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为什么没有印度app市场圣经

把你最喜欢的栏目添加到这里来哦
异域采风录|印度小城“本地治里”:寻找“现代玄奘”的足迹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朱诺
18:15 来源:澎湃新闻
本地治里(Pondicherry)是印度南部孟加拉湾海滨的一座小城,由于过去200多年的法国统治,这里的街道上流淌着浓郁的法式风情。近些年来,本地治里吸引八方游客的原因不外乎两个:一个是李安导演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故事原型以这里为背景,拍摄也有在此取景;另一个是世界闻名的阿罗频多灵修院(Aurobindo Ashram),以及灵修院所属的一个乌托邦社区。孟加拉湾海滨的印度小镇本地治里曾经是法国殖民地。  朱诺 摄然而,我到访本地治里的原因却不是这些,我来,是为了寻找一位“现代玄奘”的足迹。“现代玄奘”一直到大约10年前,徐梵澄的名字还不大为人所知。如今,他已经被称作“最低调的学术大师”、“孤独的思想者”、“现代玄奘”。他的人生经历可谓传奇,武汉中山大学历史系,上海复旦大学西洋文学系,德国海德堡大学哲学系,鲁迅的学生,尼采著作最早的系统翻译者,印度泰戈尔国际大学教授……这些统统跟他相关。1951年,徐梵澄来到本地治理的“阿罗频多灵修院”,在这里著书、翻译、讲学,一直到1978年回到中国、进入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前后长达27年。可以说,他把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段时光留在了印度,留在了本地治里。“在这里你要想打听徐梵澄的名字,可不容易。”阿罗频多灵修院的工作人员戴维迪普听完我一路找来的过程,有些神秘地对我说,“他在这里使用的名字是徐琥,他的本名。”在灵修院的接待室里,戴维迪普向我介绍了徐梵澄在这里居住时的一些生活片段。戴维迪普看上去30岁左右,徐梵澄离开印度回国时,这个浓眉大眼的小伙子恐怕还没出生。他似乎看出了我的疑虑,解释道,他是从灵修院的档案里发现了徐梵澄的一些文章和字画,才开始注意起这个中国人,并着手收集了一些有关徐梵澄的信息。近几年,偶尔会有一些中港台的学者前来拜访,了解徐梵澄在这里的工作生活情况,几乎每次都是由戴维迪普陪同接待,渐渐成为灵修院里研究徐梵澄的“权威”。徐梵澄在本地治里故居的院子里读书。  戴维迪普 提供我迫不及待地询问:“为什么徐梵澄会选择来到阿罗频多灵修院?又在这里待了那么多年?”戴维迪普娓娓道来:“在我看来,大概有这么几个原因。一是这里开放包容的环境,不同背景、不同国度的人,只要你对阿罗频多的理念感兴趣,灵修院都会收容你;另一个是相比于印度其他地方的贫穷和动乱,本地治理有着相对平静和富足的生活,灵修院对接收的每一位研究学者,都会配以免费食宿,个人只需购置一些必备的生活用品;再有一个原因,就是徐梵澄在这里遇到了理解他、欣赏他的人,这个人就是我们的院母,大家都称她‘妈妈’。”受“妈妈”特别照顾灵修院的创始人室利·阿罗频多(Sri Aurobindo)早年参加印度独立运动,人到中年时幡然醒悟,认为印度的现代化需要从印度教的改革开始。1910年,他放弃政治斗争,来到本地治里创办了灵修院,从事印度哲学、神学和瑜伽的研究与写作,被誉为“印度三圣”之“圣哲”(另外两位是圣雄甘地和圣诗泰戈尔)。然而,灵修院在起初的十几年中并没有多大发展,直到一位法国女士阿尔法萨(Mirra Alfassa)加入之后,灵修院才得以从宣传到管理上取得了一个飞跃。阿尔法萨也因她的重大贡献、以及她在灵修院举足轻重的地位,被员工们和学生们亲切地称为“妈妈”。1950年阿罗频多去世后,灵修院的一切工作和研究项目基本上是由“妈妈”主导进行的。在她的领导下,灵修院接受的研究人员、以及他们的研究工作开始不局限于印度教,而是扩展到世界其他宗教和哲学思潮的融合与互动。徐梵澄正是在“妈妈”的鼓励下,开始了他在灵修院的研究和讲学生活。他开办了《圣人通义》的讲座报告,比较中国人眼里和印度人眼里的圣人;他在这里翻译了《薄伽梵歌》、《瑜伽论》等印度教和佛教经典著作50余部,为中文世界补上了对印度研究匮乏的一课;他又用英文撰写了《孔学古徵》等著作,试图系统地向印度人、向西方人介绍中国儒学和中国文化。徐梵澄在本地治里的书房里写作。  戴维迪普 提供“妈妈”在灵修院为徐梵澄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分给他12间房子,任命他为灵修院国际教育中心华文部主任,又拨款到香港购买中文铅字,用以印刷徐梵澄自己的著作。戴维迪普对我说:“在‘妈妈’眼里,徐梵澄是一位贯通中、印、西方宗教与哲学的大师,他能够用印度教的一些理论去解释中国的儒学著作,让印度人很容易就能理解。徐多才多艺,中国书法、中国画无一不精。难怪‘妈妈’对他特别照顾。”翩然离去如今,阿罗频多灵修院在被称为“法国角”的本地治里旧城区拥有400多套房产,基本上占到了旧城一半的建筑。灵修院的客房以很低的价格接待访客和进修者,不过,入住需要提早预订,并需通过严格的问答审查程序,以确定住客没有不良嗜好。我因徐梵澄的原因受到照顾,在戴维迪普的介绍下,住进了面朝大海、没有wifi的海滨招待所。徐梵澄的故居距离招待所不足百米,院子里花木葱茏,但老房子已经被推倒,新建的高层建筑尚未封顶。戴维迪普带我敲开旁边一户人家的门,这里住着徐梵澄的老邻居、77岁的瑞士人彼得。彼得回忆说,徐梵澄瘦高的个子,经常带一顶绿沿的绅士帽,为人有礼,清心寡欲,恬淡知足,却很少与人打交道。他大部分时间在自己的房间里阅读、写作、绘画,偶尔和邻居们一起到海里游泳。徐梵澄的老邻居,77岁的瑞士人彼得。  朱诺 摄彼得说,那天他游完泳,到了平时大家聚谈的时间,却发现徐已经不辞而别了。当被告知徐梵澄回中国去了时,彼得还认为,徐大概去去就回,所以没有郑重告别,“他的书籍和生活用品还留在房间里”。谁知,徐梵澄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到过本地治里。在阿罗频多灵修院,戴维迪普带我穿过院子里一众正在冥想的人们,走进后院一处不对外人开放的图书馆。在一间类似仓库的房子里,他打开一个上了锁的书柜,里面塞满了各种中、英、印文的书籍,还有一些画卷。“这是徐梵澄留下的,我们以为他会回来取,但他再也没回来过,这些书只好由灵修院为他保管着。”戴维迪普打开存有徐梵澄所留书籍画卷的书柜。  朱诺 摄“他为什么会选择那个时候回中国?而不是之前或之后?”我问。“实际上,徐梵澄曾经至少两次提出过回国,分别是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但两次都被‘妈妈’制止了。” 戴维迪普说,“时刻关注国际时局的‘妈妈’认为,徐梵澄回国不会有像灵修院这样的安静条件,不会对他的学术研究有帮助。”“70年代,‘妈妈’去世后,新的负责人不像‘妈妈’那样器重徐梵澄,那些中文铅字也被融掉他用了,徐梵澄大概是感到了失落,才下决心离开的吧。”戴维迪普说。中国和印度我在孙波先生的《徐梵澄传》中读到过徐回国之后的经历,他经老朋友的介绍进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不收学生,不爱功名,倾心写作,出版了一系列中国和印度的宗教哲学论著,迎来了其学术生涯的又一个高峰,直到2000年91岁高龄去世,尚有几本著作没能完成。很多人称他为“现代玄奘”,但我觉得,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已经超越了玄奘。徐梵澄晚年曾对友人说:“印度是个大国,中国也是个大国。印度可以不懂中国,可是,中国不能不懂印度。”我和戴维迪普谈起中印这个话题时,没想到,他先用反省的口吻说起来:“我们印度人有个不好的心态,印度人一直认为,在中印交往的历史上,中国一直是来向印度学习的。法显、玄奘,取经。印度人知道的中国历史并不多,了解中国文化的人更是少的可怜。”由于徐梵澄的原因,戴维迪普已经两次到过中国,他这么说,恐怕是有他直观的、切身的感触。他话锋一转,“实际上,别说现在中国有很多值得印度学习的地方,即使是古代,中国的茶叶种植,中国丝绸,中国的那些发明,不都是影响到了印度?”然而,现在中国对印度的了解,又何尝不是同样少得可怜呢?幸亏有了徐梵澄,如果说,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中国向印度的输出大多是物质上的,那么,徐梵澄的工作就显得格外有意义了。他不仅向中国读者介绍了大量印度精神哲学方面的理论(他用楚辞体,翻译了印度人的“圣经”《薄伽梵歌》),也致力于向印度人介绍中国的文化、中国的圣贤、中国的哲学。他用印度教中的“Guru”(导师,上师),来解释中国圣人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用印度人能够听得懂的理论,来解释中国人的思维。他为中印文化的撞击和沟通所作出的努力,是双向的,至少在这一点上,他已经超越了玄奘,超越了古人。我在灵修院的书柜里发现了全套16册的《徐梵澄文集》,这是三联书店于2006年在他去世之后出版的。戴维迪普告诉我,这些书是前两年中国学者带来的,留给灵修院,留在徐梵澄曾经生活过的地方。(作者系自由撰稿人,南亚和东南亚问题观察者)
责任编辑:朱郑勇澎湃新闻报料:9 &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印度,本地治理,徐梵澄
评论(25)
澎湃新闻APP下载卖圣经APP的无神论者年赚10万美元
许多人会向人兜售他们自己都不相信的产品,Trevor McKendrick也如此。他是一位靠售卖圣经维生的无神论者。
有趣的是,Trevor并非有意选择这个职业,他在机缘巧合之下发现了这个商机。2012年2月,他碰巧与他的家人外出吃饭,发现他的一位亲戚每个月靠售卖iPhone的应用程序就能赚8000至1万美元。
Trevor发现了这个令人难以忽视的商机之后,决定自己加入应用程序的市场。当时他只希望自己能每个月赚600美元,够付自己的房租就行了。因此他开始研究应用程序市场里能赚钱的应用程序。
不久他就找到了他一直想找的东西——一些据说很糟糕的西班牙语圣经应用程序。后来Trevor雇佣了一名罗马尼亚程序员替他开发一款更好用的应用程序,那个版本的程序卖得很火。但这并不是Trevor创业之路的终点。没过多长时间,他想到推出语音版的圣经,这个版本一经推出就收到了不错的反响。从这时起,他每个月能赚美元。
他说:“那时候我在想:噢,这并不是个业余项目。这是个长期项目。”据他在博客中透露,这个应用程序在推出市场的第一年就赚到了73034美元的净利润。第二年,净利润增长到了100134美元。Trevor不可抑制地想到他刚开始意识到这个想法能赚钱的时候。他曾对他的妻子说:“天啊,亲爱的,看看这些钱。”
虽然他已经靠此维生了两年,但Trevor仍然对自己的成功感到难以置信。他说这根本不像是在赚钱,因为他需要做的事情太少了。他在这个工作上花的时间可能只有一个小时。不过他也承认这些钱已经改变了他的生活,他现在再也不必担心收入问题了。
即使这些钱令他很开心,但Trevor每天都不得不面对他良心的拷问,毕竟他的生意和他的信仰完全不同。就算他曾在有强烈信仰的摩门教社区中长大,可在他发现他常常怀疑他的信仰之后就离开了那里。
他说:“我们不相信基督教。我们不相信圣经。我认为我是一名无神论者。”因此他在售卖他不相信的宗教书时觉得很有罪恶感。
他认为这种行为就像在售卖哈利波特或指环王系列图书时,告诉人们这些故事是真的。然后告诉人们只要学会写咒语,他们就能治愈他们的孩子们。可他现在就正在卖他认为纯属虚构的东西。
每当人们将Trevor当做一名传道者的时候,他就会感到很难受——他的一些顾客还私下接触过他几次,让他为他们祈祷或者向他们解释圣经的意思。不过他还没有要停止这个生意的打算,因为他实在太需要钱了。他将他的收入拿来开了一家名为BackOffice的公司,该公司会生产他信任的产品。
基于创作共用协议(BY-NC)发布。
给这篇稿打赏,让译者更有动力
支付宝打赏 [x]
您的大名:
打赏金额:
08:45:44 :
09:41:24 :
08:39:52 :
当年的处男
08:51:52 :
10:50:27 :
08:41:38 :
PhillyCheesesDick
08:54:30 :
风大算吊毛
09:13:24 :
08:41:54 :印度为何永远都超越不了中国?原因竟是这
“印度超越中国”这个话题已流传多年。任何人群都可从内部分为智者和愚者。持“印度超越中国论”的智者相当于股市中的“庄家”。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急需“新概念”、“新热土”的背景下,他们边造舆论边“建仓”印度。 高盛最近预计2016年财年,印度经济将增长7.9%,超过去年的7.6%。而中国官方则将增长目标定在6.5%到7%之间。
假如一个10岁的小男孩长得比现在的姚明快,至少也该问问姚明10岁那年长了多少,再预言“这孩子将来会比姚明高”也不迟。2015年印度GDP为2.18万亿美元。中国GDP突破2万亿美元是在2005年, 相比之下,印度7.9%的增速值得恭喜,但算不上奇迹。“印度经济三年赶超中国”,这话出笼也已近三年,也许还会流传若干个三年,直到无人相信!
“印度不是一个国家” 相似的历史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相似的未来。许多人把印度视为与中国一样的“文明古国”、“人口大国”,得出“中国的今天就是印度的明天”这个推论。 印度是人类四大文明发源地不假,但却是有文明没国家。正如丘吉尔所说,“印度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地区”。
今天印度的国家形态大致相当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298万平方公里国土被分割为数十个行政区(28个邦、6个联合属地以及国家首都新德里)。印度的邦相当于诸侯国,享有很高的自治权,中央政府相当于“周天子”。 至今,印度尚未实现秦始皇的“书同文、车同轨”,而且语言本身就是划分邦的主要依据(所谓“语言原则”)。
不幸的是印度有180种语言(其中宪法承认的有15种,比联合国工作语言多9种)外加700多种方言。邦内讲不同言语的人一言不合就会爆发流血冲突,孟加拉邦、旁遮普邦都因此被拆分。在殖民时代,英语自然而然地成为通行于整个“印度地区”的官方语言。不过使用英语是少数人的专利,主要集中在政府、高校和商界。 印度298万平方公里国土被分割为数十个行政区 独立之后,印地语成为第一官方语言,不过50%的印度人不会说。
如今的印度,受过良好教育、熟练使用英语者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不到10%(熟练不代表英国人听得懂哈),集中在屈指可数的“国际化大都市”。印度不仅过去、现在没有统一的语言,将来也不会有。如果想在印度搞统一语言文字是严重的“政治错误”,200%会出人命。没有统一语言不是小问题,说明“印度地区”缺乏起码的凝聚力,在严格意义上不应视为统一的国家。
印度没有统一的语言 汉语则在中国数千年来一脉相承,甚至连入侵的外族(满族)都甘愿放弃自己的语言文字,这才是真正的“民族大熔炉”。 据《圣经》记载,上帝为阻止“通天塔”的建造而让人类说不同的语言。没有了共同语言就无法沟通,“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隔阂越来越深。没有统一语言说明一个国家尚未完全成形,在社会生活的所有层面都会出现无数的“割裂”和“鸿沟”。
最近,富士康传出在孟买附近兴建iPhone生产基地的消息。预计将招募100万人,假如要求都会讲英语,就不是从13.2亿印度人中招工,而是从几千万“英语人口”中招。 孟买所在的马哈拉施特拉邦的官方语言是“马拉地语”(印度宪法承认的15种语言之一)。因此富士康可以而且只能要求100万工人都会讲马拉地语,不过讲这种语言的人也只有数千万。
问题还没有解决,富士康会向工厂派出数以万计的管理及技术人员,这些人多半来自台湾和中国大陆,他们可不会说马拉地语。 再比如要开发一款大众APP,以13亿印度人为目标用户,要用多少种语言? 打破割据、建立统一国家是庞大的系统工程,“软件”、“硬件”缺一不可。前者可概括为文化凝聚力,后者构成强大的“国家机器”。秦始皇2000多年前做到的事,印度不知多少年后能做到。
土地难得、廉价劳动力是伪命题 1973年至1990年间,先后爆发了三次“石油危机”,每桶原油的价格从3美元涨至40美元一线。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均出现负增长,其中日本一度下降20%。石油危机对发达国家制造业冲击尤其严重。人力成本高,能源价格飞涨可谓雪上加霜,低附加值产业难以为继,刚刚开始“开放”的中国获得千载难逢的机遇。“中国成本”两大核心是土地及劳动力的丰富和廉价。
与中国相比,印度在土地及劳动力方面都没有优势。首先是土地。印度征地之难举世皆知。依据现行《土地法》,企业征地需获得80%受到影响的家庭同意。 韩国浦项制铁(POSCO)曾计划在卡纳塔克邦投资53亿美元建设600万吨粗钢生产基地,终因土地问题撤消了投资计划。印度本土巨头安赛乐·米塔尔想在奥里沙邦投建1200万吨钢铁项目,从2006年起折腾了8年才完成第一阶段征地。
在莫迪政府积极推进下,2015年4月印度下院通过了《土地法》修改草案。 规定印度工业走廊建设以及高速公路、铁路网建设等“公共用地”,政府可不经农户许可以市场价收购,同时补偿给农户每家一个工厂工作名额。同年9月,该修改草案被宣布失效,莫迪政府的“土改”再次以失败告终。
富士康搞这么大动静为的是让自己的项目成为“印度吸进外资”的典型,让“给富士康土地”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但印度毕竟是土地私有化国家,所谓“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总理也不能强逼只有两亩地的农民。 2015年一季度,富士康打算投资的那个马哈拉施特邦竟然有600多名农民自杀。虽然与征地没有直接关系,但富士康真的大举入邦恐怕就有了。
郭台铭应对得了吗?退一万步讲,即便富士康拿到1200公顷土地也只是“特事特办”的特例,并不意味着工业用地问题得到解决。 印度地方政府控制着一些工业用地,外资还可以通过兼并印度企业获得土地。目前,只要不是太大的项目用地不是主要问题。但这种供给只能应付“小打小闹”的投资需求,与当年中国地方政府大笔一挥几乎无限量的土地供给不可同日而语。印度基础设施落后一直是制约制造业发展的瓶颈,土地则是瓶颈中的瓶颈。
从新德里到泰姬陵200多公里,4车道公路、不封闭、上下行无隔离带而且路况较差,在不堵车的情况下要走4个多小时。就为拓建这样一条路发生的土地纠纷上升为械斗,最终造成40人死亡。其次是劳动力。不明真相者总以为印度有13亿操流利英语的劳动力。
随时准备接受雇佣并愿意每周7天、每天16小时地工作。正如上文所说,英语流利的印度人只有几千万,最优秀的已被美国“收割”。 其它聚集在孟买、新德里、班加罗尔大大小小的IT外包公司。哦,IBM在班加罗尔雇佣了5万印度程序员。别以为他们会到生产线上充当廉价劳动力。
还有一点绝对不可以忽视,那就是制造业需要掌握熟练技能的工人及一线技术人员,此类人才的匮乏甚至阻碍着美国制造业的回归,何况印度。 最后,印度是宗教国家且教义的“内核”是随遇而安。不论威胁还是利诱,都不能让印度人像中国人那样卖命工作。低端劳动将被人工智能替代 真正给中国制造业带来威胁的是美国而不是印度。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奥巴马政府高调推行“美国制造业回归”。
在这样的背景下,苹果公司把Mac电脑的制造从中国转移回美国,福特汽车从中国、墨西哥撤回部分岗位。 英特尔计划让75%的产能回归美国,星巴克将陶瓷杯的制造从中国迁回美国……发达国家的人力成本居高不下,美国产业工人平均薪资福利高达7.8万美元/年(折合4.32万人民币/月)。这些国家重拾制造业的底牌是人工智能:
机器人系统的性能正以每年5%的速度提高,而价格持续下降。预计到2025年,机器人系统价格将降至10万美元,美国制造业25%的工作量将由它们来完成。因新增就业岗位有限,美国制造业此轮复苏被称为“无就业复苏”。
即便十年以后上述问题得到解决,印度廉价劳动力提供的也只能是简单劳动。花10万美元上一套机器人系统还是到万里之外雇佣100名说“马拉地语”的印度人,让美国人选择去吧!中国制造业成功的天时、地利、人和,印度都不具备。
AK军事网,最有趣的专业军事自媒体,解读最新军事动态,纵观天下风云。请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akjunshi520(长按可复制)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军人内务最能体现一支队伍的纪律性和士兵的意志力,解放军的衣柜一览,干净、整洁
一位印度官员来到中国后震惊了!和90年代比,它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新发展。北京和上
今日搜狐热点更多频道内容在这里查看
爱奇艺用户将能永久保存播放记录
过滤短视频
暂无长视频(电视剧、纪录片、动漫、综艺、电影)播放记录,
按住视频可进行拖动
&正在加载...
收藏成功,可进入
查看所有收藏列表
当前浏览器仅支持手动复制代码
视频地址:
flash地址:
html代码:
通用代码:
通用代码可同时支持电脑和移动设备的分享播放
用爱奇艺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当前播放时间:
一键下载至手机
限爱奇艺安卓6.0以上版本
使用微信扫一扫,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爱奇艺移动APP
其他安装方式:手机浏览器输入短链接http://71.am/udn
下载安装包到本机:
设备搜寻中...
请确保您要连接的设备(仅限安卓)登录了同一爱奇艺账号 且安装并开启不低于V6.0以上版本的爱奇艺客户端
连接失败!
请确保您要连接的设备(仅限安卓)登录了同一爱奇艺账号 且安装并开启不低于V6.0以上版本的爱奇艺客户端
部安卓(Android)设备,请点击进行选择
请您在手机端下载爱奇艺移动APP(仅支持安卓客户端)
使用微信扫一扫,下载爱奇艺移动APP
其他安装方式:手机浏览器输入短链接http://71.am/udn
下载安装包到本机:
爱奇艺云推送
请您在手机端登录爱奇艺移动APP(仅支持安卓客户端)
使用微信扫一扫,下载爱奇艺移动APP
180秒后更新
打开爱奇艺移动APP,点击“我的-扫一扫”,扫描左侧二维码进行登录
没有安装爱奇艺视频最新客户端?
正在检测客户端...
您尚未安装客户端,正在为您下载...安装完成后点击按钮即可下载
, 可在设置中重新打开噢!
30秒后自动关闭
震惊!!诺亚方舟是真的!在印度被发现了!圣经的历史得以实证">震惊!!诺亚方舟是真的!在印度被发现了!圣经的历史得以实证
请选择打赏金额:
播放量数据:快去看看谁在和你一起看视频吧~
更多数据:
您使用浏览器不支持直接复制的功能,建议您使用Ctrl+C或右键全选进行地址复制
安装爱奇艺视频客户端,
马上开始为您下载本片
5秒后自动消失
&li data-elem="tabtitle" data-seq="{{seq}}"& &a href="javascript:void(0);"& &span>{{start}}-{{end}}&/span& &/a& &/li&
&li data-downloadSelect-elem="item" data-downloadSelect-selected="false" data-downloadSelect-tvid="{{tvid}}"& &a href="javascript:void(0);"&{{pd}}&/a&
选择您要下载的《
色情低俗内容
血腥暴力内容
广告或欺诈内容
侵犯了我的权力
还可以输入
您使用浏览器不支持直接复制的功能,建议您使用Ctrl+C或右键全选进行地址复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印度 app 下载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