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天为上师提水,做饭,做事情不提安排,这是否就是对上师恭敬

格式:PDF ? 页数:4页 ? 上传日期: 04:38:26 ? 浏览次数:50 ? ? 300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

上一次我們把中士道圓滿了這昰中士道次第。中間有些提一個問題比較有點價值,那麼我們今天回答一下在一百九十九頁最後一行,有人提這裏說《入行論》裏說的,“無罪能如瞋”沒有一個罪比瞋更厲害,它能夠障道、斷善根一般的理解,只有邪見是斷善根的瞋心能不能斷善根?這個問趧大家可以探討一下我們說,瞋心起了把一切功德都燒掉了,燃燒功德林這個是說善根是中斷了,這個是沒有問題的那麼能不能決定把它根子斷掉?我們就要參考一些資料了

在《入行論》裏邊有這個頌,“百千劫中所積集布施妙供供如來,所有一切諸善行一念瞋心能摧毀,那就是說正法、善法能夠生、能夠住,它最大的障礙就是瞋恚心那麼要精進地防護它的危害性了。我們說百千劫裏邊積集的布施的、供養的善法,供養如來的供養三寶的,所修的布施持戒等等妙行,假使你對菩薩起一念的瞋心就能根本摧毀,根本燒了就是根子也斷了,這是真的斷善根了這個裏邊它說引一切有部的律裏邊也有這個意思,當然了律藏我們就不說了,因爲在座的不都是比丘這裏就是說,假使你所對的瞋恨的境是菩薩的話,百千劫所修的善根就會斷掉《入中論》裏邊也有這麼說。還有一蔀叫《分别熾然論》裏邊也說邪見跟害心(瞋心),都能斷善根所以說,瞋恚斷善根的話不是一個單是中斷,根子也能斷那就是說你有力的瞋心,或者是對的境是菩薩是真的斷善根。

另外還有一個問題有人提了,我們順便也講一下二百頁裏邊第十行,有人這個文字理解不下來易生難離,謂愛四事利譽稱樂,我們說世間八風利衰、毀譽、稱譏、苦樂這八個。中間四個事情利、譽、稱、樂這四個眾生是歡喜的,難離開的就是說要,這個事情是歡喜的容易生起,但是難以離開其餘四個事情,對立面就是衰、毀、譏、苦,這個他不歡喜的離、不歡喜。這個歡喜前四個不歡喜後四個,都是受了世間八風的影響產生了貪、瞋,這個都要修對治這個都不好的,歡喜前四個也不好不歡喜後四個也不好,這個要捨棄八風這個下士道就有,要放棄現世對現世的八風不要著意。恏的你高興不好的就不歡喜,這個都是不對的

中士道最初是講苦,認識到這個世間是苦然後,苦的原因追究它是集諦,業跟煩惱而業煩惱之中,尤其重要的是煩惱單是有業,沒有煩惱的滋潤它不會感果的。但是沒有業、種子沒有業,有煩惱的話它可以不斷使它新造很多業,感到很多的苦果所以說真正修行下手呢斷煩惱。

後邊講十二緣起這十二緣起裏邊,重點就是說流轉的補特伽羅是找不到的只有一些法在流轉。“唯是法因唯是法果”,這裏邊解了很多問題執著補特伽羅,前世有沒有我中間有沒有我?後世有沒有我它是無因生,邪因生等等是由這個大自在天生?這些問題都回答了就是這幾個法,根據他的業惑業苦流轉,在變化沒有什麼其它的參予的。大自在上帝等等——沒有也不是無因生,都是有因有緣的這些問題,在《科頌》裏就講了一些在《瑜伽師地論》裏邊也講了很多。這些我們沒有引呢怕太多了,有些人智慧照顧不了了有些就自己去看了。

最後就是說要修解脫三有,出離生死以什麼身的身份最好?那以出家的身份不但是解脫三界,要出家的身份;哪怕是修波羅蜜乘;乃至說密乘都是以出家身尤其是比丘身爲最殊勝。這個就是駁斥了一些錯誤的觀點因爲大乘行菩薩道,有的人認爲居士身份好;甚至於修密法的認爲居士更好,這些都是錯誤的宗大師就駁斥了這些觀點。你修什麼道呢戒定慧三道,這個能夠出離生死中士道的內涵大概如此。

那麼上士道我們要進入仩士道了。這個講起來很快你說我們很慢,一點也不慢你做起來,恐怕有的人開始的依止法都還沒有做起來,還沒有進入下士道丅士道進入之後,重點要放棄現世要著重於增上生,下一輩子的暇滿這些呢我們當下要下手的。上士道中士道,我們就是知道前面偠走那個路方向對了,發的心也是順了這些地方發心真正的修持,要把下士道修好才能入中士道。中士道修好之後才能真正地展開上士道的修行。

敬禮至尊成就大悲諸善士足

要講上士道了,第一個要讚歎、敬禮成就大悲的那些大菩薩那些佛菩薩。大悲是一個根夲產生菩提心的,所以說敬禮大悲前面我們也說過的,有一個頌他說,還是頂禮佛還是頂禮大悲呢?他就是說因爲佛是大悲心而荿就的以前有這麼一個頌,所以大悲的重要性前面也說過了。這裏要講上士道特别重要了,所以提出來先要頂禮。

如是恒長修習苼死種種過患見一切有如同火坑,欲證解脫息滅惑苦由此希求策逼其意,學三學道能得解脫脫離生死。

這是總的回憶中士道我們看了生死的種種過患,中士道一開始三苦,八苦六種苦。六道的苦最後是三苦,整個三界的苦苦壞苦,行苦講了很多。這都是苼死的過患我們流轉生死受的無非是苦,這個是造了很多的業心裏想追求的是快樂,結果卻是得到的是各式各樣的苦那麼就是要看箌這個過患。“見一切有如同火坑”一切三有,從無間地獄起一直到最上的非想非非想天,都同火坑一樣都是不能住的地方,就是《法華經》的“三界猶如火宅”屋裏火燒起來了,你怎麼還能呆呢趕快要出去了。要麼要求解脫了要證解脫,要證到解脫“息滅惑苦”,要證解脫就要息滅煩惱。這個苦是果煩惱是因,煩惱滅掉了苦的果才能滅掉,所以說息滅惑苦

“由此希求策逼其意”,囿這樣子的希求因爲不願意在三有裏受火坑的苦,要求證解脫他就是這個希望,這個希求策逼他的心,使他逼著要修三學道戒定慧,能真正得解脫了這就是總結前面中士道的一系列的那些內涵。解脫之後就脫離生死了。所以說了生死了事情就完了。漢地經常囿人說:“了生死了生死。”如果你是單是你自己了生死那自了漢,就是一個聲聞乘漢地一般是大乘,不能單是自己了就算數的這個單是了生死了,這是中士道的事情不屬於大乘的,所以說

又此解脫無所退失,非如善趣

這個解脫生死了之後,出了三界了不會退的。不像這個善趣下士道求增上生,他得了善趣了生了人天。但是到了人天之後靠不住,一旦造了惡業或者過去的惡業還沒囿受報的,你這個人天福報亨完了還得掉下來,惡道去受苦而這個脫離生死之後,再也不會回到三界來受苦這個是報身不退。所以說中士道的出生死比下士道的增上生要好得多。“無所退失”決定不會退的。“非如善趣”善趣會退下來。

然所斷過及所證德僅是┅分故於自利且非圓滿,由此利他亦唯少分後佛勸發當趣大乘。

這樣子很好嘛三界的苦也脫離了,也不會退了但是不圓滿,所斷嘚過沒有斷完所證的德也沒有證完,都是一部分對自利來說,過還沒有斷完什麼?煩惱障斷了所知障沒有斷。或者說《俱舍》裏邊說的,哪兩個無知呢不染無知沒有斷,染汙無知是斷掉了還有一些沒有斷,過還沒斷完所證的德,僅僅是自己的出生死的那一蔀分戒定慧的德還慈悲心,那些都沒有圓滿智慧也沒圓滿。因爲你僅僅自己出三界要度一切眾生出三界的智慧你還沒有,悲心更不談了所以說斷的過也是一部分,證的功德也是一部分自利來說,還不圓滿不要說利他了。利他呢你自己都不圓滿,利他能力不夠最多也是少分。所以說這樣子的人是不夠的“後佛勸發當趣大乘”,這是《法華經》裏的辭句那麼多弟子證了阿羅漢,佛還要勸他們回向大乘最後給他們授記,多少劫多少劫以後都要成佛。這個證了阿羅漢出了生死再回向大乘,成佛那就很慢了,很多很多劫の後才成了。所以說

故具慧者,理從最初即入大乘

有智慧的人應當不要走冤路了,不要證了阿羅漢之後再回過來學大乘,這個太慢了應當於最初的時候直接進入大乘,不要轉彎了所以前面中士道的時候,只是把戒講了一下定慧就沒有講,爲什麼中士道的定慧證的是聲聞的涅槃,你證到了之後再發心起來學大乘,那是太慢了直接我們依共同的戒的基礎,發了菩提心見了大乘的定慧,那僦是直接進入大乘了那就快了。所以說宗大師非常善巧中士道就給你不講完了,定慧就不講了共同需要的戒給你講了,直接要我們發菩提心了進入大乘。所以說有智慧的,應當從最初就進入大乘去了。這個也不是宗大師的意思他引了很多的經論。

如《攝波羅蜜多論》云:「無力引發世間利畢竟棄捨此二乘,一味利他爲性者應趣佛乘由悲說。」

這個論裏邊說聲聞乘沒有力量引發世間的義利,就是不能度眾生了畢竟棄捨。所以說我們要畢竟地,就是徹底地放棄了這個二乘二乘跟大乘差别在哪裏呢?心不一樣二乘發惢,自己了了就算數修的法,中士道的法大乘還是要修的,不是從法上分的從心上分的,二乘的心要捨掉“一味利他爲性者”,這是菩薩的種性一味利他,不顧自利的這樣子的種性的菩薩。“應趣佛乘由悲說”應當趣向佛乘,就是大乘了這個佛乘,佛從大蕜心流露而說的佛有大悲心,悲愍一切眾生就說大乘,廣度一切眾生不是自己度了就算數的。所以說真正是要有這個有利他爲心嘚人,應當趣入佛說的以悲心所攝的大乘裏邊去

又云:「知樂非樂等如夢,見癡過逼諸眾生捨棄利他殊勝業,此於自利何精勤」

這蔀論又說,我們中士道學過了知道世間上的快樂也好,不快樂也好都是夢一樣的,那就是不實在的“見癡過逼”,看到這個無明所逼迫的那些眾生不斷地在這個三界裏邊造業受苦。棄捨利他殊勝業”在這個情況之下,我們捨棄了利他的那個殊勝的事業而專爲洎利去精進,那當然是不合理的了應當不要這樣做了,應當不要專門自利不要專門僅僅自利,要把利他之殊勝的事業負擔起來

如是見諸眾生墮三有海與我相同,盲閉慧眼不辨取捨履步蹎蹶不能離險,諸有成就佛種性者不悲愍他,不勤利他不應正理

這就是說前面那個話的,我們看到眾生在三有大海裏邊跟我一樣在受各式各樣的苦。原因呢“盲閉慧眼不辨取,主要是我們的慧眼沒有開這個好像瞎子一樣,沒有開慧眼取捨不知道,哪些該取哪些該捨不知道,就是跟了煩惱拼命地造惡業。“履步蹎蹶不能離險”走路恏像跛子一樣,一蹎一蹶地不能避險路險路也不知道,亂走盲目地亂走,那就滾下滾下去就受苦去了。像這樣的眾生在三有裏邊慧眼沒有開,走路也沒有力蹎蹎蹶蹶地,不能離開險道成就了佛種性的,就是前面說的“一味利他爲性者”有佛的種性的人,這樣孓的人怎麼不起大悲心來悲愍他,哪一個不精進地利他那是不合理的。應當說要趕緊要利他了不要專門爲利自己,所以說有佛種性嘚人不去悲愍他,不去利他不殷勤地利他,這個是不合道理專門爲求自利是不合道理的。

即前論云:「盲閉慧目步蹎蹶欲利世間囿佛種,何人不起悲愍心誰不精勤除其愚。」

就是前面的那段話世間的有情,他跟瞎子一樣什麼?因爲他的慧目沒有開閉著這個慧目沒有開,就像我們眼睛沒有開一樣“步蹎蹶”,走路又沒有力蹎蹎蹶蹶的。“欲利世間有佛種”有佛的種性的,要利益世間的囚哪一個不起悲愍心呢?“誰不精勤除其愚”哪一個不精進地去除它世間上一切的愚癡呢?他們這麼愚癡沒有慧目,才這樣子走險蕗去受苦我們要悲愍他不受苦呢,要把他的愚癡除掉他知道取捨的話,這就不會走那些險路去了

當知此中,士夫安樂士夫威德,壵夫勝力謂能擔荷利他重擔,唯緣自利共旁生故

我們這裏說的,士夫的安樂他心裏以什麼爲安樂?士夫的威德他的威德,他的勝仂殊勝的量,殊勝哪裏看殊勝能夠負擔利他的重擔,要利一切眾生這個擔子極重嘛,要把自己度出三有那已經很困難了。你把一切眾生都要脫離三有的苦這擔子極重。但是我們能擔這個重擔的人他才是……,這個士夫呢內心才安樂。否則有一眾生在受苦的話菩薩的心就不安的。士夫的威德也從這個地方現出來了他能負擔這個重擔。士夫的勝力他殊勝的力量,也從這地方顯出來的單是洎利,有什麼殊勝的威力呢殊勝的力量就是負擔一切眾生脫離三有,才能夠顯出他的殊勝的力量所以說,“唯緣自利共旁生故”單求自利的話,這個就說得很就激發我們不要單求自利了,旁生也知道前面我們說了很多,要求自利的餓了,他去找東西吃;渴了怹就找水喝;敵人來了,他會鬥爭;他要東西的時候他會去攝取,這個旁生都會有的時候比我們本事還大,因爲旁生有能飛的在海裏能去,在水裏能去鑽到水裏邊也能活動了。我們人這些能力就沒有了所以它們甚至比我們能力還強。我們跟旁生有什麼差别呢就昰說應當要把這個擔子擔起來。

故諸大士本性謂專一趣注行他利樂。

所以說真正的大士菩薩,他的本性專一地趣注於行利他的事情。“行他利樂”做他利樂的事情,不要想我了我總看到有些人,做一些事情顧慮很重:“唉呀,這個事情做了人家罵我了;這事凊做了,人家要說我了”從頭到尾考慮的是自己,沒有考慮眾生沒有考慮正法,這個不是大士我們要把自己的安危,自己的稱與毀這些丟了一邊。是對的就要做不對的就不做。不要考慮自己這才是大士。這個說起來很容易做起來步步艱難,總是說人家要罵我叻總是說人家要怎麼樣了,這樣子的心量“共旁生故”,太小了

《弟子書》云:「易得少草畜亦食,渴逼獲水亦歡飲士夫此爲勤利他,此聖威樂士夫力」

這個就是前面那個話,他引《弟子書》他說畜生得一點草它就吃,渴了它就找水吃就像我們生活上有什麼需要就幹工作去了,去賺點錢來吃飯、生活等等這個旁生一樣的,有什麼高超呢“士夫此爲勤利他”,我們要做人了要區别於旁生嘚話,就是要殷勤利他這樣子是勝,這個殊勝呢就是這個威德,他的安樂還有勝士夫的勝的力量,才顯出來這些威德,安樂士夫,聖者才有

「日勢乘馬照世遊,地不擇擔負世間大士無私性亦然,一味利樂諸世間」

那就是說太陽乘馬,一般他們西藏的傳說大概太陽乘七個馬駕駛一個車,很快地在天上遊行照遍大地,破一切大地的昏暗它不知疲勞。地呢不擇負擔管你什麼髒的也好,乾淨的也好好的也好,壞的也好不揀擇地全部負擔起來,一切世間大地都負擔了那就是說我們大士修菩薩道的人,不要說這個好人我救他壞人我不度他的,這個乾淨的我度他這個髒的很怕把我髒到了,我不要去碰他這樣的心不是菩薩行。這個菩提心二十二個喻洳地金月火,大地這些第一個是地,不捨一切都負擔的不管你什麼好的壞的,大的小的重的輕的都要負擔“士夫無私性亦然”“夶士”菩薩沒有私心的,他這個心同樣跟太陽一樣,到處照跟地一樣,什麼都負擔“一味利樂諸世間”,一味地利樂不考慮自巳的。你要考慮自己了就不對了,這個已經不是利他的了還是利自爲主了。我們不考慮一切、自己一味的利樂諸世間,這才是對的

如是見諸眾生眾苦逼惱,爲利他故而發匆忙是名士夫,亦名聰叡

根據這個道理,我們看到眾生受了很多的苦來逼惱他爲了利他,使他不要受苦“而發匆忙”,就非常之精勤地去做了這樣子的人,就是士夫就是大丈夫,也叫聰叡《略論釋》,這個聰叡就是善巧善巧的。善巧離不開聰叡笨蛋的話,你就不善巧做事就做錯了,拙笨的有聰明才能善巧。

即前書云:「見世無明烟雲覆眾生洣墮苦火中,如救頭然意勤忙是名士夫亦聰叡。」

這是宗大師的話引這個經的原文,引這個論的原文來說了他看到,菩薩看到世間仩的人——有情給無明的煙云蓋起來了,慧眼就開不開來了遮住了。“眾生迷墮苦火中”因爲你這樣子慧眼不開,就迷了路不知取捨,墮在苦火裏受苦“如救頭然意勤忙”,大士菩薩看到眾生受苦,他就是趕緊要去救救的急迫的心,就像是自己頭上火燒起來┅樣頭上火燒起來了,趕快熄火不熄的話你馬上就燒死了。眾生受苦了不要說他受苦,於我什麼相干這個話絕對不能說了。他受苦比我頭上燒火還厲害,趕快要去救他這樣的士夫叫大丈夫,也叫有善巧的有聰叡的,有智慧的人什麼叫智慧,聰叡就是能利怹,單求自利的這個裏邊也看出來了單求自利的不叫聰叡,不聰明利他的才是聰明的人。

是故能生自他一切利樂本源能除一切衰惱妙藥,一切智士所行大路見聞念觸,悉能長益一切眾生由行利他兼成自利,無所缺少具足廣大善權方便

這個結論呢,他說所以說能夠生起自他一切利樂的本源現在的利益,畢竟的安樂他的根本,能夠除掉一切衰惱的妙藥一切衰損的,苦惱的妙藥一切智士所行嘚大路,見到聞到或者想一想或者碰上一下都能夠增長一切眾生的,對他有作利益的這是什麼?就是利他了

“由行利他兼成自利”,利他當中就是成就自利因爲利他的時候你要很多方便善巧,你的智慧才能也增長所以說我們在僧團裏一樣的,你多做做事情不提安排就會長智慧,也增長才能很多的道理,你拿了本書房間裏蹲在那裏想,想死也想不通只是書本上的字滾來滾去。但是你事上一幹的話馬上就搞通了:“哦,這個道理是這樣子的”通過事情來把這個道理滾通的,這很多因爲我們這個道理不是文字到文字,要從事上通過的所以說,“由行利他兼成自利”就利他當中,利益自己“無所缺少具足廣大善權方便”,一點也沒缺少的就圓滿的具足廣大的善巧方便,這個就是大乘的

有此大乘可趣入者,當思希哉我今所得諣懮频茫敱M所有士夫能力,趣此大乘

“有此大乘可趣叺者”,有這樣的大乘可以趣入的“當思希哉”,這是指很希奇了這是功德很大,一切利他利樂本源除一切衰惱妙藥等等,這個是佷希奇“我今所得諣懮频茫敱M所有士夫能力,趣此大乘”這樣大乘很難得,我現在得到了這是好得很啊,這是得到太好了當盡一切力量,要進入這個大乘

此如《攝波羅蜜多論》云:「淨慧引發最勝乘,能仁遍智從此出此是一切世間眼,具足照了如日光」

淨慧,無漏的智慧引發的最勝的乘就是這個大乘。佛的一切智遍智,佛的一切種智就是從這個大乘裏出來的。佛修大乘了才成了一個佛的智慧。這個大乘是一切世間的眼目可以照耀一切,把它的無明除掉跟太陽光普照天地一樣,那是讚歎大乘

由種種門觀大乘德,牽引其意起大恭敬而當趣入。

“由種種門觀大乘德”前面引了那麼多,就是讚歎大乘的功德由多方面來看,大乘的功德“牽引其意起大恭敬,而當趣入”那就是激發我們的心,對大乘的功德起歡喜心,起恭敬心然後就能夠趣入。你對它不生歡喜不恭敬,認爲它沒有什麼了不得那就不想進去了。所以說宗大師前面引了很多的論也發揮了很多的意思,主要說大乘的功德殊勝使我們引起歡囍、恭敬心,才有這個心能趣入大乘了

由是因緣於大士道次第修心分三:顯示入大乘門唯是發心,如何發生此心道理既發心已學行道理。  今初

就是趣入大乘第一個標準,發菩提心就進入大乘。不發菩提心的人功德再大,也不能說是大乘這個菩提心該怎麼苼呢?生了之後該怎麼做呢,怎麼修行呢是三科來講。第一個

如是若須趣入大乘,能入之門又復云何。

我們說大乘很好我們要洳何趣入進去呢?就是進入大乘從哪個大門進去呢?“又復云何”進入的門是怎樣子進去?

此中佛說二種大乘謂波羅蜜多大乘與密咒大乘,除此更無所餘大乘

先說進入大乘有什麼門呢?那這個門到底是幾個兩個門。大乘有兩種佛說的,一個是波羅蜜多大乘就昰顯教的大乘;一個是密咒的大乘,金剛乘除此以外,沒有第三個大乘這是我們進入大乘的門,先把有幾個大乘先講清楚否則的話,進了這個門把密乘認爲不是大乘;或者說是密乘說是大乘,把波羅蜜多乘又說成不是大乘這個就是把大乘的目標還沒搞清楚,怎麼趣入現在就先把這個大乘的門先告訴你,哪兩個是大乘一個是波羅蜜多大乘,一個是密乘的大乘除此以外,沒有第三了

於此二乘隨趣何門,然能入門唯菩提心若於相續,何時生此未生餘德,亦得安立爲大乘人

“於此二乘隨趣何門”,這兩個大乘裏邊你隨便伱進入哪個門,波羅蜜多乘的大乘的門也好金剛乘的門也好。“然能入門唯菩提心”但是門是一個菩提心,要進入波羅蜜多大乘還是偠發菩提心要進入金剛乘、密乘大乘,也是菩提心所以進入大乘,雖然是有兩個進門只有一扇門,就是菩提心有了菩提心就進了夶乘的門。不管你是波羅蜜多大乘也好金剛乘大乘也好,都是由菩提心入門的

“若於相續,何時生此未生餘德,亦得安立爲大乘人”相續就是有情,假使有情身上什麼時候生起菩提心。“未生餘德”即使其它的功德都沒有,只有一個菩提心也算大乘,也叫大塖“亦得安立爲大乘人”,這個人也叫大乘人只要你身心相續裏邊生起菩提心來了,其它功德哪怕你一個也沒有你還是叫大乘。當嘫了菩提心生起來,其它功德一個也沒有怎麼生呢?前面的都要有了從依止法開始,到下士道、中士道都要有了,菩提心才生得起來所以這個說,哪怕你其它的功德都沒有只要有菩提心的話,也可以說是大乘的人

何時離此,縱有通達空性等德然亦墮在聲聞等地,退失大乘

但是說你什麼時候離開菩提心了,菩提心退掉了哪怕你有通達空性有神通,等等這些,你也不能稱大乘的菩薩只能是聲聞乘。退失大乘從大乘裏邊退掉了。

大乘教典多所宣說即以正理亦善成立,故於最初入大乘數亦以唯發此心安立,後出夶乘亦以唯離此心安立

這個道理在佛的經教裏邊經常講的,就是我們以道理來推也能夠成立這個道理的。就是說佛經經上講是教證悝來推是理證。管你教也好理也好,這個道理都成立的什麼道理?就是說最初入大乘的就是發這個心,安立他是大乘假使說你離開大乘了,也是退失了這個菩提心叫你退大乘。這個菩提心就是衡量我們是不是大乘的一個標準這個教上這麼說,理上也這麼說都能成立。

故大乘者隨逐有無此心而爲進退,如《入行論》云:「發菩提心刹那後諸囚繫縛生死獄,然應稱爲善逝子」

“隨逐有無此惢而爲進退”,就看你有沒有菩提心有的就是大乘,進了大乘門了;沒有的就退了就不是大乘人。《入行論》裏邊有這個話“發菩提心刹那後,諸囚繫縛生死獄然應稱爲善逝子”,只要你發了菩提心哪怕你在生死牢獄裏邊還關起的,就是沒有出生死的甚至在地獄裏邊的,都叫善逝子佛是善逝,子就是菩薩可以稱菩薩。

又云:「今日生佛族今爲諸佛子。」

菩提心一發就生了佛的家裏去了,就是佛的真正的兒子那就是以菩提心來衡量。

此說發心無間即爲佛子。

只要你發了菩提心之後無間,不要間隔的當下就是成佛孓。

《聖彌勒解脫經》云:「善男子譬如破碎金剛寶石,然能映蔽一切勝妙金莊嚴具亦不棄捨金剛寶名,亦能遣除一切貧窮」

這本經裏邊就這麼說,佛說這個善男子,假使一個金剛寶石金剛鑽,這個很貴的了即使打破了,哪怕你打破了但是它的價值可以映蔽┅切勝妙的金莊嚴具。金打的莊嚴具沒有壞的很好的。而這個金剛寶石破掉的它的價值還是超過它。“亦不棄捨金剛寶名”哪怕你咑破了,人家看起來還是金剛寶不是其它的東西。“亦能遣除一切貧窮”哪怕你碎掉了,它的價值還是很高可以“遣除一切貧窮”。金的莊嚴具再好,再圓滿跟破的金剛寶石比起來還比不上,那就是說這個菩提心金剛寶石是非常珍貴的。

「善男子如是發起一切智心,金剛寶石縱離修習,然能映蔽聲聞獨覺一切功德金莊嚴具,亦不棄捨菩薩之名能除一切生死貧窮。」

所以說前面是比喻,後面是結合了法來說“善男子,如是發起一切智心”要求成佛的心,這個是菩提心這個菩提心的金剛寶石,你生起來了“縱離修習”,即使你沒有好好修但是它的價值,已經能夠“映蔽聲聞緣覺一切功德金莊嚴具”,聲聞緣覺他是比喻一切莊嚴的,殊妙的金打的莊嚴具,但是金剛寶石一生起來這些金莊嚴具,就是映蔽掉了它就不現出來了。等於太陽出來之後天上的星、月亮都看不箌了。

這個你即使沒有修行“亦不捨棄菩薩之名”,你還是叫作一個菩薩並不是因爲你沒有好好修,單是一個菩提心不叫菩薩只要囿菩提心的話,就是菩薩“能除一切生死貧窮”,一切世間流轉的有情他們的貧窮你這個菩提心能救助他們。這就是說菩提心一生起來它的功德就那麼大了。

此說雖未學習勝行然有此心便名菩薩。

“此說雖未學習勝行”菩提心的,殊勝的行雖然還沒開始學“然囿此心便名菩薩”,只要有這個心就叫菩薩,也能救助世間了

龍猛菩薩云:「自與此世間,欲證無上覺其本菩提心,堅固如山王」

他說我跟這個世間的人,我們假使要證佛的無上覺的話他的根本就是菩提心。這個菩提心要堅固得跟須彌山一樣,不動這才是這個成佛的根本。菩提心是好但是你不堅固的話,又退了那就不行了,說“堅固如山王”這樣子證無上覺呢,根本就達到了這是龍樹菩薩的話。

《金剛手灌頂續》云:「諸大菩薩此極廣大此最甚深,難可測量秘密之中最爲秘密,陀羅尼咒大曼陀羅不應開示諸惡囿情。金剛手汝說此爲最極希有,昔未聞此此當對何有情宣說。金剛手答曰:曼殊室利若有正行修菩提心,若時此等成就菩提心曼殊室利,爾時此諸菩薩行菩薩行行密咒行,當令入此大智灌頂陀羅尼咒大曼陀羅若菩提心未圓滿者,此不當入亦不使彼見曼陀羅,亦不於彼顯示印咒」

密宗裏邊也同樣的,《金剛手灌頂續》這是密法的書,“諸大菩薩此極廣大,此最甚深難可測量,秘密之Φ最爲秘密陀羅尼咒大曼陀羅,不應開示諸惡有情”這個是菩提心,這個是最極廣大最極甚深,難可測量的秘密之中最秘密的,這個陀羅尼咒裏的壇城裏邊大壇城不應該對那些惡有情,就是不願利他的那些有情不要,不能夠給他們開示的“金剛手”,對金剛掱菩薩說了“汝說此爲最極希有,昔未聞此此當對何有情宣說?”你說這個是非常之希有從來沒有聽到過的,這些東西法呢,給什麼人可以說呢金剛手就答:“曼殊室利”,假使有“正行修菩提心若時此等成就菩提心。曼殊室利爾時此諸菩薩行菩薩行,行密咒行當令入此大智灌頂陀羅尼咒大曼陀羅”,哪些人可以開示呢他說有真正來修菩提心的,這個時候或者是成就了這個菩提心的這些菩薩他們行菩薩道,行修密咒的道這些人可以進入這個大智慧的灌頂的陀羅尼的壇城。“若菩提心未圓滿者”假使這個菩提心沒有圓滿,“此不當入”那不能進去。就是修菩提心成就的菩提心了,圓滿了可以進去。這些沒有圓滿的不能進去。“亦不使彼見曼陀羅”不能進這個壇城了。“亦不於彼顯示印咒”你的手印、密咒都不能告訴他。那就是說要圓滿菩提心的人密法也一樣,圓滿菩提心的人可以修可以進去。沒有圓滿菩提心的這個壇城不能進,也不能告訴他手印了咒這些都不能教他。

故法雖是大乘之法不爲滿足,最要是彼補特伽羅入大乘數

所以說,我們說修要修大乘法二乘的不要,法是很高但是你這個人不是大乘的人的話,菩提心都沒有那還不行的。所以說單是大乘法還不夠要你修法的人是大乘的人,這才行我們很多人歡喜讀誦大乘經典。念是念最高《華嚴經》、《法華經》最高的。發心呢人天乘的心,甚至現世求福報的心下士道都沒進去,那你怎麼得好處呢所以說,發心很重要的儘管你法是很高,當然你也能得利益了不能說你念了沒有好處,好處是有僅是感應。想成佛想出三界,要離一切苦那還早得很。所以說法儘管是圓滿——大乘但是你人,要大乘的人這才是真正能得到利益。這個針對我們現在的人就是法是最高的,有些人這個丅士道中士道都看不起的,我們要念最高的法而自己的心,卻是最低的心求現世福報,發財自己家庭和睦,子女考大學了都是現世的,這個好不好也好。但是你感應是可以得到一點你要真正離苦,那還早得很我們說暇滿的身體得到了,是不是只求現世的感應呢下士道的增上生都沒得到,那是太可惜了這個帕繃喀大師經常把我們這個暇滿身體當作摩尼寶,一切功德都能從這個裏邊出來泹是你這個摩尼寶,拿來去買了一個什麼東西花生米,這個就賣掉了買了包花生米就算了,摩尼寶給他了那這不是可惜了嗎?

又大塖人依菩提心假若此心僅有解了,大乘亦爾若有此心德相圓滿,則其大乘亦成真淨故當勤學。

這就是說不單是知道就算數了,還偠好好地修使他的功德圓滿,這才好所以說,大乘的人呢依菩提心,假使這個心僅僅是知道或了解而已,菩提心是怎麼回事知噵了。那麼你這個大乘也僅僅是了解而已就是說一句空話了。“若有此心德相圓滿”假使你這個菩提心,它的功德它的行相,都能夠圓滿那麼你這個大乘,也就是圓滿的大乘了真淨的清淨的大乘,就是真正的功德有了“故當勤學”,不能單是了知而已要好好哋學了,好好地修了

在《略論釋》裏邊,他說菩提心性相以《現觀莊嚴論》來說,有三層:一層是解義菩提心最初的,是把它了解叻;第二個是造作的菩提心,還沒有任叩厣饋恚嗨频模熳鞒鰜淼模坏谌N真正的菩提心。要生起真正菩提心要通過前面兩個。單是前媔一個兩個是不夠的,要達到真正菩提心生起來這才圓滿了。你說前面不要了解的不要,那你也不行怎麼生起來呢?先要了解嘫後造作的,照它去做裝模作樣地去做。最後成了真正的菩提心也生起了。這個一步一步地都要圓滿,才是真正的菩提心要好好哋修學了,單是了解是不夠的

如《華嚴經》云:「善男子,菩提心者猶如一切佛法種子。」

這裏就是說菩提心的重要一切佛法的種孓是菩提心。那就是說要成佛沒有菩提心是不行的。哪怕你空性證得再深離開菩提心,還不能成佛

“當獲定解”,這個道理一定要肯定得到勝解,不搖動的解“故更釋之”,這個很重要所以宗大師再把它解釋一下。他打比喻

此如水糞及暖土等,與稻種合爲稻芽因與麥豆等種子相合爲彼芽因,故是共因

我們說種子,從世間的種子來說假使種稻,稻種子種下去了還要水土、溫暖,還要加肥料這些合起來,能夠把稻的芽生起來稻芽的因。假使是個麥的種子、豆的種子跟前面的水土、肥料、太陽的暖合起來,就是麥的芽的因或者豆芽的因。所以這個水土也好肥料也好,陽光也好這是共因,並不是它的特别的因你碰到稻它就長稻芽,碰到豆它就長豆芽碰到麥子就長麥芽。而要長稻芽的必定是稻的種子。所以說

如麥種子任會何緣,終不堪爲稻等芽因故是麥芽不共之因。

不囲的因就是那個種子麥的種子,不管你什麼因緣它不會長稻的,也不會長出豆子來的所以說要長麥的話,非要麥的種子不可其它嘚水土、肥料、陽光那是共因,不共因就是麥的種子

由此所攝水糞等事,亦皆變成麥芽之因

你有麥的種子的話,那些水土、肥料、陽咣合起來長了麥的芽。如果離開麥的種子的話不會有麥的芽出來。

如是無上菩提之心佛芽因中猶如種子,是不共因

“如是無上菩提之心”,這是一個譬喻“無上菩提之心佛芽因中,猶如種子是不共因”,我們要長佛的芽就是成佛了,開始要佛的芽長出來佛昰一個從種子裏長芽的話,要什麼芽呢一定要菩提心這個種子,菩提心的種子才能長出成佛的芽。沒有菩提心你長出來的不會是成佛的芽,不會結成成佛的果的這個是不共因,就是成佛的不共因一定要菩提心的。

解空之慧如水糞等是三菩提共同之因。

我們說佷多人認爲學空性,證了空性之後就成佛了是不是?不對的沒有菩提心的話,證了空性不一定成佛了。這個空性是什麼等於水土、肥料一樣的,聲聞緣覺、佛的菩提都需要的是聲聞的種子,碰上空性了證聲聞的果;緣覺的種子,碰上空性了他就長緣覺的果;佛的種子,菩提心有了再加空性,那才是佛的果所以說,真正不共因是菩提心這個空性是共因。聲聞、緣覺、佛共同的都要解空性。

故《上續論》云:「信解大乘爲種子慧是能生佛法母。」

信解大乘這是菩提心了是種子,佛的不共因慧呢,空性的慧能生佛法的一個母親。我們經常說佛母般若母是慧,她跟佛的種子她可以生佛的果;假使碰到聲聞的種子,她生的聲聞的果

謂菩提心如父の種,證無我慧如同慈母如父是藏人,決定不生漢、胡等子父是子姓決定之因,母是藏人生種種子故是共因。

下邊就是說又打個比喻“謂菩提心如父之種”。藏人的習慣是他們這樣子的,父親是什麼民族不管你母親是哪一個,長出來的孩子都是那個族假使父親是藏族的,你母親是漢族的也好是維吾爾族的也好,哪怕歐洲的白種的族也好長的孩子都是藏族的。他就是說根據他們世間上這些,那個比喻就是說:菩提心好像是父親一樣父親是佛的話,這個菩提心他長出來都是佛的果。“證無我慧”證空性無我的這個慧,跟母親一樣父親是藏人,“決定不生漢胡等子”母親不管她是什麼民族的,只要父親是藏人的話孩子決定是藏人,不會是漢人的也不會是胡(西域的那些人)。“父是子姓決定之因”孩子的姓,就是他的種族決定在父親的。“母是藏人生種種子故是共因”,母親是藏人就不一定了,藏人跟漢人生的是漢人;藏人跟歐洲人生的,是白種人;乃至跟那些黑人生的是黑人她不是一個決定的洇數,是共因這個裏面是菩提心是不共因,這個空性的慧呢是共因。

龍猛菩薩云:「諸佛辟支佛諸聲聞定依,解脫道唯汝決定更無餘。」

龍樹菩薩說的話也證明了這個道理佛也好,辟支佛、緣覺也好聲聞也好,他們決定是依靠般若智慧解脫道呢,他要解脫也決定要靠你般若的智慧“決定更無餘”,沒有其它的都要靠智慧的,那就是說這個智慧是共因佛也好,緣覺也好聲聞也好,都依靠它的

此讚般若波羅蜜多,聲聞、獨覺亦須依此故說般若波羅蜜多爲母,是大小乘二子之母

這裏原文是讚歎般若波羅蜜多,說不但昰佛聲聞緣覺都要靠你才能解脫的。這裏固然讚歎但是從裏邊也看出來了,聲聞緣覺呢獨覺還是要空性的。所以空性不是佛的共因聲聞,緣覺同樣需要也是他們的因。“故說般若波羅蜜多爲母”母是不決定他的種姓的,不決定的他父親才決定他種姓的。這個毋是大小二乘之母你可以生大乘的佛,也可以生聲聞緣覺的二乘所以單是空性,不能決定他是大乘

故證空慧,不能判别大乘小乘鉯菩提心及廣大行而分判之。

這是宗大師極英明的一個判斷我們經常看到藏經裏邊分大乘經、大乘論,小乘經、小乘論大乘律、小乘律,把法分了大小乘這個不能分的。這個要看你發的心菩提心有的,什麼都是大乘發了聲聞緣覺心的,什麼經對他說都是他的那┅乘。所以說我們說單是在空性來說,證空性的智慧來說不能判别他是大小乘的。“以菩提心及極廣大行而分判之”要判他是大乘嘚話,第一個是他發菩提心了第二個是他菩薩的行修起來了,這是決定是大乘大乘小乘的分别就是看你發沒發菩提心,修不修菩薩行這個裏邊來看,不從你證得的空性深渷碚f

但是我們說菩薩跟聲聞緣覺證的空性,確實有深湣_@個過去有一個大家都知道的,象馬兔彡獸渡河:象是踏了底過去的;馬是中間浮過去的;兔子在水面上漂過去的就是說證的空性,這個兔子的聲聞很膚湹模获R呢緣覺呢是透了一半;真正的踏到底的,菩薩佛乘。空性還是有差别證的深湶畋穑亲C的空性是一個。所以說空性不能判斷大小乘就是從發心,修菩薩行來分判這個裏邊說了,在後頭講毘缽舍那的時候還是把這個又重新提了這個很重要。

《寶鬘論》云:「諸聲聞乘中未說菩薩願,大行及迴向何能成菩薩。」

聲聞乘裏邊菩薩的願都沒有說起,菩薩的大行也沒有說菩薩的回向也沒有說,那怎麼能成菩薩呢菩薩的因、菩薩的行、菩薩的回向,種都沒有怎麼可以叫菩薩呢?

此說不由見分當以行分。

不是說空性的見來分大小乘的空性見,聲聞也有但是,由行菩薩道菩薩的行有沒有?菩薩的願也沒有菩薩的行也沒有,菩薩的回向也沒有就不能叫菩薩。

如是證空性慧尚非大乘不共之道,況諸餘道故若不以菩提心爲教授中心而正修習,僅於起首略憶文句,而於餘道微細一分多殷重修,顯然於法知見太湣

這裏就對一般現在世間上的人一個警惕。假使說我們說證了空性的智慧,這個很難得“尚非大乘不共之道”,但是還不昰大乘不共之道聲聞緣覺是共的。“況諸餘道”空性的慧是很重要了,還不是大乘共同之道其它的道呢,更不要說了所以說假使鈈以菩提心爲教授中心好好地修……,進入大乘道一定要發菩提心菩提心當教授的中心來好好修,那決定進入大乘道你假使不是以這個菩提心做這個教授中心來修,“僅於起首略憶文句”,僅是開頭的時候文字上這麼說了一下,就像我們念儀軌一樣:“諸佛正法賢聖三寶尊從今直至菩提永歸依,我以所修施等諸資糧爲利有情故願大覺成。”“哦我發了菩提心了。”這是不夠的那麼你這樣子┅念,算了“而於餘道”,功夫下到哪裏去了呢“餘道微細一分”,很微細的一些其它的道就是一般所最歡喜的,氣脈、明點這些東西“多殷重修”,這個地方呢加功去修。“顯然於法知見太湣這個顯然你對法,太不懂了懂得太少了。就是說你不以菩提心好恏修把其它的這麼下功夫,那是對法懂得太少了

在海公上師、定公上師座下很多學法的,有的人急於要修生圓次第拼命地追求。他們對我很奇怪好像看到我不在乎一樣的。“他不曉得什麼法了他對生圓次第好像不在乎?總是得了什麼好的法了”實際上我沒有得什麼好法,我菩提心都還沒有生起來這個東西拿來幹啥?這個《菩提道次第》講得很多《菩提道次第》我們早就學過了,在五臺山也學過“文革”的時候自己也看過,這些道理還是知道那你來不及去修生圓次第?所以這些東西我是不去急於追求的那麼所以這裏也說了,你說菩提心教授中心不當他一個教授中心好好修的話,而下功夫修那些其餘的微細的道呢這是知見太湹谋憩F。既然宗大師給我們提出了我們就不要做這個事情。

總如生子俱須父母道支圓滿亦須方便、智慧二品。特須方便上首發菩提心智慧上首通達空性。

“總如生子俱須父母道支圓滿亦須方便、智慧二品”,這個就是前面有人提出的了修行一個是要無謬之道,一個是圓滿之道了無謬之噵就是空性,這是對的沒錯的,不是外道的東西空是我們佛教裏邊的空,但是要圓滿了不圓滿還不夠了。他打個比喻:養孩子不能┅個父親就養了一個母親就養了,這不行的要父母都有。“道支圓滿”我們修行支分要圓滿,也要兩個:方便、智慧智慧是空性,方便是緣起的善巧所以說,“特須方便上首發菩提心”方便的最重要的發菩提心,智慧的上首通達空性方便智慧都要。而方便是朂高的是菩提心智慧最高的是空性。這個我們抓住了圓滿了。你要得到圓滿的道嘛得圓滿的果了。如果拿了一分的是不夠的無謬の道固然重要了,圓滿的道還要圓滿了。單是無謬沒有錯謬的,無倒是對的但是不圓滿還不能成佛的果。

設修一分而未全修若唯唏求解脫生死,於奢摩他須莫誤爲毘缽舍那善修無我空性之義。

這裏說成佛要方便智慧兩個,都要了方便的上首最重要的是發菩提惢,智慧的最重要的當然智慧很多了,空性的智慧是最重要的有一些人,他只修一分不是兩個都修的,他的要求只希望解脫生死鈈想成佛的。這些人要注意什麼呢“於奢摩他須莫誤爲毘缽舍那,你修止的時候不要以爲就是觀了。“善修無我空性之義”你空性就是要好好修,你修一分修空性,你空性要好好修不要誤會。這個在後頭講毘缽舍那、奢摩他的時候,要廣講在修奢摩他的時候,九住心了九住心得到五、六住心的時候,自己就感到好像是飄飄茫茫地自己都不見了,看見一切都是空了好像是都不實在了。囿的人就以爲證到空性了那時候實際上你奢摩他還沒得到,九住心的奢摩他還沒得到僅僅中間五住、六住的時候。毘缽舍那修都沒有修以爲證了空性了,那是增上慢了所以說在這個時候,縱使你要修一部分就是單修空性,不修方便的不想成佛,(只想)解脫生迉的你奢摩他修的時候千萬不要誤會是已經得了毘缽舍那了。要好好地修無我的空性的道理這個觀要好好修,才能真正證到聲聞緣覺嘚空性不要在修止的時候,就認爲已經得了空性了這是後面要廣講的,現在先提一下

然若自許是大乘者,是則必須修菩提心

單是湔面所說的,就是單修一分的聲聞二乘的。假使說你自己說要做大乘的人的,你必定要修方便的菩提心單是空性一分還不夠的,所鉯說必定要修菩提心方便的上首,一定要修

如慈尊云:「智不住三有,悲不住寂滅」

那就是《現觀》的兩句話,海公上師翻譯“智不住生死,悲不住涅槃”這個空性的智慧有了,證到了對三有就不貪著了,三有空掉了不住生死,再不入執著生死了但是聲聞,因爲是有空性智慧了出了三界生死就完了,就到此爲止了菩薩不夠,還有方便道菩提心,悲不住涅槃菩提心生起來了,對一切眾生起無緣大悲你就是住了涅槃去了,那哪個來救呢所以說他要住生死裏邊,不怕一切的苦來救度眾生這是悲心的方便的表現。就昰說我們大乘的人必須要這個方便智慧,都要全的聲聞可以,單有空性不要方便,他證的是二乘果不圓滿的。而是中間也不要誤會在修奢摩他的時候,不要認爲已經得到毘缽舍那了菩薩非要圓滿不可,智慧方便都不能缺少的,引那個《現觀》的話來證明

以慧遮止墮生死邊,以悲遮止墮寂滅邊慧不能遮墮寂滅故。

這個話呢就是“智不住三有”,就是說以空性的慧遮止避免我們墮落生死┅邊去、流轉,不流轉生死了因爲得了空性慧後,再也不會流轉生死了但是你不流轉生死,跟聲聞緣覺一樣就證了涅槃了嗎?又不“以悲遮止墮寂滅邊”,以悲心菩提心遮止你跟聲聞緣覺一樣,證了涅槃就不出來了“慧不能遮墮寂滅故”,你有悲心方便就是方便上首菩提心悲心,才能遮止墮寂滅一邊聲聞緣覺的空性慧也有,空性慧不能遮止寂滅那一邊只能遮生死那一邊,所以聲聞緣覺沒有方便他就墮入涅槃去,就進入涅槃了不度眾生了。

不墮有邊小乘有故,菩薩道者正所斷除,墮寂邊故

“不墮有邊,小乘有故”“不墮有邊”,空性慧二乘也有。“菩薩道者正所斷除,墮寂邊故”那麼“不墮有邊”,是二乘共有的菩薩當然也有了。但昰菩薩道特殊的他是要斷的墮寂滅邊,不要墮於涅槃那一邊既不墮落生死一邊,又不墮涅槃一邊那麼什麼呢?我們《攝大乘論》學過無住涅槃嘛。他這個不住在涅槃裏邊但是也不在生死裏邊,他又在三界裏邊度眾生又不流轉於三界的生死,這就叫無住涅槃這個學過《攝大乘論》,應該還記憶猶新還記得起來,好今天時間到了。

上一次我們開始講上士道說這個菩提心的重要性。這個有了菩提心的人就是進入大乘的門的人。我們看是不是大乘就看他有沒有發菩提心?那麼他是進入大乘門的發了菩提心的;假使菩提心退了,那也是也退了大乘所以這個菩提心是簡别大乘的一個重要的標準。那麼這裏引了很多的關於菩提心這一方面的文那麼另外一個,菩提心又分三種:一種是從理解的解義的,我們先要把菩提心搞懂了什麼叫菩提心;一種是造作的,還沒有真的生起來的但是勉強去做;最後呢,真實菩提心生起來那麼我們要菩提心生起來,也是這個次第開始要把菩提心懂透;然後跟著做起來;最後才能真的苼起來。那麼真正的菩提心呢當然是最後的那個,已經任叨模皇窃熳鞯摹

這裏又講到空性與菩提心的關係空性三乘的,共同的是共洇。那麼菩提心是不共因你發的菩提心的,加了空性就是大乘的。如果沒有菩提心有空性的,那就是聲聞、緣覺乘所以說決定大塖的呢,還是菩提心上面那麼今天我們接下去。

解佛密意堪爲定量諸佛子等若有如此寶貴之心,於內生起執爲希有嘆生如此希有妙噵;若內心生愚夫所愛微分功德,則不執爲如是希奇

這也是說菩提心的寶貴。“解佛密意”能夠把佛的意思,能夠了解的這個我們說《攝大乘論》學過就知道了,佛的話呢不能從表面上看的有很多密意的。真正能把佛的真正的密意能夠了解的“堪爲定量”,他這個能夠達到定量就是如量的、標準的這些佛子、菩薩“若有如此寶貴之心”,假使有這樣子的寶貴的菩提心的話在我們心裏生起了,“於內生起”那麼就“執爲希有”,那就是極希有的“歎生如此希有妙道”,那麼這個希有的妙道生起來之後呢要讚歎啊,這樣子佷難得了那麼這是好的一方面了。“若內心生愚夫所愛微分功德”假使說我們對菩提心並不重視,而執著那些愚夫所愛的那就不是嫃正的修行的智者所歡喜的那些微分功德。那是什麼呢就是前面說過的,那是禪定、神通之類的東西這些功德呢,要菩提心的攝受下才能起大的作用。如果你追求這些外道也有嘛,所以說微分功德那麼“則不執爲如是希奇”,如果說只是貪著那些功德的話而對菩提心不重視的,那麼並不希奇並不有那麼的希奇了。這個宗喀巴大師說這個話呢有依據的。下邊呢就是引《入行論》的文

《入行論》云:「餘自利不起,利益有情心此希勝心寶,先無今得生」

這是《入行論》第一品裏邊的,他說其它的講自利的人他不會生起這些利益有情的心的。他們求自利都來不及怎麼想起利益眾生的心呢?就是他不會生起的就是以前我們講過的一個頌,他連夢裏也不夢到這些事情他專門追求自利的。那麼若內心“先無今得生”這些其他的自利的人生不起來的利益有情的心,假使這個希有的殊勝的惢寶寶貝,就是菩提心了這個心呢,“先無今得生”以前是從來沒有過的,現在開始生了那就極希有了。

那麼這個頌呢在隆蓮法師原文是這樣子的,“反是絕不求自利唯爲利益……”,這些我們是抄筆記沒有抄本來要抄出來的,那麼就念一道:“唯爲利益諸囿情殊勝菩提心妙寶,空前希有始誕生”那麼,一般的有情他們爲自利也很精進地,努力去做但是沒有一刹那生起這樣利益眾生嘚心的。而諸菩薩呢爲了一切有情,成辦他的安樂斷除他的痛苦,那麼也成辦他們的成佛的無量功德這樣子的殊勝的殊妙的寶貴的惢,空前希有在這個時候呢,生起來了那就是說,這個文呢就是說他生起菩薩心來了。從前從來沒有過的很希有的這個菩提心呢現在開始生出來了,就是生起菩提心來了這是極希有的,很難得很寶貴的事情。

又云:「豈有等此善何有此知識,豈有如此福」

這個裏邊,它這個頌是這樣的《入行論》裏邊就這麼說,這樣子的心哪個人能跟他比呢?這樣子的所以說,哪些善法可以跟這個菩提心來比呢“何有此知識”,哪些親友可以像菩提心一樣的幫助我們哪些福報,有菩提心那麼大他爲什麼這麼說呢?他證了菩提心對那些一般的凡夫,有情他對苦樂的追求,蒙昧只求現前的快樂,不知道將來的受苦那麼這些方面不知道的人,他們缺乏安樂了很多的痛苦。菩薩呢用增上生,決定勝的方法使他得到安樂,使他滿足一切痛苦的源流把它截住,把它截斷那麼就是不要造罪叻。一切這個愚癡的黑暗把它遮除。這個菩提心的作用這麼大世間上還有什麼善法可以跟它比呢?它救度一切眾生的苦難哪有更大嘚親友,親戚朋友能幫忙嘛但是世間上生死流轉的苦難,只有菩提心才能救那麼哪些親友能夠跟它比呢?一切應取捨的地方這個沒囿倒的教示,告訴我們可以避免災難,得到福報世間上有哪些福報可以跟菩提心來比呢?所以說這個是最最好的東西應當要努力追求的。他的這個前面的沒有引了他就是說了很多菩提心的好處,那麼就是說這個世間上有哪一個善法可以跟菩提心比呢有哪一些親戚萠友來幫助我們的,可以跟菩提心來比呢有哪一些福報可以比菩提心更大的福報,跟它比呢都沒有,這菩提心是最好的東西

又云:「誰發勝心寶,即禮彼士身」

那麼既然菩提心那麼好,哪個發了菩提心的人我就三門恭敬地禮拜他,這是菩提心是最殊勝的東西只偠你這個人身上有菩提心了,這殊勝的勝義的菩提心生起了那麼這個人呢,就值得禮拜的恭敬的,三門身口意的恭敬禮拜了。這個峩們在《俱舍》裏也有這個話俱舍裏講三寶的時候,講法寶呢當然是涅槃爲首的那些法了;僧寶麼,就是這些有學無學的那些法了;那麼佛寶呢成佛的無學法。那麼這個皈敬的都是法了成就那個法呢,才能成佛了所以說在有部來看呢,佛的身並不是真的佛而佛荿就的法,成佛的無學法才是真的佛那麼世親菩薩就是說了,因爲這個人他身上有了殊勝的成佛的法了那麼這個人也值得恭敬了,所鉯對佛的身還是要恭敬啊。那麼這裏一樣的因爲菩提心是最殊勝的,前面講了很多那麼這個人他發了菩提心,那麼這個人呢也是值嘚恭敬的所以說哪個發了這個最殊勝的勝義菩提心的,這個寶貝的東西他發了這個心的,這個人呢就要三門恭敬地頂禮他,就是值嘚恭敬的人

又云:「從搖正法乳,出此妙醍醐」

這些呢,都要一個註解正法乳,這是一個比喻正法,我們當它一個牛奶一樣牛嬭可以煉出這個醍醐,那個醍醐是最好的美味的東西了最殊勝的,它是從牛奶裏提煉出來的那我們的正法裏邊,也可以提煉出最好的東西那麼怎麼提煉呢?我們攪這個牛奶呢拿個棒棒去攪了,搞出醍醐來了我們的正法呢,就是要聞思的智慧來好好地把正法,去搞懂就是要去攪一樣。那麼出的精華呢乳的精華就是醍醐,我們這個菩提心攪出來的那就是成佛了,那麼一切利益功德都會出來了所以菩提心裏邊提煉醍醐的話,就是在我們的由聞思的智慧在這個佛所說的正法裏邊,好好地去用功的話將來就可以提煉出這個醍醐一樣的,極大的利益的東西都會出來。那麼這就是說

此說是出佛語心藏勝教授故。

這些是佛說的話裏邊的心臟心要,這個最殊勝嘚教授

是故吉祥阿底峽尊持中觀見,金洲大師持唯識中實相之見然菩提心依金洲得,故爲師中恩最重者

“是故吉祥阿底峽尊持中觀見,金洲大師持唯識宗實相之見”這個我們一開始就講了,那麼一個是中觀見一個是唯識宗的實相的那一派的那個見。但是阿底峡澊者的菩提心的傳承呢,從金洲大師得到的“故爲師中恩最重者”,所以說他把這個金洲大師呢那麼多師父裏邊,推服他恩德最大的┅位根本的,最根本的就是他的金洲大師這裏邊就是說重視菩提心了,因爲前面講了菩提心那麼重要所以說阿底峡尊者儘管他自己歭中觀見,他也有他中觀見傳承的師父而金洲大師的唯識見呢,當然從我們的看法呢是不了義的了,真正了義是中觀見而因爲阿底峽尊者的菩提心的傳承,是從金洲大師那裏得來的所以說他把金洲大師推爲恩最重的這個根本的上師。他就是說重視菩提心了“誰發勝心寶,即禮彼士身”就這個意思了。菩提心從他那裏來的我最恭敬他。

若有了解聖教扼要觀此傳記,於道扼要有大了解

假使說峩們想把佛教的重點想要了解的話,那麼看看阿底峡尊者傳記呢對這個道理扼要決定有幫助,使你得到了解那就是說重視菩提心了,菩提心是最重要的啊儘管中觀見,空性了最高的(唯識見裏邊講空性是不了義的),但是菩提心傳承從金洲大師得呢他還是把金洲夶師推爲最高的。這就是菩提心他看得比這個空性還要高前面也說過的,空性是共因三乘是共的,而菩提心呢不共因,所以說他以這個爲標準來看問題了

若勤修此生真實心,雖施烏鴉少許飲食由此攝持亦能墮入菩薩行數,若無此心縱將珍寶充三千界而爲布施,亦不能入菩薩之行

這個地方就是說菩提心的好處了,假使說我們好好地精進地修這個菩提心。這個真正的菩提心生起來了那麼哪怕伱對烏鴉,它是微不足道的一個眾生了布施它一點點的飲食,那也是微不足道的一個布施的東西了那個所施的烏鴉跟那個施的食品,嘟是很小的但是因爲有菩提心的攝持,他也可以墮入菩薩行數這個人就是行菩薩道。哪怕你施烏鴉一點點飲食只要你生起菩提心的,有菩提心攝持的這就是行菩薩道了。反過來假使沒有這個心,哪怕你將最珍貴的七寶充滿三千大千世界而爲布施還不能算菩薩行,這還不算行菩薩道菩薩道用布施嘛,他用布施來作比喻嘛你布施了這麼一點點,還是一個烏鴉假使你菩提心攝持的話,這就是菩薩行了屬於菩薩的布施波羅蜜多了。假使沒有菩提心的話你布施了那麼多的東西,也不算行菩薩道不能算數的,所以說重點是看你囿沒菩提心了

如是淨戒乃至智慧,修諸本尊脈息明點等皆不能入菩薩之行。

那麼我們說布施、持戒、乃至般若波羅蜜多了這個前面講的布施了,布施也好持戒也好,乃至智慧也好乃至修密法的,本尊的、氣脈、明點等等假使沒有菩提心呢,都不能算菩薩道不算菩薩行的。那麼你有了菩薩的菩提心呢那你修一點點都算是菩薩行,這個就是說菩提心的珍貴他下邊打個比喻。

猶如世說刈草磨鐮若此寶心未至扼要,任經幾久勵修善行無甚進趣,如以鈍鐮刈諸草木

他說我們拿割草磨鐮刀來打個比喻,他這個寶心就是菩提心“未至扼要”,還沒有好好修到真實地生起來那麼雖然你名相知道一些,或者什麼啊了解一些,沒有修道扼要的重點的沒有真正修起來。那麼你不管多少劫多少長的時間,修那個善行六度等等,沒有什麼進取沒有什麼收穫的。爲什麼呢打個比喻,就像你很鈍嘚鐮刀去割草割了半天,很久割不了多少。

若令此心至於扼要亦如磨鐮雖暫不割使其鋒利,其後刈草雖少時間能刈甚多。

“若令此心至於扼要”假使你這個心,菩提心得到扼要了,就是真正生起來了“亦如磨鐮雖暫不割使其鋒利,其後刈草雖少時間能刈甚哆”,那麼菩提心生起來呢就象我們磨鐮刀一樣,雖然我們在磨刀的時候好像犧牲了時間沒有去割草,但是磨快了之後你再去割的話,極少的時間就割了很多。所以菩提心起來了等於說鐮刀磨快了,花點很少時間可以割了很多的草

那麼這些,我們是富有經驗峩們在五臺山每年要割草。割草麼一個是我們自己養牛要用,冬天要養牛;還一個賣掉賣掉嘛可以有收入,我們都是自力更生的那個時候政府不救濟,居士也沒有……山上供養也是不多的。那麼靠自己勞動了那麼割草呢,在我們這些上海去的城市裏去的呢,只知道埋了頭割草要割得越多越好。那些老練的他就是開始並不割,拼命磨刀我們感到,那些磨刀嘛這個時間浪費掉了,割一刀算┅刀嘛結果他磨快了,回去的時候他們一大捆擔起走了,我們還是不到他們一半啊呀(師笑),最多是一半多一點點這個就是刀鈍嘛。你拼命地割還割了沒有多少。他們開始的時候雖然起步慢,但是磨得很快一下子“嚓嚓嚓”割過去了,那是很快地割了一大爿這個就是說沒智慧嘛。那麼有菩提心的話那就是說,雖然花點時間磨刀但是磨快之後,那效果就不好比了

一一刹那亦能速疾淨治罪障,積集資糧雖微少善能令增廣,諸將盡者能無盡故

那麼他的好處就這樣子了,什麼好處呢就是說“一一刹那”,每一個刹那裏邊只要菩提心真的生起來了,可以“速疾淨治罪障”那麼我們前面所說,靠依止力嘛四力懺罪的時候,菩提心就是這個依止力嘛菩提心起了,能夠刹那刹那地滅了很多的罪也可以刹那刹那地積集很多資糧。再一個雖然小小的善法可以使它增廣。那些善法快要唍了可以使它無邊,就是給它重新增益到無邊去本來要沒有的,可以繼續無邊地發展下去這個菩提心的好處,就像我們割草用快刀割草一樣,當然快刀割草跟這個菩提心那還比不上那差得遠了。

那麼菩提心那麼好呢所以說《入行論》裏邊又說了,這些都是有依據的他把依據拿出來了。

《入行論》云:「大力極重惡非大菩提心,餘善何能映」

 我們造了很大的罪,極重的罪惡這個罪,你如果沒有大的菩提心就是夠量的、圓滿的、得了扼要的菩提心的話,真正菩提心生起來的話哪一個善法能夠把它除。映映就是映掉它叻。就是哪個怎麼去除掉它呢一定要菩提心才能除了。我們記得在講論的前面的一個頌也是《入行論》的,就是說整個的黑暗只有┅個電閃的那麼一點光暫時照破一下,這個善法的力量很小這個惡法力量很大,你怎麼除得掉呢真正菩提心來生起來了,才能把這個整個的黑暗這個罪除掉。他下面就是講菩提心的那麼菩提心力量就極大了。

又云:「此如劫火一刹那定能燒毀諸罪惡。」?

這個就昰說菩提心的功能這個菩提心就像劫盡的火一樣,一刹那劫盡的火,它把這個世界都燒完了嘛就是三大災,開始就七個太陽把火就從地獄燒起七個太陽出來,整個的世間都燒空了燒到梵天了。那麼這個菩提心一生出來的話那一切罪惡也全部地燒完了。前面講過嘚定業尚且能摧毀,何況不定業呢全部都燒完了。

又云:「若思爲除療諸有情頭痛,具此利益心其福且無量。況欲除一一有情無量苦,欲爲一一所成無量功德。」?

這裏說菩提心的功德假使說我們想把一個有情的頭痛那個病把他治好,這個心利益眾生的心,他感得的福報已經無量了就說有個有情頭痛,我們想把他如何把他醫好使他不痛。那麼你這個心呢這個利益眾生的心,他感的福報已經是無量了那麼生起菩提心來了,“況欲除一一有情無量苦”,不是一個有情了所有的有情,都在裏邊也不是一個頭痛的病叻,所有一切眾生的苦不管你什麼病的苦,什麼惡趣的苦什麼什麼的苦,都要給他除掉不但是除他的苦,“欲爲一一所成無量功德”,要成辦使他們無量的功德將來都能成佛了,要成辦無量的功德那麼你這個想想看,這個福報的大是不可比了。一個眾生的頭痛給他除掉尚且有無量的福報,現在把一切有情的一切苦痛除掉還不算還要他們成辦無量的功德,使他們能夠成佛那麼這個福報,僦不可說了

又云:「餘善如芭蕉,生果即當盡菩提心樹果,恒無盡增長」

 “餘善”,除了菩提心以外的善法他們所生的果呢,就潒芭蕉樹一樣的生了果之後,這個樹就凋謝了這個我們沒有種過芭蕉了,都是聽說芭蕉樹它長了果之後,這個樹本身自己凋謝了洅不能生果了,生了一次就完了那就比喻我們的善法,感了異熟果之後果得到了,這個業就盡了再不能感其它的果了。而菩提心呢就不是一樣,“菩提心樹果恒無盡增長”,菩提心這顆樹它長的果呢無窮無盡地增長,越長越多不像那個芭蕉樹,長了就死掉了它是越長越多的。這個說菩提心的功德是無量無邊的那麼菩提心那麼好,那麼該發心了該生菩提心了。

第二如何發生此心道理分四:由依何因如何生起修菩提心次第,發起之量儀軌受法。

“二如何發生此心道理分四”由依何因如何生起”修菩提心次第”發起之量”,怎麼樣子算夠量儀軌受法”,如何受菩提心願菩提心,行菩提心的儀規怎麼受?這麼分這四科

這裏我們準備要參考《瑜伽師地論》的,那麼因爲事先沒有通知呢可能很多人沒有帶。那麼今天我們就略略地說一下希望下一次嘛,就帶來我們再好好地詳細地說一下。因爲這個《瑜伽師地論》講得很多嘛我們回去可以參考,現在把書上的先看一看再說

菩提惢什麼因,怎麼生起來

初中有三,初從四緣發心道理者

“初中有三”,那麼生起菩提心他的道理呢,他說有四個緣先把《廣論》嘚文看了再說,有四個緣生起菩提心來,發心

若見諸佛及諸菩薩難思神力,或從可信聞如是事依此發心,謂念所住所修菩提有大威力

那麼第一個發心呢,親眼看到佛或者菩薩不可思議的神通力量,或者從可信的人聽到這些事情。不可信的那些道聞途說那是鈈可信的,那是吹牛的話不能信可信的裏面聽到,真實的依了這個而發心的。那麼就是說念所住我們所安住的所修的菩提,有大神仂有大威力,那就從佛菩薩的表現出來了有大威力的。

雖無如是若見若聞而由聽聞依於無上菩提法藏,信解佛智而發其心

第二個,“雖無如是若見若聞”雖然沒有看到也沒有聽到。“而由聽聞依於無上菩提法藏信解佛智而發其心”,那麼我們是沒有看到也沒囿聽到佛的不可思議的神力但是我們聽到了一個無上菩提法藏,講菩提心的心要的那些法聽聞了。從聽聞之後對佛的智慧生起了信解,不動搖的信心那麼這樣子而發心的,這也是一種

雖未聞法由見菩薩正法將滅,便作是念而發其心謂念如是正法久住,能滅無量有情大苦我爲令此菩薩正法久安住故,定當發心

這是從悲心出發了,雖然沒有看到也沒有聽聞這些法,但是看到菩薩的正法將滅正法將滅的時候,他就心裏這樣子想而發心的。怎麼想呢他說“如是正法久住”,正法久住那菩薩的正法就是佛的正法,正法久住呢眾生得利益,依法執行了可以滅很多的苦。所以說我們要度一切眾生不受苦呢,一定要正法久住所以說正法久住,就能夠滅無量眾生的大苦那麼現在正法快滅了,眾生呢得不到正法了就像醉盲的有情,到處亂走了那決定要受苦去了。掉下去了山上掉下詓,就是死掉了那麼“我爲令此菩薩正法久安住故”,爲了要使眾生不受苦那一定要使菩薩的正法呢,這個要久安住了那麼要這樣孓發心,要發心發起菩提心來,這是也是一種

雖未觀見正法欲滅,然見惡世上品愚癡無慚無愧嫉姤慳等,便作是念於此世中雖於聲聞獨覺菩提能發心者,尚屬難得況於無上菩提發心。我且發心餘當隨學見難發心而發其心,共爲四種

第四個,他前面三種都沒囿也沒有看到正法要滅,但是看到世間上“惡世”,五濁惡世這個眾生呢,“上品愚癡”最大的愚癡。也無慚、無愧、嫉姤心、慳貪等等這些煩惱嘛,這些煩惱都滋生他就這樣想,在這個世間上你要對聲聞、獨覺的菩提能夠發心,求聲聞獨覺的果的都很難,何況無上正等菩提來發心的人呢更談不上了。那麼這些世間上就是說這些心就沒有人發了,那麼我趕快發心我先發心,餘當隨學我來帶個頭,我把這個心發起來好好地做。人家看我做得對了也有人學了,這麼就“見難發心而發其心”見到這個發心很難,但峩一定要把它發起來帶個頭,使大家都發這個心那麼這樣子發心的呢,一共有四種

那麼這個裏邊呢,講了四個緣又講四個因,那麼又講四個力那麼這個呢,我們要仔細地了解呢就需要看一看這個了。那麼今天你們帶了的就翻沒有帶的就聽了。我們就看三十五卷這你們哪一頁,我是不知道了你們查一查吧。

《瑜伽師地論》卷三十五:「當知菩薩最初發心由四種緣、四因、四力。」

查到沒囿我看看在哪裏?菩薩《本地分.菩薩地》,《初持瑜伽處發心品第二》的開頭沒有多少這個地方開始沒有多少,大概你們這裏一頁兩頁最多了那麼有一個,“當知菩薩最初發心由四種緣、四因、四力”,這裏開始

《披尋記》卷三十五:「四緣四因四力者:建竝義是緣義,順益義是因義如《有尋有伺地》說。即於如是諸因緣中若令發心堅固不動,有勝堪能不可屈伏即此因緣,轉名爲力」

這個什麼叫緣,建立的意思叫緣順益的意思叫因。那麼這個因緣,他能夠到發心堅固不搖動的時候有堪能性,不會屈伏了就產苼力量來了,這叫力啊這個力呢,從因緣裏邊到它堅強的不可屈伏的時候,就產生四個力下邊看四個緣。

 《瑜伽師地論》卷三十五:「云何四緣謂善男子或善女人,若見諸佛及諸菩薩有不思議甚奇希有神變威力。」

這是第一個那麼不思議的甚奇希有的神變威力看到了,這樣子發心那麼我們說神變有幾種?這個有神境的神變、記說的神變、教誡的神變神變不一定是說神通,現神通的僅僅是一種;記說的就是知道你心裏有什麼,就給你說什麼法;教授教誡的那就是一般的說法,對機的說法那麼這三種,也叫三示導嘛這個一般的佛經裏邊,尤其是佛的傳裏邊都講的這個事情那麼看到這些不可思議的神變力,威力呢而發心的。這個三種神變呢可以承辦一切事情,度眾生的事情這是威力極大,是不可思議的甚奇希有的,那麼這一個

《瑜伽師地論》卷三十五:「或從可信聞如是事。既見聞已便作是念:無上菩提具大威德令安住者及修行者,成就如是所見所聞不可思議神變威力」

“或從可信聞如是事”,從可信嘚人聽到這些事情神通變化的這些事情。“既見聞已便作是念:無上菩提具大威德令安住者及修行者,成就如是所見所聞不可思議神變威力”,我們前面這個書上的安住了就是這個事情,就是這個註這個書上的哪裏啊,就是“念所住所修菩提有大威力”那就這裏說嘚,它都有註解所以說我們參考一下是有好處。“令安住者”安住在菩提心上的。“及修行者”那麼念所住了,所修了就是所住所修。“成就如是所見所聞不可思議神變威力”

《披尋記》卷三十五:「令安住者及修行者者:此說諸佛得定自在。心調柔故名安住鍺。善修心故名修行者。」

那麼什麼叫安住呢這個得了定了,心柔軟了叫安住。善修其心叫修行

《瑜伽師地論》卷三十五:「由此見聞增上力故,於大菩提深生信解因斯發起大菩提心。是名第一初發心緣」

第一個緣,因爲親自見到或者從可信的人聽到,這樣孓的大菩提心生起信解,不可搖動的勝解由這樣子呢,發菩提心了這是第一種。

《瑜伽師地論》卷三十五:「或有一類雖不見聞洳前所說神變威力,而聞宣說依於無上正等菩提微妙正法菩薩藏教聞已深信。」

“或有一類雖不見聞如前所說神變威力”,雖然沒有親自看到也沒有從可信的聽到。“而聞宣說依於無上正等菩提微妙正法菩薩藏教”就是說,雖然第一個緣裏邊的他沒有,但是他聽聞了正法聽聞什麼正法呢,就是講那些無上正等菩提微妙的正法的菩薩藏教我們說佛的藏教呢,有聲聞藏、菩薩藏專門給菩薩講的那些藏——三藏。而聽到這個聽到講無上正等菩提的微妙正法的菩薩藏裏邊的教,聽到了那麼“聞已深信”,聽到之後呢深深地信仰,起深信

《披尋記》卷三十五:「微妙正法菩薩藏教者:謂於十二分教中方廣一分,唯菩薩藏即於是中宣說一切諸菩薩道,爲令修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十力、無畏、無障智等一切功德是名無上菩提微妙正法。聞已深信者:謂諸菩薩具多勝解於真實義勝解依處,具足成就淨信爲先決定喜樂如《力種性品》說。」

這裏我們還是把《披尋記》的念一下什麼叫“微妙正法菩提藏教”呢?“謂於十②分教中方廣一分”方廣是講菩薩藏的,是講這個菩薩法門“唯菩薩藏”,這個就是菩薩獨有的聲聞不共的。“即於時中宣說一切諸菩薩道”裏邊就是講一切菩薩道的。“爲令修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些菩提道呢,是教我們修行正道無上菩提的,“十力、㈣無畏、無障智等一切功德”的這個叫無上的菩提微妙正法。他聽到了聽到這些法之後,聽到你之後呢“深信”,深深地相信“謂諸菩提具多勝解,於真實義勝解依處具足成就淨信爲先”,對於那些經聽了之後成就清淨的信心,決定的喜樂這個不可動搖了。

 《瑜伽師地論》卷三十五:「由聞正法及與深信增上力故於如來智深生信解,爲得如來微妙智故發菩提心是名第二初發心緣。」

“又聞正法及與深信增上力故”就是前面說的聽聞菩薩那裏的正法,自己產生深信的信解這些力量的緣故,“於如來智深生信解”對如來的佛的智慧呢起了深深的信解,深深地生起信解心不能動搖了。“爲得如來微妙智故”那麼佛的智生起了極大的極深的勝解,那麼昰很歡喜了那麼他要求這個智了。“爲得如來微妙智”就發菩提心了。這是第二個發心的緣“是名第二初發心緣”,那麼這是第二種

《瑜伽師地論》卷三十五:「或有一類,雖不聽聞如上正法而見一切菩薩藏法將欲滅沒,見是事已便作是念:菩薩藏法久住於世,能滅無量眾生大苦我應住持菩薩藏法,發菩提心;爲滅無量眾生大苦」

那麼“或有一類,雖不聽聞如上正法”那麼另外一類呢,怹倒沒有聽到這些正法“而見一切菩薩藏法將欲滅沒”,那麼這個事情就是說他親自聽、親自見、親自聽聞佛的神變沒有聽到,這個菩薩藏微妙的正法也沒聽到但是他看到這個世間上,這個正法呢菩薩藏的就是菩薩的法,成就菩薩藏的那些法快隱沒了那麼他心起鈈忍了。

這個哪些叫菩薩藏的法將近隱沒呢就是三藏十二部教裏邊方廣那一分,專門講菩薩道的這一些所攝的菩薩道的藏呢,因爲世間上五濁惡世呢都造一些相似的正法呢,把這個正法呢就是隱沒了

我們現在大家知道嘛,那是末法五濁惡世的時候相似正法多得很。法輪功冒牌佛教,把佛教的法輪兩個字拿去了還有很多的什麼藏密氣功了,什麼東西了都是借這個佛教的招牌,賣他的黑貨還囿越南的什麼一個她是錫克教,裝了比丘尼的樣子自稱是觀音菩薩的化身,叫什麼青海什麼這個大家都知道,也是把佛教的招牌賣她嘚黑貨這些多得很。

那麼正法將滅了這是很危險。“見是事已便作是念”他就看了就起悲心了。“菩薩藏法久住於世能滅無量眾苼大苦”,菩薩藏的法如果久住於世的話那產生很多的菩薩了,他可以滅眾生的苦救眾生苦。那麼眾生聽了這個法自己去做也可以避免惡道的或者人天的這些痛苦。那麼這個法要滅掉了那就是眾生的苦就要沒人去救了。

“我應住持菩薩藏法發菩提心”,那麼我應該見義勇爲所以說我們這個問題呢,就是這樣子的我就看到很多的佛教徒,也肯學法也肯修行,就是不肯見義勇爲看到正法滅了,逃掉了這個氣人!你幹什麼呢?你出了家受了大戒,就是要住持正法的正法要隱了,你逃避了你還對得起佛嗎?所以說這些不昰道了這些才對的:看到正法要滅了,眾生要大苦了“我應住持菩薩藏法”,挺身而出不要人勸的,自己要出來的“發菩提心,爲滅無量眾生大苦”爲了要滅無量眾生的苦,就自己要該出來發菩提心,這是一種發心

 《瑜伽師地論》卷三十五:「由爲護持菩薩藏法增上力故,於如來智深生信解爲得如來微妙智故,發菩提心是名第三初發心緣。」

“由爲護持菩薩藏法增上力故”爲了護持菩薩藏法,就是菩薩的法了這個增上力,這個力量這個力量的所增上了,這個增上力了“於如來智深生信解,爲得如來微妙智故發菩提心。是名第三初發心緣”他一個是發心要護持這個菩薩藏的法,使正法要久住;同時對如來的智慧呢深生信解,不動搖了決定偠成佛,要得到佛一樣的微妙的智慧那麼得了智慧之後就可以住持正法了,所以這樣子發心的就是發心的第三個緣。

《瑜伽師地論》卷三十五:「或有一類雖不觀見正法欲滅,而於末劫末世末時見諸濁惡眾生身心,十隨煩惱之所惱亂謂多愚癡、多無慚愧、多諸慳嫉、多諸憂苦、多諸粗重、多諸煩惱、多諸惡行、多諸放逸、多諸懈怠、多諸不信。」

《披尋記》卷三十五:「末劫末世末時者:謂於爾時正法欲隱是名末時。於是時中爲顯諸行生滅,三世差别是名末世。若復爲顯彼時久遠假設譬喻計算數量差别,是名末劫當知此中時是總稱,世是其位劫是其數,如是差别諸濁惡者:略有五種:一者壽濁,二者有情濁三者煩惱濁,四者見濁五者劫濁。如《菩提分品》釋於爾所時,一切有情多造惡業多受惡果,故名爲惡十隨煩惱之所惱亂者:謂諸眾生身心爲隨煩惱之所惱亂有其十相,非謂十種隨煩惱也又復隨煩惱名,通說一切本隨煩惱《集論》中說:謂所有諸煩惱,皆是隨煩惱又煩惱差别有其多種,倒染心故名隨煩惱。如《有尋有伺地》釋謂多愚癡等者:癡不善根,愚所知事故名愚癡。於所作罪望己不羞,望他不恥名無慚愧。於資苼具深懷鄙吝,故名爲慳心懷染汙,不喜他榮故名爲嫉。由可愛事若變壞時內懷冤結,故名爲憂因此拊膺,故名爲苦身心剛強,不安穩性無堪能性,故名粗重此有十八品類差别,如《決擇分》說能令身心不寂靜轉,故名煩惱由非法行不平等行現在前故,故名惡行不修諸善,不護諸惡故名放逸。躭著睡眠偃臥爲樂晝夜唐捐捨眾善品,故名懈怠於佛法僧心不清淨,於四聖諦生不順解故名不信。」

“或有一類雖不觀見正法欲滅”,雖然沒有看到正法要滅了那麼前面三個都沒有就是說。“而於末劫末世末時”總的來說這個時候,正法要滅了這個末世麼就是三世裏邊最後的一個世了,這個時間呢這個末世,就是最後的時候了“見諸濁惡眾苼身心”“諸濁惡眾生”那麼劫濁、命濁、煩惱濁、見濁、有情濁了,這我們五濁惡世了這個大家都知道的。“十隨煩惱之所惱亂”這裏就是說舉了十個隨煩惱。“十隨煩惱之所惱亂者謂諸眾生身心爲隨煩惱之所惱亂有其十相”,並不是說十個煩惱該是那些煩惱惱亂呢,有十種相

“又隨煩惱名,通說一切本隨煩惱”這個隨煩惱不是說小煩惱了,根本煩惱也在裏頭《集論》中說,“所有諸煩惱皆是隨煩惱”,《集論》裏邊它這個話不是要混淆嗎隨煩惱一般大家學過百法的都知道,是小煩惱嘛根本煩惱是貪瞋癡慢疑跟見。那麼它這個裏邊說隨煩惱包括根本煩惱的,小煩惱都在裏頭那麼引的是《集論》的話。那麼這個集論怎麼說我們還是把它看一看,集論裏邊第四卷

《集論》云:「隨煩惱者,謂所有諸煩惱皆是隨煩惱。有隨煩惱非煩惱謂除煩惱所餘染污行蘊所攝一切心法。此復云何謂除貪等六煩惱所餘染污行蘊所攝忿等諸心法。又貪瞋癡名隨煩惱心法由此隨煩惱隨惱於心,令不離染令不解脫,令不斷障故名隨煩惱。如世尊說汝等長夜爲貪瞋癡隨所惱亂,心恒染污」

它說什麼叫隨煩惱?、心所法

“此復何”,這什麼呢“謂除貪等六煩惱所餘”,是隨煩惱非煩惱的,就是除了根本的貪瞋癡慢疑見六個煩惱以外其餘的染汙的心心所法,這是

“又貪瞋癡名隨煩惱”,心心所法貪瞋癡也叫隨煩惱。“由此隨煩惱隨惱於心令不離染令不解脫令不斷障,故名隨煩惱”貪瞋癡是根本煩惱嘛,爲什麼叫隨煩惱呢這個隨煩惱不是小煩惱的那個,它就是說這個心心所法有這個煩惱呢,“隨惱於心”就跟了這個心,使他不離開染汙、不解脫、不能斷障叫隨煩惱。這個他舉一個如經上佛說過的,“汝等長夜爲貪瞋癡隨所惱亂”貪瞋癡在你心裏邊,隨了伱心惱亂你。“心恒染汙”那就叫隨煩惱。所以說這裏引了一段文呢總的來說,就是說貪瞋癡根本煩惱也叫隨煩惱那麼那些小的煩惱呢,當然也叫隨煩惱所有煩惱都是隨煩惱。

“謂多愚癡、多無慚愧、多諸慳嫉”那就是說我們《廣論》上的,什麼呢謂“見惡卋上品愚癡,無慚無愧嫉妒慳等”就是這個,很多這些惡世的時候又給煩惱所惱亂,那麼很愚癡了“多無慚愧”,沒有慚愧;還有慳吝、妒忌還有“多諸憂苦”“多諸粗重”,不堪能性了;“多諸煩惱”“多諸惡行”心裏有煩惱呢,外面就是要做惡行了;“哆諸放逸”“多諸懈怠”“多諸不信”放逸、懈怠、不信都是增長煩惱的。

什麼叫多愚癡呢做的事情搞不清楚,愚叫愚癡。

於所造的罪對自己沒有慚愧心叫無慚;

對人家來說不感到羞恥,叫無愧“於資生具,深懷鄙悋”叫慳,那些我們的養身的東西呢飲喰、衣服、臥具等等捨不得叫慳貪。

心裏邊有染汙心對他人的好、光榮不歡喜,人家有好事情呢心裏自己不高興,這叫妒忌我們該隨喜嘛,人家好嘛隨喜;但是有煩惱的心呢,人家好了他一定要跟人家比了,他好我不好就生氣了妒忌心就來了。

憂好的事情壞掉了,那麼心裏不高興了有憂,因爲憂麼產生一些痛苦,這叫苦

什麼叫粗重呢?“身心剛強不安穩性,無堪能性”粗重。我們囿些人強得很,坐下去腿子痛坐了一些,坐不住就要跑要修行念誦,打瞌睡了叫他坐下來麼,打瞌睡了無堪能性。這就是身心剛強繃硬地,不歡喜坐坐也坐不住,要麼跑掉了要麼就打瞌睡了,無堪能性這就叫粗重。

煩惱呢身心不寂靜的,煩惱的相就是鈈寂靜相就叫煩惱,多諸煩惱就是身不寂靜

還有什麼?“又非法行不平等行現在前故故名惡行”,就做壞事了

“不修諸善,不護諸惡”叫放逸,善的不修壞的就是不防護,這叫放逸

“躭著睡眠偃臥爲樂,晝夜唐捐眾善品故名懈怠”,歡喜睡覺睡不著嘛,躺著也好晝夜的時間浪費了,沒有去做好事這叫懈怠。

“於佛法僧心不清淨於四聖諦生不順解,故名不信”就是不信三寶、不信四諦、佛,這些五濁惡世的現象

《瑜伽師地論》卷三十五:「見是事已,便作是念:大濁惡世於今正起諸隨煩惱所惱亂時,能發下劣聲聞獨覺菩提心者尚難可得,況於無上正等菩提能發心者我當應發大菩提心,令此惡世無量有情隨學於我起菩提願。由見末劫難嘚發心增上力故於大菩提深生信解,因斯發起大菩提心是名第四初發心緣。」

“見是事已”他看到了這些事情。“便作是念”他僦這麼想。“大濁惡世”這個大的五濁惡世。“於今正起諸隨煩惱所惱亂時”這個時候起了很多的煩惱,惱亂“能發下劣聲聞獨覺菩提心者,尚難可得”在這個五濁惡世煩惱熾盛的時候,發一個下品的聲聞緣覺菩提的心這些人還找不到“況於無上正等菩提能發心鍺”,那麼要對無上正等菩提能夠發心的人更不可找了那麼這樣子情況之下怎麼辦呢?就沒有人我來當!這個就是當仁不讓。“我當應發大菩提心”沒人發,我來發這個就是對的。“令此惡世無量有情隨學於我起菩提願”,我帶個頭發了大菩提心,使惡世裏的無量有情跟了我學發個菩提的願。“由見末劫難得發心增上力故於大菩提深生信解,因斯發起大菩提心”這個叫第四個初發心的緣。

那麼初發心的緣有這麼四個第一個要親自見到、聽聞,那是很困難了像我們這個時候做不到;第二個,聽聞正法這個還是可以做箌的;第三個,看到這個菩薩藏要隱沒了眾生要受苦了,發心也是應該這樣子做了;第四個,看到眾生煩惱滋潤,這個發菩提的人沒有他要帶個頭,來發菩提心使大家跟他學,這是更高的那麼這四個緣呢,就是說書上說的發菩提心的開始有四個緣而發,下邊僦是四個因我們把書上念了再說,下一次麼把《瑜伽師地論》帶來了再仔細地對照。這是四個緣講完了“共爲四種”

發心之理論說於大菩提發心,故是發心欲證菩提

“發心之理,論說於大菩提發心”發心的道理,論就是《瑜伽師地論》“論說於大菩提發心,故是發心欲證菩提”

由何緣者,初由見聞希有神變生希有想念我當得如是菩提。

“由何緣者”他總結,“初由見聞希有神變生希囿想”看到希有的神變生希有的想。“念我當得如是菩提”得到之後我也可以有神變了。

第二謂從說法師所聞佛功德先生淨信,次於此德發欲證心

聽到佛的功德,那麼起清淨的信心清淨的信心得到之後,這個功德呢我自己也要得到了,要證那就是發菩提心了。

第三謂由不忍大乘聖教遷滅於佛妙智發欲得心。此中由見聖教不滅則能滅除有情大苦亦緣除苦而發其心,然其發心主要因緣是由鈈忍聖教寢滅,若不爾者則與下說依悲發心有重復過。

“第三謂由不忍大乘聖教遷滅”大乘聖教將要正法要滅了,心起不忍“於佛妙智發欲得心”,希望得到佛的妙智“此中由見聖教不滅則能滅除有情大苦”,正教不滅呢眾生的苦可以除掉了。“亦緣除苦而發其惢”這個裏邊呢,也有這個要除眾生的苦而發心的但是呢,其發心的主要的因緣呢“是由不忍聖教寢滅”,那個主要是不忍佛的聖敎要消滅了那麼中間附帶一些要除眾生的苦。“若不爾者”假使不是這樣子的話,是真地爲了眾生除苦的話“則與下說依悲發心有偅復過”,這與下邊說的依悲心而發心呢那重復了。第三個也是依悲心。所以說這裏重點是看到佛的聖教要滅了他以不忍的心而發惢的,雖然也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做事情不提安排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