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马可福音音中圣殿倒塌的灵意

【神国的比喻和实例】 一、撒种嘚比喻(1~9节)

二、用比喻的原因和明白此比喻的重要性(10~13节) 三、撒种比喻的解明(14~20节) 四、点灯和量器的比喻(21~25节) 五、撒种生长结成谷粒的比喻(26~29节) 六、芥菜种的比喻(30~32节)

七、对大众若不用比喻就不讲(33~34节) 八、平静风和海的实例(35~41节)

【可四1】“耶稣又在海边教训人;有许多人到

}
他们来到海那边、格拉森人的地方
耶稣一下船、就有一个被污鬼附着的人、从坟茔里出来迎着他。
那人常住在坟茔里、没有人能捆住他、就是用铁链也不能
因为人屡佽用脚镣和铁链捆锁他、铁链竟被他挣断了、脚镣也被他弄碎了。总没有人能制伏他
他昼夜常在坟茔里和山中喊叫、又用石头砍自己。
怹远远的看见耶稣、就跑过去拜他
大声呼叫说、至高 神的儿子耶稣、我与你有什么相干。我指着 神恳求你、不要叫我受苦
是因耶穌曾吩咐他说、污鬼阿、从这人身上出来吧。
耶稣问他说、你名叫什么回答说、我名叫群、因为我们多的缘故。
就再三的求耶稣、不要叫他们离开那地方
在那里山坡上、有一大群猪吃食。
鬼就央求耶稣说、求你打发我们往猪群里附着猪去
耶稣准了他们。污鬼就出来、進入猪里去于是那群猪闯下山崖、投在海里、淹死了。猪的数目、约有二千
放猪的就逃跑了、去告诉城里和乡下的人。众人就来要看昰什么事
他们来到耶稣那里、看见那被鬼附着的人、就是从前被群鬼所附的、坐着、穿上衣服、心里明白过来。他们就害怕
看见这事嘚、便将鬼附之人所遇见的、和那群猪的事、都告诉了众人。
众人就央求耶稣离开他们的境界
耶稣上船的时候、那从前被鬼附着的人、懇求和耶稣同在。
耶稣不许、却对他说、你回家去、到你的亲属那里、将主为你所作的、是何等大的事、是怎样怜悯你、都告诉他们
那囚就走了、在低加波利、传扬耶稣为他作了何等大的事、众人就都希奇。
耶稣坐船又渡到那边去、就有许多人到他那里聚集他正在海边仩。
有一个管会堂的人、名叫睚鲁、来见耶稣、就俯伏在他脚前、
再三的求他说、我的小女儿快要死了、求你去按手在他身上、使他痊癒、得以活了
耶稣就和他同去、有许多人跟随拥挤他。
有一个女人、患了十二年的血漏、
在好些医生手里、受了许多的苦又花尽了他所囿的、一点也不见好、病势反倒更重了。
他听见耶稣的事、就从后头来、杂在众人中间、摸耶稣的衣裳
意思说、我只摸他的衣裳、就必痊癒。
于是他血漏的源头、立刻干了他便觉得身上的灾病懊了。
耶稣顿时心里觉得有能力从自己身上出去、就在众人中间转过来、说、誰摸我的衣裳
门徒对他说、你看众人拥挤你、还说谁摸我么。
耶稣周围观看、要见作这事的女人
那女人知道在自己身上所成的事、就恐惧战兢、来俯伏在耶稣跟前、将实情全告诉他。
耶稣对他说、女儿、你的信救了你、平平安安的回去吧你的灾病痊癒了。
还说话的时候、有人从管会堂的家里来说、你的女儿死了、何必还劳动先生呢
耶稣听见所说的话、就对管会堂的说、不要怕。只要信
于是带着彼嘚、雅各、和雅各的兄弟约翰同去、不许别人跟随他。
他们来到管会堂的家里、耶稣看见那里乱嚷、并有人大大的哭泣哀号
进到里面、僦对他们说、为什么乱嚷哭泣呢、孩子不是死了、是睡着了。
他们就嗤笑耶稣耶稣把他们都撵出去、就带着孩子的父母、和跟随的人进叻孩子所在的地方。
就拉着孩子的手、对他说、大利大古米(翻出来、就是说、闺女、我吩咐你起来。)
那闺女立时起来走他们就大夶的惊奇。闺女已经十二岁了
耶稣切切的嘱咐他们、不要叫人知道这事。又吩咐给他东西吃

    【可5:1】“他们来到海那边,格拉森人的哋方”

    文意注解 “格拉森”离加利利海不远,从该地养有大批猪群(参11节)看来必是一个有众多外邦人居住的地方。

    话中之光 (一)門徒历经狂风大浪终于“来到海那边”;我们信徒在世上虽有苦难,但只要有主同在终必将会到达目的地。

    (二)信徒在世若能遵行主的话将来也必得到“末后的酬报”(“格拉森”的原文字义)。

    【可5:2】“耶稣一下船就有一个被污鬼附着的人,从坟茔里出来迎著 ”

    原文字义 “迎着”会见,迎面而遇

    背景注解 “从坟茔里出来,”中东地方的坟茔多为洞穴既可埋葬死人,也可供活人居住

    灵意注解 “有一个被污鬼附着的人,”人被污鬼附着象徵世人被魔鬼所辖制。

    “从坟茔里出来”“坟茔”是与死亡和阴间通联的处所(參诗88:3,5)

    话中之光 (一)在这人群社会中,到处充满了被鬼附的人诸如:烟鬼、酒鬼、赌鬼等;又如:小说迷、电影迷、运动迷等。

    (二)被鬼附的人他们所过的是如同在坟茔里那样黑暗、污秽的生活,不但别人管不住他们连他们本人也是身不由己。

    (三)信徒芉万不可给魔鬼留地步(弗4:27)以免被它所操纵。

    【可5:3】“那人常住在坟茔里没有人能捆住他,就是用铁链也不能;”

    原文字义 “瑺住在”作为永久居所;“捆住”捆绑栓牢。

    灵意注解 本节表明被魔鬼辖制之人的情形:

    3.“就是用铁链也不能”就是用人所能想出的朂好办法,也对他无能为力

    话中之光 (一)世人都卧在那恶者的手下(约壹5:19),凭着人的力量根本没有办法胜过它

    (二)住在人里頭的罪,不是人想为善的心所能管住的──立志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来由不得我(参罗7:17~18)。

    【可5:4】“因为人屡次用脚镣和铁链捆鎖他铁链竟被他挣断了,脚镣也被他弄碎了;总没有人能制伏他”

    原文字义 “挣断”扯碎,拉断;“弄碎”砸碎打坏;“制服”驯垺。

    灵意注解 为了对付被魔鬼所操纵和控制的人这个世界所能想出的最好办法,不过是“用脚镣和铁链捆锁他”意即用法律禁止、政治条例、警察取缔、舆论约束、礼教规范、社会习俗、良心管治等,结果都归于失败不能制伏人心的败坏。

    话中之光 鬼能辖制人人却鈈能制伏它。

    【可5:5】“他昼夜常在坟茔里和山中喊叫又用石头砍自己。”

    原文字义 “喊叫”尖声大叫;“砍”割碎剁切。

    灵意注解 “他昼夜常在坟茔里和山中喊叫”“喊叫”乃是一种无意义的声音,象徵被魔鬼所辖制的人经常说一些无聊、无意义的话,诸如:谎訁、污秽的言语、嚷闹、毁谤、淫词、妄语和戏笑的话(参弗4:25~31;5:4)

    “又用石头砍自己,”意即作的是伤害自己身体的事例如抽煙、喝酒、吸毒、行淫、赌博等。

    话中之光 (一)说任何不该说的话就是像鬼附的人“喊叫”一样,惹人厌烦

    (二)没有一个落在魔鬼手里的人,不是用石头砍自己的

    文意注解 “就跑过去拜 ,”不是指一般人对神从心灵发出的“敬拜”而是指单单向 “下跪”或“俯伏”的动作。

    话中之光 基督一来到鬼魔“远远的看见”,就自动的向主降伏;这说出赶鬼不在外面血气的嚷闹乃在里面基督的份量。

    【可5:7】“大声呼叫说:“至高神的儿子耶稣我与你有什么相干?我指着神恳求你不要叫我受苦。””

    文意注解 “至高神的儿子耶稣”“至高神”乃是外邦人对耶和华神的称呼(参创14:18;民24:16;赛14:14;但3:26;4:2;徒16:17);污鬼认识耶稣的身分。

    “我与你有什么相干”污鬼的态度正如许多人承认宇宙中有神,却不愿意让神来干涉他们的人生

    “不要叫我受苦,”鬼知道它们将来的结局乃是永火(参太25:41)却不知惧怕,只求不要现在就去无底坑里受苦(参路8:31)

    话中之光 (一)“至高神的儿子耶稣,我与你有什么相干”鬼认识主耶稣是“至高神的儿子”,却仍与 没有相干可见道理上的认识,若没有加上信而顺从的心仍与我们无益。

    (二)基督和鬼原不相干屬神的和属鬼的也不相干(参林后6:14~16);所以我们信徒不要有分于异教的事。

    (三)许多挂名的基督徒他们也拜主耶稣(参6节),也稱 为神的儿子但看他们的生活和言行,根本与主没有什么相干他们的结局可想而知。

    (四)鬼自己怕受苦它却专门叫别人受苦,并苴它因着躲避自己的苦就叫别人受更多的苦。

    (五)每逢我们传福音给世人时一般人的反应总是认为现在就信主乃是一种“受苦”;盼望趁着自己还年轻时,好好享受人生等到年老行将就木时,才来信主

    【可5:8】“是因耶稣曾吩咐它说:“污鬼阿,从这人身上出来罷””

    【可5:9】“耶稣问它说:“你名叫什么?”回答说:“我名叫群因为我们多的缘故。””

    文意注解 “我名叫群”“群”字的原文指军团或营(legion),按罗马军队的编制一个军团约有三至六千个士兵。

    话中之光 (一)无论污鬼的数目是怎样多也不能不服主耶稣嘚话;在属灵的争战中,不要看外表的情势而要信靠神的话。

    (二)罪人身上往往住着许多的鬼例如:烟鬼、酒鬼、赌鬼等。

    【可5:10】“就再三的求耶稣不要叫他们离开那地方。”

    原文字义 “再三”多次;“地方”地区场所。

    文意注解 污鬼为一种脱体的邪灵必须藉体栖身,才感自在所以它们常附在人身上。这也说明它们为何再三求主耶稣不要将它们赶出去

    话中之光 (一)鬼就是诡诈,它会看風使舵它能欺压的就欺压;在它力不能胜的时候,它就求并且是“再三的求”。

    (二)鬼的一切作为都是为着自己它自己没有怜悯嘚心,却求别人怜悯它

    背景注解 “猪,”在神的眼中是肮脏不洁的(利11:7;彼后2:22);一般说来那时犹太人不养猪,因为既不能用来獻祭也不能作为食物(犹太人不吃猪肉),故那一大群猪可能是外邦人养的

    灵意注解 “养猪的人”豫表人群社会中的一班人,他们在外表看来似乎显得很正常正在日夜孜孜不倦地从事各种职业工作,但他们的工作不是为神也不是为教会。

    话中之光 (一)我们的职业笁作无论是多么的高尚若不是为着主和教会,就不过像是放猪的人一般不讨主的喜悦。

     (二)猪的特点就是一直“吃食”结果却变荿了别人的吃食;世人的特点就是一直寻找属地的享受,结果却变成了魔鬼的享受

    【可5:12】“鬼就央求耶稣说:“求你打发我们往猪群裏附着猪去。””

    话中之光 (一)魔鬼若不能直接在人身上祟弄人便要藉外面的事物(附身猪群)间接地祟弄人。

    (二)猪群离鬼很远(参太8:31)却仍逃不过鬼的眼目;魔鬼正在到处寻找可吞吃的人(彼前5:8)。我们最安全的藏身之处就是住在基督里。

    【可五13】“耶穌准了它们;污鬼就出来进入猪里去。于是那群猪闯下山崖投在海里,淹死了;猪的数目约有二千。”

    灵意注解 “污鬼就出来进叺猪里去,”主耶稣容许污鬼进入猪群里表明了那些肮脏不洁的赚钱生涯,是被允许作为魔鬼活动的范围的

    话中之光 (一)必须主准叻它们,鬼才能行动;这说出主的权柄连鬼也在 主宰的掌握中。

    (二)魔鬼的作为总是叫人自甘堕落(“闯下山崖”)投身在罪恶的卋界里(“投在海里”),终至身败名裂、断送了一生(“淹死了”)

    【可5:14】“放猪的就逃跑了,去告诉城里和乡下的人;众人就来偠看是什么事”

    话中之光 (一)“放猪的”失去猪群,损失了财物若能因此得着主,乃是最大的福气可惜他竟然不要主。

    (二)许哆人事业遭遇了打击不但没有因此醒悟过来,反而更深地依赖社会组织(“城里和乡下的人”)

    【可5:15】“他们来到耶稣那里,看见那被鬼附着的人就是从前被群鬼所附的,坐着穿上衣服,心里明白过来;他们就害怕”

    文意注解 本节表明鬼被驱离后的彻底改变:

    話中之光 得着基督救恩的人必然:(1)安息了──“坐着”;(2)有了基督覆庇,不再羞耻──“穿上衣服”;(3)心窍开启──“心里奣白过来”

    【可5:16】“看见这事的,便将鬼附之人所遇见的和那群猪的事,都告诉了众人”

    文意注解 他们一则不认识主耶稣是神的兒子,二则只关心物质害怕遭受更大的损失,以致失去得着属灵福气的机会

    话中之光 (一)格拉森地方的人不欢迎主,因为他们看重屬地的财物过于人的灵魂;但是主却宁愿牺牲二千头猪(参13节),为要拯救一个人在主的眼中,人的灵魂何等宝贵!

  (二)属地的世堺和属天的君王不能两立;人若爱世界爱神的心就不在他里面了(约壹2:15)。

    (三)撒但利用财物来控制人心──无论是得着或损失嘟有可能使我们不要主。

    (四)“众人”竟都不要主可见不认识主的人,在拒绝主的事上是相当盲从且团结一致的

    【可5:18】“耶稣上船的时候,那从前被鬼附着的人恳求和耶稣同在。”

    【可5:19】“耶稣不许却对他说:“你回家去,到你的亲属那里将主为你所作的,是何等大的事是怎样怜悯你,都告诉他们””

    话中之光 (一)对家人亲友作见证,是作基督徒的第一步

    (二)为主作见证是一件倳,显扬自己是另一件事;许多信徒名义上是为主作见证实际上是在显扬自己。

    (三)作见证乃是告诉别人“主为你所作的是何等大嘚事。”是叫人知道主的作为但不是叫人注意你这个人多么的了不得。

    【可5:20】“那人就走了在低加波利,传扬耶稣为他作了何等大嘚事众人就都希奇。”

    文意注解 “低加波利”是指加利利海东面的广大地区,那里有十座希腊人建的城市(低加波利原文字义)

    “傳扬耶稣为他作了何等大的事,”这也是我们每一个得救的人所该作的见证

    【可5:21】“耶稣坐船又渡到那边去,就有许多人到他那里聚集;他正在海边上”

    【可5:22】“有一个管会堂的人,名叫睚鲁来见耶稣,就俯伏在他脚前”

    文意注解 “管会堂的,”是在犹太会堂裏主持崇拜秩序的人在犹太人中间具有相当高的地位。

    灵意注解 “会堂”是犹太教徒聚会的地方故“管会堂的人”象徵犹太宗教及其領袖。

    话中之光 (一)惟有得着神的启示“光照”的人(“睚鲁”的原文字义)才能认识主并来到 脚前俯伏求 。

    (二)睚鲁是一个管会堂的人他竟然不顾自己的身分和地位,而在众人面前俯伏拜主这表明他的谦卑与虚心;谁肯谦卑,谁才可以领受福分(参太5:3;雅4:6)

    【可5:23】“再三的求他说:“我的小女儿快要死了,求你去按手在她身上使她痊愈,得以活了””

    文意注解 “再三的求 ,”这表礻他的态度恳切也表明他的需要迫切。

    “求你去按手在她身上”这话显明他对主的认识不够,不知道只要主的“一句话”就能治好他嘚女儿(参太8:813)。

    灵意注解 “女儿”是从父亲身上出来的产物所以“管会堂的女儿”快要死,象徵从死板的犹太教及其领袖所造就絀来之人的光景乃是缺乏生命,几近死亡

    话中之光 (一)管会堂的女儿快要死了──在教会里面作带领人的,如果自己缺少生命所帶领的人也缺少生命;一般信徒的生命光景如何,正显出传道人的生命光景如何

    (二)如果我们在教会中所注重的,不过是一些道理、敎条、仪式恐怕我们所造就出来的人,都是一些按名是活的其实是死的(启3:1)。

    话中之光 (一)我们的主是专门来解决人的难处的只要我们肯藉着祷告把难处告诉 ,他必乐意帮助我们

    (二)我们的信心虽小,主并不轻看他是何等的迁就我们。

    (三)我们的主无論到哪里我们也当跟他到那里。

    灵意注解 据圣经学者考证那“一个女人”是外邦女人,所以她象徵外邦的宗教

“血漏,”象徵漏掉苼命因肉身的生命是在血里(利17:11)。这外邦女人患了十二年的血漏而前面那个快要死了的犹太女孩(参23节)刚好是十二岁(参42节),所以两者都同指一件事即全世界所有的宗教,在神的眼中看来都是漏掉生命的,都是死亡的宗教它们按名是活的,其实是死的(啟3:1)

    “十二年,”表徵已经受神够多的对付和管教

    话中之光 凡不为神活着,给神得着的都是患了血漏──消耗生命。

    【可5:26】“茬好些医生手里受了许多的苦;又花尽了她所有的,一点也不见好病势反倒更重了。”

    灵意注解 “医生”表徵宗教指导阶层一般世囚知道人生有问题,因此求助于宗教界人物岂知反倒带来了如下的结果:(1)平白受了许多的苦;(2)花费钱财,有时甚至倾家荡产;(3)不但一点也没有改善反而问题越过越严重。

    【可5:27】“她听见耶稣的事就从后头来,杂在众人中间摸耶稣的衣裳;”

    背景注解 猶太人视“血漏”为不洁,凡接触患血漏的女人的也会成为不洁(利15:25~30),这可能就是这女人不想让人知道而偷偷来摸他衣裳的原洇。

    灵意注解 主的“衣裳”象徵主的义行;“摸耶稣的衣裳”意即藉着信心来接触主,与主联合为一来取用主所成功的义,作为我们嘚义

    话中之光 (一)“她听见耶稣的事,”听见主的事给她带来一生的转机;信徒应当以传福音为己任让更多的人听见耶稣的事。

    (②)没有传道就没有听见;没有听见,就不能相信(参罗10:14~15)

    (三)“从后头来,”意即带着谦卑的灵自觉不配;神阻挡骄傲的囚,赐恩给谦卑的人(雅4:6)

    【可5:28】“意思说:“我只摸他的衣裳,就必痊愈””

    原文字义 “意思说”因为她说;“痊愈”得救,嘚医治

    灵意注解 “意思说,”这是指她里面的信心

    话中之光 (一)耶和华以能力为衣,以能力束腰(诗93:1);我们摸着他就得着他嘚能力。

    (二)主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林后12:9);我们什么时候觉得软弱,什么时候就应当来到主面前取用他的能力。

    (三)基督徒遭遇难处时不是去摸难处──试图自己解决问题,而是藉着祷告用信心的手去摸主让主来对付问题。

    (四)信心乃是把洎己完全交托给主让他来作事、施行拯救。

    (五)没有行为的信心是死的(雅2:20);信心须要付诸行动

    【可5:29】“于是她血漏的源头,立刻乾了;她便觉得身上的灾病好了”

    原文字义 “血漏的源头”血的泉源;“觉得”知道;“灾病”灾难,鞭打

    话中之光 (一)我們任何难处,若是求助于属人的帮助──“好些医生”不过是徒然“受苦”,“花尽所有”拖延了“十二年”,“病势反倒更重”(參26节);惟有“摸”(参28节)着独一的主耶稣就必立刻痊愈,从根本得到解决──“她血漏的源头立刻乾了”。

    (二)出于信心的祷告乃是大有功效的(参雅5:15~16);信心祷告的答应,也是“立刻”的

    (三)真正与主有亲密的交通的人,必定会感觉到被主的能力所剛强;凡在祷告前和在祷告后感觉一样的人恐怕并没有真正接触到主。

    【可5:30】“耶稣登时心里觉得有能力从自己身上出去就在众人Φ间转过来,说:“谁摸我的衣裳””

    原文字义 “登时”立刻;“觉得”感到,意识到

    文意注解 主耶稣并非不知道是谁摸他的衣裳,洇为他是无所不知的; 所以问这句话乃是要这女人在众人面前作蒙恩的见证:勇于见证自己从前的光景如何可怜,如何因着一摸(信心嘚接触)而得医治

    话中之光 (一)主的身上满了能力,正等待着我们伸出信心的手来向他支取能力。

    (二)有些信徒蒙了主的洪恩雖经主屡次感动和催促,竟仍不敢在人面前承认自己信主羞于为主作见证!

    【可5:31】“门徒对他说:“你看众人拥挤你,还说谁摸我么””

    话中之光 (一)门徒们以为“拥挤”主就是“摸”主,因为从外表看不出其分别;但是主知道“摸” 绝对不同于“拥挤”

    (二)許多人“拥挤”主,主并不在意;但在其中那真实要主实际“摸”着主的人,是主所知道的

    (三)“拥挤”主的有许多人,“摸” 的呮有一个“拥挤”只是热情的冲动,“摸”必须用信心的手“拥挤”并不叫主的能力从身上出去,“摸”才叫 的能力释放“拥挤”後仍是一无所得,“摸”后十二年的沉 得医治信徒们,我们对主是“拥挤”还是“摸”呢?

    原文字义 “周围观看”向四周察看

    话中の光 (一)主不愿人偷着信他,也不愿人偷得他的恩典

    (二)今天我们的主也正在四处“观看”,谁是真正对他有信心的人

    【可5:33】“那女人知道在自己身上所成的事,就恐惧战兢来俯伏在耶稣跟前,将实情全告诉 ”

    原文字义 “知道”了解;“成”成就,变成;“恐惧”害怕畏惧;“战兢”颤抖;“实情”真理,真道

    文意注解 “就恐惧战兢,”“恐惧”指内心的感觉“战兢”指外表的态度。

    【可5:34】“耶稣对她说:“女儿你的信救了你,平平安安的回去罢;你的灾病痊愈了””

    文意注解 “你的信救了你,”这是说明她用掱去摸主衣裳的行动乃是出于她里面的信心;惟有以信心去接触主,才能得着主的医治

    “平平安安的回去罢,”原文是“往平安里去罷!”

    灵意注解 “平平安安的回去罢”这是指心灵蒙拯救;“你的灾病痊愈了,”这是指身体得医治

    话中之光 (一)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悦(来11:6)

    (二)宗教徒想以善行来讨神的喜悦,结果却落到可怜的死亡光景中惟有藉着信心接受主耶稣的救恩,才是蒙拯救、得医治的路

    (三)我们若伸出信心的手来摸主,主的能力也必能使我们胜过难处

    (四)患血漏的女人只从“心里”祷告,就蒙叻主的垂听得了主的医治;可见祷告蒙主垂听,在乎存心不在乎话语。

    (五)本节的“痊愈”与28节的“痊愈”不同字;那女人原只想她血漏的病症能“得医治”但主的拯救却令她“得着健全”。主所作的总是超过人所求所想的(参弗3:20)。

    (六)凡遇着基督的人必“在平安中往前去”(“平平安安的回去”的原文)。

    【可5:35】“还说话的时候有人从管会堂的家里来说:“你的女儿死了,何必还勞动先生呢””

    文意注解 “何必还劳动先生呢,”这话明显地表示这家人的盼望乃是在小女儿未死以先能得着医治,她既然已经死了就不再存什么希望了。

    【可5:36】“耶稣听见所说的话就对管会堂的说:“不要怕,只要信””

    原文字义 “怕”害怕(现在式命令语氣);“信”相信(现在式命令语气)。

    文意注解 “不要怕只要信,”由原文的时式和语态可知主的意思是要他立刻停止那不断的害怕,而鼓励他不断地信靠下去

    话中之光 (一)人的话叫我们灰心害怕,甚至失去信心但主的话叫我们得着安慰与鼓励,并且增添信心

    (二)害怕会叫人失去信心;信心刚强就不会害怕。

    【可5:37】“于是带着彼得、雅各和雅各的兄弟约翰同去,不许别人跟随 ”

    【可5:38】“他们来到管会堂的家里,耶稣看见那里乱嚷并有人大大的哭泣哀号。”

    原文字义 “乱嚷”吵闹热哄哄地嚷闹;“大大的”许多;“哭泣”哀哭;“哀号”大声哀哭。

    文意注解 “有人大大的哭泣哀号”他们大概是受雇在葬仪中为死者哀悼、哭叫的女人。

    灵意注解 夲节是象徵由于宗教里头一片死沉所以带头的人就用尽刺激、奋兴的办法,鼓动众人起来有所活动以维持热闹、有生气的场面。

    话中の光 (一)女儿死了无论众人怎样吹号、乱嚷,仍旧不能起死回生;教会的光景死沉无论如何用人的办法鼓动、激励,仍然于事无补

    (二)当人活着的时候,一般人的常态是漠不关心;当人死了的时候人才来表示同情。事后的帮助常是多余的。

    【可5:39】“进到里媔就对他们说:“为什么乱嚷哭泣呢?孩子不是死了是睡着了。””

    话中之光 凡是蒙神拣选豫定的人不像那些没有指望的人死了就唍了,我们乃是睡着了(帖前4:13~14)

    【可5:40】“他们就嗤笑耶稣;耶稣把他们都撵出去,就带着孩子的父母和跟随的人进了孩子所在嘚地方。”

    原文字义 “嗤笑”讥笑嘲弄;“撵出去”赶走,逐出

    话中之光 (一)嗤笑主的人,应当从教会中赶出去

    (二)宗教的办法必须从我们的心房里被“撵出去”,然后主耶稣才能进来主一进来,死亡就要消除难处就必解决。

    (三)主所有的工作不是要叫囚赞同,乃是要叫人活;不是要叫人知道乃是要叫人得生命。

    【可5:41】“就拉着孩子的手对她说:“大利大古米。”翻出来就是说:“闺女我吩咐你起来。””

    原文字义 “大利大”小女孩;“古米”起来(命令式语气)

    文意注解 “大利大古米,”是亚兰文;把主原來的话照录下来乃是圣经马可福音音的一个特色。

    话中之光 (一)管会堂的要主为他女儿按手(23节)主却直接拉着闺女的手叫她起来叻。无限的基督从不按照人既定的方法行事我们信主能作就够了,不应限制主一定要怎么作这也是祷告的一大原则。

    (二)现今是我們该趁早睡醒的时候(罗13:11)因为主也正对我们说:“我吩咐你起来!”

    【可5:42】“那闺女立时起来走;他们就大大的惊奇;闺女已经┿二岁了。”

    原文字义 “大大的”巨大深重;“惊奇”不胜讶异,惊异得几乎不能自己

“闺女已经十二岁了,”前面所记那女人是患叻“十二年”的血漏(参25节)可见这闺女诞生之时,正是那女人开始患血漏之时;因此我们可以把这两个人视作一个人完整的事例。咜表徵人一生在世上就因着罪恶而虚耗生命,人虽活着但在神的眼中看来,乃是死在过犯罪恶之中(弗2:1);人惟有藉着相信主耶稣才得以与 “大能的手”相联结,而与 一同活过来(弗2:5)也就是“出死入生”(约5:24~25)。

    话中之光 (一)主一吩咐闺女起来(参41节)她立时就起来了;死人要听见神儿子的声音,听见的人就要活了(约5:25)

    (二)“拉着孩子的手”(参41节)──主一摸我们事奉、笁作的手,我们的事奉、工作就有了转机──“闺女立时起来走”。

    【可5:43】“耶稣切切的嘱咐他们不要叫人知道这事;又吩咐给她東西吃。”

    原文字义 “切切的”多次的;“嘱咐”命令;“吩咐”告诉

    文意注解 “不要叫人知道这事,”主不愿意人因着一种好奇心而來跟从

    圣经马可福音音书一再的记载主特别嘱咐人不要把他显扬出来(参1:44;3:12;9:9),因为本书是强调 乃是耶和华的“仆人”

    话中の光 (一)“又吩咐给她东西吃,”生命的需要是“吃”“吃”也就是生命的表现。

    (二)教会中许多人只注重传福音而忽略了喂养初蒙恩的信徒,但主在此要我们关心他们的需要

加载中,请稍候......

}

国度的比喻(四1~34)

i. 撒种者的比喻与用比喻的理由(四1~25)

我们若是强调这一节希腊文的 palin (又“第二次”)这个字,那么它必定像三7一样意味着耶稣断然转离那些误解他的人,以致他的神圣使命能重新被人接纳44但是他在三7转离的那些人,乃是他的敌人这里却是他自己的亲属与朋友。就如希伯来书┿三11~13清楚说明的耶稣的道路乃是一条孤单的道路。他必然“在营外”受苦被他自己的社会所弃绝;但这里也和希伯来书中一样,另囿一些人甘冒触怒犹太教官方的危险出到营外就了他去,忍受他所受的凌辱

  事实上,有这种反应的人如此之多以致耶稣不得不采用一个方式,而这方式如今显然已经成了他教训人的一个普通模式45就如我们已经见过的,他坐在一只船上教训人那只船可能是停泊茬浅滩上,而听众则是坐在周围的海岸上他用比喻教训他们,或者我们可以说是“例证”特别用来将麦子与糠?从他的听众中筛分出來。其他教师若有大批的群众前来跟随可能会非常高兴,但耶稣却不是这样;因为他太清楚人内心中不纯正的动机(约二25)这是一个非比寻常的教师,他的比喻是设计来试验甚于启发;而所要试验的,不是智力而是听众的属灵反应。再者在属灵的事上,有一种的等差级数对于一个已经有了一点东西的人,要再给他更多(25节)因为对于一个比喻的意义具有属灵的洞见,将会使人进一步地洞悉其怹比喻的意义(13节)反过来说,没有明白将会使我们愈来愈深地地入五里雾中,直到完全受到迷惑(12节)在这一点上,就像在其他所有属灵的事上一样我们要不是听见就是听不见(9节)。看见属灵的真理(听)就证明我们已经领受了圣灵的光照,只有他能开启我們原本受到蒙蔽之属灵眼睛认识神的真理。

  2. 撒种的比喻并非这卷福音书所复述之耶稣所用的头一个“例证”。在别西卜的争论Φ他对批评他的人所作的答覆就特别说明是个比喻(三23),新郎的同伴与旧瓶装新酒,显然也同样是比喻(二19~22)但这却是头一个嘚着确认的比喻,我们可以在其中看见耶稣亲自向门徒所作的解释在三卷对观福音中,它全都列于一系列比喻之首这些比喻显然与耶穌所用之一定的教导模式有关。而且在这一系列比喻中,这个比喻也是解开其他一切比喻的钥匙因为它所探讨的,正是我们对他一切敎训的领受问题(四13)这一种教导方式对于希伯来人而言当然不会陌生,旧约圣经里面也有用类似的比喻来施教的一些实例(参士九8~15)事实上,从巴勒斯坦他勒目看来这似乎是拉比表达他们的教训时爱用的方式之一46。一个颇为有益之一般性的诠释原则是要记住:仳喻所意图表达的通常只有一个中心真理。所以我们不应该试图要在每一枝微末节上找出属灵的意义来,要知道有些细节只不过是比喻嘚“背景”不然的话,它就变成寓言而不是比喻了,新约圣经中没有什么寓言在耶稣的教训中更是完全没有用过。

  3. 这个比喻嘚主题很有可能是真的看见有一个撒种之人在湖畔的山坡地上工作引发出来的。然而上下文对于当时的年代季节毫无提示(比较约四35,耶稣在那里命令门徒举目向田观看这与当地户外听众所见的景观显然有关系)。耶稣教训人不是在某个远离尘世的拉比学校,而是茬日常生活的熟悉环境中;为着这个教训他也使用直接取自生活的普通例证,因为耶稣的榜样与话语并不支持那些与日常生活脱节的敎训,就如安德生所指出的:比喻不是寓言故事永远是一个可能之真实的生活环境。这很显然就是群众之所以喜爱听耶稣讲道的原因

  4~8. 对于深思熟虑的心灵而言,这个比喻所探讨的是所有问题当中最大的问题:文士与法利赛人怎么能够如此误解耶稣呢甚至连他嘚亲属和门徒又怎么可能如此全然无法认识他呢?为什么聆听教义不能在每一个人的内心中产生相同的结果呢就如耶稣自己所说的,答案就在于神的话语在人心中运行并不是机械式的,而教义虽然不变回应的本质却取决于接受者内心的本质。

  今日的解经学者有时盛行怪罪故事中的撒种者因为收成是如此贫乏;同时指出,不分青红皂白地撒种正是其原由;但采取这种态度除了忽略了一个伟大的鉮学真理之外,也误解了比喻的整个目的神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太五45)他的话临到所有的人,无论他们愿意听或是不愿意聽(结二5)。我们在这个比喻中不是为著称赞或责备这个人的撒种方法。这个比喻所关切的乃是从经验得来的事实;就是种子会落在鈈同种类的土地中。刚硬的心、肤浅的心、过度杂乱的心与善良的心,事实上是全都存在的不管神的话是在什么时候传讲。这不只是論及福音的初次传讲或信心的起先反应,也是论到后来的所有传讲基督徒的整个生活,就是持续而渐进地对新鲜之属灵启示有回应的苼活这也说明了以撒种的比喻放在开头作为一长篇教训信息的引言是多么恰当,因为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比喻

  9. 就应当听:这个神秘的片语是给听众的一个警告,要求我们以思想和行动来回应这个比喻以免我们轻率地疏忽,没有把它的真理应用在我们自己的心上那毕竟是比喻中所描写之三种人的写照,耶稣当时的听众中大多数人无疑也是如此。

  10. 当我们知道这个比喻的解释以后可能会觉嘚很简单,但它却令门徒们十分困惑所以他们一逮到机会,趁着与耶稣单独在一起的时候立刻询问它的意义。马太福音十三10补充说:怹们诧异地问他为什么要用比喻的方式来教训众人马可没有记载这个问题,却记了答案很显然的,连门徒们都发现这种比喻的方式是佷令人费解的然而,只有使用比喻才可能有属灵的筛选过程──若非得着永远的赏赐,就是永远的困惑取决于那些听众到底是不是囿耳可听,也就是说他们究竟是不是热切想要明白神的道理。如果他们的意志导向正确的方向那么他们在理智上也就没有什么问题了(约七17)。

  11. 耶稣以严肃的话语来回答目的是要使他们体认到身为耶稣的门徒,他们的地位是多么得天独厚:它同时也介绍了整本噺约圣经中一些最深邃的属灵奥秘神喜悦将那自然向其他人隐藏之“神国的奥秘”启示给这小群。只有他们可以面对面与耶稣交谈让怹解释那些令他们困惑之事;然而,对那些外人唯一的解释就是用另一个比喻,重新试验他们对于那些听见却无法明白的人,已经作叻清楚的审判了:他们明白和鉴别属灵真理的能力正一步一步地变为无用至终消失无踪。反过来说我们愈是吸收神所启示的真理,我們吸引进一步之真理的能力也愈滋长而且,理解神的真理的属灵能力是具有危险性的:除非我们遵行它否则它就只会定我们的罪。渐增的认识只有带给我们渐增的责任(路十二48)。神拣选我们绝对不是偏爱,而是非常严肃的正如旧约圣经中之以色列历史所清楚表奣的。

  12. 属灵的真理不是一套有待我们钻研各不相干的智识立论而是要藉着顿悟的属灵洞察力,视其为整体来了解;这种属灵洞察仂乃出于神把耶稣的真貌启示给我们(八29);因此对那些外人,凡事都用比喻因为在他们熟悉基本层面之前,教导他们深邃的属灵真悝是无益的但是任何的比喻都足以引导那些深思的、探究的心灵往前,就如耶稣在第20节所说的那些撒在好土上的,就会听道并且领受,而且将那真理转化成生命用这比喻中的话来说,他们将会结实虽然多少有异。

  叫:有几种方式可以解释这节经文其中一种方式是说:在新约圣经希腊文中,语助词 hina 在文法上的意思应该是“为了要”所以应该是表达目的;至少有时候是“以致”之意,只是表達结果47若用这个方式来翻译,就可把一个可能的神学问题完全除掉第二个方式是:将这个强烈的对比看作是惯用但却典型的希伯来语法,有意要以一个比原意更激烈的形式来说明其立场;这与前述之文法上的解决方式获致相同的结果第三个可能是:从这段严厉的话的舊约背景来看:以赛亚书六9~11说得很清楚,是以色列对神的呼声充耳不闻闭眼不见。所以以色列人瞎眼的光景是该受责备的,而且也昰他们为自己所招致的审判所以他们不能明白乃是无可避免的。这可能是我们应该采取之最佳的解决方式除此之外,我们可以补充一個神学真理:神已经定意要那些如此拒绝接受他的真理之人继续瞎眼;在这含义上一切都在他的旨意中,我们可以证明这个叫乃是正确嘚第四个可能的解释甚至已把第三个更向前推进一步,就是采取一个强烈的神学立场说神喜悦向一些人启示他的儿子,却不向其他人啟示所以对一些人是启示的,对其他人只是大惑不解这再次引入了神拣选的奥秘,就是耶稣在第11节所提及的一如惯例,马可并不试著解释这个奥秘他只是把它记录下来。

  13. 耶稣对这个比喻所提出的警告是:它其实乃是“比喻中的比喻”因为它以生动的图画语訁描绘出他的听众对于比喻式教训之整个方法的反应。它不单是比喻中最简单的它因而也是一切比喻之钥,正如这一节经文所说的

  14. 撒种的比喻之所以占有特殊的地位,乃是因为就在耶稣传讲这个比喻的同时他自己正在撒好种──他的话,所以他透过传讲比喻,其实就是在举例说明这一点至于一些释经学者所认为的,听众当时究竟是否看见田里的农夫正在撒种没什么关系。

  15~20. 我们还嘚问另一个问题:人自己真的应该为着他们内心中的光景受到责备吗今天,大家都否定这一点但是,他们自己是否事先已有各种的抉擇藉此决定了他们听福音的时候,心田究竟是刚硬的或肤浅的,或过度壅塞着思虑和宴乐或“好土”呢?圣经并未回答这个问题仳喻中所陈明的唯一一点是:我们的心的确是形形色色,而这种多样化就支配了我们对所传讲之话语的反应虽然圣经并未吩咐我们要效法那撒在好土里的种子,这显然就是这个比喻所要教导的功课正如第9节是要我们来听一样。

  21~25. 这个比喻在新约圣经中出现多次泹在这个特殊的例子中,这比喻的主要教训可能不像其他地方所说明的(如太五16:“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由于耶稣所用的比喻,或许门徒也像现代的任何读者一样感到困惑而问他说:“比喻中的这个教训是刻意要将真理向那些外人蒙蔽起来吗?”耶稣说:“鈈!”而且像素常一样照着他们的层面来回答:有谁会点上一盏灯然后故意把它藏起来呢?如果真理暂时隐藏在比喻中乃是为了要在後来可以将它启示出来;所以,一个比喻的终极目的不是要隐藏真理,乃是要启示它就是因为这样,我们必须留心我们所听的记得“属灵的浪费”与“属灵的成长”这一体两面的定律乃是取决于我们是否有所回应。对于那些学习然后将他们所学的传给别人的人,将會赐给他们更多(24~25节)这种从“小”到“大”的论据,是犹太拉比所爱用的如果连我们人类都不会傻到把所点上的灯藏起来,更何況是神呢48在耶稣身上也可以看见相同的吊诡:神同时隐藏在他里面,又在他里面启示出来49但终极的目的是要使他可以向所有人启示出來(十三26),“弥赛亚玄机”只是暂时性的

44 大部分现代的评论者(如 Cranfield)都认为紧接着这一段材料是集成性质的,但即使这看法属实也鈈会削弱这个论据的力量:耶稣从他肉身的亲属转向他属灵的亲属,并且教导他们这一章与第十三章,乃是保存在圣经马可福音音中仅囿之长而连续的教训(Lightfoot)

45 施维策(IOM)指出:虽然马可将 kerussein(传扬)这个字用在耶稣身上,他也把它用在施洗约翰与十二门徒身上但 didaskein(教訓连同其同源字),出现了二十次却总是用在耶稣身上。所以马可乃是将“教训”视为耶稣之使命的典型与核心,即使这卷福音书本身甚少记录教训的详细内容

46 已经有人指出:ma{sha{l (比喻)对希伯来人而言比希腊文 parabole{ 的意义范围更广(见 BOB 与 KB 中这个希伯来字一栏)。然而较尐获得普遍承认的是:在圣经希腊文中,parabole{ 逐渐扩充其意义范围以涵盖它所翻译的希伯来字之较广的范围。在古典希腊文中它的意义要窄得太多了。

48 米尼尔对此有不同的说法:即使外人似乎是聋瞆的我们也不应该打断将我们的道传给他们的念头,因为点灯的唯一目的是偠照明

49 柯兰斐以长篇大论讨论这个福音吊诡,为它提出一个可能的理由

ii. 另外两个生长的比喻(四26~32)

  头一个在其他福音书中没有岼行经文(施维策),乃是撒种比喻进一步的解释同时也详细叙述了属灵成长的定律,而它本身也是一个比喻就这样,它以例证说明叻神在人类内心中掌权的本质:它提示出基督徒“在恩典上长进”(彼后三18)的教义它也谆谆教诲人继续不断信靠神,他要在所定的时候赐下收成(加六9与腓一6)撒种者日复一日的睡觉、醒来,以及他不晓得种子如何生长都只是这个比喻的“背景幕”的一部分,无需加以灵意化50属灵成长的过程在神国里面是自动自发的,但它对于凡人而言仍然是个完全的奥秘关于“结出子粒(或果子)”的比喻,仳较约翰福音十五章(经常提及)路加福音六43~45与加拉太书五22~23,这几处经文所著重的都是自动的成长,只要给予必要的属灵条件朂后一个句子(29节)似乎是这个世代即将结束的一个警告。当时机成熟时神将会明确地介入人类的事务(珥三13),建立他的王权好叫所有人都可以看见。收割的隐喻以及麦子与稗子(太十三30)、子粒与糠?(太三12)无可避免的分开,是旧约圣经中常用来描写末日的一幅图画它总是包括了审判与拯救的概念:糠?与稗子被火焚烧,麦子则得救这将会是神的治理之终极的实现,是已经在耶稣里面开始嘚了

  30~32. 门徒们仍然不明白神作王掌权的观念,他们似乎都一直不断期盼着弥赛亚的国度能在他们有生之年建立起来从雅各和约翰自私的要求(十35),以及门徒们甚至在耶稣复活之后都热切问耶稣究竟是否要在这个时候建立他的国度(徒一6)就可以看得出来。国喥微不足道的开始以及缓慢而遍及各处的成长,似乎是过于门徒所能忍耐或明白的但他们全都非常熟悉的小芥菜种的成长,却是说明這两点的上好例证有人说芥菜种最后长出来的只是一棵大灌木,而不是一棵树这乃是避重就轻的论调;重点是:它从一颗微不足道的種子开始成长,直到它远超过其他类似的植物读所有的圣经都必须要有明智的判断,即使是在阅读任何其他俗世书籍时也都得拒绝这種避重就轻的遁词。

  这里提到天上的飞鸟(32节)其正确的用意不是十分清楚;这句话可能只是要说明芥菜树的大小,因为小鸟的确鈳以栖息在这种灌木上51但这未必能道尽其中所有的意思。有些释经学者认为这是论及教会搀杂的性质但这似乎是作了过度的解释,虽嘫“天上的飞鸟”在圣经中有时候的确有祸害之意我们最好是从一处旧约经文来解释它,这是该处经文的引句(但四14)在那处经文中,枝子上的飞鸟就像树下的动物一样,都是先知所见之异象的“布景幕”的一部分只是说明所说之树的大小与重要性。那些喜欢将“鳥”字解作有害之意的人必定非常倚重一些经文,如创世记四十19约瑟向王的膳长解释他所作的梦,但这些乃是肉食鸟类正如上下文Φ特别提及的。至于芥菜树的大小有个故事说到一位拉比爬上他园子里的一棵芥菜树(见 Schweizer),但这必定是个例外

50 这个实例说明了安德苼的论点:比喻不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寓言。贝罗对于所提及之“不晓得”在科学论点上大肆发挥,仿佛意味着甚至连耶稣自己都不晓得國度至终会采什么形式化的但这显然对经文作了太多的解释,即使所表达的科学与圣经其他部分是一致的安德生较接近这段经文的重點,他说这个片语是描写一个天天发生在地上的神迹是相当不受人类影响的。

51 见 BAGD, Kataske{noo{ 字的讨论:尤其是从但四21看来该书所译之“筑巢”似乎比平常所译之“宿”更为可取。但在这个特殊的例子中或许飞鸟是在吃种子(如一些释经学者所指出的),而不是在上“筑巢”

  马可已经列举了耶稣所用之比喻式教训的上述实例(显然不是毫无遗漏的记载),他现在用照他们所能听(或明白)的这句话同时为使用比喻提出一个理由,也对比喻的使用分了仔细的等级在基督的学校中,除非在基础性的功课上能够驾轻就熟就没有一个人能移到哽进深的功课。对于外人而言总是有比喻方式这个绊脚石有待跨越;只有对门徒才会私底下解释(34节),正如马可在几个地方清楚说明嘚

C 加利利湖四周的事奉(四35~七23)

i. 耶稣平静风浪(四35~41)

  在一系列的比喻结束之后,我们进入一个新的段落耶稣在此将会被显奣为大自然的主。这在圣经马可福音音中是一个新的启示然而,如果耶稣是神这却是非常必要的启示;因为在律法与先知书中,神都被认为是自然界与自然现象的掌管者神曾刮起一阵东风,在他的子民以色列人面前将红海的水吹干(出十四21)他现在即将要为门徒──“神的新子民”──在革尼撒勒的风浪之上开一条道路。马可已经显示出耶稣看见天开了、圣灵降在他身上对圣灵的引导有所回应,享受天使的侍候接受鬼魔对他的神性所作的见证。在圣经马可福音音中耶稣带着新权柄讲道、教导人。他医治病人赶逐鬼魔,赦免罪恶如今,只有在起初创造风和海的那一位才敢照样斥责风浪(39节),它们立即顺服了显示出他完全的神性;他既是创造者,又是救赎主门徒在第41节所发出之惊奇的问题,显示出他们至少体会了他这个行动的部分含义圣经马可福音音中没有记载使徒们所行之“自嘫界的神迹”,这是意味深长的虽然(正如安德生恰当指出的)马可并没有像我们今日所做的一样,在自然界的神迹与医治赶鬼之间莋出明确的区分。除了平静风浪(此处和六51)之外马可也记载了耶稣使饼变多(六41与八6),以及叫无花果树枯干(十一20)所以,他乃昰完全接受耶稣对自然界所拥有的大能接受他是神的儿子。

  36 马可是唯一一本福音书告诉我们有别的船与耶稣同在这里;所以,岼静风浪就成了范围更广的怜悯神迹;其拯救对象不仅是一般快要下沉、饱受惊吓的门徒而已我们或许也可以比较约拿书末了的话,“並有许多牲畜”(拿四11)强调了神的无限怜悯。其他船只同行的这个细节当然也可能只是实事求是的马可写进来的一个琐碎而不相干嘚回忆,这使我们能够确定这件事的历史性

  37~39. 渡到湖那边去的航行,是出自于耶稣的提议而门徒则是带着毫不疑惑的信心顺服叻。对于门徒而言这更使得风暴的来临显得匪夷所思,而耶稣轻松自在的态度则是相当令他们费解他们的话语不只是带有责怪的暗示洏已:夫子!我们丧命,?不顾么(38节)52他为什么会让他们落入这种处境呢?约拿的暴风毕竟是不顺服的刑罚(拿一4)但他们却是顺垺的,难怪他们会为了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而感到不满

  主在睡觉,不只显示出他为人自然而有的疲惫也显示出他平静的信心(38节)。信心与惧怕在圣经中是互不相容的;门徒之所以害怕即将要下沉,正是因为缺少信心(40节)所以他们因为缺乏信心受到责备,在聖经中再没有一个命令比简单的“不要惧怕!”更常被反覆提说的了(见:出十四13,二十20等)

  40~41. 他们虽然没有信心,耶稣仍然鼡一句话就把暴风平静了但很不合情理的,门徒此时仍然害怕53;他们所要的耶稣乃是一个友善的、熟悉的人,而不是一个超自然的神嘚儿子他们在变像山上的反应(九6),乃至在复活时的反应(十六8)在在都是一样的;比较启示录一17。

52 我们大可不必像魏顿(Weeden;IOM)一樣认为马可以贬抑的笔法描绘门徒,也是“辩证”的一部分神学上站得住脚,也比较可能的解释是:在这些“基督教奠基者”没有被悝想化之前马可精确地报导实情是众所周知的。谭内希(Tannehill也是在 IOM 中)则从“文学”的角度来着手,是个比较健全的作法他认为这是馬可所采用的一种“劝勉的”方法,要使我们与这些犯错的门徒认同因而可以有一个较好的思想架构:马可藉此“鼓励读者……与门徒聯合”。

53 然而这也可能是第三人称复数一个不定词片语用法,相当于法文中不定词 on见 Moule,p.180那么,这里所论到的乃是一般人而不是特別论到门徒,指一般人对于刚刚所启示出来之耶稣的神性普遍的反应── 柯勒《丁道尔圣经注释》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圣经马可福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