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日本国籍,日本规定必须lol改名卡多少钱,我如果改叫明仁,可以么?

强烈反对 &a data-hash=&3b7ca7e844a8b1d62d129a535aea62cf& href=&/people/3b7ca7e844a8b1d62d129a535aea62cf&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yuanzheng& data-tip=&p$b$3b7ca7e844a8b1d62d129a535aea62cf&&@yuanzheng&/a& 的错误答案和带私货做法:&br&---------------------------------------------------------------------------------&br&日本是有黑社会,而且绝大部分(约9成)是合法的,由政府指定(日文原文,不知道翻译成认证还审报?)的。只不过不叫黑社会,叫做暴力团。(换了马甲就不认识吗?),有一成是非法的黑社会。&br&&br&而且实现的政府特许制度,根据1991年《暴力团对策法》的界定,暴力团是指“以暴力为背景、以金钱利益为目的进行反社会活动的集团”。&br&而且合法暴力团必须向政府申请成立,称为“&b&指定暴力团&/b&&(黑社会不是想当就能当的)&br&&br&数量也在不断变化 在2006年7月的指定暴力团、为21团体。2008年2月底、为22团体。2012年12月、为21团体。&br&在Wiki有详细的列表。&a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E6%8C%87%E5%AE%9A%E6%9A%B4%E5%8A%9B%E5%9C%98&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zh.wikipedia.org/wiki/%&/span&&span class=&invisible&&E6%8C%87%E5%AE%9A%E6%9A%B4%E5%8A%9B%E5%9C%98&/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br&&br&因此用日本没有非法组织的概念去偷换成没有黑社会,肯定是误导,因为人家绝大部分是指定的有牌照团体。&br&&br&其次,查看Wiki数字发现,日本不仅有指定暴力团,还有非法在政府没有报备的暴力团,表示在日本也是有非法的黑社会的!,数据如下&br&&blockquote&目前,被指定的暴力团成员已占&a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7%A5%E6%9C%AC&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日本&i class=&icon-external&&&/i&&/a&所有暴力团成员的9成。在2012年底指定的暴力团成员人数在63,200人(构成员在28,800人;准构成员34,400),其中三大组织约45,800人,占72.5%。&/blockquote&有牌照的黑社会成员(包括正式和预备)有6万多人,占9成,即有约6千人是非法状态。这一些人不是非法组织是什么?&br&&br&------------------------------------------------------------------------------------------------------------------------&br&另外一个所述的邪教组织在日本可以申请一个马甲,就是宗教法人,而且成立不难,即然如此,何苦去做非法的,地下的?关于这个,可以去读一下重口味的推理小说家,我孙子武丸 (是大名,&a href=&/wiki/%E6%88%91%E5%AD%99%E5%AD%90%E6%AD%A6%E4%B8%B8&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我孙子武丸_互动百科&i class=&icon-external&&&/i&&/a&)的小说 《弥勒之掌》 ,里面虚构一个弥勒教,里面有对普通人的影响有详细描写。&br&&br&---------------------------------------------------------------------------------&br&日本有有合法的黑社会是有深刻的社会和历史原因,即便是立法,整个社会也深受之害,因此整个社会也在不断调整法律。可以参见&br&&a href=&.cn/index_article/content//content_3352294.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日本立法围剿黑帮20年&i class=&icon-external&&&/i&&/a&&br&&blockquote&&p&一系列严厉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2008年,《暴力团对策法》进行了修改,规定“暴力团不可向正在服刑的成员及其家人提供物质奖励”。暴力团可以长时间维持其成员对组织的忠诚,依靠的就是组织对成员及其家人的终生保障承诺,而这一规定无疑是动摇了暴力团组织和成员之间的忠诚维系。&/p&&p&  随后,警视厅更是放松了对1999年《电话窃听法》的实施限制,该法通过后使用非常谨慎,但在2008年后警方越来越多地在“多方有组织资金转移、毒品及武器交易等合谋案件”中适用窃听侦查手段,从而加大了对暴力团的打击力度。然而真正严厉的法律,还当属2010年陆续在各地实施的《暴力团排除条例》。&/p&&br&日,东京和冲绳出台了更为严厉的《暴力团排除条例》,禁止企业和个人向暴力团及其关联者提供各种名义的保护费和资助,禁止与从属于暴力团的企业进行商业往来。&/blockquote&&br&从这里看,中日对于黑社会不断打击是一样的,&br&&br&这里罗列一下这位私货,看样子日本警方也不怎么保护指定暴力团的结社自由啊&br&&blockquote&在法治社会里,有些事情的处理我们会觉得很过分,但是,正是在那些”过分”的制度下,国家权力才得到制约,人们的结社、言论、表达等的自由才得到保障。&/blockquote&
的错误答案和带私货做法:---------------------------------------------------------------------------------日本是有黑社会,而且绝大部分(约9成)是合法的,由政府指定(日文原文,不知道翻译成认证还审报?)的。只不过不叫黑社…
-&br&&br&跟日本人,德國人,中國人,美國人,一點關係也沒有。&br&&br&這是所謂的「&a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7%AF%E8%A5%BF%E6%B3%95%E6%95%88%E5%BA%94&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路西法效应&i class=&icon-external&&&/i&&/a&」,請查:「&a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6%AF%E5%9D%A6%E7%A6%8F%E7%9B%91%E7%8B%B1%E5%AE%9E%E9%AA%8C&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斯坦福监狱实验&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在暴力機制的催化下,再文明的平常人,也都會變成禽獸和畜牲。&br&&br&包括提問者的你,也是,別把自己太當回事,以為自己有多文明,多高尚,多麼行事正派。&br&等戰爭爆發,把你裝備上武器彈藥,讓你侵略他國國境,你只會跟二戰的日本軍人,一個德性。&br&&br&&br&----------------------------------------------------&br&&br&&blockquote&&b&史丹佛監獄實驗(英語: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b&&br&&br&&img src=&/4fdfbb1e7ba804b895aedd_b.jpg& data-rawwidth=&666& data-rawheight=&10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66& data-original=&/4fdfbb1e7ba804b895aedd_r.jpg&&&br&是1971年由美國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多(英語:Philip Zimbardo)領導的研究小組,在設在史丹佛大學心理學系大樓地下室的模擬監獄內,進行的一項關於人類對囚禁的反應以及囚禁對監獄中的權威和被監管者行為影響的心理學研究,充當看守和囚犯的都是史丹佛大學的在校大學生志願者。&br&&br&&img src=&/c983af5d3d36a41253ec_b.jpg& data-rawwidth=&850& data-rawheight=&7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0& data-original=&/c983af5d3d36a41253ec_r.jpg&&&br&囚犯和看守很快適應了自己的角色,一步步地超過了預設的界限,通向危險和造成心理傷害的情形。三分之一的看守被評價為顯示出「真正的」虐待狂傾向,而許多囚犯在情感上受到創傷,有2人不得不提前退出實驗。最後,津巴多因為這個課題中日益泛濫的反社會行為受到警告,提前終止了整個實驗。這種人的性格的變化被他稱為「路西法效應」:上帝最寵愛的天使路西法後來墮落成了魔鬼撒旦。&br&&br&史丹佛監獄實驗經常被拿來與米爾格拉姆實驗進行比較的「史丹佛監獄實驗」,米爾格拉姆實驗是於1961年在耶魯大學,由津巴多中學時代的好友斯坦利·米爾格拉姆進行的。津巴多作為監獄長。&br&&br&&b&實驗內容:&/b&&br&&br&研究小組在當地報紙上徵集志願者參與監獄生活的研究,為期兩周,志願者每天能得到15美元的報酬(相當於今天的75美元)。有70名應徵者被招到史丹佛大學面試,接受一系列心理測試。這70個男人都與美國大學生年紀相約。其中24名被認為非常健康、正常的人被選中。從24人中間隨機抽出一半,讓他們飾演監獄的看守,餘下的一半飾演囚犯。志願者們都說他們更願意飾演囚犯,部分是因為他們無法想像自己畢業後會去做看守,但他們可以想像自己是在坐牢,並以為可以從這一經歷中學到一些東西。志願者們還被告知,如果被分派去飾演囚犯,他們可能會被剝奪公民權利,並且只能得到最低限度的飲食和醫學護理。那些將飾演囚犯的人被告知在某個周日等在家裡。在那一天,令他們感到吃驚的是,他們被真的警察「逮捕」了,隨後被帶到史丹佛大學心理學系地下室的模擬監獄。&br&&br&&img src=&/eab835f34de5_b.jpg& data-rawwidth=&325& data-rawheight=&32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5&&&br&第一天,大家還相安無事,但「囚犯」第二天便發起了一場暴動,撕掉囚服上的編號、拒絕服從命令、取笑看守。津巴多要求看守們採取措施控制住局面,他們照著做了。他們採取的措施包括強迫囚犯做俯臥撐、脫光他們的衣服,拿走他們的飯菜、枕頭、毯子和床、讓他們空著手清洗馬桶,關禁閉。最後局面完全失控.&br&&br&在第六天,當津巴多的同事克莉絲汀(後來成為他的妻子)受邀來到實驗場所進行觀察。 克莉絲汀對於這項實驗的道德進行了質疑。 津巴多停止了實驗。&br&&br&&b&結論&/b&&br&&br&個人的性情並不像我們想像得那般重要,善惡之間並非不可逾越,環境的壓力會讓好人做出可怕的事情。「在實驗開始的時候,兩組人之間沒有任何區別,不到兩個星期之後,他們之間已經變得沒有共同之處了。」尤其顯著的是,囚犯們懷疑分組並不是隨機的,他們認為看守的個子比他們高;其實兩組人的平均身高是一樣的。&br&&br&津巴多試圖用他的實驗解釋很多問題,包括飛行事故、人在面對惡行時的無動於衷、護士對病人的不當處置以及自殺式襲擊者和恐怖分子的行為。由於對自己角色的認識,護士會過度服從醫生的安排,哪怕明知醫生開出的劑量遠遠大於規定的劑量;有四分之一的飛行事故的起因都是由於副機長過於服從機長的錯誤判斷。&br&&br&津巴多雖然強調人們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而作惡,但他樂觀地指出,按照他的「十步法」,人們同樣能夠頂住壓力,英勇地違抗「路西法效應」。先是承認自己的錯誤,最後是拒絕為了所謂的人身安全而犧牲自由,相信自己能夠反對任何不公正的制度。他舉的道德英雄包括抵抗麥卡錫主義、種族隔離、反對越戰的人。&br&&br&&img src=&/ef8f2e93ff2e85a1c7eef14da43fd61f_b.jpg& data-rawwidth=&534& data-rawheight=&3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4& data-original=&/ef8f2e93ff2e85a1c7eef14da43fd61f_r.jpg&&&br&有一個問題是,當津巴多說好人變成了壞人時,那些「壞人」並不認為自己成了壞人,他們要麼認為受害者罪有應得,要麼認為自己只是採用了惡的手段來實現其正當的目的,用目的的合理性為自己採取的手段辯護——虐囚的士兵是為了獲取反恐所需的情報,恐怖分子是為了民族解放,在他們的同仁眼裡他們也是道德英雄。這根本上是不同的善之間的衝突,而不是善和惡之間的衝突,已經超出了心理學的範疇。&/blockquote&&br&&br&-
-跟日本人,德國人,中國人,美國人,一點關係也沒有。這是所謂的「」,請查:「」在暴力機制的催化下,再文明的平常人,也都會變成禽獸和畜牲。包括提問者的你,也是,別把自己太當回事,以為自己有多文明,多高尚,多麼行事正派…
题主既然想了解,我当然愿意正面回答,但你真的愿意听吗?&br&&br&日本自明治维新以后全面学习西方,从一个封建社会迅速进入了近代社会。到了1880年代以后到大正年间的这段时间,包括在国际法的了解与遵守上,不亚于当时任何其他国家。&br&&br&比如说在甲午战争里,英国的高升号被日本击沉了,英国人一开始很生气,有两位牛津和剑桥大学的法律专家在泰晤士报上登文指出日本舰队的行为没有任何违反国际法的地方,英国民众的愤怒就此平息。因为当时击沉高升号的日本军舰浪速号的舰长,后来的日本帝国海军元帅东乡平八郎留学英国的时候学过国际法,知道什么事情能干什么不能干。&br&&br&后来的日本的权力中枢里,以首相为例,虽然有那么几位是从陆军或海军大将当上首相的,但除了早期的几位维新元老是吉田松荫的松下塾或藩校的弟子,西园寺公望是巴黎大学的前身索邦学院毕业,原敬是司法省法学校出身,内田康哉是东京帝国大学法学,清浦奎吾是司法省内一路爬上去的,加藤高明以东大法学部第一名成绩毕业。若槻礼次郎也是东大法科第一名毕业。滨口雄幸也是东大法科。这时候的日本无疑是在国家层面上重视法制与秩序的。&br&&br&但是后来发生了什么事呢?就光这些总理大臣里面,原敬被右翼青年暗杀,滨口雄幸被右翼团体暗杀,二二六事件陆军皇道派军官将前首相高桥是清、齐藤实杀害,冈田启介侥幸逃生,五一五事件海军中下层军官的叛军将犬养毅杀死。日本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近代化的法制社会短短十几年内就被实质上摧毁了,治理日本的不再是法律,而是看谁忠君爱国的口号喊得响,谁手里的枪杆子硬。这以后的首相要么自己是军队的实力派,要么老老实实听军队的话。毕竟谁也不会嫌自己命太长,喜欢半夜里有人上门说自己是日奸,来个天诛。中间还有几次计划中的大规模军事政变(三月事件、十月事件等)流产,要不还得有一群首相和大臣人头落地。甚至军队连自己的人都控制不了了,下级军官因为路线不够激进,跑到陆军省里把军务局长官砍死(相泽事件),还自称是诛了国贼。&br&&br&一旦一个群体为了所谓的某种理想,开始崇尚暴力和杀戮,蔑视秩序和生命,那他们无论多么骇人听闻的事情都能干得出来。无论这种“理想”披着哪种外衣,是叫皇国思想也好,叫雅利安人至上也好,以及由列宁和斯大林开始延续到其他国家的革命也好,无一不是变成了对他国人和本国人的屠杀,付出了几百上千万的生命的代价。虽然表现上有些许区别,但是其根底里的本质是完全一样的。你头像里这个叫格瓦拉的也是幸好死得早,不然南美又多一个杀人狂魔而已。&br&&br&日本由于在军国主义上吃了大亏,战后进行了彻底的改革,对国民进行公民教育,教育事业长期由左翼把持。建立了严格的法制社会,任何人无法凌驾于法律之上。武装力量只负责保卫国家,军人再也不能染指政治。今日日本社会与二战时判若两人的秩序与价值观,都是战后对这些根本问题的近七十年的坚持而来。&br&&br&你这个问题和上一个问题里透露出来的想法,和战前的日本右翼青年何其相似? 说的话和我想的不一样,那就一定有问题,是汉/日奸。为了“国家”或者什么,只准有一种说法,或者更进一步,为了什么什么,主动对外对内采取暴力手段是合理的。如果这种思想普及开来,那对中国来说才是真正的祸害。这两个带着恶意的问题我会花时间来回答,也是因为熟悉日本的历史,知道和你们观点一样的日本人给他们国家带来了多大的危害,觉得借这个问题把该说的说了也不错。不过现在这个阶段我对这些和战前日本右翼一奶同胞的中国青年是完全不担心的。没有他们的命,得了他们的病,枪不在网络爱国青年手里,而且国家无法轻松发动对外战争。
题主既然想了解,我当然愿意正面回答,但你真的愿意听吗?日本自明治维新以后全面学习西方,从一个封建社会迅速进入了近代社会。到了1880年代以后到大正年间的这段时间,包括在国际法的了解与遵守上,不亚于当时任何其他国家。比如说在甲午战争里,英国的高…
贴个图。提供一些侧面的信息。安倍拜拜后的讲话。&br&&img src=&/3c9d7d71f52_b.jpg& data-rawwidth=&460& data-rawheight=&152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0& data-original=&/3c9d7d71f52_r.jpg&&
贴个图。提供一些侧面的信息。安倍拜拜后的讲话。
既然想客观地看靖国神社问题,必须明白靖国神社是干什么的,更要明白神社是干什么的。&br&&br&(1)神社是什么?&br&&br&首先神社不是烈士陵园,也不是纪念堂,更不是祠堂,而是“道观”,是神道教的道场。&br&&br&神道教是多神教,其他不讲,教派认为除了天地日月草木山川有神之外,&b&&i&&u&人死之后也可以当做神一样祭祀&/u&&/i&&/b&,也就是所谓“人神”。&br&&br&“人神”出现有两种可能:&br&1、生前功勋卓著、影响极大(丰臣秀吉、德川家康、东乡平八郎、乃木希典)&br&2、死前心有不甘、为了安抚先灵而建神社(菅原道真、平将门)&br&&br&(2)说完神社了,说靖国神社。&br&&br&靖国神社始建是“东京招魂社”,目的是祭祀倒幕运动(戊辰战争)牺牲的维新志士,而其目的一开始就有两个:&b&&i&&u&“慰灵”、“彰显”&/u&&/i&&/b&。换句话说,靖国神社始建,本身就结合了两种“人神”的特性,一方面是安抚先灵,一方面是表彰这些人在战争中为国捐躯。&br&&br&当然,由于靖国神社归军方控制,军部在二战时期由统揽全国大权,当然把“慰灵”放在一边,更竭尽全力去“彰显”这些炮灰,目的在于鼓励更多的人去前线当炮灰。日本军歌《同期の桜》最后一段甚至把靖国神社写了进去:”花の都の靖国神社、春の梢に咲いて会おう“(让我们在花之都靖国神社的春天再度绽放吧),可以看出,那个时代彰显的含义大过了慰灵。&br&&br&但过了二战,靖国神社民营化,军部也不复存在,不得不说,慰灵又重新大过了彰显。去靖国神社参拜之人,除了旅游者之外,大多数是旧军属,这些人单纯是为了怀念亲友而去。事实上二战过去很多年(到1970年代左右吧),很少有人把靖国神社当做”纪念军国主义“的地方:对战争遗属,靖国神社是怀念亲友之处;对一般人来说,这更像是个旅游景点,跟不远处明治神宫没什么区别。靖国神社存在的意义,从宗教上来说只剩下一个慰灵了。&br&&br&如果不是甲级战犯进入靖国神社,恐怕很少有人能想起来。&br&&br&(3)靖国神社政治问题&br&&br&靖国神社本身不是问题,最大问题点在于”甲级战犯合祀“。&br&&br&1978年14名甲级战犯的名字以”昭和殉难者“名义写进了靖国神社,然后日本首相8次参拜靖国神社,到这里都没人想起来,直到1985年中曾根康弘正式以首相身份参拜靖国神社,才引起中韩两国抗议。&br&&br&其实中曾根康弘是个亲华派,他对这个事后悔不已,专门给中国这边写了一封信:&br&&br&&b&&i&&u&&blockquote&“我在战后40周年的去年“终战纪念日”,为了回应我国战死者遗属会以及各方面多年来的祈望首相参拜的夙愿,以首相的身份正式参拜了靖国神社。我参拜的目的并不是肯定战争和军国主义,目的恰恰相反,是为了尊重我国国民的感情,追悼那些为国牺牲的一般的战死者,祈愿世界和平。但是我没有想到,虽然已经过去了40年,不幸的历史留下的伤痕还深深地铭刻在亚洲邻国国民的信中,作为负有侵略战争责任的特定的指导者,我去参拜靖国神社,结果给贵国以及亚洲各邻国的国民感情造成了伤害。所以我想我必须避免这样伤害的再度发生,所以我今年作出了不去靖国神社参拜的高度政治决断。”&/blockquote&&/u&&/i&&/b&&br&&br&注意,日后小泉也好,安倍也好,他们参拜靖国神社,说辞跟中曾根几乎一样:我们是去安抚先灵,为和平祈祷。&br&&br&当然,中曾根本人说这番话还是很诚恳的,他从第二年开始就没有再去过靖国神社,可算照顾到了中国人民感情。但他所言也的确显示出当时日本高层的一个想法:靖国神社既然是安抚先灵之地(宗教层面),也就是追悼战死者之地(政治层面)。&br&&br&这种说法本身可以自圆其说,中日当时又是蜜月期,并没有深究此事。但近些年,中韩对靖国神社问题重视太多,日本发现没事搞搞靖国神社问题可以敲打中韩两国,需要讨好美国就可以拿这个做做态度、摆摆样子。于是小泉就参拜个没完没了,中国就把他骂的一钱不值,但人家就说我是来“慰灵”,为和平祈祷,你又如何?&br&&br&其实我们很少注意,小泉2001年访华时候曾经去过抗日战争纪念馆,表示深刻反省,样子可乖了;即便是日参拜了靖国神社,他也依然发表演说,如果不告诉你发言人是小泉纯一郎,你还以为是村山富市把1995年“村山谈话”又照本宣科念了一遍。&br&&br&简单来说,日本政府把靖国神社问题当成了一个政治武器,当成了中国的软肋,需要中日关系降温,就拿出来用用。其实中国人对这一点也是心知肚明,所以每次抗议,咱们都没有抗议一般人参拜,而是把矛头直接对准“军国主义复活”这个命题,指责日本”不认同战后秩序“,这同样是日本的软肋。双方每次打嘴仗都就着对方软肋打,而从没有议论过靖国神社本身存在是干嘛的,这就是国际政治的手段。&br&&br&之前有人袭击过靖国神社,我想说,即便一把火烧了靖国神社,日本人还会找其他神社作为替代——比如日本各地都有“护国神社”,相当于地方版“靖国神社”,即便靖国神社把14个战犯赶出去,人家分祀回各自老家,然后各市长没事参拜一下,更难办。&br&&br&=====================================&br&话说回来,一直不懂咱中国人为什么对“甲级战犯”4字这么敏感。要知道,甲乙丙三级战犯不是按罪责轻重来分,而是按罪行性质不同来分,其中:&br&&br&甲(A)级:破坏和平罪&br&乙(B)级:战争罪&br&丙(C)级:反人类罪&br&&br&三种罪行在我看来,哪个都是十恶不赦。而且从量刑来看,甲级战犯逮了200多个,就杀了7个;乙丙级战犯逮了5600多人,杀了1000多个,看看也知道哪个量刑更重。&br&&br&我是想说,其实1959年就有不少乙丙级战犯列入靖国神社了,而且此后昭和天皇还亲自参拜过,为什么当时就没人说话呢?&br&&br&还是那句话,靖国神社本身是宗教场所,但靖国神社问题是政治问题,我们应该结合各国政治需求来看,这样才客观。
既然想客观地看靖国神社问题,必须明白靖国神社是干什么的,更要明白神社是干什么的。(1)神社是什么?首先神社不是烈士陵园,也不是纪念堂,更不是祠堂,而是“道观”,是神道教的道场。神道教是多神教,其他不讲,教派认为除了天地日月草木山川有神之外,…
昭和天皇裕仁战后头三十年一共去了8回,毕竟里面的大部分人是为他而死,不能不去。最后一次去是1975年,1978年靖国神社把战犯们并进去以后,他就再没去过。一直也没对外说明为什么不去,只是都猜测他是因为对战犯合祀不满。&br&&br&2006年,发现了宫内厅长官富田朝彦生前记录的笔记,里面有不少裕仁非公开的谈话等。其中在裕仁死前一年的1988年,有关于为什么不再去靖国神社的内容:&br&&br&私は 或る時に、A級が合祀されその上 松岡、白取までもが、&br&筑波は慎重に対処してくれたと聞いたが&br&松平の子の今の宮司がどう考えたのか 易々と&br&松平は平和に強い考があったと思うのに 親の心子知らずと思っている&br&だから私 あれ以来参拝していない それが私の心だ&br&&br&大意:我觉得,不光把甲级战犯弄进去合祀,还把松冈(洋右)、白鸟(敏夫)也弄进去,筑波(年任靖国神社宫司的筑波藤麿)非常慎重地处理这件事情,但是松平的儿子(最后的宫内大臣松平庆民的儿子松平永芳,1978年起继任靖国神社宫司,败战时的身份是日本帝国海军少校)不知道怎么想的,这么轻易地就。。。。我知道他父亲是个非常希望和平的人,当儿子的太不理解父亲的心情了。所以从那以后我就不再参拜了,这是我的想法。&br&&br&本来进靖国神社的标准很严格,必须是死于战斗中。山本五十六的继任者古贺峰一元帅海军大将虽然死在战区,因为是飞机失事死的,都只算殉职不算战死,没进靖国神社。右翼们不光把甲级战犯放进去,还把准战犯的松冈、白鸟(审判前后病死)弄进去,摆明了想政治利用天皇,给他们站台,天皇不上这个当,之后还是会不定期地去其他地方悼念死者,但靖国神社是再也不去了。父亲都不去,现在的明仁天皇当然也不去。
昭和天皇裕仁战后头三十年一共去了8回,毕竟里面的大部分人是为他而死,不能不去。最后一次去是1975年,1978年靖国神社把战犯们并进去以后,他就再没去过。一直也没对外说明为什么不去,只是都猜测他是因为对战犯合祀不满。2006年,发现了宫内厅长官富田朝…
謝邀。&br&這是一個很有趣,也很廣的問題。&br&&br&先讓我簡化一下問題。DeNA和GREE,Ameba已經是社交遊戲的Portal,Twitter的社交功能不強(我更會把Twitter視為PR工具加蒐集情報的來源),所以重點就擺在Facebook和Mixi的比較上。&br&&br&在2010年初的時候,和GREE創業團隊成員之一的學弟一起吃飯時聊過Facebook進入日本的事情。他當時的想法是Facebook很難在日本成功,原因&b&第一是實名制&/b&,&b&第二是使用者界面的規劃/用色都不符合日本用戶的習慣&/b&。這也是當時我身邊大多數同行業的朋友們的想法。可是一年之後,Facebook在日本就開始了急速的成長,進入2012年的時候,幾乎每個人都認為Facebook超過Mixi已經是遲早的事了。&br&&br&為什麽Facebook有這麽讓人(而且是專業人士)跌破眼鏡的表現?讓我們先看看一些數字。&br&&br&下面的資料是來自這個網站:&br&&a href=&http://media.looops.net/sekine//neilsen&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media.looops.net/sekine&/span&&span class=&invisible&&//neilsen&/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netview-201211/&br&取自日本Neilsen Netview發表的2012年11月的資料。&br&需要注意的是這裡的數字都只是PC的資料,不包含Smart Phone以及Feature Phone的Mobile上的數字。在日本,Mobile的數字要比PC高得多(按照Mixi公佈的數字,PC的Access只有Mobile的13.7%)。但在這裡我想強調的是趨勢及用戶的構成,PC和Mobile的事我們先放一邊。&br&&br&&img src=&/573c6c2c0ea4fbbe7df71f4eb9b15594_b.jpg& data-rawheight=&540& data-rawwidth=&5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9& data-original=&/573c6c2c0ea4fbbe7df71f4eb9b15594_r.jpg&&訪問人數的推移。Facebook遙遙領先。不過Facebook在PC上的用戶比例本來就比Mixi高。&br&&br&&img src=&/6e85cb77a61aacc464cba_b.jpg& data-rawheight=&541& data-rawwidth=&59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5& data-original=&/6e85cb77a61aacc464cba_r.jpg&&可是我們可以看到,在網站上的總停留時間Facebook也超過了Mixi。而且Mixi不斷下降(表示活躍的用戶越來越少)。&br&&br&&img src=&/fb74d80ffe82_b.jpg& data-rawheight=&363& data-rawwidth=&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fb74d80ffe82_r.jpg&&這是男女比例。Facebook男性居多,Mixi則是各個網站中女性比例最高的。&br&&br&&img src=&/3ffe5ba7b587e2ee9190d_b.jpg& data-rawheight=&372& data-rawwidth=&60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1& data-original=&/3ffe5ba7b587e2ee9190d_r.jpg&&職業分佈。Facebook的上班族多於Mixi,而Mixi的主婦比例是最高的。這解釋了上面男女分佈比例的原因。&br&&br&下面的資料來自這個網站&br&&a href=&http://www.fas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Redirect&i class=&icon-external&&&/i&&/a&-/client/report/report-monthly-net-.html&br&是一個在2012年7月進行的網絡調查。&br&&br&&img src=&/10ae6ecb797ecb62d2a93_b.jpg& data-rawheight=&372& data-rawwidth=&5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5& data-original=&/10ae6ecb797ecb62d2a93_r.jpg&&這是有在使用SNS的男性,根據各年齡層使用服務的分佈圖。在30歲之前,Mixi還可以和Facebook拼一拼,35歲之後則是Facebook完勝。&br&&br&&img src=&/e801aa02a8aa56882dbcf_b.jpg& data-rawheight=&372& data-rawwidth=&5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4& data-original=&/e801aa02a8aa56882dbcf_r.jpg&&下面是女性的年齡分佈。果然Mixi在女生中間的使用者多了很多,但年齡越高,Facebook領先的幅度越大的趨勢還是沒變。&br&&br&還有一些零碎的東西,就不花時間全部貼出來了……直接說結論吧。&br&&br&Facebook在日本,是一個&b&以上班族(男性比例本來就高)為主&/b&,&b&在成年人中普及&/b&,&b&集中在都會區&/b&的社交網站。&br&&br&這和我的體驗相符合。我的Facebook朋友超過300人,(因為我年紀的關係)朋友大多是上班族,其中越是居住在都會區的朋友活躍度越高,畢業後回鄉下的朋友大多很晚才進Facebook,而且朋友不多,活躍度也低。在上班族之間,甚至跳過Email直接用Facebook Message聯絡的情況也越來越多(當然,這和我周圍的朋友大多在IT業界工作也有很大的原因)。&br&&br&&br&那,為什麽Facebook可以獲得這樣的成功呢?&br&&br&第一波,應該是&b&在日本的外國人&/b&,&b&在國外住過的日本人&/b&,&b&和外國人有工作關係的日本人&/b&開始的。我自己在2009年因為台灣的朋友介紹加入Facebook,立刻覺得對我這種每個月到處飛,朋友分散在各國的人來說,這個可以輕易的聯繫朋友關係的平台簡直是天上掉下來的寶物。不但自己馬上成為重度用戶,也不停的推薦身邊的朋友加入。最早的100萬用戶,和我一樣的傢伙肯定很多。&br&&br&第二波,是&b&電影「Social Network」在日本的上映&/b&。Social Network在日本是2011年1月上映的,我們看看2011年的數字:&img src=&/eab011af79c3da2aa9478_b.jpg& data-rawheight=&641& data-rawwidth=&5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0& data-original=&/eab011af79c3da2aa9478_r.jpg&&&br&從一月開始飆升,翻了一倍有餘。&br&&br&這種Off Line的宣傳是對於高年齡層極為有效的推廣方式。Facebook藉著電影攻下了其他社交網站一直拿不下來的成年人市場。&br&&br&第三波,是&b&新鮮人就職市場&/b&。&br&許多外籍公司的上班族使用Facebook,各種媒體開始報導Facebook,也有許多(趕時髦?)的公司開設Facebook專頁之後,突然學生們覺得有一個Facebook帳號有益於給予面試官/人事部一個良好的印象。大約在2011年秋季開始,許多開始就職活動的學生們紛紛加入Facebook,而讓Facebook的用戶開始往年輕人拓展。&br&&br&到此,Facebook在全年齡層的優勢已定。&br&&br&最後的臨門一腳是&b&智慧型手機的普及&/b&。&br&2011年後半開始,日本各大運營商都全力推廣智慧型手機。在Feature Phone上無所發揮的Facebook,和智慧型手機的功能有著極佳的配合度(照片分享,Check-in等)。在Mobile才是王道的日本市場,這無疑是給Facebook的普及準備好了一個上等的環境。相對起來,Mixi的功能幾乎沒有考慮Mobile上的應用(大家只是透過手機在Mixi上的網頁交流而已),開始想學時間也遲了。&br&&br&&br&而當初大家對於Facebook的疑惑,結果完全不是問題。&br&&br&&b&實名制:&/b& Facebook走的本來就不是日本傳統社交網站的路線,不重視「興趣相投,但彼此不認識」這種同好會關係的發展。Facebook在日本一開始就從上班族的社交圈展開,附著在工作關係之上,實名不但理所當然,更利於這種網絡發展。&br&&br&&b&使用者界面:&/b&呃,應該說是日本用戶事實上沒那麼挑剔嗎……。反正大家習慣了就都不成問題。&br&&br&---------------------------------------------------------------------&br&看了大家的回答和評論,有一些想補充的地方。&br&&br&第一,不建議大家用「因為日本喜歡美國,所以美國的事物容易在日本成功」的觀點來看事情。&br&&br&當然,由於美國文化是當世的強勢文化,深深的滲透到各國之中,大家對於美國的事物接受度比較高,但這絕對不會是一個產品成功的決定因素。用這種觀點看事情,很容易忽略了真正有價值、值得參考借鏡的重點,是很可惜的事。&br&&br&更何況,有一堆美國產品在日本失敗的例子,比如說我寫過的答案&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为什么 Xbox 360 在日本不像 PlayStation 在美国那样获得成功?&/a&&br&&br&其實,Facebook的實名制,對於進入日本市場真的是很大的一個門檻。我甚至到現在還懷疑Facebook在日本是不是真的成功:比較我的台灣朋友,日本朋友的活躍度相對低,分享內容的範圍也不如台灣朋友們來的廣。這是日本社會習慣的問題。只能說,Facebook抓住(或是說,創造)了上班族/成年人社交分享的需求,進而普及、引出大家對於分享互動的樂趣。這是之前Mixi一直沒能做好的事。&br&&br&講Facebook普及的過程裡,我覺得其實最重要的是智慧型手機的普及。前面的三波只是鋪路,讓大家接觸到Facebook,粘住大家繼續使用的,是搭配智慧型手機的種種服務。
謝邀。這是一個很有趣,也很廣的問題。先讓我簡化一下問題。DeNA和GREE,Ameba已經是社交遊戲的Portal,Twitter的社交功能不強(我更會把Twitter視為PR工具加蒐集情報的來源),所以重點就擺在Facebook和Mixi的比較上。在2010年初的時候,和GREE創業團隊成…
一个国家,如果在教育体系内规定了全部标准答案,经过几代人,会导致大部分国民丧失判断和思考能力。(假如不是全体国民的话。)&br&&br&这时候,政府说任何事,民众都会相信。&br&&br&说一阵子珍宝岛,大家就恨苏联人。&br&唱一阵子血染的风采,大家就恨越南人。&br&提到国民党反动派,大家就恨台湾人。&br&声称不让买奶粉生孩子,大家就恨香港人。&br&表示国际警察到处侵略其他国家掠夺石油,大家就恨美国人。&br&……&br&很少思考,早已习惯了别人给的答案。&br&&br&最常被说,反复被说,长年累月坚持不懈被说的,毫无疑问是日本。&br&不恨你,恨谁呢?&br&&br&我有朋友抵制日货。&br&问他,你买的德国车,美国手机,和国产液晶电视,里面都充斥了日本元器件,你为什么不拒绝?&br&说这是两回事。&br&又问,你遇到的日本客户和同行,有哪个人的道德败坏?&br&答曰就算他们再规矩、再勤恳,我还是恨日本人。所以招待我去日本旅游我都不去。&br&再问,八国联军也烧杀掳掠过,你为什么蜜月去欧洲玩得不亦乐乎?&br&只好粗暴回答「我不管」。&br&&br&据说巴普洛夫有条狗,只要铃一响,就开始流口水。&br&长期训练,也可以使人对「日本」产生类似的条件反射。&br&&br&——————————————————————————————&br&评论中有人说,日本始终没有道歉。实际维基百科上有一个&a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7%A5%E6%9C%AC%E6%94%BF%E5%BA%9C%E5%B0%B1%E6%88%98%E4%BA%89%E9%81%93%E6%AD%89%E5%8F%91%E8%A8%80%E5%88%97%E8%A1%A8&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日本政府就战争道歉发言列表&i class=&icon-external&&&/i&&/a&&br&还有人不明白日本官员参拜靖国神社是为什么,请参考&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韩冰Bill的答案&/a&&br&至于说军国主义是「受到日本大部分民众支持的」,拜托你去看一下&a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7%A5%E6%9C%AC%E8%BB%8D%E5%9C%8B%E4%B8%BB%E7%BE%A9&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日本軍國主義&i class=&icon-external&&&/i&&/a&词条,想一想什么叫做「毒化并控制国民,借此走上对外扩张、侵略亚洲各国的道路」。
一个国家,如果在教育体系内规定了全部标准答案,经过几代人,会导致大部分国民丧失判断和思考能力。(假如不是全体国民的话。)这时候,政府说任何事,民众都会相信。说一阵子珍宝岛,大家就恨苏联人。唱一阵子血染的风采,大家就恨越南人。提到国民党反动…
先说下免责声明, 以下纯属个人观点, 如不喜欢请直接绕过. 本人心智健全, 从小看日本动画打日本游戏听日语音乐看日文小说漫画长大, 且祖父祖母没被日本人间接或直接杀害过, 所以你可以理解为我一开始是极端亲日的, 但是实际上和他们接触久了我开始有点反日了(不是愤青那种意义上的). 苏菲的答案我完整读了几遍以后还是觉得没有写出很多该说的要点, 所以我还是自己单写个答案吧. 我知道知乎上喜欢给日本歌功颂德的不少, 下面的这些观点没有一个是给日本人歌功颂德的, 所以这类朋友们三思而后读吧. 如有严重错误欢迎指正, 观点不同的话你可以自己写个歌功颂德ver, 勿喷. &br&&br&日本的文化和经济现状其实是有密切关联的,所以下面我会穿插着进行描述.&br&&br&&u&1. 极端民族主义&/u&&br&很客观的说, 日本人几乎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民族主义的人种. 很多白人表示他们有生以来第一次被歧视的经历就是在日本遭遇到的, 而且往往他们的第二第三第四次etc. 也就顺便留在岛国了. 下面我想用分类讨论的形式来讲述一下历史上和目前日本人对外人的态度.&br&&br&&i&(1) &/i&&i&阿依努人&/i&&br&阿依努人在历史上一直是被大和人歧视. 在很多动漫作品里都会有精灵受人类歧视的描写, 其实这些”精灵”就是在映射&蝦夷(えぞ)&人, 即阿依努人. 日本人及日本政府数个世纪一来一直不愿正视这个问题, 迫于外界压力直到2008年日本政府才正式宣布他们是”有别于大和民族的少数民族”而不是单纯的土人. 下面为了方便各位理解问题的严重性我想直接引用一段WIKI的描述:&br&&i&“&/i&&i&明治時期的日本政府,對阿伊努人進行種種的同化,阿伊努民族長期以來的生活習慣都受到官方的禁止,成為和人眼中的「舊土人」,被迫強行接受「日本人」的生活習慣。1899&/i&&i&年,日本政府制定「北海道舊土人保護法」,在這個時候,阿伊努人被授予自動日本國籍,其表面上的目的雖然是為了救濟阿伊努人和傳授農業知識,&b&但是在將他們定義為「舊土人」的同時,卻也造成了對阿伊努人的制度化歧視,將他們刻意與「和人」做區別&/b&”&/i&&br&我想这段话已经把阿依努人所受过的歧视说的很明白了.&br&&br&&i&(2)&/i&&i&现代的亚洲人及欧美人&/i&&br&在现代, 日本人对于世界上大部分其他国家的人也是抱有或多或少潜意识或表意识里的优越感的. &br&从广义上来讲, 日本人很看不起自己亚洲的同胞们, 尤其是韩国和中国. &br&&b&请注意, &/b&&b&由于日本人不爱在表面上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b&&b&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明显地感觉到歧视的存在, &/b&&b&所以请别举出类似于&&/b&&b&我没感觉到&&/b&&b&的这种例子来否认普遍存在的歧视问题. &/b&&b&只要你稍微看过日本大部分网民的态度就能明白我说的没有一句是假的.&/b&&br&&br&&b&中国&/b&: 他们觉得&b&中国人天天斤斤计较二战那点事而且东西天天爆炸&/b&(个人感觉这算是他们媒体操纵印象), 对于日本人对二战的态度我会在之后细谈, 至于中国天天爆炸这捏他我相信熟悉日本的朋友应该都听过. 顺带一提, 前一段facebook的Zuck和华裔女友结婚以后公司股价暴跌, 大部分日本网民的反应是&他娶了个中国人所以股价才暴跌的&. 日本的&b&网路右翼&/b&(即&b&愤青&/b&)直到现在还管中国人叫支那人或者支那猪, 当然我个人感觉这里面的含义可能没比日本鬼子深多少就是了. 题外话, 日本人现在依然对唐朝很尊敬并且十分喜欢中华料理.&br&&br&&b&台湾&/b&: 台湾是个例外, 这可能是日本人唯一一个经常表现对其出友好态度的地方, 原因是台湾人民经常对日本示好且日本每次从来不报道台湾的负面新闻. 我的感觉是每次台湾一出现反日新闻日方媒体就会把台湾当成天朝的一部分并且只字不提台湾. (为了避免敏感话题我就不多谈两岸问题了)&br&&b&韩国&/b&: 他们觉得&b&韩国人做的都是从日本偷技术然后偷工减料抢市场的事&/b&(小日:^%$#%%三星说的就是你!), 而且由于众所周知的韩国人的那些比较奇怪的言行, (比如最近韩国总统和外相天天叫嚣让天皇道歉) 日本人总体上非常不喜欢韩国人而且对他们也有个类似于棒子的称呼, 日语里叫做チョン.(这个称呼来源类似于我国的思密达) &br&可能你会觉得这没什么, 因为中国人可能广义上来讲也反韩, 但是日本人的反韩和中国人的反韩是有着根本性的区别的. 中国人的反韩大部分停留在喊口号阶段, 如果你在现实里碰见韩国人和你用英语问路你的第一反应很可能是友好的接待这位外国友人顺便给他/她指指路, 但是日本人很可能会把这种反韩反应到行动里并且假装不认识路. 这种歧视当然也能应用在中国人身上. 更极端的是, 如果一个小孩有着韩国人或中国人的名字, 那么他/她在学校里被其他小朋友欺负的概率就会直线上升. 为了对应这种情况, 日本才有了”&b&归化改名&/b&”制度. 可能很多人不太明白这个词什么意思, 让我来简单举例说明一下, &b&你如果现在姓王, &/b&&b&加入日本国籍以后为了你的子女和职业前景考虑很可能你就不得不改姓中村了&/b&. &b&一个人受外界压力而不得不放弃自己的祖传姓氏在我看来是一个很让人无法接受的行为&/b&, 尽管在欧美系国家为了方便外国人称呼很多中国人都使用了英文化名, 但是这和改姓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概念. &br&此外,就连多年从事VC事业,引进iphone并拉低日本移动通信业务费率而间接拯救日本人民于垄断的软银主席&b&韩国祖籍日本人孙正义&/b&都&b&经常被日本的网路右翼们针对祖籍问题猛喷&/b&, 我想这已经充分说明了日本人有多排斥自己的亚洲同胞了.&br&&br&这里我想单谈下&b&俄罗斯&/b&, 由于俄罗斯人一向给人恐怖的印象, 于是日本人对俄罗斯人的感觉是带有鄙视的畏惧. 日本网络上有个网语是专门描述这种现象的, 写法为おそロシア(恐ろしい+ロシア,即恐怖和俄罗斯的合体). 每次一出现点俄罗斯的猎奇新闻, e.g.前几天那个森林里出现几百具婴儿尸体的, 日本网民就会连发此神词.&br&&br&至于&b&欧美人&/b&, 其实&b&日本人对他们有种劣等感&/b&&b&(inferiority complex), &/b&&b&但是由此产生的反动力导致日本人对欧美人也或多或少有些变相的歧视&/b&.(这是什么鬼逻辑lol) 我在quora上参考过很多他们自己的感想, 大部分人表示在刚去的时候日本人很欢迎他们, 但一旦待时间久了就会发现日本人其实从潜意识里也不太待见他们. &br&有兴趣且英语不错的朋友可以参考下这个问题: &br&&b&In Japan does the word gaijin have an unkind connotation?&/b&&br&&a href=&/Japanese-Culture/In-Japan-does-the-word-gaijin-have-an-unkind-connotatio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Japanese Culture: In Japan, does the word 'gaijin' have an unkind connotation?&i class=&icon-external&&&/i&&/a&&br&日本人习惯把白人作为一个群体来看待, 这让很多白人很不适应. 顺带一提一般日语里不带前缀的&外人(がいじん)&一般来讲指的是欧美的高加索人.&br&&br&&u&2.官僚主义,站队文化及教条主义&/u&&br&苏菲谈了谈日本人的&不喜欢给别人添麻烦&以及胆小谨慎, 其实我觉得这两个说法都过于正面. 我个人的观点是, 日本人并非不喜欢给人添麻烦而是更倾向于通过表现的有礼貌来逃避很多应该面对的问题, 这导致了他们创新力的缺失. 而胆小谨慎其实是官僚主义的副产物. 下面还是用分类讨论的形式来表达下我的观点好了.&br&&br&&i&(1)&/i&&i&官僚主义在泡沫前后的影响&/i&&br&日本人的官僚主义在他们的政治体系和公司结构中都体现的淋漓尽致.&br&同样是民主国家, 欧美的很多官员相对都比较年轻, (注意,是相对) 而日本的官员则全是老头老太太, 其实这和他们官僚主义中的论资排辈文化是有关系的. &br&而官僚主义同样存在于日本的企业文化中, 这种文化对日本公司的发展既产生了正面影响也产生了负面影响.&br&在这里我想先给出张日元兑换美元的走势图.&br&&img data-rawheight=&642& data-rawwidth=&980& src=&/4fb2446deedbbf3546dfe5d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80& data-original=&/4fb2446deedbbf3546dfe5d_r.jpg&&&br&&br&在&b&早期&/b&, 日本公司通过高效率的生产以及严谨的质量控制系统制造出了许多性价比高到极致的产品. 丰田,本田和日产取代了GM, Ford 和Chrysler成为了汽车的代名词, 而索尼, 松下和夏普等企业则制霸了电视等大型家电市场. 其实这之中的主要原因是当时&b&日元的汇率很低&/b&&b&,&/b& 而这些企业可以通过低价出口的策略来用价格压倒美国和欧洲的竞争者们, 并且日本人严谨的价格控制系统在低价的同时保证了相对的质量, 所以从结果来讲日系企业遍地开花并大获全胜, 这其实从一定程度上是受益于官僚主义下的高效率生产的.&br&在&b&泡沫期&/b&&b&(86-91)&/b&, 由于日本企业大手大脚的&b&海外投资&/b&和日本人&b&海外购物&/b&频率的增加&b&导致日元飞速升值&/b&(自由市场的外汇价格变动由供需决定), 且日本国内的资产价格也开始飞速膨胀, 最后导致了91年的泡沫崩溃, 日本走入了失落的十年. 谈个小插曲, 在某本书里读到说当年3M公司原本&b&软盘业务&/b&做得不错,但是后来CEO觉得这个行业要没落于是在盈利率保持在顶峰的时候&b&把这个部门以天价卖给日本人了&/b&…后果嘛, 你们现在家里还有软盘没?&br&在&b&泡沫过后&/b&&b&(91~)&/b&, 日本企业陷入了由于&b&&円高&&/b&以及&b&互联网革命&/b&所导致的困境当中.(关于互联网革命的影响我会在下一段里提及) 当初所仰仗的&b&低价格优势&/b&已经被&b&中国制造&/b&取代, 大型家电市场则有韩国的三星和LG把关, 而日本企业原本是有可能成功反击的, 但是他们的官僚主义管理制度的缺点在此时体现的淋漓尽致: &b&日本人选择了听从领导的指令并且偷换概念逃避问题&/b&. 之前生活在泡沫期的老社长想通过把关高端市场来继续维持企业的利润率并且不屑于和韩国企业抢夺中下游市场, 这一思想作为企业文化被传递下来而几乎直到如今都没有改变. &br&&b&日本人引以为豪的一个常用段子是这么说的:&&/b&&b&你如果给韩国人1000&/b&&b&日元让他搞台电视, &/b&&b&他会通过偷工减料做一个玩具给你. &/b&&b&你如果给日本人1000&/b&&b&日元让他搞台电视,&/b&&b&他会诚实地和你说他做不出来.&&/b&&br&这里面既有对韩国人的鄙视也有对他们自己状况的说明:&b&我们不会做便宜货&/b&.&br&后来的情况大家都知道, 日系企业在TV市场中节节败退, 而LG和三星则站稳了霸主地位. 我个人的理解是, 日本人不懂marketing. 买电视的人大部分不明白其中的技术到底是怎么样的, 尽量日系企业的TV关联技术一直走在最前沿, 但是他们根本不明白&b&对于大部分买家来讲尺寸够大够便宜才是一切&/b&. 日本人打的广告永远是我们的技术如何如何先进, 事实上这方面的技术的确大部分都是日本人发明的, 但是盈利的永远是韩国企业,因为他们懂得回应市场的需求. &br&让我再举个例子, 2000年代早期索尼曾经尝试过进入中国市场贩卖PS2及正版游戏, 但是由于首发游戏阵容过于薄弱且游戏价格高昂(300+RMB), 导致主机和游戏一起大爆死. 索尼火速撤退由此得出结论:在中国,正版游戏是卖不出去的. 搞笑的是, 该&b&定价是直接由日元定价乘以汇率换算过来的&/b&&b&. &/b&&b&他们从来没有考虑过购买力的差距并且之后也一直在回避这个问题,&/b&&b&而且游戏光碟的制作成本在5RMB&/b&&b&以内&/b&.&b&请注意, 研发成本一类的成本属于固定成本(fixed cost)而不是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 无论卖出多少份都不会变, 换句话说, 你不管在不在中国卖游戏研发成本都不会变. 所以理论上游戏软件在海外市场的盈亏计算都是只考虑本地化的成本(e.g. 翻译,推广, 光盘钱)的.&/b& 理论上来讲他们当时就算卖30也是赚钱的, 我个人的感觉是中国人乐意在资源受限制的条件下以一定价格内支持正版,这一理论的证据可以参考电影票的销量, 所以当时其实仔细考虑下战略限制下盗版再卖便宜点的话索尼是完全可以和游戏制造商一起实现盈利的, 但是无奈的是他们撤退以后再也没回来过. 事实上目前在中国有很多人甚至已经在通过各种途径购买正版游戏, 但&b&他们依然不愿意正视当时领导所做的决定是错误的这一事实&/b&. &b&你可以争论说索尼没有游戏定价权, 但是参考一下目前苹果的现状我觉得这句话真的很苍白无力.&/b&&br&&b&简单来讲&/b&&b&, &/b&&b&日本企业的领导掌握着极高的话语权并且几乎从来没有回应过市场的进一步需求&/b&&b&,&/b&&b&他们一直相信总有一天市场会理解他们的理念&/b&&b&, &/b&&b&这一理念被不断传承至下一任领导&/b&&b&,&/b&&b&因为持反对意见的社员都被&/b&&b&リストラ&/b&&b&(restructure&/b&&b&的缩写&/b&&b&,&/b&&b&即有日本特色的炒鱿鱼说法&/b&&b&)&/b&&b&掉了&/b&. 他们一直在按自己的脚步走并且不愿意放弃TV事业, 实际上如果你经常读日本企业的报表的话会发现他们的赤字主要来源就是TV事业部门. 值得庆幸的是, &b&最近松下的新&/b&&b&CEO&/b&&b&终于把&/b&&b&TV&/b&&b&事业砍成半残了&/b&&b&,&/b&&b&并且这季度他们黑字&/b&&b&(&/b&&b&盈利&/b&&b&)&/b&&b&了&/b&, 皆大欢喜.&br&&br&&b&*本段索尼case所指的降低游戏价格仅针对天朝国内市场而非全球统一定价, 知道什么叫价格歧视(price discrimination)的应该都明白我在说什么吧, 至于这个战术到底好不好使, 参考我底下引用资料里贴出来的IKEA case吧:)&/b&&br&&br&&i&(2)&/i&&i&站队文化,&/i&&i&教条主义及其他日本文化&/i&&br&日本普遍存在一种站队文化, 即&b&&你不应该和别人表现的不一样,如果你和别人不一样那这一定是你的错.&&/b& 这种思考方式直接导致了&b&日本传统企业在互联网革命后反应极其迟钝且日本没有很大的互联网公司&/b&(软银不算互联网公司吧…大概) 站队文化在天朝其实也有, 但是没有在日本那么严重就是了.&br&而教条主义指的主要是日本那种过于礼仪化的社会环境, 很多时候日本人是表面客气心里不耐烦的很, 但即使这样你也要礼貌, 不然你会被社会歧视.(你看站队文化这么快就出现了)&br&我和一些在日本住过的欧美人聊过天以后得到的共识就是: &b&日本人通常不会讲自己内心里真正的想法&/b&. 这显然是由站队文化以及教条主义导致的. 在他们的思维方式里,你有什么新想法别人不接受的话错的肯定是你, 而且你如果坚持己见就会给别人添麻烦, 进而受社会孤立, 所以&b&这种情况下根据博弈论所推导出的理性人应采取的最优战略就是不说自己的想法&/b&&b&,&/b&&b&不管是对是错全听领导的&/b&. 这也就导致了前一段所说的领导决定一切而且没人敢于指正领导的文化, 最后往往遭殃的是企业本身及其股东.&br&顺带一提, 一般日本那里的いじめ(欺负)就是由于某个孩子和别人不同而被孤立导致的, 这也可以说是站队文化的一种体现. 搞笑的是前一段有个孩子由于被欺负自杀了以后日本网民的队列又全都站在声讨欺负人的那点学生身上了, 丝毫没有对站队文化本身的反思.&br&下面我主要想谈谈这些文化对日本社会更深远的影响.&br&早期的日本为了繁荣采取的是半洗脑式教育: &b&你工作的越辛苦,&/b&&b&我国就会越强盛. &/b&&b&工作时间少是耻辱!&/b&&br&这种思想在泡沫崩坏之前都没有什么问题, 因为日本企业当时确实是效率越高赚钱越多, 但在泡沫崩坏以后这产生了很多问题. 比如&b&大部分企业的员工都拼死拼活一天工作&/b&&b&10&/b&&b&多小时, &/b&&b&但是企业还是年年亏损最后甚至破产&/b&. 出于站队文化的缘故, 员工对自己实施自我催眠并像零件一样工作, 但是&b&事实上在这个年代高效的工作在没有正确的路线的前提下是毫无意义的&/b&&b&, &/b&&b&日本人依然生活在生产导向(production-oriented)&/b&&b&而非营销导向(marketing-oriented)&/b&&b&的世界里&/b&. 当然,这只针对男性, 对于女性,日本人普遍的态度是她们全应该去做家庭主妇, 而工作的女性在日本是受潜移默化的歧视的. &b&这种高压力的工作环境及男女之间工作量的巨大反差直接导致了日本成人文化的蓬勃发展以及日本离婚率和婚外情率的现状, &/b&&b&丈夫常年忙于应付工作和喝酒(&/b&&b&这也是站队主义的结果,&/b&&b&同事请你喝酒不能不去lol)&/b&&b&所以回来的时候往往妻子已经睡了, &/b&&b&只能自己闲着看看AV. &/b&&b&而妻子由于白天丈夫常年不在只能找事打发时间, &/b&&b&渐渐地感情淡了就开始婚外恋了&/b&.&br&&br&&b&由于员工都只注重做好自己的工作, &/b&&b&而领导又基本全是老糊涂, &/b&&b&日本的企业在面对互联网革命以及相应的产品革新的到来时节节败退&/b&. 原本风靡全球的walkman由于索尼过于保守而神速被ipod取代, 而更典型的例子应该是日本的手机市场.&br&日本的手机市场简直可以说是奇葩的代名词. 在智能手机风靡全球以前, 日本的手机市场一直保持和全球其他地区隔离的状态. 日本人管日本的传统手机叫ガラケー(即ガラパゴス+ケータイ,我不知道该咋翻译,让我们称其为奇葩机好了lol),这种手机上搭载了所有日本人喜欢的元素, 机型基本全是翻盖(日本人:OH yes I love 翻盖!), 有很多特色的app,包括手机钱包和各种奇葩app等等, 最近才开始流行的移动支付其实早就已经搭载在了日本的奇葩机上, 相信有的人很多年前读日本小说时候看到手机钱包可能都还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吧. 日本人一直认为日本拥有和世界上其他地方不同的手机是一种骄傲, 但是他们从来没想过对其功能进行根本性的革新. 所以, 当孙正义率领软银引入了iphone以后,智能手机开始风靡日本, ガラケー逐渐被打得只能去喝西北风了, 这波及到了日本几乎所有的电器企业.&br&&br&&u&3.历史问题及媒体影响力&/u&&br&最后谈的就是这俩了, 我觉得这两个话题都比较大所以还是单拿出来作为一个主题谈比较好.&br&&br&&i&(1)&/i&&i&历史问题&/i&&br&好了最终还是谈到敏感话题了, 我知道知乎上很多人对于日本人对历史问题的态度是表示支持的, 我对此不想过多发表评论, 但是希望你们能看看下面我所说的话之后重新思考一下. &br&众所周知, 中国人声讨日本人主要就是因为他们对南京大屠杀观点暧昧, 而且他们政府一会儿道歉一会儿否认各种墙头草, 但是&b&有一部分国人似乎一直相信日本群众是无辜的&/b&&b&,&/b&&b&他们都是被政府怂恿的&/b&.
&b&大错特错&/b&&br&日本政府在历史问题上很大程度上是被群众威胁着的立场, 之所以一直墙头草在我看来是他们既不想惹怒中国也得迁就群众.&br&&b&日本之所以一直保留靖国神社并且一直有官员去参拜其实很大一部分上是为了满足民意&/b&. 日本的大部分群众从未认为甲级战犯是值得谴责的历史罪人. 他们的论调是这样的: &b&正义永远是随着立场而变的&/b&&b&, &/b&&b&胜者可以书写历史&/b&&b&, &/b&&b&我们输了&/b&&b&, &/b&&b&所以历史被编造了&/b&&b&(!?), &/b&&b&所以我们不承认&/b&&b&;&/b&&b&正义在你们那&/b&&b&,
&/b&&b&所以我们也不承认&/b&. 这其实是日本社会的主流思考方式, 喜欢看动漫的朋友们相信在各种作品里也经常见到类似的言论吧. 我个人感觉, 这段话的前半段并没有错, 但后半段实在是太流氓了. 我和一个还算理性的日本人讨论过这问题, 但是直到最后我都没能说服他改变他那奇葩的思考回路.&br&&b&日本人质疑南京大屠杀的人数&/b&&b&, &/b&&b&确实我个人也觉得那数字明显是&/b&&b&[&/b&&b&哔&/b&&b&-]&/b&&b&过的数字&/b&&b&, &/b&&b&但是很多日本人在这个基础之上对事件本身是否发生过也提出了质疑&/b&. 前一段事件名古屋市的市长所说出的其实是很多日本人的心声, 所以在日本民间他并不是被声讨对象, 当然日本政府肯定为他惹毛了大天朝头疼了好久. 而少数不质疑事件存在本身的人也会祭出神逻辑来说明他们没有必要道歉的理由: &b&你们自己人在[哔-](hint:某天沪指跌的点位)的时候杀了那么多自己人, 我们杀你们点人算什么?不要那么斤斤计较嘛嗯哼!&/b&&br&很多亲日的朋友经常会说, 日本人早就道歉过无数次了啊, 是天朝不接受云云, &b&你觉得道歉过一次以后再去参拜靖国神社有任何说服力么&/b&?&br&&b&同样是做过类似的事情&/b&&b&, &/b&&b&德国人的态度和日本人完全不同&/b&&b&. &/b&&b&而显然在现今的欧美也从来没有什么人因为纳粹搞过的犹太大屠杀而谴责现在的德国人&/b&&b&, &/b&&b&因为他们很诚恳地道歉过并且落实在行动上了&/b&&b&: &/b&&b&他们没有建神庙朝拜希特勒和他的好朋友们&/b&.&br&关于中日历史问题的讨论, 其实在quora上有个不错的答案, 有兴趣的可以看一看:&br&&b&Why do the Chinese generalise the Japanese as being evil?&/b&&br&&a href=&/China/Why-do-the-Chinese-generalise-the-Japanese-as-being-evi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China: Why do the Chinese generalise the Japanese as being evil?&i class=&icon-external&&&/i&&/a&&br&然后这是一个关于日本如何教授二战史的问题, 我始终相信在这种方面英文答案比知乎上的某些自称在日本居住10年20年的亲日系朋友们靠谱. 大概内容就是, &b&日本有讲述二战的悲惨后果, 不过侧重点是他们自己国家输了并且被原子弹伤的不轻而对侵略他国一事没有做出反省.&/b&&br&&b&How is World War II history taught in Japan?&/b&&br&&a href=&/Japan/How-is-World-War-II-history-taught-in-Japa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Japan: How is World War II history taught in Ja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这里还有一个关于德国人如何教育后代二战历史的问题, 日本人在回答里又被嘲讽了lol 有兴趣的可以作为扩展阅读看一看, 和本问题关系不算太大. 大致内容就是, &b&和日本人不同, 德国人受到的和二战有关的教育充满了对侵略其他国家所作出的反省而不是哭自己被炸的有多惨. &/b&顺带一提,根据这个答案, &b&在德国否认犹太大屠杀是犯法的.&/b&&br&&b&How is World War II history taught in Germany?&/b&&br&&a href=&/World-War-II/How-is-World-War-II-history-taught-in-Germany&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World War II: How is World War II history taught in Germany?&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最后, 我只想说, 愤青做的那点事固然是不对的, 打砸抢是流氓干的. 但是站在道德制高点上鄙视愤青并且一味的支持日本人的朋友们最好也多思考思考你的立场到底正确不正确. &b&敌人的敌人不一定是你的朋友&/b&.&b&我不是主张你们应该反日&/b&&b&, &/b&&b&而是应该正确地理解并对待日本人的态度&/b&&b&. &/b&&b&日本的产品该买就买&/b&&b&, &/b&&b&对日本人的态度表示否认并不代表你不应该买日本产的东西&/b&.(我本人每月都会买amazon上的日文小说和游戏)&br&&br&&i&(2)&/i&&i&媒体影响力&/i&&br&不得不承认的是, 在日本媒体(マスコミ,也有人戏称其为マスゴミ)的影响力是很大的, 而且他们的媒体富有极强的偏见性. &br&日本人的英语大部分都很烂, 这导致他们获取资料的来源几乎只有日文媒体, 所以&b&在日文媒体的报道有失公正的时候&/b&&b&, &/b&&b&日本人往往是注意不到的&/b&. (不得不说我朝公民的鉴别能力已经出神入化了…虽然有时候会走火入魔到媒体说啥就不信啥lol)&br&讽刺的是, 日本网络上有个网语叫情弱(じょうじゃく),是专门用来讽刺情报弱者的, 这个词拿来形容大部分日本群众可能正合适.&br&举几个简单的例子来形容一下吧, 在日本人心目中中国一直是爆炸的代名词. 这是因为他们的媒体每一次都会专门抓住国内某个小地方的某次爆炸(有时候甚至是网友编造的自娱自乐)并以此来宣传中国的负面形象, 久而久之说道中国日本人就会想到爆炸了.&br&再说个近期的例子, &b&前几天的保钓活动原本是大陆香港和台湾都直接或间接参与了&/b&&b&, &/b&&b&结果日本的媒体几乎对台湾也参与了这件事只字未提&/b&&b&, &/b&&b&导致日本的群众对大陆和香港一通猛喷的时候还得赞扬赞扬台湾的同志们政治立场正确&/b&. &br&&br&&u&4. 总结&/u&&br&综上所述, 我本人对日本群众的印象一直不是很好. 由于这个问题问的是”你怎么看”, 所以我也没必要刻意假装从客观的态度来讲述我的观点, 大家看着觉得不好的麻烦就别拍砖了, 自己写一个吧.&br&&br&&br&附上几个引用资料&br&观点性太强的东西由于例子实在太多了我就不给引用源了…真有感兴趣的我以后会编辑的. BTW这点东西居然触动敏感词了...&br&&br&1.&br&中国人「日本人が中国人嫌いなのは政治家&メディアのせい」&br&中国人 :”日本人之所以讨厌中国人是因为政治家和媒体的错”&br&&a href=&http://now2chblog./blog-entry-3949.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now2chblog.&/span&&span class=&invisible&&/blog-entry-3949.htm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被墙了, 国内要代理. 底下被日本网民各种嘲讽, 懂日语的可以去看看,我就不节选了.&br&&br&2. &br&日本人の「中国嫌い」は長期的?安定的に持続する&br&日本人的反中情绪开始长期并安定地持续起来了(直译,语病见谅), 其中约8成表示对中国没有亲切感&br&&a href=&http://www.21ccs.jp/china_watching/KeyNumber_NAKAMURA/Key_number_59.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KEY_NUMBER_59:日本人は「中国嫌い」は長期的?安定的に持続する&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3.&br&阿依努族&br&&a href=&http://ja.wikipedia.org/wiki/%E3%82%A2%E3%82%A4%E3%83%8C&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アイヌ&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8%BF%E4%BC%8A%E5%8A%AA%E4%BA%B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阿伊努人&i class=&icon-external&&&/i&&/a&&br&(蝦夷的问题其实还存在争议, 我个人觉得这俩是同一个)&br&&br&4.&br&泡沫经济&br&&a href=&http://ja.wikipedia.org/wiki/%E3%83%90%E3%83%96%E3%83%AB%E6%99%AF%E6%B0%97#.E5.9C.B0.E4.BE.A1.E9.AB.98.E9.A8.B0&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バブル景気&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5.&br&失落的十年&br&&a href=&http://ja.wikipedia.org/wiki/%E5%A4%B1%E3%82%8F%E3%82%8C%E3%81%9F10%E5%B9%B4&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失われた10年&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6.&br&IKEA case study (Chinese market)&br&&a href=&/view/d88d1ac4aa00b52acfc7ca43.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IKEA case study_百度文库&i class=&icon-external&&&/i&&/a&
先说下免责声明, 以下纯属个人观点, 如不喜欢请直接绕过. 本人心智健全, 从小看日本动画打日本游戏听日语音乐看日文小说漫画长大, 且祖父祖母没被日本人间接或直接杀害过, 所以你可以理解为我一开始是极端亲日的, 但是实际上和他们接触久了我开始有点反日了…
166 人关注
7633 人关注
988 个回答
236 人关注
7704 人关注
313 个回答
14260 人关注
3187 个回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cf改名卡怎么打空格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