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万寿路东街西口什么时候选书记

      
县国税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文到万寿税务分局讲专题党课
日&&来源:建平新闻网&&作者:&&点击次数:278 次&&
& & 建平新闻网讯 &6月20日下午,县国税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文同志深入到基层工作联系点万寿税务分局,对“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进行指导,给分局支部全体党员干部讲了一堂题为《把握六个环节
争做合格党员》的专题党课。
& & 李文强调,今年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是党中央强化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深化党内教育的又一次重要实践,对于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具有重要意义。全县国税系统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党章党规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增强政治意思、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实。要把思想统一到上级的要求部署上来,把学习教育与推动全县国税工作结合起来、与促进本职工作结合起来,做到两手抓、两促进,充分发挥共产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积极主动作为,做一名合格党员,争做国税系统的先锋典范。李局长重点就“做”,把自己对党章党规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学习的心得体会跟分局支部党员干部做了深入交流,提出要把握好六个环节,即“要做明事理的人、做懂规矩的人、做守纪律的人、做重程序的人、做讲团结的人、做有所为的人”,做“四讲四有”合格党员。李局长的讲课,深入浅出,紧密联系基层税收实际,接地气,使同志们受益匪浅。课堂上,分局支部党员积极发言,畅所欲言,互相交流学习体会,一致表示将以此次专题党课为契机,进一步统一思想,形成工作合力,努力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一是坚持勤奋学习,力求知行合一;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增强整改实效;三是坚持党性锻炼,做好本职工作。
& & 李文并就深化国地税合作、经济税收形势分析、“营改增”和“金税三期”工作及队伍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国民及收入核算科科长李文学陪同调研。
&责任编辑/张勇
当前是第[1]页
上一篇:下一篇: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7月28日上午,中共建平县第十五届代表大会第一次…我最崇敬的“纪检书记”——刘丽英(之一)
10天前,确切地说,是今年6月28日下午,我驱车来到京西万寿路附近的一个院落,如约拜访了原中纪委副书记刘丽英。
这次与刘书记见面,完全是在意料之外。头一天(星期天)下午,我正在家中伏案写点东西,忽然电话铃响起,我拿起电话,里面传出一个亲切而又熟悉的声音“你好!是刘国航同志吗?我是刘丽英。”
“刘丽英?”乍听到电话里的介绍,我有些惊讶,但我很快就确认这是刘丽英书记的声音。一时间,我禁不住神情有些激动。在与刘书记通话十几分钟后,心情仍久久不能平静,8年前的那段采访经历又浮现在眼前。
那年(2002年)秋天,党的十六大召开,我有幸成为《法制日报》两位驻会记者之一。在盛会闭幕之际,我第一次见到刚刚从中纪委副书记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刘丽英同志。庆幸的是,面对当时海内外大批新闻媒体的采访要求,刘丽英书记都婉言谢绝,却唯独接受了我这个《法制日报》记者的专门采访。
至今,我仍记得那一天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见面的情景:大会宣布闭幕后退场时,我忽然看到前面不少女党代表正簇拥着另一位年纪稍长一些的女代表,并纷纷与其在一起合影留念。我有些好奇,就站在一旁观看。很快,我听到了走过我身边的一些女代表们的激动声音:“多好啊!我们见到了刘丽英大姐,还一起照相了!”
&哦,是中纪委副书记刘丽英!难怪有这么多的基层党代表们要同她合影留念。对许多人来说,刘丽英这个名字可谓如雷贯耳。多年来,由刘丽英领衔或直接主办的反贪大要案公布后,在中国政坛上引起了强烈轰动,更是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应。人们把敢于碰硬、嫉恶如仇以及勇于查办贪污贿赂大要案的刘丽英,视为正义战胜邪恶和执法如山的代表或化身,因而称她为“铁娘子”的有之,称之为“刘青天”和“当代包公”的有之,更有人竟称刘丽英是十大元帅之一刘伯承之女,因而她不惧怕贪官污吏打击报复。云云。
“我只接受《法制日报》记者的采访,就是想通过你们是中央政法委机关报这一权威渠道,向广大读者传递这样一个信息:我不是哪位老帅的女儿,只是一个很早就接受党的教育并立志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的普通共产党员,而我所做的都是我分内工作的一部分。”这是刚刚卸下中纪委副书记职务的刘丽英当年在接受我采访时的一段话。那次采访的时间是2002年10月底的一天上午,地点是京西万寿路刘丽英副书记的住处。
此前,我对刘丽英同志有一点了解,但却是仰慕已久。我第一次听到刘丽英的名字,是在已故当代著名作家刘宾雁的《人妖之间》这篇报告文学上。当时刘丽英是查办黑龙江省宾县王守信案件的主要负责人。有趣的是,刘宾雁在这篇文章中曾点名称颂为“改革人物”的当年宾县领导人田凤山,前几年也因利用职务之便大肆受贿和买官卖官等权钱交易而在国土资源部部长职位上被拉下马,并被判重刑。这次,我在人民大会堂里见到刘丽英后,出于一种职业记者的热情与冲动,驱使我走上前去,径直向她提出了我的采访要求。刘书记仔细地端详我递过去的名片,若有所思。很快,她就对我说,我让我的秘书同你联系吧!
刘丽英书记的秘书当时是孟抗利同志。没多久,她就给我打了电话,并热情地陪同我前去刘书记的家里。正是通过一个上午与刘丽英副书记的深入交谈,我初步了解到了刘书记在中纪委工作24年尚不为人知的情况,尤是在查办一系列大案要案中所遇到的鲜为人知甚至不为人理解的“内幕新闻”。
给我印象较深的是这样几个情况:一是在办理一些案件时,刘丽英首先遇到了来自各方面的说情与压力,甚至是一些早年老同事的不理解;在办理案件时,经常遇到不正常的干扰,特别是来自香港某些媒体的不负责任报道(其中称刘书记的家人如何如何);三是称刘书记有“后台”背景,比如说是刘伯承之女等,因而才敢于查办大案要案。对以上三点,刘丽英逐一进行了解释与说明,对一些带有攻击与诽谤的海外报道予以有力驳斥。
&采访中间,刘书记还将也的一些讲话和发言拿给我参考,并特别强调说,党中央特别是负责纪检工作的中央常委领导同志对她的工作一直持支持态度。而中央近年来所采取的一系列反腐倡廉的方针政策,也大得党心民心,并有力地震慑了一些党员干部的违法犯罪行径,从而保证了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大量的事实一再证明,我们改革开放搞多久,反腐倡廉就要搞多久,两者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反之,就会导致社会极度不稳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反应。
正上基于以上采访,我写出了近一万字题为《一个老纪检干部的经历与情怀——党的十六大代表、原中纪委副书记刘丽英访谈录》的稿件(后来被其他新闻单位转载时,标题已改为《我在中纪委24年》),准备在《法制日报》上发表。但是,我写的稿件仍然遭致许多记者都会遇到的相同命运的折磨:离奇且不近情理的删改。一位刚上台的总编一遍遍地“审阅”这篇专访稿件,对其中涉及到的一些澄清事实的说法表示疑义,称“这样说不好吧!”或“把这块删掉吧”。
我没有多说什么,因为他所要删改的稿件业已通过了受访者刘丽英同志的审阅,并不是我能左右的。其实,我写的稿件并没有过多掺杂属于我个人色彩的东西,一是我不敢,二则我不愿意。在我看来,专访某个人的稿件一般均带有受访者个人口述经历的印迹,与访问者的自身理念与观点没有必然的联系。当初在撰写这篇稿件之时,我采纳了报社女同事宫晶珠的建议,不要刻意地依作者的喜好和习惯“写”,而是采用问答式的专访形式来“述”。这样,既能保证采访时的原汁原味面貌,又能从受访者的叙述中感觉出文章的风骨来。后来证明,她的这一意见是对的。
就在这篇专访稿件行将见报时,不知哪位敏感的记者嗅到了味道。原来,他们向刘丽英书记提出采访的请求被婉拒后,却意外地知道一位《法制日报》的记者则有幸单独采访了这位为人一向低调的纪检系统内的传奇人物。很快,《南方周末》驻北京记者站长林楚方(现任《看天下》杂志执行总编)打电话给我,希望能在我的引见下,再专门采访一次刘丽英同志。我有些为难,但又不忍拒绝同行的要求,就将电话打到了刘书记的秘书孟抗利同志处,但得到的回话既委婉又坚决:感谢记者同志的关注。不再接受任何记者采访。欲报道的其他新闻单位,可参见《法制日报》刘国航同志的报道。
直至此时,我方感觉到自己很幸运地抓到了一个“大新闻”题材,让我更加强烈地意识到作为党报记者采写“新闻人物”的权威性。这固然与我所供职的媒体的“机关报”不无关系,又理所当然地体现出一个记者是否具备应有的新闻职业敏感。我可以说是初步合格了,同时为我所在的《法制日报》增添了一丝荣誉,我们终于抓到了一个独家的。
这绝对不是我在老王卖瓜——自卖自夸。就在这篇目稿件见报后(时间大抵是2002年11月初),很快就有了热烈反响。尽管在我们报纸内部没有特意的表扬,但是大家都认为,这是近年来我们在抓权威新闻人物报道领域的一个有益突破。遗憾的是,那时报社里的不学无术和不钻研业务的歪风正盛,没有谁会想着会为这篇具有一定影响的专访报道给出一个正面的评价。事实上,假如有人真的这样做了,就会引发其他一些人的不舒服反应——已经过去8年了,我这样说还过分吗?
很快,一个颇能说明问题的“景象”出现了:国内近百家报刊尤其是那些新闻时政杂志纷纷转载了这篇报道。客气一些的,设法找到我,称我报或我刊将转载您的报道;不懂事的或骄横一些的,则连个招呼都不打就转载了。但最终我还是发了一笔小财——几十家很“懂事理”的报刊相继给我寄来了稿酬,加在一起是一笔不小的进项呢!
疑惑的事儿当然也有——上海的《新民周刊》的资深编辑陆幸生先生给我来信,称他们的刊物已决定转载我的文章,并将寄来一定的稿酬。我知道后自然感激不尽,但直至今天——8年后,我除了收到一笔稿酬后,竟然连一本样刊都没有收到。后来,我到街上去买,却到处找不到这本上海出版的刊物。其实,这样简单的事情,为什么一开始就不能做得好一些呢?
尽管如此,令我最兴奋的事情还在后头:大概是在次年(即2003年)七八月份,我的老领导及同事李明信(《法制日报》原副总编、《民主与法制时报》总编)见到我时说,我写的那篇关于中纪委原副书记刘丽英同志的文章《我在中纪委工作24年》,已在国内比较有影响的核心刊物《新华文摘》全文上转载了,而且标题还上了文摘封面。
《新华文摘》是我多年来比较喜爱的核心刊物。为此,我还专门到北京朝内大街166号人民出版社读者服务部处买了一本,做为永久的纪念。或许谁也不知道,当拿到这本刊物的时候,我从心底里有一种别样的满足感。(待续)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爱帮生活搜索
抱歉,您输入的网址可能不正确!以下服务您可能会喜欢:秒钟后自动跳转爱帮首页
最火爆最实惠的团购信息?请火速加入
商家的电话、地址,地图定位?请询问
公交地铁线路、换乘方案、驾车地图?请移步
或者,逛逛爱帮网的
爱帮网是中国领先的本地生活搜索服务提供商。在全国各大城市,爱帮网为您提供最为详尽准确的电话、地址,电子地图等本地商户黄页信息,以及公交查询、团购打折、生活经验等本地生活类信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记朝阳市劳动模范、建平县万寿镇党委书记方景瑜--《辽宁经济》2006年01期
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记朝阳市劳动模范、建平县万寿镇党委书记方景瑜
【摘要】:正严冬时节,迎着漫天飞舞的雪花,记者来到地处辽宁省西部的建平星万寿镇,采访了镇党委书记方景瑜。他今年50岁,大学文化,1989年任万寿镇镇长,1997年任镇党委书记。17年来,他认真学习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牢记党的基本路线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带领党政一班人,锐意改革,求实创新,奋力拼搏,艰苦创业,谱写了一曲“工业强镇,产业富民”的凯歌。从2000年至2003年,万寿镇党委连续四年被评为市、县“先进党委”和“红旗党委”,2002年被中共辽宁省委授于“五个好”乡镇党委标兵荣誉称号。他本人2000年荣获“辽宁省综合治理先进个人”称号,2002年被评为市级劳动模范和县级劳动模范,并荣立三等功,2003年被中共朝阳市委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2004年当选为朝阳市人大代表。他十多年
【关键词】:
【分类号】:F127【正文快照】: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带领党政一班人,锐意改革,求 实创新,奋力拼搏,艰苦创业,借写了一曲“工业强镇,产业富 民”的凯歌。从2000年至2003年,万寿镇党委连续四年被评 为市、县“先进党委”和“红旗党委,,,2002年被中共辽宁省委授 予“五个好”乡镇党委标兵荣誉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陈玉芹 本报记者 钟志国;[N];安徽经济报;2010年
代晓明;[N];自贡日报;2010年
吕丽华;[N];朝阳日报;2010年
严坤;[N];自贡日报;2010年
宣金祥 王德俊;[N];农民日报;2010年
陈玉芹;[N];安徽经济报;2010年
李冬彬 立地;[N];朝阳日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万寿路西街5号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