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李为什么会有两个流芳丨个陇西流芳丨个白塘路流芳

[转载]匾额(“门榜”)代表的姓氏
豸府流芳--游;
玉湖流芳--陈;
颖水流芳--陈;&
夹漈流芳--郑;
南湖流芳--郑;
江夏流芳--黄;
秘省流芳--余;
泥山流芳--孔;
苏湖流芳--胡;
紫荆流芳--田;
六桂流芳--方;
九牧流芳--林;
乔木流芳--林;
延陵流芳--吴;
渤海流芳--吴;
陇西流芳--李;
白塘流芳--李;
天水流芳--庄;&
乐安流芳--孙;
高平流芳--范;&
版筑流芳--傅;&
金紫流芳--杨;
锦霞流芳--汪;
荔谱流芳--蔡;
宝树流芳--谢;
三槐流芳--王;
彤管流芳--毛;
古濑流芳--叶;
琅琊流芳--符;
易水流芳--汤。
清白传家--杨
禄阁流芳--刘
相国遗风--张
三省传家--曾
义门传家--陈
曲江风度--张
金鉴流芳--张
庐江世德--何
东海家声--何
循州世德--罗
理学家声——罗
理学家风——罗
探花门第--罗
彭城世德--刘
龙门世德--李
史柱家声--李
秘书世德--赖
上策家声--赖
九龙世德--林
双桂家声--林
东观流薇--黄
叔度高风--黄
豫章遗风--罗
新安垂风--余
水部高风--何
南阳世第--邹
江夏渊源--黄
颖川家声--赖
四知家风--杨
关西世第--杨
枢密家声--丘
鸿胪世德--丘
三省门第--曾
一贯家声--曾
倚马才高--李
登龙望重--李
武城世第--曾
鲁国家声--曾
江夏家声--黄
颖川政积--黄
瓜山世泽--潘
花县家声--潘
济阳世德--丁
虎观家声--丁&
东海家声--丁
弘农世德--刁
晋相家声--刁&
太原世德--王
两晋家声--王
三槐世德--王
乡贤世德--古
国宝家声--古
岭南首第--古&
汉儒世德--卢
唐相家声--卢&
乡贤世德--叶
刺史家声--叶&
四知世德--杨
三相家声--杨&
延陵世德--吴
渤海家声--吴&
清河世泽--张
两铭世德--张
百忍家声--张&
青钱世泽--金
义门世德--陈
歧国家声--陈
颖山世德--陈
颍水家声--陈
颍川世德--陈
大史家声--陈
柳溪世德--陈
循铎家声--陈
柳溪源远--陈
循铎声宏--陈&
九龙世德--林
双桂家声--林&
颍川世泽--黄
江夏家声--黄&
商贤世德--彭
宋史家声--彭
武城世德--曾
沂水家声--曾&
鹤山世德--魏
麟阁家声--魏。&
鹅湖世德--朱
鹿洞家声--朱&
颍川世泽--钟
太傅家声--钟
荥阳世泽--钟
晋阳世泽--钟
长史家声--钟
文选南朝--萧
勋隆两汉--萧&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匾额(“门榜”)代表的姓氏
豸府流芳--游;
玉湖流芳--陈;
颖水流芳--陈;&
夹漈流芳--郑;
南湖流芳--郑;
江夏流芳--黄;
秘省流芳--余;
泥山流芳--孔;
苏湖流芳--胡;
紫荆流芳--田;
六桂流芳--方;
九牧流芳--林;
乔木流芳--林;
延陵流芳--吴;
渤海流芳--吴;
陇西流芳--李;
白塘流芳--李;
天水流芳--庄;&
乐安流芳--孙;
高平流芳--范;&
版筑流芳--傅;&
金紫流芳--杨;
锦霞流芳--汪;
荔谱流芳--蔡;
宝树流芳--谢;
三槐流芳--王;
彤管流芳--毛;
古濑流芳--叶;
琅琊流芳--符;
易水流芳--汤。
清白传家--杨
禄阁流芳--刘
相国遗风--张
三省传家--曾
义门传家--陈
曲江风度--张
金鉴流芳--张
庐江世德--何
东海家声--何
循州世德--罗
理学家声——罗
理学家风——罗
探花门第--罗
彭城世德--刘
龙门世德--李
史柱家声--李
秘书世德--赖
上策家声--赖
九龙世德--林
双桂家声--林
东观流薇--黄
叔度高风--黄
豫章遗风--罗
新安垂风--余
水部高风--何
南阳世第--邹
江夏渊源--黄
颖川家声--赖
四知家风--杨
关西世第--杨
枢密家声--丘
鸿胪世德--丘
三省门第--曾
一贯家声--曾
倚马才高--李
登龙望重--李
武城世第--曾
鲁国家声--曾
江夏家声--黄
颖川政积--黄
瓜山世泽--潘
花县家声--潘
济阳世德--丁
虎观家声--丁&
东海家声--丁
弘农世德--刁
晋相家声--刁&
太原世德--王
两晋家声--王
三槐世德--王
乡贤世德--古
国宝家声--古
岭南首第--古&
汉儒世德--卢
唐相家声--卢&
乡贤世德--叶
刺史家声--叶&
四知世德--杨
三相家声--杨&
延陵世德--吴
渤海家声--吴&
清河世泽--张
两铭世德--张
百忍家声--张&
青钱世泽--金
义门世德--陈
歧国家声--陈
颖山世德--陈
颍水家声--陈
颍川世德--陈
大史家声--陈
柳溪世德--陈
循铎家声--陈
柳溪源远--陈
循铎声宏--陈&
九龙世德--林
双桂家声--林&
颍川世泽--黄
江夏家声--黄&
商贤世德--彭
宋史家声--彭
武城世德--曾
沂水家声--曾&
鹤山世德--魏
麟阁家声--魏。&
鹅湖世德--朱
鹿洞家声--朱&
颍川世泽--钟
太傅家声--钟
荥阳世泽--钟
晋阳世泽--钟
长史家声--钟
文选南朝--萧
勋隆两汉--萧&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桑梓小阅》(高年段)
1、童年的“五日祭”………………………………
2、赛龙舟……………………………………………
3、详谈“做牙”……………………………………
莆田冬至习俗………………………..…………
5、“做大岁”的由来……………………..…………
6、正月初二“不能走亲戚”的由来………………
7、看莆仙戏…………………………………….……
8、土海冬韵……………………………...……………
9、紫霄怪石……………………………………………
10、九鲤飞瀑入梦来…………………….……………
11、莆田红团………………………………………
12、龙眼……………………………………………
13、笏石:时光的涂鸦墙…………………………
14、老街上的铁皮匠………………………………
15、乡村童年……………………………..…….…
16、值得回味的糖葫芦…………………..…….…
17、甘薯情结…………………………..….………
18、连枷的故事…………………………..………
19、母亲的菜园……………………………………
诗苑:乡愁……………………..……...……
21、流芳姓氏谱…………………………………
22、莆田姓氏对联………………………………
童年的“五日祭”(作者:陈海媛)
栀子花开的时候,我就在盼望过端午节了。童年时,端午节是仅次于春节的节日,我们叫它“五日祭”。那时文化不高,也没有跟屈原联系在一起,只当这是一个节日。那时农村还没流行过“六一”节,端午就相当于我们的儿童节。
在黄石乡下,按习俗,大人无论自家经济情况怎样,“五日祭”都要给孩子置办一身新衣,五月初五那天洗过“五味草”之后,美美的穿出去。对于一年难得一身新衣的孩子来说,是极大的诱惑。
端午节的前两天,妈妈就开始置买“五味草”,鸭蛋。放学后回到家里,都是香香的味道。而爸妈给买的新衣,也都准备好了。今年爸爸特地从福清给我带回来一条浅黄色的连衣裙。我上身试了一次,裙摆大大的,还有一圈的蕾丝,在镜前转了一圈,裙摆能飞扬起来,怎么看怎么喜欢。爸妈也都说很好看,我想穿出去溜哒一圈,妈妈不让。说今天穿出去了,&“五日祭”再穿就不是新衣了。我依依不舍地看妈妈收起来。那几天,梦里都是自己穿着黄裙子,在微笑,在奔跑。
&&端午节一早,妈妈就把艾叶插在了家里的门楣和窗户上,据说是为了僻邪驱瘟。她用蛋草煮好了鸭蛋,一个个黄澄澄的。各种祭拜活动后,一大盆的鸭蛋就可以拿来吃了。我用五颜六色的丝线编了两个蛋网,弟弟一个,我一个。
把鸭蛋装进网里,可以装三四个,别在衣服纽扣上,就跑出去跟小伙伴玩了。无非是比比谁的蛋比较多,谁的蛋网漂亮,染的颜色比较漂亮,夸耀一下自己今年新置办的衣服有多漂亮。今年的蛋网是我自己扎的,这件事必须昭告天下。嘻嘻哈哈一阵子,算准点,就赶紧回家。家里这时妈妈应该已经准备好了“五味水”,得赶紧回家吃饭、洗澡。
&&午饭照例是吃面条,爸爸买回猪舌、猪肚作料,拌上用油熬制的香椿,一碗端出来,鼻间嘴角都是香香的味,是妈妈才能煮出的味道。香椿是前两天才到邻居家采的,切成细细的,用热油淋过,一年到头,家里吃的面,只有这顿才加香椿调味。妈妈说,五月连草都是香的,香椿这时的味道最好。面条是昨天妈妈买来的,特地拿去蒸熟,吃起来干干的、硬硬的,我问妈妈,为什么要这样弄,妈妈说这是习俗。现在想想,可能是为了保鲜吧。那时各家没有冰箱,天气闷热,前一天买来的面条如果不蒸熟了,可能就放坏了。后来家里有了冰箱了,妈妈还是要把面蒸熟了再煮,那一碗面也一直都是童年的味道。
&&饭才吃完,就等不及要洗“五味草”。用小盆洗完头,再用大盆洗澡,妈妈说这样夏天时就不会被“西北雨”淋到了。这时天气虽然闷热,但还不到下河游泳的时节。乡下小孩整天泥里汗里的,这时总能洗出一盆的污水。大人要再冲洗几遍,都觉得不耐烦。草草擦拭干净后,就迫不及待地穿上新衣了。头发还没干呢,滴滴地往新衣服上淌水,也不管,只顾高兴。想爸妈夸几句,他们都忙着收拾。于是抓起蛋网,去各家走一趟,秀秀自己美丽的连衣裙。&&&&&&&&&&&&
&&&&&&&&&&&&&&&&&&&&(摘自《莆田作家》)
赏析:端午节与、、并称为中国民间的四大传统节日。“蛋网”、“吃面条”、洗“五味草”这些都成了作者童年最美的记忆。
思考:端午节有哪些传统的习俗?
童年的“五日祭”之赛龙舟
(作者:陈海媛)
隔壁村有条大河,那里常在端午节举行龙舟比赛。路太远,人太多,爸爸不一定会带我们去。当龙舟训练的鼓声中午时分在村里的河道上响起时,我们就开始央求爸爸。端午这天,爸爸终于同意带我们去凑这个热闹。
&&我们过去的时候,已是下午了,在进行决赛。现场人群簇杂,远远的,有节奏的鼓声就撩得人血气贲张。沿河的岸边,都有人在观望。终点处,人家的阳台上都是人。河岸边,更是用长条椅搭出了几层的人阵。上上下下的,无不伸长了脖子,引颈观望。更有几个,爬到树上,脚踏着树干上,手抓着树枝,正看的津津有味。
我们终于钻过人群,用脚尖在一条长凳上挤出一个窄小的观看空间。我侧着肩膀,费力地探出一个头。眼前的华江河面宽阔,水清风柔。今天的她浓装带彩,河面用木桩彩条隔出了几条水道,风吹拂浪,水波象一层一层的小鱼鳞。五颜六色的彩旗也随之而动。起点在远处,我看不清,听得几声预备的号角响彻四野,龙舟的鼓点渐渐由远而近,踏浪而来。渐渐的,鼓点越来越清晰,龙舟越来越近,我身边的人群开始骚动,与之相应和。
几艘龙舟终于到眼前了,只见龙头翘起,鼓头端坐中间,左右开弓,用力捶出铿然的鼓点。
舟身漆着鲜亮的龙纹水饰,训练有素的水手各坐两边船舷,汗珠和着水珠在他们年青光洁的肌肉上发光。
他们有节奏地挥舞双臂,带动木桨整齐划一地从高往低切向水里。个个全力以赴,脸部显出凌厉的线条。就这样,一艘艘龙舟你追我赶,如梭一般,穿浪飞弛而过。&&&
&各艘龙舟开始接近终点,岸上的鼓劲声一波一波的冲到顶点,有龙头冲刺碰翻终点处彩球的那一刻,人群爆发出雷鸣般的喝彩声,纷纷鼓掌、呐喊,为这种力量的、激情的展示而激动、而亢奋!当所有的龙舟终于都冲过了终点线,水手挥舞双手如英雄般,向两岸致意,人群才袅袅散去,留下往后数天乡村的谈资。
&&我的新衣服被挤得又皱又脏,但我却一点也不介意。多年之后,回想起这一场力与美的较量,那是童年端午记忆里最深刻的一幕,存留了一个值得回味的“五日祭”。
&&时过经年,回想往昔岁月,常有艾香飘过,有龙舟的鼓声响起,那是多么让人留恋的美好时光呀!&&&
(摘自《莆田作家》)
赏析:《赛龙舟》这篇课文描写了我国南方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热闹场面。它是作者童年端午记忆里最深刻的一幕,是一场力与美的较量。
思考:为什么说赛龙舟是作者童年端午记忆里最深刻的一幕?
闲谈“做牙”(作者:谢庆胜)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将又要到了农历十二月十六日,依我家乡习俗,当日全家要团圆做“尾牙”。
  对于“做牙”,土生土长的我再熟悉不过,它伴随着我走过童年、少年时代,让我在苦中取乐,于逆境中求生存。至今谈起,我仍倍感温馨,多少生活艰辛与困苦顿时烟消云散,荡然无存。
  在我家乡,乡亲把农历每月初二和十六日定为“做牙”,并把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定为“头牙”,十二月十六定为“尾牙”。乡亲对此极其重视,即使在那贫苦时期,他们也固守着“再穷也不能穷菩萨”的观念,平时省吃俭用,生活简朴,然而,一到每月初二和十六日“做牙”时,他们会一眼不眨倾其所有置办祭品,敬奉神灵,以求家庭平安,生活富裕。在我印象中,“做牙”一般由妇女主持,且多在傍晚举行。因人手有限,天色已暗,我与小伙伴自告奋勇充当了配角。依辈份分工,大人负责祭拜大宫的大神,我们小孩则祭拜小庙中的小神如祭拜土地公。在盛装祭品时也很讲究,大人用的是提篮,小孩用的是托盘,并只虔办猪肉、白粿、豆腐干等简单的“三味礼”,到了土地庙,因庙小人多,只能在外排队候祭。候祭的时间是漫长的,也难熬,我们的小肚子饿得咕咕叫,眼睛盯着托盘中的祭品,口水咽了又咽,但绝不能有什么非分之想(祭拜完毕,才能享用祭品),否则就是对神灵不恭。好不容易轮到了祭拜,我们会迫不及待一个箭步地冲进去,把祭品按约定俗成的方位有序地摆放在供台上,当空焚香祭拜,口念母亲教的“通词”,意在祈求财神爷福赐财丁贵,德霑禄寿康。尔后,再逐一地焚化“贡银”、“纸钱”,直至祭毕,这时我们才敢放开肚皮“吃福余”,“打牙祭”。童真无邪,在那个饿肚子的年代,我们小孩可不管“做牙”是不是什么迷信。
  有道是“少年不知愁滋味”,期盼“做牙”,我们小孩只希冀能一饱口福,填饱肚子,其它一概不理。大人则不然,她们期盼的是在“做牙”时与神灵进行一次心灵上的对话,她们祀神的目的明明白白,或期盼生意兴隆,发家致富;或期望有出外工作、打工的亲人一切顺利;或子女上学读书的能考上大学,并最终能安排上好工作;或子女未婚的则婚姻如意;甚至祝愿家中的猪、羊、鸡、鸭、猫、狗等六畜兴旺,可谓包罗万象,他们祀一次神就要神保佑一切。以小钱办大事,咱乡亲的头脑就是不简单!
  莆田近年来,随着家庭生活的不断富裕,乡亲“做牙”的档次也越来越高。“做牙”时,摆放在供台上的各种祭品琳琅满目,千秋百味,要有尽有。如炒米粉、炒面条、甜丸子,鸡、鸭、猪、虾类等。但忌有鱼类,因家乡有俗谚云“衰如鱼”。有的家庭为图简单化,就到商店购买了苹果、梨、香蕉、茶酒,肉包、饼干、糕点等各类干品作为祭品,花钱图平安。尤其令人费解的是祭品的档次在变,但乡亲口中所念的“通词”却经久不变,即使我这个咬文嚼字的文人也掺不进去一个优美的词句。从中我豁然开朗感悟到一条不成熟的真理:时代在变,但农民善良的本性是一成不变的,即使人为强制也是枉然。
  令人倍感欣慰的是,如今“做牙”已成为乡村的一个传统文化一代又一代传承下去,那种“头牙吃去死,尾牙吃欢喜”的苦涩日子已一去不复返,富起来的乡亲利用“做牙”之机,邀请亲朋好友和全家人欢聚,打打“牙祭”,聚聚餐,叙叙旧,拉拉家常,何乐而不为呢!&&&&&&&&&&&&&&&&&&&&&&
(摘自《莆田作家》)
赏析:大人“做牙”置办祭品,孩子们放开肚皮“打牙祭”。童真无邪,跃然纸上。“做牙”已成为乡村的传统文化代代传承。&&&&
思考:“做牙”有哪些寓意?
莆田冬至习俗
作为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的冬至(也叫“冬节”)。在北方有吃饺子,南方吃汤圆的风俗。莆田方言有句谚语“冬至夜大过三十夜,冬至早大过初一早”。冬至要到的那几天,多数在外的家人都会回家祭拜祖先,冬至吃汤圆也是一大习俗。
(一)冬至搓丸子
传说古时候山里有个叫顺安的人,因家境贫寒,平日靠打工养活母亲和自己,眼看顺安已年过30了,但还未娶妻,母亲的心里十分着急,便因此忧愁伤神。顺安到处求医问药,可是始终无法医好母亲的病。顺安是个孝子,为了让母亲换换口味。有一天,他把糯米磨成粉,做成一粒粒丸子,母亲十分爱吃,顺安知道了母亲的脾气,天天把丸子插在门上、窗上和墙上,十多年没有间断过。顺安的母亲去世后,人们为学习顺安孝顺母亲的美德,在冬至节时,也将丸子贴在门窗两旁,以教育后代子孙学习顺安爱老敬老的精神。
如今的莆田,还一直延续着这一传统习俗。冬至这天不仅吃“丸仔”,还给自家门窗框上和果树等处贴上“丸仔”。
“冬节”的当天,乡村民众都要起大早(俗称“冬至早”),把搓好的“丸仔”倒进大铁锅里和生姜、水一起煮(这样吃法胃温和)。煮熟的“丸仔”上面加点适量白糖(山里人称“甜丸子”),先用来祭祀祖先和灶公灶母后,然后给自家的门窗框上、果树、米缸、谷缸等处贴上“丸子”,最后才轮到大人小孩吃既甜又圆的“丸子”,寓意一家人团团圆圆,甜蜜幸福。同时,在山区民间,民众还认为到了冬至,就意味离春天不远,所以有“吃了冬节丸子多一岁”的俗谚。
(二)冬至瞑,祭天祭祖
冬至节的前一夜,俗称“冬至暝”。莆田民间,尤其是农村,家家户户厅堂上都上红蜡烛,在祖先神位前的晾箔上装红福橘。并插上”三春”(福禄寿纸花)一支,又用红纸封着10双筷子,以及生姜一排,板糖一块,供奉在桌子上。供筷子,表示一家团圆;供生姜,表示家庭火辣兴旺;供板糖,表示生活甜美幸福。
待放了鞭炮后,全家便围聚在大厅中,灯光下围坐一起“搓丸子”。丸子即汤圆,丸子有搓成桂圆形的,有捏元宝和小狗的,以表示小狗叼元宝,家庭好运发财。莆田的丸子一般是白色的。家中本年如有新婚的夫妻,搓的丸子要加红色,还要搓一些如豆粒大小的丸子,以便丢到屋顶上让事鹊啄食,俗称“客鸟鸟丸”。当喜鹊前来争食时,发出嘻嘻叫声,表示报喜。还有捏“金元宝、金钱臼”,表示家运通达发财。小孩子们喜欢捏小动物:小狗、小猫、小兔,表示家业六畜兴旺。
第二天早上俗称“冬至早”,当家女人起早给全家人下搓好的汤圆。吃完汤圆,举家上山扫墓。由于“冬至暝”夜最长,小孩子又爱吃“丸仔汤”,故有“爱吃一碗丸仔,盼啊天不汤光”的俗谚。
(三)拜祭祖墓
在冬至节早上吃了丸子后,全家便带着煮熟的丸子、水果、香、银纸等祭品,上山扫墓,祭祀祖先。
莆田分南北洋,南洋多是清明扫墓,北洋则是冬至扫墓的多。清明扫墓的少,清明前去世的就清明扫墓,冬至前去世的就是冬至扫墓。一些上了年纪的人说,冬至扫墓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可以避开春耕,不会耽误农活;也有传说是因为古代农民粮食少,清明前后无法办理“三牲”祭品,冬至前后则是秋收后粮食充足的时候。&&&&&
&&&&&&&&&&&&&&&&&&&&&&(摘自《莆田大鱼网》)&&&&&&&&&&&&&&&&&&&&&&&&&&&&
拓展:冬至——“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冬至这天,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加上这天是阳气初萌而冬尽春回的日子,所以称之为“冬至”。吃汤圆也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团。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冬至是一个内容丰富的节日,据传,冬至在历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经是个很热闹的日子。
思考:冬至有哪些传统活动?
“做大岁”的由来
春节是辞旧迎新的传统佳节,是中国及周边一些国家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莆田市过春节与全国各地大同小异,特别之处在于“做大岁”、贴“白额春联”等。
正月“做大岁”的习俗分布于莆田市以及与莆田毗邻的福清新厝、惠安蒜岭等流行莆仙方言的乡村。这个习俗,源于明嘉靖年间兴化府被倭寇屠城、仙游县城被倭寇围攻的浩劫,迄今已届450年。
明代嘉靖四十一年(1562),倭寇侵犯福建,占领莆田林墩等地,建立据点,四处烧杀掠抢。兴化府城(今莆田城)在农历十一月二十九晚被倭寇攻陷,并被占据达两个月之久。城内被焚毁殆尽,军民被杀害达万余人。当时,莆田男女老少奋起反抗,被倭寇割舌断胫,或火焚、钉死,惨不忍睹,倭贼灭绝人性的暴行震惊海内外。据说,莆田府城是福建唯一被倭寇攻破的府城,震惊了朝野内外。府城失陷后,朝廷命谭纶巡抚福建,俞大猷为福建总兵,戚继光为副总兵来莆破倭。
次年正月廿五日,由于城内死尸腥臭不可居,倭寇只得弃城出踞崎头为巢,直到抗倭英雄戚继光增援兵到,兴化城得以光复。这时,逃亡山区的老百姓,才纷纷于二月初二返回家里。大家开始掩埋遇害亲友的尸体。当时,年节已过,人们只得在二月初二那天互相探望之后,于二月初四补过除夕。
后来,为纪念莆田这一段悲惨的日子,莆田民间和以往一样,于农历十二月三十日夜过除夕。人们约定将农历二月初四补“做岁”,改为正月初四“做岁”(围炉),并将年三十晚上改为“做小岁”,正月初四晚上称为“做大岁”,初五同初一相同早饭每人一碗面。同时将二月初二日约定为正月初二日,作为探望亲友伤亡的不祥日子,俗称探亡日。至今莆田人每年这一天,都不互串门拜年或走亲访友,但初一早到过的,不属忌讳之列。
同是莆田市的仙游县除夕风俗,与莆田市区又不相同。莆田是正月初四“做大岁”,而仙游县却是正月初五“做大岁”。这是因为那年倭寇攻陷莆田城后,次年冬大举进犯仙游县境,到处杀掠。仙游城内百姓四处逃生,流离失所,无法团聚过年,直至戚继光兵到,倭寇溃逃,百姓才得以重聚团圆,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起,仙游民间便俗定正月初五日,吴宅人吴廷珠(兴化府监军)在抗倭中战死,乡里人为纪念他,定正月初五为悼为日,所以吴宅人有正月初五不“做大岁”的风俗。莆仙地区正月初四和初五日“做大岁”的风俗一直沿袭迄今。(摘自《莆田大鱼网》)
赏析:莆田人们约定将农历二月初四补“做岁”,改为正月初四“做岁”(围炉),并将年三十晚上改为“做小岁”,正月初四晚上称为“做大岁”,家人重聚团圆,美满幸福。
思考:1、“做大岁”的习俗由来是什么?2、莆田和仙游“做大岁”习俗有什么不同?
正月初二不能“走亲戚”的由来
正月初二是“探亡日”
福建莆田地区正月初二为“探亡日”,这一天互不登门,以表示对倭寇侵害中死难亲人的哀悼。至今莆田人每年这一天,都不互相串门拜年,或者走亲访友,害怕把霉头带给别人。
这要说起四百年前一段惨痛的历史。明朝名将戚继光在莆田消灭了倭寇后,就到浙江攻打倭寇。哪知戚继光前脚刚走,一部分倭寇后脚又来。那天,正好是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都在贴春联,挂红灯笼,摆宴席守岁呢。
突然,杀声震天,倭寇手持刀枪,见人就杀,入户就抢。一时间,人们逃的逃,亡的亡。再说,戚继光才到浙江,又听说莆田受难,就立即带兵回来。大年三十晚上赶到了福州乌龙江北岸。驻扎在莆田的倭寇,派探子去打探,认为从浙江到福州,起码要再走一天才能到莆田,就是到了,也是又饥又渴。就下令让贼子贼孙们在莆田尽情欢醉。
戚继光命令士兵连夜赶路,到了福清,福清人民用绳子穿了饼,挂在士兵脖子上(现在成为了福清的特色食品——光(戚继光)饼),让士兵边跑边吃。而且戚继光的士兵平常训练的时候都是脚扎沙包,这回赶路,对这些精兵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三十晚上四更天,戚继光士兵已经到了莆田,个个吃的饱,而且精神百倍。包围了莆田。
戚继光先派几十名精兵,爬到城里,约定五更打鼓鸣钟,而后内外夹攻。倭寇们喝的醉醺醺,还在梦中,突然听到钟鼓齐鸣,个个惊惶失措。于是,不管看到什麽。举刀就杀。杀到天朦朦亮的时候,才发现是自己人杀自己人。倭寇发现大势已去,就从海上匆忙逃去。
初二日,戚继光打赢后,躲避在山里的老百姓回家看,发现亲人被杀,十室九空,血流成河,十分凄凉。大家忙著收尸,料理后事。为了表示对死去亲人的沉痛哀悼,家家户户在大红的春联上覆盖一截白纸,,叫做“白头春联”。又因为初二在家里为亲人收尸,大家就把这日定为“探亡日”。
至今,在福建莆田地区,春联还是有一截白的头,初二那天,就是至亲,也不相往来,不能够拜年的。全家都出去春游了,以示纪念。由于三十晚上没有守岁,所以,初三办年货,初四重新过年(莆田仙游是在初五)。莆田人把三十晚上过年成为小年,把初四(五)叫做大年,过了大年,才真正的长大一岁……
&&&&&&&&&&&&&&&&&&&&&&&&&&&&&&&
(摘自《莆田大鱼网》)
赏析:明朝名将戚继光打败倭寇的事家喻户晓,正月初二不能“走亲戚”的原因是因为正月初是“探亡日”。春联还是有一截白的头,那是对亲人的纪念。
思考:正月初二不能“走亲戚”的由来是什么?
作者:林俊钦
那时我们也看不大懂戏,但因为看戏时,热闹会像一壶烧开的滚水,把平日的庸常、寂寥、无趣统统烫死。所以也便喜欢看戏。
  戏是莆仙戏,用莆仙方言唱。村里要做戏,提前几天,在庙的布告栏上,贴张红色榜文,上书「某某剧团于农历某年某月某日在某处上演某剧为期几天云云」。那时的戏台还要戏班自己搭,几个熟练的师傅,敲敲打打,捣鼓捣鼓,一天就可搭好。戏台木结构,甚是简陋,上面挂几匹大的灰白色帆布。
  看戏的多是老人,年轻人极少。原因简单,老人是看戏长大的,年轻人是看电视。电视自是不必说,通了电,世界就焊在你眼前。戏,演的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忠良奸佞、因果报应......简单说,电视,说的是现在的事。戏,说的是过去的事。现在,跟过去,一定就不一样么?难说。爱看戏的老人家,只要腿脚还利索,哪村有戏便去哪村,看完了,回去路上会点评那个奸臣实在是该死,那个忠臣死得真冤.....田里的蛙,吃饱撑着,呱呱叫个不休,偶有一只顽皮得很,竟从田里一跃而起,跟在人身后,一蹦一跳。像电影里穿着清朝官服的僵尸。月亮在上面笑它。
  村里请戏班唱戏,主要是,给村里最大的庙——永兴社里的神明庆生。莆仙的神明不吃生日蛋糕,莆仙的神明爱看莆仙戏,所以就做莆仙戏给他们看。除此之外,还要预备供品、贡银(一种纸扎的用于焚烧的祭祀用品),烧香祈福。可以想见,神明们该有多惬意,一面享用着善男信女备下的盛馔,一面赏鉴着文艺工作者做的大戏。
  那时走进庙,外面是咿咿呀呀地唱戏。里面却是安静许多。香炉里,香,一炷一炷地、缓缓地、谦卑地烧着。神龛上方,灯火,一盏一盏雍容地亮着。因为是肉眼凡胎的缘故罢,看不见神明们在吃着喝着,只有一尊一尊的神像,极庄严、极静默地立着。烧香的,点香、上香、祷告、叩拜,驾轻就熟,却亦是极虔诚的,不扭捏亦不造作。偶被烟熏得流出泪来,也只轻轻拭去,继续祈祷。
  戏开始了。帷幕徐徐拉开,灯光打下来,角色逐一登场。那时以为,但凡脸画成黑白交错的,是奸臣,画成红的,是忠臣,是好人。没有化妆师,演员自己动手化妆。妆化完,穿上戏服,清清嗓,该上场了。倘天气热,这一身行头可苦了人,戏服厚些倒罢了,但亦有好几盏两百瓦特的灯打在身上,真是热。
  给戏伴奏的乐器有锣、鼓、芦笛、唢呐、二胡等。那时最不喜欢唢呐,因为它最吵。最喜欢芦笛,悠扬、轻盈、飘逸、清雅,像是风流倜傥的侠士随身携带的。
  有人说,听两个莆田人用方言交谈,像吵架。我想,这可能是一句玩笑话,当不得真。其实,用莆田方言说情话兴许不那么动听。但用莆田方言唱莆仙戏,却是极古朴雅致的。一般正式演出之前,会有一段逗趣表演,多为即兴式,称为“加演”,亮点是,挑大梁的丑角,台词极幽默,“包袱”不断,且时不时用莆田方言说唱,引得大家大笑。有上了年纪的,假牙笑得掉地上也不知。那时的空气里,似乎都是快活的笑声。这就是人间罢。
戏还未“团圆”(“团圆”意为戏结束,莆仙戏多以大团圆为结局,故有此说),戏还唱着。咿咿呀呀地唱着。听得魂儿脱了壳。魂儿乘着那歌声,飞啊飞,像一匹大雕,飞在广漠的穹苍之上,飞在雪样的月的光华之中.....
.&&&&&&&&&&
(摘自《莆田作家》)
赏析:莆仙戏就代表了我们莆田人的灵魂。“做莆田人,听莆田戏。”目前国家正在帮莆仙戏申请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曲目中有很多是关于纪录古代的一些事情及神话,民间传说的,每一个故事都是我们最好的生活例子。所以啊,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切莫让它失传于世.正如作者所言:看戏时,热闹会像一壶烧开的滚水,把平日的庸常、寂寥、无趣统统烫死。
思考:莆仙戏有什么特点?
作者:肖海英
隆冬时节,北方已经万里雪飘,闽东地处南方,大多时候却还是风和日丽,倘若不刮风,又有暖阳朗照,这里和暖的不像冬天。
选一个阳光晴好的午后来访土海。冬季是枯水期吧,土海的水,许是浸染了些冬的意味吧,虽缺少春夏季节满盈盈的丰腴可爱,相思成瘦,水几近见底,却柔美得很,如捧心的西子,眉眼微蹙,亭亭玉立在冬日金黄的光晕里,别具一番神韵。难道这样的温婉就是湖的形态?视野之中,蓝天白云,斜阳余晖,波光粼粼,芦草掩映间的土海,将冬的深意一片片涂抹出来。白云、树林、高楼、芦草,都像爱照镜子的美人,一起挤聚到湖水里,如梦如幻的倒影像印象派的画作,在水面淡淡地洇染开来。湖面漫溢的“水葫芦”,野心勃勃的,像贪玩的孩子一味只想溜出塘去。顽皮的小鱼时而跃出水面捣乱一下,待要细看又踪影全无。我想,此刻若是盛夏,湖上的“水葫芦”换成荷花,那么,坐一画舫于湖上悠游,定然别有一番情趣。但是,满湖荷香此时无踪,一城山色在晴空下却更加明朗。
站在湖畔,放眼望去,高高的新楼盘与湖一路之隔,一字排开,巍然矗立于湖的南面。身后,沿土海逶迤蜿蜒的水路,星散着几个小村落。满眼婆娑的绿意里,蜿蜒的木栈道像一条金黄色的巨龙横卧在湖畔,显得十分醒目。往远看,远山含黛迷离,寒烟轻浮,周遭呈现给我的是一种异样的恬静柔美。
  徜徉在草色丰美的湖畔,我们的脚步声与谈笑声,惊起一滩白鹭,“扑棱棱、扑棱棱”的扇翅声此起彼伏,矫捷轻灵的身影在静如冬眠的湖面划开一道道波痕,引起阵阵涟漪。想起李清照的词句:“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此刻,我们无意争渡,却惊起一滩白鹭。奇怪的是,白鹭并没飞走,眨眼间又纷纷飘落回湖里,像一朵朵雪花在碧波中飞舞,给冬日的土海增添了几许灵韵。
  柔光下,土海像一颗镶嵌在秀山福屿里的蓝宝石,柔美婉约。不仅是严冬,土海有含蓄的美,一年四季,它是四幅各有特色的江南水乡田园风景图。春天,几百亩桃花海必让你尽享“桃之夭夭”的“桃花源”美景;夏天,“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的
“荷塘月色”定叫你流连忘返;秋天,“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诗情画意定叫你心旷神怡。“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这几句古诗就是土海的真实写照。
  穿越千年,土海自唐贞观元年开凿,在《新唐书》、《八闽通志》等许多古籍中均有记载。宋理学大师林光朝曾以“独龙醉倒不开眼,遮空万里云张伞。小舟塘外月溶溶,渔歌忽断荷花风。”描画了土海美景;宋进士李亭山曾以“平田一水自萦回,喜见兹塘亦壮哉!”展现了土海风光……土海不大,却能掳获那么多文人墨客的欢心,它的魅力可见一斑。
当时轮进入新时代,每次来访土海,我都惊喜地发现土海和它所处的这片新港城一样,正发生日新月异的蜕变。疏浚湖床、清淤除污、整湖修园……土海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开发和保护,它的每一个角落都呈现绿色和青春,每一处方寸都如此深情和动人。
(摘自《渔村文艺》)
赏析:一个诗意的宁静平和的秀屿土海湿地公园在作者笔下悄然诞生。一切都是那样安谧、温馨,蕴藏着新的生机。
思考:.冬季的土海有什么特点?
作者简介:肖海英,协副主席、秀屿区诗联学会理事。业余创作以散文为主,偶写小说、诗歌。作品散见于《北京文学》、《散文世界》、《福建文学》、《青年文学家》、《海峡诗人》、《福建乡土》、《莆田文学》、《湄洲日报》等文艺刊物。
立秋过后,天气带来稍许的凉爽。
午后,寻一段偷闲时间,拉上拍档,渡紫云溪,过听泉桥,沿蜿蜒小道盘山而上,擦身而过路旁的乡村野味馆,直奔莆田二十四景之一的“紫宵怪石”景区。
&&“紫霄怪石”为福建莆田二十四景之一。紫霄岩海拔559米,在市区以北约10公里处,西天尾镇渭阳村,在九华山北部,漫山遍野奇石嶙峋。这里构成山体的是火成岩,经长期的风化和水侵蚀作用,使奇石嶙峋拟人物,千姿百态,故有“紫霄怪石”之美称。
&&当拨开那一丛婆娑的芦苇,在午后的阳光跳跃下,一块五彩斑斓的“紫宵怪石”全景图挡在了我的去路前方。我在全景图前细细看,想从中找到一条绝美的游览路线,不让哪怕是一个再小的景点从我的眼中错过。
&&抬脚而上,一条沿山而建的石阶,在两旁墨绿的山石间隐没。轻踏石板,扣想登山览胜的心情。首先掠过一座彩漆斑驳的山亭,在山脚下的路口左边,孤单落寞。我沿阶而上,路旁不乏绿意匆匆的植被和高耸入云的大树。
&&一阵秋风吹过,半山腰上,巨石中间挡,石路两边开。我选择了右边走,因为我一直相信,我的幸运在右边。
首先入眼的是一座释道两教相容并立的千年古刹——紫霄迎福寺,俗称“紫霄寺”。据说紫宵寺距今有1200多年,是不是真的我不作探究,我只掠奇。只见紫霄寺的四周苍松翠柏、丹枫古樟、榕桐桃荔比比皆是,且看寺前山下枇杷连片成林,寺中左右龙眼桃柚点缀,寺后铺陈洞幽壑深,花茂草密,虫鸣鸟啼。我站在寺前的观景台上,感受着入秋后徐徐吹来的山风,沐浴着西边摇摇欲坠的太阳霞光,望前方一马平川的兴化平原,顿时心神气爽。
&&回望,我的览胜就此开始,映入眼帘的是紫宵寺金碧辉煌的大雄宝殿,内供三清佛、观音菩萨、十八罗汉等,是佛教诵经之地。后为祥云殿,内奉玉皇至尊,香篆弥漫,瑞霭缭绕。往右走,东门有一块高大的岩石,远观酷似昂首而立的雄狮,这里便是人称的“狮子岩”。旁有状似花瓶的巨石一块,上面长着一棵百年老榕树,古干凌云,盘石而生,只见根须婆娑,浓荫蔽日,十分壮观,这就是紫霄岩的“石上榕”花斗石景点。据说“石上榕”下横躺的那石,敲击时其声如鼓,便是“石鼓”,另有一石,从不同的部位轮番击打会发出几种不同的声调,世人称之为“琴石”,可惜了当时我是不知其石真面目,否则我非得“敲琴击鼓”,来一段惊天地泣鬼神的鼓琴音乐,哈哈。绕过紫霄寺,有条石板铺成的小路曲径通幽,直通西门外的一只巨大的石龟,守着一个石门。石门上首的石壁上有榜书摩刻“高山仰止”四字,苍劲有力;前两旁的立石上分刻着“岩前松挂千峰月,云外谷传午夜钟”的对联,迎面便是“石象”,面对着一座悠悠小桥,横快山涧,山涧溪水潺潺而流,清冽干爽。
&&紫霄寺的后面往上爬,有巨石对峙如门,上刻“紫霄岩”三个繁体大字。此次登临且傍晚时分,石门紧闭,无奈再登紫宵岩顶,俯瞰整个紫宵寺,红瓦黑檐层叠镶嵌在怪石嶙峋间。远望天边,朦胧处天海合一,移近处揽一览众山小。抄近道返回紫宵岩,穿过石门旁的小路,有两棵连成“人”字形的连理榕盘根错节,踞石而立,主干凌云,树影婆娑。再绕过连理树,石洞后更是悬崖峭壁,如障似屏。我沿人工建筑简易梯子爬崖而上,绝顶一石名“万岁石”,孤高列戟,尤为峻拔,作君临万般状。登峰顾盼,碧山青岩,光分势展,无石不奇,有似狮子,有似美人,无不惟妙惟肖。细看这里的每一块石头,充分发挥我们的想象,结合传说这里还有“仙人冢”、“暖日台”、“三清石”、“太府厝”、“仙中帽”、“观音石”、“石镜屏”、“石船”“石帆”等石景,各具风姿,无不神形毕肖,引人入胜。
&&紫霄怪石,是紫霄山风光别具特色的一个景观处。来此,不枉此行。&&&&&&&&&&&
&&&&&&&&&&&&&&&&&&&(摘自冬蝉新郎博客)&&&&&&&&&&&&&&&&&&&&&&&&&
&&拓展:“紫霄怪石”为福建莆田二十四景之一。漫山遍野奇石嶙峋,这里构成山体的火成岩,经长期的风化和水侵蚀作用,奇石嶙峋拟人物,千姿百态,同时敲击岩石的不同部位,会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故有“紫霄怪石”之美称。&
思考:1.&“紫霄怪石”的“怪”体现在哪儿?&2.本文主要介绍了哪几种怪石?&
九鲤飞瀑入梦来
(一)九鲤传说
&&汉武帝年间,江西庐江府何氏九兄弟,胸怀天下,但生于乱世,难展抱负,就一心学道修炼,济世救人,当他们得知父亲参与淮南王刘安的叛乱,便一起来到福建隐居。
&&入闽时,九兄弟先是住在福州于山,后在与惠安交界的地方,砍枫树搭亭子居住,这个地方后来叫做枫亭。他们一路飘然来到兴化石湖边,结庐而居,炼丹冶药,教益百姓,且不时云游,泽被四方,故今日福建各地皆有九仙胜迹与传说。
&&时过九年,九兄弟在石湖边,各自掏出金丹一颗,口中念道“金鲤道友,且随我去”。顷刻间,只见湖中波涛翻滚,九条鲤鱼跃出水面。他们便将金丹抛入鲤鱼口中,金鲤的头顶上顿时生出龙角,腾空而起。九兄弟跃然而上,骑着金鲤鱼升天而去。当地百姓,目睹仙迹,所以就将兴化石湖更名为九鲤湖,而仙游县的名称,也因此而来。
(二)神奇飞瀑
&&九鲤湖以飞瀑称奇,被列为中国风光名胜之一。九鲤湖风景最引人入胜的是九漈飞瀑,名曰:雷轰漈、瀑布漈、珠帘漈、玉柱漈、石门漈、五星漈、飞凤漈、棋盘漈、将军漈,落差四百多米。
&&仙源何处来?无乃自天上。不然瀑布泉,那得千万丈?鲤湖飞瀑按每次落差分为九漈,各漈独具特色,瀑布大至一百多米,小到三四米。尤为壮观的是瀑布、珠帘、玉柱三漈。瀑布漈高达百米,白练横空濯沧浪,气势磅礴。珠帘漈从刀削斧劈般的千仞巨石上齐刷刷地滑下,形成万斛水珠,宛若垂帘,颇为壮观。珠帘漈之东侧,水从盘龙山顶贴着石壁滑下,形成两股晶莹的细流,宛如玉箸留双痕,便是玉柱漈。
&&珠帘、玉柱同注一泓深潭,名日九龙潭。它虽小于九鲤湖,却是九漈最佳处,徐霞客盛赞“峻壁环锁,瀑流交映,集奇撮胜,唯此为最”。九漈飞瀑全长十余公里,沿途悬崖夹峙,蜿蜒曲折,奇胜不可名状。
(三)祁梦文化
&&九鲤湖是我国汉族居住区祈梦文化的发源地,何氏九仙是民间流传历史最长、影响最广的司梦神灵,是历史上唯一被公认为全国性崇拜的梦神,其祈梦程式自唐宋一直沿用至今,堪称为研究我国祈梦文化的“活化石”。
&&自唐以来,历代达官显贵、骚人墨客来此朝圣,祈梦之风盛行,形成闻名遐迩的九鲤湖梦文化。据传,北宋名臣蔡襄尝梦游九鲤湖,还留下“何岭巍峨欲插天,回头人与白云连。桃花不点寻常路,从此依稀度九仙。”的诗篇。
&&江南第一才子唐伯虎于明弘治九年为功名事祈梦九鲤湖,梦中得仙人赐墨万锭,应验其日后的书画生涯。为此,唐伯虎还特地在苏州桃花坞上修建“梦墨“亭以志之!明著名文学家冯梦龙曾二上九鲤湖,在将军岩凭吊先祖冯勇将军,并撰长联志慨。他在《古今谈概》中以《造化弄人》为题记述了这段轶事。
&&清顺治戊戌年,屡试不中的安溪童生李光地在九鲤湖祈梦,蒙九仙点化,以捐监生之举为进身之阶,此后果然平步青云,官居文渊阁大学士。《四库全书》总编纂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有两则关于九鲤湖见闻的记述。文中牧童放歌、神女显迹等情节离奇诡异,耐人寻味。
&&如今九仙信徒遍及全国各地及东南亚,民间至今仍保留着来九鲤湖朝圣、祈梦的习俗,这在全国风景名胜区中是绝无仅有的。千百年流传下来的许许多多以梦文化为题材的优美词章和梦验故事,给九鲤湖风景区披上一层神秘的面纱,令人神往。
(原载《福建侨报》2009年7月31日)
拓展:游人迷去路,疑是武夷山。与武夷山、玉华洞并称福建“三绝”的九鲤湖,位于莆田仙游县鲤城东北方向约25公里处的何岭山峦之巅。由九鲤湖、麦斜岩、卓泉岩三大景区组成,面积29平方公里,以湖、洞、瀑、石四奇著称,尤以飞瀑为最,自古以来有“鲤湖飞瀑天下奇”之誉。
思考:“九鲤飞瀑”有什么传说?它的神奇表现在哪儿?
莆田红团——特色传统美食
红团历史传说
传说莆田古代有个名叫盘舍的富家子弟,因迷恋一名叫“美思”的妓女,后因家道衰落,美思知道深感内疚,就想法教他制作一种新颖的糕点。美味招来云外客,清香引出洞中仙,南来北往,生意兴隆,且薄利多销,声名鹊起,乡亲们称其为“盘舍龟”。但盘舍为感谢美思之恩,又不愿点破她的妓女身份,就在每只龟米团上点一小红印,又撒上几粒白米(莆田方言米与美同音),改此龟米团名为“米思盘舍龟”以谢美人,暗表纪念。
制作红团皮。旧时做红团皮颇为讲究,把糯米浸水后,捞起沥干,手工舂成糯米粉,一筛再筛,取其最细的粉末,晾干备用。
用时,加入适量的开水和“食用红”一起揉匀成粉红色的团皮,再从中撮出一小部分,用手捏成薄饼状,就成了“红团皮”。
在做红团皮的同时,可以用高压锅同时煮红团馅儿,一般可以做成糯米馅和绿豆馅两种。糯米馅是把糯米蒸成干饭后,乘热放入白糖,让它成为又粘又软的饭团;绿豆馅则是把绿豆煮烂,放进糖,文火干,再用勺子把绿豆捣碎,靠糖的黏度黏成团。制作时把馅儿捏成直径5厘米左右的球状,即为“红团馅”。&
用“皮”把“馅”包起来,放入木质的粿(俗称红团印)内,印成上拱下平球缺状的红团,曲面上花纹,中间一般印有福、禄、寿、喜、财、丁、贵及双孩儿、庆丰收等字样或图样。
印好的红团的用洗净的剪成圆形的鸡叶(仙游人称鸡蕉叶)或一种大栲树叶(俗称红团叶)垫底,置入蒸笼内,用大火蒸。约20分钟后,打开蒸笼,红艳艳,香喷喷,亮闪闪的红团立刻呈现在眼前。
做红团一般在腊月廿七、廿八两日内进行,除丧服未满的人家白团外,家家户户都要做红团。因此,从做红团这天起,过年的气氛开始浓厚起来。
红团是一种甜食,长时间存放不易变质,若定期加热可存放20多天,因此,它是过年不可或缺的主食。
过年是辞旧迎新的节日,不管在旧的一年中生活过得红火的、一般的中不顺意的,都希望来年过得好,于是大家都想图个吉利,而“红”是吉利的象征,如贴春联、挂红灯、(女人)穿红衣等,当然供品也要来个红的,红团红红的圆圆的,寓全家团团圆圆,大吉大利之意。&&&&&&&&&&&&&&&&&&&&&&
(摘自《莆田美食》)
赏析:红团是莆田的特色传统美食,味甜美味,又寓意全家团团圆圆,大吉大利之意。
思考:1.有关红团的历史传说说给大人听。2.红团的习俗寓意是什么?
莆阳龙眼栽培于汉朝。古有民间传说:莆田地处沿海,海中有条恶龙,时有兴风作浪登陆伤害人物与作物。那时,有个名字叫桂圆的小伙子,英勇善战,一心一意想为民除害,而自告奋勇要与恶龙搏斗。有一天,恶龙又登陆,桂圆机智地跃骑在龙脖子上,挥剑钻刺龙眼,恶龙两眼落地,恶龙巨痛,刚摔尾滚动,桂圆连忙奋刀斩掉龙头。恶龙死了,民众欢呼雀跃,拥抱一团,突然定晴一看,地上的龙眼已萌发成树还结着龙眼形状的果子,摘下一尝,味道清甜,人们就把果子称为“龙眼”。
明朝文学家宋钰白《桂圆诗》云:“圆若骊珠,赤如金丸,肉似玻璃,核如黑漆,补精益髓,蠲渴扶肌,美颜色润肌肤,种种功效不可枚乘。”又作诗赞美:“外衮黄金色,中怀白玉肤。臂破皆走盘,颗颗夜光珠。”
龙眼果皮薄,褐色或青黄。果肉白色柔软多汁、味甜,营养价值连城。不仅可以鲜吃、药用,还能焙干成龙眼干,后来桂圆去世,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把龙眼干称为桂圆。又把龙眼加工成龙眼膏、龙眼罐头、龙眼饮料、桂圆酒。李时珍《本草纲目》载:龙眼果实能治“五脏邪气,安志厌食,除蛊毒,去三虫。久服强魂聪明,轻身不老,通神明,开胃益脾,补虚长智。”核可“主治狐臭,用六枚,同胡椒二七枚研末,遇汗出即擦之。”
栽培历史悠久,始于隋唐,宋明尤盛。龙眼为百果之珍。在每年春天开花,花味香,是蜜蜂采蜜的好资源。花谢结果,秋果成熟可食,古方言“立秋抽抽,白露熬后(意果成熟大胆吃)。”经发展栽培,品种多,有乌龙饼、土名山、顺风本、立冬本等,还有大量嫁接优良品种。&&&&&&
(摘自《百度百科》)
莆田市位于东海之滨、台湾海峡西岸,因其独特的地理、气候资源,极宜种植龙眼等亚热带珍贵果树,其中龙眼、枇杷、荔枝、蜜柚是莆田四大名果,历来驰名海内外,尤以龙眼为佳,素有“兴化桂元甲天下”之美誉。
思考:请你用一两句话赞赞家乡的龙眼。
笏石老街:时光的涂鸦墙
&回想老街道,非一日。初走过的时候,并不识这一条人群熙然的青石小道,只是见照片,家中的黑白老照片,两侧开头西式小楼夹着一条小道立于照片中,便喜欢上它的那份黑白的神秘,它的热闹,它的熙熙攘攘、人情世态。
  略醒事后,走的多了,方知道,自己喜欢的并非是老街道,而是老街道的那种人气,一种普通的热闹、及儿时的回忆。
  老街道不长,从头到尾也就两里多路。一块块青石拼就的路面有些斑驳,有些凹凸不平,不知是经过多少乡人的脚步摩擦,还有点儿光滑,但不否认的是人走在上面却比水泥地要感到舒服。那时的老街道上很少能见到汽车,偶有一辆经过,老街道的人就都觉得新鲜,三三两两的小孩还会追着尾气跑,恨不能多看上两眼。记忆中,老街道上的人永远都是稀稀拉拉,三三两两,很闲散地走着,且大都是镇附近十里八村的,彼此都不陌生。所以,小时候跟外公出门买东西的时候,这一路上就要和许多人颔首,打招呼,甚至聊上一会儿。
  老街道不宽,宽的地方大约有五米左右,窄的地方就只能一辆人力三轮车能过去。老街道两旁楼里的挤满了店铺,一家挨着一家。那些店铺差不多都是的60年度的土木结构,上下两层,下面营业,上面大部分做库房,店里乱七八糟的东西都堆在那儿,既不显眼,屋里又少了许多零乱,店铺后面一般是老板一家居住的地方。神奇的是,店铺里紧靠墙边或其他什么不显眼的地方会有一付窄窄的木楼梯,只要有人上下楼整个房子都能听见咚咚咚的响声,比如,哪个店里老板要找货,便会弯腰不知道从哪里的楼道咚咚的爬上去,一般只要听到这声音知道哪个店面有生意了,倒也是一趣。
  老街道店铺经营的大都是服装也有不少店铺卖锅碗瓢勺,油盐酱醋,针头线脑之类,另外还有餐馆,照相馆,烟叶铺以及五金行,新华书店等等,排满了一条街。
  老街道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个卖鞋店铺,店铺老板是个年轻姑娘,别人卖货都是两手揣袖儿在那儿等着,她铺前却挂着个喇叭呦喝“鞋,一双十五元,便宜又好看,要买就来看,不买想的慌!”
  用莆仙本地话呦喝既合辙押韵,又幽默风趣。孩子们路过听了,渐渐也跟着会呦呵了。不过她的呦喝虽然上口,但买的人却不多,因为这是个中国鞋城--做鞋。
  一次次离家归家,倏忽,十多年过去了,如今的老街道也现代化了许多,新开的店铺干净整洁的让人难寻旧时的痕迹了,尽管我每年都回去看一看,走一走,但总是怯怯的。离开沪上再次回家过年时,堂弟妈已经长眠在故乡的河边;看着我长大的乡亲老人们,每次回去都一个个永远不能再和我打招呼聊天,已经阴阳两隔,村东头的宫庙不知是哪一年搬迁的,镇的后山头早已变成了"湿地公园"和鳞次栉比的小区楼群。
  有人曾经问我:一座城与一个人的距离是多少?
而今在老街道的路口,我想应该是没有距离的,如果有,应该是是一张动车票的距离,一1200公里。
&&&&&&&&&&&&&&&&&&&&&&&&&&&&&&&&&&
(摘自《渔村文艺》)
旧镇的主街为南埔街,小街巷有观音街等7条,宽不足6米,仅有私营粮店、作坊等60多家。民宅低矮拥挤,却又充满文化气息。许军展《笏石老街:时光的涂鸦墙》,让我们感受笏石老街的古香古色的气息及作者对笏石的思念之情。
思考:笏石老街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作者借本文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作者简介:许军展,中国当代作家协会诗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青年作家联合会会员。祖籍福建福清,1995年11月出生于莆田秀屿。2008年起在《青年文学》《读者》《意林》《青年文摘》《散文诗世界》等内地青年文学刊物上发表作品。
老街上的铁皮匠
文丨李福生
想当年,白铁皮制作的日用品以其经久耐用被老百姓所接受。几乎家家都有白铁皮制作的水桶、盆、壶、瓢等,在六七十年代,这些铁皮制品进入千家万户,盛行一时。
那些年,老街上有几家加工白铁皮制品的店铺,其中有一家人是祖传制作白铁皮制品的,人称“鲎子森”。从他的父辈起就在老街上做铁皮制品,后来他的父亲把手艺传给他,他的老伴和二个儿子耳濡目染,也相续跟他做起这白铁皮活。自我记事起,他们一家人从早上起就开始在店里敲敲打打,用白铁皮加工水桶、簸箕、烟囱、盆等一些日常生活用品,生意一直很红火。
这家铁皮制品店位于老街拐角处,门面还比较大,店铺足有十五六平方米。店里除了一张大工作台外,狭小的空间里堆满了白铁原料和白铁制品。我每天上放学都要经过店前,所以,那清脆的木槌敲打白铁皮的声音,常常吸引我驻足观看。几样简单的工具:铁皮剪刀、木榔头、铁角尺、烙铁……他们一家人从早到晚忙着加工那一张张白花花耀眼的白铁皮,叮叮当当清脆的敲击声不时回响在老街上空。
在他们灵巧的双手之下,白铁皮被裁剪出一块块不同的形状,长方形、扇形、梯形,再经过一锤一锤敲打,焊接,组合,于是一件件结实耐用的喷水壶、屋檐水槽、铁皮水箱等容器被制作出来。
“鲎子森”说:对于白铁皮的活儿,父辈们虽教过,但更多的还是靠平时自己琢磨钻研。一张张白铁皮,经过他们计算、构图、裁剪、接缝等一系列工序,就制作成一件件白铁皮的容器制品。很多单位想做一些行业里特种铁皮制品,“鲎子森”也会根据顾客的描述给它设计制作出来。他一家人在老街上一干就是30多年,忙得不亦乐乎,那时生意十分红火。
&随着旧城改造,这些铁皮制作店也逐渐搬出老街,清脆的敲击声再也听不到了。有一次,我回老街办事,路过改造后繁华大街后面的偏街一个店面,忽然又看见那位熟悉的铁皮匠和他的新店铺。他已是古稀之年,略显佝偻的身子,花白的头发让我有点陌生,只有那熟悉的敲击声,仿佛又回到30多年前。我立即上前与他打上招呼,三十多年未见,“鲎子森”还认出我来,他还叫出我的外号“珠狗”。言谈中,他很怀念过去曾经的风光,那些年,每天顾客盈门,应接不暇。可如今,光顾这里的人已寥寥无几,偶尔有一两单生意也只不过是换锅底壶底,或为某单位做意见箱、书报箱等。
“现在人们都用塑料制品,或不锈钢用具了,白铁皮不再受宠。只有烟囱管道塑料代替不了,仍在使用白铁皮的。”老匠人言语中露出些许遗憾和无奈。不过他也表示,现在的生活好了,也再也不依靠这门手艺为生计,孩子和孙子们都叫他不要再干这铁皮活了,只因丢不下这剪刀和木槌,一日不拿这些工具手就痒痒,一天听不到敲击声心就发慌。说这话时,他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坚持做着这份行当的“鲎子森”成了很多老邻居眼里的风景。
不知这个白铁皮行当还能维持多久,不知这响了多年的敲击声还会继续在我们耳边回响吗?当下的中国确实需要“工匠精神”,可我们扪心自问一下,自已愿意成为一名甘于贫穷与寂寞的工匠吗?&&&&&&&&&&&&&&&&&&&&&&&&&&&&&
(摘自《莆田作家》)
赏析:一张张白铁皮,经过他们计算、构图、裁剪、接缝等一系列工序,就制作成一件件白铁皮的容器制品。简单的工具,灵巧的双手,老匠人“鲎子森”高超的技术令人赞叹。
思考:1、老匠人“鲎子森”高超的技术表现在哪儿?2、为什么说坚持做着这份行当的“鲎子森”成了很多老邻居眼里的风景?
对于生我养我的这个村子,我其实是陌生的。可就是这样陌生而熟悉的乡村,每每回到村里,还未到家门,就那一路上,我总抑制不住内心的欢呼雀跃,每一次呼吸,像注入了什么一样,我总有满血复活之感。也总在从村口到家门口的这&&&一路上,儿时的小事,现今的记忆,便涌在脑海,满在心头。
老实说,自从小学毕业后,在外求学,在外工作,到后来出嫁在外,对于生我养我的这个村子,我其实是陌生的。陌生到连村子的人家,我认识不了几户,更叫不出大家的名字来。大家对我也一样,除了几个邻里还会唤着我的乳名。现在,我若跟在妈妈身边走在村子里,好多人都会纳闷地问我是谁。
可就是这样陌生而熟悉的乡村,每每回到村里,还未到家门,就那一路上,我总抑制不住内心的欢呼雀跃,每一次呼吸,像注入了什么一样,我总有满血复活之感。也总在从村口到家门口的这一路上,儿时的小事,现今的记忆,便涌在脑海,满在心头。
最喜夏夜,天上星光闪,地上村娃忙,真的,我们不是闹。我的左手抓着绿空啤酒瓶,右手拿着白银色的手电筒,正在挨家挨户地搜查。先来到我家的旧灶房,除了砖砌的灶头,瓦盖的屋顶,木制的碗柜,这灶房无处不是泥土混成的。悄悄地,只能悄悄地潜入灶房,轻轻地打开泛着微弱光的手电筒,看到了,看到了,多着呢,灶台上,墙壁上,碗柜旁,随处可见的蟑螂,全是我要捕捉的对象。
小时的我身手敏捷,一步上前,右手掌作鼓状,啪一声下去,蟑螂就乖乖被罩在手心里了,一手一个准。小手轻移,用手指捏起蟑螂,把它塞进啤酒瓶里,哈,这一刻,我的小心脏窃喜得不可形容。只是可惜,高处的那些抓不到,有些狡猾的溜得也快,所以每次也未能满载。但,它们是不死心的,又或者是好了伤疤忘了痛,只要我退出灶房,过些会儿,再回来,我们的较量就又重复开始了。
每个夜晚,我和邻里的几个小孩就这样从我家到邻里家,从邻里家到我家,有时甚至随便进谁家,或有时连路上的茅坑,我们也不放过。那时的蟑螂不叫恶心,叫孩子们的宝贝,透过绿瓶子,看到它们乱窜,仿佛已听到次日天明收蟑螂的人的喊声,仿佛已看到他往我掌心里细数分币,一分,两分……
△△△
那条石头渠道已废弃,我不知道它的年岁,在我记忆里,它绵延着的只有我的疯狂。东头出发,它与平地齐,随着地势,它显得越来越高傲,高过了同学家门的那棵树,高过了它旁边的房屋。再往前走,它已悬空在村子里了。我立在渠道中,其实是有些心慌的,不是因为它高,在东头的同学家,我和伙伴们常常用它比跳高,一米,一米二,不知道有多高,我们不考虑后果的从渠道上往下跳,也不怕骨折了,真是的。我心慌是因为我不会游泳。渠道下面是个大池塘,未知深浅,只见有渔船泛上,只见有水葫芦肆虐,只见白鹭偶翔。可嬉闹很快代替了心慌,伙伴们是狡猾的,偏偏要在这个时候比速度,看谁在规定数的时间里跑到西尽头。唉,速度就是面子,奔跑呗。不得不承认,我总是最慢的那个。
西尽头是花生地、墓地。不晓得,我们为什么喜欢在大人们找不到的地方玩耍。那个大理石墓地,宽敞干净,是我们一致认为的好天地,听说是我们村里那个大户人家李姓的墓,多大户,也不懂得,也不关我们的事。有一天,一个小伙伴认真地趴在墓碑上,沿着石缝往里瞧,黑咕隆咚的,能看见啥,可突然她一脸正经而慌张地说,她看见棺材了。墓地里没有棺材才怪,可问题是我们不想真的看见,仿佛看到了棺材,就看到了鬼一样。一阵安静的吸气后,不知谁先起的头,我们一哄而散,沿着花生田边的小道,歪歪扭扭地小跑回家去。大白天的,真是人吓人啊。
我很喜欢那片农场,林中静谧,鸟鸣草香,成片排队的树,数不清有多少棵。在这里捉迷藏,你花上一天时间也是找不到的。我们大都靠声音来找人的,要是谁都不说话,那真是连蛇的蠕动都能听见了。于是,真的遇见蛇了,它蹲在路中央,高昂着头,吐着舌头,道不清对我们是勾引还是挑衅。若那时,我看过《新白娘子传奇》,我定会希望自己就是那个牧童。可惜我是个拾柴火的女娃。我们不慌也不跑,只是静静地经过它身边,它不恼也不怒啊,见我们走了,自己也悻悻爬走。那时不觉得,多年后甚不解,是那时蛇更温柔纯朴,还是人与自然更和谐。
提到前沁,印象怎不会有盐场呢?盐田万里,结晶池卤水咸香,青涩的海水经风的抚摸,过日光的沐浴,孕育凝固,结晶升华,座座盐山堆起了清亮白花的粗盐,也砌起了盐工的骄傲。如此美好的地方,岂是我们这些闹腾的村娃子愿意放过的。
说我们闹腾,一点也不假,家里并不缺盐,可我们偏偏要来偷盐。先假装的天真浪漫,抠海土,捡铁螺,看到盐工露笑脸,一见时机便潜伏在盐山下,一把两把,直往小袋子里装。嘿嘿……“汪汪汪……”啊,狗来了,盐场的狗那叫一个威武,认真负责,遇见小动静,非狂吠不可,甚至一副露着尖牙淌着口水要直扑向你的样子,远近大小,谁敢惹啊!可我们惹了啊,怎的啊,傻啊,跑啊……又是一副狼狈不堪的样,犬吠声,跑步声,喘气声,耳畔的风声,全搅和在一起了,听不清你在说什么了……
道不尽的乡村童年,岁月像溪流淙淙而前,可童年凝成了水晶,独透光芒,闪耀心田。记忆是没有顺序的,原谅我的散漫。
&&&&&&&&&&&&&&&&&&&&&&&&&&&&&&&&&&
(摘自《莆田作家》)
赏析:童年是一支清凉的歌,唱着令人愉快的曲;童年是一首纯真的诗,记述着我们的欢声与笑语。捉蟑螂、偷食盐,尽情地闹腾,儿时的小事,现今的记忆,便涌在脑海,满在心头。
思考:作者描绘了乡村童年的哪些事儿?
值得回味的糖葫芦
从前,每有回老家的机会,我总是希望听到的是乡下要“做戏”了。说起来,
“做戏”值得我回味的并非戏子们尖声尖气的唱腔,更不是华丽流彩的戏服,而是卖糖葫芦的吆喝。
  在城里很难得见到卖糖葫芦,于是我总是盼望能在家乡有做戏的日子,去戏台前买一串糖葫芦解馋。因为每逢元宵,家乡的小戏台就要迎接戏班子的到来。当然,也会有一个农民打扮的男人慢慢推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走向戏台。他的车上会有一个神奇的“棒子”,用满满当当一串串通红的糖葫芦点缀,远远望见以为是推着一个大火把四处逛荡。
  而那时的戏台前,也总会围绕像我一样嘴馋的毛孩子,有心满意足地嚼着甜中带酸的山楂;也不乏满面愁云者,看那样子,怕是还未得到大人准允……倒是那卖糖葫芦串的,一脸微笑地望着这群馋嘴的孩子,一边摇头晃脑地听戏。
  这却不是其中最能回味的一桩。大抵最好玩的还是卖糖葫芦的人手里的签筒了。
  幕前嘈杂喧闹的戏腔掩盖了很多声音,但卖糖葫芦的只要一抖动手里的掣签筒,竹筒里的签子就发出一阵阵“哗哗哗”清脆明快的掣签声,那真是对少不经事的我最有力的诱惑了。
  这东西有个玩法,类似今时流行的博饼,倘有谁一时博到了一支有着几个有效点数的签,便能赚着大便宜,不必多花钱便能多得一串糖葫芦。这个活动引着一帮傻孩子围着糖葫芦里三层外三层,闹哄哄地要试手气,只是所有人的手气大约都要不管用的。
  我是从未抽过竹签的,不过真见过竟抽到了三、四串糖葫芦的,那时节定然会出现一个小高潮,惹得一群毛孩子乱叫起哄开心无比。
  因了这个缘故,小伙伴们对于竹签是怀有又爱又怕的情结的。可买它的寓意却不在此,小孩贪的并非几块钱买了几串山楂,而是在满满的欢喜中圆满了节日。
  从稚嫩到开始走向成熟,从亲身经历到徒留回味,家乡也在悄然消逝原有的味道。随着叔叔伯伯们纷纷盖起了各样的小洋楼,见证那些艰难岁月的低矮的瓦房已渐渐倒塌,无人问津。老宅旁那用花岗岩和水泥粗砌的老戏台也已加固,并在上面加盖气派辉煌的仿古屋顶了。
  只是,蓦地心中涌起惧怕——惧的是往后是糖葫芦会不再出现,怕的是往后会不会只有某一辈人才知道糖葫芦的滋味了。
是谁问过我:“糖葫芦有什么好回味的?”他却不知道,“糖葫芦”和它寓意的“小时候”,就足以让人回味了。
&&&&&&&&&&&&&&&&&&&&&&&&&&&&&&&&&&
(摘自《莆田作家》)
赏析:“糖葫芦”是我们每个童年里最真、最纯、最美的回忆。满满当当一串串通红的糖葫芦是作者童年记忆里最耀眼的一颗星,足以让她细细回味。
思考:“糖葫芦”和它寓意的“小时候”,就足以让人回味了,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
秋天是掘甘薯、刨成地瓜片的最好时令。
  母亲在院子里将掘来的两袋红心薯削皮后,左右分列各一堆,在中间架起长椅,垫上刨刀,侧坐在长椅上双手交替拿着红心薯忙活起来,只见铮亮的刨刀口处,一个个红心薯在母亲利索的动作下,被均匀地刨成大小不一却薄厚分明的地瓜片,在秋天艳阳照耀下,箩筐里的地瓜片层层累积,漫过筐沿。母亲说,秋风头起,气候干燥,刨好地瓜片一个昼夜就会晾晒七、八分干!说罢,她俯下身,摊开手掌扬起一片片地瓜片,这些地瓜片在半空中划过一道道绯红色弧线,弹落、跳跃,继而厚实平整地躺在大院埕,恍然间我游弋在年少时光里,寻找我的甘薯情结……
  家乡“界外”盐碱地只适合栽甘薯,是那时粮食的主要来源。乡人家家户户几乎栽种两亩以上。每年立春一到,乡人整地耙墒备春耕;阳春三月父亲扶犁,母亲栽植甘薯,俗称“栽早薯”;四月五月施肥旺藤;六月、七月田垄间掀薯藤;八月九月掘甘薯、刨地瓜;冬季窖藏甘薯(甘薯放置在土窖里,用薯藤覆盖表层,沙土掩埋不易腐烂)。一到收成之际,田间地头可热闹了,采薯叶,拔薯藤,挥动锄头掘甘薯,小孩子们挑拣甘薯进箩筐,人力车载运,到处忙得不亦乐乎。
  其间,采薯叶和掘甘薯是最为清苦却快乐的事。
  那些年头,一年四季乡邻大部分人家养猪。来自天然农作物喂猪的上等糠料——甘薯叶最具营养价值。于是,一到掘甘薯、刨地瓜之际,自家的甘薯叶基本已采光秃秃,田间地头,碰上谁家掘甘薯,叶子废弃一旁,这些有喂猪的乡人蜂涌而上,有时因为采薯叶,引起口角后反目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我母亲天性爽直,从不会去争什么,所以人缘好,那些没养猪的乡邻遇到母亲总会主动告知她,第二天她们要掘甘薯、刨地瓜,唤母亲可在前天下午先去采摘,就省去拔藤被叶缠的这道工序,母亲不无感激向她们道谢。簌簌秋风中,无数回是我们娘仨俩在田垄中采摘甘薯叶的身影,夜幕笼罩四野中,母亲肩挑一担甘薯叶,我和姐一前一后扛一小袋,拖着疲惫的身躯踏上回家的路。母亲来不及刷洗被甘薯汁染黑的双手(采甘薯叶渗出白色汁液,一遇风立马变得又粘又黑),就架起铡刀切成糠料,以备凌晨煮熟,满足那一圈猪硕大的胃;我和姐直奔井沿,用刷子拼命刮手掌、刷手背,或把双手放在井沿上水泥块来回搓,也没能一度清洗干净,反而是手心手背刷得皲裂,留下一道道血口子。最难堪的是在课桌上动笔、黑板上做题,男生们瞧见我那一双“黑手”唤一句“婶娘仔人不洗手,不害臊!”还好,杨老师出来解围——“你们看看,人家手黑这才是爱劳动的标志嘛,”呵,听着老师的一句话,那时小小心里是何等感激和窃喜哩!前些日子翻阅老照片,其中一张是九岁那年秋天拍的,我的双手黑乎乎(概是采薯叶的缘故罢)不禁笑了!
  采完甘薯叶、掘甘薯、刨地瓜,这些工序一旦忙完,大人们总会唤孩子出去掘别人家地头落下的甘薯,弥补口粮。
  于是,掘甘薯伙伴每人全副武装,挎篮、背篓、扛锄头浩浩荡荡向甘薯地进军了。我们所到之处,用锄头将甘薯地重翻一遍,运气好的,能挖到一个拳头般大的甘薯,都会兴奋大叫,向伙伴们炫耀;他所掘的地盘立即招来伙伴们,他们一涌而上,乱掘一通,空气中全是土尘弥漫收获之外的那份简单和快乐,即使有的伙伴没掘到几个,却乐得哈哈大笑;一个上午或一个下午下来,该是回家的时候了,伙伴们这才想起篮里筐里的果实有多少,回家该怎么向家长汇报?是夸奖还是挨骂的问题了。于是找个空旷地,一起摆上,你掘多了,他掘少了,你会受表扬,她会挨骂,一会儿,这个年纪小的掘得少了,不敢回家哇哇大哭了,伙伴们都是一条心讲义气的,年长的几个孩子王一边安慰一边想办法,嗯,有了,唤上几个大的,眼珠子一瞄,准了,旁地这户“晚甘薯”大面积,长得好,偷掘几个不碍事,说时迟那时快,一骨碌,几个大甘薯在眼前,有人提出疑议:“这怎么行?一看这些甘薯就是刚从藤上拔的,还淌着白汁,大人们瞅见了,会批我们是小偷呢!”“不碍事,看我的,把新甘薯往土里滚几回,再放在草丛里折磨一番,喏,拿出来就是旧的,人家土里落下的!”年纪小的那一批闪着泪光,抹着鼻涕,咧开嘴笑了,皆大欢喜踏上回家的路……&&&&&&&&&&&&&&&&&&&&&&&&&&&&&&&&
(摘自《渔村文艺》)
赏析:采甘薯叶、掘甘薯、刨地瓜,这些童年趣事,虽然清苦,但却快乐,对于打小在农村长大,最也熟悉不过了。《甘薯情结》仿佛让我们又回到了薯地里的童年,作者对甘薯有着深深的情结。
思考:童年哪些事给作者留下深刻的记忆?表达了怎样的情怀?
连枷的故事
文丨黄劲松
在过去下乡劳动的日子里,见过各种各样的农具,大到木制水车,小至铁打镰刀,唯独有一种奇特的农具,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它的名字叫做“枷”!
这个莆田话称做“枷”的东西,是过去农村用来摔打豆杆的一种农具,主要部件有敲杆和竹柄,敲杆也叫“枷头”,由四片一尺多长的竹板夹在坚硬的木轴上而组成;竹柄就是一根五六尺见长的竹竿,将其一头削开留下一小截,再用炭火把留下的一小截烘烧弯曲成套子,最后把木轴安在套口中扎紧,一把枷就制作完成。
在我们家乡,枷这玩意儿主要用来打豆杆。兴化平原人多地少,人们总是在那不多的田地上打注意,每当插完秧苗后,社员就要在田埂边见缝插针种上大豆。到了秋收之际,种在田埂边的豆子也就成熟了,这种成熟于九月间的大豆,兴化人称之为“九月珠”。连根拔起的豆株经过太阳晒干后,再用枷击打脱粒。枷是一种省力机械,利用惯性翻转枷头,在落地的重力作用下,枷头重重摔在豆杆上,其原理与四两拨千斤有异曲同工之妙。打枷的时候,豆株必须平摊在坚硬的砖埕上,操作时只要双手扬起竹柄,套在竹柄上方的枷头便顺着惯性绕轴转动,当高高扬起的枷头落在豆梗上时,就会把豆粒打得四处蹦跳。收获后的九月珠可以用来磨豆浆,做豆腐,还可以拿到集市交换其它产品。
别以为打枷很好玩,没有一定的功夫是根本玩转不起来的。记得七十年代的一天,正在乡下劳动的笔者路过生产队打谷场,遇见几个女社员正用枷打豆子,看着她们扬起枷头轻松击打豆杆,不禁起了好奇心,便上前接过女社员手中竹柄,就要甩打起,想不到这枷根本不听自己使唤,扬起的枷头老是翻不过去,女社员见状,忙对我说,枷头转动前,必须先摆动两下,听她这么一说,我恍然大悟,这不就是利用摆的惯性原理吗?原来枷头转动靠的就是惯性,我随之调整好角度,轻轻晃动枷头,顺着惯性高高扬起连枷,那枷头果然乖乖翻过身来,重重摔在豆梗上。
旧时兴化农村,不少老艺人从事竹制小农具加工,连枷是其中一种产品。在当时农村生产力水平不高的情况下,这些小工具成了农业生产必不可少的劳动工具,在农忙季节,甚至出现产品供不应求,这时候,小店里的师傅就得连夜加工生产,以满足当地农民的需要。&&&&&&&&&&&&&&&&&&
&&&&&(摘自《莆田作家》)
拓展:连枷自古就是农民的一种劳动工具,《齐民要术》和《农政全书》上各有记载:“连枷,击禾器。”“连枷响,麦场登”。而南宋诗人范成大在《秋日田园杂兴》中写道:“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一首七绝诗句,便将旧时农村打谷情景描绘得惟妙惟肖。而“一夜连枷响到明”还是个成语谜面,谜底就叫“通宵达旦,打成一片”,一条谜语,同样把农家彻夜打枷的火热场景刻画得活龙活现。
作者简介:黄劲松,笔名南山松,莆田市荔城区黄石镇人,福建省第五届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多篇小说在《莆田文学》发表,获过莆田市云里风文学奖一等奖、二等奖各一次。
母亲的菜园(节选)
&作者:肖海英
小时候,老家给我的感觉是穷乡僻壤,除了稀稀拉拉的农家青石房、房屋周边的小树林和几条土路,到处是一片绿油油的田野。我家在山腰,房前是自家埕院,埕院前是一大片菜地,沿菜地外围蜿蜒着的一片小树林,沿着山坡向山脚下蔓延,父亲沿着山坡沿开凿了一条小路,用青石条砌上一条长长的小石阶通向山脚。站在石阶上往山下的村庄望去,绿油油的田野一望无际,一片连着一片。
我母亲是一个勤劳能干、传统持家的漂亮女人,整日里相夫教子,整顿家常。我家埕院前大池塘四周那一大片菜园,都是母亲开垦出来的,那是母亲寄托希望的地方。母亲在菜园里种上各种各样的时令蔬菜、瓜果,她的菜园就像一个女子,一年四季,别有一番景致,各有一种风韵。“谷雨前后,种瓜点豆”,每年一开春,小草才泛绿,像遇见第一场春雨的春笋,母亲又开始蠢蠢欲动、生机勃发起来,家门前的那块菜地,又是她大展手脚的地方,锄头、铁锹、钉耙......一起上阵,翻地、松土、除草、做垄、整畦、施肥、播种......每一道程序母亲都认认真真地打理,就像她有条不紊地打理日常家务。
打我记事起,母亲就仿佛有永远做不完的事情,整天里忙进忙出,忙里忙外的。记忆里,无论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母亲总是我们这个大家庭里第一个起床的女人。每天天未亮,我们还在梦乡流连,母亲就已担水做饭,洗涮打扫完毕。做完这些,母亲会一边唤我起床,一边拿起扁担、套上挑桶,率先去池塘挑水浇菜。孩子到底是贪睡的,待我磨磨蹭蹭挑着母亲专门为我准备的那一担小挑桶来到菜地,经常已是晨曦微现的黎明时分。菜园里,沐浴在晨辉里的草木蔬果熠熠生辉,它们该抽绿的肆意抽绿,该开花结果的争先恐后地开花结果,都讨好似的按母亲的意愿表现给母亲看。
母亲守着她的那片菜园,起早贪黑,精心伺弄。每天忙完山上的农活和家务,一有空母亲就扛起锄头,房前屋后,凡是能开荒的地方全开垦出来,地越开越多,蔬果也越来越丰足,我们一家人根本吃不完,碰见左邻右舍,母亲都会到菜地割些菜让人家带回去,并一再叮嘱人家需要时随时来拿。菜地里的菜就这样一茬茬地栽种,一茬茬地收获着,日子也一天天越过越好。长大后,工作了成家了,和爱人住在离老家不远的学校,母亲经常打电话让我们回家拿时令蔬果。每一次我或是弟弟回老家,临走时,母亲都会到菜地里摘菜,各种各样的菜装满大袋小袋,塞得车上满满的。我们说吃不了那么多。母亲就说,吃不了送给邻居、同事,让大家都尝尝鲜。起初,我们不要,母亲便一脸的失落与惆怅。当我们接受的时候,母亲便高兴起来,满脸笑容地在地里走来走去,一边挑长势最好的下手,一边念叨着,拔这边的吧,这边长得好,一副很欣慰很满足的样子,那情景,就像一个老母亲终于为自己的宝贝女儿找到了好婆家似的。几年前因工作调动,我在城区买了房,离家远了回老家也少了,有时觉得还不如直接在超市买点菜省事。于是,对母亲的叮嘱总是一再推拖。另一方面,母亲年岁大了,我们觉得种菜辛苦,劳神费力伤身体,都希望她少做一些体力活,便一再劝母亲不要种菜了。近几年,母亲在厦门弟弟家帮忙带小侄女。每次回老家,空闲时母亲都会去菜园转悠,看着荒废的菜园对我们念叨,没有新鲜的自家菜让你们带走了。那时,我豁然明白了,母亲的菜园不仅生长了新鲜果蔬,还生长着母亲的爱和牵挂,它是母亲的一份寄托,有菜园就能给儿女们贡献点什么,就能减轻点儿女们的负担。对于孩子,父母总是心甘情愿付出的,即使子女已羽翼渐丰,他们还会以另一种方式默默奉献着。&&&&&&&&&&&&&&&&&&&&&&&
(摘自《莆仙风情》)
&赏析:母亲的菜园,一年四季都是美好的、鲜活的,就像一幅色彩明艳的水彩画。一个勤劳能干、传统持家、默默奉献的农村妇女形象跃然纸上。菜园不仅生长果蔬,还生长爱和牵挂。
思考:请概括文中母亲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并写两句对母亲表示感谢或赞美的话,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致母亲
乡愁,是一道藏在母亲
心头的暗伤
我刚刚离开家门,母亲
旧病马上复发
她一皱眉头
千里之外,我的归期
就不断作痛&&&&&&&&&&&&&&&&&&&&&&&&&
(摘自《莆田作家》)&&&&&&&&&&&&&&&&&&
赏析:《乡愁》是诗人萧然漂泊异乡所作的一首现代诗,诗歌表达对母亲的牵挂的一份情怀。
作者简介:萧然,原名茅林洪,69年生于福建莆田。从事过报纸编辑、记者,文学院专业创作员等职业,1992年加入福建省作家协会。
流芳姓氏谱
九牧流芳——姓林
赏析:唐九牧始祖林披从北螺(即福平山所在地)迁居澄渚(龙山),生九子皆刺史,故称""。九牧林是林中人数最繁盛,且以忠节科举闻名,历代"联科不乏官,同榜无间断"。流芳:流传美名。
(摘自《百度百科》)
作业: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查阅一下你的姓氏的来源等相关资料。
九牧流芳——姓林&&&
荔谱流芳——姓蔡&&&
颍水流芳——姓陈
江夏流芳——姓黄&&
&延陵流芳——姓吴&&&
渤海流芳——姓吴
陇西流芳——姓辛&&&
白塘流芳——姓李&&&
天水流芳——姓庄
夹漈流芳——姓郑&&&
南湖流芳——姓郑&&&
乐安流芳——姓孙
高平流芳——姓范&&&
版筑流芳——姓傅&&&
玉湖流芳——姓陈
乔木流芳——姓余&&&
金紫流芳——姓杨&&&
锦霞流芳——姓汪
豸府流芳——姓游&&
秘省流芳——姓余&&&
泥山流芳——姓孔苏湖流芳——姓胡&&&
紫荆流芳——姓田&&&
琅琊流芳——姓符
易水流芳——姓汤&&&
东海流芳——姓何&&&
酂国流芳——姓肖六桂流芳——翁、洪、江、方、龚、汪&&&&&
(摘自《百度百科》
莆田姓氏对联
陈:颍水家声大&&
玉湖世泽长
解释:“颍水风光绵世泽,五湖春色振家声。”颍水,指陈姓祖籍颍川郡;玉湖,指莆田陈氏的一支派,如阔口村“玉湖陈”。
方:六桂家声大&&
八忠世泽长
解释:“六桂名标仕籍,八忠誉首桑榆”。“六桂”原指宋代莆田翁乾度生六个儿子都中进士:处厚、处易,建隆元年同科进士;处朴、处廉,开宝六年同科进士;处恭、处休,雍熙二年同科进士。“六桂”本为翁姓,处朴部分后裔因故改为方姓,仍用“六桂”。镇内翁姓的门联是“六桂家声大,五侯世泽长。”
李:陇西家声大&&
制干世泽长
解释:“唐安王世裔,宋制干名家。”“陇西”指祖籍。“制干”,指南宋初莆田李富捐家财、募义兵北上抗金,屡建战功,被荐任殿前统制司干办公事官(简称“制干”)。为权奸秦桧所抑,愤而辞官回故里(涵江白塘洋尾村)。白塘李氏,谱载是唐安王后裔,故其门联大书“唐安王世裔,宋制干名家”。
苏:苏海家声大&&
东坡世泽长
解释:“北海使臣高气节,眉山学士大文章。”“苏海”、“东坡”、“眉山学士”都指宋代大文豪苏轼。“北海”,指西汉出使匈奴、被放逐于北海的苏武。
郑:夹漈家声大&&
南湖世泽长
解释:“夹漈草堂春不老,南湖胜地福绵长。”“夹漈”,指莆田大史学家郑樵著书处的夹漈山。“南湖”,指郑露来莆倡学事。唐永泰元年,郑露与弟庄、淑来莆田南山倡学,时此处一泓水泽,叫南湖,故称郑氏三兄弟为“南湖三先生”。
林:九牧家声大&&
西河世泽长
解释:“西河”,指祖籍。“九牧”,指唐林披生的九子。九子之名是:苇、藻、著、荐、晔、蕴、蒙、迈、茛。九兄弟于唐贞元间先后登第,都任刺史,号称“九牧”。九兄弟卒后,并葬于莆田福平山之原。九墓并列作龟体,名“林九牧墓”。
洪:三瑞家声大&
敦煌世泽长
解释:“敦煌”,指祖籍。“三瑞”,指宋洪皓官待制,使金不屈;其二子俱中甲科。人以为忠孝之家。
柯:竹圃家声大&&
柯山世泽长
解释:“柯山”、“竹圃”,柯山今灵川镇柯朱村的柯潛,潛字孟时,号竹岩。明景泰二年状元。
郭:唐室汾阳第&&
宋朝孝子家
解释:“汾阳家声大,太原世泽长。”“太原”,指祖籍。“汾阳”,指唐汾阳郡王郭子仪。“孝子”,指宋朝莆田魏塘孝子郭义重。宋高宗皇帝感郭义重的孝行,特诏立双阙旌之。
蔡:济阳家声大&&
状元世泽长
解释:“四谏家声大,万安世泽长。”“济阳”,指祖籍。“四谏”,指蔡襄任谏官。“万安”,即蔡襄所建的万安桥(泉州洛阳桥)。“状元”指蔡佃,相传蔡佃原中状元,其叔祖蔡京欲拉拢他为己用,佃不之理,被京所抑,降为第二——榜眼。
戴:学士家声大&
探花世泽长&
解释:“学士”、“探花”,指莆田神童戴大宾十三岁中探花,授翰林学士。
黄:品树家声大,印池世泽长。
解释:“雄藩息烽火,名士集南州,规正论功闽海一时称乐士;延福世书香,甲族开东里,文章初祖莆阳千载仰高贤”。为今人林祖韩先生所撰。据记载,从黄滔古祠堂走出来有进士78人,其中包括状元1人,解元14人,名人有黄滔、黄公度、黄渍、黄仲元、黄仲昭、黄鸣俊、黄起龙、黄起有、黄懋官、黄廷用等等;上至宰辅、尚书、御史、状元、榜眼、探花;下至知府、知县、文人学士、封疆大吏。
&&&&&&&&&&&&&&&&&&&&&&&&&&&&&&&&&&&&&&&&&&&&
(摘自网络)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白塘公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