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姆沃尔特”驱逐舰可能搭载多少架出云号直升机驱逐舰?

“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的研制情况及对未来的影响
“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的研制情况及对未来的影响
2012年5月,美国海军宣布开始建造第三艘“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DDG1002),而首舰“朱姆沃尔特”号(DDG1000)已确定将于今年下水,美国海军寄希望于这一隐形驱逐舰能够震慑亚太。现任美国海军作战部长格林纳特表示:“超强的隐身能力,强大的声纳系统,猛烈的打击能力和较低的人员配备是未来战舰的发展方向。‘朱姆沃尔特’号将是美国海军有史以来最大的驱逐舰,代表着美国海军的未来。”但是,由于国防预算的减少以及造价过高,“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的计划建造数量从最初的32艘一直减少到最后只剩3艘。而美国国会也一再质疑该舰的可用性与实用性。那么作为美国海军最新型的超级战舰—“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究竟是怎样的一艘战舰?它具有哪些强大的功能?它的建成并投入服役会给美国海军装备发展以及未来作战模式带来怎样的变数?
1994年9月,美国海军通过了《21世纪水面作战舰艇(SG-21)任务需求方案》,SG-21计划开始启动,美国海军首先提出的是“武库舰”(Arsenal
Ship)的概念。低矮的上层结构与半潜式舰体,雷达截面积极低,拥有500个以上的垂直发射模块,可携带各种攻击性导弹对敌方陆上目标展开暴风骤雨般的打击。武库舰一度被认为是未来可以取代航空母舰的明日之星。但是由于武库舰的致命弱点太多,设计功能单一,除了对陆上目标进行打击外,武库舰无其它用处。1997年美国海军正式取消武库舰计划。1997年,美国海军提出了新的对陆攻击驱逐舰方案—DD-21计划。DD-21的设计融合了武库舰的优点,兼具有防空、反舰与反潜的能力,并注重独力作战能力与任务弹性,避免重蹈武库舰的覆辙。而正当DD21的研发方案在紧锣密鼓中进行时,2001年11月,在布什政府上台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美国海军宣布DD-21计划取消。
2001年以后,美国推动新军事革命,美军向“反应更迅速、更精简、更具战斗力的部队”方向进行转型。军事转型要求海军舰艇具备在全球任何海洋(包括深海和浅海)作战的能力,要能够有效地对付来自海陆空的威胁,能够精确打击敌方内陆战略目标,能与各种平台协同作战。美国海军对原先的DD-21方案进行整合,新项目命名为DD(X)未来水面作战(Future
Combatant,FSC)计划。美国海军最新型驱逐舰的研发建造从武库舰到DD-21驱逐舰,经历了一变再变,最终固定在DD(X)项目上,后更名为“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以下简称DDG1000)。按照设计要求,DDG1000舰的超大尺寸(排水量超过1.4万吨)与强大的作战能力完全模糊了巡洋舰、驱逐舰和护卫舰的传统划分标准。另外由于采用了太多的先进技术,美国海军实际上已经将DDG1000舰作为一个可靠的新技术新武器的试验平台,探索并试验那些最先进技术和武器的实用性与可用性,为美国海军未来加速发展探路。
根据计划,“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将最终只建造3艘(DDG1000至DDG1002),首舰命名为“朱姆沃尔特”号,二号舰已名为“麦克·蒙梭”号。三艘舰均已开工建造,分别计划于2014年、2016年和2018年交付美国海军。目前,美国巴斯钢铁厂紧锣密鼓地建造首舰“朱姆沃尔特”号(DDG1000),其工程之复杂和精密,堪称“工程界的新奇”。据报道,截止2011年底,该舰已完工超过60%,2014年将按计划交付海军。日,DDG1000驱逐舰完成了建造工作中第一个里程碑工作——龙骨铺设。根据公开的技术数据,DDG1000舰标准排水量超过1.4万吨,最大航速能够达到30节以上,142名舰员。武器配置为2门155mm主炮,80管的MK57垂直发射系统,以及两架MH-60R海鹰直升机。其他的设计特征包括:先进火炮系统、自动灭火系统、双波段雷达、红外特征管理、一体化上层建筑、综合电力系统、综合水下作战、周边垂直发射系统、全舰计算环境以及内倾式船型等等。
巴斯钢铁厂负责该DDG1000舰绝大部分的建造工作,而亨廷顿英格尔斯公司负责周边垂直发射系统、复合式上层建筑和复合式直升机库的建造工作,亨廷顿英格尔斯公司将于2012年内完成这三部分工作并运到巴斯钢铁厂进行组装。在2014年交船之前,DDG1000舰将经历一系列严格的测试和检验,包括:燃气轮机发电机点火、船舶漂浮试验等。2014年春季将进行首次航行试验,届时在海上完成交船前的船体、机械与电气设备以及各系统的验收。海军接收该船后,还将用一年的时间进行系统集成、操作试验、任务系统调整等,以及完成舰员上舰之前的最后一个步骤——任务系统激活。之后,该舰的首批舰员上舰,开始为2015年的海上航行和执行任务做准备。在正式进入舰队服役之前DDG1000还将进行大量的检验和验收性质的航行试验。DDG1000舰的最后一个建造里程碑就是在2016年正式具备初始作战能力。DDG1000舰所具备的隐身设计和强大陆地攻击火力被认为是美国海军近几年大肆鼓吹的“空海一体战”和对抗“反介入/区域拒止”作战体系所急需的重要能力,因此,DDG1000舰可能成为未来美军在亚太地区实施其中国战略开展秘密行动的杀手锏。
DDG1000舰将是美国海军第1艘安装“综合电力系统”的水面战舰。78兆瓦装机容量的电力(相当于DDG51级舰的8倍)可以根据作战需求灵活分配,能够节约大量电能,这为DDG1000舰带来了诸多的可能性:首先是DDG100可能安装美国海军驱逐舰有史以来最大的电力推进电机(34.6兆瓦);其次是在保证航速、电子系统和武器控制电力供应的前提下,充沛富余的电量为新概念武器的上舰使用提供了保证。据测算,在以20节的巡航速度航行时,仍有58兆瓦的剩余电量(占总量的74%),可为耗电量巨大的高能激光器、无线电频率武器(高能微波或超宽频带武器)和电磁轨道炮提供充足的电量。“舰船控制系统”负责对“综合电力系统”实施管理,未来“舰船控制系统”与“全舰计算环境”集成工作的突破将构建一个新的全自动化和分层控制体系,可以实现“综合电力系统”的电力输出动态再分配,并能在降功能使用的情况下保证持续作战,将为“综合电力系统”的效率提升带来质的飞跃。
DDG-1000舰的综合隐身设计使其隐身能力近似于潜艇,在海上航行作战时被发现的概率非常小。包括:1)极小的雷达反射面。内倾式船型和集成复合式甲板舱室(舰桥)是DDG-1000驱逐舰区别于传统水面舰艇的重要特征,更是该舰低雷达反射面的重要前提。甲板上只有一个低矮的舱室结构,没有任何暴露在外部的天线,船体造型由下往上向内收缩的倾斜的简洁平滑的表面,据报道DDG-1000比伯克级驱逐舰大40%但雷达反射面却低于其1/50。2)红外特征管理。红外抑制措施的应用和集成复合式甲板舱室都大大有利于降低DDG-1000船体的红外特征。动力系统的高热废气经过一系列的冷却措施后排出;另据报道DDG-1000舰有可能安装热抑制系统,海水波浪经过船体时带动橡皮制的被动式空气冷却装置来减低全舰热量;在集成复合式上层建筑和孔径处理方面采用工程方法来降低本舰的红外特征,如动力排气口设置于船体中间,将通讯、侦查、导航、电子战灯天线和传感器集成到一座大型先进密闭式桅杆之中等。3)降噪设计。将动力系统装置于减震浮筏上,以降低被潜艇声纳发现的机率,舰艇噪音低于“洛杉矶”级安静型潜艇。
DDG1000舰将装备美国海军新开发的先进舰炮系统(AGS)以及专门为其研制的“长程陆攻炮弹(LRLAP)”。炮弹直径155毫米,火箭助飞以及GPS复合制导,特制发射炸药能够保证其最大射距达到63海里,实际上可以说这是一种由先进舰炮系统发射的火箭。每一门火炮的弹舱一次可装600发,射速每门每分钟10发。炮管使用水冷冷却防止过热。2门炮的整体毁灭力抵过18门传统的M-198
155毫米榴弹炮。先进舰炮系统和长程陆攻炮弹在致命性、精确性和射距方面比传统舰炮有了显著的提升,能够实施对陆地的饱和精确打击,完全可以满足海军陆战队对火力支援的需求。另外,80管的周边垂直发射系统(PVLS)在武器配置方面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可以配置“海麻雀”、“标准”、“战斧”和“阿斯洛克”等导弹保证本舰具备多层次的防空能力,并可以实施对地、对潜导弹攻击。最后,如前面所述,如果DDG1000舰能够成功装备电磁炮和激光武器等新概念武器,其火力攻击能力将得到超数量级的提升,完全有可能超出一个舰队火力的水平。
自动化作战
全舰计算环境代表了DDG1000驱逐舰舰载计算能力实质性的提高以及处理/显示功能革命性的发展,集成的、开放系统计算和信息体系结构执行战略、战役和战术信息的搜集、处理、分类、发布,为实现自动作战提供支撑。舰员每天一早登录全舰计算环境中查看“综合舰艇计划(ISP)”接受指派的值班站位和维修等任务。“综合舰艇计划”类似于“当日工作计划”,它根据当日的舰艇使命任务对整个舰艇系统(包括综合电力系统和作战系统)进行系统配置。舰员在一天工作过程中不断地对综合舰艇计划进行更新和修改。另外,每个舰员都随身携带电子终端设备用于内通和态势感知,这样舰员可以随时进入战斗值班状态。与传统驱逐舰不同的是,DDG1000舰只需要在两个地方进行作战值班——舰桥和位于二层甲板的舰艇任务中心(SMC)。全自动化的无人操作的自动灭火系统已经研制成功,为DDG1000舰减少大量舰员发挥了重要作用。高度自动化带来的一个最重要的变化是战斗值班员将被赋予更多的单一的作战的角色,大大减少了其维修和舰船控制等职能,能够帮助指挥官获得最详尽和及时的战场情报,为提高决策速度和决策正确性提供了保证。
技术培养平台
美国海军作战部长在宣布终止“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计划于3艘时,专门强调了该舰作为技术培养器的重要性。他说:“这就是我为什么选择终止而不是中止的原因,我们可以看看它们到底能做什么……看看应用到该级舰上的技术能给我们带来什么。”美国海军战争学院2011年的一篇评论中指出:“事实上‘朱姆沃尔特’(DDG1000)级导弹驱逐舰的首要贡献就是利用今天的技术投入来帮助确定未来战舰的能力和特征。”美国某海军上将指出:“海军很少有机会来这样做,即利用技术,从中学习,让海军为未来不确定的‘混合战’战略环境做好准备。在一种新建的主力水面战舰上测试、调整和再测试这些技术和系统可以让海军加速为明天的角色、任务和使命提供强大、灵活和敏感的部队。”事实上DDG1000导弹驱逐舰的首要贡献就是利用今天的技术投入来帮助确定还未到来的战舰的能力和特征。DDG1000驱逐舰对美国海军来说具有不同于寻常水面作战舰的重大意义,即为下一代海军搭建技术桥梁。从美国海军发展的角度来说,DDG1000驱逐舰应用大量的新技术,成为绝佳的新技术新武器试验平台,特别是新概念武器系统(如定向能武器)的应用对未来可能产生的巨大影响。
改变战争规则
如果新概念武器能够成功地在DDG1000舰上使用,这将改变未来战争的“游戏规则”。美国海军研究局正在研发自由电子激光器、化学激光器以及相关电子束定向武器、无线电频率武器,以及能够发射以高超音速飞行的精确制导炮弹的电磁轨道炮。美国海军已经在使用这些武器或者其中一些部分,它们具备对未来海上作战产生深远影响的潜力。电磁轨道炮的射程可以超过200海里,使用
GPS制导的炮弹,飞行速度达6倍音速。像DDG1000导弹驱逐舰这样的全电动力舰船提供的能量足以支持每分钟发射12枚电磁炮弹。1枚20磅重的炮弹在
6分钟的时间内即可以抵达约300英里之外的目标。这种炮弹最初的飞行速度为 8200英尺每秒;后续的飞行速度为 5000英尺每秒,
20磅重的炮弹不需要火药,不用担心存储和爆炸的问题,炮弹仅仅依靠其动能即可以穿透数十英尺厚的混凝土结构。另外以激光武器为代表的定向能武器比传统武器的速度提高了6个数量级的单位,大大减少了拦截来袭导弹所需“时间”,激光在2到5秒钟之内就可以抵达目标,而在这段时间内时速为4马赫的导弹仅能飞行3.5海里,激光能可以摧毁平台之外16到18海里范围内的导弹,这个拦截距离是传统系统最大距离的2倍。定向能武器装备到海军战舰之后将成为对付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的首选武器。这些都将完全颠覆传统的作战理念。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美国海军在完成3艘“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的建造后(2)_驱逐|驱逐舰|美国|海军_电磁网
DDG1000:美军科幻战舰好看不中用(2)
美国海军在完成3艘“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的建造后(2)
摘要:资料图:美国ddg1000导弹驱逐舰。美国海军迄今为止最大的驱逐舰“朱姆沃尔特”号10月28日在缅因州下水。美国海军在完成3艘“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的建造后,预计会重新建造更便宜的驱逐舰。因此,该舰是迄今为止美国海军建造的最昂贵的驱逐舰。
  美国为了测试DDG-1000搭载的电子设备性能 的仿真实验建筑,深灰色较大方块就是AN/SPY-3雷达的安装位。资料图:美国DDG1000导弹驱逐舰只适合 的体系  在传感器方面,DDG-1000采用了SPY-3有源相控阵雷达,该雷达工作在X波段,设有三个固定阵面进行360度 ,单个阵面尺寸达到2.7米&2.3米、装有3000多个收发单元。尽管外界对SPY-3的性能还较为模糊,但对比目前最先进的舰载”阿帕”X波段有源相控阵雷达,SPY-3收发单元数是阿帕的3倍,单个单元功率也更高,估计其最大探测距离会是阿帕的2倍、达300公里左右。这样,SPY-3以一座雷达就可完成探测、跟踪、照射全部任务,可以引导ESSM改进型海麻雀防空导弹、以及SM-2ERblk3远程防空导弹。比起伯克级驱逐舰的传统机械扫描式照射雷达,SPY-3的多目标能力更强。  值得一提的是,DDG-1000原计划采用”双波段雷达”,即除SPY-3外,还有一部工作在S波段的SPY-4雷达,两者可以进行数据融合、协同工作。这样设计的原因是X波段雷达跟踪精度虽然更高,但探测距离不及S波段雷达,”双波段雷达”可形成互补。可是,后来美军仅出于不到2000万 的经费缺口,决定不为DDG-1000配备SPY-4雷达,这对DDG-1000作战能力构成很大的打击。  DDG-1000的AN/SQQ-90水下作战系统也空前强大。该系统包括装在球艏里的SQS-60中频和SQS-61高频主/被动声纳,1部宽带主被动变深声纳(LBVDS)和1部SQR-20低频被动拖曳阵列声纳。这是全球首款可以兼顾深、浅水反潜探测,扫雷探测的声纳系统,其中SQS-61用于扫雷探测,SQS-60主要用于浅水反潜探测,LBVDS工作在中频时用于浅水反潜探测,而LBVDS以主动模式工作在低频时,则与SQR-20形成一个主动低频远程反潜探测阵列。  DDG-1000还配备了WLD-1遥控猎雷载具,在SQS-61声纳发现水雷后,DDG-1000可自行进行猎雷作业,不需要专用的扫雷舰。DDG-1000还搭载有2架MH-60R海鹰直升机,该直升机除反潜作战外,还可携带ASQ-235猎雷具进行猎雷作业。资料图:正在舾装中的DDG1000导弹驱逐舰  在动力方面,没有任何悬念,DDG-1000采用了全电设计,用2台最大功率36兆瓦的MT-30燃气轮机和2台功率4.5兆瓦的辅助燃气轮机驱动2台永磁电机。DDG-1000的全电动力除可将14000吨的舰体推动至30节最大航速外,还有着比伯克级驱逐舰大数倍的供电容量,为未来安装电磁炮、激光等定向能武器留出升级空间。  综上所述,DDG-1000是一款技术全面领先的划时代水面战舰。那么又为何说它是一款”过时”的战舰呢?  这需要提及当代两大历史事件,1990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1991年,海湾战争爆发,美军远渡重洋击败了当时还是中等军事强国的伊拉克。苏联解体令美国海军保持远海大洋控制权的压力大为减小,这是美国海军后来提出”由海向陆”新战略的根本原因。而美军击败伊拉克后总结,对伊拉克军队占领科威特后在科沙边境按兵不动感到非常庆幸,认为自己轻松取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可以从容地在沙特集结力量。为未雨绸缪,美国海军提出战略重心从争夺远海制海权,转变为对一个中等军事强国沿海实施打击、控制,并支援地面部队实施登陆、扩大登陆场纵深作战。这就是美国海军在过去约20年”由海向陆”新战略的大体概念,更具体地说,这个战略的标准假想敌就是”两伊”中的另一个&伊朗。  战略重心的改变,使得美军新一代主力水面战舰几经改变,从最初的SC-21,到曾名噪一时的武库舰概念,再到后来的DD-21,还有伯克攻陆型介入竞争,最终我们看到了全新的DD(X)(DDG-1000定型前的计划编号)和CG(X)。美军计划由DD(X)驱逐舰负责攻陆,CG(X)巡洋舰主攻防空反导,两者使用相同的舰体,均有强大的反潜能力。  DDG-1000的AGS舰炮体积实在过于庞大,这是DDG-1000“过时”的主要原因。资料图:DDG1000导弹驱逐舰的想象图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DDG-1000驱逐舰上体积重量最大的武器就是那2座主要用于对陆轰击的AGS先进舰炮。AGS过于庞大,占据了整个舰体前部,以至于DDG-1000吨位即便比伯克级驱逐舰增大一半,其垂直发射系统也仅有80个单元,少于伯克级的96单元,更远远少于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的128单元。所以,DDG-1000的导弹持续火力实际上不及现有的伯克级驱逐舰和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特别是提康德罗加级已开始逐步退役,美国海军面临导弹火力减少的困境。
驱逐,驱逐舰,美国,海军相关热点探秘X-37B太空历程:或为太空设备的新测试平台日,美国空军宣布以x-37a为基础发展x-37b验证机,称为轨道试验飞行器,由美国空军快速反应能力办公室负责,航空航天局和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参与研制。...阜宁莎诗特专卖店近日,美国大肆炒作中国电磁脉冲武器的威胁。1993年,美国进行了代号为竖琴的电磁脉冲武器试验。这还要从电磁脉冲的概念说起。美国人如此关注中国的电磁脉冲武器,显然是缘于它的神奇威力。用这种原理制成的武器可分为核电磁脉冲武器和非核电磁脉冲武器。中美在电磁脉冲武器上......军工圈代表了未来驱逐舰发展潮流,国外大型驱逐舰发展现状及特点。大型驱逐舰成为海军最重要的主战舰艇。实现了驱逐舰技术的跨代跃升,将装备未来新一代远洋驱逐舰,大型驱逐舰作为驱逐舰中的标杆,... (电磁网孙静编辑整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r/c/i.html)
徐杰:在这个劣币驱逐良币的大环境中,我应该如何自处? 1 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做个好人,让自己是枚良币 2 内方外圆,尽量减少被驱逐劣币的风险 3 尽量让外界认识到自己的"良" 4 在我的影响圈里,尽量营造更合理的竞争环境,支持身边的"良币"发展,引导身边的"劣币"从"良"李志强:人在困境中有三种状态。一是惶惶不安,茫无头绪,百事无心,一心逃出困境。二是渐渐习惯于困境,安下心来,建立起生活的条理,用读书、写作或别的事务来驱逐困境。三是困境本身成为一片诗意的土壤,一种创造的契机,诱发出关于存在、生命、自我的深邃思考和体验。李海涛:【西班牙一大学禁止男生洗衣服 必须找女子代洗[偷笑]】马德里一大学近日出台新禁令,禁止男生自己洗衣服。这家大学发布新的学生规则称,男生被禁止进入洗衣房,使用洗衣机将被驱逐出校园,而男生应该将脏衣服交给女性朋友,让她们帮忙代洗。好想知道学校这么做的初衷究竟是什么?刘明英:伊斯兰是和平的宗教,穆斯林是友好的群体2-191:你们在哪里发现他们,就在那里杀戮他们;并将他们逐出境外,犹如他们从前驱逐你们一样,迫害是比杀戮更残酷的。你们不要在禁寺附近和他们战斗,直到他们在那里进攻你们;如果他们进攻你们,你们就应当杀戮他们。不信道者的报酬是这样的。陈剑:|来了就关注下!@xqb @xiaochkr- @w @Sh2007111 @nijiwoqiminghaole720 @a @cnyiwei @AAA @XYQ552200 | 近千工人的工厂,规模也不小啊。单从数据上来看,“暴风”级驱逐舰最多将配备222枚各型导弹,而“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只配备80枚导弹,导弹火力强度是后者的2倍多。在舰炮方面,“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配备了2门155毫米的舰炮,而且在将来有可能装备电磁轨道炮,这是130毫米舰炮无法比拟的。在直升机方面,“暴风”级配备有2架直升机,“朱姆沃尔特”级仅有1架有人直升机,但这种数量差异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因为后者还会搭载3架MQ-8直升机,而搭载无人机将是未来海军舰艇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从自动化程度上来讲,“暴风”级驱逐舰的编制为250~300人,“朱姆沃尔特”级的为140人,后者的在这方面更强。总的来说,如果“暴风”级驱逐舰真的能够投入建造,那么就单舰性能对比而言,它将取代“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坐上世界头号驱逐舰的交椅。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圣彼得堡的北方设计局也在研制“领袖”级驱逐舰,该级驱逐舰的排水量为1万~1.5万吨,可配备SS-N-27、SS-N-26、S-500等多型导弹,但这款驱逐舰没有“暴风”级强。不过也应当看到,美国和西方等国的海军强调的是体系对抗,其单舰能力可能比不上俄罗斯的同类战舰,但融入体系之后威力将大增,这个法则也适合用于“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和“暴风”级驱逐舰。尤其是,采用全舰计算环境技术的“朱姆沃尔特”驱逐舰将拥有更强大的抗打击能力。
http://www.51c.cc/news/58184.html
分页:2/3页&&&&&
与本文的相关文章推荐阅读:14回复:0
超级战舰管窥美国DDG1000“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
复制本文地址#
发布于: 19:52
陈培琦
美国当地时间日,北京时间10月29日上午7时,一艘外形奇异的大型战舰在美国马里兰州巴斯钢铁厂的船坞里浸入到海水中。这是传说已久的“超级战舰”,是“异形战舰”传说的实现者,是“前沿一由海向陆”军事理论指导下出现的最后一个主力舰只型号,是被说成“像一战的‘无畏’舰,二战的航母那样具有革命性意义的战舰”,是连美国也只造得起3艘的昂贵“吞金兽”……这就是DD G1000对陆攻击驱逐舰的首舰“朱姆沃尔特”号。
从“打击者”到CG (X)
“朱姆沃尔特”号奇特的外形,无论如何都圆了很多舰船爱好者的一个“梦想”:从上世纪80年代的一些船模开始,就有很多设计师和舰船爱好者设想过这种低干舷、特殊舰艏和超简洁上层建筑的船型,并且预言这种设计终究会出现在新世纪的新型战舰上。对于舰船爱好者来说,就是各种各样在海模比赛上的奇特模型,或许充满了美好的记忆;而对于舰船设计师来说,那是从上世纪90年代初的“打击者”方案到本世纪初的CG21方案,直到在DDGIOOO上才“开花结果”的漫漫征途。
早在1988年,冷战事实上已经结束(华约已经不复存在,就算苏联不解体也已经没有发动大战并且取胜的能力)的时候,美国两栖作战专家约瑟夫·梅特长夫海军少将在《美国海军学会会刊》上提出了他对新概念战舰的设想:这种战舰没有上层建筑,完全是一个布满垂直发射武器系统的平台。后来,法国海上石油平台专家勒内·卢瓦尔根据梅特卡夫的构想,在计算机屏幕上描绘出了这种全新的战舰。由于这艘设想中的战舰具有十分强大的火力,故取名为“打击者”。“打击者”的设计包括类似瑞典“维斯比”级轻护舰的隐身舰炮、美国“海影”试验舰的隐身上层建筑、大量导弹垂直发射单元和升降式直升机机库。设计这样的“超级战舰”很有与红海军“基洛夫”级战列巡洋舰“别苗头”的味道。可是不久后苏联解体,冷战彻底完结,这种攀比式的竞争也用不着了。于是,“打击者”方案就昙花一现地消失了。
2001年11月,美国海军公布了一项水面战斗舰艇现代化计划。其中,新一代轻巡洋舰CG(X)将用于替代“提康德罗加”级“宙斯盾”巡洋舰,为多任务舰艇,主要任务是防空和弹道导弹防御,特别是防御隐身巡航导弹和机动弹道导弹弹头。CG(X)还将执行制海和兵力投送等任务,其防御系统性能将远超“宙斯盾”作战系统,还将与联合部队其他作战资源联合,进行网络中心战。从“长相”上看,CG(X)与今天的DDG1000已经没有多少区别。但是,美国海军打算堆砌在这个未来巡洋舰上的先进设备和武器实在太多,于是价格就变得十分离谱。在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后,美国也不再那么“不差钱”了,在2011年五角大楼为削减军费开支“砍掉”的项目中,CG(X)就名列其中。
不过,美国海军部并没有放弃。也就在2011年,DDG1000终于通过了预算审核。这是在CG(X)的基础上简化而来的战舰,虽然没有前者的远程防空和反导能力,但DD G1000的对陆攻击能力更强,因此也更符合“前沿一由海向陆”的作战理念。而在此之前的2005年,DIDG1000首舰“朱姆沃尔特”号已经开工建造,201 1年的预算通过则给前3艘发了“准生证”。这也是当下美国军工企业的惯用手法:不管国会和军方态度如何,拿到了定金就先开工;这样就可以作为要挟,因为政府也好军方也罢,都很难舍得将已经开工的武器装备拆毁,至少可以淘到该项目的第一桶金,至于后续的事情就再议好了。不断跳票的“朱姆沃尔特”号
自进入21世纪后,美国的新型武器研发计划大多摆脱不了以下情节:高调宣布将在某年完成研制、某年交付部队,但实际上一拖再拖。其中有技术原因,也有非技术因素,DDG1000首舰“朱姆沃尔特”号亦不例外。2012年年初,美国媒体竞相报道称该舰将于当年9月下水。由于当时正在热映一部关于美国海军大战外星人的影片《超级战舰》,因此关于这艘现实中的“超级战舰”的报道也非常之多。可2012年过去了,“朱姆沃尔特”号依然静静地躺在船坞里。到了2013年初,报道又说要在201 3年夏天下水;结果炎热的夏季结束了,这艘巨舰还在船坞里。到了2013年9月底,巴斯钢铁厂终于宣布了具体下水时间-2 013年10月19日,并且称当天会有隆重、对公众开放的下水仪式,还将邀请已故美海军上将朱姆沃尔特的两位女儿到场开香槟。然而,不久之后便是美国政府的“停摆”风波,于是下水日期再次延宕。所幸这次没有拖很久,也就是10天不到的时间,不过没有了仪式,没有了公众开放,没有香槟.也没有将军的女儿。
虽然出了一些波折,但是“朱姆沃尔特”号的外形还是很“拉风”的:奇特的舰艏、内倾的舰体、科幻的隐身炮塔,还有金字塔一般的上层建筑。如果不是舰艉的螺旋桨“深深地出卖了它”,“朱姆沃尔特”号活脱脱就是一副科幻片里太空战舰的相貌。从“自由”级到“独立”级濒海战斗舰,再到“朱姆沃尔特”级对陆攻击驱逐舰,这些外形奇异的战舰让我们不由联想起19世纪某些年代里美国建造的“班长”号、“弗吉尼亚”号和法国建造的“甲铁”号等异形战舰,它们曾开启了一个时代。而近年来,奇怪的美国战舰再次出现在人们的眼前,时代的变化却更加难以捉摸。
根据公开报道,“朱姆沃尔特”号全长182.9米(一说180米),宽2_4.6米,吃水深8.4米,满载排水量14564吨(一说14798吨)。虽然称作“驱逐舰”,但其体形和吨位无疑达到了巡洋舰的水平。自从上世纪80年代末美国建造了吨位超过“莱希”级甚至“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的“伯克”级驱逐舰,前苏联建造了吨位超过“肯达”级巡洋舰的“现代”级和“无畏”级驱逐舰后,世界各国便不再用“巡洋舰”这个称谓了。就是说,新建的战舰不管个头多大,只要不是航空母舰,都可以被称为“驱逐舰”甚至“护卫舰”。况且日本“出云”号都可以是“驱逐舰”,那么驱逐舰不管造多大,都合情合理了。
“朱姆沃尔特”级采用了 &种被称为“穿浪艏”的奇特设计:舰艏大角度后倾,球鼻很夸张地向前伸出,宛如19世纪早期铁甲舰的撞角,看上去很有“复古”风格。据说,这种特殊的舰艏能够改良低干舷战舰的航行性能,一方面减少高海况下舰艇纵向摇动的幅度,另一方面保证高海况下的航行速度,从而使DDG-1000的AGS舰炮可以在高速、高海况下充分发挥作用。这种特殊舰(船)艏曾经在罗马尼亚等国建造的一型海警巡逻舰和一些民用船舶上应用过,但用于海军作战舰只则是首次。
“朱姆沃尔特”号的舰体和上层建筑外形都十分简洁,线形内倾的“金字塔形”舰桥采用复合材料制造(但由于建造复合材料舰桥的英格尔斯公司倒闭,所以两艘后续舰将采用巴斯钢铁厂的钢质舰桥),没有任何外露的天线,最大限度地保证了隐身效果。舰体侧面的线形也是内倾的,同样是出于隐身效果的考虑。美国军方称:“朱姆沃尔特”的雷达信号仅相当于一艘“普通渔船”。
动力方面,“朱姆沃尔特”级并未采用美国军舰“惯用”的通用动力1M2500燃气轮机,而是装备了2台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研制生产的MT30燃气轮机作为主要动力。这种燃气轮机也被美国“自由”级和“独立”级濒海战斗舰所采用,很可能是最初美英之间有某种协议,共同研制下一代的主力舰。但从现在的情形看,英国似乎是很难用得起这类“科幻战舰”了。DDG1000的辅助动力为2台通用动力公司研制的LM500燃气轮机。不过,“朱姆沃尔特”级并不依靠燃气轮机直接推动舰只航行,而是通过燃气轮机产生电能,以电力驱动舰只,4台燃气轮机的总发电功率为78兆瓦。“朱姆沃尔特”级原计划采用先进的喷水推进装置,但最终因为技术和成本原因改为传统的双轴螺旋桨推进,最大航速超过30节。
DD G1000原计划装备2台主动相控阵雷达,包括具有远程对空搜索能力、用于执行远程防空与反导任务的广域搜索雷达(VSR)和用于搜索中低空、海面目标与火控照射任务的AN/SPY-3多功能雷达(MFR),两种雷达都采用三面相控阵天线。后来由于缩减预算,去掉了远程防空和反导功能,于是广域搜索雷达也就用不着了,只保留了1台MFR多功能雷达。AN/SPY-3多功能雷达兼具有搜索和目标照射功能,可以引导改进型“北约海麻雀”(ESSM)射击空中目标,但这并不是具有目标照射功能的主动相控阵雷达第一次用在军舰上。
反潜侦测方面,DDG-IOOO配备有AN/SQQ-90整合式水下作战系统,其整合的各子系统包括AN/SQR-20多功能拖曳阵列声呐系统、拥有主/被动模式的轻量化宽频可变深度声呐、整合式双频(高/中频)主/被动舰艏声呐(安装在突出的球鼻中)、直升机载吊放声呐、投送式探温仪、拖曳鱼雷对抗系统、水下声学对抗系统(可对敌方鱼雷声呐进行杂波干扰或制造假声学信号)以及相关的数据传感装置等。所有声呐系统构成一套双基接收机,并采用未来作为美国海军通用标准的“开放式系统”( LINUX)软件架构。
舰载武器方面,“朱姆沃尔特”号并未配备传说中的电磁炮和高能激光炮。这个其实很容易理解:电磁炮也好,高能激光武器也罢,都需要大量的电能方可持续运作,这对于一艘采用燃气轮机动力且靠电力推进的战舰来说是勉为其难的。根据目前公开的报道,无论是首舰“朱姆沃尔特”号还是规划中仅有的2艘后续舰,采用的都是以固体发射药为能源的传统舰炮。
“朱姆沃尔特”级的主炮为2门1 55毫米“先进舰炮系统”(AGS)。这是一种62倍口径、采用身管水冷系统的新型舰炮,发射分装式弹药,设计射速为12发/分;发射增程型炮弹时最大射程可达160千米,并且可以在J40千米的距离上实现4~6发炮弹同时命中同一目标,是有力的对地支援武器。ACS舰炮的外壳复杂而奇特,不发射时炮管可以收纳进炮塔中,从而具有理论上最佳的隐身效果。“朱姆沃尔特”级的副炮为2门改进型57毫米Mkll0隐身舰炮。从开工现场的模型上看,与“自由”级、“独立”级濒海战斗舰和“传奇”级巡逻舰上的Mkll0舰炮的不同之处在于,“朱姆沃尔特”级的副炮炮管是类似瑞典“维斯比”级隐身护卫舰(或者也可以说类似AGS主炮)那样,可以收纳入炮塔之中的。
“朱姆沃尔特”级配备有20个Mk57导弹垂直发射模块,每个模块含4个发射单元,可以发射改进型“北约海麻雀”(ESSM)舰空导弹、“阿斯洛克”反潜导弹和“战术战斧”对陆攻击巡航导弹。此外,DDG1000还可以携带2架SH-60“海鹰”反潜直升机或3架MQ-8“火力侦察兵”无人直升机。显然,该级舰的作战目的就是对陆攻击、反潜和打击中、低空目标,作为介于濒海战斗舰和“宙斯盾”舰(“提康德罗加”级和“伯克”级)之间的第二波对陆攻击和近海控制兵力。至少目前,“朱姆沃尔特”级的战斗力无法取代“宙斯盾”舰。
不确定的未来
虽然下水时间一拖再拖,但既然下水了,也就意味着“朱姆沃尔特”号最终建成服役是问题不大的。于是,很多媒介开始“亢奋”,将其形容为“领先世界二十年的超级战舰”、“以攻击航母为首要目标”、“剑指……”云云好不热闹。那么,“朱姆沃尔特”级真是无所不能的“超级战舰”么?
其实,公开的性能参数就已经很明了:无论“朱姆沃尔特”号还是其后续舰,都没有配备远程防空导弹和反舰导弹,也没有任何定向能武器。也就是说,除了隐身外形和新型舰炮的对地攻击能力比较出色外,“朱姆沃尔特”级本质上还是普通的大型战舰。而且无论与他国水面舰只直接对抗还是反击对方航空兵的攻击,“朱姆沃尔特”级都不是很擅长。例如,“朱姆沃尔特”级的副炮就很有争议。不少研究文章认为,中口径舰炮对于反舰导弹的拦截能力既不如“海拉姆”一类的近程导弹,也不如“密集阵”、“守门员”之类的速射炮。因为所谓“可编程引信”炮弹内的杀伤体(钢珠)威力不甚可靠,靶弹虽然千疮百孔,却依旧可以打到舰只。155毫米ACS舰炮自然也不具备防空能力,于是,“朱姆沃尔特”级的远程防空和末端防空能力都算不上是很强。显然,防空和反舰能力都“不怎么样”的“朱姆沃尔特”级至少和“航母杀手”是无缘的。
就算是引以为豪的对陆攻击能力,“朱姆沃尔特”级的实际作战效能也有疑点。在美军现役舰只中,具有发射“战术战斧”能力的不胜枚举:“伯克”级驱逐舰、“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以及“洛杉矶”级、“海狼”级、“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和“战术俄亥俄”巡航导弹核潜艇。因此,增加3艘“朱姆沃尔特”级并不能让美国海军的对陆攻击能力提升多少。甚至连美国军方中也有一些人认为:“朱姆沃尔特”有限的防空能力使其不能离开“宙斯盾”舰的保护独立作战,那么,花如此多的钱造这样军舰有何意义?如果说言辞不能代表什么的话,那么美国海军部将“朱姆沃尔特”级的建造数量由原定的32艘缩减至3艘,且没有后续建造计划,也就可以说明一些问题了。
另一方面,“朱姆沃尔特”级也是美国海军“前沿一由海向陆”军事理论指导下出现的最后一级大型作战舰只。这个理念最初是在美国奠定“一超”地位,美国海军几乎独孤求败的环境下,为了一个臆想的对手“量身打造”的。这个虚构出来的对手很类似当年的“神风特攻队”,由大量自杀式攻击机、类似“震洋”的自杀快艇和类似“回天”鱼雷的自杀袖珍潜艇组成,然后在宗教口号的鼓舞下进行不要命的“自爆突击”。这也是在印度洋巡航的美国军舰将印度渔船认作“某国的自杀快艇”加以击沉的原因。然而,事实上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如此愚蠢的对手,无论是其他大国,还是中小地区强国,确实在准备对抗美国海军的武器装备和战术战法,但没有哪个是打算搞“肉弹攻击”的。
于是,我们就看到这样有意思的情形:自从2006年“自由”号濒海战斗舰下水至今,在“前沿一由海向陆”思想指导下研制出的武器装备尤其是舰只,没有一艘在实际的军事行动中派上用场。即使是最适合“海上反恐”的亚丁湾护航行动和“索马里黎明”特种作战行动,濒海战斗舰及其配属的子系统也没能参与。既然如此,那么包括濒海战斗舰在内,这些造价昂贵的新型战舰的实战意义又在哪里呢?只要翻开历史我们就不难发现,美国海军或许是世界上装备“异型战舰”最多的海军了。美国海军初创时期就有独立战争期间的“海龟”号潜艇,到南北战争时期的“班长”号和”弗吉尼亚”号铁甲舰、“亨利”号潜艇,到出售给日本的“甲铁”号大型铁甲舰等等;后来的“兰利”号航空母舰和“大湖舰队”的明轮航母也堪称奇舰。到了21世纪初,美国海军再次走上了这条追求奇异舰艇的道路,于是我们就看到了“自由”号和“独立”号濒海战斗舰、“短剑”和“海狮”特战快艇、“先锋”级联合高速运输舰和“蒙特福特角”级机动登陆平台舰等等。这些舰艇在技术上的原创性和开拓性是毫无疑问的,但实际使用价值则大多未经检验。值得注意的是,这竟然是在美国近年来不断挑起和参与局部战争的前提下的“未经实战”,于是这些舰只的战斗力就令人怀疑了。
当年的“班长”号和“弗吉尼亚”号是举世公认的革命性的战舰,但糟糕的适航性使它们并未引领世界铁甲舰的发展潮流。如今的“朱姆沃尔特”号同样是极具创新性的舰只,但是不是代表世界战舰未来的“超级战舰”呢?任何结论显然都为时过早。
(编辑/笔啸)
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注明来源于学术猫[],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或者&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朱姆沃尔特驱逐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