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记者调查市民是否知道婚礼习俗的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漯河网: 新闻热线: 邮箱:
互联网新闻中心 |
| 导航搜索 | 网上投稿
主办单位:中共漯河市委宣传部 漯河市互联网新闻中心 承办:漯河电视台  豫ICP备 
Copyright & 2000 -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漯河网 版权所有您所在的位置:
喇嘛甸居民把婚宴请柬贴在小区大门口
记者调查 形式不是当地习俗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以前很多县城的居民家办红白事,会在多个地方公开张贴请柬,难道这个小区就有这种风俗?为了解情况,记者又向周围的市民进行了解。
记者随机采访了小区里的一位居民,他告诉记者:“现在应该是没有公开张贴请柬的形式了,而且也没听说当地有这种风俗。”
一位行人告诉记者,她知道此处公开张贴婚宴请柬一事,可能是办婚宴的人怕朋友找不到自己的联系方式,就将请柬贴出来,这样大家都能够看到,方便了别人。
市民张先生说,喇嘛甸镇很小,几条街上的人基本上都认识,谁家有喜事,只要贴出来请柬,互相都能通知到。
张先生表示,婚宴是人际交往中很重要的事儿,只要是关系过得去的,都会主动赴宴,如果知道了消息又不去,到时候自己请客时,人家也就不会赏脸了。
“不过,对于关系特别好的亲朋好友,一般也会用单独送请柬和喜糖的方式通知对方。”张先生说。
市民热议 公开贴请柬用意何在
针对公开张贴请柬,居民的看法不一。
市民王先生表示,这样公开张贴婚宴请柬,不知东家如何确定前来赴宴的人数,酒席桌又该预订多少桌,这都是一个大问题。
“自己的人脉关系,大家心里都是有数的,这样张贴请柬,不知道他们的用意何在。”王先生如是说。
市民梁先生对记者说,请柬贴出来了,就算不去的话也不好,真是左右为难的一件事。
居民韩女士称,这样张贴请柬有点儿张扬,亲朋好友知道消息的都会去,这样公开张贴,有些人碍于面子不得不去。
也有市民说,邀请别人参加婚礼虽然是正常的人情往来,不过,也易被利用为敛财的工具,那就变味了。
版权声明:此稿件版权为大庆网所有,严禁转载,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
喇嘛甸_婚宴请柬_习俗
 责任编辑:石 晶  
相关新闻:
· · · ·
版权和免责声明:记者调查多省20场婚礼:超一半婚宴花销超两千(图)
发布时间: 08:02来源:
原标题:20场婚礼过半宴席超两千一桌 3000元每桌算中低档
  昨日,万达拉斐特酒店,婚宴刚刚结束,客人离去,一桌酒菜所剩颇多。
  昨日,密云世纪阳光假日酒店,婚宴后大部分食物都被打包带走。 ...
原标题:20场婚礼过半宴席超两千一桌 3000元每桌算中低档
  昨日,万达拉斐特酒店,婚宴刚刚结束,客人离去,一桌酒菜所剩颇多。
  昨日,密云世纪阳光假日酒店,婚宴后大部分食物都被打包带走。
  河南温县,新人小王的“嘉宾礼簿”,记录着收到份子钱的情况。
  办婚礼宴请宾客,一场下来要花多少钱?收到的礼金除了支付饭钱外,自己还能挣多少?在倡导节俭的大环境下,餐桌浪费现象是否存在?国庆长假前五天中,新京报记者在北京、内蒙古、河南、河北、广东、福建、四川多地参加或目击采访了20场婚礼。调查数据显示,55%的婚宴价格在2000元以上,每桌婚宴三四千元很常见,万儿八千也不缺选择者。   此外,仅有4场婚礼在结束后做到了“光盘”,其余的餐桌浪费现象严重。   在记者探访的20场婚宴中,每桌1000元以下的仅3场。2000元以上的为11场,占55%,其中3000元以上的为7场,5000元以上的为2场。摆酒花费最多的为广东汕头的新人孙先生和王女士。10月1日,他们在一家五星级酒店摆下了44桌每桌5000元的婚宴;花费最少的则是河南温县的一对新人,他们在村里请大厨举办露天喜宴,每桌菜大约200元。   3000元每桌算中低档   昨日中午,北京东城区湖南大厦、陶然花园酒店、朝阳区万达拉斐特酒店、海淀区辽宁大厦等几家记者随机选取走访的酒店中,均有婚宴进行。万达拉斐特酒店的婚宴规格为8880元一桌,共摆了22桌。在如湖南大厦、辽宁大厦等规格较高的驻京办餐厅中,近3000元每桌的婚宴已是最低标准。“这种价位在北京不算贵,甚至可以说是中低档,选的人很多”,辽宁大厦一名婚宴销售人员称,这类价位的婚宴已预订排满到年底。   “因为国家提倡节约朴素的要求,今年婚宴市场不算好,价格也低,等过完年,婚宴价格全部要大幅上调”,另一名工作人员称。   在湖南大厦,一场22桌的婚宴总计花费近10万元。新郎王先生说,他们订的婚宴为4000多元,“算上服务费的话差不多5000块钱。”   “收的礼金能买辆车”   摆婚宴就一定能“挣钱”吗?在探访中,记者发现答案不一。“舍得花十几万办场婚宴,是因为这是不亏反赚的事,(邀请的)人多了礼金也多”。内蒙古乌兰察布市,新人张伟(化名)在一场30桌的婚宴后,收回了15万礼金,“多出来的钱可以买辆小汽车了”,他和家人调侃。   而在陕西西安、河南温县等地的多名新人和家属称,十一期间办完婚宴后,礼金都有盈余,少则万儿八千,多则数万元。   也有赔钱的,广东汕头的新人孙先生和王女士就因为当地婚宴的奢华风、攀比风,无奈选择了“打肿脸充胖子”。“礼金收了17万,婚宴花了50万,钱都是父亲帮忙给的”,孙先生说。   还有的新人是回农村老家摆婚宴,亲朋好友的礼随得少,整场算下来,基本没有结余。   ■ 现场   怕丢面子 宾客拒打包   密云县世纪阳光假日酒店的婚宴是记者昨日在北京探访时唯一发现的“光盘宴”,40多桌的剩菜都被宾客和家属打包带走。   在全国多地新京报记者参加、采访的多场婚宴中,做到餐后打包的仅有3场。20场婚宴中,“光盘”率仅20%。   昨日中午2时许,一家驻京办餐厅的8层宴会厅,一场13桌的婚宴只剩下两桌客人还在喝酒,每桌近五千元的菜品,剩下了近半。打扫会场的服务员不断将一盘盘剩菜端走,并倒入垃圾桶。一名厨师经过操作间,目光在垃圾桶上停留了几秒,“可能我是新来的,还不习惯”,他笑笑。   与此相同,湖南大厦、万达拉斐特酒店等地的婚宴后,菜品剩下了近六成,无人打包带走,全部被倒入垃圾桶。   “花了十几万办婚宴要的就是排场,最后一打包形象全毁了”,有新人表示。也有新人和家属表示,婚宴中忙于接待和迎来送往,没有精力或忽略了打包清盘。   “最后都喝多了,哪还能打包了”,新婚的北京市民刘先生说,“不过要是有宾客愿意打包,我们肯定不会拦着,说不定还能提醒我们一下,但可惜我的婚宴上没有。”   ■ 调查   讲排场要面子 花光父母50万   时间:10月1日 地点:广东汕头   每桌酒席上都放着中华烟,洋酒,还有鲍鱼、龙虾、鱼翅等高档菜肴,这样一桌超过5000元的酒席在广东潮汕地区非常常见,而且一般都超过三四十桌。   在广东,结婚是整个家族的大事,无论家境富裕与否,都讲究“意头”、讲究排场,排场高端大气,整个家族脸上才有“面子”,至于是否会造成浪费,则很少在其考虑范围之内。   汕头的孙先生在10月1日和王小姐成婚,当晚他们在汕头一家五星级酒店摆了44桌宴请亲朋。每张桌子上都放着两包软中华,一瓶轩尼斯的洋酒,还有八个菜肴,包括龙虾、鱼翅、鲍鱼等。孙先生的妹妹说,“当天晚上,孙家还从外面请了当地电视台的演员主持”压场子,“排场十足。”   潮汕人对于婚宴的礼金(份子钱)也比较阔绰,一般都在千元以上。   “礼金大概收了17万。”孙先生说,最多的是一个表哥给的1万2,最后只收了他1万。”尽管如此,和正常婚宴花费50多万元相比,17万元还不够“回本”。   “哥哥今年25岁,目前在帮父亲打工,嫂子在画室教画画,根本没什么积蓄,”孙先生的妹妹说:“婚宴的钱都是爸爸一个人出的,不过也没办法,结婚一辈子就一次吧,肯定要做得好看。”   五星级婚礼 一桌酒席“8880”   时间:10月5日 地点:北京   昨日中午11点半,国贸CBD的万达拉斐特酒店7层,一场婚礼正在进行。酒店工作人员称,婚礼的会场占用了酒店7楼2个宴会厅,共900平方米。   在会场外,负责来宾签到的是新娘亲友,她称,该婚礼的规格为8880元一桌,共摆了22桌。新人都是北京人。   婚礼会场布置相对简单,仅设置了一个简单的T型台和花门,但婚礼的拍摄团队则很豪华,动用了摇臂全程拍摄。   11点38分,婚宴准时开始,赴宴的宾客只坐满了19桌,其余3桌都空着。每张桌子上都摆着一瓶红酒和一瓶古井贡酒。此外,在赴宴宾客中,演员侯耀华、陈寒柏也到场祝贺。一位参加婚礼的宾客称,这些名人都是新郎父亲的老朋友。婚礼摄像师则称,他们并非来自婚庆公司,而是媒体人,都是新郎的朋友。   这价值8880元的婚宴包括6道凉菜、10道热菜和1道果盘。一位工作人员称,万达拉斐特酒店的婚宴菜肴都比较上档次,最低就要6880元一桌。这次的婚宴菜肴中,鲍鱼是新人自己定的,所以价格要贵一点。   12点30分左右,酒店服务员开始上菜,因来宾人数不够而多余几桌也上了菜。下午1点半左右,婚宴接近尾声。宾客陆续走出婚宴会场,几乎无人打包。不少桌上的菜甚至动都没动。   酒店工作人员称,国庆期间,该酒店的婚宴销售非常火爆,每一场婚宴都比较奢华,“来这里办婚宴的都是经济条件好的人,今天的这场婚宴是这半年以来最简朴的一次了。”   农村喜宴 一人随礼全家坐席   时间:10月3日 地点:河南温县   10月3日上午,河南温县县城天天大酒店,韩先生和郭小姐的婚礼包下40桌喜宴,每桌588元。这一桌酒席包括“八凉、十热、二汤”20道菜,婚礼结束,各方亲友满意而归。韩先生的母亲到酒店服务台结账:23600元。   在婚礼的前一天,韩先还在老家农村宴请老家亲戚邻居18桌。“露天喜宴,每桌200元。”韩先生说,农村露天宴其实比酒店更实惠好吃。   在农村老家,韩先生亲属和邻居给的礼金通常是50元或100元,但到家里吃喜酒的常是一家三四口。县城的亲友,礼金通常200元,少数几个直系亲属和关系亲密的朋友是500或1000元。   韩先生说,农村喜宴就是图个热闹,常常是一人随礼全家坐席。老家有个老人,给了50元礼金,在老家吃了一次喜酒,第二天又到酒店来吃,还带了儿媳和四个孙子。韩先生的母亲表示,虽然还没有合算儿子和儿媳收到的礼金,但能肯定不足以支付婚宴酒席开销。   当天15时许,亲友陆续离场。在一楼大厅的20个餐桌上,多数菜光盘见底,每张桌上有两三盘剩菜。全场没有打包。酒店经理李女士说,8人婚宴,20道菜,总体适中,不算浪费,因为是婚宴不是家宴,打包的很少,即便以往婚宴有打包的,也只是打包剩下的馒头、包子。   收了20万 新人还礼有压力   时间:10月5日 地点:河南安阳   昨日中午,新人李龙和周卿的婚宴在河南安阳一家中档餐厅举行。婚礼一切从简,一对新人表示,“能省则省”。   11时8分,燃尽一万响鞭炮后,几十位亲友进入数百平米的宴席大厅。大厅共摆设了11桌酒席,李龙说,每桌标准为588元,并配上苏烟和100余元一瓶的白酒及饮料。   参加婚礼的宾客均是男方家人的亲友和同事。入席前,宾客都在迎宾处送上红包,按照当地的情况,一般红包内是200元至2000元不等。   婚礼现场和流程都非常简洁。每桌的菜、肉基本没有浪费,不过这10桌几乎都剩下不少主食,宴席结束后,李龙的家人将主食打包。   李龙的母亲说,此次摆宴一方面是按照习俗,宴请亲友,再一个,随出去那么多份子钱,总得找个场合收回来。   周卿说,她和李龙均是普通白领,两口子月收入共约7000元,还有每月4000元的还贷压力,考虑到经济实力,李龙和周卿希望,婚礼越省钱越好。此前他们还在李龙的老家成都办过一次婚礼,也是尽量节俭,整个婚礼办下来花费近8万元,在成都属于中档水平。   李龙托了老板的关系,婚宴打了8折,婚礼当天的4辆婚车——两辆保时捷、一辆宝马、一辆奔驰,也是亲戚帮忙找的,没有收费;宴席的烟酒是从朋友那买的,比市场价略低。   前来参加婚礼的同事及普通朋友每人随礼400元,关系好的朋友随上千元甚至数千元。周卿说,婚礼当天共收了20万元,“不过人家随多少我们还得还多少,这以后的压力小不了。”   声 音   移风易俗先从婚宴入手   “隆重办婚礼虽然是风俗习惯,但与当前我们国家提倡的节俭之风相违背。”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认为,想要“移风易俗”,先从婚宴入手。   “在大部分农村和社区,都有‘红白理事会’这样的群众性自治组织,负责为当地办理婚丧嫁娶事务。”夏学銮说,如果在民间,能够将节俭办喜事的原则由红白理事会贯彻执行,倡导一桌宴席不超过10—12个菜品,将浪费杜绝在萌芽之前。将攀比和浪费之风必将慢慢改善,直至杜绝。   “如果某个官员、干部大办、奢侈办婚礼,或者办婚礼中涉嫌违规、违法,相关部门就应介入调查和处理。”夏学銮说,公职人员以及公权力掌控者的行为起到榜样作用,更应加强监督,严格管理,以起到整肃社会风气作用。   A04-05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石明磊 李雪莹 吴振鹏 卢漫 张玉学 林野 刘洋 李宁 朱自洁 何光 申志民   A04-05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尹亚飞 王贵彬 李雪莹
关键词阅读
大家都在看
48小时点击榜
Copyright (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看看牛视网络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记者调查:西安彩礼行情不等 婚嫁有负担_彩礼,西安,婚嫁_
西安新闻网|中国画乡网(户县新闻网)-户县最大的综合信息门户网站 -
> 记者调查:西安彩礼行情不等 婚嫁有负担
记者调查:西安彩礼行情不等 婚嫁有负担
13:20:16&&&编辑:&&&来源:网络&&
  婚礼上,新人往往也要接受长辈的礼金 (记者 王旭东 摄)
  记者 轩辕杨子
  彩礼,作为中国传统的婚嫁风俗,在婚嫁中的地位举足轻重,送彩礼似乎已经成为年轻人在结婚前普遍要进行的一种仪式。而彩
  婚礼上,新人往往也要接受长辈的礼金 (记者 王旭东 摄)
  记者 轩辕杨子
  彩礼,作为中国传统的婚嫁风俗,在婚嫁中的地位举足轻重,送彩礼似乎已经成为年轻人在结婚前普遍要进行的一种仪式。而彩礼数目多少,价值几何,也逐渐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社会问题。类似“百万彩礼迎娶某某某”这样已经被热炒成新闻的“彩礼事件”,在当下似乎并不新鲜,让本是喜上加喜的事变了味儿。一些父母嫁女要求男方重金来娶;一些年轻人在朋友之间攀比谁的聘礼更加高额诱人……彩礼钱的逐年走高,不仅仅给家庭带来沉重负荷,有些新人还因为彩礼钱发生矛盾,严重的甚至不欢而散。
  男提彩礼,女配嫁妆是必须固定的婚嫁模式?是否该把彩礼钱的多少当成衡量对方多爱自己孩子的标尺?为何彩礼钱居高不下,甚至变本加厉?近日,记者也通过走访不同阶层和家庭,了解目前西安城市婚嫁对彩礼的各种要求,彩礼在婚嫁中的支配情况和不同人群对彩礼的看法和认知。
  传统派 男提彩礼女配嫁妆 价值有行情
  “谈到结婚,男方当然要提着彩礼来提亲了,这是最起码的一个环节。”准备明年3月结婚的卫薇显然对彩礼有着明确的认识,而前不久她的准公婆也专门带着礼金来和她父母谈结婚的事情。“过去结婚也都有聘礼这个习俗,现在社会进步了,这个最基本的礼仪性的行为也绝对不能省。”同样,卫薇的未婚夫在这点上和她也有明确共识。“恋爱只要上升到谈婚论嫁的阶段,男方父母自然会要求上门见一下女方父母,双方认识的同时也谈谈两个孩子的结婚时间等等,这次见面一般都是带着礼金去的。”卫薇的未婚夫孙先生说,自己身边所有适婚的男青年都是这样按部就班进行的,所以对礼金这个事他和父母都不反对和反感。谈到礼金的数额,卫薇不假思索地说,这是有行情的。“我结婚肯定是看我已婚的兄弟姐妹们是多少就是多少,谁多了少了也都不好看。”卫薇的礼金是5万元,这也正是参考了前不久结婚的表姐的标准。“说父母和亲戚不好面子是假的,但只要在大家能力范围内,我觉得这个应该不会闹什么矛盾,而且男方提彩礼,女方自然也会准备嫁妆,很公平。”
  记者采访中发现,像卫薇一样看待婚嫁彩礼的年轻人并不是少数。在省体育场附近经营一家婚庆公司的张敏专门和新婚夫妻打交道,都是年轻人平时大家没事也聊起过彩礼:“十对新人里八对都是按部就班地提亲送彩礼然后定日子,一般都是男方备钱女方备东西,现在人也都讲究个平等,但男方在金额上一般大于女方。”张敏说,男方带彩礼上门提亲这的确很正常,但金额多少就差别大了。市民高琪拿身边的朋友们给记者举例:“条件好的家庭送彩礼十万二十万甚至更多,条件一般的一两万两三万也有,总之这个过程省不了,多少都是根据自身经济状况来决定,大多数都是参照亲朋好友。”虽然说起彩礼都习以为常,但同为年轻人的高琪和张敏在谈到一些攀比彩礼的行为时,也都并不认可:“有朋友见人结婚就问男方给了多少钱,让结婚和没结婚的人心里都不舒服,这是件幸福事儿,攀比就变味了。”
  协商派 把彩礼更多当成婚前的一个仪式
  如果说双方条件均等,对彩礼的要求都能达成一致,那张晓文显然不属于这类。“我家里条件比男方好,也能理解他家的难处,男朋友已经买了房子付了首付,还要准备结婚的事,确实拿不出多少彩礼钱。”最近,张晓文正在筹备新房的布置,自家父母掏钱装修还配置了家电让她感到很欣慰:“我当时和男朋友商量,他家拿3万块彩礼钱来提亲,然后我爸妈再把钱给我,算是让我俩买结婚用的东西,在结婚涉及的钱的方面,我父母给予了很大的理解和支持。”张晓文说,身边的朋友和亲戚彩礼都是五万起步,但自己和父母都没有拿这个当标准,也并不在意男方的彩礼钱是多少,更多的是理解男方。“这就要求我们两个人做好双方父母的工作,其实彩礼钱只是一种形式,在双方都能理解的情况下,既不失面子,又不让对方为难,也不会影响我们俩的感情。”张晓文说道。
  记者采访中发现,选择和张晓文一样把彩礼钱随后用于婚庆事宜支出的家庭,大多是双方提前对此有明确的协商和沟通。“在婚前我们就商量好,彩礼就是个形式,谁也不要在意多一万少一万,日子过好才最重要。”工作了6年的外地人康先生去年和妻子在西安完婚,已经在这座城市安了家,谈到当初结婚时他觉得自己和妻子的做法很值得告诉大家:“我们俩都属于很独立,经济收入固定,不靠家里的那种人。所以结婚的彩礼也没有让父母掏,是拿出自己的积蓄然后上门提亲,也没攀比别人拿多拿少。”康先生觉得,彩礼最大的意义其实是婚前一个重要的仪式,只要两个人协商好,其实完全可以不让它成为负担。
  协商,自然是其结果也要得到父母的理解才能算是圆满。家住三桥的牛阿姨明年初嫁姑娘,对女婿人品性格都十分满意的她对彩礼也有自己的看法:“当时说起来彩礼的事我就看出女婿有点为难,我们这边城中村的讲究也多,我就猜到他可能家里拿不了太多。”细心的牛阿姨为了不让女儿女婿因此争吵,提前也告诉女儿在彩礼这件事上选择合适的方式和机会让男方减轻负担:“说得太直接伤面子,我们也不能太丢份儿,就是私下让年轻人商量好,走个形式就行,现在谁也不是缺那几万块钱。”
  争议派 彩礼让喜事真正架上了“担子”
  不管是按行情带着彩礼去提亲还是协商着走个形式,这些都还算是喜上加喜的事。记者在走访多位待婚青年和已婚夫妻时发现,因为结婚彩礼而吵过架、闹过矛盾、暗生情绪甚至分崩离析的情况也不是没有,这才真正让彩礼成为了结婚这件喜事的负担。
  “女友家要6万6的彩礼钱,而且要一次性提亲拿上门,可当时我真的没有这么多钱,车房都已经准备了,何必还要在意一定是个多少?”至今,乔峰(化名)都理解不了自己和女朋友在婚前分手的导火索竟然是彩礼的多少。“女友家亲戚朋友多,女方父母说因为大家会问,而且亲戚里别人提亲都拿得更多,这让我和我家人心里都觉得很不舒服。”乔峰说,本着婚前不多事的原则他还是希望能和女友协商解决,他和女友已经商量好只拿三万块钱提亲,但随后面对女方家人的强烈要求和不满,女友也开始动摇并且认为彩礼就应该是女方家提出的数目。“闹到最后,我就觉得如果真的珍惜感情和婚姻,就不会因为这个和我翻脸。”眼看婚前情况僵持下去的乔峰,最终没能如愿结婚:“我现在觉得彩礼真是个负担,尤其是两家人对彩礼的意义认识不一致,要求不一样,更麻烦。”
  虽然没有乔峰这么严重的后果,但家住东郊的马先生也为彩礼钱头疼过一阵:“我家是拆迁户,媳妇家觉得我家分了房和钱就应该多给点彩礼,结果远远超过了我预想的,后来媳妇和我吵了好几次才算协商妥当了。”虽然已经结婚了,每当想起来这件事,还是让马先生觉得心里有那么一个疙瘩,再次面对岳父岳母时也难免让他心有余悸。
  传统的上门提亲也好,协商着让大家都满意也好,其实每一对即将步入婚姻的新人,更多在意的是自己幸福与否,选择的这个另一半满意与否。而“彩礼”,其实只是附加在婚嫁习俗上的一个元素,不应对结婚这件喜庆事儿造成影响、带来麻烦。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因为目前西安婚嫁习俗还多是男方提亲,所以大多数男性在谈起彩礼时的感触和经历往往较多,但随着整个社会阶层的思想都越来越前沿和进步,不少女性也能更理性地看待彩礼在婚嫁中的地位。今年刚刚毕业工作的胡亚楠还未婚,虽然还没到急迫的谈婚论嫁的年纪,但她也会和闺蜜们经常讨论这些话题:“过去封建社会都说是卖女儿要拿礼钱,现在社会进步了,男女平等,是两个人相爱而愿意结婚,不是因为给了多少彩礼而愿意结婚,这个永远不能本末倒置。”
  本报邀您
  说说彩礼的那些事儿
  本报讯(记者轩辕杨子)“送彩礼”或者“要陪嫁”,究竟缘自何处?如何演变至今天成为攀比陋习?怎样才是真正文明健康的婚俗观?今日起,本报推出记者对目前我市婚嫁彩礼习俗的现状、各方心态的调查分析,同时推出热线话题#说说彩礼的那些事儿#。如果您想吐槽有关彩礼的事儿,欢迎拨打热线电话,腾讯微博用户可@西安日报,微信用户可扫二维码进入“西安日报家在社区”参与#说说彩礼的那些事儿#话题讨论。您身边关于婚嫁彩礼发生过怎样的真实故事,您对彩礼在婚嫁中到底应该如何存在的看法,本报等待倾听您的声音。
本网站为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部分内容转自网络,均标明出处,如有异议,请与我们联系。
〖画乡网〗版权所有 国家信息产业部备案:陕ICP备号 客服QQ:
邮箱: qq客服: 全国热线/举报监督QQ:}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