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空间放男军装照照的检讨

法律上允许军人军装结婚照片能放到qq空间里吗?_百度知道
法律上允许军人军装结婚照片能放到qq空间里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肯定可以啊 QQ空间相册就是可以存相册的
楼主 你好!可以的 望采纳!
这个 貌似 木有什么规定吧。。。看个人喜好
其他类似问题
qq空间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闫妮出道前的军装照 英姿煞人
时间:来源:作者:
  大家对于闫妮是怎样一个看法呢?是否喜欢剧中的她呢?在荧屏上,闫妮为观众熟知是通过她在《武林外传》中饰演那个风情万种的&佟掌柜&,可以说&佟掌柜&成就了闫妮,同时也使许多观众把闫妮定位在&喜剧演员&之列。其实,出演过几十部影视剧的闫妮戏路很宽,十几年的舞台生涯中闫妮饰演过各类角色,而这些基础都是闫妮出道前在军艺练就的。8月29日,有人通过新浪微博曝光了一组闫妮出道前的青涩军装照,照片中,闫妮一身帅气的军,英姿飒爽,相比&佟掌柜&更显得干练。
  8月29日21点27分,&北京冬雨&通过微博首次曝光了一组闫妮出道前身穿军装的照片,照片中,闫妮一身帅气的军装,英姿飒爽,霸气而干练。有和战友的合影,也有闫妮的近照,看上去青涩逼人。
  闫妮1990年考入兰州军区战斗歌舞团,后进入解放军艺术学院表演系学习。1994年加入空军政治部话剧团。出演过几十部影视剧和多部话剧,积累了丰富的表演经验。1990年,刚到兰州穿上军装的第一天,闫妮因为填表需要照片,于是就在后面挂块红布照了张照片,尺寸也是这么剪出来的。之前,兰州军区战斗话剧团到西安招学员,被招上的学生将被送往北京的解放军艺术学院学习2年表演。闫妮用看家小品《卖鸡蛋的女人》笑翻了招生老师,轻松通过。
  博主认为,闫妮属于&大器晚成&类型的演员。生活中的闫妮与戏里的她截然不同,银幕上,她百变多娇,生活中却不善言辞。无论是哪一面的闫妮,当她坐在你面前的时候,你都会觉得这就是她,就像她把一口硬邦邦的西安话说得颇有关中女人的味道,就像她浑身都散发着一种真诚,或许骨子里还有种慵懒的味道,那种气质就好像她饰演的那些风情万种的老板娘。穿着军装拍艺术照违法吗? | 问答 | 问答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穿着军装拍艺术照违法吗?
帮一朋友问的,现在挺流行军装艺术照。他想照一套军装艺术照,全副武装那种。他担心这种事情算不算违规违法之类的。原来也出了那个“”的事情我查了查《》:第九条:影视制作和文艺演出单位的演艺人员因扮演军人角色需要穿着军服的,应当遵守军队关于军服穿着的规定,不得损害军队和军人形象。非拍摄、演出时不得穿着军服。第十五条:违反本条例规定,使用军服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曾经装备的制式服装从事经营活动,或者以“军需”、“军服”、“军品”等用语招揽顾客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物品和违法所得,并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责令停业整顿。第十六条:穿着军服或者军服仿制品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所以我得出的结论是:以“军服装”为噱头吸引顾客的影楼,要么是非法获得正规军服,要么是使用仿制品招募顾客,都是违法的。但是似乎并没有规定普通人穿着这类或正规、或仿制军服拍照的规定。只知道是不合法,对于如何处罚、依据法律规定的细节,还望解答。
P.S.:像那些“国军军服”、“红卫兵服装”等应该就没什么限制了吧?
+ 加入我的果篮
有机化学博士,法学学士
拍照本身,不违法。但是,一旦你把这些照片放到公众能看到的地方,并且故意误导公众,让普通人相信你确系照片中的军人身份,可能就有麻烦了。
据我所知,对现役的管的稍微严些,非现役的就差很多。话说,迷彩服啊,什么的也经常出现在各工地工厂的工作服中。
我头像的军装就不违法。但是走大街上肯定有人管你
迷彩服现在不是已经等同于民工装了么?军训那时候出个校门都不好意思穿出去,上衣脱掉卷在手里……不是有个段子说美国卫星在每年7、8月经过中国领空时,都发现中国驻军突增么!
违法。除非你穿的军装明显有别与建制军装。
后回答问题,你也可以用以下帐号直接登录
(C)2013果壳网&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用户名: &
您还没有加入任何圈子,去看看吧
-- 李玲娇的个人空间
单位:浙江省教育厅台州市教育局三门县教育局沙柳镇初级中学
经验值:138278
积分:138278
空间访问人次:75779
最后登录时间:
李玲娇的文章
发表于: 10:44
&&&& 查看( 51
江苏南京市白下教研室& 蔡建明
近年来.有一句话和一个词常被我们用来描述语文课堂教学的理想状态。一句话是叶澜教授说的,“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一个词就是“生成”.叶澜教授的话是对这个词最生动的解释。这两个“一”表明,课堂存在静态、程式化的问题,人们希望课堂是动态的,没有“固定”的路线.学生在这个状态中能获得自我建构知识的能力。然而,没有“固定线路”不等于没有线路;方向可以“大致”,决不能“未知”:既然是“旅程”,就一定有“彼岸”。明确地说,课堂不可能没有“彼岸”的预设。
于是.我们遇到了一个两难的矛盾,既要有线路、方向、彼岸,又不影响发现旅途的“意外通道”与“美丽图景”。解决这个问题,必然会聚焦到课堂“问题”上.因为“问题”是课堂流程的主体。一直以来,课堂问题过于精细化,以为精细化就是科学性,是课堂效益的来源。课堂上,问题是全程覆盖的,过程与结果是可预测的,是可控的,于是,不再有“意外的通道”。如果有“美丽的图景”,那也是走进课堂之前可以预见的。因此,要使课堂“生成”,问题必须首先“生成”。那么,”生成”性的问题如何“生成”呢?
一、牵一发而动全身:预设“主”问题
要留下生成的可能.课堂问题就不能步步预设,而只能出现主问题。主问题不是一个新鲜的说法,但在内涵的阐释上远远没有到位。它意味着教师的预设不再指向所有的问题,甚至不再覆盖教学的全程,进而放大问题指向的空间。作为一种走在行动之前的思想.“主问题”是哪些问题呢?“主问题”应当是经过概括、提炼、指向整体性阅读的教学问题,能够整合并带动文章局部的细节的内容,引发持续的深入的探究活动;“主问题”应当是意想不到立意高远的问题,角度独特的问题.能让学生挖掘并填补文本的空白,激起联想与想象,推动进一步的深度解读。这样的问题实际构成了课堂的基本结构,是否能派生出子问题成为它的重要标志。它能“吹皱一池春水”,形成一波波的涟漪。它可能是一个问题,也可能是两三个具有联系的问题。
比如,设计苏教版高中必修二中的《祝福》,就可预设这样一个主问题:有人说“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你赞同这个说法吗?这一问一下子领起了对祥林嫂悲惨命运发展过程的探索.对情节的整体把握在这一问中完成。1.丽春之日,丈夫夭折:2.孟春之日,被迫再嫁;3.暮春之日.痛失爱子:4.迎春之日,一命归天。它抓住了“春天”这个角度,这既是与人物命运密切相关的因素.又预留了小说主题的探讨空间。这一问的背后还是每一阶段具体情节与相关要素的讨论,比如小说情节的具体过程,人物的各种言行,自然与社会环境的描写等等:是对形象意义的深入思考.它将使学生明白,小说表现的祥林嫂生命中“没有春天”的悲剧蕴含着深刻的象征意义,即冷酷的社会没有给祥林嫂以温暖的春天。
形式上看.“主问题”会从一个符合文本独有特征的巧妙角度切人.指向文本的关键处、核心处。它是教师对文本深度解读后高屋建瓴的一问,最能拨云见日、道破天机的那一问,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顾德希老师说:“凡是好的阅读课,能给学生以启发的是一句话或几句话的理解,抓好了这句话或几句话的理解,学生就会茅塞顿开。”“一句话”或“几句话”就是文本关键,就是文眼。比如《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有老师只预设了两个问题:1.“观众拍手喊道:‘好极了,好极了!…——什么事情使观众认为好极了?2.板块名称是“美与丑的看台”,我们在这个看台上看到了哪些美与丑?前者是预习思考题,指向文本基本内容的理解,虽然从一个点出发,却是整体性的。后者在课堂生成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美与丑各自的表现、形成的对比、相互的转化,以及丑的根源等等。
文本关键处有时其实就是一个或两个词.或是一种修辞,或是一种手法,或是文本的叙事方式与结构形态。问题在于教师研读文本是否有新感悟、新发现、新见地,不满足于泛泛的共识:设计问题不拘泥于习惯的思路.而是从一个意想不到的角度走进文本。比如《林黛玉进贾府》的预设.有老师就拈出了“忙”与“笑”两个字,课堂只呈现了一个问题:作家对两个似乎寻常的字词情有独钟,你们能找出来吗?学生找出了16个“忙”字.28个“笑”字,一路研习开去,每个人物特定情境中所表现的性格特征鲜活地显露出来,合起来看,主子们的贵族风度与奴才们的训练有素又反映了贾府内部的人际关系。“不忙”的贾母与相关行为也由此牵引出来,使整个课堂摇曳生姿。
二、跨越习惯的雷池:发现“真”问题
教学中存在很多习惯的“雷池”,阻碍了“真”问题的产生,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只有教师的问题而没有学生的问题.这堵塞了提出问题的管道,造成学生不愿思考不会思考,最终提不出问题:二是只引导学生从文章学角度解读文本,造成了认识角度的单一与思维的僵化,呈现的问题是线性的而不是立体的。不论哪一类原因,实质都是不去正视事物的真实性和复杂性,满足于一劳永逸地贴标签,浅尝辄止,人云亦云。于是,“伪”问题产生了,而这些问题表面看都是要解决的问题.教师自己的问题或教师认为要解决的问题,由于缺少针对性,其中一些问题也就成了“伪”问题。线性问题往往是浅层次的,没有角度与层次.已经具备基本学习能力的高中学生完全能够自主解决.进入课堂后就成了一种重复,大部分也自然成了“伪”问题。伪问题只能带来伪思考,伪思考比不思考还有害,会导致教师和学生的思维惰性交相滋长.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长期得不到激发和培育,不敢、不愿越雷池一步,结果只能是不会、不能越雷池一步。
一篇《药》,教师无外乎提这样几个问题。小说的两条线索是怎样连接、交织、融合在一起的?主要人物有哪些性格特征?主题是什么?华、夏两家的悲剧是怎样造成的?你如果让学生提问题,问题的形式就与你的完全不同。比如:①小说为什么要以“药”命名?②结尾为什么要写“乌鸦”、“花环”?③夏瑜被杀为什么要写那么多人围观?④古时杀人一般在午时,为什么夏瑜是在天亮前被杀的?⑤夏瑜家是穷还是富?……问题是如此的直观与具体,形式上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更重要的是.它指向的问题与教师的预设并不矛盾,只是切口更小且更具有个性化的特征。比如以“药”命名的问题既可能牵出结构的讨论.也可能牵出主题的讨论.会给具有深度与广度的阅读带来契机,而这种契机就是我们渴望得到的生成。
学生的问题肯定是多种多样的.有相互交叉的,有整体的有局部的,有浅层的有深层的。有的会引导我们突破习惯的解读,发现意想不到的角度:有的则可能不是教学专题应该解决的,但能拓宽我们设计的视野。比如《荷塘月色》,苏教版编入高中必修二第四专题.任务是鉴赏它的意境之美,但学生可能会从散文的体类角度或从表达的角度以及更多的角度提出问题:人教版编入第二册第一单元,上海教材编人第四册第一单元,粤教版编入第一册第三单元,各自承担的任务有别。教材的定位角度各不相同,更何况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由于问题的庞杂,因而并非都是“真”问题,需要教师认真筛选与整合,然后才能进入教学设计。可见,“真”问题既在学生那里,也在教师那里。
要让学生提出问题.一是课前要给学生提出问题.即有意识地赋予学生课前应当完成的学习任务.明确要求解决浅层次的问题与课本提出的问题。前者是基本的任务,比如字音、词义、文章的基本内容与结构、表现的基本手法等等,后者是课本从专题学习任务出发提出的问题,开始具备理解的难度.它也可能转化为学生的问题。坚持训练,养成习惯,进入课堂的问题会逐步减少,相应的,问题的质量也会不断提高。二是给予方法,培育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直接催生问题的产生。从低要求看,学生要能够查阅词典,能够归纳概括基本的内容:从高要求看,搜集并借鉴相关的资料,评点批注有感触的文字,质疑传统的或已有的说法。做到了这两点,学生往往就能提出“真”的问题。比如,因为缺少知识背景产生的问题.因为文本的不确定性产生的问题,因为多元解读或逆向解读产生的问题。
三、多一点课堂的敏感:追问“隐”问题
由于预设的问题或筛选出的学生问题留有较大的空间,研习中的互动将会派生一系列的子问题.生成的状态达成了。过程当中自然会出现我们无法预料的问题.也就是老师们常说的“无法预约的精彩”,但在常规状态下毕竟还是少数,因为即使是学生的问题.在进入课堂之前也已经成为一种预设,它使课堂问题有一个规定的方向,派生的子问题将在核心问题的范围内。所以,过程当中我们面对的是研习的深度与广度。而到达何等深度与广度.又取决于教师能否具备课堂的敏感,是否善于去芜取精,意识到认识的误区,进而发现隐含在其中最有价值的问题,聚焦一点,提供新的认识视角.深入下去或拓展开去.展开顺向或逆向的追问,从而透彻而淋漓地解决问题。
深度追问。如史铁生《我与地坛》的第二部分.主要表现母亲默默地承受痛苦.以自己坚韧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陪伴着“我”.给“我”鼓励与启示。主问题设计一定会注意到文中的重要信息:“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对于“加倍”,研习后学生将会理解:母亲本身的不幸,生了个残废的儿子:为儿子的不幸而不幸,即因为爱使母亲的痛苦加倍。但理解到这一步是不够的,因为作者还说,“母亲的苦难与伟大在我心中渗透得深切”.我们很容易遗漏“深切”这个信息,遗漏这个信息.学生将体会不到母亲痛苦的深度与作者反思的深度。如果继续追问:仅仅是“加倍”吗?可能是三倍、四倍甚至更多呀?这时候,隐含的意义就会出现:不能把这种痛苦表现出来是痛苦,担心儿子走绝路是痛苦.而最大的痛苦在于儿子对她的不理解,母亲之痛,痛何如哉!?
拓展追问。如德国作家伯尔的《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师生在课堂上很快理清了作品内容,知道战争使“学校变成了医院,野蛮毁灭了文明,学生充当了炮灰”,感受到战争对人的伤害,因此.作品是对纳粹军国主义的强烈批判与讽刺。但是,有学生在下面嘀咕,谁让德国人发动战争,活该!显然,这个认识偏离了作者本意,产生了认识的误区。教师是敏感的,马上追问,“我”对战争恐惧和厌恶吗?这个追问让学生明白,“我”不知道为什么作战.也不知道自己牺牲的无意义,更不知道反思自己。问题似乎解决了,或者说,解决到这一步已经不错了,但是,教师并没有停留在此,继续追问:既然“我”没有反思,反思的任务由谁完成的?这一问拓展出一节课,师生在课后各自查阅了大量的相关史料,了解作家本人的经历,第二节课的讨论中就产生了新的认识:普通人也应承担战争的责任,德国大众集体地接受纳粹的精神奴役,反映了那个时代整个德意志民族的思想缺位。
教师的敏感体现在找到追问的时机,捕捉到思维的“临界”状态。这个状态就是思维的“拐点”或量变到质变的边缘.它体现为课堂问题到达可能推进的边缘.或学生思维处于胶着状态,这时候,教师提供给学生一个新的视角,借助追问推动思维的前行,促进思维的进入,发展和完善自己的观点,形成自己新的理解视角,进而在认识上产生从感知到认知、从表象到理性的顿悟和飞跃。追问有时是顺向的,它常表现为由近及远,由浅到深,由具体到抽象地帮助学生铺设台阶:有时是侧向的,它常表现为用同类链接、异类对比、质疑矛盾等方式帮助学生拓展思路。比如《雷雨》,学生一定会对周朴园的性格产生认识上的分歧,是自私自利还是天良未泯?形成一定认识后,我们可以继续追问:在周萍的身上,有没有周朴园的影子?你能否从周朴园的今天看到周萍的明天?
三者的关系,从流程考察,预设与发现是在课前,追问则在课堂进行当中。但是,没有前两种问题产生的方式,就不会有第三种情境的出现,因为前两种方式提供了营造情境的时空。这就是说,生成性问题的产生是建立在预设基础上的,是预设的丰富、拓展或调节、重建,它能使课堂变动不居.带来“美丽的图景”.带给学生强烈的内驱力.让学生孜孜以求。走进课堂时,是带着自己的问题还是学生的问题既由文本决定,也可以由教师决定,也可以两者结合。一般说来,经典文本由于它的复杂性与多义性.需要学生更充分地自我学习,因而产生的问题会相对多一些。也就是说,“生成”问题的方式应该成为产生“生成”性问题的主要渠道。
发表于: 10:40
&&&& 查看( 80
浙江永嘉十一中& 肖培东
山水永嘉,飞翔语文,课本有限,语文无限。语文,是思想,是生活,是我们飞翔的心灵。前不久.浙江省艺术化语文教学与校本教材开发应用研讨活动在我校举办。我结合永嘉乡土资源,采用艺术的形式,以“飞翔”为主线,将永嘉的山水文化等与语文学习相联系,较为成功地开了一堂题为“山水永嘉.飞翔语文”的教学课。这节课也得到了众多听课老师的赞赏。
然而,掌声中,我却有了遗憾,PPT上呈现的“Chinese keeps life flyingl”(语文让生活飞翔)一直烙印在我的心上。教学过程中那几个不够酣畅、不够尽兴的飞翔镜头总在我眼前闪烁。或者说,我在课堂上,给了学生飞翔的欲望,却又不自觉地降低了他们飞翔的高度。
在引出“飞翔”这个关键词后.我在PPT上打出自己写的一句诗“飞翔,不是只有一种姿态,飞翔,不是只有一片天空”。“同学们,你能读懂老师写的诗句吗?”一名男同学站起来,很自信地说:“飞翔,可以在各个领域里,不是只有一个方向。”“飞翔,是人类的梦想,更是世间万物的梦想。”一名女生很诗意地说道。文字其实是有内张力的,唯有放飞思想.展开联想,我们对词语的领悟及运用才会灵气飞扬。此时,我又出示新的PPr:小草吐翠,花儿绽放,溪水奔流,孩童学步.国旗飘扬……“请同学跟着老师说,飞翔是什么?”“飞翔是叶面上露珠晶莹的滚动。”“飞翔是春风中花儿的美丽绽放。”“飞翔”这个词开始在学生精美的意象联想中飞翔了。只是很快,一幅画有孩童学步的画面难住了一名女生,在我耐心的引导中.她磕磕绊绊地“飞”了起来。也许是担心时间不够,也许是沉醉在自我语言的表达中,随后的两幅图画感觉更是我在推着学生走。我的声音和学生回答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我以个人语言的优势带领学生走出了最后两次飞翔。“飞翔是残疾女孩舞台上梦幻的舞姿.飞翔是我们这个曾经多灾多难的民族坚强自信的崛起!”教室里,我激昂的声音在飞翔……
其实.最后的“飞翔”与其说是我带着学生“飞翔”,不如说是我代替学生“飞翔”,尽管他们已经准备好了翅膀。真的,有时帮助也是一种扼杀。
温州市2010年中考作文题目是“做一个行者”.教学过程中我要求学生真实地回忆出几个月前在中考考场上的作文构思。果然,同学多以自己初中学习考试中的受挫为素材.过度强调小我,不善于从生活中提炼素材。没有飞翔的思维,就没有精神突围的开始。当我们的智慧止于学校和书本之时.无限精彩的世界就被关在门外,试卷上布满的就会是日渐萎靡的心灵世界。怎么让学生再次“飞翔”?借助视频材料,我完成了一次迁移,让美丽的永嘉走人课堂,艺术性地把永嘉山水文化渗透在语文教学中。当同学们都陶醉于家乡的美丽时,我适时抛出如下问题:“阅读永嘉,再写中考作文,你还有哪些行走姿势?”很快,学生就开始在永嘉山水、永嘉文化、永嘉历史与未来之间“飞翔”了。一名女生微笑着说:“我要游遍永嘉,与诗人谢灵运一样,留一些美丽的诗句给家乡读者看。”我迎着她的目光,真诚地说:“真好,你爱家乡,你是要做一个永远穿梭在永嘉大地上的行者.同时也是在做一个与诗歌和书香为伴的行者。”随即我叫了另一位同学回答……
这一教学细节虽然没有什么不当,可是否有更好的方式,让一颗本已打开的心飞得更高、飞得更远?我应该这样做,迎着她的目光,真诚地说:“真好,你是在用心阅读家乡,那么就请你现场送出一句你写给家乡的诗句.让我们一起行走在你的文字中好吗?”而后你一言他一语,会有更多的同学也“秀”出他们的精彩.这不就更凸显出一个飞翔的课堂吗?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语文教师随时要有一种看得更远的目光,学生才能在你的视线中飞得更高。教育,原本就是在期待超越与升华。
课堂的尾声,当永嘉与语文相遇,同学们理解了乡土资源也是一本语文书,高中的语文学习需要一颗飞翔的心。此时,我充满激情地说:“你看,诗人徐志摩‘飞翔’了,一起来读读他的《再别康桥》部分诗句。”PPT上流动着康桥的温柔和诗人的想象:“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而后,我改写了徐志摩的诗“在楠溪江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以引发学生对永嘉文化的热爱。课堂诗意氤氲,弥漫始终。
但是这样的改写我为什么不让学生来完成?甘心做水草的更应该是他们,那也是一种“飞翔”啊。一个小小的填空,学生也许会用形容词,或“温柔”或“清澈”或“美丽”,也许会用动词.或“荡漾”或“弥漫”……是什么其实并不重要.因为词语转换的瞬间,学生眼前流动的一定是永嘉秀丽的山水:悠悠三百里楠溪江,河流柔曲摆荡.缓急有度,江水清澈见底,纯静柔和……把“康桥”改换成“楠溪江”,不仅仅是词语的简单替换,更是对家乡再一次的瞬时阅读.对乡情再一次的深情点燃。那样,诗意与激情荡漾,学生的心灵将会与家乡文化、家乡风光彻底融合。
如歌中所唱,“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像一只小小鸟,想要飞却怎么样也飞不高”,对于语文教学,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期待与无奈。其实课堂是充满机会的.充满机会的课堂才是开放的课堂。教师向学生开放,课堂向生活开放,学生向未来开放。开而不放或放而不高往往是因为我们想得不够深入、眼界不够广阔、把握得不够及时。多把机会留给学生,你所要做的就是瞩目他们的“飞翔”。因为要“飞”的更应该是他们!
一片树叶摇动无数片树叶,森林就飞翔:一个波浪拍打无数个波浪,大海就飞翔:一双翅膀唤醒无数双翅膀,天空就飞翔。语文课,就该是这样的森林、这样的大海、这样的天空。这样,我们才可以飞得更高。
发表于: 10:32
&&&& 查看( 33
湖北江陵县实验中学& 陈& 涛
教学《落难的王子》一课,我的安排是以学生自读为主。没曾想,刚读了一遍,学生们便跃跃欲试,都迫不及待地想表达自己的阅读感悟:这一则也太简单了.不就是想告诉我们厄运使人坚强这个道理吗?学生们能够通过自读,读出寓言的寓意,当然让人欣慰。但这样浅浅地读,真的读懂了文章的深意吗?我决定运用追问法来拓展学生的思维,也让他们真正沉潜于文本,读出他们未感悟到的深意来。
于是我提笔写下了如下课题:“落难的孩子”。一班学生纷纷指出:“老师写错了,应该是‘王子’。”我微微一笑:“没有错啊!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厄运使人坚强这个道理.王子与孩子又有什么区别呢?”我这样一问,出乎学生意料,一两个学生还想表达自己的附和之声,但被更多的声音制止了:“不对,王子要比孩子好。”一个学生说道:“一个王子,应该是娇生惯养的,但他却经历了国破家亡、又当奴隶又成残废、行乞度日这种种打击,显得厄运来得很多。”另几个学生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强调是王子,也就强调了厄运的残酷。”“因为王子在遭遇厄运之前是尊贵的,在遭受到厄运之后,他仍然很坚强.说明了任何人都得经历厄运的打击。”“王子在遭遇厄运前与遭遇厄运后进行对比,身份与地位发生了巨大反差,由此来强调厄运带来的巨大打击。但即使这样,王子仍然坚强地活了下去,来说明厄运使人坚强这个道理。”
看着孩子们稚气未脱的面庞,看着他们侃侃而谈的神情,很为他们感到骄傲。但作为教师,我觉得自己有必要让他们明白厄运更能让他们了解生活:“同学们说得很好,那么,有谁能告诉我,这是一位怎样的王子呢?”学生们纷纷指出:他生性多愁善感,最听不得悲惨的故事。“那么多愁善感是什么意思呢?”早已有学生搬出了词典:形容人感情脆弱,容易发愁或感伤。我继续追问:“王子是对什么发愁或感伤呢?”学生们都看出来了:“天灾人祸的消息。”通过这样一问,学生们都明白了,王子的泪水是为别人的厄运而流的。于是我追问道:“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位怎样的王子?”没有犹豫,学生们异口同声地指出:“善良。”确实如此,这正是我所期望的,我再次追问:“一位善良的王子,为什么会遭遇如此厄运呢?”当这个问题提出来时.每一个孩子都陷入了沉思。是啊,中国有句老话: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我们也经常说:好人一生平安!但现实真是这样的吗?当我们在简单的阅读中感悟着属于王子的悲惨与坚强时,又有谁听到了王子的无助与叹息?又有谁听到了作者想表达的深意?
面对孩子们的深思,我动情地指出:“我们阅读这一则寓言时,忽略了一个来自作者的深刻思考。作者实际上不仅仅告诉我们面对厄运时应该坚强.更告诉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可能遭遇不可捉摸的厄运。我们应该用一颗善良的心行走于世界:我们更应该明白,厄运的到来不会因为我们的善良而停步。我们无法回避厄运,但我们不必恐惧厄运.这是生活带给我们的最大感悟,也是作者想给我们的最深刻的提醒。”
这篇课文,贯穿全文的是王子的叹息:“天哪,太可怕了!这事落到我的头上,我可受不了!”孩子们仅仅理解为暗示了每个人都将遭遇厄运。但这样的理解显然是不够的,于是我这样问道:“有一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多次,你能找出来吗?”学生们的兴趣被再次调动起来.这叹息在课文中出现了三次,学生们也马上发现了一个问题:叹息的人却不相同。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不需要教师作出安排,讨论已然开始。“作者想表明每一个人都有可能像王子一样遇到厄运。厄运随时都会在我们身边出现。”看到学生们这样的表现,我默默赞许.但觉得还需要再一次深入地提醒他们:“那么王子正色所说的话表明了怎样的观点?”孩子们纷纷说道:”谁都应该承受灾难,而且要受得了。”“受不了的只有死。”“死是一种解脱,死虽然很容易,但这绝对不是面对灾难的态度。”我再次追问:“那什么样的态度才是正确的呢?”学生们这样回答:“面对灾难,我们必须得承受。”“我们必须得积极面对,然后去克服这眼前的困难。”当学生得出如此结论时,一切都显得水到渠成:“同学们说得很好。从王子的这段话中我们明确了一点.厄运使人变得坚强.但绝对不是所有的人,而是使强者更强。”
发表于: 10:29
&&&& 查看( 26
南京市人民中学& 陆红华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选了苏轼的豪放词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中周瑜鏖战赤壁,大破曹军,其风姿与才情可谓卓尔不群。词日: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经查资料,火烧赤壁发生于公元208年冬天,有资料为证:
(208年)十二月,孙权为备攻合肥。公自江陵征备,至巴丘,遣张患救合肥。权闻恚至,乃走。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三国志·魏书·武帝记》)
“羽扇”为拂暑之物.而周瑜在数九寒天手执它火烧赤壁似不合常理。此“羽扇”是否为麈尾呢?鏖尾原为拂尘工具,在细长的木条两边及上端插设兽毛,或直接让兽毛垂露外面,类似马尾松(见图一)。随着不断发展,麈尾逐渐成了一种形似羽扇的毛扇,其形如树叶,下部靠柄端处为平直状,所谓“圆上天形,平地势”(见图二),其毫,是以麈尾为材料。“鹿之大者日麈,群鹿随之,皆看麈所往,随麈尾所转为准。”古人将麈尾装入木柄之中,制成一种类似羽毛的毛扇就是麈尾。有时也不仅限于大鹿之尾,如牦牛尾亦可为之。
关于麈尾之信实记录,出现于东汉时期。《北堂书抄》卷一三四引李尤《麈尾铭》:“手为成德柄,言为训辞。鉴彼逸傲,念兹在兹。”细味文意,可知麈尾为东汉贵族知识分子所常用。三国时期,麈尾开始见重于士人。欧阳询在《艺文类聚》卷六十七《巾帽》中引晋·裴启《语林》日:
诸葛亮与宣皇在渭滨,将战。宣皇戎服莅事,使人视武侯、葛巾毛扇,指挥三军,皆随其进止。宣皇闻而叹日:“可谓名士矣!”
司马懿听说诸葛亮“葛巾毛扇,指挥三军”,不禁感叹其为名士!这与当时士林名流雅重麈尾不无关系。此“毛扇”即“麈尾”,不单诸葛亮钟情麈尾,刘备也喜爱它。《魏略》的记载提供了证据:“备性好结牦.时适有人以牦牛尾与备者,备因手自结之。”还有东吴的孙权,盛唐画家阎立本的传世作品《历代帝王像卷》所描绘的吴主孙权,即手持一柄麈尾(见图三)。中古时期,麈主要分布于吴、楚、蜀一带,《艺文类聚》卷六九引陈·徐陵《麈尾铭》:“人贡宜吴,出先陪楚。”可以想见当年周瑜手执麈尾正符合风尚,亦有地利之便。其后,麈尾的功能也演变成了清谈家的风流雅器,魏晋人清谈时手执麈尾,实际就是以“主鹿”自命.盖逐鹿于清谈战场。清谈时通常采取主客问答方式,麈尾是主讲人身份的标志,有时辩论至为激烈.因而主客难辨,于是麈尾便在对手间传来递去。对清谈家而言,麈尾绝非可有可无之物,没有麈尾,主讲人不能“竖义”,清谈也就不能进行。许询《白麈尾铭》有言:“君子运之,探玄理微,因通无远,废兴可师。”麈尾的作用几近于现代教师的教鞭和乐队指挥的指挥棒。名士之所尚,使麈尾在人们心目中日趋尊贵,以至不清谈时,亦常执在手。
魏晋时期,麈尾还是征战沙场的武将指挥作战的重要器具。嘉靖本《三国演义》(俗称罗氏原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其“火烧赤壁”是这样描写周瑜的:
忽见将冲红焰.军突黑烟,周泰捻衡钢之槊,韩当挽雕弓之弦.蒋钦捐躯而挫锐,陈武舍命而争先。公瑾周郎,谈笑独挥其麈尾;德谋程普,往来尽仗乎龙泉。乃有徐盛辅合于丁奉,吕蒙协助于甘宁。
西晋时.出身贫寒的石勒 成为一方军阀后,贵族出身的王浚派人远道为石勒送去一柄麈尾,以表明他对石勒军事指挥权的认可:
壬辰.王子春等及王浚使者至襄国,石勒匿其劲卒、精甲,赢师虚府以示之,北面拜使者而受书。浚遗勒麈尾,勒阳不敢执,悬之于壁,朝夕拜之,日:“我不得见王公,见其所赐,如见公也。”复遣董肇奉表于浚.期以三月中旬亲诣幽州奉上尊号:亦修笺于枣嵩,求并州牧、广平公。(《资治通鉴》卷第八十九)
“羽扇”与“麈尾”其实不仅质地不同,使用方法亦有区别。用羽扇多为摇,用麈尾多称挥,因而执麈与操扇姿势也相异,可以想象赤壁战场上周郎手执白色麈尾,指挥水军从容破敌,是何等潇洒儒雅!其英姿岂是羽扇可以摇得?
羽扇创始于东吴,晋傅咸《羽扇赋》日:“吴人截鸢鸟翼摇风.而中国莫有生意,灭吴之后,翕然贵之.虽日出自南鄙,而可以遏阳隔暑。”文中可见吴人之羽扇并没引起中原人的兴趣,直到灭吴之后才由“始显用于蛮荒”,变为“终表奇于上国”。晋嵇含《羽扇赋序》也有言:“大晋附吴,亦迁其羽扇,御于上国”。那么晋灭吴后羽扇是否就大行其道了呢?其实不然。陆机在《羽扇赋》中假托宋玉与诸侯之对话,而盛赞羽扇之美。开头的一段描写恰恰表明晋人对羽扇之不屑:
昔楚襄王会于章台之上.山西与河右诸侯在焉。大夫宋玉、唐勒侍,皆操白鹤之羽以为扇。诸侯掩麈尾而笑,裹王不悦。
由此可见,羽扇的流行当在西晋建立以后。庾信的《哀江南赋》中有“陶侃空争米船,顾荣虚摇羽扇”的诗句,顾荣手执羽扇指挥作战.大战陈敏,已是东晋之事,与百年前周瑜之赤壁之战已不可同日而语。
发表于: 10:24
&&&& 查看( 40
黑龙江泰来县汤池中学& 吕宪华
“父亲”修筑高台阶是个错误
《台阶》中有一个被“我们家乡”认同的逻辑:“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这明显是一个被颠倒的虚假的逻辑,而这个逻辑的真实关系是:地位高,屋主人的台阶就相应高。台阶是地位的象征,地位是以权势或财势为基础的;没有权势或财势,即使勉强建起了高高的台阶,仍然没地位,仍然被人瞧不起。正因为如此,“父亲”在建好九级台阶后,坐在上面和别人说时感到“不自在”、“不对劲”,因为“父亲”并没有因台阶加高而体验到“有地位”的那种尊荣感,反而比原来更没有底气了:在体力上已经是年老力衰,在经济实力上也是消耗殆尽。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在分析“新台阶砌好了.为什么‘父亲’反而处处感到‘不对劲’时”给出这样的解释:台阶低,意味着经济地位低下,“父亲”由此形成了自卑心理。这种自卑心理长期存在,难以一下子消除,所以台阶高了,反而处处感到不习惯,不对劲。这种解释建立在“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这个逻辑基础上,所以不能成立。有句老话叫做“乍富不知新享受,乍贫难改旧家风”,事实是“父亲”根本就没有“富”,一直在受穷,何来“新享受”?何来“不习惯”?
问题的症结在于”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明明知道自己没地位,却偏偏去相信“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这个虚假的逻辑.拼出全力建高台阶去争取对他来说是子虚乌有的“地位”。父亲这么做只有一种解释,就是“父亲”一直生存在“没地位”、被人瞧不起的环境中,长期过着仅仅满足温饱的低级需求的日子。他是人,想要点“人”的尊严,要点不被人瞧不起的人格,可是这一点无法通过外部来实现,他别无选择,只有通过自己长期的苦役般的劳作来争取。也许“父亲”不会明白,通过筑高台阶来提高自己的地位是愚蠢的,不切实际的。“父亲”不应该“打肿脸充胖子”,“逞刚强”,他自己的荒唐加重了自己命运的悲剧性,他比造台阶前更绝望.从此陷入了无边的悲苦之中——“父亲”建台阶是个错误。
“台阶”本来就不是好东西
如果“父亲”真正有地位.有足够的财力或权力(哪怕是像村长这样的小小的村官)作支撑,就绝不会在建起台阶后有“不对劲”的感觉,相反,他站在高高的九层台阶之上就会感到很自豪、很荣耀、很开心,大有高人一等的感觉。这样一来,“父亲”建台阶就不是悲剧,而是“正剧”了。但是,这种正剧也不应该上演.因为这种正剧是建立在另一些人的“悲剧”基础之上的。
在分析“父亲”创业艰难的原因时,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认为“根源在于经济落后”,所以“小说深沉地回响着时代的呼唤:亿万农民的希望在于先进的生产力.以此迅速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结束老牛拉破车的日子。”这种解读是不符合生活真实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分析2008年金融危机的根源时说:“是华尔街的贪婪与不负责任造成今天这样的局面。”“父亲”的悲剧的主要根源不是落后的生产力——起码不完全是.不是经济问题,而是社会良心问题,是分配制度问题。社会如果不对“贪婪与不负责任”的力量加以有效约束.再发达的生产力,再巨大的社会财富对穷人都没有意义.像“父亲”这样的人只能活在别人高高的台阶的阴影里。
台阶成了一种象征,它是强者胜利的旗帜,是成功者傲视弱者的物质凭借,是强者和弱者之间难以逾越的鸿沟,是不公平不和谐的见证。一些人的台阶越高,“父亲”的台阶就越低,像“父亲”这样的人就越多,他们的命运就越不幸,他们的内心就越痛苦。台阶是一种价值偏见,具有极强的自私性、排他性、保守性。对在台阶之上的少数人来说能得到物质上的实惠是好事,但这对多数人、对整个民族整个国家来说就不是好事,从这个意义上说,台阶本来就不是好东西。所以,无论弱者与强者,都不应把台阶作为价值追求,把台阶作为体现自己价值的尺度。
“台阶情结”流淌在文化血液里
台阶,作为建筑物,屹立于三维空间里:作为人的等级,体现于制度内:作为价值观,流淌于文化血液中。在人们眼里,台阶等于地位、等于人格、等于权势或财势,台阶,既是不平等的象征,又是维护不平等的堡垒。这一点.封建皇帝是最大最好的榜样。在台阶林立、等级森严的社会里,人们之间的关系是台阶关系.人的价值由台阶来决定。在人们意识里,不是你是我的主子,就是我是你的主子,就是没有平等观念。人们将“伟大理想”、“奋斗目标”、“成功”无不和台阶联系起来,极力打造台阶,维护台阶,以高台阶为目标,以高台阶为荣耀,“台阶情结”流淌在文化血液里。
《台阶》是一篇社会寓言,它揭示了社会最原始、最普遍、最本质的价值追求。它的教学价值在于让学生认识“台阶情结”给人的心灵、给人性、给社会.特别是给社会最底层带来的深重的毒害——只有认识到毒害,才有可能避开毒害——因此要引领学生探究:
1.-个老实厚道、诚实劳动的农民为什么无论如何都得不到让自己满意的尊严?“父亲”有什么样的“地位”才觉得“对劲”?
2.人的尊严来源有哪些?你如何评价把台阶、地位、尊严联系起来看待的民风?
3.桃花源里的人们生产力水平并不高.社会财富并不丰富,为什么“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你认为建“桃源社会”的条件是什么?障碍是什么?如何才能消除这些障碍?
4.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温总理为什么提出这样的目标?“更有尊严”的生活应该是什么样的,请你描述一下。
发表于: 10:03
&&&& 查看( 24
[摘 要]《爱·回家》没有明星阵容,没有紧凑的情节,连对白都少得可怜,却荣获韩国第三十九届大钟奖最佳电影、最佳编剧、最佳制作,创出了骄人的票房成绩,堪称缔造韩国影坛神话。这部剧情简单、节奏缓慢的韩国电影,用简单的勾画,却把城市人遗忘的乡间生活、朴实人情找回来,不到90分钟的片子,把温馨的记忆撒在观众的心房,明白爱的含义,在泪流满面的感动中想起回家。
[关键词]李廷香;细节之美;视听语言;情感共鸣
□ 张 英(西北大学,陕西 西安 710069)
&&&&&&&& 李廷香,韩国不多见的女导演,温婉韩国电影的代表人物,对于细节的捕捉能力是尤其值得称道。在影片中重视情节雕琢之外,致力于对“艺术电影”的探索——弱化情节、强化情绪和生活细节,通过长镜头的场面调度和修饰性蒙太奇等手法表现具有东方情调的景致。从影以来只有《美术馆旁边的动物园》和《爱·回家》两部作品,但她的温馨的小品风格电影被很多中国观众认为是韩国电影的标志。李廷香的镜头从来没有追求华丽, 朴实而真切是她在电影界里站稳的关键,形式上,无论是轻松愉悦的《美术馆旁边的动物园》还是沉静贤淑的新片《爱·回家》,都透露着她对于现实生活和普通人群的细致关注。她所倡导的细节之美以及真实主人公的理念也是韩国电影的极大特点,同时也是韩国电影深入人心的精巧之处。其值得称道的对于细节的捕捉能力,在她的后一部作品《爱·回家》中体现得更为出色,返璞归真,简化得有些惊人。
&&&&&&&&&& 一、细节之至 亲情之美
&&&&&&&& 所谓细节,就是细小的情节。“细节就像血肉,是构成艺术整体的基本要素。真实生动的细节是丰富情节、塑造人物性格、增强艺术感染力的重要手段。”对电影作品来说,要想在近两个小时的时间里把一个故事说完整,并且好看,吸引观众的眼球,就需要运用细节来表达情感、塑造形象、强调渲染和造成某种情绪设置悬念、营造气氛等等。往往一部电影让观众反复回味的,不是它的结构,不是主题,也不是演员,而是某些细节,比如一个手势、一条山路、一次穿针。细节刻画是表现剧情的非常重要的手法,《爱·回家》堪称这方面的佳作。
&&&&&&&& 影片通过小外孙成佑从开始瞧不起又穷又哑的外婆,到逐渐被佝偻的身躯、花白的头发、饱经风霜的外婆无私伟大的爱感动的过程,向我们描述了一个浓浓的亲情故事。影片朴实无华,没有雕琢的痕迹,也没有幼稚的煽情,一切只有细节,捕捉一老一少的亲情浓淡,从简陋的屋子到那辆破中巴车,缩减了不必要的枝节,所有戏份压缩在那个偏僻的小山村,在细节捕捉和情境酝酿中,晓之以情,细腻动人,在一幕幕熟悉的生活细节中,将观众感动得涕泪交加。
&&&&&&&&& 1.揉胸口。
&&&&&&&& 影片中,哑外婆一共有三处用手揉着胸口打圈表示“对不起”,这在韩国哑语中又表示“爱”。通过这个细节,对比出外婆博大宽厚的爱和成佑无视亲情的无知。当外婆首次试图拉外孙成佑的手时,成佑嫌弃又老又哑的外婆,甩开外婆。外婆歉疚地用手在自己的胸口不停地打圈,表示“对不起”,而成佑则鄙夷地骂道“迟钝”;第二次,成佑跟外婆要钱买电池,身无分文的外婆再次歉疚地揉胸口对自己的贫穷表示“对不起”,成佑气愤地推倒洗衣服的外婆,外婆挣扎着爬起来继续洗衣服;第三次,祖孙俩去市场买完菜回家,成佑为了和朋友一起坐,将外婆推下车。成佑回家后久等外婆不见,便去车站等候,好不容易外婆的身影才出现,成佑埋怨地问外婆:“你怎么这么久?”走路回家的外婆没有责怪成佑不让她上车,反而对成佑抱歉地揉胸口表示“对不起”。宽厚的外婆揉胸口的这个细节性动作,潜移默化地传递给了外孙。在告别时,倔强的外孙终于也向外婆揉了一次胸口,表示道歉,也表示了“爱”。
&&&&&&&&& 2.穿针线。
&&&&&&&& 年老的外婆看不清针孔,让成佑给他穿针,开始成佑讨厌婆婆,很勉强地把线一穿,不耐烦地扔在地上。当外婆再做针线活时,成佑开始帮她穿针,穿的比较长,并且用剪子给剪断,放到外婆跟前。最后在分别之时,成佑连夜将线团上所有的针穿满线。成佑穿针这个细节,表达出成佑由开始鄙夷外婆,到最后被外婆的爱感动的感情的沟通过程。通过成佑穿线的长度越来越长,表达出长长的线穿不尽对外婆的担忧和爱。
&&&&&&&& 3.走山路。
&&&&&&&& 影片初始,外婆佝偻着背,缓慢地走在崎岖的山路上,鄙夷外婆的成佑不情愿地跟在后面。接着,成佑偷走外婆的发簪卖钱回来时迷路了,外婆来寻找他,他这次不再是跟在外婆后面,而是主动走在外婆前面,带着外婆回家。第三次则是心存愧疚的成佑迎接从市场走山路回来的外婆,主动接过外婆的行李,轻快地走在外婆前面。影片通过走山路这个细节性动作,表现了成佑对外婆的敌意和鄙夷到关爱的转化。在走山路这个细节处理上,还有一幕更为感人:成佑要吃肯德基之类的鸡肉快餐,外婆就冒雨背负着自己 种植的野菜走山路进城镇。当浑身湿透的外婆步履蹒跚地爬攀泥泞湿滑的乡村山路上,佝偻的背影慢慢消失在画面深处时,观众被此情此景深深打动。
《爱·回家》中还有许多细节不胜枚举,影片之所以成功,不得不归功于细节生活化、人性化。用细腻的手法和熟悉的细节展现真实的生活,是捕获人心的第一“杀手锏”,看似琐碎,却让人觉得亲切。影片中东西方文化交融出崭新的审美意境,细水长流地陈述着东方的伦理美德。种种温暖亲情,使人反省,更叫人时常感动得鼻子发酸,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在文化共通中营造亲和氛围,在文化差异中展示独特风情,通过对一个个细节的精妙把握,完成了对观众的征服。
&&&&&&&& 二、平淡之外 影像之静
&&&&&&&& 法国电影理论家马塞尔·马尔丹曾说:“画面是电影语言的基本元素。它跟音响、音乐及对白共同组成了一个广阔的艺术世界。电影是一种影像文化,它是通过视听语言以其独特的具象性和直接性使人类从文字语言的抽象概念的桎梏中解脱出来,激活了自身的感性。”无疑,电影是影像的艺术。电影语言是视、听形象的总和,它依托画面、声音、蒙太奇等进行思想感情交流,对平民朴素亲情的礼赞影片《爱·回家》集中了体现了这些特点。
&&&&&&&& 1.镜头。
&&&&&&&& 在电脑特技和暴力横行的电影市场里,《爱·回家》却独树一帜。影片充满写实、朴素、温存,耐人寻味。平淡,是该片更高的技术。然而平淡之外,却于平缓展开的剧情中带给观众太多的感触、太多的亲情和极大的心灵震撼。贫瘠的但风光秀美的韩国乡村场景、外婆家艰苦的生活环境、从不言语但很慈祥的外婆,一幅幅平静的画面中蕴藏着无声的感人片段。外婆每次注视成佑时的慈祥善良目光和她苍老、黝黑的手在黑色的画面中举了好久,而后慢慢、慢慢地放下,这些镜头平缓朴素,但深刻地打动人心,惟妙惟肖地刻画出外婆宽厚无私的爱和成佑漠视亲情的无知。
在外婆的破屋里,影片运用了近景特写,从背后拍摄外婆清晨坐在屋前,静静地观看笼罩在淡雾中的山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充分表现了外婆向大山一样的静默、博大和隐忍,使观众不得不对外婆心生同情的同时,也暗生了爱戴之情。影片最令人感动的镜头出现在片尾,外婆送走外孙后,拄着拐棍独自一人,佝偻着背,走在回家崎岖的山路上。镜头一直远远跟着外婆孤独的背影,爬上山坡,走过弯道,回到那个几乎坍塌的破屋。这个平缓的长镜头,非常平淡地跟着外婆佝偻而孤独的背影,蕴含的却是对外婆深深的怜悯、无限的关爱和辛酸,召唤我们赶紧收拾行囊回家,陪伴孤独的外婆。
&&&&&&&& 2.音乐。
&&&&&&&& 伟大的瑞典导演伯格曼曾说:“在所有艺术形式中,音乐是和电影最相似的。”的确,音乐是最能表现人类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能够在人的内心形成震撼,引起情感共鸣,达到一种难以言传的效果。《爱·回家》中舒缓而轻快的音乐总会在恰当的时候,适时响起,含蓄富于深情,让人陶醉。无论是表现宁静、祥和的自然音响,还是背景音响,无不体现出影片追求的自然、平实和真实的风格。影片中,只要外婆和成佑祖孙两人走在回家的崎岖山路时,轻快而舒缓的音乐就会响起,表现出祖孙两人共处时情感的沟
通。而当片尾外婆独自一人走在漫长而崎岖的山路上时,音乐再次响起,这次却在轻快中感受出外婆的孤独和可怜,让人心酸不已。影片唯一一场表现山中夜景的画面,也是唯一一次用了虫鸣自然声响。外婆在屋里捉住虫子,成佑喊叫打死,而外婆却推开窗户放生。窗外,蛐蛐声、虫鸣声响起,衬托出山中的寂静和老人的孤独。
&&&&&&&& 3.语言。
&&&&&&&& 电影作为一门视听艺术,主要是由画面和声音构成的,整部影片的情节无不是通过视觉化的符号和视觉化的语言表现出来的。然而,在《爱·回家》中,语言几乎被人忽略不计,90分钟的影片仅仅只有成佑的语言,对白不够百句,但没有冷场,反而让人记忆犹新。《爱·回家》的节奏比较缓慢,但又不会让人觉得沉闷,最关键的地方,就是外婆这个角色在片中一句对白也沒有,但仍然能令观众印象深刻,尤其是她用手在胸前打圈表示“对不起”的肢体语言。
无语的外婆每次面对深爱的外孙诘问或者刁难时,只能用手在胸前打圈表示“对不起”,让人感到亲人无声的爱原来这么深厚,导演不是把这种爱拍给小男孩看的,而是那些城市中的情感隔膜人,呼唤人们善待亲情,突出主题。
&&&&&&& 三、感动之处 震撼之深著名格式塔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曾说:“视觉形象永远不是对于感性材料的机械复制,而是对现实的一种创造性把握,它把握到的形象是含有丰富的想象性、创造性、敏锐性的美的形象。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那些赋予思想家和艺术家的行为以高贵性的东西只能是心灵。”电影中的视觉形象越是富有想象力和创造性,并且拥有美好的心灵,那么它无疑越会打动所有观众的心。《爱·回家》里面,正是因为存在着这样的视觉形象,才如此吸引人、感动人、震撼人。
正所谓“电影的大众性使许多社会科学家和历史学家越来越确信,电影总是要反映特定时代中社会的欲望、要求、恐惧与抱负的”。《爱·回家》对现代人心理的把握非常到位,它所提倡的互相关爱、孝敬老人等最基本的儒家道德思想,十分迎合观众的家庭伦理观念。因此,不仅迎来大量的口味多元化的观众,还满足了大众对真、善、美最基本社会道德的心理渴望,自然也就引起观众极大的心灵震撼。影片从开头就开始酝酿气氛,一直憋到最后才出现最让人感动、震撼的镜头。外婆送走外孙后,拄着拐棍,佝偻着背,独自一人走在崎岖而漫长的回家路上。没有删减的长镜头,一直把外婆从山脚下陡峭的崎岖山路,一磕一磕拄着拐杖走回家的情景,用了一个大家惯用的长镜头表现出来。镜头一直远远跟着外婆孤独的背影,爬上山坡,走过弯道,回到那个几乎坍塌的破屋。看似平缓的长镜头,却把将积蓄在观众内心的感情,在这个时刻彻底爆发出来,明白爱的真意,懂得把爱带回家,在深深的感动中,引起情感的共鸣,达到心灵的震撼。
&&&&&&&& 四、结 语
&&&&&&&& 朴素简单的故事,平淡缓慢的细节,平凡真切的人物,屈指可数的对白,使得《爱·回家》这部影片深入人心。影片没什么大冲突,只是通过一些观众熟悉的生活细节,在宽厚善良的外婆演绎下,简单而平实,却像一种洗礼,让人不由得相信亲情的无欲无求,相信爱的润物无声,让人心里最柔软的部分慢慢裸露和舒展开来。它没有虚构的痕迹,也没有幼稚的煽情,在爽朗的笑声和温馨的感动中,透露出对现实生活和普通人群的细致关注,充分体现出关爱生命和善待亲情的款款深意。
[参考文献]
[1] [美]埃·弗洛姆.爱的艺术[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2]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3] [美]罗伯特·艾伦,道格拉斯·戈梅里.电影史: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77.
[作者简介]张英,女,西北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电影学。
文章转自《电影文学》
发表于: 08:30
&&&& 查看( 157
& & & 周五去市里参加了课题立项之后的培训,有俩意外之事:其一是叶馆长居然能认出我!并表扬了我,那是相当的开心。不过我讷于言只言了声谢,没有过多的交谈未免有些许遗憾;其二是培训讲座的老师与2012年的同一个老师,所讲内容也是一致的!讲座时说做课题需要占有大量的文献。在此跟大家分享几个免费的中国知网入口。3月2日验证可用:
发表于: 11:42
&&&& 查看( 55
& & & 有个晚上,用ipad看一本书,感觉有篇文章很不错,想打印出来和学生分享。于是就开始查找方法,那晚百度到的是用airprint能解决这个问题,但目前没有,只能望文兴叹。第二天还在思索这个问题,总算是有心人事竟成,用google云打印解决了这个问题。设置方法如下:
补充说明,你的手机和平板电脑上也得安装google浏览器才成。
发表于: 10:46
&&&& 查看( 15
《博览群书》2014001期作者/王凯
日,美国国家图书基金会( National Book Foundation)在纽约举行的晚宴上公布了2013年美国国家图书奖的评选结果。众所周知,从1996年开始,美国国家图书奖的奖项共分为四类:小说类( fiction)、非小说类(non-fiction)、诗歌类(peotry)以及青少年文学类( young people&s literature)。那么,2013年的获奖作家、获奖作品都有哪些?这些获奖作品又有何独特之处呢?我们从中可以窥探到美国当代文坛的哪些特点呢?
《上帝鸟》:
重温废奴运动
以废奴运动为题材的历史小说《上帝鸟》(The Good Lord Bird)最终击败茱帕·拉希里、托马斯·品钦和乔治·桑德斯等文坛名家爆冷搞得“小说类”桂冠。
詹姆斯·麦克布赖德出生于日,作家、音乐人,是《华盛顿邮报》《滚石》《纽约时报》等知名杂志、报刊的撰稿人。麦克布赖德的父亲是非裔美国人,母亲是从波兰移民美国的犹太人。他从小在布鲁克林长大。他的著作《水的颜色》( The Color of Water)讲述了他的家族史和他母亲的故事,曾位居《纽约时报》畅销书榜达两年之久。他的早期小说包括《圣安娜奇迹》( Miracle atSt.Anna)和《歌声悠扬》(Song Yet Sung)。麦克布赖德1979年毕业于欧柏林学院,获得作曲专业学士学位。随后,他又获得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专业硕士学位。目前,他是纽约大学的驻校作家,有三个孩子,常年居住在纽约和新泽西的兰伯特维尔。
这篇小说以堪萨斯如火如荼的废奴之争为历史背景。亨利·沙克尔福是堪萨斯本地的一位年轻奴隶、绰号“小洋葱”。机缘巧合之下,他在小酒馆里结识了废奴主义者约翰·布朗。在随后的日子里,亨利总是穿着一身连衣裙,这让布朗始终认为他是个女孩。小说以亨利为叙述者,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叙述了他的所见所闻。在和布朗一同前往弗吉尼亚的途中,亨利曾和美国黑人社会改革家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还有知名的废奴主义者哈莉特·塔布曼有过会面。同时,他还亲眼目睹了布朗在哈珀斯费里发动的突袭。最终,在这座具有历史意义的小镇,亨利终于找回了真正的自我。
这篇小说具有强烈的喜剧色彩,虚实结合间将读者带回到久远的废奴时代。亨利对自我的追寻更是让人对身份和生存的意义陷入深深的思考。
《解密:新美国秘史》:危机四伏的美国
在“非小说类”的评审中,最终赢得奖项的是乔治·帕克的《解密:新美国秘史》( The Unwinding: An Inner History of the New America)。
乔治·帕克,日出生于美国加州的圣克拉拉,记者、小说家和剧作家。帕克的父母都是斯坦福大学的学者。父亲是犹太人,而母亲的家庭具有强烈的基督教背景。帕克1982年毕业于耶鲁学院。他的文章曾发表在《纽约时报》《纽约客》等知名报纸和杂志上。自2003年5月起,他开始担任《纽约客》的特约撰稿人,为《纽约客》写了大量有关美国外交政策的文章。他的作品《杀手门:美国的伊拉克政策》( The Assassins& Gate: America ln Iraq)更是闻名遐迩,该书分析了导致2003年伊拉克战争的一系列事件,获得2005年《纽约时报》书评版年度十大好书。他还曾凭借其剧作《背叛》(Berrayed)获得露西尔洛特尔奖优秀剧作奖。他的近作为《有趣的时代:混乱十年作品集》( Interesring Times:Writings from a Turbulent Decade)。目前,他居住在纽约布鲁克林。
《解密:新美国历史》讲述了1978年至2012年的美国历史。这部作品旨在关注美国40年间的变化,追述了各行各业的人在这40年间的生活,其中就包含了多位同时代的公众人物,譬如著名脱口秀节目主持人奥普拉·温弗瑞、前国务卿科林·鲍威尔、美国著名黑人歌手Jay-Z以及著名小说家雷蒙德·卡佛。乔治的故事紧紧围绕四个中心人物和一座城市展开。他们分别是烟农之子迪安·普赖斯、瘾君子之女塔米·托马斯、硅谷大亨彼得·泰尔、华盛顿内部人士杰夫·康诺顿还有佛罗里达半岛西岸的海港城市坦帕。他们的故事可谓是各有千秋。普赖斯这位绿色能源英雄难逃破产,认为石油的枯竭将预示着美国的毁灭;塔米这位失业的工人在个人的努力下成为积极服务社区的优秀组织者;泰尔这位硅谷富豪认为网络革命空洞无物,认为民主严重威胁着资本主义的未来;曾经为政治痴狂的杰夫最终远离政治、远离华盛顿,开始养狗写书;而坦帕这座城市与茶党运动休戚相关。
该书具有极强的震撼力,让人读起来意犹未尽,将制度和金钱带给人们灵魂的孤独感刻画得淋漓尽致。在满是政治、金钱的世界里,人们应该慢下来,思考思考我们的过去、当下和未来。
《血红:诗集》:呼唤宗教
在“诗歌类”类评选中,最终拔得头筹的是美国女诗人玛丽·肴比斯特的诗集《血红:诗集》( Incamadine:Poems)
诗人玛丽·希比斯特1970年出生,在宾夕法尼亚长大。她曾就读于弗吉尼亚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和教学硕士学位。此外,她还曾在爱荷华作家工作坊深造学习过。2003年,她的首部诗集《准许》( Granted)获得比阿特里斯·霍利奖,2004年,她又凭借该诗集入围美国国家书评圈奖诗歌类决选名单。希比斯特的诗歌曾发表在《丹佛季刊》《科罗拉多评论》《爱荷华评论》等知名刊物上,她的诗歌还曾入选《2008年美国最佳诗歌选集》o目前,她在位于俄勒冈州波特兰的刘易斯与克拉克学院任英语系副教授。同时,她还任教于凯尼恩学院和爱荷华大学。
在这部诗集中,希比斯特透过一个标志性的时刻为切入点,以圣母领报的故事为中心,刻画了困惑乃至恐瞑的时刻。人们对精神的渴求甚或就是对外来事物的渴求。在这个需要选择立场、选择信仰、选择接纳还是拒绝的世界,这部诗集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富有诗意的、别出心载的另类选项。
《关于运气的事》:女孩的成长之路
最终获得“青少年文学类”奖项的是美国日裔作家辛西娅·角畑的《关于运气的事》( The Thing About Luck)
辛西娅·角畑日出生于芝加哥,是位美国日裔儿童作家。1986年,她发表的第一篇作品刊载在《纽约客》上,那是一篇短篇小说。2005年,她凭借《闪亮闪亮》(Kira -Kira)获得纽伯瑞大奖。她的第二部儿童文学作品《野草花》( Weedflower)出版于2006年。她凭借该作获得2006年美国笔会奖和简·亚当斯和平文学奖。此外,她的作品还包括《克拉克!越南最棒的狗》( Cracker!The Best Dog jnVietnam)、《美丽之外》(Outside Beauty)和《百万灰阶》(A MiLlion Shades ofGray)等。目前,她和儿子生活在加州的西科维纳。
这部作品讲述的是小女孩萨默的故事。2013年,萨默家没交过任何“好运”。就在收获的季节前夕,萨默的父母飞往日本处理急事。她和弟弟杰斯被留下来伺候他们退休的祖父母。可问题是,两位老人家不但因循守旧,而且还要求苛刻。在收获的季节,萨默疲于奔命,她不但要帮奶奶为工人烧饭,在她背疼的时候顶替她,还要担心他孤零零的小弟弟,根本无暇顾及老板可爱的儿子。最终一切变得一团糟。萨默的表现令奶奶极度失望。她认定一切都会好起来。可是却事与愿违。随着每况愈下,萨默不得不寻找解决的办法,即使这会继续招来奶奶的不快。毕竟,这可能是挽救家庭的唯一办法。
辛西娅的这篇作品笔调温婉、诙谐,涉及到代沟和文化差异等问题。同时,生命的脆弱和家庭关系也是该小说谈论的重点所在。
多克托罗:老作家荣膺杰出贡献奖
除了上述4位作家之外,现年82岁的老作家多克托罗(E.L.Doctorow)荣膺2013年度杰出贡献奖。他是该奖项的第26位获得者,此前,托尼·莫里森( Toni Morrison)、约翰-厄普代克(John Updike)、阿瑟·米勒( Arthur Miller)、菲利普·罗斯(Philip Roth)等知名作家都曾获此殊荣。
多克托罗1931年出生于纽约,曾就读于肯庸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1960年发表长篇小说处女作《欢迎到哈德泰姆斯来》( Welcome co Hard Times)。为他赢得声望的是他的第三部长篇小说《但以理书》(TkBook ofDaniel),他凭借该作品获得1972年的古根海姆奖。同时,多克托罗还凭借描写大萧条时期美国的《比利·巴斯格特》(Billy Bathgate)获得全国图书批评奖和福克纳奖。2012年,多克托罗又荣获索尔·贝娄文学奖。
与此同时,美国诗人、作家玛雅·安吉洛(Maya Angelou)获得公共服务奖,给她颁奖的是美国另一位伟大女性、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尼-莫里森。迄今为止,她曾出版过6本自传、5本散文和数部戏剧。1998年,她入选全美妇女名人堂,2000年获得美国国家艺术勋章,2008年获得林肯勋章,2011年获得总统自由勋章。莫里森评价她为是一位好友,一位艺术家和一个传奇。
纵观获得2013年度美国国家图书奖的4部获奖作品,我们可以看到,除辛西娅的《关于运气的事》.之外,有3部作品都是与经典相关的作品。
首先,麦克布赖德的《天堂鸟》和马克·吐温的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Huckleberry Finn)具有众多的相似性。《洛杉矶时报》认为这部作品令人捧腹大笑,满是离奇的意象。《沙龙》则认为这两部小说在主人公的觉醒方面存在较大的相似性。就连美国国家图书奖的评委都认为麦克布赖德的戏剧性和原创性都可以追溯到马克·吐温。
其次,乔治·帕克的《解密:新美国秘史》从结构的安排而言和约翰·多斯·帕索斯(lohn Dos Passos)的《美国三部曲》(us.A.Trilogy)形成了呼应。帕克本人承认,他对美国社会的不平等和剧变的准确把握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帕索斯1938年的《美国三部曲》。
最后,玛丽·希比斯特的《血红:诗集》明显与《圣经》( the Bible)相关。诗人以天使加百利向圣母玛利亚告知其将受圣灵感孕诞下圣子耶稣的故事为灵感所创作的这部诗集再次告诉世人,《圣经》这部宗教和文学经典永远是后人文学创作取之不竭的灵感源泉。
由此可见,即便在当今美国,文学经典的重要性依然亘古不变。在这种情况下,阅读经典和如何阅读经典就成为了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不仅仅是文学研究者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也是普通读者需要关注和了解的问题。总之,经典和阅读经典,永远也不过时。
(作者系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博士生)
发表于: 10:41
&&&& 查看( 24
《博览群书》2014001期作者/刘苏里本文总字数:4759
出版物反映人群的心理脉动,已是不争的事实,此一规律尤其适用于高端人群。大陆简体中文出版物(以下简称“出版物”)反映大陆中国人,尤其高端人群所思所想,规律更加明显。
2013年,是中国以及世界,这两个世界发生巨大变化的年份。稍远的背景,可以追溯到冷战结束,近一点的,无疑与互联网时代全面到来,以及五年前席卷全球的金融经济危机有关。在中国,更加特殊一点的背景,与中共十八大召开前后出现的各种变局,有着或紧或疏的联系。
巨变转轨,当其远未完成之际,通常给人“在十字路口徘徊”感觉。换句话说,中国与外部两个世界,都在发展的战车奔跑数十年后,面临全面整修甚至改变生产型号局面。这一局面的出现,与中国融人世界历史进程,以及外部世界准备不足,有极大关系。
上述背景的主要方面,在出版物中,都有十分准确的反映。以下笔者撷取其要者,与读者共同回顾、描述2013年“书籍里的中国与世界”。
中国(人)关切什么?
已经很多年,中国(人)的关切,始终是出版物的核心选题,2013年也不例外。随着中国经济成长,以及综合国力增强,作为大国(国民),中国(人)不仅关心自己世界里发生的事情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将眼光瞄向外部世界——虽然未必那么自觉,甚至出于功利考虑。
1.对中国前途的思考与忧虑,是最重大的话题,出版品数量也最多。我将它们概括为以下几个主题词:中国道路、中国想象和“中国病”。
中国道路。这一主题与中国“和平崛起”有关。与往年不同之处,2013年有关论述,范围更加广泛,反思声音此起彼伏。比较重要的有:吴敬琏等《改革共识与中国未来》、马国川《中国在历史的转折点:当代十贤访谈录》、吴敬琏等《改革共识与中国未来》、刘擎《中国有多特殊》、厉以宁《中国经济双重转型之路》、赵汀阳及何帆《另一半中国梦:何种文明?十字路口的抉择》、周其仁《改革的逻辑》、张维迎《改革》、纳波利奥奇《中国道路》、刘明福《中国梦:中国的目标、道路及自信力》(修订版)、祁斌《未来十年:中国经济的转型与突破》、黄亚生及李华芳《真实的中国:中国模式与城市化变革的反思》、夏尔马《一炮走红的国家:探寻下一个经济奇迹》、温铁军《八次危机:中国的真实经验》等。
中国想象。巨变转轨,意味着未来不可测,因而充满各种想象(方案)。想象是多重的,有历史有现实还有未来,有制度有文化亦有信仰,很是有趣。重要书籍有:汪丁丁《新政治经济学讲义:在中国思索正义、效率与公共选择》、刘小枫《设计共和:施特劳斯&论卢梭的意图&绎读》、吴稼祥《公天下:多中心治理与双主体法权》、郑永年《中国的“行为联邦制”:中央一地方关系的变革与动力》、孔飞力《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傅高义《邓小平时代》、寇延丁《行动改变生存:改变我们生活的民间力量》、沈迦《寻找·苏慧廉》、景军《神堂记忆:一个中国乡村的历史、权力与道德》、吕新雨《乡村与革命:中国新自由主义批判三书》、李志宏《民国乃敌国也:政治文化转型下的清遗民》等。
“中国病”。世界不独日本病、美国病和英国病,当然也有中国病。病有各种类型,各家看法也不同,叙述更是无奇不有。重要书籍有:张宏杰《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张鸣《再谈国民性》、石述思《石述思说中国:中国各阶层矛盾分析》、郑也夫《吾国教育病理》、易富贤《大国空巢:反思中国计划生育政策》、朱幼棣《怅望山河》、吕途《中国新工人:迷失与崛起》、何雪峰《地权的逻辑:地权变革的真相与谬误》、华生《城市化转型与土地陷阱》、麦尔《再会,老北京:一座转型的城,一段正在消逝的老街生活》、张彤禾《打工女孩:从乡村到城市的变动中国》、韩瑞《假想的“满大人”:同情、现代性与中国疼痛》等。
2.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已提到中国(人)关切、议事议程。这一转变虽未必自觉,但对外部世界却显得日益重要——中国(人)思考的方向,很大程度上将决定两个世界未来的前途。遗憾的是,这方面的著述,主要是翻译作品,其中包括:兰德斯《2052:未来四十年的中国与世界》、泽林《中国冲击:看中国如何改变世界》、傅晓岚《世界经济复苏与中国的作用》、范德沃特《你改变不了中国,中国改变你:一个荷兰建筑师的中国工作手记》、阎学通《历史的惯性:未来十年的中国与世界》、谢和耐《中国与基督教:中西文化的首次撞击》、艾什《中国观察:欧洲、日本与美国的视角》,史景迁《大汗之国:西方眼中的中国》等。
2013年,紧张的中日关系并未趋缓,但有关出版物非常有限,且主要来自日本学者:舆那霸润《中国化的日本:曰中“文明冲突”千年史》,严格说来,这并非两国关系作品,但古典中国制度文明始终是作者检讨’日本问题的尺度。佐藤三郎《近代日中交涉史研究》。有关钓鱼岛比较重要的作品出自日人井上清,《钓鱼岛的历史与主权》。《民族认同与历史意识:审视近现代日本与中国的历史学与现代性》这本文集,仍包括多位日本学者的文章。
在审视中国与外部世界关系大背景下,有若干种有关古典中国的著作值得特别提及,它们是:叶自成等《华夏主义:华夏体系500年的大智慧》、齐鹏飞《大国疆域:当代中国陆地边界问题述论》、何新华《最后的天朝:清代朝贡制度研究》、曾瑞龙《拓边西北:北宋中后期对夏战争研究》和《经略幽燕:宋辽战争军事灾难的战略分析》,等等。
3.帝国与国家。近年悄悄热起来的“帝国”话题,2013年被推向新的高度。除极个别作品出自中国学者之手,如刘迎胜《蒙元帝国与13-15世纪的世界》,绝大多数为翻译作品。国人有关帝国的想象,一面假借历史说话,一面让外国人张口。重要作品有:穆启乐等《构想帝国:古代中国与古罗马比较研究》、波里比阿《罗马帝国的崛起》、贝克《帝国兴亡:罗马帝国的六大转折点》、尤锐《展望永恒帝国:战国时代的中国政治思想》、杉山正明《忽必烈的挑战:蒙古帝国与世界历史的大转向》等。
与此同时,并不令人意外,关于“国家”的话题,再次成为出版、阅读焦点。重要出版物有:格林《国家的权威》、欧树军《国家基础能力的基础:认证与 国家基本制度建设》、罗斯金《国家的常识:政权·地理·文化》、约瑟夫·奈《软实力》和《巧实力》、希夫《国家为什么会崩溃》,以及米格代尔讨论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社会中的国家:国家与社会如何相互改变与相互构成》。
4.对极权的反思。2013年,著名的反乌托邦、警惕极权死灰复燃的作品,销售全面飘红,大都出了新版。此外,多部同类作品,以及延伸作品问世,且受到读者热烈追捧。它们是:阿普尔鲍姆《古拉格:一部历史》、米沃什《被禁锢的头脑》、格里森等《(一九八四)与我们的未来》、余一中《(古拉格群岛)大家读》、克莱普勒《第三帝国的语言:一个语文学者的笔记》、泰勒《洗脑心理学》、波隆斯基《从莫斯科到古拉格:俄罗斯历史上的光辉与黑暗》、迈耶《他们以为他们是自由的:年间的德国人》、鹤见俊辅《战争时期日本精神史:》,以及法国学者勒庞《心理学统治世界3,战争篇:理性操控》。
5.观念博弈与主义之争。伴随巨变一转轨,更加热闹的是各类观念、主义纷纷登台亮相,展开前所未有的博弈和较量。这一局面,是在出版管理愈益严格规范情况下发生,更显非同寻常意义。形势比人强,历史前行的方向,很难靠人的意志扭转。此类作品洋洋大观,就是很好的证明。重要的有:秦晖《共同的底线》、戴蒙德《民主的精神》、利普哈特《多元社会中的民主:一项比较研究》、克劳奇《新自由主义不死之谜》、阿伦特《共和的危机》韩水法《理性的命运:启蒙的当代理解》、杜维明《儒家思想:以创造转化为自我认同》以及《新加坡的挑战:新儒家伦理与企业精神》、秋风《儒家式现代秩序》、邓文初《民族主义之旗:革命与中国现代政治的兴起》、张颂仁等《民族主义,真诚与欺骗:阿希斯·南迪读本》、库比特《神学的奇异回归:基督教在后现代思想中的变迁》、梅茹耶夫《我理解的马克思》、陈学明等《中国为什么还需要马克思主义:答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十大疑问》,等等。
伴随上述争论,价值反思、重估,也成为国人极为关切的主题。此类书亦非常之多,且都有很好的市场表现。比较重要的有:桑德尔《反对完美:科技与人性的正义之战》、刘瑜《观念的水位》、何怀宏《新纲常:探讨中国社会的道德根基》、怀特海《观念的历险》、朱特《重估价值:反思被遗忘的20世纪》、齐泽克《自由的深渊》、萨义德《人文主义与民主批评》、阿伦特等《暴力与文明:喧嚣时代的独特声音》、雅各比《杀戮欲:西方文化中的暴力根源》等等。
战争、互联网与人类的未来
2013年,战争、互联网、人类未来,成为出版物的三大主题,从年头至年尾,层出不穷。互联网不用说,战争话题进入中国(人)视野,多少让人吃惊。朝鲜战争停战六十周年纪念,似乎不能完全解释这一现象。冷战图书集中出版,也很值得深思。人类的命运,是2013年出版物更大的关注点,很多作品极受欢迎:
1.战争。比较重要作品有:弗格森《战争的悲悯》、卡普兰《即将到来的地缘战争》、范克里韦尔德《制空权时代》、萨瑟兰《技术改变战争:全球军力平衡的未来》、沈志华《无奈的选择:冷战与中苏同盟的命运》以及九州出版社出版的沈关于冷战的五卷文集、白善烨《一位韩国上将亲历的朝鲜战争》、利比基《兰德报告:美国如何打赢网络战争》等。
2.互联网。比较重要的作品有:塞勒《移动浪潮》、舍恩伯格《大数据时代》、克里斯塔基斯等《大连接:社会网络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对人类现实行为的影响》、利普森《3D打印:从想象到现实》、西格尔《Web3·0;互联网的语义革命》、莱茵戈德《网络素养:数字公民、集体智慧和联网的力量》,以及安德森《创客:新工业革命》等等。
3.人类文明与未来。比较重要的作品有:麦克法兰《现代世界的诞生》、英格尔哈特《现代化与后现代化:43个国家的文化、经济与政治变迁》、戈尔《未来:改变全球的六大驱动力》、霍博《清教徒的礼物:那个让我们在金融废墟重拾梦想的馈赠》、马什《新工业革命》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全球趋势2030:变换的世界》、马凯硕《大融合:东方、西方、与世界的逻辑》、卢卡奇《民主化的进程》、科斯塔《即将崩溃的文明:我们的绝境与出路》、哈丁《集体冲突的逻辑》、罗斯《谁来监管泄密者?:国家安全与新闻自由的冲突》,等等。
在全球进入互联网的时代,仍有两个话题,——它们与中国和外部世界这两个世界皆关联密切,不能不提一嘴。它们是知识人与大学。2013年,两个主题的出版物非常之多,较重要的有:索维尔《知识分子与社会》、韦普肖特《凯恩斯大战哈耶克》、阿尔都塞《来日方长:阿尔都塞自传》、杨奎松《忍不住的“关怀”:1949年前后的书生与政治(增订版)》、范泓《雷震传:民主在风雨中前行》等等;李工真《大学现代化之路》、盖格《大学与市场的悖论》以及克龙曼《教育的终结:大学何以放弃了对人生意义的追求》等。
最后,笔者对出版物关注的三个人物提示读者注意,他们是王阳明、李光耀和朴槿惠。有关他们以及他们亲笔撰写的作品有:高濑武次郎《知行合一·王阳明详传:日本天皇老师眼中的中国圣人》、杜维明《青年王阳明():行动中的儒家思想》、艾莉森《李光耀论中国与世界》、李光耀《李光耀回忆录:我一生的挑战:新加坡双语之路》、金炳万《绝望创造希望:朴槿惠的传奇人生》和朴槿惠《绝望锻炼了我:朴槿惠自传》。
(本文编辑 谢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徐思宁军装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