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桃瑞丝杜克索特里昂简历

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 简历 - 名人简历
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 简历
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公元年),马克思主义革命家。1922年任苏共中央总书记。列宁逝世后,全面领导党和国家,是苏联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先进的工业大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出任苏联武装部队最高统帅,直接指挥了莫斯科保卫战,消灭50多万德军,并最终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斯大林一生也犯过一些严重错误。
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 -
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Иосиф.В.Сталин),(),原姓朱加什维利,原苏联共产党和苏联政府的主要领导人,马克思主义者,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活动家,政治家,此外,斯大林还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的缔造者之一,以及共产主义五大人物之一。(其他四位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毛泽东),其所创立的苏联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对20世纪的世界产生了影响。
斯大林1894年哥里教会学校毕业后,升入第比利斯正教中学。在居住外高加索的俄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影响下,参加了革命运动。1898年加入苏联共产党。1899年因从事革命活动被开除出学校,转入秘密状态,成了职业革命家。曾任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比利斯委员会委员、高加索联盟委员会委员和巴库委员会委员,并参加了秘密党报的出版工作。从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建立时起,就支持列宁关于加强马克思主义革命政党的思想;作为布尔什维主义的忠实拥护者,捍卫了布尔什维克的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战略和策略,揭露了孟什维克和无政府主义者在革命运动中的机会主义路线。积极参加了外高加索年的革命。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塔墨尔福斯第一次代表会议(1905)和第四(1906)、第五(1907)次代表大会的代表。多次被捕和流放。1912年1月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央委员会会议上,缺席增选为中央委员,并被选人中央委员会俄国局。年在彼得堡工作,积极参加布尔什维克《明星报》和《真理报》的编辑工作。1913年2月再度被捕,流放到图鲁汉斯克边疆区。
专制制度被推翻后,斯大林于1917年3月回到彼得格勒,被选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中央执行委员会和《真理报》编辑部,拥护列宁变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社会民主革命的方针。在第七次(四月)全俄布尔什维克代表会议(1917)上,作了关于民族问题的报告,当选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中央委员(自此直至第十九次代表大会,在历次代表大会上均当选为中央委员)。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第六次代表大会上,受党中央委托作了中央委员会政治报告和关于政治形势的报告。斯大林积极参加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准备和发动工作,被选人中央政治局、领导武装起义军事革命总部和彼得格勒革命军事委员会。日(11月8日),在第二次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上,当选为第一届苏维埃政府成员,年任民族事务人民委员,自1919年到1922年同时还领导国家监察人民委员部(1920年改为工农检查人民委员部)。苏联国内战争和外国武装干涉时期,执行了俄共(布)中央和苏维埃政府委托的职责;任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
工农国防委员会委员、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和南方、西方、西南方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
斯大林是察里津和彼得格勒保卫战及粉碎邓尼金军队的组织者之一。在战争进程中显示出是一位杰出的军事政治工作者。斯大林的军事政治活动受到了党中央和苏维埃政府的高度评价。日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授予他红旗勋章。战后,斯大林积极实现旨在恢复国民经济、实行新经济政策和巩固工农联盟的党的路线,同反党集团进行了不妥协的斗争。1922年4月在中央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总书记。
斯大林喜欢吃家乡菜、喝格鲁吉亚酒,其中三样有代表性的格鲁吉亚菜最为他喜爱:香软可口的“哈恰普里”奶酪馅饼、风味独特的加核桃仁的茄子卷、鲜美味厚的“哈尔乔”羊肉汤。他喜欢喝“赫万奇加拉”和“金兹马拉乌利”两种半干红葡萄酒,微甜带涩,醇厚香浓。
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 -
约瑟夫?斯大林的童年是在苦难中度过的。他的父亲维萨里昂是一个鞋匠。维萨里昂的双亲祖祖辈辈都是农奴,对维萨里昂来说,农奴的解放意味着他可以凭做鞋养家。1870年前后,年轻的维萨里昂来到哥里镇,1874年与邻村一家农奴的女儿叶卡捷琳娜?格奥尔吉耶夫娜?格拉泽结了婚。妻子当时大约18岁,比丈夫小5岁。夫妇俩都是格鲁吉亚少数民族的下层劳动人民,因家贫失学,目不识丁。他们的家就安在哥里大教堂附近一所大约15平方英尺的小屋里。
这所房子只有一个窗户,光线暗淡。屋里摆着一张小桌子,四张凳子,一个放着一把茶炊的小碗橱,一面镜子,一只存放衣物的箱子,以及铺着草垫子的木板床。叶卡捷琳娜在这所房子里生了三个孩子,但不幸都夭亡了。日生下的第四个孩子就是斯大林。父母给他起的名字是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朱加施维里,后来参加革命后改为约瑟夫?斯大林。父母把这个独子视为掌上明珠,尤其是母亲,把一腔爱和心血完全倾注在约瑟夫身上,盼儿子早日长大成人。
当时古老的城镇哥里在格鲁吉亚还算是一个比较繁华的地方。它坐落在水流湍急的库拉河河畔,群山环抱,距第比利斯76公里。这里有葡萄园、麦田和果园。哥里是古希腊人所说的科尔吉斯州的一部分,据希腊神话传说,忒萨利亚王子伊阿宋曾率领亚尔古的英雄们来这里寻找金羊毛。在这种田园般的环境中,穷鞋匠的儿子约瑟夫度过了他的童年生涯。
在斯大林的童年生活中,母亲叶卡捷琳娜占有支配地位。母亲同父亲一样只会说格鲁吉亚语。由于穷困,父亲经常以酒解愁,把挣来的为数不多的钱大都买酒喝了。母亲只得日以继夜拼命干活,勉强养家糊口。她为人家洗衣服,烤面包,收拾屋子,缝制衣服,想方设法使自己的儿子免受饥寒。
叶卡捷琳娜是个虔诚的教徒,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她决定让约瑟夫长大了当传教士。农奴的解放,使得神学院为农民的孩子敞开了大门。按规定,一个传教士可以结婚,掌管某个教区,进而可以步步高升,在替上帝效力的同时,可以享受到未曾梦想过的安逸生活。这就是母亲的心愿,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她无冬无夏地干活。
1888年秋,斯大林进哥里镇教会小学读书。母亲就是在这所学校里当清洁工。当时,斯大林只能说格鲁吉亚语,她督促儿子学习俄语,这是传教士所必须学会的语言。叶卡捷琳娜还为儿子申请到了每月3个卢布的助学金。她在学校当清洁工还能挣10个卢布。靠着这点微薄的收入,她与约瑟夫在学校度过了5年。后来,有两件事情几乎使她望子成龙的心愿落空。斯大林在8岁那年得了天花,病情严重。但他那坚实的体格使他终于熬过来了,只是脸上永远留下了很深的麻子。另一件事是她丈夫的反对,他一定要让孩子去学做鞋的手艺。“你想让我的儿子当神父,作教堂官,是不是?”他吼道,“你一辈子休想!我是个鞋匠,我儿子将来和我一样,也是个鞋匠!”大概在1889年,有一天,维萨里昂硬把儿子带到第比利斯的阿杰尔哈诺夫的工厂。于是家里便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他的妻子和邻居百般劝阻,可是他不改初衷,硬是要儿子到制鞋厂学手艺。只是到1890年,父亲在一次酗酒打架中被人用刀子捅死后,斯大林才又按着母亲的意志回到了学校。父亲的惨死,给斯大林幼小的心灵打下了一个痛苦的烙印。
斯大林热爱自己的母亲,称赞她“精明能干”。他也钦佩母亲的善良、正直。斯大林曾劝母亲搬到莫斯科居住,怕她晚年生活孤独。她在克里姆林宫住过一段不长的时间。但是,她觉得这里与她原来的生活变化太大了,就又回到格鲁吉亚去过那恬静而又熟悉的生活。1936年,斯大林的母亲去世了,终年大约80岁。去世前不久,她对守在病榻旁的儿子说:“你没有当上神父,真可惜!”
却说斯大林回到哥里教会学校后,按着母亲的嘱咐,更加刻苦用功。他争强好胜,加上天禀聪颖,记忆力非凡,因此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1894年6月,他怀揣一张考试优等证书,离开了学校。当时他才14岁。校方保送他到第比利斯神学院学习。神父们无疑知道他是贫家子弟,他的父亲因酗酒闹事致死,因此这一保送标志着肯定他的才能,相信他前程远大。
格鲁吉亚首府第比利斯是座古城,位于格鲁吉亚西部地区,气候炎热,风沙弥漫。这里有宽阔的广场和大街,从广场和大街伸展开去,是狭窄的曲曲弯弯的街道,两旁是鳞次栉比的平顶房和集市。在喧闹的集市上,从土耳其和波斯来的商人以及格鲁吉亚人和亚美尼亚人摩肩接踵,讨价还价之声不绝。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比利斯的人口有15万多,主要是亚美尼亚人、格鲁吉亚人和俄罗斯人。第比利斯是沙皇派来的总督的驻地,外高加索政府所在地,人们操着各种民族语言,熙来攘往,人声嘈杂。俄国沙皇政府看到外高加索作为边境地区的重要性,修筑了一条军用公路,加强防御。但这个地区随着石油和采矿业的迅速发展,开始具有新的经济意义。1867年,铺设了一条从第比利斯到黑海的铁路线,这条线路不久又从第比利斯延伸到黑海石油城巴库。
对年仅14岁的斯大林来说,从哥里搬到这个喧闹的城市,开始很不习惯。过去,他一直住在家里,得到母亲的体贴关怀;如今,他孑然一人生活在陌生的环境里。儿子负笈远去,叶卡捷琳娜也觉得孤单,但她引以自豪的是,他的儿子进了第比利斯神学院。这个学院在信奉东正教的格鲁吉亚人的心目中享有很高的威望,被看成是他们的最高学府。第比利斯神学院,后改为正教中学,它与俄罗斯帝国其他地区的神学院一样,其宗旨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教育,而且还要训练学生过宗教生活。但是,19世纪下半叶,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运动席卷欧洲。在俄国,神学院的革命运动也在发展。
当时俄国由于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马克思主义思想也迅速传播起来。由列宁组织和领导的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大大推进了全国各地社会民主运动的发展。南高加索原是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区,还保存着许多农奴制的残余,这时工人运动浪潮也波及这里,因为这里资本主义势力已经侵入,加上民族压迫也十分厉害。
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 -
斯大林于1879年出生在高加索格鲁吉亚的哥里城。他的母语是格鲁吉亚语,与俄语有很大的差别,后来他学会了俄语,讲俄语时总带有很重的格鲁吉亚口音。
斯大林是在贫困中长大的。他父亲是个皮鞋匠,常常嗜酒无度,毒打儿子。约瑟夫十一岁时他就去世了。母亲1937年7月去世。儿童时期的约瑟夫就读于哥里的一所教会学校。十多岁时进入第比利斯一所东正教中学读书,1894年开始从事革命活动,1899年他因宣传推翻政府的思想被学校开除,随后参加了地下的马克思主义运动,成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党员。1903年党发生了分裂,他站立在布尔什维克一边。从那时至1917年,他一直是个积极的共产党员,从1902年4月至1913年3月间,他因参加革命活动而被捕7次,多次被流放和监禁,就在这期间,他使用了“斯大林”(铁人)这一匿名。1912年,斯大林已经进入布尔什维克党著名活动家的行列。1913年7月至1917年3月又被流放到西伯利亚。
1917年二月革命胜利后,他从流放地返回彼得格勒,领导了《真理报》的工作,并参加了全俄布尔什维克党第七次代表会议,当选为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委员。同年七八月间,布尔什维克党秘密召开第六次代表大会,在列宁不能参加会议的情况下,斯大林代表党中央做了中央委员会的总结报告和关于政治形势的报告。10月,党中央召开扩大会议,通过了武装起义的决议,斯大林被选进领导起义的党总部。在列宁领导下,他积极参与和组织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十月革命)。十月革命胜利后参加了以列宁为首的第一届人民委员会。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俄国开始了反对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1918年至1920年在苏联国内战争时期担任民族事务人民委员和国家监察部人民委员。斯大林多次受列宁的委派,前往最关键的战线,指挥战斗。1918年到1920年间,苏俄政府致力于对国内反动势力和外国武装干涉作战,斯大林对战争的全面胜利起了关键作用。1922年4月,在党的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根据列宁的建议,斯大林当选为俄共(布)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此后30年他一直担任党的这一最高领导职务。1924年1月列宁逝世后,斯大林成为联共(布)的最高领导人。同时他也开始残酷消除其他政党和党内的反对派和政治对手,确保其路线得以全面贯彻施行。他先后展开与左翼反对者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以及右翼反对者布哈林的路线斗争。
1925年4月在党的十四大上,斯大林全力进行工业化,俄共(布)中央提出把苏联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主持召开了党的十五大,这次大会通过了农业集体化的建议。1936年12月,斯大林在苏维埃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了《关于新宪法草案》的报告。这个宪法草案被通过并被称为“斯大林宪法”,而且之后的苏联宪法也基本以此为版本,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所制订的经济政策之一就是实行农业集体化。这一政策在部分农民当中很不得人心,斯大林采是用高压手段实行了农业集体化的政策。斯大林推行的另一项政策就是加速实现苏联的工业化。尽管斯大林的工业化政策还有不足之处,但总的说来是非常成功的。到1940年,苏联已经成为工业总产值欧洲第一、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工业大国。
1930年代斯大林在党内开始进行的称为肃反运动的大清洗活动给后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1934年大权在握后,斯大林发动了一系列的清洗运动。引起这些清洗运动的起因是日舍盖?基洛夫遭暗杀。在随后的几年里,很多共产党领导人被指控有判国罪,被判处死刑,清洗扩展后来到苏联的全党和全军。大量的干部杀害。例如,在1934年党的代表会议上当选的中央委员中,有三分之二还要多的人在随后的清洗中被杀。数以百万计的人被送进了劳改营。后来被认为肃反运动对军队的清洗导致军队素质大降是苏联红军在苏德战争初期遭到重大损失的原因之一。1941年5月,斯大林担任了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成为苏联党和政府的最高领导人。
1930年希特勒掌握德国政权之后开始扩军备战,当时西方国家采取绥靖政策,苏联在国际上颇为孤立。为了保障自身的安全1939年8月斯大林苏联与希特勒纳粹德国签订了著名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当1939年纳粹德国进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在“解放”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的幌子下,根据与德国达成的秘密协议,苏联红军参与了对波兰的瓜分。随后苏联军事威胁下,拉脱维亚、立陶宛和爱沙尼亚三个独立国家,最终归属于苏联。罗马尼亚的部分领土也被苏联用武力威胁的手段吞并了,芬兰在威胁面前不肯低头,苏联便发动了入侵芬兰的冬季战争。上述扩张行动常被说成苏联需要这些领土来防御纳粹德国的突然袭击,但是当战争已结束、德国被彻底击败以后,斯大林并没有表示要放弃对所占据领土的控制。
日,法西斯德国向苏联发动了闪电战。苏德战争爆发(苏联方面称为卫国战争),斯大林于7月3日发表演说,号召苏联人民不仅要消除本国面临的危险,还要帮助在德国法西斯奴役下的欧洲各国人民。1941年6月他担任了苏联国防委员会主席,同年8月任苏联武装力量最高总司令。在战争初期由于种种失误苏联遭到了巨大的物质、人员损失,斯大林表现出钢铁般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性格。到11月初,德军逼近莫斯科。7日,斯大林照常在红场举行阅兵式,受阅部队从红场直接开赴前线,极大的鼓舞了红军的士气。取得了保卫莫斯科会战的胜利,纳粹德国闪电战的神化第一次遭到挫败,被认为是“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1943年2月,苏军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歼敌33万人,是役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之一。在苏联卫国战争(苏德战争)期间,斯大林作为苏联的最高统帅表现出了钢铁般的意志,朱可夫元帅称斯大林为“当之无愧的最高统帅”。
斯大林先后出席了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同美、英领导人罗斯福、丘吉尔等人会谈,为二战以反法西斯力量的完全胜利作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成为了反法西斯同盟中最著名的领袖之一。1945年5月,苏联红军攻克德国首都柏林,德国被迫无条件投降。斯大林于胜利后被苏联最高苏维埃授予苏联大元帅军衔。
第二次大战结束后,苏联势力扩展到了大半个东欧,斯大林利用这个机会在整个占领区建立了共产党政府,变成苏联的卫星国。共产主义扩展到全球三分之一的人口中,引起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的极大恐慌,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
1946年3月,斯大林担任了部长会议主席。1952年10月,他又当选为苏共中央主席团委员和书记处书记。日,斯大林因脑溢血逝世,享年73岁。他的遗体被保存在莫斯科红场的列宁墓中。1961年10月,苏共22次代表大会关于将斯大林的遗体搬出列宁墓的决议,被掩埋在红墙旁边。他的著作编为《斯大林全集》。
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 -
1894年入正教中学读书时参加革命活动。1898年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1901年当选为该党梯弗里斯(今第比利斯)委员会委员,先后在梯弗里斯、南高加索和彼得堡一带从事革命活动。1904年12月,领导巴库石油工人大罢工。1905年12月在全俄布尔什维克第1次会议上与列宁第一次见面。1912年1月,在党的第6 次代表会议上缺席当选为党中央委员,并受党的委托,领导党中央俄罗斯局的工作。1912年春负责创办《真理报》。1912年底至1913年初,撰写了《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
从1901年3月到1917年2月,斯大林先后7次被捕,6次流放,5次从流放地逃出。1917年二月革命后,斯大林回到彼得格勒,领导《真理报》的工作,并任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在8月召开的党的6大上作中央委员会的政治工作报告和关于政治形势的报告。 10月,被选进领导起义的党总部,参加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组织和领导工作。后任民族事务人民委员()、国家监察部人民委员()等职。在年国内战争时期,担任工农国防委员会委员,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南方战线、西方战线、西南战线军事委员等职,为保卫红色政权作出贡献,荣获红旗勋章。1922年4月,在党的第11次代表大会新选出的中央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联共(布)中央总书记。
1924年1月列宁逝世后,斯大林逐步成为苏联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他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取得了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成就。他批判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布哈林等党内反对派集团,并将他们开除出领导机关。1936年作关于苏联新宪法草案的报告,宣布社会主义在苏联建成。1941年兼任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自1946年起改称部长会议主席)。
卫国战争开始后,担任苏联武装力量最高统帅,领导苏联人民进行了4年艰苦卓绝的战斗,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贡献。战后领导苏联人民迅速地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年,先后发表了《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和《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日病逝。斯大林对苏联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犯有若干严重错误。
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 -
斯大林作为苏联的实际统治者将近四分之一个世纪。他有卓绝的才干,精力旺盛,坚毅不拔。斯大林个性的突出特点就是残忍性,没有一丝一毫的同情和怜悯之心。斯大林是备受争议、影响深远、极其复杂矛盾多面的历史人物。在他逝世50周年之际,一份民意调查显示,俄罗斯人仍然对这位前苏联领导人看法不一。
在20世纪30年代的肃反运动中,由于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导致了肃反扩大化,使一大批党和军队的优秀干部遭到残酷迫害;在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时,由于他把苏联一国的经验绝对化,忽视了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各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采取了不少不妥当的做法,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在对待一些国家问题上体现了大国沙文主义。
斯大林的名声极其响亮,他继承了列宁的事业,完成了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造,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有一定贡献。斯大林对那一历史时期共产主义势力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扩展起了重要作用,多数人都承认斯大林对于苏联成立后政局的稳定、以及苏联经济军事发展的巨大贡献。他统帅苏联红军为打败法西斯德国以及同盟国取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过程中,斯大林抓住英法等欧洲国家衰落的时机,筹划安排战后的世界秩序。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苏联的大国地位在经济、军事和国际政治等方面都得到进一步的全面加强,最终成为与美国共同主导世界事务的超级大国,使苏联成为世界最强国之一,共产主义扩展到全球三分之一的人口中。同时他也特别专断,他强行实施的一系列极端的政策给苏联的建设留下太大弊端,以至于不同学者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但却没有人否定他的历史重要性。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日斯大林80诞辰之际(当时斯大林逝世已经6年)在下院发表演说时说:“对于俄罗斯万幸的是,在它经受艰难考验的年代里领导它的是天才而且坚忍不拔的统帅约‘维’斯大林。”他是一位杰出的人物,赢得了他所生活的我们这个残酷时代的敬仰。斯大林精力过人,博学多识,意志坚定,无论处事还是谈话,他总是果断、坚决、毫不留情,连我这个英国议会培养出来的人也不能提出什么反对意见。他的著作有一股磅礴无比的力量.这股力量在斯大林身上是如此巨大,以至在一切时代和一切民族的领导人中,他仿佛是无与伦比的。他对人们的影响是不能抗拒的。当他走进雅尔塔的会议厅时,我们大家就好像是听到了命令似的,站起身来。而且,真是怪事,两手下垂,放在裤缝边,斯大林具有深刻的,逻辑性极强的,清晰的智慧,绝不会惊慌失措。他是无人能比的大师,能够在困难时刻好到摆脱绝境的出路。他是一个能够假敌人之手消灭敌人的人,它迫使我们这些被他公然称为帝国主义者的人去同法西斯主义者作战。
斯大林接受的是还在使用木犁的俄罗斯,而他留下的却是装备了原子武器的俄罗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袖毛泽东对斯大林的评价是:“斯大林不是在所有问题上,而是在大部分问题上犯了错误”,“斯大林是七分成绩,三分错误,总起来还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1956年苏共20大的“秘密报告”中,赫鲁晓夫对斯大林提出批评:提出斯大林应为杀害苏联一些党和国务活动家负责,是社会主义建设中所犯错误的惟一责任人,并且应对卫国战争初期的军事失败承担个人罪名;谴责并消除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卡斯特罗指出:“把所有的错误都归咎于斯大林是对历史的简单化。”
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 -
1894年,斯大林进入梯弗里斯(今第比利斯)东正教中学读书期间开始研读马克思的作品并参加革命活动。1898年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梯弗里斯组织。1900年开始参加地下政治活动,在高加索一些工业中心组织罢工、示威。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分化为孟什维克派和布尔什维克两派后,他参加了布尔什维克派。1904年12月领导巴库工人大罢工。1902年4月至1913年3月间,他因参加革命活动而被捕7次,多次被流放和监禁。1912年2月被选入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委员会,主编党的机关报《真理报》。1913年7月至1917年3月又被流放到西伯利亚。1917年5月至1952年10月连续当选为俄共党中央政治局委员。他协助列宁组织和领导了1917年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十月革命胜利后参加了以列宁为首的第一届人民委员会。1918年至1920年在苏俄国内战争时期担任民族事务人民委员和国家监察部人民委员。1922年至1952年10月连续当选为党中央总书记――苏联共产党1925-52年简称联共(布)。1922年12月第一次全苏苏维埃代表大会上,作了关于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报告。他提出了“在一个国家首先建立社会主义”的主张。1928年,他放弃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全力进行工业化,通过几个五年计划使苏联这个落后国家迅速改变了面貌。1934年底开始,斯大林发动了一场政治恐怖风暴,处决了许多曾支持他掌权的老党员以及苏联红军和苏联红海军的大多数中高级军官。1936年开始在苏联红军和红海军中实行红军式军衔制;12月5日在第8次苏维埃非常代表大会上批准了在他领导下起草的第一部苏联宪法,即所谓“斯大林宪法”。1940年恢复实行俄罗斯传统军衔制。1941年5月至1946年3月任苏联人民委员会(后改称部长会议)主席。1941年6月任国防委员会主席,同年8月任苏联武装力量最高统帅。1945年6月获最高军衔─苏联大元帅称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卫国战争期间,他成为同盟国最成功的统帅之一。1941年冬季德军兵临莫斯科城下期间,斯大林始终留在首都组织大反功。在他的卓越指挥下,苏军先后赢得了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和库尔斯克战役的胜利,使当时的形势急转直下,兵锋指向德军,他领导苏联人民战最终战胜了纳粹德国。斯大林参加了盟国的几次首脑会议,包括和英国首相丘吉尔、美国总统罗斯福举行的德黑兰会议和雅尔塔会议。1946年3月至1953年3月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1952年10月联共(布)19大将中央政治局改组为苏共中央主席团时,他当选为中央主席团委员和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日,斯大林因脑溢血病逝,遗体经防腐处理后安放在列宁墓。1956年苏共20大后,1961年斯大林的遗体被火化后掩埋在克里姆林宫红墙下。
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 -
斯大林创建了巨大的军事-工业机构,使苏联进入核的时代,并实现了工业化,但他的农业集体化始终没有产生积极的经济效果。
他的著作编为《斯大林全集》,均已译成中文。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格鲁吉亚重建了20多座斯大林纪念碑,均为斯大林崇拜者集资修建的。1998年4月1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命令公布一直秘密存放在总统档案馆的有关斯大林活动的材料,叶利钦赞同关于出版斯大林文献集的建议,该建议是由亚历山大?雅科夫列夫领导的受政治迫害者恢复名誉委员会提出的,叶利钦委托总统办公厅将总统档案馆的材料移交给该委员会。日,斯大林的故乡──格鲁吉亚的哥里市举行了纪念斯大林诞辰119周年的活动,格鲁吉亚统一共产党领导人和积极分子、左派团体的代表在哥里市斯大林博物馆附近举行集会,斯大林的孙子也参加了集会。日,在格鲁吉亚共产党人的倡议下,哥里举行了纪念斯大林逝世46周年的悼念活动。哥里的斯大林纪念馆一直对外开放。
博物馆展览厅里摆满了斯大林的个人物品和纪念品,其中包括他早期报告卡、烟灰缸、烟斗与木桌,还有一大堆照片,记载着斯大林从一名布尔什维克基层干部直至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的全过程。博物馆大厅里还展出一个斯大林去世时的铜制面具,这个面具是斯大林逝世6天后制作的。博物馆外停放着一辆鲜绿色专用列车车厢,斯大林曾在1945年乘坐这节车厢前往德国参加波茨坦会议,正是在那次会议上,美苏英三国通过了德国分治方案。博物馆在介绍斯大林生平时对苏联当年的清洗运动和饥荒事件只字不提。哥里大学一位名叫拉马德兹的历史学教授认为,博物馆这种布置方式并无任何不当之处:“我对我的学生说,斯大林是位马克思主义者和劳动人民捍卫者,他并非像西方媒体所描述的那样是位暴君。”拉马德兹说,斯大林实现了俄罗斯的现代化,打败了法西斯主义,从而拯救了整个人类,这难道有过错?这位教授理直气壮地说:“绝对不!”
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 -
斯大林的子女
长子(斯大林的第一个妻子所生)雅科夫?朱加什维利在苏联卫国战争中,于1941被德国俘虏,希特勒曾企图用雅科夫交换被苏联军队俘获的一名德军高级将领,但被斯大林拒绝,雅科夫后来牺牲。他较早开始独立生活,生活俭朴,坚定顽强,在法西斯面前英勇不屈,受到苏联人民的热爱。第二个妻子娜杰日达?谢尔盖耶夫娜?阿利卢耶娃留下两个孩子:儿子瓦西里、6岁的女儿斯韦特兰娜。
瓦西里在战争中是一名勇敢的飞行员。1947年被任命为莫斯科军区空军司令员,因严重酗酒,1952年夏斯大林亲自签署了对他的撤职令。1953年4月被捕,被判8年徒刑,关押在弗拉基米尔监狱,当时他改用了他的第三个妻子的姓──瓦西里耶夫。1960年提前释放,被允许继续住在莫斯科,并还给他住房、将军肩章、党证和勋章,因其继续酗酒又被关进监狱。1961年出狱时健康状况恶化,赫鲁晓夫把他送到更远的喀山,但其行动完全自由,一名女护士是他的最后伴侣。1962年3月瓦西里因酗酒死亡,年仅40岁,其墓碑上写着:瓦?约?朱加什维利将军之墓。
斯韦特兰娜在斯大林在世时就有不少绯闻,20世纪50年代中期时已结过两次婚。同第一个丈夫格里戈里?莫罗佐夫生育有一子约瑟夫(后来成为医生);同第二个丈夫尤里?日丹诺夫(前苏共中央书记安德烈?日丹诺夫的儿子)生了一个女儿,名叫卡佳。斯大林去世后,斯韦特兰娜没有受到排挤和打击,继续在莫斯科住五居室的房子,每月得到个人抚恤金300卢布,两个孩子另外各有100卢布。后来,她与印度人拉杰什?辛格同居,辛格是印度共产党员,在莫斯科一家出版社工作,他的叔叔是尼赫鲁政府中的一名部长。日,辛格去世,她申请去印度安葬他的骨灰,她在印度的辛格父母家居住两个月后到美国大使馆请求避难,苏联领导人为此撤销了当时的国家安全委员会(克格勃)主席弗拉基米尔?谢米恰斯内的职务。
1970年,她又一次结婚,丈夫是一名美国建筑师,名叫威廉姆斯?皮特斯,他们不久生下一女,取名奥莉加。后来离婚。1982年她移居英国,1984年11月带着小女儿回到莫斯科,没住多久,她又孤身一人,住在英国西海岸的一家养老院里,膳宿费同国家负责,每月70英镑,此外她每周还可领到65英镑10便士的养老金。
斯大林的夫人
斯大林的第二任妻子叫娜杰日达。娜杰日达――即“希望”的意思。于日夜在孔策沃别墅开枪自杀,年仅30岁。她留下一份遗书,除了斯大林之外,谁也没有看过它的内容。
娜杰日达是斯大林老战友阿利卢耶夫的女儿。他们都是格鲁吉亚人。十月革命初期,斯大林孤身一人,在彼得格勒曾寄宿在这位老友家中。斯大林的第一位夫人斯瓦尼泽早在多年前已经逝世。1919年,39岁的斯大林与不满十八岁的娜杰日达成婚。斯大林是成熟的职业革命家。娜杰日达中学还没有毕业,不过她受到家庭良好的教育,已开始涉猎荆棘人生。娜杰日达年轻,貌美,上进,她不以做夫人为满足。她要具备与其身份相适应的知识水平与工作能力。她随斯大林上过前线,在列宁办公室当过秘书。后来进入工业学院学习化学纤维工艺。学院里除个别人之外,并不知道这位勤奋的黑发文静的女同学是斯大林的夫人。
斯大林与娜杰日达一起生活了13年,生了一儿一女。当时革命家的夫人们都不太过问家务,娜杰日达也不例外,她整个身心扑在社会事业上。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击败了党内“反对派”,成为全党的第一把手。娜杰日达了解斯大林取胜的过程与付出的代价。她在政治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她的观点和列宁的遗孀克鲁普斯卡娅及其他被扣上“反对派”的帽子的人们相近。有的老布尔什维克成了斯大林的政敌,却是她的朋友。但她知道自己的身份,极力克制个人的感情。
日十月革命15周年,红场上举行大游行时,娜杰日达和工业学院的同学们走在接受检阅的行列中。可是几天后,报上发布消息,说她于8日逝世。讣文没有提到她的死因,也没有刊出医生的最后诊断,这不能不在社会上引起疑问。她的死成了众人猜测的谜。于是社会上流传开不同的说法:自杀、他杀、谋杀……
苏联政府为娜杰日达?阿利卢耶娃举行了隆重的葬礼。斯大林只参加了与遗体告别的仪式,没有护送遗体到墓地,以后他也没有到妻子墓地去凭吊和扫墓,只是墓碑上留下了他的名字:娜杰日达?谢尔盖耶夫娜?阿利卢耶娃――斯大林娜联共(布)党员。日生――日亡约?维?斯大林敬立
她女儿斯韦特兰娜的一段话:“如果她没有死,那么她以后的命运会是如何呢?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早晚她会成为父亲的政敌。当她看到她的最好的老朋友,如布哈林、叶努基泽、雷登斯、斯瓦尼泽夫妇都一一死去,她决不会沉默。她绝对熬不过去。”斯韦特兰娜在怀念母亲的文章中自问自答:“也许命运赐予她死亡使她免于遭到等待她的更大的不幸吧?”
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 -
――自然死亡还是被人谋杀?官方公报日,当时苏联最具权威的官方报纸《真理报》头版头条刊登了前一天由苏共中央委员会和苏联部长会议联合签发的斯大林病情公报,公报说,“斯大林于3月1日午夜至3月2日凌晨在莫斯科的寓所里突发脑溢血,造成右肢瘫痪并失去言语能力,3月2日和3日已采取了必要的医疗措施”。3月6日,《真理报》发布了斯大林病故医学鉴定书:“因连续出现心血管供血不足和呼吸困难,斯大林同志于3月5日21点50分逝世。”《真理报》的上述报道,就是苏联官方有关斯大林病情、死亡时间、地点及其原因的正式说法。但这种官方说法的可靠性和可信性一直受到人们的质疑。
谋害之说最先提出有别于官方说法的是赫鲁晓夫,1971年他在纽约出版的英文版回忆录中讲述了斯大林死亡前的情景。他证实说,斯大林实际上是在他的孔策沃别墅里突发脑溢血而后去世的,而不是在莫斯科的寓所。此外,赫鲁晓夫还认为贝利亚有反常表现,暗示贝利亚与斯大林之死有关。
明确提出斯大林是被密谋毒害而早逝的是流亡西方的苏联学者阿?阿夫托尔哈诺夫,1976年他在德国出版的俄文版《斯大林死之谜》一书引起广泛关注。此后还出现了谋害之说的各种版本,如安?弗?安东洛夫―――奥费申柯在《斯大林时代的谜案》一书中的说法也与阿夫托尔哈诺夫的说法相似,认为贝利亚是谋害斯大林的主谋,当然还有赫鲁晓夫、马林科夫、布尔加宁。
最近有关谋害之说的提法,是俄罗斯著名历史学家爱?拉津斯基1997年出版的《斯大林秘闻》,他挖掘了历史见证人的回忆录,如斯大林的警卫员雷宾1977年撰写但尚未发表的回忆录《钢铁士兵》,并采访到了恰好曾在斯大林发病当天值班的警卫员洛兹加乔夫。俄著名传记作家沃尔科戈诺夫在1999年出版的《苏联七领袖》一书中对此的描写也大致相同。根据这些见证者回忆:斯大林是3月1日白天突发中风昏迷,晚上10点多警卫员发现后通知了国家安全部部长伊格纳季耶夫,并根据他的指示通知了马林科夫、贝利亚,但斯大林的四位战友在2日凌晨3点多来了一趟就匆匆离开了,早上7点多再次把他们叫来,这时他们才决定叫医生来救治。
逝世诱因到目前为止,谋害之说仅仅是推测而已,还没有任何强有力的、令人信服的事实根据,怀疑贝利亚有“谋害之心”的,也是缘于他与斯大林晚年的政治恩怨。不过,1952年10月联共(布)十九大所通过的组建中央委员会主席团来取代原政治局以及1953年斯大林发动的新的清洗运动,所针对的是原领导机构里的某些核心人物,并不只针对贝利亚一人,而且,事实上自1946年起贝利亚就不再是国家安全部部长了,斯大林在1946年和1951年先后任命阿巴库莫夫以及党务干部伊格纳季耶夫接任安全部部长,并进行直接领导。所以说,1953年3月的贝利亚早已经无法插手斯大林的安全警卫工作了。
其实,斯大林自1923年起就患有风湿病,1944年已出现血压过高和动脉粥样硬化的症状,1945年10月曾患过一次中风,1951年~1952年斯大林健康状况已明显恶化,他为此戒了烟,赤红的面色说明这时斯大林已有高血压的征兆,再加上1952年~1953年斯大林忙于发动新的清洗运动而没有休假,这一切都可能是他后来突发脑溢血的诱因。
目前结论斯大林逝世虽然已有半个多世纪了,但对于斯大林死亡之谜这个重要历史悬案目前仍无定论,不过,结合1953年苏联当时的政治局势的大背景,在了解见证人对斯大林突发脑溢血前后整个事件的详细叙述基础上,再分析斯大林的健康原因,目前可以得出如下结论:谋害之说缺乏事实根据,当时并不存在长期准备的反斯大林的密谋,斯大林是因突发脑溢血而死。至于为什么官方发布的病情公报与斯大林实际发病时间“有误”,对斯大林之死进行专门研究的俄罗斯历史学家、生物化学家若列斯?麦德韦杰夫认为,“不排除在斯大林突发中风后有一种心照不宣的自发产生的密谋”,麦德韦杰夫在其新书进一步提出,“在斯大林突发脑溢血而昏迷请医生来的这十几个小时,马林科夫、贝利亚和赫鲁晓夫、布尔加宁等人达成了针对斯大林在联共(布)十九大上指定的苏共新领导班子和苏联政府的密谋”。这也可以用来解释官方伪造关于斯大林发生脑溢血的时间以及拖延叫医生前来救护的做法,只是不想让更多的人过早地知道斯大林病危,为的是争取足够的时间来对国家权力进行内部重新分配。
有人认为,如果及时救助斯大林是能救活的。对于这一说法,麦德韦杰夫的依据是,“斯大林是因颅内大面积出血而导致昏迷,这种重度中风就是在当今其结果也是致命的。若迅速采取医疗救护,只能是推迟去世的时间,仍救不活斯大林”。
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 -
苏联英雄、卫国战争参加者、作家卡尔波夫用了数十年时间依靠保存下来的零星档案,以及对参战将领和特工、外交家的访谈,调查年卫国战争的某些事件。
传闻一:莫斯科保卫战期间斯大林建议德国停战,共同打击英美
这样的谈判确实举行过,在D27日。当时的情况很像列宁在1918年为了拯救年轻的苏维埃俄罗斯而缔结了相当苛刻的布列斯特和约。斯大林看到,红军损失严重,大多数军工厂正在向大后方撤退,急需喘息时间。最高统帅下令情报机关同德军指挥部联系,以他的名义建议停火。
到德军占领下的姆岑斯克参加谈判的苏方代表是副内务人民委员梅尔库洛夫,德方是党卫军参谋长沃尔夫。斯大林建议,日6时到8月1日18时全线停止军事行动,随后德军应撤到事先商定的界线,并在1943年底前与苏军一起对英美开战。文件还说,苏联准备考虑对德媾和条件,把发动战争的责任推到国际犹太人组织头上;如果德方拒绝,德军将被击败,德国将不复存在。梅尔库洛夫日在给斯大林的报告中说,德方建议停火后把战线现状维持到1942年底,苏联政府应立即把犹太人送到极北地区的集中营里消灭;在随后的世界格局中,德国要求统治拉美、中国和阿拉伯世界。苏方表示无法接受德方要求,谈判中断。斯大林没有出卖本国的犹太人。卡尔波夫认为,斯大林想同德国一起对英美开战是一种策略手法,目的是赢得时间。
传闻二:苏联特工机关制订了消灭希特勒的计划,一切准备工作就绪,斯大林在最后一刻放弃
早在1941年苏联就准备谋刺希特勒。当时苏联情报机关推测,希特勒会像拿破仑一样,在攻占莫斯科后亲临苏联首都。情报机关成立了几个小组,准备了好几套方案。但德军并未攻下莫斯科。第二个计划是1942年制订的,当时获悉希特勒要到德军占领下的乌克兰文尼察的野战指挥部。当时正在敌后的苏军颠覆队队长、资深特工梅德韦杰夫被责成执行这项任务。但行动失败。
最接近于成功的是老特工苏多普拉托夫和伊林筹备的“连环套”。他们通过希特勒的亲信,步步接近“元首”。第一环是名演员布鲁门撒尔D塔马林娜的儿子弗谢沃洛德,他曾投靠德国,并与希特勒宠爱的影星契诃娃一起,取得了法西斯的充分信任。第二环是苏联把弗谢沃洛德的侄子米克拉舍夫斯基派到他身边。1943年,这时情报机关向斯大林请示行动。斯大林听完梅尔库洛夫和苏多普拉托夫的报告,只说了一句话:“这事别干了。” 但米克拉舍夫斯基的线没有断。1944年,机会又来了,再次请示,斯大林指示:“希特勒不用收拾掉。”这次梅尔库洛夫大着胆子探问原因。斯大林说:“我们需要希特勒。只要他活着,德国就不会同西方单独媾和。万一希特勒消失,西方就可能同他的继承人戈林等谈妥条件。这对我们不利,我们已经接近于彻底打败德国了。所以你们别碰希特勒……” 就这样,斯大林出于战略考虑,放过了希特勒。
传闻三:德国想消灭斯大林,但没成功
希特勒曾下令消灭斯大林。为采取行动,德国人挑选了前苏联军官塔夫林。此人在前线向德军投降,后又进入德国军事情报机关的间谍学校,他表示愿意去暗杀斯大林。打入国防人民委员部干部局和预备队司令部的两名德国间谍给他伪造了假履历,塔夫林和报务员希洛娃将装成在前线行动中负伤的苏军锄奸总局少校夫妇。塔夫林的行动方案有两个:第一方案是潜入有斯大林出席的一场庆典,用淬毒子弹对斯大林开枪;第二方案是用特制的微型火箭筒打斯大林的汽车。
日,空投塔夫林和希洛娃的德国飞机被苏军高炮击伤后迫降,他俩被捕。塔夫林马上招供。苏方将计就计,让他呼叫德国请求支援,轻易地消灭了新派来的德国特务。一直持续到1945年4月,德国还在等结果。反谍机关一直等到1952年,才枪毙了他俩。
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 -
斯大林的后人们一直使用斯大林的原姓“朱加什维利”,现在他们正在申请将姓氏改为“斯大林”,以强调自己的祖先是一位了不起的伟人。这些消息让斯大林的子孙们重新吸引了世人的注意。
斯大林(),一生结过两次婚,有二子一女。他的第一任妻子斯瓦尼泽在结婚3年后死于痨病,生有一子。她的独子,即斯大林的长子雅科夫在卫国战争中牺牲,有子女各一名。雅科夫的长子,即斯大林的长孙叶夫根尼现从政,育有二子。叶夫根尼的长子,即斯大林的曾孙维萨里昂,做电影导演,他育有两个儿子:长子约瑟夫,今年11岁;次子(小)瓦西里,今年6岁。叶夫根尼次子(小)雅科夫,职业是画家。雅科夫的女儿加林娜,即斯大林的孙女,已退休。她育有一子,名叫“谢里姆”,是天生残疾的艺术家。斯大林的第二任妻子娜杰日达1932年自杀,留下一双儿女。她的儿子,即斯大林的次子瓦西里结过三次婚,1962年去世,其后代情况不详。她的女儿斯维特兰娜,现居英国。斯维特兰娜的三段婚姻给她留下一子二女:长子约瑟夫,职业是医生;长女叶卡捷琳娜,育有女儿安妮,如今安妮也有了女儿。斯维特兰娜跟美国人生的女儿名叫“奥莉加”,情况不详。
孙子参加格总统选举在电影中扮演斯大林
在斯大林的孙辈中,叶夫根尼?朱加什维利的长相与爷爷最接近。他刻意留起的两撇胡子,矮壮的身材和讲话的神态语气,都与斯大林有几分相似。因此,他曾应邀在一部电影中扮演过斯大林。作为斯大林的后代,叶夫根尼小时曾被人重视过,在斯大林死后又曾被有意“忽视过”。虽然受了不少委屈,但叶夫根尼并无怨言。他每年都要到斯大林故乡参加纪念活动。也许因为叶夫根尼是学历史出身,他把捍卫斯大林的名誉当成自己的任务。今年10月1日,当年三巨头――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的孙辈聚首荷兰纪念会议。叶夫根尼作为斯大林的后代的代表,参加了这次聚会,并对雅尔塔会议的历史作用进行了一场颇为精彩的讲演。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叶夫根尼曾组织政党参加俄杜马(议会下院)的选举,但遭失败。2000年,他曾试图参加格鲁吉亚总统选举,却未获准许登记,原因是叶夫根尼是俄罗斯国籍。为了参加格总统选举,他便要求加入格鲁吉亚国籍,不过至今都未获答复。
两个曾孙都是艺术家都曾经为身世而痛苦
雅科夫?朱加什维利是叶夫根尼的小儿子,今年33岁,与祖父同名。在上世纪90年代,雅科夫曾在英国格拉斯哥艺术学院进修过三年绘画,因而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而他的哥哥维萨里昂?朱加什维利今年40岁,是个电影导演,曾拍摄过一部关于自己祖父的传记影片,名为《雅科夫――斯大林的儿子》。
有关斯大林进行大屠杀的史料曝光后,斯大林在俄罗斯人和格鲁吉亚人眼中变成了“刽子手”。兄弟俩因为他们的姓氏而受到仇视和排挤,常年生活在姓氏的阴影中。两年前,哥哥维萨里昂还申请到美国的政治避难,理由是“他因为姓氏而无法在格鲁吉亚生活”。
但随着俄罗斯人越来越积极评价斯大林的历史功绩,兄弟俩也越来越以自己的祖先为荣。现在,哥哥维萨里昂回到了格鲁吉亚;弟弟雅科夫提出放弃格鲁吉亚国籍,改为俄罗斯国籍,甚至直接改姓“斯大林”。目前,俄政府还未对改国籍一事做出正式的回应。但根据俄有关的法律规定,斯大林曾孙由于在俄罗斯中学毕业,而他们的父亲又是俄罗斯籍,因此在法律上他们获得俄罗斯籍的手续并不十分复杂。
女儿一生怨恨斯大林孙女要维护姓氏纯洁
相比之下,斯大林与第二任妻子所生的子女对他就没那么“崇敬”了。斯大林的女儿斯韦特兰娜?朱加什维利,在赫鲁晓夫执政的初期就逃往境外。她经历了三次不幸的婚姻,曾接连写过一些指责自己父亲的文章。
她的女儿、斯大林的外孙女叶卡捷琳娜?日丹诺娃无法原谅母亲撇下她出逃,大学毕业后离开了莫斯科,到偏僻荒凉的堪察加州研究火山,开始了隐居生活。虽然现在俄罗斯人对斯大林的看法回暖,但她至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仍然不愿提起母亲和斯大林的名字。
斯大林的小儿子在前苏联肃反运动开始不久即离奇死亡,他的孩子也一直默默无闻。但上周,他的女儿加林娜?朱加什维利突然对俄罗斯媒体说,她对斯大林长孙叶夫根尼的家族身份表示质疑,要求叶夫根尼到莫斯科做基因鉴定,以验明正身。世人当然无法判断真伪,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斯大林”这个名字恢复了光荣,其家庭成员开始出来维护姓氏的“纯洁性”了。
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 -
游戏中的斯大林
在《红色警戒1》当中,斯大林是苏联角色。在游戏中不管是苏联胜利还是盟军胜利,斯大林都是以死亡告终。
苏联胜利:在斯大林统一全欧洲后,斯大林在白金汉宫阅兵。随后娜迪亚端来茶后,斯大林拿起杯喝后中毒,然后凯恩拿枪指着他,娜迪亚夺过凯恩的枪射他几枪。斯大林的被毒杀,造就了连绵不断的冷战,兄弟会从此成立了。
盟军胜利:经过一系列的战斗,包括使用爱因斯坦研制出的超时空传送仪等尖端科技,盟军最后攻克莫斯科,炸平了克里姆林宫。一群盟军士兵在瓦砾中找到了奄奄一息的斯大林,在凯恩装扮的盟军高级军官欺瞒下受令离开,稍后斯大林被凯恩当场灭口杀死,使得没有人知道凯恩的来历和去向。
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 -
列宁的对其影响
列宁对党的干部非常了解,力求做到根据干部的个人品质任用他们担任对全党的事业有利的工作。在《给代表大会的信》中,列宁对一些中央委员,其中有斯大林,作了评价。列宁认为斯大林是一位党的卓越活动家,同时又指出;“斯大林同志当了总书记,掌握无限的权力,他能不能永远十分谨慎地使用这一权力,我没有把握。”(《列宁全集》第36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617页)。日,列宁对这封信又补充写道:“斯大林太粗暴,这个缺点在我们中间,在我们共产党人的来往中是完全可以容忍的,但是在总书记的职位上便是不可容忍的了。因此,我建议同志们想个办法把斯大林从这个位置上调开。另外指定一个人担任总书记,这个人在各方面同斯大林一样,只是有一点强过他,就是更耐心,更忠顺,更和蔼,更关心同志,少任性等等。”(同上,第618页)。按照俄共(布)中央的决定,列宁的这封信在俄共(布)第十三次代表大会(1924)上,向所有代表团作了宣读。鉴于当时国内的复杂形势以及同托洛茨基主义斗争的尖锐化,大会认为让斯大林留任中央总书记是合适的,不过,希望他能考虑列宁的批评,从中得出必要的结论。
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积极参加制定和实现苏联共产党的政策、经济和文化建设计划,制定和实现加强国防、执行党和苏维埃国家对外政策的措施。他与党的其他领导人一起,同列宁主义的敌人进行了毫不妥协的斗争,在思想政治上粉碎托洛茨基主义和右倾机会主义,捍卫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在苏联可能胜利的学说和巩固党的统一等方面都起了特出的作用。斯大林在党的几次代表大会上所作的中央委员会报告及其理论著作,如《论列宁主义基础》(1924)、《托洛茨基主义还是列宁主义》(1924)、《论列宁主义的几个问题》(1926)、《再论我们党内的社会民主主义倾向》(1926)、《论联共(布)党内的右倾》(1929)等,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宣传列宁的思想遗产,都具有重要意义。在苏联共产党的领导下,苏联人民实现了列宁的社会主义建设计划,进行了极为繁难而具有巨大世界历史意义的革命改革。在完成上述任务方面,斯大林同党和国家其他领导人一起作出了自己的贡献。社会主义工业化保证了国家的经济独立和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技术改造,它同农村集体农庄制度的胜利和文化革命一起,为加强社会主义祖国的国防力量创造了牢固基础。由于战争危险增长,以斯大林为首的党中央很重视发展国防工业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武装力量技术改造,这对苏军作好执行保卫苏维埃祖国这个任务的准备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斯大林任总军事委员会委员时,积极参加了武装力量建设,非常重视制造新式军事技术装备和武器,发展苏联军事学术。他参加领导了党为加强苏联国防所进行的一切活动。但由于经费和时间不足,许多预定措施未能完全落实。日斯大林被任命为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
苏联卫国战争伊始(),斯大林担任了国防委员会主席。国防委员会战时领导国家所有部门和机关的活动。它集中了国家全部权力来领导国民经济改组以适应战争需要,领导国家人力物力的动员工作,领导武装力量的建设,改善其机构,配备领导干部,规定战时使用武装力量的总原则,领导苏联人民开展敌后斗争。
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 -
1、/view/592074.htm
2、/soviet/soviet18/.html
上一人物: 下一人物:
::相关人物简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多瑞丝杜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