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门有没有一和花叫藏傲花

菩提花和佛诞花是一种吗?_百度知道
菩提花和佛诞花是一种吗?
jpg" esrc="http://h.hiphotos.baidu://h是的 花都长一样<a href="/zhidao/wh%3D450%2C600/sign=b5b6ce0b59c/0b7b0def53e3532c11dfa9eccea3://g.baidu://g
其他类似问题
佛诞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卷一:启程】 第一篇:出发,心向布达拉 时间:4月21日-23日 关键词:出发、准备
4月21日从武汉火车出发到达西安,同队友汇合,整理装备。所以正式的行程应该算是4月23日从西安乘坐T233前往拉萨开始的。
进藏之前,由于是第一次自助游,在武汉、西安背着50L 的大包在街上行走,总有点不自在的感觉,但在拉萨随处可见冲锋衣+户外包,这种不自在感觉渐渐消失,也算是一种修炼,不再在意别人的眼光。 PS:考虑到将近半个月行程,所以这次携带了容量50L的户外包,表面上感觉行李很大,实际上在装备了睡袋、御寒衣物之后基本没剩什么空间。另西藏是高原地区,易缺氧,还随身携带了必备药包和高热量食品如巧克力等,行李虽然很重,但物品在行程中却基本都用上了,看来多看看攻略还是管用的。
23日早晨5点便打的赶赴火车站,这几天全国天气突然转冷,西安也下了一阵小雨,气温骤降10度。进藏前1个月准备期都没感冒,结果天气一变,嗓子还是受到一点小影响,略有发炎。
&&& 从西安出发去拉萨单日有3趟车,双日只有1趟车,考虑到初次进藏,担心因缺氧引起高原反应,且在火车上要待33个小时,所以选择了软卧。即将进入5月,所以进藏火车票已不是很好购买,需提前20天在12306网站上抢票,也许是RP好,本趟进藏行程,往返全部抢到下铺。
列车上设施很不错,车厢干净整洁,各个设施如水龙头、车厢上除了中英文注释外还多了藏文,时刻提醒你即将进入异乡,这种感觉不禁让人对整个行程充满无限期待。
&&& 4月23日早6点18分,列车的汽笛声响起,天色已经微亮,列车缓缓启动,问藏之旅正式启程。
第二篇:欣喜,不一样的旅程 时间:4月23日-4月24日 关键词:行程中、高原反应、青藏铁路、青海湖、转山 从西安出发,会陆续经过几个大站如兰州、西宁等,途中景色大多是黄土高原,因为已进入春季,路边总算有些绿色点缀,不至于过于单调。
我们普遍意义上所说的青藏铁路,真正起点其实应从西宁算起。抵达西宁的时间约在傍晚,期间要经过十多个小时,原以为是件很枯燥的事情,却因为和同下铺的一位大哥的交谈而显得不无聊了。 大哥是西安人,一名医生,进藏协助他哥开诊所已将近7年,对西藏比较熟悉。很庆幸在未进藏之前,有这么一个经验丰富的医生给我好好讲了讲高原反应的症状和预防: 1、藏区海拔在4000米以上,空气中的含氧量约为平时一半,仅在50%-60%,所以大部分人到了西藏,由于缺氧,多少有点反应; 2、高原反应较正常反应为头晕、头疼、头重脚轻等,一般在进藏后半天到一天出现症状,而有些朋友因到藏区一开始感觉不到反应,就掉以轻心开始剧烈运动,而几个小时后,体内含氧量就迅速下降而产生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导致恶心、呕吐; 3、在藏区要注意保暖,小心感冒、发烧。由于身体缺氧导致的抵抗力下降,藏区早晚温差也较大,易引起感冒发烧且不易痊愈,严重时还会引发肺水肿,导致生命危险。当然最值得关注的并不只疾病本身,而是很多驴友在如珠峰、纳木错等高海拔地区反应严重却无法得到及时治疗导致的危险; 4、进藏第一天最好不要做剧烈运动,头三天不要洗澡,因为如果在淋浴间因为避风易导致缺氧、昏阙等症状,待身体逐渐适应低含氧量后再洗澡不迟;
5、如高原反应,高原安胶囊和葡萄糖较管用,如感冒则可常备三精葡萄糖口服液,即可预防感冒也可治愈;如实在难受,建议还是打点滴,比较方便;而高反严重的话,可备用一点氧气,不舒服时吸几口,对高反有一定缓解; 经大哥一讲解,预防高反的攻略信息立马生动起来,对后续行程也起到很大帮助。
中午时候,列车经过兰州,从兰州开始进入西宁,沿途绿色植被少了很多,窗外只有黄土和飞沙,景色显得单调枯燥。 傍晚时到达西宁,在大哥推荐下,在站台上买了几瓶正宗青海老酸奶,原味酸奶10元/3瓶,青稞酸奶5元/瓶;品尝了一下,味道浓郁而不腻口,价格很合适,值得一尝。 &
傍晚时分,天色已渐渐有些暗淡,从西宁出站,进入青藏铁路范围,过了西宁就看见大片戈壁滩,,景色单调。大约经过2个小时,在铁路一旁才出现一盘湖水。我不确定这是否就是传说中中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但落日下这么一大片略带蓝色的湖水,在四面黄沙的荒漠之上显得格外耀眼。 此时夜幕即将降临,落日、黄昏、戈壁、湖泊,袭来一抹荒凉!
& 晚间约9点,天色已暗,车厢陷入一种安静氛围,大家都渐入梦乡。约在凌晨2、3点,车厢内丝丝的声音把我吸引,醒来时发觉已抵达#格尔木#车站。 夜间的格尔木静悄悄,经过这座海拔2800米的小城后,列车即将开始攀爬海拔4600多米的唐古拉山脉,为防止高反,车厢内的怪声是供氧口开始缓缓输入氧气的声音,挺有意思。
清晨醒来,空气明显稀薄了些,也开始感到干燥,随身买的食物由于气压原因而膨胀起来。 从唐古拉山脉开始,视野变得开阔,还能看到路旁的青藏公路,铁路、公路时而并行、时而交错,周边的景色也让人欣喜不已。 前阵下的雪还未化,白雪覆盖的高原格外耀眼,有草的地方间或在路旁闪现几匹野驴、藏羚羊,过了平原区,村落、小河、雪山印入眼帘,心情也随着景色而跳跃起来!
旅程中,最让人心神向往则是路过#错那湖#的时候,火车沿着湖岸走了约十来分钟,整个湖面就在车旁,可近距离观详,是青藏铁路上最著名景点之一。 错那湖是怒江源头湖,海拔4800米,面积约300平方公里,是世界海拔最高的淡水湖。看得出湖面挺大,水面微波荡漾,湖水清澈,岸边还有未化的积雪,远处的高山衬托出碧绿的湖水,格外清爽!
经过错那湖没多久,火车就驶入海拔4513米的#那曲#站。站台很小,感觉车外天气很好,于是跑到车外拍照,虽烈日高照,然而高原的风吹到人身上却还有些凉意。火车抵达那曲站是中午,只停留了短短几分钟就离开了。 匆匆上车告别那曲,向目的地拉萨进发。
那曲是是西藏六区一市之一,进入西藏途径的第一个地区。那曲较藏区其他地区知名度较低点,相较于风景秀丽的林芝或历史悠久的拉萨,确实不太起眼,然而通过火车进藏,那曲却是必经之路。这片坐落在唐古拉山脉与念青唐古拉山脉之间的神奇土地,就连美丽的圣湖纳木错也坐落其中,还是值得人们神往的好地方。
&&& 进入藏区,最明显的变化是窗前的风景。区别于青海地区的荒凉,在热日、蓝天、白雪映照下,窗外风景如一卷油画绵绵展开,偶尔出现在画卷中的几头牦牛悠闲的吃着黄草。在高寒恶劣地域下的庞大生物却有着这种自然天成的状态,这种强烈对比,何尝不是西藏令人值得欣赏的地方?
&&& 越来越近,越来越近,抵达拉萨的时刻即将来到,我已迫不及待的在车厢内四处行走。 忽一眼看到车厢一角放置了一套骑行装备,不仅让人想起11年观看的电影《转山》。 男主角张书豪原本是一个懦弱平常、刚毕业即失业的待业青年,然而一次偶然事故,让他极其优秀的的同胞哥哥离开人世,而哥哥的遗愿就是希望能够骑行去拉萨,于是柔弱的书生继承哥哥遗志,踏上了骑行拉萨的行程。 从丽江出发,走滇藏线,期间穿越无人区、夜间骑行几乎掉下悬崖、八宿打狗,一路经历过生死、交了过命的朋友,终于到达了圣城拉萨。
记得看电影当天,隔壁座位的一位清华毕业的小伙说到自己历时8个月走川藏线到达西藏,期间野营露宿、遭遇泥石流、藏狗袭咬的经历,不禁更让人刮目相看。 进藏的方式有很多,有人徒步穿行、有人颠簸骑行、有人自驾飞驰、也有人火车悠游、更有人飞达西藏,有时候我们选择用辛苦的方式开展一趟行程,初始的想法仅仅只是为了燃烧一些青春和理想,然而经历其中体会百味,获得的却是崭新的人生!
&&&& 4月24日下午4点多,抵达拉萨,也许受四川地震影响,这几日拉萨天气阴沉,一直没有晴天。虽然天气不给力,但车队队长葡萄给我献上洁白的哈达,兴奋之情盖过了阴霾天气,旅行正式开始!
【卷二:拉萨】 第一篇:初见,拉萨的天空 时间:4月24日 关键词:小昭寺、大昭寺、八廓街、布达拉宫 尽管是4月,但拉萨白天却很长,基本从早上7点可持续到晚上10点。 走在拉萨的街道上,看着街道旁的藏式建筑和路过的穿着藏装的藏民,才真实感觉自己来到了西藏,来到这个神奇的地方。 大概是受到四川雅安地震影响,拉萨这些天有些阴郁。在西藏十几天行程中,阴天竟占了三分之一,偶尔还曾遇到几场细雨,这对于空气干燥、年均200多天晴空蓝天的日光城而言,真是奇怪的天气。好在老天眷顾,所幸计划中去到所有重要景点时,天空都自然放晴,不得不说是种神奇力量,此是后话。 由于是火车进藏,再加上软卧环境好,休息得不错,所以在抵达拉萨后,高原反应并不严重,除了略感头晕外,没其他症状。不过还是听从了医生大哥的建议,到达客栈后休整了约2个多小时,直到同提前几天抵达西藏的网友小七汇合后,我们才一起向布达拉宫进发。 傍晚7点的拉萨,多云阴天,天色却同白天差不多,北京路上行人依旧热闹,只是微微凉风吹过带来的一丝寒意,才让人感觉夜幕即将到来。
我们居住的满园客栈距离布达拉宫说远不远,说近不近,大概距离3、4公里。不过在拉萨步行较平时要累一些,劳累度是平时的2倍,短短3公里路我们走了近1小时,还好在期间路过八廓街上的大昭寺、小昭寺,虽走得有点吃力,但加上小七的一路讲解,行程显得并不单调。
#小昭寺#创建于公元641年,香火延绵已逾千年。根据五世达赖喇嘛所著《大昭寺目录》记载:小昭寺主神殿原来主供文成公主从长安带来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大昭寺主神殿原来主供尼泊尔尺尊公主从加德满都带来的释迦牟尼8岁等身像。松赞干布逝世后,遵照文成公主旨意,大昭寺和小昭寺释迦牟尼等身佛像进行了对换。 小昭寺由于历史上几经火焚,殿内供奉的释迦牟尼8岁等身像受到了较大程度损坏,现存小昭寺的建筑大多也是后来重修或修补的,所以小昭寺在名声、规模上都比不上大昭寺。 到达小昭寺的时间已晚,行程匆匆,又了解到大、小昭寺的因缘来由,也就未进寺礼拜,暂且别过。 从2012年开始,八廓街附近开始给路面和建筑进行大整修,所有地方都在挖掘和线管铺设。我们的尽管心情异常兴奋,但大部分藏式建筑却都被遮住了原有风采,未能见到八廓街上壮观的沿街磕长头的信徒,略有遗憾。
沿着八廓街顺时针走,闻见很浓密的松香味,不多久便远远看见寺前磕长头的藏民,大昭寺豁然出现在眼前,夕阳下的大昭寺格外神秘和安详。 尽管已是傍晚,寺外的大昭寺广场上转经的藏民依旧很多,匆匆别过,继续前行向布达拉宫走去。
拉萨的天黑得很晚,我们步行抵达布达拉宫的时候,天色已有点暗,在这微暗光线下,傍晚的布达拉宫显得雄壮肃严。 在网络上尽管看过无数次布达拉宫的照片,而真当自己渐渐靠进时,心情却禁不住带着紧张,我在广场对面的路旁静静仰望了这个庄严的宫殿好几分钟,此时心中有种既兴奋又悲伤的感觉,这种感觉一起一落,一阵一阵涟漪般拨动人心弦。 西藏,我来了;拉萨,我来了;布达拉宫,我来了;我来了,就仿佛我未曾离开过一样!
第二篇:待续,布达拉宫的约定 时间:4月25日 关键词:布达拉宫、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玛吉阿米 &
4月24日夜10点,回到客栈,也许是疲惫,进藏第一夜竟睡得特别香沉。一觉醒来,已是早晨9点,天色已大亮,于是起床洗漱,在路边吃过稀饭、油条,11点出发去布达拉宫预订次日参观的门票。 从客栈门口乘坐24路公交车即到了布达拉宫东门附近,一下车就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围绕着布达拉宫转经。细一问才知道今天是藏历十五,是藏传佛教比较重要的日子。 藏佛教信徒认为拉萨是世界中心,拉萨则以释迦牟尼佛为核心。因大昭寺中供奉有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拉萨于是成为藏民们心中的圣地。 拉萨城区是随着四方香客来朝拜大昭寺而兴起的,逐渐成为全藏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因而它的交通路径,也就按传统朝佛转经路形成布局。 圣地转经路分内环、中环、外环三条大路,皆以大昭寺为轴心。大昭寺内围绕佛殿的转经路为内环路(囊廓),围绕整个大昭寺的转经路则为中环路(巴廓),而延伸到布达拉宫、药王山、功德林、龙王潭、小昭寺的转经路,便是外环林廓路,周长足足有20里,每逢藏历十五,朝圣者便会围绕这三条转经路转经,转经一圈方为圆满。 顺着连绵的人流,顺时针方向从东门走到西门。白天的布达拉宫不似前夜雄壮肃严,这座拉萨最高的建筑在蓝天、白云映衬下,显得隆重却不失亲近。
#布达拉#是梵语“普陀罗”的译音,意思是菩萨居住的宫殿。在佛教信徒中,布达拉宫被称作第二普陀山。 公元631年,相传布达拉宫是藏王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兴建。当时共有宫殿及房间1000间,后因天灾和战乱受到严重破坏。1645年,五世达赖喇嘛主持重建了“白宫”和宫墙等建筑。之后历世达赖喇嘛增建了5个金顶和其他一些附属建筑。1936年,十三世达赖喇嘛灵塔殿建成后,布达拉宫才有了今天的规模。 布达拉官依红山而建,布局由上至下分别是“雪”、白宫和红宫,分别代表藏传佛教中的“欲、色,无色”三界。主楼高117米,东西长380米,外观13层,实际为9层。占地面积约36万平方米,建筑物是石木结构,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 整个宫殿构造气势磅礴,色彩单纯而庄严,主打“白、红、黄”三色,而在藏式建筑内,白色代表吉祥,主要用在大面积墙面上;黄色为脱俗,代表一切高贵特征;红色为护法,演变成为高等级尊贵用色,在藏区专供寺庙使用,也叫“喇嘛红”;另外黑色为驱邪,主要用在建筑和外界联系的门窗套上,以防外邪入侵;所以在西藏看到的大多数寺庙都以这三种颜色为主,而门框上则会涂上黑色,一作驱邪也作聚暖之用。 普通民居则多只采用白、黑两色为主,而其他装饰则多会采用艳丽的蓝、绿二色。 普通的建筑色彩因为西藏这曾经政教合一的特殊体制显得格外分明,并沿用至今。抬头望去,这集合了“天子”和“神灵”于一体的宫殿所散发出的神秘气息,使人迫不及待希望能够进去一探究竟。 由于已是正午,天气又放晴,确实特别炎热。为了保暖,我依旧穿着厚厚的冲锋衣前行,转过白塔在布宫的西墙边,远远看见一排转动的#转经筒#。 转经筒又称“嘛呢”经筒、转经桶等,藏族人把“六字大明咒”经卷装于经筒内,用手摇转,藏传佛教认为,每转动一次转经筒就相当于念颂经文一次,表示反复念诵着成百倍千倍的“六字大明咒”,所以在藏区,随处可见拿着转经轮,念诵着“嗡嘛呢叭咩吽”的虔诚信徒。
好在4月属于旅游淡季,尽管从4月21日布达拉宫就开始实行预约制度,但门票却还执行100元/张,且西门外排队拿票的人群也不是特别多。中午大约2点开始预约,大约排了20分钟即预约到次日中午12:40的门票。
布宫预约门票:由于游客旅游旺季即将到来,为保护景点,布拉达宫会限制人流,大约一天只放2300人参观游览,所有旅行社或者自助游游客都需拿身份证提前一天去预约购票资格。 排号地点:布达拉宫西门 时间:早9点,中午14点开始(由于旺季排号人较多,建议早去,不然去晚了排的号就没了,7、8月最旺季时炒号最高到好几百元一张,4、5月刚进入旺季,排队没有太长,基本半小时就可排到,但去晚了,排到安排进入宫殿的时间会比较晚,而布达拉宫仅限游客游览1个小时,所以早进参观会比较好安排后面行程) 排号限制:每人最多限制4个名额,需携带身份证件; 门票:11月-4月,淡季100元/张;5月-10月,旺季200元/张;(第1天排到号,第2天到布达拉宫正门购票进入,排号不购票) 导游费用:淡季200元,旺季300元;(布达拉宫比较宏伟,历史悠久,很多典故如没人陪同讲解的话,基本只能走马观花。而藏族导游讲解由于本身都信佛,对西藏历史、文化都较精通,所以讲解一般很专业。且布宫限制人流,讲解导游一天也只能接1单生意,部分费用还要上缴公司,整个布宫走下来也很辛苦,都比较敬业,所以个人强烈推荐) 从西门出来,布达拉宫正对面即是著名的药王山观景台,门票2元/张,却是拍照布达拉宫全景较佳的地方,这个角度拍摄的布达拉宫感觉特别熟悉,和新版50元人民币上的布达拉宫一个角度。
拍摄完布达拉宫全景,已是下午3点,于是花了10元乘坐了人力车去不远处的西藏博物馆,本想事先熏陶一下藏区文化,对后面行程做好知识铺垫。遗憾的是此时博物馆正在整修,既没讲解员也没讲解机,只能走马观花一番,所幸馆内允许拍照,藏区别样的珍宝还是让人大开了眼界。
这是一个不知名的珍宝,主要材质却聚集了黄金、绿松石、红珊瑚、蜜蜡、珍珠、水晶等多种宝贝,想来一定是十分尊贵的人才能使用。
&&& 上图则是镶嵌宝石的鎏铜五方佛冠,上面的宝石也主要以#绿松石#和#红珊瑚#为主。
上图则是帕木竹巴政权灌顶国师阐化王的象牙印,也是明清时期藏传佛教噶举派政教合一统治藏区时的世袭称号。 从馆内展品陈设来看,藏区由于政教合一体制,珍宝也多以藏传佛教中七宝为主,多采用玉髓、蜜蜡、砗渠、珍珠、珊瑚、金、银等材料,藏饰中常见的绿松石、红珊瑚、蜜蜡由于这几年炒作,价格也节节升高,想回家之前淘出一些合适的东西,看来既要花精力也要花金钱了。 从博物馆出来,看到了馆对面的 #罗布林卡#(达赖喇嘛的夏宫,布达拉宫为达赖喇嘛冬宫),本想进去园内游逛。突然天空变天,恰逢东边细雨西边阳的天气,于是只得作罢。 好在后来通过朋友了解到罗布林卡现在修建为人民公园,而园内最好景色应在夏季,此时刚入春,景色普通,所以暂决定不进去。 于是乘坐24路公交车一路到达大昭寺观赏,竟得到了近身顶礼释迦牟尼12岁等身佛的机会,令人欣喜不已,此是后话。 4月25日夜,也许由于白天劳累,也许是微感冒加重,竟彻夜未眠,26日早起时已是高烧38.5度,只能到客栈附近的武警医院吸氧和吊水,布达拉宫也因生病打吊水错过参观的时间而未成行。 而布宫的门票预约,需再等待满7天后才有资格再次预约,阴差阳错最终直到离开西藏,也未能游览布达拉宫,成为此行一个小小遗憾。
高原反应及保暖:哪怕是高原反应不严重的朋友,在初进藏几天,也要注意多休息,尽量不要过量运动,导致免疫力下降。另由于拉萨温差大、日照强,在拉萨帽子、墨镜、防晒霜是必备品,而在进入寺庙殿堂时,为保持对佛尊重,是不允许拍照、戴帽、戴墨镜的,但要注意保暖不要敞汗,夜间睡觉时,如担心被子滑落,可使用睡袋,对保暖较管用。 打针和输氧:高反严重的朋友,有时往往坚持不住就跑去医院输氧,其实拉萨仅3600多米海拔,如高反不能忍受的话,建议不要过于硬撑去海拔更高的珠峰、纳木错等地,因为拉萨的治疗环境还不错,而其他地区则担心医疗救助不及时,尤其中老年人平时身体还过得去,但到了高原由于缺氧导致高血压、脑溢血等急症,易引发事故;而如果反应不是太强烈,适当吸氧待适应后最好迅速去除,则对氧气不会形成太大依赖,而吊水个人感觉葡萄糖液输入后对环境适应性有所增强,我的一针吊水大约费用50元,吸氧1小时20元,很快就恢复体力和适应; & 附:〖我眼中的仓央嘉措〗 住进布达拉宫&; 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在拉萨的街头流浪&; 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六世达赖 仓央嘉措 很多人对于藏传佛教可能陌生,却有很多人看到、听到过#仓央嘉措#的动人诗句,这个神秘而不羁的藏传佛教之王,他既是宗教领袖也是政治头领,然而他也是真挚而柔情的诗人,在他的字里行间却充满着对世间真情的的渴望。 在那东方山顶, 生起洁白的月亮, 玛吉阿米的脸庞, 渐渐浮现在我心上。 ——六世达赖 仓央嘉措 这是一首流传许久的歌谣,在八廓街一角的一栋黄色古旧建筑,背后却因为同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有着神秘而温情的联系,而成为拉萨游客们倾心向往的地方——#玛吉阿米#。
忆往昔,藏传佛教大德高僧五世达赖罗桑嘉措去世,接权的第巴桑结嘉措遵从五世达赖心愿,为稳固西藏政权而秘不发丧长达15年,并在暗中寻找六世达赖活佛,默默培养。 作为门巴族人的仓央嘉措在成为活佛时却已成年,而门巴族世俗家中多信奉藏传佛教#宁玛派#,作为老、旧、传统的教派,宁玛派的僧人在当时是可以娶妻生子的,而达赖喇嘛所属的#格鲁派#则是禁止僧人结婚成家的,这令在乡村生活了14年并有了大量尘世生活经历的仓央嘉措不能适应。而他本人对自然的热爱也激发他诗的灵感,他不仅没有以僧侣的清规教规戒律来约束自己的思想言行,反而特立独行的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优美“情歌”。 他有着自己的世界观,他留恋世间美好的情感,因而也成为了争议最大、名气最大的达赖喇嘛。最终,特立独行的他成为第巴同拉藏汗政治斗争失败的牺牲品。 1705年(藏历木鸡年),桑结嘉措买通汗府内侍,向拉藏汗饮食中下毒,被拉藏汗发觉,双方爆发了战争,藏军战败,桑结嘉措被处死。作为达赖的仓央嘉措自然在劫难逃了。事发后,拉藏汗向康熙帝报告桑结嘉措“谋反”事件,并奏称六世达赖仓央嘉措不守清规,是假达赖,请予“废立”。康熙帝准奏,决定将仓央嘉措解送北京予以废黜。 1706年(藏历火狗年),仓央嘉措在押解途中,行至青海湖滨时染病去世,按照传统实行天葬(藏族最高好像是塔葬)。正史就记载到这里。关于他的去向,有着各种各样的版本。 关于仓央嘉措被黜后的命运大致有两种说法:在解送京师的途中,行至青海湖(位于青海省海西藏族自治州)湖畔圆寂。一说病死,一说被杀,没留下尸体,时年仅23岁。另一种说法则是,他是舍弃名位,决然遁去,在行至青海湖后,于一个风雪夜失踪。后半生周游印度、尼泊尔、康藏、甘、青、蒙古等处,继续弘扬佛法,后来在阿拉善去世,终年64岁。 当然在今天,当我们看到作为“诗人”、“雪域之王”的仓央嘉措因为传奇经历而成为藏民心中真正的活佛。 朋友在游览布达拉宫的时候,曾问及导游央珍,关于藏民对六世达赖的看法?央珍回答的是仓央嘉措自是真正的达赖活佛,也正是因为他的修行已超越普通僧侣,所以才能够对人世间真情有着更高感悟。 而我在近期看到的一些关于藏传佛教的书籍里面,也看到藏传佛教始祖密宗金刚乘大师莲花生,也就是宁玛派的创始人,实际在修行到密宗“无上瑜伽”境界时,也有着关于“男女同修”的描述,也许自幼信奉宁玛派的仓央嘉措根源在此,也不得而知。(个人见解,未经证实) 试想宁静的夜月下,多情的情郎静静坐在二楼窗旁,时间滑过的多么缓慢啊,美丽姑娘还未到来,…… 然而时光飞逝,人儿以罔,只剩下楼屋孤独,暗自忧伤! &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在你手里不舍不弃; 来我怀里, 或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相爱寂静喜欢。 ——六世达赖 仓央嘉措
第三篇:震撼,大昭寺前感受信仰 时间:4月25日 关键词:大昭寺、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朝圣、磕长头
由于遇上了西边日出东边雨的天气,于是告别罗布林卡,将去#大昭寺#的计划提前一天。 到达大昭寺的时间已经是下午4点,同伴星星看到寺庙广场前还有很多磕长头的藏民,藏民匍匐磕头时手套磨得地板哗哗作响,好些地板都已经磨得异常平滑,同伴觉得挺新奇的,由于她此行西藏的目的主要是磨练和静心,所以就没有同我一同进寺礼佛,只留在寺庙外溜达。
大昭寺,又名“祖拉康”、“觉康”(藏语意为佛殿),位于拉萨老城区中心,始建于唐贞观二十一年(647年),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据传是一代藏王松赞干布为纪念尺尊公主入藏而建,后经历代修缮、增拓,遂形成了如今占地25100余平方米的宏伟规模。 大昭寺是西藏现存最古老土木结构建筑,开创了藏式平川式寺庙布局规式,融合了藏、唐、尼泊尔、印度的建筑风格,成为藏式宗教建筑的典范。一般而言,西藏寺院多数归属于某一藏传佛教教派,而大昭寺则是各教派共尊的神圣寺院。西藏政教合一之后,“噶厦”的政府机构也曾设在大昭寺内。而活佛转世的“金瓶掣签”仪式则历来在大昭寺进行。 &&& 寺内主供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是文成公主入蕃时带进的,拉萨之所以有“圣地”之誉,与这座佛像有关。寺庙最初称“惹萨”,后来惹萨又成为城市的名称,并演化成今天的“拉萨”。 世上只有3尊释迦牟尼等身佛像。佛祖释迦牟尼在世时反对偶像崇拜,不立寺供像。在释迦牟尼临终时只同意以自己8岁、12岁、25岁三个不同年龄时的模样塑像,并亲自为塑像绘图。这三尊佛像中,以12岁时释迦牟尼身为皇子的鎏金铜像最为精美与尊贵。该佛像后从古印度流入中国,又经唐代文成公主带入西藏,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便被供奉在大昭寺至今。而尼泊尔尺尊公主带入西藏的则是释迦牟尼8岁等身像,目前供奉在小昭寺。 &&& 藏传佛教信众最信仰、最崇拜的便是大昭寺供奉的这尊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并把它作为最大精神支柱,称此像为觉沃仁波切。“觉沃”意为至尊,“仁波切”意为珍宝,即师尊大宝之意,见佛像具有见佛本人之加持力,见到佛像同见到2500年前的佛祖没有区别。
据说在清晨和傍晚6点半,寺庙会面向所有转经的藏民免费开放。上午正门打开,面向藏民和游客同时开放,而12点之前是藏民朝佛的时间,所以寺内所有佛殿都是开放的。而从中午12点开始,寺庙停止对朝佛的藏民开放,佛殿也因此关闭,游客需从侧门进入参观游览。
由于到达大昭寺的时间已经是下午,所以入口就在寺庙右侧的侧门,门票85元(据说大昭寺门票分纸质和光盘两种,隔天轮流使用,有的游客为了要光盘门票会特意等上一天,可惜我到寺庙的已经比较晚了,只买到纸质的门票,不过门票制作也很精美值得纪念。),如果请导游讲解的话是100元/趟。
&&& 一进入侧门,即看见色彩鲜艳的寺庙建筑,从整个寺庙以“红、白、黄”三色为主色调,即可验证大昭寺在藏区的尊贵地位。
& 侧门内最吸引人眼球的即是那口直径有二三米的铜质大水缸,据说当年是僧侣们用来打酥油茶的缸,由此可见寺庙当年的僧侣众多的场景。水色澄清,水面上漂浮着颜色各异的几朵睡莲,还有一些信众放入水中的纸币,据说纸币漂浮在水面上会得到佛祖的佑护,不得而知。
而院内几乎每个窗台上都养着几株绿色植物,也许是春季到来的缘故,其中几朵粉红的花朵开得格外艳丽,黄色的窗框外加黑色的窗沿,让而不禁联想到它们的主人即使在西藏这环境辛苦的雪域高原之上,即便是六根清净的僧侣,他也一定是一个热爱生活和懂得情趣的人。
&&&& 顺着人群向正殿方向前进,拐进去就看到一个天井式的院落,这里便是藏传佛教中“格西”(藏传佛教中的高级学位,相当于博士)的产生地。而院落里用铁栏杆隔成好几层围栏,一方面是对寺庙进行保护,另一方面估计也为了人多时引导人流作用。不过好在下午游客不多,在寺内拍照也不显得拥挤。 &&& 寺内墙壁的壁画非常精美,一定经常修缮,想到这个古建筑已经1300多年历史却保持得如此完好,不仅令人感叹。而在院内四面都供奉着精美的小酥油灯,这是第一次近距离看到酥油灯,一大片的灯火跳跃,在暗灰色的殿堂下,显得甚为好看。
顺着围栏行走,在进入正殿前不久,恰好看见有位藏族导游正带着几个游客讲解,于是也便跟着蹭听了一番,不听也罢,听着听着却被吸引住脚步也不愿迈开。 导游正对着进正殿前门外的一桩较粗的木头柱讲解,柱子底部已经被铜质金属包裹住,而在柱子上面密集的镶嵌了一些白色的颗粒,导游说这些白色的颗粒大部分是磕长头到大昭寺朝圣的信徒的牙齿,而这些牙齿却并不是他们本人镶嵌上去,而是因为很多人在漫长辛苦的朝圣途中,或疾病或劳累而去世后由同行的伙伴携带他们的遗物来到圣地,把这些在朝圣路途上逝去的同伴的遗物镶嵌到大昭寺的木柱上,也代表了逝去者的朝圣之旅达到圆满…… 我的眼眶里不禁一阵湿润,看着木柱上的白色颗粒也模糊了起来,感觉这些颗粒不再是那么生硬的物品而代表无数个虔诚的生命,让人不禁叹息信仰的力量。 在正殿外摘掉帽子和墨镜,把相机收入背包。尽管殿外艳阳高照,但一进入大殿却感觉一股凉气袭来,光线暗了下来。也许是前面的藏族导游讲解得动人,我也就跟随着一起边走边听。 大昭寺的殿堂很大,正殿外殿供奉了两尊大佛,左边的那尊即是藏传佛教的创始人密宗大师#莲花生大士#,而右边那尊大佛则是未来佛,也是藏民常称的强巴佛。 莲花生是藏传佛教史上一位神奇人物,原为印度僧人,以神通闻名。八世纪应藏王赤松德赞邀请,前往西藏弘法,通过斗法调伏了藏区原有的苯教,并适时将西藏原有信仰与传统神灵,加入印度佛教之中成为护法神,使藏民信服得以改宗正统佛教,并建立了西藏第一座“佛、法、僧”三全的桑耶寺。 莲花生大士帮助西藏正式建立了佛教传播的基础,并且充满了许多神奇色彩,因此广受藏民受戴,尊奉他为藏密开基祖,是宁玛派传承祖师,在藏传佛教地位极为崇高,藏人尊称为“释迦牟尼第二”。
由于是第一次接触到藏传佛教的佛像,不论是佛像的建造风格还是礼佛叩拜的方式都同汉地大不相同,所幸进藏之前同修行密宗的朋友了解,也算有所准备: 关于礼佛叩拜:平常在汉地寺庙拜佛多采用三跪九叩的方式,即双膝跪地下三次,磕九个头;而在藏地礼佛则多采用磕长头的方式,不过朋友建议像我们从汉地过来的朋友不必拘于形式磕长头,普通合十鞠拜和额头顶礼佛像即可。(起初还在疑惑朋友为何不建议磕长头,后面慢慢了解才明白其中缘由) 关于供养:朋友建议让我提前准备好多1角硬币,用于供养,起初也是不解,后来到藏地礼佛多了也就明白了朋友的用心,藏地的寺庙除了供奉佛祖、菩萨之外,对藏传佛教集大成者、有贡献者皆建造佛像叩拜如各世达赖、班禅、藏王等等,并且藏地知名的寺庙普遍规模都不小,都会建造好几个大殿,每个殿堂内的佛像数以百计,如果按照汉地寺庙每个大殿仅供一两尊主佛而提供少则五元、十元多则上百进行供养的话,怕是把口袋掏空还走不出寺庙。所以藏地礼佛的供养实际是不做限制的,五元十元不嫌多,1角2角也不嫌少,如果实在零钱准备不足的话,自己到供养箱内换取或者找喇嘛换取零钱皆可。还有很多人会在寺庙内购买10元或20元的酥油,每到一个灯前就往里面添加一些酥油,在这里只要你心存善念,无论你有无跪拜或布施、你是贫穷或富有,都不会有人用异样的目光看待你。 要知道在西藏藏民是可以免费进入寺庙礼佛的,我想也正是因为藏传佛教如此亲民的礼佛方式,那些即使贫苦的穷人来到寺庙,也可以拿出各种自己认为最珍贵的礼物进献给佛祖,这个质朴的、独树一帜的佛教体系才得以传承至今吧? 也许是自己的运气真的非常好,我看见在主殿等身佛像殿外藏民排了一条长长的队,近身一问才得知,原来恰逢藏历十五,喇嘛们会给佛像身体贴金,而信众也得以有能够近身顶礼佛像的机缘。普遍来说,旅游团进入大昭寺只有1个小时时间,所以普通游客是没有时间和机会进行等待的,而我恰好是自助游,所以在同保卫解释了一番后,得以近身顶礼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这该是多大的福报啊!
大约等待了约半个小时,终于得到近身顶礼等身佛的机会,看到藏民们纷纷拿出手上的念珠默默诵念六字真言,然后虔诚的将额头轻轻的去触碰佛身,真的让人有种激动又感动的感觉,其中有几个信徒还在殿前磕了三个长头。 殿内的喇嘛也很友好,看到有带着小孩子的,会从佛像前的供养里抓出一把法米赐给孩子(也就是在佛前供奉的稻米),还给几个信众挂上了佛像身前的黄色、白色的哈达。 我虽然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但此时此刻无须言语,相信每个人心中都会感受到佑护自己的佛祖吧! 拜完主佛,顺时针在殿内继续行走,不远处看到之前那位藏族导游还在认真的讲解,于是加紧脚步跟上旁听,又意外收获了一个小小的典故,甚为精彩: 据传,当年文成公主进藏的时候带来了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当佛像进入拉萨运送到小昭寺附近的时候,运送的车辆突然坏掉,于是藏王松赞干布决定就地建庙,所以当年小昭寺供奉的为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而大昭寺供奉的尺尊公主带入西藏的释迦牟尼8岁等身像。 藏王松赞干布去世后,孙子芒松芒赞继承了王位。当时盛传武则天皇帝要派出大军攻打拉萨,夺回文成公主带来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佛像。吐蕃王臣在惊恐之余,匆忙把这尊佛像转移到大昭寺南镜门里面隐藏,并用泥土封好,上绘一副文殊菩萨像。同时把大昭寺的释迦牟尼八岁等身像明久多吉挪到小昭寺主殿供奉。于是两尊佛像就此对调。 不知不觉在正殿内待了大约1个多小时,感有点微微的凉气,看看时间已经不早,于是赶紧出门爬上大昭寺二层的楼梯,没想到踏上平台别有洞天。 大昭寺顶部屋檐全部采用金属打造(不确定是镀金还是镀铜),在烈日之下金光耀眼,而这些金属构件每一件都造工精细,反倒不似顶着烈日的屋檐造件,倒像是精美的工艺品,令人惊叹! &
上图是大昭寺顶上的法轮双鹿,也是众多藏传佛教格格鲁派的标志性建筑。法轮,代表佛法如金轮,旋转不停,为众生消除烦恼、驱赶邪恶。法轮常转,寓意佛法永生不灭。双鹿,则代表佛主的弟子,常伴其侧,表露着佛子对于佛主法教千古不变的虔诚和永远的依靠。 而屋檐上不论是龙头、佛像还是尖顶都显得很有韵味。
此刻,站在大昭寺的屋顶上,蓝天白云当空,远处的雪山也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一道远景的屏障,近处的寺庙屋顶在阳光照射下显得金碧辉煌,整个人的视野格外的开阔;此刻,只想放声高唱……
不知不觉,在寺庙已经待了将近2个半小时,担心同伴等着着急,于是顺着人流往出口走去。临走之前,回头拍下一张走廊的照片,留念即将告别的这个历史气息厚重的地方。
同伴在大昭寺正门前的广场等了我2个多小时,我到的时候,看见她正端坐在广场前,正要告知她自己近身顶礼佛祖等身像的消息,却看见她面容上带着一丝忧伤的表情。 她说看着这里一直磕长头的藏民,起初是感觉新鲜,还想尝试着学学藏民磕长头的姿势拍几张照片留影。然而看着看着,心情却渐渐低沉了下去。 她说她就这么一直看着,而那些过来朝圣的藏民也就这么一直磕着长头。其中有一个衣衫褴褛的藏族老奶奶,应该不是拉萨的藏民,而自从同伴坐在那里开始,老人磕长头就没有停止过,并且每次都磕得那么投入。老人年纪应该很大了,从遥远之地来到这里,就为了在寺庙前磕头长拜,是怎样的力量使他们如此坚持? 同伴说,当她看见藏民在那里虔诚叩拜的时候,一股敬畏之心油然而生,她不再觉得磕长头是一件新鲜的事情,她甚至不敢尝试自己去亲身磕磕长头拍照纪念,她只觉得此次有股忧伤的感觉流贯全身,让她突然有想流泪的冲动。 同伴在微博上发下了当时的心境,而此时一个不知名的网友回复微博说,“去年的某天某刻,当她亲临大昭寺前端坐在那里,看着看着,她的眼泪湿润了她的眼眶。” 听到同伴的诉说,我的心情也忽然的低沉了下来,不禁叹息人生在世的渺小。我想,在接下来的行程之中,再碰到朝圣者,我的心境又会不一样吧? 恕我无法用特写的镜头去拍摄广场上那一个个叩拜的人群,只能在他们的背后默默记录下那一个个虔诚的身影。
4月25日的行程是令人欣喜的,却也让人真正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在返回客栈的路上,我们一路无语。 & 附:〖问藏途中的朝圣者〗 记得在进藏之前,观看了韩国KBS和日本NHK电视台联合摄制的6集纪录片《茶马古道》,其中第2集就描述到艰辛的《朝觐之路》,一行五个人,从四川德格县出发,历时七个月,行程2100公里,一路跪拜,共磕长头10万个,到达西藏拉萨朝圣。
所谓磕长头,就是人的身体完全趴下,跪拜前三次合十轻叩,代表自己的身,心,言行在跪拜时完全交给了佛。 而在这趟问藏之旅的过程中,之后通过布宫的导游讲解央珍的了解,无论是原地磕长头还是朝圣之旅,藏传佛教徒认为从发愿开始,即要完成十一万一千一百一十一个长头,才能达成圆满,而不能半途而废。所以修行密宗的朋友在进藏之前建议我不要随意磕长头也许跟这个原因有关吧? 而我们在大昭寺前由于心生敬畏,未敢尝试磕长头,也许是一种冥冥之中的安排? 央珍介绍说,去年的冬天,有一位北京过来的姑娘,身上还刻着刺青,一看就是有故事的人。然而尽管外貌看上去不羁,她却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在大昭寺前叩拜了一整个冬天,磕满十一万个长头达成圆满才返回北京,值得人敬佩。 在这里,因为美景或者信仰,貌似所有抵达西藏的人儿仿佛都受到感染,变得更为纯粹了! 然而从大部分的汉地民众来看,磕长头可能只是一种宗教叩拜的礼仪,朝圣更是遥不可及的事情。然而朝圣对于许多虔诚的藏民而言,却是一生最重要的一次行动。不论是近在拉萨周边还是远在千里之外的四川、青海,都必须这么一个一个长头磕过去,每伏身一次,以手划地为号,起身后前行到记号处再匍匐,如此周而复始。遇河流,须涉水、渡船,则先于岸边磕足河宽,再行过河。晚间休息后,需从昨日磕止之处启程。虔诚之至,千里不遥,坚石为穿,令人感叹。 虔诚的藏民有时往往变卖了所有的家当就为了达成这一辈子的愿望,许多人也许也就因为这一辈子的愿望而客死在朝圣的路途上,葬在他乡。 由于此行问藏的时间在4月,还未到真正朝圣的旺季,且近年来从远处一路叩拜到拉萨朝圣的藏民也在逐渐减少。在西藏待了十来天,去到山南、日喀则、珠峰、纳木错诸多地方,却一次也未能碰见朝圣的藏民。 但也许是上天的感应,得知了我在大昭寺前感受到的信仰的力量。在5月4日,从纳木错返回的拉萨的途中,在318国道的路旁,当远远看到三个虔诚的朝圣者在烈日下叩拜前行的时候,我的心紧抽了一下,那是一种既紧张又兴奋的感觉,我突然有种想同他们交流的欲望。 司机葡萄介绍说,这些年藏民的生活变好了许多,一方面是朝圣的人少了些,而有些藏民朝圣已经不再那么变卖家当那么艰辛,会有藏民开着小车运送生活辎重。而从远处看,眼前这却是三个穷苦的藏民在朝圣,他们把全部的家当拉在一个人力三轮车上,然后就这么一步一步磕长头、缓缓前行。 司机将越野车停到路旁,同行的同伴们也耐心的等待了我的单独行动。
我从后面缓缓的向他们走去,我有点紧张,既害怕语言不通的障碍,又担心我的唐突是否打扰了他们的虔诚。我一步步的走,越走越快,然后向他们慢跑了过去,虽然走路感觉还好,但是跑起来高反还是存在的,我只觉得心紧张到嗓子眼了。 快走到第一个人的身后的时候,我停了下来,深呼了一口气,终于发出了“扎西德勒”的祝福声。只见他回过头看到了我。 这是一个皮肤黝黑的老年藏民,全身可以用破旧来形容,头戴了一个毛线帽,眼上戴着一个墨镜,双手上都套着厚厚的手套,身上和腿上都套上了厚厚的皮革围裙,脚上穿的一双半旧解放鞋。 我们互相对视了一眼,他把手上的厚厚的手套拿了下来,也向我双手合十的说了声“扎西德勒”,此刻虽然我们言语不通,但已不须多言。 我从口袋中掏出了十元钱放到了他的手上,然后双手合十。他迟疑了一下,然后再次朴实的向我双手合十,感谢的将钱放到了自己兜前的口袋中,既不造作也不扭捏,恰到好处。 我礼貌的示意,希望给他拍一张照片,他同意了,于是有了下面的照片。
于是我同样的方式同第二个、第三个磕长头的藏民打招呼、拍照、交流,终于在这趟问藏之旅行程结束之前,满足了自己一个小小的心愿,用相机记录下他们虔诚的一幕。
&&& 我想,这段沟通场景,以后回想起来也会觉得珍贵吧?纳木错距离拉萨已经不远了,还有几天藏历的四月就即将来到了,真心的祝愿他们能够早日抵达圣城拉萨,达成人生一辈子的心愿!
【卷二:拉萨】 第四篇:探访,格鲁派的三座寺庙 时间:4月26日色拉寺 关键词:色拉寺 辩经
未到拉萨之前,就听说过色拉寺的辩经很有名气,据说每天下午3点开始,修行的喇嘛汇集到一个专门的场地讨论佛学,而且往往气氛热烈,爱热闹的人一定喜欢。 26日早由于高反加感冒,预约的布拉达宫门票只得放弃,在武警医院打完吊水后就只能乖乖在客栈埋头睡觉,一觉睡到下午2点。 睡梦中,只觉得昏昏沉沉,隐约感觉有人在叫我。原来是其他车队的网友“宋哥”到达客栈了,得知我生病便过来探望。我于是起床洗漱,发现烧已经退下了,头也不疼了,满血复活,看来在拉萨保暖、休息真挺重要。 “宋哥”其实是个西安女孩,但是性格特爷们儿,在感冒严重情况下,还敢冒着生命危险同车队一起上到珠峰、下到纳木错,也是一个很仗义的朋友,所以队友们都笑称她是在用“生命在旅行”的人,并热情称呼她“宋爷”,由于年纪相仿,我暂且称呼她“宋哥”。 宋哥刚下飞机到客栈,活蹦乱跳的,我估摸她的高反劲儿还没上来,于是劝她歇息半天,她说没事,下午要多抓紧时间去拉萨逛逛,征求客栈老板海燕的意见。那一刻,突然觉得自己好柔弱啊,还不如女孩子坚强,汗! 商议了一会,刚好下午三点左右,客栈离#拉萨三大寺#之一的#色拉寺#也很近,我的高烧也基本痊愈了,于是也就按找原定行程,同宋哥结伴去色拉寺观看辩经,出发。 拉萨三大寺:色拉寺、甘丹寺、哲蚌寺 #色拉寺#在拉萨三大寺中是最后修建的一座寺院,座落在拉萨北郊的色拉乌孜山下。传说山下原长满了色拉(野玫瑰),因而得名,全名为色拉大乘寺。 色拉寺创建于公元1419年,是宗喀巴的弟子释迦益协受宗喀巴委派,主持修建的。建寺初期,该寺有四个扎仓,即加扎仓、卓丁扎仓、堆巴扎仓、麦巴扎仓。后来,加扎仓、卓丁扎仓、堆巴扎仓合并为一个堆巴扎仓,麦巴为一个扎仓。不久,宗喀巴的弟子洛珠仁钦僧格从哲蚌寺移居色拉寺,兴建了结巴扎仓(1435年)。后来他又把堆巴和结巴合为一个扎仓,名结巴扎仓。固始汗的曾孙拉藏汗做藏王后兴建了阿巴扎仓和措钦大殿,前者是拉藏汗的颂经修法院。 色拉寺现在的主要建筑有措钦大殿,麦巴扎仓、结巴扎仓(二扎仓属显宗)、阿巴扎仓(属密宗)及三十二个康村。 由于色拉寺的辩经是下午三点开始,担心赶不上,于是打的前往,很快就到达山脚下,这个一个背山而建的寺庙,寺门在山脚下,门票55元。入寺后还需要顺着山路往山上走。我们一个是刚下飞机正在兴奋头上,一个大病刚愈虚弱行走,基本上进山的时候我被远远拉在后头。
跟着门票的指示,顺着大门的山路直行向上大约行走10分钟,在远处即听到了嘈杂的掌声、辩经声,于是赶紧小跑过去,踏上几级台阶,迈入一扇古旧的大门,院内场景赫然入眼。 好热闹的露台辩经场,只见场内都是碎石铺地,院内种上了好些粗壮的树木,场内至少围满了上百多个喇嘛,而院内围了一圈石板路,游客们都待在石板地的区域用相机拍摄着场内的情景。
场内的喇嘛基本是三两成群,而成群的喇嘛中一部分垫着坐垫席地而坐,只见他们时而静默、时而沉思;而另一些喇嘛则用着奇怪的手势击掌,并同坐着的喇嘛用藏语一边交流一边比划,场景甚是威武。
&&& 从喇嘛们的对阵形式来看,大多数应该是两两对阵进行辩论,一方坐着一方站立,基本上都是站立方进行发问,而坐立者回答,辩论一阵子后双方对调位置,由坐立者转为站立者的喇嘛发问,另一方回答。 据说辩经的形式最早源自印度。公元792年,赤松德赞从印度请来莲花生、寂护等高僧,入藏宏法。当时汉传佛教也已传入西藏。赤松德赞为了选择更适合藏地传播的佛法,于是摆开了一场论战擂台,希望汉僧同印度僧人通过辩论来决出胜负,结果汉僧不敌印僧。这次打擂,史称“拉萨论争”,并由此开创了藏传佛教辩经的先河。 虽然听不懂藏语,但是“真理不辨不明”的道理我们还是懂的,而辩经场的另一边有一群喇嘛围绕着一人而坐,不知道是不是“舌战群儒”的辩论方式?
从辩经场出来已经是下午四点半了,顺着地图的指示去到几个主要的大殿参观,才发现好些大殿已经关门,于是也就顺着山路游览。 由于昨日游览的大昭寺在闹市区,相机难以取景,而色拉寺由于依山而建,很容易拍摄出大殿的整体状况,而寺后面的色拉乌孜山上也建了许多建筑,好多石头上也描绘了很精美的壁画,走在寺内的山路上,视野非常开阔。
也许是走得累了,宋哥表示开始有点胸闷心慌,我估计她因为飞机进藏,体内的氧气消耗过快,开始有点高原反应了,所以我们就向着寺庙出口方向行走。 在色拉寺里面行走,因为寺庙在近郊的原因,游客比较少,所以你可以随心的游逛。这里的喇嘛也显得比较友好,从半山腰下来,远远看到喇嘛们住宿的地方。 此刻夕阳已悬在天空,在远处黄灰色的荒山的背景下,白色的房屋顶有位老喇嘛静静坐在那里,我双手合十向他致礼,他也礼貌的双手合十给我回礼,我们相互打着招呼,景色虽荒凉,老人也年迈,却突然让我感觉心里暖暖的,奇怪!
下山的路上,看到辩经的喇嘛已经陆陆续续往回走。看到他们三两成群,我同他们擦肩而过,心中不禁想到,是否这种宁静简单的隐居生活,真的能够让人心情更加平和?
到达客栈,宋哥的高反变得严重了一些,还好在客栈有免费的葡萄糖提供,她冲泡了一杯糖水,又吃了一点食物,貌似有所缓解,总算让人放心的些。由于我27日要5点早起去山南朝圣桑耶寺,宋哥竟也嚷着要早起去拍布达拉宫的日出,这是真的“爷们”啊! & ******************************************************************************************** 时间:4月29日哲蚌寺 关键词:哲蚌寺 阿巴扎仓 大威德金刚& 牛头明王
4月28日晚从山南返回拉萨,于是决定29日出发去拉萨三大寺之一的#哲蚌寺#,结果在路上碰到了一个非常可爱的藏族小姑娘,我从口袋掏出几颗糖果递给她,她非常灿烂的笑了起来,我用相机拍下了这个美好的瞬间! #哲蚌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三大寺庙之一,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寺庙,解放前这里的僧侣数目多达10000人。位于拉萨市西郊10千米处的根培乌山上,海拔3800米,沿山势逐层而建,占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寺内有7个扎仓(僧院)。该寺是格鲁派祖师宗喀巴的徒弟绛央曲杰扎西班丹在大贵族朗嘎桑的资助下,于明代永乐十四年(1416年)动工兴建的,名为“白登哲蚌寺”,后简称“哲蚌寺”。在藏语里“白登”意为祥瑞庄严,“哲蚌”意为堆积大米。哲蚌寺建成后,很快发展为格鲁派寺院中实力最雄厚的寺院。哲蚌寺的建筑很多,出名的除了“甘丹颇章”、“措钦大殿”,就是四大“扎仓”和所属康村等。 29日早起,天气超级不错,万里无云,令人心情异常畅快。在色拉路上坐24路到哲蚌寺站下车,从山脚走到寺门大约需要10分钟,门票虽然只有50元,但是进入大门还只是在山脚,徒步上去的话估计要半个小时,还好我花了10元钱搭乘了别人的计程车一起上山,节省了不少脚力。 也怪去之前做的功课不足,真心没想到哲蚌寺那么大,是我本次问藏逗留最长的一间寺庙,足足逛了4个多小时还只是蜻蜓点水式的浏览,果真不愧为全世界最大的寺庙。
也许是此行问藏游览的格鲁派寺庙众多,初看哲蚌寺并没有什么太多耀眼之处。据传哲蚌寺最著名的即是每年雪顿节的展佛大会,即到每年藏历六月三十日,正是哲蚌寺举行浴佛节的日子,寺庙会把几十丈高大的锦缎绣绘佛像大唐卡,由几百个青壮年喇嘛一字长蛇阵地抬着,宗教乐队为之伴奏着,抬到寺院西北边的陡斜的后山崖上自上而下地铺挂开,供数以千万的僧俗群众瞻仰礼拜,甚为壮观。
而我游览的时间才到藏历三月份,人流量自然不能同最火热的雪顿节相提并论,不过人少也有人少的益处,在山路上行走容易疲惫,不急不慢的边走边欣赏美景和建筑也是一种享受!
藏传佛教的寺庙建筑形式基本大同小异,基本里面都是供奉了释迦牟尼、莲花生大士等等佛像以及历界达赖、班禅等活佛。不过在哲蚌寺却有一个大殿真的让我感觉到了佛的威严,那个就是神秘的密宗大殿#阿巴扎仓#,里面主要供奉的就是大威德金刚,是密宗三大本尊之一。
阿巴扎仓是哲蚌寺的密宗学院,位于措钦大殿右后侧。殿内主供结几佛塑像,高大狰狞,佛的表状恐怖骇人。据说塑像内藏有热罗扎哇只差一个指头的全尸。 结几佛,即胜魔怖畏金刚像,有9头34臂,为密宗三大本尊之一,是文殊菩萨的化身,传说系大法王宗喀巴亲手塑造的。结几佛右侧的宗喀巴像,据说也是宗喀巴大师亲手塑制的。此外,这里还供奉有大黑天和忿怒罗刹等塑像。据说在塑造忿怒罗刹像的面部时,每一撮泥上宗喀巴和许多神变比丘都要念十万遍“雅玛热扎”咒,塑造其他部位时每撮泥土也要念咒万遍。人们还传说当忿怒罗刹的下部分塑造完后,它的上身则自然形成。 平时在汉地进入寺庙,看到的佛像多为慈眉善目,令人心生亲近。而在藏地的寺庙大部分的主殿也多以供奉平和状态的佛像和活佛为主,28日在山南桑耶寺内跟随导游布穷,也曾有幸看到4大教派的护法神的塑像,虽威严却不至感觉骇人。然而当我一个人走进殿堂时,猛然看到这几尊面目狰狞作忿怒状的佛像,起初不经意正常顶礼拜佛,然而越看越觉得佛像塑造得栩栩如生,竟然让人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后来通过了解,逐步得知大威德金刚藏密认为是文殊菩萨的忿怒相,曾降伏死神阎魔天,因此其名字的含义就是“死亡的征服者”。看来佛法待人也是因人而异,佛面对善男信女多呈现平和状,而到面对妖魔鬼怪之时,佛也会显露忿怒状降妖除魔,所以一扫本来印象中一心修善、唯唯弱弱的神明形象,深感佛法的威严,敬畏之心油然而生! 从密宗大殿出来继续游览,此时已过正午,天蓝的仿似画卷一般,半山腰的空气异常清新,从寺庙往拉萨市区看过去,根培乌山把哲蚌寺揽腰在怀,市区的房屋卧在平原之上,远处的群山巍峨连绵,看得人心神荡漾。
也许是哲蚌寺真的太大,走到山腰上的一个老旧的殿堂后,竟然感觉迷路了,走在走着前方已然没有路可走。也罢,既来之则安之,顺着山间的小道继续行走,在路边发现一株不知名的树木上黄色的小花儿正鲜艳绽放,几缕阳光透过树荫撒落到花朵上,真的很漂亮。
继续前进,终于在一个破旧的老建筑旁发现了下山的路。也许是心境飞扬,在这破落的山间路上走着,倒也不觉得辛苦,反倒更能够用心体会着不同的景色。
午后的太阳照射很强烈,从山上下来的路上,虽然景色怡人,确早已汗流浃背,正想找个地方歇息一番,就看见了一群牦牛在地面上懒散的休息,看样子应该是往山上运送货物的牦牛队,这是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看到牦牛。我很好奇,于是在它们身旁转来转去,有几头丝毫没受影响,依旧悠闲的半躺在地上,而有一头牦牛则好奇的同我对视,也许是这些运送物资的牦牛早被驯化,这些庞然大物看起来格外温顺。
整个哲蚌寺游览了大约四个半小时,在参观完所有殿堂后,实在没有精力一路走下去,于是搭上一个藏民的顺风车,给了10元钱,一路下山,清风拂过脸庞,格外清爽! ******************************************************************************************** 时间:5月5日扎基寺 关键词:扎基寺 财神庙 汉地女神 & 从5日游的日喀则-珠峰-纳木错包车游回到拉萨,拉萨三大寺之首的#甘丹寺#由于路程较远未能成行,也成为此行的小遗憾。 #甘丹寺#是格鲁派六大寺院之首,且是最早的一座。它与哲蚌寺、色拉寺合称“拉萨三大寺”。甘丹寺建于明永乐七年(1409年),位于拉萨以东40千米处,达孜县境内,拉萨河南岸海拔3800米的旺古尔山和贡巴山的坳至山顶处。黄教创始人宗喀巴15世纪在藏地推行宗教改革,甘丹寺便是他亲自建立的格鲁派第一座寺院。& 甘丹寺,全称直择为喜足尊胜洲,简称甘丹寺。也有学者称其为“具善寺”或“极乐寺”。雍正十一年,(1733年)清世宗御赐寺名“永泰寺”。由此发展起来的喇嘛教派起初就叫做甘丹派,后来音变而成格鲁派,格鲁即是善规之意。 5月4日,在返回拉萨的当天,在客栈认识了一位江西的朋友阿俊,聊到互相的进藏缘由,他此行最终目的竟是阿里地区的神山#冈波仁齐#和圣湖#玛旁雍错#,并且近期准备出发转山,临行之前给我推荐了拉萨的#扎基寺#,也是拉萨唯一的一座供奉财神的寺庙,据说香火旺盛、寺内供奉的是一位来自汉地的女财神,甚为灵验。 关于扎基女神却也有一个小小传说,不一定确切却也生动。 据传女神原是汉地皇帝的一个宠妃,由于得宠被奸人嫉妒,后被奸计陷害最终惨死。于是宠妃魂魄化为厉鬼,常在皇宫显形伸冤,一时之下人心惶惶。皇帝请汉地的众多高僧也无法消解女鬼的怨气,一筹莫展。 此时正好一位色拉寺的高僧喇嘛抵达汉地五台山朝佛,于是皇帝请他作法降妖,于是高僧入定同女鬼交谈得知事情的来龙去脉,并告知皇帝。皇帝知道后于是惩戒恶人,并请喇嘛给女鬼超度。然后女鬼超度后却并不离去,紧紧跟随喇嘛。 高僧见到,便问道魂魄为何不愿离去。女鬼说:“大师!您虽为我念了往生咒,可是我生前如此善良,可却依旧逃脱不了被恶人害死的命运,我已看透世间一切,想追随高僧一同修行佛法,皈依我佛!” 大师被女鬼坚强信念所感,便同意带她一同回拉萨。但到达拉萨色拉寺附近的时候,喇嘛对女鬼说:“色拉寺是僧人苦修之地,你无法前往,此地叫扎基,我在此帮你建造一座寺庙,接受当地百姓的供养如何?”女鬼于是连连谢过,后来这里就变成了扎基寺,女鬼也得以修行并受到百姓供奉。 5月5日下午,尽管天色有点暗淡,和阿俊相约一起去往这个神奇的寺庙。在距离色拉寺不远的扎基路上,发现了这座闹市中自得宁静的小寺庙。 每周三主要是求财保平安的时候,香火最旺,而且寺内的喇嘛占卜最为出名。不过今日是周末,游客不是很多,倒也乐得清静。
扎基寺是我本趟进藏唯一一座游客参观不需要门票的寺庙,不过扎基女神却有一个特殊的爱好,就是喝白酒,所以一入大殿就闻到一阵酒香扑鼻而来,也算是别有一番情趣。我们于是也各买了一瓶白酒,用于供奉这位来自汉地的女神。
由于寺庙很小,我们很快将寺内的两个大殿逛完。说实话,真正见到女神像的时候还有有点吃惊,女神面目狰狞,倒确实不似普通佛像一般慈祥,想想女神的前身来由,便也可以释然了。 在西藏待的这十几天,游游走走也逛了不少寺庙,藏地佛教的主佛众多,又吸收了众多其他教派的护法神,并对众多转世活佛及能人志士也进行供拜,有时候真的对藏传佛教的虔诚和包容深为感动,佛菩萨的形象也显得更为鲜明、生动!
【卷三:山南】 第一篇:渡船,桑耶渡口的尴尬 时间:4月27日 关键词:桑耶渡口 蚂蜂窝攻略 西藏自助游攻略 &&& 此行我最重要的目的地就是山南桑耶寺,所以在进藏前做了充足准备,从蚂蜂窝上DOWN的山南攻略,又专门买了一本《2013版西藏自助游》攻略,几乎所有攻略里都推荐了从拉萨-桑耶寺会途径桑耶渡口,如采用平底船渡船过江不仅费用不高还景色怡人,于是信心满满准备着,出发!
25日游览大昭寺时,经过四处走访,多方求证,终于在大昭寺广场附近警卫处询问到从拉萨-桑耶寺大巴的确切地址和发车时间:
发车地址:大昭寺广场(德克士炸鸡的那个十字路口,不在网传的冲赛康市场附近) 发车时间:6:30、7:00各一班,一天两班(坐满准点发车,如去晚了没座位就上不了车了) 票价:50元/人(从拉萨可直达桑耶寺,约4个小时车程) 大巴车况:车辆8成新,座位大约30多个,车内略显拥挤,卫生情况良好。
4月27日凌晨五点,早起,天气微凉。同伴星星也已早起,我们将大包行李存放在客栈,只随身携带旅行包前往山南,宋哥经过一夜休整貌似高反好多了,于是三人汇合打的去往大昭寺广场。 6点左右抵达大昭寺广场时,天色还早。广场边看到已停了两辆大巴,其中一辆人已快坐满,在询问并确认了大巴中途停靠桑耶渡口后,我和同伴星星赶紧购票上车。宋哥则准备去等着拍摄布达拉宫日出,于是分手道别,后来才知道她的感冒就是那天早上得的,一直到整个西藏旅行结束也没能好,此是后话。
6点半,整个车厢人数已满,启程出发。车内大部分还是从拉萨去桑耶寺朝拜的藏民,车厢内弥漫着一股淡淡酥油味儿,确实有点不太习惯。 大巴从拉萨出来上了高速,在高速路上行驶,由于天色较暗,车厢内还比较安静,沿途风景若隐若现,大约到7点半左右天色才渐渐变亮,沿途景色也渐渐显现出来,衬着清晨阳光,清新而明亮。
正欣赏沿途风景,司机却突然停下了车,说桑耶渡口到了,我和同伴稀里糊涂中就被送下了车,一看手表早上8:30,空气真新鲜,心情真舒畅!
早上的渡口静悄悄,时间还早,渡口旁商店都还没营业,只有一家小卖部刚开门,趁着人少往江边方向走去。 清晨的雅鲁藏布江宁静而悠长,江水在宽敞河床上静静流淌,阳光斜照在江面上,透出清澈泛绿的光芒。 河对岸青山温和而绵长,河滩平原上倔强的长出了一片绿色的小青树,清晨凉风拂面而来,带着泥土和青草的味道。 生命绿色无处不再,雪域高原的春色江滩,惹得人心醉神往,只当看见了河滩边停靠的那艘老旧平底船,才把人从神思拉回人间。
观看美景的时间是流淌的,在兴奋驻足留影后,才感觉到清晨的江风毫无遮拦,挺冷的。而在岸边渡口栏杆旁无意中看到了渡口收费标准,则把人看得心儿拔凉拔凉。
倒不是因为每个游客渡江需要20元/人,也不是因为包船渡江价格涨到300元/船,我只是惊讶于价格同攻略上出入太大,开始怀疑攻略的时效性,心头不禁一紧。于是返回渡口门口的小卖部向店内的藏族阿姨求证。 原来由于公路交通快速发展,渡船早已不是以往每天随到随发,旅游旺季每天能够凑齐一船人过江就算幸运,估计也要等到中午才能凑齐。而4月底基本都没有发船的机会,太坑爹啦! 后话:后来在返回客栈同店主海燕聊天时提起此事,她说10年她也是按照攻略出行,竟在桑耶渡口等了半天也没船经过,且网络上攻略的渡船价格都是08年以前的,最后不得已只能搭顺风车才抵达桑耶寺。 看来渡船过江的可能性为零,为不耽误行程,在这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渡口只能搭车。 此时清晨9点,车辆不多,我们在渡口石碑处栏了半个小时车。终于碰上一辆前往泽当镇的面包车,藏族师父只收了我们20元把我们送了20多公里,抵达山南首府泽当镇,也算幸运吧。
&& 11点抵达泽当,在询问了泽当-桑耶寺大巴需等到下午3点半发车,于是临时改变行程,决定先吃午饭,然后从泽当出发乘坐中巴去往附近的#雍布拉康#,返程回来再乘大巴去往桑耶寺。 && 在路边一家川菜小饭馆吃午饭,24元点了两道菜加米饭,价格便宜,味道也很可口,山南的物价明显低于拉萨。
在泽当问路的时候,一位藏族大姐看我们问路,怕我们听不懂藏语,带着我们到站内询问,在这里,真的能够感觉到藏区人民的朴实。}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傲游在线收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