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家里挣钱的工作作

热门项目找准项目再创业
全国加盟店排行
50万元以上
2016年热门行业排行榜
最新创业项目如何从兴趣爱好变成可以挣钱的工作? - 知乎专栏
{"debug":false,"apiRoot":"","paySDK":"/api/js","wechatConfigAPI":"/api/wechat/jssdkconfig","name":"production","instance":"column","tokens":{"X-XSRF-TOKEN":null,"X-UDID":null,"Authorization":"oauth c3cef7c66aa9e6a1e3160e20"}}
{"database":{"Post":{"":{"title":"如何从兴趣爱好变成可以挣钱的工作?","author":"rayoung","content":"1大家好,我是今晚的分享嘉宾雷宗扬。我先简单地做一个自我介绍,我大学的专业是动物医学,毕业后留校当了一年的宠物医生。不过在大学期间就特别喜欢和研究时间管理,离开了动物医院之后也不知道该干些什么,就每天读书写作和跑步,因为帮助了一个老师的时间管理培训课程就被邀请到北京工作,做过课程设计,也做过时间管理的讲师。期间还微创过一个英语口语培训社群。再到后来成为一家效率型互联网公司的运营直到现在。从2012年毕业了我发现如果一人不动的话真的可以一年都不动,所以我就开始跑步,4年时间,做过跑团,到现在在周末成为一名跑步教练。我一直致力于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变成自己的工作。今天我并不是说要赚多少钱,而是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变成自己的工作或者事业。去做自己喜欢的领域事情,即使可能初初收入并不高,但是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应对工作中的倦怠期。从事自己热爱的事情,自己在该方面就能效率大增,即使起点比起别人要低,后续的机会也会更多,长期发展也往往更好。道理很简单,因为你是真正热爱和喜欢你所做的事情,无论是工作还是业余时间你都会充满热情地把它做好。八年前我喜欢研究时间管理没有想到原来时间管理也可以成为工作,四年前我喜欢跑步没想到跑步也可以成为工作。如今这个时代,只要你足够喜欢并且能够给别人带来价值,几乎极大多数的事情都可以成为你的事业。记得村上春树曾经说过,喜欢的东西自然能够持续去做,不喜欢的事情怎么坚持也不能。22 从入门到高手你需要做什么?2.1 从 0 如何开始有些人可能会抱怨不知道自己的兴趣是什么,但其实兴趣不会自己找上门,你自己不去尝试,你怎么知道自己的兴趣是什么。第一步就是从尝试开始。我是一个对很多事情充满好奇心的人,热情来得快退得也快,为了避免三分钟热度,需要在开始的时候给自己确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大多数人的问题是在于目标定义不清楚,什么是学习心理学,什么是了解音乐,什么是减肥健身。我认识一个女生,她是一个九零后,每天上两天的班,然后用剩下的时间来学习画画、弹琴和健身。不过学习得很慢,没什么进展,甚至老师都觉得太慢了。不过她反正觉得这是她这一辈子都值得去坚持的事情,所以也没有急在一时,所以做起来有的没的。后来发现原来她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就是觉得这是向上的,是好的,但是都没有明确的目标,那么学画画究竟要学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学弹琴又要学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如果你说要学习心理学,那么是否随便买两本心理学的畅销书稍微读读就是学习心理学呢?明显,如果你要考一个心理咨询师和考一个心理学博士背后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是完全不一样的。明确了这个学习的目标,你才知道自己的学习界限在哪里。目标明确了,动机更强。其次,从零开始的时候最关键是对这件事情建立良好的认知,就是觉得这件事情好玩和很有趣。譬如我们从小到大都上语文课写作文,也知道持续写作是好的,但是你逼着自己去写作却很难坚持,其实你骨子里对写作这件事情的认知就是痛苦的。就像我曾经在高中的时候,写作文要憋够八百字否则就会扣分,要写议论文,议论文就需要总分总这样的三段式,写起来极其枯燥无趣。如果写作一直给我带来这样的印象,我怎么能够持续去写作呢?在今年我参加了人民大学的创意写作论坛,他们邀请了一位美国的创意写作教授来带我们一起写作,教授她会引导你去想象去观察然后练习,小组讨论的时候去思考对方的创作动机、写得最好的点和建议一点内容。就是在这位教授的引导之下,我从没有想过,原来写作就是一件如此美好的事情。所以在学习的最开始最好能够找到这件事情正确的打开方式,而正确的打开方式最好就是找一个好老师带入门。那么如何找到一个好老师呢?我想最佳的一个答案就是「花钱就是省时间」,譬如花钱去参加一些课程,老师已经从海量的信息中筛选并且总结出来,并且形成了结晶,这个结晶就像是已经练成的仙丹一样,你主要吃下去即可。又或者是约该领域的专家出来谈谈,通常专家对于该领域已经非常熟悉,可以告诉你入门的方法或者深入的细分方向,这样就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互联网现在的产品为此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性,譬如「在行」和「分答」就是这样的产品,通过在行一个小时花上几百元就可以跟专家聊一两小时,又或者利用分答花一点钱来直接提问。所以从0开始最重要的三点就是:设定明确的目标或边界;找好老师掌握正确的打开方式;花钱就是省时间,通过在行和分答迅速接触该领域专家。2.2 入门:至少要到60分一旦开始学习一件事情至少要达到 60 分,如果 60 分都没有达到,那么你连自己是否真正喜欢这件事情都不知道,因为你连这件事情的魅力都没有体验到。要体验这件事情的魅力,至少要达到60分。这也是我建议大家为什么学习一件事情至少达到 60 分的原因,也就是刚好掌握,到达了 60 分之后,你再来决定是否需要继续投入到这件事情里面。所以在开始学习的时候就需要以目标驱动,也就是以结果为导向。不过具体根据每一件事情不同而定,甚至这个60分可能需要你去明确。譬如你要学习攀岩的话,那么60分可能就是掌握到某种难度的线路;如果学习调酒的话,那么60分可能就是掌握基本款的鸡尾酒是如何调出来的,并且不能太难喝(不过只要按照要求去调,都不会太难喝,毕竟有比例要求);如果学习心理学的话,那么60分可以是考一个心理咨询师二级。也许很多领域很难说如何才算是60分,那么可以设定掌握到一定的「必要难度」,譬如我曾经在知乎早起相关话题回答了超过100个问题,当达到这个数量级之后基本能够人们在早起这件事情遇到了一些什么样的问题,以什么为主,然后后续再提出来的问题基本都是围绕着这些问题重重复复,大多数情况不会有太大的变化。2.3 进阶:从60分到80分80分是什么?我所认为的80分就是你的价值开始被别人所认可,而不再是自嗨的状态。那么什么才算是你的价值开始被别人所认可呢?其实就是而这个社会或者市场开始承认你的价值,开始愿意花钱去购买你的时间或者服务。在广州读大学的时候初初开始也就是单纯地喜欢研究时间管理,持续地在博客写文章,持续地做各种关于时间管理的分享,当然那时候做的 N 场分享一分钱也是没有的。不过慢慢地开始有人想以企业培训的方式来付费,又或者以付费咨询的方式来沟通。不过付费这东西不必要强求,当你持续把一件事情做得越来越好的时候,这些机会自然会找上门。如果没有找上门来的话,那么往往就是做得还不足够出色,没有引起别人的注意。好了,下一步就是如从60分变成80分?在这里要提及两个概念,分别是「刻意练习」(deliberate practice)和「广泛练习」(extensive practice)。所谓「刻意练习」已经有整一本书来说明这个词了,这本书就是《刻意练习》。(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好好阅读)刻意练习的特点主要在于只在“学习区”练习大量重复训练持续获得有效的反馈精神高度集中譬如在 2016 年有一部很火的日本动画电影《你的名字》,导演新海诚画景色别具一格,后来阅读相关资料才发现他以前练习画这些景物背景是对着电脑的图片去画,每次画完一部分就马上拿着纸对着电脑屏幕看看自己有哪些画得不好的,然后及时纠正。其实这个过程本质就是刻意练习。又或者在跑步里面,在一次马拉松里面,我发现既然可以刻意练习跑步技术和提升跑步质量既然可以在月跑 50 公里的情况下跑马拉松可以达到 4 个小时左右,这是之前完全不敢想象的,凡是跑过马拉松的人都知道月跑量 50 公里已经是低得不能再低的水平了。而我做的只不过是,根据跑步技术(POSEMETHOD)的要求反复去刻意练习某些固定的动作,而这些动作能够慢慢让我建立正确的跑步框架,也就是跑步姿势,同样的跑步距离我比别人会更省力更快。其次以前即使跑量不少,但是可能跑个二三十公里也不过是在舒适区,跑完是跑完了,但是对于自己并没有太多提升。反而后来每次不跑多,一次就是大概四到六公里左右,通过一些间歇跑的训练方法,每次跑完都累到不行,就这样提高自己的跑步质量。就是通过这样的刻意练习,才能够以如此低跑量撬动一个还可以的成绩。(在业余跑者里面)而广泛练习,就像学习英语泛听,广泛地去听和阅读,对于知识不求掌握但求了解。跟刻意练习相辅相成。最后不得不提一点的就是「同侪压力」(叫同 chai,不是同 ji),这是安替在演讲时特意提及的,就是当你处于一群优秀的人当中,你即使睡觉也能被动地进步。想想我在过去凡是进步巨大的阶段,无不有同侪压力的影响。从初初开始时间管理的持续进步,是由于我持续身在幸福行动家时间管理社群;持续笔耕一年五十多万字,跟我持续在树丰所创立的天黑写作团离不开关系;在跑步层面进步,跟我在姿势跑法教练群也分不开;身处秋叶秋水所主持的知识 IP 训练营,不需要督促和要求,自然也在努力朝着知识 IP 去前进。最后想说的是,从 60 分到 80 分,是通往进阶的路上。记得曾经在网上看到一句话:不能小看“职业”二字。两个月学个全栈?三个月学个“编剧”,四个月学个摄影,就想以此当职业,你老板傻吗?3. 如何打造个人品牌,让机会找上门?3.1 找到自己的传播平台(输出)不知道大家是否听过 1% 法则,如果在网上有 100 个人,只有1个人会创造内容,10个人会与其互动(评论或者提供改进意见)而其他 89 个人仅仅是浏览。这个法则最先是从Youtube上统计数据分析出来的,一些其它网络数据也在慢慢证明这一点。比如维基百科中 50% 的内容是由 0.7% 的用户提供的,而超过70%的文章是1.8%的用户分享的。也就是说只要你开始写作并分享就已经是 1% 中一员。—-摘自战隼主要你开始写那么你就可以成为 1% ,那么剩下的问题就是怎样利用网络来建立个人品牌?现在平台如此多,可以选择建立自己的博客,也可以选择用简书、微博和微信公众号鞥等这些平台,去写自己的经历,去写自己的见解,去写你擅长或有经验心得的干货。譬如可以尝试在知乎你所擅长的话题回答 100 个问题,甚至把这个话题所有的问题都回答一遍。但你慢慢做好了就会有人邀请你去做一些线上的分享会,这也是一个很好的输出和传播的方式。而线下则可以通过线下的分享会,线下每个人都可以互相看到接触到,粘度更高,对你的认可度更高,这是线下的优势。其次通过主动帮助别人,也可以让你的口碑慢慢得以传播开来。3.2 找到一个属于你自己的位置其实这就是定位,也就是说一旦被人看到或者联想到什么话题,对方就会马上想到你。譬如你可以通过以下的定位四步法:分析整个外部环境,确定“我的竞争对手”是谁,竞争对手的价值是什么,应该是什么?我们的业务是什么,优势是什么?我们的顾客是谁,顾客的价值是什么?避开竞争对手在顾客心智中的强势,或是利用其强势中蕴含的弱点,确立品牌的优势位置——定位。为这一定位寻求一个可靠的证明——信任状。将这一定位整合进企业内部运营的方方面面,特别是传播上要有足够多的资源,以将这一定位植入顾客的心智。不过有人会想,我就是喜欢旅游这个话题,但是现在网上已经有这么多人在写游记在做分享,还到处去玩,这么有知名度,我怎么办?我想这个大可放心,我的建议还是先做起来,就做你喜欢的事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影响圈,即使网红 IP 再大也不能面面俱全到所有人。就从你身边的朋友开始,一旦他们有旅游问题最快的方式其实是找到你,而不是那个网红,毕竟网红这么忙碌不可能给他们回答问题。3.3 持续不断地输出,坚持 1000 天选择你喜欢并且能够脱颖而出的领域,持续创作,时光会帮你打败 99% 的敌人。记得战隼曾经跟我说,他并不觉得他写作有多好,只不过是一直都在坚持这样一件事情,持续了九年直至今天。他比其他人好只不过是在于,他是最早开始持续写作的那一群人,期间也不断有人加入不断有人退出。如果你是抱着很强功利心的话,如果做一件事情做两三年都没有看到回报肯定不可能再做下去了。所以做事一定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只有自己喜欢去做才不会斤斤计较地去付出和分享。建立个人品牌最好的方式其实就是在你的工作中,把你本来的工作做好做出色即可。个人品牌等于信任,你需要在较小的职业环境中精益求精;你必须要办事靠谱,能快速解决问题,这样才会受关注。4. 如何实现变现和变现的几种方式4.1 以结果为导向的合作项目方式譬如作为合作项目,你可以作为团队的一员,你也可以阶段性地进入公司,解决具体的问题。写作,摄影这类型技能也比较容易,直接通过自己的作品就可以变现。如写书评 200元/篇,又或者依据绩效专门写专业文,曾经试过一篇两千字左右的科普文获得 200到1500 不等,这取决于大众对你的文章的关注度,最简单就是转化成阅读数转发数。又或者是做培训产品,特别是现在线上如此多的训练营。4.2 以时间为导向的售卖时间方式如果你是某一方面的专家,大概可以通过「咨询」的方式去做。类似于「在行」和「厅客」,写好自己相关个人简介和技能强项即可。当然,作为普通人就不要想着平台本身可以给你带多少流量,而是你作为你自己的个人品牌本身有多少人会为你付费而来,这才是关键。例如我初初开厅客只不过是总有些不认识的人来找我,被找多了实在觉得浪费时间就直接把自己明码标价放上去。不过目前而言,这种方式更多通过反向筛选的方式交交朋友,否则总有人找你没有目的地瞎聊天或者就想找你聊聊还是蛮累的。4.3 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在我每周检视里面有一部分是财富管理,我的财富管理是直接根据《富爸爸穷爸爸》的四象限,也就是 ESBI 模型。所谓 ESBI 其实分别就是雇员、自由职业者、企业和投资者的英文简称,在上年以来我每周都会评估自己在这四个角色里面的当前角色和未来可能性角色。我最终目标是成为 B 或者 I,所以我现在每一周都会考虑在 B 和 I 方面是否有潜在项目的可能性,是否进一步去做,有没有近期重点需要促进的项目。如果要开始一个「微创业」,我又会使用「商业画布」的模型来梳理商业结构。以此为导向思考:价值服务:我怎样帮人?关键业务:我要做什么?核心资源:我是谁?我拥有什么?重要合作:谁可以帮我?客户关系:怎么样和别人打交道?渠道通路:怎样宣传自己和交付服务?客户群体:我能帮助谁?成本结构:我要付出什么?收入来源:我能得到什么?5.总结说到这里,其实有很多东西并不需要想那么多,你喜欢就去做,并且把你这件事情尽量做出一个高分,只要是足够高分其他一切自然而然就来。我们却的往往不是传播力和影响力,而是我们自己的产品做得不足够好或者是自己还做得不够精深。不时我就在想,人生这么短,不如拿多点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像参展知名画家刘知白的画展,他儿子回忆说老先生生前曾经说过,「我就是普通人一个,成不成历史人物跟我有什么关系。与其有成为历史人物的功夫,还不如多画两笔画。」","updated":"T15:22:39.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2,"collapsedCount":0,"likeCount":30,"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titleImage":"/v2-0fee39b13cd9c072ca63f2_r.png","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reviewers":[],"topics":[{"url":"/topic/","id":"","name":"兴趣"},{"url":"/topic/","id":"","name":"知识变现"},{"url":"/topic/","id":"","name":"个人成长"}],"adminClosedComment":false,"titleImageSize":{"width":809,"height":442},"href":"/api/posts/","excerptTitle":"","tipjarState":"closed","annotationAction":[],"sourceUrl":"","pageCommentsCount":2,"snapshotUrl":"","publishedTime":"T23:22:39+08:00","url":"/p/","lastestLikers":[{"bio":null,"isFollowing":false,"hash":"365d3f12afe7c5ab77ac","uid":32,"isOrg":false,"slug":"nafeisa-lee","isFollowed":false,"description":"","name":"朴果果","profileUrl":"/people/nafeisa-lee","avatar":{"id":"a4d99f4a484ddf5fe5b9ef8f4dab57e8","template":"/{id}_{size}.jpg"},"isOrgWhiteList":false},{"bio":"设计师","isFollowing":false,"hash":"1a02e64f54cad80bea2e08c","uid":443900,"isOrg":false,"slug":"huang-tai-yang-92-68","isFollowed":false,"description":"","name":"黄太阳","profileUrl":"/people/huang-tai-yang-92-68","avatar":{"id":"99bcbf1386b","template":"/{id}_{size}.png"},"isOrgWhiteList":false},{"bio":null,"isFollowing":false,"hash":"ea7d4428b25cfc562cf22","uid":755140,"isOrg":false,"slug":"yibi-qian-meng","isFollowed":false,"description":"放弃审计的小注会成为了漂泊的小财务。","name":"Ponyo","profileUrl":"/people/yibi-qian-meng","avatar":{"id":"v2-d3b76e01db13b1bfcaa81c","template":"/{id}_{size}.jpg"},"isOrgWhiteList":false},{"bio":"其实,我是个演员! …………骗你的!","isFollowing":false,"hash":"3d34ebc022acdd4021943","uid":16,"isOrg":false,"slug":"nie-ming-xi-60","isFollowed":false,"description":"o微信公众号:远方的朋友Fstar","name":"悠悠介","profileUrl":"/people/nie-ming-xi-60","avatar":{"id":"9e3cd3c483eaff4a36749","template":"/{id}_{size}.jpg"},"isOrgWhiteList":false},{"bio":"元点户外营地教育","isFollowing":false,"hash":"f19d8ec573bbc3adcd728","uid":599200,"isOrg":false,"slug":"cai-yu-fen-Molly","isFollowed":false,"description":"斜杠小姨","name":"芬享","profileUrl":"/people/cai-yu-fen-Molly","avatar":{"id":"v2-33ea1fd4cdbc419","template":"/{id}_{size}.jpg"},"isOrgWhiteList":false}],"summary":"1大家好,我是今晚的分享嘉宾雷宗扬。我先简单地做一个自我介绍,我大学的专业是动物医学,毕业后留校当了一年的宠物医生。不过在大学期间就特别喜欢和研究时间管理,离开了动物医院之后也不知道该干些什么,就每天读书写作和跑步,因为帮助了一个老师的时…","reviewingCommentsCount":0,"meta":{"previous":null,"next":null},"annotationDetail":null,"commentsCount":2,"likesCount":30,"FULLINFO":true}},"User":{"rayoung":{"isFollowed":false,"name":"雷宗扬","headline":"雷宗扬||公众号:morningor,关注效率与个人成长","avatarUrl":"/fcf72da1b4caaadfceb2b9d79d8c2936_s.png","isFollowing":false,"type":"people","slug":"rayoung","bio":"为知笔记运营 | 时间管理 | 姿势跑法教练","hash":"415daf62baff1f411fe60c8781d02bbc","uid":88,"isOrg":false,"description":"雷宗扬||公众号:morningor,关注效率与个人成长","profileUrl":"/people/rayoung","avatar":{"id":"fcf72da1b4caaadfceb2b9d79d8c2936","template":"/{id}_{size}.png"},"isOrgWhiteList":false,"badge":{"identity":null,"bestAnswerer":null}}},"Comment":{},"favlists":{}},"me":{},"global":{},"columns":{},"columnPosts":{},"postComments":{},"postReviewComments":{"comments":[],"newComments":[],"hasMore":true},"favlistsByUser":{},"favlistRelations":{},"promotions":{},"switches":{"couldAddVideo":false},"draft":{"titleImage":"","titleImageSize":{},"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can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title":"","titleImageUploading":false,"error":"","content":"","draftLoading":false,"globalLoading":false,"pendingVideo":{"resource":null,"error":null}},"drafts":{"draftsList":[]},"config":{"userNotBindPhoneTipString":{}},"recommendPosts":{"articleRecommendations":[],"columnRecommendations":[]},"env":{"isAppView":false,"appViewConfig":{"content_padding_top":128,"content_padding_bottom":56,"content_padding_left":16,"content_padding_right":16,"title_font_size":22,"body_font_size":16,"is_dark_theme":false,"can_auto_load_image":true,"app_info":"OS=iOS"},"isApp":false},"sys":{}}出乎意料 年薪十万以上的人靠这些职业赚钱
  大概是闲到蛋疼了,月薪四千的小融突发奇想跑去问年薪十万以上的人都是干什么的,结果很多年薪10万以上的人来回答了,不少是出乎意料的职业!!!  最高端,靠卖信息赚钱  ●卖大蒜,大蒜价格从1毛涨到3块多,涨了30多倍,我3月份一个月从30万元赚了600万元。  ●国际货运代理,上海,20W,有房有车有贷。工作13年。  ●做外贸,年入20万左右。  信息不对称是白手起家最快的捷径,越不对称,越来钱。古代消息迟滞,商旅靠A地买,B地卖的差价就能赚取巨额财富,这是因为“什么东西在哪里稀缺”的信息是差价的关键,一旦掌握,就站到了价值链的上游。  最轻松,用钱来赚钱  ●无业,拆迁农改城,在四环分了4套房,靠收房租为生,年入18万
 ●去年辞职,赚了20万。  房产增值、房租、利息、股权收益这些都算靠钱赚钱。年薪几十万,不如拆迁户。对于普通人而言,在这个时代,个人财富增长的主要载体就只有房产增值。什么都不如买房是过去十年来中国的社会共识。为什么呢?答案是,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资本回报率增速高于劳动回报率增速的时代:房价只要稍微涨一点,普通白领辛辛苦苦攒了好几年的收入瞬间前功尽弃。  性价比最高,靠卖他人的注意力赚钱  ●以前做新闻记者,每天早上一睁开眼睛就是线索线索。每个月四天休息。。年入15万,三线城市。   ●销售年入十万,没意思。找不到真正的自己,突破不了。  注意力经济,其商业模式可以用一句非常久远的大忽悠话来概括:“全中国只要每个人给我一块钱,我就是亿万富翁了”。  最苦逼,靠卖自己的时间赚钱  ●25W设计院没日没夜没周末加班族飘过。  ●国企石油工程服务,国外现场,几个月回不了家。年薪20多。有家有孩子了,打算转行考老师,房子车子都买了,就图个正常人的生活,和家人长相厮守。  ●屌丝中的战斗鸡。程序猿。年薪15万。  ●建筑,工作13年,年薪12万。每天上班时间8个小时。晚上偶尔加班,两地分居七八年,生活过得很苦逼。  大部分人,没本金、没人脉,空有时间,便只能靠卖自己的时间来赚小钱,俗称讨生活。与前面网红形成鲜明对比的, 普通女孩子从小刻苦念书,工作后披星戴月,加班加到颈椎出问题也不过就那么一个月几千一万的,网红直播们撒撒娇,唱支歌就一年上百万的入账。靠时间赚钱的人最苦逼!  没有一份收获不是耕耘而来,年薪十万以上的人都在做什么?他们和我们一样,做着一份普通的职业,赚着自己辛苦而来的工资,在自己的岗位中奋斗。所以,不要羡慕其他人年薪十几万的成就,在自己的岗位磨练积淀,相信大家会越努力,越幸运。(融360)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您认为这篇文章与"新一网(08008.HK)"相关度高吗?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在这里,发现聪明钱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腾讯财经官方微信;
您也可以在微信公众号搜索“腾讯财经”,开启财富之门。
[责任编辑:yuzedu]
热门搜索:
腾讯理财超市
同类产品年涨&27%
今年以来收益&13%
近1月涨&7.41%
7日年化收益&2.97%
99抵扣500购车款
千元优惠+2年免息
前100名送油卡一张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适合在家做的工作长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