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讲解解释

分享给站外好友
页面地址:
FLASH地址:
HTML代码:
通用代码:
可以让视频在手机、平板电脑上播放!
举报此视频包含不当内容:
请填写你要举报的内容,标明举报内容所在地时段,将有助于我们更及时的处理举报内容。感谢您对PPS的支持!
广告和欺诈
触犯我的版权
你可以把视频下载到不同的设备
使用电脑飞速下载轻易收藏喜欢的视频
使用苹果设备支持iPhone、iPad高清视频亦可离线观看
使用Android设备支持手机、平板高清视频亦可离线观看
拍下二维码,视频随身看
用PPS影音IOS/Android版扫描二维码,在您的移动设备上继续观看视频,也可以分享给您的好友。
心经全文解释多念心经的好处
手机没装PPS影音?
注:数据来自爱奇艺、PPS全平台
上传时间:5个月前
分&&&&&&类:
暂无相关内容
视频简介:心经全文解释多念心经的好处
现在可以用QQ账号直接发表评论,分享给我的好友
大家都在看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许可证:
Copyright&2005 - 2014 PPStrea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查看: 4019|回复: 19
UID591在线时间805 小时注册时间性别男帖子精华33积分21287
护法同修, 积分 21287, 距离下一级还需 8713 积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在线时间805 小时注册时间性别男帖子精华33积分21287
《般若心经》为汉藏二地佛教弟子广为尊崇及修诵的一部佛经,内容主要为有关“般若空性”的佛学开示。虽然《般若心经》被很多人视为日常念诵的功课经文,其深妙内义却并不易为广大佛子所明了,导致绝大部分三宝弟子只能止于诵念此经而未能深入领纳其中的妙义。
  这本著作之内容乃依据大藏寺祈竹仁宝哲分别在一九九○年应澳洲雪梨弟子请求。一九九三年应马来西亚弟子请求及于一九九六年应香港弟子请法而作之三次释义开示,由编者翻译,笔录及整理合并文义而成。内容若有任何错漏,实为编者之责任。
  法师当年采用藏语原经而作释义开示,故此,编者舍用较多人认识之唐玄奘所译之简本《般若心经》,而采用了各分整全的广本译文之一——宋施护法师译本《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作为中译本释义开示之依据经文,全经已列印于释义开示部分之前以供参考,在释义开示中论至有关经文章句时,亦再次以粗体印出以资对照及识别。此外,在书末亦印出汉地历代以来由不同法师译出之各种译本资料以供参考。
  在传统佛教学经制度中,非常注重科判的定制,以令学者易于掌握内容大纲及忆记所开示之细节,编者依据法师之口授释义分别编定了开示内容之科判及全经之结构,印于书首,祈能令学者易于修习。
  愿一切吉祥!
UID591在线时间805 小时注册时间性别男帖子精华33积分21287
护法同修, 积分 21287, 距离下一级还需 8713 积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在线时间805 小时注册时间性别男帖子精华33积分21287
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全文
宋 施护法师译
  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 在王舍城惊峰山中 与大必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并诸菩萨摩诃萨众 而共围绕 尔时世尊 即入甚深光明宣说正法三摩地 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 在佛会中 而此菩萨摩诃萨 已能修行甚深般若波罗密多 观见五蕴自性皆空 尔时尊者舍利子 承佛威神 前白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 若善男子善女人 于此甚深般若波罗密多法门 乐欲修学者 当云何学 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 告尊者舍利子言 汝今谛听 为汝宣说 若善男子善女人 乐欲修学此甚深般若波罗密多法门者 当观五蕴自性皆空 何名五蕴自性空耶 所谓即色是空 即空是色 色无异于空 空无异于色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 此一切法如是空相 无所生 无所灭 无垢染 无清净 无增长 无损减 舍利子 是故空中无色 无受想行识 无眼耳鼻舌身意 无色声香味触法 无眼界 无眼识界 乃至无意界 无意识界 无无明 无无明尽 乃至无老死 亦无老死尽 无苦集灭道 无智 无所得 亦无无得 舍利子 由是无得故 菩萨摩诃萨 依般若波罗密多相应行故 心无所著 亦无挂碍 以无著无碍故 无有恐怖 远离一切颠倒妄想 究竟圆寂 所有三世诸佛 依此般若波罗密多故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是故应知 般若波罗密多 是广大明 是无上明 是无等等明 而能息除一切苦恼 是即真实无虚妄法 诸修学者 当如是学 我今宣说般若波罗密多大明曰
  他呀他(唵) 卡谛 卡谛 怕那卡谛 怕那三卡谛 仆地 疏哈
  舍利子 诸菩萨摩诃萨 若能诵是般若波罗密多明句 是即修学甚深般若波罗密多 尔时世尊 从三摩地安详而起 赞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 善哉善哉 善男子 如汝所说 如是如是 般若波罗密多 当如是学 是即真实最上究竟 一切如来亦皆随喜 佛说此经已 观自在菩萨摩诃萨 并诸必刍 乃至世间天 人 阿修罗 乾达婆等 一切大众 闻佛所说 皆大欢喜 信受奉行
  经中之咒文译本为依据梵文原咒之重新音译,而非施护法师这译本原文。
UID591在线时间805 小时注册时间性别男帖子精华33积分21287
护法同修, 积分 21287, 距离下一级还需 8713 积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在线时间805 小时注册时间性别男帖子精华33积分21287
般若心经》释义开示
  今晚开始,衲将应顺大家的要求,尝试开示《般若心经》的妙义,但在未开始正式讲说前,大家必须首先调整自己的发心,也就是说:调整自己来这里听法的动机。
  大家来闻法的动机是什么呢?有人因为对佛教有丝毫的好奇而来听经,有人为了消磨时间而来,有人随波逐流跟着朋友来趁个热闹,有人为了积累一些学识,以便成为众人尊重之大学者而来,又有人为了求消灾解难而参加所有的佛教活动,也许还有人只是来看看这个西藏喇嘛到底是什么模样的!这些都不是适当的发心。这些动机并不利于大家学习吸收。大家自视为大乘佛教徒,最终目的应该是要利益所有的有情众生,令他们得到安乐而远离痛苦,但怎样才可以最有效地利益他们呢?我们凡夫的能力有限,故应发心成就无上佛果位,以便有能力去利益众生!但是,成佛必须要圆满福德与智慧二者;而要圆满福慧又必须先学懂积聚福慧资粮的正确方法:所以我们必须去听法、去学经、去学习成佛的方法。大家在听闻佛法开示前,必须预先在心中生起这种正确的闻法发心:“为着利益众生我必须成佛;为了成佛我必须学习成佛之道:故此我当下就要好好听闻法师开示成佛之方法!”,这是听闻任何佛法开示之大乘发心。发心是修持的一个重要环节;噶登派的祖师云:“始”与“终”乃最重要的二事!所谓“始”,指一切佛法活动(如听闻佛法开示)前之发心;所谓“终”乃指佛法修持结尾时之回向;祖师是在说:修持之动机是最重要的,必须在修持前后确实在心中培养出清净而正确的动机!我们所做的事到底是否与佛法相应,正视乎我们的发心,并不取决于所做的事情之性质;若果听法之发心清净正确,即使限于根器下劣而未能完全听懂,这听法的过程也已积聚了一个成佛的种子,未来必定会结果!如果发心并不清净,即使通达了三藏一切经论,这份学识也不能令你向佛果位迈进一小步!故此,大家要小心地调整动机,生出清净、正确的听法之发心。
UID591在线时间805 小时注册时间性别男帖子精华33积分21287
护法同修, 积分 21287, 距离下一级还需 8713 积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在线时间805 小时注册时间性别男帖子精华33积分21287
《出有坏母般若波罗密多心》
(注:《出有坏母般若波罗密多心》为梵语原经名与藏语译本经名直译,这一部梵文经典在中国历代以来有不少译本,以下所列出以供与释义内容对照之中译经文为宋施护译本,其译出之经名称为《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与梵文原经名有小异之处,特此指出;法师于释经名时乃依原梵语经名所说。)
  不论我们在研学什么经论,首先应该研究其经或论的名称。
  在古印度有百千种的地区方言,就等于你们汉人有福建话、北京话及广东话等等不同的方言一样;佛陀的教法主要以二种语系文字被记录流传,即梵语系与巴利语系。《般若心经》的原文属于梵语系大乘经典,不论是藏语或中文的译本都是从原有之梵文原版翻译过来的。在西藏的译经传统中,凡译为藏文之经典必然会先把经文之原文经名刊印列明,例如这《般若心经》原经以梵文抄录,在藏语译本之经文前就印明了梵语经名Bhagavati Prajna Paramita Hrdaya,这是为了列明译文有其印度原经依据来源,而并非西藏之论作或伪经;没有原经依据的译经是不被承认的。传统上,另外会记录原经有多少章、多少节、多少字等等细节,以防后人混淆正法、制造伪经及增删经文等情况,这些都是为确认法源清净的传统制度。
  梵语经名中之Bhagavati一词意为“出有坏母”(注:中国译经师施护之译本经名中译作“佛母”),“出有坏”(Bhagavan,亦译作“薄伽梵及“世尊”)是佛陀的一个尊称,指佛陀已由众苦中超出、已具有一切功德、已破坏一切烦恼有漏。
  “般若波罗密多”(梵语Prajna Paramita)意为“智慧之圆满”或“渡彼岸智慧”,与“空性”有直指之关系。
  “心”(梵语Hrdaya)在这里指的是“心要精华”的意思。
  整个经名的意思就是:“智慧之圆满的心要精华—出有坏母”。
  佛陀依众生不同的根器程度与不同的需要,开示了众多的法门,其中一部分称作“般若”部的开示;在这系列的开示中,有多部长短与程度深浅不同的版本,包括《般若十万偈经》(即《大品般若经》)、《般若二万五千偈经》(即《放光般若经》)、《般若四千偈经》(即《小品般若经》)及《般若三百偈经》(即《金刚经》)等,在这系列的经典中,佛陀开示了最究竟之教授,三世诸佛之微妙心髓证悟;《出有坏母般若波罗多心》(简称《般若心经》)是这系列中最精简的一部经典,故被称为《心经》,即指它是一切“般若”部教法之心要精华。“般若”部教法是教授空性的开示,而空性之证悟是欲求解脱自在的小乘行者与欲证无上佛果位的大乘佛子都必须达致的,不论你修持的目的是了成佛还是为了得到解脱自在之境,你都必须证悟空性,成就“般若”。在普遍情况下,“出有坏”(或“出有坏母”)是我们对诸佛之尊称,但在这经名中,“出有坏母”这个名称被用作经文之尊称;因为修行者必须证悟了“般若”空性方可成佛,诸佛可以说是由“般若”而出生,所以“般若”被喻为三世诸佛之母;因这部经开示“般若”部妙法,所以才被称为“佛母”(“出有坏母”)。
  经文原来之梵语名称现已解释过了。有学识的学者往往单阅经论之全名已能了知其内容的大概要点,在看到《般若心经》的梵文原名时,他们可以从而当下知道这部法典乃由佛所开示、与“空性”有关,而且十分精简。
UID591在线时间805 小时注册时间性别男帖子精华33积分21287
护法同修, 积分 21287, 距离下一级还需 8713 积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在线时间805 小时注册时间性别男帖子精华33积分21287
  此经文可分为三部分:佛陀作此次开示时之背景(序分)、开示之主体内容(正宗分)及开示后发生的事(流通分)。
  现在先说序分部分:
  释佛陀开示是经之背景(序分)
  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 在王舍城鹫峰山中 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并诸菩萨摩诃萨众 而共围绕
  以上这段经文列出了共通的开示背景。这里列明了背景的几个要点:“如是我闻”指出此经乃由佛陀的亲近弟子阿难尊者在佛陀示寂后,依据当年的情景忆述出来而被结集的。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忆述此经者(阿难尊者)是亲闻如此的;事实上,“如是”这两个字有很深妙的意义,真正要细说的话。可以说上几个月!这二字其实已统摄了一切佛法在内。“一时”是指佛陀在“王舍城”说法之时,约在如来世寿五十七岁左右的时候;“世尊”是佛陀的尊称,亦即此部经典之开示者;“在王舍城鹫峰山中”列出当年开示之地点,“王舍城” 是古印度的一个城市,现今已不存在,在印度,现在称为比哈省(Bihar)中的一处,仍可见王舍古城之遗迹,距离佛陀示现成佛的金刚座(即现今称作“菩提伽耶”之圣地)并不太远。“王舍城”对佛教而言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地点,这里是佛陀在世时居住及弘法时间最长的一地,也是佛陀晚年所居住说法的地方。佛陀在世时有很多的史迹是在这里发生的,例如佛陀正是在这里遇上并摄受他的其中两位主要弟子:目犍连与舍利子。这两位尊者都是在这里出生的,最后也在此地入灭;佛经中记述了佛陀的一个亲人提婆达多的事迹:提婆达多也是佛的弟子,但却对佛陀心生怨恨,常常破坏佛陀利生之事行,其中一次他设计令人放出一头疯狂的大象,欲害死佛陀,但大象却被佛陀之慈心降伏了,静静地跪伏在佛前,这件事也是发生于“王舍城”的;佛教史上第一次的僧团结夏安居也在此地的竹林精舍举行;大家都知道佛教史上有一个闻名之国王叫阿育王,这阿育王曾在一夜间建成八万四千个供奉佛陀舍利之塔,其中有一个在中国山西五台山,衲也曾经去瞻礼朝拜过的。这阿育王在迦叶佛陀在世时是一个普通的小孩,他十分尊敬佛陀,有一次他取了一些泥沙当作是金沙供养佛陀,此事也是在王舍城中发生的,后世的人都说他在后来转世中成为威德无比的阿育王正因为这个供佛之因缘。“王舍城”还有一个佛陀曾经在其中沐浴的浴池,现在还见得到!“鹫峰山”是“王舍城”附近的一个山,佛经中云:“阿氏多罗汉与一千五百罗汉住于鹫峰山中。” 其得名有两种解释:此山顶上有一大石状似灵鹫鸟,故得此名,此为一说;另一种释法是:十方净土中之诸大菩萨当年幻化为灵鹫联群飞来闻法,全山被这些灵鹫所围绕,故得此山名。“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并诸菩萨摩诃萨众 而共围绕”是说明当年的听众身份,包括了如阿难、须菩提及舍利子等尊者,具足戒僧人一千二百五十多位(注:即“大苾刍”),同时也有大乘菩萨众如观世音及弥勒等在场。以上数点指出了“时”、“地”、“说法者”、“闻法者”之背景资料,所有的佛经都是以这个结构开始的,包括了“如是我闻”这一句“法证”、“时”、“地”、“说法者”及“闻法者”等纪录。“般若”部有好几部的经典和《妙法莲华经》、《首楞严三昧王经》等重要经典都是在以上所述这段时期及同一地点由佛陀所开示的,大家若有机会去印度朝圣的话,应该在朝礼菩提伽耶之菩提树下金刚座(佛陀成道之处)后,再往鹫峰山上当年佛陀说法之小平台朝礼。以上之经文还有一层非言明的含义,描述了佛陀与诸弟子的不可思议功德:如果大家现在去到鹫峰山佛陀当年说法之处朝礼,可能会生出一个疑问:这么小的一个地方,当年如何容纳一千二百多位大比丘(即“大苾刍”)、诸大菩萨及数以千计的其他弟子呢?佛陀能于一粒微尘中化现千千万万的净土,所以在鹫峰山上的小说法台中要容纳几千个弟子决非难事,我们凡夫自然没可能思议诸佛之功德与力量!所以我们要赞叹佛陀之功德!
UID591在线时间805 小时注册时间性别男帖子精华33积分21287
护法同修, 积分 21287, 距离下一级还需 8713 积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在线时间805 小时注册时间性别男帖子精华33积分21287
尔时世尊 即入甚深光明宣说正法三摩地 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 在佛会中 而此菩萨摩诃萨 已能修行甚深般若波罗密多 观见五蕴自性皆空
  以上这段经文记载当年佛陀开示心经时的不共背景。
  此时佛陀虽处于大众之中,却同时入于“甚深光明宣说正法三摩地”这定境中。“三摩地”定境有不同性质类别,佛陀这时所处的定境是指直接契入万事万像的真实谛性本质的一种定境;经文中的“甚深”二字就是解释了佛陀是入于深妙空性境中。“光明”一词的意思是指佛陀在入于定中时身放无量光明遍布整个世界,净化世间及众生,令众生心中的解脱或成佛的业因种子得以成熟。佛身放光也有另一层的缘起:在佛说法时,会有不少天道的众生到临闻法;普遍上来说他们贡高我慢的心很重,而且也常常身放光明,这种傲慢心态并不利于他们学习佛法,故此,佛陀身放无量光,令天道众生的身光相较之下显得黯然失色,令他们心中的傲慢即时消除,变得十分谦卑好学的心态来听闻佛陀开示,这些是佛陀以悲心利益众生的一种善巧。
  在此同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亦入于观视“五蕴自性皆空”的“甚深般若波罗密多”禅定之中。有关“五蕴”、“空性”及“般若波罗密多”我们慢慢才解说,现在先说说“观自在菩萨摩诃萨”是谁。“观自在”的梵文原字为 Avalokiteshvara,我们藏语称作Chenrezig,他的名字的意思是:以慈悲眼不分昼夜恒常观视众生,自身已由痛苦中解脱而得自在,亦能令众生由苦中得到解脱而成就自在者,中国人一般称他作观世音;“菩萨”的梵文为Bodhisattva,是尊称为利益众生而发愿成就无上佛果位的行者;“摩诃萨”梵文为Mahasattva,意思是“大士”。
  以上这一段记载的是当年佛陀开示时的不共背景。因为佛陀入于空性定境并非是当时众闻法者所知晓的,佛陀身放光明也是要有福缘者方能见到,故此这些情况并非在场大众可知,所以这部分的细节称为“不共”的背景。
UID591在线时间805 小时注册时间性别男帖子精华33积分21287
护法同修, 积分 21287, 距离下一级还需 8713 积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在线时间805 小时注册时间性别男帖子精华33积分21287
释经文之主体内容(正宗分)
  佛陀说此经之背景(“序分”)现已说完了。以下说经文的主体内容(正宗分)。这里面主要分为舍利子的问题、观自在的回答及佛陀对观自在的答案作出印许这三支。
  释舍利子之问
  尔时尊者舍利子。承佛威神 前白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 若善男子善女人 于此甚深般若波罗密多法门 乐欲修学者 当云何学
  这一段经文是说:当时尊者舍利子,受了佛陀之神通力加持驱使,向观世音大士发问:“如果有善男子或女子,想要修持学习圆满智慧法门,应该怎样去修学?”
  舍利子是人名(注:梵名Shaiputra ,“舍利”即一种称为“鸬鹚”的鸟类,“舍利子”之母名为“鸬鹚”,故舍利子被称“鸬鹚之儿子”,亦有译师依其梵音译作“舍利弗”)他是佛陀的亲近弟子之一,当时已成就了小乘声闻罗汉之境界,他受了入于定中的佛陀所加持而作这样的发问。“善男子善女人”是指已入于大乘道之男女修行者,亦即已发菩提心的行者。在这里顺带一提,衲在内地常常遇上有不少人认为女性不可能成佛,这是一个很错误的想法!在这经中就提到“善男子善女人”,并无说女人就不可以修持或者不可能成佛!
  “般若”是“智慧”的意思。“波罗密多”是指圆满法门。我们有时会听到布施、持戒、安忍、精进、禅定与般若等名词,统称六波罗密多或六种圆满法门,这些是大乘行者必须去修持乃至成就的项目,这部经正是谈此六者中之“般若”的圆满之方法。
  “甚深般若波罗密多法门”是指有关“空性”之智慧法门;“空性”的证悟被称为“甚深”,是因为在证悟了它后,我们可以从无始轮回中得以解脱出来;它亦被称为“般若波罗密多”,因为“空性”,亦即一切事物现像的真实谛性,正是智慧的圆满之主要修证对象;“空性”同时在这里被称为“法门”,因为我们必须要透过证悟“空性”,方能成就解脱(小乘证果)或佛果位(大乘证果)!
  舍利子是小乘罗汉之果位,观世音则早已于无量劫前成佛,只是为了利益众生的原因而化现菩萨之相而已。他们两位都已成就了“空性”之体悟,在这时,他们两位只是因着佛陀之神通加持所驱使故,舍利子才这样发问,以与观世者大士之对答而开示正法利益众生。
  有些人会生出一疑:既然《般若心经》之主体内容为舍利子与观世音的问答而非佛陀所说的,为何仍被视为佛陀之开示呢?其实佛陀并不一定需要以其金口直接宣说正法。佛陀有时以加持力令其弟子开示妙法,有时以佛身放大光明宣示佛法,有时甚至加持令风吹树叶之瑟瑟声化为令众生闻受佛法的妙音,这些都同被视为佛陀之亲身开示。(注:这种情况下之开示称为“等流身所作开示”),佛陀与我们凡夫不同,我们想表达意思就必须要说话,但佛陀却有种种奇妙善巧可以宣示法理。现在衲坐在这里说话,你们嫌衲之声音不大,安装了一套扩音设备;衲不懂英语及汉语,所以另外又要有两位传译员帮忙翻译,否则大家就听不懂衲的开示;佛陀开示时可不是这样的!佛陀的声音可以令所有听法者不论坐远坐近皆可得闻,而且因着佛陀之神通威德,闻法者各以自己通晓的方言听到佛陀的妙法,不需要翻译员帮忙。
  舍利子的问题可以被解作:“若有已经生起了菩提心的男修行者或女修行者,想要修证深妙的“空性”智慧这种圆满的法门,应该如何去进行呢?”
UID591在线时间805 小时注册时间性别男帖子精华33积分21287
护法同修, 积分 21287, 距离下一级还需 8713 积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在线时间805 小时注册时间性别男帖子精华33积分21287
小乘以上的修持者,因为自己见悟六道轮回之苦况,生起了出离心,同时又因体悟到从无始以往轮回以来,众生皆曾经是他的母亲,故不忍见如母众生困于轮回苦海之中,而生起了愿众生得乐的大慈心及不愿见众生受苦之大悲心,进而生起了大愿心——必须自己成就无上佛果位,俾能具有佛陀的能力来度助众生脱出苦海,这个为众生而发愿成佛的心称为“菩提心”。要生起真正的菩提心,必须先要具备真正的出离心,然后依“修心七重因果法”或“自他交换法”两种实习及培养菩提心的开示而修证。这样去修行的人叫做大乘修持者,他们的动机是菩提心,他们的目标是要成佛。在生起菩提心的第一刹那,至成就佛果位之间,这个历程也分为五个阶段,在每个阶段中都有应该修证及圆满的章题或果位,完成了才入于下一个阶段,这五个阶段称为“大乘五道”。
  “大乘五道”分为“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及“无学道”,在生起菩提心的当下,行者就正式入于“资粮道”,透过一步一步的修持,行者经历各道的果境,直至入于“无学道”;“无学道”也就是佛果位。
  “大乘五道”与小乘的“声闻乘五道”及“独觉乘五道”的起点不同,终点亦不同,但其中有部分的修持内容是共通的;“空性”之证悟是不论大乘或小乘的行者都必须修证的主体内容及达致各别目标的共通方法。
  至于如何生起出离心及菩提心,大家可以研学《菩提道次第广论》等论著,这些佛法开示源出于佛陀的教授,散见于诸经典中,但对于没有机会或没有条件遍学一切经典的人来说,《菩提道次第广论》等论著是最佳的修学指引,因为它包含了一切必须修学的佛法内容,而且依著行者应该进行的次序开示修持的方法及明列了成功的准则,由入门至成佛间必须学证的内容无不包括在内。《菩提道次第广论》是宗喀巴祖师之巨著。祖师还著有《菩提道次第略论》。后世的历代大师亦对它们作了无数的注疏,例如《速道》、《易行道》、《掌中解脱论》等等。这些都同属于《菩提道次第》系列的教法,都是依随宗喀巴大师之本著而有次序地开示成佛之道的论著,其中《掌中解脱论》是衲的师公柏绷喀大师之开示,衲听说过你们汉地的藏传佛教弟子中有不少是法尊大师及能海大师的再传法脉,法尊大师与能海大师也都是柏绷喀大师的法脉传承,因能海大师之上师康萨仁宝哲及法尊大师之上师安东喇嘛同为柏绷喀大师之弟子,以后在这本论著有中译本时,你们可以好好去修学!此外,宗喀巴大师也曾著有一些极短简却又包含了整个成佛次第道路的短论(也称作“颂文”),例如《普善德根本》及《道之三主要》等,其中《道之三主要》是宗喀巴大师为衲所住持的大藏寺之创寺祖师雅弘竹巴所造的。(注:《普善德根本》亦被称为《诸功德根本颂》及《福德本颂》等名;《道之三主要道》亦被称为《三主要道》及《圣道三要》等名;此外,柏绷喀大师曾为此二论开示了注疏教授,已有中译本,祈竹仁宝哲亦曾依《道之三主要》作释义开示,结集出版为《甘露心华》。)
  现在大家对小乘及大乘行者由入门至成就各别所求之目标这中间所需要修证的历程果境已经有一点大概的认识了,《般若心经》中的佛法开示,尤其是观自在菩萨应舍利子之问而作的答覆,主要是有关“大乘五道”的修持,亦即教授一个大乘行者如何在生起菩提心后,次第修证“空性”而一道一道地经由“资粮道”、“加行道”、“见道”及“修道”而到达“无学道”——佛果位。
UID591在线时间805 小时注册时间性别男帖子精华33积分21287
护法同修, 积分 21287, 距离下一级还需 8713 积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在线时间805 小时注册时间性别男帖子精华33积分21287
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 告尊者舍利子言 汝今谛听 为汝宣说
  这一段是说明观自在正开始向舍利子的问题作出回覆而开示修证“般若空性” 的过程与方法。
  观自在菩萨在这里的开示是受了佛陀之加持而作的,这一点前面已经提过了;故此,此经的主要内容虽非佛陀直接宣说,但我们仍需视其为佛陀的启示。
  观自在的答示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1)对下品根器者之启示;
  (2)对中品根器者之启示;及
  (3)对上品根器者之启示。
  《般若心经》内观自在的回答包含了对这三种不同层次根器的修行人分别而作之详尽、中等及极简洁的开示;由“若善男子善女人 乐欲修学此甚深般若波罗密多法门者 当观五蕴自性皆空……”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对下根者开示修证“空性”的方法,由“是故应知……”至“……当如是学”是对中根者开示同样内容,但比较简洁地去教授;“我今宣说……”至……“是即修学甚深般若波罗密多” 是对上根者极为精简的密义开示,有关这些,我们说下去会慢慢明白。
  释对下根者之开示
  若善男子善女人 乐欲修学此甚深般若波罗密多法门者  当观五蕴自性皆空
  观自在菩萨在作答的起始时,又重覆地强调了两点:
  (1)不论是男性或女性,都可以修学证悟“般若空性”而达致成佛之境界,这一点明显否定了女身不能成佛的错误见地;
  (2)要依“大乘五道”修证“般若空性”智慧,先要具备菩提心;“善男子善女人”是指己发菩提心,入于“资粮道”的男女。这一点也说明了这里的开示是依“大乘五道”而非依“闻乘五道”或“独觉乘五道”而说的。
  观自在菩萨开示说:已发菩提心的男女行者,欲修证“般若空性”智慧法门的话,应该观察“五蕴”的本质是“空性”。那五蕴又是什么呢? “色”、“受”、“想”、“行”、“识”合称“五蕴”,它们包括了所有无常的现象,即所有物质与心灵世界中的所有事物与现象。
  “色蕴”包括了我们能以眼见到的、以耳听到的、以鼻嗅到的、以舌尝到的及以身触到的事物。山、河、你、我等,包括这些事物的颜色、形状、声音、气味、味道及质感,全都属于“色蕴”的一部分。“色蕴”也可以说是物质世界的万物。
“受蕴”是指心识中的领纳感受;当心识接触上一件事物时,“受蕴”便会运作而对这件事物生起乐受、苦受或不乐不苦受三种反应之一。
  “想蕴”是指心识中生起分别念之运作,对一件事物依其特性而生出了分别的意识,也可以说是心识认识事物的功能。
  “行蕴”是指心识中除了“受”与“想”这两种功能以外的所有其他功能,如感情及心理活动等等。例如:专注、信心、嗔恨、妒忌等感情或心理活动,也包括了其他既非“色”也不属于心识的现象,如:时间、生命等等。
  “识蕴”是五官之识与心识,即眼的知觉、耳之知觉、鼻之知觉、舌之知觉、身之知觉及心之知觉。
  “色蕴”统指物质,其余四蕴统摄了精神世界。加起来,它们包括了宇宙中一切万事万物在内。要知道什么是“自性皆空”,必须对“自性”的定义有所了解。如果说一件物品是有“自性”的,也就是说它的本质是“真正存在”的,而且是单独地存在的。“真正地存在”是指它的本质与它的面目表相是一样的,而且通过观察可以肯定它的存在。“单独地存在”是指客观而并不依赖主观因素的存在。这几点开始时并不容易明白,必须细心推敲思维。      
观自在菩萨这一部分的开示是说:欲体悟修证般若空性的大乘行者,应该去体悟色、受、想、行、识等五蕴并非是真正而单独地自我存在的。
UID591在线时间805 小时注册时间性别男帖子精华33积分21287
护法同修, 积分 21287, 距离下一级还需 8713 积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在线时间805 小时注册时间性别男帖子精华33积分21287
何名五蕴自性空耶 所谓即色是空
  从这一句经文开始,观自在解释如何观证“五蕴”之自性为“空性”的方法与过程。
  首先是从“色蕴”说起,因为只要能参透“色”之“空性”,其他四蕴之空性本质也是同样的道理了。
  有些人以为“空性”就是什么都没有的意思,这是一种邪见。他们认为善恶、因果也都是不存在的,乃至认为什么都是不存在的,这个见解把“空性”误解作“无”,这并非“空性”的意义,同时也是不符合佛法的。而一般人的凡俗观点则视一切事物的真正体性为实有自存,这也是错误的。“空性”的意思是指一切事物并无自性,并非以个别自存地与客观地存在的方式而存在。这一点比较难说明,必须在听了以后反复思维推论方可明白。有关“空性”之教理,若要研学,必须小心要在一开始的时候不可出错,否则去到经文中后面部分时,会生出极大的错误见解!
  我们以“色蕴”的“空性”作为例子:比如我面前的这只茶杯,它是一个实物,所以属于“色”的范围之内,一般的俗见视它为有自性地存在的茶杯,也就是说在俗见上它的体性向来就是茶杯。如果我们推前去想一想,它本来是什么呢?它本来是陶泥,加上水份,加上人手加工与烧制过程,最后我们见到成品时就叫它为一只茶杯,这茶杯到底是什么呢?这茶杯的体性与身份到底在哪里?茶杯是陶泥吗?是水吗?是加工的过程吗?都不是!陶泥并非茶杯,只是原料!水也不是茶杯,加工的过程也不是茶杯。若果用同样的陶泥、水、制作过程等造出一个略矮身、略宽的形状,它就不是一只茶杯,而是一只碗了,但大家去想想:既然这形状似乎决定了它是茶杯还是碗的话,茶杯是否就是指这个形状呢?如果以同样形状的物品放酒进去,大家就叫它为酒杯了,那茶杯去了哪里呢?在装茶的时候它是茶杯,装酒的时候它是酒杯,那么的话,它的身份显然不是取决于形状了,那它是否取决于所装东西呢?明显地,茶杯与茶并不相同,茶杯的自性并不存在于茶液之中,我们到现在,还没找到茶杯到底是什么、到底在哪里!如果我们把这茶杯打破来研究,还是找不到茶杯到底在哪里。是在这个碎开了的杯柄中吗?是在这块碎片中吗?是在这个杯盖中吗?都不是!茶杯并非指这只茶杯的某一个部分,所以茶杯并不存在于某一块碎片中,也就是说:茶杯并非我们称为茶杯的这件物品的组成部分、茶杯的体性并不存在于它的任何组成单元之中。你没法拿着一块碎片而说“这就是茶杯!”碎片只是茶杯的部分,并非茶杯的本身!我们把所有的碎片放在一起,它们的总和与原来的茶杯并无分别,如果我们去研究碎片的重量总和、质料成分等等,都是与原来的茶杯是一样的,这是否就是说:组成的部分之总和等于茶杯呢?如果我们把碎片黏起来成为一只碗的模样,它们的总和并无不同,但也就不是茶杯了。可见茶杯并非它的其中一个组成部分,也不是所有组成部分的总和。从另一方面去惟论:假设我们有十头牛,它像的总和也就是一群牛,断不可能变成一群羊!以同样的道理推论,刚才我们已说过:茶杯的每一块碎片都不是茶杯,一堆“不是茶杯”的总和不可能等于一只茶杯,我们只能说它们是一堆茶杯的组成部分,但不能说它们就是茶杯的本身!我们可以用上一生寻找,都不能找到茶杯之个别存在的体性!
  换一个对象来研究:衲叫做罗笙登杜,这个罗笙登杜的自性身份到底在哪里呢?如果罗笙登杜是真正如我们的想法这样地存在的话,他只可能是以四种情况之一而存在:
  (1)罗笙登杜是我的这个身体;
  (2)罗笙登杜是我的思想知觉
  (3)罗笙登杜是我的身体与心的总和;
  (4)罗笙登杜是我的身与心的总和以外的东西。
  如果罗笙登杜真的存在,他只可能以以上四种方式之一而存在。除此以外,逻辑上并无第五个可能性。现在我们逐一去查究:
  如果罗笙登杜就是我的身体,他是这身体的某一部分呢?还是所有部分的总和呢?如果说他是身体的某一部分的话,你可以指出那一部分是他吗?罗笙登杜是我的头吗?是我的脚吗?是我的肺吗?透过一步一步的筛证,可以看出罗笙登杜并非身的某一部分。既然身体的每一部分都不是罗笙登杜,它们的总和也没可能会是罗笙登杜,因为一组非罗笙登杜的东西之总和在逻辑上不可能成为罗笙登杜,正如十头牛加起来绝不可能会是牛以外的另一种东西的结论一样。
UID591在线时间805 小时注册时间性别男帖子精华33积分21287
护法同修, 积分 21287, 距离下一级还需 8713 积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在线时间805 小时注册时间性别男帖子精华33积分21287
如果罗笙登杜是我的思想知觉的话,在提到我的思想的时候,为何我们要说 “罗笙登杜的思想呢”?如果我就是这个思想知觉,那就无需以“我的思想”来标志它了。思想知觉还分为眼识、耳识等六识,如果罗笙登杜就是知觉的话,由于知觉有很多种,那就等于说有很多个罗笙登杜了,这也明显地是不合理的。如果罗生登杜不是这身体,也不是知觉,那身体与心(注:知觉)这两种 “非罗笙登杜”的成分加起来之总和断不可能是罗笙登杜,所以罗笙登杜也不是身体与知觉之总和。
  既然罗笙登杜并不存在于身体中,也不存在于心识知觉中,也非此二者之总和,那他是否存在于此二者以外呢?假设没有了我的身体与知觉,那还有什么罗笙登杜可言呢?可见他也非存于身体与知觉以外!
  我们刚才用了茶杯及罗笙登杜这个人作为参思“空性”的对象,但其他的万事万物之“无自性”的存在方式也是一样的,我们可以透过同样的方法去禅思它们的“空性”本质。
  前面已经说过,物质(“色”)并非不存在,而是无自性的,它们并非我们所想的不依条件因缘,独立自存的实在个体,说“即色是空”并不否定依各种因缘而形成的物质之存在性。既然说“色”是并非自性有的,并非独立自存的实在个体,那他们是以何形式存在的呢?他们的存在依赖于心念中假定为能安立的相及立名。天上的彩虹似乎十分实在,有着自已的形相、色彩、位置等等,但若去寻找彩虹,会发现它是寻不得的,它只是依赖阳光、水分及观者之适当距离等因素方可显现;同样地,我们的身体依赖着身体的各部分之组合现相而存在,它只是在我们意念中的一种现相,并非自性有的实体,所以是不能寻得的。
  “色”同时依赖立名方可存在,例如大家把我称为寺院的方丈,在安立了“方丈”这个职位后,我就成为了“方丈”,在未立这个名之前,“方丈”并不存在,在立了“方丈”这个名后,“方丈”就存在了,所以,这个“方丈”的存在与否依附于大家立名的过程,没有立名,“方丈”就不存在。我的肉体并非“方丈”,我的思想也不是“方丈”,这个“方丈”是不可寻得的,只赖于立名,在立名后,这个“方丈”才存在,大家见到我时会说:“呀!方丈来了!”所以,万事万物是以立名之形式而存在的。
  以刚才的茶杯作例:我们已经反复说明了,不论如何寻找,茶杯的个体性并不能寻得,茶杯只是陶泥配合水份及烧制与造形等过程之组合,再加上我们的命名为“茶杯”,它只是如此地存在。没有堪能安名的基础——陶泥,水份及制造过程等各种因缘,茶杯便不存在;即使有了这个因缘而起之物,如果没有了经过命名“茶杯”这概念的过程,“茶杯”还是不存在的。
  我们在六道轮回中经历无教生生死死,是因为在因果与业力的牵引之下,在过去造了业因,就必定会受生而感苦,同时又做新的因,将来还必定会继继受生;综合这些业因,不外乎由身体、语言及意念所造作的,而这些身,语,意作业不外乎由贪嗔痴所引发,这三毒(即贪嗔痴)归根究底乃由我执而生的。在渐渐体悟我们所最为珍爱的身体之本质为“空性”的过程中,我们对它的执恋也会自然退灭,种种烦恼也因此会消退,渐渐地,我们所有的痛苦的根源——我执与无明会被连根拔起,从而体验到自在之境。
  我们的痛苦、轮回生死等都源出于我们执取“我”与其他事物与现象为有自性及实在地存在的这种错误的看法,要由轮回中解脱,必须看透体悟到万事万物的真实谛性——它们的真正体性只是依附缘起及名相而存在的。如果不能生起甚深妙之“空性”正见,即使具备了菩提心等方便,亦不足以成就解脱或佛果位, 故此,此“般若空性”智慧是我们用作对治我执的方法,斩断轮回的慧剑。我们的痛苦与轮回源出于找们对事物的一贯错误观念,以为它们为实有,由这个“我执(执取一个本无自性的“我”为实有的)生出了贪念,嗔恨,甚至继而作出种种业因,最后受到业果之报而体验痛苦与不停的生死轮回,不能超脱。一旦能体悟了“我”的“空性”本质,我执即得以断除,轮回生死这个循环之枷锁也被斩断了。
  大家单单听衲所说并没有用,必须自已细心参思观察:这个“我”到底是在那里?必须列出所有的可能性,然后逐一推敲,到最后会发现这个我们一生以来,或者应该说是从无始生死轮回以来,我们执恋的“我”这个单位个体并不能真正寻得。这个“我”,以及一切万事万物,只不过是很多元素的组合,加上我们给他们的名相标志而存在的,并非个别地、客观地、有自性地存在。我们一直执取“我” 为实有,其实这个“我”只是依附着因缘组合及我们之赋予名相才得以存在的;衲并非是说“我”并不存在,只是说“我”并非以我们一贯所以为的存在方式而存在,“我”是无自性,依缘起及名相而存在的。这个才是“空”的意思,“空性”是 “无自性”的意思,不是“无”或“不存在”的意思!执取“我”或其他事物为自性有地存在是错误的见解;但若以为它们实际上并不存在,也是一种错的见解!万事万物只是因缘之组合,加上我们给予它们的名相概念,并非客观存在的实在个体。以我们刚才说过的茶杯为例:一般的见解视它为自性有——一个客观存在的个体,若我们去参思观察,会发现它的自性并不能寻得,它只是依赖着陶泥、水、人工及烧制过程这些缘的组合,加上我们的概念“这是一个茶杯!”才得以存在的;没有了缘起(即上述因缘之组起),它便不存在;没有了安立名相(给予一个名相概念)它也不存在。又如我们刚才以罗笙登杜这个人作为例子,细心参思以后,我们发现了罗笙登杜既非这肉身,也非思想知觉,也非二者之总和,我们找不到一个实实在在的罗笙登杜,他必须依附这身体及思想的组合及大家安立各相:“这位是罗笙登杜!”的过程才得以存在,这种就是我们所说的“空性”,即“无自性”的意思。依中观应成派的正见,万事万物皆非个体,皆无自性,它们都是依缘起及安立名相而存在的,但却并非说它们并不存在。
  大家或许会觉得仍然不太明白,这是很正常的。“般若”是佛法中究竟之教义,并不容易略听即悟,必须在反复思惟中分析与辩论才能得以明白文字上之意义,还要再禅修方能真正地通达它的心义,所以大家不必太介怀暂时未听得明白,必须假以时日深入参想。
  大家若去修思“般若空性”,必须依止明师而修学,在生起矛盾或疑惑时,向老师提问以释疑,直至对所学的内容真正消化了为止,否则不易生起正见,甚至会生起以为万事万物根本不存在这种断见。
  大家如果真的要去修参“空性”慧的话,单靠偶尔听经是不够的,必须参思“我”与“法”(一切现象)的本质,以智慧分析寻找这个“我”到底是否能寻得,是在身中?在身外?在思想知觉中?在思想知觉以外?依此观察禅修,我们会得知这个“我”实际上不能寻得,逐渐地这个实实在在的“我”的概念会消退,然后我们把心念止住于这种体验之中,一旦这种体验开始消退时,又重复之前所作之观察,这种以观察及专注交替的修持就是“止观双运”,通过观察分析而生出体验觉受的禅修称为“观”,专注于所得体验中而不另起他念叫作“止”,所有的佛法章题,例如生死无常、因果业报等,我们都必须以此止观双运的方法来达致体悟,但起初修持的时候,我们并无能力去修“止”,故此只可尽力而为而已。要修“止”,就必须成就禅定,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达成的。单单教授修禅定的方法,恐怕也需几日几夜,要去修成禅定,更要很长的一段时间去闭关专修,所以我们不可能在这里马上教授,大家可以找机会去研学《菩提道次第广论》等论著中有关修定的章节。
观自在所说的“即色是空”正是说所有物质皆非自性有的,而是依附缘起与立名方有的,这一点就是我们必须去禅参的章题。
UID591在线时间805 小时注册时间性别男帖子精华33积分21287
护法同修, 积分 21287, 距离下一级还需 8713 积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在线时间805 小时注册时间性别男帖子精华33积分21287
  这一句经文并非在重复“即色是空”的开示,而是指出了“色”实为“空”的显现。“即色是空”是说色蕴并无自性,“即空是色”是说色蕴乃为无自性之显现。
  如前所说,物质(“色”)除名相外别无其他存在方式;在一方面,我们必须体悟“色”并无自性,在另一方面,我们同时仍然肯定物质的存在。我们虽然说“茶杯”并无实性,却并非否认这个被称为“茶杯”的东西的确存在,而且的确具有我们心目中认为“茶杯”应该具有之功能——能装茶的特性。同一事物是无自性的“空性”,同时亦是因缘众合所生之物,它的本质是无自性的,它的存在方式是缘起组合及安名;我们必须以这个方法去参思,才不会堕入断见(即以为一切皆不存在)或常见(即以为一切事物为自性实在存在的),这种正确的“空性”见是中观应成派的宗见,并不把“空”与“有”视为矛盾的对立。
  物质虽然在本质上是“空性”,但我们的心识仍然见有它的现相,故此,“色” 乃“空”之幻化显现,“色”并非是与“空”对立的,而是由“空”中显现出来的。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应视一切所见、所触、所闻等等境物为“空”之幻化显现,虽见它们似乎仍像是真正地存在,我们却要视为“空性”之幻化显现;在体悟到“色”乃“空”之幻化显现时,便不会执取亲友、仇敌等等之实有性,心中自然会除却烦恼。
  色无异于空 空无异于色
  在这两句中,观自在指出了“色”与“空”是一体的两面,这里所说的 “空”,是指“色蕴”之本无自性。“色蕴”(物质)为缘起之相,其性质为无自性。物质的本性就是其无自性的特征,所以它(物质)与它的无自性是不可分开的同一体,就如大家面前的铜佛像,铜所现之相是佛像,佛像的本质是铜,这两方面实为同一体,不说这是佛像而不是铜,也不能说这是铜而不是佛像,虽然铜与佛像并非同一回事,但二者却是不可分开的一体,佛像本身是铜所显现之相,离开了铜就没有佛像可言了。 “无异”的意思并非说二者是相同的,而是说二者是不离的一体,正如刚才的例子:铜并非佛像,佛像也不是铜,但铜与佛像二者是一体之两面,不能分开来说,同样地,“色”与“色之无自性”也是一体的两面,二者并非相同,但不能分开;物质的本体就是它无自性的这个特质,由此无自性中,我们心中显出有物质之现相。这个并无物质的自性的东西是什么呢?正是物质的本身,所以 “色”与“色之无自性”(即“色”与“色之空性”)二者为同体之二面,以一个角度去看,这是物质之现相——“色”,由另一角度去看,我们会说这是物质之体性——“空”,但现相与体性是不能分开的。
  在这一点上,我们要弄得很清楚:“色无异于空”是说“色”与其“空性” 的本质并不相离,并非说“色”与所有五蕴的“空性”都不相离;“色”与“色之无自性”特质是相即不离的,但“色”与其他事物之无自性特质并非同一体,我们不要以为物质是无自性的,思想也是无自性的,所以误以为物质与思想就是相同的。“色无异于空”是说物质之现相与物质之体性是一体的两面,并非说物质的现相与万事万物的体性是同一体;我们可以说“色”与“色之无自性”为同一体,“受”与“受之无自性”为同一体等等,但不能说“色”与“受的无自性”是同一体,故“色无异于空”及“空无异于色”这两句我们必须理解为:“色”与“色之空性”为同一体及“色之空性”与“色”为同一体。
Powered by
X2.5 Design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心经全文解释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