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工作可以在家里做供奉佛像,供奉的水果当天就要拿下来全部吃掉么?是否可以连续供放佛前多日?

供过佛的水果可以吃吗?&&汉藏两地处理供品方式
解读汉藏两地处理供品方式的差异
达真堪布开示
做善业还是做恶业,制造快乐还是制造痛苦,完全掌握在自已的手里,就是一颗心。恭敬心也是一样。没有恭敬心,表面上看起来很恭敬,然而实际上都是不恭敬的行为。有恭敬心摄持,所有的行为才都是恭敬的。
比如说念佛,只要你对佛的心是恭敬的,那么你坐着念也行,躺着念也行,怎么都行;如果你的心不恭敬,你坐着念也不行,躺着念也不行,怎么都不行!
很多人都说“睡觉的时候不能念”,佛说过这样的话吗?没有!你内心里没有恭敬,即使在行为上、表面上恭敬也没有用,都是假的。这不是欺骗上师三宝吗?这也是一种罪过。
供品也是。在藏地,供品已经供给佛了,自己就不能用了,一定要送到清净的地方。在汉地就不一样了,供品一定要吃,一点也不能丢掉。这两种情况看起来是截然相反的,但是实际上并不矛盾。
藏地人认为供品既然已经供养给佛菩萨,自己就不能再拿回来;而汉地人认为,供品是佛菩萨赐予自己的加持品,里面有加持力。这两个行为都是发自恭敬心,所以都是恭敬的行为,都是如理如法的。
如果你供养佛菩萨了,还心存吝啬,自己又拿来吃,这样的发心就是不恭敬的,你吃供品的行为有罪过。如果你把供品送到清净的地方,自己不吃,但还是觉得很可惜,这样的发心也是不恭敬的,你不吃供品的行为也有罪过。
供养上师三宝,是恭敬心的一种表现,自己喜欢的东西都可以供。如果你把好的东西留做自己用,不好的东西供养给上师三宝,那就有罪过了,因为你的心不正。如果你的心是完全清净、完全恭敬的,那么没有什么东西是不可以供的。你看见的、听见的、想到的都应该供养给上师三宝,不能有贪心。
听见好听的音乐、看到和得到自己喜欢的东西,那个时候不能有贪心,应该在心里供养给上师三宝。自己吃的、喝的、用的,包括穿戴的衣服和装饰品,对这些都不要有贪心。你在穿新衣服之前,可以在空中甩动一下,这是一种表法。不这样做也行,你在心里先供养给上师三宝,然后自己再穿,这不仅没有罪过,反而还有功德。这都是修行的方法。
供护法的供品在供过之后该如何处理?达真堪布开示:
供完护法的供品自己不能享用,一定要恭恭敬敬地送到清净的地方。送到山上也行,扔到河里也行,送到高的地方也行。送的时候和扔的时候一定要恭恭敬敬地往上洒,不能往下扔,这是一种不恭敬的态度,对护法有不好的影响。不能有不恭敬的态度,不能有不恭敬的行为。
会供日受持八关斋戒了,会供的时候是否还可以吃会供品?
达真堪布开示:
这都是要当做甘露、甘露丸来受用的。你不能当做食品、饮料来吃喝,那是不行的。
受用加持品、供品的时候,不是要分很多,也不是要吃饱,这是一种表示。饮料代表智慧,供品代表方便,实际上就是佛的方便与智慧融入自己的相续,使自己得到了和佛无二的成就。你通过这种仪式、这种表示来提起这种念,达到这种境界,这才是真正的目的。
供佛最好用什么水果?供佛水果一般只能摆放多久?&
1、请问法师:供佛最好用什么水果,听说香蕉、梨等是不能供的,有这回事吗?
正如法师答:
有的地方说梨,谐音“离”,让人联想到分离,因此,梨子不能招待亲朋好友,特别是不想分离的好友。当然也不能供佛,太不吉利。我说那是“离苦得乐”,供梨好。有人说,香蕉也不能供佛。吃蕉,那是骂人,不礼貌,当然也不能供佛。
我说“蕉”,是"招财进宝",想发财就供香蕉。有的地方说,花生也不能供佛,因为是生在地下。生在地下的“花生”不能供佛,那么长在地下的地瓜萝卜可不可以供佛?当然,长在地下的地瓜萝卜可以供佛,那么花生当然也可以供佛…
水果供佛,是表达一种恭敬心,又可起到装饰和营造神圣气氛。水果供佛,心有神明,敬畏神明,自然就会注意个人善恶行为。水果供佛,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家庭教育”。供佛的水果,晚餐时可以取来大家享用。
什么水果可以供佛?任何水果都可以供佛,只在心诚恭敬。
2、那请问法师,供佛水果一般只能摆放多久?
正如法师:“供佛的水果,晚餐时可以取来大家享用。”
现在,有许多人没有吃水果的习惯,因此,通过“供佛的水果,晚餐时可以取来大家享用”,养成每天吃水果的良好习惯。营养学家告诉我们,每一个人每天都应该摄取一定数量的来自水果的营养成份。所以,现在一些懂养生的家庭,将清理好的水果同菜肴一起摆放在餐桌上供就餐者享用,作为正餐。
有许多人,供佛的水果供到烂了扔掉了,多浪费。
还有一些人,给自已吃的水果,就买“好”水果,供佛的水果,就买“不好”的。这那谈恭敬心。因此,买水果供佛,最好买大家都喜欢吃的水果。
(转自 正如法师弘法论坛)
对于接受过灌顶的密乘学人,如果家里其他某个信佛的亲人,他用来供佛的水果,在供过佛之后,他将这样的水果拿来给该密乘学人吃,该密乘学人能不能吃? 
五明佛学院辅导法师A答:上师仁波切在讲解供佛的供品不可以自己享用的同时,也说过,供品可以布施贫病老幼,或者观想佛菩萨已经赐给自己,可以自己享用。如果遇到上述的情况,可以观想佛菩萨将此供品赐予自己。
(选自智悲论坛)
供过佛的水果自己可以吃吗?
上供的供果,上供的人自己可以吃吗?
您说佛前的供果在供完后,上供的人自己不可以吃,吃了即是偷盗,那么送给其它人吃不也是一样的吗?
嘉扬彭措仁波切答:这两种是完全不一样的。若将佛的物品以无贪之心给众生结缘,即可以此方便而令众生与三宝结下善缘,如此做是符合佛陀心意的,也不会触犯偷盗戒。若是以贪心自己食用,即是违背了佛陀的心意与教言,故属于偷盗。
因为在发心供佛的那一刹那起,这些水果已经成为了佛物,既已成为佛物就有护法神来守护,护法神对其供果有执着,故私自食用不仅会犯盗佛物罪,而且还会令护法恼怒。上供的人有管理佛物的权利,但是没有享用佛物的资格。
若是以供果给众生结缘,即可以令众生与三宝方便地结下了善缘,以此善缘在将来业果成熟时,即可以归投于三宝门下,而获得出世之果证。 
(转自学佛网)
供我们自己爱吃的水果,是不是不好?供香时不知不觉的闻了,算不算犯盗戒?
问题:一女居士:我们供佛的时候喜欢供我们自己爱吃的水果,是不是不好?供香时不知不觉的闻了,算不算犯盗戒?&
妙祥法师开示:
第一个问题,自己喜欢的水果供佛,这是对的。应该把自己最喜欢的东西供佛。不是你喜欢,佛就喜欢。
什么叫供佛?就是去掉我们这个贪念。因为我们平时的贪念越来越重,为什么佛说让你供?供的目的就是让你去掉贪念。你把最好的供佛了,那你不就是舍了吗。你舍了,哪怕你过一会儿就吃了,最起码你也舍了几分钟,是不是?你也知道要把最心爱的物,要给佛先吃。
从这一点儿开始,你逐渐能放下,这就是供佛。不是佛要吃我们的东西。我们要把财、色、名、食、睡放下,都要供佛。财、色、名、食、睡是谁创造的?就是我们自己创造的。为什么要供佛?也就是放下财、色、名、食、睡,换句话说,就是放下你的贪心,放下你的吝啬,这就叫供佛。
再一个就是上香,愿意自己闻,这很好。香能提起我们的正念,有一种檀香,佛告诉檀香是如法香。平时我们闻的都是世间的一些味,闻到馒头味我们肚子饿,闻到肉味想吃肉,闻到坏味,我们产生厌恶心等等,都会造成我们的分别。为什么上香?
上香就是减少我们的分别,同时减少我们对世间的贪恋,所以它能提起正念。也就是说当我们有定力的时候,我们有清净心的时候,它会发出一种檀香味,所以佛说檀香是如法香。
另外上香的时候,我们在佛前很恭敬,收摄身心,集中精力以最诚的恭敬心去上香,当时我们的念头就回来了,所以长上香就会得到正念。
推荐阅读:
嘉样堪布示范佛堂布置,礼拜,七支供,供曼扎等修法
&&&&&&&&&&&&&&&&&&&
&&&&&&&&&&&&&
已投稿到:请问大师我是一个凡夫俗子我家供奉诸佛,我上供水果比方说供一段时间往下拿还有什么讲究吗,我们能吃吗_百度知道
请问大师我是一个凡夫俗子我家供奉诸佛,我上供水果比方说供一段时间往下拿还有什么讲究吗,我们能吃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能吃 供佛宜在中午十一点前 因为佛有过午不食的规矩 还有就是隔炉不供 供品靠佛 不要把香炉隔在供品和佛像中间 以上是规矩 最要是正信 挚诚
可以的,但依照佛门的仪轨,需要焚香一柱或三柱,表示以香换取贡品(你拿水果上供,那么这水果就是佛的了,你再拿,就拿香去换)
其他类似问题
凡夫俗子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我想在家里供奉佛像 不知道供奉什么佛像请各位师兄指点 - 一切随缘(HBV)的主页
祈竹仁波切关于佛坛、供品的开示
这部份的前行,在第一次时是指安设佛坛,此后在每次上座前,便以敬慕地观视佛像一次以象征式地满足这支前行。佛坛不需太大,也不需有太多的佛像,最重要的是要布设得依足规矩及庄严整齐。如果胡乱地把一大堆佛像堆在一个佛桌上,反而会生出罪业。我们安设佛坛,是要有圣众之身、语、意代表物。这些物品,虽然并非真正的佛陀,但能令我们藉著观看、敬慕及供养而生出功德。在挑选佛像时,我们应挑按照传统尺度比例而造或画的形相,而且要选令自己心中油然生欢喜心的,这样会对以后自己日常观看时很有益处。在请购佛像时,我们要小心自己的言行,譬如我们不应说“这个佛很丑!”之类的话,而应说“这尊像的工艺水准不高!”,以免在不经意间便积下口作之不善业。同时,在请购佛像时,若价钱不合,顶多去别处看便好了,不应说出像“这释迦佛哪值这么多钱呀?”一类的话。这些事看似是小事,但其实它们反映了我们是否真的视佛像为佛之代表。在现今的商业社会,市面上有许多制造不如法之造像,例如衲就竟然见过穿白衣的佛像等。挑选时,要小心留意其身相比例是否如法。在请购好佛像后,应当找寺院僧人代为装脏及开光。有些人以为为佛像装脏是西藏的传统,其实不然。在佛经上,清楚教示了装脏的材料、方法及其必要性(注:可参考《佛说造像量度经》等)。另外又有些人以为开光是指由高僧大德们“加持”佛像(注:上师原话为“blessing”),这是很荒谬的说法。即使是高僧大德,自己也天天在祈请诸佛加持。只有佛陀来加持我们,哪里会有反过来由我们去“加持”佛陀的道理呢?所谓“开光”,其实是胜住仪式,亦即依传统请圣众降临住在像中之意。
在开光以后,我们必须把佛像视为真正的佛陀,不应以世俗衡量价值之目光来对待佛像,譬如说买了个金佛像,就把泥佛像抛弃送走等等。我们也不应用手指直接触摸像身。在非必要时,我们不宜移动佛像。在必要时,我们则应隔著净布捧起佛像,而不应以手直接触碰。在清洁佛像时,用一束孔雀毛轻轻拂拭就行了。有些人喜欢把把佛像供在玻璃盒中,这也是极佳的做法,可以防止佛像沾惹灰尘。但是,有些人却又担心佛像会呼吸不了或“吸”不到我们上香的供养等,又再画蛇添足地在玻璃上切割一个“呼吸孔”,这却是一种很无聊的做法。佛像代表了具圆满力量之佛陀,又怎么会窒息或因一层玻璃之隔而“吸”不到供养呢?这样做只是反映了我们对佛陀之圆满能力存疑。事实上,不论是佛陀或造像,都根本不需要我们凡夫所作之供养。我们作供,为的是自己积集成佛之因而已,并非为了满足佛陀或佛像之需要。
一个完整的佛坛,必须具备圣众之身、语、意代表物。佛像代表了佛等圣众之身。我们供奉的佛像不必太多或太大,但必须在中央最高位置放释迦牟尼像,这是因为他是佛教的本源。为了代表诸祖师及上师,我们亦宜依所属宗派而供一祖师像。衲是格律派的僧人,所以便供宗喀巴祖师;别派的行者,亦可供相关之祖师像。此外,我们也应供一本尊像。如果我们主修弥陀法门,便供一尊弥陀像或一张图片。基本上,具备了本师、祖师及本尊像,便已具备了足够的佛身代表,不需太多别的佛像了。除此以外,我们若喜欢别的佛像,也可以增供,但没必要供太多尊。观音、文殊、大势至等菩萨像,应放在更旁侧或更低一层的地方,不应与佛陀、本尊等像放在同高度之中央位置。若也供护法像,则应放在再低一层的位置。其他如世间天神、祖先、土地公等像,是不应放在佛坛上的。
在佛像的右边,亦即面向佛坛时我们的左边,应安放一部代表佛语之经典。这部经典,可以用代表佛法最微妙义之《般若经》或涵摄一切佛法在内的《菩提道次第广论》。专修弥陀净土的人,供一部弥陀净土法门之经典代替亦无不可。
在佛像的左边,亦即我们面向佛坛时的右手边,应供一个小塔,以表佛意。
有了这佛像、经书及塔,便齐备了佛众之身、语、意代表了。一般来说,在嗔恨的状态下所做之任何事业,只可能是不善业,绝不可能会带来善的果报,但这其中有唯一的一个例外情况:即使是在嗔恨心中望到了佛像一眼,仍会有功德,这是由于佛之圆满能力故。在嗔恨心中见佛像,况且会积到功德,何况以恭敬心去瞻视呢!我们都知道,佛陀有一位心子叫“舍利佛”。这位尊者在过去生中,曾是一位邮差。有一次,他在旅宿一破庙时,无意中见到过去佛的壁画,便心生欢喜地发愿:“如果我在未来能得见这么伟大的人物多好呀!”因此发愿,舍利佛便积下了成为释迦本师身边弟子的因缘。故此,我们勿说:“这些佛像我早就看熟了,何必天天再看?”这种话。在每次上座前,我们应以恭敬心瞻视佛坛一眼,或恭敬礼拜合掌。在日常见到佛坛时,我们也应恭敬合掌躬身。这些代表佛陀的物品,即使不信的人看到也会得益。只要不信佛的家人不抗拒,我们在家中设佛像等,对他们也有益。但如果他们十分抗拒,我们则应善巧地处理了。&
对诸佛、三宝作供养,能令我们得到广大功德、积集成佛之资粮。供品分为实物及非实物供,亦可分为外、内、密及空性供养四类。在这里,衲只讲解与居士较有关连的外在实物供,这是指花、水、灯、食品及香等等供养。所谓“供养”,并不狭指在佛坛上放著的物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佛教徒应该在每顿饭前先行于心中作供。修净土的行者,更应努力在日常生活中想尽办法来造善因,所以应在受用任何饮食前心中作供及回向。供于佛坛的供品,种类很多,凡是美好的东西都可以供养。最常见的供品是花、燃香、灯、水及食品。供花可以供鲜花、盆栽、干花或假花都行。供花的因缘是于未来生能得美好的身相和面容,但如果把善因回向的话,这同时也是往生净土和成佛的业因种子。供香的目的是以香气供养圣众的鼻根或嗅觉,所以必须用真正的香,而不宜供汉地流行的假电香。由于香供旨在供香气而非烟雾,香炉不必放佛坛上,长期供香以免把佛像熏黑了反而不好。香枝不必供太多,但宜用无化学原料的天然香料所造香枝。佛陀等圣众当然不会受有毒化学香料所影响,但上供的我们却要天天吸入,而且供有害物质之缘起不佳,所以必须挑无化学原料、无毒、对己无害之香料。供香时持香枝在坛前恭敬地发愿,然后把香枝放在佛坛附近的香炉内即可。顺带一提,不少市面上的香炉印了咒字及佛经,这是很错很错的做法!佛经是拿来读诵研学的,并非用来装饰香炉或任何商品的,所以我们千万勿买印有经文的香炉。供灯的关键是供于圣众之眼根。只要灯光平稳、明亮而带金黄色,即使供电的灯亦可,不必一定要用传统油灯。如供油灯,要留意火焰应为无烟、明亮、不闪烁及呈金黄色。闪烁、带黑烟及呈蓝色的火光并不是好的灯供,宜改用别的优质灯油。供灯可令我们积下长寿及具智慧的因缘。
  水是一种很好的供品。最好的优质水,有八种特性,一一有其意义:
  凉——表义持戒清净;
  甘——表义能得享百味食;
  轻——表义身心健壮;
  软——表义意念柔顺;
  清——表义心明;
  无臭——表义无障;
  益喉——表义语妙;及
  养胃——表义身体无病。
  修弥陀净土的行者,在佛坛上供的食物宜用素品,如水果等。食品必须是干净、新鲜的,不应把好的自己吃,快过期的才供在坛上。这里所说的素供,是指坛上所放之食品。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未能持素,只要吃的并非为己而杀的肉,则一样可在受用前在心中供养。供完的食品和水,都可以自己吃用。
以上介绍之几种是常见的供品,但别的好东西一样可以用作供养。供品的多少及种类不拘,但在乎是否清净。所谓供品的“清净”并不单指它干不干净,而是指供养品的来源清净及供养心态之清净性,此二为供养的关键。
以居士来说,如果供品或购买供品的金钱乃由杀生、偷盗、妄语等十不善业所得来,便是来源不清净的供品,所以并非如法的供养物。如果要以杀生来换取供品上供的话,倒不如不供为佳,或者只供上一杯随处可免费得来的清水也更好。
对出家人及现今一些以宗教为职业的人来说,不清净的来源除十不善业外,还包括五邪命。“邪命”的意思是“不如法的谋生手段”。
第一种邪命是攀缘,即巴结施主以求取好处之意。以这种方法谋供品或生活,是不正确的,所以以此手法换来之供物,来源是不清净的。如果是真心赞美施主而内心并非为了讨好,则不算是邪命。
第二种邪命是以暗示来求取利益,譬如出家人对施主说:“某某居士去年供养了我一大包粮食,对我帮助很大!”,而心中是为了暗示对方今年对他作供等等例子。如果并非为了暗示而求利,则不算是邪命。
第三种是送于施主小礼物,以期对方回报以大礼。但如果送礼并非为了换取大礼之心,则不算是邪命。
第四种是假装好修行人以求供养,譬如说一个出家人平时很懒散,但一见有施主来,马上假装正在打坐或诵经,希望别人生敬而供养。当然,如果一个出家人平时也精进,或并非为了让人供养而假装修行很好,就不算作是邪命。
最后一种是假装有神通能力以求利,譬如说一个出家人根本无神通,但他对施主说:“我在定中见到观音,他说如你不广作供养,今年恐怕会有障碍!”这类的话。
别人虽不知我们坛上供品的来源是否清净,但我们自己会心中有数。如果要以五邪命换取供品的话,不如戒除五邪命而索性不作供,这样反而会更令佛众欢喜。
有些人捐款或兴供,是为了让别人知道他有财,或为了让人说:“你真是个大居士、大慈善家!”等等。以这种心作供,即使供养许多钱,利益也极为有限。以求名利的心作供的人,作供后更可能因别人赞美等而致贪念更盛,这就比不作供更为糟糕了。此外,供养本来只取决于内心,而不拘多少,但本有能力者如为了吝啬而只供少许,也是不好的。供养心之清净,正是指作供时心中没有这类吝啬、后悔、不舍得或为求世间名利等心态。&
正确的供养心,是为了利益众生而愿成佛之心,亦即菩提心。我们是为了成佛,所以才作供以积聚成佛之因。发心往生净土者,本意就是为了去净土修持以成佛境,来利益众生。在作供时,我们必须用这种动机来供养。小乘发心的行者,为了积集出离之因而作供,这也是如法的。在作供时,我们应心生欢喜,为了众生、为了成佛、为了往生净土而作此善因。由于众生数目是无量的,一切念及众生所作之供养,其利益也无量倍地变大。以这种心去供即使半段香枝,也能积不可量度的功德。衲在这里并非叫大家勿作大供养,而是想强调供大及心大二者之间,以心大为重要。衲为大家说一个佛陀在世时的事件,来说明心大的力量。本师释迦牟尼在世示现时,舍卫国有一个女乞丐。她见舍卫国的国王及臣民都在供佛,心中便生了也欲作供养之心,但却苦于无钱。于是这个女乞丐便行乞,乞得了一钱便去买油。油商收下了这一钱,但这根本不够买足够的灯油供上一盏最小的灯,所以他便自己也施舍了一些灯油,令女乞丐有足满一灯之油。女乞丐在佛前奉上一盏小小的灯,虔诚地发愿:“愿我于未来世能得大智,减除一切众生之愚昧心垢!”到了第二天凌晨,佛陀之大弟子目犍连尊者巡更经过,看到其他所有人所供的巨大油灯都早已油枯灯灭,唯独这一小油灯犹如新供一般,光明依然。目犍连心想:“天都亮了,还供灯有什么意思呢!”,便以手扇灯,却不能把灯灭掉。目犍连又以衣袍扇灯,但仍然未能把油灯的灯火熄灭。目犍连不明所以,此时佛陀便对目犍连开示说:“这是一个发大心的人所供之灯,纵管你以四大海洋之水来灌,以大风来吹,也不可能把它灭掉!此供灯人发此大心,于未来世,必定成佛!”(注:此史事见于《贤愚经》中)。由此可明白,若以菩提心来作供,即使只供一盏小小的灯,其力量是不可思量的,十方诸佛也都会亲来应供。当然,如果有能力以大心作大供养,则利益更加不可思量了。
在密法中,四部密法之供品并不相同,但都为一套七件或八件之供品。修弥陀净土的人,不必供养这种一套七件之组合,单单供养水、花、香、灯、素食品等一或多种即可。供品多少及种类不是关键,关键在于上述之两种清净性。但在排列供品时,我们必须注意,把供品放得整齐庄严,绝不可随随便便地把东西搁在坛上像是喂狗似的。
供品必须排为一列,各有一颗米之距。在排供时,必须恭谨如为皇帝奉茶一般。事实上,这个譬喻一点也不夸张。皇帝与佛之间,绝对是佛更伟大。对皇帝奉茶尚要恭谨十足,何况供佛呢!排供的规矩,亦有其内义。好好地去做的话,能具足吉祥因缘;反之则积不好的缘起。供品排直表义心直;供品间距离太疏会积与上师、佛陀及正法分离之不吉缘起;供品间距离太密则有心滞之缘起;供品放杯中太满,有持戒不严之缘起;供品不满杯则有缺乏资财之缘起;排供时不严谨而把供品放下时有声,则有心不平静之不佳缘起。
  刚才衲提到了水是极佳的供品。除了因为优质的水有八种吉祥的特性外,它的好处亦由于它的随处可得。为甚么这样说呢?我们基本上不必偷、抢或用甚么代价就能得到水,所以这供品的来源几乎肯定是百分百清净的。同时,由于它并非贵重物品,供养时心里不易生出后悔、舍不得、吝啬等不良心态,所以这又保证了供养心的清净性。因为水是这么好的一种妙供,衲就说一说供水的要诀。
供水的杯,我们视乎个人负担能力,可以用金、银、红铜、黄铜、陶瓷或玻璃质的器皿。玻璃及瓷杯不会生锈或变色,所以会是不错的选择。出家人或无太多资财的人,买平宜的就行了。但富有的人,如因吝啬而买劣质的供杯,则是很不好的。这些供杯,我们只用作供佛用途,自己不可使用。
  再早上梳洗以后,我们把杯拿在手上,先在杯里倒上一点点水,然后整齐地排在坛上。一般来说,藏传佛教的习惯是用一套七杯的水供杯,但大家用一杯、两杯……多少个杯都可,不必拘泥一定要供七杯。在放下杯时,必须恭敬而无声,杯内必须有少许水,以免因空杯放坛上而积下不好的缘起。如果供多于一杯,杯与杯间应相距一颗米之隔,全部杯要排为一列直线。在排列整齐后,我们用壶把已有少许水在内的水杯添上足够的水。在添好后,水应该距杯缘一颗米的宽度左右,而不是全满或溢出,亦不是过少。
如果我们也想供花、灯、食品及香等,则可以在此时候上供。供香只需手持已燃点之香枝,在佛坛前恭敬地熏一下,然后把香枝插在放地上或他处的香炉,不必把香炉与香堵在佛像正前方,以免把佛像熏黑。&
在放好供品后,我们可以增诵“供养云陀罗尼”,因为这个咒能令供养之功德增长。这个咒是&:唵&南摩&爸加华爹&兵渣&沙华&趴玛&打辣&他化加他呀&阿啦哈爹&三日三仆达也&他地呀他&唵&兵渣&兵渣&玛哈兵渣&玛哈铁打兵渣&玛哈必打兵渣&玛哈仆地切他兵渣&玛哈布迭&万多巴三&打玛辣&兵渣&沙华&卡玛&阿华核辣&必疏打辣兵渣&疏哈(om&namo&bhagavate&bendzay&sarwa&parma&dana&tathagataya&arhate&samyaksambuddhaya&tadyata&om&bendzay&bendzay&maha&bendzay&maha&tayda&bendzay&maha&bidya&bendzay&maha&bodhicitta&bendzay&maha&bodhi&mendo&pasam&kramana&bendzay&sarwa&karma&awarana&bisho&dana&bendzay&soha)
然后我们恭敬顶礼三次,再诵皈依文三遍,便完成了上供的修持,这时便可上班或忙别的事了。在一天中别的时间上座时,由于早上已上供,便算具备了供养前行,不一定要在上座前又另作供养,但要这样做当然也很好。
西藏的传统,是在黄昏把水供的水撤下,把杯擦干,翌日才再次上供。现代的人,一般都要上班上到很晚,可能无法在黄昏撤供,那就可以改为在晚上回家时才收供,或添上一两滴水,翌日早上才收供,再马上换上新的水。我们永不应把完全空的杯放坛上,所以在撤供倒水后,应该把杯擦干,倒放在别的干净地方,上面覆以净布。
有些人会问:“如果忘了上供怎么办呢?”这是没必要担心的问题。圣众并不需要我们的供品,我们忘了供养的话,他们也不会捱饿和怪罪,这一点我们完全没必要担心。可是,我们供养是为了自己修持而作的,必须持之以恒。
以上已说明供养之法。供养不但可积聚功德,亦会感召富有之果报,更是吝啬心的对治修持。大家万勿小看供养等等前行修持,好好修的话,它们一一皆是具足六度的大修持。就以供水为例,供养之行为本属布施;依足教法及规矩,恭恭谨谨地上供,是持戒;天天以耐心重覆上供,是安忍;以欢喜心努力地去做,是精进;心专注地上供而不分心,是禅定;参想供者、供品及供养行为三者皆无自性,乃般若。就这样简简单单地供几杯水,已包含了全部六度波罗密多之修持了。
摘自大藏寺祈竹仁波切的《生死自在》
供楼主参考供佛最好用什么水果 - 佛弟子文库┊┊┊┊┊┊┊┊┊┊┊┊┊┊┊┊┊┊┊┊┊┊┊┊┊┊┊┊
供佛最好用什么水果问:供佛最好用什么水果,听说香蕉、梨等是不能供的,有这回事吗?
正如法师答:有的地方说梨,谐音&离&,让人联想到分离,因此,梨子不能招待亲朋好友,特别是不想分离的好友。当然也不能供佛,太不吉利。我说那是&离苦得乐&,供梨好。有人说,香蕉也不能供佛。吃蕉,那是骂人,不礼貌,当然也不能供佛。我说&蕉&,是&招财进宝&,想发财就供香蕉。有的地方说,花生也不能供佛,因为是生在地下。生在地下的&花生&不能供佛,那么长在地下的地瓜萝卜可不可以供佛?当然,长在地下的地瓜萝卜可以供佛,那么花生当然也可以供佛&
水果供佛,是表达一种恭敬心,又可起到装饰和营造神圣气氛。水果供佛,心有神明,敬畏神明,自然就会注意个人善恶行为。水果供佛,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家庭教育&。供佛的水果,晚餐时可以取来大家享用。
什么水果可以供佛?任何水果都可以供佛,只在心诚恭敬。
问:供佛水果一般只能摆放多久?
正如法师答:&供佛的水果,晚餐时可以取来大家享用。&
现在,有许多人没有吃水果的习惯,因此,通过&供佛的水果,晚餐时可以取来大家享用&,养成每天吃水果的良好习惯。营养学家告诉我们,每一个人每天都应该摄取一定数量的来自水果的营养成份。所以,现在一些懂养生的家庭,将清理好的水果同菜肴一起摆放在餐桌上供就餐者享用,作为正餐。
有许多人,供佛的水果供到烂了扔掉了,多浪费。
还有一些人,给自已吃的水果,就买&好&水果,供佛的水果,就买&不好&的。这那谈恭敬心。因此,买水果供佛,最好买大家都喜欢吃的水果。下篇: 上篇: 欢迎转载 QQ: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在家里做什么能赚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