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九八塔山英雄团历任团长长

当前所在位置: >
热门微信号:
从摇篮到坟墓:揭秘中国早期装甲部队的短暂一生
作者: 浏览数:0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阅读,只需一秒。精彩,尽在掌握!《永恒的瞬间》第六集介绍了南京保卫战中两名年轻的中国装甲兵英勇作战的事迹,这场中国式的《狂怒》不仅狠狠的打击了日本侵略...
《永恒的瞬间》第六集介绍了南京保卫战中两名年轻的中国装甲兵英勇作战的事迹,这场中国式的《狂怒》不仅狠狠的打击了日本侵略者,更打出了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气势。虽然中国早期的装甲部队并不强大,甚至可以说是弱小的。但就是一支这样的部队,揭开了中国早期铁甲从无到有,再到由盛及衰的艰难历史。更多内容请访问中华网军事频道《永恒的瞬间》节目专区。一、草创阶段蒋介石的家底是从黄埔军官学校兴起的,他深知枪杆子的重要,不惜重金向欧美国家购买各种武器设备来加强武装力量。同时,他又开办各种军事学校,训练、培养熟练使用这些武器的军事人员,并且为了不让大权旁落,各种军事学校的校长都由他亲自担任,具体工作才由教育长负责处理。他对机械化部队的建立更是非常关心,特派徐庭瑶到欧洲考察各国有关建设机械化部队的经验。徐于1934年回国后,就着手进行建设。在此之前,蒋军原有建制里仅有一点可怜的机械化现代装备。1933年,为了培训机械化部队的干部,蒋介石成立了一个汽车训练班。这是蒋军机械化部队的摇蓝。汽车训练班成立之前,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只有美式水陆两用一吨小型战车两辆,法式三吨雷诺尔战车两辆,都很破旧,不堪作战,仅能供学生们教练、驾驶使用。同时,蒋军有两个交通兵团,第一团也称通讯兵团,驻南京城内畀卢寺,团长姓华,其装备是有线电和无线电;第二团也称交通兵第二团(简称交二团),驻南京城内三十四标,团长斯立,其装备是美、英、德等国进口的二吨半到三吨各种类型不同的普通卡车。交二团下辖三个相等于营的大队,担任军用物资运输任务。此外,在南京城外岔路口还有个辎重兵学校,内分学员队和学生队,学员队的学员是由各辎重兵部队的现役军官保送入校受训的,学生队是招考入校的青年学生。两队均以培训后勤干部为主,训练课程有人力、兽力、汽车、船舶、铁道、航空等输送及后勤兵站业务。意制CV-33超轻型坦克,战斗全重3.15吨,最大速度每小时13英里,装甲厚6-15mm,乘员2人,装备2挺8mm机枪。装备于第200师,参加了兰封战役、昆仑关战役和第一次入缅作战汽车训练班成立于1933年,属交二团,班主任为李承恩,下设学员队和学兵队(也称练习队)。学员队由军校第八期毕业班中抽调30人组成。学习的项目有战车、汽车、机器脚踏车等的驾驶、修理及机械化兵种战术等,由德国顾问皮尔纳父女二人担任教官。皮尔纳担任各种车辆的驾驶、修理及战车战术等课程,其女担任数理化等课程的讲授。学习时限一年,结业后,分发到战车营和交二团任排副,毕业生冯少云和陈智、杨晏舟、李奎峰、朱大章等5人最后留在班内,担任第二期学员队(从军校九期毕业生中抽调)及学兵队的教官。配属在交二团的,有用普通汽车四周装一层钢板的装甲汽车队,左右钢板上开有射击孔。这种装甲汽车本身没有固定的武器装备,临时将步兵装上车,沿公路担任搜索警戒任务。供汽车训练班、教练班学员用的,除普通汽车外,还有十几辆旧式机器脚踏车及一辆德制驰履带式拖拉机。所谓战车营,是1933年蒋军开始对机械化部队这一兵种的重要性有所认识后,从欧洲购回一批战车和机器脚踏车而成立的。营长彭克定,下辖三个战车连和一个机器脚踏车连,驻南京城内马标,归军政部直接指挥。战车有两种类型装备,其一是意大利的二吨半菲亚特战车,装有机枪一挺,主要用于搜索警戒;其二是英国的六吨半威克斯战车,装有小炮一门,机枪两挺,比菲亚特战车威力大,火力强,可协同步兵担任主攻。二、交辎学校1934年,徐庭瑶由欧洲考察军队机械化问题回国,翌年(1935年),蒋介石将交二团的汽车训练班和直属军政部的战车营以及辎重兵学校等单位,合并成立了一个交辎学校,学校设在南京城内的丁家桥以徐庭瑶为教育长,下设交通与辎重两科。交通科有学员队、学生队和练习队三个队。学员队队长仍由李承恩担任,冯少云任队附,轮训各部队各级现役军官,学习机械化兵种的技术。不久,李承恩和徐庭瑶发生矛盾,愤而辞去队长职务,徐乃报请以陆军二十五师少将副师长杜聿明接任队长。学生队则以训练军校第十和第十一期毕业的学生为对象。练习队以招考来的青年学生为对象。总之,这三个队都是以培训机械化部队各级军官和士兵为目的的。三、陆军装甲兵团1937年四五月间,蒋介石以交辎学校所辖的战车营及交二团所辖的装甲汽车等单位,在南京城外方山合并改编为陆军装甲兵团,调交辎学校学员队少将队长杜聿明任团长,下辖战车营、搜索营及准备营。战车营长胡献群,下辖4个连,计3个战车连和1个汽车补给连。搜索营营长肖平波,下辖3个连,第一连以原交二团的装甲汽车队改编,连队李辑瑞;冯少云调任第二连连长,当时这个连尚无装甲汽车装备,主要是训练新招考入伍的新兵以步兵教练和汽车贺驶技术;第三连以原战车营的机器脚踏车连改编,连长鲍薰南。准备营营长刘介辉,这个营当时只有人员没有装备。苏制T-26b(1933年型)坦克,战斗全重为10.5吨,乘员3人,装备1门45mm炮和1挺7.62mmMG机枪。昆仑关战役中国军使用了此种坦克上海“八·一三”事变时,蒋介石命装甲兵团派两连战车去沪协同步兵攻击日军控制的汇山码头。在作战中,人人奋不顾身地勇猛冲杀。第一连连长郭恒健和第二连连长郑绍炎都壮烈牺牲。装甲兵团的团、营长官也都随战车去沪亲自指挥作战,初试锋芒。给敌人以重大打击,使其登陆未逞。上海失守后,日军进逼南京。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第,决定放弃南京。撤离时,他命令装甲兵团留了一部分菲亚特小战车,由准备营营长刘介辉负责,归唐生智指挥,防守南京城。这些战车在南京沦陷时均未撤出,全部被敌人消灭,刘介辉等人辗转逃回了后方。装甲兵团则分两路后撤;一路是战车营,沿铁路经郑州,另一路则是其余部分,沿公路经南昌,均撤至湖南湘潭。交辎学校在撤退前已改编成两个学校,以原交通兵科改编为机械化学校(38.6),由徐庭瑶任教育长,撤驻湖南洪江,后又撤驻广西柳州;以原辎重兵科改编为辎重兵学校,由斯立任教育长,撤至贵州,校本部及学员队驻龙里城内,学生队全部驻龙里邻近的贵定县沿山镇。四、机械化装备的陆军第二〇〇师1938年1月,装甲兵团撤至湖南湘潭时,由广州进口了一批俄式九吨半战车七八十辆,德式毫须装甲汽车18辆,朋驰柴油卡车四十几辆,美式福特八缸卡车三四百辆,意式寸达浦二轮和三轮机器脚踏车40余辆。有了这些战车补充,蒋介石就将装甲兵团扩编为陆军第二〇〇师,以杜聿明任师长,邱清泉副之。这是蒋的第一个机械化师。第二〇〇师下辖四个团,为了保密,将战车团两个团编为一一四九团和一一五〇团的番号。一一四九团团长是胡献群,一一五〇团团长是韩增栋。另外两个团,一个编为一一五一团,是汽车团,团长洪世寿;一个编为一一五二团,是步兵团,团长高吉人。四个团之外,还有用朋驰牌柴油车装备的辎重营(营长杜鸿范)以及通讯营(营长刘农唆)、特务营(营长张信卿)、搜索营(营长肖平波)和化学兵连、修理工厂(厂长李恩叙)。另外又配属第二〇〇师一个德式三七口径的苏罗通战车防御炮团(52团),团长冯尔骏。第二〇〇师师部驻湘潭城内,除搜索营驻浏阳外,其他各团营等均分驻湘潭附近及云湖桥等地。那两个战车团,只一一四九团有了充足的装备,而一一五〇团只有人员,尚在等待装备。一一四九团以九吨半俄式战车装备了三个营,连同原装甲兵团的战车营,共计四个营,第一营营长董嘉瑞,第二营营长马辙,第三营营长刘介辉,第四营营长郭彦。其余那些进口车辆,则以德式毫须装甲汽车18辆装备给搜索营第二连。不久,冯少云调任师部汽车驾驶连连长。其他机器脚踏车辆,则分别配给战车团各营连作通讯传达之用。朋驰柴油车及福特卡车装备了一一五团(汽车团)和辎重兵营。德式装甲汽车18辆装备给搜索营第二连,德式装甲汽车,装有轻机枪和机关炮这些车辆的性能和武器装备情况如下:九吨半俄式战车可超越二米宽的战壕沟,装有四五口径小炮一门,轻机枪两挺,各车都装有无线电话设备,车与车之间可以相互通话。德式毫须装甲汽车,装有轻机枪两挺。德式战防炮系用汽车牵引。各机械化部队的兵源,是从汉口等地招考来的青年学生。一般步兵训练和装甲车、机器脚踏车、汽车驾驶训练,在各营连驻地由各单位自行办理,俄式战车的驾驶、修理及枪炮射击的训练,则是在一一四九团驻地云湖桥办的一个俄式战车训练班里完成。这批战车是斯大林为了援助抗战而支援我国的。斯大林还派了一个由团长高尚夫率领的几十名技术顾问的顾问团来二〇〇师教授战车技术,使中国士兵很快就学会了这种战车的运用。当时的总翻译叫李修业。第二〇〇师成立后不久,就先后参加了台儿庄和兰封两次战役。1938年春末台儿庄战役时,搜索营第二连的德式毫须装甲汽车一个排曾参加作战,排长陈壮熙所乘的装甲汽车被击坏,他就跳下车来率领战士和敌人肉搏,终因寡不敌众而壮烈牺牲。同年七八月间,蒋介石命第二〇〇师派战车支援兰封战役,师部用火车将一一四九团第三、四两个营运到兰封,协同步兵部队参战。战后,撤至陕西华阴、朝邑、大荔等县,归胡宗南驻大荔的第一军陶峙岳指挥,防阻敌人强渡黄河。以后这两个营未归还建制,而是在1941年间改编成战车第二团,郭彦任团长,由蒋介石命令拨归胡宗南直辖。五、第五军的盛衰及其覆灭1938年10月间,日军逼近武汉之际,第二〇〇师已扩编为第五军,奉命撤退至广西全县一带驻扎。第五军军长由杜聿明升任,刘家树副之。下辖三个步兵师,计荣誉第一师,师长郑洞国;新编二十二师,师长邱清泉;第二〇〇师,师长戴安澜。这个二〇〇师不是机械化部队,而是普通的步兵师,下辖三个团,计五九八团、五九九团及六〇〇团。第五军直属部队,除上述三个步兵师外,还以原二〇〇师战车团改编为第五军的装甲兵团(4个战车营),团长马辙;以原二〇〇师搜索营改编为第五军的骑兵团,团长肖平波;以原二〇〇师辎重营改编为第五军的辎重兵团,团长杜鸿范。此外还有原汽车兵团、战防炮团、特务营、通讯营、军医院、修理工厂等单位,以及军部自办的从小学到高中的子弟学校,由纺纱织布到成衣的家属工厂、酒精厂及印刷厂等。二〇〇师扩编为第五军后,冯少云调任为改编后的二〇〇师辎重营营长。是年,日军分兵两路进犯我西南大后方,一路进攻云南保山,一路则由广西钦州登陆,进攻我昆仑关。第五军在昆仑关奋击日军取得辉煌战果,迫使日军不得不把两路人马都撤至河内,确保了我后方的安全。在这次战役中,二〇〇师六〇〇团团长邵一之战死,新编二十二师师长邱清泉覆车受伤,嘴唇被豁开。机械化部队虽已作好参战准备,但因战斗进行顺利,又迅速结束,故没能参加。1939年冬,冯少云奉调至陕西,接任驻大荔的战车第四营营长,原营长郭彦调任战车指挥官。当时营里有俄国顾问一人,名为顾问,实作情报活动。翌年冬,冯少云被调回广西全县,任第五军辎重兵团第三营营长。中国早期装甲部队装备的美制M3装甲车1942年,蒋介石下令编组远征军,以罗卓英为司令长官,杜聿明为副司令长官兼第五军军长,并将第五军全部由广西调到昆明。到达昆明后,杜聿明率第五军三个步兵师开往缅甸,配合英军对在缅的日军作战,机械化部队则暂留昆明待命,终未开往缅甸。第五军在远征战役中,屡挫日军,使其进犯我云南边境的企图未能得逞,确保了滇缅公路的畅通。缅甸战役后,第五军撤回昆明改编,杜聿明升任第五集团军总司令,不久又改任昆明防守司令官。1943年间,蒋介石命杜聿明在云南嵩明县以郑庭岌为师长,成立陆军第四十八师,辖两个步兵团和一个搜索团。搜索团以第五军所辖的骑兵团拨编,冯少云调任该团团长,担任嵩明附近羊街飞机场防守任务。1945年三四月间,四十八师又奉命撤销,将搜索团拨归第五军装甲兵团,步兵团则拨姻第五军补充各步兵师。冯少云交卸团长职务后,调任昆明防守司令部第一处(人事处)少将处长。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蒋介石为了抢先接收东北,任命杜聿明为东北保安司令长官,郑洞国副之,将昆明防守司令部改编为东北保安司令部。杜受命后,带了一部分幕僚由昆明乘飞机先去锦州,其余于是年10月间由昆明至南宁,经越南河内至海防,乘轮船到葫芦岛港登陆,时已年终。司令部先驻锦州,次年四五月间进驻沈阳。随之,蒋介石从海道运来美式十轮D.M.c.卡车及五吨大道奇卡车四五百辆,编成辎重兵汽车第二十五团,冯少云调任该团少将团长。杜聿明去职后,冯少云随他到上海,遗缺由王伟跃接任。东北解放时,这个团全部被歼。1946年,国民党除成立汽车第二十五团外,同时又将由广西南宁随杜司令部同来的鲍薰南独立汽车营改编为装甲汽车兵团,鲍升任团长。装甲车是用十轮卡车四周装上钢板改制而成,装有轻机枪两挺。鲍是军校第九期毕业生,并在汽车训练班第二期学员队受过机械化部队技术训练。他这个团在东北解放时也被歼灭,本人逃回南京。原第五军的机械化部队并未调到东北,而是在抗战胜利后被编入徐庭瑶的陆军装甲兵司令部。六、陆军装甲兵司令部约在1942年至1943年间,蒋介石由昆明空运大批官兵去印度加尔各答,计划由美国为他装备训练15-30吨战车七个营,但到抗战胜利时,只装备好了三个营。美国为了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除了把大批剩余物资装备了蒋军部队,尤其是机械化部队和辎重兵汽车部队外,还帮助他把已装备好的三个营15-30吨战车部队从海道运回中国。蒋介石就以这三个战车营为主干,并将第五军所辖的装甲兵团及在陕西归胡宗南所辖的战车团(这两个团的人员和车辆装备都已残缺不全)全部集中到南京,编成陆军装甲兵司令部,以机械化学校教育长徐庭瑶任司令官,蒋纬国为副司令官兼一个团的团长,鲍薰南从东北逃回后到这里当了一个团长。中国军队用载重卡车改装而成的装甲汽车东北解放后,中原吃紧之际,蒋介石命徐庭瑶从陆军装甲兵司令部编制内组织一个机械化快速纵队开往徐州,归刘峙指挥。这个快速纵队在淮海战役中全部被歼。装甲兵司令部剩下的一点力量,在上海战役中又被歼大半,只有少数剩余战车,在上海解放前,由鲍薰南指挥在江湾装船逃往台湾。蒋的机械化部队在大陆上也就荡然无存了。蒋军在抗战胜利后,共编有26个辎重兵汽车团和一个保养团,都直辖于联合勤务总司令部。该司令部的司令官,前为黄镇球,后为郭纤。各团分布在全国战区的补给区或兵站,担任军需品运输任务,每团有卡车400多辆。这些车辆,一部分是在抗战前、抗战期间及胜利后从英、美、法及原苏联购买进口的各种类型、大小不同的载重汽车编成,一部分是在抗战胜利后接收日本投降的日式卡车编成。其中为数最多的是在八年抗战期间,尤其是抗战胜利后由美国援助的D.M.c.十轮越野卡车和五吨大道奇卡车。这些辎重兵泞车团随着蒋介石800万军队的灭亡而灭亡,所有装备都上缴给人民解放军了。什么是“偶-像剧”?“偶-像剧”不是通常意义的青春、爱情或励志的电视连续剧,而是集成创新的脱口秀形式——“偶”指借用1:6的兵偶(人偶)描述的人物、“像”指1:1的真人讲述故事的视频图像、“剧”指根据剧情的评述,总之,是一种集聚新介质、新媒体,穿越 时空、还原历史的脱口秀组合。【长按二维码图片,即可关注中华网】查看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阅读原文]↓
手机版地址:
微信号:wap-china
中华网官方新闻频道 我们在这每日为您提供最精彩的新闻大餐,期待您的关注!
TA的热门文章
推荐其它微信帐号
热门文章排行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号-12张店新闻网―通用内容页
当前位置:&&
中国抗日纪事―全民抗战实例
“铁板会”抗日保家
  大约从1927年起,在张店南部的傅、沣水,张店西部的马尚、房镇,以及张店东北部的曹村等处,曾经有“铁板会”组织活动。“铁板会”,是一支带有迷信色彩的道会门组织,因其宣传入会化身之后,光着膀子如同铁板,可以刀枪不入,故谓之“铁板会”。
  该会最先在益都、临淄一带兴起。1928年,为防范土匪骚扰,淄川罗村镇河东村的张荣修,在边河一带加入“黄旗会”,回村后独树一帜,自立为铁板会会首。他们没有正式会规,仅以“抗日保家”为号召。青壮年备有大刀、红缨枪,故也叫“红枪会”。逐渐在方圆数十数里的范围内发展起来,仅傅家镇入会者就达数百人。
  日(农历十一月廿九日),就在日军占领周村不足5天,马尚地区的铁板会员李镜玉,带领150余名会员,手执单刀、宝剑、花枪、棍棒,整队出发。为图吉利,队伍先出马尚北门,再绕至西门,然后途径周村的仇家套,过孝妇河,直奔周村城。
  满怀热情的铁板会领导人,既不作政治动员,也不懂行伍部署。踏上征程后,队伍便陆续减员,到太和庄东北“连五窑”时,只剩80余人。大师兄李镜玉在窑上慷慨激昂地对众人喊道:“日本鬼子已经占领了周村,我们眼看就要当亡国奴了。我们一定要打开周村,把日本鬼子赶走!愿意去的跟我走,怕死的各随便!”
  李镜玉当即宣布兵分两路:由他和王玉禄带领60余人,直取周村东门;姚诚守、韩其忠带领20余人,化装成赶集的农民或商贩,混进北门,牵制日寇。拂晓,铁板会主力挺进东门,王玉禄等人砍死了2名守门的哨兵。
  初战告捷,群情振奋。铁板会正准备向纵深进攻时,日军的机枪子弹开始从房顶上,狂风骤雨般倾泻下来。王玉禄、崔连奎、陈光景和朱长增当即死亡,吕令君身负重伤,倒在血泊之中。
  当天下午,李镜玉前去淄川河东村搬兵,张荣修与其弟张华修,立即率领“铁板会”400余人在马尚集结,他们手持大刀长矛,于日(农历十一月三十日),联合进攻驻周村的日伪军。因为日军已有防备,攻城再次失败,伤亡200余人。马尚的吕令言、崔元奎、王玉贞等3人被日军打死。韩其忠的脖子被日寇刺了一刀。傅家村的韩庆祥、李宝金、王明光、潘振水、潘三、张八、韩其同等7人,张冉村的王代德、姚三等人,沣水大高庄的朱光学,均死于日军的枪口下。傅家村的傅成学、郝学才等人受伤。
  铁板会两次袭击周村,引起了日军的高度关注。日军指派汉奸张克顺等3人当说客,企图将他们“招抚”,但铁板会立即把3名来者关押起来,谎称“已被处死”。日军恼羞成怒,决定用武力征服铁板会。
  日(农历腊月廿九)凌晨,日军中队长冈奇,率领驻洪山日军及矿警队200余众,在汉奸李德水的指引下,包围并血洗了河东村。次日大年初一凌晨,日军又来打河东,并派飞机狂轰烂炸一番。在这次“河东惨案”中,杀害村民276名,烧毁民房2000余间,杀死大牲畜200多头。张荣修虽然逃脱幸免,但铁板会从此而消亡。
  日(农历正月十一日)拂晓,驻周村日军100余人,以搜寻铁板会为由,分三路首先包围傅家镇张冉村。炮轰之后随即闯进村内,见人就杀,见房就烧。采取刺刀穿、逼迫跳水井等残忍手段,惨无人道地杀害了村民刁长庚、刁庆华、宋子君、孙良田、徐景密、于茂盛、徐长工、于套柱、王树华、王春花(女童)、李冬娃(幼儿)、姚于氏等10余人。姚林业、姚纪业、姚铜业、孙现太等4人被打(炸)伤残。日军还烧毁房屋3间,炸毁房屋2间。该事件亦称“张冉惨案”。
同日,日军还窜入傅家镇南家村,开枪打死1名女孩。
  1939年农历四月十五日下午,日军驻张店东大营的旅团部,接到汉奸报告,铁板会的大本营,自“河东惨案”后,已经转移到了南定镇的田家村,该村的青壮年都是铁板会的会员。日军驻张店司令官本川少佐听了报告后,立即率领骑兵50余人,奔袭田家村。当时,在坡里干活的村民发现鬼子,大都及时躲藏起来。惨遭日军的枪杀村民有王以信、王春林、刘平坤、陈焕瀛、邹斯明及邹光龙父子等6人。
胡凤林与“十二梯队”
  胡凤林原名胡念祥,字仪亭,桓台县田庄镇胡家庄人,出生于1899年。幼年入塾,青年时,就读于甘肃省警盐学校,毕业后,曾担任鲁南道守备营长、盐山县警备队长、桓台县警备大队副大队长。
  1937冬,日军侵占山东。胡凤林从济南返回故乡,找到桓台县昝家庄王自衡等几名青年,由胡凤林率领,在唐山镇拉起了抗日队伍。随即,桓台县的爱国志士及胡凤林的朋友,纷纷携枪来投,很快聚集了30多人。与此同时,桓台县耿桥乡睦和庄的乡绅胡宝峨(字冠嵋,系国民党党员),在抗日热潮的鼓动下,燃发了爱国之志和报国之心。在胡冠嵋的鼓动下,以当地武装力量为基础,以部分国民党员和旧军人为骨干的武装力量集结为一体。聘请胡凤林为首领,挑起了率军的重担。
  胡凤林受聘任职后,将当初在桓台县警备队的老部下张景琪、岳本瑞、赵叔武等人,招拢起来,作为立军骨干,于1937年底编为一个大队,不久自设“司令部”,由胡凤林任大队长(司令),王自衡任副大队长(副司令)。下属3个中队,由张景琪、岳本瑞、郑洛亭分任一、二、三中队的中队长。其他一些上层人物和知识分子,如隽宇澄(四宝山隽山村人)、宋希惠等人,均被聘为幕僚,为其出谋划策。大队司令部驻桓台县唐山镇。为了更好地装备这支部队,胡凤林了解到前孟家庄有在济南兵工厂做工的人,他就赶往济南,经过一番周旋,从济南运来了制造武器的机床,请来了技师,又从本县招募了能工巧匠,在华沟庄办起了兵工厂,制造手榴弹、地雷、机枪、迫击炮等,使部队的武器弹药有了可靠的来源。
  月间,司令部迁驻桓台县吉托村。此时,因为部队没有正式番号,导致了许多麻烦。王自衡献计说:“博兴县有个周胜芳(1948年6月解放兖州时被解放军击毙),是河北省人,过去是我的顶头上司,现在被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别动纵队游击第五纵队司令秦启荣委任为华北游击纵队第十三支队司令,以博兴县安家訾(安家庄)为其大本营,我部可去请他加委番号,估计事必能成。”胡凤林表示赞成,当即命宋希惠修书一封,委派王自衡前去办理。
  周胜芳接见了老部下王自衡,问明来意后,欣然同意。随即,他派代表到唐山镇,正式宣布胡凤林的部队为“国民党华北游击纵队第十三支队第十二梯队”,简称“十二梯队”。十二梯队被命名和整编后,司令部设设八大处:王翰忱任秘书处秘书长;宋希惠任政治处主任;陈书斋任军需处主任;宫虎忱任军法处主任;耿希和任副官处副官长;王辅臣任军械处主任;隽宇澄任参谋处参谋长,并且还设有经理处(即供给处)。至月间,队伍扩大到1000余人,人手一枪,而且穿上了统一的灰色军装,成为一支颇有气派的国民党正规军,三个中队升格为三个大队。他们的任务:一是响应士兵们的抗日请战要求;二是侦察和摸清张店及周边的日军兵力部署,熟悉当地山区地形和民情,以利对敌作战;三是与八路军游击队建立联合抗日关系;四是在当地征收部分军粮田赋,以供军需。
  胡凤林反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主张,赞成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常以“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道理教育部下。为了联合抗日,胡凤林在四宝山一带,与马耀南、杨国夫领导的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支队及地方武装建立了密切联系。并与廖容标领导的四支队来清河区执行任务的胶济大队张慧源、孟子美、马建梓等部分人员有着相近的接触。
  1938年6月,胡凤林带领十二梯队,开赴桓台县东南山区(即今四宝山、花山周围)驻扎,胡凤林将十二梯队第二大队的3个中队布防在最前线;把装备最强的一中队布防在尚庄、四宝山;把二中队分布在解家庄、迎仙官庄及其南面的各个山头;把三中队安排在曹村及其西面的各个山头。特务队跟随司令部在街子村驻防,成为指挥中心。第一大队和司令部的后勤,由张景琪带领,驻扎在马庄和隽山村,作为预备队,以支援前线。
  胡凤林布防不久,张店的30多名日军,掩护“宣抚班”到乔庄、杜科两个村,去宣传“王道乐土”的强盗经。事毕,骑着大洋马的日本军官,带领“宣抚班”来到四宝山,刚到山半腰,就被十二梯队居高临下,打得落花流水,逃回了张店去。
  短暂的3个月,胡凤林带领部队前后与日伪军作战多次,还通过劫火车、扒铁路、攻据点、炸水塔、抓汉奸等,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十二梯队的军事行动,激怒了日军旅团司令官牟田少佐。
  日(农历八月初一),日军一个联队(相当于团)与部分伪军近600人,兵分三路包围了胡凤林的十二梯队,在花山经过一天的激战,被日军重创,胡凤林仍坚持指挥部队,边打边撤至花山北麓,不幸腿部中弹。面对数倍于己之敌,身处绝境而毫无惧色。他脱掉上衣,振臂高喊:“兄弟们,我们是中国人,决不在日寇面前示弱,宁死战场,决不后退!”战士们闻言,决心与敌人以死相拼。鏖战中,胡凤林与卫兵张开运,同时被敌人的枪弹射中,倒在血泊之中,胡凤林时年39,其部下70余人也壮烈殉国。十二梯队的余部,被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第四支队各一部及地方武装救出。
  日军阴谋消灭十二梯队的妄想破灭了,但十二梯队却失去了创建人。战后,十二梯队为胡凤林召开了隆重的追悼会,十二梯队司令部的挽联是:“内无弹,外无援,臣力已竭死不恨;宁玉碎,不瓦全,孤军殉职败犹荣!”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第四支队的挽联分别是:“疯狂的敌人,残暴行为谁能忍受!安息吧同志,抗战责任我们担当!”“活着拼,活着干,活着战斗!死得好,死得妙,死得光荣!”
  1939年1月,由国民党党员胡宝峨提议,公推副司令王自衡任“十二梯队”司令。时任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的沈洪烈,又将“十二梯队”改编为“山东保安第二十四旅”,简称“二十四旅”,王自衡接任旅长兼国民党桓台县党部书记。王自衡深知“非抗战无以图存,非杀敌无以救亡。”毅然弃家从戎,树起清河地区一支抗日大旗,部署军队接连袭击张店、马尚火车站。他马不卸鞍,昼夜操劳。是年3月18日,二十四旅在雅和庄(今属桓台县耿桥乡)被数百名日军包围,旅长王自衡在突围时中弹身亡。
  同年11月,张景琪、隽宇澄收编二十四旅残部,重新集结,张景琪自命为旅长,郑边亭任副旅长。一团团长郑洛亭;二团团长由参谋长隽宇澄兼任。二十四旅经常在锦秋湖一带活动。1941年秋,二十四旅新编一团团长郑洛亭、二团副团长巩俊山、三团二营营长吕希涵,率领3个中队计400余人,投降了日军,走向了反共反人民的汉奸之路,被编入伪桓台县警备大队。留下了遗臭万年的地方歇后语:二十四旅――糟派的、讹派的。
王毓蓁赴缅对日作战亲历记
  编者按:1923年“二七惨案”发生后,全国工人运动陷入低潮,“二七惨案”的教训,使共产党更加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和革命武装的重要性,1923年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与中国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于1924年召开了有共产党人参加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工农”的三大政策,改组了国民党,实现了国共合作,并于1924年5月创办了有共产党参加的黄埔军官学校,组织了革命军队。黄埔军校校门的对联是:“升官发财,请走别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
  1990年2月,为“发扬黄埔精神,联络同学感情,促进祖国统一,致力振兴中华”的宗旨,山东省成立黄埔军校同学会,收入了张店区的10名同学,包括于天俊、于寿增、王克训(在校姓名王立志)、王崇道、王毓蓁、李良桐、孟昭楷、单世荣、胡立志、郭洪德(在校姓名郭荣斋)。其中房镇镇范家村的王毓蓁,还参加了赴缅甸远征军的抗日战争。他在建国后曾经留下了一篇生动的回忆录――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侵占了我国沿海的若干城市,封锁了海上与外国的联系,进而又占领了南洋群岛的诸小国家,矛头直指缅甸,企图切断中国唯一的陆上国际交通线――滇缅公路,断绝美英援华的战略物资。当时进攻缅甸的日军有第十五军的两个师团,约6万人,配备飞机200架;英国在缅甸的守军,只有英缅军第一师,英印军第十七师,英澳军第三十六旅,英国第七装甲旅,共约4万人,配备飞机四五十架。在这样的形势下,国民党政府应英国的要求,决定组编远征军入缅作战。中国远征军统称“中国远征军第一军”,以罗卓英为司令长官,下辖3个军:即第五军(军长杜聿明兼任副司令长官。辖2个师:即二百师,师长戴安澜;新二十二师,师长廖耀湘)、第六军(军长甘丽初)和第六十六军(军长张轸),分路开往缅甸。当时我从黄埔军校第四分校第十七期毕业后,从贵州独山分配到安顺第五军二百师五九八团三营七连三排,任少尉排长。
  第一次入缅作战& 1941年下半年,戴安澜率领二百师从贵州省安顺市出发西行,进入云南,当时云南省主席龙云不明真相,以为中央派军队要来吃掉他,遂派兵在昆明城外的山上修筑工事,意欲进行阻截。师长戴安澜亲自出面拜谒,陈述缘由,解除误会,继续前进。行至滇西保山一带,驻了一个阶段,进行整训,此地风俗人情与我们内地山东相似,在闲谈中询问当地一些老百姓,他们说:“先世来自中原,曾从军随诸葛亮南征到此,年老退役,因交通不便,就地安家落户,后代沿续至今。”
  1942年3月,中国远征军派二百师为先遣队,从保山乘汽车向缅甸进军,公路盘旋在高山峻岭之巅,沿途山崖峭壁,怪石嶙峋,藤萝牵绕,虎啸猿啼,走兽凶顽,令人胆战心惊。
  汽车到了芒市,进入少数民族彝族地区,语言、风俗与内地大不相同。本来,我们为了搞好军民关系,加强军纪教育,强调全排士兵,不要随意和妇女搭讪,谁知这下可惹恼了房东的“小菩萨(即小姑娘)”,房东老人也极不高兴。事后才知道这里的风俗习惯:当别人不理睬自家的“小菩萨”时,认为这是瞧不起人;当你主动与她搭话或帮其干活时,全家人都会对你表示热情。
  当我们在腊戍车站等火车时,当地老乡对我们十分欢迎。尤其是驻缅华人更为热情,他(她)们看到祖国的军队,喜得热泪盈眶,纷纷和我们握手交谈,有的给我们端水,还有的抱来大西瓜慰劳我们,缅甸人说我们是诸葛亮的兵又来了。华人告诉他们:这是诸葛亮的后代,他们的本领比诸葛亮的本领还大呢!
  第五军二百师从腊戍乘火车到了曼德勒,下火车又步行西去,到了同古,进行了一次迎击日军的前哨战,我团派出了两个前哨连,第一营派王昆排在公路上放排哨,我营派我率三排在一个渡口上放排哨。我们先把锡唐河上的桥破坏了,然后再伪装起来,王昆排在路旁树林里埋伏好。日军目空一切,如入无人之境,这次行军他们也不加思索,大摇大摆地前进,领头军官骑着摩托车,王昆排机枪开了火,首先打死了那个军官和一部分跑在前面的日军;我这边也开始侧击,余敌急忙掉头逃窜。第二天,英国首都伦敦的各家报纸,登载了“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首战告捷,打死一名日军中队长和一部分士兵,其余狼狈逃窜”的胜利消息。
  日军自同古吃亏后,企图绕到我师后面,占领曼德勒,断我后路,企图将我们一举歼灭,可是,到了曼德勒以南的仁安羌地区,遇上了英印军的一个师,当即把英印军包围了。英印军处境危急,向我军求援,长官部命令我师前往解围,我营营长马勤寰,指挥有方,他把全营的自动化武器,每百来米摆一挺,摆好后,等冲锋号一响,一齐开火,时间又正是夜间,敌人摸不清这支部队究竟有多少人,吓得急忙夺路而逃。仁安羌的英印军对我们非常感激。
  日军撤退后,中、英军队在仁安羌一带集结整顿,司令长官罗卓英向二百师全体官兵训话,他声如宏钟,情绪激昂地说:“此次我奉命就任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之职,愿与大家同生死共患难,此次入缅作战,二百师打响了第一枪,英国首都伦敦各大报纸都在显著位置登载了《中国远征军入缅对日作战、首战告捷》的消息,希望大家准备迎接下一次的任务,本司令长官寄予厚望……”
  自入缅对日作战以来,虽全体官兵英勇善战,给日军以有力打击,但由于仓促应战,中英双方指挥各异,致使部队陷于被动,如日军要集中兵力攻打曼德勒,中英联军在曼德勒汇合,要与日军进行一次大会战。按作战部署是:杜聿明的第五军守中线,甘丽初的第六军守左翼,英军守右翼。二百师的六百团在正面,五九九团在左,五九八团在右,待日军与六百团打成胶着状态时,左右两团出击,包围敌人,以利瓮中捉鳖。我团排以上干部跟随团长实地侦察了出击路线、时间和应占领的阵地等,一切准备就绪,严阵以待。可是战斗还未打响,英军便一声不吭地悄悄撤往印度去了,日军乘机从右翼进攻腊戍,腊戍这时没有驻兵把守,只有新二十八师司令部和直属部队勤杂人员,还有六十六军的直属部队,都没有战斗力,所以日军轻而易举地占领了腊戍。很快又占领了飞机场,切断了中缅交通线,堵住了远征军归国之路。紧接着又以少数兵力牵制住第六军和新二十二师,集中优势兵力围攻二百师。
  我连固守二Ο一高地。连长刘磊智勇双全,他让部队将整麻袋的红糖,撒到前沿阵地,引来蚂蚁,想叫蚂蚁助阵,消灭敌人。那里的蚂蚁个头特别大,呈黄色,成群活动,咬人特别厉害。据说能把一只大象吃掉。当敌人距我们阵地约有百米远的时候,连长突然一声令下,轻、重机枪和步枪一齐开火,打得敌人措手不及,慌忙就地卧倒。正巧,蚂蚁闻到人体的香味,立即爬满了敌人的全身,毫不客气地向人发起攻击,敌人被蚂蚁咬乱了阵脚。这时,连长带领全连士兵迅速出击,取得了这场战斗的胜利。
  日军倚仗兵多势众,对二百师仍然猛攻不休。我团团长郑廷笈率部在伊洛瓦底江边与敌激战,边战边退,并命令我排把守渡口,经过一场激烈战斗后,安全撤退过江,我排在后掩护,退至一个村庄,敌人追了上来,我军把重机枪驾到屋顶上向他们扫射,苦战了一昼夜,才算脱了险。这次战斗,营长被炮弹炸伤了小肚子,我的腿也挂了花,都住进了军部医院。
  第五军由二百师打头阵,往回国的路上打,师长戴安澜在激战中以身殉国,但军部和二十二师没能冲出敌人的包围圈,迫不得已,只得爬上了野人山。
  野人山,介于中、印、缅三国之间,崇山峻岭中是密密丛丛的原始大森林,豺狼、虎豹、蟒蛇、猿猴、野牛、大象等都有,与凶猛野兽共居的只有野人,故名“野人山”。登越野人山时,历尽了千辛万苦,电台、武器、辎重,一切都扔掉了,给养断绝,马匹吃光,只得挖野菜、摘野果充饥。战士们有的被饿死,有的被虫蛇咬伤,有的得了恶性痢疾,有的从悬崖陡壁失足跌入深谷中丧生,有的误食了有毒野菜、野果中毒而死。很长时间与国内失去联系,后经英国飞机侦察才找到了这支部队。蒋介石派兵站总监俞飞鹏,率少将梁直平及英文秘书、印语翻译等,带电台到印度与英军联系,从汀江飞机场装上给养,天天空投,才算保住了剩余人员的性命。之后,又在野人山下的利多,设立了接待站,从山上下来的官兵可以在这里理发、洗澡、更换衣服,然后乘火车去印度。这时各连队的人数大减,不及入缅时的一半,有的连只剩下三分之一。此时,我当了少将梁直平的随从副官,先是执行空投任务,后来又在军人接待站工作。
  司令长官罗卓英,率领长官部人员和各师的轻伤员,沿英军去印度的路线撤退,罗司令既没有坐车,也没有骑马,他身背卡宾枪,手拄拐杖,步行3周后才到达了印度。
  第二次入缅作战& 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对日作战失败后,整个缅甸被日军占领。日军下一个进攻目标就是印度。由于远征军的二十二师爬过野人山到了印度,孙立人的三十八师从另一路也到达了印度。美国指挥官史迪威,则认为把中国的军队加以美式装备和训练,是一支劲旅,将来对收复缅甸会是有希望的。根据中、美、英各自的需要达成协议,决定在印度的比哈尔邦朗姆加,成立中国驻印军,由中国出兵,美国负责装备、训练和指挥作战,英国从当地提供粮秣等物资,由史迪威将军亲自指挥,待时机成熟,再收复缅甸。这样,对印度的安全、中国的抗战都是有利的。蒋介石正式授予史迪威将军为中国驻印军总指挥,并授予对中国驻印军的训练、装备和指挥作战的全权。在印度朗姆加,组成驻印军总指挥部,同时另派郑洞国担任中国驻印军副总指挥,罗卓英、杜聿明奉调回国。
  1944年,中国驻印军返回缅甸作战,称为第二次缅北战役。出发前,召开了隆重的誓师大会,史迪威将军用一口流利的中国话作了战前动员讲话。
  这次反击,要通过崇山峻岭和原始大森林,我排奉命向“腰板卡”开路,官兵们每人手持一把大砍刀,先开出一条单人通道,后续部队再沿途加宽。如此边开路,边行军,经过两天一夜,部队才到达“腰板卡”。尚未来得及休息,就遇上了日军。团长命令一营担任主攻,三连的士兵在前进中搜索到敌人的一个班,误判为是敌人的军事哨,就打上了。这一打,敌人的大部队扑上来了,连长王树增负了伤,士兵伤亡也很严重,营长被撤职。总部立即换上六十四团,团长刘建章,绰号刘万能,他接受教训,事先进行了详细侦察,摸清了敌情才开始攻击。整个炮兵营的火力,加上八一迫击炮、六○炮,一齐发射,几千发炮弹象流星一般倾泻到日军的阵地上,数十辆坦克横冲直撞,随后步兵发起猛攻,就这样短兵相接,硬碰硬地经过一场激战,才拿下了“腰板卡”。
  1944年3月,孟关战役打响了。这是远征军第二次入缅作战以来,一次关键性的战役。日军从大洛到孟关的防御阵地达数十里,工事坚固,防守严密,守敌顽强,能攻能守,系日军精锐部队。
  这次战役,六十六团担任主攻,该团绕过大洛侧击日军,经过猛烈炮击后战车冲上去,中了日军的战防炮,先头一辆车一起火,后面的受阻上不去。六连官兵冒着敌人的浓烟烈火,毅然决然地冲杀上去,象潮涌般地攻进了孟关,与日军展开了巷战,经过一阵肉搏后敌人退却了。我们拿下孟关后,团部传来命令,抓紧吃饭,并立即修复防御工事,准备敌人反攻。
  果然不出所料,天刚黑,空中曳光弹红的、绿的织成火网,敌人从四面八方反攻来了。二营阵地被突破,切断了团部连通二营的电话线,中断了联系,子弹不断地打入团指挥所。为了保住团部,团长命令抽调我排固守团部。我忙把全排布置在团部周围,亲自带一挺轻机枪来回巡逻。经过一夜苦战,至拂晓,六十五团从侧翼也上来了。敌人被迫向南撤退,但败而不乱。团长急令六连连长周国耀带两挺重机枪,率领全连从密林中绕道急行军,跑到孟关以南数十里以外的地带做好埋伏,截击敌人。当敌人行至此地时,突然遭到我军伏击,思想毫无准备,只见日军指挥官,左手持膏药旗,右手持战刀,正指挥士兵向我军猛冲,以对付这突如其来的袭击。正当两军厮杀得不可开交之际,我军第七连赶到。这时,敌人腹背受击,我军轻、重机枪一齐开火,形成一片火海,杀得日军人仰马翻,尸横遍野,只剩下少数敌人狼狈逃窜。六连连长周国耀在战斗中负伤,但仍坚持不下火线,顽强指挥战斗。国内报纸在头版以醒目的大字标题,报道了孟关大捷的消息。从此日军锐气大减。
  孟关战役后,正值雨季,当地积水过膝。部队在山上自己动手盖房,再次补充兵员进行休整。这时,我被提升为重机枪连的连长。
  此时,英帕尔告急。英帕尔为印度东北重镇,向北约90公里即是利多。利多是中国驻印军的后方基地,那里有大量作战物资。日军的战略决策是趁雨季和依仗密支那的坚固阵地,抽出大量兵力攻占英帕尔。这样做的目的,一是可使中国驻印军陷于绝境,既回国无望,又驻印不能;二是日军进攻印度可长驱直入;三是可以使中国失去国际支援,整个远东局势将会发生重大变化。
  日军决心既下,行动迅猛。英军总指挥蒙巴顿大为震惊,立即集中约20个师的力量,再加上特种部队保卫英帕尔,并采取以攻代守的战法,在英帕尔外围与日军交锋,使他们无法接近英帕尔。蒋介石也采取果断措施,从云南空运第十四师和十五师予以增援。总指挥官史迪威善于捕捉战机,乘日军攻英帕尔之际,挥师直取密支那。这样一来,不论英帕尔还是密支那,在兵力上都大大超过了敌人。
  远征军向日军发起猛烈进攻,在猛拱一带,战斗打得非常激烈,但进展缓慢。我团的主力从正面攻击,三营在团的右翼5.6公里处作侧卫。这里无村落,只有一片密林,敌我之间,只隔着一条小河。经侦察,日军的一个大队(相当一个营)在河南岸,我营在河北岸,形成对抗。
  我方的第七连、第九连,为第一线攻击部队,第八连为预备队,在营左后方,当夜修好防御工事,准备出击敌人。我是重机枪连连长,全连八挺重机枪,每个步兵连配属两挺,我带两挺守营部,在营的后方构筑阵地。在我的左边是战防枪排,排长是程万里。
  拂晓,战防枪排阵地前突然响了一枪,正中排长程万里,当即牺牲。接着,战防枪排的轻机枪开始扫射,火箭筒也发射了一发火箭,使日军大为震惊,知道这里不是偷营的地方,必须寻找我方兵力薄弱处下手。于是,移到我镇守的地方,猛扑上来,手榴弹、掷弹筒,打了一阵后,就开始冲锋。我命令两挺重机枪一齐扫射,日军三次冲锋都被我们压了下去。敌人又一次冲锋,我命令重机枪往右一摆头,很快3个子弹带就打光了。正在打得火热的时候,忽听班长朝我大喊:“连长,敌人从背后上来了!”我急忙回头一看,只见一个日军军官正举刀向我劈来。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在我身旁的弹药兵边世全,从日本军官背后猛地把他拦腰抱起,“哇”的一声将其摔倒在地,立即用脚踩住他的胸膛,夺过战刀,一刀结果了他的性命。原来日军从正面进攻连连受挫,便派一小股兵力绕到我们背后,企图前后夹攻。这个军官由于只顾向前冲杀,没等部队跟上来,就先一命呜呼了。说时迟,那时快,我急令机枪调过头来狠狠地向敌人扫射,击毙日军50多人。
  日军偷营失败,天亮后,便自动撤退转移。这时营长下达追击命令,把八连的全部小炮调往第一线,加上两门八一迫击炮,共20多门炮,向敌阵地猛轰,两个连的轻重机枪一齐扫射,步兵也枪上刺刀,英勇追杀,敌人溃败了。我们从敌人尸体中还搜出一份文件,是前些日子日军第十八师团部的训令:“当前之敌为华军二十二师,斗争坚强,各部切勿轻敌……”
  攻打英帕尔的日军,因孤军深入,且正值雨季,道路泥泞,汽车通行困难,所需给养弹药依靠大象运输,美英飞机掌握着制空权,不断轰炸扫射,3周内日军毫无进展,加上中国驻印军猛攻密支那,日军被迫放弃英帕尔,急回密支那固守。日军在密支那的守地极为坚固,主要的掩体皆用数层钢轨水泥覆盖,不怕炮弹轰炸。密支那,西依猛拱河谷,两岸山高坡陡,尤其雨季,河水猛涨,波涛汹涌,水深莫测;北临茫茫大森林,野人山地区地势险要。此地铁路、公路通往缅甸全国各地,交通便利,另有飞机场,驻有空军,还有通讯联系中心、补给中心和指挥中心,可谓固若金汤,易守难攻。
  我们的意图是攻下密支那,打通中、印、缅的国际交通线,对整个远东战场有着重要意义。史迪威也下决心攻下密支那,曾三易前线指挥官。中国驻印军的攻击过程是:先用飞机、重炮轰炸,步兵以迫近作业,步步为营,最后通过侦察,测好敌人指挥所的距离,挖坑道,放上重磅炸药,通上电线,“轰隆”一声,硝烟冲天,接着步兵潮涌而上,手榴弹、冲锋枪交织成火网……。终于在日下午收复了密支那。
  这次战斗的胜利,一是总指挥史迪威将军指挥有方;二是中国驻印军的官兵不怕艰苦,不怕疲劳,不怕牺牲,英勇善战的结果。
  收复密支那以后,中国部队作了新的调整,编为两个军:第一军(军长孙立人)下辖2个师:三十师(师长唐生智)、三十八师(师长由孙立人兼任);新六军(军长廖耀湘)下辖3个师:二十二师(师长李涛)、十四师(师长龙天武)和五十师(师长潘玉昆)。至此,第二次缅北战役结束。
  1944年10月,新六军奉命空运回国,到云南驻防,留下的部队仍在缅甸坚持与日军作战。
&其他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炮文工团历任团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