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性二胎全面放开二胎之争有可能吗

- 或用以下帐号直接登录 -
你会选择生二胎吗?全面放开二胎广东人最支持
来源: 作者: 阳广霞
事业单位和高学历群体  本月国家卫计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单独二孩”政策实施以来,全国近100万对单独夫妇提出再生育申请,远低于预期。社评院选取广东、河南、四川、北京、上海五省市重点调查显示,广东受访者对全面放开二胎的呼声最高,支持度达95.3%,北京上海的支持度不到90%。
  你支持全面放开二胎吗?放开后你会选择生二胎吗?昨日,南都记者从广东省现代社会调查与评价研究院(以下简称“社评院”)了解到,其对全国10302名公众的专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全国93%的受访者支持全面放开二胎,支持度最高的是广东受访者,但已生一孩的受访者中确定会生二胎的仅29.8%。
  谁最支持?事业单位和高学历群体
  本月国家卫计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单独二孩”政策实施以来,全国近100万对单独夫妇提出再生育申请,远低于预期。
  此次对全国10302名公众的民意调查显示,93%受访者支持全面放开二胎。社评院选取广东、河南、四川、北京、上海五省市重点调查显示,广东受访者对全面放开二胎的呼声最高,支持度达95.3%,北京上海的支持度不到90%。
  从年龄段看,处于可生育晚期的36-40岁群体支持度最高,为95.1%;从职业背景看,事业单位群体支持度最高,达95.2%,其次是公务员群体;学历也是重点因素,硕士及以上群体支持度最高,达94.7%,本科学历受访者支持度位居其次。
  头胎性别对生二胎意愿无明显影响
  如果全面放开,你会生二胎吗?调查显示,明确表示会生的仅29.8%,其中广东受访者生育意愿仍然最高,明确表示会生的占36.9%。
  从生育背景来看,生过一孩的群体明确表示不会生二胎的达38.4%,明显高于未生育群体,而且头胎性别对生育二胎的意愿也没有明显影响。调查还发现,农村户口群体生育二胎的意愿也不高,但高于城镇户口群体。其中农村户口群体明确表示不会生二胎的达31.5%,城镇户口群体则达38.1%。
  在明确表示想生二胎的受访者中,一个孩子太孤独是最重要的原因,选择比例达39.1%。此外,希望儿女双全、喜欢孩子、多养儿女能防老、有钱抚养无压力等也是受访者想生二胎的原因。
  在明确表示不会生二胎的受访者中,经济压力过大是最主要原因,选择的人数比例达27 .2%。广东人最担心什么?调查显示,15.8%的广东受访者担心给不了孩子好的生活品质。
扫一扫加入南方网微信朋友圈
编辑: 蔡茜
请文明发言,还可以输入140字
您的评论已经发表成功,请等候审核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新闻关键词
为贯彻全国税务工作会议精神,讲好税收故事,唱响税收主旋律,传播税收正能量,广东省国税局、广东省地税局在第24个全国税收宣传月启动面向税法宣传基地、社会、税务部门举办税收微视频大赛,征集税收微视频作品并进行评比。分享本文到:
在微信上关注24楼影院
movie24luo
8票反对,0票赞成
◆李昌平:不会,因为指标很值钱
◆闾丘露薇:依然人满为患,我接触的一些西方知识分子,开始理解中国的一胎政策了
较权威答案:中国会为不让生二胎后悔
李昌平:“三农”问题学者
&&& 2007年,中国社科院叶廷芳教授连同其他28名政协委员曾联名提案,要求尽快停止执行独生子女条例。而网络上就相关议题展开讨论,叶教授的观点也得到大多数网民的支持。笔者认为,中国在今年放开对生育二胎的限制还是有可能的。&&& 首先,改变僵硬的计划生育政策符合人口的科学发展。&&& 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中国人口要“稳定在低生育水平”,不过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组经过长期研究认为,“全国平均综合生育率在未来30年应保持在1.8左右(意为平均每个妇女生育1.8个孩子)”,并指出“生育率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显然,不论从以人为本,还是以科学发展观来衡量,1.8的生育率都是合适的。据现有的人口统计,中国人口在2005年1月达到13亿,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张维庆说:“按照综合生育率1.8计算,我国总人口到2010年将达到13.7亿”,这意味着从2005年到2010年这6年中国平均每年需要增加1167万人口。但实际上2005年、2006年,中国人口增量分别只有768万和692万,距离1.8的科学指标相距较远。&&& 其次,相关研究已经证明,仅放开对生育二胎的限制,并不会引起人口失控。&&& 从对全世界的经验来看,生育率与人类发展指数(HDI)呈直线负相关关系,即社会越发达,生育率越低。中国2006年HDI大略相当于新加坡和韩国1985年的水平、泰国2006年的水平。不过,1985年新加坡、韩国两国的生育率分别为1.61和1.67,泰国2007年的生育率为1.64。相应地,中国山西翼城县在1985年试点二胎方案,但是到2000年生育率也只有1.51,目前整个中国的平均生育意愿为1.73,由此不难看出,放开生育二胎理论上并不会导致全国范围的生育高峰。&&& 第三,有利于缓解我国目前面临的许多社会问题。&&& 首当其冲的当然是失衡的性别比例。2005年全国出生性别比率118.88,严重偏离104-107的正常值,这意味着20年后,中国也许将多出3000万光棍。如果放开生育二胎,从概率上来看,一胎没有儿子的比例为1/2,两胎没有儿子的比例就降到1/4。中国在甘肃酒泉、山西翼城、河北承德等一些地方试点二胎,结果发现当地的出生人口性别比正常。比如,2000年第五次普查出生性别比,全国1岁以下为117.8,而翼城为106.1,全国1-4岁平均为120.9,而翼城为102.7。&&& 另外,还有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问题。中国目前60岁以上老年人有1.43亿,其中只有城市的4300万享受社会养老,即便如此养老金缺口已相当于一年的国民经济总收入。2030年后,当60岁以上老人达到4亿时,现行的计划生育将会导致劳动人口大为减少,养老将面临危机。&&& 人口政策必须放眼未来。从1950年至1991年,除了“大跃进”几年外,中国每年出生人口都在2000万左右,其中1963年到1974年平均每年出生2600万,有生必然有死,等这一批人年事已高,届时每年死亡人口也会是2000万,为今天的2-3倍。2005年对1%人口抽样调查显示,近些年每年只有600万左右女孩出生,如果现行计划生育政策得以延续,这意味着大约20年后,生育妇女可能不足500万,这对于中国将可能是另一个“困境”。&&& 几十年前相信“人多力量大”造成几十年后人口让中国不堪重负,那么现在,我们要放任另一种困局做大吗?
上一页1下一页单独二孩政策去年开始实施,截至2014年12月,符合条件的1100万对夫妇当中,只有106.9万对单独夫妇申请生二孩,而生育的仅47万对。
怎样评估“单独二孩”的实施效果?放开“二孩”还有多远?昨日,全国人大代表、国家卫计委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马旭表示,今年不会搞全面放开二胎的区域性试点,单独二孩政策效果还有待观察。
二孩政策效果有待观察
据统计,在我国,每7个人中就有1名超过60岁的老人;而每80个人中才有1名新生儿童。老人潮、婴儿荒,上世纪90年代后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2014年“单独二孩”政策应势而出。
国家卫计委去年年底发布数据称,截至2014年12月,符合条件的1100万对夫妇当中,只有106.9万对单独夫妇申请再生育,而生育的仅47万对。在新的生育政策实施之初,国家卫计委曾预计,每年将新增人口200万。
马旭认为,去年一年增长47万并不能代表单独二孩政策的效果。“政策才一年,还得观察几年,生育政策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他解释称,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后,还要考虑到人口流动性、经济负担等很多影响问题。他表示,今年不会试点全面放开二胎政策,但国家有关部门依然会积极研究。“我认为不会简单的放开。”马旭说。
呼吁社会关注一年10万弃婴
此外,马旭今年上会还将提出一份有关弃婴问题的议案。他说,中国目前一年有10万弃婴,这个事情政府要关注一下。弃婴从上世纪80年代初的5000人到现在10万人,足以说明这个事情的重要性。
据了解,2013年民政部搞了一个弃婴安全岛试点,但一年多就撤了。“因为弃婴大部分是残疾儿童,没有人管也没有资金支持。”马旭建议,预防出生缺陷政府要承担起主要责任,要对孕产妇实施免费产前筛查,不免费没人去。
三至五年方能见“二孩”冷热
去年,北京市卫生部门曾预计,“单独二孩”政策施行之后,绝大多数符合新政策条件且具有生育二孩意愿的家庭会在5年内完成第二个孩子的生育,“单独二孩”政策将使北京市5年累计新增出生人口为27.07万人,平均每年新增出生人口5.42万人左右,此后每年约4万人左右,到2019年左右达到峰值稳步下降。
从目前的申请量看,首年申请人数虽然已超过3万,但远未达到此前预期。同时,近日不少媒体也报道了“单独两孩”政策在各地实施“遇冷”的消息。
是否真的“遇冷”?国家卫计委统计,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有106.9万对单独夫妇申请再生育,基本符合预期。预计2015年,受单独两孩政策影响,出生人口比2014年多100万左右。
对于北京的预判,北京市卫计委并不认为单独二孩会“遇冷”。市卫计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钟东波指出,政府此前公布的预期数据是生育意愿,但转变为生育行为还会有更多因素。“比如今年条件不具备,有可能到明后年。”他认为,大约要花上三到五年,才能看出该政策对生育行为的具体影响。
1        翟振武认为,全面放开二胎只能缓解老龄化水平,但是改变不了大趋势。他分析,即使中国取消生育限制,许多家庭也不会生育那么多孩子。
楼主正文显示宽度
跟帖显示为
本帖只代表的个人观点,不代表人民网观点。 如将本文用于其他媒体出版, 请与联系。举报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图文编辑模式
08:23:55&)
( 11:57:12)
62字(106/0)
( 14:00:27)
( 14:00:10)
( 11:03:15)
46字(31/1)
( 15:31:04)
( 11:02:55)
65字(16/0)
( 10:58:00)
( 10:56:17)
( 10:54:21)
22字(10/0)
( 20:24:07)
15字(86/1)
( 16:59:46)
106字(0/0)
( 16:04:52)
( 15:13:11)
158字(24/0)
( 14:20:28)
( 13:31:52)
106字(14/0)
( 11:36:51)
( 11:21:55)
80字(33/0)
( 11:05:25)
( 11:04:29)
213字(18/0)
( 08:48:23)
43字(13/0)
( 08:45:41)
106字(19/1)
( 15:08:28)
( 23:23:08)
( 23:00:14)
71字(28/0)
( 22:52:46)
37字(44/0)
( 22:39:27)
( 08:23:41)
( 22:36:49)
( 22:31:31)
44字(12/0)
( 22:24:14)
29字(16/0)
( 22:17:07)
( 22:15:12)
( 22:13:47)
67字(18/0)
( 22:05:44)
41字(10/0)
( 22:05:30)
301字(11/0)
( 21:56:09)
297字(38/0)
( 21:52:23)
49字(12/0)
( 21:50:43)
102字(16/0)
( 21:49:10)
104字(62/0)
( 21:48:19)
63字(22/0)
( 21:34:59)
63字(21/0)
( 21:33:44)
( 21:27:33)
( 21:18:34)
99字(11/0)
( 21:05:24)
37字(17/0)
( 20:56:53)
( 20:53:10)
37字(10/0)
( 20:52:21)
11字(17/0)
( 20:48:39)
17字(10/0)
( 20:47:17)
( 20:39:12)
( 20:35:43)
142字(125/0)
( 20:35:19)
( 20:29:53)
50字(44/0)
( 20:15:08)
34字(11/0)
( 19:56:44)
( 19:56:43)
56字(23/0)
( 19:51:07)
( 19:39:35)
35字(17/0)
( 19:39:31)
( 19:38:42)
43字(27/0)
( 19:33:53)
( 19:22:27)
17字(21/0)
( 19:19:38)
( 19:14:31)
46字(10/0)
( 19:07:57)
( 18:58:03)
32字(19/0)
( 18:50:18)
78字(21/0)
( 18:46:31)
57字(23/0)
( 18:40:34)
( 18:31:44)
87字(34/0)
( 18:19:10)
( 18:14:55)
21字(13/0)
( 18:10:40)
93字(89/0)
( 18:09:49)
62字(38/1)
( 20:35:46)
27字(35/0)
( 18:09:13)
( 18:05:41)
165字(39/0)
( 18:03:03)
( 17:58:01)
( 17:57:31)
26字(16/0)
( 17:48:34)
32字(43/0)
( 17:42:55)
31字(19/0)
( 17:39:58)
( 17:31:50)
( 17:30:36)
159字(24/0)
( 17:29:59)
( 17:29:44)
( 17:25:11)
100字(5/0)
( 17:24:51)
36字(14/0)
( 17:17:21)
( 17:16:24)
10字(15/0)
( 17:12:30)
16字(12/0)
( 17:07:21)
61字(14/0)
( 17:04:39)
( 16:56:56)
( 16:56:17)
( 16:56:02)
( 16:54:17)
请登录后继续操作....
强国社区-人民网全面放开二胎无时间表:政策可调国策不可变
来源:信息时报
字体:&|&中&|&
核心提示:昨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梅地亚中心举行记者会,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李斌就医改、计生、公共卫生、医患等热点接受了中外记者采访。对于民众关注的“单独二孩”以后是否会考虑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李斌表示,目前还未有时间表,政策可以调整,国策不能动摇。对于近期发生的医疗暴力事件,李斌表示,这种行为非常恶劣,当地正在依法处置。
(责任编辑:肖贺)
暂无相关阅读
Copyright 2009 - .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粤B2- 国家药监局(粤)-经营性-
版权所有:广州标点医药信息有限公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放开二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