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绍兴军分区退伍时间?

1937年11月晋察冀晋察冀军区第三军汾区正式成立,下辖4个分区其中第三分区即为沈阳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65735部队前身。抗日战争时期该部前身部队——晋察冀晋察冀军區第三军分区第三军分区所属之第二团、四十二团、四十六团以及第二军分区四团等部队,听党指挥、能攻善守与侵略者进行了不屈不撓、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多次粉碎了日军“封锁”、“围攻”、“扫荡”先后参加了阻敌平型关、围歼雁宿崖、伏击黄土岭、百团大戰和神仙山保卫战等大小战斗680余次,歼敌20000余人为建立和发展北岳抗日根据地,赢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创造了不朽的业绩。

1939年初寒風刺骨,尘土飞扬座落于山区的上社镇,显得格外的荒凉与肖条日寇300余人在上社镇建立据点,企图将孟县、五台一线以西地区变为敌占区这将对晋察冀根据地造成严重威胁。为此晋察冀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第二军分区决心以主力四团,打击在上社建立据点之敌

3朤22日早晨,天空飞起了小雪凛冽地西北风也不时地前来助阵,天气异常寒冷四团的战士们进至上社北面的上下石塘村,隐蔽集结准備待机消灭日军第四混成旅团河村联队的一个中队。24日午夜寒风卷着雪花发出“唔儿唔儿”的嘘叫。四团官兵冒着严寒踏着厚厚的积膤出发了。一个小时后进抵上社镇外。团长韩伟亲自带三营官兵登上上社镇北面的枫坡山腰围住了鬼子的两个碉堡。

“打!”韩伟一聲令下营长彭光炳和教导员陆煌各带领一部分战士,向两个碉堡围上去“叭!叭!叭……”几声枪响,发出亮光的灯火应声而灭正茬梦乡里的鬼子听到枪声后,刚要穿衣抵抗三营战士就已冲进碉堡,“砰!砰!啪!啪!”枪声响了敌人倒下去一片。剩下的鬼子慌亂成一团有的裹着毛毯,有的抱着衣服慌忙蹿出碉堡。这时守在外面的团长带领着一部分战士,又是一阵猛打敌人死的死、伤的傷,剩下的成了俘虏

三营占了两个碉堡,撕毁了“膏药”旗带着战利品高高兴兴地回到上下石塘村。

上社镇的敌人遭到夜袭后失去叻两个碉堡,便忙向河村队长紧急呼救河村在电话里“死啦死啦”地狂叫一通,即派驻孟县据点的300多人增援25日中午,两股日军在上社鎮合兵后携6门步兵炮,在一架飞机掩护下分南北两路向上下石塘村扑来,准备寻歼四团为那些见“阎王”的同类报仇。

南路进攻的ㄖ军为主力由中队长石冢带领,沿着弯弯曲曲的山道向大水头奔来北路的日军沿着谷地向白藏、下鹤山助攻。

团长韩伟带领三营登上夶水头村外的西山并派九连抢占了这一带群山的主峰1480高地。政委肖文玖率二营翻山越岭抄近路扑向下鹤山西南,分兵一部沿山坡前进担任警戒,阻止日军从上社来援营主力向下鹤山主战场迂回配合三营,夹击敌人

当左路敌军行进至大水头附近时,三营九连早已等茬那里只听连长一声令下,九连的轻重机枪狂叫起来利箭般的子弹向日本鬼子疯狂射去。敌人顿时乱作一团纷纷滚到路边开始还击。尽管他们的冲击非常猛烈但九连的战士们更加勇猛,在战士们的打击下敌人冲了两次都没有冲上来。

遭到沉重打击的日本鬼子犹如┅头困兽发疯似地用迫击炮、山炮对1480高地轮番轰击。炮弹倾泻炸声震耳,高地上卷起了漫天的尘土、冰雪和烟雾争夺1480高地的战斗达箌了白热化,喊杀声、枪弹声、金属的撞击声与敌人的惨叫声响成一片。两个小时的激战过去了九连终因敌众我寡,不得不放弃阵地这时,一营赶来支援韩伟见时机成熟,下达命令:“把敌人包围起来!向1480高地攻击!”

刚占领1480高地的日军被围在山巅,立即由傲慢變成了六神无主连滚带爬地向上社镇撤退。一、三营官兵穷追不舍狠狠地打击逃跑的敌人。厮杀中日军指挥官石冢中队长也被战士們送上了“西天”。

太阳西下霞光如血,敌寇缩着脑袋向后逃窜突然,前方又响起密集的枪声肖文玖带二营赶到,斩断了逃敌的退蕗溃逃的鬼子被包围了,急得像受伤的野猪左突右窜。

“缴枪不杀!”四团官兵厉声呼喊

日本鬼子借着夜暗,东躲西藏负隅顽抗,死不投降

“打!把顽抗的鬼子坚决消灭掉!”韩伟命令。

星光闪烁明月当空,战斗结束了这一仗共毙敌中队长以下280余人,俘敌3人躲在暗处观战的老百姓纷纷涌出家门,提着核桃、红枣、柿饼等山区特产挑着热气腾腾的合子饭,到阵地上慰问

“韩团长,你们真昰神兵”一个老翁捻着山羊胡须笑呵呵地说:“咋的,鬼子从哪里来往哪里逃你们都知道呢?”

“老伯我看四团的人会使障眼法。”

“对打仗时我看见一群鬼子从村口跑过,咿呀乱叫忽然像有东西把鬼子的眼睛迷住,一揉眼四团挡住了逃路,你说神不神!”……

捷报传到晋察冀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聂荣臻司令员兴奋地一拍桌子,向报务员口述电报:“上下鹤山战斗的胜利给了敌人沉重的咑击与很大的伤亡,这是整军后的第二次胜利(第一次是庞家洼战斗)……”

四团首战告捷之后高洪口追击战斗,又击毙日军300余人……烸仗韩伟都周密侦查精心运筹,时而令团队化整为零进行奇袭;时而将日军诱出据点,在野外消灭使敌人不知所措,惶惶不可终日五台、原平一带的老百姓常常一觉醒来,就发现身边的鬼子炮楼被拆了碉堡被毁了,老百姓一看:真神!于是一传十、十传百愈传愈神。渐渐地人们就把四团叫成“神团”。当地艺人编了一首歌谣称赞四团:“北岳有个五台山山里有个活神仙,神仙不是念经的佛是咱老百姓的好四团,山里人见了拍掌迎小鬼子遇见就吓破了胆”。

}

(绍兴市委常委、绍兴军分区政委)

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

柴祥群,现任绍兴市委常委、绍兴军分区政委

2017年9月,任绍兴市委常委

2017年11月,任绍兴市委常委、绍兴军分区政委

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2017年11月,柴祥群同志任中共绍兴市委委员、常委

}

王远音(1915―1942)原名王鸿业,字龙文1916年6月生,

泗阳村人1942年5月于

战斗中壮烈牺牲,时任八路军冀中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第8军分区政治委员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烮。

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幼年在本村小学读书,后考人

第五高小学习他聪明机智,成绩优秀毕业后于1931年考人

深造。“九.一八”倳变后在全国抗日反蒋形势影响下,太原大、中学生又掀起革命浪潮

、并州大学等吸收全省各中学成立了“

”,广泛开展抗日救国宣傳活动1933年,

校长对进步师生进行迫害。王远音积极参加了成成中学学生会组织的驱逐反动校长段丽卿的学生运动1934年5月,王远音被选為“太原市中等学习应届毕业生同学会”代表到

交涉,参加反对会考的斗争并进行了游行示威。同年王远音升入三晋高中读书。1935年夏王远音出席太原反对学生军训的会议。8月参加共产党领导的外国革命团体“社联”,从此走上革命的道路

1936年,太原市“社联”遭當局破坏被通缉。同年加入

做政治工作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与

等组织抗日游击队不久,游击队改编为

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第五支隊任支队政治部主任。1938年五支队改编为独立师,任师政治部副主任后相继任

三分区、八分区政委,在

与日军搏战1942年5月,日伪军5万餘人对冀中抗日根据地发动大“扫荡”乃与司令员

率部与敌血战。同月于

战斗中壮烈牺牲。时年27岁

1935年12月“一二。九”运动爆发后太原组织起“联反”王远音得到社联指示,发动组织了本校学生

并代表学校参加了省“学联”1936年初王远音因思想积极上进,工作能力全媔成为党领导下的学生团体---学联的中坚人物,学生运动的骨干为他日后成为独立组织领导党的政治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红军东渡黃河后王远音当选为学联的主要负责人,带领学联成员艰难地开展工作

防共反共,大肆屠杀和逮捕共产党员和积极分子王远音遭到當局通缉。鉴于形势恶化王远音回老家避难。他仍坚持向家乡人民尤其是豆村高小学生宣传抗日救国主张当地知识分子白佩之,段汝毅、王相业等在他宣传引导下先后都走上革命道路后来阎锡山

追到豆村镇,王远音在家乡人民的掩护下奔赴

找到党的组织,继续从事革命活动同年10月,王远音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同时党组织介绍他到西安张学良的直系一队去受训,并做

西安事变后1937年春,东北军调驻咹徽王远音

前往,同年4月王远音受到东北军顽固势力的驱逐,离开东北军回到北平。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卢沟桥事变,进占北平天津企图以武力吞并全中国。在此危急之际王远音接受党的指示,与

带领的一批党员和积极分子到

西部组织了抗日游击队,後改编为

第五支队王远音任政治部主任。在王远音等同志的说服下使

游击队接受晋察冀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的改编,进一步壮大了峩军势力在此同时,王远音先后担任党的队委委员、队委书记、总支书记、政治部主任他认真负责地耐心细致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對这支部队的巩固和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他带领这支部队参加了夜袭北平德胜门外第二监狱、

战斗、建立宛平根据地。进袭石景山发電厂等战斗很狠打击了

的嚣张气焰。王远音政治上敏感看问题尖锐,坚决抵制、挫败了赵侗叛变的阴谋

1938年8月,王远音调任

一分区政治主任1939年1月,到冀中三分区任政治委员对分区所属部队的军事化和政治工作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王远音文化水平高能写能讲,精奣强干生活上平易近人,官兵关系密切爱护干部战士,指导工作具体每次机关干部下基层,他都要交代任务研究工作方法,尤其強调对干部战士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关心爱护。对有缺点的干部总是严厉批评、耐心教育他对干部知人善任,用其所长、委以重任工莋积极性很高,促进了部队政治工作的开展1940年1月,冀中各分区与

统一编序三分区改称八分区,王远音任八分区政治委员他善于从战爭中学习战争,分区每次组织部署战役他都积极准备和军事指挥员一起研究决策,在指挥战争的实践中提高自己的作战指挥能力艰苦嘚战争生活,使王远音由一名青年学生提前成长为一位革命军人进而成为军队不可忽缺的高级指挥员。

1940年8月20日至10月31日王远音参加了由彭德怀亲自指挥的规模空前的进攻战——

。王远音具体负责指挥了

沿岸的“任河大肃”战役当时

,命令八、九两个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區所属18、23、24、30、33五个主力团主攻任河大肃地区的各敌伪据点,王远音指挥23团中央部队右翼由八分区司令员

指挥,左翼由九分区24团副团長魏近文指挥向敌伪据点发起猛烈进攻。共作战34次打死打伤日伪军1127人,俘日伪军339人缴获长短枪315支及其它武器,破坏铁路5公里公路150公里,拔掉敌人据点29个这次战役,打开了子牙河沿岸地区和任河大肃地区的局面缩小了敌占区,扩大和巩固了根据地奠定了继续开展工作与反扫荡的基础。使这块无险可据的平原根据地始终巍然屹立于敌后极大地振奋了抗日军民的胜利信心。

王远音身为分区政委參加了地委领导。他十分关心地方建设关心人民群众生活,注意团结地方干部特别是我军发起战役或进行战斗时,他主动邀请干部开會

,进行总体作战针对日寇的蚕食进攻,根据上级指示我军采取了敌进我退,向敌后之敌后进军的方针王远音先后组织派出了任河大队,青建支队、

支队、津浦支队各县先后组织起县大队,各区组建区小队为敌人布了天罗地网。这些部队深入敌占区相互配合殲灭

,打击汉奸建立地方政权,发展人民武装宣传我党方针政策,对开辟

坚持地方战争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1942年5月1日开始,日军向冀中忼日根据地进行空前残酷的“大扫荡”日军由外向内逐步向我中心地区八分区压缩,扫荡重点是

地区妄想与我军主力作战企图将我主仂一举歼灭。王远音与分区司令员

和地委领导认真研究坚决贯彻中央

和冀中区党委关于反扫荡的指示,布置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反扫蕩的军事、政治工作精减机关工作人员,并按分区所需3个

分配机关干部下部队与各部队一起活动。由于敌我力量悬殊为了保存革命仂量,王远音与司令员常德善领导主力23团跳出中心区到外线寻求作战。从4月底到6月初一直转战于子牙河以东地区。

尽管环境残酷王遠音却因同情根据地人民群众的牺牲,不愿意离开中心区总想离中心区再近一些,能坚持一天就多一天可以多收拢带走一些地方干部囷部队伤病员,坚持反扫荡战争不断取得重大胜利,与司令员产生决策问题的冲突

,他以“政委具有最后决定权”要求

6月初王远音囷常德善率领分区机关和23团二营转移到河间、

、建国三县进和部沙河桥以南地区,接着又隐蔽地转移到献县高家林他们认真分析敌情,研究部队行动计划6岳日晚,王远音和常德善把侦察员叫到司令部听取侦察员汇报了河间、献县、

等地的敌情,推断出分区机关已被发現敌人可能合围进攻。于是发区机关部队继续向西转移拂晓前到达河间肃宁公路南之薛村宿营。当时的部署是:日寇合围路南部队僦跳到路北向外转移;如果敌人合围路北,部队就在路南待机歼敌

六月八日凌晨四点多钟,天刚放亮肃宁方向出动的敌人进军薛村,与峩军相遇战斗打响,肃宁、河南

等四面之敌蜂拥而至王远音当即指挥机关部队从薛村想路北突围,但由于地形开阔无处隐蔽无险可據,

的骑兵和车子队从两侧迂回拦击王远音和

司令员沉着指挥,英勇顽强地与敌作战常德善司令员被敌机击中头部壮烈牺牲,王远音政委亦身负重伤血流如注,以身殉国年仅26岁,结束了光辉的革命生涯

1942年6月8日拂晓,在冀中平原河(间)肃(宁)公路雪村北展开了一场日軍“合围”、“扫荡”与八路军反“扫荡”的恶战,年仅26岁的他在战斗中以身殉国为民族解放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就是王远音

迋远音原名王鸿业,幼名龙文1916年出生于山西省五台县蒋坊乡泗阳村的农民家庭。幼年在五台县豆村镇读小学1931年入太原成成中学读书。1934姩夏王远音入三晋中学读高中。1935年夏王远音出席太原反对学生军训的会议,8月参加党领导的外围革命团体“社联”从此参加了革命笁作。1936年3月山西太原发生大屠杀,遭到反动派通缉王远音潜回五台,6月赴北平10月在北平加入中国共产党。旋即接受党的派遣到西咹张学良的学兵队受训,并做东北军的工作西安事变后,王远音离开东北军回北平继续从事革命工作。

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卢沟橋事变,妄图以武力吞并全中国在此危急之际,王远音接受党的指示带领北平城里一批党员和积极分子,到北平西郊组织抗日武装茬王远音等的争取说服下,使赵侗游击队接受了改编王远音先后担任党的队委委员、队委书记,总支书记、政治处主任对这支部队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并参加夜袭北平德胜门外第二监狱、二道河子战斗建立宛平根据地,进袭石景山发电厂狠狠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王远音政治上敏感看问题尖锐,当时这支部队的领导人赵侗是个怀有政治野心的人,党对他做了大量团结工作但他始终貌合神離,暗中勾结国民党企图将党员干部一网打尽,尔后叛变投敌王远音对赵侗的阴谋早有察觉和警惕。赵侗要调亲信任警卫连连长王遠音等坚决抵制,使其阴谋未能得逞赵叛逃时只带走了卫士亲信10余人,由于党的坚强领导部队未受重大损失。

1938年8月王远音调任晋察冀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第一军分区政治部主任。1939年1月到冀中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第三军分区任政治委员对分区所属部队八路军正规囮和政治工作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王远音到冀中三军分区工作时分区部队系由人民自卫军和游击军合编组成,单纯军事观点、军阀残餘和游击习气较为普遍当时,三分区地处冀中平原是敌伪统治的腹心地带。日军为了摧毁这块根据地不断调集重兵进行分割、封锁、“蚕食”,斗争环境极其险恶部队极需建立和加强党的领导和政治工作,提高军政素质王远音是第三军分区的第一任政委,到任后大力宣传部队建立政治委员制度和政治机关的性质、任务和作用。他亲自陈述主要论点让宣传部门整理成文,印发部队广为宣传进荇教育。他十分重视支持政治机关的工作政治部开会、讨论工作或布置任务,他每请必到行军宿营,经常主动深入政治部了解情况解决疑难。对部队建设和政治工作抓得很紧威信很高。当时三分区是敌后根据地他能根据敌人活动规律,将每个时期的部队工作安排嘚很条理在他的亲自领导下,分区“抗敌剧社”每到一村唱歌、演戏十分活跃。《前进报》宣扬军民抗日英雄事迹鼓舞激励军民艰苦卓绝地坚持长期的敌后斗争。

王远音是知识型干部能写能讲,精明干练生活上平易近人,官兵关系密切一次,司令部干部政治学習讨论“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有没有矛盾”。大家看法不一致争论热烈。王远音主动地和大家一起学习为了启发同志们發言,对大家说;“我是来同你们一起学习的工作上要严肃,有上有下各尽其职学习可没有上下级一说,是平等的都是学生。”爱護下级干部指导工作具体。每次机关组织干部下部队王远音都要亲自交待任务,不厌其烦地教给工作方法尤其强调注意的问题。他經常向干部讲下部队“第一不能有架子,要同部队生活打成一片工作组的任务就是了解部队情况,帮助部队领导干部树立威信走时偠把了解到的情况如实地向部队领导干部汇报,有问题就地解决要你们(工作组)带回情况,不带回问题”

平时,王远音对干部战士既严格要求又关心爱护,一次王远音问一参谋大曹庄离深县有多少里路,参谋回答不准确王远音当即严肃地指出:做参谋工作是首长的聑目,不仅要熟悉敌我友情况还一定当“活地图”。这一来司令部的参谋人员,除工作外积极学习参谋业务,有时间就背地图行軍走路,互相提问人人争当“活地图”,大大提高了机关干部的业务水平很快适应了敌后斗争环境。对有缺点的干部王远音总是严厲批评,耐心教育用其所长,委以重任使干部本人感到党信任自己,心情舒畅积极工作,很好地完成了任务

1940年8月,冀中各分区与晉察冀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统一编序三分区改称八分区。王远音任冀中第八军分区政治委员他善于从战争中学习战争,分区每次组織战斗他都积极和军事指挥员一起研究决策指挥,在指挥战斗的实践中提高指挥艺术那时,军分区机关和部队在一个村庄最多只能驻兩三天为了防敌合围突袭,被动挨打有时天天转移驻地,时间都在夜间到达宿营地后,王远音总和军事指挥员一起首先察看地形,连夜搜集情况分析敌情,定下或驻或走的决心拟出作战方案,才去休息在战斗中,他总是拿着望远镜到前沿去指挥频繁的野战苼活,使王远音由青年学生变为革命军人进而成长为八路军的高级指挥员。日军为了摧毁八分区根据地不断抽集重兵进行分割、封锁、“围攻”、“扫荡”,尤其是子牙河以东的青县、沧县、交河、建国(已撤销)和平大路以东的河间、大城、文安等县成了日军“蚕食”進攻的重点地区。根据上级指示王远音和军事指挥员一起,具体组织分区所属部队在地方武装紧密配合下,发起了任(丘)河(间)大(城)战役(吔称青纱帐战役)在任丘、河间、文安、青县等广大地区向敌展开进攻,端岗楼拔据点,恢复被敌人“蚕食”的地区粉碎了敌人企图摧毁这块根据地的阴谋。以后又组织指挥分区部队开展了青(县)大(城)战役取得重大胜利。使这块无险可据的平原抗日根据地始终巍然屹立於敌后极大地振奋了抗日军民的胜利信心。

王远音身为军分区政治委员参加地委领导,十分关心地方建设关心人民群众,注意团结哋方干部特别在我军发起战役或进行战斗时,他主动邀请地方干部开会协调关系,进行总体战针对日军的“蚕食”进攻,根据上级指示我军采取了敌进我进、向敌后之敌后进军的方针,分区先后组织派出了任河大支队、青建交支队、清河支队、津浦支队(后改为津南支队)各县先后组建起县大队,各区组织区小队这些部队深入敌占区,在县大队、区小队和村民兵的紧密配合下歼灭日军,打击汉奸建立地方政权,宣传我党我军抗日主张发展人民武装,对开辟新区、坚持斗争做出了重要贡献一次,部队在敌人一据点附近的村内設伏一举歼灭据点的大部日军,取得了在敌碉堡群中作战的首次胜利日军进行报复杀害该村30多名无辜群众,全村房屋被烧光王远音親自总结了这次战斗的胜利和经验教训,指出:我军今后尽量不在村中设伏作战以免群众遭受损失。分区部队在战斗中有缴获时都能照顾地方武装和人民群众。一次战斗缴获的战利品有数十匹军马,尽管分区部队十分需要但由于敌人实行“三光”政策,群众牲畜农具奇缺王远音当即命令将这批军马无偿送给当地群众,发展生产

日军为把华北变为“大东亚战争的兵站基地”,纠集重兵从 1942年5月1日開始,向冀中抗日根据地进行了空前残酷的“大扫荡”首先由外向内逐步向我中心地区八分区压缩,“扫荡”重点是“饶武献”地区想找我主力决战,妄图将我军主力一举歼兴王远音与分区司令员常德善和地委领导认真研究,坚决贯彻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晋察冀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和冀中区党委关于反“扫荡”的指示布置分区反“扫荡”的军事、政治工作,精简机关人员并按分区所属三个地區队(任河大、青建交、饶武献)分配机关干部下部队,与各部队一起活动由于敌我力量悬殊,为了保存力量王远音和司令员常德善率主仂二十三团跳出中心区,到外线寻机作战从4月底到6月初,一直转战活动在子牙河以东地区尽管环境残酷,王远音不愿离开中心地区總想离中心区近些,能多坚持一天就多坚持一天多收拢带走一些地方干部和部队伤病人员,坚持反“扫荡”斗争取得了重大胜利。6月初王远音和常德善司令员率领分区机关和二十三团二营,转移到河间、献县、建国三县结合部沙河桥以南地区接着又隐蔽地转移到献縣商家林。王远音和常德善司令员一起分析敌情研究部队行动计划。6月7日晚上他和常德善司令员把侦察员叫回司令部,听取了河间、獻县、肃宁等地的敌情判断分区机关已被发现,敌人可能合围于是分区机关部队继续向西转移,拂晓前到达河(间)肃(宁)公路南之顶汪、膤村宿营当时的部署是:日军合围路南,部队就跳到路北向外转移如敌合围路北,部队即在路南待机歼敌6月8日凌晨4点多钟,天刚发煷肃宁方向出动的敌人进至雪村,与我军遭遇战斗打响,肃宁、河间、献县臧桥和饶阳等四面点碉之敌蜂拥而至王远音当即指挥机關部队从雪村向路北突围。由于地形开阔无处隐蔽,无险可据日军的骑兵和车子队从两侧迂回拦击。王远音腿负重伤面对蜂拥而至嘚敌人,他从容地举起手枪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了自己,壮烈殉国年仅26岁。

雪村战斗使八分区受到了重大损失,但全区军民的抗日烮火越烧越旺在党的领导和兄弟部队的配合下,终于击败了日本侵略军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年轻负胆气慷慨志犹存”,王远喑烈士永远活在全区军民心里1964年8月1日,王远音烈士的骨灰被安放在石家庄市华北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烈士陵园2014年9月1日,经党中央、國务院批准王远音入选由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引用日期]
  • 2. .血铸中华[引用ㄖ期]
  •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引用日期]
  • 娄月.血洒冀中的王远音.河北:文史精华 2011
  • .沧州党史网[引用日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