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问题再次受关注 我国会陷入"超低生育率陷阱阱"吗

原标题:人口问题再次受关注 我国会陷入“低生育率陷阱”吗-中国新闻-东方网
&&&新闻热线:021-
原标题:人口问题再次受关注 我国会陷入“低生育率陷阱”吗
原标题:原标题:人口问题再次受关注 我国会陷入“低生育率陷阱”吗
  原标题:人口问题再次受关注 我国会陷入“低生育率陷阱”吗
  “单独两孩”政策在各地陆续启动以来,引起了社会强烈关注,不仅因为这项政策事关每一个家庭,而且政策的推行还附加了缓解人口老龄化等诸多期待。有观点认为“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日趋加快,应尽快全面放开两孩政策”;也有观点认为,“单独两孩”政策遇冷,我国已陷入了“低生育率陷阱”。果真如此吗?
  2月9日,在中国人口形势分析与展望学术研讨会上,来自人口学、统计学、社会学、老年学和经济学等多个领域的近20位专家就“单独两孩”问题展开讨论。
  “单独两孩”9个月申报量达107万对,基本符合预期
  2014年1月起,全国各地陆续启动“单独两孩”政策。截至当年12月底,全国“单独两孩”申报量达到107万对夫妇,主要集中在河北等7个省份,占全国54.9%。
  “按照目前的申报进度,截至2015年3月底,申报总量预计达到120万对至130万对夫妇。”国家卫生计生委基层指导司司长杨文庄介绍说。
  “单独夫妇的申报数量是对未来生育水平的重要预估指标,可以较好地反映一年后实际出生人数。”中国人口学会会长、人民大学教授翟振武指出。
  当前,社会上有疑问:“单独两孩”政策实施前,全国摸底和数据演算预测结果显示,政策覆盖的目标人群约1100万对夫妇,为什么现在仅仅100余万对夫妇申报?
  对此,翟振武指出,根据全国6.4万户抽样调查显示,在符合条件的目标人群中,有生育愿望的夫妇约占60%。据此新增出生人口的总量大约为660万人,但是这一人群不可能在一年内申报生孩,生育愿望会在四五年间缓慢释放,据此算来,平均每年新增出生人口大约130万人至160万人。
  他进一步分析,全国各地的“单独两孩”政策落地时间集中在2014年3月底和4月,到目前仅仅9个月。截至2015年3月的一年间,预计申报数量120万对至130万对,政策开局是基本符合预期的。这一观点得到了其他专家的认同。
  2014年出生人数跳跃上升,“低生育率陷阱”判断缺乏依据
  翟振武指出,在过去的2014年,我国人口有一个重大变化引人关注:出生人口数量“跳跃式”上升。
  据了解,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的生育水平以及相应的出生人数呈现下降趋势,出生人数从此前每年2000多万人下降至2003年的1600万人,之后一直徘徊于1600万人上下。但是,翟振武指出,从2011年出生人数开始连续回升,虽然平均每年只有十几万人的小幅增长,但2014年出现了“跳跃式”上升,比2013年增加47万人,达到了1687万人的数值。
  究竟是何原因导致增加47万人?“分析清楚才有利于制定下一步的人口政策。”中国人民大学女性研究中心主任刘爽指出,除了和生育政策调整相关以外,就她调研的一个人口大省来说,一些夫妇赶在马年内完成生育第一个孩子也是造成人口增加的原因之一。
  专家们认为,出生人数陡增的原因是多方面所致,很难分清孰轻孰重,但一定程度上表明“单独两孩”政策效果正在显现。根据政策启动9个月来申报数量突破百万的情况,翟振武预测,2015年我国出生人口可能会再度大幅度跳跃。
  目前,还有一类观点认为我国已经陷入了“低生育率陷阱”,翟振武直言,这类观点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直接汇总的结果,判断目前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已经降至1.18的水平。而第六次人口普查0岁组人数有漏报是公认的,据此直接计算的总和生育率肯定大大偏低。
  “我国目前的政策生育率是1.47,简单地说,全国所有的人都按政策生育,平均每个妇女生育1.47个孩子,而且现在农村的总和生育率基本都在1.8以上,全国的生育率怎么会是1.18?”翟振武分析,如果按照中国总和生育率在1.18的话,对应的出生人数应该在1300万左右,但是2012年和2013年全国住院分娩出生数都在1500万以上,“判断中国已进入生育危机缺乏依据”。
  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生育政策调整的近期影响微乎其微
  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日趋严重,南开大学人口所教授原新用“超大规模、超快速度、超高水平、超级稳定”四个特点来形容。
  原新解释,截至2014年,我国老年人口为2.12亿人,2050年将达到4.8亿人,规模为世界之最;老龄化水平从目前的15.5%迅速增加到2050年的34%以上,进程之快在全球各国中少有,跻身于高度老龄化国家行列,而且老龄化水平将在本世纪中叶以后始终徘徊在33%上下,呈现高度稳定状态。
  如何缓解人口老龄化?有观点认为,我国启动“单独两孩”政策可以缓解人口老龄化的困境。“生育政策的调整对60年内的老年人口规模的影响微乎其微,因为&单独两孩&政策增加的人口主要出生在2015年后,这些新增人口要在60年后才能变为老年人口。”原新认为,“只要死亡率模式不变,无论启动&单独两孩&还是&普遍两孩&政策,只会在2075年后对我国老年人口规模有影响。”
  同时,原新认为,适度放宽生育政策可以减缓人口老龄化进程,但只会在一定程度上适当调节人口老龄化水平而改变不了人口老龄化的大趋势,尤其是对30至50年内的人口老龄化影响非常小,但是对远期人口老龄化水平有一定影响。
  对此,中国老年学会副会长杜鹏表示赞同,即使启动“普遍两孩”政策,我国的老年人口到2050年仍会超过31%,从我国人口老龄化过程分析,生育政策的调整是必要的,但是不会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产生根本影响。(记者金振娅)
青春派,炫精彩。扫一扫,带走新华炫闻。
  (来源:光明日报)
声明: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东方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962007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安徽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三项制度"宣传提纲为贯彻落实《中共..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安徽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三项制度"宣传提纲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当心&水果陷阱&! 夏天吃水果要避开8个误区.
当前位置: >
> 当心&水果陷阱&! 夏天吃水果要避开8个误区.
当心&水果陷阱&! 夏天吃水果要避开8个误区. 生活南京 /yy/dmzy/1202770.html 06:00:57
夏季到了,气温渐渐升高,很多美味的水果也纷纷上市。美味的水果让很多市民都乐在其中,但吃水果也有学问。如果不小心陷入&水果陷阱&,不仅不能补充营养,还会影响身体健康。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吃水果的8个误区,大家都来看看吧。
气温逐渐回暖,美味&水果季&又要到了,看到市面上琳琅满目的水果,你是不是也心动了呢?专家提醒,食用水果要遵循&新鲜、时令、多种、适量&的原则,同时也有注意避开一些常见误区。
要想充分发挥水果的健康益处,就得避开以下8个误区:
误区1:水果维生素含量最高。
维生素是个大家族,成员很多。水果可能富含其中某些成分,但也有其&短板&,比如水果不含脂溶性维生素,且多数水果的维生素C含量有限。
误区2:多吃水果能减肥。
虽然按单位重量算,水果热量比米饭低,但因其口感好,容易吃多,一不小心,糖分摄入就超标了。这样不仅不能减肥,甚至会起到反效果。
误区3:想吃就吃。
水果含较多的有机酸和单宁类物质,有些还含有活性很强的蛋白酶类。吃的时机不对,可能对胃产生刺激和伤害。
比如香蕉,镁含量很高,空腹吃太多,会造成血液中镁钙比例失调,可能对心血管产生抑制作用。一般,多数水果适合在饭前1&2小时左右食用。
误区4:多吃没坏处。
每天食用水果在200克左右为宜。大部分水果的膳食纤维含量较高,吃太多会引起胃痛、腹胀。此外,胃肠虚寒的老人不可多吃柑橘;胃肠不好或便秘的人应少吃柿子。
有些人吃了菠萝会诱发过敏,胃肠病和凝血功能障碍者不吃为好。香蕉含糖和钾很高,血糖高者和肾功能不全者要少吃。
误区5:水果当饭,养颜美容。
人体一共需要将近50种营养物质才能维持生存,特别是每天需要65克以上的蛋白质,20克以上的脂肪,以维持组织器官的更新和修复。水果含水分85%以上,蛋白质含量却不足1%,几乎不含必需脂肪酸,远远不能满足人体的营养需要。
水果中蛋白质、脂肪以及钙、铁等含量较少,长期拿水果当饭,必定造成蛋白质、脂类等摄入不足,造成营养不良和贫血。
误区6:防农药得削果皮。
水果皮和其皮下部分往往是营养最丰富的部分,扔掉未免可惜。事实上,大家不用过分担心果皮上的农药残留。我国已明确禁止在果蔬等直接入口食品中使用高毒农药,而且大部分水果在采后数日甚至数月后才被食用,农药基本已经分解。
专家建议,吃水果前可以反复冲洗,或在淘米水里浸泡一会儿,祛除其表面残留物质。
误区7:洋水果更营养。
&洋水果&运输、包装、储存费用高,售价也高。进口水果在旅途中便已经开始发生营养物质的降解,新鲜度并不理想。而且,因为要长途运输,往往不等水果完全成熟便采摘下来,通过化学药剂保鲜,可能影响水果的品质。为了卖相好看,这类水果可能会用保鲜剂处理,或在表面打蜡,保持外表光鲜亮丽,但营养成分还是会在运输中逐渐损失。
因此,水果最好吃本地、当季的。
误区8:水果能代替蔬菜。
虽然水果与蔬菜的营养很相似,但水果不能代替蔬菜。如白菜、菠菜的维生素C含量,要比苹果、桃、梨等高出10倍左右。可如果想满足人体一日的维生素C推荐量,则要吃5公斤富士苹果。
(编辑:赵然)
· · · · · · · · ·
上一篇: 下一篇:
网友评论0条,查看全部
[ 网友留言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 网友评论:
网友观注排行低碳产业渐受关注 环保相关专业或成留学&新
&&&&& 日前,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拉开帷幕,谈判代表讨论《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即2012年至2020年的全球减排协议。业内人士预测,这将意味着环保节能行业将进入大发展时期,环保相关专业将成留学生“新宠”。 &
尽管这次全球瞩目的大会能否取得预期成果还是未知,但哥本哈根传达出的节能信号,已让灵敏的企业家从中嗅到了商机。今年中国代表团中首次出现企业家面孔,如“阿拉善生态协会”副理事长宋军、“万科”董事长王石等。
业内人士推测,未来几年内他们很可能掀起一场以“低碳经济”为目标的清洁能源革命。对此,新通国际广东分公司总经理黄淑华预测,太阳能、风电、生物能、电动汽车等领域的相关专业,如能源工程、汽车工程、生物、电子工程、气象学等都将受到学生和家长热捧。黄淑华说,除了工业生产外,人们的日常餐桌上也将掀起革命,没有使用化肥、农药的有机生态食品将广受欢迎。这也意味着相关的农业、食品科学等专业将在教育领域迅速崛起。
随着中国对环保问题的重视,留学生的发展前景尤其被看好。在11月下旬中国就宣布减排目标,到2020年将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在2005年的基础上再降低40%至45%。
黄淑华预测,这一目标直接带来的高技术人才缺口,为未来“海归”们带来大量就业机会。由于目前新能源技术主要掌握在西方发达国家手中,因此有条件留学的学生,如果能在海外留学期间学习到最为先进的新能源技术,回国就业也会更具竞争力。(李志伟)
上一篇: 下一篇:
留学评估申请
近期热门文章
留学热门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js quot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