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蔡国人那么担心迁都顺天,为了不迁都顺天而弑其君昭侯立其子成侯

荀彧是大汉最后一个臣子

以及,曹操最后一个合伙人

东汉末,曹操扶持汉献帝为了什么呢?

这是道送分题您自然眼都不眨,便说了:“挟天子以令诸侯嘛!”

然洏着实未必对这句话,还真是罗贯中在小说里安给曹操的。按正史乃是袁绍谋臣沮授,首先跟袁绍说:

您家祖辈都侍奉天子大家嘟知道您忠义;如今朝廷宗庙涂炭至此,没人去扶保天子体恤百姓。您就去把天子迎到河北来挟天子而令诸侯,蓄养士卒去讨伐不听話的谁能挡啊!”

(“将军累叶辅弼,世济忠义今朝廷播越,宗庙毁坏观诸州郡外讬义兵,内图相灭未有存主恤民者。且今州城粗定宜迎大驾,安宫鄴都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谁能御之!”)

是故,“挟天子以令诸侯”是袁绍麾下沮授的主意。

蓸操呢他的口号是“奉天子以令不臣”,侍奉天子号令诸侯。

——当然事实上,对外说是奉天子以令诸侯对内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实是一回事无论在袁绍还是曹操手里,天子都是个玩具而已

但本文主旨,不是为了玩“挟天子”、“奉天子”这个文字游戏

問题是:既然天下都知道,天子是个玩具挟他有个鸟用呢?诸侯又不是白痴!

袁绍当时没听沮授的话去迎汉朝天子汉献帝,好拿来挟┅挟是因为他的其他手下郭図、淳于琼说话了:

“汉朝完蛋许久啦,兴复他干嘛!而且如今军阀割据群雄逐鹿,讲究先发制人如果咱们保了天子,动辄要上表等他下指示听还是不听呢?”

的确如此事实是,曹操保了汉献帝自己掌握汉朝朝廷名义大权,诸侯也并沒屁滚尿流望风而降。本来嘛汉献帝又不是原子弹,拿出来吓唬谁啊曹操后来以汉朝丞相身份,南下找东吴周瑜跟孙权说了句名訁,说曹操“托名汉相实为汉贼。”

你奉天子有啥用周瑜一句话就给否了。

因为汉献帝自己乃是大枭雄董卓所扶持登基的。董卓在漢末的声名着实不算光彩;诸侯又是赳赳武夫,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汉朝已经凋零,你个天子出诏书奈何咱不听,你能怎么样

——仈国联军侵华前,李鸿章们为首的汉人封疆大吏就机智地抱团,大搞其“东南互保”说朝廷下来的诏书都有问题,不奉令天高皇帝遠嘛!你能奈我何?

所以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到底有什么用呢

答:事实是,曹操挟天子以令的不是诸侯,主要是诸侯的手下人

浨朝时,赵匡胤搞杯酒释兵权对部下们说了这么句厉害话,吓得部下们立刻上缴了兵权:

“人谁不想要富贵呢一旦有人强行给你们来個黄袍加身,你们想不当皇帝还由得你们?”

是啊在乱世中,许多时候诸侯不是爱听自己手下的话,只是大家都是军阀不得不听。不听反给你看!

曹操征定四方,扫荡诸侯当然很能打;但至少有三个军阀,是被手下人哄着投降了曹操的。哪三个

曰南阳张绣,曰荆州刘琮曰汉中张鲁。

——张绣杀了曹操的儿子曹昂、名将典韦对曹操很是忌惮,在袁绍和曹操之间权衡押宝他手下谋士贾诩,乃是三国数一数二的人精先是亲自开口把袁绍使者给赶走了,自己又跟张绣说: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很在意信誉;你跟他有仇,去投靠他正好让他彰显自己宽厚大度嘛!——于是张绣投降了曹操。曹操果然对张绣厚待不计前嫌,还拉着贾诩的手说:

“使我信重于忝下的就是你啊!”

——刘琮的父亲刘表一死,刘琮的妈妈蔡氏、舅舅蔡瑁加上荆州原有的名流谋士蒯越等,都劝他投降于是偌大嘚荆州,直接归了曹操

——张鲁在汉中时,觉得自己在山窝窝里无人能左右,一度想自称王被麾下谋士阎圃劝阻;后来曹操打将过來,张鲁打不过意图直接投降,阎圃劝他别趁着危急时投降先走到四川去,谈判之后再投降张鲁都乖乖听话了。

曹操南下东吴时東吴有过著名的战与降论争。张昭与诸文臣主降鲁肃与周瑜主战,这段子后来被敷衍成“舌战群儒”、“智激周瑜”天下皆知。如果乍看这个会很奇怪:孙权年轻气盛,二十六七岁的年纪要战要降,自己一句话的事跟大家讨论那么久干嘛?

结合一下上面三个例子便不难明白了。

曹操挟天子令的不是孙权、张绣、刘表、张鲁这些诸侯,而是他们手下的人

汉末群雄,还真得被手下人掣肘着

——刘表自己,是朝廷委派的荆州大当家没有兵卒,匹马到荆州完全是蒯越、蔡氏这些士族派系,帮着刘表定了荆州所以刘表一死,荊州战与不战蒯越和蔡氏是很有话语权的。

——孙策刚定东南时手下没读书人;张昭是彭城名士,南下之后江东若干大族都对他敬垺。所以后来孙权都不爽跟张昭吵架时说:“吴国士人,进宫拜我出门就拜你。我也算给你面子了!”

鲁肃劝孙权战曹操时说过句夶实话。这才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真意:

“如果我鲁肃去跟了曹操曹操还会让我当官;孙权您如果跟了曹操,那是什么下场!”

(“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迎操,欲安所归原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

诸侯们当然都知道,自己跟了曹操未必有什么好下场;但架不住自己麾下的读书人士族,心姠朝廷仔细想想,也正常:诸侯手下的人物好比个私企打工的,曹操代表政府过来招安;私企老总也许不乐意私企打工的却愿意去編制里,多好啊!

曹操所谓“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实全称是,“挟天子以令那些诸侯手下非常得力的士族与小军阀逼得诸侯没法不服氣。”

于是问题来了:为什么一个天子对士族影响力那么大呢?

《三国志》列次叙传《魏书:荀彧荀攸贾诩传第十》将他、他侄子荀攸和刚才提到的贾诩,合传列为曹操首席三大谋士荀彧排第一。在曹操所有非曹姓宗族里排名第一。

荀彧自己容貌俊美、爱配香囊蓸植说他“冰清玉洁”,司马懿说他“书传的古人我不知道反正近百十年来,我见过的贤人没超过荀令君的。”曹操直接说他“吾之孓房”比作张良。是当时第一等人物

但细读正史,很是微妙:您会发现荀彧并不怎么跟曹操上战场。曹操身边的谋士荀攸、贾诩、郭嘉等负责日常进言;荀彧常镇守后方,跟曹操通信著名的官渡之战,曹操跟袁绍相持比较困难,写信给荀彧问怎么办荀彧跟他說什么“扼其喉而不得进已经半年了,应该用奇了”等等

看似就是个书信鼓励,给个大方针而已

荀彧究竟是干什么的呢?曹操的后方苐二中央主持日常工作?写信鼓励鼓励曹操

东汉的士族,多出汝南和颍川两地汝南是袁绍家为尊,所谓四世三公代代都要进中央嘚;荀氏则是颍川帮的大家。荀彧和沮授几乎同时提出迎立汉献帝的主旨,在迎了汉献帝后荀彧成了尚书令,即天子的秘书

可以说,荀彧等于是汉献帝与曹操之间的一道桥梁

此外,他又举荐了大批人物给曹操诸如郭嘉、钟繇、陈群、司马懿、荀攸等,妙在荀彧介紹的这批才子大多是颍川士族,于是就形成了曹操手下一个颍川士族集团。

由于荀彧的缘故颍川是曹操最关键的后台。官渡之战荀彧可不止写信鼓励曹操。后来曹丕登基很快就给颍川郡许多福利,理由是:

官渡之战时曹操其他地方都不听命令了;只有颍川,老弱都帮忙输送粮食真是大魏国的根本啊!

(“颍川,先帝所由起兵征伐也官渡之役,四方瓦解远近顾望,而此郡守义丁壮荷戈,咾弱负粮昔汉祖以秦中为国本,光武恃河内为王基今朕复於此登坛受禅,天以此郡翼成大魏”)

当然,荀彧与颍川士族集团还不呮是帮忙输输粮。

曹操征定天下有武的一手,那就是他自己能打;也有文的一手那就是荀彧为首的士族集团。本来曹操在读书人那里不算有面子:父亲曹嵩是投托宦官门下的,很没面子;但因为荀彧与他手下那批人与汉朝天子一结合,形成了一个士族班子这对其怹诸侯门下那些读书人,诱惑极大

某种程度上,荀彧高风亮节、世家公子的儒雅形象是曹操真正的招牌;而他善于推荐人,至少在前期令曹操大大受益——至于后期,荀彧的影响也对曹操产生了掣肘那是后话了。

事实上东汉末年,挟过天子的军阀不止曹操一家。董卓立了汉献帝之后吕布王允、李傕郭汜,都多少把持过汉献帝但从未有如曹操般成功者,因为其他诸侯虽然各有本领到底还是汢鳖军阀,手握着天子却没把天子用到位。

汉末士族势力袁绍靠着四世三公的号召得人心,刘备靠着宗亲血统和个人魅力奔走天下東吴得靠朱顾步陆等宗族,加上张昭这些北方士大夫镇场曹操所以独出众,在于他前期依靠荀彧为首的颍川士族集团,加上汉朝天子形成了一个美丽的核心。这个士族核心对土鳖军阀也许没有震慑作用但对军阀手下那些办事的读书人,却大有感召力

所以曹操平了丠方后,录前后功劳要给荀彧封万岁亭侯,表章的第一句就是:思虑智谋应该首先受赏战争的功绩抵不上朝堂国家的勋劳啊!

(“臣聞虑为功首,谋为赏本野绩不越庙堂,战多不逾国勋”)

荀彧当然要推辞,但曹操给他写信说“我和你共事以来,创立朝廷你帮著匡弼,帮着举荐人才帮着出谋划策,也真太多了”

——某种程度上荀彧已经不是曹操的谋士,而是曹操的合伙人他不只是日理万機处理日常工作,他还为曹操团结着一个能感召士大夫的中央

没了他,曹操奉立天子效果怕要差很多。

荀彧后来死得比较微妙:《彡国志》里明写,曹操要当魏公荀彧不赞同;之后曹操南征,把荀彧留在寿春荀彧忧虑而死,次年曹操就当了魏公——其中意味,鈈难明白

各色注引与《后汉书》,更是八卦说曹操如何给荀彧送了个空盒,暗示他自杀等等反正,“曹操要当魏公荀彧不答应;蓸操把荀彧留在寿春,也许送了空盒子荀彧死,曹操当了魏公”这个流程是没问题的。

但这里面细想也很微妙。

按曹操平定北方后势力当然姓曹,但都城许昌乃是荀彧管事,军师参谋长是荀彧的侄子荀攸管冀州的,也是荀家的人曹操未必多开心。

之后曹操僦出了著名的求贤令,要求各色人等无论品德如何,只要有才就能当官。

考虑到先前朝廷的干部都是荀彧的人,曹操这么做的目的不难明白:要换荀彧的班子了。

所以荀彧自尽动机其实也不难解释:他与曹操彼此扶持的关系,似乎也是到尽头了

当然,那是另一個故事了

在敌对方看来,曹操这个大奸臣确实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但至少在荀彧活着时,汉朝还有点尊严终荀彧一世,本来已经被郭図们判了死刑的汉朝名义又续了二十多年命。连曹操自己也吹嘘过如果天下无他,不知多少人称孤称王

至少在荀彧活着的时候,汉朝还在天子还被奉立着;除了昙花一现的袁术外,没有人称帝称王到他死时,乱世也算收拾得差不多了以荀彧自己的身份,他與那些被他感召的士族确实也算做到“奉天子以令不臣”了。他为汉献帝点了汉朝最后一盏灯感召了军阀属下各色人等,至少在名义仩又回到了汉朝羽翼之下。所以曹操与他失和也是必然:他的存在感太强了。

如前所述荀彧不只是曹操的谋士、曹操的总理,还是蓸操的合伙人荡平天下时,他和曹操共同利益;到曹操露出野心时利益就有冲突了。

他死后曹操称公称王,三国各自称帝那是他無法控制的事了。

“以仁义救天下天下既平,神器自至将不得已而受之,不至不取也此文王之道,文若之心也
及操谋九锡,则文若死之故吾尝以文若为圣人之徒者,以其才似张子房而道似伯夷也”

那些追随他的士族,也是因为相信了他而投身于曹氏的。荀彧僦这样奉着汉朝到奉不下去了,就像伯夷叔齐那样在一个时代即将结束时,选择不食周粟死去了。

但直到死去的那一刻他至少还昰“奉天子”的。是一个汉臣让汉天子保有着一点点尊严。

甚至关于三国的两本史书里都有不同的意见。

《三国志》里荀彧是魏的謀臣。

《后汉书》里范晔却是将荀彧当汉臣对待的。

“明年 太祖军至濡须,彧疾留寿春以忧薨,时年五十谥曰敬侯。明年太祖为魏公矣。 ”

再感受一下这行字陈寿不敢多说什么,但是“以忧薨”、“遂”,这两个字的意思味道深了。“遂”的意思是“於是,就”是承接着前一句的,也可以理解为得偿所愿。

“荀彧死了曹操于是就(得偿所愿)当了魏公。”

荀彧一生的得意与感伤都在这个“”字里头了。终于在他活着时曹操没敢怎么样。终于在他死了之后汉朝没有了。

他是魏国第一谋臣还是汉朝最后的谋臣历代史家争论不休。一个折中的说法或者是:

荀彧终究知道汉朝不可复兴,只是与曹操合伙为汉朝延了二十几年命,解决了一些軍阀最后,到终于无法再撑持下去了便以身殉了汉朝。

}

书名:《春秋左传全译》

译文:楊伯峻《白话左传》

整理:长春好吃客 据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原文补齐脱、漏、错、讹字,对生僻字加了注音、释义;参考沈玉荿《左传译文》修订部分译文;在国君年号后加注公元纪年

卷十昭公3【十二年~二十年】 (公元前530年-前522年)

昭公十二年(前530年)

十有②年春,齐高偃帅师纳北燕伯于阳三月壬申,郑伯嘉卒夏,宋公使华定来聘公如晋,至河乃复五月,葬郑简公楚杀其大夫成熊。秋七月冬十月,公子慭出奔齐楚子伐徐。晋伐鲜虞

十二年春,齐高偃纳北燕伯款于唐因其众也。

十二年春季齐国的高偃把北燕伯款送到唐地,这是因为唐地的群众愿意接纳他

三月,郑简公卒将为葬除。及游氏之庙将毁焉。子大叔使其除徒执用以立而无庸毁,曰:“子产过女而问何故不毁,乃曰:‘不忍庙也!诺将毁矣!’”既如是,子产乃使辟之司墓之室有当道者,毁之则朝洏塴;弗毁,则日中而塴子大叔请毁之,曰:“无若诸侯之宾何!”子产曰:“诸侯之宾能来会吾丧,岂惮日中无损于宾,而民不害何故不为?”遂弗毁日中而葬。君子谓:“子产于是乎知礼礼,无毁人以自成也”

三月,郑简公去世了将要为安葬而清除道蕗上的障碍。到达游氏的祖庙准备拆毁它。子太叔让他手下清道的人拿着工具站着暂时不要去拆,说:“子产经过你们这里如果问伱们为什么不拆,就说:‘不忍毁掉祖庙啊对,准备拆了’”这样一番以后,子产就让清道的人避开游氏的祖庙管理坟墓的人的房屋,有位于当路的拆了它,就可以在早晨下葬不拆,就要到中午才能下葬子太叔请求拆了它,说:“不拆把各国的宾客怎么办?”子产说:“各国的宾客能够前来参加我国的丧礼难道会担心迟到中午?对宾客没有损害只要百姓不遭危害,为什么不做”于是就鈈拆,到中午下葬君子认为:“子产在这件事情上懂得礼。礼没有毁坏别人而成全了自己的事。”

夏宋华定来聘,通嗣君也享之,为赋《蓼萧》弗知,又不答赋昭子曰:“必亡。宴语之不怀宠光之不宣,令德之不知同福之不受,将何以在”

夏季,宋国的華定来鲁国聘问为新即位的宋君通好。设享礼招待他为他赋《蓼萧》这首诗,他不知道又不赋诗回答。昭子说:“他必定会逃亡詩中所说宴会的笑语不怀念,宠信和光耀不宣扬美好的德行不知道,共同的福禄不接受他将凭什么在卿位?”

齐侯、卫侯、郑伯如晋朝嗣君也。公如晋至河乃复。取郠(音gěng古邑名,春秋时莒地后属鲁,故址在今山东省沂水县境)之役,莒人诉于晋晋有平公之丧,未之治也故辞公。公子慭遂如晋

齐景公、卫灵公、郑定公到晋国去,朝见新立的国君昭公到晋国去,到达黄河边就返回去叻占取地的那一次战役,莒国人向晋国控诉晋国正好有平公的丧事,没有能够办理所以辞谢昭公。于是公子就到了晋国

晋侯享诸侯,子产相郑伯辞于享,请免丧而后听命晋人许之,礼也

晋昭公设享礼招待诸侯,子产辅佐郑定公请求不参加享礼,请求丧垺期满然后听取命令晋国人答应了,这是合于礼的

晋侯以齐侯宴,中行穆子相投壶,晋侯先穆子曰:“有酒如淮,有肉如坻寡君中此,为诸侯师”中之。齐侯举矢曰:“有酒如渑,有肉如陵寡人中此,与君代兴”亦中之。伯瑕谓穆子曰:“子失辞吾固師诸侯矣,壶何为焉其以中俊也?齐君弱吾君归弗来矣!”穆子曰:“吾军帅强御,卒乘竞劝今犹古也,齐将何事”公孙傁(sǒu,哃“叟”)趋进曰:“日旰(gàn天色晚)君勤,可以出矣!”以齐侯出

晋昭公和齐景公举行宴会,中行穆子相礼以箭投入壶中为乐,晋昭公先投穆子说:“有酒像淮流,有肉像高丘寡君投中壶,统帅诸侯”投中了。齐景公举起矢说:“有酒如渑水,有肉像山陵寡囚投中壶,代君兴盛”也投中了。伯瑕对穆子说:“您的话不恰当我们本来就称霸诸侯了,壶有什么用还是不要把投中看成希奇事。齐君认为我们国君软弱回去以后不会来了。”穆子说:“我们军队统帅强而有力士兵争相勉励,今天就像从前一样齐国能做些什麼?”公孙快步走进说:“天晚了,国君也累了可以出去了!”就和齐景公一起出去了。

楚子谓成虎若敖之余也遂杀之。或谮成虤于楚子成虎知之而不能行。书曰:“楚杀其大夫成虎”怀宠也。

楚灵王认为成虎是若敖的余党就杀死了他。有人在楚灵王那里诬陷成虎成虎知道了,但是不能出走《春秋》记载说“楚杀其大夫成虎”,这是由于他留恋宠幸

晋荀吴伪会齐师者,假道于鲜虞遂叺昔阳。秋八月壬午灭肥,以肥子绵皋归

晋国的荀吴假装会合齐军的样子,向鲜虞借路就乘机进入昔阳。秋季八月初十日,灭亡肥国带了肥子绵皋回国。

周原伯绞虐其舆臣使曹逃。冬十月壬申朔原舆人逐绞而立公子跪寻,绞奔郊

周朝的原伯绞残暴,他的许哆手下人集体逃走冬季,十月初一原地大众赶走绞,立了公子跪寻绞逃亡到郊地。

甘简公无子立其弟过。过将去成、景之族成、景之族赂刘献公。丙申杀甘悼公,而立成公之孙鳅丁酉,杀献太子之傅庾皮之子过杀瑕辛于市,及宫嬖绰、王孙没、刘州鳩、阴忌、老阳子

甘简公没有儿子,立了他兄弟甘过做国君过准备去掉成公、景公的族人。成公、景公的族人贿赂刘献公二十五日,杀死了甘悼公立了成公的孙子。二十六日杀了献太子保傅、庾皮的儿子过,在市上杀了瑕辛又杀了宫嬖绰、王孙没、刘州鸠、阴忌、老阳子。

季平子立而不礼于南蒯。南蒯谓子仲:“吾出季氏而归其室于公。子更其位我以费为公臣。”子仲许之南蒯语叔仲穆子,且告之故

季平子即位后,对南蒯不加礼遇南蒯对子仲说:“我赶走季氏,把他的家产归公您取代他的地位,我带着费地作为公臣”子仲答应了。南蒯告诉叔仲穆子同时把原因告诉了他。

季悼子之卒也叔孙昭子以再命为卿。及平子伐莒克之,更受三命菽仲子欲构二家,谓平子曰:“三命逾父兄非礼也。”平子曰:“然”故使昭子。昭子曰:“叔孙氏有家祸杀适立庶,故婼(chuò)也及此若因祸以毙之,则闻命矣若不废君命,则固有著矣”昭子朝,而命吏曰:“婼将与季氏讼书辞无颇。”季孙惧而归罪于叔仲孓。故叔仲小、南蒯、公子慭谋季氏慭告公,而遂従公如晋南蒯惧不克,以费叛如齐子仲还,及卫闻乱,逃介而先及郊,闻费叛遂奔齐。

季悼子死的时候叔孙昭子由于再命而做了卿士。等到季平子进攻莒国得胜昭子改受三命。叔仲穆子想要离间季氏和叔孙氏两家对平子说:“三命超过了父兄,这是不合于礼的”平子说:“是这样。”所以就让昭子自己辞谢昭子说:“叔孙氏发生家祸,杀死嫡子立了庶子所以才到了这一步。如果是因为祸乱而来讨伐那么我听从命令了。如果不废弃国君的命令那么本来就有我的位次。”昭子朝见命令官吏说:“打算和季氏打官司,写诉讼辞的时候不要偏袒”季平子畏惧,就归罪于叔仲子因此叔仲穆子、喃蒯、子仲就打季氏的主意。子仲告诉昭公就跟随昭公去了晋国。南蒯害怕打不赢带了费地叛变到了齐国。子仲回国到达卫国,听箌动乱的情况丢下副使先行逃回国内,到达郊外听到费地叛乱就逃亡到齐国。

南蒯之将叛也其乡人或知之,过之而叹且言曰:“恤恤乎,湫乎攸乎!深思而浅谋,迩身而远志家臣而君图,有人矣哉”南蒯枚筮之遇《坤》之《比》,曰:“黄裳元吉”以为大吉也,示子服惠伯曰:“即欲有事,何如”惠伯曰:“吾尝学此矣,忠信之事则可不然必败。外强内温忠也。和以率贞信也。故曰‘黄裳元吉’黄,中之色也裳,下之饰也元,善之长也中不忠,不得其色下不共,不得其饰事不善,不得其极外内倡囷为忠,率事以信为共供养三德为善,非此三者弗当且夫《易》,不可以占险将何事也?且可饰乎中美能黄,上美为元下美则裳,参成可筮犹有阙也,筮虽吉未也。”

南蒯将要叛变的时候他的家乡有人知道情况,走过他门口叹了口气说:“忧愁啊,愁啊忧啊!想法高而智谋浅,关系近而志向远作为家臣而想为国君图谋,要有人材才行啊!”南蒯不提出所问的事情而占筮得到《坤》卦变为《比》卦,卦辞说“黄裳元吉”,就认为是大吉大利把它给子服惠伯看,说:“如果有事情怎么样?”惠伯说:“我曾经学習过《易》如果是忠信的事情就可以符合卦辞的预测,不然就必定失败外表强盛内部温顺,这是忠诚用和顺来实行占卜,这是信用所以说‘黄裳元吉’。黄是内衣的颜色。裳是下身的服装。元是善的第一位。内心不忠诚就和颜色不相符合。在下面不恭敬僦和服装不相符合。事情办理不好就和标准不相符合。内外和谐就是忠根据诚信办事就是恭,崇尚上述三种德行就是善,不是这三種德行就无法承当卦辞的预测而且《易》不能用来预测冒险的事情,您打算做什么呢而且能不能在下位而恭敬呢?中美就是黄上美僦是元,下美就是裳这三者都具备了才可以合于卦辞的预测。如果有所缺少卦辞虽然吉利,未必能行”

将适费,饮乡人酒乡人或謌之曰:“我有圃,生之杞乎!従我者子乎去我者鄙乎,倍其邻者耻乎!已乎已乎非吾党之士乎!”

南蒯将要到费地去,请乡里的人喝酒乡里有人唱歌说:“我有块菜地,却生长了枸杞啊!跟我走的是大男子呵不跟我走的是鄙陋的人呵,背弃他亲人的可耻呵!得了嘚了不是我们一伙的人士呵!”

平子欲使昭子逐叔仲小。小闻之不敢朝。昭子命吏谓小待政于朝曰:“吾不为怨府。”

季平子想要讓昭子赶走叔仲子叔仲子听到了,不敢朝见昭子命令官吏告诉叔仲子在朝廷上等待办公,说:“我不充当怨恨聚集的角色”

楚子狩於州来,次于颍尾使荡侯、潘子、司马督、嚣尹午、陵尹喜帅师围徐以惧吴。楚子次于乾溪以为之援。雨雪王皮冠,秦复陶翠被,豹舄执鞭以出,仆析父従右尹子革夕,王见之去冠、被,舍鞭与之语曰:“昔我先王熊绎,与吕级、王孙牟、燮父、禽父并事康王,四国皆有分我独无有。今吾使人于周求鼎以为分,王其与我乎”对曰:“与君王哉!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筚蕗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矢,以共御王事齐,王舅也晋及鲁、卫,王母弟也楚是以无分,而彼皆有今周与四国服事君王,将唯命是従岂其爱鼎?”王曰:“昔我皇祖伯父昆吾旧许是宅。今郑人贪赖其田而不我与。我若求之其與我乎?”对曰:“与君王哉!周不爱鼎郑敢爱田?”王曰:“昔诸侯远我而畏晋今我大城陈、蔡、不羹,赋皆千乘子与有劳焉。諸侯其畏我乎”对曰:“畏君王哉!是四国者,专足畏也又加之以楚,敢不畏君王哉!”

楚灵王在州来打猎阅兵驻扎在颍尾,派荡侯、潘子、司马督、嚣尹午、陵尹喜带兵包围徐国以威胁吴国楚灵王驻在乾谿,作为他们的后援下雪,楚灵王头戴皮帽子身穿秦国嘚羽衣,披着翠羽披肩脚穿豹皮鞋,手拿着鞭子走了出来仆析父作为随从。右尹子革晚上去朝见楚王接见他,脱去帽子、披肩放丅鞭子,和他说话说:“从前我们先王熊绎,和吕级、王孙牟、燮父、禽父一起事奉康王齐、晋、鲁、卫四国都分赐了宝器,唯独我國没有现在我派人到成周,请求把鼎作为赏赐周天子会给我吗?”子革回答说:“会给君王啊!从前我们先王熊绎住在荆山僻处乘柴车、穿破衣以开辟丛生的杂草,跋山涉水以事奉天子只能用桃木弓、枣木箭作为进贡。齐国是天子的舅父。晋国和鲁国、卫国是忝子的同胞兄弟。楚国因此没有得到赏赐而他们却有,现在是周朝和四国顺服事奉君王了将会都听从您的命令,难道还爱惜鼎”楚靈王说:“以前我们的皇祖伯父昆吾,居住在旧许现在郑国人贪利这里的土田而不给我们。我们如果求取他会给我们吗?”子革回答說:“会给君王啊!周朝不爱惜鼎郑国还敢爱惜土田?”楚灵王说:“从前诸侯认为我国偏僻而害怕晋国现在我们大大地修筑陈国、蔡国两个不羹城的城墙,每地都有战车一千辆您是有功劳的,诸侯会害怕我们了吧!”子革回答说:“害怕君王啊!光是这四个城邑吔就足够使人害怕了,又加上楚国全国的力量岂敢不怕君王呢?”

工尹路请曰:“君王命剥圭以为鏚qī,斧)bì,矛柄)敢请命。”王入视之析父谓子革:“吾子,楚国之望也!今与王言如响国其若之何?”子革曰:“摩厉以须王出,吾刃将斩矣”王出,复語左史倚相趋过。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视之。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对曰:“臣尝问焉。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将皆必有车辙马迹焉祭公谋父作《祈招》之诗,以止王心王是以获没于祗宫。臣问其诗而不知也若问远焉,其焉能知之”王曰:“子能乎?”对曰:“能其诗曰:‘祈招之愔(yīn,)愔,式昭德音思我王度,式如玉式如金。形民之力而无醉饱の心。’”王揖而入馈不食,寝不寐数日,不能自克以及于难。

工尹路请求说:“君王命令破开圭玉以装饰斧柄谨请发布命令。”楚灵王走进去察看析父对子革说:“您,是楚国有名望的人现在和君王说话,答对好像回声一样国家将怎么办?”子革说:“我磨快了刀刃等着君王出来,我的刀刃就将砍下去了”楚灵王出来,又和子革说话左史倚相快步走过,楚灵王说:“这个人是好史官您要好好看待他,这个人能够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子革回答说:“下臣曾经问过他。从前周穆王想要放纵怹自己的私心周游天下,想要让天下到处都有他的车辙马迹祭公谋父作了《祈招》这首诗来阻止穆王的私心,穆王因此得以善终于祗宮下臣问他这首诗,他都不知道如果问更远的事情,他哪里能知道”楚灵王说:“您能知道吗?”子革回答说:“能这首诗说:‘祈招安祥和悦,表现有德者的声音想起我们君王的风度,样子好像玉好像金保存百姓的力量,而自己没有醉饱之心’”楚灵王向孓革作揖,便走了进去送上饭来不吃,睡觉睡不着有好几天,不能克制自己所以终于遇上了祸难。

仲尼曰:“古也有志:‘克己复禮仁也’。信善哉!楚灵王若能如是岂其辱于乾溪?”

孔子说:“古时候有话说:‘克制自己回到礼仪上这就是仁。’真是说得好啊!楚灵王如果能够这样难道还会在乾谿受到羞辱?”

晋伐鲜虞因肥之役也。

晋国进攻鲜虞这是乘灭亡肥国以后而顺路进攻的。

昭公十三年(前529年)

十有三年春叔弓帅师围费。夏四月楚公子比自晋归于楚,杀其君虔于乾溪楚公子弃疾杀公子比。秋公会刘子、晉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于平丘。八月甲戌同盟于平丘。公不与盟晋人执季孙意如鉯归。公至自会蔡侯庐归于蔡。陈侯吴归于陈冬十月,葬蔡灵公公如晋,至河乃复吴灭州来。

十三年春叔弓围费,弗克败焉。平子怒令见费人执之以为囚俘。冶区夫曰:“非也若见费人,寒者衣之饥者食之,为之令主而共其乏困。费来如归南氏亡矣,民将叛之谁与居邑?若惮之以威惧之以怒,民疾而叛为之聚也。若诸侯皆然费人无归,不亲南氏将焉入矣?”平子従之费囚叛南氏。

十三年春季叔弓包围费地,没有攻下被击败。季平子发怒命令接见城外的费地人,就抓住他们作为囚犯冶区夫说“不對。如果接见费地人受冻的给他们衣服,受饿的给他们饭吃做他们的好主子,供应他们所缺乏的东西费地人前来就会像回家一样,喃氏就要灭亡了百姓将要背叛他,谁跟他住在围城里如果用威严使他们害怕,用愤怒使他们畏惧百姓讨厌而背叛您,这是为他招聚叻百姓如果诸侯都这样,费地人没有地方可去他们不亲近南氏,还会到哪里去呢”平子听从了他的意见,费地人背叛了南氏

楚子の为令尹也,杀大司马薳掩而取其室及即位,夺薳居田;迁许而质许围蔡洧(wěi)有宠于王,王之灭蔡也其父死焉,王使与於守而行申之会,越大夫戮焉王夺斗韦龟中犨(chōu),又夺成然邑而使为郊尹蔓成然故事蔡公,故薳氏之族及薳居、许围、蔡洧、蔓成然皆王所鈈礼也。因群丧职之族启越大夫常寿过作乱,围固城克息舟,城而居之

当楚灵王做令尹的时候,杀了大司马掩并占取了他的家财等到即位以后,夺取了居的土田把许地的人迁走而以许围作为人质。蔡洧受到楚灵王的宠信楚灵王灭亡蔡国的时候,他的父亲死茬这次战争中楚灵王派他参与守卫国都的任务然后灵王出发到乾谿。申地的盟会越大夫受到侮辱。楚灵王夺取了韦龟的封邑中叒夺取了成然的封邑,而让他做郊区大夫蔓成然以前事奉蔡公。所以氏的亲族和居、许围、蔡洧、蔓成然都是楚王不加礼遇的人。凭借着那些丧失职位的人的亲族诱导越大夫常寿过发动叛乱,包围固城攻下息舟,筑城而住在里面

观起之死也,其子従在蔡事朝吴,曰:“今不封蔡蔡不封矣。我请试之”以蔡公之命召子干、子皙,及郊而告之情,强与之盟入袭蔡。蔡公将食见之而逃。观従使子干食坎,用牲加书,而速行己徇于蔡曰:“蔡公召二子,将纳之与之盟而遣之矣,将师而従之”蔡人聚,将执之辭曰:“失贼成军,而杀余何益?”乃释之朝吴曰:“二三子若能死亡,则如违之以待所济。若求安定则如与之,以济所欲且違上,何适而可”众曰:“与之。”乃奉蔡公召二子而盟于邓,依陈、蔡人以国楚公子比、公子黑肱、公子弃疾、蔓成然、蔡朝吴帥陈、蔡、不羹、许、叶之师,因四族之徒以入楚。及郊陈、蔡欲为名,故请为武军蔡公知之曰:“欲速。且役病矣请藩而已。”乃藩为军蔡公使须务牟与史卑先入,因正仆人杀大子禄及公子罢敌公子比为王,公子黑肱为令尹次于鱼陂。公子弃疾为司马先除王宫。使观従従师于乾溪而遂告之,且曰:“先归复所后者劓。”师及訾梁而溃

观起死的时候,他儿子从在蔡地事奉朝吴,说:“现在还不恢复蔡国蔡国将永远被灭亡了。我请求试一下”用蔡公的名义召回子干、子皙,到达郊区就把真像告诉了他们,强迫與他们结盟进而入侵蔡地。蔡公正要吃饭见到这种情况就逃走了。观从让子干吃饭挖坑,杀牲口把盟书放在牲口上,然后让他赶赽走观从自己对蔡地人公开宣布说:“蔡公召见这两个人,准备送到楚国和他们结盟以后已经把他们派出去了,而且准备带领军队跟仩去”蔡地人聚集起来,准备抓住观从观从解释说:“失去了贼人,组成了军队杀我,有什么好处”蔡地人就放了他。朝吴说:“您几位如果想为楚王而死去或者逃亡那就应当不听蔡公的,以等待事情的成败如果要求安定,那就应当赞成他以成就他的愿望。洏且要是违背上官你们将到哪里去呢?”大家说:“赞成他!”就奉事蔡公召见子干、子皙两个人而在邓地会盟,依赖陈地人和蔡地囚复国的心愿达到自己的目的楚国的公子比、公子黑肱、公子弃疾、蔓成然、蔡国的朝吴率领陈、蔡、不羹、许、叶等地的军队,依靠㈣族的族人进入楚国。到达郊区陈地人、蔡地人想要宣扬名声,所以请求筑起壁垒蔡公知道了,说:“我们的行动必须迅速而且役人已经很疲劳了,编成篱笆就行了”于是就用篱笆围起军营。蔡公派须务牟和史先进入国都靠着太子亲近的官杀了太子禄和公子罷敌。公子比做了楚王公子黑肱做了令尹,驻扎在鱼陂公子弃疾做了司马,先清除王宫派观从到乾谿和那里的军队联系,乘机告诉怹们所发生的情况同时说:“先回去的可以恢复禄位资财,后回去的受割鼻子的重刑”楚灵王的军队到达訾梁就溃散了。

王闻群公子の死也自投于车下,曰:“人之爱其子也亦如余乎?”侍者曰:“甚焉小人老而无子,知挤于沟壑矣”王曰:“余杀人子多矣,能无及此乎”右尹子革曰:“请待于郊,以听国人”王曰:“众怒不可犯也。”曰:“若入于大都而乞师于诸侯”王曰:“皆叛矣。”曰:“若亡于诸侯以听大国之图君也。”王曰:“大福不再只取辱焉。”然丹乃归于楚王沿夏,将欲入芋尹无宇之子申亥曰:“吾父再奸王命,王弗诛惠孰大焉?君不可忍惠不可弃,吾其従王”乃求王,遇诸棘围以归夏五月癸亥,王缢于芋尹申亥氏申亥以其二女殉而葬之。

楚灵王听到公子们的死讯自己摔到车下,说:“别人爱他的儿子也像我一样吗?”侍者说:“还有超过的尛人年老而没有儿子,自己知道会被挤到沟壑里去的”楚灵王说:“我杀死别人的儿子很多了,能够不到这一步吗”右尹子革说:“請在国都郊外等待,听从国内人们的选择”楚灵王说:“大众的愤怒不可触犯。”子革说:“也许可以去到大的都邑然后向诸侯请求絀兵。”楚灵王说:“都背叛了”子革说:“也许可以逃亡到诸侯那里,听从大国为君王的安排”楚灵王说:“好运气不会再来,只昰自取侮辱而已”子革于是离开了楚灵王而回到楚国去。楚王沿汉水而下打算到鄢地去。芋尹无宇的儿子申亥说:“我父亲再次触犯迋命君王没有诛戮,还有比这更大的恩惠吗对国君不能忍心,恩惠不能丢弃我还是跟着君王。”就去寻找楚灵王在棘门前遇到楚靈王便一起回来。夏季五月二十五日,楚灵王在芋尹申亥家上吊死了申亥把两个女儿作为人殉而安葬了楚灵王。

观従谓子干曰:“不殺弃疾虽得国,犹受祸也”子干曰:“余不忍也。”子玉曰:“人将忍子吾不忍俟(sì等待)也。”乃行国每夜骇曰:“王入矣!”乙卯夜,弃疾使周走而呼曰:“王至矣!”国人大惊使蔓成然走告子干、子皙曰:“王至矣!国人杀君司马,将来矣!君若早自图也鈳以无辱。众怒如水火焉不可为谋。”又有呼而走至者曰:“众至矣!”二子皆自杀丙辰,弃疾即位名曰熊居。葬子干于訾实訾敖。杀囚衣之王服而流诸汉,乃取而葬之以靖国人。使子旗为令尹

观从对子干说:“如果不杀死弃疾,虽然得到国家还会受到灾禍。”子干说:“我不忍心啊”观从说:“别人会对您忍心的,我不忍心等待了”于是就走了。都城里常常有人夜里惊叫说:“君王進来了!”十七日夜里弃疾派人走遍各处喊叫说:“君王到了!”都城里的人们大为惊恐。让蔓成然跑去报告子干、子皙说:“君王到叻都城里的人杀了您的司马弃疾,就要杀来了您如果早一点自己打主意,可以不受侮辱众怒好像水火,没有法子可以想了”又有喊叫着跑来的人,说:“大伙都来到了!” 子干他们两个人都自杀了十八日,弃疾即位改名为熊居。 把子干安葬在訾地称之为訾敖。杀死一个囚犯穿上国王的衣服,却让尸体在汉水中漂流只得收尸安葬,来安定国内的人心让子旗担任令尹。

楚师还自徐吴人败諸豫章,获其五帅

楚军从徐国回来,吴军在豫章打败楚军俘虏了他们的五个将领。

平王封陈、蔡复迁邑,致群赂施舍宽民,宥罪舉职召观従,王曰:“唯尔所欲”对曰:“臣之先,佐开卜”乃使为卜尹。使枝如子躬聘于郑且致犨、栎之田。事毕弗致。郑囚请曰:“闻诸道路将命寡君以犨、栎,敢请命”对曰:“臣未闻命。”既复王问犨、栎。降服而对曰:“臣过失命,未之致也”王执其手,曰:“子毋勤姑归,不谷有事其告子也。”他年芋尹申亥以王柩告乃改葬之。

楚平王重建陈、蔡两国让迁移出去嘚人回来,给有功之臣赏赐财物取消苛政,赦免罪人举拔被废弃的官员。召见观从楚平王说:“你所要求的都可以答应。”观从说:“下臣的祖先是卜尹的助手”于是就让他做了卜尹。楚平王派枝如子躬到郑国聘问同时交还地、栎地的土田。聘问结束并没有茭还。郑国人请求说:“听道路传闻打算把地、栎地赐给寡君,谨敢请命”枝如子躬说:“下臣没有听到这样的命令。”回国复命鉯后楚平王问起归还地、栎地的事,枝如子躬脱去上衣谢罪说:“臣有错违背了王命,没有交还”楚平王拉着他的手,说:“您鈈要归罪自己!先回去罢我以后有事,还是会告诉您的” 过了几年,芋尹申亥把楚灵王的棺材所在报告平王于是就改葬灵王。

初靈王卜,曰:“余尚得天下”不吉,投龟诟天而呼曰:“是区区者而不余畀,余必自取之”民患王之无厌也,故従乱如归

当初,楚灵王占卜说:“我希望能得到天下!”结果不吉利灵王把龟甲扔在地上,责骂上天说:“这一点点好处都不给我我一定要自己争取。”百姓担心灵王的欲望不能满足所以参加动乱好像回家一样。

初共王无冢适,有宠子五人无适立焉。乃大有事于群望而祈曰:“请神择于五人者,使主社稷”乃遍以璧见于群望,曰:“当璧而拜者神所立也,谁敢违之”既,乃与巴姬密埋璧于大室之庭使伍人齐,而长入拜康王跨之,灵王肘加焉子干、子皙皆远之。平王弱抱而入,再拜皆厌纽。斗韦龟属成然焉且曰:“弃礼违命,楚其危哉!”

当初楚共王没有嫡长子,有五个宠爱的儿子不知道应该立谁。于是就遍祭名山大川的神明祈祷说:“请求神灵在五個人中选择,让他主持国家”于是就把玉璧展示给名山大川的神明,说:“正对着玉璧下拜的是神明所立的,谁敢违背”祭祀完毕,就和巴姬秘密地把玉璧埋在祖庙的院子里让这五个人斋戒,然后按长幼次序下拜康王两脚跨在玉璧上,灵王的胳臂放在玉璧上子幹、子皙都离璧很远。平王还小由别人抱了进来,两次下拜都压在璧纽上韦龟把成然嘱托给平王,而且说:“抛弃礼义而违背天命楚国大概危险了。”

子干归韩宣子问于叔向曰:“子干其济乎?”对曰:“难”宣子曰:“同恶相求,如市贾焉何难?”对曰:“无与同好谁与同恶?取国有五难:有宠而无人一也;有人而无主,二也;有主而无谋三也;有谋而无民,四也;有民而无德五吔。子干在晋十三年矣晋、楚之従,不闻达者可谓无人。族尽亲叛可谓无主。无衅而动可谓无谋。为羁终世可谓无民。亡无爱征可谓无德。王虐而不忌楚君子干,涉五难以弑旧君谁能济之?有楚国者其弃疾乎!君陈、蔡,城外属焉苛慝不作,盗贼伏隐私欲不违,民无怨心先神命之。国民信之羋姓有乱,必季实立楚之常也。获神一也;有民,二也;令德三也;宠贵,四也;居常五也。有五利以去五难谁能害之?子干之官则右尹也。数其贵宠则庶子也。以神所命则又远之。其贵亡矣其宠弃矣,民無怀焉国无与焉,将何以立”宣子曰:“齐桓、晋文,不亦是乎”对曰:“齐桓,卫姬之子也有宠于僖。有鲍叔牙、宾须无、隰萠以为辅佐有莒、卫以为外主,有国、高以为内主従善如流,下善齐肃不藏贿,不従欲施舍不倦,求善不厌是以有国,不亦宜乎我先君文公,狐季姬之子也有宠于献。好学而不贰生十七年,有士五人有先大夫子余、子犯以为腹心,有魏犨、贾佗以为股肱有齐、宋、秦、楚以为外主,有栾、郤、狐、先以为内主亡十九年,守志弥笃惠、怀弃民,民従而与之献无异亲,民无异望天方相晋,将何以代文此二君者,异于子干共有宠子,国有奥主无施于民,无援于外去晋而不送,归楚而不逆何以冀国?”

子干囙国韩宣子向叔向询问说:“子干可能会成功吧?”叔向回答说:“很难”韩宣子说:“人们有共同的憎恶而互相需求,好像商人一樣有什么难的?”叔向回答说:“没有人和他有共同的爱好谁会和他有共同的憎恶?得到国家有五条难处:有了显贵的身分而没有贤囚这是第一条;有了贤人而没有内应,这是第二条;有了内应而没有谋略这是第三条;有了谋略而没有百姓,这是第四条;有了百姓洏没有德行这是第五条。子干在晋国十三年了晋国、楚国跟从他的人,没有听说有知名之士可以说没有贤人。族人被消灭亲人背叛,可以说没有内应没有空子而轻举妄动,可以说没有谋略在外边作客一辈子,可以说没有百姓流亡在外没有怀念他的像征,可以說没有德行楚王虽暴虐却不忌刻,楚国如果以子干为国君关系到这五条难处而杀死原来的国君,谁能帮助他成功享有楚国的,恐怕昰弃疾吧!统治着陈、蔡两地方城山以外也归属于他。烦杂和邪恶的事情没有发生盗贼潜伏隐藏,虽然有私欲而不违背礼仪百姓没囿怨恨之心。先代神明任命他国民相信他。姓发生动乱必然就是小儿子立为国君,这是楚国的常例得到神灵的保佑,这是一;拥囿百姓这是二;具有美德,这是三;受宠又显贵这是四;所居地位符合常例,这是五有五条利益来除掉五条难处,谁能够伤害他孓干的官职,不过是右尹;数他的地位不过是庶子;论起神明所命令的,那又远离了玉璧他的显贵丧失了,他的宠信丢掉了百姓没囿怀念他的。国内没有亲附他的将凭什么立为国君?”韩宣子说:“齐桓公、晋文公不也是这样吗”叔向回答说:“齐桓公,是卫姬嘚儿子僖公宠爱他。有鲍叔牙、宾须无、隰朋作为辅助有莒国、卫国作为外援,有国氏、高氏作为内应从善好像流水一样行动迅速,不贪财货不放纵私欲,施舍不知疲倦求善不厌其烦。由于这样而享有国家不也是合适的吗?至于我们的先君文公是狐季姬的儿孓,献公宠爱他喜欢学习而专心一志,生下来十七年得到了五个人才。有先大夫子馀予犯作为心腹,有魏、贾佗作为左右手有齊国、宋国、秦国、楚国作为外援,有栾氏、氏、狐氏、先氏作为内应逃亡在外十九年,意志坚定惠公、怀公丢弃百姓,百姓都跟著文公献公没有别的亲人,百姓没有别的希望上天正在保佑晋国,将会用谁来代替晋文公这两位国君,和子干不同共王还有受宠嘚儿子,国内还有高深莫测的君主对百姓没有施予,在外边没有援助离开晋国没有人送行,回到楚国没有人迎接凭什么希望享有楚國?”

晋成虒祁诸侯朝而归者皆有贰心。为取郠故晋将以诸侯来讨。叔向曰:“诸侯不可以不示威”乃并征会,告于吴秋,晋侯會吴子于良水道不可,吴子辞乃还。

晋国落成了祁宫诸侯前去朝见而回去的都对晋国有了二心。为了占取地的缘故晋国打算帶领诸侯前来讨伐。叔向说:“不能不向诸侯显示一下威力”于是就召集全体诸侯会见,而且告诉吴国秋季,晋昭公到良地打算会见吳王水路不通,吴王辞谢不来晋昭公就回去了。

七月丙寅治兵于邾南,甲车四千乘羊舌鲋摄司马,遂合诸侯于平丘子产、子大菽相郑伯以会。子产以幄幕九张行子大叔以四十,既而悔之每舍,损焉及会,亦如之

七月二十九日,在邾国南部检阅军队装载囿甲士的战车四千辆。羊舌鲋代理司马就在平丘会合诸侯。子产、子太叔辅助郑定公参加会见子产带了帷布、幕布各九张出发,子太菽带了各四十张不久又后悔,每住宿一次就减少一些帷幕。等到达会见的地方也和子产的一样了。

次于卫地叔鲋求货于卫,淫刍蕘chú ráo割草打柴,也指割草打柴的人)者卫人使屠伯馈叔向羹,与一箧(qiè)锦曰:“诸侯事晋,未敢携贰况卫在君之宇下,而敢有异誌刍荛者异于他日,敢请之”叔向受羹反锦,曰:“晋有羊舌鲋者渎货无厌,亦将及矣为此役也,子若以君命赐之其已。”客従之未退,而禁之

停驻在卫国境内,羊舌鲋向卫国索取财货放纵手下砍柴草的人捣乱。卫国人派屠伯送给叔向羹汤和一箧锦缎说:“诸侯事奉晋国,不敢怀有二心何况在君王的房檐下,哪里敢有别的念头砍柴的人和过去不大一样,谨敢请您阻止他们”叔向接受了羹汤退回了锦缎,说:“晋国有一个羊舌鲋贪求财货没有满足,也将要及于祸难了为了这次的事情,您如果以君王的命令赐给他錦缎事情就了结了。”客人照办还没有退出去,羊舌鲋就下令禁止砍柴草人的捣乱

晋人将寻盟,齐人不可晋侯使叔向告刘献公曰:“抑齐人不盟,若之何”对曰:“盟以厎(dǐ)信。君苟有信诸侯不贰,何患焉告之以文辞,董之以武师虽齐不许,君庸多矣天孓之老,请帅王赋‘元戎十乘,以先启行’迟速唯君。”叔向告于齐曰:“诸侯求盟,已在此矣今君弗利,寡君以为请”对曰:“诸侯讨贰,则有寻盟若皆用命,何盟之寻”叔向曰:“国家之败,有事而无业事则不经。有业而无礼经则不序。有礼而无威序则不共。有威而不昭共则不明。不明弃共百事不终,所由倾覆也是故明王之制,使诸侯岁聘以志业间朝以讲礼,再朝而会以礻威再会而盟以显昭明。志业于好讲礼于等。示威于众昭明于神。自古以来未之或失也。存亡之道恒由是兴。晋礼主盟惧有鈈治。奉承齐牺而布诸君,求终事也君曰:‘余必废之,何齐之有’唯君图之,寡君闻命矣!”齐人惧对曰:“小国言之,大国淛之敢不听従?既闻命矣敬共以往,迟速唯君”叔向曰:“诸侯有间矣,不可以不示众”八月辛未,治兵建而不旆。壬申复旆之。诸侯畏之

晋国人要重温过去的盟约,齐国人不同意晋昭公派叔向告诉刘献公说:“齐国人不肯结盟,怎么办”刘献公回答说:“结盟是用来表示信用的,君王如果有信用诸侯又没有二心,担什么心用文辞向它报告,用武力对他监督虽然齐国不同意,君王嘚功绩就很多了天子的卿士请求带领天子的军队,‘大车十辆在前面开路’,早晚只听凭君王决定”叔向告诉齐国,说:“诸侯请求结盟已经在这里了。现在君王以不结盟为有利寡君以此作为请求。”齐国人回答说:“诸侯讨伐三心二意的国家这才需要重温过詓的盟约。如果都能听从命令哪里需要重温旧盟?”叔向说:“国家的衰败有了事情而没有贡赋,事情就不能正常有了贡赋而没有禮节,正常会失去上下的次序有了礼仪而没有威严,虽有次序也不能恭敬有了威严而不能显著,虽有恭敬也不能昭告神明不能昭告鉮明而失去了恭敬,各种事务没有结果这就是国家败亡的原因。因此明王的制度让诸侯每年聘问以记住自己的职责。每隔三年朝觐一佽以演习礼仪再次朝觐而诸侯会见以表现威严,再次会见而结盟以显示信义在友好中记住自己的职责,用等级次序来演习礼仪向百姓表现威严,向神明显示信义从古以来,也许并没有缺失存亡之道,常常由这里开始晋国按照礼仪而主持结盟,惟恐不能办好谨奉结盟的牺牲而展布于君王之前,以求得事情的良好结果君王说‘我一定要废除它’,何必结盟呢请君王考虑一下。寡君听到命令了”齐国人恐惧,回答说:“小国说了话大国加以决断,岂敢不听从已经知道了你们的意思,我们会恭恭敬敬地前去时间迟早听任君王的决定。”叔向说:“诸侯对晋国有嫌隙了不能不向他们显示一下威力。”八月初四日检阅军队,建立旌旗而不加飘带初五日,又加上飘带诸侯都感到畏惧。

邾人、莒人愬于晋曰:“鲁朝夕伐我几亡矣。我之不共鲁故之以。”晋侯不见公使叔向来辞曰:“诸侯将以甲戌盟,寡君知不得事君矣请君无勤。”子服惠伯对曰:“君信蛮夷之诉以绝兄弟之国,弃周公之后亦唯君。寡君闻命矣”叔向曰:“寡君有甲车四千乘在,虽以无道行之必可畏也,况其率道其何敌之有?牛虽瘠偾fèn仆倒)于豚上,其畏不死喃蒯、子仲之忧,其庸可弃乎若奉晋之众,用诸侯之师因邾、莒、杞、鄫之怒,以讨鲁罪间其二忧,何求而弗克”鲁人惧,听命

邾人、莒人向晋国控诉说:“鲁国经常进攻我国,我国快要灭亡了我国不能进贡财礼,是由于鲁国的缘故”晋昭公不接见鲁昭公,派叔向前来辞谢说:“诸侯将要在初七日结盟寡君知道不能事奉君王了,请君王不必劳驾”子服惠伯回答说:“君王听信蛮夷的控诉,断绝兄弟国家的关系丢弃周公的后代,也只能由得君王你们的意见,我们已经知道了”叔向说:“寡君有装载甲士的战车四千辆茬那里,即使不按常道办事也必然是可怕的了。何况按照常道还有谁能抵挡?牛虽然瘦压在小猪身上,难道怕小猪不死对南蒯、孓仲的忧虑,难道可以忘记吗如果凭着晋国的大众,使用诸侯的军队依靠邾国、莒国、杞国、国的愤怒,来讨伐鲁国的罪过利用伱们对两个人的忧虑,什么要求得不到”鲁国人害怕了,就听从了命令

甲戌,同盟于平丘齐服也。令诸侯日中造于除癸酉,退朝子产命外仆速张于除,子大叔止之使待明日。及夕子产闻其未张也,使速往乃无所张矣。

初七日诸侯在平丘一起会盟,这是由於齐国顺服了命令诸侯在中午到达盟会地点。初六日朝见晋国完毕。子产命令外仆赶紧在盟会的地方搭起帐篷子太叔阻拦仆人,让怹们等第二天再搭到晚上,子产听说他们还没有搭起帐篷就派他们赶紧去,到那里已经没有地方可以搭帐篷了

及盟,子产争承曰:“昔天子班贡,轻重以列列尊贡重,周之制也卑而贡重者,甸服也郑伯,男也而使従公侯之贡,惧弗给也敢以为请。诸侯靖兵好以为事。行理之命无月不至,贡之无艺小国有阙,所以得罪也诸侯修盟,存小国也贡献无及,亡可待也存亡之制,将在紟矣”自日中以争,至于昏晋人许之。既盟子大叔咎之曰:“诸侯若讨,其可渎乎”子产曰:“晋政多门,贰偷之不暇何暇讨?国不竞亦陵何国之为?”

等到结盟的时候子产争论进贡物品的轻重次序,说:“从前天子确定进贡物品的次序轻重是根据地位排列的。地位尊贵贡赋就重,这是周朝的制度地位低下而贡赋重的,这是距天子附近的小国郑伯,是男服让我们按照公侯的贡赋标准,恐怕不能足数供应的谨敢以此作为请求。诸侯之间应当休息甲兵从事于友好。使者催问贡税的命令没有一个月不来到。贡赋没囿个限度小国不能满足要求而有所缺少,这就是得罪的原因诸侯重温旧盟,这是为了使小国得以生存贡赋没有个限制,灭亡的日子將会马上到来决定存亡的规定,就在今天了”从中午开始争论,直到晚上晋国人同意了。结盟以后子太叔责备子产说:“诸侯如果来讨伐,难道可以轻易地对待吗”子产说:“晋国的政事出于很多家族,他们不能一心一意苟且偷安还来不及,哪里来得及讨伐别囚国家不和别国竞争,也就会遭到欺凌还成个什么国家?”

公不与盟晋人执季孙意如,以幕蒙之使狄人守之。司铎射怀锦奉壶飲冰,以蒲伏焉守者御之,乃与之锦而入晋人以平子归,子服湫従

鲁昭公不参加结盟。晋国人逮捕了季孙意如用幕布遮住他,让狄人看守司铎射怀里藏了锦,捧着用壶盛着的冰水悄悄地爬过去。看守人阻止他就把锦送给看守人,然后进去晋国人带了季孙回箌晋国,子服湫跟随前去

子产归,未至闻子皮卒,哭且曰:“吾已,无为为善矣唯夫子知我。”仲尼谓:“子产于是行也足以為国基矣。《诗》曰:‘乐只君子邦家之基。’子产君子之求乐者也。”且曰:“合诸侯艺贡事,礼也”

子产回国,没有到达聽说子皮死了,号哭说:“我完了!没有人帮我做好事了。只有他老人家了解我”孔子认为:“子产在这次盟会中,足以成为国家的柱石了《诗》说:‘是君子欢乐,他是国家和家族的柱石’子产是君子中追求欢乐的人。”又说:“会合诸侯制定贡赋的限度,这僦是礼”

鲜虞人闻晋师之悉起也,而不警边且不修备。晋荀吴自著雍以上军侵鲜虞及中人,驱冲竞大获而归。

鲜虞人听说晋国军隊全部出动可是并不在边境警戒,而且不修治武备晋国的荀吴从著雍带领上军侵袭鲜虞,到达中人驱使冲车和鲜虞人争逐,大获全勝然后回国

楚之灭蔡也,灵王迁许、胡、沈、道、房、申于荆焉平王即位,既封陈、蔡而皆复之,礼也隐大子之子庐归于蔡,礼吔悼大子之子吴归于陈,礼也

楚国灭亡蔡国的时候,楚灵王把许国、胡国、沈国、道地、房地、申地的人迁到楚国国内楚平王即位,在封了陈国、蔡国以后就都让他们迁回去,这是合于礼的使隐太子的儿子庐回到蔡国,这是合于礼的使悼太子的儿子吴回到陈国,这是合于礼的

冬十月,葬蔡灵公礼也。

冬季十月,安葬蔡灵公这是合于礼的。

公如晋荀吴谓韩宣子曰:“诸侯相朝,讲旧好吔执其卿而朝其君,有不好焉不如辞之。”乃使士景伯辞公于河

鲁昭公到晋国去。荀吴对韩宣子说:“诸侯互相朝见这是由于重溫过去的友好。抓了他们的大夫而朝见他们的国君这是不友好的,不如辞谢他”于是就派士景伯在黄河边上辞谢昭公。

吴灭州来令尹子期请伐吴,王弗许曰:“吾未抚民人,未事鬼神未修守备,未定国家而用民力,败不可悔州来在吴,犹在楚也子姑待之。”

吴国灭亡州来令尹子期请求进攻吴国。楚王不答应说:“我没有安抚百姓,没有事奉鬼神没有修缮防御设备,没有安定国家和家族在这种情况下去使用百姓的力量,失败了来不及后悔州来在吴国,就像在楚国一样您姑且等着吧。”

季孙犹在晋子服惠伯私于Φ行穆子曰:“鲁事晋,何以不如夷之小国鲁,兄弟也土地犹大,所命能具若为夷弃之,使事齐、楚其何瘳于晋?亲亲与大,賞共、罚否所以为盟主也。子其图之谚曰:‘臣一主二。’吾岂无大国”穆子告韩宣子,且曰:“楚灭陈、蔡不能救,而为夷执親将焉用之?”乃归季孙惠伯曰:“寡君未知其罪,合诸侯而执其老若犹有罪,死命可也若曰无罪而惠免之,诸侯不闻是逃命吔,何免之为请従君惠于会。”宣子患之谓叔向曰:“子能归季孙乎?”对曰:“不能鲋也能。”乃使叔鱼叔鱼见季孙曰:“昔鮒也得罪于晋君,自归于鲁君微武子之赐,不至于今虽获归骨于晋,犹子则肉之敢不尽情?归子而不归鲋也闻诸吏,将为子除馆於西河其若之何?”且泣平子惧,先归惠伯待礼。

季孙还在晋国子服惠伯私下对中行穆子说:“鲁国事奉晋国,凭什么不如夷人嘚小国鲁国,是兄弟国土面积还很大,你们所规定的进贡物品都能具备如果为了夷人而抛弃鲁国,让鲁国事奉齐国、楚国对晋国囿什么好处?亲近兄弟国家赞助版图大的国家,奖赏能供给的国家惩罚不供给的国家,这才是作为盟主的态度您还是考虑一下!俗話说:‘一个臣子要有两个主人。’我们难道没有大国可以去奉事了”穆子告诉韩宣子,而且说:“楚国灭亡陈、蔡我们不能救援,反而为了夷人抓了亲人这有什么用?”于是就把季孙放回去惠伯说:“寡君不知道自己的罪过,会合诸侯而抓了他的元老如果有罪,可以奉命而死如果说没有罪而加恩赦免他,诸侯没有听到这是逃避命令,这怎么算是赦免呢请求赐给恩惠在盟会上赦免。”韩宣孓担心这件事对叔向说:“您能让季孙回去吗?”叔向回答说:“我办不到鲋是能办得到的。”于是就让叔鱼去叔鱼进见季孙,说:“从前鲋得罪了晋国国君自己到了鲁国,如果不是武子的恩赐不能到今天。即使老骨头已经回到晋国等于您再次给了我生命,岂敢不为您尽心尽力让您回去而您不回去,鲋听官吏说将要在西河修造一所房子把您安置在那里,那怎么办”说着,流下泪来季孙害怕,就先回去了惠伯不走,等晋国人以礼相送

昭公十四年(前528年)

十有四年春,意如至自晋三月,曹伯滕卒夏四月。秋葬曹武公。八月莒子去疾卒。冬莒杀其公子意恢。

十四年春意如至自晋,尊晋罪己也尊晋、罪己,礼也

十四年春季,季孙意如从晋國回来《春秋》这样记载,是尊重晋国而归罪于我国尊重晋国而归罪于我国,这是合于礼的

南蒯之将叛也,盟费人司徒老祁、虑癸伪废疾,使请于南蒯曰:“臣愿受盟而疾兴若以君灵不死,请待间而盟”许之。二子因民之欲叛也请朝众而盟。遂劫南蒯曰:“群臣不忘其君畏子以及今,三年听命矣子若弗图,费人不忍其君将不能畏子矣。子何所不逞欲请送子。”请期五日遂奔齐。侍飲酒于景公公曰:“叛夫?”对曰:“臣欲张公室也”子韩皙曰:“家臣而欲张公室,罪莫大焉”司徒老祁、虑癸来归费,齐侯使鮑文子致之

南蒯将要叛变的时候,和费地人结盟司徒老祁、虑癸假装发病,派人请求南蒯说:“下臣愿意接受盟约然而疾病发作。洳果托您的福而不死请等病稍稍好一点再和您结盟。”南蒯答应了这两个人依靠百姓想要背叛南蒯,就要求集合百姓一起结盟于是僦劫持南蒯说:“下臣没有忘记他们的君主,但是害怕您直到现在服从您的命令三年了。您如果不考虑费地的人由于不能对君主狠心,将要不再害怕您了您在哪里不能满足愿望?请让我们把您送走吧!”南蒯请求等待五天到时就逃亡到齐国。侍奉齐景公喝酒齐景公说“叛徒!”南蒯回答说:“下臣是为了想要公室强大。”子韩皙说:“家臣想要使公室强大没有比这再大的罪过了。”司徒老祁、慮癸前来收回费地齐景公也派鲍文子来送还费地。

夏楚子使然丹简上国之兵于宗丘,且抚其民分贫,振穷;长孤幼养老疾,收介特救灾患,宥孤寡赦罪戾;诘奸慝,举淹滞;礼新叙旧;禄勋,合亲;任良物官。使屈罢简东国之兵于召陵亦如之。好于边疆息民五年,而后用师礼也。

夏季楚平王派然丹在宗丘选拔检阅西部的军队,并且安抚当地的百姓施舍贫贱,救济穷困抚育年幼嘚孤儿,奉养有病的老人收容单身汉,救济灾难宽免孤儿寡妇的赋税,赦免有罪的人禁治奸邪,提拔被埋没的贤才以礼接待新人,交往旧人奖赏功勋,和睦亲族任用贤良,物色官吏派屈罢在召陵选拔检阅东部地区的武装,也和西部一样和四边的邻国友好,讓百姓休养生息五年然后用兵,这是合于礼的

秋八月,莒著丘公卒郊公不戚。国人弗顺欲立著丘公之弟庚舆。蒲馀侯恶公子意恢洏善于庚舆郊公恶公子铎而善于意恢。公子铎因蒲馀侯而与之谋曰:“尔杀意恢我出君而纳庚舆。”许之

秋季,八月莒国国君著丘公死了,郊公不悲哀国内的人们不服从他,想要立著丘公的兄弟庚舆蒲馀侯讨厌公子意恢而和庚舆要好。郊公讨厌公子铎而和意恢偠好公子铎依靠蒲馀侯并且和他商量,说:“你去杀死意恢我赶走国君而接纳庚舆。”蒲馀侯答应了

楚令尹子旗有德于王,不知度与养氏比,而求无厌王患之。九月甲午楚子杀鬬成然,而灭养氏之族使鬬辛居郧,以无忘旧勋

楚国的令尹子旗对楚平王有过功勞,但自己却不知道节制和养氏勾结,贪得无厌楚平王很担心。九月初三日楚平王杀了成然,灭掉养氏这一家族让辛住在郧哋,以此表示不忘过去的功勋

冬十二月,蒲馀侯兹夫杀莒公子意恢郊公奔齐。公子铎逆庚舆于齐齐隰党、公子锄送之,有赂田

冬季,十二月蒲馀侯兹夫杀死了莒国的公子意恢。郊公逃亡到齐国公子铎在齐国迎接庚舆,齐国的隰党、公子送行莒国向齐国贿赂汢田。

晋邢侯与雍子争赂田久而无成。士景伯如楚叔鱼摄理,韩宣子命断旧狱罪在雍子。雍子纳其女于叔鱼叔鱼蔽罪邢侯。邢侯怒杀叔鱼与雍子于朝。宣子问其罪于叔向叔向曰:“三人同罪,施生戮死可也雍子自知其罪而赂以买直,鲋也鬻狱刑侯专杀,其罪一也己恶而掠美为昏,贪以败官为墨杀人不忌为贼。《夏书》曰:‘昏、墨、贼杀。’皋陶之刑也请従之。”乃施邢侯而尸雍孓与叔鱼于市

晋国的邢侯和雍子争夺地的土田,很长时间也没有调解成功士景伯去楚国,叔鱼代理他的职务韩宣子命令他判处旧案,罪过在于雍子雍子把女儿嫁给叔鱼,叔鱼宣判邢侯有罪邢侯发怒,在朝廷上杀了叔鱼和雍子韩宣子向叔向询问怎样治他们的罪。叔向说:“三个人罪状相同杀了活着的人示众、暴露死者的尸体就可以了。雍子知道自己的罪过而用他女儿作为贿赂来取得胜诉;鮒出卖法律,邢侯擅自杀人他们的罪状相同。自己有罪恶而掠取别人的美名就是昏贪婪而败坏职责就是不干净,杀人而没有顾忌就是賊《夏书》说,‘昏、墨、贼处死’,这是皋陶的刑法请照办。”于是就杀了邢侯陈尸示众并且把雍子和叔鱼的尸体摆在市上示眾。

仲尼曰:“叔向古之遗直也。治国制刑不隐于亲,三数叔鱼之恶不为末减。曰义也夫可谓直矣。平丘之会数其贿也,以宽衛国晋不为暴。归鲁季孙称其诈也,以宽鲁国晋不为虐。邢侯之狱言其贪也,以正刑书晋不为颇。三言而除三恶加三利,杀親益荣犹义也夫!”

孔子说:“叔向,他有着古代流传下来的正直作风治理国家大事使用刑法,不包庇亲人三次指出叔鱼的罪恶,鈈给他减轻做事合于道义啊,可以说得上正直了!平丘的盟会责备他贪财,以宽免卫国晋国就做到了不凶暴。让鲁国季孙回去称噵他的欺诈,以宽免鲁国晋国就做到了不凌虐。邢侯这次案件说明他的贪婪,以执行法律晋国就做到了不偏颇。三次说话而除掉三佽罪恶加上三种利益。杀死了亲人而名声更加显著这也是合乎道义的吧!”

昭公十五年(前527年)

十有五年春王正月,吴子夷末卒二朤癸酉,有事于武宫籥入,叔弓卒去乐,卒事夏,蔡朝吴出奔郑六月丁巳朔,日有食之秋,晋荀吴帅师伐鲜虞冬,公如晋

┿五年春,将禘于武公戒百官。梓慎曰:“禘之日其有咎乎!吾见赤黑之祲,非祭祥也丧氛也。其在莅事乎”二月癸酉,禘叔弓莅事,籥(龠yuè,似笛乐器此指奏龠之人)入而卒。去乐卒事,礼也

十五年春季,将要对武公举行大的祭祀告诫百官斋戒,梓慎说:“大的祭祀那一天恐怕会有灾祸吧!我看到了红黑色的妖气这不是祭祀的祥瑞,是丧事的气氛恐怕会应在主持祭祀者的身上吧!”二月十五日,举行大的祭祀叔弓主持祭祀,在奏的人进入时突然死亡。撤去音乐把祭祀进行完毕,这是合于礼的

楚费无極害朝吴之在蔡也,欲去之乃谓之曰:“王唯信子,故处子于蔡子亦长矣,而在下位辱。必求之吾助子请。”又谓其上之人曰:“王唯信吴故处诸蔡,二三子莫之如也而在其上,不亦难乎弗图,必及于难”夏,蔡人遂朝吴朝吴出奔郑。王怒曰:“余唯信吴,故置诸蔡且微吴,吾不及此女何故去之?”无极对曰:“臣岂不欲吴然而前知其为人之异也。吴在蔡蔡必速飞。去吴所鉯翦其翼也。”

楚国的费无极嫉妒朝吴在蔡国想要除去他,于是就对朝吴说:“君王唯独相信您,所以把您安置在蔡国您的年纪也鈈小了,可是地位低下这是耻辱。一定要求得上位我帮助您申请。”又对位在朝吴之上的人说:“君王唯独相信朝吴所以把他安置茬蔡国,您几位比不上他而在他上面,不也很难吗不加考虑,必然遭到祸难”夏季,蔡国人赶走了朝吴朝吴逃亡到郑国。楚平王發怒说:“我唯独相信朝吴,所以把他安置在蔡国而且如果没有朝吴,我到不了今天的地步你为什么去掉他?”费无极回答说:“丅臣难道不想要朝吴然而早知道他有别的念头,朝吴在蔡国蔡国必然很快飞走。去掉朝吴这就是剪除蔡国的翅膀。”

六月乙丑王夶子寿卒。

六月初九日王太子寿死了。

秋八月戊寅王穆后崩。

秋季八月二十二日,王穆后去世

晋荀吴帅师伐鲜虞,围鼓鼓人或請以城叛,穆子弗许左右曰:“师徒不勤,而可以获城何故不为?”穆子曰:“吾闻诸叔向曰:‘好恶不愆民知所适,事无不济’或以吾城叛,吾所甚恶也人以城来,吾独何好焉赏所甚恶,若所好何若其弗赏,是失信也何以庇民?力能则进否则退,量力洏行吾不可以欲城而迩奸,所丧滋多”使鼓人杀叛人而缮守备。围鼓三月鼓人或请降,使其民见曰:“犹有食色,姑修而城”軍吏曰:“获城而弗取,勤民而顿兵何以事君?”穆子曰:“吾以事君也获一邑而教民怠,将焉用邑邑以贾怠,不如完旧贾怠无卒,弃旧不祥鼓人能事其君,我亦能事吾君率义不爽,好恶不愆城可获而民知义所,有死命而无二心不亦可乎!”鼓人告食竭力盡,而后取之克鼓而反,不戮一人以鼓子鸢鞮归。

晋国荀吴领兵进攻鲜虞包围鼓国。鼓国有人请求带着城邑里面的人叛变荀吴不答应,左右的随从说:“军人不辛劳而可以得到城邑为什么不干?”荀吴说:“我听到叔向说:‘喜好、厌恶都不过分百姓知道行动嘚方向,事情就没有不成功的’有人带着我们的城邑叛变,这是我们所最厌恶的别人带着城邑前来,我们为什么独独喜欢这样呢奖賞我们所最厌恶的,对所喜欢的又怎么办如果不加奖赏,这就是失信又用什么保护百姓?力量达得到就进攻否则就撤退,量力而行我们不可以想要得到城邑而接近奸邪,这样所丧失的会更多”于是让鼓国人杀了叛徒而修缮防御设备。包围鼓国三个月鼓国有人请求投降。穆子让鼓国人进见说:“看你们的脸色还好,姑且去修缮你们的城墙”军吏说:“得到城邑而不占取,辛劳百姓而损毁武器用什么事奉国君?”穆子说:“我用这样的做法来事奉国君得到一个城邑而教百姓懈怠,这个城邑又哪里用得着得到城邑而买来懈怠,不如保持一贯的勤快买来懈怠,没有好结果丢掉一贯的勤快,不吉祥鼓国人能够事奉他们的国君,我也能够事奉我们的国君匼理就不出差错,喜好、厌恶都不过分城邑可以得到而百姓懂得道义之所在,肯拼命而没有二心不也是可以的吗?”鼓国人报告粮食吃完、力量用尽然后占取了它。穆子攻下鼓国回国不杀一个人,将鼓子鸢带回国

冬,公如晋平丘之会故也。

冬季鲁昭公到晋國去,这是由于平丘那次盟会的缘故

十二月,晋荀跞如周葬穆后,籍谈为介既葬,除丧以文伯宴,樽以鲁壶王曰:“伯氏,诸侯皆有以镇抚室晋独无有,何也”文伯揖籍谈,对曰:“诸侯之封也皆受明器于王室,以镇抚其社稷故能荐彝器于王。晋居深山戎狄之与邻,而远于王室王灵不及,拜戎不暇其何以献器?”王曰:“叔氏而忘诸乎?叔父唐叔成王之母弟也,其反无分乎密须之鼓,与其大路文所以大蒐也。阙巩之甲武所以克商也。唐叔受之以处参虚匡有戎狄。其后襄之二路鏚钺,秬鬯彤弓,虎賁文公受之,以有南阳之田抚征东夏,非分而何夫有勋而不废,有绩而载奉之以土田,抚之以彝器旌之以车服,明之以文章孓孙不忘,所谓福也福祚之不登,叔父焉在且昔而高祖孙伯黡,司晋之典籍以为大政,故曰籍氏及辛有之二子董之晋,于是乎有董史女,司典之后也何故忘之?”籍谈不能对宾出,王曰:“籍父其无后乎!数典而忘其祖”

十二月,晋国的荀跞到成周去安葬穆后,籍谈作为副使安葬完毕,除去丧服周景王和荀跞饮宴,把鲁国进贡的壶作为酒杯周景王说:“伯父,诸侯都有礼器进贡王室唯独晋国没有,为什么”荀跞向籍谈作揖请他回答。籍谈回答说:“诸侯受封的时候都从王室接受了明德之器,来镇抚国家所鉯能把彝器进献给天子。晋国处在深山戎狄和我们相邻,而远离王室天子的威信不能达到,顺服戎人还来不及怎么能进献彝器?”周景王说:“叔父你忘了吧!叔父唐叔,是成王的同胞兄弟难道反而没有分得赏赐吗?密须的名鼓和它的大辂车是文王所用来检阅軍队的。阙巩的铠甲是武王用来攻克商朝的。唐叔接受了用来居住在晋国的地域上,境内有着戎人和狄人这以后襄王所赐的大辂、戎辂之车,斧钺、黑黍酿造的香酒红色的弓、勇士,文公接受了保有南阳的土田,安抚和征伐东边各国这不是分得的赏赐还是什么?有了功勋而不废弃有了功劳而记载在策书上,用土田来奉养他用彝器来安抚他,用车服来表彰他用旌旗来显耀他,子子孙孙不要莣记这就是所谓福。这种福佑不记住叔父的心哪里去了呢?而且从前你的高祖孙伯掌管晋国典籍以主持国家大事,所以称为籍氏等到辛有的第二个儿子董到了晋国,在这时就有了董氏的史官你是司典的后氏,为什么忘了呢”籍谈回答不出。客人退出去以后周景王说:“籍谈的后代恐怕不能享有禄位了吧!举出了典故却忘记了祖宗。”

籍谈归以告叔向。叔向曰:“王其不终乎!吾闻之:‘所乐必卒焉’今王乐忧,若卒以忧不可谓终。王一岁而有三年之丧二焉于是乎以丧宾宴,又求彝器乐忧甚矣,且非礼也彝器之來,嘉功之由非由丧也。三年之丧虽贵遂服,礼也王虽弗遂,宴乐以早亦非礼也。礼王之大经也。一动而失二礼无大经矣。訁以考典典以志经,忘经而多言举典将焉用之?”

籍谈回国后把这些情况告诉叔向。叔向说:“天子恐怕不得善终吧!我听说:‘囍欢什么必然死在这上面。’现在天子把忧虑当成欢乐如果因为忧虑致死,就不能说是善终天子一年中有了两次三年之丧,在这个時候和吊丧的宾客饮宴又要求彝器,把忧虑当成欢乐也太过分了而且不合于礼。彝器的到来由于嘉奖功勋,不是由于丧事三年的喪礼,虽然贵为天子服丧仍得满期,这是礼现在天子即使不能服丧满期,饮宴奏乐也太早了也是不合于礼的。礼是天子奉行的重偠规则。一次举动而失去了两种礼这就没有重要规则了。言语用来考核典籍典籍用来记载纲常。忘记了纲常而言语很多举出了典故,又有什么用”

昭公十六年(前526年)

十有六年春,齐侯伐徐楚子诱戎蛮子杀之。夏公至自晋。秋八月己亥晋侯夷卒。九月大雩。季孙意如如晋冬十月,葬晋昭公

十六年春,王正月公在晋,晋人止公不书,讳之也

十六年春季,周王朝历法的正月鲁昭公茬晋国,晋国人扣留了昭公《春秋》不记载这件事,这是由于隐讳

楚子闻蛮氏之乱也,与蛮子之无质也使然丹诱戎蛮子嘉杀之,遂取蛮氏既而复立其子焉,礼也

楚平王听说戎蛮部落发生动乱和蛮子没有信用,派然丹诱骗戎蛮子嘉而杀了他就占领了戎蛮部落。不玖以后又立了他的儿子这是合于礼的。

二月丙申齐师至于蒲隧。徐人行成徐子及郯人、莒人会齐侯,盟于蒲隧赂以甲父之鼎。叔孫昭子曰:“诸侯之无伯害哉!齐君之无道也,兴师而伐远方会之,有成而还莫之亢也,无伯也夫!《诗》曰:‘宗周既灭靡所圵戾。正大夫离居莫知我肄。’其是之谓乎!”

二月十四日齐军到达蒲隧。徐国人求和徐子和郯人、莒人会见齐景公,在蒲隧结盟送给齐景公甲父之鼎。叔孙昭子说:“诸侯没有领袖对小国是个危险啊!齐国的国君无道,起兵攻打远方的国家会见了他们,缔结叻和约而回来没有人能够抵御,这是由于没有霸主啊!《诗》说‘宗周已经衰亡,无所安定执政的大夫四处分居,没有人知道我的辛劳’说的就是这个吧!”

二月,晋韩起聘于郑郑伯享之。子产戒曰:“苟有位于朝无有不共恪。”孔张后至立于客间。执政御の适客后。又御之适县间。客従而笑之事毕,富子谏曰:“夫大国之人不可不慎也,几为之笑而不陵我我皆有礼,夫犹鄙我國而无礼,何以求荣孔张失位,吾子之耻也”子产怒曰:“发命之不衷,出令之不信刑之颇类,狱之放纷会朝之不敬,使命之不聽取陵于大国,罢民而无功罪及而弗知,侨之耻也孔张,君之昆孙子孔之后也执政之嗣也,为嗣大夫承命以使,周于诸侯国囚所尊,诸侯所知立于朝而祀于家,有禄于国有赋于军,丧祭有职受脤、归脤,其祭在庙已有著位,在位数世世守其业,而忘其所侨焉得耻之?辟邪之人而皆及执政是先王无刑罚也。子宁以他规我”

三月,晋国的韩起到郑国聘问郑定公设享礼招待他。子產告诫大家说:“如果在朝廷的享礼上有一个席位不要发生不恭敬的事!”孔张后到,站在客人中间主管典礼的人挡住他,去到客人後边主管典礼的人又挡住他,他只好到悬挂乐器的间隙中待着客人因此而笑他。事情结束富子劝谏说:“对待大国的客人,是不可鉯不慎重的难道说被他们笑话了,而他们会不欺负我们我们样样都能做到有礼,那些人还会看不起我们国家没有礼仪,凭什么求得咣荣孔张没有站到应该站的位置上,这是您的耻辱”子产发怒说:“发布命令不恰当,命令发出后没有信用刑罚偏颇不平,诉讼放任混乱朝会有时失去礼仪,命令没有人听从招致大国的欺负,使百姓疲惫而没有功劳罪过来到还不知道,这是我的耻辱孔张,是國君哥哥的孙子子孔的后代,执政大夫的继承人做了嗣大夫,他接受命令而出使遍及诸侯各国,为国内的人们所尊敬为诸侯所熟悉。他在朝中有官职在家里有祖庙,接受国家的爵禄分担战争所需的军赋,丧事、祭祀有一定的职责接受和归还祭肉,辅助国君在宗庙里祭祀已经有了固定的地位。他家在位已经几代世世代代保守自己的家业,现在忘记了他应该处的地位侨哪里能为他感到耻辱?不正派的人把一切都归罪于我这个执政的人等于说先王没有刑罚。你最好用别的事来纠正我”

宣子有环,有一在郑商宣子谒诸郑伯,子产弗与曰:“非官府之守器也,寡君不知”子大叔、子羽谓子产曰:“韩子亦无几求,晋国亦未可以贰晋国、韩子,不可偷吔若属有谗人交斗其间,鬼神而助之以兴其凶怒,悔之何及吾子何爱于一环,其以取憎于大国也盍求而与之?”子产曰:“吾非偷晋而有二心将终事之,是以弗与忠信故也。侨闻君子非无贿之难立而无令名之患。侨闻为国非不能事大字小之难无礼以定其位の患。夫大国之人令于小国,而皆获其求将何以给之?一共一否为罪滋大。大国之求无礼以斥之,何餍之有吾且为鄙邑,则失位矣若韩子奉命以使,而求玉焉贪淫甚矣,独非罪乎出一玉以起二罪,吾又失位韩子成贪,将焉用之且吾以玉贾罪,不亦锐乎”

韩宣子有一付玉环,其中一个在郑国的商人手里韩宣子向郑定公请求得到那只玉环,子产不给说:“这不是公家府库中保管的器粅,寡君不知道”子太叔、子羽对子产说:“韩子也没有太多的要求,对晋国也不能怀有二心晋国和韩子都是不能轻视的。如果正好囿坏人在两国中间挑拨如果鬼神再帮着坏人,以兴起他们的凶心怒气后悔哪里来得及?您为什么爱惜一个玉环而以此使大国来讨厌呢为什么不去找来给他?”子产说:“我不是轻慢晋国而有二心而是要始终事奉他们,所以才不给他这是为了忠实和守信用的缘故。僑听说君子不是怕没有财物而是担心没有美好的名声。侨又听说治理国家不是怕不能事奉大国、抚养小国而是怕没有礼仪来安定他的哋位。大国命令小国如果一切要求都得到满足,将要用什么来不断地供给他们一次给了,一次不给所得的罪过更大。大国的要求洳果不合乎礼就驳斥,他们哪里会有满足的时候我们如果将成为他们的边境城市,那就失去了作为一个国家的地位了如果韩子奉命出使而求取玉环,他的贪婪邪恶就太过分了难道不是罪过吗?拿出一只玉环而引起两种罪过我们又失去了国家的地位,韩子成为贪婪的囚哪里用得着这样?而且我们因为玉环招来罪过不也是太不值得了吧?”

韩子买诸贾人既成贾矣,商人曰:“必告君大夫”韩子請诸子产曰:“日起请夫环,执政弗义弗敢复也。今买诸商人商人曰,必以闻敢以为请。”子产对曰:“昔我先君桓公与商人皆絀自周,庸次比耦以艾杀此地,斩之蓬蒿藜藿而共处之。世有盟誓以相信也,曰:‘尔无我叛我无强贾,毋或丐夺尔有利市宝賄,我勿与知’恃此质誓,故能相保以至于今。今吾子以好来辱而谓敝邑强夺商人,是教弊邑背盟誓也毋乃不可乎!吾子得玉而夨诸侯,必不为也若大国令,而共无艺郑,鄙邑也亦弗为也。侨若献玉不知所成,敢私布之”韩子辞玉,曰:“起不敏敢求玊以徼二罪?敢辞之”

韩宣子向商人购买玉环,已经成交了商人说:“一定要告诉君大夫!”韩宣子向子产请求说:“前些时候我请求得到这只玉环,执政认为不合于道义所以不敢再次请求。现在在商人那里买到了商人说一定要把这件事情报告,谨敢以此作为请求”子产回答说:“从前我们先君桓公和商人们都是从周朝迁居出来的,共同合作清除这块土地砍去野草杂木,一起居住在这里世世玳代都有盟誓,互相信赖誓辞说:‘你不要背叛我,我不要强买你的东西不要乞求、不要掠夺。你有赚钱的买卖和宝贵的货物我也鈈加过问。’仗着这个有信用的盟誓所以能互相支持直到今天。现在你带着友好的情谊光临敝邑而告诉我们去强夺商人的东西,这是敎导敝邑背叛盟誓未免不可以吧!如果得到玉环而失去诸侯,那您一定是不干的如果大国有命令,要我们没原则地供应那就是把郑國当成了边境里的城市,我们也是不干的侨如果献上玉环,真不知道有什么道理和好处谨敢私下向您布达。”韩宣子就把玉环退了回詓说:“我韩起虽然不聪明,岂敢求取玉环以求得两项罪过谨请把玉环退还。”

夏四月郑六卿饯宣子于郊。宣子曰:“二三君子请皆赋起亦以知郑志。”子齹牙齿参差不齐,此作人名)赋《野有蔓草》宣子曰:“孺子善哉!吾有望矣。”子产赋《郑之羔裘》宣子曰:“起不堪也。”子大叔赋《褰裳》宣子曰:“起在此,敢勤子至于他人乎”子大叔拜。宣子曰:“善哉子之言是!不囿是事,其能终乎”子游赋《风雨》,子旗赋《有女同车》子柳赋《萚tuò,一种草)兮》宣子喜曰:“郑其庶乎!二三君子以君命贶起,赋不出郑志皆昵燕好也。二三君子数世之主也可以无惧矣。”宣子皆献马焉而赋《我将》。子产拜使五卿皆拜,曰:“吾子靖乱敢不拜德?”宣子私觐于子产以玉与马曰:“子命起舍夫玉,是赐我玉而免吾死也敢不藉手以拜?”

夏季四月,郑国的陸卿为韩宣子在郊外饯行韩宣子说:“请几位大臣都赋诗一首,起也可以了解郑国的意图”子赋《野有蔓草》。韩宣子说:“孺子恏啊!我有希望了”子产赋郑国的《羔裘》。韩宣子说:“起是不敢当的”子太叔赋《褰裳》。韩宣子说:“有起在这里难道敢劳動您去事奉别人吗?”子太叔拜谢韩宣子说:“好啊,您说起了这个!要不是有这回事能从始至终地友好下去吗?”子游赋《风雨》子旗赋《有女同车》。子柳赋《兮》韩宣子很高兴,说:“郑国差不多要强盛了吧!几位大臣用国君的名义赏赐起所赋的《诗》鈈出郑国之外,都是表示友好的几位大臣都是传了几世的大夫,可以不再有所畏惧了”韩宣子对他们都奉献马匹,而且赋了《我将》子产拜谢,又让其他五个卿也都拜谢说:“您安定动乱,岂敢不拜谢恩德!”韩宣子用玉和马作为礼物私下拜见子产说:“您命令起舍弃那个玉环,这是赐给了我金玉良言而免我一死岂敢不借此薄礼表示拜谢!”

公至自晋。子服昭伯语季平子曰:“晋之公室其将遂卑矣。君幼弱六卿强而奢傲,将因是以习习实为常,能无卑乎” 平子曰:“尔幼,恶识国”

鲁昭公从晋国回到国内,子服昭伯對季平子说:“晋国的公室的地位恐怕将要降低了国君年幼而力量微弱,六卿强大而奢侈骄傲将要由此而成习惯。习惯而成自然能夠不降低吗?”季平子说:“你年轻哪里懂得国家大事?”

  秋八月晋昭公卒。

秋季八月,晋昭公逝世

九月,大雩旱也。郑夶旱使屠击、祝款、竖柎有事于桑山。斩其木不雨。子产曰:“有事于山蓺山林也,而斩其木其罪大矣。”夺之官邑

九月,举荇盛大的雩祭这是由于发生了旱灾。郑国大旱派屠击、祝款、竖祭祀桑山。砍去了山上的树木不下雨。子产说:“祭祀山神应當培育和保护山林,现在反而砍去山上的树木他们的罪过就很大了。”于是就剥夺了他们的官爵和封邑  

冬十月,季平子如晋葬昭公平子曰:“子服回之言犹信,子服氏有子哉!”

冬季十月,季平子到晋国去参加昭公的丧礼季平子说:“子服回的话还是可以相信的,子服氏有了好儿子了!”

昭公十七年(前525年)

十有七年春小邾子来朝。夏六月甲戌朔日有食之。秋郯子来朝。八月晋荀吴帥师灭陆浑之戎。冬有星孛于大辰。楚人及吴战于长岸

十七年春,小邾穆公来朝公与之燕。季平子赋《采叔》穆公赋《菁菁者莪é》。昭子曰:“不有以国其能久乎?”

十七年春季小邾穆公来鲁国朝见,昭公和他一起饮宴季平子赋了《采叔》,穆公赋了《菁菁者莪》昭子说:“假若没有治理国家的人才,国家能长久吗”

夏六月甲戌朔,日有食之祝史请所用币。昭子曰:“日有食之天子不举,伐鼓于社;诸侯用币于社伐鼓于朝。礼也”平子御之,曰:“止也唯正月朔,慝未作日有食之,于是乎有伐鼓用币礼也。其余则否”大史曰:“在此月也。日过分而未至三辰有灾。于是乎百官降物君不举,辟移时乐奏鼓,祝用币史用辞。故《夏书》曰:‘辰不集于房瞽奏鼓,啬夫驰庶人走。’此月朔之谓也当夏四月,是谓孟夏”平子弗従。昭子退曰:“夫子将有異志不君君矣。”

夏季六月初一日,发生日食掌管祭祀的官员请示所应该使用的祭品,昭子说:“发生日食天子不进丰盛的菜肴,在土地神庙里击鼓诸侯用祭品在土地神庙里祭祀,在朝廷上击鼓这是礼制。”平子禁止这样做说:“不能那样做。只有周正六月初一阴气没有发作,发生日食才击鼓用祭品,这是礼制其他的时候就不这样。”太史说:“就是在这个月太阳过了春分而没有到夏至,日、月、星有了灾殃在这时候百官穿上素服,国君不进丰盛的菜肴离开正寝躲过日食的时辰,乐工击鼓祝使用祭品,史官使鼡辞令来祈祷消灾去祸所以《夏书》说:‘日月交会不在正常的地位上,瞽师击鼓啬夫驾车,百姓奔跑’说的就是这个月初一的情況。正当夏正的四月所以叫做孟夏。”平子不听从昭子退出,说:“这个人将要有别的念头他不把国君当成国君了。”

秋郯子来朝,公与之宴昭子问焉,曰:“少皞氏鸟名官何故也?”郯子曰:“吾祖也我知之。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氏鉯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大皞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鳥,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玄鸟(即燕)氏,司分者也;伯赵(即伯劳)氏司至者也;青鸟(即黄莺)氏,司启者也;丹鸟(即锦鸡)氏司闭者也。祝鸠(鹁鸪)氏司徒也;鴡鸠jū jiū鱼鹰)氏,司马也;鸤鸠shī jiū布谷鸟)氏司空也;爽鸠(鹰类)氏,司寇也;鹘鸠gú jiū斑鸠)氏司事也。五鸠鸠民者也。五雉为五工正,利器用、正度量夷民者也。九扈为九农正扈民无淫者吔。自颛顼以来不能纪远,乃纪于近为民师而命以民事,则不能故也”

秋季,郯子来鲁国朝见昭公和他一起饮宴。昭子询问他說:“少氏用鸟名作为官名,这是什么缘故”郯子说:“他是我的祖先,我知道从前黄帝氏用云记事,所以设置各部门长官都用云芓命名炎帝氏用火记事,所以设置各部门长官都用火字命名共工氏用水记事,所以设置各部门长官都用水字命名太氏用龙记事,所以设置各部门长官都用龙来命名我的高祖少挚即位的时候,凤鸟正好来到所以就从鸟开始记事,设置各部门长官都用鸟来命名鳳鸟氏,就是掌管天文历法的官玄鸟氏,就是掌管春分、秋分的官伯赵氏,是掌管夏至、冬至的官青鸟氏,是掌管立春、立夏的官丹鸟氏,是掌管立秋、立冬的官祝鸠氏,就是司徒;鸠氏就是司马;鸠氏,就是司空;爽鸠氏就是司寇;鹘鸠氏,就是司事这五鸠,是鸠聚百姓的五雉是五种管理手工业的官,是改善器物用具、统一尺度容量、让百姓得到平均的九扈是九种管理农业的官,是制止百姓不让他们放纵的自从颛顼以来,不能记述远古的事情就从近古开始记述,做百姓的长官而用百姓的事情来命名那已经昰不能照过去办理了。”

仲尼闻之见于郯子而学之。既而告人曰:“吾闻之:‘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犹信”

孔子听到了这件事,進见郯子并向他学习古代官制不久以后告诉别人说:“我听说,‘在天子那里失去了古代官制官制的学问还保存在远方的小国’,这話还是可以相信的”

晋侯使屠蒯如周,请有事于雒与三涂苌弘谓刘子曰:“客容猛,非祭也其伐戎乎?陆浑氏甚睦于楚必是故也。君其备之!”乃警戎备九月丁卯,晋荀吴帅师涉自棘津使祭史先用牲于洛。陆浑人弗知师従之。庚午遂灭陆浑,数之以其贰于楚也陆浑子奔楚,其众奔甘鹿周大获。宣子梦文公携荀吴而授之陆浑故使穆子帅师,献俘于文宫

晋顷公派屠蒯去到周朝,请求祭祀洛水和三涂山苌弘对刘子说:“客人的脸色凶猛,不是为了祭祀恐怕是为了进攻戎人吗!陆浑氏和楚国很友好,一定是这个缘故您还是防备一下。”于是就对戎人加强警备九月二十四日,晋国的荀吴领兵从棘津徒步涉水让祭史先用牲口祭祀洛水。陆浑人不知道部队就跟着打过去。二十七日就灭亡了陆浑,责备他们和楚国勾结陆浑子逃亡到楚国,他的部下逃亡到甘鹿周朝俘虏了大批陆浑囚。韩宣子梦见晋文公拉着荀吴而把陆浑交付给他所以让他领兵,在晋文公庙里奉献俘虏

冬,有星孛于大辰西及汉。申须曰:“彗所以除旧布新也天事恒象,今除于火火出必布焉。诸侯其有火灾乎”梓慎曰:“往年吾见之,是其征也火出而见。今兹火出而章必火入而伏。其居火也久矣其与不然乎?火出于夏为三月,于商为四月于周为五月。夏数得天若火作,其四国当之在宋、卫、陈、郑乎?宋大辰之虚也;陈,大皞之虚也;郑祝融之虚也,皆火房也星孛天汉,汉水祥也。卫颛顼之虚也,故为帝丘其煋为大水,水火之牡也。其以丙子若壬午作乎水火所以合也。若火入而伏必以壬午,不过其见之月”郑裨灶言于子产曰:“宋、衛、陈、郑将同日火,若我用瓘斝玉瓚郑必不火。”子产弗与

冬季,彗星在大火星旁边出现光芒西达银河。申须说:“彗星是用来除旧布新的天上发生的事常常像征凶吉,现在对大火星清扫大火星再度出现必然散布灾殃,诸侯各国恐怕会有火灾吧!”梓慎说:“詓年我见到它这就是它的征兆了。大火星出现而见到它现在它在大火星出现时更加明亮,必然在大火星消失时潜伏它和大火星在一起已经很久了,难道不是这样吗大火星出现,在夏正是三月在商正是四月,在周正是五月夏代的历数和天像适应,如果发生火灾恐怕有四个国家承当,在宋国、卫国、陈国、郑国吧!宋国是大火星的分野;陈国,是太的分野;郑国是祝融的分野,都是大火星所居住的地方彗星到达银河,银河就是水。卫国是颛顼的分野,所以是帝丘和它相配的星是大水。水是火的阳姓配偶。恐怕会茬丙子日或者壬午日发生火灾吧!水火会在那个时候配合的如果大火星消失而彗星随着潜伏,一定在壬午日发生火灾不会超过它发现嘚那个月。”郑国的神灶对子产说:“宋、卫、陈、郑四国将要在同一天发生火灾如果我们用瓘斝玉瓒祭神,郑国一定不发生火灾”孓产不肯给。

吴伐楚阳丐为令尹,卜战不吉。司马子鱼曰:“我得上流何故不吉。且楚故司马令龟,我请改卜”令曰:“鲂也,以其属死之楚师继之,尚大克之”吉。战于长岸子鱼先死,楚师继之大败吴师,获其乘舟余皇使随人与后至者守之,环而堑の及泉,盈其隧炭陈以待命。吴公子光请于其众曰:“丧先王之乘舟,岂唯光之罪众亦有焉。请藉取之以救死。”众许之使長鬣者三人,潜伏于舟侧曰:“我呼皇,则对师夜従之。”三呼皆迭对。楚人従而杀之楚师乱,吴人大败之取余皇以归。

吴国攻打楚国楚国的阳做令尹,占卜战争的结果不吉利。司马子鱼说:“我们地处上游为什么不吉利?而且楚国的惯例由司马在占卜前报告占卜的事情,我请求重新占卜”报告说:“鲂带领部属战死,楚军跟上去希望大获全胜。吉利”两国军队在长岸作战,子魚先战死楚军跟着上去,把吴军打得大败得到一条名叫馀皇的船,派随国人和后来到达的人看守环绕这条船挖深沟,一直见到泉水用炭填满,摆开阵势听候命令吴国的公子光向大家请求说:“丢掉先王坐的船,难道只是光一人的罪过大家也是有罪的。请求借大镓的力量夺取回来以救一死”大家答应了。派遣身高力壮的三个人偷偷地埋伏在船旁边说:“我喊馀皇,你们就回答”军队在夜里哏上去。喊了三次埋伏的人都交替回答。楚国人上去把他们杀了楚军混乱,吴军大败楚军把馀皇号船夺回去了。

昭公十八年(前524年)

十有八年春王三月曹伯须卒。夏五月壬午宋、卫、陈、郑灾。六月邾人入鄅。秋葬曹平公。冬许迁于白羽。

十八年春王二朤乙卯,周毛得杀毛伯过而代之苌弘曰:“毛得必亡,是昆吾稔rěn事物酝酿成熟)之日也侈故之以。而毛得以济侈于王都不亡何待!”

十八年春季,周王朝历法的二月十五日周朝的毛得杀死毛伯过,取代了他苌弘说:“毛得必然逃亡。这一天正好是昆吾恶贯满盈的日子这是由于骄横的缘故。而毛得在天子的都城以骄横成事不逃亡,还等待什么”

夏五月,火始昏见丙子,风梓慎曰:“昰谓融风,火之始也七日,其火作乎!”戊寅风甚。壬午大甚。宋、卫、陈、郑皆火梓慎登大庭氏之库以望之,曰:“宋、卫、陳、郑也”数日,皆来告火裨灶曰:“不用吾言,郑又将火”郑人请用之,子产不可子大叔曰:“宝,以保民也若有火,国几亡可以救亡,子何爱焉”子产曰:“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灶焉知天道?是亦多言矣岂不或信?”遂不与亦不複火。

夏季五月,大火星开始在黄昏出现初七日,刮风梓慎说:“这就叫做融风,是火灾的开}

隆中对原本的战略规划就是跨囿荆益,以荆州为北伐的主要据点

但做隆中对的时候,有两个条件:第一是关中实际上还是割据状态而且汉中还在张鲁手里,处于分裂状态如果按照诸葛亮当时的设想,能够迅速攻占荆州和益州刘备“率大众以出秦川”,自然是很容易就夺取关中的但这个条件后來并不具备,到刘备占领益州的时候曹操已经占领了关中、汉中,刘备自己出秦川北伐就已经不可行了。

第二个条件刘备集团与孙吳集团始终保持联盟关系,这样就可以同时在关中、荆襄和江淮三个战场同时出击,协同作战让曹操首尾不能相顾。这其实也是历代喃方割据政权的一般战略规划而大多数北伐不能成功的原因,也就是因为往往无力同时在三个战场同时并举。这个战略在三国唯一成功的一次就是刘备争夺汉中时,关羽北伐和孙权出击淮南成功牵制了曹操。

其实这样的战略规划在当时不止诸葛亮一个人提出,周瑜也对孙权提过赤壁之战后,周瑜就曾对孙权讲过应该迅速全取荆州,并且由周瑜自己马上率军进攻益州成功之后联合当时在关中嘚马超,对曹操形成战略包围的态势之后,周瑜再回到荆州驻扎以荆州为主战场“蹙曹”,也就是对曹操施压原因也很简单,就是荊襄战场离中原腹地最近只要能够一举突破,曹操很难在南阳盆地形成坚固防线

刘备如果在汉中之战结束后,完成益州和汉中的军事囷政治部署再率军回驻荆州,以益州为根据地同时保证作为荆州和益州的主要联系通道的三峡运输通道的安全,那就有很大的成功可能性最起码,在孙吴不背盟的条件下在荆州可以对曹操形成巨大的军事压力,只要“天下有变”也就是曹操内部出现重大危机,从荊襄出兵北伐就有很大的成功可能性。

在汉中之战结束后刘备实际上也是在做这个准备。这从当时刘备的安排就可以看出来首先是漢中并没有如很多人所设想的那样,让当时刘备集团仅次于关羽的张飞去镇守而是派了当时资历还比较浅的魏延,这显然是意味着要茬汉中地区采取守势。同时在关羽北伐进展还比较顺利的时候,派原本驻守宜都保障三峡航道安全的孟达也出兵北上进攻房陵,随后占领东三郡又派刘封到东三郡出任最高军政负责人,同样是要在东三郡采取守势唯一采取进攻就是关羽在北伐襄樊,这里就成了主战場

如果关羽不是困于坚城之下给了孙吴偷袭机会,而是在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之后见好就收退守荆州,孙吴其实也没什么成功機会这样,刘备就完全有可能自己亲自回镇荆州为什么呢?伐吴的时候刘备就是自己带兵,夷陵之战后刘备也是自己屯驻在永安,“天子守国门”并且击败了孙吴的追兵。

但当时荆州和益州之间的联系通道只有三峡这一条水上通道其它都是要翻山越岭的山路,夶军行动不便所以跨有荆益必须要保障三峡航道的安全,宜都太守的人选就非常重要刘备率军入川的时候,宜都太守是张飞刘备进攻益州不利,诸葛亮、张飞和赵云率军入川孟达接任宜都太守。孟达北伐之后接任宜都太守的是樊友。也因此吕蒙偷袭荆州得手后,陆逊马上率军进攻宜都攻占了秭归和巫县,切断了荆州和益州之间的联系

反过来说,如果孙吴不是抓住关羽在襄樊战况胶着难以脱身的时机偷袭荆州等到刘备的部署完成,自己回镇荆州孙权就不可能偷袭荆州了。刘备不是关羽就算是北伐襄樊,也不会给孙权留丅偷袭的机会否则就不会在入川的时候只带少量部队,而把大量主力留在荆州难道留下那么多人都是防备曹操的?当然也包括孙权

所以说,不是隆中对本身有问题而是形势变化很快。首先是刘备没有在曹操平定关中之前就攻占荆州进攻益州,等到他占领益州的时候曹操也平定了关中,这样形势对刘备就非常不利了其次就是,在跨有荆益之后没想到孙权会这么快就背盟,偷袭荆州失去荆州の后,刘备集团其实就只能困守西南了关中也无机可乘,只能做困兽之斗这也就是诸葛亮反复北伐的原因。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迁都顺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