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到江城江城有多少个少数民族

普洱江城旅游攻略推荐 小城的坚守与遗忘 - 网易云南
十天内免登录
普洱江城旅游攻略推荐 小城的坚守与遗忘
提笔,放下;放下,再提笔。不知为何,面对江城,笔尖竟变得如此迟钝。
瑶家山传统文化习俗非遗传承人邓庆文
游客在口岸拍照留念
正在建的傣家竹楼
坐在寨子中心吃饭的老人与孩子
然而,从江城回到昆明,有关江城的画面仍在脑海中挥之不去。
站在勐康口岸,再往前跨一步就进入了老挝,抬腿、脚步悬空、迅速收回,这种感觉微妙又刺激。
此时,一个老挝女人手扛着巨形麻袋从勐康口岸进入江城,这让我看到一个对外界充满好奇、渴望开放发展的江城。
青瓦、红墙、鸡鸣、狗吠、炊烟,进入江城康平瑶族村寨,就像冲破结界,进入陶渊明的世外桃源。
祭祀、耕作、织布做衣,这里让我看到了江城对传统的坚持。
一栋栋崭新傣家竹楼拔地而起,整董正向着乡村特色旅游小镇迈进。
再往里,发黄的篱笆墙、染上岁月痕迹的竹楼、黑中带青的屋瓦依稀可见。
在这里,新与旧、传统与现代、保守与开放,这些对立基因在整董镇向乡村特色旅游小镇迈进的进程中对抗、发酵、融合。
我知道,我欠江城一个交代。
前往江城之前提前在笔记本上写好的“江城:_________”,至今空白。
一番纠结与思虑后,我决定在空白的横线上写上5个字:坚守与遗忘。
被时光遗忘的小城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地处云南南部,因境内的李仙江、曼老江、勐野江三江环绕而得名“江城”。
江城县与越南、老挝两国接壤,为云南唯一一个与两个国家接壤的县。县内有25 个少数民族,保持着原始独特的风俗习惯,大杂居、小聚居在江城县得到了充分体现,呈现出一乡一景的独特风情。
历史上,一条茶马古道从这里经过,江城也因普洱茶而兴。最值得一提的是,江城所独有的水上茶马古道——宁洱江城莱州茶马大道,从宁洱-思茅-倚象坝-石膏箐-曼克老-营盘山-阿树寨-勐烈街-坝溜渡口(沿李仙江而下)-越南莱洲-海防港口,再经海防转运香港、澳门、南洋等各地,全程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是当进最快捷的一条“水上国际茶叶之路”,但一直没有受到人们的关注。
也因此,江城的宁静与闲适、原味自然与生态得以封存。
然而,随着时光的推移,江城越发锋芒毕露,其独有而不可替代的区位优势,绚烂多姿的民族文化,不容它默默无闻。按照江城县口岸经济发展"12321"思路,中国勐康口岸-老挝兰堆口岸、整董乡村特色旅游小镇等项目正有条不紊地推进。
随着项目开发的进行,有关传统民俗民居的保护与开发,传统文化、文明的继承延续等问题接踵而至。坚守或遗忘,开发或保护,江城裂变刚刚开始。
渴望长大的勐康口岸
站在勐康口岸,老挝近在咫尺。但在勐康口岸还未开放时,那么近的距离对于一对恋人而言却那么远。
周必润在未回到江城时,曾在老挝工作。因为懂得老挝语,他在老挝找了份不错的工作,月薪近万。当时,她的女朋友在江城工作。当时勐康口岸还未开放,两个人的恋情可谓名副其实的跨国之恋。为了能跟女朋友生活在一起,最终周必润辞去了老挝的高薪工作,回到江城。
江城县旅游局提供的资料显示,从2008年开始,江城就逐步与老挝开展边境旅游合作,先后签署多份旅游合作纪要。日,中国勐康-老挝兰堆口岸正式对外开放,成为中老之间继磨憨口岸后又一国家级陆路口岸。2014年3月,江城县与老挝丰沙里、乌多姆赛、琅勃拉邦省正式签署边境旅游合作协议,确定江城至老挝5条边境旅游线路并已报国家旅游局批准。
毫不夸张地说,在万众瞩目之下,作为云南省对越南、老挝开放的黄金前沿门户,普洱市面向东盟的商贸流通基地,勐康口岸已迫不及待渴望成长壮大,担当重任。而江城所有的一切,正为这个口岸的成长而准备着。
整董镇的傣家竹楼
正午的整董,在茂密树林的簇拥下,越发精神抖擞。
往里走,寨子中心的一棵大树下,几个老人正在喂孩子吃饭。看到陌生人的造访,孩子有些好奇,当我们走近时又紧张地缩到大人身后。
“整董”是傣语译音,意为看见的城子或大地方。清雍正年间整董就有傣族居住。整董坝至今还比较完整地保留着几十个傣族寨子,每个寨子几十户到上百户人家不等,户户相连,家家相对。在3个寨子的后山有建于1850年、造型优美、风格独特的县级文物贺井塔,据说在傣族的佛塔中尚未发现与此塔类型相同的。除贺井塔外,还有同样具有观赏价值的曼宰塔和丰收塔。
2011年,江城县以建设中国边地森林城市为着力点,对整董乡村特色旅游小镇进行规划打造。如何既保住传统,又提升傣宅的居住品质?为此,江城县邀请普洱市规划设计院进行规划设计。
临走时,记者见到了80多岁的长老级傣族老人岩三,岩三以前在寺庙里做过4年的小和尚,1年的佛爷(相当于师傅),傣家习俗、礼仪样样精通。村镇上大大小小的傣族祭祀全依仗着他。“我现在心里急啊,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祭祀礼节,我走了就没人了。”当地人说,老人家一直想把他会的傣家习俗礼仪教给年轻人,可现在年轻人都不愿意学。
蓝靛布上的坚守
春天,太阳也变得极为懒散,凌乱地洒向瑶家山瑶族人家的房前屋后。
场子上,几个中年瑶族妇女边嗽款,边做针线活。屋檐下,一台织布机“咯吱咯吱”地响着,织布机上60多岁的邓梅芬一前一后,爬满皱纹的手在织布机上仍异常灵活。
瑶家山传统文化习俗非遗传承人邓庆文介绍,瑶家山的瑶族是蓝靛瑶,系瑶族一个支系。因穿用蓝靛侵染的衣物而得名,用以制蓝靛的蓝,在《本草纲目》里就有记载。马蓝的叶子可作大青叶入药。瑶家人常年生活在湿热的大山森林深处,一袭靛蓝染色的衣服,是他们抵御疾病疮毒的最好屏障。
“以前,从棉花种植、纺线、染色、缝制都是全手工制作,做出来的衣服穿一辈子都不坏。”邓庆文说,“如今,我们不再种棉花了,就去街上买了棉花自己搓线、织布、浸染,最后一针一线缝成衣服,一件衣服做下来大约要一个月。”
说着,邓庆文带我们走进了江城县首个传统文化传习所。传习所旨在通过组织民间传统文化传承人开展文化的活态传续活动,主要包括语言、服装、礼仪等。进入传习所,泛黄的手抄瑶族经书、旧巴巴且泛着岁月味道的祭祀衣服被邓庆文小心翼翼地翻出,显得弥足珍贵。
·普洱江城旅游攻略推荐·
早上8:30从昆明出发,大约12:30到普洱市,吃完中午饭在酒店小憩一会儿。15:30前往帝泊洱生物茶谷观摩普洱茶的制作工艺。晚饭到丫口寨“憨二农家乐”(),体验普洱农家特色菜、野生菌。吃完,晚上可到市区顺城街34号“石屏会馆”真实体会普洱茶生活方式。
早上吃“酸醋米干总店”(思茅四小旁)吃早点,吃完早点出发前往江城。11:30左右到达江城县康平镇桥头河“鑫隆酒家”()吃午饭,在这里可以吃到野生鱼、爬沙虫、野菜等特色美食。完了可前往瑶家山,到瑶族村寨感受瑶家人原汁原味的风土人情。县城凯哥生态黄牛干巴店()观摩干巴的制作,品味最牛干巴之美。晚饭可到城外的国庆富春牛脚筋吃一顿牛肉大餐。
早上8:30起床吃完早点前往勐康口岸参观。完了前往整董国际旅游小镇游览,感受傣家文化、建筑、民风民俗。吃完午饭,赶往宁洱茶马古道驿站,寻访昔日茶马古道的繁华与马帮文化的厚重。完了在古道驿站的特色农家乐享受石磨豆腐等美食。
早上8:30起床到宁洱新民街“传统小吃”店吃现蒸米干。吃完米干前往孔雀屏寻访古道马帮留下的深刻记忆。到磨黑古镇参观电影版“阿诗玛”杨丽坤故里。吃完午餐,返程回昆。(来源:云南网)
责任编辑:ynheyue2014
相关新闻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网易云南视频
普洱江城旅游攻略推荐 小城的坚守与遗忘
提笔,放下;放下,再提笔。不知为何,面对江城,笔尖竟变得如此迟钝。
瑶家山传统文化习俗非遗传承人邓庆文
游客在口岸拍照留念
正在建的傣家竹楼
坐在寨子中心吃饭的老人与孩子
然而,从江城回到昆明,有关江城的画面仍在脑海中挥之不去。
站在勐康口岸,再往前跨一步就进入了老挝,抬腿、脚步悬空、迅速收回,这种感觉微妙又刺激。
此时,一个老挝女人手扛着巨形麻袋从勐康口岸进入江城,这让我看到一个对外界充满好奇、渴望开放发展的江城。
青瓦、红墙、鸡鸣、狗吠、炊烟,进入江城康平瑶族村寨,就像冲破结界,进入陶渊明的世外桃源。
祭祀、耕作、织布做衣,这里让我看到了江城对传统的坚持。
一栋栋崭新傣家竹楼拔地而起,整董正向着乡村特色旅游小镇迈进。
再往里,发黄的篱笆墙、染上岁月痕迹的竹楼、黑中带青的屋瓦依稀可见。
在这里,新与旧、传统与现代、保守与开放,这些对立基因在整董镇向乡村特色旅游小镇迈进的进程中对抗、发酵、融合。
我知道,我欠江城一个交代。
前往江城之前提前在笔记本上写好的“江城:_________”,至今空白。
一番纠结与思虑后,我决定在空白的横线上写上5个字:坚守与遗忘。
被时光遗忘的小城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地处云南南部,因境内的李仙江、曼老江、勐野江三江环绕而得名“江城”。
江城县与越南、老挝两国接壤,为云南唯一一个与两个国家接壤的县。县内有25 个少数民族,保持着原始独特的风俗习惯,大杂居、小聚居在江城县得到了充分体现,呈现出一乡一景的独特风情。
历史上,一条茶马古道从这里经过,江城也因普洱茶而兴。最值得一提的是,江城所独有的水上茶马古道——宁洱江城莱州茶马大道,从宁洱-思茅-倚象坝-石膏箐-曼克老-营盘山-阿树寨-勐烈街-坝溜渡口(沿李仙江而下)-越南莱洲-海防港口,再经海防转运香港、澳门、南洋等各地,全程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是当进最快捷的一条“水上国际茶叶之路”,但一直没有受到人们的关注。
也因此,江城的宁静与闲适、原味自然与生态得以封存。
然而,随着时光的推移,江城越发锋芒毕露,其独有而不可替代的区位优势,绚烂多姿的民族文化,不容它默默无闻。按照江城县口岸经济发展"12321"思路,中国勐康口岸-老挝兰堆口岸、整董乡村特色旅游小镇等项目正有条不紊地推进。
随着项目开发的进行,有关传统民俗民居的保护与开发,传统文化、文明的继承延续等问题接踵而至。坚守或遗忘,开发或保护,江城裂变刚刚开始。
渴望长大的勐康口岸
站在勐康口岸,老挝近在咫尺。但在勐康口岸还未开放时,那么近的距离对于一对恋人而言却那么远。
周必润在未回到江城时,曾在老挝工作。因为懂得老挝语,他在老挝找了份不错的工作,月薪近万。当时,她的女朋友在江城工作。当时勐康口岸还未开放,两个人的恋情可谓名副其实的跨国之恋。为了能跟女朋友生活在一起,最终周必润辞去了老挝的高薪工作,回到江城。
江城县旅游局提供的资料显示,从2008年开始,江城就逐步与老挝开展边境旅游合作,先后签署多份旅游合作纪要。日,中国勐康-老挝兰堆口岸正式对外开放,成为中老之间继磨憨口岸后又一国家级陆路口岸。2014年3月,江城县与老挝丰沙里、乌多姆赛、琅勃拉邦省正式签署边境旅游合作协议,确定江城至老挝5条边境旅游线路并已报国家旅游局批准。
毫不夸张地说,在万众瞩目之下,作为云南省对越南、老挝开放的黄金前沿门户,普洱市面向东盟的商贸流通基地,勐康口岸已迫不及待渴望成长壮大,担当重任。而江城所有的一切,正为这个口岸的成长而准备着。
整董镇的傣家竹楼
正午的整董,在茂密树林的簇拥下,越发精神抖擞。
往里走,寨子中心的一棵大树下,几个老人正在喂孩子吃饭。看到陌生人的造访,孩子有些好奇,当我们走近时又紧张地缩到大人身后。
“整董”是傣语译音,意为看见的城子或大地方。清雍正年间整董就有傣族居住。整董坝至今还比较完整地保留着几十个傣族寨子,每个寨子几十户到上百户人家不等,户户相连,家家相对。在3个寨子的后山有建于1850年、造型优美、风格独特的县级文物贺井塔,据说在傣族的佛塔中尚未发现与此塔类型相同的。除贺井塔外,还有同样具有观赏价值的曼宰塔和丰收塔。
2011年,江城县以建设中国边地森林城市为着力点,对整董乡村特色旅游小镇进行规划打造。如何既保住传统,又提升傣宅的居住品质?为此,江城县邀请普洱市规划设计院进行规划设计。
临走时,记者见到了80多岁的长老级傣族老人岩三,岩三以前在寺庙里做过4年的小和尚,1年的佛爷(相当于师傅),傣家习俗、礼仪样样精通。村镇上大大小小的傣族祭祀全依仗着他。“我现在心里急啊,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祭祀礼节,我走了就没人了。”当地人说,老人家一直想把他会的傣家习俗礼仪教给年轻人,可现在年轻人都不愿意学。
蓝靛布上的坚守
春天,太阳也变得极为懒散,凌乱地洒向瑶家山瑶族人家的房前屋后。
场子上,几个中年瑶族妇女边嗽款,边做针线活。屋檐下,一台织布机“咯吱咯吱”地响着,织布机上60多岁的邓梅芬一前一后,爬满皱纹的手在织布机上仍异常灵活。
瑶家山传统文化习俗非遗传承人邓庆文介绍,瑶家山的瑶族是蓝靛瑶,系瑶族一个支系。因穿用蓝靛侵染的衣物而得名,用以制蓝靛的蓝,在《本草纲目》里就有记载。马蓝的叶子可作大青叶入药。瑶家人常年生活在湿热的大山森林深处,一袭靛蓝染色的衣服,是他们抵御疾病疮毒的最好屏障。
“以前,从棉花种植、纺线、染色、缝制都是全手工制作,做出来的衣服穿一辈子都不坏。”邓庆文说,“如今,我们不再种棉花了,就去街上买了棉花自己搓线、织布、浸染,最后一针一线缝成衣服,一件衣服做下来大约要一个月。”
说着,邓庆文带我们走进了江城县首个传统文化传习所。传习所旨在通过组织民间传统文化传承人开展文化的活态传续活动,主要包括语言、服装、礼仪等。进入传习所,泛黄的手抄瑶族经书、旧巴巴且泛着岁月味道的祭祀衣服被邓庆文小心翼翼地翻出,显得弥足珍贵。
·普洱江城旅游攻略推荐·
早上8:30从昆明出发,大约12:30到普洱市,吃完中午饭在酒店小憩一会儿。15:30前往帝泊洱生物茶谷观摩普洱茶的制作工艺。晚饭到丫口寨“憨二农家乐”(),体验普洱农家特色菜、野生菌。吃完,晚上可到市区顺城街34号“石屏会馆”真实体会普洱茶生活方式。
早上吃“酸醋米干总店”(思茅四小旁)吃早点,吃完早点出发前往江城。11:30左右到达江城县康平镇桥头河“鑫隆酒家”()吃午饭,在这里可以吃到野生鱼、爬沙虫、野菜等特色美食。完了可前往瑶家山,到瑶族村寨感受瑶家人原汁原味的风土人情。县城凯哥生态黄牛干巴店()观摩干巴的制作,品味最牛干巴之美。晚饭可到城外的国庆富春牛脚筋吃一顿牛肉大餐。
早上8:30起床吃完早点前往勐康口岸参观。完了前往整董国际旅游小镇游览,感受傣家文化、建筑、民风民俗。吃完午饭,赶往宁洱茶马古道驿站,寻访昔日茶马古道的繁华与马帮文化的厚重。完了在古道驿站的特色农家乐享受石磨豆腐等美食。
早上8:30起床到宁洱新民街“传统小吃”店吃现蒸米干。吃完米干前往孔雀屏寻访古道马帮留下的深刻记忆。到磨黑古镇参观电影版“阿诗玛”杨丽坤故里。吃完午餐,返程回昆。(来源:云南网)云南普洱江城有多少人口?江城在哪里?江城有多少个乡镇和村庄?
云南普洱江城有多少人口?江城在哪里?江城有多少个乡镇和村庄?
热点 / Hot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_百度百科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简称江城县)为云南省下辖县。因、曼老江、三江环绕故名江城。[1]
江城县位于南部,与越南、老挝两国接壤,边境线长达183公里,是云南省唯一与老挝、越南两国接壤的县城。[1]
江城县名优特产主要有江城香软米、、江城大黄鱼等;风景名胜主要有十层大山、勐烈湖湿地公园、山神庙丫口阻击战遗址等。2012年,江城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0903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75931万元,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80892万元,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44080万元。[2]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建制沿革
江城县境,东晋、南北朝时期,属辖地。
隋、唐、五代十国时期,属濮子部;南诏时期,属银生节度地。
宋、辽、金时期,归威楚府管辖。
元、明时期,先后归、钮兀御夷长官司管理。[3]
清代,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设弹压委员,做为地方行政官吏,军政兼辖。
民国五年(1916年)改弹压委员为行政委员,归管辖;民国十八年(1929年)设县治。
1949年3月解放,1954年5月成立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3]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行政区划
截至2014年2月,江城县下辖5个镇、2个乡,分别为、整董镇、、宝藏镇、、国庆乡、。[4]
(乡镇信息根据江城网整理)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地理环境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位置境域
江城县地理位置图
江城县位于云南省南部,地理坐标在101°14`-102°19`、北纬22°20`-22°36`之间。东与红河州为邻,东南与越南接壤,南与交界,西与西双版纳州、毗邻,西北与、相连,北与隔江相望。东西横距112公里,南北纵距64公里,总面积3544平方公里。县城距省会昆明公路里程520公里,距市政府驻地思茅区145公里。[5]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地形地貌
江城县地处,在尾端。地形起伏大,切割深,形成中低山地貌。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最高的狮子崖海拔2207米,最低的土卡河仅317米。[1]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气候
江城县嘉禾乡风光
江城县属,冬夏两季短,春秋两季长。年平均气温18.7℃,最冷月1月,月均气温12.1℃;最热月6、7月,月均气温22.2℃。年均有霜日仅2-3天。年平均降雨量2283毫米,年均降雨天数178天。年均日照1886小时,相对湿度为85%,蒸发量为1478毫米。[6]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河流水系
江城县境内有曼老江、勐野江、李仙江、曼连河、腊户河、土卡河等30条江河及200多条溪流。以康平乡营盘山为分水岭,营盘山以西河流注入曼老江,属水系,营盘山以东河流注入李仙江,属水系。[6]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自然资源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矿产资源
截至2012年,江城县境内有铜、铅、钨、锌、辰砂等,其中瑶家山铜矿储量为96万吨。非金属矿产有钾盐、煤、石膏、石灰石、石棉等,其中已探明岩盐储量25亿吨,钾盐的储量2000多万吨。[7]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生物资源
截至2012年,江城县境内有植物种类达2000种,主要有思茅松、柏木、红椿、黄杨木、花皮木、大树花生、木姜子、八角香兰、山桂花、香八角、野三七、白豆蔻、砂仁、苦竹、甜竹、黄竹、白竹、大藤条、小藤条、杨梅、干天果、三丫果、橄榄、山茶花、冬凤兰、竹叶兰等。动物主要有虎、熊、豹、鹿、野猪、麂子、刺猪、穿山甲、蛇类、鸟类、鱼类等动物上百种。[6]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水能资源
截至2012年,江城县水资源总量达168.9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为302万千瓦。[6]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人口民族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人口
截至2012年底,江城县有户籍人口113781人。常住人口为3人。其中农业户数为2人。人口出生率为12.7‰,人口死亡率7.00‰,人口自增率6.00‰。[2]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民族
截至2012年底,江城县境内有25个民族,其中有彝族、汉族、傣族、瑶族、、拉枯族等6个世居民族。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经济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综述
2012年,江城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0903万元,比2011年增长15.3%。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75931万元,增长7.2%;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80892万元,增长21.8%(其中工业完成增加值53892万元,同比增20.8%,建筑业完成增加值27000万元,同比增24.1%);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44080万元,增12.1%。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7.8:40.3:21.9。[2]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第一产业
江城县乡村风光
2012年,江城县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6817万元,比2011年增长7.4%。其中:完成农业产值70989万元,增长11.4%,林业产值33854万元,增长3.7%;牧业产值15730万元,增长2.1%;渔业产值3774万元,增长353.1%;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470万元,增长6.8%。农作物播种总面积327891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04169亩,经济作物面积123722亩。林业产值达到33854万元,增长3.7%。完成肉类总产量6881吨,增长23.1%。渔业产量为3630吨。[2]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第二产业
2012年,江城县完成工业总产值143739万元,比2011年增长65.2%。完成工业增加值53892万元,增长20.8%。其中轻工业完成产值22471万元,增长44.7%,重工业完成产值121268万元,增长69.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28096万元,增长60.0%;完成工业增加值56663万元,增长20.9%。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22728万元,增长198.2%。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1366平方米。[2]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第三产业
江城县城区
2012年,江城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039万元,比2011年增长15.0%。按行业分,批发业完成销售4195万元,零售业完成销售29224万元,住宿业完成销售528万元,餐饮业完成销售8093万元。完成邮政业务总量279万元,增长17.7 %。接待游客总数为34.25万人,实现旅游总收入13282万元。其中国内旅游33.75万人,收入13049万元;海外游客4951人,收入233万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达207832万元,增长17.4%;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132633万元,增长18.7%。[2]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社会事业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教育
2012年底,江城县有各级各类学校共45所。其中有普通中学7所,在校学生5100人(其中高中生1213人,初中生3887人);有专任教师324人;有1所,在校学生525人,专任教师86人;有小学校数26所,小学在校学生9362人,专任教师564人;有教师进修学校1所,教师12人;有幼儿园10所,在园幼儿数2178人,专任老师92人。[2]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文化
江城县建设
2012年底,江城县有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4.22万册;有文化馆1个,乡(镇)文化站7个,年内《江城报》发行4.8万份。2012年,共组织和参与文艺演出27场,观众近7万人。成功举办了“三丫果节”、“金鸡龙马节”、“五一”劳动节、“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等节庆演出活动。完成“七彩云南”乡(镇)村级体育场所建设28个点。[2]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卫生
2012年底,江城县有卫生机构(含村卫生室、服务站、门诊)62个,床位275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344人,其中:执业及助理医师112人,注册护士113人,药师17人,技师21人。[2]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交通
截至2012年底,江城县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797.2公里(含等外公路);有民用汽车4942辆,货物运输量达84万吨,旅客运输量57.7万人次。江城县有出租车61辆,城市公共交通车7辆。[2]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风俗民情
是一种干栏式住宅,住宅用竹子建造,留有高脚栏干,分上下两层,故称竹楼,楼上住人,楼下堆放什物和关家畜、家禽。[8]
彝族的住宅,一般是穿逗屋架,土基砌墙,茅草屋顶,有的还用石料镶砌台阶和铺垫寨内路面,住房多是有门无窗或窗户很小、光线较暗,习惯喜欢“黑房亮灶”。[9]
江城县风光
彝族成年男子包青布头,穿青色对襟止衣和宽大的裤子。妇女缠青布包头,穿紧袖元领大襟上衣,长及膝盖,外套青色领褂,领褂上钉有成排银纽扣,胸前配戴一串银果和银响铃。未婚姑娘系红腰带,已婚妇女系青腰带,喜欢戴耳环、手镯、戒指。有的未婚姑娘还在头上装饰有两条长线穗,两个银葫芦和两个银响铃。[9]
彝族节日主要有:正月过春节,从除夕过到正月十六,二月“打扫寨子”、“祭竜”、“献庙房”、“献水井”,三月清明上坟修墓,四月做重阳会、献竜山,五月端午包粽粑,六月二十四火把节,杀牛祭祖,七月半接老社公,八月十五蒸糕献月亮,冬至吃汤圆。[9]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名优特产
江城香软米
江城香软米是江城县特产,通常指大毛毛谷米和麻线谷米两种,属晚籼型品种。杆高穗粗、粒大,出米率高而不易碎断。
火烧牛干巴
是景颇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菜肴。是把牛肉条放到木炭火灰里,将干巴烧熟,取出拍尽灰烬,待牛肉松软后,将干巴撕成肉丝防入盘中,同薄荷、辣椒等配料搅拌食用。
江城大黄鱼
产于勐野江、李仙江和曼克老江中,头扁身圆,体表无鳞,无粘液,鳍须发达,内原无刺,体重每条可达30多公斤。[10]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风景名胜
,也称为宽罗珊山,是一座座落于中国云南省、越南奠边省及老挝丰沙里省的山峰,为三国边界的交界点,海拔1864米。山顶被称为鸡鸣三国,竖立有一块花岗岩界碑,分别书写中国、越南、老挝3国文字的界碑面向着各国的领土。[11]
山神庙丫口阻击战遗址
山神庙丫口阻击战发生于1950年2月,是解放军在江城县东北方的山神庙丫口阻击国民党军队的一场战斗。日,江城县把山神庙丫口阻击战遗址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
.江城网[引用日期]
.普洱统计信息网[引用日期]
.云南日报网[引用日期]
.江城网[引用日期]
.云南网[引用日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引用日期]
.云南民族网[引用日期]
.搜狐网[引用日期]
.江城网[引用日期]
.云南网[引用日期]
.新浪网[引用日期]
.普洱旅游网[引用日期]
企业信用信息普洱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旅游_江城旅游景点介绍
手机服务更方便
旅游顾问手机版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旅游普洱旅游puer &|&欢迎您访问普洱!想去0去过0必备信息||||旅游服务||||查询工具||||| 普洱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介绍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地处中、老、越三国交界,国境线长达183公里,又处在思茅、红河、西双版纳三地州的结合部,具有独特的""一县连三国""、""一县接三地州的""的地缘优势,有着对内对外开放的良好区位优势。因境内有李仙江、曼老江、勐野河环绕流过,故名江城。
江城又是云南少数民族众多的县份,主要有哈尼族、彝族、傣族、瑶族、拉祜族等,主要节日有哈尼年、火把节、泼水节、新米节、盘王节等。较流行的民间歌舞有跳笙、嘎尼尼、阿迷年、烟盒舞等。而最具有特色、富有魅力的民俗要数瑶族的""度戒""(成丁礼)。
江城土地宽广、雨量充沛、四季如春,是一块绿色宝地。全县3460平方公里土地上64%被森林覆盖,有多种植被类型。拥有众多的珍禽奇兽,主要有虎、野牛、熊、鹿、穿山甲、白鹇等70多种野生动物,珍稀植物品种多,数量大,主要有千果榄仁、龙脑香、箭毒木、八角香兰等30多种国家保护植物,生长着全国唯一的珍稀植物滇南出乃木(俗称大树花生)。还有野芝麻、天南星、大黄藤等1000多种野生药材。
在这绿色宝地上还有很多令人留连忘返的旅游胜地:一眼看三国的高地、风光旖旎的李仙江、美丽大河边瀑布、神奇的狮子崖、独特的贺景塔。江城矿藏丰富,我国储量最大的第一个可溶性钾盐矿订就在江城。
丰富多彩的人文自然景观,独特的民族风情,一县连三国的区位优势,使边境贸易和生态旅游的开发前景极为广阔。
江城,一块绿色的田野,等待开发的旅游黄金宝地。神奇的边陲,美丽的热土,多彩的民族,迷人的风情,期待着您的光临。
都柏林机场:小雨 18℃~2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普洱到江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