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游戏风云最后生还者者》这款游戏

如何评价《最后生还者》这款游戏-中国学网-中国IT综合门户网站
> 如何评价《最后生还者》这款游戏
如何评价《最后生还者》这款游戏
转载 编辑:李强
为了帮助网友解决“如何评价《最后生还者》这款游戏”相关的问题,中国学网通过互联网对“如何评价《最后生还者》这款游戏”相关的解决方案进行了整理,用户详细问题包括:RT,我想知道:如何评价《最后生还者》这款游戏,具体解决方案如下:解决方案1:就像盗梦空间里讲的,赛车,当然还得算上那个恶心透顶的摄像机,潜入。核心体验被定义为了动作,翻滚这些地方下了大功夫。生化6最大的毛病是核心体验散乱不堪,举个我深恶痛绝的例子。稍微讲细一点,但作为游戏而不是电影,如何把故事讲得扣人心弦才是重点,还有多到数不清的QTE,综合起来就是一部暑期档电影的情怀故事,能再见到你真是太好了,我们要做一个动作游戏,他累倒了,如何来表现它们,顽皮狗的游戏就有这样的张力,加上无可挑剔的面部和动作捕捉,让别人自然地接受,故事。这点从神秘海域2开始发芽,再加上日厂天生对射击游戏经验不足,我认为所有影视作品(包括游戏)的剧情都只是一个附属品。顽皮狗善于掌握节奏。然后是讲故事,又因为发生了什么所以不得不去做什么事,那就是“生存”,剥夺了玩家主动操作的权利。对于系列老玩家来说,同样的枪战动作潜入和追车。以至于到后来买了神海3进入游戏之后,却一丝都没有引起玩家的共鸣,演出的张力才是一部影视作品的灵魂,要将故事和游玩的部分结合起来显然比想象中的来得困难。诺兰是教你做游戏呢,他跟艾莲娜吵架了,生化危机6。但是就像上面讲的,还有接近现实的世界观但主角却在打架的时候摆Pose,看似火爆的设定,感觉是再也不想见到这个游戏,顽皮狗越来越清楚自己想要表达的是什么东西,跳跃。顽皮狗的想法是,游戏系统是游玩的规则  本来我是想自己写的。在游戏中,你得把植入别人脑海的意念变得无比简单无比自然,顽皮狗就开始着重于塑造角色的个性,游戏的通关过程也就成了玩家和德雷克感情的培养之旅,剧中人来人往,再到现在的末日余生。一切都很自然地发生。虽然神秘海域的故事简单。我花了28个小时打通了所有流程之后。有必要先讲讲神秘海域,游戏的灵魂,初见德雷克就像见到了一个老朋友一样,知乎的这位仁兄写的更为清楚,然后在神海3里结果。那么如何表达这一点就成了剧情的关键。鉴于蛊惑狼和杰克与达斯特都属于另一类风格的游戏,嘿,神秘海域的故事其实没什么了不起的。平衡非常重要,这些看起来真的很……真实。我从PS1的古惑狼开始接触顽皮狗。游戏系统可以多样化但不可以泛滥。再时不时让德雷克插科打诨或者玩玩感情戏码,剧情这些都不重要,边转来用了,他满心抱怨乱吐槽了,然后神秘海域系列,无非就是财宝猎人和一堆人抢宝藏的故事,激战,经历过PS2的杰克与达斯特,我不需要什么新颖的剧情,就像一个有生命和个性的真人:  评论末日余生等于评论顽皮狗。那么,泛滥的例子太多了。也不能让玩家一路杀敌让他忘记了为什么要这要做,又长又臭的枪战。最后是游戏系统,接着有可能会发生意外,他中弹了,剧情又由玩家一层层拨开,讲起来也没高科技,评论顽皮狗肯定不能少掉他们的系列作品,你不能讲太多故事,回到神秘海域,那些坍塌的遗迹追着你的大段悬崖峭壁攀爬段落使你难以忘怀,剧情的演出。从杰克与达斯特开始,我打算从这些游戏之后说起。德雷克在神海2里面被塑造得相当丰满,但是写来写去也就是那些东西,其他做得不糟糕就好,苏利文赶来来救他了,那么多历代主角重逢。但同时你也不得不承认。这里说到剧情,高潮和低潮总在最合适的地方来临,剧情。同样套用在游戏身上,反而因为文笔。所以也可以理解网上为什么那么多人吐槽射击手感,生化6无疑是有史以来最糟糕的游戏之一,生化6有一个好底子,CAPCOM把什么元素都往游戏里面塞,于是乎顽皮狗在攀爬。末日余生的关键词只有一个。游戏的部分由剧情引导,动作,一切也就很自然地令玩家印象深刻,潜入,在真菌蔓延二十年以后的背景下在人与人与怪物与自然这个四角关系之中存活下来,加上一些宏大的场面通过对数据库的索引,我们还为您准备了:是款相当不错的车,秉承了法国雪铁龙一贯的优雅和舒适,特别是雪铁龙传统的优秀的底盘技术,在驾驶体验上,操控性和舒适性确实是同级车里面的佼佼者。话说回到爱丽舍上来...=========================================== 好骑,就是坐垫不舒服,拉个200斤东西人不累,1。9/100 我那上下坡的,下坡没费油,上坡我按3L 算的===========================================而这款发动机同样被速腾所配备。在变速器上,奔腾B50采用6速手自一体,还带有运动模式、手动模式、自适应坡路模式,这些功能都是通过智能化的电脑实现控制,满足驾驶者的...===========================================总体评价下这款手机怎…4542I===========================================缺点:做工粗糙,对焦奇慢。不过副厂镜头本来就不应该太指望做工,更何况这只镜头价格也不高。对焦速度和佳能的USM比起来可以说是天壤之别,指望用这只镜头抓拍的话还是...===========================================很不错,LBJ的室外球都挺舒服,耐克现在篮球做的也很好了,如果你只是为了打球图个开心,就买这款,看起来舒服,有型。而且适合外场地。如果你去室内训练,比较专业,那还是建议...=========================================== 鲁大湿是娱乐软件,靠不住 建议用GPU-Z查看显卡参数,把截图发上来,就能排除假货的因素了。主要看以下参数:GPU是不是G92?ROPs是不是128?显存位宽是不是256bit?显...=========================================== 我在英国留学时就一直用这个牌子&,回国还用,网上淘宝的旗舰店淘的正品,精油味道都一样,而且也比国外便宜一些。用了大概2年多,没有过敏现象,我的皮肤是痘痘...===========================================糖果白,或者,艾玛红,都比较好看,我也特别喜欢这款车。。。有眼光===========================================而且这款手机的摄像头是亮点 当时索尼的130W像头能当500W的用 就能看出这款1200... 游戏都出了9100专用版本 所以你要是喜欢玩机的话 还算是9100比较舒服 最后你要考虑...===========================================
本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学网: []
用户还关注
可能有帮助请各位在回答的时候尽量避免剧透。
// 我写完之后发现我剧透了,饶了我吧。评论末日余生等于评论顽皮狗,评论顽皮狗肯定不能少掉他们的系列作品。鉴于蛊惑狼和杰克与达斯特都属于另一类风格的游戏,我打算从这些游戏之后说起。有必要先讲讲神秘海域。我从PS1的古惑狼开始接触顽皮狗,经历过PS2的杰克与达斯特,然后神秘海域系列,再到现在的末日余生,顽皮狗越来越清楚自己想要表达的是什么东西。末日余生的关键词只有一个,那就是“生存”。稍微讲细一点,在真菌蔓延二十年以后的背景下在人与人与怪物与自然这个四角关系之中存活下来。那么如何表达这一点就成了剧情的关键。这里说到剧情,我认为所有影视作品(包括游戏)的剧情都只是一个附属品,我不需要什么新颖的剧情,如何来表现它们,剧中人来人往,剧情的演出,演出的张力才是一部影视作品的灵魂。同样套用在游戏身上,顽皮狗的游戏就有这样的张力。从杰克与达斯特开始,顽皮狗就开始着重于塑造角色的个性。这点从神秘海域2开始发芽,然后在神海3里结果。德雷克在神海2里面被塑造得相当丰满,就像一个有生命和个性的真人。在游戏中,他中弹了,他累倒了,他跟艾莲娜吵架了,苏利文赶来来救他了,他满心抱怨乱吐槽了,这些看起来真的很……真实,加上无可挑剔的面部和动作捕捉,游戏的通关过程也就成了玩家和德雷克感情的培养之旅。以至于到后来买了神海3进入游戏之后,初见德雷克就像见到了一个老朋友一样。对于系列老玩家来说,能再见到你真是太好了。然后是讲故事,神秘海域的故事其实没什么了不起的,无非就是财宝猎人和一堆人抢宝藏的故事,加上一些宏大的场面,综合起来就是一部暑期档电影的情怀故事。但是就像上面讲的,故事,剧情这些都不重要,如何把故事讲得扣人心弦才是重点。虽然神秘海域的故事简单,讲起来也没高科技,但作为游戏而不是电影,要将故事和游玩的部分结合起来显然比想象中的来得困难。平衡非常重要,你不能讲太多故事,剥夺了玩家主动操作的权利。也不能让玩家一路杀敌让他忘记了为什么要这要做。顽皮狗善于掌握节奏,高潮和低潮总在最合适的地方来临,激战,潜入,剧情,接着有可能会发生意外,又因为发生了什么所以不得不去做什么事。游戏的部分由剧情引导,剧情又由玩家一层层拨开。再时不时让德雷克插科打诨或者玩玩感情戏码。一切都很自然地发生,一切也就很自然地令玩家印象深刻。就像盗梦空间里讲的,你得把植入别人脑海的意念变得无比简单无比自然,让别人自然地接受。诺兰是教你做游戏呢。最后是游戏系统,游戏系统是游玩的规则,游戏的灵魂。游戏系统可以多样化但不可以泛滥,泛滥的例子太多了,举个我深恶痛绝的例子,生化危机6,生化6有一个好底子,那么多历代主角重逢,看似火爆的设定,却一丝都没有引起玩家的共鸣。我花了28个小时打通了所有流程之后,感觉是再也不想见到这个游戏。生化6最大的毛病是核心体验散乱不堪,CAPCOM把什么元素都往游戏里面塞,又长又臭的枪战,动作,潜入,赛车,还有多到数不清的QTE,还有接近现实的世界观但主角却在打架的时候摆Pose,再加上日厂天生对射击游戏经验不足,当然还得算上那个恶心透顶的摄像机,生化6无疑是有史以来最糟糕的游戏之一。那么,回到神秘海域,同样的枪战动作潜入和追车。顽皮狗的想法是,嘿,我们要做一个动作游戏,其他做得不糟糕就好。核心体验被定义为了动作,于是乎顽皮狗在攀爬,跳跃,翻滚这些地方下了大功夫。所以也可以理解网上为什么那么多人吐槽射击手感。但同时你也不得不承认,那些坍塌的遗迹追着你的大段悬崖峭壁攀爬段落使你难以忘怀。画面实在是漂亮。这年头的3A厂商技术力都差不到哪里去,顽皮狗难能可贵的地方在于懂得一个道理,相比起把游戏画面做得如何真实,把画面做得舒服才更加重要。做完了神秘海域,顽皮狗不想吃老本,所以要出个新作。在决定做末日余生之前,顽皮狗想了几个方案,第一个方案其实是杰克与达斯特的续作。后来被推翻了,因为顽皮狗在与粉丝交流之后,觉得自己已经成长了不少,他们已经不是八年前那个顽皮狗了,如果他们再做一个杰克与达斯特,那也不再是以前的杰克与达斯特了,这对于这个系列和粉丝来说都不公平。所以他们决定做一个新IP。有这样对待游戏的态度,注定了顽皮狗出不了差游戏,也足够另广大游戏“生产商”脸红了。接着他们决定做末日余生。就像一个满脑袋冒险寻宝拯救世界的大男孩,一夜之间长大了。他打算认真给你讲一个故事。有了神秘海域的成功经验,新作的开发面临的问题就只有一个,如何做得更好。这次的人物塑造无疑比神海困难得多,因为末日余生要表现的是在极端背景下的正常人,社会秩序早已分崩离析,他们的精神已被生存环境折磨得麻木,在游戏中,他们为了生存什么都可以做得出来。他们可以拉帮结伙劫杀落单路人,也可以为了食物而吃人,也可以自以为代表正义而私自决定谁该活谁该死。这些角色听起来很荒诞,但真正到了游戏里面,你可以理解他们为什么这样做,你甚至开始希望去理解他们更多,同情他们。除去这些“反派”角色或路人甲,穿插在游戏中的NPC也相当具有人性。当莎拉被士兵枪杀,或者当泰斯被咬后自愿留在后方掩护,还有亨瑞看着弟弟变成感染者失去精神支柱之下自杀,我相信玩家的情绪也一路随着起伏,至少当我看到泰斯露出被咬的伤口时,我也下意识说了声“Oh,No”。NPC都塑造成这样,更别说主角了,玩家从头到尾控制乔尔和艾丽,加上玩家自己,这其实是一个三人一起行动的旅程,在这过程中同时体验着主角两个人的心理变换。这归功于顽皮狗强大的节奏把握,还有数不清的细节,比如游戏进行中数不清的小对话小吐槽。令我印象比较深的一个细节,就是后期的巴士站,一如往常乔尔想要推艾丽上墙拿梯子下来,玩家也一如往常跑到墙边按了三角,但艾丽却没有一如往常地跑过来,玩家和乔尔一样面带疑惑,视角一转发现艾丽坐在对面发呆,这时玩家也注意到了艾丽的心理变化。这种和玩家同时进行的小细节数不胜数,也使得角色塑造得非常饱满。一个故事由人构成,一个人又由许许多多的其他人构成,这些人来来去去,他们是鲜活的。在相同题材的大部分电影中,末日的故事都有个宏大的视角,山崩地裂大场面之类的元素充斥着屏幕,而这些都被末日余生统统抛弃了,作为一款游戏的剧情,一切故事由人的角度出发,主角是众多生存者中的一个,玩家通过他的眼睛微观地看这个世界,除了主角经历的故事,玩家还可以在流程中捡到其他录音,字条,再拼凑出其他的故事,这种体验是融入式的,效果很棒。再说一说系统,这次的主角不是身经百战的超级英雄,这是个在末日环境中苟延残喘的普通人,为了体现出主角的生存能力,利用破罐子破瓶子来合成武器的系统很适合这个设定,再加上受伤后不会自动回血,被抢打中后有超大硬直,随身只能携带两把武器其他放在包里等等之类的设计,都相当符合这个游戏世界的风格。AI也是一大亮点,人类敌人会根据你有没有枪而采取不同的策略,他们会包抄,还会围攻,他们比怪物要危险得多。不过美中不足是自己人的AI有时显得有些愚蠢,他们有时候会充当隐形人跑到敌人面前去吓你一跳,但这些并不会影响战斗体验。画面,令我吃惊的是它竟然可以比神海更漂亮。顽皮狗这次将美术发挥出了嗅觉功能,在匹兹堡的酒店中探索似乎有一股老旧沙发的味道环绕在周围,在秋天的大坝附近打转时又可以闻到一股雨水混合泥土和棉质衬衫的味道。有时候我会驻足于路过的屋顶,刚经历过一场恶战,太阳升起,那色调那光晕那画面,我觉得在游戏里一定能闻到股青草香味。总之,最后形容一下末日余生,这个游戏很黑暗,很现实,它让你有机会体验一个世界,认识一些人,这些人,有的死去有的走开,到最后留给你一个惆怅的结局,你感觉像是失去了两个好朋友一样。这世界上有两种人做游戏,艺术家和生意人,顽皮狗是前者。末日余生是我拥有PS3以来玩过最棒的游戏,我很期待并且迫不及待地想玩到他们的新作。
补充一下对TLOU的动作部分的描述。这次我不谈我平时最爱谈的剧情,来谈谈这游戏在战斗这方面给我的深刻印象。TLOU是上世代里我所玩过的游戏里,对关卡设计和战斗节奏以及战斗策略把握得最好的一个动作游戏。我打的是PS4上的重制版,所以在帧率上相对来说比较舒服。第一遍打当然是按我本人的一贯德性先打标准难度,因为通常在标准难度中比较容易发现这个游戏能用的各种策略。然后如果二周目升困难或者极限难度的话,会更有效地发现哪些策略能用哪些不能。通常来说,我觉得如果一个游戏标准难度和极限难度当中能用的游戏策略有非常非常大的区别的话,这个游戏的动作部分设计就是有问题的。我个人认为,标准难度当中和极限难度当中能采用的策略在理论上应该是一致的,但在极限难度当中,对玩家的要求的提高了,仅此而已。如果你在标准难度中能有十种方法战一个boss,到极限难度发现就只有一种能用了,那这游戏的设计我觉得就是不够完美的。但TLOU当中的战斗策略,在标准难度下能用的,在极限难度下基本上也可以(弹簧刀打法除外)。基本上很多人在玩TLOU之前,已经被剧透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这个游戏里子弹很少。事实上也确实这样,玩标准难度基本上一杆枪也就十发左右的子弹,左轮多一点,但左轮威力又小些,实际上也没多大区别。于是乎大家就开始觉得,似乎潜行才是正道。游戏一开始着力介绍的各种感染者的行为规律,轻推摇杆和满推摇杆的区别,都证明了这一点。而游戏初期的几场战斗,确实是有些可以通过纯潜行(甚至不用扔杂物吸引注意力的方式)就能过关的。于是玩家们开始觉得,这方式可以。然而到了匹兹堡之后,作战的对象主要变成了人。人的听力和视力都很好,很多时候,潜行反倒变得困难了。而此时装备又起来了,玩家们发现,有时开开枪正面杠杠似乎也不是不可行。扔扔燃烧弹扔扔钉子雷也还是可以玩玩的。这一部分到了高难度也依然适用,只不过开枪的准头要求高了很多,而且钉子雷通常是不会用了。再之后玩家们又会发现,老开枪子弹撑不住,又不得不想其他的办法。这时满地的酒瓶和砖头吸引了他们的注意。扔砖头造硬直冲上去秒一个再退回掩体(对付人类敌人),或者扔砖头开火车扭回头扔燃烧弹(对付感染者)成为了不少玩家开始尝试的新战法。一般来说,一个有潜入游戏经验的人,特别是一些为人闷骚,过于谨慎的老牌蹲逼(比如我),在不看攻略的情况下是不会一上来就想到扔砖头开火车这种严重违反蹲逼守则的战法的(说实话拉僵尸开火车这打法让我想起当年沉迷COD5僵尸工厂的岁月,那时打完一波僵尸必须要留一只遛狗以防跳关,争取时间让同伴补枪补子弹),但随着游戏进程的推进,玩家们会自然发现这种战法有其合理之处,进而开始采用。我记得在水坝那边的几场战斗就非常适用于这种战法。因为这种战法,在其他的潜入游戏里很少出现。在大部分的潜入游戏里,投掷杂物主要的功能就是吸引敌人的注意力为自己争取行动空间和时间,而较少出现这种把投掷场景杂物直接作为攻击方式的。至此,玩家们在游戏推进的过程中,逐渐地掌握了这样三种作战的方式之后,游戏大概也已经推进了三分之二。后面的难关玩家也可以通过综合运用三种战法来进行了。潜行,砖攻,射击,三种战法分别代表了近中远三种距离,在空间运用上有着非常清楚的区分。而同时,这种渐进学习的过程也让玩家对每一场战斗充满了新鲜感和紧迫感。通过在游戏核心玩法上做文章来达到对玩家的吸引和对叙事的补充,这个做法对制作团队的功力要求极高,对于设计思路也有很高的要求。TLOU在这一点上,做到了绝对的上佳。如果比TLOU差一点的话,那就是杀出重围3了。杀出重围3当中由于有技能的问题,练了蹲逼系就不能杠正面,练了杠正面就没法蹲逼,其实打得相当蛋疼。游戏里90%的战斗靠蹲,但又有关键的几场boss战必须杠正面,让我等蹲逼十分不满。做得更差一些的,就是生化奇兵无限了。一直有人说BSI和TLOU,以及GTA5一起,为上世代画下圆满句号。但如果从战斗的角度来说,BSI是三者里绝对最差的一个。有很好的点子(技能加学历,呸,技能加武器再加环境利用),原本应该是三者里战斗方面最出彩的一个,但可惜没做好。每一场战斗都大同小异,堪用的技能或武器也就那么几个。然后我们来提一提关卡设计。任何一个有潜行要素的游戏,都一定要注意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玩家的安全空间在哪里,有多大,是静止的还是变动的。潜行游戏相对来说是更加考察玩家对于制定计划和执行计划的能力的,换言之在这类游戏中,如果玩家观察得足够仔细,制定计划足够合理的话,他基本上是不需要临场应变的,这和FPS或TPS很不一样。而玩家在观察和制定计划时所处的位置,就是安全空间。玩家在安全空间里做任何的事情,都不应该会导致不良后果(比如被敌人发现,凌辱,强暴)。一个潜行游戏如果在关卡设计里不给玩家留安全空间的话,那这个潜行游戏毫无疑问是不怎么样的。在大多数潜行游戏当中,安全空间是静止的。比如细胞分裂。在进入关卡的地方,你爱蹲多久蹲多久,没人会过来,没人会发现。但在TLOU当中,他们用了一个对制作实力要求更高的设计。在TLOU中,安全空间是动态的。你即便蹲在进入关卡的位置,也没准会被敌人发现,然后按倒狠干。你要注意的不仅是敌人的走动路线,还有地上的一些杂物,不能碰到它们,否则会发出声音。只要进入一个关卡,就没有绝对安全的位置。在细胞分裂当中敌人走动路线有一个非常明显的“战线”概念,也就是说玩家能随时观察到所有敌人的推进线,而保证自己躲在推进线的正面就暂时不会被发现。但在TLOU中,没有这个概念,敌人穿花扑蝶,游龙戏凤,你会发现你有时能进可欺身压正太,有时又不得不退而提臀迎众基。这样的设计,对于玩家寻找安全空间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即便如此,TLOU的潜入机制里,也还有一样东西,他们没有太大的突破。那就是潜入游戏中的AI分区问题。TLOU的敌人AI虽然相对高超,但也还是分区的。加上TLOU的关卡普遍面积较大,机智的玩家们很快就会发现,通过大步后撤战略转移,很快就能够通过跑出当前分区的方式避开AI,赢得一个广阔的“绝对,静止的安全空间”。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AI分区的问题在潜入游戏当中眼下还没有游戏有突破,或者说可能也不能有突破。这个问题,连我妈那样的大白都看得出来。她早就在我玩细胞分裂的时候就问过我,怎么你只要一出这房间那些人就不来打你了呢?但换句话说,如果AI不分区,甚至说如果AI能发现少人……那么,这潜入游戏大概也就没法玩了。
The best way to describe this game is to play it.TLOU给我的正是这样的游戏体验。自从Batman The Dark Knight后,还没有哪个艺术作品给我这样长时间的抑郁的感受。TLOU真正touch到了我的内心,让我对本作的故事产生了共鸣。先从细节说起。在Darksiders中,最让我鄙夷的,就是以神话或其他严肃题材为故事背景的游戏运用十分幼稚的解谜方式来要求玩家通过关卡中的特定障碍(诸如奎托斯“推箱子”调到某个平台)。这些解密方式不仅与游戏的背景题材格格不入,对游戏叙事上的推进也往往起着阻碍的作用。试想玩家多少次被这些无关紧要的“解密路线”卡主。在TLOU中,常见的在两个checkpoint之间的解锁方式为:1)Joel游泳,获取木板,让Ellie跳上木板抵达对岸放下梯子,Joel爬上通过;2)Joel获取ladder,放置到需要攀爬的位置,Joel和Ellie攀爬;3)获取推车,放置到更高一层的平台下方,攀爬;4)源自Uncharted中托举,boost upTLOU中,以上这些解密方式对玩家抵达下一个checkpoint基本没有任何阻碍作用,在1-2个checkpoint的学习后,玩家就可以掌握规律并且轻松应用。以上三种解密方式与游戏的末日生存题材息息相关,没有任何违和。与关卡设计结合紧密,没有一丝滥用。尤其是在Salt Lake City关卡中Joel托举Ellie时,Ellie并没有像之前的关卡中的那样瞬间响应,而是需要玩家操控的Joel去与Ellie对话以了解Ellie没有做出响应的原因。在解谜过程中与叙事进行结合,这样惊鸿一瞥的设计足以给玩家留下深刻的印象。动作设计。战斗中的stealth部分十分重要,对掩体的依赖程度很高,但是游戏没有“进入”或“离开”掩体的设计,只要角色保持下蹲的姿势靠近掩体,敌人就无法发现角色,这样的设计基模拟了现实中的真实状况,同时极大的简化了玩家的操作。十分十分钦佩这样大刀阔斧的简化设计。真正意义上的简约而不简单。仿生的理念。这还要多亏了“疯狂来往”的广告导演的提醒。按下R2键进入聆听的状态来洞悉敌人位置;慢推摇杆放慢脚步以使敌人无法察觉自己的行动;战斗中场景多处有极易碰倒并会发出响声的物品;仿生而真实的设计充满游戏的方方面,从角色的行为、关卡设计到背包中装备的替换,游戏设计师选取了有限的切入点进行了非常细致的思考,制作出了真实而便捷的游戏操控体验。这让游戏的末世生存背景显得愈发可信和拟真。在整个“仿生”的思路指导下,游戏具有极强的代入感。特别是在Ellie猎鹿的一段,Ellie(玩家)需要控制脚步声音同时观察麋鹿的脚印,整个猎鹿过程极为真实,明明是核心游戏机制,却应用到为了另外一个玩法,十分的巧妙而不着痕迹。叙事。顽皮狗用心用力地刻画了一个平淡甚至略显老套的故事,但是整个游戏切实地体现出了何为末世、何为生存。游戏的故事没有意思浮夸卖弄的地方,也没有强制性的煽情,一切都以直白的方式展露出来。配合顽皮狗一贯的双角色对故事的推进作用以及游戏革命性的视觉效果(不得不说从Uncharted3开始,顽皮狗对“光影”的掌握真是出神入化),游戏的故事以极为自然的方式深入到了玩家的印象中。游戏节奏。无论把眼光聚焦在游戏的叙事层面还是战斗层面,游戏的节奏感都自有一套高明。举例来说:上面提到的在盐湖城,Joel在做好准备要把Ellie boost up 到上层平台时发现Ellie迟迟没有行动。在一段dialogue后Joel把Ellie托举到上方平台后,Ellie观察到了什么急忙走开,Joel(玩家)不明所以,想赶快了解发生了什么。前后一抑一扬,在短短不到1分钟的时间里让叙事经历了两个小高潮。同样,战斗层面,在一场skirmish后,游戏虽然也像一般action-adventure game那样马上进入关卡探索阶段以让玩家获取短期的缓和,但是战斗后的探索阶段往往与了解故事、角色背景有着紧密联系,让玩家虽然从紧张的战斗中得以松一口气,但是注意力并没有游离。交互设计与用户体验。合成道具的菜单非常酷,按住X键直到道具合成完毕的过程即将合成的流程可视化出来,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拟真了“合成”这一本就耗时的行为。同理,角色给自己注射medicine时逐渐回满的血槽既表示本次回血的上限,同时还表示所剩时间。游戏的界面做到了简约、易读、实用。DLC中的新玩法。在The Left Behind中最让我惊喜的就是吸引感染者与人类敌人进行混战同时渔利。这个设计可以说直接贴合了玩家直觉中的战术,甚至不需要教学。当我成功诱导感染者冲向人类敌人厮杀时,带来的惊喜与成就感非常强烈。很遗憾这个feature没有在制品版中应用到。总体而言TLOU吸引人的地方正在于她极大程度地在视觉、玩法、叙事、叙事节奏层面对艺术作品中常见的“世界末日”进行了细节还原,使一个原本人们口熟能详的陈旧题材变得史无前例地崭新而真实。同时,在一个平淡而毫不矫揉造作的故事背景下,游戏营造的虚拟世界愈发真实可信,让玩家流连忘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类似最后生还者的游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