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法国远东舰队舰队是怎样的情况,和英国舰队是否可以对抗

二战法国的舰队是怎么灭亡的??_百度知道
二战法国的舰队是怎么灭亡的??
我有更好的答案
法国投降后不久,其舰队部分被德国人接管,其余逃向英国及其殖民地。日,丘吉尔下令占领停泊在英国港口的法国军舰,扣留在亚历山大港的战舰,在阿尔及利亚港的法国一支重要舰队不接受占领,被英国H舰队消灭。
tiexue.net/post_楼主看看
其他类似问题
二战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法国海军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法国海军(法语:Marine nationale fran?aise)是法国的海上武装力量,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海军之一,现今为数不多的之一。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但正式成立是在1624年,由创建。[1]
为了强调国家与民族、而非家族与血缘的重要性,黎塞留将法国海军的正式名称由王家海军(Marine royale)更替为国家海军(Marine nationale)。在经等人的努力建设下法国海军成长为世界海洋强国之一,并在后成为第一海上强国。1690年,法国海军达到了辉煌的顶峰。但因欧陆战事吃紧出现财政问题,故在 后转入具有经济效益的劫掠战。[2]
第一海军强国地位易位于。之后的几个世纪里法国海军虽然大落大起,但在18至19世纪大多数时间里都保持世界第二海军强国的位置,并多次与争雄。19世纪法国舰船领域不断创新,并取得多个第一,制造出首艘、、电驱动潜艇等。虽然在20世纪上半叶,法国海军扮演着次要角色。但后,法国海军重新建设,并在1966年后独树一帜步入又一个黄金时期。[3]
现今的法国海军拥有多种现代化军舰、舰载导弹和一艘,在的海上里有一定的影响力,并在海外基地驻有兵力,在各大洋也设有战略区。目前,法国的海外军事基地遍及5大洲3大洋,数量仅次于美国。海军总司令部设于,大西洋舰队基地设于、地中海舰队基地设于。[4-5]
法国海军简介
法国海军军队建制
海军参谋部是法国海军的最高行政管理和作战指挥机关,海军参谋长在国防部长的领导下,负责海军的日常训练、后勤及行政管理。海军参谋部下辖大西洋舰队、舰队、反潜作战部队、海上作战部队、驻海军部队、印度洋海军部队、战略部队、海军航空兵部队、水雷作战部队和陆战队等。
法国海军现有兵力近4万人。按性质不同,作战部队由舰艇部队、航空兵部队和陆战队三部分构成。海军舰艇部队是法国海军的骨干力量。其主要作战舰艇按职能编为水面作战集群、水下和反潜作战集群、扫雷作战集群三大部分。海军陆战队是法国海军的精锐部队,现有2个团,近3000名官兵,主要执行两栖作战任务。海军航空兵部队现有兵力约7000人,下设舰载航空兵司令部和海上及空中司令部。
此外,由宪兵司令部领导的海上宪兵队为法国海军的一支准海军部队,编制上有数艘海岸巡逻艇和多艘港口巡逻艇,其职责是保卫和岸上设施。
法国海军相关院校
法国海军十分重视院校建设。海军院校主要负责初级军官的培养和中、高级军官晋升前的深造工作。海军参谋部下属的院校司令部,对院校的编制和人员调配、教学计划、大纲、学员的招收、分配、后勤保障等实行统一管理。
法国海军职能
根据国防部指导文件,法国海军担负以下任务:
·参与核威慑与核遏制;
·对敌人关键目标进行打击,歼灭敌人海军力量;
·为进行登陆作战、输送海军陆战队和联合登陆部队上陆做准备;
·进行海岸防御,与陆军和空军联合抗击来自海上及空中的打击;
·监控预定海洋区域的局势;
·保卫海洋交通线和专属经济区;
·为本国商船和渔船护航;
·进行海上侦察;
·打击恐怖主义和海盗;
·为军队和军用物资的战略调动提供保障。[6]
法国海军海军历史
在海洋强国的历史上,法兰西是一个较容易被忽视的强权国家。究其原因,或许主要是由于法国人更加乐于追求欧陆霸权。实际上,法国的地理位置为其拥有海权提供了良好的条件。[7]
法国海军中世纪晚期至16世纪
法国海军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那时还是王家海军。法国和其他地方一样,使用的战船大都在战时临时征召的、加以武装而成。而其中在13世纪流行于法国西海岸的内夫船,后来发展成北欧船型与地中海国家更丰满的船型相结合的一种混合型。,法国封建主最为热衷,为此长派船运载十字军将士,其中主要就是内夫船。后来这种船型广泛为西欧各国采用,甚至作为他们港市城徽的主要标志。[8]
中世纪时,王家海军也多次执行军事任务。在法兰西与战争期间,1304年8月法国与热那亚、荷兰郡组成的舰队在热那亚的雷尼尔指挥下使弗兰德斯的舰队覆没,法国俘获了大量战船并顺带俘虏敌方指挥官,有利的配合了陆上的法军行动。[9]
一周后,法王率军在蒙桑佩韦勒之战大败弗兰德斯的陆军主力。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
1338年阿讷默伊登之战
日在中的阿讷默伊登之战,法国舰队击败英格兰舰队,并俘虏的旗舰爱德华号、克里托弗号等,之后不久的10月5日法军登陆英格兰并大规模洗劫和破坏。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次使用火炮的海战。1339年法国舰队横渡,驶至英格兰南岸,焚毁了、和等城。[10]
1372年法国舰队配合舰队在港给予英格兰舰队毁灭性打击,把战火再次带进英格兰本土。
15世纪以来,西欧造船技术有了重大突破,1489年法国一艘根据卡拉克船型设计出的战舰,配备151门铁炮和29门铜炮,装载400名士兵以及300名海员。引发后来的模仿建造。[11]
随着的到来,法国也积极参与其中,1524年,法国航海家远航到达美洲北部。1535年他沿向西南方前进,想找到通往中国的航道。他被那里的大瀑布所阻,但获得了现今的大片土地,并与当地人进行皮毛贸易,获得丰厚利润。[12]
同时,随着的到来西欧各国为争夺海上优势纷纷进一步改进船舶的制造工艺,西欧的造船技术飞速发展。[13]
其中英法两国在、、年的交战期间,双方多次在海上激战。也互有胜负,但法国的每一次胜利都引发英国国王对海上力量的改革,法国却因西班牙在欧洲大陆的强势不得不将大量人力物力消耗在欧陆。
在1580年,西班牙武力吞并葡萄牙引发西欧各国的不满。不久法国的和英国的达成一致,共同对抗西班牙人。1582年6月派法国舰队前往支援与对抗的安东尼奥,但在中法国、英国、荷兰和忠于安东尼奥的葡萄牙组成的联合舰队被名将大败。虽然联合舰队的规模要比西班牙舰队大,但质量却不及对方。法国还不足以在中大西洋上挑战西班牙人。[14]
法国海军1624年至1650年代
在拉罗谢尔之围中的黎塞留
1624年被认为是现代法国海军的诞生时刻。在任法国首相期间,他亲自兼任海军大臣,建立了四个海军基地,创设了法国历史上第一支正规海军舰队。[7]
为了强调国家与民族、而非家族与血缘的重要性,黎塞留将法国海军的正式名称由王家海军(Marine royale)更替为国家海军(Marine nationale)。法国海军至今仍沿袭着这一称谓。
在他的努力下法国贸易的发展与税务改革让国库前所未有的充盈,而他又反过来促进着贸易与造船业的发展。他还将控制于贵族之手的两支舰队以210万的代价收回。1629年末,船厂开始自主建造第一艘大型风帆战舰——装备68门火炮的王冠号(La Couronne),而风帆舰队的规模也已达到27艘。到三十年代中期,法国的海洋计划基本得以实现。尽管无法与英国荷兰相比。
1638年戈特利亚之战
在这一时期法国海军也诞生了一批海战能手。如亨利·德·索迪斯和麦勒·布雷泽。亨利·德·索迪斯指挥的法国舰队分别在1638年戈特利亚之战和1641年塔拉戈纳海战取得不俗的战果。尤其是戈特利亚之战使西班牙在的海军力量被完全摧毁。这场海战被称为戈特利亚大捷,亦是法国海军建立以来的第一次较大规模的正规作战。而麦勒·布雷泽指挥的法国舰队也分别在1642年巴塞罗那之战和1643年卡塔赫纳海战取得胜利,尤其是卡塔赫纳海战使在西地中海再难以对法国构成威胁。法国控制了西地中海,实现了生前的愿望。马萨林亲自下令铸造印有法国舰队破敌图案的金币,以纪念这一伟大胜利。
此外法国也向海外拓展势力,并于1642年在北美建城,法国人将视作海军的真正建立者,不仅是因为他装备了舰船,还因黎塞留的远见卓识确保法国拥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并维持海军的稳固发展。在其政治遗嘱中,他依然充满希望地指出,根据法国的地理位置和资源,法国有发展海权的机会。[7]
然而1648年的投石党乱却打乱了法国海军的发展,陷入内忧外患中,因此国力被严重削弱,并导致法国原本称霸在即的事业,被迫暂时中断;而且叛乱之后,法国的国力短时间仍难以恢复,国际地位暂时下降至二流国家。可以说叛乱不但造成社会的大混乱,政府还因为税收大减,军力从十五万衰退到五万多;法国海军部也因为预算不足、挪用至迫切的陆军,以及的中饱私囊,使得海军的年度经费下降到1640年代初的六分之一(五十万里弗)。这让船舰因无力维修而朽坏,严重伤害刚有起色的法国海权,并使马萨林的政策难有所成,也抑制了海外商贸的发展。
法国海军路易十四亲政时期
1661年,当开始执政时,法国只有30艘战舰,其中仅3艘装备60门以上的火炮。1664年为了向全欧展现法国的权威,而又不希望把国家陷入昂贵的战争,于是决定将他第一个征服的目标锁定为位于北非海岸、由庇护的穆斯林海盗基地,吉格港(Gigeri)。海军元帅博夫尔公爵率领15艘从外购置或租借来的战舰开始了这次带有圣战意味的远征,并于日到达吉格。法国的舰队最初取得了胜利,但却逐渐陷入了漫长的、与穆斯林大桨战船和纵帆船的消耗战中。物资补给问题变得尤为突出,加之博夫尔公爵完全不了解海军,这次作战最终在3个月后以失败告终。路易十四极为震惊,因为荷兰、英国乃至疲弱的西班牙,都能教训这些异教徒,并以此展现自己的海上力量。法国既然是欧洲第一大国,他的海军也应是欧洲第一。
任命为海军大臣后,柯尔贝尔基于“”的思想原则,勾画出了一条比较完整的海洋强国战略,力图“像制造业和国内贸易那样,把海洋和远距离贸易组织起来形成巨大的实体。为了支持法国的商贸,建立一支具有坚实基础的海军。”柯尔贝尔一方面从英国、荷兰引进技术,自造舰船,使法国的舰船设计工作变得科学化;另一方面,他还改革了传统的兵制,颁布了《海洋大法》,实施普遍的船员登记制。[7]
1667年,法国欧洲第一的国力开始在海军建设上体现出来。从到,到处可见热火朝天的造舰景象。对那时盛况的描述甚至有些难以置信:一艘在建造的40炮战舰仅用了7小时就完全建成,而在科尔贝尔之子、塞涅莱侯爵视察土伦时,一艘大桨船从无到有仅仅花费5个小时。1667年,港举行了浩大的阅舰式,标志着这支伟大海上力量的崛起。60艘新制战舰聚集于此,集中了法国舰队的几乎全部主力。而到1671年,法国海军已拥有炮数在50门以上的大型风帆战舰68艘,主力舰队总规模上达世界第一。年,法国的造舰运动达到顶峰。到1672年法国海军已拥有196艘战舰,成为欧洲第三大海军强国。[7]
1676年奥古斯塔海战
1672年,法国向当时的世界海军第一强国——宣战。法国海军通过获取了宝贵的战争经验。并诞生了法国海军名将——迪凯纳。1676年,迪凯纳指挥的法国海军在和先后击败荷西联合舰队。荷兰海军名将德·鲁伊特在海战中负伤过重而死。法国不仅获取了西地中海的制海权。而且赢得了前所未有的威望。凭借法国强大的实力,此时法国海军已经成为第一海上强国。法国海军的迅速崛起确实让其他国家感到恐惧。英格兰国王甚至与结订密约,共同遏制法国海上势力。英国人按1677年方案建造了30艘新战舰,其中包括10艘三层巨舰。这表明英国有抵制法国的政治意愿。[15]
法国海军人数在1677年达到4万人,拥有近200艘战舰。法国在舰船制作方面的体质和制度非常完善,而且还拥有充裕的工作设施。[16]
结束后,作为敌对国的荷兰,正忙于为荷兰人重建家园并恢复海外贸易,耗资巨大的主力舰队被重新解散归于各省。但是,法国海军却丝毫没有懈怠。动员起来的法国舰队战船总数199艘,其中载炮40门以上的风帆战舰68艘。而一方面为舰队更新着最优秀的船只,一方面为海军培养、征募着人才。他建议国王在和平时期将海军投入到对穆斯林海盗的作战上,一方面展现法国作为欧洲基督教国家领袖的地位,一方面将舰队维持在战争状态下,保持其纪律与战斗力。此后数年,法国舰队几乎成为欧洲唯一活跃的常备海军,而军官队伍也在战斗中得到来自实践的培养。
但1683年去世后,致力于在大陆进行扩张,对海外殖民地的关注度减弱。1685年的《枫丹白露敕令》不仅让法国工商业半毁,也使海军失去了9000名熟练的水手。法国海军建设开始走向下坡路。[16]
1690年比奇角海战
年在团聚战争后,法国通过《雷根斯堡条约》将势力范围和霸权推向最高峰。法国咄咄逼人的霸权令欧洲不安,1686年在荷兰执政的外交活动下,荷兰、西班牙、、瑞典和德意志一些诸侯组成了反法的。1688年,英国后,应邀入主英国,使英国加入。法国为改变不利的国际环境,决定先发制人,挑起了。[17]
法国海军也在战争中积极表现。在战争之初法国海军占据优势,通过1690年获取了北大西洋的制海权并持续了两年,使法国对海洋控制范围达到空前。但在1692年后碍于欧陆战事吃紧导致财政窘迫转而进入具有经济成效的劫掠战。从1693年起,法国减少了对海军的拨款,损坏腐烂的舰船得不到及时的替换,海军实力不断削弱,而此时的英国则加快了发展海军的步伐。
1693年拉各斯海战
1693年图尔维尔在中截击了一支规模可观的士麦那护航队,士麦那船队损失近半商船(90艘)其中40艘被法国捕获,残余船队避居中的,放弃了进入的企图,由于损失过大,被迫于7月30日返回英国。对于英国人而言,拉各斯之战是一场恐怖的金融灾难。价值超过六千万法郎的财产在战斗中失去,一半落入了法国人手中。自伦敦城大火以来,英国还未曾经历如此惨痛的损失。支援西班牙、建立地中海舰队的企图都完全失败了。在1693年的大部分时间里,英国与地中海的贸易几乎全部中断。1694年让·巴尔特指挥的法国舰队在荷兰的特塞尔附近海域以轻微的损失击败了荷兰的商船队,捕获了荷兰3艘舰船和30艘商船。两年后的1696年,让巴尔特再次指挥法国舰队在多格浅滩一带虏获了96艘从驶往荷兰的满载小麦的货船,解救了当时正处于饥荒中的。[18]
期间,使法国大西洋舰队几乎全灭,1707年土伦战役又迫使法国自沉地中海舰队,法国海军在这场战争中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但法国通过劫掠战在1707年的5月2日行动以轻微的损失捕获英国2艘风帆战列舰和21艘商船。在同年的利泽德角之战,迪盖·特鲁安等人使英国1艘军舰被毁、3艘军舰和15艘商船被捕获,超过一千人死亡。1711年迪盖·特鲁安又指挥法国舰队夺取了的,向当地的葡萄牙人勒索了500箱糖和40万美元。[18]
尽管和以法国的一平一胜的结果而结束,但法国却在战争中元气大伤,法国海军也遭受了极其严重的削弱。1713年,结束时,法国的财政赤字高达24亿锂,法国政府的信誉下降,导致国家一时无法筹措到足够的资金去支持其在欧洲和海外的军事行动。[16]
而到1715年法国总吨位从1695年的19万吨下降到了10.2万吨。而他的对手英国吨位达到了16.8万吨。[19]
法国海军路易十五至拿破仑时代
1744年土伦战役
在在位之初,法国海军总吨位正在迅速下降,就在1715年总吨位上保持在10.2万吨时,到了1720年下降到了4.5万吨。[19]
1723年开始,将国事托付给70岁高龄的弗勒里。弗勒里尽了极大努力,使国家财政在18世纪30年代初一度好转,法国的商业、工业和农业都有了一定的起色,然而,1743年弗勒里去世后,曾经一度修好的法英关系全面恶化,法国王室以及掌握军政要职的宫廷贵族们的腐化与挥霍无度,加上一场接着一场耗资巨大的对外战争(与),使得法国财政状况再度恶化,国家军费大部分投给陆军,海军的发展仍未受到足够的重视。[16]
但在中法国海军依然表现可圈可点,在1744年土伦战役中使英国丧失了在的主导权。1746年在尼加巴丹海战中法属印度公司舰队击败舰队获取了在印度的控制权。但法国高层对欧陆霸权的过度看重而忽视了海权的重要性。使法国在海外所获取的优势又很快丧失。
期间,法国试图将土伦舰队和布雷斯特舰队在集结,随后入侵英国,该计划由于土伦舰队与布雷斯特舰队在1759年被英国海军歼灭而终告失败。正当法国分散它的兵力和财力在欧洲进行一场接着一场的战斗时,英国军队则在海军的支援下在世界各地占领法国的殖民地。[16]
与此同时,法国的海外贸易几乎完全遭到了毁灭。仅在1756年到1760年的四年时间里,法国就损失商船850艘。法国消耗的战争费用,数目也使人震惊。不过法国海上私掠船行动也取得辉煌战果。从1756年6月到1760年6月,法国私掠船共捕获英国商船2500多艘。在1761年,尽管英国人捕获了240艘法国私掠船,但其他法国私掠船仍捕获了812艘英国商船。[18]
但战争还未结束法国已出现严重财政拮据,仅法国拖欠奥地利的款项就达3400万利弗尔。此时法国再也不具备先前的影响力。为了改变发给在世界上的孱弱地位,重塑法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形象,法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舒瓦瑟尔公爵
1759年,在法国海军几乎覆灭后,法国的政治家们开始清醒地认识到想要击败英国,保持法国在欧洲的地位,必须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力量。法国民众也认识到要想使国家安全,没有强大的海军力量是不可能的。从上至下,思想上达到高度统一的法国进发了一股全民族的重建海军热。在海军大臣的重建计划下,七年战争结束时,法国已经拥有40艘装备齐整的战列舰,其中仅“利用捐款制造了15艘备有75门炮以上的战列舰。到1770年这一数字又增加到了64艘,另外还有50艘快速帆船。1775年,爆发时,战列舰达到了80艘,大约45艘可以随时出海作战。与英国相比,法国适于战斗的舰船更多。法国的舰船因为设计上更加科学,因而比英国的舰船速度快、吨位大、机动性强。法国海军在硬件方面已经超越了英国,具备了与英国再次抗衡的坚实基础。
法国海军军官也掀起了学习热潮,钻研业务和好学上进成为一种风尚。先前由于等级制度的影响,不尊重非贵族上级军官的现象十分普遍,导致军官工作效能低下。的改革对这一切进行了巨大冲击,良好的军队纪律得以建立。1767年,法国政府对舰队的炮兵进行改组,由一万炮手组成的炮兵,在接下来的十年间,坚持每周训练一次,极大地提高了官兵的战斗力。在长时间坚持不懈的训练之下,舰队炮兵的射击技术有了很大提高。就当是来说,法国的海军炮手可能是世界上打的最准的。其远射程技术更是远远优于,这与法国海军的战术有关,因为他们更喜欢远距离作战。命中率的提高增强了海军的战斗实力,海军官兵的自信心得到了提升,对英国海军不再畏之如虎。海员的人数也有了足够的保障,至1778年海军征募花名册上登记注册的已有6.7万名之多。可以说兵源的充足也为再次与英国开战提供了充足的保障。
1781年切萨皮克湾海战
1763年法国比高·德莫洛格出版了《海军战术》一书,该书不仅详细地阐述了战术上集中优势兵力的各种办法,而且促进了一套实用信号系统的发展。这些理论和信号系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法国大多数海军指挥官都接受过这种训练。战术的改变,丰富了海军的作战技能,它更加灵活、机动,有利于发挥指挥者的个人能动性。尽管法国战后不断壮大海军力量,但法国想要独自战胜英国海军,实力和信心上仍略显不足。因而同样遭受战争创伤的西班牙就成了法国人团结的必然目标。在当时也是十分强大的。二者联合,胜算的把握显然更大。[20]
截止到1775年爆发之际,法国和西班牙海军总吨位达到31.3万吨,要大于同期英国海军的26万吨。[19]
在初期法国、西班牙等国一直对美国暗中援助,1777年随着使战争局势逆转,法国和西班牙分别于1778年和1779年正式介入战争。1779年6月西班牙与法国缔结联盟,以法国同盟者身份在海上参加反英战争。1780年12月荷兰亦加入战争,对英宣战。英国在国际社会被众列强孤立并被逼在欧、亚、美三洲同时作战。战争期间,法国海军也是唯一一个做到与正面决战仍能取得局部优势的国家,在1781年,法国海军的胜利,直接决定了的影响。在远东海域,絮弗伦在印度沿海的一系列海战尤其是1782年的亭可马里海战使英国暂时失去印度沿海制海权,而法属印度公司一度获取的优势。[21]
法国的胜利也使其在一定程度上报了之仇,也让英国外交受到空前孤立,也提升了法国的国际地位。但1787年,在英国首相围绕荷兰问题上清除了法国的影响力。[22]
1796年纽芬兰远征
1789年爆发的严重削弱了法国海军实力,法国海军失去了大批经验丰富和技术熟练的军官,到1790年,超过一半的休假军官没有返回舰队,再到1791年,不再岗位的人员数量已经超过80%。英国海军拥有400艘舰艇,其中115艘,而法国仅有246艘舰艇,其中风帆战列舰只有76艘,真正能服役的不过27艘。因此一开始,英国海军就占据优势地位,相比之下,法国海军则明显不如英国,新换上来的军官缺乏海战经验,水手训练不足。在于英国进行军舰作战的同时,开始大量颁发私掠许可证,授权私人劫掠英国船只。这一时期,法国的海上劫掠战可谓战果辉煌,诞生了一批优秀的劫掠战大师。日行动中约瑟夫·德·里舍里指挥的私掠船队攻击了英国的商船队,捕获其1艘风帆战列舰和30艘商船。1796年的纽芬兰远征中,约瑟夫·德·里舍里和西班牙舰队一起摧毁了英国127艘商船以及沿岸渔业包括普拉森特湾的英军驻地,总之战果很可观。另一位被成为“私掠船之王”的罗贝尔·叙尔库夫依托法属毛里求斯的海军基地,在印度洋海域从事私掠船行动达10年,他的私掠船在没有取得法国政府私掠许可证的情况下劫掠了多艘英国及其盟友的商船。日,他在印度洋上劫掠的武装商船“肯特”号,为此,英国东印度公司悬赏250万法郎捉拿他。[18]
但也无法掩盖大革命战争期间法国海军在土伦港地中海舰队的自沉和入侵英国本土计划的破产以及的严重失利带来的的黯淡色彩。
1810年毛里求斯大港之战
1803年爆发。英国先发制人,横扫大批法国商船和数艘法国战舰。而且从开展第一天起,海军的损失迅速将法国置于无从选择的境地。大为震惊,重新启动了建造一支可以运载10万人跨海峡作战的入侵舰队计划。[23]
但在1805年重创了法国海军后,横行于大西洋、地中海与印度洋,法国人所能做的是一面实施,一面派出小股舰队和大量私掠船小心翼翼地突破英国的海上封锁,捕获和消灭他们发现的英国商船。1805年的阿勒曼远征中被法国俘虏、焚烧及凿沉英国军用和民用舰船达到45艘。而在上,1810年毛里求斯大港之战中,法国击败英国一个巡防舰中队,致使参战的英国巡防舰中队战力瘫痪,这是拿战期间法国在印度洋地区对英国取得的一场难得的漂亮仗也是拿战中最激烈的巡防舰对战之一。
而从1807年起,大规模建造,以补充经济战略的不足。但是由于法国及其都无法培养和留住足够的海员,这些大型战舰基本没什么用处。就在远征俄国失利后,将大批技术熟练的船工和海员征入陆军,他的舰队只是虚张声势的泡沫而已。[24]
在远离欧洲大陆的战场上,英国凭借其对海洋的控制权,占领了法国在和上的最后几个支持私掠船活动的海军基地——、和,从而有效地阻遏了法国私掠船在公海上对英国商船的袭击和劫掠,摧毁了法国的海上劫掠战体系,法国的活动也随着的崩溃而偃旗息鼓。[18]
法国海军波旁复辟时期至二战
1838年韦拉克鲁斯之战
之后,英国保持了近百年的海上霸主地位,但法国海军仍然保持著世界一流水准。复辟时期法国海军很快得到恢复,并积极参与海外军事行动。1827年中,法国与英、俄组成的联合舰队在黑海重创海军取得决定性胜利。1838年的,法国海军也参与进来。在韦拉克鲁斯之战迫使赔偿60万比索。1841年,法国侵占北部的。1842年,法国入侵,排挤了葡萄牙对“”的统治。1847年,法国舰队又击败了越南人。1859年,法国取得开凿的特许权,并占领红海南端西岸的。1860年,法国伙同英国发动。多年的对外侵略,使法国成为仅次于的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国。
然而,德意志在欧洲大陆中部的掘起,改变了欧洲的力量结构。尽管之初法国海军对北德海岸线进行了封锁。然而法国舰船出现煤炭短缺,也缺乏必要武器来对付敌人港口周围的海岸防御工事。1870年9月封锁被取消。1871年法国与德国签订和平协议,结束了。由于陆军的惨败,新成立的第三共和国自然将大部分的国防预算投放到陆军的重建上。[25]
法国海军在普法战争中受影响较小,但其海军原有舰船,因船龄太长或样式过旧而纷纷退役。为此法国政府在财政极为困难的条件下仍拨款大量经费从事海军建设。1872年海军部提出建造217艘舰船的海军发展计划。1876年又根据海军技术发展的要求,对此计划提出修正案,以期建造吨位更大、舰炮更为先进的。该计划获得法国议会的批准。但是,法国国内还有一种主张,认为法国海军的主要任务是沿海防御,事宜多造中小舰船。两种意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有一定的影响。法国海军在19世纪末,始终占据第二位的位置。[26]
1884年马江海战
继续奉行殖民扩张政策的法国在1884发起,先后在和石浦海战取得胜利,使其在战争期间始终掌握对清朝的海上优势。在打中法战争的同时,法国又分别进行两次马达加斯加远征和曼丁果战争以及在的曼丁戈战争,皆获得胜利。与此同时法国在19世纪与英国在各大海域进行了一系列大博弈。然而德国的迅速掘起,促使法国与英、俄结成共同反德的集团。中,法国海军的地中海舰队在封锁海军、转移军民以及对希腊作战迫其支持等重大军事行动中,表现得都可圈可点。但受国力及海军实力所限,法国并未在一战后国际秩序安排中获得多少实利。1922年签署的华盛顿《五国海军条约》,确定了美英日法意五国的主力舰比例为5:5:3:1.75:1.75。20世纪30年代,随著战争创伤的愈合,法国海军迅速恢复元气。到1937年,法国海军已拥有航空母舰1艘、战列舰3艘、重巡洋舰7艘、轻巡洋舰12艘、各型驱逐舰50余艘,各型潜艇共101艘,综合实力居欧洲第二、世界第四。曾任的感慨“其效能之好,胜过以来的任何时期”。1940年,欧洲战场刚开打不久,法国就因陆军迅速溃败,而无法在战争中发挥自己的实力便在英国人的“弩炮”行动下自沉。1942年,盟军发起,登陆法属西北非,准备接应法军舰队突围,然后以此为跳板攻打,以最终实现反攻欧洲。与此同时,也下令强行夺取法军舰船。11月11日,达尔朗在盟国的要求下电令土伦舰队机动到,但对英国恨之入骨的舰队司令拉博德对此严厉拒绝。26日黎明,德军发动突然袭击,港口防卫司令马尔基海军上将在床上被俘。不甘向德国人俯首、又难忘英国人的“旧恨”的法国海军,决定以就地自沉的悲壮方式捍卫最后的尊严。自沉的140余艘舰艇中,包括3艘主力舰、8艘巡洋舰、17艘驱逐舰、16艘鱼雷艇、16艘潜艇、70多艘各型辅助船,这也成为法国海军历史上最为悲壮的一幕。[27]
法国海军二战后至今
战后法国为了维护本国的安全和海外利益,并先后发动和等一系列殖民战争,造成财政极度,无力建设海军。这个时期法国海军从美、英、加拿大等国得到各种战舰约200艘。这些舰艇多半是陈旧的,不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为此1952年法国政府批准了海军的造舰计划,到50年代末,法国海军共有各种舰艇近400艘。[28]
期间,法国与夙敌德国、英国一起,同时加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但高傲的法国人一直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国防政策,为此还一度退出。法国海军作为支撑这一政策的重要力量,也由此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最终成功打破了美国的技术封锁,发展起独立完善的海军工业技术体系。1964年,法国海军成立潜艇部队,1967年,法国第一艘“可畏”号下水。此后,德斯蒂安·多尔韦级护卫舰、P400级巡逻艇以及世界上吨位最小的红宝石级核攻击潜艇相继入列。法国一度超过英国,成为世界海军第三强国。随著冷战后国际形势的变化,法国海上战略重点开始转向海外。为了提高远距离快速处理危机的能力,法国耗巨资建造首艘核动力航母“戴高乐”号,同时,著手建造6艘拉斐特级新型护卫舰,用于远洋作战。1998年,法国正式组建海军航空兵。法国海军成为一支诸兵种合成的综合性海上力量,也是全球少数几支拥有全面能力、能够向全球出击的海军之一。
地平线级驱逐舰
进入21世纪后,法国政府相继出台了《年军事纲领法》《未来30年远景规划》等纲领性文件,规划了法国海军发展的新方向。以中型航母、新式驱护舰和为核心的海上远征力量,则成为法国彰显全球影响力的有力工具。2011年利比亚危机中,法国牵头组织了旨在推翻统治的“奥德赛黎明行动”,这是对新世纪以来法国海军“由海向陆”战略的一次检验,也是“戴高乐”号航母第一次应用于实战。此外,法国海军多个动作都令人刮目相看︰“西北风”运兵军事干预马里、牵头欧盟海军的索马里反海盗行动、启用驻阿联酋“和平营”海军基地、以印度洋上的为跳板抢得南极考察与开发先机。目前,法国的海外军事基地遍及5大洲3大洋,数量仅次于美国。[27]
法国海军海军特点
战略思想明确,全面发展舰艇
法海军执行的是“核威慑与常规打击”的战略,尽管近几年世界军事格局变化较大,尤其是苏联和东欧国家局势发生剧变,以及美国和本国军费削减,而法国海军战略却显示出极强的稳定性。把研制新一代和,发展和其他常规舰艇,放在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来考虑。应该指出的是,在全面发展舰艇时,特别重视战略核力量的发展,这是法国政府一贯的战略思想,正如前总统所说,“法国唯一能抵挡住核进攻的力量是导弹核潜艇”,从而强调应当实行有限的核威慑战略。
管理体制稳定,实行集中统一
法国全军装备研制工作,由国防部下属装备部统抓,装备部管辖舰艇建造局和其它兵器建造局。舰艇建造局统一组织和协调海军装备的设计、生产、试验、维修和改装工作。舰艇及其武备的研制与生产任务,基本上由它下属的造修船厂、配套公司和科研机构承担,另一小部分任务,则以合同方式委托给政府有关部门、私人企业和大学完成。这种长期稳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管理体制,是法国舰艇研制顺利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采取保护政策,促进造船发展
为鼓励舰船工业的发展,多年来法国政府一直为舰船工业部门提供船价补贴,以弥补本国船厂与国外竞争者之间的价格差额,补贴额一般为合同价的15%-25%,因船厂大小和舰船类型而异。为出口舰船提供出口信贷担保和因通货膨胀造成的造船成本上升的船价担保。对造船用的进口材料和设备,免交关税,对船厂和买主免交增值税。为了发展本国的舰船工业,政府鼓励选用本国产品。
配套产品较全,不断提高水平
法国政府根据“国防自主”的政策发展舰艇,舰艇及其配套产品已形成较完整的系列。例如,在动力装置上的PA和PC系列高、中速柴油机;在武器系统中的M1至M5弹道导弹、“飞鱼”、“海响尾蛇”对空导弹和“海鳝”鱼雷;在电子设备上海军战术情报处理系统(SENIT)和声呐,上述产品不仅具有本国特色,而且其中有些产品保持世界较先进水平。
研制新型舰艇,注重继承、多用
法国在研制新舰艇时,注意采用经过考验的部件和成熟的技术产品装舰,例如“飞鱼”导弹,除一、二项新技术外,大都采用原来成熟的技术;在设计核动力航空母舰时,选用了与新一代弹道导弹核潜艇同型的反应堆;在研制“三伙伴”级猎雷艇时,考虑到在它们不猎雷时可作巡逻艇和潜水工作船使用。此外,在研制新舰艇时,提出了将来改装的方案。
重视军品出口,积极开拓市场
法国政府十分重视军品贸易,1970年成立了海军装备出口公司,后改组为军用装备公司,并兼管陆军装备的出口业务。1980年,法国与阿拉伯签订了一项金额高达145亿法郎的合同,包括建造4艘护卫舰、2艘补给船和24架“海豚Ⅱ”直升机等。1991年,法国与中国台湾当局签订了向台出售16艘“法耶特”级护卫舰的合同,其中前6艘由法国建造,武器装备由中国台湾自行配套,后10艘拟由中国台湾岛内建造。到1998年由法国建造的6艘已全部在中国台湾列装。此外,法国还为进口国提供长期贷款、人员培训、零件供应和设备维修等。
开展国际合作,联合研制舰艇
法国常和其它国家联合研制舰艇,以充分发挥各国优势,提高装备性能。例如,法国、荷兰和联合研制的“三伙伴”级猎雷艇,其最大的好处是可采用各国高水平的设备(如法国PAP--104灭雷具)装艇。90年代,法国和英国、意大利联合设计“地平线”级驱逐舰(1999年英国退出合作),可望首舰21世纪初服役。当时法国有意向与英国在航母研制方面合作。联合研制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使舰艇达到最佳效费比。据国外资料初估,两国合作研制一项武器装备,其经费比一国单独研制大约节省30%,四国合作可节省50%的经费。
根据战争特点,加强装备研究
为向海军提供先进的装备,以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海军加强装备的研究,尤其是预先研究,例如法国重视战略战术形势的分析研究,武器系统整体化发展趋势的研究,模拟技术的开发应用,人机工程学研究成果的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研究,提高武器系统精度研究,重要武器备用手段的研究,接口多功能化、标准化和数字化研究,的研究等。
法国海军服役舰艇
航空母舰[29-30]
名称图片舷号状态吨位
R91“戴高乐”号服役42000吨两栖战舰艇
名称图片舷号状态吨位
L9013“西北风”号
L9014“托内尔”号
L9015“迪克斯梅德”号
服役21000吨
L9012“热风”号服役12000吨L9011“闪电”号退役普兰级坦克登陆舰
L9032“迪蒙迪维尔”号
L9034“香格里拉”号
服役13000吨L9030“普兰”号
L9031“弗朗西斯·卡尼尔”号
L9033“雅克·卡迪亚”号
退役补给舰
名称图片舷号状态吨位补给舰
A607“默兹”号
A608“无功”号
A630“马恩省”号
A631“索姆”号
服役17900吨A629“迪朗斯河”号外销巡防舰
名称图片舷号状态吨位
D-620“福尔班”
D-621“骑士保罗”
服役6600吨
D614“卡萨尔”
D615“让·巴特”
服役4500吨 
D640“乔治·莱格&号
D641“杜布雷”号
D642“蒙卡尔姆”号
D643“让德·维埃纳”号
D644“普里毛居特”号
退役4500吨D645“拉莫特·毕凯”号
D646“拉图什·特雷维尔”号
服役“阿基坦”级护卫舰
D659“阿基坦”号
D651“诺曼底”号
D652“普罗旺斯”号服役5700吨D653&布列塔尼”号
D654“奥弗涅&号
D655“朗格多克”号
D656“阿尔萨斯”号
D657“洛林”号
建造中护卫舰
名称图片舷号状态吨位
F710“拉斐特”号
F711“絮库夫”号
F712“科尔贝”号
F713“乌头”号
F714“盖普拉特”号
服役3600吨“
F730“花月”号
F731“牧月”号
F732“雪月”号
F733“风月”号
F734“葡月”号
F735“芽月”号
服役2950吨巡逻舰
名称图片舷号状态吨位追风级护卫舰
P725“灵巧”号服役1450吨“P-400”级
P684“无常”号
P686“光荣”号
P687“殷勤”号
P688“嘲弄”号
服役480吨P682“大胆”号
P683“善变”号
P685“火热”号
P689“取笑”号
P690“天窗”号
P691“喧闹”号
退役“阿托斯”级
A712“阿托斯”
A713“阿拉米斯”号
服役105吨“烈焰”级
P676“烈焰”号
P677“鸬鹚”号
P678“千鸟”号
服役447吨“信天翁”级
(由拖网渔船改造)
P681“信天翁”服役2800吨“海燕”级
(由拖网渔船改造)
P740“海燕”服役680吨“阿拉戈”级
(由水文勘测船改建)
P675“阿拉戈”服役980吨通报舰
名称图片舷号状态吨位“戴斯蒂安娜·多尔夫”级
F789“勒埃维弗上尉”号
F790“拉瓦莱海军上尉”号
F791“莱尔米尼埃司令”号
F792“莱尔三级准尉”号
F793“布莱松司令”号
F794“雅库贝中尉”号
F795“迪根司令”号
F796“比罗司令”号
F797“布恩司令”号
服役1250吨扫雷艇
名称图片舷号状态吨位&波江座&级
M641“波江座”号
M642“仙后座”号
M643“仙女座”号
M644“飞马”号
M645“猎户座”号
M646“十字”号
M647“艾格勒”号
M648“七弦琴”号
M650“射手座”号
M652“仙王座”号
M653“魔蝎座”号
服役610吨M649“英仙座”号
M651“天平座”号
退役“窝路坚”级
M611“窝路坚”号
M613“黄泉”号
M614“冥河”号
M622“岩体”号
服役490吨“安塔尔”级
M770“安塔尔”号
M771“牛郎星”号
M772“艾尔帕兰”号
服役340吨试验舰
名称图片舷号状态吨位“蒙赫”号
(卫星和导弹跟踪)
A601“蒙赫”服役21000吨“杜培德罗梅”号
(情报收集)
A759“杜培德罗梅”号服役3600吨“西蒂斯”号
(雷战实验)
A785“西蒂斯”号服役1050吨调查船
名称图片舷号状态吨位“何不”号
“何不”号
(尚无舷号)
服役6600吨“杜丹·博普里”号
A758“杜丹·博普里”号服役3300吨“拉普诺斯”级
A791“拉普诺斯”号
A792“博尔达”号
A793“拉普拉斯”号
名称图片舷号状态吨位“罕见”号
A635“罕见”号服役1450吨“马拉巴尔”级
A664“巴拉巴尔”号
A669“顽强”号
服役1400吨UT507级
“阿贝耶弗朗多格”号
“阿贝耶朗格多克”号
服役1500吨UT515级
“阿贝耶波本”号
“阿贝耶悦居”号
服役4000吨训练船
名称图片舷号状态吨位“豹”级
A748“豹”号
A749“美洲豹”号
A750“捷豹”号
A751“猞猁”号
A752“葛柏”号
A753“豺狼”号
A754“蒂格雷”号
A755“狮子”号
服役470吨“甘氨酸”级
A770“甘氨酸”号
A771“爱嘉婷”号
服役300吨“Paimpolaise”级
A649&明星&号
A650“百利鸡”号
服役275吨核动力攻击潜艇
名称图片舷号状态吨位
S601“红宝石”号
S602“蓝宝石”号
S603“黄宝石”号
S604“绿宝石”号
S605“紫水晶”号
S606“珍珠”号
服役2600吨弹道导弹核潜艇
名称图片舷号状态吨位
S616“凯旋”号
S617“鲁莽”号
S618“警戒”号
S619“猛烈”号
服役14300吨
.中华网.[引用日期]
.中国知网[引用日期]
杨金森.海洋强国兴衰史略:海洋出版社,2007年:172
.中国知网[引用日期]
.中国海军网[引用日期]
.搜狐军事[引用日期]
.中国知网[引用日期]
辛元欧 .中外船史图说: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66
辛元欧 .中外船史图说: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77-78
辛元欧 .中外海战大全: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78
查尔斯·辛格等人主编,高亮华、戴吾三 译.技术史(第三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年:327
杨槱 .帆船史:上海交大出版社,2005年:110
史滇生 .世界海军军事史概论:海潮出版社,2003年:78
简·格里特 .年的海战:海上冲突与欧洲转型:劳特利奇出版社,1998年:157
安德鲁·兰伯特 著,郑振清、向静 译.风帆时代的海上战争: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年:83
.中国知网[引用日期]
.中国知网[引用日期]
.中国知网[引用日期]
安德鲁·兰伯特 著,郑振清、向静 译.风帆时代的海上战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214
.中国知网[引用日期]
潘尼迦 .印度和印度洋
略论海权对印度历史的影响:世界知识出版社,1965年:67
安德鲁·兰伯特 著,郑振清、向静 译.风帆时代的海上战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181
安德鲁·兰伯特 著,郑振清、向静 译.风帆时代的海上战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172
安德鲁·兰伯特 著,郑振清、向静 译.风帆时代的海上战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182
.百度文库[引用日期]
杨金森.海洋强国兴衰史略:海洋出版社,2007年:168
.中国海军网[引用日期]
杨金森.海洋强国兴衰史略:海洋出版社,2007年:171
.法国海军官方网站[引用日期]
.法国海军官方[引用日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法国远东舰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