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赣湘边老区现有 赣南十八县人口排名表是多少

党员干部老区重温入党誓词_新闻_电子报_惠州_惠州日报_东江时报_惠州报业传媒集团
党员干部老区重温入党誓词
本报讯 (记者付巨晗 通讯员汪金牛)市司法局日前组织50多名党员干部到革命老区惠东县安墩镇粤赣湘边纵队纪念公园开展“学党史、强信仰、转作风”主题学习活动,重温党的历史,追寻党在东江地区的革命足迹,缅怀党和人民群众在东江地区创造的丰功伟绩。
党员干部纷纷表示,将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牢记革命传统,以转变作风的新成效践行群众路线,履职尽责,为实现“惠州梦”贡献力量。
据悉,粤赣湘边纵队纪念公园是我市重要的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近年来逐步发展成为惠东县法制宣传教育基地。
相关阅读:
已有条评论人民网―惠东建园纪念粤赣湘边纵队
缅怀先烈激励后人
惠东建园纪念粤赣湘边纵队
&&&&本报广东惠东10月20日电 记者潘小平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成立55周年暨纪念公园落成庆典大会,今天在广东惠东县安墩镇隆重举行。&&&&粤赣湘边纵队是55年前在东江纵队主力北撤后留下的武装小分队及复员人员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革命武装。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3年解放战争中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军队的重重围剿,建立了拥有400多万人口的根据地。粤赣湘边纵队在安墩成立后,与闽粤赣边纵队一起,解放了闽西南和粤东广大地区,建立了纵横千里的解放区,胜利完成了建立解放广东战略基地的任务。接着,配合南下的野战军,追歼残敌,解放广东全境,为新中国的诞生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为缅怀革命先烈,惠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在惠东县安墩镇建设粤赣湘边纵队纪念公园,使之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景区,以激励后人建设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祖国。&&&&&&&&《华南新闻》&(日&第一版)
热门评论文章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人民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您在人民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人民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或反映。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2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全国革命老区县市名单(一)了解中国
11:22:05 阅读715 评论1
字号:大中小 订阅 . 江西省:江西省简称赣。全省土地面积16万多平方公里,耕地3513万亩,人口3913万,有汉、回、苗、畲、瑶等民族。现有6个省辖市,5个地区,11个县级市,73个县,15个市辖区,1833个乡镇。江西省革命老区包括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井冈山、中央、闽浙赣、湘鄂赣根据地和抗日战争时期的鄂豫皖湘赣抗日根据地现属江西行政辖区部分,全省分布有老区乡镇的县(市)共81个,所辖乡镇共1684个,其中老区乡镇为1374年,占75%。老区人口217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55.5%。全省人口主要由汉、畲、回 、苗、瑶等民族组成,其中畲族是江西老区唯一的聚居性少数民族,有人口近万人,主 要分布在江西兴国 、铅山、贵溪等老区贫困县。老区土地面积为1305万公顷,占全省土 地总面积的78.1%。其分布情况为:
属于一类老区的有:兴国、瑞金、宁都、于都、会昌、寻乌、石城、万载、宜丰、铜鼓、上饶、广丰、铅山、横峰、弋阳、万年、德兴市、吉安、吉水、峡江、永丰、泰和、遂川、万安、安福、永新、宁冈、井冈山市、黎川、南丰、乐安、宜黄、资溪、广昌、安远、上犹、信丰、贵溪市、分宜、彭泽、德安、修水、莲花、浮梁、乐平等45个县(市)。属于二类老区的有:南康市、大余、崇义、定南、全南、龙南、赣县、余江、永修、新余市渝水区、湖口、都昌、星子、武宁、九江、瑞金市、萍乡市市区、奉新、高安市、宜春市、靖安、波阳、婺源、吉安市、新干、金溪、景德镇市区等27个县(市区)属于三类老区的有:赣州市、樟树市、上高、玉山、余干、南城、崇仁等7个县(市)。属于四类老区的有:东乡、丰城市等2个县(市)。福建省:福建省简称闽。现辖福州、厦门、泉州、漳州、三明、南平、莆田7个省辖市和宁德、龙岩2个行政公署,共47个县(不包括金门县)、16个县级市、17个县级区,是我国重点老革命根据地省份之一。全省老区包括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央、闽浙赣、闽东、闽中、闽南革命根据地和抗日战争时期的闽浙抗日根据地属于现在福建行政区划部分。共计有老区县(市)62个,辖乡镇919个,其中老区乡镇680个,占老区县(市)总数的74%。老区人口103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3%。老区耕地面积880多万亩,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45.6%。根据所辖老区乡镇的多寡,福建老区县(市)可分为三类:(一)属于一类老区县(市)的有:龙岩、上杭、长汀、永定、连城、武平、漳平、宁化、建宁、泰宁、宁德、福安、屏南、柘荣、武姨山、安溪、福鼎、寿宁、永春、晋江、惠安、光泽、连江、德化、平和。(二)属于二类老区县(市)的有:周宁、清流、沙县、明溪、将乐、霞浦、松溪、罗源、仙游、莆田、古田、建阳、云霄、政和、同安、邵武、福清、南安、诏安、漳浦、南靖、长泰。(三)属于三类老区县(市)的有:建瓯、浦城、永安、龙溪、南平延平区、顺昌、长乐、平潭、永泰、闽侯、闽清、石狮、龙海、华安。海南省:海南省简称琼。辖区包括海南岛(海岸线长1500多公里)和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周边领海,全省陆地面积仅3.4万平方公里,领海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小、海洋面积最大的省份。自1988年建省以来,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有了很大发展,成为我国人口最多、资料最丰富、地理位置优越的最大的经济特区。现辖2个地级市、16个县市(其中7个自治县),321个乡镇(其中民族乡56个)和西沙、中沙、南沙群岛办事处。人口701万,由28个民族构成,其中归侨有100多万人。海南省老区就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的琼崖根据地。按现今行政区划,除西沙、中沙、南沙群岛办事处外,老区村庄分布遍及全省的8市11县,老区县(市)占全省县(市、办事处)总数的95%。老区县(市)共有乡镇308个,其中老区乡镇255个,占总数的82.8%。
按所辖老区乡镇的多寡分类,全省属于一类老区的有琼山市、文昌(市)、琼海(市)、万宁(市)、陵水黎族自治县、白沙黎族自治县、澄迈、儋州(市)东方黎族自治县、屯昌等10个县(市)。属于二类老区的有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定安、临高、昌江、三亚等5个县(市)。属于三类老区的有海口(市)、昌江黎族自治县、乐东黎族自治县、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通什(市)等4个县(市)。全省老区陆地面积2.8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陆地面积的83.8 % ;老区人口430万人,占全省人口的61%。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土地面积23.6万平方公里,辖7个地区、8个自治区辖市共110个县(市、区),人口4493万,其中少数民族有1719万人(壮族1483万人)。聚居着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和仡佬等12个世居民族。广西老区包括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抗日战争根据地和游击根据地,涉及到84个县(市、区)733个乡、镇。若按各县(市、区)所辖老区乡镇比例来划分,可分成四种类型:一类老区县(市)有:凤山、东兰、巴马瑶族自治县、田东、大化瑶族自治县、德保、乐业、武宣、龙州、天等、博白、宁明、凭祥市、防城市港口区、西林、贵港市、港南区、覃塘管理区、上思、灌阳。二类老区县(市)有:百色、田阳、靖西、那坡、田林、隆林、都安瑶族自治县、天峨、河池市、崇左、马山、隆安、大新、横县、上林、象州市、合山市、来宾、陆川、贵港北区、平南、钦州市钦山港区、浦北、灵山、防城港市防城区、贺州市、昭平、临桂、灵川、全州、兴安、资源、龙胜、北海市铁山港区。三类老区县(市、区)有:平果、凌云、宜州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扶绥、宾阳、融水苗族自治县、金秀瑶族自治县、融安、鹿寨、忻城、柳城、柳江、玉林市、北流市、桂平市、东兴市、合浦、钟山、富川、武鸣、邕宁、平乐、恭城、阳朔。四类老区县(市、区)有:南丹、三江、容县、岑溪、荔浦、钦州市钦南区。 湖南省:湖南省简称湘。土地总面积21.18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25.8万公顷,约比全国各省区平均耕地面积多4%。1994年全省总人口为6302.6万,是我国人口多的省份之一。
湖南省在历史上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建军和建政的重要策源地之一。在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湖南有许多县(市)分别隶属于当时的井冈山、湘赣、湘鄂赣、湘鄂西、湘鄂川黔等根据地和湘鄂赣、湘赣、湘南游击区的范围。到1994年底止,全省经认定批准的革命老区县(市、区)共有68个。其中,省辖市的市辖区有9个,地州辖市有14个,县有45个。这68个县(市、区)共有乡镇1575个,其中老区乡镇1333个,占总数的84.6%。老区土地总面积达12万多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57%;其中耕地面积约为235万公顷,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72%。1994年老区总人口为4130万,占全省总人口的65.5%;其中老区市镇人口725万,乡村人口3405万,分别占老区总人口的17.6%和82.4%,占全省市镇与乡村总人口的53.4%和68.8%。行政建制、区域面积和人口数量等均占全省的2/3左右。全省老区分布在14个地(州)市。属于一类老区的有,茶陵、炎陵、韶山市、 阳市、郴州市北湖区、资兴市、永兴、汝城、桂东、安仁、永顺、张家界市永定区、慈利、桑植、浏阳市、龙山、保靖、石门、岳阳、华容、汨罗市、临湘市、宜章、湘潭、攸县、醴陵市、平江等27县(市、区)。属于二类老区的有,长沙市郊区、长沙、望城、宁乡、株洲市郊区、衡阳市南岳区、衡山、祁东、张家界市武陵源区、蓝山、祁阳、津市市、澧县、冷水江市、双峰、沅江市、南县、安化、武冈市、邵阳、汉寿、临澧、安乡、衡南、衡东、衡阳、常宁、湘阴、岳阳市云溪区和岳阳楼区、新化、涟源、桂阳、郴州市苏仙区、嘉禾、临武、益阳市赫山区、湘乡市、株洲、溆浦、常德市鼎城区等41个县(市、区)。贵州省:贵州省简称黔或贵。土地总面积17.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458.4万人。有汉、苗、布依、侗、彝、水、回、仡佬、壮、瑶、满、白、土家等49个民族成份,少数民族人口1124.2万人,占全省总人口数的34.71%。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作支撑的农业省,在全省土地面积中,山地占87%,丘陵和平坝地占13%,海拔最高2900米,最低137米;耕地面积2761.5万亩,其中水田1155.4万亩,旱地1606.1万亩,人均耕地仅0.8亩,人多地少,粮食供需矛盾突出。目前,全省行政区划共设置2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4个地区、9个县级市、57个县、11个自治县、3个特区、6个市辖区、535个乡、253个民族乡、675个镇。全省老区县(市)有19个,所辖区乡镇为449个,其中老区镇149个,占总数的33.2%。老区土地面积5.3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0.15%;人口1165.7万人,占全省人口的33.7%。
贵州省革命老区包括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湘鄂川黔根据地现性贵州行政区划部分和红军长征时在黔北和黔西北建立过的根据地。集中分布在黔北的遵义地区、黔西北的毕节地区和黔东的茼仁地区。在19个老区县市中,属于一类老区的有毕节市;属于二类老区的有大方、黔西、遵义、湄潭;属于三类老区的有纳雍、沿河、印江、德江、松桃、遵义市、桐梓;属于四类老区的有金沙、赫章、威宁、习水、赤水、绥阳、凤冈。四川省:四川省简称川或蜀。全省面积57万平方公里,现有人口11002万,聚居着汉、彝、藏、苗、羌等14个兄弟民族。全省现有耕地9347万亩,粮食作物占耕地总面积的80%以上。
四川革命老区,包括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川陕革命根据地、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红军长征途经时建立政权开展游击战的根据地。全省分布有老区乡镇的县共59个,下辖乡镇2107个,其中老区乡镇1653个,占总数的78.4%。老区人口2441.3万,占全省总人口数的22%。老区土地面积为16.3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28.6%。其分布情况为:绝大部分乡镇为老区的即一类老区的县(市)有巴中市、南江、通江、平昌、达川市、万源、宣汉、蓬安、新龙、秀山、梓潼、雅安市、天全、荥经、芦山、宝兴、理县、茂县、金川、小金、城口、石柱、彭水、黔江、古蔺、叙永、蓬溪等27个县(市)。大部分乡镇为老区的即二类老式区的县(市)有达县、渠县、江油市、北川、汶川、 马尔康、道孚、炉霍、甘孜、阆中市、仪陇、营山、南部、广元市朝天区、广元市中 区和元坝区、青川、酉阳、平武、丹巴、旺苍、剑阁、苍溪等23个县(市)。部分乡镇为老区的即三类老区的县(市)有开江、松潘、黑水、壤塘、康定、邛崃市雅江、涪陵市等8个县(市)。个别乡镇为老区的即四类老区的有泸定县。云南省:云南省简称滇或云。全省面积39.4万平方公里,人口4000万,有汉、彝、白、哈尼、壮、傣、苗、傈僳、回、拉祜、佤、瑶、纳西、藏、景颇、布朗、普米、怒、阿昌、德昂、基诺、蒙古、布衣、独龙、水等民族(还有尚未确定族系的克木人)。云南省革命老区,都是少数民族聚居的边远贫困山区,老区建设对全省经济建设、社会事业、国防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在云南境内建立了两块根据地,辖云南省的威信、镇雄、彝良、富宁、广南5县,面积21052平方公里,人口288万人。两块根据地的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斗争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是云南的革命老区。有以下特点:(一)老区都处于几省的结合部。川滇黔边区革命根据地位于滇东北的昭通地区,地处云贵川三省八县结合部,系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边沿,与川南、黔西接壤。根据地中心威信县所属的水田寨地区素有&鸡鸣三省&之称。滇桂黔边区革命根据地处于滇东南的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位于两国三省交界地,南与越南交界,东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接壤,北连贵州省。(二)老区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川滇桂黔边区革命根据地内居住着彝、苗、回、白、壮、傈僳等10个少数民族。威信县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人口的11.3%,镇雄县占9%,彝良县占13.7%。滇黔桂边区革命根据地境内居住着壮、瑶、苗、彝、回、蒙古、仡佬等民族。富宁县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76.2%,位于该县的根据地中心的&七村九弄&(即壮语石头山区的意思)地区,是典型的壮族聚居区,广南县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61.6%。(三)老区都是贫困地区。云南的老区,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交通闭塞、文化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民生活水平极为贫困的状况。解放后,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40多年的艰苦努力,特点是在国家的扶助下,老区的情况逐步有所好转,但由于先天不足,至今还没有完全脱离贫困的状况。据1993年统计,威信县农业人口人均收入仅174.5元;镇雄县农业人口人均收入215元,其中200元以下的还有51.4万人,是全国特困县之一;彝良县农业人口人均收入192元,有70%以上的人民生活水平仍处于温饱线之下,是全国重点扶持的贫困县,每年65%以上的财政支出靠国家补贴;富宁县15个乡镇,农业人口34万人,人均收入258元,其中有10个乡(镇)23万人人均收入不到300元,5个乡(镇)11万人不到200元,也是典型的贫困县;广南县农业人口人均收入309元,全县还有35万人人均产粮不到250公斤,人均收入低于300元,有16万人的饮水问题尚未解决。综上所述,云南老区是集老、少、边、穷于一体的地区。这是云南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状况形成的。云南老区的这些特点,在革命战争年代,为党领导开展武装斗争、进行武装割据提供了有利条件,是优势;而今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则成了劣势,给扶贫开发工作提出了艰巨的任务。按所辖老区乡镇多寡比例分类,属于一类老区的有富宁、威信两县;属于二类老区的有广南、镇雄、彝良3县。总计5个县有乡镇99个,其中老区乡镇81个,占总数的81.8%。 湖北省:湖北省简称鄂。全省面积18.5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1.94%,现辖10个省辖市、1个地区、1个自治州、4个直管市和1个林区,有43个县和20个县级市和11个县级区,1913个乡镇,32804个行政村。1994年底,全省总人口565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219万人。湖北省革命老区包括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湘鄂西、鄂豫皖、湘鄂赣、湘鄂川黔、鄂豫陕根据地中现属湖北行政区划部分和抗日战争时期开辟的鄂东、鄂中、鄂南、襄西、襄南等抗日根据地。“东江纵队”与“粤赣湘边纵队”简介
当前位置: >>
“东江纵队”与“粤赣湘边纵队”简介
源自:网管中心
加入时间<font color=04年4月6日16:53【字体:
&& “东江纵队”与“粤赣湘边纵队”是围绕东江地区发展起来的人民武装力量,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东江纵队”简称“东纵”,“粤赣湘边纵队”简称“边纵”,后人习惯称“东江纵队”和“粤赣湘边纵队”为“两纵”。(一)“东江纵队”简介&& 日,日本侵略军7万余人在惠阳大亚湾登陆,并侵占广州城。担负广州市、大亚湾、虎门防务任务,扼守珠江口的国民党军队十万余人和第七舰队,被日军吓得闻风而逃,不敢抵抗。日军所到之处:杀人、放火、奸淫、掳掠,实行烧光、杀光、抢光三光政策,广大同胞流离失所,家破人亡,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东江地区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纷纷拿起武器,奋起反抗入侵的敌人,本地有志青年和港澳同胞、爱国华侨,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组建起武装队伍。1938年年间,东莞县模范壮丁队,惠阳秋长(叶挺家乡)惠宝人民抗日游击队,淡水常柏田游击队纷纷成立。各游击队成立后广泛的从事抗日战斗,并逐步的发展壮大。到1943年底,武装队伍已发展到七个大队,人数达4000多。日,中央军委批准东江纵队成立,管辖七个大队。东江纵队发表成立宣言:东江纵队是人民的子弟兵,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建立独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国而奋斗。抗战结束时,东江纵队已发展到11000人,2423人北调山东烟台,8600多人留在原战斗区后来演变成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纵队北撤后改为两广纵队,参加了淮海战役,1949年9月份又回到东江和粤赣湘边纵队配合并肩作战。&& 在中国人民的8年抗战中,东江纵队远离党中央,远离八路军,新四军主力,孤悬敌后,常年处于敌伪军的夹击,它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战斗中成长,发展到拥有11000人部队,民兵12000人,部队转占东江南岸,港九城区,粤北和韩江地区,共有39个县市,控制着数百里海岸线和通往香港交通要道。东江纵队作战1400次,毙伤日军6000余人,俘虏及投诚3500人,缴获枪枝6500支,炮25门。建立根据地60万平方公里,人口450万人以上,是中外闻名的一支坚强武装。但在8年抗战中也有无数的革命先辈为之献出了生命。东江纵队为祖国独立,为民族解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简介&& 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是在解放战争时期,粤赣湘边地区游击队的基础上成立,并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卓越贡献。& && 一九四八年十二月十五日,中共中央香港分局决定:正式成立中共粤赣湘边区委员会。粤赣湘边区党委除管辖江南、九连、江北、褰⑽辶氲匚猓榻侵薜牡胤降澄不樵粮酉姹咔澄斓肌V泄苍粮酉姹咔澄谝痪潘陌四昴甑字了木拍昴瓿踉诨荻匕捕栈粕痴倏说谝淮稳寤嵋椤T诨嵋槠诩洌ㄒ痪潘陌四晔露呷眨┲醒刖⒗吹绫ǎ贾泄嗣窠夥啪粮酉姹咦荻映闪⑷蚊制轿玖钤奔嬲挝薄⒒扑杉嵛彼玖钤保蠛樘挝尾恐魅巍&&& 一九四九年一月一日,粤赣湘边纵队发表宣言,宣告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正式成立,《宣言》明确宣布“本军作战目的,志在解放本地区人民群众,推翻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官僚资本主义独裁统治,配合全国人民解放军为彻底解放全中国,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新国家而奋斗”。一九四九年一月十七日,粤赣湘边纵队下令,将江南、江北、九连、滚江、五岭及珠江三角洲等地区所属部队统一改编。江南支队编为东江第一支队;粤赣支队改编为东江第二支队;江北支队改编为东江第三支队;北江支队改编为北江第一支队;粤赣湘边解放总队(五岭支队)改编为北江第二支队;赣南支队,湘南支队也进行了改编;珠江三角洲部队待条件成熟后编为独立团。& &粤赣湘边纵队自建立武装队伍开始至全区解放三年多时间里,武装队伍发展到38000多人,参加较大的战斗848次,解放了全区所管辖的县份,并配合第四兵团、第十五兵团、两广纵队一起解放了广州市及广东一大片地区。粤赣湘边纵队是一支继承发扬东江纵队的革命传统的战斗部队,它创造了光荣的业绩,我们要永远把它载入中华民族解放事业的史册上、激励后人,为建设繁荣昌盛的祖国而努力奋斗。&&&& (yang编辑)
(编辑:网管||邓老师)
相关焦点文章惠州城市记忆网-惠州档案局(馆)
您当前位置: &
粤赣湘边纵江南独立教导营(东江教导营)
粤赣湘边纵江南独立教导营(东江教导营)&
  一、江南独立教导营设立的历史背景
  日,毛主席、朱总司令签署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大军南下,强渡长江,迅速解放了南京、上海等许多大、中城市。解放广东、解放广州、解放全中国的日子即将到来。为了配合南下大军解放和接管好广州及其他中小城市,迅速集中并培训好一批接管城市的干部,是当时革命发展的大好形势向我们提出的一项光荣任务。华南分局城市工作委员会书记陈能兴、副书记钟明及陈萍(陈景文)、杨应彬、周楠等同志,根据方方和饶彰风同志的指示,于1949年7月下旬成立了领导小组,经过短时间的紧张工作,于8月初正式在宝安县大鹏半岛王母圩成立了粤赣湘边纵江南独立教导营(对内称中共中央华南分局江南独立教导营)。后来由于人数不断增加,改编制为一、二、三、四营,通称东江教导营。
  教导营的干部来源:一是广州各大专院校(含部分中学)的地下党员、爱国民主协会(即地下学联)会员和一些进步群众;二是南方各地的工人运动骨干、工人党员、积极分子;三是南方各地的统战对象、民主党派领导成员;四是南方各地的教授、作家、诗人、画家、作曲家、记者、工程师、医生、财政经济、建筑测绘等方面的专家和知名知识分子;五是一部分从南洋、马来亚以及港澳一带回来的地下党员和进步人士,以及中共中央华南分局机关工作人员。
  二、教导营的性质、任务和组织领导
  东江教导营是中共中央华南分局领导下的一支军事编制的非战斗部队,一般不配备武器。集中组织华南各地一批干部,按军事化生活训练和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党的各项政策,配合地方政府进行群众工作,并在粤赣湘边纵北江纵队二支队的护送下,长途行军,到达目的地,配合南下大军,解放和接管广州市。具体任务是:培养、训练一批接管城市工作干部,保证安全、顺利地完成行军任务,达到目的地广州市,统一在广州市军管会分配工作。
  东江教导营领导小组是钟明、杨应彬和周楠三位同志。
  1949年8月初至9月上旬,江南独立教导营营长陈萍,副营长梁超,教导员古念良,副教导员谢基(谢文思、兼营青年团总支书记)、王磊、粟稔,营学习委员会(学习室)陈芦荻、梁纯夫、陈仲达、梁若尘、秦牧。
  当时江南独立教导营辖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连;其中第一、四、五等三个连是学生连,二连是工人连,三连是文教专家连,第六、七、八、九连都是混合连,专家、学生、工人都有。各连人数大致如下:一连179人,二连百余人,三连数十人,四连112人,五连98人,六连数十人,七连60多人,八连数十人,九连数十人。
  第一连连长李卓儒,副连长兼军事教官黄大锵,指导员何礼荣,副官黄世坤。第二连连长谭林,副连长兼军事教官许英麟,指导员陈孔嘉。第三连连长钟杰明。第四连连长李绍膺,指导员钱涤笙,副指导员吴锡康。第五连连长叶继康,指导员杨孟璇(杨宝莲,女),副指导员陈珣烈(陈纯烈)。第七连连长李海狱,指导员陈甲寰、何锡全。第九连连长吕平,指导员刘铁峰。
  因人数不断增加,骨干陆续充实,对原连队编制作了较大的调整,成立了东上行动委员会、北上行动委员会及留驻惠州组等。分别成立了东江教导营第一营、第二营、第三营及第四营。曾拟成立东江教导团,当时已拥有人员近千人。但因四个营住地分散,行军路线及具体工作任务不同,最后决定不建立教导团,统一在东江教导营领导小组的领导下,仅分四个营独立活动,执行既定的任务。东江教导营一营营长陈萍,教导员古念良、周玉珍(女)。二营营长杨应彬,教导员华嘉,政治部主任刘矩。三营营长谢XX,教导员谢鹤,副教导员陈甲寰。四营营长谢基(谢文思),副营长梁超,教导员王磊,副教导员谭卓芬。
  主力部队二营,由钟明、杨应彬、周楠同志亲自率领。辖四个连东上,其中营部人员和直属连一起行动。
  东江教导营的活动,采取供给制,过军事训练生活,每人发一套黄色的地方军装(列宁装),一顶黄色的五角军帽,并配带粤赣湘边纵队和军管会的胸章和臂章。
  三、教导营的主要活动内容
  (一)认真学习。在教导营的领导和安排下,学习毛主席的著作《论人民民主专政》、《新民主主义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以及新民主主义城市政策、工商业政策等。还经常学习当时的华商报的《人的阶级性》、《论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等文章,以及目前形势与任务,支援前线工作指示,征粮、战勤条例等。营教导员古念良同志和学习委员陈芦荻、梁纯夫、陈仲达等同志都曾向大家作过学习辅导报告。当时的学习很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并联系当时的生活、工作、思想实际,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因此学习效果比较好,提高了大家的政治觉悟和理论、政策水平。
  (二)协助当地政府健全制度、巩固政权,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做好征粮、战勤、减租减息等各项工作。先是在日到9月8日,营部与大鹏区邹洪区长研究决定:抽调第一连89人到南平乡工作,由连长、指导员与乡长张帆,乡干部马文等同志组成联合工作委员会。在工委会的统一领导下,经过深入细致的宣传发动工作,结果,协助当地政府胜利地完成了征收公粮37588斤,出动战勤1300人的任务。同时,农会、妇女会的组织也壮大了,有些行政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了村长、村委,建立了村一级政权;有些已经有了村一级政权的,则帮助他们健全各种组织;有的还开展了减租减息工作;有些则进行了人口、土地的调查工作等;有些则帮助当地政府办青年公学等。总之,通过这一段时间开展的一系列群众工作,既协助当地政府胜利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同时也使我们这些同志在培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群众观点、群众路线、阶级立场观点等方面,受到一次很好的教育和锻炼。
  第二次组织工作队下乡的时间是9月28日至10月8日,由一、三、四、五、七、八各连分别到鹏一乡、桂岗乡、王母乡、南平乡、葵涌乡开展各项群众工作。以后在行军途中,每到一个地方,都注意协助当地政府做好群众工作,因此同志们既受到教育锻炼,也很得到当地政府和群众的赞扬。
  (三)在教导营内部经常开文艺晚会,活跃部队的文娱生活;并组织文艺宣传队,配合建政、征粮、战勤等工作,向渔民、农民群众进行政策宣传和文艺宣传工作,收到较好的效果。教导营一连由覃伯承、赵循寿、何启光、陈碧娴、邓宗浩、周弦波、陈鸾锵、林霞飞、吴秉钧等15人组成了文艺宣传队,先后在南平乡和葵涌乡配合工作进行政策宣传。他们自编自演的各种形式的短小精悍的短歌剧、活报剧、双簧、舞蹈等节目,都能紧密配合中心工作,很有教育意义,也很受群众欢迎。特别是他们在葵涌乡大洋村演出的反映当地群众在东纵北撤后,受到国民党反动派及荷呵鸡(指蒋匪军)的残酷迫害,但他们在地下党的领导下,英勇不屈地坚持斗争,最后终于迎来了广东的解放,与自己的亲人&&两广纵队的人民子弟兵胜利会师,这一活报剧最受群众欢迎。演出还没有结束,台下的阿叔、阿伯、阿娘、阿婶就饱含着热泪,跑上台来与尚未卸装的&两广子弟兵&亲切地握手。年青的小伙子则纷纷前来争着报名参加战勤队,情绪之激动,真是令人感叹!后来这支宣传队伍不断壮大成长,解放后成了东江文工团和惠阳县艺宣队的骨干力量,在土改、抗美援朝中又一再在惠州市为祖国人民立新功。
  (四)开展建团工作。教导营营委会很重视在游击区开展青年团工作,经常在营委会上讨论建团工作。教导员古念良同志、营长陈萍同志、副教导员谢基同志、王磊同志和副营长梁超同志对建团工作都很重视。整个教导营有80%是青年,大家都很积极、热情地工作,迫切地要求进步,很多原来在蒋区参加学运、工运、青运、妇运的斗争,也曾受过一定的锻炼,有一定的思想基础。根据这些情况,营委一方面号召全营党员广泛地与要求入团的青年谈心,提高他们对团的基本知识的认识;一方面集中一段时间组织全营青年学习《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团章》,进行团章教育,并在这一基础上,印发了入团申请书。当时上级党委指示:凡参加地下党秘密外围组织&爱国民主协会&(即地下学联),曾经过单线联系的组织生活的同志,原则上可以转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团员;未参加&爱协&组织的进步群众,在游击区经过考验,政治觉悟较高,工作表现较好,符合团章规定的团员条件的,也可以发展为团员。
  当时许多同志纷纷以实际行动,不怕苦、不怕累,加强组织纪律性,密切联系群众,努力学习,积极工作,胜利完成各项任务来争取转为团员或参团,各连出现一派热气腾腾的局面。日前后,先后有覃伯承、陈碧娴、胡恒彬、丘质尧、邓宗浩、詹德雄、杨穆俊、叶继康、张展铭、曾国恩、吴裕源等80多人转为新青团员,并在葵涌隆重举行入团宣誓大会。当时发展的这批团员,是在解放战争时期华南地区较早发展的一批新青团员,约比广州市早一个多月,全国是1949年5月在北京开始建立新青团的。
  (五)参加接管惠州的工作
  10月上旬,东江教导营决定兵分三路:一路东上,一路北上,一路参加协助接管惠州。当时共抽调200多人参加协助接管惠州的工作,原粤赣湘边纵东江一支队司令员蓝造同志派来工作人员和梁超副营长率领了这200多人,急速行军,从葵涌经坪山、淡水赶赴惠州,参加惠州的接管工作。赶到惠州时已是深夜,为避免给老百姓添麻烦和引起不必要的顾虑,部队当夜露宿在一间学校的篮球场上和老百姓的屋檐下,纪律严明,对老百姓秋毫无犯。大家发扬不怕疲劳、勇敢战斗的精神,天一亮,立即按照组织上的命令,分赴各处,在惠州军管会的统一领导下,积极参加了紧张的接管工作。李卓儒(原一连连长,党员)、陈冠铨(女,党员)等16人参加了群运接管工作;何礼荣(原一连指导员,党员)、徐健(女)、黄世坤(党员)、钟子方(党员)、何启光等41人参加了文教委员会的接管工作;叶继康(原五连连长)、关长春、黄禧等10人参加了交通接管工作;梁季鹏、庄承炎、廖远耿等17人参加了财经接管工作;曾锡坤、陈家芳、黄汝钊、易新瑜(女)等15人参加了民政、法院接管工作;李绍膺(原四连连长,党员)、赖大让(党员)、张绰善(张卓)等3人参加了秘书处接管工作;陈珣烈(党员)、覃伯承、赵循寿、张剑美(女)、陈鸾锵(女)、周弦波(女)、李菊容(女)等23人参加了东江文工团工作。
  钟贻孙、范济群、刘溥源、凌锡澄、吕平、刘铁峰、游韵、林芬、何英等党员与宋野平、杨白清(女)、戴惠英(女)、陈焕勋、丘质尧、张展铭、黄迪昌、胡桓彬、邓宗浩、梁启煊、徐韧、陈汉昌、练毓秀、曾国恩、陈奇光等100余人,跟随原粤赣湘边纵东江一支队二团政委王舒等进入淡水后,留在惠阳县人民政府民运工作队工作。其中钟贻孙、罗彦群等在中州队,范济群、凌锡澄、游韵、陈汉昌等在锦州队,刘溥源、胡桓彬、丘质尧、张展铭等在龙州队,刘铁峰、邓宗浩、梁启煊等在株洲队(即艺宣队),吕平、林国雄、林芬等在钦州队。
  (六)长途行军,东上北上。
  早期到达惠(惠阳)东(东莞)宝(宝安)游击区的一连、四连的同志经常每天行军几十里,频繁转移驻地。一方面接受军事训练,如夜行军、急行军等;一方面做群众工作,如建政、征粮、组织战勤等。到了10月上旬,由于形势发展迅速,教导营的主力部队四个连,由钟明、杨应彬、周楠等同志亲自率领,挥师东上,原拟赶赴赣州与南下大军会合解放与接管广州。他们于10月5日离开大鹏半岛葵涌乡,经澳头、平山、多祝,到紫金的好义、古竹等地,准备过河源、老隆、和平北上至赣州的。但是在途中已接到惠州、广州解放的消息,于是立刻赴河源,然后从河源乘船返惠州,再由惠州赶回广州参加接管工作。
  北上的同志原拟行军至韶关与南下大军会合的,同样在途中接到惠州、广州解放的消息,于是立刻改道赶回广州。
  至于留下参加接管惠州工作的同志,也在10月19日接到电令:除留下数十人在惠州工作外,其余同志立即交代工作,然后合编为新九连,全连共131人,连长何礼荣,副连长李卓儒,指导员杨宝莲(杨孟璇,女),在副营长梁超同志的带领下,于10月20日与南下的两广纵队同船会合,连夜赶回广州。
  以上三路的同志回到广州后,全部由广州市军管会统一分配工作,到日为止全部分配完毕,东江教导营胜利完成了历史任务。同志们走上了新的革命岗位,在革命征途上继续迈进!
  四、东江教导营的作用
  东江教导营建立仅三个月,时间虽短,但一是锻炼了干部,锻炼了队伍;二是一大批城市干部、知识分子、各行各业的专家到农村去,走与工农兵相结合的道路,联系群众,改造思想立场、世界观,改进工作方法;三是发扬了党的艰苦奋斗、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四是贯彻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的精神,拒腐蚀、永不沾,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进攻;五是当时正处在全国解放前夕,在游击区分散流动性大,时刻有可能与国民党部队遭遇的情况下,教导营的组织形式是培训干部的好形式。
  注:本文是根据何礼荣同志于日整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江南独立教导营(东江教导营)》一文的初稿摘录、整理而成。征得原整理人的同意,整理时个别地方略有删改、补充。
  (原载1990年《惠州文史》第二辑 作者 邓宗浩 张展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赣南十八县人口排名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