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最高苏维埃苏联什么时候解体宣布废除戈尔巴乔夫的苏联解体声明,并对美国极其同盟国进行报复性打击?

戈尔巴乔夫结束了冷战,但也使苏联解体,历史上是怎么评价戈尔巴乔夫的?
按投票排序
在中国人的历史上,戈尔巴乔夫是一个光辉的名字,他终结了自烽火戏诸侯以来中国北方三千年的边患,匈奴,鲜卑,突厥,契丹,蒙古,女真对于中原王朝都是悬在头上的利剑,时刻担心被来自北方的强大军队重创乃至一路推平。但是戈尔巴乔夫终结了这一切,中国人欠他一个一吨重的金质奖章1958年,中国军队员额裁撤至237万,但是到了1965年就增兵至500万了,因为中苏交恶,到1974年更是达到了接近670万,如此多的青壮年不但不能建设祖国,还需要各种给养装备,对于国民经济而言,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这些军队一半以上部署在三北地区,从新疆到东北,都在应对来自苏联的巨大威胁。如果算上民兵及配套的工事工厂等等设施,那么全中国有上亿人耗在国防上。然后,戈尔巴乔夫出现了,1984年掌大权,85年中国就开始百万大裁军了,不但省下了大把军费,还有大量青壮年复员生产,参与经济活动,为中国经济的腾飞立下的大功,恐怕是外国人中第一。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永远缅怀这位中国人民的好朋友
讲个冷笑话,如果未来普大帝引发了战争灭杀了一半人类,那么戈氏会成为第二个丘处机那样的历史大罪人。
题目的核心好像是:历史上如何评价......按我个人的理解,如果认为戈尔巴乔夫是个历史人物,客观的给予评价的话需要注意几点:1:历史大背景(当年前苏联经济成为首要焦点问题,解决温饱是当务之急,前苏联是先军经济模式,民计民生一直被忽略,继安德罗波夫之后,戈氏扯起改革大旗,绝非个人意志,实为民意)。2:传承:戈尔巴乔夫从安氏手中接过大旗,并重用叶利钦,也不是他个人可以左右的了的。3:环境:当年社会主义阵营中,率先发动改革的是中国,邓氏改革的筹划从78年就已经开始了,中国的一系列改革动作,前苏联不可能看不见。4:国际背景的变化,迫使前苏联不得不进行改革,任何国家的体制改革都不是可以温和过渡成功的,改革注定要有所牺牲,改革者个人的命运往往是悲惨的。5:商秧的改革不可不视为成功的经典案例,但商秧的个人命运同样也经典的悲惨。6:同样,戈尔巴乔夫作为改革的先驱,个人命运并不乐观,但认真分析一下现在俄罗斯的社会形态,很大程度下依然是按照戈尔巴乔夫当年的设想进行的。7:“不以成败论英雄”这种话,放在历史人物身上往往是无效的,所以戈尔巴乔夫式的改革被普遍认定为“失败”。8:细观《改革与新思维》-戈尔巴乔夫著,又不难看出,前苏联(独联体)的解散是个必然结果。9:如果从现今俄罗斯之强大而论,又不得不承认正是戈尔巴乔夫当年的改革,重塑了现在的俄罗斯。所以,个人认为:戈尔巴乔夫是个悲剧的改革者,但是,他对得起“改革家”这个称号。
没人吐槽问题本身吗?说戈尔巴乔夫结束了冷战,就好比说裕仁天皇结束了二战一样,给人感觉怪怪的
我只想说戈尔巴乔夫的行为,对中美等大国而言是有巨大利益的,中美在苏联的解体的过程中捞足好处,特别是中国,苏联的一大批军事技术,军事设施,甚至军事专家都被转移到中国。当然美国也肯定不比中国少,有传闻美国从苏联捞取的财富总额达到27万亿美元。自苏联解体后,美国一家独大无人制衡,中国可以安心发展国内经济与军事,其实现在某些时候是俄罗斯来求中国,而不像以前中国求苏联。戈尔巴乔夫的行为直接导致美国的独霸和中国的崛起。
戈尔巴乔夫这个人,人品是好的,能力是差的。想法是好的,结果是差的(对于俄罗斯来说,对世界来说结果是好的)。不过其实戈氏本可以做的更好,比如像中国一样,再加上当时苏联的底子,如果真的转型成功,世界将会怎样,谁也无法预料。如果美苏都能抛开意识形态,全力合作比如开发宇宙之类和新能源之类的事儿,对全人类来说是不是更大的福音呢?顺便说说叶利钦,人品太差啊,完全为了一己私欲,必将成为全俄罗斯的罪人。失去了基辅和明斯克的俄罗斯,从此就只能作为地区性的国家永远的采取战略守势了。叶利钦立功了,成功的砍掉了俄国熊的一双熊掌,从此欧洲再也不怕俄国了。
为中美去一大敌看普京再造帝国横批:大公无私泻药。
把在评论里获得很多赞的对联贴出来评戈氏:上联:机关算尽尽毁苏修七十四载基业下联:水到渠成成全美帝二十二年霸权横批:大公无私
不菲薄,不吹捧。苏联并不是什么伟大的,光辉且正义的国家,就国家利益来说,其充分发扬了沙俄人民及草原人民的贪婪,从这个角度上说,戈总做了件好事。无论是之于世界和平,还是民主进步。从戈总的履历上看,他是一个思维活跃的人,负责过政工、宣传(很重要),而且还是一个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劳动能手,从他的早年经历来看,我相信其很爱他脚下那片土地的基层人民。如同很多人相信“领袖都是英明的,只不过是僚属的贪腐败坏了国家”这个观点一样,随着戈氏的不断晋升及更多的涉及到“政治”这一层面,其对这之中机构的冗余与官僚作风也是痛恨的。而在他之前历任总书记都是经这个所谓的政体所推出的,具备一定资历但却都有着不同人格缺陷的人,戈氏难免对此政体产生看法,事实上,他的当选其中一个因素便是之前众位大佬们由于年事过高频频去世,使得人们出于重视年情人、年轻人资历浅、方便控制、长寿等目的而推出的结果。他痛恨这个体制。他也痛恨信息封闭,于是在他任上,思想、文化空前开放,民主的土壤不断滋生。他觉得民主才是最好的方式,但出于对自己的不自信及苏俄的历史,摒弃了开明专政。民主为国家带来的,是人民福利的最大化,但是却不是国家利益的最大化。所以我个人认为,如果从苏联这一角度上讲,这个决定是错误的,他不利于国家生产力的发展与进步。但是人总有其历史局限性,如同我们的总师无法预见我们目前的社会现状一样,他没有预想到政体的陡然转向对于一个多民族聚居国家所带来的冲击。简单的说,他是一个好人,但不是一位极具能力的领袖,不是所谓的圣人。他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领袖气魄,但是却没有对于整个国家利益的长远目光,对一个热爱人民,热爱土地,从农场出来的孩子来说,他做到了他能做的一切。补充:有句话引起了一些读者的误解,我补充下——从专制过渡到民主,在不去除民族劣根性的前提下,社会大抵都会经历一个混乱的过渡期,前苏联、利比亚、埃及等等,这些案例其实是属于社会学范畴,而不是属于政治学范畴的。所以“民主为国家带来的,是人民福利的最大化,但是却不是国家利益的最大化。”这句话其实是一个理想状态下的推演。本质上讲,是反对那些盲目的为了民主而高谈民主万岁、还有那些以为民主可以带来一切的人。
戈从来目的不是搞垮苏联,他上台后使尽了各种手段,积极夺权,数年内获取了比以往苏联首脑十几年内所能积累的更大的权力,整个旧体制被他破坏一空,他的目标是超脱党的束缚的苏联总统的位置,只是在这个过程中他没能驾驭住叶等人,最终弃身破国,为天下笑。所谓追求自由一类大话,不过是失败后的自我安慰罢了。他既不是右派说的自由斗士,也不是左派说的无能之辈,没有成功的野心家而已。
我觉得刘慈欣的三体里程心的原型就是戈尔巴乔夫
那个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人——————————————————————————————————————(我只是搬运,出自《送你一颗子弹》)“那么,您这位中央委员,为什么不挺身而出捍卫改革呢?” 1977年,斯塔夫罗波尔党委书记戈尔巴乔夫追问总理柯西金为什么没有坚持国企改革时,柯西金这样反问他。   
8年之后,戈尔巴乔夫成了苏共总书记。由于始终笼罩在上述问题的阴影中,他决定利用自己的职位走出这个阴影。这一走他走了很远,他精简党委让党委退出经济,他平反政治犯放开言论管制,他让立法机关自由选举,他放开私有经济,他停止军备竞赛从阿富汗撤军并且在柏林墙倒塌之际一反“老大哥”的做派,说:德国是德国人的德国。他走得如此之远,以至于当一个叫做苏联的庞然大物轰然倒塌时,人们开始抱怨他走得太远了。
最近和一个小朋友谈到戈尔巴乔夫,小朋友道:啊,那个搞垮苏联的人!“那个搞垮苏联的人”,就是历史对这个老头的结论。他已经戴着这顶帽子过了20年,还将带着它度过余生,在“由人民书写的历史”上,他将永远是那个“搞垮苏联的人”。   
我对这位小朋友说:没有一个人能搞垮一个国家,能搞垮一个国家的,只有这个国家的制度本身。“问题不在于戈尔巴乔夫想不想搞垮苏联,而在于当他‘搞垮’苏联的时候,人民群众怎么就答应了呢?”   
人民群众岂止答应,在立陶宛,在格鲁吉亚,在阿塞拜疆,甚至在莫斯科,民众风起云涌地推动了苏联的垮台。雨果说:当一种观念的时代已经到来,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挡它。这话的反面是:当一种观念的时代已经过去,没有什么力量能够挽留它。戈尔巴乔夫没有搞垮苏联,他只是给正在垮掉的苏联最后吹了一口气。    苏联的经济增长二战之后基本在逐年递减。46-50年GNP增长率8.9%;
61-65年4.8%;71-75年2.9%;81-85年则为1.7%。不错,戈时代经济继续下滑,但这不过是继承了前辈“传统”。问题不在于斯大林是个经济天才,其他人是笨蛋,而在于这种靠政府投资拉动和技术模仿实现的经济增长本来就不可持续。70年代初苏联实力最接近美国时,人均GDP也只有美国的1/3,军工占国民产值的40%。更不用提布拉格之春阿富汗战争乌克兰饥荒以及古拉格群岛了。   
当然在一个观念的过时和消亡之间,还需要一个推动力,还需要一个人,一个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人。   
读《戈尔巴乔夫回忆录》,你会对这位老头产生同情。1985年他接过一块滚烫的石头,他可以将这块石头放手,也可以将它传下去。就是说,在砸自己的脚和别人的脚之间,他只能二选一。如果选择放手,他无法向列祖列宗交代。如果传下去,他无法向子孙后代交代。也正是因此,你又会对他产生敬意。他选择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他在这个庞大的官僚机器了爬行了几十年,爬到顶峰,却一脚踹开了这个机器,而这个机器的倒塌也意味着他自己的坠落。  
为什么激进改革呢?为什么不渐进?很多人对此不能释怀。但是自由的性质类似于死亡。你要么死了,要么没死,你不可能“有点”死了。当政治自由被打开一个口子,它就会一泻千里。你不可能对着人群甲说你可以拥有言论自由,却对着人群乙说你不能。我可以想象保住党国苏联,却难以想象保住它可以通过不流血的方式。   
这也是戈尔巴乔夫始料不及之处。他以为他可以放开管制同时强化专政,但多元社会和权力垄断不相容。他必须做出选择,是继续支撑这个空心帝国,还是捅破那层纸。最后他说,如果不是我们,是谁?如果不在此刻,又待何时?   
如果追求自保,他可以继续趴在那个官僚机器上打瞌睡,但不幸的是,他在官僚机器的鼾声之外还听到历史的轰鸣。欠账的是别人,还钱的却是他。欠了70多年帐,当然不可能一夜还清。于是,在“人民书写的历史”上,他成了那个企图还债却又还不起的笑料。站在东德街头对戈尔巴乔夫高呼“戈尔我们欢迎您”的是人民群众,哀叹他背叛苏联的也是人民群众。历史,我们知道,它水性杨花又冷酷无情。
戈尔巴乔夫有些事还没想好预案就开始干了,弄到后来摊子越来越烂,已经超出他和苏联政府的控制范围了。可能当时有能力能帮他的人少,他缺少得力助手。从勃日列涅夫时代开始滋生的弊端让他开始管有点晚,他缺乏政治上的大起大落,权术不够。从俄国和共产党的角度讲是一个罪人,从西方和俄罗斯的邻国来讲贡献巨大。
这是刘长春的一幅壁画,名称叫做《团结起来到明天》, 是模仿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而作。马克思摊开双手:“你们当中有一个人背叛了我。”戈尔巴乔夫手里握着美元,慌忙向马克思表示忠心。不巧的是,他坐的恰好是叛徒犹大的位置。戈尔巴乔夫,他背叛了共产主义的事业。========================分割线=====以下是壁画解释=========================壁画背景是宣告十月革命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行驶在红色的海面上,海中染遍了革命的鲜血。桌布上的标志是苏联的国徽——镰锤徽照耀下的地球。墙壁左侧的国旗代表已经逝去的共产主义国家:苏联、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墙壁右侧的国旗代表依然矗立的共产主义国家:朝鲜、越南、古巴和中国。左一:齐奥萨斯库,罗马尼亚共产党总书记,在职左二:霍查,阿尔巴尼亚劳动党总书记,在职左三:铁托,南斯拉夫最高领导人,在职左四:戈尔巴乔夫,苏共总书记,在职左五:斯大林,苏共总书记,在职左六:列宁,布尔什维克党最高领导人,在职中央: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创始人右六:恩格斯,国际共运创始人右五:毛泽东,中共中央主席,在职右四:胡志明,越南劳动党主席,在职右三:卡斯特罗,古巴共产党第一书记,在职右二:金日成,朝鲜劳动党第一书记,在职右一:切格瓦拉,古巴共产党高级领导人,1965年死于玻利维亚革命这幅画中颇多细节值得推敲。============================分割线==========================这幅画很有意思,我再随便写点。最左端的是齐奥塞斯库。搭着衣服抚头思考是他的标志性动作。左二霍查正在和齐奥塞斯库密切交谈,他们都是斯大林主义的坚定支持者。左三铁托把手搭在斯大林肩上。铁托于1948年因驻军问题同斯大林闹翻,被斯大林开除出了东欧集团。斯大林和列宁朝向马克思,他们都相信他们是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马克思摊手说:你们有人背叛了我。恩格斯作为马克思最亲密的战友,试图安慰他。毛泽东面前的桌上放着很多中文书籍,代表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金日成站在离马克思最远的地方,手里拿着花圈,说明他不过是把共产主义当做个人崇拜的工具。后来他确立了主体思想,彻底抛弃了共产主义。卡斯特罗指着中国国旗,认为中国背叛了国际共运的事业。历史上,古巴多次指责中国是“中修”。切格瓦拉手下放了个骷髅头,说明了切格瓦拉对共产主义运动持暴力观点,倾向用武装革命解决一切问题。他是这样做的,他最终也陨于革命。
看苏共亡党记有感整个内容气势磅礴,五音纷繁,附者激呤,观后大有感触。可惜只是一家之言,多有偏颇。========================这是分割线========================一、专制理论。人民民主专政源于法国大革命,导致了苏共畸形、狭隘的思想来源。普列汉诺夫说:法国雅各宾派垮台,是因为杀人太多了。列宁说:不是,是他们杀的太少。极端的思想来源导致社会主义革命和实践都走上了错误的道路,列宁开了杀人的头,俄罗斯非苏共的其他社会主义政党人员被枪决,80%以上的知识分子被枪决,旧军队的军官被枪决,资本家、地主、富农及其家属被枪决,残疾人、无业者、反对者、犹太人被系统的清除,不愿意配合新经济政策的农民枪决,无害于社会的宗教人士被枪决,大量妇女被公有化(强奸),甚至工人纠察队都被剿灭,在列宁手里几百万人被有计划的清除,专门有一部叫契卡的电影讲这个故事,看完以后你会对苏共有一个新的认识。到了斯大林手里,肃反被发挥到极致,几千万人被咔嚓,几千万人被监禁,几百万知识分子被监视居住,详见秘密报告。========================这是分割线========================二、革命输出。这个名词大家都不陌生,中国在78年终止了革命输出。苏共上台是德国秘密间谍一手培养的结果,苏共上台以后一度输出革命,甚至想控制世界革命。在二战后苏联惨遭蹂躏,苏联为避免过度刺激美国遂终止革命输出,并作出巨大让步,不敢向罗斯福要东欧,要知道斯大林和希特勒打起来完全就是因为想控制南斯拉夫人。革命输出的终止最高兴的就是老毛,也有了最后斯大林所说的:“我们不应该批评一个获得胜利的人。”其实斯大林根本看不起毛泽东,甚至在公众场合说毛是普加乔夫式农民。只是不切实际的革命输出最终导致了苏联国力大损,国内经济凋敝,民不聊生。========================这是分割线========================三、民族政策。苏联就是世界民族的杂货铺,苏联对待民族的问题简单和粗暴,那就是少数民族迁移、同化、屠杀,大力宣传民族沙文主义,导致国内民族关系异常紧张。二战时期,德国人还没打到苏联的腹地,就有很多少数民族主动联系,包抄苏联的后路,其中就有因河未结冰而不能东归的土尔扈特部组成了一个军无偿的帮助德国人打苏联。今天的车臣问题、克里米亚、高加索地区就是这样的原因导致的。南面有穆斯林邦国,东面有佛教和萨满教邦国,西面有天主教邦国,民族和宗教的凝聚力是非常强的,而这些国家没有哪个是自愿加入苏联的。========================这是分割线========================四、疆域问题。苏联过快的增长导致疆域超过了一个国家可能承载的合理范围,导致国家行政管理成本过高,国家管理效率低下。其中东方战线的建立,导致立陶宛等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国家并入,而这些国家对苏联没有民族认同,经济发展高于苏联的平均水平,宗教信仰不属于一个体系,这就叫强扭的瓜不甜,而后来的事实也证明,立陶宛首先发难苏联的包办婚姻,导致苏联解体的连锁反应。========================这是分割线========================五、经济政策。所谓的战时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发展模式,其实都很简单,那就是以抢促发展。苏联一而惯之的经济政策都违背了一个普遍的经济价值规律,那就是社会生产追求社会生产效率这一最基本原则,不能顺应社会生产效率的提高,必然走向反面。在中国大家一定要懂假如不是刘少奇坚持自己的和平赎买统战的经济政策,中国也会步苏联的后尘,在这个问题上站在国家主义的角度毛泽东的经济政策是错误的。========================这是分割线========================六、对循证科学的践踏。苏联科学院院士李森科是个苏联体制下培养和包装出来的骗子。苏共领导科学家反对相对论、反遗传学、反控制论,反对一切人类社会认为正确的可循证的科学,当这种伪科学和强权、专制结合的时候,才是最恐怖的。那就是一个政党,一个唯物主义政党大力宣传伪科学。========================这是分割线========================七、对艺术创作的践踏。苏共残酷的政治审查,导致大量的知识分子非常反感这样一个政党,直接导致了知识分子抛弃苏共,大量的知识分子叛逃,不断丑化、攻击苏共,最后知识分子控制社会舆论,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这是分割线========================八、戈尔巴乔夫。你们错误的理解了他,戈尔巴乔夫其实只是一个政治交易的傀儡,是苏共中央委员的玩物,对于戈尔巴乔夫而言没有比他更恨这个体制的人。戈尔巴乔夫想当然的要导演这场谢幕剧,假如把你换到那,你怎么办?想当然的让那些鸡奸犯一次次的强暴你?========================这是分割线========================九、卡廷事件。不懂的可以百度,看完以后你会坚定的支持埋葬苏共。========================这是分割线========================十、秘密报告。讲的是斯大林肃反,假如你看完秘密报告,仅仅那一长串乏味、单调、血腥的数字,你也会认同苏共的覆灭。 ========================这是分割线========================十一、英雄主义。是苏共标榜的先进工作者,他们只有落后的生产工具,但工人的工作量却是西方的十几倍,奖励仅仅是一枚勋章或者是荣誉证,比美国黑奴还悲惨。普通的民众为了一块发霉的燕麦面包要排一天的队,而与之对应的是国家领导人过着花天酒地、穷奢极欲的生活。========================这是分割线========================十二、苏共对社会伦理学的破坏。社会伦理学是长期以来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一种社会精神控制力量,是社会道德、价值、规律的基础。而苏共企图对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伦理学开刀。大量的地痞、工人、军人走上街头强奸妇女,意图建立一个公有制的社会伦理,要建立一套基于公有制的社会伦理,打造一个以滥交为基础,繁荣娼盛的苏联,根据公共卫生理论仅一个性病就可以埋葬苏联,所以说苏联提早覆灭未必就不是好事。========================这是分割线========================十三、对美国的挑衅。赫鲁晓夫对尼克松说:我们正在以生产香肠的速度生产洲际导弹,导致美国拉开星球大战的序幕。日赫鲁晓夫在西方外交官的招待会上喝醉了说:我们要埋葬你们。导致全世界的敌视。========================这是分割线========================十四、对中国的挑衅。苏联国防部长马利诺夫斯基对周恩来说:“我们俄国人搞掉了赫鲁晓夫,你们也要搞掉毛泽东”。 导致中美联盟,战略上包围苏联,打破苏美对抗的均势。当时的苏联核讹诈中国,要核平中国,中国的盟友美国小兄弟站出来说:“假如中国受到核攻击,美国将视为第三次世界大战开始。”力挺中国。所以说苏联解体唯一不需要愧疚的就是中国。========================这是分割线========================所以说,自作孽,不可活啊。
作为政治家,国家元首,不贪恋权力,就这一点就值得我尊敬。毕竟权力比春药的诱惑力还大。---苏联解体,中国去一心腹大患。俄罗斯应该继续解体下去。中国北部就永远安全了。
冷战一定会结束么?不一定。那么戈尔巴乔夫促使冷战的结束,是好的。苏联一定会解体么?一定会。戈尔巴乔夫的方式是最好的么?不是最好的,但也不是最坏的。所以不好不坏。综合来讲,还是好的居多。
积重难返。他跟崇祯有点像。
有这样一则笑话,本来是说叶利钦的,套在老戈头上也可以:苏联解体后,伊万在河里抓到一条鱼,高兴地回到家说:“喀秋莎,我们有炸鱼吃了!”——“没有油啊!”——“那就煮!”——“没有锅!”——“那就烤!”——“没有柴!”——伊万气坏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圈,上身出水,举起右鳍高喊:“戈尔巴乔夫万岁!”
民主暴力就是51%的人和49%决裂分裂,因为一时的政治立场不统一,而分裂国家权利、甚至分裂领土的行为;民主暴力是百分之80%的人对20%的少数派的压迫行为。想想乌克兰,想想泰国。民主的核心共利是通过表达不同声音,形成群体智慧,通过表达达成妥协和对长远国家目标的谅解。
而非通过一人一票让囚犯、黑社会和文盲、痴迷的宗教信徒来决裂国家意志,破坏国家机器,如果那样,恐怕人类永远无法实现星辰大海的目标。
民主的形式需要在中国深化、提高。然则小政府的主义恐怕不适合当今中国。
戈尔巴乔夫有着的目的未必是让国家变得更好,人民变得更幸福,他期待的事情恐怕还是希望让国家变得像西方国家一样“正常”。(而后的国家富强他认为是顺理成章的,只要完成民主化。)
每个人、每个国家都有不同,为了让别人接受自己,而选择按照别人的样子改变自己。恐怕作为政治家戈尔巴乔夫是低智的,以至于叶利钦会不让他读完稿子就把他赶下台。经验不足、看不到更远的他,所做的一切哪怕真如很多人说目的高尚伟大,恐怕还是应该为历史负责。如果一个比他更强的人可以改变苏联的现状同时保留苏联的力量,我想这才是值得佩服的。不然戈氏这类的人恐怕在历史上多如牛毛,无需记住。而佩服戈尔巴乔夫的人无非是羡慕他所代表的不同。外国的月亮比较圆罢了。
德国通过自身国民的高素质来维持民主的可靠,同样也打击着纳粹主义者,(那些纳粹主义者说:我们也是一部分的民众声音,然后德国的政治家们就对他们竖起了中指)
美国的民众围攻华尔街的时候相当的克制,因为美国的军警真的会开枪。
法国的少年上街表示对社会的不满,不再被称作大革命,而是骚乱。
民主是好的,变革是好的,但是90年代苏联走向民主的变革无疑是失败的。戈尔巴乔夫如果说我虽然让国家获得了民主但是我让让国家失去了强大,这种人是伟大的,值得肯定。但是事实上,戈尔巴乔夫他常说的是:国家不是我让它变衰弱的,或者我是无意的,但是我让国家变民主了。
我只想说从人性上来说他就是个不靠谱的角色,我无法感受到他作为人的完整,更别说趋近完美。而作为政治家他并不具备才能。无德无才的人,在我们这些有着传统意识的中国人心中就是个普通人,或者说是个平凡人。他只是犯了个立场很高尚的错,然后那就是一个错,一个非常大的错误。八一九事件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八一九事件
八一九事件,又称“苏联政变”、“八月政变”,是指日至8月21日在苏联发生的一次政变,当时苏联政府的一些官员企图废除总统戈尔巴乔夫并取得对苏联的控制,政变领导人是苏联共产党强硬成员。他们相信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计划太过分,并认为他正商议签订的《新联盟条约》过于分散权力给与众共和国。虽然此次政变在短短三天内便瓦解,并且戈尔巴乔夫恢复权力,可此事件粉碎了戈尔巴乔夫对苏联至少在一较松散体制下维持一体的希望。别&&&&称“苏联政变”、“八月政变”地&&&&点苏联
日,苏联副总统发布命令宣布,由于健康原因已不能履行总统职务,自即日起由他本人代行总统职务。同时宣布成立国家,行使国家全部权力,在苏联部分地区实施为期6个月的紧急状态,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由亚纳耶夫、总理、国防会议第1副主席巴克拉诺夫、国防部长、内务部长普戈、主席等8人组成。该委员会发布《》,称戈尔巴乔夫倡导的改革政策已经走入死胡同, 国家处于极其危险的严重时刻。委员会连续发布两道命令,要求各级政权和管理机关无条件地实施,并暂时只允许《》等9家报纸发行。
同日,举行会议,表示支持紧急状态委员会作出的决定。俄罗斯联邦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总统拒不服从紧急状态委员会的命令,号召举行政治罢工,抗议亚纳耶夫等人发起的行动。20日,实行宵禁。21日,戈尔巴乔夫宣布已完全控制了局势,并恢复了一度中断的与全国的联系,苏联国防部决定撤回部 署在实施紧急状态地区的部队。苏联内阁发表声明,表示完全执行总统的指示。22日,戈尔巴乔夫从返回莫斯科,立即撤销了由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或个别成员颁布的一切决定;解除该委员会所有成员的现任职务;任命了新的国防、内务部长和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等。这次事变后,苏联局势更加复杂化。俄罗斯联邦等乘机从联盟中央手中接管了原属中央的一系列政治、经济、甚至军事部门和权力。苏联一些地方出现反动浪潮。8月24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共总书记职务,建议苏共中央自行解散,下令停止各政党和政治运动在军队、内 务部等各级军事机关和国家机关中的活动。他还颁布命令,组成以为首的委员会治理国家经济。日清晨,钟楼上的大钟刚敲完六响,苏联中央电视台和广播电台同时报告塔斯社头条新闻:戈尔巴乔夫因健康原因不可能履行职责。根据,副总统亚纳耶夫代行总统职务,苏联国家的全部权力交给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这一爆炸性新闻,不仅使苏联人感到十分吃惊,同时也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西方各大国领导人纷纷中断休假和外出访问旅行,召集高级助手研究事态的发展。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一个由政界、军界强有力人物参加和支持的政变,却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只有三天时间,政变就宣告失败。“政变并非像那样突如其来……回答是:根本性的触动了整个社会机体和社会各阶层的。”
——戈尔巴乔夫著《》
戈尔巴乔夫是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最后一届领导人。他于日入主克里姆林宫,从此开始领导这个世界上唯一能够与一个最发达的国家、实行的美国平起平坐的。戈尔巴乔夫是以改革家姿态登上政治舞台的。起初,苏联老百姓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抱有极大希望。西方也欢迎这位克里姆林宫的新主人。戈尔巴乔夫一上任,就被西方舆论誉为“苏联各个领域的新一代领导人的代表”,“政治作风可能同他的前任迥然不同”,“戈尔巴乔夫有可能改变莫斯科的基调和方向”。戈尔巴乔夫入主克里姆林宫后,迅速掀起了一股改革“新浪潮”。他所谓的“新浪潮”,不过是把苏联的政治制度由社会主义改为资本主义。他试图探讨出一条不同于其他改革的新路子。他首先把改革重点放在和政治体制方面。戈氏最初的改革是要“完善社会主义社会”。但是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和其的改革的铺开,戈尔巴乔夫开始怀疑苏联的社会主义,试图寻找一种“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1987年11月初,戈尔巴乔夫在70周年庆祝大会上作报告,对苏联70年的历史和重要人物进行了评价,强调要改变“被扭曲的”。同时应美国一家出版公司之约,戈尔巴乔夫赶写了《》(该书原名题为《改革以及我国和全世界的新思维》),突出地强调“新思维的核心是承认全人类的利益和价值高于一切”。戈尔巴乔夫说:新思维“是深刻思考当代世界现实的结果,是理解到对政治的负责态度必须有科学论证的结果,是放弃了某些从前认为是不可能动摇的公理的结果。”被赋予“新思维”的戈尔巴乔夫准备彻底改革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全面充实人权”。他在1988年6月苏联共产党的上所作的报告中宣布:“要根本改变我们的政治体制”,实行“社会主义多元化”和“舆论多元化”,要改变共产党的职能,把国家的“一切权力归苏维埃”。日,戈尔巴乔夫在《》上发表长篇文章。他说:“如果前几年苏联的改革只是完善过去的制度的话,”那么现在“必须改建我们(苏联)整个的社会大厦——从到。”他还力主“促进多元化”,提倡议会民主和三权分立。戈尔巴乔夫在重大政治问题上的急转弯,引起了苏共党内和苏联国内的政治分化。苏共党内随即形成了以叶利钦为代表的“激进派”,以为代表的“传统派”和以戈尔巴乔夫为代表的“主流派”(自称是“政治中间派”)。同时,社会上还出现了500多个形形色色的政党,6万多个“非官方组织”。各种的消长,把戈尔巴乔夫推到风头浪尖之上。戈尔巴乔夫仍能运筹帷幄,纵横捭阖。1990年,戈尔巴乔夫为代表的“主流派”使用种种手法,贯彻“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戈尔巴乔夫还利用各种派别之间的矛盾,在苏共28大上继续保住了苏共中央总书记的职务。以叶利钦为代表的“激进派”,联合社会上其他反对派,1990年上半年趁“自由选举”之机在一系列加盟共和国和地区夺取政权,特别是叶利钦当选为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主席。莫斯科和列宁格勒(今)等重要城市的也被“激进派”人物掌握。1990年下半年,叶利钦等人正式退出苏共,致力夺取苏联中央政权。在戈尔巴乔夫居于党政主要领导岗位和“激进派”不断进攻的情况下,“传统派”1990年比较被动,在苏共28大上被排挤出领导岗位。此后,“传统派”未出现有号召力的代表人物。戈尔巴乔夫一方面穷于应付派系斗争,另一方面仍忙于,除了改组苏共中央领导机构和大批更换党政干部以外,他还主持进行了政权机构的改革。首先建立了一个新的国家机构——,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构是最高苏维埃。
1989年5月召开了。1990年3月和12月先后举行了两次苏联人民代表大会,对宪法进行了重大修改。修改后的苏联宪法取消了苏共的领导地位,允许和政治多元化,实行三权分立的政体和议会民主,确立了。戈尔巴乔夫要赋予总统“一切必要的权力,把改革政策付诸实现”。1990年3月,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联第一任(也是最后一任)总统。
1990年12月第二次人代会上还决定实行总统直接领导下的内阁制,并设立副总统职务,亚纳耶夫在这次人代会上当选为苏联副总统。总统被赋予远比最高苏维埃主席更为广泛的权力。按宪法规定,总统作为国家元首有16项权力。立志于改革“主义”专权的,却把过多的权力集中于总统一人,不仅有悖于其改革初衷,而且增加了个人的责任和风险。总统成为矛盾斗争的焦点。时间进入1991年。年初,“传统派”对“激进派”采取了一些反击措施,并对戈尔巴乔夫提出批评和警告。力量对比曾一度向“传统派”倾斜。但是戈尔巴乔夫仍然坚持所谓“政治中间派”的立场。“激进派”则联合民族分离主义势力,鼓动矿工罢工和在一些城市组织游行,要求改组政府和最高苏维埃,实行军队“非党化”和没收苏共财产,并要求戈尔巴乔夫辞职。“政治中间派”的游戏,已经使戈尔巴乔夫。他后来曾说:“当时出现了‘打倒总书记!打倒总统!’的呼声。”
到1991年第二季度,戈尔巴乔夫倒向“激进派”。他对叶利钦作了一系列,其中包括不顾3月17日的全民公决结果,对已经起草好的联盟条约草案进行修改、改组联盟中央政权。结果,戈尔巴乔夫招来党内的一片谴责。以叶利钦为代表的“激进派”势力猛增。叶利钦于6月12日当选为俄罗斯联邦总统,7月20日发布“非党化”命令,限期解散机关、企业和军队中的苏共组织。俄罗斯议会通过一些实行私有化的法律。这时,苏联经济严重衰退,1991年负增长达12%,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承认所有加盟共和国的主权,把“”改为“主权苏维埃共和国联盟”的《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简称“”)准备在8月20日签字。这个新联盟条约一旦签署,至少有5个加盟共和国不再属于苏联,这涉及到苏联国家的完整和统一。
这样,关于苏联的前途、苏共的命运和社会发展等重大问题,都以尖锐的形式提到各种政治力量面前,激烈的较量在所难免。日,即“八·一九”事件的前三天,发生了两件引入注目的事件:一、苏联军队党的监察委员会和武装部队党的特别委员会发出呼吁书,呼吁军队中的苏共党员加强团结,保卫祖国;二、曾任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苏联总统首席顾问的在《消息报》上发表声明,退出苏共,并警告社会各界:苏共领导正准备进行一场政变。8月18日下午,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正在莫斯科郊外苏联总理帕夫洛夫的别墅里参加庆祝帕夫洛夫的一个儿子返回莫斯科举行的晚会。晚会的气氛正浓的时候,克格勃打来电话,说国家安全委员会(即克格勃)和克里姆林宫其他领导人需要马上开会讨论一项可怕的。亚纳耶夫和帕夫洛夫立即驱车前往。
与会者除亚纳耶夫和帕夫洛夫以外,还有苏联国防会议第一副主席巴克政变前戈尔巴乔夫和亚纳耶夫等人拉诺夫,苏联克格勃主席克留奇科夫,苏联内务部长普戈,苏联农民联盟主席采夫,苏联国营企业和工业、建筑、运输、邮电设施联合会会长季夫,苏联国防部长亚佐夫,苏联总统办公室主任博尔金,克格勃负责苏联领导人安全保卫工作的第九局负责人,苏共中央书记舍宁。除戈尔巴乔夫以外的苏联重要领导人几乎都来了。克格勃主席克留奇科夫在会上说:“发生了重大灾难”。他说,克格勃得到消息,有人要发动武装起义。但他没有说企图搞武装起义的人是谁。他还说,那些人就要包围首都的一些战略要地,其中包括电视台总部、火车站和议员们居住的两个饭店。他还发现一个黑名单,黑名单上列有与会绝大多数人员在内的一些政府官员的名字,这些政府官员和家人都将被处决。普列汉诺夫说,他也通过其他渠道了解到同样的情况,问题的确很严重。同时,苏联总统办公室主任博尔金说戈尔巴乔夫总统病势严重。他和其他几位刚从戈尔巴乔夫的克里米亚福罗斯湾总统别墅回来的人说,他们看到了戈尔巴乔夫,医生不让打扰。博尔金还说:“他可能是心脏病发作或中风。”
接着,紧急状态委员会宣告成立。紧急状态委员会由国防会议第一副主席巴克拉诺夫、克格勃主席克留奇科夫、国防部长亚佐夫、总理帕夫洛夫、副总统亚纳耶夫、内务部长普戈、苏联农民联盟主席斯塔罗杜布采夫,苏联国营企业和工业、建筑、运输、邮电设施联合会会长季贾科夫等8人组成。
8月19日凌晨4时,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开始工作。据说,凌晨4时30分,在莫斯科的一位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亲信给俄罗斯电视台一位负责人的家里打电话,预先告知说正在准备一场政变。苏联《新联盟条约》策划者
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
苏共中央总书记、苏联总统
紧急状态委员会成员8人
苏联副总统
苏联政府总理
苏联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苏联国防部长
苏联内务部长
苏联克格勃主席
苏联农民联盟主席
苏联国营企业和工业、建筑、运输、
邮电设施联合会会长
其他主要相关人员
总统办公厅主任
克格勃保卫局局长
苏共中央书记
国防部副部长
最高苏维埃主席
格涅拉洛夫
  克格勃保卫局副局长
翌日晨6时,苏联中央电视台和广播电台正式宣布了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的命令: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因健康原因已不能履行总统职责,根据苏联宪法127条,由副总统亚纳耶夫代行总统职务。
莫斯科市民听到亚纳耶夫的命令后,大都十分惊讶,然而却反应冷淡。此后几小时,莫斯科市仍秩序井然。
与此同时,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成员、国防部长亚佐夫召集各军区司令员开会,并下达指标:根据形势,维护秩序,加强军事设施的警戒;其余情况,注意收听广播和看报。但亚佐夫并没有下达调遣军队的命令。
大约半小时后,副总统亚纳耶夫、总理帕夫洛夫和国防会议第一副主席巴克拉诺夫三人联名签署了《苏联领导的声明》,宣布从日4时起在苏联个别地方实行为期6个月的紧急状态,并成立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同时,亚纳耶夫致函各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以及,重申苏联信守以前“承担的国际义务”,希望“得到各国人民和政府以及联合国的应有理解”。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发表《告苏联人民书》,作为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成立宣言和对此次事变的正式解释。《告苏联人民书》说:“由戈尔巴乔夫发起并开始的改革政策,原想作为保障国家迅速发展和使社会生活民主化的手段,却因种种原因走入死胡同。无信仰、冷漠和绝望取代了最初的热情和希望。各级政权失去了居民的信任。……
“苏联政治和经济形势的日益不稳定破坏着我们在世界上的地位。……昨日,在国外的苏联人还感觉自己是一个有影响的受尊敬的体面的公民。今日,他常常感觉到自己是二等外国人,人们对他常常投以蔑视或怜悯的目光。
“我们呼吁苏联全体公民意识到自己对祖国承担的义务并大力支持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支持在使国家摆脱危机方面作出的努力。”
中午11时,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发表第1号决定,要求各级政权机关“确保无条件实行紧急状态”,立即解散非法的机构与武装,禁止游行、集会、示威和罢工等,并提出使经济形势正常化的一些措施。
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是以亚纳耶夫、帕夫洛夫和巴克拉诺夫为核心的。基本上集中了除戈尔巴乔夫以外的党、政、军、工、农等各个方面的要人。国防部、克格勃和内务部的第一把手参加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无疑有利于控制全国局势。以至于当时的美国总统国家安全顾问斯考克特得到苏联“八·一九”事件消息时,也认为历史经验表明,由如此强有力的人物支持的政变很可能成功。
叶利钦登上坦克对人民讲话当时,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拥有相当的支持者。叶利钦很快在俄罗斯议会大厦成立了抵抗指挥部。中午11时46分,叶利钦在俄罗斯议会大厦举行记者招待会,宣读了《告俄罗斯公民书》,宣布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是“非法的”,是“右派反宪法的反动政变”,要求立即召开苏联非常人民代表大会,呼吁“俄罗斯公民对叛乱分子给予应有的回击”,号召在俄罗斯全境内进行无限期罢工。
在叶利钦和俄罗斯联邦其他领导人的号召下,很快形成了反对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浩大声势。中午12时许,莫斯科上,有人举行集会,开始只有上千人,人越聚越多。集会者宣读了叶利钦的《告俄罗斯公民书》。直到此时,在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命令下,军队开到莫斯科。集会开始不久,一队装甲车从大剧院方向开往跑马场广场。12时30分,示威者在民族饭店前用两辆无轨电车封锁了大街。市中心的所有桥梁上都停着坦克。军队开始在莫斯科市内大规模调动。
中午13时,叶利钦走出俄罗斯议会大厦,登上封锁俄罗斯议会大厦的塔曼师110号坦克,他的几名助手也随其登上坦克。叶利钦发表了演讲,呼吁莫斯科人和俄罗斯全体公民进行反击。
由于莫斯科流传军队要在下午16时进攻俄罗斯议会大厦,示威者从15时30分开始在红色普列斯尼亚河岸的俄罗斯议会大厦旁设置。实际上进攻并没有发生。
下午17时许,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宣布定于8月26日在莫斯科召开苏联最高苏维埃非常会议,会议将批准在苏联个别地区实行紧急状态的决定。紧接着,亚纳耶夫颁布命令,宣布从8月19日起在莫斯科实行紧急状态,任命莫斯科军区司令上将为莫斯科市卫戍司令,授权他颁布严格规定维持紧急状态必须执行的命令(当日,列宁格勒警备司令也宣布,在列宁格勒及其附近地区实行紧急状态)。
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发布第2号决定,决定暂时限制中央、莫斯科市和州的社会出版物。只允许下列报纸出版:《劳动报》、《工人论坛报》、《消息报》、《真理报》、《红星报》、《》、《莫斯科真理报》、《列宁旗帜报》、《农村生活报》。
尽管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主要矛头是针对叶利钦的,但亚纳耶夫等人试图借助宪法的权威,使紧急状态委员会行动合法,迟迟没有对叶利钦和俄罗斯联邦其他领导人采取措施,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失误。当叶利钦在俄罗斯议会大厦前举行记者招待会时,大厦四周市民极少。如在当时采取措施,叶利钦等人难逃厄运。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甚至没有切断俄罗斯议会大厦的对外联系,叶利钦还可用国际电话与等外国领导人通话。
叶利钦等俄罗斯领导人对自身的安全也十分担心,叶利钦曾作了最坏的打算。当天下午,叶利钦签署成立业务管理小组的命令。该小组实际上是俄罗斯的“影子内阁”,由俄罗斯联邦副部长理洛博夫、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成员克拉萨夫琴科和俄罗斯联邦国务委员会委员布洛科夫领导,由20多人组成。“影子内阁”被派到俄罗斯中部位于离市70公里处的森林中的备用转播站领导俄罗斯。准备万一俄罗斯议会大厦失守,可组织另一个根据地,进行长期斗争。
当晚17时46分,亚纳耶夫举行首次记者招待会。参加记者招待会的还有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成员巴克拉诺夫、普戈、斯塔罗杜布采夫、季贾科夫。亚纳耶夫表示,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决心“采取最果断措施使国家和社会尽快摆脱危机”,并打算提请预定于8月26日召开的苏联最高苏维埃非常会议确认实行紧急状态的权力。亚纳耶夫在谈到戈尔巴乔夫时说,戈尔巴乔夫“处于十分安全的状态中,没有受到任何威胁”,“现在正在克里米亚休息和治疗”,希望“戈尔巴乔夫康复后履行自己的职责”。“我的朋友戈尔巴乔夫总统将会归队,我们还将在一起工作”。
晚上,苏联总理、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成员、政变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帕夫洛夫在内阁晚间会议之后,突然高血压病发作。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决定,在帕夫洛夫患病期间,委托第一副总理多古日耶夫履行总理职务,这对紧急状态委员会是一个不利影响。也有人认为,这是帕夫洛夫撤出政变的一种做法。
在“紧急状态”的第一天里,一切按计划进行。反对者没有组织起有效的抵抗。除俄罗斯联邦外,其他大部分加盟共和国保持相对平静。乌克兰、、亚美尼亚、、格鲁吉亚等共和国领导人都对事件表了态,虽口径不一,但一般都要求共和国居民保持平静、克制、谨慎,遵守纪律,不受挑唆,不与军队对抗。8月19日21时15分,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发表声明,指出国内局势保持平静,居民对紧急状态委员会所采取的措施表示支持,国外也表示某种程度的理解。声明对俄罗斯领导人“直接纵容人们采取违法行动”的“不负责任的、不明智的举动”提出警告。美国等西方大国对亚纳耶夫等人的行动完全持否定态度,纷纷表示支持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同时宣布中止对苏联的经济援助,向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施加压力。
正在休假的美国总统布什午夜被叫醒,听取了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斯考克罗夫斯特的汇报。布什在休假地举行记者招待会并发表声明说:“显然这是一个令人不安的事态发展,将对苏联社会、苏联同其他国家的关系,包括同美国的关系产生严重的后果。”但斯考克罗夫斯特劝布什,“由如此强有力的人物支持的政变很可能成功”,“我们也不要截断和他们联系的桥梁。”
但主任弗里茨·埃马斯却以情报分析为基础向总统提供了相反结论的报告。埃马斯在得到苏联事变的消息后,迅速到中央情报局总部启动电脑查询近几天来苏军和克格勃的调动部署情况。令他吃惊的是与事前没有什么变化。他对同事说:“嘿,这些家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他给总统的报告指出:这次政变是一次不协调的、仓促准备的临时性行动。对事件的后果评估中,他预测克里姆林宫回到保守派手中的可能性是10%,保守派和改革派之间处于无限期僵持状态的可能性为45%,而政变早期失败的可能性也是45%。
布什在得到一系列情报分析并与助手磋商之后,对苏联事变的措词更加强硬。美、英、法、德、意、日、澳等西方国家统一口径,对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大加谴责,形成围剿之势。美国还利用“美国之音”,转播叶利钦号召推翻亚纳耶夫等人以及布什表示同情的讲话,使叶利钦有了一个向俄罗斯人民发表讲话的重要机会。8月,是苏联和西方首脑休假的季节。戈尔巴乔夫于8月4日来到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的克里米亚福罗斯的苏联最高领导人别墅休假。戈尔巴乔夫1985年入主克里姆林宫后就拥有了这幢别墅。他著名的《改革与新思维》一书,就是1987年休假时在这幢别墅里完成的。
1991年8月,戈尔巴乔夫在这幢别墅里休假,也有一项重要任务,那就是为新联盟条约作最后准备。
直到8月17日,戈尔巴乔夫还同叶利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分别讨论了即将签署的新联盟条约和联邦委员会会议的有关事项。他准备8月19日飞回莫斯科,8月20日在克里姆林宫主持新联盟条约的签字仪式,并发表演说。
8月18日中午,戈尔巴乔夫同副总统亚纳耶夫通话,并告诉亚纳耶夫他抵达莫斯科的具体时间,亚纳耶夫答应要去机场迎接戈尔巴乔夫。午餐后,戈尔巴乔夫继续起草预定在新联盟条约签字仪式上发表的演说稿。
下午4时50分,贴身卫士长列夫列也茨进来报告:有一群人要见戈尔巴乔夫总统。戈尔巴乔夫听后心存疑虑,立即问是什么人。因为他没有邀请任何人,事先也没得到有人来访的通知。戈尔巴乔夫马上问卫士长:“那么你为什么让他们进来?”卫士长回答:“普列汉诺夫同他们一起来的。”普列汉诺夫是(即克格勃)负责苏联领导人警卫工作的保卫局局长。卫士长是他的下属,当然不能阻拦,否则卫士不会让人接近总统。
戈尔巴乔夫似乎预感到什么。作为苏联总统的戈尔巴乔夫,身边有全套的通讯系统——政府线、普通线、战略通讯线和卫星通讯线。他拿起一个话筒,不通,一连拿起5个话筒,都未接通,也被切断了。戈尔巴乔夫觉得。他首先把所发生的一切告诉了陪同他来度假的他的妻子赖莎·玛克莫芙娜、女儿伊利娜和女婿阿纳托利,并同他们简单商量了应变对策。
戈尔巴乔夫走出来,这时来访者已经进入他的办公室。戈尔巴乔夫认为,这是“一种前所未闻的失敬”。来访者是戈尔巴乔夫总统办公室主任博尔金,苏共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舍宁,国防会议第一副主席巴克拉诺夫,国防部副部长兼陆军总司令瓦连尼科夫大将,还有克格勃保卫局局长普列汉诺夫。戈尔巴乔夫“命令”普列汉诺夫离开办公室。
戈尔巴乔夫问:“在继续我们的谈话之前,我要问你们,是谁派你们来的?”回答是:“委员会。”
“什么委员会?”
“哦,是为处理国家紧急状态而建立的委员会。”
“谁建立的?我没有建立,最高苏维埃没有建立,谁建立的?”
来访者随即向戈尔巴乔夫摊牌:签署紧急状态令,否则把职权交给副总统。
戈尔巴乔夫说:“用这种方式解决问题的根据是什么?”
回答:“国家的状况——正走向灾难,必须采取措施,需要实行紧急状态——其他措施挽救不了我们,我们再也不能欺骗自己。”
戈尔巴乔夫拒绝了这一要求。他说:“如果有不同意见,让我们到最高苏维埃提出这些问题,让人民代表大会讨论并寻求解决方案。”
戈尔巴乔夫认为,近年来他不止一次成功地阻止或防止了事情发生危险的逆转。他相信,今天他仍能改变局势。他告诉来访者:“你们和派你们来的人是不负责任的。你们会毁掉自己,但这是你们自己的事,去你们的吧!但是你们也将毁掉这个国家,毁掉我们已经做的一切。告诉派你们来的委员会吧。”
“我们即将签署联盟条约。我们已同各共和国一起,准备就食品供应、燃料和金融问题做出重大的决定,以便尽快稳定政治经济形势,加速向市场经济过渡,给人民以更多的机会在各方面进行发展。我们马上就要达成协议了。当然,我们还没有达成充分协议:双方都没有摆脱猜疑。这种猜疑存在于各共和国和中央的关系中,也存在于各派政治力量和之间的关系中。但是寻求协议是唯一出路。它已经有了眉目,我们已经开始向前迈进。只有一心要自杀的人才会现在在我国实施紧急状态。我同此事毫无关系。”
瓦连尼科夫向戈尔巴乔夫提出:“交出你的辞呈。”戈尔巴乔夫回答说:“这两件你们一件也得不到——把这告诉派你们来的人吧。”
戈尔巴乔夫接着说:“实际上,我有可参会见许多共和国的领导人来讨论这些问题。8月20日我们将签署联盟条约。8月21日将举行联邦委员会会议。我们将在内阁会议上讨论达成协议的事项。我们必须作出某些决定。但不是用你们要使用的方法。”
“这么说,你们明天要宣布紧急状态。此后会怎么样呢?你们能不能至少制定出接下来一天的计划以及以后的几个步骤——再下一步怎么办?国家将拒绝这些措施,不予支持。你们想利用困难和人民的厌倦,你们以为他们准备支持任何一个独裁者……”
戈尔巴乔夫又说:“我建议召开一次最高苏维埃和人民代表大会,在那里解决一切问题。你们对现状担忧吗?我们也都担忧。你们相信需要紧急措施。我持同样的意见……我将捍卫政策的三个主要方向:寻求一致,扩大改革,与西方合作。特别是因为,在这决定性的阶段,其他国家愿意同我们合作。”
赋有使命的来访者当然不会妥协,戈尔巴乔夫也毫不让步。戈尔巴乔夫最后说:“那么就这样吧。没有什么可以再谈的了。回去报告,我绝对反对你们的计划,你们将被击败。”会面就这样结束了。
8月18日晚上,克格勃主席克留奇科夫向普列汉诺夫下令,对戈尔巴乔夫实行隔离并切断他与外界的一切联系。8月19日凌晨4时,克格勃的团奉苏联防空军参谋长上将之命,封锁了戈尔巴乔夫在克里米亚福罗斯湾的别墅。这个团用两辆牵引车切断了别利别克机场的飞机跑道。当时机场上停放着苏联总统的两架飞机:“图——134”型飞机和“米——8”型直升飞机。
被软禁的戈尔巴乔夫心急如焚,他急于知道苏联政局到底变成什么样子。而他除电视外,又没有任何信息来源。后来,他的贴身卫士在服务区找到一些旧的无线电收音机,安上天线,开始收听外国广播。他们居然收到和自由广播电台,又设法收到了美国之音。他的女婿用袖珍索尼牌收音机也收到一个西方电台。他们开始汇集和分析信息,评估局势的发展趋向。
戈尔巴乔夫对自身的安全十分担心。特别是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8月19日记者招待会上答应近期内出示戈尔巴乔夫身体状况的诊断证明之后,戈尔巴乔夫认为,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会使用一切手段来摧残他的身心健康。
值得戈尔巴乔夫庆幸的是,他的32名贴身卫士仍忠诚于他。卫士们为了戈尔巴乔夫的安全,将整个住地划分了责任区。他们决定拒绝接受每天从外面运来的食物,只靠原存食品和卫士食堂的供应生活,防止加害戈尔巴乔夫。
戈尔巴乔夫多次提出要求:恢复他与外界的一切联系,派一架飞机送他回莫斯科。这当然没有结果。
8月20日,戈尔巴乔夫向他的助手契尔尼亚耶夫口授了一个的声明。他本人还亲笔写了开头语并签字:1、亚纳耶夫借口我生病不能履行职责而担任起总统的责任,这是企图欺骗人民,因而只能称之为政变。
2、这意味着由此而产生的一切行动都是非法的,没有法律效力。无论总统还是人民代表大会都没有授予亚纳耶夫这种权力。
3、请向卢基扬诺夫同志转达我的要求,紧急召开苏联最高苏维埃和人民代表大会,考虑已发生的局势。因为他们,只有他们,在考虑局势后,才有权决定政府应采取的措施以及付诸实施的手段。
4、我要求立即中止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活动,直到上面所述的决定由苏联最高苏维埃和人民代表大会作出之时。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行动的继续和措施的进一步升级最终将证明是对各族人民的悲剧,它将进一步恶化局势,甚至将使中央和各共和国为走出危机而进行的共同努力全遭破坏。
米·戈尔巴乔夫(签字)
于克里米亚
日8月20日,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没有采取什么重大行动。亚纳耶夫发布一项命令,指出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发布的命令旨在攫取苏联最高权力机关和管理机关的权限和使共和国执行机构享有联盟机关的权限,是违背宪法和法律的,责成俄罗斯联邦所有政权和管理机构及其负责人必须“绝对执行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决定”。命令宣布叶利钦8月19日发布的4项命令“自颁布之日起没有法律效力”。命令要求苏联护法机关的领导人“保证俄罗斯联邦内务、国家安全和检察机关的工作人员遵守苏联宪法和法律以及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决定”。
莫斯科市卫戍司令加里宁宣布,从8月20日23时起至凌晨5时在莫斯科实行宵禁。
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要求俄罗斯广播电视委员会服从全苏广播电视公司的领导。苏联内务部撤销关于向莫斯科调遣数百名武装学员的命令。
与此相反,俄罗斯领导人及其拥护者在8月20日采取了一系列行动。上午9时,约5万名游行者聚集在俄罗斯议会大厦旁,表示要保卫大厦。煤矿工人罢工人数增多。中午13时36分,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副总统、议会代主席、政府总理西拉耶夫联名致信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卢基扬诺夫,并要求:在收到信的24小时内会见戈尔巴乔夫;在三天内对戈尔巴乔夫进行有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参加的医疗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公布于众;取消对俄罗斯所有舆论工具活动的限制;在俄罗斯联邦8月21日召开最高苏维埃非例行会议期间停止在俄联邦境内实行紧急状态;将军队撤回原驻地;确保俄罗斯总统不受阻碍地行使职权;停止对俄罗斯领导的威胁,确保他们不受侵犯和自由出入;解散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撤销其所有命令和决定。卢基扬诺夫会见了鲁茨科伊、哈斯布拉托夫和西拉耶夫,答应保证8月21日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会议正常进行,进驻莫斯科的军队返回原驻地,保证俄领导人不受威胁。
叶利钦声明,他开始接管俄罗斯境内的武装部队,宣布苏联国防部长亚佐夫8月18日以后发布的所有命令无效。命令部署在俄罗斯境内的苏联军队和克格勃军队原地待命,所有离开原驻地的部队必须立即返回。叶利钦还任命谢尔巴科夫少将为格勒军区司令。下午,叶利钦还先后与美国总统布什和英国首相通话,寻求国际支持,呼吁西方要求释放戈尔巴乔夫。
莫斯科市市长、列宁格勒市长索布恰克公开反对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支持叶利钦。俄罗斯最高苏维埃国家事务委员会主席卢金在记者招待会上说,约有70%的地方政权机关的领导人支持俄罗斯领导。
一些军人开始倒戈。原定于8月20日凌晨3时攻占俄罗斯议会大厦,但因克格勃特种部队“阿尔法”小组拒绝执行命令而夭折(“阿尔法”小组服从克格勃主席并直属苏联克格勃第九局)。驻守在莫斯科周围的多数师的指挥官拒绝出动。驻萨哈林、堪察加等地的苏军表示支持俄罗斯总统。
8月20日,各加盟共和国的形势也发生了不利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变化。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发表正式声明:“宣布紧急状态只能以宪法和法律为基础”,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在没有苏联共和国最高苏维埃的参加下制定出公开违法的文件”。他希望听到戈尔巴乔夫本人的意见,建议立即在苏联最高苏维埃会议上讨论政治形势,在10天内召开苏联非常人民代表大会。总统斯涅发布命令宣布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决定和命令在该共和国境内不具有法律效力。摩尔多瓦总理发布命令,禁止在该共和国发行《劳动报》、《工人论坛报》、《真理报》、《消息报》、《红星报》、《苏维埃俄罗斯报》、《农村生活报》、《莫斯科真理报》。格鲁吉亚总统加姆萨委阿发表呼吁书,要求西方国家支持苏联的民主、多党制以及人民选出的议会和总统。
8月21日是事变的第三天。凌晨,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采取行动。零时的钟声刚刚敲响,空降兵的一队军车从美国大使馆方向驶向俄罗斯议会大厦旁的路障。打头的那辆军车遭到拦阻,士兵对空实弹射击。第一批军车穿过美国大使馆旁的人墙,向新方向开去。20辆装甲车冲破新阿尔巴特街第一批路障,驶向俄罗斯议会大厦。
莫斯科响起了零星枪声。一名试图打开装甲车仓门的青年被击毙。纠察队用帆布蒙住了空降兵装甲车的瞭望孔,迫使一辆装甲车退回新阿尔巴特街下面的隧道里。一些记者围上来,一名少校军官告诉俄通社记者说,今天夜里将进攻俄罗斯议会大厦。为此准备了30辆坦克和40辆装甲运兵车,有近千人将参加战斗。现在武装部队正从列宁大街方向和捷普雷斯坦方向开过来。
但是,军队的装甲运兵车并没有通过由无轨电车构成的屏障,1时30分退回到新阿尔巴特街。在美国有两名叶利钦的支持者被打死,一些人受伤。
此后,军队停止前进。部分军队倒戈,支持叶利钦。军队开始撤离莫斯科。普利沃尔日斯克——军区等一些军区公开表示支持叶利钦。
中午时分,叶利钦在俄罗斯最高苏维埃非常会议上宣布:他已经控制了在俄罗斯的武装力量。许多部队,尤其是塔曼步兵师、坎捷米卡师以及空降兵集群已经转向俄罗斯联邦方面并且执行俄罗斯总统的命令。空降兵兵团没有攻打俄罗斯议会大厦,反而保护了这座大厦。叶利钦还向会议通报,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部分成员已来到莫斯科的伏努科沃机场,要求俄罗斯内务部和克格勃派人立即封锁该机场。
形势急转直下。下午16时,苏联国防部举行记者招待会,宣布国防部部务会议决定把部署在紧急状态地区的军队撤回原驻地。莫斯科卫戍司令加里宁发布通告,说在首都莫斯科“实行宵禁是不合适的”。决定从8月21日起解除首都的宵禁。塔斯社还发表通告: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8月19日关于限制中央、莫斯科市和州社会政治出版物出版的规定予以撤销。
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非常会议于下午17时决定向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发出最后通牒;立即解散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释放戈尔巴乔夫;在全国解除紧急状态。会议获悉克留奇科夫、亚佐夫和季贾科夫等人前去克里米亚会见戈尔巴乔夫的消息后,决定派俄罗斯联邦副总统鲁茨科伊和政府总理西拉耶夫也去克里米亚会见戈尔巴乔夫。
鲁茨科伊和西拉耶夫带了36名全副武装的特种部队民警立即出发,随行的还有苏联安全会议成员京和普里马科夫,几名俄罗斯议员,两名医疗专家。另外还有几名苏联记者、法国驻苏公使、哈萨克驻莫斯科代表捷米尔巴耶夫。
鲁茨科伊等人在飞机前舱商议了三种作战方案:1.在戈尔巴乔夫别墅10公里处发最后通牒;2.包围别墅发最后通牒;3.突击营救戈尔巴乔夫。鲁茨科伊还在飞机上给海军司令切尔纳温去电,要示派海军陆战队增援,并保证俄罗斯专机在塞瓦斯托波尔附近的一个军用机场降落。
下午19时,飞机抵达克里米亚别利别克机场。最高苏维埃主席巴去机场迎接,建议先给戈尔巴乔夫打个电话。西拉耶夫说:“我们直接去。”
总统别墅一片寂静。俄罗斯代表团、记者和医生被安排在别墅电影厅等候。有人寸步不离地盯着他们,并告诉他们:卢基扬诺夫、伊瓦什科(苏共副总书记)、克留奇科夫、亚佐夫、季贾科夫等人已先期到达。
半个多小时后,俄罗斯代表团被请到主楼。戈尔巴乔夫先同代表团全体成员见面,然后同鲁茨科伊、西拉耶夫以及卢基扬诺夫、伊瓦什科谈话,没有理睬克留奇科夫、亚佐夫、季贾科夫等人。
晚上21时许,戈尔巴乔夫发表声明,宣布他已完全控制局势,一度中断的同外部的联系也已恢复,过几天他就可以完全履行总统职责。
深夜,戈尔巴乔夫夫妇、女儿、外孙女和俄罗斯代表成员乘车到机场。戈尔巴乔夫一家乘上了俄罗斯代表团的“图——134”客机,还带上克留奇科夫作人质。卢基扬诺夫、亚佐夫等人乘他们来时坐的飞机。两架飞机同时飞回莫斯科。
8月22日凌晨2时,飞机抵达莫斯科。鲁茨科伊让俄罗斯突击队员下去一人,确信忠于叶利钦的斯坦凯维奇等人在场,才同戈尔巴乔夫等人一起走下飞机。
与此同时,逮捕工作已经开始。亚佐夫走下飞机后,俄罗斯内务部特工人员暗中押送他走进机场大楼。这时俄罗斯内务部长巴兰尼科夫拍拍亚佐夫贴身保镖的肩膀说:“行了,你的任务完成了。”亚佐夫对走在身旁的巴克拉诺夫说:“哎,好像是抓我咧……”
亚佐夫坐进汽车,懊丧地把元帅帽往车座上一扔,咕噜了一句:“哎,晚了一步……”
克留奇科夫被捕时很冷静。执行逮捕令的俄罗斯内务部副部长杜纳耶夫问他:“您知道会受到什么惩罚吗?”答曰:“对我和紧急状态委员会其他成员的审判不会给俄罗斯和苏联带来荣耀。”在机场同时被逮捕的还有季贾科夫。
8月21日下午4时,在政变之初就隐藏在克里姆林宫地下室中的两名忠于戈尔巴乔夫的助手,制服了亚纳耶夫身边仅有的一名卫士,破门而入,闯进亚纳耶夫的办公室。亚纳耶夫问:“每个人都被逮捕了吗?”其中—位——韦尼阿明·亚林骗他说:“是的。”亚纳耶夫解释说,他加入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是为了避免流血。亚林说:“我并非授权来此同你进行讨论。”他命令亚纳耶夫不得离开办公室,然后离去。亚纳耶夫神情沮丧,连喝两瓶伏特加后醉倒。次日晨,亚纳耶夫被押走。
苏联内务部长普戈在家里接到有人要来找他的电话,平静地说:“请吧。”15分钟后,俄罗斯内务部的人赶到他家里,普戈已开枪自杀。枪是对着嘴开的,一弹毙命。其妻身中两弹,奄奄一息。
因高血压正在接受治疗的苏联总理帕夫洛夫被就地监护。
没有的批准不受逮捕。8月22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举行会议,同意苏联总检察长的报告,对原人民代表巴克拉诺夫、博尔金、瓦连尼科夫、斯塔罗杜布采夫和舍宁追究刑事责任和逮捕。
8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决定暂停卢基扬诺夫最高苏维埃主席职务。29日,被叶利钦称为“政变军师”的卢基扬诺夫被俄罗斯联邦检察机关关押。超级大国苏联,在国际舞台上扮演了半个世纪的主要角色。然而从1991年“八· 一九”事件后,这个超级大国迅速衰落并开始解体。
戈尔巴乔夫从克里米亚回到莫斯科的当天,就在苏联电视台发表声明,赞扬叶利钦、鲁茨科伊和西拉耶夫在事变中起了“卓越作用”。戈尔巴乔夫复出后,叶利钦地位加强,声望大增。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相互配合,决定建立一个在戈尔巴乔夫看来没有反动势力立足之地的另外一个社会。二人还达成协议:准许在紧急情况下,一方代理另一方的职务。
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清洗政变者和政变的支持者。除苏联内务部长普戈自杀外,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成员均已被捕。其余被捕入狱的还有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卢基扬诺夫,苏联总统办公室主任博尔金,苏联国防部副部长兼陆军总司令瓦连尼科夫,苏共中央书记舍宁,克格勃副主席,克格勃保卫局局长普列汉诺夫,克格勃保卫局副局长格涅拉诺夫,他们都被关在“”监狱(“水兵寂静”是莫斯科的一所普通监狱,正式名字是N3—48/4)。为此,专门成立了一个以俄罗斯副总检察长叶夫根尼·利索夫为首的“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案”特别侦察小组。并于1992年1月对克留奇科夫、亚佐夫、帕夫洛夫、亚纳耶夫、卢基扬诺夫、季贾科夫、斯塔罗杜布采夫、巴克拉诺夫、舍宁、普列汉诺夫、格涅拉诺夫、瓦连尼科夫等12人提出“进行夺取国家政权阴谋活动”的起诉(后来曾几次开庭审判,均没有结果。日,新选出的——议会下院通过决定对被指控参与1991年“八·一九”事件、1993年“五·一”流血事件和十月事件的人实行大赦,并责成有关部门在6个月内予以执行)。
戈尔巴乔夫在事变后进行了机构大改组。8月23日,戈尔巴乔夫总统正式任命为苏联国防部长、巴卡京为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即克格勃主席、巴兰尼科夫为苏联内务部长。随后不久,又撤换了这三个军事部门的一批副职。8月24日,戈尔巴乔夫总统还发表了改组内阁的命令,取消内阁,成立一个以西拉耶夫(西拉耶夫仍是俄罗斯政府总理)为首的国家委员会。这个委员会在9月份又改建为仍以西拉耶夫为首的跨共和国经济委员会,负责联盟经济事务。9月上旬,取消了1989年选举产生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苏联人民代表大会,原常设立法机关苏联最高苏维埃改组为新的两院制议会,议员由各加盟共和国重新确定和派出。苏联总统的权限也受到制约。由苏联总统和各加盟共和国领导人组成国务委员会,“共同协商解决涉及各共和国利益的内外政策问题”。
全国掀起反共浪潮。叶利钦认为,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所有反宪法行动都得到了苏共领导中“新斯大林主义”核心的秘密批准。8月23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签发命令,“停止俄罗斯共产党的活动”。根据戈尔巴乔夫、叶利钦和莫斯科市长波波夫的命令,苏共中央大楼被查封。8月23日18时30分,苏共中央大楼正面的党旗被十月革命前俄罗斯的红白蓝三色旗代替。
8月24日,戈尔巴乔夫发表声明,宣布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职务,要求苏共中央自行解散,各共和国内的共产党和地方组织自行决定自己的前途。苏共财产交苏维埃保管。
叶利钦也发布命令,宣布苏共和俄共的全部动产和不动产均为俄罗斯国家所有。当时仅苏共各种账户就有120多亿和5000多万可自由兑换的外汇。
8月29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也通过决议,终止苏共在全国范围内的活动。随之,各加盟共和国共产党或被终止、禁止活动,或被迫自动解散,或在共产党基础上改建新党,有的共产党甚至被宣布为非法。苏共中央办公厅主任克鲁齐纳跳楼自杀,曾任苏军总参谋长和戈尔巴乔夫军事顾问的元帅在办公室上吊自杀。苏共领导人有的被逮捕,有的自杀,大批苏共党员干部加入失业大军。短短几天,具有93年历史、执政70多年、尚有1500万党员的苏联共产党就这样被摧残了。
政变的发动者本想挽救苏联这个濒临解体的超级大国,而政变失败的结果则加速了苏联的解体。
苏联原有15个加盟共和国,十分尖锐,俄罗斯人只占人口的一半左右。在“八·一九”事变前,三国就要求独立。戈尔巴乔夫试图通过新联盟条约把这些加盟国松散地拼凑在一起,把原来高度统一的国家变成一个国家的联合即邦联。事变后,又有一些共和国要求独立。9月6日,新成立的苏联国务委员会承认立陶宛、、三个波罗的海共和国的独立,这是苏联瓦解的一个突破口。
进入1991年12月,苏联迅速瓦解。12月1日,人口和经济实力占苏联第二位的乌克兰全民公决,赞同乌克兰独立。12月8日,俄罗斯、乌克兰和的领导人甩开坚持签署新联盟条约的戈尔巴乔夫,共同签署成立“”协议。协议说,“苏联作为国际法主体和地缘政治现实正在停止存在。”12月21日,除和格鲁吉亚外,11个共和国的领导在哈萨克斯坦的举行会晤,声明这些共和国准备以“平等的创建国”参加“独立国家联合体”,发表了《》。正式宣布“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停止存在”,并通知戈尔巴乔夫,取消苏联总统这一职务的设置。
日,世界将记住这一天。上午10时,戈尔巴乔夫来到克里姆林宫总统府,精心准备将于晚上发表的告人民书。下午,戈尔巴乔夫同法国总统、德国总理、英国首相梅杰、美国总统布什通了电话。在宣布辞职前,戈尔巴乔夫签署了最后一道总统令:辞去武装力量最高统帅职务。晚上19时,戈尔巴乔夫向全国和全世界发表辞职讲话。讲话一结束,他就把发射2.7万个的“核按钮”(一个装有发射密码的1.5公斤的黑色公事包)郑重地通过“独联体”武装力量临时总司令沙波什尼科夫,交给俄罗斯总统叶利钦。
19时38分,克里姆林宫上空那面为苏联几代人所熟悉的印有镰刀铁锤图案的在沉沉夜色中最后一次降落下来,苏联历史合上了最后一页。
第二天上午,苏联最高苏维埃举行了最后一次会议,正式宣布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停止存在。1991年的8月19日,一群强硬的保守派“软禁”了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试图夺取对苏联的控制。然而,政变者在控制电视台、电台、报纸等媒体机构的同时,却遗漏了部分通信管道,让叶利钦得以将《告苏联人民书》昭告全世界,致使政变流产。在此过程中,尚处于幼年阶段的国际互联网发挥了通风报信的作用。
由互联网带来的信息开放,对政治进程带来强大推动力,这样的判断在网络发达的今天几乎已成世界共识。而如果根据法新社近日的报道,互联网其实早在20年前就已“登上”政治舞台。这个舞台就是举世震惊的苏联“8·19”政变。
根据日后披露的情况,叶利钦及其亲信在别墅中就已经开始利用传真向外发送这份文件。进入“白宫”后,他们更是利用各种手段全力向外传播。人们很快便惊喜地发现,“紧急状态委员会”根本没有堵死所有信息传播管道,其中就包括互联网。
当时,国际互联网尚处于最初级的发展阶段,一个名为“USENET”的电子布告系统在全世界计算机用户之间承担着发布和共享文件的功能。苏联也有一个进入该系统的入口,就位于莫斯科郊外的研究所。库尔恰托夫研究所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斯大林时期,最早是开发核技术的重地。到了上世纪80年代,它仍是苏联尖端技术的代表,新近出现的互联网技术自然最先被用到了这里。当时,此研究所的内部通讯网被命名为“列尔康姆”,也是全苏联惟一与国际“USENET”相连的电脑网络。为了提升工作效率,苏联的许多科研单位都懂得利用这个网络接口,与外国科学家互通有无。
法新社的报道指出,当叶利钦及其同僚想方设法向外传播《告俄罗斯公民书》时,其中的一份副本几经辗转,来到了这个电脑中心。可以确定的是,当电脑中心的员工看到文件的内容时,所有人都兴奋异常——他们已从电视中得知了莫斯科的大致情况,许多人都相信,有义务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份《告俄罗斯公民书》,了解政变的真相。于是,文件很快被他们输入了“USENET”系统。在接下来的几小时里,许多西方科学家都通过这个网络得知了这份文件,继而,文件被送到了许多传统媒体的编辑部。结果,在国外媒体随后的广泛报道中,这个电脑中心的名字被广为传播。
几个星期后,电脑中心管理人员斯杰班诺娃见到了叶利钦,并当场展示了制成电子版的《告俄罗斯公民书》。此前从未接触过电脑技术的叶氏感到很惊奇,对研究所的人员表示了感谢。他的原话是:“虽然电视、广播和报纸都被他们控制住了,但我们相信信息一定可以传播出去,俄罗斯人一定可以知道我们的存在”。
无论如何,诞生之初的国际互联网,确实在这场短命的政变中扮演了不容忽视的角色,成为苏联解体的间接推手。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苏联什么时候解体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