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兔胆汁分泌的指标结果记录

无标题文档
《机能实验学》教学大纲
(本大纲适用于本科临床医学、麻醉学、护理学、预防医学各专业)
一、大纲说明
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在实现培养目标中的作用
  机能实验学是一门研究生物正常机能、疾病发生机制和药物作用规律的实验性学科。机能实验学课程是随着基础医学教学改革,尤其是实验教学改革的深入逐步建立起来的,它继承并发展生理学、药理学和病理生理学实验课程的核心内容,并且更加强调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更加重视新技术的应用,更加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新课程体系的建立是与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相配套进行的。近年来,全国许多医药院校都已组建了机能学综合实验室,并在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学内容,改革管理体制,创建新型教学模式等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随着实验教学仪器的更新和综合实验室的组建,机能实验学自身也逐渐发展成熟,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培养目标等方面已具备一定的特色。目前,机能实验学已成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课程。
  机能实验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对学生进行系统、规范的实验技能训练的同时,更加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机能学实验课在机能学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其目的主要在于通过实验,使学生初步掌握机能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了解获得机能学知识的科学方法和途径,从而为探索新的知识奠定一个较好的基础。同时,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对科学工作的严肃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并逐步培养学生客观地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和综合的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通过实验,还可达到验证某些基本理论的目的,以加深理解。因此,机能学实验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本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理论联系实际,大胆实践操作和积极思考的机会,以使其掌握基础医学实验的基本规律,为发挥创造性思维提供了一个思考和实践的空间。学习机能实验学,掌握医学实验的基本规律,训练医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对于一个医学生十分重要。这些知识、技能和基本素质,将成为学习后续课程、进行临床医学实践和医学科学研究的坚实基础。
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1.教学目的
(1)了解机能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常用仪器装置。(2) 学习和掌握机能实验学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操作。(3) 认识人体及其他生物体的正常功能、疾病模型及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4) 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客观地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和综合的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教学要求
(1)实验前作好预习,了解实验的基本内容、目的、原理、要求以及实验步骤和操作程序。根据所学的知识对各个实验步骤的可能结果做出预测,并尝试予以解释。预估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误差。
(2)实验时认真听教师对实验教材的讲解,注意观察示教操作的演示,要特别注意教师所指出的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依程序,要爱护和节约实验动物,按规定对其进行麻醉、手术和处理。按照实实验教材中所列出的步骤,以及带教老师的要求操作。在认真操作和仔细观察的同时,要及时如实记录,积极思考。
(3)实验后做好总结工作,认真填写实验报告,按时送交指导教师评阅,并予以记分。
涵盖的主要内容
1.常用实验动物及动物实验技术
2.动物麻醉方法
3.常用手术器械、仪器和操作方法
4.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及药理学的普通实验,电生理学实验
5.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及开放性实验
6.数据的统计处理和分析
编排原则,与有关课程的关系
  常用实验动物及动物实验技术、动物麻醉方法等实验基础知识的内容由药理教研室讲,普通生理实验和电生理实验部分常用手术器械、仪器和操作方法由医学生理教研室讲,病生实验由医学生理教研室讲,药学实验由药理教研室讲,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及开放性实验由生理(含病生)药理两教研室共同负责。
  根据我校本科临床医学和麻醉专业教学进度的安排,学生在大二开始接触机能学科的学习,也就是第三学期学习生理学,第四学期学习药理学和病理生理学,因此,实验课的安排为:实验基础知识→生理实验→病生实验→药理实验。其间,在学习生理学时机能实验开设纵向综合实验,在学习药理学和病生学时,机能实验开设横向综合实验。纵向是指将单门学科的实验内容前后联系起来而设计的综合实验;横向是指将多学科的实验内容交叉进行而设计的综合实验。课余时间,再让学生开展设计性实验和开放性实验。
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各专业的学时规定
  机能实验不仅要注重理论教学更要加强实验教学,即所谓“厚基础、重能力”。本课程采取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
1.为培养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尽量自己动手操作,必要的实验由带教老师先做示教。
2.为提高实验教学效果,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如CAI和多媒体技术。
3.为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综合素质采用经典实验-综合实验-设计性实验的机能实验学方法,另外,在课余时间还可组织学生进行开放性实验。
4.改革实验教学的课程体系,加强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5、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向高层次发展
6、立足教学、辅助科研,促进教学和科研的有机结合
学时分配(以2006培养方案规定总学时分配)
二、机能实验内容
(一)绪言
理论Ⅰ 机能实验基础(护理、预防除外)
[目的与要求]
根据实验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实验动物,按要求作好实验。
[教学内容]
1.常用实验动物及动物实验技术
(1) 蟾蜍 了解蛙类实验动物的特点。掌握蟾蜍捕捉方法、性别辨别、脑脊髓毁损术、蟾蜍固定和处死方法。掌握蟾蜍坐骨神经干标本制备、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和蛙心插管术。
(2)小鼠 掌握小鼠捕捉、性别辨别、固定、腹腔注射和处死方法。
(3)家兔 掌握家兔抓拿、性别和健康状况辨别方法,掌握兔手术台使用和固定家兔方法。掌握兔耳缘静脉注射法、皮下注射法和肌肉注射法。掌握兔手术备皮颈部皮肤切开术、颈外静脉分离术、颈外静脉采血术、气管分离术、气管插管术、颈总动脉分离术、颈总动脉插管术、颈总动脉采血术、迷走神经颈段分离术、主动脉神经分离术、膀胱插管术、输尿管插管术。掌握家兔处死法。
2.动物麻醉方法
(1)了解麻醉在实验中的作用,了解蟾蜍、家兔、小鼠、大鼠等动物麻醉时麻醉药选择。
(2) 掌握常用非挥发性麻醉药的用法及剂量。
(3) 掌握全身麻醉术和局部麻醉术。
(4) 熟悉麻醉剂的使用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
采用讲解和提问的方法,配合多媒体教学。
(二)机能实验课教学基本实验
机能实验常用仪器介绍
[实验类型]
验证性实验
1. 掌握常用手术器械的名称、用途和正确使用方法。
2. 掌握计算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的使用。
3. 掌握张力换能器、压力换能器等换能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4. 掌握721型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严格按照实验指导要求操作,养成爱护仪器、正确使用仪器的习惯,提高实验成功率。
刺激器、记录仪、生物信号采集系统、手术器械
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张力换能器、压力换能器、刺激器、记录仪及各类手术器械的使用。
实验2 不同强度和频率的刺激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预防专业除外)
[实验类型] 验证性实验
1. 了解:生物机能实验分析系统和换能器的使用方法。
2. 掌握:蟾蜍脑脊髓损毁术和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方法。
3. 熟悉:不同刺激强度和频率的刺激刺激神经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按照实验指导步骤,能够顺利完成本实验标本的制备;掌握常用生理实验仪器的使用;正确观察实验现象,整理实验结果并加以分析,并按要求书写实验报告。
刺激与反应;
阈刺激、等长收缩;
等张收缩;单收缩;复合收缩
[实验内容]
1.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
2.实验装置与仪器连接
3.观察项目
(1)阈刺激与阈下刺激及肌肉收缩
(2)阈上刺激与肌肉收缩
(3)最大刺激与肌肉收缩
(4)单刺激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5)双刺激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6)连续刺激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7)整理记录
神经干动作电位及其传导速度的测定(预防专业除外)
[实验类型] 验证性实验
1.了解电生理实验的基本方法,了解电生理仪器的使用方法。
2.掌握蟾蜍毁脑脊髓后制备蟾蜍坐骨神经标本的方法。
3. 熟悉蛙类坐骨神经干的单相、双相动作电位和测定其中A类纤维冲动的传导速度。
按照实验指导步骤,能够顺利完成坐骨神经干标本制备,熟练掌握电生理
实验仪器的使用,观察双相动作电位和单相动作电位的基本波形,并加以分析,计算出A类神经纤维冲动的传导速度,并按要求书写实验报告。
1.动作电位;2.神经传导速度。
[实验内容]
1.制备坐骨神经干标本;
2.实验装置与仪器连接;
3.观察项目
(1) 坐骨神经干双向动作电位的观察。
(2) 坐骨神经干单相动作电位的观察
(3) 测定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的传导速度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临床、麻醉专业除外)
[实验类型] 验证性实验
[目的] 掌握测定红细胞渗透脆性的方法,了解细胞外液渗透张力对维持细胞正常形态与功能的重要性。
1.按照实验指导步骤,独立完成试管编号,排列顺序切勿弄错,颠倒。
2.要求所吸1% NaCl溶液和蒸馏水的量要准确、无误。
3.静脉采血时速度要缓慢,滴加血液时要靠近液面,使血滴轻轻滴入溶液中,以免血滴冲击力太大,使红细胞破损而造成溶血的假象。
4.加入血滴后,轻轻摇匀溶液,切勿剧烈振荡。
5.应在光线明亮处观察结果,必要时吸取试管底部悬液一滴,在显微镜下观察。
1.渗透、渗透压;
2.血浆晶体渗透压;。
3.红细胞的渗透脆性
4.影响红细胞渗透脆性因素
[实验内容]
1.取小试管编号后,制成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
2.从兔的心脏取血,将各试管中盐水溶液与血液充分混合,在室温下放置1h,然后根据混合液的色调进行观察。
3.记录红细胞脆性范围,即开始溶血时的NaCl溶液浓度与完全溶血时的NaCl浓度。
血液凝固的影响因素(临床、麻醉专业除外)
[实验类型] 验证性实验
[目的] 了解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及影响血液凝固的一些因素。
按照实验指导步骤,独立完成血凝的影响因素实验,并分析其作用机制。
按要求书写实验报告。
[知识点] 血液凝固的步骤;血液凝固的两条途径;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
及其作用机制。
[实验内容]
1.观察纤维蛋白原在凝血过程中的作用
2.观察内源性与外源性凝血过程
3.凝血酶与血液凝固
4.观察影响血液凝固的理化因素
ABO血型鉴定(临床、麻醉专业除外)
[实验类型] 验证性实验
掌握ABO血型鉴定的实验方法,加深对ABO血型划分的理解。
按照实验指导步骤,独立完成各项操作。
1.吸取A、B型血清的滴管不能混用;用于混匀红细胞悬液与标准血清的牙签应分开;红细胞悬液滴管尖端(管口)不能接触标准血清液面;
2.制备红细胞悬液不宜过浓;牙签沾取血液切勿过度;
3.注意区别红细胞凝集和聚集,后者加上1滴生理盐水混匀后可分散,前者则不能;
4.判断红细胞是否凝集,要有一定时间(一般要10~15min),尤其是室温低时,凝集所需时间更长。
1.血型与红细胞凝集:血型的概念;
2.红细胞凝集:本质、凝集原、凝集素;
3.红细胞ABO血型系统:ABO血型系统的分型、ABO血型的鉴定。
[实验内容]
1.制备红细胞悬液。
2.取双凹玻片一块,用小滴管在两侧凹内分别滴1滴A型标准血清和B型标准血清,再用小滴管在两侧凹内各滴1滴红细胞悬液。
3.使红细胞悬液与标准血清充分混匀。放置10~15min后观察有无红细胞凝集现象,报告鉴定结果。
              
理论Ⅱ 心脏的生理(护理、预防专业除外)
[目的要求]
  掌握心脏泵血功能、心肌生物电及心肌生理特性;动脉血压形成原理及影响因素、微循环的生理功能与心血管活动的调节。熟悉心脏和心肌细胞的结构特点,心音的产生,正常心电图各波的意义,冠脉循环特点。了解心泵功能的储备,静脉血流、淋巴液的生成与回流。
[教学内容]
  心脏的泵血功能:心脏的周期性活动,心动周期的概念,心脏的泵血过程(心脏的舒缩、压力变化、瓣膜开闭、血流方向间的关系)和机制。
  心脏泵功能的调节:每搏输出量的调节:自身调节Frank-Starling机制(前负荷对搏出量的影响)、心肌收缩能力对搏出量的调节、后负荷对搏出量的影响;心率对心泵功能的影响,心力储备。
  心肌的生物电现象和生理特性:心肌细胞的分类(工作细胞和自律细胞),心脏特殊传导系统,心室肌细胞(工作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离子基础,心肌自律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心肌的电生理特性,心肌的兴奋性和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心肌的自动节律性和潜在起搏点,影响心肌兴奋性、自律性及传导性的因素。体表心电图的测定及各波的意义。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心脏和血管的神经支配,心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的作用,递质及心肌细胞膜受体。交感缩血管神经的作用,递质及血管平滑肌细胞膜受体。心血管中枢,心血管反射,压力感受性反射(减压反射),化学感受性反射及其它心血管反射。心血管活动的体液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血管升压素。
[教学方法]
  心肌的生物电现象比较难懂,要在讲细胞生理的时候,把细胞的生物电现象讲清楚,把基础打好;心肌的生理特性要配合临床知识讲解,以及抓住心肌各种生理特性进行归纳、总结,这样,更易使学生理解和记忆;各种离子(主要Ca2+、K+)对心肌生理特性的影响比较复杂,有些问题还没有搞得很清楚,讲解时应“留有余地”,并鼓励学生多看些参考书。动脉血压的形成、影响因素及其调节是个重要内容,牵涉面很广,要从多个方面对学生提出问题,以加深理解。
蛙心起搏点分析(护理、预防专业除外)
[实验类型] 验证性实验
掌握改变蛙心不同部位的局部温度和结扎方法,了解蛙心起搏点和蛙心各
部位的自律性水平。
1.按照实验指导步骤,独立完成各项操作。
2.在改变心脏某局部温度操作中,所接触的局部位置要准确,并可暂不换任氏液,尽量减少该局部温度过快波及其他部位而影响效果。
4.如果斯氏第一结扎后房室迟迟不能恢复跳动,可做斯氏第二结扎加速其恢复。而每次结扎不宜扎得过紧过死,以能刚阻断兴奋传导为合适。
5.分析各种现象的产生原因,按要求书写实验报告。
1.心脏的自动节律性;2.心搏起点;3.窦性节律;4.斯氏结扎。
[实验内容]
1. 破坏脑和脊髓并暴露蛙心
2.观察蛙心各部位搏动顺序和跳动频率
3.观察改变蛙心局部温度对其自律性的影响
4.用结扎法观察蛙心各部位的自律水平
离体蛙心灌流(护理、预防专业除外)
[实验类型] 验证性实验
1. 掌握离体蛙心灌流实验方法。
2. 掌握灌流液理化因素改变和递质变化对心脏活动影响机制,
3. 掌握受体阻滞剂对递质作用效应的影响机制。
按照实验指导步骤,独立完成离体蛙心灌流实验,熟练掌握离体器官实验
的基本方法,观察各项因素作用前后离体蛙心活动的变化,并分析其作用机制。
按要求书写实验报告。
1.心肌的四大特性: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收缩性;K+、Na+、Ca2+、肾上腺素、乙酰胆碱、酸、碱对心肌活动的影响。
[实验内容]
1.破坏蟾蜍脑和脊髓。
2.蟾蜍心脏插管。
3.仪器装置
4.观察如下项目:
(1)描记正常心搏曲线
(2)温度的影响
(3)离子的影响
① 换入0.65%NaC1液,观察曲线的变化。
② 加入2%CaC1溶液1―2滴。观察曲线的变化。
③ 加入1%KC1溶液l―2滴,观察曲线的变化。
(4)递质的作用
① 加入l/万肾上腺素l~2滴,观察曲线的变化。
② 加入1/10万乙酰胆碱1~2滴,观察曲线的变化。
(5)酸碱的影响
① 碱 加入2.5%NaHCO溶液1~2滴于灌流液中。
② 酸 加入3%乳酸溶液1滴于灌流液中,再加入2.5%NaHCO3溶液l~2滴。
动脉血压的神经体液调节
[实验类型] 验证性实验
1. 掌握颈总动脉插管术和动脉血压记录方法
2. 观察神经(减压神经、迷走神经)和体液(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
等)因素对动脉血压的调节作用,并分析其机制及失血后代偿机制在调节中的作用。
按照实验指导,顺利完成颈总动脉插管和实验观察,描记每一步骤的血压
变化曲线;讨论实验结果,分析神经体液调节机制及失血后的代偿机制在血压调节中的作用;按要求书写实验报告。
动脉血压的描记;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动脉血压的神经-体液调节。
[实验内容]
1.实验装置
2.手术准备
(1)动物麻醉与固定
(2)分离颈部的神经和血管
(3)动脉插管
(4)心室搏动观察装置
(5)记录血压
3. 观察项目
(1)观察正常血压曲线
血压曲线有时可以看到三种波形:
(2)观察正常心事及心室收缩强度
(3)牵拉一侧颈总动脉
4.夹闭一侧颈总动脉
5.刺激减压神经
6.刺激迷走神经
7.剪断和刺激颈交感神经对兔耳血管网的影响
8.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
9.静脉注射乙酰胆碱
呼吸系统的功能(护理、预防专业除外)
[目的要求]
掌握呼吸运动的神经和体液调节;熟悉呼吸各环节的基本过程,肺容量和肺容积;了解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运动时呼吸的变化及调节。
[教学内容]
呼吸运动的调节:呼吸中枢及呼吸节律的形成:呼吸中枢的分布,呼吸节律的产生部位,呼吸中枢的结构和功能特征:延髓背侧呼吸组和腹侧呼吸组、脑桥呼吸组; 呼吸节律发生的模型、上位脑对呼吸的控制。呼吸的反射性调节:肺牵张反射,化学感受性呼吸反射:外周化学感受器、中枢化学感受器。二氧化碳对呼吸的调节;氢离子对呼吸的调节;低氧对呼吸的调节;二氧化碳、氢离子和低氧在调节呼吸中的相互作用;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防御性呼吸反射。周期性呼吸,运动时呼吸的变化及调节。
[教学方法]
要加强对肺泡表面活性物质、通气/血流比值、氧解离曲线的概念、作用及意义,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以及呼吸运动的调节的讲解,肺牵张反射要作重点讲解。
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防御性呼吸反射。周期性呼吸,运动时呼吸的变化及调节部分自学,其余部分结合多媒体和相关病例进行理论讲授。
呼吸运动的调节
[实验类型] 验证性实验
1.掌握家兔呼吸运动和肺通气变化的记录方法。
2.分别观察增大无效腔,缺氧,高浓度CO2吸入,切断迷走神经和刺激迷走神经中枢
端反对呼吸运动曲线变化,分析各自的机制。
3.观察呼吸中枢抑制后,吸入高浓度CO2对呼吸影响的变化。
4.观察气胸形成后,呼吸运动与肺通气的变化,分析其原因。
按照实验指导,顺利完成各项实验操作,描记不同因素影响下的呼吸运动
曲线;通过对呼吸频率和呼吸强度的定性描述,结合理论知识,分析各自的作
用机制,解释实验现象。
肺通气、呼吸运动的神经体液调节;
肺牵张反射;
缺氧、二氧化碳、氢离子浓度增加及无效腔增大对呼吸运动的影响
[实验内容]
实验前准备
3.观察项目:
(1)正常呼吸曲线描记。
(2)增加吸入气中CO2的浓度,观察高浓度的CO2对呼吸运动的影响。
(3)缺氧时的呼吸运动。
(4)增大无效腔,观察呼吸运动的变化。
(5)增加血液酸度,观察呼吸运动的变化。
(6)迷走神经在呼吸运动中的作用。
胆汁分泌与胃肠运动的观察(临床专业除外)
[实验类型] 验证性实验
[实验目的] 学习胆总管插管引流胆汁的方法,观察胆汁分泌、胃和小肠的运动形式及其调节机制。
[实验要求]
按照实验指导,顺利完成各项实验操作,描记不同因素影响下的胆汁分
泌和胃肠运动曲线;
2.打开腹腔后,注意动物的保温。
3.胆总管上的剪口应尽量靠近十二指肠一侧,插管方向须与胆总管平行不能扭转
4.刺激迷走神经的强度和频度要根据动物的机能状况和观察效应来选择。
5.通过实验,结合理论知识,分析各自的作用机制,解释实验现象。
胃的运动形式(紧张性收缩、容受性舒张、蠕动);小肠的运动形式(紧张
性收缩、蠕动、分节运动);胆汁的成分和作用。
[实验内容]
1.实验步骤
(1) 麻醉与固定动物
(2) 颈部手术
(3) 腹部手术
(4) 胆总管插管
(5) 收集胆汁
2.观察项目
(1) 正常胆汁分泌,记录每分钟滴数。
(2) 剪断并结扎左侧迷走神经,并用中等强度和频率和电脉冲刺激左侧迷走神经外周端l~3min,观察胆汁分泌的变化。
(3) 静脉缓慢注射稀释胆汁(用生理盐水将流出的胆汁稀释1倍)4min观察胆汁分泌的变化。
(4) 静脉注射粗制促胰液素4~6ml,观察胆汁分泌的变化。
(5) 用4把皮肤钳将腹壁夹住,提起外翻,再用温热生理盐水(38~40。C)灌入腹腔,以浸入全部胃肠道。为防止热量散失,腹部上方用手术灯加温。仔细观察胃和小肠的正常活动。
(6)用中等强度和频率的电脉冲间断刺激左侧迷走神经外周端1~3min观察胃肠运动有何变化。
(7) 静脉注射0.5m1肾上腺素(1:10000),观察胃肠运动的变化。
(8) 静脉注射0.5m1乙酰胆碱(1:10 000),观察胃肠运动的变化。
(9) 先间断刺激迷走神经外周端1—3min,待胃肠运动加强后停止刺如不明显,可多刺激几次,然后静脉注射ImlpAa阿托品,再刺激迷走神经,观察胃肠运动有无加强。(也可滴加乙酰胆碱、肾上腺素或阿托品于腹腔中,观察胃肠运动的变化。)
肾脏的泌尿功能(护理、预防专业除外)
[目的要求]
掌握尿生成的过程及及其影响因素。熟悉肾脏在排泄中的重要作用,肾脏在维持内环境相对恒定中的重要作用,排尿反射。了解肾脏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的功能,
[教学内容]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肾小球滤过率,滤过分数,滤过膜及其通透性,有效滤过压,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转运功能:重吸收机能:重吸收方式,近端小管的物质转运,钠、氯、水、碳酸氢根、钾、葡萄糖的重吸收特点及机制,碳酸氢根的重吸收与氢的分泌,肾糖阈,肾葡萄糖吸收极限量,其它物质的重吸收和分泌。髓袢中的物质转运: Na+、Cl-、K+的同向转运。远端小管和集合管的物质转运:钠、氯、水重吸收的特点,钾、氢与氨的分泌。
尿生成的调节:肾内自身调节:小管液溶质浓度,球管平衡。神经体液调节:肾交感神经的作用,抗利尿激素的作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作用,心房钠尿肽的作用。
[授课方法]
讲解可按照尿生成的三个过程的顺序(即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以及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与排泄)来讲,也可将后两个过程合在一起来讲(即肾小管和集合管的转运功能),要加强对每个过程重点内容的讲解,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影响尿生成的因素有很多,可从不同的角度来影响尿的生成。在讲到这一部分内容时如能结合相应的疾病来分析,则效果更好。
肾脏泌尿功能的调节(护理、预防专业除外)
[实验类型] 综合性实验
1.掌握家兔输尿管或膀胱插管术收集尿液的方法。
2.观察刺激迷走神经和静脉注射生理盐水、葡萄糖、去甲肾上腺素等药物对尿量及尿中某些成分的影响,分析神经体液因素对肾脏泌尿功能调节的作用机制。
1.通过颈总动脉和输尿管(或膀胱)插管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2.列表记录各项实验中尿量的变化,观察神经、体液等因素对肾脏泌尿功能的调节,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1.肾脏的功能;
2.尿的生成(尿的生成包括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凡是影响上述任一过程的因素都可能影响尿的生成而引起尿量及某些成分的改变。
3.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4.肾小管与集合管的转运功能
5.尿生成的调节
尿生成过程主要受肾内自身调节、神经及体液因素的调节。
[实验内容]
1.麻醉与固定。
颈部:分离左侧颈总动脉,插动脉插管,并连接动脉血压描记装置,记录血压。分离右侧迷走神经。
方法一:输尿管插管法;
方法二:膀胱输尿管插管法。
3.观察项目:
(1)肾内自身调节
①耳缘静脉快速注射生理盐水20ml,观察尿量变化。
②耳缘静脉注射20%葡萄糖5ml,然后观察尿量变化,并于注射前和尿量增多后做尿糖定性试验。
(2)神经体液调节
①结扎并剪断一侧迷走神经,用中等强度电刺激其外周端,观察尿量变化。
②结扎并剪断一侧减压神经,用中等强度电刺激其向中端,观察尿量变化。
③耳缘静脉注射1:100.000NE0.2ml使血压升高<180mmHg,观察尿量变化。
④耳缘静脉注射1:10.000NE0.3ml使血压升高>180mmHg,观察尿量变化。
⑤耳缘静脉注射1:10.000Ach0.3ml使血压降低,观察尿量变化。
⑥耳缘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使血压升高,观察尿量变化。
⑦耳缘静脉注射心房利钠多肽0.5ml,观察尿量变化。
⑧耳缘静脉注射利血平0.5ml,观察尿量变化。
⑨耳缘静脉注射速尿(20mg/Kg),观察尿量变化。
⑩股静脉放血使血压<60mmHg,观察尿量变化,然后输液使尿量升至>100mmHg,再观察尿量变化。
神经系统的功能(护理、预防专业除外)
[目的要求]
掌握感觉投射系统;脊髓的运动功能,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小脑的功能。熟悉神经纤维的传导特征;反射;脊髓的感觉功能,大脑皮层运动区。了解神经的感觉传导路,脊髓和低位脑干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教学内容]
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感觉传导路,丘脑的感觉核团,感觉投射系统:特异投射系统和非特异投射系统、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大脑皮层的感觉代表区。躯体感觉和内脏感觉:痛觉:躯体痛觉的分类,感受器、传导通路。内脏痛与牵涉痛
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运动的调节:脊髓的运动神经元与运动单位,牵张反射,腱反射与肌紧张,肌梭和腱器官的功能。大脑皮层的运动区,运动传导通路,发起随意运动的传导路(锥体系),协调随意运动的传导路(锥体外系)。脊髓对姿势的调节:脊休克、屈肌反射和对侧伸肌反射、巴宾斯基反射。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去大脑僵直,脑干网状结构的抑制区和易化区,人类的去皮层僵直与去大脑僵直。脑干对姿势的调节:状态反射,翻正反射。基底神经节的功能,与基底神经节有关的疾病:震颤麻痹,舞蹈病。小脑的功能。
[授课方法]
先复习感觉传导通路知识,重点讲解感觉投射系统的相关内容。介绍运动调节的基本机制时,重点讲解牵张反射;运动调节系统的功能,姿势调节系统的功能,重点讲解脊髓对运动的调节和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功能。
反射弧的分析(预防专业除外)
[实验类型] 验证性实验
[实验目的] 
分析反射弧的组成部分并探讨各部分对反射活动的作用。
[实验要求]
1.利用脊蛙做本实验,毁脑时不可伤及脊髓,以免破坏脊髓反射中枢;
2.列表记录各项实验中反射(或反应)活动的变化,并分析出现这些效应的机制。
3.为保护蛙皮肤,要求限制酸刺激时间在几秒钟,并在酸刺激后立即用清水洗去酸溶液。
1.反射与反应的概念;2.反射弧的组成及其各部分的作用;3.机体功能活动的神经调节。
[实验内容]
1.脊蛙制备
2.观察项目
(1)用培养皿所盛的0.5%硫酸溶液分别刺激两后肢中趾趾端,均出现屈腿反射。之后立即用清水(盛烧杯中)洗净脚趾的酸,再用纱布轻轻揩干水(下同)。
(2)在右下腿踝关节上方的皮肤切一环形切口,然后撕掉切口下至趾尖的皮肤。稍停,再用1%硫酸溶液刺激裸露的右下脚中趾趾端,观察右下腿不出现屈腿反射。
(3)将浸过1%硫酸溶液的滤纸贴在左后肢皮肤上,观察左后腿,甚至右后腿都出现屈腿反射。
(4)在左后腿坐骨神经上放一浸了可卡因的小棉球,然后每隔1min用0.5%硫酸溶液刺激该后腿脚趾,观察其屈腿反射是否出现。当坐骨神经传人纤维麻醉之后,刺激该腿趾端,则不出现屈腿反射。
(5)当(4)项观察到左后腿反应刚不能出现时,立刻将浸过1%硫酸溶液的滤纸片贴在左侧背部皮肤,同侧后肢可出现抓反射。
(6)然后每隔1min用浸过1%硫酸溶液的滤纸分别刺激身体各部位,直到坐骨神经传出纤维也被麻醉后,刺激身体任何部位都不能引起左后肢反应。
(7)用镊子夹右后肢有屈肌反射后,用探针损毁脊髓,各种反射均消失。
小白鼠脊髓半横切(预防专业除外)
[实验类型] 验证性实验
[实验目的] 
掌握哺乳类动物脊髓半横切的方法,了解脊髓的功能和感觉传导途径的交叉现象。
[实验要求]
1.按照实验指导,顺利完成各项实验操作,剪开椎骨时注意不要损伤脊髓。
2.看清脊髓后再作横切。横切时不要损伤脊髓背面正中的脊髓后静脉。
3.分析各项结果的作用机制。
1.脊髓的功能;2.脊髓的信息传导通路;3.脊髓半横切;4.脊髓空洞症。
[实验内容]
1.观察正常小白鼠活动时的四肢动作情况。
2.用乙醚将小白鼠麻醉。
3.暴露出白色的脊髓,用柳叶刀将一侧脊髓从中央向外侧完全横断。
4.放松动物的四肢,用镊子夹捏损伤侧的后肢,只有鸣叫反应,说明这一侧仍有感觉,但不能运动。
5.夹捏对侧后肢,腿屈曲而不鸣叫,表明健侧肢体能运动,有触觉,但无痛觉。
去小脑动物(预防专业除外)
[实验类型] 验证性实验
[实验目的] 
熟悉破坏一侧小脑所引起的肌张力、随意运动的变化以及平衡的失调,掌握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作用。
[实验要求]
1.按照实验指导,顺利完成各项实验操作,剪开椎骨时注意不要损伤脊髓。
2.看清脊髓后再作横切。横切时不要损伤脊髓背面正中的脊髓后静脉。
3.分析各项结果的作用机制。
1.脊髓的功能;2.脊髓的信息传导通路;3.脊髓半横切;4.脊髓空洞症。
[实验内容]
1.先观察小白鼠在实验桌上的正常活动情况,然后用乙醚将小白鼠麻醉(麻醉不宜过深)。
2.沿头部正中线剪开头皮直达耳后部、暴露顶骨及顶间骨。通过透明的颅骨看清小脑的位置。
3.用解剖针在远离中线处穿透一侧的顶间骨,将针刺将一侧小脑作浅层捣毁。取出解剖针,用棉球止血。
4. 待小白鼠清醒后观察其活动,注意其姿势的不平衡以及肢体的屈伸和肌肉的紧张度。
5.将小白鼠再稍加麻醉,解剖针原处刺入伤侧小脑,增加进针深度(约3mm或稍深,过深易损伤延脑导致动物死亡),完全地捣毁该侧小脑。待动物清醒后再观察其活动情况。
大脑皮层运动机能定位(护理、预防专业除外)
[实验类型] 验证实验
[实验目的] 
掌握大脑皮层运动区的机能定位的方法,熟悉皮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作用。
[实验要求]
1.按照实验指导,顺利完成各项实验操作,麻醉不宜过深,否则影响刺激效应。
2.电刺激不宜过强,以刚能引起头骨肌肉收缩的强度为宜。双极刺激两电极尽可能靠近。
3.电刺激皮层时间不宜过短,因刺激大脑皮层引起骨骼肌收缩有较长的潜伏期,刺激时间持续5~10s。
[相关知识点]
大脑皮质运动区机能特征;运动传导通路。
[实验内容]
1.麻醉和固定
2.气管插管
放松兔的四肢,以适中强度的连续脉冲电刺激暴露侧大脑皮层各个部位。观察躯体肌肉对刺激大脑皮层的反应。在事先画好的兔大脑皮图层轮廓图上记录能引起躯体反应的皮层刺激区
去大脑僵直(护理、预防专业除外)
[实验类型] 验证实验
[实验目的] 
熟悉去大脑手术。了解去大脑僵直现象,掌握脑干在姿势反射中作用。
[实验要求]
1.按照实验指导,顺利完成各项实验操作,麻醉不宜过深,可作头部局麻。
2.开颅时注意止血,横切部位不能偏高或过低。
3.分析去大脑僵直现象的产生机理。
[相关知识点]
脑干网状结构对运动功能的调节;脑干网状结构易化区和抑制区的区别;去大脑僵直产生的机理。
[实验内容]
1.麻醉和固定。
2.分离颈总动脉。
4.去大脑并观察其僵直
颈部迷走神经作用的观察(护理、预防专业除外)
[实验类型] 验证实验
[实验目的] 
通过本次实验加深对迷走神经在各系统功能调节中的作用的了解;增强哺乳类动物实验技能的掌握;促进对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观点的认识。
[实验要求]
1. 按照实验指导,顺利完成各项实验操作,麻醉时麻药剂量不可过多,麻醉药的注射速度应当缓慢;
2.本实验需多次静脉注射,应注意保护家兔耳缘静脉;
3.手术操作应轻柔,各种插管(颈总动脉插管、胆总管插管、输尿管插管
等)应注意保持通畅,勿使扭曲或破裂;
4.腹部切口不可过大,剪开腹膜时应避免损伤内脏。
[相关知识点]
迷走神经在减压反射、肺牵张反射中的作用,迷走神经对循环、呼吸、消化与吸收、泌尿等功能的影响。
[实验内容]
(一)实验前准备
动物称重后,用20%乌拉坦(氨基甲酸乙酯) (5ml/kg体重) (或1%戊巴比妥钠, 2.5-3ml/Ls)由兔耳缘静脉缓慢注入。注射中注意观察动物肌张力、呼吸频率及角膜反射的变化,防止麻醉过深。麻醉完后可用一动脉夹将针头固定,保留在耳缘静脉内,针头内插入一根针灸毫针,以防止出血和针头内凝血。实验中每次注射药物时,拔出毫针即可进行注射,以避免多次静脉穿刺。
2.动物固定
将麻醉好的动物仰卧位固定于兔手术台上,颈部放正,必要时可在颈部下方垫一小垫,将颈部垫高,以便手术。
(二)手术:
⑴ 气管插管,连接好呼吸运动描记装置。
⑵ 找出双侧颈部迷走神经。
⑴ 胆总管插管,引流和记录胆汁。
⑵ 输尿管插管,引流和记录尿液。
(三)实验分组:
⑴ 循环、呼吸组;
⑵ 消化组;
(四)进行如下项目的观察:
1、记录正常的动脉血压、呼吸运动、胆汁分泌、胃肠运动及尿生成情况。
2、剪断左侧迷走神经,观察动脉血压、呼吸运动、胆汁分泌、胃肠运动及尿生成情况有何变化。
3、剪断右侧迷走神经,观察动脉血压、呼吸运动、胆汁分泌、胃肠运动及尿生成情况有何变化。
4、分别用电刺激左侧迷走神经的头端和胸端,观察动脉血压、呼吸运动、胆汁分泌、胃肠运动及尿生成情况有何变化。
5、分别用电刺激右侧迷走神经的头端和胸端,观察动脉血压、呼吸运动、胆汁分泌、胃肠运动及尿生成情况有何变化。
几种类型的缺氧及影响缺氧耐受性的因素(麻醉、护理专业除外)
[实验类型] 验证实验
[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各种缺氧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掌握低张性缺氧和血液缺氧时,机体的机能代谢变化。
2.熟悉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原则。
3.了解神经系统机能状态和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对机体缺氧耐受性的影响,进而了解条件因素在缺氧发病中的重要性和临床实用意义。了解耗氧率测定的意义和方法。
4、要求按照实验指导,顺利完成各项实验操作并掌握几种缺氧的区别,熟悉两组样本统计处理的步骤及意义。
[相关知识点]
缺氧、低张性缺氧、血液性缺氧、机体对缺氧耐受性的影响因素[实验内容]:
1、几种不同原因引起的缺氧
(1)密闭瓶中的小白鼠
(2)吸入CO的小白鼠
(3)腹腔注入亚硝酸盐的小白鼠
(4)氰化物中毒性缺氧的小白鼠
2、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状态和温度的变化对动物耐受性的影响
实验组小白鼠:氯丙嗪+冰浴
对照组小白鼠:生理盐水+常温
呼吸衰竭实验
[实验类型] 综合实验
[实验目的与要求]
[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复制家兔肺水肿模型的方法;
2.熟悉依据症状、体征及血气指标,诊断呼吸衰竭的方法;逐步建立学生的临床思维。
3.了解血气分析的方法和原理。了解家兔呼吸衰竭抢救措施。
[相关知识点]:呼吸功能不全、呼吸衰竭,呼吸衰竭的原因和机制及呼吸衰竭后机体的代偿。
[实验内容]:
先从家兔颈静脉快速输一定量的生理盐水,后从家兔耳缘静脉推注一定量的肾上腺素,复制家兔肺水肿的模型。
静脉插管及静脉输液
4、血气分析的测定
心力衰竭实验
[实验类型] 综合实验
[实验目的与要求]
掌握复制家兔急性右心力衰竭的疾病模型;
熟悉诊断心力衰竭的方法,综合分析导致家兔急性右心力衰竭发生的原因和机制;
了解急性右心力衰竭的抢救措施。
要求学生能够正确分析家兔在增加前后负荷后,机体是如何发生代偿的,最后如何走向失代偿。
[相关知识点]:心力功能不全、心力衰竭,心力衰竭的原因和机制及心力功能不全过程中机体的如何代偿的。
[实验内容]:
1、从耳缘静脉推注一定量的石蜡油使家兔右心后负荷增加,从静脉快速大量滴注生理盐水使家兔右心前负荷增加,复制出家兔急性右心力衰竭的疾病模型。
2、动脉插管及动脉血压的记录
3、静脉插管及中心静脉压的测定
2、血气分析的测定
氨中毒在肝性脑病发病中的作用(麻醉、护理专业除外)
[实验类型] 综合实验
[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建立实验性氨中毒动物模型的方法。
2.熟悉观察氨中毒的症状,探讨氨中毒引起肝性脑病的可能发病机制。
3.了解氨中毒的发生机制及治疗措施;了解降低肠道pH值及注射谷氨酸
钠的作用。
4、要求按照实验指导,顺利完成各项实验操作。
[相关知识点]:氨中毒、肝性脑病、肝性脑病发病的原因与机机制。
[实验内容]:
通过结扎家兔大部分肝叶,并从十二指肠输入复方氯化铵,复制肝性脑病的模型,观察其表现,氨中毒引起肝性脑病的可能发病机制。分三组:
肝叶大部切除 +滴注复方NH4Cl溶液
肝叶假手术+滴注复方NH4Cl溶液
肝叶结扎+推注复方氯化钠溶液
实验性酸碱平衡紊乱(录相)
[实验类型] 综合实验
[实验目的与要求]
[实验目的与要求]
掌握复制各种类型酸碱平衡紊乱的动物模型的方法,
熟悉血气分析的测定方法,并根据血气指标分析和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类型。
了解实验性治疗急性代谢性酸中毒的方法。
[实验内容]:
1、复制四种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的动物模型
(1)呼吸性碱中毒的动物模型
(2)代谢性酸中毒的动物模型
(3)代谢性碱中毒的动物模型
(4)呼吸性酸中毒的动物模型
2、血气分析的测定
[相关知识点]:四种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的概念,四种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的原因和机制以及机体的代偿过程。
家兔失血性休克模型的复制及治疗(录相)
[实验类型] 综合实验
[实验目的与要求]
掌握复制失血性休克的动物模型;
熟悉依据症状、体征及微循环变化,加深理解休克的发病机制;
了解抗休克的治疗方法。
[实验内容]:
利用放血的方法,复制出家兔失血性休克的模型;
家兔失血性休克的抢救。
[相关知识点]:休克、休克发生的原因和发病过程(缺血缺氧期、淤血缺氧期、
微循环衰竭期等三期微循环血液灌流的特点)、休克时各脏器的功能变化。
实验动物的捉拿和给药;给药途径不同对药物作用的影响;给药剂量不同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实验类型] 综合性实验。
[实验目的与要求]
掌握小鼠的捉拿和两种给药操作(灌胃和腹腔注射);掌握给药途径和给药剂量的不同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发生量的变化还是质的变化);掌握硫酸镁和苯甲酸钠咖啡因的药理作用及机制;熟悉小鼠的其他给药操作以及其他一些实验动物的捉拿和给药操作。
相关知识点:硫酸镁和苯甲酸钠咖啡因的药理作用及机制。
实验内容:小鼠的捉拿、灌胃和腹腔注射给药操作;取2只小鼠,分别给予12%硫酸镁1.2g/kg灌胃和腹腔注射,观察和分析2只小鼠在症状上的不同;另取2只小鼠,分别给予0.2%和3%的苯甲酸钠咖啡因0.2ml/10g腹腔注射,观察和分析2只小鼠在症状上的不同。
实验动物的采血和处死(临床、护理、预防专业除外)
[教学目的]
掌握小鼠、大鼠的静脉取血法,掌握家兔的心室内取血法,熟悉其他取血法,了解犬、猫及豚鼠等动物的取血法;掌握小鼠、大鼠的颈锥脱臼及家兔的静脉空气注射栓塞处死法,熟悉其他动物的处死方法。
[教学内容]
(一) 动物取血法
1.小白鼠,大白鼠取血法:颈静脉或颈动脉取血,股静脉或股动脉取血,心脏取血,尾尖取血,眶动脉或眶静脉取血,眼眶后静脉丛取血,断头取血。
2.豚鼠取血法:心脏取血,背中足静脉取血。
3.兔取血法:心脏取血,耳中央动脉取血,耳缘静脉取血,股静脉、颈静脉取血。
4.猫取血法:前肢皮下头静脉、后肢的股静脉、耳缘静脉取血。
5.狗取血法:前肢皮下头静脉、后肢小隐静脉取血。
(二) 动物的处死
1.吸入麻醉法
2.二氧化碳吸入法
3.注射麻醉法
5.颈椎脱臼法
6.空气栓塞法
7.心脏取血法
8.大量放血法
[教学方法]
采用讲解和提问的方法,配合多媒体教学。
药物剂量与效应的关系(预防专业除外)
实验类型:综合性实验。
实验目的与要求:
掌握家兔胸主动脉条的制备;掌握张力记录系统的使用;掌握量效曲线的绘制;掌握量效关系、量效曲线的含义以及去甲肾上腺素对血管的作用;熟悉量效曲线的理论与临床实际意义。
相关知识点:
量效关系和量效曲线;肾上腺素受体在血管上的分布及去甲肾上腺素对血管的药理作用。
取家兔胸主动脉,制备成螺旋条,悬挂在张力记录系统上,保持恒温(38±0.5℃)通氧,依次加入10-8~10-3M NE,测量每次给药后的收缩高度,以效应强度为纵坐标,对数剂量为横坐标,绘制量效曲线。
实验设计(护理、预防专业除外)
[教学目的] 通过从动物为研究对象ⅦⅧ的实验设计并进行实践操作,以掌握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培养和提高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1.开设实验设计课的目的
2.实验设计课要注意的问题
3.如何选择实验设计课题
4.实验研究要设对照组
5.设计实验时样本数量的估计
6.实验设计书的格式和内容
7.怎样做好自行设计的实验
[教学方法]
由老师定题,运用实验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初步技能,经小组充分讨论,求同存异,拟出一项实验设计,经教师批阅,共同确定最后详细实验方案后进行实验操作。要求拟定出在课程时间内和实际条件允许下的一项实验方案,按拟定的方案完成实验操作。
吗啡的呼吸抑制及尼可刹米的呼吸兴奋作用(预防专业除外)
[实验类型]
验证性实验。
[实验目的与要求]
掌握家兔的腹腔注射给药和耳缘静脉给药操作技能;掌握家兔的气管插管操作技能;掌握压力记录系统的使用;掌握吗啡和尼可刹米对呼吸的影响;熟悉呼吸曲线的绘制;了解吗啡和尼可刹米其他的药理作用。
[相关知识点]
吗啡的呼吸抑制作用(镇痛药章节);尼可刹米对呼吸的兴奋作用。
[实验内容]
家兔腹腔注射水合氯醛麻醉后,作气管插管,连接压力记录系统,记录家兔呼吸压力的变化,给予1%盐酸吗啡1ml/kg耳缘静脉注射,观察家兔呼吸的变化(包括呼吸的频率和幅度),呼吸明显抑制时,给予5%尼可刹米0.4ml/kg耳缘静脉注射,再观察家兔呼吸的变化。
利多卡因半数致死量(LD50)的测定(预防专业不做)
[实验类型]
设计性实验。
[实验目的与要求]
掌握寇氏法测定药物LD50的原则;掌握LD50和ED50的含义和意义;了解利多卡因的药理作用和不良反应。
[相关知识点]
半数致死量和半数有效量(药物效应动力学章节);用寇氏法测定LD50的相关知识。
[实验内容]
预实验探索药物的剂量范围,确定给药的组数、组距和各组的给药剂量,取一定数量的小鼠进行分组编号,每组小鼠给予一定剂量的利多卡因腹腔注射,观察2小时内各组动物的死亡率,按公式计算利多卡因的LD50、LD50的标准误和LD50的95%可信限。
数据的统计处理和分析
[教学目的]
1.掌握平均数、标准差、标准误的计算方法和意义。
2.掌握图表制作方法。
3.了解应用Excel进行数据整理、统计分析和绘图制表的方法。
[教学内容]
机能实验和科研中有关的数据统计处理和分析。
[教学方法]
采用讲解和提问的方法,配合多媒体教学。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对狗血压的影响(预防专业不做)
[实验类型]
综合性实验。
[实验目的] 掌握狗腹腔注射给药、气管插管、颈动脉插管和股静脉插管操作技能;掌握血压记录系统的使用;掌握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多巴胺、酚妥拉明、阿托品、乙酰胆碱对血压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了解其他的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对血压的影响。
[相关知识点]
乙酰胆碱受体和肾上腺素受体在心血管系统的分布和介导的效应,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多巴胺、酚妥拉明、阿托品、乙酰胆碱对血压的影响。
[实验内容] 狗腹腔注射水合氯醛麻醉后,作气管插管、颈动脉插管和股静脉插管,颈动脉插管连接血压记录系统,股静脉插管作连续输液,依次从股静脉给予一定浓度的药物注射,观察药物对狗血压的影响。
苯巴比妥钠的抗惊厥作用;几种药物对血凝时间的影响
(麻醉、护理、预防除外)
[实验类型] 验证性实验。
[实验目的] 掌握小鼠的采血方法;掌握尼可刹米、苯巴比妥钠、肝素和止血敏的药理作用;掌握血凝时间的含义和意义。
[相关知识点]
尼可刹米的致惊厥作用;苯巴比妥钠的抗惊厥作用;血凝时间的概念;肝素和止血敏的药理作用。
[实验内容]
取小鼠2只,分别给予0.5%苯巴比妥钠和生理盐水0.1ml/10g腹腔注射,10分钟后,2只小鼠均给予5%尼可刹米0.1ml/10g腹腔注射,观察2只小鼠有无惊厥发生;另取小鼠3只,分别给予2.5%止血敏、50u/ml肝素和生理盐水0.2ml/10g腹腔注射,30分钟后,作眼眶内眦穿刺取血,滴两滴血于玻片上,检测比较血凝时间的不同。
三、考试方式、成绩组成说明
考试方式:考试
成绩组成:平时成绩(含实验报告、考勤)占20%;
操作考核(实验课中进行)占40%;
实验理论考核(集中进行)占40%。
四、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机能实验使用教材:
李汉汀、张文峰主编。机能实验技术。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年12月,第一版
教学参考书:
1. 孙庆伟,等。生理学实验指导。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年8月,第一版
2. 陆源,等。机能学实验教程。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
3. 高兴亚,等。机能实验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8月,第一版
黄敏,等医学机能实验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年2月,第一版
5. 王庭槐。生理学实验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第一版
6. 陆源,等。生理科学实验教程。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一版
7. 白波。医学机能实验学实验教程。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7月,第一版
附录:本课程学时分配。
机能实验基础
机能实验常用仪器介绍
刺激强度与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
神经干动作电位及传导速度测定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血液凝固的影响因素
ABO血型鉴定
心脏的生理特性
蛙心起搏点分析
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
动脉血压的神经体液调节
呼吸系统的功能
呼吸运动的调节
胆汁分泌和胃肠运动观察
肾脏的功能、尿的生成及其调节
肾脏秘尿功能的调节
神经系统的功能
反射弧的分析
脊髓半横切
去小脑动物
大脑皮层运动机能定位
去大脑僵直
颈部迷走神经作用的观察
心力衰竭实验
呼吸衰竭实验
几种类型的缺氧及影响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氨中毒在肝性脑病发病中的作用
实验性酸碱平衡紊乱
家兔失血性休克模型的复制及治疗
实验动物的捉拿和给药
给药途径不同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给药剂量不同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实验动物的采血和处死
药物剂量与效应的关系
吗啡的呼吸抑制及尼可刹米的呼吸兴奋作用
利多卡因半数致死量(LD50)的测定
数据的统计处理和分析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对狗血压的影响
苯巴比妥钠的抗惊厥作用
医学生理学教研室
Copyright 2013 赣南医学院 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中心
江西省赣州市开发区高校园区 邮编:341000  管理员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胆汁分泌的指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