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有佛教七宝里面说的地狱吗?怎么证实确实有?

如何证明地狱的存在
常有人问:有没有天堂?有没有地狱?天堂地狱究竟在哪里?事实上,天堂地狱不必向外寻找,天堂地狱就在我们的心里。举个例子:我们吃一顿早饭,这颗心就时而天堂,时而地狱,甚至十法界中的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的境界,都会在一天之内周游很多次。为什么呢?我们早上起床,本来无忧无虑,无愁无恼,打打坐,念念佛,心境就像佛一样清凉;刷牙洗脸时,想想今天要替什么人解决困难,把什么事摆平……这时为人服务的心,就是菩萨的心;坐在餐桌上了,一看早饭还没端来,就“快点呀!快点呀!”的催,肚子饿,这饿鬼的心就生起来了;等到早饭端来了,一看只有两样菜,每天都是花生、豆腐这两样菜,简直不能入口!这样计较分别,阿修罗的心也生起来了;甚至筷子一摔,桌子一拍,大骂几句,怒从心上起,不在家吃饭了,地狱畜生的心就随着怒火炽烧而出现了;坐车上班的路上,听见身旁乘客说起非洲饥荒,看报纸大火凄惨报导,悲悯的心一生起,人天菩萨的种种心也随之出现了。你们看:一顿饭里,时而佛菩萨,时而地狱、饿鬼、畜生交缠;半天工夫,时而人天交战,时而声闻缘觉交感。我们天天在这样的心里活来死去,忽而欢喜,忽而愁苦,一时是痴迷贪恋,一时又淡泊自在,或升华于清凉法界,或辗转于名缰利场,这不就是天堂与地狱吗?《华严经》说:“心如工画师,能画种种物”,世间最好的艺术家,就是我们自己的心,这颗心想像什么东西,就成为什么东西。过去有个人雕刻夜叉罗刹,他天天模拟夜叉罗刹的表情,想呀想的,想久了,不知不觉一脸横肉,变成很凶恶的样子;后来遇见一位法师,法师看到他一付恶鬼形相,觉得奇怪,就问他:“咦,您的脸怎么会变成这样?”这个雕刻家很苦恼的如实回答:“我也不知道呀!我本来不是这样子的,我刻夜叉罗刹,刻着刻着就变成这样了。”法师想了想,微微一笑:“原来如此,阿弥陀佛!施主,我看您换个方式,改雕刻佛菩萨的像吧,说不定另有造化呢!”这个雕刻家别无他法,姑且一试,于是天天观想菩萨的庄严,模拟菩萨的容貌,说也奇怪,日子一久,他的面相慢慢变得慈祥了,端庄了,比本来的面目还要善良多了,他这才知道心能转相,心里种什么因,心外就结什么果。我们有些人生得庄严美丽,就很矜持得意;长得难看,就怨怪父母把自己生得丑陋,这是不对的!假如你希望自己美貌,有尊贵的气质,那么,你应该先净化自己的心;如果能净化,天堂都能上去,何况区区的气质、美貌,要变善变美,何难之有?过去有一个将军向白隐求法,他疑惑地问:“,真的有天堂地狱吗?”“有啊!”“那么,天堂地狱又在哪里呢?”白隐禅师打量了他一番,问道:“你是什么人?”“在下是一员武将。”白隐禅师大笑:“哈哈!笑死人了!就凭你这么一付乞丐模样,也配做镇国将军?哈哈!笑死人了!笑死人了!”这个将军勃然色变,心想:我谦虚诚恳的来问道,你怎么一开口就骂人呢?真是太无礼了。于是怒气冲冲拔出腰间佩剑,向禅师一剑砍去,白隐禅师笑声一收,伸手向将军一指:“你看!地狱之门开启了!”这个将军一听,心念电转,立刻懂了,刹那间对自己的暴虐觉得惭愧,赶忙放下利剑,恭恭敬敬的向禅师道歉说:“末将愚痴,多有冒犯,尚望禅师鉴谅!”白隐禅师呵呵笑了起来,点点头:“你看,这不就是天堂之门开启了吗?”我们人生一世,究竟要上天堂,还是要下地狱,别人都不能替我们作主,能作主的,是自己的心!四、心的净化与心的解脱 心一变,大地山河都会为我们的心而改变,《维摩经》云:“欲净其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国土净”,这就是心的净化。《维摩经》上又说:“何为病?所谓攀缘;云何断攀缘?谓心无所得”,心不攀缘,不起妄念,得大自在,就是心的解脱。有时候常听人说:某人我不喜欢,某人真讨厌;这时不妨往好处想:某人对小孩子倒很慈爱,某人也有善良的一面。这样,原本你不喜欢的人,换个角度来欣赏他,说不定反而顺眼多了。佛教的教理,主要的就是将贪、嗔、痴三毒去除,转恶为善,化苦为乐,把地狱变成天堂,将怨仇变作亲谊,所以说“参禅何须山水地,灭却心头火自凉”。梦窗国师也有一首偈云:“青山几度变黄山,世事纷飞总不干;眼内有尘三界窄,心头无事一床宽”,我们的眼里如果有尘沙,这世界就会变色、变小,就看不清真相;假如我们心中磊磊落落,清净无事,即使睡在一张床上,都会感觉到法界之宽广无边。如何净化身心才能解脱呢?我现在举出较具体的四种心识来说明:(一)以平常心获得解脱平常心,是什么样的心呢?就是青菜豆腐常吃不厌,布衣粗服常穿不恶的心,是嗔恚惊怖常受不苦、世乐俗趣常有不迷的心。平常心,就是当吃饭时,就吃饭;当睡觉时,就睡觉;当欢喜时,就随喜;应该说话时,就直言无讳;应该做的事,就圆满达成;应该听话时,就依教奉行。也就是以真实的、平等的、平常的心来待人,应该怎样的心,就表现怎样的心。我看现在有些人,应该听话时,他自命不凡说个不停;真正请他表示意见时,他又不说了。平常心,既不虚矫作态,又不虚伪欺世,是一种真实自我的流露,在这种真我里,心自然能解脱自在了。过去有一位出家人,在寺院里担任(即煮饭、烧菜),从二十岁的青年一直做到五十岁的老人,整整做了三十年之久。有一次,道源禅师到寺里参访,问他:“您在寺里做什么工作?”“我是,煮饭炒菜呀!”“哦,做多久了?”“三十年了!“啊,三十年都做典座,没有参禅打坐,没有看经念佛吗?”“是喽!”“怎么三十年只做典座,不做别的呢?这不是太浪费了吗?”“禅师!您有所不知,这典座也不容易,里面的道理很多的!”“哦?典座就典座,不过烧饭做菜罢了,这里面还能有多少道理?”“唉,说给您听吗?这就像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下去,这道理我说不完,您也听不懂啊!”道源禅师执意问到底:“为什么呢?”那位老师父只是笑着答:“三十年的心得,一粥一饭,一花一叶都在日用平常中领略,在升火洗菜间受用了。您没有亲身体验,我怎么说都没有用呀!您怎么能说得出水的冷暖?您如何能了解火的寒炽呢?”这位出家人,烧饭煮菜三十年,真是“寒天饮冰水,点滴在心头”,他能在净水洗、烈火烧中安然自在度过了三十年,就是因为有一片平常心,不争名利,不贪有无,像慈航法师说的:“只要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还有一个“财主送烦恼”的寓言,也可以借来说明“平常心是道”的境界:有一个大富翁,家财万贯,住在豪华高楼上,每天想这样想那样的,为成败得失烦恼不断。楼下有间违章建筑的矮屋,住着一对年轻穷夫妇,每天出去上工,回来就弹琴、唱歌,倒是十分惬意快活。富翁天天看他们在楼下弹弹唱唱,心里很奇怪,就叹道:“咳!这穷人家连饭都吃不好,有什么好快乐的呢?我天天山珍海味,富甲一方,却烦恼不断,真是说不通!”他的管家听到了,就对富翁说:“老爷呀,你要他们痛苦烦恼吗?很简单,只要送他们二十万元就可以了!”富翁还是想不通:“二十万送他们,他们不就享福了?怎么会烦恼痛苦呢?”管家答说:“哎呀!你送了就知道了!”二十万,对富翁来说只是小数目,不算什么,于是把这对穷夫妻叫来,送了二十万给他们。这对穷苦夫妇忽然得了二十万元,一下子摆脱了苦难的生活,高兴得寝食不安,到了晚上,想把钱藏起来,藏到枕头下不安全,床铺下不放心,梁上怕被偷,柜里会被咬,两个人这样那样的放,放到哪里都不好,漫长一夜过去了,连觉都没能睡。天亮时,夫妻俩个你看着我的倦容,我看着你的红眼,这才发现上了富翁的当,就把钱原封不动的退回,说:“把你的烦恼还给你,我们不要了!”所以说:平常心,是我们走向解脱之道的第一步。(二)以惭愧心获得解脱惭愧心,就是时时生起对不起别人,对不起自己的心;做人常常觉得对不起人、对不起自己,他一定是个有道德的人。曾经有个画家,想画一套罗刹像,想找一个面貌凶恶的人做模特儿,有人建议他,要找这种人,最好到监狱里面找,因为监狱中多的是江洋大盗和凶残歹徒,那些人的样子很残暴,做为画罗刹的模特儿最适合了。这个画家到了监狱,先看到狱里有一个佛堂,一问之下,知道是犯人的布教所,就打消了来意,不找了。管理员觉得奇怪,问他为什么?他说:“这是有佛法的地方,被佛教法水沾沐的人,再怎么凶狠,都会有惭愧心,这里不会找到面貌暴戾的人了!”我现在站在讲台上,藉着灯光,看到台下各位都是慈眉善目,很善良、很庄严的样子,我相信各位在佛法的薰陶下,一定会有谦虚、高贵的惭愧心,只要时时抱着「你对我错,你大我小,你乐我苦,你有我无”的宽大心,我们佛教徒的心地一定会芳香美丽!(三)以无住心获得解脱《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个道理很深,不是现在的短时间可以解说的,我只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过去有一位和尚,因天龙禅师竖一指而开悟,凡是遇到有人向他问法,不管问什么问题,都缄口不答,只竖一指。俱胝座下有一位,有一次俱胝出外办事,有信徒来寺问佛法,他也依样画葫芦的竖起一指。这人向俱胝说起此事:“和尚,你这不愧是名师高徒,我问他佛法,他也能像和尚一样,竖起一根指头。”俱胝当下并不答话,等客人走了,便传唤这童子来,问他:“听说你也懂得佛法了,是吗?”这童子看俱胝和颜悦色,以为师父要考试自己,赶忙回答:“是呀!我也懂!”俱胝问他:“那么,如何是佛?”童子立即洋洋得意竖起一指,俱胝二话不说,一刀砍断了童子的指头。童子大惊之下,痛得哭喊起来,转身逃了出去,俱胝大叫一声“站住!”,童子停步,回头来看,只听俱胝又问:“如何是佛?”童子下意识习惯地举起手来,不见指头,忽然就明白了。这个公案是在告诉我们:自性与万法如同天风横空,又如夕阳照地,是遍满一切处的。“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世间万象,不过妄有而已;诸行无常,不过幻化而已;一切归一,一即一切。所以俱胝不管问什么,都以一指示人,“寒则普天普地寒,热则普天普地热”,是将一切简单化了。而童子有样学样,执着表相而不悟,所以俱胝一刀切断了去,就在启示童子禅法里“不住中间及内外”的无住境界。另外还有一位无业和尚,不管人家问他什么,他都一律回答:“莫妄想!”这也是一种“无来无去,无成无坏”的无住境界。如果我们的心里也能有这种境界,不贪不着,无沾无滞,“虚空生万有,万有归虚空”,那么,有什么不能解脱的呢?(四)以菩提心获得解脱菩提心,就是大慈大悲心,就是智慧心。唐朝诗人白居易笃信佛法,有一次向惟宽禅师问:“身、口、意,如何各自修行?”惟宽说:“佛法是面面要修,处处要到的。用身修持的,是戒律;用口宣讲的,是法义;用心践履的,是禅意。律即是法,法不离禅,身口意应该合一而修,怎么能分开呢?”白居易辩说:“既然身口意没有分别,那为什么要讲修心呢?”惟宽答:“心本无损伤,原不必修;说修,只是要人无论垢净,都不起念头而已。”白居易又辩道:“垢念,可以拂拭,说不起垢念是对的,怎么连净心都不能起呢?”惟宽开示说:“这就像人的眼睛,不能有沙尘,金屑虽然是珍宝,落到眼珠里,一样会致病。你没有看到天空的云吗?乌云能遮蔽青天,白云一样也是遮蔽青天呀!”白居易仍不甘心:“如果心中不起垢也不起净,无修无念,和俗人又有什么不同?”惟宽笑着分解:“俗人是无明的心,禅者是离弃无明和执着二病的心;俗人是不知修行或妄修,禅者是真修啊!”佛陀在过去生中割肉喂鹰、舍身饲虎,连生命都布施给人,是真正的修菩提心。现在社会上,很多人在那里说信奉佛法、实践佛法,实际上身、口、意不能清净,“痴惑于爱欲,不达于道德,迷没于嗔怒,贪婪于财色”,没有一点菩提心,外表挂着佛弟子的招牌,内心还是愚痴的人性,这真是很可惜的事!我今天讲了这些“佛教对心识的看法”,希望大家都能做心的主人。洒脱自在,毫无牵挂。我祈望各位能多看佛书、学佛法,在佛陀的慈光里净化自己,在佛法的甘露里解脱自己,使我们的人间更光明、更美丽!
查看: 691|
佛缘网站的运行需要大量的资金及人力,以下法宝流通的收益将用于佛缘网站的建设。感恩您的支持!
非经营性互联网文化单位备案: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金湖一里6号409室 邮编:361010 联系人:陈晓毅
电话:(值班时间:9:00-17:30) QQ群:8899063 QQ:法师答疑:地狱真的存在吗?怎么证明?--学佛网
&法师答疑:地狱真的存在吗?怎么证明?
发布:修身心&[ &]&& 日期: 9:53:00&&
地狱真的存在吗?  索达吉堪布:关于地狱的存在,一是以高僧大德的见闻可以证明。有些人曾亲自去过地狱,并留下了《地狱游记》等典籍;有些是靠回忆前世,想起了往昔在地狱中的经历。二是因为这是佛经的金刚语。假如佛经有不合理之处,那我们可以不承认地狱,但到目前为止,任何科学、任何智者对此也无法破斥。佛经中所讲的旁生痛苦丝毫无误,人类的苦乐也千真万确,依此可以推知,地狱也是真实存在的。  现在常有人说:“倘若真有地狱,那请指出来给我看看。”其实,佛经中并没有讲地狱是我们肉眼能看到的,但如果你造了恶业,必定会堕入其中受苦。就像世间人从未去过的一个地方,科学家通过研究探测,已发现了它的存在,即使老百姓暂时不相信,但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他们会亲眼目睹这一切。而佛陀所揭示的地狱存在,也是同样的道理。  济群法师:天堂和地狱可以在我们的一念之间。当我们内心被喜悦充满时,这一刻就是天堂;当我们内心被烦恼占据时,这一刻就是地狱。天堂和地狱也可以在人间,有些人过得无牵无挂,洒脱自在,就如身处天堂;也有些人贫病交加,烦恼深重,虽在人间,就如身处地狱。如果每个人都能充满爱心、充满慈悲心,那么人间就是天堂,就是净土。反之,如果每个人都充满痛苦,充满嗔恨心,那么人间就是地狱。此外,天堂地狱也各有其处,天堂在天堂处,地狱在地狱处。地狱业力成熟的众生才能看到地狱,天堂业力成熟的众生才能看到天堂。因为每个人看到的世界都是自身业力所感得,所缘境界都是自己内心的显现。在不具备相应业力和心态的情况下,我们是看不到的。  崇慈法师:生命的生存繁衍状况分为四大类,即胎生、卵生、湿生、化生。地狱、饿鬼、天神这些属于化生类。不能简单的以眼见、耳闻作为判断有无的标准。宇宙浩瀚,太多的眼见不一定为实,太多的耳听也不一定为虚。要证明地狱、饿鬼等的存在,只要符合两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就行,这个两个条件是:一,业力;二,道力。客观的事实,是无论信不信都存在的。  达真堪布:就是自心的显现。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空间里,肯定有地狱的众生,也肯定有佛菩萨。对佛菩萨来说,这个空间就是清净刹土。对地狱里的众生来说,这个空间就是地狱,他就会在这里感受地狱的痛苦。  譬如说这里有一杯水,地狱众生看是铁汁,饿鬼众生看是脓血,我们看是一杯水,天人看是甘露,佛菩萨看就是一尊佛,一片净土。  玛欣德尊者: 存在。比如Mahāmoggallāna马哈摩嘎喇那(摩诃目犍连)尊者, 就有个习惯,他喜欢用神通到天界,他就问天界的众生:“你们是造什么样的业而投生到天界?”他有时也会到地狱里去。他就会问一个众生:“你造什么样的业而转生到地狱?”所以他就到人间告诉人,不做恶,要造善。  圣严法师:是的,佛教毫不怀疑天堂与地狱的存在,因为天堂与地狱,都在生死范围的轮回之中。佛教相信,只要不出生死的界限,天堂,地狱,人人都有经验的可能,甚至可说,人人都曾去过天堂地狱。修了上品的五戒十善生天堂,造了十恶五逆的大罪下地狱。苦报受完了,地狱的众生可以生天堂;福报享尽了,天堂的众生可以下地狱。所以佛教相信,天堂虽好,不是究竟的乐土,地狱虽苦,也有出离的日子。  同时,由于所修善业的不等,天堂也有等次,由于所造恶业的轻重,地狱也分层级。  佛教所说的天堂,共分三界二十八天。接近人间的欲界天共有六层,往上的色界天共有十八层,再往上的无色界天共有四层。事实上,修善业的人,只能生在欲界六天,色界天及无色界天中除了色界上层的五净居天是小乘的三果圣人所居,其余都是修习禅定者所生的禅定天。  佛教所说的地狱,大大小小的有无量数目,那是由于狱中所受苦报的不同而分,主要则分为根本地狱、近边地狱、孤独地狱的三大类,佛经中通常所称的地狱是指根本地狱。根本地狱的主要区分,则有上下纵贯的八大炎热地狱,以及四方连横的八大寒冰地狱。依照各人所犯罪业的差别等次,便到应到的地狱中去受报。通俗的说,下地狱是由鬼差狱卒的捉拿,就实而论,生天堂下地狱,都是由于各自的业力所感,业力倾向天堂就生天界享福,业力倾向地狱便生地狱受苦。  祈竹仁波切:地狱、天界乃至整个六道轮回皆为众生共业所生,它的存在正如人间世界的存在方式一样。当整个宇宙进入消失的阶段时,地狱便不复存在;在此之前,只要众生有共业,六道便存在。说它并不存在是不正确的看法。你看不到的地方,不代表就不存在。只要你略作少许恶业,便很快会见到地狱的存在与否了!当你在地狱道中投生时,你肯定绝不会怀疑它不存在!当然,以中观应成派的空性见去解释的话,地狱与万事万物皆为缘起,并无自性。但即使它是无自性的,并不是说它不存在。你的肉身也是无自性的,但却非不存在。  我们为什么要闻思地狱的痛苦?  达真堪布:讲地狱的痛苦,不是吓唬你,也不是让你难过,而是让你忏悔,让你以后不要再造业,让你解脱。现在很多人都不爱听,一讲轮回的过患,都觉得太残忍了。有的人是不敢听,有的人是不相信。如果你反复地去思维、观修,你真正认识到了、体会到了这些,对你的一切一切都有好处。这都是修行,这都是脱离痛苦、断除烦恼的方法,不是吓唬你。一定要把这些弄明白。  多识仁波切:从戒恶行善的教化目的出发,佛教说的戒律以及天堂、地狱不但需要,而且对预防犯罪、保障社会安定有积极的意义。  佛为什么不救地狱?佛是教育我们慈悲善待世人与众生。那为什么有地狱呢?  传喜法师:很多初学佛者,或者没学佛的人一种想法,一种认识:总说佛慈悲的,怎么不救地狱?好像拉到一个概念上。佛是慈悲的,所以佛国没有地狱。我们不慈悲的,我们人是自私自利的不讲慈悲,所以我们人间有地狱。没有觉悟的众生制造了自己的地狱,所以佛想尽办法,从没有地狱的佛国,来有地狱的人间,来引化我们,教化我们,我们还都听不进去。  佛教我们慈悲待世人和众生,这跟地狱是两回事。就是因为有地狱,佛才教我们要慈悲,要改造自己,免得堕地狱。好像这个世界上有高山、有险谷,佛菩萨给我们架桥。那你问佛菩萨造桥,那世界上为什么还有高山险谷?这个之间没有什么关系的。  地狱是我们自己造的,你不觉悟自己,贪嗔痴造就的地狱。正因为我们众生这么愚痴,自己害自己下地狱,所以佛菩萨才慈悲来教化我们,要慈悲心啊、对世人要善待啊、要善待众生不要结怨啊,不要为自己挖地狱啊。 
(点鼠标右键另存为) &
&&&&&&&&&&&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全部:&&&&&&
猜你还对这些相关资料感兴趣(全部: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用心去做,随缘结果。学佛网,您身边的网络学佛修行道场,我们时时刻刻就在您的身边!
学佛网 ()您现在所在位置:&>&&>&
发布时间: 11:16:52&&来源:枫网综合
有地狱吗:地狱惨状
好的人上天堂,坏的人下地狱。这是一般人所知道的常识。但是,在佛教看来,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地狱吗?要问是否真的有地狱吗,其实佛经早就对无间地狱做出了描述。
这个世界有地狱吗?《长阿含经》里说:佛告比丘。无间大地狱有十六小狱。周匝围v。各各纵广五百由旬。云何名无间地狱。其诸狱卒捉彼罪人剥其皮。从足至顶。即以其皮缠罪人身。着火车轮。疾驾火车。辗热铁地。周行往返。身体碎烂。皮肉堕落。苦痛辛酸。万毒并至。余罪未毕。故使不死。是故名为无间地狱。
于是,佛经里对有地狱吗这个问题作出了解答。但佛教是否真的认为有地狱呢?如果你问一个唯物主义者,到底有地狱吗?他也许会告诉你没有;问一位基督教信徒有地狱吗,他会说有;问一位信仰佛教的人有地狱吗,他也会说有地狱;你问一位藏民,真的有地狱吗?藏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肯定有地狱。而佛教如何回答有地狱吗这个问题呢?说有,谁也没有办法拿出无可辩驳的证据来说服反方;说没有,也缺少一个全面而有道理的解释。也许有人说,谁也没见过地狱,谁也没去过,单凭一些推理不能证明有地狱,但没有见过的东西并不代表它不存在。比如说,人的祖先你见过吗?你自己的身体里面存在的心你见过吗?有人去过岗底斯山的里面吗?人没有见过的东西和没有去过的地方有很多,而且人类肉眼看不到的东西也有很多很多,所以虽然没人见过,没人去过,但不能代表没有。
到底世界上有地狱吗,佛教里认为是有的。不仅仅是源于佛经里的描述,首先问问你有没有快乐和痛苦之分?另外有没有烦恼和解脱、战争与和平、恐惧与安祥、恶劣的环境和优美的环境之分。如果你有这样的感受,就一定有地狱和天堂。
我们有时在电视里看到,有些地方的人民在优美的环境里,享受快乐的生活,就像是人间的天堂,突然间,恐怖组织袭击善良的人民,破坏了优美的环境,烧杀抢夺的时候,那些的场面就像人间的地狱,你感觉到了什么样的滋味?佛也没有说过天堂和地狱不在世界以外,它有一个特殊的地方。天堂和地狱就在这个世界,而且就在自己的心中。恐怖组织与杀害他人的人就是魔鬼,这些人比历史记载的魔鬼还恐怖。所以说魔和神,天堂和地狱,好和坏,快乐和痛苦都在自己的心中。
因此,关于有地狱吗这个问题,佛教和其他宗教对地狱的观念完全不同。有些宗教认为天堂和地狱是永恒不变的,但佛教不认为天堂和地狱是永恒不变的。
从佛教的观点看,嗔恨、贪欲、愚痴三种毒火烧掉自己的良心,伤害他人,造成堕入地狱的罪孽,才能堕入地狱。已堕入地狱的人,只要以他的善业功德或过去世的功德一样可以获得解脱的,地狱之门不是永远紧锁的,那是暂时接受惩罚的地方,没有理由使他们永久在地狱中受苦。地藏王菩萨就是发了大愿,在地狱中度化众生的菩萨,除非犯了五无间罪的人,是很难从地狱中出来的。
佛还告诉我们,天堂和地狱不在世界以外,就在这个世界。因此,世界真的有地狱吗在佛教看来,不过是一个名词,天堂和地狱一样,也只是一个名词,是暂时的居所,就像犯了罪要在监狱里服刑一样,但地狱的痛苦要比监狱的痛苦大成千上万倍。天堂是善业因缘而来的暂时居所,所以有光明和快乐。地狱是恶业因缘而来的暂时居所,所以痛苦且灰暗。只要我们相信因果,积累善因,不种恶因,就能避免地狱的痛苦。
佛教网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fw12 】
热门点击排行
大家都在聊
【枫叶正红】
【莲心清净】
【不老先生】
关注枫网微信
手机扫一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教故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