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门前撒一层什么灰ps图层背景颜色怎么改的灰??

关于清明节的作文 原创的_百度知道
关于清明节的作文 原创的
700字,原创未发表
提问者采纳
过去和怀念并不是为了沉溺,坐上车出发去扫墓,心中却是一片空白,鸭子在清水中雨中成群地游动.清明节也是个朦胧的时节吧,望着远方的小土堆,还是为了追寻未来.在眼泪凝聚的那一瞬间忍住并停止伤痛,是休息而不是停止.总有一天要比现在更加努力地,那些还没有刻完的墓碑,寻找自己原来的方向与目标,朦胧了视野,因为明天还有更加漫长的路要走下去.我们的目标仍旧在心中从未丢失.清明,鞋子被迎面而来的雨滴弄得潮湿,这一天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奔向一个目标,清明一如既往不变的追寻.离去的人找到了最安静的归宿,越来越虚伪,各种雨伞像是花朵?扫墓,一种思念.下车步行,落泪或欣喜,顶着雨,透过它向外望去,记不清自己原来的方向,被迫戴上一副副假面,他们的追逐即将停止,其实我们缅怀失去的,有一个巨大的洼地,它一次次击打我们的心房,拔动人们的心弦,是不是一种前奏,并不是对离去的人不想念,一片黄的,呈现着淡青色.人头攒动.看到形状却看不到轮廓,我们倍受伤害,在现实生活中,鞠躬三次,也许恍惚之间明白了清明节的真谛.现实如此残酷.车窗也成了一片朦胧,又追求新的是否矛盾呢,死后再去长相厮守,是这个朦胧的梦中唯一的鲜艳.也有没打伞的人,也朦胧了人心,赤裸地表达自己的想念.我望着他们的皱纹,等待和自己相伴一生的人,还是为了更美好的明天.让这场雨抚慰你并清洗你,只是想更加坚强,也许是一种停歇整理心情后再决绝地走下去.那么还是为了更好的明天,可以解下那些伪装,是的,抽泣或默默地哭着,大的小的在空中斜斜地密织着,一片红的,缅怀他们就是回忆过去?打着伞,一片绿的,道路是泥泞的,大理石庄严肃穆?冒着雨,一块块墓碑林立,目的地也越来越近.堵车了,潮湿得溶进了景物之中.走进墓园,蓄积了一大潭清水,红色的泥土,高低不平,苍老的背影,模糊的颜色上加了一层灰,苍白的脸上红肿的双眼.仿佛一个个调皮的孩子,天空飘起雨点清明节,因为人不能活在过去.老人落泪了、踏青,景物正如心情一样淡雅.随着一点点事物地逝去
不是抄的吧??这么快?????
早就写好的而已,,望采纳
百度上怎么已经有了
你猜(*^__^*)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清明节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安徽蚌埠结婚有什么习俗-55BBS 我爱购物网
&&&安徽蚌埠结婚有什么习俗
安徽蚌埠结婚有什么习俗
一般都是男方准备婚房,女方负责家电,家具之类!(女方有钱的 送个车也行)
彩礼方面都是双方家庭协商一下,一般就几W块钱 什么(家里有钱的就另当别论了)
早上去女方家迎亲,中午摆一场,主要是双方亲戚,晚上一场隆重点,亲戚朋友都到
还有的按照老家习俗,要男方迎亲带上鱼,酒,羊什么东西的 这个你们婚前,双方家庭都得商量好
结婚习俗新娘造型儿童摄影婚戒
15条其他回答
就是整猪整羊的钱,以前用真猪和真羊,但是现在大家都不养这些家畜了,还得卖掉。现在直接用金珠储蓄罐和小羊玩具代替,把钱放进去就行了。至于放多少钱,可以事前商量,或者考量一头猪和一头羊的价格。呵呵。大喜啊。
按道理是要出的~
因为你已经结婚了~
如果你是男孩子结过婚了~只要是不合父母分家就不用出礼了~
安徽蚌埠人有什么特别的习俗礼仪吗? 蚌埠人不拘小节.你勤快点吧 蚌埠人生性豪爽 你做什么事情别扭扭捏捏的 习俗倒是没有什么 送什么无所谓啦
蚌埠边没红包给舅顶背新娘门候给红包其没
 解放前由于社会不宁,市民谋生艰难,加之传统习俗中的各种迷信观念影响甚广,禁忌在人们的节日、婚丧、生活、贸易等方面均有存在,其内容多与淮北地区相似。唯淮河船民因生活在水上,禁忌比城乡人家严格而独特。
  排船(造新船),前后挡浪板,不能对缝,否则就认为是前仓进财,后仓流走。
  卖船不卖跳板和正中舱门,否则卖了跳板,就认为把自己的生财路子卖掉,卖了正中舱门会断绝子孙后代。
  人不能坐跳头,否则生意受阻不顺利;妇女不能跨船头(河北帮不忌讳)。  买锅不能空锅上船,锅内应装豆腐等食品。
  船家不外借发面头(酵头),不借给别人火,怕自己家的“发势”、“旺火”被别人借走。
  船家洗被、晒被、套被,不能在别人船上,忌“被”的谐音“背”,会使别人背时而不走运。
  大桅杆尊为“大将军”,小孩如在旁边解小便,大人须烧香磕头,祈求恕罪,否则孩子会生病。大桅杆断了,将预示船上当家人有大难临头。若遇此事,当家人磕头烧香许愿,以求神灵保佑。  农历逢七不动针,认为针是戳“财神爷”眼睛的东西。阴历逢六不动剪子,认为剪子是败家的乌龟。除夕晚上至正月十六,用红纸封剪子。
  船家讲话对许多字音忌讳。对姓陈,改口称“掂不动”或“耳东”,“盛饭 ”为“装饭”,以避开沉船的“沉”音。称“帆”为“篷”,“翻舱”为“转舱”,以避开翻船的“翻”音。“翻船折桅”是船家最忌的咒语。另外为图吉利,还把饺子改称“弯弯顺”,面条称为“钱串”。 
  附:红枪会、会道门信仰习俗
  (一)红枪会
  沦陷前,红枪会传入蚌埠农村。入会会员穿贴身菱形围兜,以示刀枪不入。凡真心入会者,每人制作一杆红樱枪,虔诚地恭跪平地,点燃香火,闭起双眼,双手合十,默诵咒语。深信久练可得仙人之躯,刀枪不入,且有呼风唤雨的“法力”。也有会员称能念咒、化符,以所谓吹气驱邪为他人治病。入会者有上不传父、下不传子的规矩。
  红枪会与日军交战前,把一张黄裱纸烧成灰,置碗内用酒化开,喝下壮胆。打仗时结队高喊“刀枪不入”。民间赞之为“红枪会真不穰,脱掉衣裳光脊梁”。日军的“中国通”,也曾用生硬的汉语嚷道:“不怕国民党,就怕红樱枪”。
  (二)一贯道
  旧时在蚌埠的一贯道,道首多散布妖言迷惑群众,采取“扶乩”和“炼炉”等手段发展道徒。“扶乩”,亦称飞乩宣化,即所谓“天不言来地不语,天道借人把道宣”,大有“替天行道”之意。“扶乩”时由点传师掌握,先对天地神焚香跪叩,伪装请神,然后鼓吹“三期数到,罡风下降,重开天地,另立人根”,“大难临头,在数难逃,入道能免灾难,不遭轮回,死后可升天堂”等。“炼炉”,是由道长任炉长,对点传师、坛主或道徒进行训练。炉长口诵“真言”,焚香敬神,稍许由被称为“三才”之一的“天才”,故作翻白眼、摇摆身体之状,显示“神驾灵坛”。这时,参加者齐跪坛前,叩头接驾。仪式完毕,“天才”讲经说法。炉期短则3天,长者7天。“炼炉”旨意在于通过装神弄鬼,愚弄道徒,假以坚守道门信念。
  入道人要交纳“供果费”、“功德费”、“免灾费”、“献心费”、“超度亡灵费”等,出钱少者,被视为不诚。迷信较深者,尽力“行功施财”,以致倾家荡产。
  (三)天门道  民国35年(1946年),蚌埠有天门道。入道须由老道友引进,在家中设临时香案,上供天地君亲师及本道张祖师、三教主、洪祖师等牌位,供品为五样果品、五样菜(也有的用十二果、十二菜)、黄裱纸等,仪式夜间进行。欲入此道者,先洗净手脸,由传道人主持引进场,跪香案前,双眼微闭,主持人烧香发问,入道者对答。内容为情愿入道、敬祖师之类言词,最后要答如不尊从,遭“五雷击顶”。主持人发给白布牌为道证,至此仪式毕。
在蚌埠这边可没有那么多红包给小舅子,顶多是背新娘出门的时候给个红包,其他就没什么了。
蚌埠人主要过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清明节等。另外,旧时农历七月七过牛郎织女节,各戏班演《天河配》;七月十五过中元节,亦为“鬼节”,由佛门或地方人士集款,请和尚、尼姑搭台诵经,晚上在淮河放河灯,在街上放路灯,为“孤鬼”超度亡灵;九月九过重阳节,城里人结伴秋游,登高望远。50年代后,除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外,仅有清明节相沿至今。按公历规定的国家法定节日,习俗与外地基本相同。
一、端午节
孩子打扮是节,孩子要穿“老虎头”鞋;褂子用虎、蛇、蚌、蟹、蜈蚣为图案的花布制作,胸前佩带老虎或其它动物形状的香荷包,内装香草,或用丝线系长命锁挂于脖上,或佩带五色丝线之类,以示驱除“灾魔”和不祥。也有用丝线编小网兜盛咸鸭蛋,佩带胸前。家里人为孩子用雄黄酒擦抹耳、鼻、脚手心、肚脐等处,以祛瘟解毒,意在安度炎暑,不染疫疾。
淮河竞龙舟皖北在古代曾为楚地,蚌埠历史上竞龙舟风气颇盛。民国前期年景盛时,城区商店全日或半日放假,准学徒去淮河边观看龙舟。百余家粮行的行划子(小船)上面插有三角小红旗,写上自己粮行的字号,老板携家人盛装乘上,向有往来关系的粮船贺节,同时观看龙舟。一般市民亦有人雇小船流动观看。有时,河中龙舟有数十条之多,竞舟者多为盐粮驳运船工。节日期间,岸边桅杆林立,河心龙舟相竞,上百条行划子穿插其间,拥挤河面。城里已是万人空巷,拥至岸边,围成人墙。水上红旗招展,岸边锣鼓震耳,呼应喝彩。龙舟竞渡颇为壮观。每条龙舟上,各有一排年轻汉子,头扎红巾,身穿彩服,手摇木浆,劈波斩浪,好似离弦之箭向前猛冲,锣鼓声、号子声及两岸观众的喝彩声响彻数里之外。竞渡自上午起,到夕阳西下结束。除竞龙舟外,游船上还常有《下水摸洋钱》、《四老爷钻面缸》等小剧目演出,扮演的渔公渔婆相互斗戏,有时故意落水嬉闹一番,以显示水性,在观龙舟的人群中逗起阵阵喧笑。此俗相沿至50年代初消失。
工厂商店例规旧时,一般工厂商店端午节必摆出酒肉,让徒工大吃大喝。从五月初六起店员可午睡,不打夜班,到九月重阳节止。各家商店往来赊欠帐目,节前结清。浴客洗澡对茶役小帐要多付一些。酱园店对常来采购的厨师、娘姨依照各家交易大小,奉送“外块”,多少不等。
民间卫生习俗城乡人家在端午节于庭院土墙角,多用雄黄酒喷洒消毒灭菌。孩子脚手脖及颈上拴香包,意以芳香气味驱赶蚊蝇。各家门前及妇女、孩子的头上常插艾,避邪驱瘟。有童谣云:“端午不戴艾,死了变个老鳖盖”。农家常采菖蒲、车前子、艾挂屋檐下风干,用于暑天烧开水喝,祛暑解热。端午当日,捉蟾蜍(俗称癞猴子)将墨块塞入其肚中,风干后取墨块研磨用来治疗胙腮。但据农家传说,此日蟾蜍极难见到,并有“癞猴子躲端午”之说。城区的富裕人家,从端午起吃素。节后,城乡老少男女便更换春装,有“吃罢端午粽,来把棉衣送”的说法。
端午节饮食端午节前,一般居民家庭包粽子。清明节前的咸鸭蛋,在端午节时取出,与粽子一起吃。早晨习惯买糖糕、油条为早餐。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端午节食品平时也常用,此俗淡化。
二、中秋节
旧时,一般人家过此节除吃月饼外,还烙发面小糖饼,并购鱼肉蔬菜加餐。怀远石榴为中秋节的水果佳品。各家商店除要结清往来赊欠帐目外,节前要对商会要人以及社会上有往来关系者送礼应酬。30年代后,以二马路四美茶食店售出的烟、酒、罐头、铁听饼干等扎成的成套礼品为时髦。乡村的小富之家一般设案焚香,陈月饼、石榴等贡品,敬月祭祖,在明月当空下全家围坐,取意中秋团圆。也有年轻人摘毛冬瓜画上人面五官,送不育夫妻,祝愿早生子女。孩子有的去田野“偷青”(花生、萝卜、向日葵),边吃边戏闹。50年代后,城乡中秋节多项旧俗逐渐废弃或淡化,保存有吃月饼、改善节日伙食等习惯。中青年人家多逢此节向父母送礼,与家人吃“团圆饭”;如与国庆节相近,两节同度。放假期间,人际往来多,市民爱上街购物,或带子女游乐。
三、春节 旧时,蚌埠一般居民家庭在农历十二月初八后开始办年货,称之为“吃过腊八饭,就把年来办”。十二月二十三过祭灶节,年三十晚全家团聚。正月初一开春,互拜新年,吃喝玩乐,走亲访友。初五过小年,“接财神”。十五过元宵节。各类习俗与皖北城乡有许多相似之处。
吃腊八饭传说明朝皇帝朱元璋幼年在凤阳放牛,饥饿难忍,捉鼠充饥,却从洞中挖出大米、玉米、豆子、花生等,于是熬粥充饥。他做皇帝后仍食此粥,并赐名“腊八粥”。蚌埠凤阳籍人家旧时重视吃腊八饭,用大米和五谷杂粮熬粥。此俗今已不存。
祭灶旧时,城郊此风尤甚。俗语云:“君祭三(23),民祭四(24),王八祭五(25),鳖祭六(26)”(后两个日指妓院龟头、鸨母、妓女的祭日),但一般人家都选在二十三日晚祭灶。祭灶时,虔诚之家设案焚香,摆出供品。祭灶时,人的心态因家境而异:富户人家祈求长命富贵,劳苦大众终年奔波难得温饱平安,借以聊以自慰。建国后此俗渐废。祭灶前,城区街头常有卖大米熬的“糖瓜”,市民买回家置碗里用沸水焐化,再拌入炒面,擀薄后卷成条状,切成小方块即成酥脆香甜的面糖,蚌埠人称之为“祭灶糖”,此俗至今未绝。
蒸馒头农历十二月二十六日后,城郊一般家庭主妇忙于发面蒸馒头,间有带红枣及其它菜馅的包子,用笆斗盛满,可供全家食用至正月十五,有的大馒头要留到二月二才吃尽。新年开始一般不做饭,吃上年馒头,农家谓之“家有存粮,小麦见黄”。城区居民蒸馒头也以“家有存粮”图吉利,又可在节日期间尽情玩乐,少动烟火。蒸馒头忌孩子在一旁记数。
躲债乡村贫苦人家常因欠地主和富户人家债款,年前外出躲避,直至贴上新门神方敢回家,称过年如过关。故有人家借春联抒发哀怨之情曰:“吃上顿,没下顿,顿顿间断;借新帐,还老帐,帐帐不清”。
收节帐与端午、中秋节相同,在春节前,城区各家商行店铺对外往来帐务,凡人欠或欠人的,均务求了清。除夕晚年饭前,有店家徒弟登门收帐。
除夕团圆吃年饭旧时除夕晚上,全家老幼团聚吃年饭。饭前应先祭祖宗。年饭中必有鱼,意为“年年有余”;有鸡为“吉利”,有豆腐为“有福”。有时年饭要吃过午夜,表示合家团聚辞旧迎新。饭毕,主妇在灶前焚香接“灶神爷”。晚辈向长辈叩头“辞岁”,未成年子女可得红纸包“压岁钱”。除夕夜不熄灯,为“长命灯”。堂屋内全家人围火盆聊天守岁,此俗相沿至今。但60年代后,祭祖和接“灶神”已渐消失。年饭时间在晚上或中午者均有。进入80年代后,除夕晚上各家一般都在观看电视中的新春晚会节目,在欢笑中守岁。子夜时刻燃放鞭炮,迎接新春。
投贺年片旧时除夕晚上,城区各家商店和厂家老板多派徒弟挑灯夜行,找一些商店和大户人家,从门缝内投贺年片,一夜往往要投出数百张。此片为红色,上印“恭贺春禧”及某某字号敬贺字样。老板贺而不亲临其门,以此礼抢先拜年,又乘机扩大业务影响。
新年开赌旧时,城乡赌风盛行,尤以乡村为甚,实为春节陋习。城区商店新年开赌,以赌输赢试生意运气。乡村开赌除因当时社会原因外,还因淮河三五年一次洪涝,大片河滩地收欠无定,许多家难有安居乐业的恋土之心,甚至茅屋四周连树也不种,故农民常有“赌赢了快活,赌输了就讨饭,不输也会叫水漂去”的说法。赌瘾重者,两张牌九,翻转过后即定输赢。此间倾家荡产者不乏其人。民国15年(1926年),西郊席家沟曾有一农户费尽财力于秋后娶妻,春节开赌失利,竟以新娘押上,结果又输。当被人逼至家中交付新娘时,见新娘已闻讯吊死,自己也投井身亡。
初五过小年旧时逢此日,不出门拜年,全家团聚,俗称“过小年”。商人在此日还有接“财神”的习俗。建国后此俗渐废弃。
吃春酒从初二至十五期间,亲友互邀饮宴,谓之“请春酒”。旧时,城里人尤其富豪之家盛行此风,借以联络和交际社会关系,或为生意场上应酬。请春酒不还席。
十五元宵节元宵俗称“汤圆子”。旧时,各家于正月十五日晚上煮元宵,备酒肴。是日亦为灯节,十四出灯为“亮灯”,十五为“正灯”,十六为“残灯”。各家商店门前一般悬挂两个红灯笼,有的店铺在灯上打“字唬”,吸引路人围观。一般居民家的孩子,晚上挑灯笼在门口及街巷玩耍,有“麒麟送子”、“鲤鱼跳龙门”等式样花灯。童谣云:“正月十五大似年,转腰拾个太平钱;太平钱上四个字,荣华富贵万万年”。游艺场内晚上玩花鼓灯,以凤阳和怀远籍人最精。男扮女装的“兰花”与“伞把子”对唱花鼓灯歌,边扭边唱,赢得一片喝彩。此外,还有旱船、蚌精舞、踩高跷等玩耍活动。是日晚上,农村各家除门首挂红灯笼外,孩子们常聚集燃篝火,用旧扫帚头或柴草把子,燃着向天投掷,名曰“火把”。接着,大人小孩提灯结伴,到集镇上玩耍。集镇上有玩狮子、撑旱船的,还有骑“毛驴”的小姐,坐独杆轿的“四老爷”,踩高跷的“鬼神”。有的高跷队还走村串乡到集市上比赛,名曰“踩街”,直至深夜方休。
春节习俗变革建国后,蚌埠由旧时的商埠逐渐变为工业城市,商人过节的那种“收节帐”、“投贺年片”等特有的现象消失。民间种种迷信禁忌日渐淡漠,新年开赌作为陋习被禁止,但新年团聚、游乐、饮食等习俗相沿。1958年后,党和政府提倡移风易俗,开始改变民间传统的春节习俗。各工厂企业曾提倡春节打破常规,加班增产,发双份薪;师徒之间欢聚庆功,破除烧香祭祀等迷信活动。1965年,全市开展“提倡过一个革命化春节”的活动,进行忆苦思甜的阶级教育,曾有一些工厂在春节组织职工吃“忆苦饭”。“文化大革命”期间,春节习俗被冲淡,曾以“大批促大干”淹没了春节喜庆气氛。1977年后,春节作为人民传统节日,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有关单位曾多次在春节期间举办玩龙灯、划旱船、舞狮子等大型游乐活动。1984年、1985年的正月十五,各机关、工厂、团体单位,在统一组织下,进行过灯会比赛活动。
附:淮河船民旧时过春节独特习俗
船民过春节,节令与陆地相同,但因其在水上行船营生,迷信较多,与陆地相比,独特的习惯做法有以下几项:
照船照船又名“燎船”。除夕早晨,船民们争先早起,以图早遇“财神爷”。当家人起床后,首先点一个火把,沿船四周走一遍,意为用火驱赶晦气,恐邪气附船不吉利。
挂红船家进入腊月,就买好一只单冠、翘尾、无一根杂毛的红公鸡,待除夕照船后,先点香磕头,烧黄裱纸,然后在船头杀鸡,用血在船的前挡浪板上往下沥,意为“走红”开财门。船民以鸡血在挡浪板上沥得血迹越长越高兴,认为新年内能多做长途好生意,发大财。
敬大王挂红之后或初一早晨,船家在船头设香案,供红公鸡(此鸡为挂红后的公鸡,捋毛时在头、尾、翅膀各留一撮鸡毛,表示为活鸡)、鲤鱼、猪头(配有四个蹄,一条尾,表示为整猪),另有馒头等,敬大王。穷困船家仅用鸡蛋、豆腐、槽头肉作供品,称为“小三牲”。敬时,黄河船帮多备有大锣,每敲三遍一停,锣声节奏为先紧后慢再紧,停时放一个大炮仗。敬后不再行船,以图吉利。
贴春联船家贴春联,内容依照贴在船的位置而定。书“船头无浪行千里”、“舵后生风送九洲”者,分别贴在前后挡浪板上;书“开门看到河中宝”、“吊桶打起四方财”者贴舱门两边;书“抬头见喜”者贴门上方;书“对我生财”者贴门内上方;书“大将军八面威风”或“九天真元雷声普化众生”者贴大桅杆上;书“二将军挂印封侯”者贴二桅杆上;书“三将军定力如神”者贴将军柱上(即缆绳柱)。另外,三个“福”字贴船头,三个“禄”字(用绿纸写)贴在船后。
蒸馒头船家蒸馒头的面计子只能用手掐,不用刀切,怕刀切面是切断了“面龙”。头锅馒头蒸好,先拿一个放在盘子里,搁在廒头上作为标志,别人见了不再相互串船。开笼取熟馒头要反复念叨“元宝满仓自买自装”等吉利话。
新年用水以初一起,船家不再从河中取水,初三烧香后才取用。同时要备好污水桶,用后的水暂存桶中,初三后才能倒,否则是把“财气”倒出去了。
挂连纸又称“挂廊”,除夕晚上进行。船家用红绿纸剪成菱形图案并连在一起,粘在芝麻杆上,然后挂正舱门上。芝麻杆意指“芝麻开花节节高”,连纸意为生意连续不断。一般船家初三或初五取下,烧香后烧掉,谓之“送连”。有俗话说:“三天烧了连门纸,各干各的旧营生”。送连后,船家即开始正常生活。但有富裕船家往往在正月十五后才烧香放炮,起锚行船。
升大王旗淮河上的河南帮、黄河帮船民多在年三十晚上有此举。旗为长方形,红色(也有用白色)。一人边升边唱,其他人道好。初升一半即停,子夜升到大半,初一早晨升到旗杆顶端。初五中午降旗。
活船为船家除夕晚上的集体活动。一般由船老大或伙计头任领号人,手拉铁链抖动唱《活船歌》(打号子),众人再应声“呀呀哟”,用脚使劲在船上跺跳。平时船家爱船如命,此刻却恐怕船板跺得不响。许多船在一起时,活船的欢唱声、跺跳声,此起彼伏,形成了船家过年的一种独特景致。
蚌埠是花鼓灯、泗洲戏的发源地,以上项目均已申报国家及世界文化遗产。全市共有公共图书馆4个,总藏书量37.2万册,比上年增长2.2%。 文化事业不断繁荣。《鼓乡情韵》参加第四届CCTV舞蹈大赛夺冠,歌曲《好一个花鼓灯》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蚌埠双墩1号墓和禹墟遗址发掘进展顺利并取得一定成果。 2010年成功举办第三届中国花鼓灯歌舞节,建成1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80个农家书屋。全市共有电视转播台4座,广播电台4座,电视、广播人口覆盖率均达100%。 泗州戏是淮河两岸的一朵鲜花,广大的人民群众都非常喜欢她,俗称它为拉魂腔,代表人物有李宝琴、李宝凤等。蚌埠特产
【怀远石榴】 怀远石榴栽培历史悠久,品质优异,久负盛名。据传从唐代已有栽培,到了清代怀远石榴已见诸正史,怀远县志中记有“榴,邑中以此果为最,曹州贡榴所不及也。红花红实,白花白实,玉籽榴尤佳”。可见怀远石榴在很久以前已形成了独特的地方特色。 怀远石榴品质名列全国各大石榴产区之首,以其艳丽的色彩,端正的果形,晶莹剔透的籽粒,佳美的风味,赢得中外人士的好评。皮薄、粒大、味甘甜,百粒重、可食率高、含糖量高,是其显著特点。 玉师籽、红玛瑙核软可食,籽粒晶莹,若珍珠,似宝石,风味醇厚,清凉甘冽,可滋补身体,有益身心,堪称榴中珍品,曾作为贡品进贡皇宫。 民间常将秋季收获的石榴窑藏,用于来年春节前后食用,风味尤佳。 【沱湖蟹】 沱湖蟹产于五河县,是我国三大名蟹之一,属于长江中华绒鳌蟹系,与阳澄蟹齐名,生产历史悠久。自古以来,沱湖就具有水草茂盛、水质清洁,小鱼虾、螺狮等天然水生物丰富,为沱湖蟹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和食之不竭的饵料。沱湖螃青背、白肚、黄毛、金爪,具有膏丰肉满、味道鲜美、入口香甜、营养丰富的特点。民国早年,北京四大名医之一的施今墨,是个出了名的品蟹美食家,他把各地出产的蟹分为六等:一等是湖蟹、二等是江蟹、三等是河蟹、四等是溪蟹、五等是沟蟹;六等是海蟹。沱湖的螃蟹当属一等湖蟹中的极品。 据说朱元章对沱湖蟹情有独钟,洪武二年四月,朱元章回凤阳祭祖,携带郭子兴、郭英、费聚三员大将专程赶赴沱湖品蟹、食后,连声称赞:“真乃天下第一美味!” 沱湖蟹
【固镇石雕茶壶】 固镇石雕茶壶采用产于灵壁县的磐石(又名八音石)等雕刻而成。其形体古朴淳厚,大小结构与紫砂壶无异,造型别致,做工考究,壁薄如币,叩之声加磐,视之洁如镜,堪称“壶中极品”。石雕茶壶制作十分讲究,要经过选石、开料、内雕、切割、粗雕、精刻、抛光等八、九道工序,多为手工、半手工精心雕镂而成。造型可与著名的宜兴紫砂壶媲美,天然纹理色彩丰富,质地凝重坚实,且内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 【蚌埠玉雕】 系以各种玉石为原料的雕琢工艺品。主要产品有炉、瓶、人物、花卉、鸟兽等五大类、数百个品种,龙顶五环炉、玉雕球、天然瓶、仕女等最为名贵。造型奇特,雕工精细,质地细致,色泽鲜艳,温润光洁,玲珑剔透。 【笛膜】 安徽省蚌埠土产优质笛膜:又称苇膜(芦苇空心杆中的一层薄膜),条状,约为20多公分,纯白.在恰当的季节适时的采出,是各种管式乐器的必选。
编辑本段通俗小吃
大蚂虾在蚌埠有一条很出名的街,叫蚂虾街,蚌埠这里因为靠着淮河,鱼虾数不胜数,特别是蚂虾这种小龙虾,而蚂虾街就是专门吃这种小龙虾的地方。 怀远石榴 怀远石榴栽培历史悠久, 品质优异久负盛誉,远销东南亚、英国、罗马尼亚等国,引种到前苏联、保加利亚等国。 湖沟烧饼 这可是蚌埠的特色烧饼,可以说的上是烧饼之王,因为已经被列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了。 湖沟油茶 当然油茶不是茶,没有茶叶。它是湖沟的另一种著名小吃,用面筋、千张、花生、黑芝麻、和其他各种配料烧制而成的一种汤水。 烧饼夹里脊 烧饼夹里脊,安徽蚌埠特产,起于引车卖浆之流,不登大雅之堂。但确实受到了大量年轻人(尤其是女孩子)的追捧,几乎所有的蚌埠人都吃过。 雪园小吃 另外去蚌埠还不得不去的一家店是雪园小吃,这里是蚌埠的老字号,已经被列入蚌埠市非文化遗产。其创始人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雪园小吃部张成文,他所创制的雪园酒酿浑汤四色元宵、大碗鲜肉馄饨等,配方独特,用料考究,厨艺精到,使雪园小吃誉满淮上,成为蚌埠市为数不多的传统饮食名品。
重要的是双方父母同意,然后看她家里要多少了!!跟据家庭不同一般8800,还有你要买鲤鱼,要成双的,,还有公鸡母鸡一对!祝你幸福
姐姐,我是安庆市区的妞!我们这边真的没有那么老土,倒不是不讲究结婚!你知道吗?我家几个姐姐,是安庆市区的妞,要结婚,都是娘家陪嫁,你知道我们自己家出多少钱吗?一个女儿结婚,娘家自己家掏压箱子钱,条件好的十万,记住,是女孩子家出,不是跑去问男的家要钱去,然后压男孩子家的钱说是女孩子的陪嫁钱!条件不好的,也是女方家自家给陪嫁的钱,最少一两万啊!这些都是女孩子家出啊!在我们这边,女孩子和男孩子结婚,男方女方都要花钱的!哪是要男方给钱啊!你想想如果你男朋友家没钱呢?你往他家一坐,一耍赖的,说句,我不干,你拿十万,你不拿十万我不嫁,你们的婚姻能维持多久?你男朋友只会认为你是拿十万块换来的,结婚是件人生大事,大事不是以花钱的多少来衡量的!结婚其实越简单,就越幸福!例外,真的我们真的没有订婚的习俗,而且通常按我们这边人的习惯的话,一听到什么订婚,结婚,女方家要钱的,我们都说皮赖子!呵呵!我妈妈家一亲戚,找了一个蚌埠的女孩子,人家女方家要钱,低于多少不行不行什么的,结果在结婚宴席上面,家里的亲戚都在说新娘的坏话!我们看到那个嫂子都是鄙视,超级超级的鄙视!连新郎的爸爸向我们说他自己的媳妇都说了句,花钱向人家家买个媳妇哦!呵呵呵呵!我就是看不起这些结婚要钱,订婚要钱的人家~!真丢脸!我也是个女的,我爸爸妈妈关于我的婚事,都严重的要求,我绝对不能去花人家家的钱,结婚绝对不能不要脸的问人家要钱!在我们这边,娶个新娘问男方家要钱的,以后家里亲戚说到了,都是笑谈!实话,我没有必要骗你!
安徽省各地过年风俗各不同
“元宝”放在门槛上  
开门大发财,“元宝”滚进来,在肥西、六安一带被当地百姓演绎得活灵活现。
  大年三十晚上十二点后,“守岁”的人们都关上了大门。当地风俗是,关上大门后就不能再开了,即使外面有人敲门也不行,一直到年初一早上,烧上香,燃了烛,再开门放炮。在这段时间内,当地一些好事者将平时用黄土捏成的、与真元宝大小形状一样的假元宝放到大门的门槛上。年初一早上,主人把门打开的一刹那,“元宝”骨碌碌地滚了进来,该户主人见到“元宝”心花怒放,将这个“元宝”恭恭敬敬地放到香案上,前来拜年的人都要说上几句吉祥祝福的话语。但是这个“元宝”也不是白送的,正月十五后,送“元宝”的人会挨家挨户讨“吉利钱”。
  红蜡烛不许灭掉
  在阜阳地区的乡村,人们过农历新年时有一个自古沿袭下来的传统民俗,从大年三十晚上开始直到新年的第一天,堂屋(客厅)中点燃两支红蜡烛,红蜡烛的中间摆上一些贡品,像鸡、鱼、肉等。在这段时间中红蜡烛绝对不许灭掉。
  年饭是在中午吃
  在定远县的很多农村,年的过法各不相同。在这里,人们常说的“年夜饭”却是大年三十中午吃。
  在定远县很多农村,一直以来都是大年三十中午吃年饭。很多家庭为了“抢早”,有的上午11点不到,就开始贴春联,放鞭炮,吃“年夜饭”了。很多做生意的有时因为生意好,才很无奈地把“年夜饭”改在晚上吃。有些做生意的,为了赶在中午吃年夜饭,干脆在大年三十便把生意停了,一家人从早上便开始准备中午的“年夜饭”。
  凌晨四点就“完年”
  在宿松,腊月中下旬,年味就渐渐浓了。
  宿松有段民谣,孩子们很小就会唱。“天哪天,莫起风,二十四里接祖宗;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剁年肉;二十七,做粑吃;二十八,杀鸡又杀鸭;二十九,样样有;三十夜,讲好话,初一初二不挨骂。”宿松做的粑是用米粉和成的,用蒸笼蒸熟,凉了干了,就用水浸着,可以吃到春耕插秧。粑用桃木雕花造型,有万字印,有喜字印,有寿字印,还有春字、福字等印。孩子多的人家还雕桃子印。
  在吃年饭的时间上,宿松大多数地方与全国其他地方一样,但宿松湖区,靠东洪、下仓一带却有些特别:大年三十早上,天刚破晓,就有人家炸起了鞭炮“过年”,一家人围桌吃起了“年早饭”。性急的人家甚至四点多钟就“完年”了。
  宿松人的“小年”在正月初七过。小年过得很随便,往往是在黄昏放一挂鞭炮就算过了小年。而元宵节却很隆重。过去有“吃了元宵肉,农夫脱赤足”,即意味着春耕生产又开始了。
  吃饭之前先祭祖
  记者家乡地处庐江县城下面的一个小山村,在那里过年,仍然能感触到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年俗。
  大年三十中饭一吃过,大人们便带着小孩到祖坟上烧纸。在吃年夜饭之前,同姓年纪最长的再召集儿孙们到祠堂祭祖,意寓过年时不忘记祖宗,先摆上一桌菜,倒上酒,然后,按家族中辈份大小挨个磕头,忙完了这一切,才能回各自家中吃年夜饭。
  团团圆圆“团圆饼”
  蚌埠地区有一个习俗,过年了家家蒸大馍,蒸了一锅又一锅,蒸好了放在盛粮食的笆斗里。年前蒸馍时各家都会蒸上一个一尺方圆的饼,当地人叫团圆饼。饼一般连续摞三四层,上面用面粉做一对小龙,预示着子女都能成龙成凤;配上莲子、红枣等点缀,有早生贵子、红红火火之意。蒸团圆饼时,小孩子是绝不允许插手的,蒸好后,要放在自家的粮囤上,也有庆丰收的意思。
  硬币放进扁食里
  在宿州地区,从腊月二十四开始,百姓就开始准备年货。还要蒸馒头、炸出各式的面制小糕点。第一锅馒头出炉后要燃放鞭炮以祭灶神。在大年三十的中午吃团圆饭,饭前会放一串鞭炮,菜相当丰盛,但不一定有米饭也可以是稀饭,晚饭却很简单,只是吃些面条或元宵,晚饭后开始捏扁食,全家动手。扁食是作为年初一的早饭,素馅,主要以青菜、鸡蛋末、粉丝末作为原料,包制时随机放进一些硬币、一元、一角、五角等。扁食完工后,会有一个自愿“守岁”的家人照看。初一早饭时,谁吃到包有硬币的扁食,就代表谁会在这一年里财运亨通,而且硬币面值越大,就证明赚的钱越多。
  在宿州地区,拜年是在年底进行,大家提着礼品看望亲戚。而在正月初二、四、六等双日期的日子里,晚辈再到长辈家,这时还会收到长辈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
  过年只吃一顿饭
  在寿县,大年三十一天全家谁也不准吃早饭和午饭,只准吃一顿年夜饭。
  吃年夜饭,必须要有一盘鲜鱼,但这盘鲜鱼任何人不准吃(意味着年年有余),只有过完大年初三才能动筷吃这盘鱼,人人都要吃上一口。吃年夜饭时不准说话(意味着埋头大发财),吃年夜饭一定要留点饭在碗中。
  集居与散居.安徽宣城民俗风情
  旧时民间村落多为集族而居。如至今还保存明清时期建筑风貌的黄山市黟县宏村、西递村等,村民居舍相连一体,依山抱水,坐北朝南,村中建有宗族祠堂,各户门前留走廊通弄堂,汇总而通往村前一条大道。少数村落依山处筑有围墙,平坦处开挖护村河,体制一如旧式的城堡山寨,易于防火、防盗、防偷,陌生人轻易难以进村,进村也难以找到路径逃走。其弊端是交通闭塞,出入不便。
  共和国成立后,集居的建筑逐渐被拆散化零,各户头喜欢建立独门独户的居室,如建成连三、连五、连七(七间屋并排建筑),或“明三暗五”式居室,中间为大厅,左右室各间隔为二,前场后院。多数为土砖瓦房,少数建青砖墙壁;贫户则盖土墙茅屋遮顶。90年代后,农村多数住户已建起两层(少数为三、四层)红砖水泥板顶楼房。2l世纪初,政府提倡移民建镇活动,即将各村落散居的农户,统一划地在公路两旁建筑城镇式多层楼居室,从而开发旧屋场地为良田,以节约土地、用水与材料资源。
  旧时城镇均建成东西对门、南北相向式居室或店面,中间街道贯通,两旁走廊相连。富户则建筑一进三、五重不等的深宅府第,各进之间廊庑相通,中开天井采光,两旁建厢房作居室,正中留前厅、大厅、后厅、正厅等待客或家人团聚场所。共和国成立后,少数城市民众住进了单元楼房;80年代后兴起老城改造,各街道大都建筑有整齐划一的高楼大厦,城镇人以居住单元楼为主。90年代以来,小区建设渐成气候。
  百子会
  信奉佛教的人集体朝山,人数满百人以上称“百子会”,两百人以上的为双百子会;不满一百人称小百子会。朝山者身众着灰上装、青裤、黄围兜上印有“朝山进香”字样,在香首带领下,步行上山,沿途敲锣唱赞、逢庙叩拜。大多在地藏王生日(农历七月三十日)活动最盛,素以能够在这天晚上赶到九华山肉身殿上通宵旦静坐“守塔”为荣。还有一些香客为亡故双亲上山敬香,他们身穿亡人的寿衣,以求得地藏王的印章祭祀亡灵为最大心愿,佛界神话说是持此印信,亡人在冥司有遍行无阻的特权。
  除夕进香.安徽池州民俗风情
  九华山居民吃过除夕团圆饭后,或看电视守岁、或娱乐,直至新年零点钟声敲响后,有的是全家出动,有的是家主代表,先洗脸漱口,燃放鞭炮、烟花,谓之“出行”;再将事先准备好的香、鞭炮、烟花带上到肉身宝殿(远处的则到附近寺庙)进香。进香途中,即使遇见熟人,也不言不语,进香完毕回家时方可相互招呼致意。除夕进香是为了祈求新的一年里平安如愿。据说若烧得第一柱香,最为吉祥。现已成为当地过年必具之习俗。
  腊八粥.安徽池州民俗风情
  腊月初八被佛教界奉为佛成道日,寺中僧尼常以糯米、芝麻、苡仁、桂元、红枣、香菇、莲子等八种食物合煮“八宝粥”,邀请周围山民共进圣餐,并施舍给民家老幼分食,以示对佛祖的敬奉。其后渐成民间自煮八宝粥(称腊八粥)食用的习俗。
  龙灯.安徽池州民俗风情
  九华山及附近乡邻逢年或重大节日活动时,以舞龙灯、狮子灯庆贺助兴。龙灯以竹篾扎成拱形,一拱一板,每板长约1.5米,内燃蜡烛,少则九板、多则数十板(均为奇数),每板1人扛舞,并敲锣打鼓随行.龙灯是民间庆贺喜庆的一项大型集体活动,所到之处观者如潮,十分热闹。
  荤年素年.安徽池州民俗风情
  历代官府均十分重视维护九华山佛地尊严,禁止各种弊害,如对占佛地作摊场、砌酒店塞交通、宰猪杀羊、秽污教理等现象均勒碑警戒,于是形成了以素食为主的生活方式。清至民国间,九华街商户入居,杂以山民,佛教查禁不严,荤禁松弛,出现了僧人吃素、山民吃荤的混合
  局面,逐渐习以为常。但为尊重历史习俗,当地居民于春节之际,先过荤年,后过素年。荤年,农历腊月二十八日(小月二十七日),当地居民举家荤食,次日以草木灰将锅碗器皿擦洗干净,开始素食。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再做素菜过正年,吃过斋饭,或祭拜祖宗、或守岁、或娱乐,或进香,素食一直持续到新年正月初三。荤年、素年已成为九华山冬游重要项目之一。
  淮北花鼓戏.安徽淮北市民俗风情
  淮北花鼓戏是在安徽淮北地区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剧种,它因发源于淮北地区,表演时男角上场背花鼓,乐队伴奏时也以“花鼓”为主乐,因此叫淮北花鼓戏。流行于安徽北部和皖豫苏鲁交界地区,大致可以分三路:北路(徐州、曹州、砀山、萧县、开封、邳县),中路(宿县、灵璧、泗洪、涡阳、蒙城、阜阳)和南路(蚌埠、淮南、寿县)。
  淮北花鼓戏的原始形式是民间的小型歌舞。劳动人民在农闲季节里籍以自娱,有时在进行这些民间小唱时,伴以舞姿。这些舞姿都是根据民歌的内容,模仿生产生活上的动作编成。后来,在舞蹈上又吸收一些民间杂技,如“四门八叉”、“顶人”等,使舞蹈加强了动作性,更加吸引人。同时编唱了一些有故事情节的小段子,如西厢段三国段等,并渐渐由唱短段到唱长段,从一人单唱到两人表演(一丑一旦都由男子扮演)。后来,又经过花古戏人的长期实践,在内容上改变了唱本故事,开始演唱连台本戏,演员也随之增多,唱腔及表演艺术逐步提高,到解放后,达到了丰富多采,日益完美的地步。
  相山庙会.安徽淮北市民俗风情
  每年农历三月十八日,为古相山庙会。古时,每春秋两季,我市境内地方官员都要到相山显通寺举行祭礼,祈求神灵保佑平安,降福于民。而周边民众则于农历三月十八日左右来此庙敬献香火。建国后,庙会曾经改成物资交流大会,高峰时可有十余省市、数十万客商和群众赶会。近年来,赶庙会逐渐发展成为一项休闲、踏青的传统文化活动。
  舒席.安徽安庆潜山县民俗风情
  又名:龙舒贡席
  产地:安庆潜山县
  原料:舒席编制专用水竹,又以小叶水竹最佳
  工艺:用作编制舒席的水竹必须是没有风头、罗尾,暴节、伤痕、发丫的,在11月至次年2月采伐,再经过剖、刮、煮、晒等十几道严格的工序才能编制舒席;在编制过程中还能将古今字画、山水人物、花草鱼虫等编进席中,编出的图案的层次分明、颜色的浓淡适宜,具有极高的艺术性。
  特点:柔滑细薄、坚韧耐磨、不腐不蚀,折卷不断
  佳品:睡席、枕席、坐席、桌席、屏风、壁幛、榻榻米等
  相关诗句:李贺:“仅厌舞衫薄,稍知花簟寒。”
  挑花.安徽安庆望江县民俗风情
  产地:安庆望江县
  原料:传统的挑花多以土布为底,现在的多以平布或者绸布为底,用绣花线在布眼上按照一定的针法绣制而成。
  针法:挑花的针法主要有两种,即游花(又叫铺花)和赞花(又叫十字花)。
  游花:游花纹饰有两种,一种是两面的花纹有阴纹、阳纹之分,另一种则没有阴阳之分,两种纹饰的艺术效果各有妙趣。
  图案:挑花有丰富的图案题材,不仅有动植物和喜庆福寿的各种图案,还有亭台楼阁和神话传说等多种异彩纷呈的图案。
  发展:望江民间的挑花工艺可追溯到距今1000多年前的唐代,起初只是农闲之余,妇女们凭借自己的智慧才华,飞针走线制作出的头巾、手帕、腰带、荷包、围裙、坎肩等,既实用又美观。后来发展至近代,望江挑花不仅进入了人民大会堂,还打入了国际市场,而且,著名的庐阳花布就是根据望江挑花及合肥挑花创作设计出来的。
  佳品:手帕、荷包、头巾、腰带、围裙、背褡、坎肩、靠垫、扶手垫、床单等。
  婚嫁习俗.安徽合肥合肥市民俗风情
  合肥民间素重婚姻嫁娶,视此为人之终身大事。旧时,合肥民间青年男女婚姻,受封建礼教束缚,多为父母包办或左右。在联姻前,必先经媒人或曰“红娘”从中介绍说合,讲究明媒正娶。谚曰:“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说妥之后,即可约定婚期,通称“订婚”,俗称“订亲”。具体做法是:由男家宴请媒人和女方家长,饮订亲酒,吃订亲饭,并通过媒人,将具体婚期及女方家庭所索的彩礼等事宜,与双方谈定,所谓“男计奁资,女索财礼”。一切定当后,由男家将婚期写成正式期帖,连同彩礼,一并通过媒人传送女方家庭,曰“下期单”,又叫“下日子”、“起红”、“对月礼”等,以便让女方家庭如期备办好嫁妆,适时嫁女。
  结婚之日为男女人生大喜之日,其婚礼既热闹又隆重,有许多俗尚。旧时,合肥民间常在是日晨,由男家早早请来媒人,带着彩礼(多为四副挑子,礼品有禽、鱼、肉、烟、酒等)、花轿、吹鼓手和迎陪新娘子的童男童女等,一路吹打,热热闹闹往女家迎亲。新娘在出嫁日,则沐浴、梳妆、戴花、更新艳之衣。由福寿齐全的年老长亲为其咏诵,每做一事,即有一番祝福。当女家闻迎亲人马来到,即刻点放爆竹,表示欢迎,然新娘子的房门却紧闭不开。这时,男家人或媒人要从门缝向内递开门钱,俗称“门缝钱”。门缝钱又有“梳头钱”、“爆竹钱”、“开面钱”等很多名堂,故往往不向门缝内递三次五次钱,新娘的房门是不会打开的。此做法既是女家向男家伸手索钱的最后一次机会,也表示新娘子是有身价的,不是男家轻易就能相娶的普通女子。
  一俟新娘房门开启,新娘则由其一兄弟背出家门上轿,俗谓此是为免让新娘脚沾娘家泥土,带走娘家财气。待起轿时,新娘要在轿内泣哭有声,表示对父母情深;其母亦哭泣相送,表示对女儿难舍,谓之“哭嫁”。花轿起程后,女家习俗是向门外泼一盆水,叫做“嫁出去的丫头,泼出去的水”,祝愿女儿永远如一汪清水,纯清如洗。女家的陪嫁品则随花轿之后,新娘的兄长送花轿上路,一般送至村口路头即返回。
  迎取新娘的花轿,经一路吹打,将至男家时,男家迎候之人远远即放鞭炮迎接。花轿于男家门前落地后,常由一高寿老太和一年轻貌美妇女上前揭开轿帘,搀扶新娘下轿,引新娘步于男家铺就的垫物(米袋)上,入室进堂。米袋席地递传,名曰“传代”。至堂前先拜天地祖宗、高堂,次交拜,然后由一执烛者导引新郎新娘入洞房,饮交杯酒。
  当天婚宴之后,尚要于洞房进行“闹房”活动。闹房时,不分男女老少,不论年幼辈长,竞相嬉戏逗乐逗趣,新郎新娘即便遇有难从之为,也不许生气。其间繁规陋俗及封建迷信色彩较浓的做法、说法等名堂,既多且杂,不胜繁录。但闹房的主旨,是促使新郎新娘融合情感,因旧时男女婚姻多为包办。
  新婚之日,赠客礼常为花生喜果之类,寓意是祝新娘早生贵子、子孙兴旺。新婚翌日,新娘于晨起拜见亲友郎舅。第三日下厨,做肴馔献翁姑,行盥馈礼。
  在男女新婚后,俗尚“看三”,即新婚夫妇在婚后第三天,新娘要回娘家看望父母,新郎则要同行看望岳父岳母。女家谓此为“接姑娘回门”、“接生亲”。是日,女家要备办宴席款待新姑爷(新女婿),并要邀请至亲长辈相陪。席间,有戏耍新姑爷的一些俗尚。其做法是:作陪人乘新姑爷不注意时,向其碗内加饭加菜,有意识将辣味浓、咸味浓的菜夹于新姑爷碗内,饭菜一旦放到新姑爷碗内,新姑爷必须吃掉,不能剩下,否则就是对作陪人不恭。若新姑爷实在难从,客人就要按“吃不了兜着走”的说法,将饭菜强倒于新姑爷衣袋。这类做法,目的都是为了看新姑爷失态的样子,以此逗乐。另外,还有将胭脂、口红等,强抹于新姑爷脸上,而且不让其洗掉。此种戏闹,俗尚不分男女长幼,虽有过火,新姑爷也得高兴领受,唯求一乐。
  庐剧.安徽合肥合肥市民俗风情
  庐剧:旧称“倒七戏”,是安徽省主要地方剧种之一,流行于以合肥为中心的江淮一带和大别山区,包括六安、淮南、巢湖、滁州、芜湖等地。因合肥古称庐州,故于1955年改今名。相传,庐剧有约200年的历史,清乾隆、嘉庆年间已有职业班社。早期多演于地摊,以三小戏为主。初以大别山民歌和江淮之间歌舞为基础,在发展中吸收了阜南海子戏,寿县、凤阳的端公戏,无为的徽剧及肥东、巢湖等地门歌的唱腔和剧目。有些班社又分别同徽剧、京剧合班演出,并受其影响,逐渐发展成庐剧。
  庐剧的唱腔分主调和花腔两大类。主调有“二凉”、“三七”、“寒腔”、“神调”、“老生调”、“老旦调”、“丑调”等,是演唱本戏和折子戏的主要唱腔,也是表现不同行当的专用调,擅长叙事抒情,缠绵动人。花调是小戏的固定曲调,多为民间小调,轻松明快,用于演唱生活小戏。唱腔的特点是:不断用假声演唱,称“小嗓子”;演唱中邦腔哈台,即演唱到一定时候由场上和场后演员齐声帮唱,其声高亢,借以烘托剧情,鸡染气氛;庐剧的每一行当,都有一至几个特有的唱腔,别的行当则不能用。庐剧在流行中受不同地区人民的语言、生活和欣赏习惯的影响,其唱腔艺术上分为东、中、西三路,各具特色。
  东路以芜湖、当涂为中心,唱腔柔和委婉;中路以合肥、巢湖为中心,唱腔细腻;西路以霍山、六安为中心,唱腔高亢粗矿。庐剧在表演艺术上有歌有舞,生动活泼,在唱完一段之后,随着打击乐器伴奏起舞,舞姿优美,花样翻新。庐剧的伴奏原来只用打击乐器,建国以后才增加丝弦、弹拨乐器。打击乐很丰富,几乎是一种戏一奖锣鼓经,习称“满台锣鼓半台戏”。庐剧行当是分工后又兼代别行,如老生兼代花脸,小丑兼代老旦彩旦等。
  庐剧的剧目有200余个,分本戏、折子戏和花腔小戏。本戏,包括连台剧,以公案、爱情及家庭悲欢离合为主要内容,如《秦雪梅》、《休丁香》等。折子戏多为从本戏中抽出具有独立性的精彩部分,如《花园扎枪》、《打芦花》等。花腔小戏则以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情趣和爱情为主要内容,以及部分闹剧和讽刺喜剧,如《讨学钱》、《借罗衣》等。《借罗衣》还搬上了银幕,涌现出王本银、丁玉兰、武克英、孙邦栋、鲍志远、李道周等知名演员。
  门歌.安徽合肥合肥市民俗风情
  门歌是一种流行于皖中南地区的民间歌谣。歌词一般是“望风采柳”,如见到人家门口一棵柳树,就唱“老板门前一棵柳,放下柳树打笆斗,打了笆斗量大麦,量了大麦酿烧酒,五湖四海结朋友。”幽默风趣,乡土味十足。按歌词表现内容可分劳动歌、情歌、生活歌、仪式歌等,按表现手法有比喻、夸张、形容、对比等。门歌的表现方式一是走街串户演唱,二是逢年过节玩花灯、划旱船时演唱。门歌也有座唱形式,由众人凑钱,固定在一个地方唱几天,如同说书一般唱连台本戏,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居住在合肥市包河区骆岗镇大郢村的贾德云就是门歌歌手的佼佼者。
  贾德云生于1928年。他自幼爱好门歌,每当村里来了唱门歌的,便跟在歌手后边,从这一村听到那一村。12岁投师卫大和尚(旧社会对无钱娶媳妇的寡汉的称呼)演唱门歌。由于他长期生活在农村,对当地的口语、典故、民间传说了如指掌,因而创作的歌词纯朴、清新、自然,琅琅上口。解放后,贾德云参加工作,进了识字班学文化,在单位长期从事工会宣传工作,有丰富的舞台演出经验,加之勤奋钻研、天赋极高,因而他的作品达到了较高的艺术境界。
  贾德云创作的门歌来自生活,来自民间,来自他本人的经历。门歌《插秧歌》“楝树开花你不做,蓼子开花把脚跺。”歌词来自在江淮地区妇孺皆知的一句劝戒懒汉的警世名言,以农村常见的两种植物不同的开花季节,暗喻人们抓住农时不误庄稼。
  门歌《小长工》用强烈的对比手法烘托旧社会贫富不均,诉说小长工的悲惨生活:“七月太阳赛火烘,东家打着轻洋伞,太阳照着小长工。天降大雪赛鹅毛,东家盖着绫罗被,长工稻草当被筒。”
  门歌《吴小林求婚》利用多种艺术手法表现男女青年互相爱慕、互诉衷肠、渴望自由的心情。男唱“为妹走了多少黑夜路,摸了多少冷墙根,头碰多少蜘蛛网,脚踩多少牛屎墩。”此处连续用了四个排比句,紧接着再用夸张手法,“高高的山头踏平路,小埂草面踩成坑”。女方应唱后,男方又唱:“为郎我站着怕人看见,蹲着又挨蚊虫叮,手拍蚊虫有四两,脚踩蚂蚁有半斤。”歌词形象生动,夸张不失其真,对比不露雕琢之痕。
  门歌表演所用道具极其简单,一鼓一锣。20世纪90年代,黄山音像出版社在编辑贾德云门歌集时,大胆尝试用二胡、笛子伴奏,并加上女声伴唱等手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贾德云的门歌,曲调中有庐剧的韵味,有江南采茶调的余音。音调随着歌词内容跌宕起伏,韵味悠长,余音绕梁,字字泥土香,句句家乡音,给人以美的享受。
  一 春节 元宵节 二月二
  春节 这一天,家家都起得很早,力争第一个鸣放炮竹迎灶(俗称接天地)。大人小孩穿上时新服装,一派欢乐气象。全天吃素食(扁食、水饺等)。旧时饭前要洗手焚香,敬过天地、灶神、祖先之后,全家人才可进餐。饭后新亲要登门拜年,熟人见面互道“新年发财”或“新年好”。从这一天起,小孩子纷纷给家长或左邻右舍拜年,讨糖果、瓜子、花生吃或接受压岁钱。
  元宵节 中午全家欢聚,饭菜丰盛,晚上吃元宵,并点燃白天蒸制的面灯(有月灯、属相灯及鸡灯、龙灯等式样),用筛子端到家前院后照一遍,然后把龙灯放在麦囤上,鸡灯放在鸡圈上,其余放在大门两旁。各家各户门前屋檐下都挂上灯笼,小孩子手中提着各式各样的花灯,成群结队地东游西逛,到处灯火辉煌。同时,家家户户放烟花,小孩子成群结伙跑到田地里点燃篝火和用笤帚头或柴草扎成的火把,并向空中投掷。有的村庄敲锣打鼓,耍龙灯舞、狮子舞,踩高跷,玩旱船,挨家挨户拜门,直到深夜,俗称闹元宵。
  二月二 这一天在本地有两个讲究,一是“二月二,龙抬头,家家小孩剃龙头”。剃头匠忙得不可开交,既能赚到很多剃头钱(剃头钱比平时高),又能得到一些礼品。二是“二月二,仓龙抬头”。大人早起用草木灰在仓房周围撒成圆圈子,越大越多越好,预兆当年粮食大丰收。
  二 清明节
  清明节前,要给祖坟添土。清明节早晨,家家门上屋檐插柳枝,青年女性头上戴柳叶以明目,并有“清明不戴柳,死了变个大黄狗”的说法;早饭还要吃煮熟的白鸡蛋。建国后,国家机关、学校在这一天开展祭扫革命烈士墓活动,以缅怀先烈,启迪后人。
  三 端午节
  早晨,家家门上屋檐插艾条,小姑娘头上戴艾叶,有“端午不戴艾,死了变成老鳖盖”之说。早饭吃粽子、糖糕、油条(富裕人家还制作雄黄酒)。有的捕蟾蜍,说是将墨块塞入其嘴中风干后,再取出研成墨汁,可以治疗腮腺炎。此外家人为小孩缝制香荷包、香袋,用五色彩线拴在小孩的脚脖、手腕和脖颈上,说是可以免灾。
  四 中秋节
  中午全家人盛馔同享,饮团圆酒,喜庆丰收。下午蒸火食(少数人家制作月饼)。晚上家家户户在庭院内设案焚香,摆上月饼、石榴、苹果、梨、枣等果品先敬月姥。当月亮一露光,立刻燃放鞭炮,让小孩磕头拜月,然后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赏月,老年人讲“唐明皇游月宫”、“王母娘娘磕药”、“嫦娥奔月”、“吴刚砍桂花树”、“玉兔捣药”等神话故事。
  五 腊八节 祭灶 除夕
  腊八节 家家户户用米、豆腐、粉丝、胡萝卜煮粥称“腊八饭”,说是吃了可以免灾。又说这一天用胡萝卜腌制的咸菜味道美,久吃不坏。还有“吃了腊八饭,忙把年货办”之说。
  祭灶 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称为祭灶日或小年节。晚上,家家户户把准备过年的鱼、肉、果品之类摆在香案上敬灶君。先烧香叩头,把纸糊的元宝和灶马、草料,还有小弓、小箭一起烧掉,同时燃放鞭炮。到除夕再把新的灶君像帖在门旁,并配上对联:“二十三(四)日朝天去,初一五更下界来”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横批“一家之主”。建国后人们在祭灶时逐渐消除了迷信色彩。
  除夕 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大月三十、小月二十九),家家户户早起大扫除,贴春联、年画(旧时贴门神、灶君像,有的还贴钟馗像),大人小孩都换上新衣服。中午饭菜丰盛,吃辞岁酒,异乎寻常(旧时全天香火不断,供奉酒饭,祭祀神佛和祖先)。晚上吃水饺、瓜子、花生,全家围坐,长辈给小孩“压岁钱”。同时盛一碗扁食,拿两个馒头,犒劳大牲畜,有“打一千,骂一万,三十晚上吃顿饭”之说。杨庙乡杨庙村桑姓农户,多数在农历腊月二十九过年。明末,该村叫渔池村,住着一个桑老头,老夫妻俩领着7个儿子,租种财主家5亩土地维持生活。一年秋天,桑老头被财主家的黄狗咬伤了腿,其三儿子盛怒之下用砖头打瘸了狗腿,被财主绑送县衙,毒打一顿,还抢走他家5石麦子。桑老头气恼万分,请人写了状纸,告到凤阳府。秋去冬来,眼看又到年关,左邻右舍都在为过年奔忙,唯有桑老头家冷冷清清。5岁的小儿子问:“娘,俺家啥时过年呀?”娘说:“等你父亲回来就过年!”腊月二十九这天,桑老头愁白了胡子,打赢了官司,财主如数退回了麦子,全家欢聚一堂,杀鸡、备菜,高高兴兴过了一个早年。从此,他们的后代,每年都在腊月二十九这一天过年。
  一 婚嫁
  定亲 旧时婚事经媒人提出后,由男方将男女2人的庚贴(俗称“八字”即生辰日期)交给算命先生合婚。有4种情况不能合婚:(1)女比男大5岁以上,有“女大五,赛老母”之说;(2)属相不符,有“龙虎相斗”、“犬兔相克”、“一床不卧两条龙”之说;(3)命不相容,有“甲子乙丑海中金,丙寅丁丑炉中火”之说;(4)同族五服以内。如果算得无冲克,男方即备两段红布(富家买丝织品,穷家只买麻织品或棉织品)和银质首饰,与女的庚贴一同送给女方,称为“还庚”。女方若同意订婚,一般买顶礼帽、2本书、2支笔和黑墨之类送给男方。接着男方要送鸡、鲤鱼以及果子、猪后腿等,以图“吉(鸡)利(鲤)”。自订婚到结婚这段时间男女2人不准见面;若男人在场时,女的应赶快回避,以免被人“评头论足”。
  结婚 喜期定后,双方各自准备婚期用品,女方办嫁妆,男方布置新房。迎娶日,男方抬着花轿(穷人家用红轿)并备上公鸡、鲤鱼、猪肉、果子、大馒头、双坛酒等彩礼给女方。新娘上轿前要用红线把脸上汗毛绞去,俗称“开脸”,还要绾发髻;穿上送老的大红袄,祝愿白头到老(也有的身穿红衣,围红裙子、头顶“红盖头”,少数富户女子披纱戴眼镜、怀抱花瓶,脚穿绣花鞋);然后坐在椅子上,由胞兄或叔叔抱上轿,祝愿到婆家有椅(依)靠。轿内放着大红被,被的四角放有枣子、花生(寓“早生贵子”)、核桃(寓“夫妻和睦”)。被子不能在5月~7月间套,那会“五离七散”。套被人要找上有老、下有小的妇女套。上轿后还要哭几声,表示舍不得离开爹娘。在鞭炮声中,轿子被抬走。富家花轿前有乐队(俗称“响手”)、仪仗队,还有枪支护送。一般人家轿前只有乐队,轿后是嫁妆(最好的为“全副子”,中等的为“小六件”,最差的为“一担挑”)。花轿抬到男方门前,鞭炮声中,唢呐锣鼓齐鸣。新娘抱住迎亲妇人送来的装着杂粮的玉瓶(有“新人下轿不空怀”之说)由两位伴娘搀扶踏在铺好的新芦席上,男家先派两人传席子(一条接一条向前传,有“传代”之说),碎步走向洞房。同时,由平辈男子将五谷杂粮、枣子、铜钱等向新娘头上抛撤(俗称撒帐),边撒边唱“撒帐歌”,幽默风趣,令人欢笑不止。而新娘则绷着脸,低着头,有的新娘故意走一步退三步,想累坏撒帐的。洞房门口放有香案桌,上面放着笆斗,装有杂粮(祝愿新娘会做农活),上面放着镜子(分辨新人是人还是妖),插着一杆秤(秤上的绳、木、铁可以避邪)。新娘来到香案前与新郎并立,主婚人喊“一拜天地”后,磕头3个,进入洞房外间。主婚人又喊“二拜高堂!”“夫妻对拜”后均磕头3个,接着进入内室。婚后第三天、六天或十二天,女方来人把新娘接回,俗称“回门”。
  本地回族的婚嫁习俗与汉族大体相同,旧时教规规定,回族人不准与外族人通婚;如有特殊情况,外族人必须诚心信奉伊斯兰教。目前,全县回族与汉人通婚的约占1/3。结婚后均尊重回族的风俗习惯,双方节日送礼也依回族风俗。回族男女订婚后,由女方选定“主麻日”,再到清真寺念经,称为“拴女扣”。结婚那天,须由阿訇主持婚礼,忌新娘啼哭;第二天再请阿訇同新娘新郎走走坟,称为“走喜坟”。
  二 喜庆
  吃喜面 新娘生下婴儿3日后,娘家要根据婴儿的性别送给1只鸡;9天或12天,娘家人要送“奶堂礼”,包括麦面、馓子、红糖、母鸡、包被、披风、衣服、鞋、帽、卧车、小自行车、玩具等。姑姑、嫂嫂、姨妈、舅妈等亲戚也要赠送礼品。婆家则置办酒席酬谢送礼的亲戚朋友,并把红点馒头和红鸡蛋散发众人,以示喜庆。
  过生日 婴儿周岁时,外婆、姑娘家都要送来“抓周礼”,父亲的亲友也送来衣服、布料、鞋帽、纸笔、玩具、食品等物热烈祝贺,男家则置办生日喜酒款待客人。
  祝寿 旧时本地有过旬头和祝寿的习惯。富人活到63岁、73岁或83岁时,均须做寿,亲友要送来寿衣、寿礼;穷人活到63岁或73岁,女儿要送一条大鲤鱼去祝寿,俗话说:“六十三,七十三,吃条鲤鱼猛一窜。”尤其是66岁这个“旬头”很重要,晚辈亲戚,特别是女儿,要送6个1斤重并贴上红“寿”字的大馒头、36个红点馒头、66个饺子、3斤6两猪肉等礼物去祝寿。其他人至少送6个大馒头和3斤6两猪肉。做寿一般安排在正月初六或正月十六,让老人闯过“旬头”关,以期健康长寿。
  送贺礼 本地送礼名目繁多。新房竣工时,亲友邻里送“压风礼”。建国后到70年代,此礼俗几乎废免,进入80年代逐渐恢复,同时又增添了“贺参军礼”、贺“升学礼”等。
  五猖会
  农历五月一日,是休宁县海阳五猖庙会之日。
  届时四乡百姓云集海阳烧香,祈求五猖神主驱鬼祛邪,消凶化吉。庙会游行,“前引”锦旗开路,“执事”沿途管理杂役。青白黑红黄绿蓝各色旗子飘扬,十景担、肃静牌、万民伞、纸扎猪马牛羊偶像、牌楼跟上、接下是地方戏队伍、杂耍队伍。
  此庙会起源于明初。朱元璋和陈友谅在皖南曾打过几年拦锯战,军士百姓死亡枕籍。朱做了皇帝后,下令江南百姓,村村建“尺五小庙”,阵亡士卒“五人为伍”,受百姓供奉。《明史》记皇家祭祀有“阵前阵后神祗五猖”之说。
  如此世代相传,便衍成香火极盛的五猖神庙会。
  采石矶百子会
  信奉佛教的人集体朝山,人数满百人以上称“百子会”,两百人以上的为双百子会;不满一百人称小百子会。朝山者身众着灰上装、青裤、黄围兜上印有“朝山进香”字样,在香首带领下,步行上山,沿途敲锣唱赞、逢庙叩拜。大多在地藏王生日(农历七月三十日)活动最盛,素以能够在这天晚上赶到九华山肉身殿上通宵旦静坐“守塔”为荣。还有一些香客为亡故双亲上山敬香,他们身穿亡人的寿衣,以求得地藏王的印章祭祀亡灵为最大心愿,佛界神话说是持此印信,亡人在冥司有遍行无阻的特权。
  荤年素年
  历代官府均十分重视维护九华山佛地尊严,禁止各种弊害,如对占佛地作摊场、砌酒店塞交通、宰猪杀羊、秽污教理等现象均勒碑警戒,于是形成了以素食为主的生活方式。清至民国间,九华街商户入居,杂以山民,佛教查禁不严,荤禁松弛,出现了僧人吃素、山民吃荤的混合局面,逐渐习以为常。但为尊重历史习俗,当地居民于春节之际,先过荤年,后过素年。荤年,农历腊月二十八日(小月二十七日),当地居民举家荤食,次日以草木灰将锅碗器皿擦洗干净,开始素食。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再做素菜过正年,吃过斋饭,或祭拜祖宗、或守岁、或娱乐,或进香,素食一直持续到新年正月初三。荤年、素年已成为九华山冬游重要项目之一。
  亮船会
  歙县渔梁船民每逢农历闰月这年的九月或十月,用两只木船并联成一对,卸去船蓬,用竹木制架,外包纱布,扎成亭、塔、楼、阁、牌坊、鲤鱼等,内燃烛灯。灯旁是乐队,笙歌齐奏,锣鼓喧天。
  亮船一共六对,其后还有好几只木船尾随。会期在渔梁坝练江上下游,各遨游一夜。波光灯影,十分壮观。
  亮船又叫水游,同时还有旱游,即岸上乡民们玩灯、敬各种菩萨。江中岸上,水游和旱游交相浑映,妙趣无穷,四乡百姓云集观赏,热闹非凡。
  重阳庙会
  屯溪近郊的临溪镇传统庙会。 前后举办3天,农历九月初九日为正日。这天,四乡八镇的善男信女成群结队赶来朝拜周王菩萨,并带来各种农副产品和手工产品进行交易。庙会期间,搭台唱戏,从日出唱到日落,通宵达旦,煞是热闹。 建国后,庙会成为地道的农副产品和手工业品的交易会。
  天井湖农历正月初九
  过去,每年正月初九这一天,人们纷纷到琅琊寺烧香礼佛,同时玩灯、杂耍,好不热闹。这便是琅琊山庙会。庙会为什么选在正月初九?这里有一段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琅琊山并不象现在这样秀丽多姿,只是一座杂草丛生的荒山野岭。东岳大帝的女儿碧霞仙姑因嫌天宫冷清寂寥,想到人间游山玩水。仙姑定睛一看,大失所望,山上除了草还是草,连比自己高的树都没有。仙姑稍作休息,想另找锦绣山川。但转念一想,现在的景色有何味道?不如自己动手造就一处美景,想造多美就造多美。于是,她决定不到别处去了,并就地用石头垒了一个住处,往下来美化琅琊山。
  碧霞仙姑知道天宫里的甘霖能使花草变香,清水变甜。便每天往返天上人间,取来甘霖,洒在琅琊山上。她一次又一次,一天又一天,不辞劳苦,终于使原来的荒凉的琅琊山开始长树生花,风景渐渐秀丽起来。其中琅琊寺一带的景色特别优美,这是因为盛甘霖的罐子不小心给弄翻了,甘霖全部泼在一处的缘故。
  碧霞仙姑造了一处仙境的消息传到天宫,她的姐妹们纷纷要求下来观赏,选定的日子是仙姑的生日,而这一天正是正月初九。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碧霞仙姑,就在琅琊山顶上建造了一座宫殿,这便是碧霞宫。每年正月初九,人们纷纷前来烧香祭祀,这样,便逐渐形成了规模盛大、热闹非凡的庙会。
  阜阳火把节
  阜阳地区称中秋节为火把节。
  夜晚打火把游乡,为纪念刘福通领导红巾军起义。相传韩山童、刘福通组织农民起义,纷纷举火把响应,首克颍州。时有童谣:“满城都是火,官府四散躲;城里无一人,红巾军席上坐。”
  其后不久,颍州民间每至中秋节晚上,青少年都要模仿红巾军,用秫秸、葵秸裹以稻草,到野外燃,摇来摇去,待燃尽返。当地习称“撂火把子”,至今不衰。
  除夕进香
  九华山居民吃过除夕团圆饭后,或看电视守岁、或娱乐,直至新年零点钟声敲响后,有的是全家出动,有的是家主代表,先洗脸漱口,燃放鞭炮、烟花,谓之“出行”;再将事先准备好的香、鞭炮、烟花带上到肉身宝殿(远处的则到附近寺庙)进香。进香途中,即使遇见熟人,也不言不语,进香完毕回家时方可相互招呼致意。除夕进香是为了祈求新的一年里平安如愿。据说若烧得第一柱香,最为吉祥。现已成为当地过年必具之习俗。
  安徽科技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大学、 安徽工业大学、新华学院、 安徽医科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安徽财经大学、安徽师范大学 、安庆师范学院、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工程科技学院、皖南医学院、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安徽中医学院、阜阳师范学院、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蚌埠学院、蚌埠坦克学院、合肥学院、合肥炮兵学院、安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安徽职业技术学院、池州学院、淮南联合大学、芜湖职业技术学院、黄山学院、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宿州学院、淮南师范学院、皖西学院、安徽中澳科技职业学院、铜陵学院、巢湖学院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公安职业学院、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蚌埠医学院、滁州学院、合肥师范学院、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安徽三联学院、安徽绿海商务职业学院、安徽文达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合肥财经职业学院、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等近百所高校。
正本清源  
徽菜是徽州菜的简称,
不等同于安徽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   
词语解释 词语:徽菜   
英文:Huizhou cuisine   
徽州,古称新安,自秦置郡县以来,已有2200余年的历史,溯源追本,这里曾
先后设新都郡、新安郡、歙州等,宋徽宗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历元、明、清三代,统“一府六县”(徽州府、歙县、休宁、婺源、祁门、黟县、绩溪,除婺源今属江西省外,其余今皆属安徽省)行政版属相对稳定。1987年11月,国务院批准改徽州地区为黄山市;1988年7月,地级黄山市正式成立,辖三区(屯溪区、徽州区、黄山区)四县(歙县、休宁、黟县、祁门县)和黄山风景区,总面积9807平方公里,总人口147万。   
徽菜主要流行于徽州地区和浙江西部。和江苏菜系中的苏南菜、浙江菜系较近。   
徽州风味主要特点是:擅长烧、炖,讲究火功,并习以火腿佐味,冰糖是鲜,善于保持原汁原味。不少菜肴都是用木炭火单炖、单火靠,原锅上桌,不仅体现了徽州古朴典雅的风格,而且香气四溢,诱人食欲。其代表菜有:"清炖马蹄"、"黄山炖鸽"、"腌鲜鳜鱼"、"红烧果子狸"、"徽州毛豆腐"、"徽州桃脂烧肉"等。   
据《徽州府志》记载,早在南宋间,用皖南山区特产"沙地马蹄鳖,雪天牛尾狸"做菜已闻名各地。
徽菜特点  
徽菜的主要特点:烹调方法上擅长烧、炖、蒸,而爆、炒菜少,重油、重色,重火功。主要名菜有"火腿炖甲鱼","红烧果子狸"、"腌鲜鳜鱼"、"黄山炖鸽"等上百种。   
徽菜发端于唐宋,兴盛于明清,民国间继续发展,建国后进一步发扬光大。徽菜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饮食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徽菜的形成与江南古徽州独特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饮食习俗密切相关。绿树丛荫、沟壑纵横、气候宜人的徽州自然环境,为徽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徽菜原料。得天独厚的条件成为徽菜发展的有力物质保障,同时徽州名目繁多的风俗礼仪、时节活动,也有力的促进了徽菜的形成和发展。在绩溪,民间宴席中,县城有六大盘、十碗细点四,岭北有吃四盘、一品锅,岭南有九碗六、十碗八等。
安徽其他菜系  
安徽其他地区的菜系沿江风味和沿淮风味,沿江风味,以芜湖、安庆地区为代表。主要流行于沿江以后也传到合肥地区。沿江风味以烹调河鲜、家禽见长,讲究刀工,注意形色,善于用糖调味,擅长红烧、清蒸和烟熏技艺,其菜肴具有酥嫩、鲜醇、清爽、浓香的特色。代表菜有“清香炒悟鸡”、“生熏仔鸡”、“八大锤”,“毛峰熏鲥鱼”、“火烘鱼”、“蟹黄虾盅”等。“菜花甲鱼菊花蟹,刀鱼过后鲥鱼来,春笋蚕豆荷花藕,八月桂花鹅鸭肥”,鲜明地体现了沿江人民的食俗情趣。沿淮风味,以蚌埠、宿县、阜阳等地为代表,主要流行于安徽中北部。沿淮风味有质朴、酥脆,咸鲜、爽口的特色。在烹调上长于烧、炸、馏等技法,善用芫荽、辣椒配色佐味。代表菜有:“奶汁肥王鱼”、“香炸琵琶虾”,“鱼咬羊”、“老蚌怀珠”、“朱洪武豆腐”、“焦炸羊肉”等。
扫描下载客户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可选颜色调整图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