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江守桥模范平江县消防中队中队长长

萧山网――中国县(市、区)第一网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
过节我奉献我快乐 记默默守在岗位上的人
  编者按:
  春节,在这个万家团圆、阖家欢乐的日子里,总有一些人,为了更多人的团聚和快乐,放弃与亲人团聚,默默地坚守在工作岗位上。
  他们中,有武警和消防官兵、公安干警、医生、电力工人、环卫工……城市乡村因为他们的付出而安宁,千家万户由于他们的坚守而安心,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在我们与亲人团聚的时候,更不能忘记他们的敬业爱岗和无私奉献。
  昨天,本报记者走访了春节期间坚守岗位的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和普通劳动者,真实记录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情怀。同时,也代表广大读者向他们道一声“谢谢!”,并祝愿他们新年快乐、阖家幸福!
  送气工:让每家烧好年夜饭记者黄宏
  人物:张树建,杭州江干区液化气站送气工
  人物感言:看到每家都有热饭菜,我感到很开心。
  菜场里,挤满了忙着采购的市民;饭店里,订餐的电话此起彼伏……春节快到了,张树建越来越忙,春节期间,他一天也不能休息。
  烧菜时,往往看到火苗变得越来越小,大部分人才知道液化气没有了,急匆匆地打电话给液化气站。
  “过年吃团圆饭,没有液化气,人家心里肯定很急!一瓶液化气有几十公斤,虽说分量不轻,我还是要尽快送到。”他说。
  下午3时,张树建已经忙得满身是汗。他早晨6时多起床上班,至少要干到晚上8时。
  春节到了,是用气的高峰。仅在杭州,像张树建这样的送气工就有300多位,他们送来的,不仅仅是一瓶瓶液化气,还有更多的温暖。
  投递员:天天都送精神早餐记者方力
  人物:张武平,杭州邮政保m路投递员
  人物感言:能让百姓及时收到报纸、信件,我觉得充实而快乐。
  每天一早,张武平骑着自行车穿梭在西溪路、古荡小区和黄龙商业区,邮政袋里装着满满的报纸、信件和包裹单。春节是家人团聚的日子,而张武平忙碌的工作才刚刚开始。
  家住杭州城北,张武平凌晨3时多起床,匆匆吃几口早饭,就骑着电动车,在4时半前赶到城西投递中心接收报纸,然后送到居民家中。去年,他被邮政系统评为“三星级”投递员。
  张武平已经7年没有回安徽老家过年了。繁忙的工作,让他对两个孩子有种说不出的愧疚。即将到来的春节,大年初三休息,他打算带孩子来个杭州“一日游”。
  春节期间,像张武平一样,杭州将有574名投递员坚守在工作岗位。
  电力工:精心呵护万家灯火
  人物:史文斌,杭州城北供电局“阿斌”电力服务队队长
  人物感言:让万家亮起温暖的灯,是我的心愿。
  上午8时,阿斌师傅正在湖墅南路营业厅上班,坐下没几分钟,电话来了。“朝晖一社区36幢2单元住户保险盒烧了,请马上去抢修”。接到指令后,阿斌马上叫上同事,带上梯子、抢修备用品出发了。
  阿斌名叫史文斌,在杭州城北地区,“阿斌”电力服务队共有10位抢修人员,负责35万户家庭的用电安全。
  史文斌告诉记者,对电力抢修工来说,大年三十压力最大,不少人喜欢用电火锅,负荷有1000瓦,容易造成电路短路。“全家团圆的一顿饭,一停电,你说多着急。”
  作为全国劳模,阿斌师傅已多年在年三十、大年初一值班。“我们家的年味淡,我和儿子都不会放鞭炮。这么多年,我们习惯了。”
  记者从杭州电力局了解到,杭州主城区6个供电局,像史文斌这样的一线电力抢修人员共有150多位,他们以自己的辛勤劳动,保障市民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
  武警:除夕夜我要守大桥
  人物:李海峰,武警钱塘江守桥模范中队中队长
  人物感言:确保桥面畅通无阻,让更多旅客平安回家,是守桥官兵最好的新年“礼物”。
  每年除夕,走下钱塘江大桥上的哨位后,李海峰都会给远在河北的家人打去祝福电话。
  自从4年前担任武警钱塘江守桥模范中队中队长后,他每年的除夕夜都是在钱塘江大桥的哨位上度过的。今年春节,李海峰又给自己排了班,担任除夕夜的哨位值班员,这意味着春节前3天,他必须24小时坚守值班岗位,观察大桥上的车辆通行情况,目送一列列火车安全通过大桥。
  中队里大多数是外省籍战士,为了让远离家乡的战友们都能看上央视春晚,感受军营节日的喜庆,李海峰在年三十晚上要亲自下厨,与炊事班官兵一起准备丰盛的年夜饭。
  晚餐后,李海峰和执勤战士马上要换班进入哨位,开始与大桥的“除夕相约”。
  像李海峰一样,春节期间,省武警总队有万余名官兵坚守岗位,为浙江人民保平安。
  交警:用心守护道路平安
  人物:夏雷,杭州下城交警中队武林支队值勤交警
  人物感言:让大家平安出行,是我们的天职。
  快过年了,在延安路与体育场路交叉口,夏雷仍一丝不苟地疏导着交通。春节期间,他也像往常一样在马路上守望着万家灯火,守护着道路的平安。
  “我们习惯了。”夏雷说,路面上24小时都要有交警执勤。白班,他每天早上7时就要上路执勤,一直要干到晚上6时半;若是晚班,那就是整整一个通宵。
  遇到紧急情况,还要赶紧跑去处理。一次,一辆轿车在路上抛锚了,司机急得手足无措。还是夏雷跑前跑后,联系了拖车帮司机解决了难题。
  寒风冷雨中,一些司机会在路口竖起大拇指向他表示感谢。还有的老人特意跑到他跟前嘱咐:“一直站在路上,可要注意身体啊!”这些话让他倍感温暖。
  春节长假期间,每天将有8000人次的交警在全省各条道路上默默坚守。
  记者:亲历一线记录真相
  人物:余勤,浙江日报
  人物感言:亲历一线,记录真相。身为记者,辛苦并快乐着。
  春节临近,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大楼里,依旧是此起彼伏的电话,忙忙碌碌的身影,身为编辑记者,他们仿佛不知春节假期将至。
  31岁的余勤是浙江日报时政新闻部记者。刚敲定除夕晚上采访消防官兵的年夜饭,他的手机响了,母亲来电问他年三十团圆饭想吃些什么。“你和老爸吃吧,我和消防战士一起吃年夜饭,等我采访完回来肯定很晚了。”
  新闻不过年。当记者5年来,假期加班已是家常便饭,余勤说,春节他还要值班,作为跑公安和消防的记者,他已经习惯全天候待命。由于敬业爱岗,他刚刚被评为浙报集团新闻优秀人物。
  像余勤一样,全省5万多名新闻工作者将在节假日坚守岗位,忙碌在路上、演播厅和编辑案头。为了让人们在休假的同时,也能及时了解新闻,他们的脚步没有停歇,执著地奔波在新闻现场,记录着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
  消防员:春节没有休息日
  人物:薛帅飞,兰溪消防大队战士
  人物感言:从穿上这身军装起,感受最多的就是责任。
  新春佳节,对兰溪消防大队战士薛帅飞来说,他和战友们没有休息日。
  除夕夜,薛帅飞和战友会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看电视。不同的是,大家都穿着作战服,一有火情就要立即出发。“希望今年除夕夜出警次数少些再少些。因为每一次出警,很可能对群众带来伤痛。”
  薛帅飞说,大多数火情是因燃放爆竹引起的。一次,他发现有市民在草坪上点放烟花“魔术弹”和“冲天炮”,引发火情,他和战士立即制止,并喷水灭火,几分钟后,火被彻底熄灭。
  新春佳节,全省有近6000名消防官兵坚守岗位,默默守护着城市的安宁。一有火情,他们会在最短时间赶到现场扑救;一有急难险重的突发事件,他们会毫不犹豫冲锋在前、抢险救援。
  铁警:护送旅客平安出行
  人物:刘利青,杭州铁路公安处治安支队副支队长
  人物感言:最大心愿是让旅客平安回家过年。
  “年前,在省内忙;年后,到省外支援。”
  接连3年了,刘利青都是在正月初一晚上出发,带着打击票贩小分队前往安徽支援,今年也将如此。
  今年1月10日,春运开始前20天,刘利青和战友们就开始加班加点,忙碌在打击票贩子的第一线。记者每次见到刘利青,他几乎都是神情憔悴,声音嘶哑。截至发稿时,全省已抓获500多名票贩子。
  在安徽,刘利青和战友们将一呆就是25天,平时只能吃住在当地火车站附近的旅馆里。“每年这个时候,特别想念家人,尤其是读小学一年级的女儿。不过,为了旅客的平安,付出再多也值得。”
  和刘利青一样,春节期间,全省铁路公安千余名民警坚守在铁道线上。
  环卫工:越是节假日越忙碌
  人物:李桂英,杭州市中北市容环卫所环卫工人
  人物感言:用自己的脏和累,换来城市的清洁与美丽,我们感到很自豪。
  “对环卫工人来说,越是节假日,我们越忙,一般很少有人回家。”41岁的李桂英告诉记者,她已经在杭州当了12年环卫工人,12年来,每年春节她都没有时间回江西老家。
  去年,她在中北环卫所300多名道路保洁员中脱颖而出,成为该所仅有的两名三星保洁员之一。
  “孩子们都在江西读书,以前他们小,我和老公抽空去接,现在他们大了,自己来杭州。”李桂英觉得,全家能在杭州团圆,很开心。
  春节7天,李桂英大年三十和年初一都上凌晨的早班,后5天换成下午班,主要负责体育场路与凤起路之间的延安路段,同样从事环卫工作的丈夫今年春节也要上班。根据往年经验,她估计工作量会比平时大得多,尤其是年初一的早晨。
  为让节日的城市更洁净,杭州上万名环卫工人将放弃与亲人团圆的机会,辛勤地做着城市“美容师”。
  医生:年夜饭提前中午吃
  人物:沈林平,杭州急救中心主治医师
  人物感言:过年了,愿每个家庭都健康平安。
  “我家的年夜饭都在中午吃,16年了。”
  58岁的沈林平对记者说,家人已习惯吃这样特殊的年夜饭。从事120急救工作16年,他年年大年夜值班,今年也不例外:将从大年夜18时值到正月初一。
  在老沈心中,春节最重要的,并不是他能休息几天,而是平安。
  “120少出动一次,意味着不平安的事少发生一件。”可每到春节,120特别忙,醉酒、交通等事故不少。
  “有一个冠心病患者,大年夜喝了一小杯白酒,病发了,所幸抢救成功;还有一个老人在大年夜喝了很多酒,结果心肌梗塞,不幸无力回天……”
  老沈对记者说,今年春节,杭州市急救中心有近百名医务人员加班,“大家都没什么怨言。作为医生,救死扶伤是我们的天职。”
  救助员:让流浪者回家团圆
  人物:朱建军,杭州市救助管理站业务组组长
  人物感言:帮助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我们很欣慰。
  在杭州流浪了5年,春节前两天,王飞云突然跑到救助站,说自己想回家过年。
  作为杭州市救助管理站业务组组长,朱建军当天刚好值班,在核实了王飞云的身份和家庭地址后,朱建军帮他买好车票,并把他送上车。行前,老人在站里洗了热水澡,换上站里准备的新衣。
  临近春节,朱建军格外忙碌,每天站里要接收安置40余名救助者,其中大多数是流浪者。
  从事这项工作3年多了,他知道,不少流浪者只有这个时节,才会萌生回家的念头。
  朱建军先后获得杭州市多项荣誉,但他最大的快乐是救助他人。
  为了让每个流浪者都能过上一个欢乐的春节,朱建军和90余位同事,将在岗位上辛勤忙碌。
作者:黄宏 方力 金毅 汪成明 闫拥洲 余勤 阮蓓茜 王星芳 朱海兵 吕h  编辑:俞哲
相关新闻:
【】【】【】【】【】【】【】【】
萧山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萧山网 版权所有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104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浙)字第69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浙新办0019 “钱塘江守桥模范中队”雪雨中彰显爱民情
中国之声正在直播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图片报道
“钱塘江守桥模范中队”雪雨中彰显爱民情
中广网  02月02日 16:31
&&[]&[字号&&&]&[]
街头扫雪的哨兵
  中广网2月2日杭州独家消息&(记者孙崇峰 通讯员亓波 陈秀东)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16:31报道,清晨,天微微亮,一支身着橄榄绿的队伍热火朝天地清除积雪和冰块……飘落的雪花这时成了劳动画面的点缀――他们就是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钱塘江守桥模范中队”荣誉称号的杭州支队三中队。
  凌晨4时30分,起床哨提前吹响,中队长李海峰、指导员董海亮,早早站在营院里。“一分钟准备好扫雪工具,小组按昨天扫雪编组不变。”30名官兵向大桥进发。
  在除雪过程中,有的过往车辆会摇下车窗跟战士们说声“谢谢你们!”战士们搓着冰冷的手,但心里面却是暧暧的。由于路滑车子上坡困难容易出现事故,中队战士看到后就迅速跑向前去帮忙推车。车子过去后,他们迅速抱来防滑垫铺在了上坡路上。据统计:这几天遇到汽车熄火需要帮助推车的就有300多辆,雪后除雪出动达到了500多人次。在2月1日凌晨1点10分,三中队副中队长蔡朝舜在查勤时,发现一名骑摩托车的男子滑倒在桥上,他和领班员闫拥洲一起上前询问情况,只见这名男子右膝盖擦破,摩托车前轮变了形,两人把男子扶起后,又当即就抬起了摩托车,从桥上一直抬到桥下,到部队营区为该男子抹上药水,并联系交通警察把人和车一起送走。&&&&
来源:中国广播网&&&&责编:许璐&&&&&&永不褪色的忠诚卫士——武警“钱塘江守桥模范中队”授称20周年纪事 07:37:49
武警杭州支队“钱塘江守桥模范中队”官兵正在桥上巡逻。 郭广杰 摄
连续33年被省武警总队评为先进中队;41次受到省级以上单位表彰;中队荣立集体一等功1次、集体二等功6次;涌现出“第十七届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刘超等先进个人……这是省武警总队杭州支队三中队自1983年改编武警,特别是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钱塘江守桥模范中队”荣誉称号20年来取得的一个个喜人佳绩。中队也因此被誉为“一面永不褪色的红旗”。
走进中队荣誉室,蔡永祥烈士的铜像首先映入眼帘。用生命保护钱塘江大桥和列车旅客安全的蔡永祥,虽然牺牲时年仅18岁,但是他一直活在中队官兵的心里。中队指导员吴昊告诉记者,这些年来,中队一直把“一心为公”的蔡永祥精神视为“队魂”,把蔡永祥事迹纳入“队课”,把学蔡永祥精神作为“队宝”……也正是烈士的精神,一直激励着广大官兵争做“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
在日复一日的守桥巡逻中,他们时刻把大桥和群众安全放在首位:中队战士王金来执勤时,在列车到来前的瞬间,成功救下两名在铁轨上玩耍的儿童;中队原指导员董海亮看到一名轻生者从公路桥上跳入钱塘江,毫不犹豫纵身跃下将其救起……该中队自担负钱塘江大桥守桥任务以来,大桥实现连续66年安全无事故,创下全国铁路公路两用桥使用寿命最长、安全天数最多的纪录。
在月复一月的训练执勤中,他们始终把忠诚使命牢记心头:这些年来,中队官兵不断提高遂行各种任务的能力,90次参加上级比武、考核,76次夺得第一或取得优秀的好成绩。过硬的本领为执勤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一个冬季的凌晨,中队执勤哨兵通过监控发现一个不明物体被人扔入营区,队长刘超敏锐地意识到可能有问题,立即组织官兵开展拉网式搜索,找到这包重1.2公斤的毒品,并现场擒获两名毒贩……这些年,该中队先后抓获100余名不法分子,被武警总部表彰为首届执勤标兵中队。
在年复一年的双拥共建中,他们一直把拥政爱民作为自觉行动:该中队作为浙江省、杭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先后与45个地方单位和学校建立共建共育关系,每年为学校、企业等单位军训达5000人次,每年接待来队参观人员两万余人次。不仅如此,中队官兵还经常深入周边社区为群众义务理发、量血压、讲解法律知识,并且每年为杭州采荷中学、江城中学的优秀班级授牌,建立“蔡永祥”中队,既增强学生的爱国拥军意识,又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些年,中队两次被共青团中央命名为“全国青年文明号”,多次被武警总部表彰为“学雷锋先进集体”,被杭州市表彰为拥政爱民模范单位。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个普通的中队,之所以能成为武警部队基层建设先进典型中一颗耀眼的明珠,关键在于有一个过硬的党支部。”武警杭州支队政委刘刚说,这些年来,该中队党支部始终坚守“带中队,就要带全面过硬、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中队”的理念,按“四有”标准培养新一代革命军人。这些年来,中队党支部年年被评为先进,38次受到全军、武警总部和省武警总队的表彰,并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来源:浙江日报&&&&作者:记者 廖小清 通讯员 陈志法 王鹏程&&&&编辑:郑海云&&&&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网络文化经营许可: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号-1 | (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法律顾问:Copyright (C) 2001 - .cn All Rights Reserved登录下次自动登录
英雄中队安全守桥66载
今年国庆前夕,钱塘江大桥迎来它79岁的生日,而今年也是武警杭州支队三中队日夜守护这座大桥的第66个年头。
10月9日上午,武警杭州支队在三中队召开“双周年”座谈会,省武警总队张喜文政委、三中队历任主官、蔡永祥生前战友及杭州支队党委常委、部分官兵代表等百余人参加座谈会。
50年前,中队战士蔡永祥面对呼啸而至的火车,毅然推开横在铁轨上的圆木,用鲜血和生命保护了大桥和旅客安全,被誉为“一心为公的共产主义战士”。半个世纪以来,代代官兵赓续英雄精神,勠力守护大桥,创下了新中国铁路公路两用桥使用寿命最长和安全守护的最高记录,该中队被国务院、中央军委表彰为“钱塘江守桥模范中队”。
老兵们祭奠英烈
老兵们参观新装备
钱塘江大桥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双层铁路、公路两用桥。自1950年担负大桥守护任务以来,中队官兵就把哨位当战场,视执勤为战斗,苦练守桥本领,不断刷新着大桥安全守护的新纪录。
守护大桥以来,该中队先后排除危机大桥安全的重大险情51起,抓获不法分子178名,救助卧轨、跳桥轻生和遇险群众343名,实现了执勤目标66年安全无事故,中队连续3年被评为先进中队,被社会各界誉为“一面永不褪色的红旗”。
(责编:tibet)
用户名密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消防中队中队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