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当下人文视角来评析《礼记王制翻译·王制》中的四诛

《礼记·王制》 - 《礼记·王制》
&&&王制第五&&&&&&&&&& 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诸侯之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 下士,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能五 十里者,不合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天子之三公之田视公侯,天子之卿视伯, 天子之大夫视子男,天子之元士视附庸。
&&& 制农田百亩。百亩之分,上农夫食九人,其次食八人,其次食七人,其次食 六人,下农夫食五人。庶人在官者,其禄以是为差也。
&&& 诸侯之下士视上农夫,禄足以代其耕也。中士倍下士,上士倍中士,下大夫 倍上士。卿,四大夫禄。君,十卿禄。次国之卿,三大夫禄,君,十卿禄。小国 之卿,倍大夫禄,君十卿禄。
&&& 次国之上卿,位当大国之中,中当其下,下当其上大夫。小国之上卿,位当 大国之下卿,中当其上大夫,下当其下大夫。其有中士下士者,数各居其上之三 分。
&&& 凡四海之内九州,州方千里,州建百里之国三十,七十里之国六十,五十里 之国百有二十,凡二百一十国,名山大泽不以封,其余以为附庸间田。八州,州 二百一十国。天子之县内,方百里之国九,七十里之国二十有一,五十里之国六 十有三,凡九十三国。名山大泽不以?分,其余以禄士,以为间田。凡九州,千 七百七十三国,天子之元士,诸侯之附庸不与。
&&& 天子百里之内以共官,千里之内以为御。千里之外,设方伯。五国以为属, 属有长;十国以为连,连有帅;三十国以为卒,卒有正;二百一十国以为州,州 有伯,八州八伯。五十六正,百六十八帅,三百三十六长。八伯各以其属,属于 天子之老二人,分天下以为左右,曰二伯。千里之内曰甸,千里之外,曰采曰流。
&&& 天子三公、九卿,二十、八十一元士。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下 大夫五人,上士二十七人。次国,三卿,二卿命于天子,一卿命于其君,下大夫 五人,上士二十七人。小国二卿皆命于其君,下大夫五人,上士二十七人。
&&& 天子使其大夫为三监,监于方伯之国,国三人。天子之县内诸侯,禄也;外 诸侯,嗣也。
&&& 制:三公,一命卷;若有加,则赐也,不过九命。次国之君,不过七命,小 国之君,不过五命。大国之卿,不过三命,下卿再命;小国之卿与下大夫一命。
&&& 凡官民材,必先论之。论辨然后使之,任事然后爵之,位定然后禄之。爵人 于朝,与士共之。刑人于市,与众弃之。是故公家不畜刑人,大夫弗养,士遇之 涂弗与言也。屏之四方,唯其所之,不及以政,亦弗故生也。
&&& 诸侯之于天子也,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五年一朝。天子五年一巡守, 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而望;觐诸侯;问百年者就见之。命大师陈 诗,以观民风,命市纳贾,以观民之所好恶,志淫好辟;命典礼,考时月,定日, 同律,礼乐服正之。山川神?,有不举者,为不敬,不敬者,君削以地; 宗庙,有不顺者,为不孝,不孝者,君绌以爵;变礼易乐者,为不从,不从者, 君流;革制度衣服者,为畔,畔者君讨;有功德于民者,加地进律。五月,南巡 守至于南岳,如东巡守之礼。八月,西巡守至于西岳,如南巡守之礼。十有一月, 北巡守至于北岳,如西巡守之礼。归,假于祖称,用特。
&&& 天子将出,类乎上帝。宜乎社,造乎祢。诸侯将出,宜乎社,造乎祢。
&&& 天子无事与诸侯相见曰朝,考礼正刑一德,以尊于天子。天子赐诸侯乐,则 以?将之,赐伯子男乐,则以鼗将之。
&&&,赐弓矢然后征,赐钅夫钅戊然后杀,赐圭瓒然后为鬯。未赐圭瓒,则 资鬯于天子,天子命之教然后为学。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 诸侯曰宫。
&&& 天子将出征,类乎上帝,宜乎社,造乎祢,礻马于所征之地。受命于祖,受 成于学。出征,执有罪,反,释奠于学,以讯告。
&&& 天子诸侯,无事,则岁三田。一为乾豆,二为宾客,三为充君之庖。无事而 不田,曰不敬;田不以礼,曰暴天物。天子不合围,诸侯不。天子杀则下大 绥,诸侯杀则下,大夫杀则止佐车。佐车止,则百姓田猎。,然后虞 人入泽梁。兽,然后田猎,鸠化为鹰,然后设?罗。,然后入山林, 昆虫未蛰,不可以火田。不は,不卵,不杀胎,不?天夭,不覆巢。&&2 《礼记·王制》& &&&& 冢宰制国用,必于岁之杪,五谷皆入然后制国用。用地小大,视年之丰耗。 以三十年之通制国用,量入以为出,祭用数之仂。丧,三年不祭,唯祭天地社稷 为而行事。丧用三年之仂,丧祭,用不足曰暴,有余曰浩。祭,丰年不奢, 凶年不俭。国无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非其国也。三 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以三十年之通,虽凶旱水溢,民无 菜色,然后天子食,日举以乐。
&&& 天子七日而殡,七月而葬。诸侯五日而殡,五月而葬。大夫,士,庶人,三 日而殡,三月而葬。三年之丧,自天子达,庶人县封,葬不为雨止,不封不树, 丧不,自天子达于庶人。丧从死者,祭从生者,支子不祭。
&&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诸侯五庙,二昭二穆,与太祖之庙 而五。大夫三庙,一昭一穆,与太祖之庙而三。士一庙,庶人祭于寝。
&&& 天子诸侯宗庙之祭,春曰礻勺,夏曰?,秋曰尝,冬曰?。天子祭天地,诸侯 祭社稷,大夫祭五祀。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诸侯祭 名山大川之在其地者。天子诸侯祭因国之在其地而者。
&&& 天子?直礻勺、袷?、袷尝。??。诸侯礻勺则不?,?则不尝,尝则不?, ?则不礻勺。诸侯礻勺?直、?一?直一袷,尝袷,?袷。
&&& 天子社稷皆大牢,诸稷皆少牢。大夫士宗庙之祭,有田则祭,无田则荐。 庶人韭,夏荐麦,黍,冬荐稻。韭以卵,麦以鱼,黍以豚,稻以雁。祭 天地之牛角,宗庙之牛,宾客之牛角尺。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 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庶人无故不食珍。不逾牲,不逾祭服,寝不逾 庙。
&&& 古者公田藉而不税。而不税。关。林麓川泽,以时入而不禁。 夫圭田无征。用民之力,岁不过三日。田里不粥,墓地不请。
&&& 司空执度度地,居民山川,时四时,量地远近,兴事任力。凡使民,任 老者之事,食壮者之食。
&&& 凡居民材,必因天地寒暖燥湿,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刚柔轻重 迟速异齐,五味异和,器械异制,衣服异宜。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 其宜。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东方曰夷,被发文皮,有 不火食者矣。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 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中国、夷、蛮、戎、狄,皆有 安居、和味、宜服、利用、备器,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 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北方曰译。
&&& 凡居民,量地以,度地以居民。地、邑、民、居,必参相得也。无旷土, 无游民,食节事时,民咸安其居,,尊君亲上,然后兴学。
&&& 司徒修六礼以节民性,明七教以兴民德,齐八政以防淫,一道德以同俗,养 耆老以致孝,恤孤独以逮不足,上贤以崇德,简不肖以绌恶。&&&3 《礼记·王制》& &命乡,简不帅教者以告耆老皆朝于庠,无日,习射上功,习乡上齿,大司徒 帅国之俊士与执事焉。不变,命国之右乡,简不帅教者移之左,命国之左乡,简 不帅教者移之右,如初礼。不变,移之郊。如初《礼记·王制》礼。不变,移之遂,如初礼。不 变,屏之远方,。
&命乡,论秀士,升之司徒,曰选士。司徒论选士之秀者而升之学,曰俊士。 升于司徒者,不征于乡,升于学者,不征于司徒,曰造士。乐正崇四术,立四教, 顺先王 、
、 以造士。春秋教以《礼》、《乐》,冬 夏教以《诗》、《书》。王大子,王子,群后之大子,卿大夫元士之适子,国之 ,皆造焉。凡入学以齿。
&将出学,小胥、、小乐正,简不帅教者以告于大乐正。大乐正告于王。 王命三公九卿大夫元士皆入学。不变,王亲视学。不变,王三日不举,屏之远方, 西方曰棘,东方曰寄,终身不齿。大乐正论造士之秀者以告于王,而升诸司马, 曰进士。
&司马辨论官材,论进士之贤者以告于王,而定其论。论定然后官之,任官然 后爵之,位定然后禄之。
&大夫废其事,终身不仕,死以士礼葬之。有发,则命大司徒教士以车甲。凡 执技论力,适四方,?股肱,决射御。凡执技以事上者,祝史射御医卜及百工。 凡执技以事上者,不贰事,不移官,出乡不与士齿。仕于家者,出乡不与士齿。
&司寇正刑明辟以听狱讼,必三刺。有旨无简不听。附从轻,赦从重。凡制五 刑,必即天论,丽于事。凡听五刑之讼,必原父子之亲,立君臣之义以权之。 意论轻重之序,浅深之量以别之。悉其聪明,致其忠爱以尽之。疑狱,汜 与众共之;众疑,赦之。必察小大之比以成之。
&成狱辞,史以狱成告于正,正听之,正以狱成告于大司寇,大司寇听之棘木 之下。大司寇以狱之成告于王,王命三公参听之。三公以狱之成告于王,王三又, 然后制刑。凡作刑罚,轻无赦。刑者亻刑也,亻刑者成也,一成而不可变,故君 子尽心焉。
&,乱名改作,执左道以乱政,杀。作淫声,异服,奇技,奇器以疑 众,杀。行伪而坚,言伪而辩,学非而博,以疑众,杀。假于鬼神,时 日,卜筮以疑众,杀。此四诛者,不以听。凡以齐众,不赦过。
&有圭璧,不粥于市。命服命车,不粥于市。宗庙之器,不粥于市。牺牲 不粥于市。戎器不粥于市。用器不中度,不粥于市。兵车不中度,不粥于市。布 帛精粗不中数,幅广狭不中量,不粥于市。乱正色,不粥于市。锦文珠玉成 器,不粥于市。衣服饮食,不粥于市。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粥于市。木不中 伐,不粥于市。禽兽鱼鳖不中杀,不粥于市。关执禁以讥,禁异服,识异言。
&大史典礼,执简记,恶。天子受谏。
&司会以岁之成,质于天子,冢宰齐戒受质。大乐正,大司寇、市,三官以其 成,从质于天子。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齐戒受质,百官各以其成,质于三官。大 司徒大司马大司空,以百官之成,质于天子,百官齐戒受质。然后,休老劳农, 成岁事,制国用。
&凡养老,有虞氏以燕礼,夏后氏以飨礼,殷人以食礼,周人修而兼用之。五 十养于乡,六十养于国,七十养于学,达于诸侯。
&八十拜君命,一坐再至,瞽亦如之。九十使人受。五十异?长,六十宿 肉,七十贰,膳八十常珍,九十饮食不离寝,膳饮从游可也。六十岁制,七十时 制,八十月制,九十日修。唯冒,死而后制。五十始衰,六十非肉不饱,七 十非帛不暖,八十非人不暖,九十,虽得人不暖矣。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 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九十者,天子欲有问焉,则就其室,以珍从。七十不 俟朝,八十月告存,九十日有秩。五十不从力政,六十不与服戎,七十不与宾客 之事,八十齐丧之事弗及也。五十而爵,六十不亲学,七十致政。唯衰麻为丧。
&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于。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 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在 国之西郊。有虞氏皇而祭,深衣而养老。夏后氏收而祭,燕衣而养老。殷人?而 祭,缟衣而养老。周人冕而祭,玄衣而养老。凡三王养老皆引年。&&4 《礼记·王制》& &&八十者一子不从政,九十者其家不从政。废疾非人不养者一人不从政。父母 之丧,三年不从政。齐衰大功之丧,三月不从政。将徙于诸侯,三月不从政。自 诸侯来徙家,期不从政。
&少而无父者谓之孤,老而无子者谓之独,老而无妻者谓之矜,老而无夫者谓 之寡。此四者,天民之穷而无告者也,皆有。?、聋、跛、辟、断者、侏儒、 百工,各以其器食之。
&道路,男子由右,妇人由左,车从中央。父之齿随行,兄之齿雁行,朋友不 相逾。轻任并,重任分,班白者不提挈。君子耆老不徒行,庶人耆老不。大 夫祭器不假。祭器未成,不造。
&方一里者为田九百亩。方十里者,为方一里者百,为田九万亩。方百里者, 为方十里者百,为田九十亿亩。方千里者,为方百里者百,为田九万亿亩。自恒 山至于南河,千里而近。自南河至于江,千里而近。自江至于衡山,千里而遥。 自东河至于东海,千里而遥。自东河至于西河,千里而近。自西河至于流沙,千 里而遥。西不尽流沙,南不尽衡山,东不近东海,北不尽恒山,凡四海之内,断 长补短,方三千里,为田八十万亿一万亿亩。方百里者,为田九十亿亩,山陵林 麓川泽沟渎城郭宫室,三分去一,其余六十亿亩。
&古者以周尺八尺为步,今以周尺六尺四寸为步。古者百亩,当今东田百四十 六亩三十步。古者百里,当今百二十一里六十步四尺二寸二分。
&方千里者,为方百里者百。封方百里者三十国,其余,方百里者七十。又封 方七十里者六十,为方百里者二十九,方十里者四十。其余,方百里者四十,方 十里者六十。又封方五十里者二十——为方百里者三十一其余,方百里者十,方 十里者六十。名山大泽不以封,其余以为附庸间田。诸侯之有功者,取于间田以 禄之;其有削地者,归之间田。
&天之之县内方千里者,为方百里者百。封方百里者九,其余方百里者九十一。 又封方七十里者二十一,为方百里者十,方十里者二十九,其余,方百里者八十, 方百里者八十,方十里者七十一。又封方五十里者六十三,为方百里者十五,方 十里者七十五,其余方百里者六十四,方十里者九十六。
&诸侯之下士禄食九人,中士食十八人,上士食三十六人。下大夫食七十二人, 卿食二百八十八人。君食二千八百八十人。次国之卿食二百一十六人,君食二千 一百六十人。小国之卿食百四十四人,君食千四百四十人。次国之卿,命于其君 者,如小国之卿。
&天子之大夫为三监,监于诸侯之国者,其禄视诸侯之卿,爵视次国之君, 其禄取于方伯之地。方伯为朝天子,皆有汤沐之邑于天子之县内,视元士。诸侯 世子世国,大夫不世爵。使以德,爵以功,未赐爵,视天子之元士,以君其国。 诸侯之大夫,不世爵禄。
&六礼:冠、昏、丧、祭、乡、相见。七教:父子、兄弟、夫妇、君臣、长幼、 朋友、宾客。八政:饮食、衣服、事为、异别、度、量、数、制。& &
为本词条添加和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770多万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您也可以使用以下网站账号登录: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
参与编辑人数:
最近更新时间: 18:51:03
贡献光荣榜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礼记·王制》
《礼记·王制》
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诸侯之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能五十里者,不合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天子之三公之田视公侯,天子之卿视伯,天子之大夫视子男,天子之元士视附庸。
制农田百亩,百亩之分,上农夫食九人,其次食八人,其次食七人,其次食六人,下农夫食五人。庶人在官者,其禄以是为差也。诸侯之下士,视上农夫,禄足以代其耕也。中士倍下士,上士倍中士,下大夫倍上士。卿四大夫禄,君十卿禄,次国之卿,三大夫禄,君十卿禄。小国之卿,倍大夫禄,君十卿禄。次国之上卿,位当大国之中,中当其下,下当其上大夫。小国之上卿,位当大国之下卿,中当其上大夫,下当其下大夫。其有中士下士者,数各居其上之三分。
凡四海之内九州,州方千里,州建百里之国三十,七十里之国六十,五十里之国百有二十,凡二百一十国。名山大泽不以封,其余以为附庸间田。八州,州二百一十国。
天子之县内,方百里之国九,七十里之国二十有一,五十里之国六十有三,凡九十三国,名山大泽不以朌,其余以禄士,以为间田。
凡九州,千七百七十三国,天子之元士,诸侯之附庸,不与。
天子百里之内以共官,千里之内以为御。
千里之外设方伯,五国以为属,属有长。十国以为连,连有帅。三十国以为卒,卒有正。二百一十国以为州,州有伯。八州,八伯,五十六正,百六十八帅,三百三十六长。八伯各以其属,属于天子之老二人,分天下以为左右,曰二伯。
千里之内曰甸,千里之外曰采,曰流。
天子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
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下大夫五人,上士二十七人。
次国三卿,二卿命于天子,一卿命于其君。下大夫五人,上士二十七人。
小国二卿,皆命于其君。下大夫五人,上士二十七人。
天子使其大夫为三监,监于方伯之国,国三人。
天子之县,内诸侯禄也,外诸侯嗣也。
制三公一命卷,若有加则赐也,不过九命。次国之君,不过七命。小国之君,不过五命。大国之卿,不过三命。下卿再命。小国之卿与下大夫一命。
凡官民材,必先论之。论辨,然后使之。任事,然后爵之。位定,然后禄之。
爵人于朝,与士共之,刑人于市,与众弃之。是故公家不畜刑人,大夫弗养。士遇之涂,弗与言也。屏之四方,唯其所之,不及以政,亦弗故生也。
诸侯之于天子也,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五年一朝。
天子五年一巡守。
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而望祀山川,觐诸侯,问百年者就见之。命大师陈诗,以观民风。命市纳贾,以观民之所好恶,志淫好辟。命典礼,考时月定日,同律、礼、乐、制度、衣服,正之。山川神祗有不举者为不敬,不敬者君削以地。宗庙有不顺者为不孝,不孝者君绌以爵。变礼易乐者为不从,不从者君流。革制度衣服者为畔,畔者君讨。有功德于民者,加地进律。
五月,南巡守,至于南岳,如东巡守之礼。
八月,西巡守,至于西岳,如南巡守之礼。
十有一月,北巡守,至于北岳,如西巡守之礼。
归假于祖祢,用特。
天子将出,类乎上帝,宜乎社,造乎祢。诸侯将出,宜乎社,造乎祢。
天子无事,与诸侯相见,曰朝。考礼正刑,一德以尊于天子。
天子赐诸侯乐,则以柷将之。赐伯子男乐,则以鼗将之。
诸侯赐弓矢,然后征,赐鈇钺,然后杀,赐圭瓒,然后为鬯。未赐圭瓒,则资鬯于天子。
天子命之教,然后为学。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天子曰辟廱,诸侯曰頖宫。
天子将出征,类乎上帝,宜乎社,造乎祢,禡于所征之地,受命于祖,受成于学,出征执有罪,反释奠于学,以讯馘告。
天子诸侯无事,则岁三田,一为干豆,二为宾客,三为充君之庖。无事而不田,曰不敬。田不以礼,曰暴天物。天子不合围,诸侯不掩群,天子杀则下大绥,诸侯杀则下小绥,大夫杀则止佐车。佐车止则百姓田猎,獭祭鱼,然后虞人入泽梁,豺祭兽,然后田猎。鸠化为鹰,然后设罻罗,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昆虫未蛰,不以火田,不麛,不卵,不杀胎,不殀夭,不覆巢。
冢宰制国用,必于岁之杪,五谷皆入,然后制国用。用地小大,视年之丰耗,以三十年之通,制国用,量入以为出。祭用数之仂,丧三年不祭,唯祭天地社稷,为越绋而行事。丧用三年之仂,丧祭,用不足曰暴,有余曰浩。祭,丰年不奢,凶年不俭。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以三十年之通,虽有凶旱水溢,民无菜色,然后天子食,日举以乐。
天子七日而殡,七月而葬。诸侯五日而殡,五月而葬。大夫士庶人三日而殡,三月而葬。三年之丧,自天子达,庶人县封。葬不为雨止,不封不树,丧不贰事。自天子达于庶人,丧从死者,祭从生者,支子不祭。
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大祖之庙而七。诸侯五庙,二昭二穆,与大祖之庙而五。大夫三庙,一昭一穆,与大祖之庙而三。士一庙。庶人祭于寝。
天子诸侯宗庙之祭,春曰礿,夏曰禘,秋曰尝,冬曰烝。天子祭天地,诸侯祭社稷,大夫祭五祀。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诸侯祭名山大川之在其地者。
天子诸侯,祭因国之在其地而无主后者。
天子犆礿、祫禘、祫尝、祫烝。诸侯礿则不禘,禘则不尝,尝则不烝,烝则不礿。诸侯礿犆,禘一,犆一祫,尝祫,烝祫。
天子社稷皆大牢,诸侯社稷皆少牢,大夫士宗庙之祭,有田则祭,无田则荐,庶人春荐韭,夏荐麦,秋荐黍,冬荐稻,韭以卵,麦以鱼,黍以豚,稻以鴈。祭天地之牛角茧栗,宗庙之牛角握,宾客之牛角尺。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庶人无故不食珍。
庶羞不踰牲,燕衣不踰祭服,寝不踰庙。
古者公田借而不税,市廛而不税,关讥而不征,林麓川泽以时入而不禁,夫圭田无征。
用民之力,岁不过三日。
田里不粥,墓地不请。
司空执度度地,居民山川沮泽,时四时,量地远近,兴事任力。凡使民,任老者之事,食壮者之食。
凡居民材,必因天地寒暖燥湿,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谷,刚柔轻重,迟速异齐,五味异和,器械异制,衣服异宜。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中国、夷、蛮、戎、狄皆有安居,和味,宜服,利用,备器,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
凡居民,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地邑民居,必参相得也。无旷土,无游民,食节事时,民咸安其居,乐事劝功,尊君亲上,然后兴学。
司徒修六礼以节民性,明七教以兴民德,齐八政以防淫,一道德以同俗,养耆老以致孝,恤孤独以逮不足,上贤以崇德,简不肖以绌恶。命乡简不帅教者以告。耆老皆朝于庠。元日习射上功,习乡上齿,大司徒帅国之俊士与执事焉,不变。国之右乡,简不帅教者移之左,命国之左乡,简不帅教者移之右。如初礼,不变,移之郊,如初礼,不变,移之遂。如初礼,不变,屏之远方,终身不齿。命乡论秀士,升之司徒,曰选士。司徒论选士之秀者,而升之学,曰俊士。升于司徒者不征于乡,升于学者不征于司徒,曰造士。乐正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王大子,王子,群后之大子,卿大夫元士之适子,国之俊选,皆造焉。凡入学以齿,将出学,小胥,大胥,小乐正,简不帅教者,以告于大乐正,大乐正以告于王。王命三公,九卿,大夫,元士皆入学,不变,王亲视学,不变,王三日不举,屏之远方。西方曰棘,东方曰寄,终身不齿。大乐正论造士之秀者,以告于王,而升诸司马,曰进士。
司马辨论官材,论进士之贤者,以告于王,而定其论。论定,然后官之,任官,然后爵之,位定,然后禄之。大夫废其事,终身不仕,死以士礼葬之。有发,则命大司徒教士以车甲。凡执技,论力,适四方,臝股肱,决射御,凡执技以事上者,祝、史、射、御、医、卜及百工,凡执技以事上者,不贰事,不移官,出乡不与士齿。仕于家者,出乡不与士齿。
司寇正刑明辟,以听狱讼,必三刺,有旨无简,不听,附从轻,赦从重。
凡制五刑,必即天论,邮罚丽于事。凡听五刑之讼,必原父子之亲,立君臣之义,以权之意论轻重之序,慎测浅深之量,以别之。悉其聪明,致其忠爱,以尽之。疑狱,泛与众共之,众疑,赦之。必察小大之比以成之。成狱辞,史以狱成告于正,正听之,正以狱成告于大司寇,大司寇听之棘木之下,大司寇以狱之成告于王,王命三公参听之,三公以狱之成告于王,王三又,然后制刑。凡作刑罚,轻无赦。刑者侀也,侀者成也,一成而不可变,故君子尽心焉。析言破律,乱名改作,执左道以乱政,杀。作淫声,异服,奇技,奇器,以疑众,杀。行伪而坚,言伪而辩,学非而博,顺非而泽,以疑众,杀。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此四诛者,不以听。凡执禁以齐众,不赦过。有圭璧金璋,不粥于市。命服命车,不粥于市。宗庙之器,不粥于市。牺牲不粥于市,戎器不粥于市,用器不中度,不粥于市。兵车不中度,不粥于市。布、帛精麤不中数,幅广狭不中量,不粥于市。奸色乱正色,不粥于市。锦文珠玉成器,不粥于市。衣服饮食,不粥于市。五谷不时,果实未孰,不粥于市。木不中伐,不粥于市。禽兽鱼鳖不中杀,不粥于市。关执禁以讥,禁异服,识异言。
大史典礼,执简记,奉讳恶。
天子齐戒受谏,司会以岁之成,质于天子。冢宰齐戒受质,大乐正,大司寇,市,三官以其成,从质于天子。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齐戒受质,百官各以其成,质于三官。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以百官之成,质于天子,百官齐戒受质。然后休老劳农,成岁事,制国用。
凡养老,有虞氏以燕礼,夏后氏以飨礼,殷人以食礼。周人修而兼用之,五十养于乡,六十养于国,七十养于学,达于诸侯。
八十拜君命,一坐再至,瞽亦如之。九十使人受,五十异粻,六十宿肉,七十贰膳,八十常珍,九十饮食不离寝,膳饮从于游可也。六十岁制,七十时制,八十月制,九十日修。唯绞、紟、衾、冒,死而后制。五十始衰,六十非肉不饱,七十非帛不暖,八十非人不暖,九十虽得人不暖矣。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九十者天子欲有问焉,则就其室,以珍从。七十不俟朝,八十月告存,九十日有秩。五十不从力政,六十不与服戎,七十不与宾客之事,八十齐丧之事弗及也。五十而爵,六十不亲学,七十致政。唯衰麻为丧。
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虞庠在国之西郊。有虞氏皇而祭,深衣而养老。夏后氏收而祭,燕衣而养老。殷人冔而祭,缟衣而养老。周人冕而祭,玄衣而养老。凡三王养老皆引年。八十者,一子不从政。九十者,其家不从政。废疾非人不养者,一人不从政。父母之丧,三年不从政。齐衰大功之丧,三月不从政。将徙于诸侯,三月不从政。自诸侯来徙家,期不从政。
少而无父者谓之孤,老而无子者谓之独,老而无妻者谓之矜,老而无夫者之谓寡。此四者,天民之穷而无告者也,皆有常饩。
瘖聋、跛、躄、断者、侏儒,百工各以其器食之。
道路,男子由右,妇人由左,车从中央。父之齿随行,兄之齿鴈行,朋友不相踰。轻任幷,重任分,班白者不提挈。君子耆老不徒行,庶人耆老不徒食。
大夫祭器不假,祭器未成,不造燕器。
方一里者,为田九百亩。方十里者,为方一里者百,为田九万亩。方百里者,为方十里者百,为田九十亿亩。方千里者,为方百里者百,为田九万亿亩。
自恒山至于南河,千里而近。自南河至于江,千里而近。自江至于衡山,千里而遥。自东河至于东海,千里而遥。自东河至于西河,千里而近。自西河至于流沙,千里而遥。西不尽流沙,南不尽衡山,东不尽东海,北不尽恒山。凡四海之内,断长补短。方三千里,为田八十万亿一万亿亩。方百里者,为田九十亿亩。山陵、林麓、川泽、沟渎、城郭、宫室、涂巷,三分去一,其余六十亿亩。
古者以周尺八尺为步,今以周尺六尺四寸为步。古者百亩,当今东田百四十六亩三十步。古者百里,当今百二十一里六十步四尺二寸二分。
方千里者,为方百里者百,封方百里者三十国。其余方百里者七十,又封方七十里者六十。为方百里者二十九,方十里者四十,其余方百里者四十,方十里者六十,又封方五十里者百二十。为方百里者三十,其余方百里者十,方十里者六十。名山大泽不以封,其余以为附庸间田。诸侯之有功者,取于间田以禄之。其有削地者,归之间田。
天子之县内,方千里者,为方百里者百,封方百里者九,其余方百里者九十一,又封方七十里者二十一,为方百里者十,方十里者二十九,其余方百里者八十,方十里者七十一,又封方五十里者六十三,为方百里者十五,方十里者七十五,其余方百里者六十四,方十里者九十六。
诸侯之下士,禄食九人,中士食十八人,上士食三十六人,下大夫食七十二人,卿食二百八十八人,君食二千八百八十人。次国之卿,食二百一十六人,君食二千一百六十人。小国之卿,食百四十四人,君食千四百四十人。次国之卿,命于其君者,如小国之卿。天子之大夫为三监,监于诸侯之国者,其禄视诸侯之卿,其爵视次国之君,其禄取之于方伯之地。方伯为朝天子,皆有汤沐之邑于天子之县内,视元士。诸侯世子世国,大夫不世爵,使以德,爵以功。未赐爵,视天子之元士,以君其国。诸侯之大夫,不世爵禄。
六礼:冠、昏、丧、祭、乡、相见。七教:父子、兄弟、夫妇、君臣、长幼、朋友、宾客。八政:饮食、衣服、事为、异别、度、量、数、制。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礼记·王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