情,主臣义礼连。所以如果父亲有过,屡次劝说不听时,作为儿女就应该跪在他们面前哭哭啼啼地闹腾;人臣如果屡次规劝,君主就是不听时,那么从义字上说,人臣就应该远离君主寻义去。”武王平定了天下,微子便主动地手持祭器来到军门,拿出负荆请罪的样子,告诉武王自己没有当好臣子,于是武王给微子松了绑,并恢复了他的爵位。在武庚暴乱的前前后后,微子仍当顺民,没有参与暴乱活动。由于微子德高望重,政治头脑清醒,始终把持着义不松,所以武王把殷的遗民交给了微子,他就成了宋国的国君。微子保持着殷制不变把先祖的美德向下传留,同时担负着祭祖的任务。经书上说:“圣德之后享及百世。”微子之德荫及子孙的时间:起于公元前年被封于宋。至于公元前年被秦所灭,长达年之久,持续了三十八世啊!微子终生不失义,这是他的行法。周朝初建百业待兴。武王把囚禁的箕子释放出来,并恭恭敬敬地询问治国之道。这使箕子感激万分,便坦率地说:“昔日鲧用堵的方法扰乱了上天五行的循环规律。天道大法九类常理遭到了破坏,上帝怒气冲冲,结果他治水失败。百姓受害。他畏罪自杀。禹承父志用疏导的方法治水,上天见喜,洛书出现。上天赐给禹王天道大法九种常理。因而世间又有了伦理顺序。九种大法是:五行,五事,八政,五纪,皇极,三德,稽疑,庶征,任用五福避六极。”1五行:在先天为五种灵气,在后天有的变为形质。有的仍保留原灵气。水润下利根系,得生长,易生咸味;火炎上,由下而上。烧焦为苦味;木可弯可直,易生酸味;金熔化变形,坚硬做工具。易生辣味;土可耕种收获,得百谷有甜味。2.五事:仪容&言语&观察&听闻&思维。3.&&八政:粮食&财货&祭祀&营建&教化&除奸&宾赞&军事4.&&五纪:年,月,日&星辰,历法5.&&皇极:至高无上的准则是:天子建准则,聚集幸福,布施给自己的臣民。臣民们就拥护天子的制度。天子也可以要求臣民们遵守准则。凡是臣民们都不准许结党营私。不结私党,就会把政令当成至高无上的;凡是臣民都要为天子谋虑,为天子办事。要求自己严守政令。反过来,臣民们的作为未必都符合政令。但未达到犯罪程度的都要宽容;不要虐待无依无靠的人,却要敬惧功德显赫的人;对有能力,有作为的人要善待任用。并给他们爵位,俸禄。这样国家就繁荣昌盛;他不喜欢为政,赐给他爵禄,对国家也没有用;天子不要有自己的好恶,要以百姓的好恶为好恶。大小官员不结党,不营私,政治才会清明;凡是臣民都应该把天子的政令当成至高无上的。天子应该像父母一样善待自己的臣民。6三德。端正直曲,刚能取胜&&;对乱臣贼子要强硬,对高明的君子必须柔和;只有天子才能授人爵位,赏人俸禄,只有天子才能主持刑罚。只有天子才能享有美食。这三点臣民是不可以拥有的。如果非要拥有,只能给你的家室带来危险。臣拥有行为不合王道。民拥有,犯上作乱。一字千金啊!7&稽疑:美好的征兆。天子谦恭,天就按时下雨;天子政务清明,阳光就会充足;天子英明,温暖就会按时到来;天子深谋远虑,寒冷就会应时而生;天子僭越差错,天就会干旱;天子通达,风就会应时刮来;天子狂妄,雨水就会过多;天子贪图享乐,天气就会过分炎热;天子暴虐急躁,天气就会过分寒冷;天子昏暗不明,大风就会刮来不止;天子决策有了过失,影响一整年。卿士管理有过失,影响一个月;官吏办事有过失,影响一整天。8&庶征:略。9&任用五福,避六极:富寿康乐好德善终为五福,夭折,多病,贫穷,多愁,丑陋,懦弱为六极。这九章大法就是洛书的大致内容,是私天下的大法。可见私天下并不是无法无天,生在私天下中,要按私天下法去做,才能见光明。生在私天下中,只有按公天下理去做才能大发光明。武王听完箕子的一席话,高兴万分,不敢收箕子为臣民,把朝鲜给了他,他就是朝鲜的始祖。可见箕子之道比微子高。道在人间起妙用,这三人起作用的方式不同,先师说他们都是仁人。三位仁人可以引发我们的深思,仁与仁也是有差别的。当遇同景我们当学那一仁。比干的性决定了他只能在盛名的天下起妙用,在极黑暗中不能扭转乾坤,则死谏。二&&伯夷,叔齐&&&&&伯夷,叔齐在北海之滨听到太师少师投奔西岐去了,纣王又失去了箕子、微子、比干。指望殷朝再复清明是不可能了。出于对西岐政治的清明,人民安居乐业的羡慕,以及和姬昌善敬老,善养老的美德。他们俩决定向西岐靠拢,亲自去体试。当伯夷&叔齐千里迢迢来到关中时,可惜姬昌已归天了。他们看到的景象大大出乎意料,文王尸骨未寒,武王却带着浩浩荡荡的队伍向东挺进,要去讨伐共有的君主。他们俩简直不敢相信天下竟有这样的事情:老人刚刚离世,儿子不去承其志,却大动干戈去兴兵,这是天大的不孝;尽管君主有百般的不好,作为臣子以下反上,这是天大的不忠;由于政治的昏暗老百姓已经遭了秧,现在兴兵引起战乱,无疑对百姓来说又是雪上加霜,所以伐纣是天大的不义。所以当武王从首阳山经过时。这两位老人挡住去路斥说武王此举是不孝,不忠,不义。由于礼仪的丧失乱臣贼子从此而高兴。天下大乱从此为始。尽管武王平定了天下,但是伯夷,叔齐以武王为耻,发誓不食周朝粮,不穿周朝衣,到最后饿死在首阳山。至圣先师称他们俩为圣之清。他们为了灵体的清白,死都不怕。志在扶明主,建圣业,可至死没遇。其志不退,来世肯定遇明主,创伟业。伯夷、叔齐体现在道的直性上。&&&&&&&&&&&&&&&&&&三&&周公周公名叔旦,姬姓,因除封于岐山周地,后又为周朝三公之一。故简称周公。后世人称誉他为‘道’的化身。他力行仁义而好学,见多识广,通晓天道,可以说达到了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程度,天子的疑问,没有不能解答的,能排除天子的一切疑难,所以他侍立于天子的前面。周朝能统治八百余年,有一半功劳是周公制礼的功效。礼制的过细,行为规范,日常言行之礼。不同爵位都有细礼,人人去守礼,去尊礼,使乱臣贼子无法去越礼。&&&&&以太姒为母诸子的排列顺序:伯邑考、武王、叔鲜(管)、叔旦(周)、叔振(蔡)、叔振锋(曹)、叔武(成)、叔处(霍)、廉叔(卫)、季载(冉)。自从私天下形成后传位就乱了。有以下四种情况:以德传之,传长不传次,兄终弟及之,传子不穿弟若有伯邑考在继位的一定是他。伯邑考为孝道而死,文王归天前把位传给了武王姬发,是因为他功德显赫,排行又在二。其实不论才,还是德,诸子中周公都优于别人一筹,但周公最好的德性就是不与人争先,不与人争功。说他是‘道’的化身,这一点都不差。伯邑考不在,姬发为二,他稍有一点点争取的意思,功劳就显赫了所以文王很自然把位传给了他。周公才是文王之道的传人,因为只有他真正继承了文王的精神。首先他是周朝的开国元勋,文王在世时,不多言,很好学,先父的美德牢牢记在心里。他专记别人的长处。他胸如像海洋装入了无边无际的知识,达到了性圆明,内圣具足。周王朝刚刚建立,在商议商的问题时,姜子牙主张杀一批,流放一批,疏散一批。周公主张封一批商的旧臣,采取以商治商的方针。武王采取了他的主张。文王离世周王室的后代们德才兼备者周公为第一。武王统一天下后的第二年,武王生了一场大病。武王岁即位,岁克商,这一年武王该岁的人了。年时已高,非常危险。天下的臣民需要他,周王室更离不开他。若周公有一点私心应该盼武王早一点离世,自己好登位。可周公是圣人,绝对没有,他以大仁真心呈现,愿以身替武王扛病,他高搭三个灵台,乞求太王,王季文王应允其愿,心诚则灵,感格天地,事隔一天武王终于痊愈了。阳寿自有定数,尽管周公十分虔诚,只能暂解其危,过了年关,武王预感到自己时间不多了。看看百业待兴还不稳固的天下,又看看未成年的姬诵实在放心不下,于是把周公,太公,召公,毕公和太子叫到身边安排后事,用武之事由太公负责,理政之事由周公主持,希望周公顾全大局,担当兴周责任,必要时可以替他理政,忍辱负重。周公不假思索地磕头领命,当着众人面表决心不负王命。按兄终弟及制,武王离世,该叔鲜即位了。可武王把王位推给了他的儿子诵,就是成王。当时诵才十来岁。若叔鲜不是圣人肯定有意见。按功按才德都应该把王位推给周公,可武王没有。武王很明白只有周公能把这个天下托起来。他语重意长的话把万斤重担压在了周公身上,周公不居王位,可一定得替自己的儿子挑起王者的重担。姜太公是成王的外祖父,外有姜太师,内有周公全权代表,武王就可以放心地走了。周公算是真明了大道,名利一点不要,全给了他的侄儿成王,决心暗助成王完成天命。武王归天,成王即位,周公摄政。周公一心忙于天下事,日理万机,废寝忘食。为接天下贤宾,史书上说‘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是对周公的真实写照。摄政期间年幼的成王也得了一场重病。他不是存心而喜,而是为天下而愁,为武王的重托而不安,再次乞求上天愿以自己的生命去作抵质,换回幼主的生命。他对天上说:“我的幼主还是个孩子,他不可能获罪于天,一定是我触犯了神灵。如果上天一定要有所惩罚的话,就让我去代主去死吧。”史官非要把这件事写在史册里,周公不愿意。他很不愿意扬己名,就推说是他姬家的私事,不能写在史册里。史官最终来了一个折中的办法,把这件事写在了史记的金质匣子的‘金腾’里。周公摄政引起了很多人的怀疑,有人说周公贪恋王位,企图取而代之。留在殷地的‘三监’,管叔,蔡叔,霍叔借势刮起邪风,到处散布流言蜚语说:“周公不利于成王。功高,文武双全,坐在宝位上不会动了。”一传十,十传百,这种处境对周公十分不利。尤其管叔心怀二心,他想借机把周公轰下来,王位他就可以伸手可取了。朝野上下这股风到处可见,真刮的人睁不开眼,看不清方向了。最后连太公成王召公也生疑。起初周公没在意,‘三监’一掺和他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一走‘三监’联合武庚要造反,他不走正应了说他想谋位的话,左右都不是,万般出在无可奈何之时,最后决定离朝出走探准风势。沿武关进入丹水,再入楚都丹阳向毫都靠近。真象搞明白了,‘三监’联合纣王的儿子武庚正在大搞颠覆活动,再不采取措施周朝的天下将被这伙小人所毁。如果出手制止,将难逃夺位之嫌。大人者以天下苍生为急,为大义不怕背黑锅。为了平托一些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作《鸱^》诗送给成王,表明为了誓死捍卫来之不易的周朝政权,一定要平息这场叛乱。同时与姜太公深谈细论,一定按武王的重托奋斗终生,武王临终把重任靠给了咱俩,只要咱俩形成一体,天下就不会乱,周公拿出了很多证据作了解释工作,太公才云开雾散。通过两公密切配合终于平息了这场暴乱,诛杀了武庚,管叔。流放了蔡叔,霍叔削职三年。平乱之后,为了减少嫌疑,先把自己的儿子伯禽打发到新的封地鲁国去。又过了一年,他看到成王确实长大了,有了理政能力了,带着成王和大臣到太庙里,当着太王,王季,文王武王的神位,宣告摄政七年结束,行完大礼,周公恭恭敬敬地把王位送还给成王。从此占在臣子的位置上听政。后来周公老了,不能听政了,临走时写下了《多士》《毋逸》劝导成王千万莫荒淫放荡。在《毋逸》中例举了很多殷之贤君,要成王以他们为榜样,图强自治,把天下治理好。殷王中宗庄重恭敬地接受了天命,生怕有慢怠之处,治民时严于律己,兢兢业业地工作,不敢有一点放逸的心念。所以中宗能平平和和地把持君位年;殷王高宗,因在民间劳碌多年,最能体透草民的疾苦,所以他即位居丧三年不言语。三年丧毕,出来听政,一旦言语就能得到臣民的拥戴,使商安定团结,大臣小民都没怨言。因此高宗能平平和和地把持君位年;殷王祖甲,觉得自己并非长子,为王不宜,因此时常以臣心站在君的位置上,所以对大小官员总是毕恭毕敬,没有一点为上之心。由此深得大小官员的爱戴,他的布令没有不认真执行的,他的惠民政策没有不深入民心的,在他的境内没有四大难人,所以他能平平和和地把持君位年。最后又说到他的父亲文王,为了公事常常太阳偏西还吃不上早饭,因有此勤德和义德,才会有三分之二的诸侯归顺了他。周公临走时叮咛家人,说他死后一定把自己埋在成周,以表示自己永远不离成王,永远为臣。周公归天了。但他的精神永存,成王不敢拿周公当臣看待,把他安葬在太庙里,伴随文王,以表彰周公具备王德。这一年眼看快庄稼该收割了,一场暴雨过后,田野里的庄稼一下子铺平了,没法收割了。这是几十年来从未有过的现象,朝野上下白问不得其解,托孤老臣史佚说:“周公刚走,君主不会有什么大过,难道是周公的功德没有得到彰明嘛!”于是成王带着文武大臣先到西郊行了祭天大礼,又到太庙行了祭拜天子之礼,文武百官包括成王又对周公行了天子礼。就在这天夜里,又下了雨刮了反向风,第二天天明,万里无云,天晴朗的很,地里的庄稼又直挺挺地站了起来。人们在田野上齐声高呼:周公万岁,万万岁!这喜人的消息很快传到朝廷上,成王高兴地说:“史佚大人真说对了,看来周公的功德未彰明达啊!”后来君臣们商议地方上多建周公庙,对于鲁国特批可以像天子一样行四郊祭天之礼,和到太庙里去祭祖(天子)之礼。这两条是天意非人意。周公虽一生为臣,他本该居王位统帅天下,可他以至德让位了,天不会屈他,叫后世人们仍以天子礼拜他,他的后代们可以与天子一样去行四郊祭天之礼。说明上天承认周公的后代和天子的后代一样,具有与天子的后代完全相同的待遇。成王七年,也就是公元前年周公离世。从这一年算起周公之德保佑了他的后代们与天子具备相同待遇年。这就是鲁国为众诸侯国之最的真正内因。四&&泰伯之后&&&&&在我们的至圣先师论述的圣人们当中,评价最高的有两个,泰伯和文王。泰伯为文王的大伯父。当年秦伯有大让之德,才轮到了文王父亲王季继位,我们老夫子称泰伯和文王都具备至德。而今单把泰伯的后代表一表。当年泰伯为了满足老人的心愿,放弃了国君之位,一生中过着野人的生活,再也没有回过家。泰伯逃到荆蛮后影响了一千余户人家,这里的人民都尊立他为‘勾吴’所以后世都称他为吴太伯。古今通假字泰同太。所以书上记载有写泰伯,也有写太伯,实属一人。泰伯无子,仲雍继位。武王平定天下后,不忘本源,费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泰伯的遗民和仲雍的后代,结果找到了第五世的君主周章。武王是第三世,周章是第五世。可见天佑仲雍至德之后发展快。后来武王正式封了吴国和虞国。虞国在中原,吴国在荆蛮,分成两大支。到了第十二代晋国灭了中原的虞国,到了第十九代上吴君寿梦强大起来,而且称霸天下。能强大的原因就是后代们能把先祖的美德承接下去。寿梦有四个儿子,依序为诸樊、余祭、余昧、季札。这四子时时以先祖泰伯,仲雍的精神鼓起他们的斗志,四子以德才论季札最优。寿梦非常了解四子。寿梦离世,诸樊继位有自知之明,认为自己不称职,主动让位于季札。季札是何等的德性,他是绝对不肯受的。于是拿曹国之例说明此事。当年曹宣公去世,新君继位,当时的臣民们都说新君不称职,都欲立子臧为君。子臧离开曹国成全了新君继续为君,新君深受感化,发奋图强,立德为义,后来人们拥戴他,这是子臧以德树德的结果啊!大哥你不是曹国的新君,我也不是子臧,不过你非逼我,我虽不才,但是我要学习子臧的精神远离你,大哥你不要自谦了,你德才兼备,又是长子是当然的继承人。我没那个资格啊!吴国的君臣执意要立季札为君,结果季札隐藏在草野之中。季札这种高风亮节震动了吴国上下。为了实现季札为君的心愿,兄弟商定传位不传子,传于弟,并公布于世。余祭明白先君之意,将来也要这样做。在吴国里尧舜之道的精神还在。这种制度能定下来,说明这兄弟四人还真有道。尤其诸樊、季札了不得是我们后世人学习的榜样。诸樊离世,余祭即位,季札出来重新为臣。余祭四年,季札出使邦国,到徐国时,徐君眼不离季札的佩带宗剑,但嘴上没有表达出来,季札属圣贤之列善解人意,明白徐君之心。季札动了念,宗剑是我出使各国的信物,等我出使回来,一定交给您。心愿已出不可收回。可惜啊!可惜。等季札归来,徐君早已离世。君子的心愿必兑现,季札摘下宗剑,挂在坟墓的树枝上,徐国人看见了说:“我君已走,你挂这剑还有什么用呢?”季札说:“心念已发,震动十方世界,我已宣布宗剑属于徐君,我怎么敢继续占有呢?”在场的人都频频点头。季札能严守于动念,可见他属于大菩萨一级,入了圣的行列。&&&&&天人相合有应验,公元前年余祭离世,其弟余昧继位;公元前年余昧离世,这一下顺理成章该季札即位了。可是安葬了哥哥,当人们想起继位之事,找季札之时,不知什么时候季札早已无影无踪了。国一日无君怎能安稳呢?季札没有为君心,只有为臣的心。为了摆脱君位早已出逃了。找尽了整个吴国都没有找到他的踪影。臣民们失望了,国家不能老没君啊!于是国人说:“兄弟为君到余昧截止。我们只能立公子僚为君了。僚是余昧之子。公元前年僚即位。公子光是诸樊的儿子,他一直认为兄终弟继制是正理,他三叔离世,该四叔坐。四叔不坐该他坐。于是引出了兄弟争位没有道了。公元前年越王勾践打败了吴王夫差,临终时吴王夫差彻底明白了。说起来年一大变,可因为我们后代无道上天不保佑我们了,只用了五十年,把老祖宗泰伯奠下的年的基业葬送了,后悔长叹自觉再无脸活在世上。于是自我了断,以后悔莫及的心去见老祖宗去了。”公元前年余昧离世,吴国无君了。公元前年僚即位,吴国才有了君,这期间整整五周年啊!无君的吴国能平安地维持五年是季札的至德大发光彩的五年,可见当时季札真把吴国上下感化了。五&&尾声讲传统文化,这一本书所写的内容无不是传统文化。传是把上古老祖宗留下来的美德与功业传流下去;统是有继承性,有系统性,有根有派。从远三皇传至下三王最后到至圣光师为止;文是经天,纬地也,文者三纲尽五常备,文王所用也;化者变化也。有有为而化,有无为而化,凡变都要以文而化。不离天之文,地之文,三皇之文,五帝之文,文王之文。所以我们必须明白远三皇是怎样化世界的,近三皇是怎样化世界的,五王是怎样化世界的,三王又是怎样学习化世界的。讲传统文化这些内容必须了如指掌。学传统文化必须立竿见影,感觉自己在化。生活在人群中,要化人先化己。要化己先自立。要自立信为本。不失信才是人。接下来说古代的信人。武王和胶鬲是同殿老臣,同辅佐过纣王,又都是贤臣。武王发兵讨伐纣王,纣王知道胶鬲与武王关系不错,有意派胶鬲去打探准确消息。在鲔水胶鬲遇上了武王。老朋友相互见礼,胶鬲说:“西伯侯您要到哪里去,您可不要欺骗老朋友啊!”武王笑着说:“我哪里敢说谎呢?我们要到殷都去。”胶鬲接着问:“有准确时间吗?”武王坦率地回答:“将在甲子日这天抵达殷郊,那是众诸侯约合的时间。”胶鬲急速回去报告。恰好后来老天连下大雨,武王不顾大雨,日夜兼程,很多大将都劝谏缓行,武王说:“甲子日是与各诸侯订好了的日期,况且我与胶鬲说的很明白甲子日准时赶到。如若赶不到,对众诸侯来说是失信。对胶鬲来说是我断送他性命。因为人无信则不立,君主无信则天下必灭亡。所以越下雨路越难走,越容易失信。为了不失信我们必须拼命往前赶。”众人听了都点头赞成。武王终于没有失信按期在甲子日与众诸侯会合。商军早有了准备在牧野两军形成对垒。这是古人的特点,不动心机,以实力交战,老朋友各为其主也不失信。武王平定了纣王后,入了殷都,听说有一位德高望重,见识深广的长者还在城里,就去拜见他,请问殷朝灭亡的原因,这位殷长老说:“如果非要我回答的话,那么明天正中午时,在此再告诉您。”语气很温和,又很有礼貌,第二天武王与周公应时赶到,却久等不见老者之面,周公马上领悟了说:“我们不用等了,答案已经有了。老人已经告诉我们了。那就是‘说过的话,不去履行。定好了时间,失约不守信,”一解释武王也听透了。高兴地说:“感谢这位老人,记住这个教训,言必行,行必果,不落空。”殷朝虽灭亡了,但殷人贤者多。你看这个老人德行有多高啊,没说一句失德的话,还又不失信。他明知自己的君主有不足之处。他怎么能扬不足呢?但对方要问,又不能失信,所以故意打了个哑谜,虽然没到,但都回答了。武王周公对视而笑相合融,都赞称这老人的德性和智慧。桐叶封侯:成王是最有福气的周君。他是贤君,又有四圣辅佐,万事大吉。前有周公,右有太公,左有召公,后有史佚。。周公、召公都是他的叔父,太公是他的外祖父。只有史佚是外人。今天就说史佚的故事。史佚博闻强记,才思敏捷,善于应对,经常提醒天子,帮助其想起遗忘的事情;他办事干练,认真负责,丝毫不含糊,对成王忠心耿耿,坚持原则,绝不迁就讨好。有四圣硬保,他不想当贤王恐怕也不行。这就是他的有福气之处。有四圣把他包围在当中,时间久了,不成圣离圣也就近了。成王真有福气,我羡慕不已。又一次成王和他的小弟叔虞在宫苑中散步游玩,当两人谈的投机时,他竟忘记了自己是个天子,随手从桐树上取下一片树叶,剪成侯王样,递给小弟,对弟叔虞随口说道:“我封你一个侯爵怎么样?”叔爵也随口答了一声:“谢大王赏赐。”一句戏言叔虞竟磕了头。“恭喜大王,我周朝又多了一个侯爵。”谁也没想到史佚在身后现身,两人喜笑着。谁知史佚当成了真事,开始做封侯的一切准备工作,成王终于发现了,劝史佚立即停止准备工作。说在宫苑中说的是戏言。史佚严肃地说:“君口无戏言,叔虞都磕头了,难道你想赖账嘛。”成王无可奈何心里久久无法平静。只好找机会将叔虞封为唐侯,也就是尧帝的旧封地。这件事深深地教育了成王,至离世再没说过戏言。封唐地,以此训,立志学尧帝。能固守住人不失人身的还有一个字就是‘礼’。圣人们早认透了这一点,特别是自禹王以后人心渐渐下滑,违礼的事越来越多,越来越重。大圣人们说:“克念作圣。”违礼从两个方面。第一心念上违礼,第二是身体上违礼。身体上违礼主要包括,各种行为,出言,各个感受器官。轻者影响人的素质,重者常犯会失落人身的。一失人身再复难,如无头苍蝇,全凭撞运气了。这种撞运气万分之一的把握都没有。所以为人一世最低标准到临终把握住不失人身。那就如人做买卖虽然没赚,但是一点也没赔;心念上违礼,好多人都不重视。认为没影响到他人,没构成犯罪,都很放纵,这是极不对的。这是他没认准心念违礼的严重性。首先别说心念违礼,就是心念乱发,控制不住时照样会影响做事情的成功率,或者影响眼下的工作效率。尽管不是有意,会使你无意中产生过失或犯错误。无意中犯错误,很多时间都会判刑的;其次心念违礼,虽然没冲害着别人,但是肯定会影响到你的情绪和表情,对方看到你表情异常会对你产生误解。误解一产生,容易形成隔骇,这又是无意中自己对自己增添了拌脚石。其三心念违礼是人有意犯罪的大隐患。当一个人心念违礼时,如当时情绪比较稳,不乱方寸,通过克己,可以控制住事上不违礼;但是当一个人心念违礼,心正处在最低谷时,你肯定控制不住自己,这时你会犯错误的;一个人违礼的心念不除经常缠绕着你,你只要有稍不提防,这种心念猛冲上来会把你一下子推到万丈深渊。到了深渊悔恨已晚,所以违礼的心念是大患。舍不得除掉等于你自养其虎,总有一天会把你吃掉;其四,违礼的心念不除,会严重影响着你的层次上升。轮回之人他的心念有三种:善的心念、不善的心念、中介心念。中介心念不除难逃脱轮回,违礼的心念不除难以远离三恶道。这三种心念克净了你就入了圣域了。柳下惠是春秋初期的圣人,他是圣之和的代表。坐怀不乱是他圣之和的表现。一千多年后又出现了一个人,他是学圣人的。有一天夜里他遇到了一个与柳下惠当年类似的情况。天下着大雨临居寡妇屋里到处漏雨,随时都有倒房的危险。于是这女子就急忙敲门,要求开门避难。可是再敲这男的就是不开门。这女的于是在外面说:“你这学圣人是怎样学的,见难不救,你白学了这么多年。”这男的在屋里开口说:“我是学圣人的,但我不是圣人。我的心念还很多。我不开门正是向圣人学习,如果我敢开门放你进来说明我已接近圣人。现在我觉得离圣人太远,所以不敢开门。”这寡女会意了。所以守礼的面太宽了。只有守礼的标准高才能上升的快。一个人只要一进家门,必须守住两个字‘孝悌’。这是基本人格,做到了孝悌,自然也就合乎礼了。古圣先贤做得好,只是这两个字的延伸。这个孝用在行政上就是忠于国家、忠于人民。‘人’字两笔右一笔是礼,左一笔是信,守住了礼信才是一个最基本的人;守住了忠孝悌才算一个在六合内能行通的人,明白了这几个字算是明白了写这本书的目的,掌握住了这几个字算是入了门。忠悌由孝引发,所以大孝者没有忠悌做得不好的人。概括之,礼信孝是人的立基点。道要再提高,还需再唠叨。圣人们常说:“礼之用和为贵。”这里的用指的是妙用。道能生妙用。礼只有上升到至礼才能通于道。至礼者行出来万类无不悦,这是大秒用的结果。六合同春是大乐,这是行礼的终结目的,这才是最为贵的。说至礼大家不一定都通晓。至礼无言无迹,在名利面前早已逍遥了。说明白了就是大让。三皇五帝在关键时刻都是行大让。让字使他们成就了帝皇。虑而后有得,这得是道的终结。是大让才有的结果。不论女还是男礼信孝让是入圣教的四个重要大字。成就大离不了他们。这本书的前前后后可以用一个字去概括就是‘化’。以道去化,那就是三皇的化,那是无为而自然的化;以德去化,那是五帝的化,是有为而知道的化;以礼去化,那是三王之化,那是强为而要钢牙的化,入不了门够不着化,传统文化说完啦!&&&&&&
将“西方极乐世界”介绍到西方去!:。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本站备案序号:粤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清朝君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