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尼亚有没有遭受核恐怖主义人类的侵扰扰

模拟联合国反恐美国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模拟联合国反恐美国
上传于||文档简介
&&本​文​主​要​包​括​美​国​在​以​进​行​国​际​联​合​反​恐​为​主​题​的​模​拟​联​合​合​国​会​议​中​的​立​场​、​态​度​以​及​动​议​和​决​议​草​案​等​。​原​创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2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往期回顾 &
浅析界定恐怖主义的四个核心要素
&&&&尧&超&&&&【摘要】恐怖主义的定义在国际社会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尽管进行过深入探讨,但始终未能达成统一的认识。文章认为,恐怖主义有政治目的、暴力手段、刻意传播恐惧、系统连贯性等四个核心要素。据此应将恐怖主义界定为:通过实施暴力等手段,刻意制造、传播恐惧,造成大众恐慌,带有明显政治目的且具有系统性、连贯性的行为。&&&&【关键词】恐怖主义 界定 核心要素&&&&【中图分类号】D815&   &   【文献标识码】A&&&&关于恐怖主义的定义,国际社会可谓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许多人对恐怖主义都有一个模糊的认识,但却缺乏精确的定义,将爆炸、谋杀、有组织犯罪、聚众闹事等一系列暴力行径都贴上了“恐怖主义”的标签。近年来,尽管国际社会对恐怖主义的定义问题进行过深入探讨,但始终未能达成统一的认识。究其原因,还在于不同国家从各自不同的意识形态、政治立场出发,基于不同的信仰、准则、历史文化、价值取向,从维护自身利益的角度来界定恐怖主义。尤其是在二战以后,以色列、肯尼亚、塞浦路斯、阿尔及利亚等国先后通过暴力手段取得了民族独立,民族主义反殖民斗争迅速在亚洲、非洲、中东地区崛起。他们认为,凡是参与反对殖民压迫和西方统治、争取民族自由和独立自治的革命运动战士,都是“自由战士”。学者詹金斯(Jekins)曾经指出:“在定义恐怖主义时,应当根据行为本身,而不是行为背后的其他因素。”①参照此观点,我们在考量恐怖主义时,应以行为本身为着眼点和着力点,紧紧把握恐怖主义活动的实质内涵,深刻剖析、归纳、总结其核心要素。笔者认为,恐怖主义有四个基本要素,即政治目的、暴力手段、刻意传播恐惧、系统连贯性。&&&&政治目的&&&&“恐怖主义”一词最先兴起于法国大革命时期。日,法国人民攻占巴士底狱,革命者控制了政府。日,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被处死,以革命派领导人罗伯斯庇尔为首的雅各宾派很快夺取了政权。为应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混乱局面,巩固新生政权,罗伯斯庇尔采取了一系列严厉的措施,打击反动派。在法国西部的旺代省,士兵们烧毁村庄、屠杀牲畜,杀死数万名平民,被拘捕者在未经审判的情况下被枪决,大约有5千人被溺死在卢瓦尔河的中央。这一统治时期被称为“恐怖统治”(Reign&of&Terror)。②&&&&极具讽刺意味的是,“恐怖主义”一词在当时有着积极的正面意义。它被认为是在1789年后动荡不安的无政府时期建立秩序的一种重要手段。用断头台公开处死那些反对分子,以儆效尤,可以有效地巩固新生革命政权。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德国和意大利出现了大量的“褐衫党”、“黑衫党”暴徒,公然恐吓政治对手,残害异己分子。这种极端形式的“恐怖”手段成为了法西斯和纳粹统治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除此之外,“爱尔兰共和军”(IRA)、“塞浦路斯斗士国家组织”(EOKA)、“伊尔根”(Irgun)、“斯特尔根”(Stern&Gang)是为了终止英国殖民者的非法占领,争取民族独立;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FLN)是要赶走法国殖民势力获取民族独立;因制造“9·11”恐怖袭击事件而震惊世界的“基地组织”则是要求“所有的异教徒军队都撤离穆罕默德的土地”;最近肆虐全球的“伊斯兰国”(ISIS)恐怖组织则是企图在地球上建立一个以《古兰经》为指导的伊斯兰“哈里发”政权。&&&&因此,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恐怖主义一定是基于某种政治目的。在达到该目的以前,他们不会主动放弃恐怖主义活动。政治目的是界定恐怖主义的第一个核心要素。&&&&暴力手段&&&&恐怖主义与“暴力”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法国大革命结束以后,意大利极端主义者卡罗·披萨卡尼(Carlo&Pisacane)提出了“行动宣传”的理论。他指出:“意识源于行动,而非行动源于意识。‘暴力’是吸引公众目光、获取群众支持的唯一手段。它的作用是宣传画册和海报所永远无法替代的。”③该理论极力主张暴力手段,对后期产生的恐怖组织有着深刻的影响。对于“爱尔兰共和军”来说,“暴力”也是他们所唯一能理解和认识的。他们认为:“政治是肮脏的,而暴力是纯洁的。暴力能够滋生一种同志间的革命友谊,刺激、产生一种优越感和释放感;暴力是一种表达,能有效提升个人、群体的存在感和身份意识,尤其是对那些曾经感到力不从心的人。”④&&&&恐怖主义的暴力手段包括爆炸、暗杀、劫持交通工具及人质、武装袭击等等。其中“爆炸”是恐怖分子最青睐的手段。如2015年发生的“法国巴黎连环爆炸案”与“比利时布鲁塞尔连环爆炸案”,恐怖分子通过爆炸的方式吸引了来自全世界的目光。&&&&刻意传播恐惧&&&&普通刑事犯罪例如杀人、抢劫等虽然在客观上造成了一定的社会恐慌,但那并不是犯罪分子所刻意追求的效果。而恐惧的传播,恰恰是恐怖分子主动追求的目标。“爱尔兰共和军”在英国境内有计划地袭击了传送站、飞机场、桥梁、通信中心等目标,不断制造枪击、爆炸和骚乱事件,其目的就是希望能引起大众的恐慌,向普通民众植入一种恐惧,使他们感到英国政府已经无力维护当地的法律、秩序、和平与安全,从而终止英国政府的统治。&&&&近年来,“东伊运”恐怖分子也在我国境内制造了多起惨绝人寰的恐怖袭击事件。这些暴恐案件不加选择地袭击包括妇女、儿童、老人在内的平民,并没有特定的袭击目标,体现出攻击目标的任意性。例如2014年“3·01”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袭击案中,共造成29人死亡、130余人受伤,死伤者多为普通民众。又如2014年“4·30”乌鲁木齐火车站恐怖袭击案,死伤者都是普通民众。恐怖分子这种不选择特定袭击目标的行为,使每一个人都成了潜在的袭击对象,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被攻击的目标,从而最大程度地传播、散布恐惧。&&&&恐怖主义虽然是基于政治目的,但其行为的直接目的在于制造、传播恐惧,造成大众恐慌。刻意传播恐惧是恐怖主义的核心要素之一。&&&&系统连贯性&&&&恐怖主义中的“主义”二字,是指一种“系统的、持续的、有组织的行为”。⑤“主义”是一种人们所推崇的观点和主张,因而具有持续性和连贯性。这就意味着恐怖主义绝非是一种短暂、偶发的行为。&&&&1858年,爱尔兰激进民族主义分子建立了名为“芬尼亚兄弟会”(Fenian&Brotherhood)的秘密社团,并派生出“爱尔兰革命兄弟会”(IRB),反对英国的统治。1881年,“爱尔兰革命兄弟会”对英国展开了一系列的炸弹袭击。这场被称为“炸药战役”的恐怖主义行动先后袭击了曼彻斯特索尔福德的一座军营、利物浦的哈顿花园警察局、格拉斯哥的煤气厂、伦敦塔桥等目标,一直持续到1887年。⑥1916年的“复活节起义”后,“爱尔兰革命兄弟会”(IRB)、“志愿者”(Volunteers)和“市民军”(Citizens&Army)开始被统称为“爱尔兰共和军”(IRA)。直至2005年“爱尔兰共和军”下令终止武装斗争,爱尔兰恐怖组织与英国政府的冲突持续了数百年之久。&&&&1997年,艾山·买合苏木重建了“东伊运”恐怖组织后,不断在我国新疆地区乃至全国制造暴力恐怖事件,至今已持续了近二十年。恐怖分子们崇尚流血牺牲、主张殉道的思维,体现了他们恐怖主义世界观的持续性和连贯性。&&&&结语&&&&综上所述,我们应以恐怖主义的四个核心要素为切入点,将恐怖主义界定为:通过实施暴力等手段,刻意制造、传播恐惧,造成大众恐慌,带有明显政治目的且具有系统性、连贯性的行为。需要注意的是,恐怖主义并不具有“非此即彼”的排他性。倘若某种行为(包括刑事犯罪、战争等)符合了上述四个要素,就可将其认定为恐怖主义,且并不影响其原有的属性。&&&&(作者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博士研究生)&&&&【注释】&&&&①③⑥Bruce&Hoffman.&Inside&Terrorism.&Revised&and&&&&&Expanded&Edition.&New&York:&Columbia&University&Press,&&&&&2006.&p.25,&p.4-5.p.8-10.&&&&②Marvin&Perry.&Western&Civilization:&A&Brief&History.&&&&&7th&edition.&Boston:&Wadsworth&Cengage&Learning,&0.&p.282.&&&&④James&Dingley.&The&IRA:&The&Irish&Republican&Army.&&&&&Santa&Barbara,&California:&Praeger,&2012.&p.61,&p.94.&&&&⑤王逸舟:《恐怖主义溯源》(第2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责编&/张蕾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共11162个阅读者,53条回复 |
发表时间: 13:37
罗马尼亚剧变始末 &&
皇村 发表在
华声论坛 .cn/forum-349-1.html
日,罗马尼亚全国大张旗鼓、兴师动众地庆祝了齐奥塞斯库的七十大寿。祝寿活动从1月初就开始了,报刊先是用整版篇幅刊登齐氏当政二十多年来的“成就”,齐奥塞斯库的对外活动和他奉行的外交政策,以及各国出版齐奥塞斯库著作的情况和对齐奥塞斯库的评价。祝寿活动从1月21日开始,这一天齐奥塞斯库为庆祝自己的生日视察了布加勒斯特的一些工厂企业。24**们夫妇前往齐奥塞斯库的老家奥尔特县视察,沿途组织了成千上万人的欢迎队伍。罗马尼亚全国各地、各行业、各单位都举行了对齐奥塞斯库的祝寿会和颂扬会。
从1月25日起,祝寿活动进入高潮。布加勒斯特市举行了盛大的群众集会,政府总理宣读祝寿词,国务委员会第一副主席代表罗共中央和国务委员会授予齐奥塞斯库“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英雄”称号和“社会主义胜利”金质勋章。集会开了三个小时,广场山呼万岁。这些群众从早上八点一直要站到下午一点,他们不是自愿来的,而是单位组织,没人敢不去。1月26日是大庆,官方举行了3000人的盛大宴会,各界头头吃吃喝喝,还组织群众在场外迎送齐奥塞斯库夫妇。新华社记者偷偷地和一些参加了迎送活动的罗马尼亚群众聊天,一家汽车修理厂的工人说“看到祝寿时,我难过得几乎哭了出来”。一位退休的中学老师说“群众对此感到气愤”,认为这是一种侮辱。一位职员告诉中国记者,他的外甥为了迎送齐奥塞斯库在广场上站了5个小时,又冷又饿,还不敢发牢骚,因为人群中有许多便衣警察,谁要是不满,就会被带走。(《风云突变――齐奥塞斯库垮台始末》,新华出版社1993年,P9-11)
祝寿活动结束后,齐奥塞斯库对罗马尼亚人民宣布说,在收到的数以千计的贺信中,有三封是英国女王、比利时国王和瑞典国王发来的。上述三位君主随即公开辟谣,但这并没有使齐奥塞斯库觉得难堪,他继续相信这件事是真的,并且用这种方式来维持其自大狂的幻想世界。因为伊丽莎白二世、博杜安一世和古斯塔夫六世,就像1947年逊位的罗马尼亚米哈伊一世一样,具有皇家血统。齐奥塞斯库用伪造外国皇室贺电的方法来使自己“皇室化”,试图向罗马尼亚人证明,是他齐奥塞斯库保持了从图拉真皇帝、弗拉德?德拉库拉、斯特凡大公、“勇敢的米哈伊”直至卡罗尔一世国王的罗马尼亚神圣王权的延续性。1989年年初,新华社驻罗记者在罗共维尔恰县委和县政府大楼里看到一幅又大又长的油画,上面画有齐奥塞斯库和罗马尼亚历代王公的肖像,按年代排列,齐奥塞斯库排在第9位,但十分突出。在场的外国新闻官员用讥讽的口吻嘲笑说“看哪,齐奥塞斯库当上了罗马尼亚的国王!”
----------------------------------------------新闻的力量在于唤起大众的共鸣
回复时间: 13:38
贺电事件只是齐奥塞斯库晚年严重脱离现实世界的一个简单例子。他多年来一直患有糖尿病,还在莫斯科做过一次前列腺癌手术,身上带着导尿管。到1988年,他又一度患了失语症,有时甚至丧失了说话能力。这是大脑麻痹的结果,许多国家的领导人都得过这种病。但是齐奥塞斯库的情况更为复杂。他还有妄想狂的毛病,骄傲、多疑、过度敏感、自以为是、以及专横跋扈(江苏人民出版社,《非常病人》,P265)。他确信其敌人无时无刻不在对其下毒,与外国领导人握手会让他感染上致命的疾病。他和夫人每次与外国元首握手之后都要立即用酒精消毒,1978年访问白金汉宫时与伊丽莎白二世握手后如此,1985年访问中国时与邓小平握手后也是如此。
1972年菲德尔?卡斯特罗曾经率领一个古巴代表团访问罗马尼亚。在与齐奥塞斯库会晤时,卡斯特罗告诉他刚刚破获了一起中央情报局试图通过在衣服上下毒来谋杀他的阴谋。从这之后,齐奥塞斯库的衣服只穿一次就被扔掉,以防下毒。他所有的新衣服都由秘密警察来制作,够穿一年的新衣服存放在布加勒斯特郊外一个恒温恒湿的仓库中。无论去哪里,即使去白金汉宫,他和夫人都随身携带着自己的全套衣服,以及亚麻床单、毛巾和内衣裤。在1978年访问英国期间,齐奥塞斯库臆测自己说的所有话都被窃听,与随从说话都要跑到白金汉宫的花园里;在出席英国女王举行的国宴时还专门带了一位食物品尝师。这些举动破坏了英国宫廷的礼仪,但是伊丽莎白女王还是授予他巴思骑士大十字勋位。
自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叶以来,石油危机和全球经济萎缩迫使世界各国对其经济政策进行改变。曾大力建立重工业以求自给自足的罗马尼亚发现,它的那些劳动力密集型工业(比如普洛耶什蒂的石油化工厂和加拉茨的钢铁厂)无法与海外的资本主义对手竞争,向西方银行大量借款也无法保护它们。以石油化工工业为例,罗马尼亚在七十年代建立起了年加工3500万吨石油的石化生产能力,但是罗马尼亚的原油年产量只有1000万吨左右,也就是说石油化学工业三分之二的原料需要进口,而七十年代中期以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猛涨,罗马尼亚为此耗去了大量外汇(1980年进口1500万吨原油,导致贸易入超10亿美元),而其石化产品又由于质量问题和西方国家经济萧条的影响而难以出口。
此外罗马尼亚经济还受到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的冲击。在革命之前,由于巴列维国王推行的那场野心勃勃的现代化“白色革命”,伊朗是罗马尼亚工业产品最大的进口商,以及过度扩张的罗马尼亚炼油工业的原油供应商,每年为罗马尼亚提供600多万吨低价原油,而伊朗革命以及随后的两伊战争使得这一重要的贸易不得不终止。此外,勃列日涅夫的苏联也落井下石,虽然答应向罗马尼亚提供原油,但坚持要对方用外汇或高质量的食品来补偿。
齐奥塞斯库夫妇在经济建设问题上的瞎指挥加重了罗马尼亚国民经济的损失。这两口子从不征求有关专家的意见,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一切由他们说了算。摩尔达维亚的首府雅西本来是一座文化城市,齐奥塞斯库视察这里时偏偏下令要在当地建设一座重型机械厂,并下令安装一台万吨水压机。这样的水压机在布加勒斯特重型机械厂已有一台,而且使用效率不高,其效益远未发挥出来。可齐奥塞斯库根本不管水压机如何昂贵(13亿列伊),也不管大型钢锭的运输问题(每个钢锭重450吨),硬让工程上马。过了几年,他去雅西视察,要查看从中国进口的水压机,但是它当时正处于安装状态,根本无法使用。地方干部和厂里的负责人央求中国专家想办法救急,中国专家终于设法提前把水压机安装上,但警告说只能轧一次,多轧就会出事。齐奥塞斯库前来视察时,厂领导向他汇报说1.2万吨水压机已经装好,请他按动按钮,宣布投产。齐奥塞斯库在人们的欢呼声中按下了按钮,水压机咔嚓地轧了一下。齐奥塞斯库十分满意,立即下令再安装一台3万吨的水压机。至于装这么大的水压机来干什么,他根本不管。齐奥塞斯库走后,那台已经“投产”的水压机立即被拆卸开来,重新安装。
齐奥塞斯库的妻子埃列娜也有许多类似的光荣事迹。她视察多瑙河南部平原的斯洛博齐亚市时突然心血来潮,要求在这座以农产品加工和食品工业为主的城市里建造一座化肥厂。尽管罗马尼亚全国各地已经有了不少类似的化肥厂,但她不管。最后花了23亿列伊来建造工厂,但是因为没有原料――天然气而无法投产。厂房只好等上级调拨天然气给他们,一等就是五年。机器设备不开动就会损坏,这是常识,五年里这座工厂花费了10亿列伊来对设备进行保养维护。后来调来了天然气,又发现设备中存在严重技术问题,如果开工还需重修,为此又花费了1800万美元的外汇。最后,由于解决不了供气问题,斯洛博齐亚化肥厂干脆“自生自灭”了。至于国家为此浪费了多少钱,埃列娜是不去考虑的。(《风云突变――齐奥塞斯库垮台始末》,P17-18)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1979年开工的切尔纳沃德核电站是罗马尼亚与法国、加拿大和美国合作的“技术结晶”,计划1986年开始发电。但是直到1989年第一台机组还未安装好。按照设计方案规定,切尔纳沃德核电站的头两台机组从国外进口,各种配套设备也要进口。但是为了节省外汇,齐奥塞斯库下令将许多进口的关键零件和设备“国产化”,其中第二台机组的国产化率要达到90%以上。但是罗马尼亚制造的核电站部件质量差,安全性能不过关,可是有关单位也只得硬着头皮上。其结果是,罗马尼亚自己既造不出这些设备,又不让进口,核电站的投产期只得无限期向后推迟。
----------------------------------------------新闻的力量在于唤起大众的共鸣
回复时间: 13:39
切尔纳沃德核电站是罗马尼亚仅有的一座核电站,发电量占全国20%。图为1996年才开始投入运营的1号反应堆,冷却水来自多瑙河-黑海运河。切尔纳沃德电站最初的设计方案为5座反应堆,但实际只建成两座,2号反应堆是意大利的安萨尔多公司建设的,2007年投入使用。3号和4号机组预计在年投产
与此同时,罗马尼亚还花费数百亿列伊在多瑙河畔的塞维林堡市建设了一座重水工厂,但经过10年的建设,没有生产出一滴重水。这是齐奥塞斯库对工业瞎指挥的另一个例子,他“大手一挥”,就把工厂分成了相隔甚远的两个厂区,第二厂区要削平一座山头后深挖地基,仅此一项就多花了不知道多少钱。光是为了铺设厂区分为两处之后加长的用水管道和供电线路,就多花了1.4亿列伊。
1978年,为了在布加勒斯特建设一座崭新的地铁车站,工人们在布加勒斯特工艺学校附近的一座公园旁挖掘了一个12000立方米的大坑作为车站的入口。然而,一天早上,负责这座车站的工程师上班时发现这个大坑不见了。前一天晚上7点他锁门回家时这个坑还在,现在却踪影全无,变成了一片开阔的草地,上面有高大的树木和长凳。工程师像遭到雷击似的,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神智健全。后来政府部门的一名助手揭开了谜团:原来齐奥塞斯库计划在布加勒斯特工艺学校向新生发表欢迎致辞,为此要使用旁边的公园。但是车站的施工影响了公园的使用,所以齐奥塞斯库下令在演讲前必须去掉这个大坑。于是,一夜之间,数百名军人、民兵、建筑工人和园艺专家疯狂地干了一夜,填埋了地铁站的大坑,并从城市的其他一些地方将一些大树连根拔起,成块地铲起草皮,终于在早晨6点恢复了公园的原貌,而工程师直到6点30分才来上班。
齐奥塞斯库每到一家工厂视察,都要事先通知,全厂提前停工三天,工人要打扫卫生、装点门面,张贴标语和生产成绩如何好的报表,还要组织起来练习呼口号,要呼得让齐奥塞斯库爱听才行。布加勒斯特的“8月23日”重型机械制造厂是齐奥塞斯库经常去视察的地方,他每次视察都要导致工厂停工4天,损失8000万列伊产值。齐氏某次要求该厂来个“大跃进”,每年生产1万台电机,实际上所有东欧国家一年加起来才能制造1万台类似型号的电机,对这种瞎指挥瞎干预无人敢反驳。
投资326亿列伊的多瑙河-黑海运河在1984年宣告落成,但1987年中国经贸部部长郑拓彬访问罗马尼亚、参观这条运河时,运河管理人员竟然打不开船闸,因为由于长期没有往来船只,闸门转动机构已经锈死了。在修建另一条从白门到米迪亚的运河时,运河起点处要建设一座水库,齐奥塞斯库来视察时说不喜欢这种堤坝,命令重建,施工单位只好拆掉刚刚建成的堤坝,建造齐奥塞斯库喜欢的那种堤坝。在第5号水电枢纽工地,专家向齐奥塞斯库报告说按照设计,运河将修成直线形。齐奥塞斯库却说:“这是干什么?难道我们的水手不会在弯道里行船?”施工单位只好修改设计,把直线形河道修改成弯曲形河道,这么一改又不知多花了多少钱。
----------------------------------------------新闻的力量在于唤起大众的共鸣
回复时间: 13:40
1979年视察多瑙河-黑海运河工地的齐奥塞斯库
在战后的几十年里,罗马尼亚一直持续实行“高积累、高速度、高指标”的经济发展方针。这一方面为罗马尼亚带来了巨大的工业积累(年为25.5%,年为29.5%,年为33.7%,年为35.3%),另一方面导致罗马尼亚有限的资源被过大、过快的工业化占用,作为代价牺牲的是农业、运输、旅游和服务业的发展,导致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七十年代初,罗马尼亚大量引进外国的工业技术,发展石油化工、钢铁和机器制造工业,并且为此大量向西方银行举借外债。1971年罗马尼亚的外债为12亿美元,1981年骤增至102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是短期贷款,有些贷款的年利率高达20%。
从绝对数量上看,罗马尼亚的外债低于波兰、匈牙利、南斯拉夫等国,但它的偿还能力差,而且外债偿还期过于集中。从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外国逼债者接踵而来,国际金融利率上升,再加上对外贸易连年出现逆差,导致罗马尼亚陷入了严重的债务偿付危机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曾经在1981年给予罗马尼亚贷款,但是条件很苛刻,齐奥塞斯库感到被卡住了脖子。
罗马尼亚借外债的初衷是像波兰和匈牙利一样扩大生产力,增加出口,对准了国外市场。但是正像波兰一样,事实证明光有好的机器是不行的,还要有一套完善的经济管理体制和水平较高的技术人才。可是罗马尼亚的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它的经济管理机制陈腐僵化,工厂企业职工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也不高,齐奥塞斯库夫妇还时常瞎指挥瞎干预,给罗马尼亚国民财富造成巨大的损失和骇人听闻的浪费。此外,1977年瓦拉几亚地区发生的灾难性的地震,以及1980年和1981年由于气候恶劣导致的农业歉收导致罗马尼亚的经济状况恶化,也使得罗马尼亚的出口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为了应对经济危机,齐奥塞斯库从1981年起使用大力削减进口、增加出口、牺牲人民生活水准的方式偿还外债。他对人民说,必须更多地生产、更少地消费。在六十年代黄金时期培养起来的年轻一代罗马尼亚人不知道什么是饥饿,什么是省吃俭用,什么是吃苦耐劳。好,他们将要懂得这是怎么回事了。
日,罗马尼亚国务委员会通过了一项法令,宣布了一系列限制居民供给的措施。法令条文写道:“鉴于许多公民要求采取措施,惩办侵吞或毁坏属于公共财富的农产品、储存超过消费数量的某些食品、干扰供应和影响消费者一般利益的人,国务委员会特颁布法令……”接下来是一系列惩罚措施:从事黑市买卖和囤积居奇者判处6个月到5年徒刑;号召人民委员会(市政府)让国营单位和合作社把油和糖只卖给在本地居住或工作的公民;任何侵吞农产品的行为都要处以5年徒刑;人人都要监督并在必要时候揭发他人。此外,法令还要求所有罗马尼亚人减少食量,节衣缩食(当然,齐奥塞斯库一家、以及属于齐奥塞斯库家族亲信小圈子的其他领导人不在受限之列),规定城市居民每人每年的粮食定量折合150公斤小麦和30公斤玉米,农村每人每天只有300克面包。为了配合新法律的宣传,罗马尼亚的官方报纸和刊物刊登了一系列文章,引经据典地宣称“按照人口平均占有热量,罗马尼亚属于世界前10名”,并以此为证据,要求政府减少对老百姓的食物配给量。
----------------------------------------------新闻的力量在于唤起大众的共鸣
回复时间: 13:41
八十年代末期空空如也的布加勒斯特农贸市场
为了拿出更多的农副产品出口还债(从加拿大购买的核电站设备就是用草莓和黄油充当货款的),在整个八十年代里,鲜肉在罗马尼亚的市场上几乎绝迹,奶制品、鸡蛋也不易买到,还要排长队。其他日常生活用品,包括面粉、大米、食油、糖、咖啡、水果等等,有的要凭票供应,有的根本就不供应老百姓。至于巧克力、炼乳、婴儿配方奶粉等高级食品,橙子、菠萝、香蕉等进口热带水果,以及罗马尼亚消费者喜爱的中国产蘑菇罐头和青扁豆罐头等食品,已经有将近十年没有在市面上出现过了。罗马尼亚生产的工业消费品,比如冰箱、彩电、小汽车等等,也大多用来出口到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当时中国也从罗马尼亚进口了许多电冰箱和“达契亚”小汽车),在国内市场上要么根本买不到,要么得登记排队,有时候等好几年也未必能轮到。
由于过分出口,使得罗马尼亚人民连最低限度的饮食、穿着和其他生活需求都无法得到满足,青少年营养不足,影响发育,整个民族的未来都受到影响(根据统计调查,年出生的罗马尼亚儿童平均身高要比上一个十年里出生的罗马尼亚人低2到4厘米)。此外由于将能源集中用于高能耗的钢铁和石化等工业生产,或者用来出口,因此民用能源供应持续紧张。在许多年里,罗马尼亚老百姓的住宅缺少暖气,室温很低。新华社驻罗记者回忆说,在冬天到罗马尼亚人家里作客,进门后一定不要脱下大衣和帽子,因为室温通常只有7到10度。许多人把厨房的煤气灶打开,用其加温,还有人用电热器,但这是法律禁止的,而且用电量是有限的。
由于许多家庭用煤气灶取暖,再加上煤气供应量本来就不足,因此许多住户无法在家里做饭。有不少罗马尼亚人在煤气供应较充足的半夜把饭菜做好,白天和晚上热一下再吃。甚至中国专家也无法在自己的住所里做饭,只好到街上的饭馆吃饭。但在那里有钱也吃不上好饭菜,因为饭馆也面临市场供应短缺的问题。罗马尼亚冬季严寒,民用煤气、暖气和电力供应不足也给百姓生活带来更大的麻烦和问题。老人、孩子受冻,生病。医院的病房、产房、手术室因得不到适当温度而无法进行正常的医疗手术,燃料的短缺也使公共交通受到影响。伴随而来的是缺吃少穿和叫苦连天。
----------------------------------------------新闻的力量在于唤起大众的共鸣
回复时间: 13:42
八十年代末布加勒斯特的一家书店,橱窗里除了齐奥塞斯库著作外别无它物
虽然罗马尼亚人民的生活水平在八十年代末“已经下降到文明生活限度以下”(世界知识出版社,《东欧剧变纪实》,P213),但是浮夸之风却愈演愈烈。由于1988年的干旱,罗马尼亚粮食产量再次下降,齐奥塞斯库把农业部长叫来询问农业生产情况。农业部长如实作了汇报,坐在一旁的埃列娜听了之后却训斥他说“你欺骗总书记,真不知羞耻。现在盗窃成风,大家都在偷,所以你没有完成计划。”她要求农业部重新核算各县的粮食产量,结果“重新核算”之后的粮食产量被层层加码,最终齐奥塞斯库宣布罗马尼亚全国粮食产量是6000多万吨,据此他自豪地宣布罗马尼亚已达到“人均3吨粮”,可实际上全国粮食总产量却只有1823万吨。当时罗马尼亚每公顷小麦的实际产量为3170公斤,虚报的产量是8160公斤;玉米1913公斤,虚报到16500公斤;葵花籽1801公斤,虚报到5685公斤;水果4724公斤,虚报到19580公斤;酿酒葡萄的每公顷实际产量是4279公斤,竟然虚报到20593公斤……在埃列娜的直接插手干预下,一时间弄虚作假竟成了时尚。基层干部如果如实反映情况,会遭到批评和排斥,甚至丢官,而吹牛皮说假话的官僚则会受到表扬和重用。
齐奥塞斯库在视察一些工厂时往往要参观职工的食堂。从电视上看,所参观的食堂饭菜花样比饭店还丰盛,而事实上由于市场副食供应极差,多数工厂的食堂已关了门,工人不得不饿着肚子工作一天。1987年,苏联领导人葛罗米柯在访问罗马尼亚时曾参观布加勒斯特一家国营食品店,看到商品丰富,购物者的塑料袋中装满了各种消费品。但是塔斯社驻布加勒斯特的记者眼尖,注意到所有“顾客”提的口袋大小、花样都一模一样。苏联客人一走,这些购物者立即把自己手中的塑料袋交给站在一旁的安全部军官。原来,排队“购物”的人都是内务部的工作人员,商店里丰盛的蔬菜和食品也是在苏联客人来之前临时摆上去的。(《风云突变》,P14-15)
----------------------------------------------新闻的力量在于唤起大众的共鸣
回复时间: 13:44
1986年冬天布加勒斯特市民在一家商店前排长队购买食油的情景
在罗马尼亚经济困难、市场供应十分紧张、群众生活水平下降的情况下,齐奥塞斯库却继续大言不惭,牛皮连篇。1989年年初,在为庆祝罗马尼亚还清全部外债的群众大会上,他宣布说“罗马尼亚在确保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还清了外债”,还说到2000年时,罗马尼亚将成为一个“在各个方面都十分发达的国家”。听了这些,罗马尼亚人更多的是无可奈何、哭笑不得。事实上,罗马尼亚全国人民期待的结果――经济的活跃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在还清外债之后并没有到来。当时罗马尼亚部分食品与消费品的供应量与1980年相比,肉类为49%,鲜奶为39%,奶制品为60%,黄油、糖为82%,冰箱为44%,电视为64%。公共照明和居民用电只占总用电量的0.1%和6.4%(1980年为0.3%和7.2%)。在冬天的布加勒斯特,由于电力不足,城市从17点之后就陷入一片黑暗之中,人们常常摔倒在没有照明的人行道的裂缝里。人们在空空如也的商店门前排起长龙,希望能运点什么货来,人们在民兵(警察)冷漠的目光之下为了保住队伍里的一个位子而互相殴打。到处都是物资匮乏,到处都是寒气袭人,到处都是为公共场所消毒的滴滴涕的气味……
----------------------------------------------新闻的力量在于唤起大众的共鸣
回复时间: 13:44
在八十年代,罗马尼亚全国仿照统一的“标准化”图纸,在各城市修建了不少这种外观雷同的“食品中心”大楼,计划作为出售各种食品的农贸市场和超市。但是由于物资供应短缺,大楼里面基本上每天都是空空如也,这种“食品中心”也被罗马尼亚人讥讽为“饥饿马戏团”。图为拉霍瓦市的一座未完工的“食品中心”大楼,它在2006年被炸掉,在原址上重建“自由”综合商业中心
在八十年代末,保加利亚通讯社驻布加勒斯特首席记者曾经对新华社记者说,“罗马尼亚人是一个相当听话的民族”,并且用了相当多的词汇描述罗马尼亚人如何俯首帖耳、听天由命。他说,罗马尼亚人不像波兰人。波兰人有一百五十几年的造反传统,稍有不满就罢工游行,而不逼得罗马尼亚人走投无路,他们是不会轻举妄动的。尽管如此,为了争取改善生活条件,1986年11月在工业城市克鲁日-纳波卡还是发生了工人示威游行。1987年2月雅西的工人也走上了街头。
日,在罗马尼亚第二大城市布拉索夫再次发生了工人罢工和上街游行的事件。这座城市61%的人口是工人阶级,大多是六十年代从摩尔达维亚迁移过来的农民后代。11月15日这一天,“红旗”汽车制造厂的工人游行到布拉索夫县的党委会办公大楼。游行的原因是,“红旗”卡车厂由于能源、原料短缺,月月完不成生产计划,于是厂方就扣工人的工资。职工对此大为不满,因为能源和原料的短缺不是他们的责任,为什么要克扣他们的工资?此外市场副食供应太差了,面包要凭证购买,肉、蛋、油、糖全都没货。工人们吃不饱,又怎能干活!
“红旗”卡车厂的工人上街后,布拉索夫拖拉机厂和液压机器厂的两万多名工人也加入了游行队伍。他们高唱1848年革命时的革命歌曲,呼喊“打倒独裁”和“我们要面包”的口号,并且首度喊出了“打倒齐奥塞斯库”,甚至有人高喊“米沙,米沙(米哈伊尔&#8226;戈尔巴乔夫),快来救救我们”。这些工人冲击并洗劫了党委会大楼,从干部专用的内部食品库中搜出了许多市面上见不到的珍贵食品,随后在布拉索夫市中心的广场上举行了篝火晚会,唱歌跳舞,饱餐一顿。由于当天是选举日,许多警察在乡下投票站监督选举,因此很晚才赶回布拉索夫市区。他们驱散了人群,逮捕了一些示威者。司法机关最后判处26人两年以下有期徒刑,300多人被判处拘役,还有1000多人被勒令全家重新安置到其他地方。
1988年11月,在布拉索夫事件一周年纪念前夕,克鲁日大学退休的法语教授多伊娜&#8226;科尔内亚由于接受了法国电视二台的采访而在11月19日被安全部门逮捕,关押了一个多月,手稿和个人证件全都被没收了。虽然不久之后罗马尼亚政府在西方国家的巨大压力下将其释放,但科尔内亚教授继续受到安全部门的威胁和粗暴对待,并在自己家门口受到一名执勤的秘密警察的拳打脚踢(《尼古拉&#8226;齐奥塞斯库》,世界知识出版社1991年,P177,184)。西方国家和一些罗共前领导人都对此提出批评,指出“禁止罗马尼亚公民与外国人接触的法令从未投票通过、也未公开发表过,因此缺乏法律效力,但罗马尼亚公民却因此受到解雇、骚扰、逮捕、判刑的威胁”。
在罗马尼亚全国从群众到基层党员都普遍地日益对现状产生不满的背景下,日,“自由欧洲”广播电台发表了六名前罗马尼亚共产党领导人的公开信,批评齐奥塞斯库的内外政策,从而在罗马尼亚国内和国外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发表公开信的六个人包括95岁的康斯坦丁&#8226;帕伏列斯库,他是1944年“八二三”政变的关键人物之一、当时罗共“三驾马车”的成员;77岁的前罗共第一书记乔治&#8226;阿波斯托尔;74岁的前外交部长科尼利乌&#8226;曼内斯库;79岁的前第一副总理亚历山德鲁&#8226;布勒蒂亚努,他是乔治乌-德治开始实行向西方开放政策时的活跃分子,但由于提出下放经济权力的主张而在1969年被齐奥塞斯库革职;73岁的前驻美、驻联合国大使和《火花报》总编希尔维乌&#8226;布鲁坎;以及退休的外交家乔治&#8226;拉切亚努。
----------------------------------------------新闻的力量在于唤起大众的共鸣
回复时间: 13:45
康斯坦丁&#8226;帕伏列斯库()
----------------------------------------------新闻的力量在于唤起大众的共鸣
回复时间: 13:46
乔治?阿波斯托尔()
在公开信中,六名签署者谴责齐奥塞斯库违反罗马尼亚宪法和赫尔辛基欧安会最后决议精神,违反他自己在1965年确定的集体领导原则;“乡村标准化计划”和强迫农民搬进楼房违反了宪法中“私人有权拥有住宅、庭院”的规定;禁止公民与外国人接触的做法没有相关法律支持,罗马尼亚公民却持续因此受到惩罚;投资上百亿列伊的罗马尼亚最大建设项目――布加勒斯特新市政中心没有公开预算,而且在拆迁时违反有关法律。公开信还谴责“为捍卫秩序、反对剥削阶级而成立的公安部门现在用来反对争取自身权利的工人,和行使上诉、言论自由权利的老党员,以及正派的知识分子”,“强迫职工星期日工作的做法违反宪法和劳动法”,“私拆邮件、窃听电话和切断电话交谈等做法违反宪法”。
公开信批评齐奥塞斯库当局的经济政策,认为“社会主义经济中的计划体制不再运转”,“越来越多的工厂缺少原料”,“农业政策一片混乱”,“对农民采取了粗暴的行政措施”。当局“不能保证城市起码的生活条件,如取暖、照明、交通,更不要说提供食品”,“一个连续五个冬天不能解决这种民生问题的政府是无能的、不能继续执政的政府”。公开信还对罗马尼亚的对外政策和罗马尼亚国际地位的迅速下降赶到担忧,指出“西方文明世界已经对乡村标准化从经济、文化、人道主义方面提出批评”,“不少国家已经关闭在罗马尼亚的使馆”,“罗马尼亚的日益孤立不仅影响外交关系,而且将影响国民经济”。在公开信的最后部分,签名者呼吁齐奥塞斯库放弃“乡村标准化”计划,执行宪法中关于保障人权的规定,停止威胁到民族生理生存的食物出口,并提出愿意与政府进行建设性对话。
在国内受到老党员批评的同时,齐奥塞斯库政权在国际上也日渐沦为孤家寡人。1988年6月,美国决定停止罗马尼亚已享受十余年的最惠国待遇,罗马尼亚随即主动宣布了放弃最惠国待遇,以免美国国会就此展开正式听证会、并借机讨论罗马尼亚的人权状况。1988年8月,美国国会和欧洲议会先后通过谴责罗马尼亚侵犯人权的决议,西德总统和英国外交大臣先后发表谈话呼吁罗马尼亚改善人权状况。美国国务卿在当年10月访问罗马尼亚之后呼吁国际社会“孤立罗马尼亚当局”。同一个月,在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会议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谴责罗马尼亚“破坏文化遗产”、“同化少数民族”。
罗马尼亚的少数民族问题主要存在于匈牙利族(包括马扎尔人和塞克勒人)以及德意志人这两个族群中。罗马尼亚的德意志族,即“特兰西瓦尼亚萨克森人”和“巴纳特士瓦本人”,在1930年时有75万之多,1944年有大约10万人在红军到来之前逃到了西方,另有7万多人被红军逮捕并送往苏联从事战后重建行动。二战结束后,尽管罗马尼亚没有参与到其他东欧国家驱逐德意志少数民族的行动中,但还是有23万人因各种理由被剥夺财产,驱离家园。到1950年时,罗马尼亚还剩下约40万德意志人。1967年西德与罗马尼亚达成了一项协议,西德政府以每人1.5万西德马克的价格向罗马尼亚支付“赎金”,换取罗马尼亚政府允许德意志族公民移居西德。八十年代罗马尼亚陷入经济危机后,德意志族加快了移民西德的速度,到1989年时罗马尼亚只剩下了16万德意志人。
匈牙利少数民族问题要棘手得多。居住在罗马尼亚的105万马扎尔人和65万塞克勒人没法简单地统统赶到匈牙利去,或者让匈牙利来支付“赎金”。不过齐奥塞斯库发动的“标准化”运动帮了忙:所有“标准的”罗马尼亚人都要将达契亚人当作自己的祖先(齐奥塞斯库和法国闹僵之后便割断了罗马尼亚民族和西欧的“拉丁”纽带),并且说罗马尼亚语。1952年设立的匈牙利自治区被取消,克鲁日的匈牙利族大学也被并入其他学校。由于这些政策的影响,再加上罗马尼亚物资匮乏、生活困苦,特兰西瓦尼亚的匈牙利人从八十年代中期起不断移居匈牙利。
当时匈牙利的舆论虽然时常公开谴责罗马尼亚的民族政策。但是直到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领导人卡达尔在1988年5月下台之前,齐奥塞斯库一直对此隐忍不发,直到这之后两国的关系才迅速紧张起来。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政治局委员伊姆雷&#8226;波兹盖于1988年6月在靠近罗马尼亚边境的匈牙利城市久洛把“标准化”运动说成是一场噩梦。几天之后,6月27日,在布达佩斯爆发了一场有5万人参加的大规模游行,反对布加勒斯特政权,人群中有人喊出了“齐奥塞斯库-希特勒”的口号。
“六人公开信”发表后,齐奥塞斯库下令将签名者置于安全部门的看管之下。为了给乔治&#8226;拉切亚努施加压力,还下令逮捕了他的儿子、曾经担任罗马尼亚驻美国和加拿大大使的米尔恰&#8226;拉切亚努。西方国家急忙声援这些老一代共产党人:欧共体中断了与罗马尼亚的谈判;法国总统密特朗召回了驻罗马尼亚大使,在3月22日的内阁会议上要求罗马尼亚政府停止骚扰这六个人和他们的家人,还推迟了原定3月在巴黎召开的法罗会议;美国取消了原定的美罗高级外交会晤,并警告布加勒斯特说如果对公开信作者采取行动,将对美罗双边关系产生直接影响。瑞士联邦议院的149名议员联名要求罗马尼亚放弃“乡村标准化”计划;英国政府发表声明谴责罗马尼亚侵犯人权;联邦德国也召回了大使,并且推迟了德罗经济委员会会议和德国外长对罗马尼亚的访问,暂停两国经贸合作计划。
=============================================================================
日是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国庆节,这一天齐奥塞斯库夫妇照样是在举行国庆集会和盛大群众行游中度过的。当天在布加勒斯特的共和国广场组织了有数十万人参加的盛大游行活动,人们举着齐奥塞斯库的巨幅画像,一边喊着:“齐奥塞斯库-和平”、“齐奥塞斯库和人民”、“ 齐奥塞斯库-罗马尼亚共产党”等歌功颂德的口号,一边缓慢地从主席台前走过。尽管齐奥塞斯库面临着众多的问题――外交上日益陷于孤立和与世隔离,经济上面临烂摊子,国民严重不满,国内的匈牙利族与“布达佩斯的叛徒集团”共同策划反对罗马尼亚的运动,知识界的反对派旧病复发,整齐划一的城市和农村建设规划未被群众接受――但他仍像往常一样高高举起双臂来回挥舞,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在游行群众每5分钟一波经过主席台时,举起的齐奥塞斯库夫妇肖像最多达400幅,最少也有150幅。根据统计,在长达三个半小时的群众游行中露面的齐奥塞斯库夫妇肖像共达6000多幅,其中五分之三是齐奥塞斯库的,五分之一是埃列娜的,还有五分之一是两人像。
在1989年的夏天,齐奥塞斯库忙个不停。他把这个夏天看作是未来共产主义罗马尼亚的一个最早的夏天。在黑海海滨休假过后,齐奥塞斯库重新开始工作,把他的全部精力都集中到预定于11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上面去了。他要把这次大会开成“成功的大会,胜利的大会”(《尼古拉&#8226;齐奥塞斯库》,P190),使之成为齐奥塞斯库时代新的决定性开端。
在齐奥塞斯库生命中的最后一个夏天,罗马尼亚突出的政治宣传主题是“胜利”:在罗马尼亚周围,其他东欧国家那些“社会主义事业的无耻叛徒”们正在向反对派退让。东德的昂纳克倒了,匈牙利的卡达尔倒了,波兰的雅鲁泽尔斯基倒了,捷克的胡萨克倒了,保加利亚的日夫科夫也倒了。而在胜利的罗马尼亚,“人类的星辰”仍在傲然屹立,罗马尼亚变成了社会主义在欧洲的最后一个堡垒,也成了第一个共产主义的典范。
日,拥挤在共和国广场上的10多万人向领袖齐声欢呼,齐奥塞斯库第六次被一致选为罗马尼亚共产党总书记。他在十四大的闭幕式上讲话时,每隔几分钟就受到一次欢呼:“齐奥塞斯库-共产主义”,“齐奥塞斯库-英雄主义”,“齐奥塞斯库-罗马尼亚”。带头的人坐前排,是一些精力旺盛的青年和中年人,他们是身穿便衣的安全部人员。在他们带领下,绝大多数的听众也不得不随他们站起来鼓掌。在主席台上也有人频频站起来带头鼓掌,此人就是在罗马尼亚遭到人人痛骂的大马屁精,罗共中央政治执委、中央书记埃米尔&#8226;博布。据旁听这次大会的新华社驻罗记者回忆,与会的外国代表(包括中国代表)对这种做法相当反感,许多人坐在座位上不鼓掌、不起立。新华社记者还注意到许多站起来的罗马尼亚人也是满脸严肃,起立鼓掌是为了应付门面,不是出于自愿。
齐奥塞斯库的这次讲话长达7个小时,讲稿长达140页。他在讲话中再一次重申,“在幸福与福利的道路上”,他为罗马尼亚设计的唯一道路就是“在他国内实行的那种共产主义”。齐奥塞斯库还在讲话中违背二十多年来一再重申的苏罗边界不可侵犯的原则,猛烈地抨击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攻击莫斯科1940年实行的、1944年和1947年确认的领土兼并。塔斯社后来斩钉截铁地反驳说,苏联与罗马尼亚的边界是不容置疑的。但是与齐奥塞斯库设想的相反,莫斯科并没有向边界调兵遣将,换句话说,1968年8月罗马尼亚全国人民在苏联入侵威胁下团结在齐奥塞斯库周围的场面不可重演了。
大会结束后,尼古拉头戴黑色礼帽,身穿深色大衣,在埃列娜和新政治局委员的簇拥下走出大会会场。在外面,人们已经在刺骨的严寒中等了几个小时。他们摇晃着赞扬总书记的巨大标语牌,挥动着罗马尼亚三色国旗或红色的党旗,拼命地喊着口号。看到这样的情景,齐奥塞斯库陶醉了。他走到群众当中,拥抱一些少先队员,从另一些人手中接过花束,甚至和民间舞蹈团一起翩翩起舞,然后才回到党中央大厦的阳台上。阳台上有一条巨大的横幅,用红底白字写着“齐奥塞斯库是罗马尼亚的未来”。
然而,1989年11月对于更多的罗马尼亚人来说也预示着又一个不安的冬天。在布加勒斯特潮湿寒冷的大学阶梯教室里,学生们疲惫不堪的面孔上露出厌倦和冷漠的神情。尼古拉和埃列娜的小集团受到令人生厌的吹捧,而“齐奥塞斯库的一代”却对这些不以为然。学校领导们反复地向他们讲述齐奥塞斯库夫妇的光荣历史,但他们的心早已跑到别处,跑到布达佩斯、跑到布拉格、跑到柏林去了。这些“齐奥塞斯库的一代”表面上很顺从,上级要求他们鼓掌他们就鼓掌,要求他们摇旗他们就摇旗,要求他们喊口号他们就喊口号,他们甚至都不屑去争论,因为他们在思想上已经变成了局外人。
伏尔泰、卢梭、托马斯&#8226;霍布斯和约翰&#8226;洛克等人提出的社会契约论和国家契约学说尽管各有差异,但有一个共同的核心观点,那就是主张国家权力的正当性必须建立在被统治者的认可和同意之上。国家权力其实就是一种支配力,在现实的政治生活中,这种支配力的获得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基于被统治者的同意,另一种则是基于被统治者的恐惧。基于同意获得的权力是契约权力,而基于恐惧获得的权力是强迫权力。强迫权力的稳定需要三个要素来支撑,一是合法性,二是合理性,三是统治力。合法性取决于君权神授或者统治者的愿景承诺;合理性取决于被统治者的最低忍受极限;统治力取决于武装集团的忠诚度。当这三者中有一样出现问题时,统治者仍可继续维持权力,但比较困难;三要素中有两个出现问题时,政权即会出现倾覆的危险。而在1989年冬天的罗马尼亚,维持权力的这三个支撑元素都出了问题。
日傍晚,罗马尼亚西南部城市蒂米什瓦拉的几百名市民、学生和工人(大部分是匈牙利族和德意志族)围住匈牙利族新教牧师拉斯洛&#8226;托克什所在的加尔文派改革宗教堂,反对地方政府勒令其迁居。37岁的托克什是一名持有不同政见的神职人员,曾经接受过匈牙利新闻媒体的采访,发表过批评罗马尼亚政府侵犯人权的讲话,因此被巴纳特地区的加尔文派主教拉斯洛&#8226;巴布解除了牧师职务,并勒令其退出供神职人员居住的公共住宅,托克什为此迁入教堂居住。12月10日,蒂米什瓦拉市人民委员会(市政府)勒令其再次迁居,滚出蒂米什瓦拉市,搬到乡村地区去。
----------------------------------------------新闻的力量在于唤起大众的共鸣
回复时间: 13:47
1989年秋天,拉斯洛?托克什牧师在蒂米什瓦拉的加尔文派新教教堂前向匈牙利记者发表讲话
16日下午5点半,几名警察来到教堂,准备强制赶走托克什牧师,此时几百名加尔文派改革宗信徒和周围居民手拉手组成人链,围住教堂,反对强制搬迁。托克什走出教堂,对这些人表示感谢,并劝他们离去,但人群却不肯离开教堂,越聚越多,许多路过的行人和学生也加入到人链当中。不久之后就有人喊出了“自由!”和“打倒齐奥塞斯库!”的口号。蒂米什瓦拉市长彼得&#8226;莫特闻讯后赶到现场,设法劝散人群。在得知抗议者无意散去之后,他口头宣布撤销对托克什牧师的强制搬迁令。但是当人们要求他把这一承诺写到书面上时,遭到了莫特的拒绝。
晚上7点半,警察和安全部队开始设法驱散人群,但加入示威者的人越来越多,他们离开教堂,走上街头,打碎了书店玻璃,撕毁了齐奥塞斯库的著作和画像。安全部队使用催泪弹和高压水龙,在晚上9点前后把人群驱散,但这时在当地的罗马尼亚东正教堂外也聚集起了抗议人群,并且开始冲击党委会大楼。当天夜里,罗马尼亚共产党政治执行委员会召开紧急碰头会,齐奥塞斯库对国防部长瓦西里&#8226;米列亚下达命令,让他在次日把坦克和装甲部队调到蒂米什瓦拉进行“武力展示”,罗共中央政治执行委员会为此在17日凌晨2点、3点和4点又举行了三次碰头会。
12月17日中午,数万名蒂米什瓦拉市民(这次大多是罗马尼亚族)走上街头,呼喊“要自由”、“要面包”、“要热水”、“要暖气”、“打倒齐奥塞斯库”等口号,一部分示威者冲进政府大楼,打碎玻璃,掀翻汽车。由于罗马尼亚没有防暴警察部队,因此安全部队和军队直接进行了武力干预,造成人员伤亡(《东欧剧变纪实》,P205)。晚上8时,蒂米什瓦拉市区从自由广场和歌剧院直至德切巴尔大桥一带已经枪声大作。当天晚上,蒂米什瓦拉市与外界的一切交通和电讯联系全部中断,罗马尼亚关闭了边界,停止接纳外国游客,罗马尼亚军队处于戒备状态。但此时西方国家、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新闻媒体已经广泛报道了蒂米什瓦拉事件。法国最大的左翼报纸《解放报》曾报道说有4000多人死亡。事后的调查表明有97人死亡,数百人受伤(《东欧剧变纪实》,世界知识出版社1990年,P205)。
----------------------------------------------新闻的力量在于唤起大众的共鸣
回复时间: 13:47
日的蒂米什瓦拉,军人正在街头维持秩序
12月18日,蒂米什瓦拉全城戒严,但是有30多名年轻人在东正教教堂外聚集。他们挥舞着挖去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国徽的蓝黄红三色国旗(这是仿效1956年匈牙利事件的做法),唱起了被禁唱已久的爱国歌曲《Desteapta-te, romane》(觉醒吧,罗马尼亚)和其他1947年之后被禁的传统爱国歌曲。这群年轻人遭到安全部队的射击,有数人被打死,其他人四散逃掉了。
----------------------------------------------新闻的力量在于唤起大众的共鸣
回复时间: 13:48
蒂米什瓦拉的坦克部队,日
当天晚上,罗共政治执委会再次召开紧急会议,齐奥塞斯库和埃列娜在会上谴责蒂米什瓦拉事件中“外国势力和外国间谍集团的干预”,认为“东方人(苏联)和西方人都提出改变罗马尼亚状况的建议,他们不惜使用一切手段”,蒂米什瓦拉市内的“堕落分子”在“扰乱秩序”。在这次会议上,齐奥塞斯库批评国防部和安全部队“表现软弱”,说他要求的是坦克、装甲车和摩托化部队进入蒂米什瓦拉市,而不是让军队在市内过一次就行了。齐奥塞斯库在会上还指责了国防部长瓦西里&#8226;米列亚、内务部长图多尔&#8226;波斯泰尔尼库和安全总局局长尤利安&#8226;弗拉德三人,要解除他们的职务,还威胁说要把三人送到刑场正法。齐奥塞斯库命令派坦克部队进驻蒂米什瓦拉,内务部安全部队要“武装起来”,必要时“朝天鸣枪警告”甚至“朝脚下开枪”;蒂米什瓦拉市进入紧急状态。
由于与会的部分罗共老资格领导人对齐奥塞斯库解除国防部长等人职务一事提出异议,会议最后决定暂时保留米列亚、波斯泰尔尼库和弗拉德这三位部长的职务,同时决定为制止事态蔓延而“采取强硬措施”(《东欧剧变纪实》,P205-206)。由于当天蒂米什瓦拉局势基本平静,因此齐奥塞斯库相信他已经控制了局面,在这次会议结束后便动身前往伊朗,准备签署一项新的贸易协议。
12月19日凌晨,罗共中央书记扬&#8226;科曼和总参谋长斯特凡&#8226;古沙少将来到蒂米什瓦拉进行调查,并与示威者代表谈判。示威者要求释放犯人,要求齐奥塞斯库和政府辞职。12月20日,埃列娜&#8226;齐奥塞斯库派罗共中央书记埃米尔&#8226;博布和总理康斯坦丁&#8226;德斯切列斯库前往蒂米什瓦拉继续谈判,但由于无法满足示威者的最主要要求(齐奥塞斯库辞职),谈判宣告破裂。当天蒂米什瓦拉爆发了10万人的示威游行,驻蒂米什瓦拉市的部分军队拒绝向示威者开枪(《东欧剧变纪实》,P207)。邻近的巴纳特地区和奥尔特尼亚地区都爆发了总罢工。一些企业和县市党委试图调集本厂本市工人乘火车前往蒂米什瓦拉声援政府,但这些人一下火车就加入到示威人群当中去了。
在此形势下,齐奥塞斯库紧急中断了对伊朗的访问,在当天晚上赶回罗马尼亚。在19时的新闻中,齐奥塞斯库发表电视讲话,宣称“在蒂米什瓦拉市发生的恐怖主义行动与反动势力、帝国主义、领土收复主义(指匈牙利)和沙文主义(指苏联)集团、以及一些外国间谍机构有密切关系。这些反民族行动的目的是制造混乱,使政局不稳,扰乱经济,为分裂罗马尼亚国土、破坏社会主义祖国独立和主权创造条件。”齐奥塞斯库同时签署法令,宣布蒂米什瓦拉市和蒂米什县进入紧急状态,国防军、内务部安全部队和“爱国卫队”民兵进入戒备状态。在紧急状态期间,严禁任何集会,严禁五人以上上街同行,夜间23时后除上夜班者外任何人不得外出。(《东欧剧变纪实》,P207)
最后,齐奥塞斯库决定像1968年苏联侵捷事件之后那样,在布加勒斯特市中心的罗马尼亚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罗马尼亚政府所在地――共和国广场(1989年之后更名为“革命广场”)举行“自发”的群众大会,声援齐奥塞斯库。事实证明这是一个不明智的决定。从当年11月底,即罗共“十四大”闭幕之后,新华社驻罗记者就在布加勒斯特街头注意到军警岗哨林立,巡逻队多如牛毛,严禁三人以上在街头会见、谈话。在夜间,军警严格盘查过往的行人,严防他们聚集闹事。这些防范措施起了作用,人群无法聚集,上街游行的可能性并不大。然而齐奥塞斯库现在竟然自己把闸门拉了起来,给老百姓制造了上街的机会。
如今在网上可以搜索到日本NHK电视台制作的纪录片《市民拍摄的七日革命:齐奥塞斯库政权的崩溃》,这部纪录片的开头部分忠实地记录了12月21日大会的情景:中午时分,齐奥塞斯库出现在罗共中央委员会和政府大厦(即党中央大厦)的阳台上。共和国广场上响起了掌声和欢呼声,但是仔细一听,远不如过去那么响亮。带头呼口号的人不是扬手,让周围的人把口号喊得响亮一些。
大会开始后,先是一位工人代表讲话,谴责蒂米什瓦拉事件。他在讲话中提到齐奥塞斯库的名字时,广场上的群众没有反应,不像过去那样只要有人一提齐奥塞斯库的名字就响起震耳欲聋的叫好声。工人代表讲完了之后,主持者宣布“请尼古拉&#8226;齐奥塞斯库同志发表讲话”。头戴黑色羔皮帽子、身穿黑色大衣的齐奥塞斯库手捧稿子,用颤抖而嘶哑的老年人声音说道:“感谢组织了这次群众大会的同志们。我认为……这是……”这时突然从广场的远处传来了一阵沉闷的爆炸声,类似枪炮发射的声音,也像鞭炮的动静(实际上是安全部队发射催泪弹的声音)。共和国广场上的抗议者立即炸了锅,人群惊恐地四相踩踏,有些儿童被推到在地。对罗马尼亚全国的电视实况转播到此中断,齐奥塞斯库在亲信的簇拥下返回党中央大厦楼内。
广场秩序稍微平静后,齐奥塞斯库再次走出大楼,来到阳台上,电视台也恢复了全国电视转播。齐奥塞斯库结结巴巴地念完了手中的稿子,宣布全国工人的月工资增加100列伊(当时相当于9美元),并向学生发放100到110列伊的助学金。这时有些与会者开始起哄。齐奥塞斯库不知所措,停止了发言。人群中爆发出愤怒的嗡嗡声,站在齐奥塞斯库身后的保安人员开始焦躁不安起来。他们慌张地跑来跑去,把阳台通往大楼的玻璃门拉开,准备在出现意外时把齐奥塞斯库等人尽快护送至楼内。这时齐奥塞斯库对着麦克风说“Alo,alo”(哈罗,哈罗),埃列娜小声地对丈夫说“Vobreste-le,vobreste-le”(跟他们说点什么,跟他们说点什么),然后凑到麦克风前面对人群高喊“肃静,肃静”,下面的人群向她吹口哨抗议,齐奥塞斯库也大声地对广场上的人群喊道“同志们镇静,原地不动。”
这时忽然从广场的一角传出了“蒂米什瓦拉!”、“打倒齐奥塞斯库!”、“打倒刽子手!”的口号。内务部长波斯泰尔尼库出现在党中央大厦门前的台阶上,气冲冲地向走过来的几名安全部人员说了些什么,然后便匆匆走开。那几名安全部特工也迅速离去。此时广场上的嘈杂声已经完全淹没了齐奥塞斯库的说话声,他只好耸耸肩,把一段话说完之后便离开阳台,走进大厦。主席台上的其他人也慌慌张张地尾随齐奥塞斯库走了进去。
参加集会的人群很快自行离开了广场,十几分钟后偌大的广场竟空无人迹。但是一部分参加大会的市民和学生随后在离共和国广场不远的市中心主要街道马盖鲁大街、1848年大街、以及附近的大学广场和洲际饭店门前举行反对齐奥塞斯库的游行,有节奏地高喊“打倒齐奥塞斯库”、“没什么可怕的”、“今天是蒂米什瓦拉,明天是全国各地”之类口号,与警察对峙。一位中年妇女对在场的新华社记者说“要想吃饱和冬天屋里有暖气,不把齐奥塞斯库打倒是不行的。齐奥塞斯库太可恶了,他使我们的国家变得日益贫困。”
----------------------------------------------新闻的力量在于唤起大众的共鸣
回复时间: 13:49
12月21日下午在共和国广场附近举行示威活动的布加勒斯特市民
----------------------------------------------新闻的力量在于唤起大众的共鸣
回复时间: 13:50
布加勒斯特的游行队伍在乔治乌-德治大街与警察对峙
----------------------------------------------新闻的力量在于唤起大众的共鸣
回复时间: 13:51
在布加勒斯特与群众对峙的装甲车,日
下午1时半,罗马尼亚内务部紧急出动了USLA(反恐特种部队)和身穿便装的安全部队士兵,国防军也派出了装甲车和坦克,封锁了布加勒斯特街头的各处游行现场,施放催泪弹并鸣枪警告。头戴钢盔、手持橡胶棒和盾牌的武装警察包围了四周的街道,军官向群众喊话,命令他们散去。国防部长瓦西里&#8226;米列亚亲临指挥,他下令不准向人群开枪,但是罗马尼亚政府第一副总理、布加勒斯特市长扬&#8226;丁卡亲自跑到前线,亲自传达“最高统帅”的命令:“可以开枪,朝天开枪,先警告,如果不成,向腿部开枪!”(《东欧剧变纪实》,P208),然而米列亚却说“我无法执行这一命令。”丁卡问道“你知道这是谁下的命令?”米列亚说“我知道,但不能执行。”丁卡于是恶狠狠地直接对一名军官说“向他们开枪,我负全部责任”,“杀两三千人没关系”(新华出版社:《风云突变――齐奥塞斯库垮台始末》,P162-163)。
当天下午,在街头采访的新华社记者在罗马广场上和示威群众交谈起来。过去罗马尼亚人尽量不同外国人接触,因为如果被官方发现就会带来麻烦,但现在不同了,大家争相对中国记者谈他们对齐奥塞斯库的看法。一位老年人说“我们罗马尼亚人都学会了当两面派,嘴上说的和心里想的完全不一样。平时我们总是对齐奥塞斯库喊‘乌拉’,实际上我们恨透了这伙家伙。你若是说心里话,马上就挨整,弄不好还会坐班房。”一位中年妇女说:“齐奥塞斯库总在说他领导下罗马尼亚人民生活如何好,您一定知道我们的市场供应有多糟。我经常起早贪黑到副食店排长队买吃的,有时排几个小时也买不到东西。家里有人生了病,那就更糟了,市场上买不到肉,就要托人走后门,要请客送礼,出高价才能买得到。”一位中年知识分子模样的人告诉新华社记者,“我们的报纸上天天宣传巨大成就,但实际情况远比七十年代差,人民生活水平下降。这一切都是齐奥塞斯库一手造成的。在我们这里,什么事情都是他说了算,这实际上是独裁统治。”一位老年人说:“今天齐奥塞斯库犯了个大错,他把群众召集起来开会,没想到给群众提供了上街的良机。官方集会一结束,人们就自发地组织起来,在街上示威游行,反对暴政。我们的苦日子真是过够了。”一个年轻学生对中国记者说:“我就是集会参加者。集会完了,我们就加入游行队列。从早晨到现在我们还没吃东西,但是谁也不觉得饿,我们要同齐奥塞斯库斗到底。”(《风云突变》,P73)
当天从傍晚到午夜,布加勒斯特的大学广场上枪声密集,震耳欲聋。军警几乎每隔几分钟便朝天鸣枪,每次半分钟左右。最初示威者听到枪声便纷纷后撤,但恐惧感逐渐消失。后来军警再放枪时,示威者不仅不跑,反而留在原地大呼口号。广场上停着几辆消防车,但似乎不能再用了,因为高压水龙带已经被人割断。广场周围的一些商店橱窗被打碎,一家咖啡馆的桌椅被人们抬到马路上堆成路障。新华社记者在大学广场上注意到,当人们点起蜡烛悼念蒂米什瓦拉市的死者时,没有士兵开枪,许多拿着小圆蜡烛的示威者也没有遭到驱逐。一位大学生对新华社记者说,拿着点燃的蜡烛是悼念死者的习俗,按照东正教的教规,任何人不得亵渎这一习俗。军人们也信奉东正教,他们是不会向拿蜡烛的人开枪的。(《风云突变》,P74-75)
----------------------------------------------新闻的力量在于唤起大众的共鸣
回复时间: 13:52
布加勒斯特街头的军人,摄于12月21日下午。周围围观群众的表情不甚紧张,好奇多于敌意
----------------------------------------------新闻的力量在于唤起大众的共鸣
回复时间: 13:52
----------------------------------------------新闻的力量在于唤起大众的共鸣
回复时间: 13:53
12月21日的这一夜,齐奥塞斯库夫妇没有回到其住所――春天宫,而是在党中央大厦里度过的。这是一个不眠的夜晚。22日凌晨,齐奥塞斯库再次命令国防部长米列亚向军队下达镇压令,但是米列亚仍不执行,没过多久便在党中央大厦内举枪自杀了。当时传说是齐奥塞斯库派卫队长枪杀了米列亚,但1992年罗马尼亚参议院公布的“1989年12月事件调查委员会”报告证实米列亚是自杀身亡的。
----------------------------------------------新闻的力量在于唤起大众的共鸣
回复时间: 13:54
罗马尼亚国防部长瓦西里?米列亚()
12月22日天亮之后,布加勒斯特的示威规模越来越大,并迅速蔓延到罗马尼亚全国各主要城市。早上7点钟,数十万布加勒斯特市民再度涌向市中心的共和国广场和主要街道,并设置路障。安全部队的装甲车冲入示威人群,用机枪开火,造成多人死伤(《东欧剧变纪实》,P208)。罗马尼亚国防军的坦克也开入布加勒斯特,但马上被人群包围起来。布拉索夫和锡比乌等地的中国专家向布加勒斯特的中国使馆和新华社办公室打去电话,报告说他们那里出现了枪声。当天罗马尼亚首都及全国不少企业工人宣布罢工。当天上午9点半,布加勒斯特的电台广播了米列亚自杀的消息,并宣布他是“畏罪自杀的叛徒”。
----------------------------------------------新闻的力量在于唤起大众的共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侵扰锥猎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