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不应该什么时候全面开放二胎胎 时评

您所在位置: &
计划生育最新消息:2015年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时间: | 来源:财经网 | 浏览:131716次在经历了迅速从高生育率到低生育率的转变之后,我国人口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增长过快,而是人口红利消失、临近超低生育率水平、人口老龄化、出生性别比失调等问题。生育政策的调整,可以缓解20年之后的高度老龄化局面,使总人口变化更加平稳,并再次获得人口红利。国内20多位顶尖人口学者历经两年的研究指出,我国的人口政策亟待转向,尤其是生育政策应该调整——2015年全面放开二胎政策。专家的研究,不是“烟酒”,笔者一般都会相信;专家的建议,不是拍脑袋决定的,笔者一般都不反对;对于国内20多位顶尖人口学者两年的研究成果,笔者表示非常钦佩。但是,对于专家“2015年我国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意见,笔者不敢苟同,甚至认为这或许是个坏主意。专家指出,我国应实施“生育自主、倡导节制、素质优先、全面发展”的新人口政策。专家的理想很丰满,然而现实很骨感。如果“生育自主”,富翁富婆要生多少孩子?明星名人要生多少孩子?连江苏卫视《非诚勿扰》上也有嘉宾想生“一个足球队”呢;“倡导节制”当然很好,可是有多少人会响应倡导、会节制?之前不是吃过“父母熊熊一对,孩子熊熊一窝”的亏吗?为什么要走回头路?“素质优先”是一种幻想,十个指头有长短,一窝鸡也有几个不叫的,生的孩子多了,能保证每个孩子的素质吗?此其一。其二,“素质优先”怎么体现和衡量,是否制造另一种不公平?“全面发展”更是让人难以理解,全面放开二胎莫非就全面发展了?专家研究认为,分区域分步放开二胎,可以避免同时全部放开二孩带来的人口大起大落式的剧烈变动,也可避免放开“单独”(即夫妻双方一方是独生子的可生二胎)带来的花费时间较长、贻误时机等问题。看来专家想得非常周到,把“单独”贻误时机的问题也想到了。但是,假如2015年全面放开二胎,一者,可能很难避免人口大起大落式的剧烈变动;二者,可能会出现一个人口生育高峰,为社会带来诸多隐患。中国不能没有没有专家,但专家太多未必是一件好事。专家的一个正确观点,可能带来巨大效益;反之,专家的一个错误观点,可能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倘若国家采纳“2015年全面放开二胎政策”这个建议,带来的后果到底是“人口红利”还是“人口灾难”,目前估计没谁敢打包票。中国地大物博,但总资源就这么多,人口越多,分摊到每个人身上的资源就会越少,这个道理大家都懂。正因如此,对于“2015年全面放开二胎政策”这个建议,国家不能只听专家建议,还要听听百姓意见。放开二胎早已不是新闻,而10月26日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布的《人口形势的变化和人口政策的调整》报告集纳了20多位人口学者的政策建议,这是新闻。因为这个报告,有可能把“放开二胎”变成现实——先分步实施,全面放开就在2015年。相关阅读二胎 二胎政策·····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 已有 0 条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
非常感谢您对华律网的关注与支持!如果您对本公司的产品、服务、内容等方面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华律网联系。
您的意见与建议(必填) (内容不低于10个字符)
反馈内容所属栏目
联系方式(必填)电话/邮箱评论:提高生育率“全面放开二胎”远不够- 中国日报网
> 今日要闻
评论:提高生育率“全面放开二胎”远不够
&& 来源:&& 作者:张志红
[提要]&&中国社科院15日发布《经济蓝皮书:2015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指出,中国目前生育率已经非常接近“低生育陷阱”,呼吁尽快从“单独二孩”向“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过渡。报告有理有据,指出中国目前的总和生育率只有1.4,这个水平已经非常接近国际上公认的1.3的“低生育陷阱”。
   “幼儿园孩子拼爹,嫌家长没车接自己放学”,看到近日网上热传的此消息,连日来,不少西安市民反映了小学、幼儿园中存在的各种版本的“拼爹”或“被拼爹”:父亲的车不是豪车被歧视,幼儿园作业拼爹娘,老师掌握家长的职务等。 (12月16日 华商网)
  中国社科院15日发布《经济蓝皮书:2015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指出,中国目前生育率已经非常接近“低生育陷阱”,呼吁尽快从“单独二孩”向“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过渡。
  社科院出的报告,自不能等同于村夫之论。报告有理有据,指出中国目前的总和生育率只有1.4,这个水平已经非常接近国际上公认的1.3的“低生育陷阱”。(12月16日 人民网)
  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多年,方才放开的“单独二孩”政策,公众对其微词颇多。一是想生的拦不住,频频见诸报端的富人超生以及拾荒夫妻连生七八个孩子等新闻就是佐证之一;二是不想生的让其生也不生,“单独二孩”政策实施以来,符合条件的夫妻申请二孩量偏低,说明越来越多育龄夫妇不愿意生二胎。笔者认为,我国的生育率水平接近“低生育陷阱”,当务之急不是从政策层面全面放开二胎,而要对当下流行的“少生或者不生好”的社会心理进行干预和引导, 同时健全社会保障,特别是女职工生育后薪职待遇等保障,让女职工生育没有后顾之忧。
  首先,要正确引导国民生育理念。当前生育正当年的“80后”,他们中多数是独生子女,一来从小没怎么吃过苦,二来一对夫妇要承担两对甚至更多老人的赡养义务,工作、生活的压力使得他们不愿意因孩子多而让自己过得更辛苦。此外,现在家长对孩子培养教育的重视以及由此带来的高成本,也让很多夫妻不愿再生,更何况还有为数不少的时尚男女,他们秉承丁克理念,注重个人享受而不愿承担生子和育儿之苦。因此,增加人口出生率,引导国民秉持正确的生育理念是根本。
  其次,要加强对女职工权益的保障。尽管国家各项法律法规保护怀孕及哺乳期妇女,但由于执行力度不足、违法成本低,女性在就业甚至职位晋升方面均受到怀孕生子的影响,有些女性在怀孕后被单位无辜辞退,有些女性在就业时被问及是否有生二胎计划,尽管有些女职工勇敢站出来捍卫自己的权益,但从全局讲终究是以卵击石,不少人或为了保全工作,或为了顺利晋升,放弃了生二胎的念想。国家唯有健全相关法律规章,并加以不折不扣地落实执行,方能了却女职工生育的后顾之忧。届时,想必会有越来越多的夫妻愿意给家中“老大”添个小伙伴。□张志红
编辑:小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新闻热搜榜来源:360新闻1、凡本网已作出"不得转载"、"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声明的内容,本网所指向的非本网内容的相关链接内容及其他法律不允许或本网认为不适合转载的内容均不可任意转载。对不遵守本声明、恶意使用、不当转载或违法引用本网内容者,本网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行政责任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2、已经本网协议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转自(或引自)济南网络广播电视台"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时事新闻类或资料性质的公共免费信息务必合理和善意的引用,不得进行曲解和修改。此项内容的引用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担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在本网论坛、微博、评论等应用中,由用户发表的文章、图片、视频、评论等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立场无关,作者自负。
4、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传递更多信息、服务大众,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务必在相关作品发表之日起30日内进行,我们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国家卫计委:全面放开二胎无时间表
作者:钟欣新闻来源:京华时报
  京华时报讯针对昨天有媒体报道的“中国可能在两年左右向所有夫妇放开二胎政策”,国家卫计委昨晚回应称,目前暂无全面放开生育二胎的时间表。
  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栏目昨天报道,中国社科院副院长蔡P称,中国可能在两年左右时间内向所有夫妇放开二胎政策。报道还称,放开二胎政策可能不会显著提高生育率,中国计划生育政策、金融政策、公共政策的调整将给经济增长带来巨大好处。
  此消息引发广泛关注和热议,中新网记者就“国家是否正考虑全面放开二胎”向国家卫计委求证,国家卫计委昨晚回应称,目前国家暂无全面放开生育二胎的时间表。
  目前,我国已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即单独二孩)政策,但是对于全面放开二胎国家层面仍然持谨慎态度。今年7月,国家卫计委计划生育基层指导司司长杨文庄在例行新闻发布会曾表示,如果现在普遍实施二孩政策,就会使中国的生育水平有一个很大的反弹,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也会使国家制定的人口发展目标受到影响。
  (钟欣)
[责任编辑:武丽军]
|||||||||||
Copyright &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号  京公网安备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面开放二胎最新消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