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浮针疗法的临床应用法

鼻炎培训 - 乡医培训 - 颈肩腰腿痛特色培训学习班 - 整脊正骨培训班 - 静脉曲张特色班 - 肛肠病无痛一次治愈培训班 - 河北黄骅医疗新技术培训学校
第一届全国研讨会合影留念
第二届全国研讨会合影留念
第三届全国研讨会合影留念
第四届全国研讨会合影留念
第五届全国研讨会合影留念
第六届全国研讨会合影留念
<div class=' photoParameters firstLine nameWordWrap' title='203期3期
<div class=' photoParameters firstLine nameWordWrap' title='206期6期
<div class=' photoParameters firstLine nameWordWrap' title='210期0期
<div class=' photoParameters firstLine nameWordWrap' title='212期2期
全国首家【中药发酵鼻炎膏】研发成功 【开创鼻炎无痛一次治愈的历史先河】 产品特点:1、中药成分经过益生菌转化,由大分子变成小分子,鼻粘膜吸收快。2、真正的疗效提速,鼻腔用药后5分钟吸收。3、真正的药效提高,发酵中药比传统中药提高4-28倍。4、发酵过程分解毒性,真正无毒副作用。5、对鼻粘的刺激减少了80%。发酵契约鼻炎膏的优点: & 1、治疗后即时消融、不影响患者正常工作学习。 & 2、治疗局部出现,胶冻状分泌物,与等离子技术相媲美。 & 3、发酵技术治鼻炎安全、无痛、技术工艺已申报诺贝尔奖。 & 4、 缩短治疗时间,一次治愈率高达 100%(全球独家技术)目前市面上常用【鼻炎膏】缺点:
&1、治疗过程痛苦大,消融慢。 & 2、治疗后鼻腔结痂,不易取出。 & 3、恢复期长,操作不慎,易出现鼻中隔穿孔。 & 4、老年人、心脑血管病人员慎用。 产品研发:黄骅同仁医院,科研组长:秦立鹏技术合作: 秦弘芳老师(负责山东、陕西、山西、辽宁、广西、内蒙古、浙江、甘肃、新疆、海南) &王君老师(负责河北、安徽、四川、重庆、黑龙江、湖南、天津、湖北、北京、上海、宁夏)13303370239 杨洪萍老师(负责河南、江苏、江西、广东、吉林、贵州、福建、云南、青海)
儿童绿色疗法学习班    儿童绿色疗法是2003年由秦立鹏校长,在全国发起治疗疾病一种特色技术,不吃药、不打针,不输液轻松治愈儿童常见病,主要治疗方法是:直肠用药、穴位贴敷、浴足等,从2003年至今我们共计为全国基层医疗单位培训出学员2万余名。 2003年秦校长成功编辑出我国第一本儿童绿色疗法专用书籍《直肠用药与传统绝技》,2003年开办了全国第一家直肠用药培训学校,为我国的特色技术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为让更多的基层医生拥有此项技术,减少他们的经济负担,经我校、校委会研究决定,2016年度,凡到我校学习直肠用药的基层医生,均给予一定程度优惠。
(1)、直肠用药的机理及注意事项
(2)、直肠用药的操作及应用技巧 (3)、肺炎、气管炎、感冒,咳嗽、腹泻等常见病
(4)、特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常见病(处方公开) &
(5)、清宫秘方3天治疗肺炎(秘方公开)
(6)、小儿腹泻足浴法(秘方公开) & (7)、非药物三次治愈小儿久不消除“肺部罗音”(秘传绝招) (8)、全国独家技术,无痛无创红光照射治疗儿童气管炎,肺炎培训日期:随到随学、以临床为主、学习5天培训费用:3800元、2016年优惠至1800元/人有50年临床经验的荣顺昌主任和秦建辉老师亲自授课。学习结束后,你的技术会有一个明显的提升、门诊星倍增。
有意者请根据自身所在地区向以下老师咨询报名:秦弘芳老师: & & QQ:(负责山东、陕西、山西、辽宁、广西、内蒙古、浙江、甘肃、新疆、海南)王君老师:
& QQ: (负责河北、安徽、四川、重庆、黑龙江、湖南、天津、湖北、北京、上海、宁夏)杨洪萍老师: & & QQ:(负责河南、江苏、江西、广东、吉林、贵州、福建、云南、青海) & & & 郑重承诺:学员一次入校,终身免费进修!乘车路线:河北省沧州火车站下车转乘来往黄骅市班车30分钟即到,黄骅老307国道海事局处下车
熊成军,中医主治医师,执业医师1963年8月出生于河南,大专学历。2011年到河北黄骅秦立鹏医疗新技术培训学校进修耳鼻喉科。 & “通过在秦立鹏老师的培训班里学习,我系统地掌握了中医的基本理论和实际操作技法,尤其对耳鼻喉科的重点学习,加上在秦立鹏老师的医院里见习了一段时间,完全掌握了耳鼻喉治疗的科学方法。毕业后到现在我一直保持和秦老师的联系与合作,对许多疑难杂病也能恰当的处理,尤其擅长治疗鼻炎,鼻窦炎,鼻甲肥大,神经性耳鸣耳聋、慢性咽炎等。”  现在熊成军医师已被河南省农村卫生保健中心授予“当代名医”称号,并入选《河南民间名医大全》一书,经群众推荐,组织考察,被南阳市授予“南阳民间名医”称号,并入编南阳史志中国·南阳《辉煌十年》一书,因其技术特长,相继出任南阳市张仲景研究所任副所长、河南省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委员,后又被宛城区中医管理局授予&知名中医&称号。现在熊成军医师日均门诊百人次,20多年来诊治患者约50万人,从未发生任何医疗纠纷,在当地享誉一方,是我校的一个成功案例。
卢朝稳医生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县仁德镇从我自身参加秦校长特色医疗技术培训班的前后对比来看,诊所也好,卫生室也好,基层医疗单位如果没有真正的特色专科技术,能够立足生存就已经很不错了。想要真正的挣点钱,还是要有至少一两项的特色技术来撑门面和打名气。
于孝贞大夫,国家执业医师1975年生,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中西医学学士学位。
  我说些实在话,我很感激秦校长的培训。因为从我个人看来,大学的教育是培养我的理论知识方面的高度,而秦校长的培训是培养了我的技术方面的深度。两个比较起来我更感激秦校长的培训,因为在哪所大学里学到的理论知识都差不多,但是实际的特色技术却不是哪里都能学到。现在我知识有高度,技术有深度,收入很不错,而且一年比一年好。谢谢秦校长!
姜忠伟医师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系”,现担任,“中华中医耳鼻喉协会会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会员”我是个很喜欢学习的人,坚定的相信“技多不压身,早晚会受益”。在参加基层医生培训班上我也是走过一些弯路的,对一些巧立名目的东西忽悠过,但幸好遇见了秦老师的培训班,他每个月都开班,而且办了十多年,又有学校又有医院。我当初去了就跟秦校长开玩笑说,“秦老师我要是学不会技术我就赖在你这里不走了~”秦老师哈哈大笑:“学了你就知道了,肯定到时候留都留不住你,你会一心只想快点回去大干一番。”现在我的耳鼻喉专科门诊在我们当地也算小有名气,基本附近的几个镇没有不知道我的。至今一直保持着和秦校长那边的长期良好合作,我心里很感激他。
隋福医生,黑龙江绥化执业医师中华中医耳鼻喉医师协会会员,毕业于黑龙江省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大学本科学历。基层医生培训的信息很多,但是很多都不靠谱,大家选医疗技术培训班的时候一定要学会调查,从网上了解也可以,但最好是实地考察一番,看看培训班的样子,培训班的场地好坏都无所谓,关键是要弄清场地是租的还是校方自有的,一定要警惕那种打一炮换一个地方的培训班,一锤子买卖的最好不要去参加。像秦校长的这个培训班就很实在很可信,有自己的招生处和培训班场地,又有自己经营了很多年的专科医院矗立在那里,培训班做了十几年,医院经营的时间更长,去年听说的数字是至今已经培训了2万多名医疗界的学员朋友,我在那里参加的培训班,技术很好,产品和设备也很好,是个值得信任的地方。
李娟医生(左),刘拥军医生(右),夫妻档安徽宿州人。  我和我爱人是一起报名参加秦校长的培训班的,前段时间刚刚从那里毕业不久。在那里学的很不错,获益很多,现在已经开始搞耳鼻喉专科了,每天的病人量都很多,尤其是周末都忙不过来。干这行真累,不过很值,真是忙碌并幸福着。在这里对秦校长也说一声谢谢!
任其标医生,北京市房山区  我在北京房山,早些年的时候参加的秦老师的培训,对我的影响很大。而且除了该校里各位老师的尽心尽责,最让我看重和赞赏的是他们的培训政策,“学员一次培训,终身免费进修”,就是说只要一次性交费参加培训后,以后任何时候想再去参加培训和学习,都是免费的,而且想去几次去几次,没有次数限制,这不就等于花一千来块钱给自己请了一个终身可用的医疗顾问团吗。  而且从秦校长那里学习之后给我带来的效益也特别好,至今保持合作,在此对秦校长表示感谢!
(C)2015 河北黄骅医疗新技术培训学校 版权所有我的图书馆
第一节 软组织伤痛病因病理之我见软组织包括有筋膜、肌肉、肌腱、腱鞘、韧带、关节囊、滑膜、椎间盘纤维环、关节软骨盘等,可因直接外伤、间接外伤或长期劳损,而产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其损伤则有局部组织挫伤、肌肉牵拉、纤维破裂、肌腱撕脱、肌腱滑脱、韧带破裂、关节囊撕破、骨缝开错、软骨的损伤以及关节或软组织的劳损等等。这些软组织损伤应在早期施以有效的治疗,防止急性损伤转变为慢性。浮针疗法对急性软组织损伤治疗是一种奏效迅速的治疗方法。为了把握治疗时机,掌握好适应症,治疗前应首先了解软组织损伤的病理变化,查明病变所在部位,有的放矢,提高治疗效果,现将其病理变化归纳为以下几点:1、外伤后造成局部肿胀的原因有二:一种是受伤后局部血管未发生破裂,由于神经反射,引起血管壁渗透功能增加,血管内外组织渗透压的平衡失调,产生大量的组织液集聚在组织间隙内而显示肿胀;另一种是受伤后局部血管破裂,因出血形成血肿,血肿较小者可自行吸收。血肿较重者则凝成血块,形成瘀血。无论是局部渗透液或血肿形成,均应先给予冷敷,减轻组织肿胀,然后给予浮针治疗,促进早期吸收。2、外伤后局部渗出液或出血如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终必产生粘连,致使肌肉、肌腱因渗透液或血肿纤维机化发生挛缩,从而发展为缺血性挛缩。如在关节内或关节外形成粘连必引起关节活动受限。因此,预防和剥离粘连始终是治疗软组织急、慢性损伤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治愈率,缩短治疗时间的关键所在。浮针疗法的及时运用不但能防止粘连的形成,对已形成粘连的组织,浮针有其它治疗方法无法替代的剥离效果。3、肌肉、肌腱、韧带遭受损伤后,有完全和不完全破裂。完全破裂者,其断端多必退缩,因断端间距较远不能自行修复,须手术治疗方能重建其固有功能。这部分患者不属于浮针治疗的范畴。不完全破裂者,仅部分纤维失去联系,局部出血,纤维机化,充填缺损,能自行修复。但此修复部位多与周围组织粘连而影响其滑动的患者,浮针疗法能迅速缓解其疼痛,可使其极早地进行功能锻炼,减轻或者消除粘连,使损伤部位的功能恢复正常或者接近正常。4、具有骨纤维性管肌腱的腱鞘,往往由于局部骨质增生,腱鞘狭窄,加之急性损伤或慢性劳损以及风、寒、湿的侵袭,可引起肌腱和腱鞘水肿,鞘内积液。久之,渗透液吸收,纤维机化,鞘壁肥厚,产生狭窄。影响肌腱在腱鞘内滑动,当肌腱经过狭窄部则产生弹响。或肌腱与鞘壁发生粘连,以致影响关节转动,成为临床上常见的狭窄性腱鞘炎。浮针对狭窄性腱鞘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对弹响关节经多例治疗观察发现几乎没有效果。此外,靠近骨性隆起部位,具有较长的肌腱或经过骨性纤维管的肌腱,一旦遭受外伤,将其维持肌腱稳定的支持带撕裂,则发生肌腱滑脱,对这部分患者必须运用正骨手法使滑脱的肌腱复位,使断裂的支持带得以修复,方能保持肌腱稳定,以恢复其原有的滑动功能,从而提高了浮针缓解疼痛的效果和治愈率。5、关节遭受损伤,关节滑脱产生积液,成为创伤性滑膜炎。滑液有润泽关节,减少摩擦,吸收热量,保护关节软骨的功能。倘若积液过多,可将关节囊和韧带过度伸展而变松弛。尤其是关节附近的肌肉萎缩造成关节丧失稳定性。故关节外伤以后,关节腔内充满积液,必须适当休息积液方能吸收,但休息过久则肌肉萎缩,以致关节不稳定,容易再受损伤,关节滑膜又重新产生积液,因此形成恶性循环,故对急性创伤性滑膜炎应及早地进行浮针治疗。疼痛缓解患者可进行适度的功能锻炼,既能防止肌肉萎缩,又能防止产生积液及转变成慢性滑膜炎。6、关节附近的韧带,肌肉有保持关节稳定,防止发生不正常的功能活动。由于韧带关节囊,关节滑膜等组织皆受感觉神经支配,一旦遭受损伤必引起反射性肌肉痉挛,借以保护关节的稳定。实践证明肌肉痉挛是一种原发性损伤后的继发性病理改变,首先解除原发性病变,其肌肉紧张方能随之消失,急性外伤性肩周炎运用浮针进行治疗,既能解除原发性病变又能缓解肌肉痉挛,也能有效地防止损伤组织粘连。实践证明这一疗法是极为理想的一种治疗方法。7、关节内软骨板是最易受损伤的部位,在上肢最常见的是桡尺关节的损伤。关节内的软骨板有减少摩擦、防止震荡,散布滑液等功能,若因挤压、扭转可发生软骨板移位破裂。多数患者先撕裂软骨板的边缘,然后其移位和破裂的软骨板本身由于旋转而发生新的破裂,呈瓣状、劈裂状或分层状等破裂,在关节活动时发生弹响,以致关节交锁不能完全伸直,完全屈曲或失去旋转功能。这类情况在膝关节极为常见,有时也可见于肩关节,患者使劲活动一下关节后感到关节交锁暂时消失,功能较前变得灵活些。浮针治疗可以减轻或缓解疼痛,但不能使破裂的软骨板完全修复以及完全恢复关节的功能,应考虑运用其它的治疗方法。第二节 概述肩部软组织伤痛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个病症,引起的原因很多。但最常见于肩关节周围炎、肱二头肌腱鞘炎、冈上肌腱炎、肩袖疾病以及肩关节附近肌肉和韧带的急慢性损伤,只要详细询病史和认真查体,诊断并不困难。常见于现代医学的冈上肌腱炎、肩关节周围炎、肩手综合征、肩峰下滑囊炎,外伤性肩关节炎及风湿性肩关节炎等疾病。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已有“肩背痛”和“肩前臑痛”的记载。如《素间,平人气象论》:“寸口脉中手促上击者,曰肩背痛”。《灵枢?经脉》:“邪在肾,……肩背颈项痛”,“大肠,手阳明也,……是主津液所生病者,……肩前痛”,“肺,手太阴也,……是主肺所生病者,气盛有余则肩背痛,……气虚则肩背前寒”,“小肠,手太阳也,……是主液所生病者,……肩臑肘臂外后廉痛”。指明了肩背痛与肾、大肠、小肠、肺经脉相关。关于肩痛的病因病机,《素问?金匮真言论》指出:“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故“肺病者,……肩背痛”(见《素问?藏气法论》)。《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客于背俞之脉则脉泣,脉泣则血虚,血虚则痛,其俞注于心,故相引而痛。《素问?气穴论》还有针刺治疗的有关记载:“背与心相控而痛,所治天突与十椎及上纪”。《千金要方》将本症列入“肩背痛”,有“天牖、缺盆、神道、大杼、天突、水道、巨骨主肩背痛”等针刺治疗的诸多记载。《针灸甲乙经》提出了“肩背痹痛”和“肩胛周痹”的病症,还详细地论述了肩痛的针灸治法,如“肩痛不可举,天容及秉风主之”;肩背痹痛,臂不可举,寒热凄索,肩中主之”;“肩肿不得顾,气舍主之”;“肩中热,指臂痛,肩髃主之”;“血瘀肩中不能动摇,巨骨主之”等。宋?王执中《针灸资生经》将肩痛称为“肩痛周痹”、“肩痹痛”、“肩痹”,并提出一系列针灸疗法。元代李杲提出了“肩背痛不可顾,此太阳气郁而不行,以风药散之(防风汤主之)”的治疗原则。清代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谓:“痛定于肩背,此著痹之类,必用外治之药,以攻之提之,煎药不能取效也”,指明了外治法对肩痛的重要作用。《医宗金鉴》则对气郁、气虚、血虚、血瘀、风气、湿气、痰风肩背痛的临床特点作了扼要说明,颇有启示。【应用解剖】1、肩部关节⑴盂肱关节:由肩胛骨的关节盂与肱骨头连接而成的球窝关节,因肱骨头的面积远远大于关节盂的面积,且韧带薄弱,关节囊松弛,故肩肱关节是人体中运动范围最大而又灵活的关节。关节盂为上窄下宽的长园形凹面,并向前外倾斜。盂面上被覆一层中心薄边缘厚的玻璃样软骨,盂缘被纤维软骨环即关节盂唇所围绕。关节盂之上下各有一突起,为盂上和盂下结节,分别为肱二头肌长头及肱三头肌长头附着处。肱骨头为半圆形的关节面,向后、上、内倾斜,仅以部分的关节面与关节盂接触,故极不稳定。肱二头肌的长腱,经过结节间沟,可随肱骨内收、外展、旋转活动上下滑动。成年至45岁以后,骨质增生结节间沟变窄,是造成肱二头肌腱鞘炎的诱发原因。大结节骨折移位、冈上肌腱炎、肩峰下滑囊炎均为造成肩肱关节外展活动受限的原因之一。盂肱关节囊为纤维组织构成的松弛囊壁,环绕在关节周围。肩关节滑液囊主要包括有肩峰下滑液囊、肩胛下肌滑液囊、喙突下滑液囊、前锯肌下层滑液囊等,其中以肩峰下滑液囊在临床上意义最大。此囊紧密地连于肱骨大结节和肌腱的上外侧,其顶部与肩峰和喙肩韧带下面相接。肩部周围的肌肉内外两层,外层为三角肌和大圆肌,内层为肌腱袖,肩峰下滑囊介入此两层之间,以保证肱骨大结节顺利地通过肩峰下进行外展活动。正常肩峰下滑液囊与肩肱关节之间有腱袖相隔,腱袖完全破裂时二者相互贯通。盂肱关节囊的韧带有喙肩韧带、盂肱韧带和喙肱韧带。⑵胸锁关节:为肩肱关节与躯干相连的唯一关节,是由锁骨内端与胸骨柄的锁骨切迹和第1肋骨间所形成的摩动关节,被关节囊及韧带围绕固定,有胸锁后韧带相连接。胸锁关节对其后部的重要器官如大血管、气管、食管有保护作用。此关节对肩肱关节的活动起一定的作用,如因某种疾病或外伤影响此关节时,肩关节活动范围也因之而受累。⑶肩锁关节:由肩峰内端及锁骨肩峰端,借着关节囊、肩锁韧带、三角肌、斜方肌腱附着部、喙锁韧带(锥状韧带、斜方韧带)等连接组成。喙锁韧带,为联系锁骨与肩胛骨喙突的韧带,起于喙突,向后上部伸展,止于锁骨外端下方,分为斜方韧带及锥状韧带。喙锁韧带为稳定肩锁关的重要结构,此韧带损伤后必须修复。⑷肩胛胸臂关节:肩胛骨与胸壁之间并无关节,而是由丰富的肌肉联系,但在其功能上可视为肩关节的一部分。此间隙之间被前锯肌分为前后两部分,肩胛骨在此间隙沿胸壁活动。肩胛骨可通过胸锁关节、肩锁关节在胸壁上作旋转运动,活动范围约在60°左右。2肩部的肌肉 肩肱关节由于关节囊松驰,韧带薄弱,关节盂较浅,其主要依靠关节附近肌肉维持关节的稳定,在此稳定的基础上进行灵活的多方面的功能活动。肩部重要肌肉有以下几种:⑴肌腱袖:系由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及肩胛下肌组成。四腱以扁宽的腱膜牢固地附着于关节囊的外侧和肱骨外科颈。有悬吊肱骨、稳定肱骨头、协助三角肌外展肩关节的功能,腱袖的肌肉损伤时肩肱关节则将失去稳定。⑵三角肌:为肩关节外展坚强有力的肌肉,起点广泛,远端的扁腱止于肱骨干的三角肌结节,其肌囊分为前、中、后三部。上臂外展运动主要由三角肌中部纤维和冈上肌协同作用,其前部肌纤维可同时内旋及屈曲上臂,后部肌纤维可以外旋及伸展上臂。⑶胸大肌:起点分为锁骨部、胸肋部、腹部。肌腹呈扇形,逐渐移行为扁腱,止于肱骨结节间沟外侧唇,主要作用为内收内旋肱骨,仅锁骨部对上臂有外展作用,并可与三角肌协同前屈上臂。⑷背阔肌:为三角形肌肉,起自躯干背部,止于肱骨结节内侧的底部,有内收、内旋、伸直肱骨的功能,与胸大肌、大圆肌协同作用,使肱骨内收向胸壁靠拢。⑸肱二头肌长腱:起于盂上结节及关节盂的后唇,向下越过肱骨进入结节间沟,沟前有横韧带防止长腱滑脱。此腱有悬挂肱骨头、防止肱骨头向外向上移位的作用。肱二头肌断裂后,影响肩部运动的稳定。当肱骨前屈或后伸时,长腱沿结节间沟上下滑动。肱二头肌腱鞘炎时,由于肌腱鞘肿胀,肩外展及内旋均受累,且活动时局部显著疼痛。肱二头肌除了有屈肘功能外,对肩肱关节前屈也有一定的作用。肱骨外科颈骨折畸形愈合,引起肱二头肌长腱粘连,可造成肩关节活动障碍。3、肩关节的运动 肩部关节运动比较复杂,各关节既有单独的运动,又有相互之间的密切联系。肩部关节可以协同完成内收、外展、前屈、后伸、内外旋转运动,以及这些运动连续起来的旋转活动。【生物力学特点】1. 盂肱关节 是一个球窝关节。肱骨头为半圆形的关节面,向后、上、内倾斜,仅以部分关节面与关节盂接触。加之盂唇的柔性,比刚性的球窝关节如髋关节,有更大的运动自由度。在一特定的平面内能够产生了3种类型的表面运动。运动的第1种类型是旋转:当球在窝内旋转时,球的接触点改变,而臼的接触点维持不变。第2种类型是滚动:每个关节面上的接触点作等量的改变。第3种类型是平移:球的接触点保持不变,而臼的接触点改变。较扁平的骨性关节盂窝加上柔韧的纤维软骨环绕盂窝形成的关节盂唇,使肱骨得以旋转平移和滚动。肱骨还可以使其旋转中心与关节盂有相对位移。2. 肩锁关节 是锁骨远端与肩峰近端间的小滑液关节。其稳定性有赖于以下装置维持;⑴ 关节囊及其肥厚部分所形成之肩锁韧带;⑵ 三角肌及斜方肌之腱性附着部分;⑶ 由锥状韧带及斜方韧带组成的喙锁韧带是稳定关节的主要装置;这些韧带可使肩胛骨绕3个轴运动:①& && &&&锥状韧带自喙突起向锁骨远端的后弧尖,并对肩胛骨旋转起着垂直的作用;②& && &&&锁骨上,从锥状结节延伸到肩锁关节。在靠近额面内围绕水平轴作肩胛运动时,这条韧带的作用像一个铰链;③& && &&&在矢状面内通过肩锁关节围绕水平轴发生肩锁关节的运动。肩锁关节外展总范围是20°,并且主要发生在臂外展开始的30°和最后的45°,在肩峰和软骨盘之间发生绕锥状韧带的旋转,以及在软骨与锁骨之间生产斜方肌韧带的绞链作用。3. 胸锁关节 是锁骨的胸骨关节面与胸骨柄锁骨切迹及第1肋软骨间所形成之摩动关节。胸锁关节所允许的运动包括锁骨在水平面的前伸、后缩;在额面的上升、下降及围绕锁骨纵轴的旋转。4. 肩胛胸壁关节 肩胛与胸壁之间并不具备一般解剖学上之关节结构,在功能上应视为肩关节之一部分,其活动与肩胛前间隙有关。肩胛骨之运动可分为上升、下降、上旋、前伸(外展)、后缩(内收)6种运动。粗略估计正常人盂肱关节每上举2°,则肩胛胸壁关节上举1°。5. 肩部肌肉 肩关节肌肉可分为三类:⑴ 专供动力的肌肉:如胸大肌、斜方肌等,其肌纤维较长;⑵ 主要是稳定关节装置,其次是供关节动力的肌肉如肌腱帽诸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它们的肌纤维较短;⑶ 稳定关节及提供动力的肌肉:如三角肌。总之,盂肱关节活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相对稳定,需要良好的肩部肌肉;二是肱骨头必须与关节盂密切接触,主要依赖于肌腱帽的完整。第三节 肩关节周围炎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又称冰冻肩、粘连性关节囊炎、五十肩、老年肩。中医根据本病的起因还称作“漏风肩”、“血凝骨痹”。【解剖特点】肩肱关节为肩胛骨的关节盂与肱骨头相连接的球窝关节。由于肱骨头较大,关节盂较浅,韧带薄弱,关节囊松驰,故肩关节可做屈、伸、收、展、旋内、旋外以及环转运动,是全身活动范围最大、最灵活的关节。肩关节主要依赖韧带、关节囊、肌腱袖、肱二头肌长头和三角肌等组织维持其稳定。肱二头肌腱长头起于盂上结节和关节盂的后唇,向下越过肱骨头进入结间沟,沟的前缘为横韧带,以防止肱二头肌腱向外滑脱。此腱有悬挂肱骨头防止向上,向外移位功能。关节滑膜沿肱二头肌腱长头向下延展,并向上反射。此种特殊的沟与管的结构为产生冻肩的主要原因。此外喙肱韧带起于肩胛骨喙突的外缘向前下部发出,在冈上肌与肩胛下肌之间与关节囊同止于肱骨大小二结节,桥架于结节间沟之上,有悬吊肱骨头和约束肱骨外旋的作用。由于上述结构特点,冻结肩患者该韧带可发生粘连,将肱骨头固定于缩短的内旋位,限制肱骨头外展、外旋,使关节的活动完全受限。此外,肩关节周围的肌肉和肌腱之间有诸如肩胛下肌滑囊、肩峰下滑囊、三角肌下滑囊等,分泌的滑液以利于肌腱和肌肉的运动,当这些滑囊发生炎症病变时,肌肉和肌腱得不到润滑,代谢功能减弱,使关节周围的肌肉、肌腱得不到滑液的润养,产生冈上肌腱、冈下肌腱、肱二头肌腱等的炎症,使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广泛粘连而发病。【病因】部分病人有明显的着凉和外伤史,但绝大多数肩周炎患者病因不明。此病大多发生在40~60岁的人,因为这时的肩盂与肱骨头以及关节囊已有退行性变化,这是肩周炎发生的基础。有人认为与情绪不稳定,精神压抑以及营养不良等也有一定关系。由于各种因素所造成的肩部疼痛和活动度减少,如前臂或腕部的骨折,因体力减退而不经常活动上肢等,均是造成肩周炎发病的诱因,但多数病人根本找不到发病原因。国外学者Depalma不同意这个观点,他认为肩痛不是由于肱二头肌长头就是由于肩袖病变所致,不过这些病变较隐匿,检查时未能发现而已。有一些远离肩关节的病如颈椎病、脊髓空洞症、肿瘤、心脏病甚至膈下疾患亦可引起肩痛,如不仔细检查和询问病史,这些病可被误诊为肩周炎。最近的研究证明,肩周炎的病因不是在关节囊上,但对于一个有弹性和庞大的关节囊如何会变成一个脆弱的和皱缩的关节囊,其病理过程尚不太清楚。【病理】病理变化主要在由纤维组成的关节囊上,上述的前置因素加上不明的炎症过程,逐渐累及关节囊,滑膜,覆盖肩部的筋膜、肌肉、肌腱、以及肩峰下滑囊等。在早期表现为关节囊的挛缩及关节间隙减少,胶原纤维退行性变,血管增加及囊壁增厚,滑膜纤维化,使组织失去弹性及皱缩。在肱骨头外展或旋转时可发生粘连的撕裂而产生疼痛,使患者产生恐惧感从而更加重粘连。在后期,喙肱韧带增厚,冈上、下肌挛缩、拉紧、纤维化,将肱骨头抬高,使肩关节活动进一步受限,挛缩的关节囊包围肱骨头,滑膜增厚,滑膜隐窝被填塞;肩峰下滑膜囊壁增厚,囊内被致密的粘连所充满,将肩袖束缚在肩峰上。严重者肱二头肌腱亦产生病变,表现为肌腱与腱鞘粘连,甚至发生自发性肱二头肌腱断裂,而其断端又常自行固定在肱骨上。总的来说,如果病程较长,关节囊周围的所有组织终究会全部受累,其次是这种过程进展缓慢,各种组织的病变程度又不一致,而且这个过程是可逆的。因此,肩周炎的病理改变的程度及范围,个体差异很大,各家的病理发现亦可有所不同。【中医辨证】肩周炎属于中医痹证的范畴。祖国医学认为该病的病因病机是由于身体素虚,阳气不足,腠理空虚,卫外不固,以致风寒、湿邪乘虚而入。从肩周炎患者的发病年龄来看,符合中医女子七七天癸竭,男子七八肾气衰之说。肾阳为一身之阳,若阳气不足而不能上行于肩部,温薰肩部的经脉穴窍,加之肩关节为人体活动度、活动量最大的关节,在解剖上又位高居上,极易劳损和被风寒湿邪所侵袭。风为百病之长,又善行数变,肩周炎患者常有痛无定处,遇风受凉加重这些表现。《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阳气虚衰,复感外邪而发病是一个日积月累的缓慢过程,在一个外因的作用下而突然发病,其它过程则因为轻微而不被察觉,所以阳气虚是肩周炎的发病基础。寒性凝滞,寒性收到使肩周组织气血不畅,脉络不通,不通则出现关节疼痛和关节屈伸不利等现象。所以患者有一个共同特点是遇寒则剧,尤其是在夜间阴寒最盛时感痛,甚而难以入睡。肩周炎患者因病程长而出现久病挟瘀的病理改变,瘀血加重了组织粘连及炎性反应,使筋脉关节缺乏气血的濡养而出现功能受限,屈伸不便。上述的改变均可以随着全身及局部的治疗而恢复。风、寒、湿、劳损是引起肩周炎的重要外部因素,阳虚寒凝、气滞血瘀既是发病的内因又是所致的病理改变。笔者认为肩周炎在以浮针治疗的基础上应体现出整体辨证,标本兼治。相当部分患者在浮针治疗过程中稍受风寒劳累则疼痛加剧,关节酸软,患者常诉冷痛入骨浸髓之感,反复发作,以中老年患者尤为多见。对于有以上现象,脉弦紧、苔白薄的患者笔者常根据各自的特点给予蠲痹汤、独活寄生汤,大活络丹、黄芪已艽汤等随证加减,以求扶正祛邪,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缓解疼痛,改善症状,防止复发。浮针疗法的多次治疗不仅能迅速缓解疼痛,而且能疏通经络,剥离粘连。当然,还需辅以功能锻练,这样整体与局部治疗相结合,内治与外治相辅相成,从而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了疗程。【临床表现】1 年龄,性别及发病率:好发年龄在40~60岁,妇女占72%,左侧发病率要高于右侧,双侧同时受累者仅占8%。2 起病:大多数起病隐匿,常无明显的外伤史,有些人有轻微的外伤史及劳累受凉史,包括肩及上肢的损伤。常见症状为肩部活动减少,上肢垂于体侧。以后疼痛症状逐渐明显,肩部活动一步受限。3 肩痛及肌痉挛:疼痛是最主要的症状,为持续性钝痛或跳痛,影响睡眠,伴有肌肉痉挛。疼痛及肌痉挛不限于肩部,还会放射至肩胛部,肱三头肌、三角肌、肱二头肌及前臂伸面。此外局部还有血管痉挛,又进一步加重上述症状,慢性肌痉挛的肌肉会感疼痛并有压痛。一旦疼痛在肩部以外部位发生,这种情况会被误诊为心脏病,斜方肌受累可被误诊为颈椎病。4 检查发现:病人常表现紧张、恐惧检查,患肢下垂于体侧。在要求活动肩关节时,肢体起动缓慢,肩周围肌肉痉挛,先往往是斜方肌,以后冈上、冈下及三角肌均有痉挛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萎缩,病程长者肌萎缩可相当明显。压迫肱二头肌沟时压痛明显,用手指拨动肌腱时亦痛。如将上臂伸直,使二头肌紧张时亦痛,这说明肱二头肌的病变在肩周炎发病中占重要地位。此外,外展及外旋上肢,伸肘时前臂旋转,伸肘时抗阻力屈曲及内收上肢等均可产生疼痛。肩部活动受限程度各人不同,这与病变程度有关。在早期由于疼痛尚可耐受,肩关节活动度可不受限,但这时肩关节内、外旋已有不同程度的受限。在检查关节运动时必须用手固定住肩胛骨,才能正确估计肩部的活动度,在中期病人常诉不能梳头及扣胸罩。在后期肩关节活动变少,甚至完全消失,此时患者对其患肩加以保护,穿衣伸袖必须先穿患侧,因为任何牵拉,扭转都会引起肩部剧痛。但即是完全被固定的关节也一定有矢状面的少量活动。这时患肢只能下垂于体侧呈内旋位,伴有明显的肌肉萎缩。有些严重的病人还可见血管痉挛,手指轻度浮肿、发冷、苍白等,患侧肢体温度明显低于健侧,每遇受凉时疼痛加重,以夜间尤甚。X线检查一般为阴性,肩关节造影可以明确诊断。造影时可见肩关节容量减少,仅能注入不到10毫升的造影剂(正常为16毫升),有的仅能注入5毫升,腋下皱褶几乎完全消失,造影剂不能进入肩胛下滑囊或不能通过肱二头肌腱鞘向下扩散。病程:肩周炎的症状差异很大,有的人疼痛明显而活动度影响甚小;有的病人关节不能活动,但疼痛并不明显。但大多数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和活动受限。临床上分为三期:初期,又称冰冻期,短者此期可持续2—3周,长者可延至数月;中期,又称冻绒期,此期持续时间较久,通常为2—3个月;后期,又称融化期,此期的持续时间长短与治疗的及时与否,以及治疗的效果有关。几乎所有的病人均能自愈,但病程长短不同,大多数患者为1年左右,但也有相当部分患者超过1年甚至3年才痊愈的报告。所以明确诊断和及时治疗不但能减轻患者痛苦,而且可以极大地缩短病程,使患者早日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诊断和鉴别诊断】根据病史、体征及检查,诊断肩周炎并不困难,但必须了解到肩袖的部分撕裂,钙化性冈上肌腱炎、肱二头肌腱炎、肩锁关节紊乱以及肿瘤均可以引起与肩周炎相似的症状,应与这些疾病相鉴别。【浮针治疗】目前临床上治疗肩周炎的方法较多,症状轻、病程短的患者通过推拿按摩,针灸理疗,中药外敷以及肩关节的功能锻练等能很快治愈。但对疼痛剧烈,组织粘连重,功能受限较甚者,以上疗法很难奏效或者说短期内是没有明显效果的,尤其是缓解疼痛和改善功能。笔直者认为在诸多疗法中浮针疗法是能迅速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的一种理想疗法,现重点介绍一下浮针疗法在治疗肩周炎过程中的具体应用。寻找痛点:疼痛最明显的地方往往是组织粘连及炎性反应最严重的地方,也是确定浮针针刺方向和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步骤。所以,术者在针刺前必须在患肩周围选出一个或几个最敏感的压痛点做为浮针治疗的针剌点,做好标记。然而在临床上部分患者诉说患肩疼痛难忍,又无法指出具体的痛点,总感觉疼痛部位较深,检查时很难找出痛点。这类患者多有明显的功能障碍,术者可辅助患者做前、后、上、下、伸展运动或旋转运动后找出痛点,也可协助患者向功能受限的方向轻轻地牵拉,做前伸、后伸、外展、背手动作后找出痛点。笔者在治疗中发现肩周炎患者最常见有肱二头肌沟处、三角肌下滑囊,肩峰下滑囊,肩胛下肌滑囊几个压痛点,这也是肩周炎最常见的治疗部位。针刺方法:在距痛点6~8厘米处常规消毒,然后术者右手持浮针针柄,左手食指和拇指固定痛点下方皮肤,针尖斜面向上,对准痛点,针体与皮肤呈15°~25°快速刺入皮下,若刺入肌层将针尖抽退至皮下,放平针身,沿皮下向前推进至痛点附近后,手握针柄做扇形运动数次,然后按压痛点检验治疗效果。绝多数患者经治疗后疼痛减轻或缓解,功能受限亦有一定的改善。若疼痛无改善,可重复做数次扇形环扫运动,直至疼痛减轻为止。在运针过程中病人一般没有酸、胀、痛、麻等不适感,若有很可能是针刺过深或过浅,应及时将针调整到疏松结缔组织层,此时做环扫运动可感到疏松无阻力。待疼痛减轻或消失后,抽出针芯,用胶布固定针柄,放一无菌棉球盖位针孔,用胶布贴附在皮肤上,嘱咐患者每天做肩关节功能锻练3—5次,每次不少于10分钟,24小时后拔出软套管,活动肩部再找出新的痛点,做第二次治疗。如此不断地发现新痛点,又不断地消除痛点和改善肩关节功能,直至恢复正常。在针剌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情况,就是当你经过治疗后,患者原来的痛点消失,却在原痛点附近出现新的痛点,这时术者可以将针抽回到距进针点0.5厘米处,然后将针尖调整到对准新的痛点,平行推进至痛点附近,做扇形运动直至痛点消失,这样就可避免增加新的针刺点,又可扩大浮针治疗范围。随着痛点消失,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又有明显改善。功能锻练对浮针治疗的肩周炎患者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也是防止粘连,提高治疗效果必要措施。浮针治疗后患肩疼痛减轻或缓解,这时要鼓励患者在无痛范围内或能忍耐的情况下做肩部功能锻练,防止已经剥离了的粘连组织重新粘连。术者可协助患者做一些针对某种功能障碍的肩关节运动,如后伸、外展、内旋、外旋及背后和上举运动,使肩关节的活动度逐渐增大。患者的主动练习是最重要的,要有耐心。在浮针治疗过程中,笔者不主张对组织粘连严重,功能受限较甚者使用强烈的手法进行撕裂粘连的运动。因为这种大动作可使撕裂组织出血较多,新的创伤再形成粘连时较前更为严重,加重了患者的疼痛和功能障碍,也容易使患者对浮针治疗的效果产生怀疑而放弃治疗。欲速则不达,对病程长,功能受限重者的治疗应有计划地循序渐进。【病案举例】潘某,男,53岁,新都县某部门干部。诉右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4月余。近来感疼痛加重,夜间尤甚,呈跳动性痛,不能入睡,疼痛与天气变冷有关,患臂不能穿衣、背手、上举,日常生活极为不便。在当地医院经推拿按摩、理疗、贴伤湿止痛膏,外敷中药及针灸治疗,刮痧治疗等均未奏效,于99年2月25日来我科就诊。检查见肩周皮肤有散在的刮痧治疗后瘀斑,轻度肿胀,关节外展60°,后伸30°,上举120°,肱二头肌长头及三角肌上缘,肩胛骨外上角处有压痛,X光照片检查未见异常。诊断:肩周炎。在肱二头肌长头处,三角肌上缘、肩胛下肌三个痛点下方常规消毒,进行浮针治疗,运针10分钟后3个痛点消失,外展达90°,上举150°,后伸及背后功能有改善,但仍感疼痛。留针24小时,嘱附患者做上举摸墙、后伸、后背及患肩旋转运动,每天三次,每次不得少15分钟。二日做一次浮针治疗,注意患肩保暖。经过二次治疗后夜间疼痛明显减轻,功能受限改善,以后随着治疗自觉症状和功能状况不断改善,经过6次浮针治疗疼痛完全消失,肩关节功能基本恢复,追踪随防半年,诉肩关节功能完全恢复,活动自如。陈某,男,45岁,新都县交管所干部。诉于1月前不明原因而出现双侧肩部疼痛,不能上举,向后背手困难,疼痛以夜间为甚,穿衣、提裤、洗漱时均感双侧肩周疼痛,日常生活需要别人帮助。在当地医院做双肩关节X光片检查未见异常。先后服“扑炎痛”,“芬必得胶囊”,“非普拉宗片”等药物均无效。又做理疗,按摩推拿,贴奇正藏药,针灸治疗半月无明显效果,近来感上述症状加重,苦不堪言,于99年5月9日来我科就诊。检查见双肩部皮肤有散在的外敷药物所致的过敏性皮疹和色素沉着,双侧三角肌压痛明显,后伸时双侧肱二头肌沟处有压痛,双侧肩关节僵硬(保护性的)外展、后伸、上举及旋转功能明显受限,诉疼痛有时放射至双肘部及腕部。诊断:双侧肩周炎。给予患者双肩部软组织行按摩及运动后,上述痛点更为显著,先后在双侧三角肌和肱二头肌沟处常规消毒,分别进行浮针治疗,经反复环扫运针10分钟后再压上述痛点均消失,但后背及双臂上举超过120度时仍感疼痛。留针24小时,嘱附患者做双肩关节功能锻练每天三次,每次不少于15分钟。第一次治疗后患者诉双肩疼痛明显减轻,但夜间仍感疼痛而不能入睡,自觉疼痛部位深达关节内。再次做双肩部肌肉松解运动,前屈、后伸、外展、上举运动,痛点仍为第一次的治疗点,再给双肩部做浮针治疗,运针多次后痛点再次消失,功能比第一次有所改善。经过三次治疗后夜间疼痛明显减轻,虽感疼痛但能忍受,肩关节后伸40°,双上臂上举150°。背手功能改善。嘱附患者坚持治疗和功能锻练,总共进行了10次浮针治疗后患者双肩疼痛完全消失,肩关节功能基本恢复。建议患者坚持肩部功能锻练,增加练习强度,注意双肩保暖,一年后回访双肩功能完全恢复,从未发生肩部疼痛现象。王某,男,16岁,新都县新繁中学学生。诉于半月前上体育课时连做二十多次引体向上运动后突然感右肩部疼痛,肿胀,不能上举,活动受限。在当地医院做理疗治疗,外搽红花油,解痉镇痛酊、外敷中药及口服“七粒散”、“芬必得胶囊”等治疗均无明显效果,于日来我科就诊。检查见右肩部明显肿胀,三角肌及肱二头肌长头处压痛尤为明显,前屈后伸均感疼痛,患臂上举110°后,疼痛难忍。做右肩关节X光片检查提示外伤性肩周炎,根据检查情况考虑是三角肌和肱二头肌长头撕裂伤,随后给予浮针治疗。在上述两个痛点下方常规消毒,针刺治疗10分钟后,以上两个痛点压痛明显减轻,做上举运动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旋转运动时仍感疼痛。重复做环扫运针数次后压痛点消失,上举达120°后疼痛难忍。留针24小时,嘱咐患者每天做患肩练功运动3次,每次5分钟,由于外伤引起筋脉损伤,血瘀气滞,经络不通,给予桃红四物汤加减,促进局部炎性改变吸收。处方如下:桃仁15克,红花10克,生地1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赤芍15克,元胡10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地龙15克,甘草10克,三剂水煎服,二日一剂,每天三次。经过四次浮针治疗及内服中药后,局部疼痛消失,患肩上举时仍感疼痛,有功能障碍。每次浮针治疗前协助患者功能锻练5分钟,然后以拇指掌面放于三角肌及肱二头肌长头处做左右弹拨1—2分钟,在患者能耐受的情况下将患肢轻轻向上牵引,牵引后患者感上述两点疼痛加重,然后在痛点处做浮针治疗,消除痛点,经过六次浮针治疗后,患肩功能基本恢复,建议患者继续肩部功能锻练,不可过度,一月后追踪回访,功能完全恢复正常。笔者的体会是对有明显外伤的患者,尤其是考虑有软组织严重撕裂伤情况下,在给予浮针治疗的同时应给予中医辨证施治,不失时机地应用一些活血化瘀,行气通络的药物,可以减轻局部肿胀,促进吸收,对防止瘀血机化和组织粘连有重要意义,也可提高浮针的治疗效果,缩短疗程。严某,男,56岁,新都县某局干部。诉于4个月前不明原因而出现左肩部疼痛,不敢活动,疼痛放射至肘部及腕部,肩关节功能受限,每到凌晨3—5点钟时疼痛加重,呈跳脓样痛,经在当地医院服西药(药名不详)及中药无效,又做TDP理疗和哈慈五行针治疗,推拿按摩等治疗3个多月,无明显效果。又在某诊所做正骨治疗时术者突然行强力扯拉粘连组织术,当时痛昏倒地半小时,术后功能较治疗前稍有改善,一周后局部疼痛和功能受限较前更为严重,病者苦不堪言,于日来我科求治。检查见左肩部软组织轻度肿胀,三角肌,肱二头肌长头处,肩胛下肌处均有明显压痛,前屈、后伸、外展、上举、旋内及旋外均有障碍,不能背手。X线照片检查未发现异常。诊断:肩周炎。在以上三点处做浮针治疗,一次治疗后压痛点消失,三次治疗后夜间疼痛有所减轻,但功能状况无明显改善,从第四次浮针治疗前开始做患肩周围穴位点压,组织松解,协助患者做肩部运动5分钟后,开始浮针治疗,10次后患者夜间疼痛变得很轻微,肩部功能有极大改善,17次治疗后夜间疼痛基本消失,但天气冷时仍感患肩疼痛,肩部功能状态接近正常。后因去北京出差中断治疗,在有冷气设备的宾馆住宿时,当晚即感左肩疼痛,后逐日加重,又出现左肩功能受限,较治疗前为轻。于5月18日再次来我科求诊,仍以浮针治疗为主,治疗前点压天鼎、中府、缺盆、极泉等穴位、松解肩周组织,辅助患者进行功能锻练。由于患者肾阳虚衰,卫外不固,稍遇风寒则筋脉痛甚;根据上述症状辨证施治,四诊合参,给予独活寄生汤加减,处方如下:独活15克,羌活15克,寄生15克,川断15克,杜仲15克,川芎15克,当归10克,元胡15克,细辛6克,红花10克,牛膝10克,甘草10克,三剂水煎服,二日一剂,每天服三次。经过一月的浮针和内服中药治疗后,患者疼痛完全消失,功能完全恢复,追踪半年无复发。薛某,女,42岁,师范学校老师。因掷铅球而引起右肩部疼痛半月,经外搽正骨水,外贴奇正藏药均未见效,又改做局部理疗和针灸治疗效果不佳,现感局部疼痛,活动时尢甚,右手穿衣、写字均不便。于日来我科求诊治。检查见局部皮肤粗糙,遍布粟粒性褐色皮疹及色素沉着,有皮肤抓痕,局部组织轻度肿胀,三角肌区明显压痛,前屈、后伸、外展均感疼痛,有轻度的功能受限,X光照片检查未发现异常现象。诊断:外伤性肩周炎。给予浮针治疗,在三角肌中点及下缘常规消毒,分别在两个痛点下方进针,运针5分钟后患者局部疼痛消失,固定浮针,留针24小时,每日治疗一次,建议患者停用一切外搽剂,适当地进行患肩功能锻练,经过三次治疗后局部疼痛完全消失,功能恢复正常,追踪回访一月未见复发。邓某,女,68岁,新都斑竹园农民,诉右肩部疼痛半年,疼痛为持续性钝痛,右上肢软弱无力,活动受限,右上肢几乎不能负重,经在当地医院服多种西药(药名不详)及中药效果欠佳,又做局部理疗,按摩和针灸治疗无明显效果。于日来我科求诊治。检查见患者慢性病容,全身消瘦,痛苦表情。左手常护着右肩部,局部明显肿胀,肩周围软组织有广泛压痛,以三角肌区尤为明显,稍作上抬及旋转运动患者疼痛难忍,大汗淋漓。诊断:肩周炎。由于患者经济困难,未做其它检查。给予浮针治疗,在三角肌中点及下缘、肱二头肌长处做常规消毒,在三点下方刺入浮针,经运针10分钟后局部压痛有所减轻,深压仍感疼痛,指下似有粘连组织,左右弹拨时感疼痛较剧,固定浮针,建议患者做适当功能锻练,浮针治疗二日一次。经过三次浮针治疗后患者自觉局部疼痛有明显缓解,功能受限没有改善,每次做辅助锻练时患者均感疼痛难忍,呻吟不止,拒绝局部按摩。追问患者以往病史诉有咳嗽病史,无咳血史,听诊右肺呼吸音增强,叩诊为实音,根据患者全身情况给予患者照胸片检查,胸片包括右肩关节。X光片检查提示肺部恶性肿瘤广泛转移,右肱骨上端有恶性赘生物,肱骨上端骨质破坏严重。最后诊断:肺癌骨转移。由于患者局部疼痛,后又做五次浮针治疗缓解疼痛,一月后右肱骨上端出现病理性骨折,日死亡。上述病例提示临床医生,下一个诊断时一定要全面体检,思路开阔,既要重视局部症状,又要了解患者的全身情况,要考虑到二者之间有无联系。尤其是浮针能很快缓解多种原因所引起的疼痛,包括肿瘤,这样容易掩盖症状,浮针治疗中一定要克服头痛治头,脚痛治脚的片面思维。该患者初诊时没有做X光片检查,把癌肿包块误认为组织粘连,而且给患者进行不恰当的功能锻练,险些造成患者骨折及休克。从以往对肝癌、骨癌所致的疼痛进行的浮针治疗观察证实,浮针有较好的镇痛效果,可减少杜冷丁的使用量。汪某,女,51岁,成都某研究所工程师。诉不明原因出现左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4个月。近来感上述症加重,受凉及夜间疼痛尤甚。曾在成都骨科医院,中医学院附院做针灸及按摩治疗效果欠佳,又去武候区某医院做小针刀治疗,疼痛仍无减轻。后又外敷中药、贴奇正藏药等治疗效果均不理想,现觉功能受限较以前加重,疼痛放射至右肘部及腕部,于日来我科就诊。检查见右肩周部皮肤粗造,有散在皮疹及色素沉着,三角肌处压痛明显,向肱骨中端及肘部放射,后伸20度时疼痛,上举120°时,功能受限及疼痛,左手不能负重,手指胀痛无力,不能穿衣及后背。做X光片检查未发现异常。浮针治疗前给患者做肌肉松解按摩,点压肩周围穴位及进行辅助功能锻练,发现患肩关节僵硬,活动范围小,疼痛点集中在肱二头肌长头及三角肌处,在以上二点处进行常规消毒,进行浮针治疗,运针10分钟后,以上两痛点压痛明显减轻,外展及后背功能有改善,肘部放射痛消失,固定浮针,留针24小时,嘱附患者每天做3—5次功能锻练,每次不少于15分钟。患者因恐惧疼痛未坚持功能锻练,5次治疗后,疼痛虽有减轻,功能改善进展不大,夜间仍感疼痛而不能入睡,对浮针治疗失去信心,自动放弃。两个月后,患者再次来我科诊治,诉左肩关节疼痛较前更为严重,功能障碍如以往,稍用力感疼痛钻心。检查见左肩下垂,软组织轻度肿胀,整个三角肌区压痛明显,肩关节活动范围较治疗前为小。追问病史,患者吐露在院外一骨伤科诊所做正骨治疗及理疗,在一次治疗过程中,术者趁患者不注意突然向后一抬,强行分离粘连组织,当时患者痛昏倒地,大汗淋漓,半小时后方恢复过来。自感左上肢酸软无力,左臂后背功能有所改善。两天后患者疼痛加重,左上肢不敢上抬和进行功能锻练,患者放弃治疗,直到再次来我科求诊前未做任何治疗。该患者有小针刀治疗史,关节周围组织粘连较重,再行强行剥离,使局部组织炎性反应加重,组织粘连更为突出。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应有耐心,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以浮针治疗为主,坚持做肩部功能锻练,注意患肩保暖。每次治疗前均反复在患肩组织粘连处进行按摩、弹拨、点压穴位等治疗,辅助运动20分钟。三次治疗后疼痛明显减轻,10次治疗后功能有明显改善,经过64天的综合治疗后患者疼痛消失,功能完全恢复,追踪半年无复发。作者在对一些意志薄弱的中年患者进行治疗时体会到,治疗上要进行综合治疗,浮针、按摩、功能锻练三位一体,而且要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接受较长时间的治疗。陈某,女,58岁,汕头大学校医,诉双侧肩关节疼痛8个月,以左侧为甚,疼痛在受凉时尢甚,左臂穿衣及负重时亦感疼痛难忍。不能上举和向后背手,先后在本校医务室和当地医院做理疗,推拿按摩,针灸及封闭治疗均未奏效,又改做小针刀治疗两次效果欠佳,近月来感上述症状加重,于日来我科就诊。检查见双肩关节外观无异常,右肩无明显功能障碍,旋转及上举时感疼痛。左肩关节功能受限明显,前屈后伸,后背及上举时均感疼痛,关节僵硬。做X光照片检查双肩关节未见异常。诊断:双侧肩周炎。给予浮针治疗,二日一次,嘱咐患者每天做肩关节功能锻练3次,每次不少于15分钟。右肩经过4次治疗后疼痛完全消失,活动自如。左肩经过22次浮针治疗及辅助功能锻练后疼痛消失,功能基本恢复,嘱咐患者坚持功能锻练,并逐渐增加锻练强度,注意保暖。半年后电话随访一切良好。钟某,女,47岁,新都师范学校老师。诉左肩关节疼痛3个月,活动时及受凉时尤甚,疼痛常放射至左肘部和腕部,时轻时重,左臂穿衣和上举受限,近来感上述症状加重,伴有四肢骨节冷痛及麻木。先后在当地医院服西药(药名不详)和中药治疗效果不佳,又去盲人按摩诊所接受推拿按摩治疗,哈慈五行针及针灸治疗,理疗二月余,疼痛及功能障碍没有任何改善,于2000年9月来我科诊治。检查见左肩关节外观无异常,肩峰下滑囊处及三角肌区压痛明显,肩关节活动显僵硬不灵活,外展、上举、后伸和向后背后手均感疼痛,做X光照片检查未发现异常。诊断:肩周炎。给予浮针治疗,二日一次。在肩峰下及三角肌痛点常规消毒,进针后经在二点做环扫运针10分钟后,患者疼痛减轻,功能有所改善,15分钟后固定针柄,留针24小时。嘱咐患者每天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练三次,每次不秒于15分钟,注意患肩保暖。经三次治后患者感疼痛大减,功能状况有较大改善,但总感四肢及背心发冷,夜间患肩感冷痛不适,查:脉相沉紧,舌淡,苔薄白,四诊合参,辨证为肾阳虚弱,肾主骨,阳气不温循四肢脉络则感四肢冷痛麻木,中医诊断:寒痹。治则是补肾壮阳,温经散寒。方药乌头汤加减。处方如下:制川乌15克(先煎半小时),桂枝10克,川芎15克,仙灵脾15克,杜仲20克,独活15克,羌活15克,木瓜20克,鸡血藤30克,甘草10克,水煎服二日一剂,每天服三次,浮针治疗继续,内服中药六剂后,四肢冷痛明显减轻,肩关节功能逐日改善,续原方再服三剂。经过外用浮针,内服中药,辅以功能锻练,治疗37天后患者疼痛消失,左肩功能基本恢复,嘱患者继续进行功能锻练,避免肩部受凉。半年后电话追踪一切良好。李某,男,51岁,新都县龙虎镇农民。诉右肩部不明原因而疼痛5个月,右上肢不能上举和后背,不能负重。每遇天下雨或吹风后疼痛加剧,在当地医院诊断为“风湿病”、“寒湿病”、“肩周炎”,称服中药数十剂无明显效果,又内服“阿斯匹林”、“朴炎痛”、“芬必得胶囊”等药,当时疼痛有所减轻,但活动时仍感疼痛,功能毫无改善,又到新都某医院接受针刀治疗两次,术后七天自觉疼痛有所减轻,入冬后感疼痛又逐渐加重。近来一月穿衣、洗刷均有困难,于日来我科就诊。检查见右肩外观无异常,三角肌区,冈上肌区压痛明显,上举最大限度100°,后伸20°,外展可达80°,后背患肢时肘部及腕部疼痛,X光照片检查右肩关节未发现异常。诊断:肩周炎。由于患者组织粘连比较严重,浮针治疗前先在肩关节周围行手法松解术,通过局部点压、弹拨、分筋、理筋后,给予患肩辅助功能锻练,在运动中观察疼痛有无扩大及转移,然后确定痛点进行浮针治疗,浮针治疗10分钟后压痛明显减轻,肩外展可达90°,其它功能也有所改善,留针24小时,每天治疗一次,注意局部保暖,三次治疗后患者疼痛减轻,上举功能可达110°,后背时手可摸到裤带。改术者辅助锻练为患者自我锻练,并逐日加大功能锻练强度,经过24天的浮针治疗和功能锻练后,患者疼痛完全消失,肩关节功能接近正常,嘱咐患者以功能锻练为主,注意保暖,长期坚持。三个月后电话随访说肩关节功能完全恢复。王某,男,56岁,新都县泰兴镇农民。诉左肩背疼痛三个月,近周来感疼痛加重,左上肢不能上举和负重,活动受限,有时疼痛放射至左肘部。曾在当地医院服“扑炎痛”、“强地松”、“芬必得”等药效果不佳,又自用哈慈五行针治疗两周无明显效果,于日来我科就诊。检查见左肩周外观无异常,三角肌区及肩胛上肌区有压痛,上举到130°时疼痛加重,不能后背。做X光片检查左肩关节无异常,颈椎正侧位片提示颈4、5椎体有骨质增生。诊断:1 肩周炎。2 颈椎骨质增生。根据患者症状和体征分析,患者肩胛上肌区压痛不能排除颈部因素,肩关节功能受限和疼痛主要是肩周炎所致,治疗上以浮针治疗为主,辅以颈椎牵引和肩关节功能锻练,每次治疗前行肩颈部肌肉松解和按摩,然后在压痛处做浮针治疗。第一次治疗后肩胛上肌区压痛明显减轻,三角肌区痛点改善不明显,经5次治疗后肩部痛点消失,三角肌区疼痛明显减轻,患肢功能有所改善,嘱咐患者继续做颈椎牵引和功能锻练,注意保暖。24天后疼痛完全消失,左肩关节功能基本恢复。钟某,女,51岁,新都马家镇农民。诉左肩关节疼痛5月余,疼痛为阵发性跳痛,活动时和夜间尤为严重,疼痛放射至肘部及腕部,有时食指和中指亦感疼痛,功能活动受限,不能上举,穿衣提裤均感困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风湿病”、“肩周炎”。先后口服西药2个多月(药名不详)效果不佳,又改服中药及针灸、按摩等治疗也无明显疗效,近月来自觉疼痛与功能障碍有所加重,于日来我科就诊,检查见左肩下垂,外观无异常,局部无明显压痛点,向上举时肩峰下滑囊处有压痛,向后背功能受限较甚,在肱二头肌长头处压痛明显,上举80度时感肩关节内疼痛,后伸时肘部与腕部疼痛。X光照片检查未发现异常情况。诊断:肩周炎。给予浮针治疗及肩周组织推拿按摩、辅助功能锻练,浮针治疗一日一次。在痛点下方进行常规消毒,分别进行针刺治疗,运针15分钟后患处痛点消失,功能无明显改善,留针24小时。第二次治疗时,患者诉治疗后约3个小时疼痛比治疗前更为严重,彻底未眠。检查见肩峰下浮针软管内充满凝血,局部稍有肿胀和压痛,分析疼痛可能为留置的针管在运行时刺破小血管,局部组织出血压迫神经所致。局部进行组织松解术及辅助功能锻练后再次行浮针治疗,运针10分钟后疼痛消失,留置针管,胶布固定。治疗后患者当晚感到疼痛有所减轻,第二天疼痛又恢复到原来的程度,患者不愿再接受浮针治疗,经过再三给患者做思想工作,勉强接受治疗,第五次治疗后疼痛大减,先后经过28次治疗后疼痛完全消失,但功能没有完全恢复,嘱咐患者坚持功能锻练,并逐日增加强度,两月后功能基本恢复。总结分析本例治疗初期效是不佳的原因可能与组织内出血及天阴下雨有关。由下雨时温度较低,影响浮针治疗效果,从多例病人观察到浮针能迅速缓解疼痛,但对关节冷痛效果不甚理想,在进行浮针治疗时应同时内服温经散寒,行气通络的中药方能提高浮针治疗效果。马某,女,58岁,新都新民镇农民。诉双肩部疼痛4月余,功能活动受限,疼痛为阵发性酸痛,晚上为跳痛,双肩部不敢做前伸和外展活动,生活几乎不能自理,在当地诊断为肩周炎,经服“扑炎痛”,“非普拉宗片”均无效果,又用中药熏洗,理疗一月余效果不佳,后在成都金牛区骨伤科医院接受小针刀治疗两次,疼痛有所减轻,功能无明显改善。于日来我科就诊。检查见双肩部皮肤粗糙,稍有肿胀,上举110°,外展80°,双手不能后伸及后背,肱骨大小粗隆区压痛明显,后背时肱骨中断软组织有紧绷样疼痛,X光照片检查双肩未发现异常:诊断肩周炎。浮针治疗一天一次。经5次治疗后患者自觉疼痛有所减轻,但常感双手指麻木及胀痛。查:舌质淡,苔白腻,脉涩,结合患者病史及体征考虑患者有气滞血瘀,脉络不通,给桃红四物汤加减,处方如下:桃仁15克,红花10克,当归15克,川芎15克,生地15克,白芍15克,地龙15克,鸡血藤30克,木瓜20克,防风15克,伸筋草20克,元胡15克,细辛10克,甘草10克。三剂水煎服,二日一剂,每天服三次,浮针治疗继续,经服9剂中药和20次浮针治疗后,患者双手麻木和胀痛消失,肩部疼痛有明显减轻,功能有所改善,自己能穿衣提裤,停服中药,继续进行浮针治疗,加强功能锻练,注意保暖。经过38天的浮针治疗,患者双肩疼痛消失,功能接近正常,嘱咐患者每天吊门,增加功能锻练强度,每周做三次局部按摩治疗,三个月后功能基本正常,追踪3个月患者双肩情况良好。
第四节 弹响肩弹响肩是指肩关节作某一个方向的活动时,肩部出现摩擦音或弹响,但仔细检查可发现大多数病人的弹响来自肩胛骨,故又称弹响肩胛。很多时候均在作自主运动时发生,而被动活动时则无。⑴弹响肩弹响来自肩关节本身。有时为肩部肌腱滑过骨突所致,如肱二头肌长头滑过肱骨小结节时。有时因为肱骨头被胸大肌拉向前方造成半脱位,这种弹响往往会变成习惯性和自愿性,可按检查者要求随时造成弹响,弹响后常伴有轻度疼痛。这种弹响肩一般不需治疗,只有个别病例因症状明显而需要手术解除弹响因素。⑵弹响肩胛是由于肋骨或肩胛骨下面某些结构上的异常所致。响声程度各异,扪诊时可感觉出弹响的部位。根据原因可分为:A、骨原性:由于肩胛下方或胸壁上骨性异常所致,骨异常为肩胛骨上角前方有一骨性或纤维性软骨性肿块,称为Luschka结节。第二种原因为肩胛骨的内侧角弯度异常。第三种常见原因为肋骨或肩胛骨下面骨质增生以及肩胛骨、肋骨的肿瘤。B、肌原性:肩胛骨与肋骨间的肌肉病变。如外伤后疤痕组织形成,在肩胛骨滑动时会产生肌腱炎那样的后果而引起弹响。C、滑囊性:肩胛下肌下滑囊和前锯肌下滑囊病史,也会引起弹响。【治疗】弹响肩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疾病,大多数病人只要经过短期休息,就能缓解。更多的弹响肩并不带太多的痛苦,不需要特殊治疗。笔者先后对8例弹响肩患者进行浮针治疗,仅1例治愈。但浮针对消除弹响肩伴发疼痛,效果比较肯定,在本组所治的8例患者有6例伴有肩部酸痛,经治疗后6例患者的疼痛基本消失。【病案举例】患者越某,男,46岁,新都县城关镇宝光村农民。诉不明原因而出现右肩酸痛,旋转运动时有弹响三月余。在本地镇医院诊断为“肩周炎”进行推拿按摩,针灸等治疗后,酸痛变得很轻微,但肩关节弹响依旧,稍受风寒及劳累,肩部酸痛加重,于日来我科就诊。检查见右肩外观正常,局部无明显压痛点,肩关节旋前运动时有弹响,弹响部位在肱二头肌长头处,有轻度疼痛感。X光照片检查未发现异常。诊断:弹响肩。给予浮针治疗。在肱二头肌长头附着点下方常规消毒,进针后针尖对准弹响处,平行推进至弹响处,反复运针约十数分钟后,旋转患肩患者感肩部很轻松,疼痛完全消失,留针24小时,每天治疗一次,治疗期间尽量少做旋前运动。第三次治疗时发现患肩弹响频率减少,经过6次治疗后肩关节弹响消失,一月后电话随访时。患肩一切正常,从无弹响。第五节 肩袖撕裂肩袖的撕裂比较常见,临床上分为肩袖部分撕裂和完全撕裂。完全撕裂大多需要手术治疗,不完性肩袖撕裂多以1%普鲁卡因局部封闭,但效果不甚理想。不完全性肩袖撕裂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冈上肌在肩峰下被磨损,使部分肌肉纤维断裂,产生疤痕而失去弹性。又由于继发性退行性病变,再加上外伤可以使肩袖发生不完全性断裂。其临床表现为肩上方压痛,常放射到三角肌止点,肩袖止点有压痛,肩外展时疼痛,并有“疼痛弧”及肩外展无力。而浮针对不完性肩袖撕裂有极好的治疗效果。笔者治疗3例不完全性肩袖撕裂患者,全部治愈。【病案举例】李某,男,32岁,金堂县向阳三大队石匠。诉3月前不明原因而出现右肩部疼痛无力,举不起锤子,在当地诊断为“肩周炎”,经推拿按摩、理疗、针灸等治疗无效。做过两次封闭治疗后疼痛缓解约一周,近来仍感疼痛无力,于2000年9月来我科就诊。检查见患肩无肿胀,活动时疼痛、冈上肌、肩峰下及三角肌区有压痛,患肩外展60°以上,疼痛减轻,肌力明显弱于健侧。X光照片检查未发现异常。诊断:不完全性肩袖撕裂伤。给予浮针治疗。在三角肌及肩上压痛点附近进针,针尖对准痛点,平行推进至痛点附近,运针约十数分钟,两处痛点压痛明显减轻,留针24小时,每天治疗一次。每治疗一次患者自觉疼痛减轻,功能改善,经过6次治疗后患肩疼痛完全消失,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嘱咐患者逐渐增加锻炼强度,不宜突然用猛力。三个月后患者带其爱人就诊告诉笔者,右肩一切正常,可以抡锤打石。【体会】浮针治疗不完全性肩袖撕裂有较好的疗效,本组3例均经过6~8次治疗后自觉症状消失。但需注意的是恢复期功能锻炼要科学安排,不宜过度,注意患肩保暖,逐渐增加锻炼强度,直至功能恢复正常。第六节 肱二头肌腱滑脱肌腱滑脱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即肌腱较长、经过骨纤维性管、和肌腱旁边有骨质隆起部,否则肌腱则无从滑脱。临床上常见肌腱滑脱的部位,有肱二头肌腱长头、尺侧伸腕肌等肌腱。由于肱二头肌腱经常滑脱,极易产生肌腱炎,临床症状类似肩周炎,需加以鉴别。【解剖特点】肱二头肌腱长头起自关节盂上缘的盂上结节,跨过肱骨头穿过肩横韧带和肱二头肌腱鞘的伸展部,藏于结节间沟的骨纤维性管内。正常的肱二头肌腱的长头只有纵向滑动而无左右摇摆。当骨纤维性管变浅,韧带松驰或破裂时方有滑脱的可能性。【病理变化】肱二头肌腱长头滑脱,临床上分为习惯性和外伤性两种。1.习惯性脱位:多见于先天性小结节发育不良,结节间沟内侧壁坡度变小。中年以后因关节发生退行性变,胸大肌和肩胛下肌抵止部撕裂或松驰,二头肌腱长头驰缓或延长,结节间沟底部骨质增生、沟床变浅,均可引起肌腱经常滑脱。2.外伤性脱位:为肩关节损伤的并发症,见于肩关节脱位,肱骨大结节或肱骨外科颈骨折后。亦有因结节间沟上肩横韧带撕裂,肱二头肌腱长头可自沟内脱出。【症状与诊断】习惯性肱二头肌腱长头脱位,虽然属于慢性,但多因轻度的外伤而得。脱位后肱二头肌腱头部明显疼痛,上臂无力,活动受限。外展、外旋和后伸时,二头肌腱长头滑走于小结节之上,发出弹拨声响。如不及时治疗必然产生肌腱炎,局部软组织粘连,经常疼痛,功能活动受限。外伤性肱二头肌腱长头脱位,一般多由其它严重性损伤如肩关节脱位或肱骨颈骨折所掩盖。一旦关节脱位整复,骨折复位,则滑脱之肌腱亦随之而整复。但亦有因急性外伤,将结节间沟前侧横韧带撕裂使肌腱滑脱,或肱二头肌腱长头腱与肌联合附近的较粗部位嵌于腱管内,当即显示肩前部疼痛,肱骨呈内旋位,关节丧失外展、内收、外旋、内旋等各方向的活动,仅胸肩关节存在。特别是走路时伤肢不能前后摇动,以健手托住患肢前臂,保持肘关节于屈曲位,以减少活动或上肢重量所造成的疼痛。此种急性外伤性肱二头肌腱脱位特别适用浮针治疗和手法按摩,而且治疗效果特佳,治愈率高。【治疗】对肱二头肌滑脱的治疗,首先解除因局部神经受刺激而引起的肌肉痉挛,减轻疼痛,为复位创造条件。术者在肱二头肌长头压痛最敏感处做好标志,在疼点下方常规消毒,然后在距痛点下方6~8厘米处进针,针尖对准痛点,沿肱二头肌肌纤维方向推进至痛点附近,一般运针十数次后局部压痛大多减轻或消失。局部肌肉痉挛减轻或消失后,术者立于患者的对侧,右手四指放于患者肩上部,掌心对着腋前侧,拇指放于三角肌前缘中三分之一处,拇指用力抵住肱骨颈部,即肱二头肌腱长头处。此时左手握患肢腕部,掌心向前,肩外展至60°,并前屈40°,两手对抗牵引。在牵引下将患者前臂逐渐旋后,并把肩放回至40°外展位,使放下的前臂尽量旋后。此时,右手拇指掌面用力向外向上推滑脱的肱二头肌腱长头,同时左手将患肢作急剧旋前活动,如此脱位的肱二头腱的长头即被拇指推回原位。随后用拇指在原处轻轻的按摩和点压,抽出浮针针芯,胶布固定,留针24小时。笔者先后治疗6例肱二头肌腱长头滑脱患者,4例一次性治愈,1例2次治愈,另1例6次治愈,从疗效观察可以肯定浮针治疗与手法复位相结合,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而且整个治疗过程无痛苦。【病案举例】患者张某,男,22岁,某部战士。诉2周前因劳动时用力过度引起右肩疼痛,活动时尤甚。在卫生队经理疗、按摩、贴伤湿止痛膏等治疗均无明显效果,现感上述症状加重,于日来我院就诊。检查见右肩部肿胀,二头肌腱长头明显压痛,只有肩胛骨活动,而盂肱关节不能活动,上肢放于旋后位,旋前时感觉疼痛。X线照片检查肩关节无异常。诊断:右肱二头肌腱长头滑脱。给予浮针治疗和手法复位,一次性治愈,追踪二月无复发。赵某,男,23岁,某部汽车连战士。主诉两周前因打篮球时扭伤右肩,当时感肩部疼痛无力,继之出现右肩不能外展、或内外旋转活动,局部肿胀,在卫生队经外搽樟脑酒、理疗、贴伤湿止痛膏、推拿按摩均无好转,第二天又做了局部封闭治疗,没有效果,于日来我院诊治。检查见右肩部组织轻度肿胀,肱二头肌腱长头处有明显压痛,右上肢外展或内旋、外旋时疼痛尤甚,X光照片检查未发现异常。诊断:右侧肱二头肌腱长头滑脱。给予手法复位和浮针治疗二次后症状完全消失,一月后电话追踪右肩活动自如,一切正常。陈某,女,34岁,新都县城关镇人。诉于4日前乘汽车时由于紧急刹车,拉伤右肩部,当即感右肩疼痛、无力,抬不起来,旋转时尤甚。在当地医院照X光片检查未发现异常,诊断为“软组织挫伤”。经外敷中药,内服“七粒散”、“芬必得胶囊”二天无明显效果,自觉右手不能负重,功能障碍明显加重,在县中医院骨伤科进行封闭治疗两次,没有任何效果。于日来我科诊治。检查见右肩部肿胀、自然下垂,肱二头肌腱长头处有明显压痛、外展、内旋、外旋右上肢时疼痛加重。诊断:肱二头肌腱长头滑脱。先在痛点下方分别刺入两支浮针,运针10分钟后局部压痛消失,此时给予手法复位,半小时后患者右肩能外展,旋内旋外虽有疼痛,但功能有明显改善,拔出针芯,固定浮针,留针24小时。经过二次治疗后,患肩疼痛完全消失,功能恢复正常。王某,男,36岁,青白江区运输公司搬运工。诉一周前搬运重物时突然用力后引起右肩部疼痛,继之出现局部肿胀,右上肢无力,不能上举和外展,右手指麻木、在区医院照片未发现右肩关节脱位和骨折情况。诊断:右肩软组织挫伤。给予外搽药酒和推拿按摩,治疗后疼痛不但无明显减轻反而加重,局部疼痛,右上肢不能旋转用力。自己买奇正藏药1张贴局部一天无好转,半天后患肩奇痒难忍,近两日在当地内服中药及西药(药名不详)治疗,均无效果,于日来我科求诊治。检查见右肩部软组织肿胀明显,皮肤上有散在红色皮疹,局部压痛明显,外展、旋内旋外转动时疼痛尤甚,外展30度°时功能受限,皮肤感觉正常。诊断:右肱二头肌腱滑脱伴不完全性断裂。在痛点下方常规消毒,分别刺入两支浮针,经环扫运针15分钟,局部压痛明显减轻,功能无改善,行肱二头肌腱长头复位术,术后功能稍有改善。抽出针芯,留针24小时。由于患者可能有肱二头肌腱长头不完全性断裂,局部组织渗出较重,压迫神经,为了防止局部组织粘连,给予桃红四物汤加减。处方如下:桃仁15克,红花15克,当归15克,生地15克,川芎15克,赤芍30克,地龙20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丹参20克,元胡15克,甘草10克,水煎服两日一剂,每天服三次。经6次浮针治疗和手法复位治疗后,患者右肩疼痛消失,功能基本恢复,但仍感右手指麻木无力,建议患者继续内服中药三剂,加强功能锻练,三个月后电话追踪,患者诉疼痛完全消失,功能恢复正常,右手指麻木及无力消失。患儿杨某,女,6岁,新都县军屯九大队三小队人。母亲诉三天前带女儿去玩耍时,因突然倒地时过度牵拉小孩右上肢,孩子哭闹不止,诉右肩部疼痛,右手不敢活动,拒绝别人接触,随即到当地医院求诊治,经照X光照片检查未发现异常,诊断右肩软组织损伤。经外搽解痉止痛酊、理疗效果欠佳小孩哭闹不安,又服止痛药二天无效,药名不详。于日来我科就诊。检查见右肩软组织肿胀,右上肢下垂,肱二头肌腱长头处压痛明显,右肩不能外展,旋内及旋外,稍动患肢患儿喊痛。诊断:右肩肱二头肌长头滑脱。在肱二头肌长头压痛点下方常规消毒,从下向上刺入浮针1支,运针10分钟后患处压痛明显减轻,然后给予患儿行肱二头肌长头复位术,术后患儿右肩能做一些小范围活动,抽出针芯,留针24小时。第二次就诊时患儿较安静,局部压痛较轻,患肩可外展50°,行浮针疗法与手法复位后,患肩功能明显改善,固定浮针,留针24小时。第三次就诊时局部压痛完全消失,功能基本恢复,给予局部正骨治疗后,嘱咐家长避免过度牵拉患肩,一月后追踪回访一切正常。第七节 肱二头肌腱鞘炎肱二头肌腱的急性和慢性的损伤或退行性变,均可造成肱二头肌腱及腱鞘的炎症,使鞘内产生粘连,肱二头肌腱在鞘内的滑动发生困难,从而产生相应的症状。本病好发于40岁以上的人,大多数人有外伤史。有些青年运动员亦易患此病,尤其是网球运动员、垒球队的投手。这是由于日常反复过度地作肩部动作所致。由于肱二头肌腱鞘与肩关节相通,肩关节的任何炎症均可以累及肱二头肌腱鞘而产生肱二头肌腱炎。【临床表现】主要的症状为肩前方疼痛,常放射至三角肌止点及肱二头肌肌腹,有时疼痛很难定位。疼痛于晚间尤甚,影响睡眠,病人常喜欢将肘关节屈曲并避免旋转活动。轻者肩部活动正常,有些病人肩上举过头受限。肱二头肌腱鞘炎有时很难和肩周炎相鉴别,肩周炎患者大多有肱二头肌腱的病变,尤其是肱二头肌腱长头。肱二头肌腱鞘炎的特征性表现为肩关节至肱骨结节间沟肱二头肌腱的压痛。凡是肱二头肌牵伸的活动,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均可产生疼痛,这包括肩外展、外旋、屈伸及伸肘时抗阻力外展上臂等。Yergason征阳性:在抗阻力下,屈肘及旋前,可产生肩前及肩内侧的疼痛、有诊断价值,但阴性并不能排除本病。三角肌、斜方肌等有时也有不同程度的痉挛。病人的症状可为急性起病,尤其是在有外伤史的情况下,更多病人为亚急性及慢性发病。疼痛和功能障碍常在患者可以忍受的范围内,常因过度应用上肢或轻微损伤而使症状加重。有些病人的肩部活动进行性受限,但与肩周炎不同。症状一直要进行到肱二头肌腱与喙肱韧带处的关节囊粘连时为止。有的病人在感到一次肩部弹响后疼痛戏剧性地解除,活动也得到恢复。这是因为肱二头肌腱断裂所致,其远端常因粘连而不会回缩。特殊位拍摄的X光片以可看到肱骨结节间沟内的情况,如变浅、狭窄以及骨质增生等,肩关节造影亦有帮助,可见造影剂在结节间沟处被阻。【治疗】在以往的治疗中,大多数无并发症的病人均采用非手术治疗,在急性期,休息是主要的,可以用吊带制动,辅以消炎止痛药物,或用醋酸氢化可的松0.5毫升+1%普鲁卡因5毫升做肱二头肌腱鞘内注射,每周1次,常有效。但有许多学者不主张应用,以免引起肌腱的自发性断裂。当疼痛减轻后马上进行功能锻练。必须强调不能将肩关节固定过久,以免引起组织粘连而导致肩周炎的发生。对经过3~4月非手术治疗无效者多采用手术治疗。浮针疗法问世后提高了肱二头肌腱鞘炎的非手术治疗效果,缩短了治疗时间,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笔者先后运用浮针疗法治疗8例肱二头肌腱鞘炎患者,均取得极为满意的治疗效果,现详细介绍浮针疗法在该病治疗中的应用。【浮针治疗】由于肱二头肌腱炎疼痛点大多比较明确,浮针治疗能很快确定痛点,对痛点稍模糊患者只要运动一下患肩就可找出具体的痛点。在痛点下方常规消毒,从笔者治疗8例患者看,有6例的浮针针刺点在肱二头肌结节间沟,从远端向近端,针尖对准痛点,即肱二头肌腱鞘部痊,快速刺入后退针至皮下结缔组织内,然后将针体平行推进至痛点附近,运针十数次后,大多数患者局部压痛消失,功能有所改善,抽出针芯,固定浮针,留针24小时。经过浮针治疗后患者疼痛消失,可以让患者做适度的功能锻练,活动范围在疼痛能忍受的范围内,每次5分钟左右,每日3~5次,这样不仅能防止患处发生粘连,也有助于功能改善。笔者认为浮针疗法在治疗该病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中医动静结合的治疗思想。在8例患者治疗中,最短者经过三次治疗后症状消失,功能恢复。最长者经过11次治疗后症状完全消失,功能恢复正常。【病案举例】李某,男,18岁,新都县武警中队战士,诉于2周前因训练引起右肩疼痛,不能用力,活动受限,疼痛以夜间尤甚,影响睡眠,经在当地医院外敷中药及局部封闭治疗、理疗等治疗一周,效果欠佳,近几日感疼痛加重,功能活动受限更为严重,于日来我科求诊治。检查见右肩部轻度肿胀,自然下垂,右肩前部压痛明显,压痛点沿肱二头肌走向放射,外展,旋内、旋外均感肩部疼痛。X光照片未发现异常。诊断:肱二头肌腱鞘炎。浮针治疗,每日一次,针刺10分钟后局部压痛大减,外展及旋内、旋外时疼痛亦明显减轻。抽出针芯,固定浮针,留针24小时,每天作患肩功能锻练3—5次,每次5分钟,经过3次治疗后疼痛基本消失,功能接近正常,建议患者继续坚持适当功能锻练,二月后患者电话告知右肩功能完全恢复,能参加各种军事训练。陈某,女,16岁,新都一中学生,排球队员。诉于一周前打排球时因扣球用力过猛,导致右肩部疼痛,疼痛以夜间为甚,右手无力,不能外展及上举。经外贴伤湿止痛膏及搽强力舒活酒一周,无明显效果。近几日感觉上述症状加重,于日来我科就诊。检查见右肩部软组织轻度肿胀,右肩前部压痛明显,右上肢不能自动外展及上抬,辅助活动时外展30度感疼痛难忍,旋内旋外时亦有同感。X光照片检查右肩关节未见异常。诊断:右肱二头肌腱鞘炎。给予浮针治疗,第一次治疗后疼痛明显减轻,功能有所改善,留针24小时,适度地活动右肩关节,每天3—5次。第二次治疗后疼痛基本消失,右肩部活动度接近正常,先后经过4次浮针治疗后,患者右肩关节疼痛完全消失,功能恢复正常,一月后电话回访,患者右肩活动自如,能参加正常的排球训练。吕某,男,42岁,新都金龙汽车修理工。诉于20日前修车时因用力过度引起右肩部疼痛,继之出现右上肢软。
第九章 浮针疗法治疗肘部软组织伤痛第一节 概述肘痛是指肘部酸楚、疼痛,肘关节屈伸受限为主症的一种症状。常见于现代医学的肘部伤筋、肱骨外上髁炎和尺骨鹰嘴滑囊炎等疾病中。早在马王堆汉墓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及《黄帝内经》就有与肘痛相关的文献记载。《灵枢?经脉》有“肩臑肘臂外后廉痛”、“肩臑肘臂外皆痛”、“臂肘挛急”等论述。然而,首先将“肘痛”作为一个单独的病证而明确提出者,当推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该书称:“肘痛,尺泽主之”;“肩肘中痛,难屈伸,手不可举重,腕急,曲池主之”;“肘痛引肩不可屈伸,振寒热,颈项肩背痛,臂痿痹不仁,天井主之”等等。《千金要方》有“臂肘病”之名,认为“曲池、关冲、三里、中渚、阳谷、尺泽,主肘痛时寒”。此后,历代对肘痛的论治,多未逾孙氏绳墨。其后医书很少有肘痛一证的论述,推知古代对肘痛的论述,多涵盖于有关痹证与“臂痛”之中。【应用解剖】肘部界于上臂与前臂部之间,其上、下界为通过肱骨内、外上髁间线上、下各两横指的环行线,又以通过两上髁的垂线,划分为肘前区与肘后区。一、骨性连接&&肘关节是由肱骨远端、尺骨近端、桡骨头三部分组成的关节。肱骨下端扁而宽,前有冠状窝,后有鹰嘴窝,两窝之间仅有一层极薄的骨片相隔。所以髁上部容易发生骨折。窝下方内侧为滑车,即内髁;外侧为肱骨小头,即外髁,两髁连成一块,并与肱骨长轴形成向前30~50°的前倾角。滑车略低于肱骨小头,所以当肘关节伸直时呈现5~7°携带角。肱骨下端两侧之隆起部为内、外上髁,内上髁为前臂屈肌总腱附着部,外上髁为前臂伸肌部腱附着部。因此,肌腱急骤收缩常可造成外上髁撕脱性骨折。桡骨小头凹关节面与肱骨小头相连接形成肱桡关节。桡骨颈的内后方粗隆部有肱二头肌肌腱附着,起屈肘及前壁旋后作用。肘关节伸直时,肱骨两上髁与尺骨鹰嘴三点在一条线上,屈肘90°时此三点则形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图9-1-1)。该三角骨性标志有无改变,对鉴别肘关节脱位和骨折有实际意义。二、关节韧带和肌肉&&肘关节的两旁有坚强的尺侧、桡侧副韧带,前方有环状韧带和屈肌群。关节囊包绕着整个肘关节,环状韧带稳定着尺桡上关节和防止桡骨头脱位。肘前方有比较坚韧的深筋膜,在前内侧有肱二头肌膜纤维的参与而增强与肱骨两上髁和尺骨后缘处的骨膜紧密融合。腕和手部的肌肉,皆起于肱骨内上髁,伸肌起于肱髓外上髁。肱二头肌经肘关节前面止于桡骨上端,肱三头肌经肘关节后面止于尺骨鹰嘴。旋前圆肌起于肱骨内上髁,止于桡骨中部的外侧。旋后肌起于肱骨外上髁和尺骨的上部,止于桡骨上1/3的骨面。【生物力学特点】肘关节的运动可作屈、伸动作。桡尺近侧关节、桡尺远侧关节和桡尺二骨间的骨间膜都为前臂骨间的连结。正常男性肱骨和尺骨轴可作10~15°运动,女性20~25°运动。肘关节伸屈运动范围可达140~150°,而桡尺的关节共同活动完成前臂的旋前和旋后动作,一般为120~140°。肘关节所受到的力是随不同运动状态而异。当屈曲45°时,肌张力约78~108N;屈曲90°时可达216N;当屈曲65°时,前臂旋前时约需要265~539N的力。一般在缝衣或吃饭时,关节力需要294N的力,提物与体重平衡时可达到1/2体重,关节力在运动的最大的峰位可达1667N。【病因病机】一、风寒湿搏&&外感风寒湿邪,侵袭肘部肌肉、关节、筋脉,导致经络闭阻,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二、痰饮流注&&饮食不慎,嗜食肥甘,损伤脾胃,或脾肾之阳素虚,水湿不得运化和温化,痰饮内停,流注经脉,阻遏气血运行,而为肘痛。如《管见大全良方》:“中脘伏痰,脾气滞而不行,则上下不运而痛”。三、气血不足&&素体虚弱,或久病体虚,脾胃声损,气血生化之源不足,加之外邪侵袭,而致经络失养,血气凝阻,发为肘痛。四、外伤血瘀&&肘部跌仆损伤或被外力强行扭转;或因劳动时前臂及腕部用力过度,或长时间携重物,腕肘部造成外伤或劳损。正如《管见大全良方》云:“若气血凝滞,经络不行,臂痛(肘痛)不能举”。第二节 肱骨外上髁炎肱骨外上髁炎又叫网球肘或肱桡滑囊炎。一般记载本病多见于网球运动员,故称之为“网球肘”。但日常所见网球运动员甚少,而其它职业患者占多数,长期劳损与该病的发病确有一定关系。本病属于中医肘痛范畴,早在马王堆汉墓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及《黄帝内经》就有与肘痛相关的文献记载。《灵枢?经脉》有“肩臑肘臂外后廉痛”,“肩臑肘臂外皆痛”、“臂肘挛急”等论述。然而,首先将“肘痛”作为一个单独的病症而明确提出者,当推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该书称:“肘痛,尺泽主之”;肩肘中痛,难屈伸,手不可举重,腕急,曲池主之“,”肘痛引肩不可屈伸,振寒热,颈项肩背痛,臂痿痹不仁,天井主之”等等。《千金要方》有“臂肘病”之名,认为“曲池,关冲、三里、中渚、阳谷、尺泽,主肘痛时寒”。从以上论述中不难看出,祖国医学对该病有较多的记载,而且运用针刺治疗肘痛也是由来已久了。【解剖特点】肘部界于上臂与前臂部之间,其上、下界为通过肱骨内、外上髁间线上、下各两横指的环行线,又以通过两上髁的垂线,划分为肘前区与肘后区。⑴骨性连接&&肘关节是由肱骨远端、尺骨近端、桡骨头三部分组成的关节。肱骨下端扁而宽,前有冠状窝,后有鹰嘴窝,两窝之间仅有一层极薄的骨片相隔。所以髁上部容易发生骨折。窝下方内侧为滑车,即内髁;外侧为肱骨小头,即外髁,两髁连成一块,并与肱骨长轴形成向前30—50度的前倾角。滑车略低于肱骨小头,所以当肘关节伸直时呈现5—7度携带角。肱骨下端两侧之隆起部为内、外上髁,内上髁为前臂屈肌总腱附着部,外上髁为前臂伸肌总腱附着部。因此,肌腱急骤收缩常可造成外髁撕脱性骨折。桡骨小头凹关节面与肱骨小头相连接形成肱桡关节。桡骨颈的内后方粗隆部有肱二头肌肌腱附着,起屈肘及前壁旋后作用。肘关节伸直时,肱骨两上髁与尺骨鹰嘴三点在一条线上,屈肘90度时此三点则形成一个等腰三角形。该三角骨性标志有无改变,对鉴别肘关节脱位和骨折有实际意义。⑵关节韧带和肌肉&&肘关节的两旁有坚强的尺侧、桡侧副韧带,前方有环状韧带和屈肌群。关节囊包绕着整个肘关节,环状韧带稳定着尺桡上关节和防止桡骨头脱位。肘前方有比较坚韧的深筋膜,在前内侧有肱二头肌膜纤维的参与而增强与肱骨两上髁和尺骨缘处的骨膜紧密融合。腕和手部的肌肉,皆起于肱骨内上髁,伸肌起于肱骨外上髁。肱二头肌经肘关节前止于桡骨上端,肱三头肌经肘关节后面止于尺骨鹰嘴。旋前园肌起于肱骨内上髁,止于桡骨中部的外侧。旋后肌起于肱骨外上髁和尺骨的上部,止于桡骨上1/3的骨面。【病因病理】由于肱骨外髁是伸肌肌腱的附着处,这些肌肉的主要功能是伸腕和伸指。当这些肌肉在伸腕、伸指运动时,都会使附着于肱骨外上髁部的肌腱筋膜受到牵拉。超过了所能承受的应力,则将损伤伸肌总腱。病理上表现为局部充血、水肿、渗出、粘连,部分伸肌总腱撕裂,钙化和无菌性坏死;桡骨头环状韧带退行性变化;伸肌总腱深面的滑囊炎;肱骨外上髁骨膜炎、肱桡关节的滑膜炎或滑膜皱襞的过度增生、皮下神经血管束的绞窄及桡神经关节支的神经炎等改变。上述的病变常引起伸肌肌肉痉挛,疼痛沿伸腕肌放射性地下传,引起一系列的症状和功能障碍。【症状与体征】主要症状是缓慢出现的肱骨外上髁处的疼痛,疼痛可向前臂桡侧、腕部或上臂放射。握物无力,尤其在屈肘时手不能拿重物,但肘关节在伸直时能提重物。检查时肘部活动正常。肱骨外上髁处有局限性增生隆起。肱骨外上髁、桡骨头或肱桡关节处压痛明显。伸肌腱牵拉试验阳性,方法:肘伸直、握拳、屈腕,然后将前臂旋前,即发生肘外侧部剧痛。【中医辨证施治】对肱骨外上髁炎的治疗,在运用浮针治疗的同时,可根据患者的病因病机进行辨证施治,以提高治疗效果,缩短疗程,临床上可分为以下几型。⑴风寒湿搏&&外感风寒湿邪,侵袭肘部肌肉、关节、筋脉,导致经络闭阻,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故肘部肌肉串痛。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紧。治则:祛风除湿,温经通络。羌活胜湿汤加减。屈伸不利加木瓜、伸筋草,痛甚加制川乌、制草乌,痛无定处加全蝎、防已。⑵痰饮流注&&饮食不慎,嗜食肥甘,损伤脾胃,或脾肾之阳素虚,水湿不得运化,痰饮内停,流注经脉,阻遏气血运行,发为肘痛。如《管见大全良方》:“中脘伏痰、脾气滞而不行,则上下不运而痛”。脾主四肢肌肉,脾气虚则肌肉酸痛无力。舌质胖嫩,苔白厚腻。治则:健脾利湿,温化痰饮。防已黄芪汤加减。湿重加黄柏、苍术,痰盛加法夏、茯苓。痛甚加制川乌、徐长卿,屈伸不利加伸筋草、鸡血藤。⑶气血不足&&素体虚弱,或久病体虚,脾胃虚损,气血生化之源不足,加之外邪侵袭,导致经络失养,血气凝阻,经络血脉不通,不通则痛。治则:益气养血,通经活络,用八珍汤加减。以四君子汤补中益气,四物汤活血养血,湿重加羌活、独活、鸡血藤,痛甚加乳香、没药。⑷外伤血瘀&&肘部跌仆损伤或被外力强行扭转;或因劳动时前臂及腕部用力过度,或长时间携重物,腕肘部造成外伤或劳损。正如《管见大全良方》云:“若气血凝滞,经络不行,臂痛(肘痛)不能举”。对于有外伤史的肘痛患者,治疗时一定要考虑到气滞血瘀,脉络不通,不通则痛这一病因病机,尤其是久病不愈者,更应考虑到挟瘀之可能。治则:活血通络,行气止痛。多以桃红四物汤加减。病久者加地龙、炮山甲,风重加防风,全蝎,湿甚加苍术,黄柏,疼痛较剧者加元胡,乳香,没药。【浮针治疗】浮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大多疗效较好,也有少数患者治疗效果不理想,反复观察和思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种情况可能影响治疗效果。1、关节间隙狭窄:这类病人多为中老年人,骨关节多有退行性改变,如骨质增生、脱钙、骨边缘硬化等现象,浮针治疗当时可能缓解局部疼痛,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上述病理变化,所以患者感到几次浮针治疗后,患肢仍软弱无力,不能负重和进行日常工作。由于引起患者肘部疼痛的真正原因并不完全是肱骨外上髁炎,肱骨外上髁炎只是引起患者一系列症状其中原因之一,治疗不可能产生预想的效果。2、针刺方法上的问题:对于肱骨外上髁炎患者的治疗,可以从上向下,在肘关节上选择进针点,也可从下向上,在肘关节下进针。或者横向进针,第一次治疗时很难一下找出疗效最佳的治疗点。在首次治疗时,相当部分患者的疼痛会奇迹般地减轻或消失,也有部分病人感觉效果不明显,经过一二次治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浮针疗法效果骗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